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教育隨筆:尊重個體差異,開啟心靈之窗

發(fā)布時間:2021-05-26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

中班的第二個學期我發(fā)現(xiàn)雷野逸小朋友上課打不起精神,在集體活動中提問問題回答不上來還經(jīng)常走神。但是一到下課,他特別喜歡瘋鬧。說明他還是一個很活潑的孩子。面對他,我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和他談心,他告訴我爸爸媽媽總是忙于工作,晚上回去總是讓他一個人玩也沒人管,媽媽和爸爸各忙各的,他跟王文卓和何晨汐就一起玩。有一天我嘗試了,讓他到第一排坐。他還是不學習。第二天,我就讓他回答問題,他還是不會回答。第三天,我就特別對他運用了豐富的面部表情,他偷偷笑了,他以為我不知道。我看他有興趣了,馬上讓他回答問題。他還真回答對了。于是后來的學習中,我就總是對孩子們時而皺皺眉毛,時而開懷大笑,果然孩子課堂上的的注意力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通過和孩子談心,讓孩子感覺老師離我很近,讓孩子能接受我。從那以后,雷野逸開始敢問問題,也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交流,把自己覺得新鮮的事情分享,還時不時的和同伴進行考一考比賽,有一次他和同伴在入廁的時候說“哈哈,我的問題回答不出來了吧,你可以找老師或者你媽媽,我猜他們都不會,不信你試試”,聽到孩子們這樣的交流,我的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在集體教學中,我們要時常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尊重個體差異,運用豐富的面部表情讓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感受愉快的情緒,感受知識的樂趣。其實說白了,就是教師要用激情去點燃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用愛去表達,用愛去照亮孩子的心靈。讓所有孩子快樂才是我們的服務(wù)宗旨,給所有孩子知識的樂趣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孩子的個體差異


在幼兒園的生活與學習中,常常有一些孩子喜歡追隨在老師的身后,問長問短,這些大多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們樂于交往,也善于交往,愿意主動與人接近的幼兒。反之,有一些孩子,總是默默的在遠處張望,他們則是一些性格內(nèi)向,不善言語、羞于與人親近的幼兒,這就是幼兒的個體差異。

因為,每天戶外晨間鍛煉或者是中午下樓在戶外散步時(霧霾天除外),老師都會要求小朋友排好隊再下樓,而且這時候的排隊是沒有要求的只要排成兩列就行。那些熱情的、大膽的孩子常常很快的跑到老師的身邊或者爭著來拉住老師的手,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幾個孩子為排在第一個而爭吵的情況。但是那些不善于表達、內(nèi)向的孩子即使他們也想和老師在一起,他們也不敢這么做,只會遠遠的、默默的看著其他小朋友爭相跑到老師身后。例如:姚書磊小朋友,每次到排隊或其它活動時,他都會看著楊宇馳等小朋友為誰排在第一個而爭吵不休,他則默默地排到隊伍的后面,沉默不語地看著。每到這時我都會特別注意看著他,當我每次看著他時,他都會用生怯的眼神看著我,為改變這種狀態(tài),每天孩子來園時我主動熱情地與他打招呼,在活動中我會叫上他,但他還是沒有太大的自信與其他人大膽交往。從這件事情上我意識到跟家長溝通的太少,接下來我們要加強家園共育工作。

教育隨筆:面向全體和注重個別差異


《指南》指出:要聆聽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或者動作或藝術(shù)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與發(fā)現(xiàn)用聆聽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老師是他們的傾聽者、支持者、甚至是知心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和“考官”。只有聆聽孩子,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孩子對事物的真實感受,從“看不懂”到發(fā)現(xiàn)童心世界原來是如此的豐富多彩,甚至是驚喜。本次活動從小班幼兒年齡特點這一實際出發(fā)。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的經(jīng)驗、情感和想象;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美術(shù)觀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掌握簡單的美術(shù)技能。幼兒美術(shù)是一門視覺藝術(shù),美的作品能讓幼兒建立起良好的審美感覺,激發(fā)他們的藝術(shù)情感,形成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興趣,而自己創(chuàng)造出美的作品更能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能讓幼兒對自己充滿信心。

