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孩子特別認生,媽媽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1-08-10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

導讀:“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緒和人際關系獲得發(fā)展的體現。

妞妞最近特別認生,只要出去見了陌生人就躲得遠遠的。如果有人跟他打招呼,她就毫不領情地大哭起來,哭得人家不知所措。有人來家,妞妞一定哭鬧不休,直到把人哭走,就算把人哭走了,妞妞還能傷心地哭上十多分鐘。為這事,媽媽煩惱不已。

點評

“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緒和人際關系獲得發(fā)展的體現。

細心的媽媽會發(fā)現,寶寶在3-4個月時已能對媽媽做出反應,只要媽媽走近寶寶,他就會沖媽媽樂,以此表達自己快樂的情緒。當媽媽在屋里走動時,寶寶的目光就會追隨媽媽的身影移動,并表現出明顯的想要得到媽媽關注的表情。一旦媽媽不予理睬,寶寶就會哭鬧。如果發(fā)現媽媽不在視線內,寶寶也會以大聲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5個月的時候,隨著寶寶自我認識和活動范圍的擴大,寶寶的識別能力不斷增強,已能區(qū)別父母和其他人。

6個月的寶寶已開始有了依戀、害怕、認生、厭惡、愛好等情緒,對熟人表現出明顯的好感,并且能夠根據家庭成員的親近程度表現出不同的反應。出于自我保護的目的,這個階段的寶寶對陌生人和陌生環(huán)境就會表現出過敏反應,對媽媽則最為依戀。

8、9個月的寶寶認生的現象更為常見。1歲多的寶寶已經開始有了獨立意識,對什么都好奇,再加上活動范圍的擴大,就使得他們有了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探索周圍環(huán)境的欲望。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父母和親人仍然非常依戀,一旦遇到他從未見到過的人和物體,就可能表現出膽怯的樣子。因此,這一時期的寶寶是獨立性和依戀性并存。

即便到了2、3歲,寶寶仍然會對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感到恐懼,這是寶寶發(fā)展的共性。此外,由于遺傳因素的差異,寶寶出生以后所處的家庭教養(yǎng)環(huán)境也千差萬別,因此每個寶寶認生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怕生對寶寶來說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正確引導而任其自然發(fā)展,那么將來就有可能影響寶寶的社會化進程。

解決策略

1。提前預防

在寶寶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里其他人員幫著給寶寶喂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游戲,讓寶寶不太熟悉的人逗寶寶玩等,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寶寶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huán)境。

2。逐步擴大交往范圍

對于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習慣跟媽媽或者撫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huán)境,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huán)境之后,再擴大他的接觸范圍,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適應陌生環(huán)境的能力。

3。別強迫寶寶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決寶寶怕生問題時絕不能一廂情愿勉強寶寶和誰親近,這樣只會進一步加深寶寶的排外心理。當陌生人到來時,如果寶寶怕生,可以允許他熟悉情況后再逐漸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寶寶不愿意跟陌生人親近,不要強迫他,更不要讓他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此外,在遇見寶寶不認識的人時,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紹寶寶,并且不管寶寶多認生,都以輕松愉快的態(tài)度面對陌生人,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很快消除顧慮。與陌生人磨合的機會多了,寶寶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緩解并最終得到克服。

1。嘗試投寶寶所好

一般寶寶比較喜歡年輕女性和小寶寶,因此,讓寶寶接觸陌生人可從這些人群入手。當帶寶寶到戶外玩耍、去親友家或有友人來自己的家中做客時,父母可抱著寶寶先與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講幾句話,讓寶寶逐漸意識到除了家里人外,周圍還有許多別的人,他們也都是和藹可親的,用不著害怕。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這些特點,盡量圍繞寶寶的喜好來擴展寶寶的社交圈子。

2。找機會發(fā)揮寶寶強勢

平時多觀察寶寶,看他究竟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后根據他的興趣培養(yǎng)寶寶特長,讓他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這樣可以增強寶寶自信心。寶寶的自信心增強了,怯生的心里也就會逐漸減弱。

3。培養(yǎng)寶寶安全感

父母對寶寶的態(tài)度、情感要穩(wěn)定,不要忽冷忽熱。照料寶寶、與寶寶接觸的時間最好固定,盡可能避免寶寶長時間見不到媽媽,尤其不能以“再怎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寶寶。

4。切忌溺愛寶寶

被溺愛的寶寶很多會膽小。比如看見寶寶正爬向床邊,不要表現得過于吃驚;寶寶磕碰了一下,不必過分安撫;寶寶要自己拿杯喝水,就讓寶寶自己拿等等。多數寶寶對成人的態(tài)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對寶寶總是很擔心、很焦慮,寶寶多半就會變得比較膽小。過分認生就是這種養(yǎng)育方式造成的后果之一。

5。交往的方式要得當

寶寶在跟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時,喜歡離對方有一定的距離,不喜歡陌生人觸及自己的身體。因此,當你抱著寶寶遇到熟人時,可先自然地與對方打個招呼,談談話,待寶寶習慣后再告訴寶寶對方是誰。等到寶寶與陌生人熟悉之后,才可以讓他們摸摸寶寶甚至抱抱寶寶,千萬不能很突然地將寶寶交給“陌生人”抱,以免加強他的戒備和緊張心理,反而讓他更為害怕。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孩子交往有困難,媽媽怎么辦?