《指南》的藝術(shù)領(lǐng)域,教育建議讓我懂得了孩子們的藝術(shù)作品和繪畫承載著孩子自己的情感體驗、內(nèi)容想象和不同的表現(xiàn)表達特點。每一幅作品沒有統(tǒng)一的審美標準,因為它們都是與眾不同的,是孩子心中不同的感受與認識,需要教師用心去觀察、聆聽和適宜的引導。這樣才能尊重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幫助提升富有個性的內(nèi)心真實感受和具有獨特視覺美的表達。在美術(shù)活動《一串紅》中,小朋友們還是很感興趣的。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我剛開始的時候,同時出示了幾張一串紅的圖片,然后請幼兒觀察,幼兒有點說不出來,或許一張、一張慢慢出示,效果會更好。在讓幼兒操作的時候,我采用的是一組一組地進行輔導,這樣的話,對于我們小七班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指導的就比較到位,比如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能完成,能力弱一點的孩子,還需要老師手把手的教。個別能力稍弱的幼兒,可以粘貼兩串一串紅的,這樣會讓他們更有成就感。先畫好的幼兒可以繼續(xù)在區(qū)域中進行一串紅的添畫,如再給花畫上葉子,這樣老師就有了較多的精力來指導能力弱的孩子,如果這樣的話,效果會更好。

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我要盡可能的給予小七班的孩子們,適宜的支持任何表達表現(xiàn)都需要充分的直接體驗與認識,這樣孩子的想法才會無盡的發(fā)揮。繪畫不僅僅是一個個畫室、一張張畫紙、一支支畫筆。在孩子拿起筆來畫之前,我們應該為孩子支撐起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讓孩子在那里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為他們將要拿起的畫紙和畫筆撐起具體而生動的生活空間。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要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教育隨筆:敲開心靈之門


薛景浩是我們上學期小班新生,剛?cè)雸@時不哭不鬧,給他些積木、玩具,就自己靜靜地的玩半天,在我們面對那些大哭大鬧,甚至哭的撕心裂肺的“小淚人”們,累的滿頭大汗,手忙腳亂時,看到他安靜的待在那里,打心眼里感激這個乖寶寶:要是多幾個這樣的孩子,我們不至于分身乏術(shù)。

慢慢地孩子們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入園,在園里和老師小朋友一起游戲、吃飯、活動,一起度過開心的每一天。薛景浩還是像原來一樣,自己玩自己的,不和身邊的伙伴交流,也不進區(qū)域活動,游戲也不參與,只是自己安靜地呆在自己的世界里。入園也不跟老師問好,離園家長來接也是漠然。這孩子怎么回事?找了個機會與家長交流一下,媽媽說,孩子很乖,很聽話,由于偷生二胎時天天和孩子呆在家里不敢出門,他很少有機會和鄰居家孩子玩耍,后來有了妹妹后媽媽,沒有充足的時間陪他,也不能帶他出去玩,可能是與外界很少接觸的原因,孩子在家也很少說話,只是自己玩玩具,很少給媽媽添麻煩。跟家長反映了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家長也很著急,很為孩子的行為擔憂,迫切想知道促進孩子與人交往現(xiàn)狀的好辦法。我們建議家長在家多抽時間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聊聊幼兒園里的事情,多講講自己小時候和同伴玩的趣事,引起孩子與他人交往的興趣,在園里我們也多和他溝通交流,促進幼兒的人際交往。

當我們老師試著去和他交流時,他很排斥我們只顧做自己的事情或玩自己的手指,或衣服,就是不搭理我們,我們想拉著他一起玩游戲,他把手藏到背后拒絕我們。我們讓孩子去拉他的手請他一起玩,他甩開了孩子的手,轉(zhuǎn)身趴桌子上誰了不理了。他就像一只小刺猬,靜靜地看著別人在干什么,當有人靠近時,就緊緊的把身子蜷縮起來,保護自己。我們不敢太張揚的去靠近他,只有慢慢尋找機會“下手”。一天早上入園時間,早來的孩子都進區(qū)域玩去了,他來了之后照舊坐在他喜歡的位置,建議他和伙伴一起玩,他無動于衷,我就給他端了幾個動物、水果拼圖給他玩,他成功的拼了幾個,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后來一個玉米的拼圖,他怎么也找不到最后一塊了,玩具筐子里他翻了幾遍都沒找到,他很著急,放棄可惜,不放棄又找不著。我走過去輕輕的問他:“我?guī)湍阏艺液脝幔俊彼c點頭,當我從別的筐子找到遞給他的一剎那他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把拼圖拼好了,我邊鼓掌邊說:“你好厲害,拼出這么多了,我還幫你找到一塊,謝謝我了沒有?”他小聲的說了聲謝謝,我立刻表揚他是個有禮貌好孩子。

第二天媽媽來送他時就開心的告訴我說,薛景浩在家跟媽媽說,老師說他是個好孩子,他喜歡老師,想去幼兒園見老師。慢慢地我們和他師生關(guān)系得到改善,在我們的引導下,他也慢慢地和別的孩子一起玩了,雖然與同伴相處的技能還有欠缺,但更多時候,他有欲望想去和別的孩子一起玩耍。

《指南》中指出要主動親近和關(guān)心幼兒,經(jīng)常和他一起游戲或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與長輩交往的快樂,建立親密的親子或師生關(guān)系,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的快樂,幼兒才能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guān)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孩子剛開始對陌生的老師是不信任的,他很排斥我們,怕我們會威脅到他的安全,所以把我們“拒之門外”,在慢慢的接觸后,他知道老師能幫助他,他就把“門”打開了。在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就會敲開每個孩子的心靈之門。

教育隨筆:用愛心開啟幼兒的窗戶


教育隨筆:用愛心開啟幼兒的窗戶

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老實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边@正是教育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

聽著這樣的話內(nèi)心暖暖的,帶著這樣的話工作勁頭大大的。小班幼兒帶著恐懼帶著情緒入學了,我每天都得打足了精神來面對他們。無論是條件好的還是條件差的,無論是安靜聽話的還是調(diào)皮搗蛋的,都是我心頭珍貴的寶貝。鐘佳明個頭小,膽小,總是默默流淚,我每次經(jīng)過他身旁的時候總是投以贊賞肯定的目光,讓他知道老師對他的肯定,三天以來,他的眼神中慢慢有了自信和快樂的光芒;孫若博一個像孫悟空一樣有著“七十二變”的功力,爬柜子跳桌子躺地上,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到的,就是一次在他在奔跑過程中撞到了門,被我及時抱著沒有受傷而因禍得福的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因此他的小耳朵里慢慢聽進了我得關(guān)心和問候。

那么的汗水的付出不會白費,孩子們逐漸習慣了老師的存在,也慢慢對老師有了依賴和關(guān)心。中午在給小朋友放水的時候不小心燙了手,韋楷銘趕緊跑了過來,關(guān)心的說:“老師,對不起,都是我不好?!逼渌⒆勇牭搅思娂姸颊f了對不起,那一刻,我感動的謝了孩子們,不忘在韋楷銘紅撲撲的小臉上親了一口,那還有什么疼痛啊,心里滿滿的甜蜜啊!

這些天雖然十分辛苦,但是看著小朋友點點滴滴的適應真的還開心。從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們中間,我的手牽著他們的手,我得眼睛注視著他們的眼睛,我隨著他們的流淚而流淚,隨著他們的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因愛而耿生動有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投入到了解幼兒的生活中去,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因為只有了解了每個孩子的特點,才能更好的引領(lǐng)和塑造!

教育隨筆:尊重自主


近日在進行遠程培訓學習的時候,學了有關(guān)幼兒園教師的師德規(guī)范,感觸頗多。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尊重幼兒時我們應該時時刻刻謹記的觀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教育理念旨在尊重幼兒的自主性,而每位教師的教育行為的背后都有每位教師的教育觀念在支撐著,要想教師在日常的保育教育工作中能夠真正的做到尊重幼兒,那么他就要樹立一個科學的教育觀念,并且這個觀念是其十分認同并且在腦海中根深蒂固的。在實際的保育教育工作中,很多教師都是有這一觀念的,但是這一觀念沒有成為教師們的教育理念。為了達到“教學效果”和保證幼兒的安全問題,“高控”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這是因為老師們對幼兒的態(tài)度并沒有完全的轉(zhuǎn)變,依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兒童觀上,認為幼兒是需要教師來教的,而不是自己自主發(fā)現(xiàn)的。同時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教育保育工作時又要保證幼兒的安全,加上目前幼兒園實施的是班級授課制,讓教師們對幼兒又有了更多的限制??梢娪辛诉@個觀念不行,必須要讓其成為教師的教育理念,而面對那么多幼小的兒童,教師有需要高超的教育教學技巧來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實施的同時尊重幼兒的自主,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成長。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進行日常的教學工作的時候,我也常常犯這種錯誤。記得在小班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班里幼兒的繪畫的能力相對的薄弱,繪畫能力代表了幼兒手指的小肌肉的發(fā)展,這讓我十分的著急,在繪畫過程中對幼兒的要求也就更加的嚴格,對幼兒的限制也多了,漸漸地幼兒對繪畫的興趣不高了,原本聽到畫畫很開心的孩子們對畫畫也反應平平。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適,我的本意是為了讓幼兒的小肌肉得到發(fā)展,但是卻限制了幼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力,得不償失。在一次有關(guān)春天的繪畫活動中,我改變了自己的方法,帶孩子們出去感受春天,請幼兒將看到的春天說一說,互相交流,鼓勵幼兒大膽的畫自己喜歡的春天的模樣。孩子們給我展示的畫中有的沒有流暢的線條,有的沒有炫麗的色彩,但是畫里有的時孩子們的奇特想法,有幼兒最真實的感受,比如有個幼兒說春天很暖和,他畫了好幾個太陽來表現(xiàn)這種溫暖。

尊重幼兒的自主并不是等于幼兒的無限制自由,尊重幼兒的自主是建立在紀律之上的自主。著名的幼兒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蒙臺梭利指出,自由并不意味著應該支持兒童毫無目的地、放任地、無規(guī)則地活動。喜歡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意味著使人得到了自由,只有做正確事才會得到自由。既要尊重幼兒的自主,又要給予其紀律的約束,那如何做到呢,就如蒙臺梭利所認為的,自由是有紀律的自由,紀律是自由基礎(chǔ)上的紀律,紀律不是靠強制出來的,而是幼兒“一種內(nèi)在的約束品質(zhì)”,讓幼兒自己感受到一個自由而有紀律的氛圍。在一日常規(guī)活動中,區(qū)角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班級里總有幾個“熱門”區(qū)角,但是進區(qū)規(guī)則里往往限制了幼兒進區(qū)的人數(shù),這就導致了很多幼兒想玩而又玩不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開展了一節(jié)談話活動,請幼兒自己說說自己喜歡哪些區(qū)角,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區(qū)角規(guī)則中存在的問題,有的幼兒說我玩不到他想要的區(qū)角,有的幼兒說玩著玩著就不想玩了,想換玩具……針對這些問題,請幼兒互相討論怎么解決這些問題,最后我請幼兒按照自己討論的規(guī)則來進區(qū)角,通過一次一次的討論,一次次的進區(qū)玩,幼兒最終對于區(qū)角的人數(shù)限制取消了,并且每個幼兒玩的區(qū)角也不限制于一個了,而是互相開放的。一開始我擔心幼兒會發(fā)生爭搶行為,后來我發(fā)現(xiàn)幼兒之間會互相的監(jiān)督,在幼兒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中,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更強了。

面對現(xiàn)在的幼兒園教育實際,如何真正做到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尊重幼兒的自主,恐怕不是那么的容易,也不僅僅是幼兒教師一方面需要努力、提升,它需要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有幼兒園的整體教育理念,有家庭和幼兒園的相互配合,更有整個社會大教育環(huán)境的轉(zhuǎn)變。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我相信隨著一點點的進步,終有達到的一天。

教育隨筆 尊重幼兒


劉老師的一舉一動,深深地觸動我的心。這不正是體現(xiàn)《綱要》中“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jīng)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的好的案例嗎?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努力的方向。

這節(jié)課是常老師主講《我做的蝴蝶很漂亮》。其中主要部分是老師提供蝴蝶模板,讓孩子們裝飾蝴蝶,給蝴蝶穿上美麗的衣服。當講到這部分時,孩子們紛紛拿起自己喜歡的橡皮泥、彩紙等,按自己的意愿打扮起蝴蝶來。就在這時只見一位名叫玲玲的小朋友,坐在那里東瞧瞧、西望望,不知從哪里下手。聽課的老師不由自主的走到孩子們中間,看孩子們制作。其中一位叫劉霞的老師走到玲玲的身旁,只見劉老師輕輕的同玲玲交流,但玲玲卻一點反映也沒有。原來玲玲是一個弱智兒童,不但說話吐字不清,反映也有點遲鈍。這時劉老師拿起小剪刀將彩紙箭出一個圓送給玲玲,并啟發(fā)她將圓粘貼到蝴蝶模板上。玲玲好象明白劉老師的意思,她拿過劉老師手中的圓將底層紙接了下來,把圓貼在蝴蝶上,抬頭看了一下劉老師,劉老師伸出了大拇指,意思是說你真棒??闪崃嵴迟N完后又不知怎么辦了,這時只聽到劉老師對玲玲說:“你自己試一下”,玲玲還是不動。只見劉老師將小剪刀、彩紙遞給玲玲,玲玲又好象明白劉老師的意思,于是“笨手笨腳”的將彩紙狠狠的剪了一下,剪出一個說方不方,說圓不圓,就連三角形也不是的圖形。只見劉老師又伸出大拇指,順便點了一下頭,肯定了玲玲的成功。接著又鼓勵她粘貼上,就這樣不斷的鼓勵、指導玲玲總算剪了幾片不規(guī)則的圖形粘貼到蝴蝶上。

這時她把剪刀一扔,甩了甩手,意思是手疼了,不干了。見此情景,劉老師微笑著握住玲玲的小手,然后輕輕的揉了起來。玲玲眼睛直直的看著劉老師,過了一會兒,終于自己拿起小剪刀又剪了幾片圖形,粘貼到蝴蝶上。這時音樂響起,小朋友分別戴上自己裝飾的蝴蝶,隨音樂偏偏起舞,只見玲玲仍然坐在那里一動不動。劉老師拿起玲玲制作的蝴蝶雙手遞給玲玲,并告訴她自己去找老師幫她戴上,玲玲接過蝴蝶朝劉老師露出微笑??吹搅崃犭S音樂走到小朋友中間,劉老師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教育隨筆:尊重名字


孩子們的名字都很好聽,每一個名字都蘊含了美好的祝福,美好的期望,有紀念地意義。每一次寫孩子的名字,我都能得到很多信息。有睿字的名字,肯定是希望孩子思維敏捷、睿智,有怡字的名字,肯定是希望女兒氣質(zhì)典雅、可愛怡人,有亮字的名字,肯定是希望孩子前途光明、閃亮。

秋語,無疑是個秋天的天使;天笑,每天都是快樂的;京生,不用說你是個地道的“小北京”……哎呀!這么多好聽的名字,能夠讓人產(chǎn)生多少美麗的遐想!

“老師,我的那個奕字下面有一個大字?!苯?jīng)過孩子的提醒,我又對照了一下原始的記錄。真的,我把孩子的名字寫錯了。因為,手邊還有很多事要做,我承諾孩子過一會兒就給他改過來。椅子上的名字改了,小床的名字改了,作品袋的名字改了,點名冊的名字改了。但是,我還是疏忽了一個地方,孩子衣柜的名字沒有改。

第二天,孩子追著問我,“老師,我的奕字下面有個大字?!卑。粗@個“錯誤”我有些難為情了,感覺自己有些失信于孩子了。換個位置想一想,我的名字被寫錯了,心里肯定很別扭。因為,名字很重要,那是父母給與孩子的第一份禮物,一生的禮物。我馬上準備好紙、筆,認真地寫了一個新名字,貼在了孩子的衣柜上。但是,手寫的新名字與打印出的名字相比,顯得有些不整齊。在孩子回家之前,我還是認真地將打印好的名字,貼在了孩子的衣柜上。

孩子離園的時候,看著自己的新名字,臉上帶著喜悅。我也感覺如釋重負。

一個名字的事件,讓我再一次感受了尊重孩子,需要尊重到每一個細節(jié)。因為,名字也很重要。

我要尊重每一個名字。

教育隨筆:尊重孩子心中的美


在美術(shù)活動《小鳥回家》上,孩子們要用小手撕出小樹葉貼在光禿禿的樹干上,起初,我為孩子們準備了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彩紙,有些孩子很疑惑,“樹葉是綠色的呀!”我為孩子們解釋到:“秋天也有黃色的樹葉和紅色的樹葉呀,顏色多了,大樹會更漂亮的,小鳥也會更喜歡這樣的家,對嗎?”孩子們開心的接受了我的提議,接下來,我引導孩子們說一說樹葉的形狀,孩子們都能說出橢圓形,兩頭尖尖的,于是我示范撕出符合樹葉形狀的綠色紙片貼到了大樹上,孩子們很是歡喜,輪到孩子們撕樹葉了,氣氛突然變得消極起來,原來很多孩子們并不知道如何撕出“標準”形狀的樹葉,還有些孩子拿著正方形、三角形的樹葉給我看。

《指南》中指出,3-4歲的幼兒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美的目標是經(jīng)常涂涂畫畫、粘粘貼貼并樂在其中。我們在為幼兒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的同時,也要支持幼兒自發(fā)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營造安全的心靈氛圍,讓幼兒敢于并樂于表達表現(xiàn),在幼兒自主表達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做過多干預或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幼兒,我們應該與幼兒共同分享藝術(shù)活動的樂趣。

說實話,看到這些特殊形狀的樹葉,我的內(nèi)心是拒絕的,可能孩子們感覺到了我的消極情緒,因此,好多小朋友都紛紛放棄了撕樹葉,看到這樣的情形,我突然意識到了自己不妥的行為,于是,我開始鼓勵孩子們不要放棄,贊賞他們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幫助孩子們往大樹上貼樹葉,看到形形色色的樹葉裝飾著大樹,孩子們也逐漸恢復了開心的情緒,并積極的給大樹裝扮上更多漂亮的樹葉,原本只有樹干的大樹開始豐滿起來,孩子們開心極了,紛紛嚷著,“小鳥一定會很喜歡的?!?/p>

相關(guān)推薦

  • 教育隨筆:孩子的個體差異 在幼兒園的生活與學習中,常常有一些孩子喜歡追隨在老師的身后,問長問短,這些大多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們樂于交往,也善于交往,愿意主動與人接近的幼兒。反之,有一些孩子,總是默默的在遠處張望,他們則是一...
    2021-06-19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面向全體和注重個別差異 《指南》指出:要聆聽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或者動作或藝術(shù)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與發(fā)現(xiàn)用聆聽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老師是他們的傾聽者、支持者、甚至是知心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和“考官”。只有聆聽孩子...
    2021-06-18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敲開心靈之門 薛景浩是我們上學期小班新生,剛?cè)雸@時不哭不鬧,給他些積木、玩具,就自己靜靜地的玩半天,在我們面對那些大哭大鬧,甚至哭的撕心裂肺的“小淚人”們,累的滿頭大汗,手忙腳亂時,看到他安靜的待在那里,打心眼里感...
    2021-06-19 閱讀全文
  • 案例:尊重差異教育無痕 這個案例中,教師的出發(fā)點是很好的,對于沒有達標的孩子采取了個別化的指導。但是,這么做真的有必要嗎?我們該拿什么來衡量孩子的發(fā)展水平?那一系列由我們成人制定的指標真的適用于每一個孩子嗎? 如這位教師所言...
    2021-05-31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用愛心開啟幼兒的窗戶 教育隨筆:用愛心開啟幼兒的窗戶 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老實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育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 聽著這樣的...
    2021-06-09 閱讀全文

在幼兒園的生活與學習中,常常有一些孩子喜歡追隨在老師的身后,問長問短,這些大多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們樂于交往,也善于交往,愿意主動與人接近的幼兒。反之,有一些孩子,總是默默的在遠處張望,他們則是一...

2021-06-19 閱讀全文

《指南》指出:要聆聽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或者動作或藝術(shù)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與發(fā)現(xiàn)用聆聽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老師是他們的傾聽者、支持者、甚至是知心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和“考官”。只有聆聽孩子...

2021-06-18 閱讀全文

薛景浩是我們上學期小班新生,剛?cè)雸@時不哭不鬧,給他些積木、玩具,就自己靜靜地的玩半天,在我們面對那些大哭大鬧,甚至哭的撕心裂肺的“小淚人”們,累的滿頭大汗,手忙腳亂時,看到他安靜的待在那里,打心眼里感...

2021-06-19 閱讀全文

這個案例中,教師的出發(fā)點是很好的,對于沒有達標的孩子采取了個別化的指導。但是,這么做真的有必要嗎?我們該拿什么來衡量孩子的發(fā)展水平?那一系列由我們成人制定的指標真的適用于每一個孩子嗎? 如這位教師所言...

2021-05-31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用愛心開啟幼兒的窗戶 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老實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边@正是教育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 聽著這樣的...

2021-06-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