導讀:當孩子毫無理由地被強求保持一致的時候,就會找別的孩子發(fā)泄他的不滿。這是孩子欺負人的一種類型,應該引起家長注意。

場景:在外是老虎

“戴那頂黃色帽子去幼兒園。”媽媽對孩子說?!安唬蚁矚g紅的?!焙⒆颖硎痉磳σ庖??!安恍?,只有你一個人戴紅色的。”媽媽堅持。在媽媽的堅持下,孩子只好戴著不喜歡的黃色帽子去了幼兒園。他發(fā)現另一個小朋友戴著紅帽子,就為難起他來,并且?guī)ьI著其他小朋友一起欺負他。

分析:

孩子終于聽了媽媽的話,勉強戴著黃帽子去幼兒園了??墒莾刃姆浅2粷M,所以他用媽媽的方式開始為難起小朋友來了。顯而易見,孩子的心理是前后自相矛盾的。這是感情在作祟,對自己辦不到的事情懷有嫉妒和怨恨的心理。

為媽媽支招:

媽媽那種因為只有你與眾不同,所以不許戴的理由是錯誤的。服裝也好,隨身帶的用品也好,要根據個人愛好而定,要承認這種自由。當然,出于預防交通事故的目的,要求孩子戴黃帽子的規(guī)定例外。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必須耐心說明理由,讓他聽明白,想得通。當孩子毫無理由地被強求保持一致的時候,就會找別的孩子發(fā)泄他的不滿。這是孩子欺負人的一種類型,應該引起家長注意。

場景:在外是豆腐

“你真是個窩囊廢!”媽媽向受了欺負的孩子說?!啊焙⒆硬豢月暋!叭思掖蛄四悖憔蛻摯蛩?。”媽媽更生氣了,不禁吼起來。可是,無論媽媽怎么說,孩子都低著頭,一聲不響。

分析:

受欺負的孩子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回到家里向媽媽訴苦:昨天小強對我如何;今天阿義對我如何。這種類型的孩子,多半不是真正受欺負的孩子。也就是說,從客觀上看,他不是受欺負的對象,有一點小事,他就覺得受了欺負。另一種類型是真正受欺負的孩子—他雖然有時也向家長訴苦,但更多的是表現出愁眉苦臉、垂頭喪氣的神態(tài)。

為媽媽支招:

孩子被欺負,大多數發(fā)生在幼兒園,家長看到的時候很少。因此,家長能夠照顧到的范圍是有限的。請留心下述兩種情況:對第一種類型的孩子,不要認為他是受欺負的孩子,為他擔心,把他關在家里自己帶他玩,這些做法都會產生反效果。對于這種孩子,應該改變平時“溫室里的花朵”的教育方法,不能只讓他與家長生活,應該讓他多與小朋友一起玩耍,培養(yǎng)他的抵抗力。對第二種類型的孩子,則要請求園方出面積極采取具體措施,扭轉孩子受欺負的局面。

場景: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豆腐

“你在幼兒園說話要大聲些。”媽媽對寶寶說?!笆谴舐暤穆??!睂殞氂行┎粷M意地嘟吶?!叭鲋e,老師都告訴我了?!薄啊眿寢尯芸鄲?。她不明白,在家里聲音洪亮的孩子,到了幼兒園怎么就成了“小綿羊”?

分析:

“我想大聲講話,可怎么也說不出來。也想玩?zhèn)€痛快,可就是不行。”這就是孩子的心情。問題在于這種現象只出現在幼兒園。一回到家,他說話的聲音大了,身體也運轉自如了。為什么在幼兒園和在家有這么大的不同呢?這是因為孩子對幼兒園集體生活的心理壓力太敏感,有一種壓抑感。也就是說,由于緊張,身體各方面的功能都受到抑制。在家里沒有壓力,身體里的能量當然就能自由地釋放出來了。

為媽媽支招:

媽媽首先要停止對孩子的鼓勵和催促,否則,不僅沒有效果,還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因為幼兒園集體生活形成的心理壓力不是孩子對抗得了的,所以孩子應該做的就是培養(yǎng)他對這種集體生活的承受力。

具體做法是和幼兒園的老師商量,請他們協助找出一個性格老實、內向,以及具有“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豆腐”這種傾向的孩子,把他的家長介紹給你,讓這兩個孩子互相往來。今天在這家吃點心,明天在那家洗澡,讓他們生活、游戲在一起。因為彼此都是內向性格,兩人都能得到人際關系的基礎訓練,培養(yǎng)起抵抗力。另外,請幼兒園把他們兩人的座位安排在一起,使他們能夠對集體生活的壓力逐漸獲得抵抗能力。

寶寶不吃飯,媽媽怎么辦?


“我女兒現在21個月大,最近忽然她十分不喜歡吃東西,喂她吃什么她都頭一歪,‘牙關禁閉’,反正就是堅決拒絕進食。我知道她一定很餓,所以我很著急,我該怎么辦?”——小廖媽媽,廣州

對癥下藥,習慣和氛圍很重要

寶寶厭食是媽媽們頭痛的問題,首先,你要找出引發(fā)厭食的主要原因:1、喂養(yǎng)方式不當導致寶寶厭食(強迫他進食,進食時被訓斥);2、寶寶注意力分散而產生厭食(如邊吃飯邊看電視,玩玩具,聽故事等)3、吃飯前是否有先吃零食的習慣。

面對各種癥狀,媽媽們可以嘗試以下幾種做法:1、吃飯要定時,并培養(yǎng)寶寶坐在固定的位置上吃飯;2、吃零食要控制時間和數量,勿讓零食影響正餐;3、吃飯時環(huán)境要安靜,把電視關掉,玩具等都收藏起來;4、吃飯時氣氛要愉快,無論寶寶犯了什么錯誤,都不要在吃飯時進行訓斥;5、鼓勵寶寶吃完飯再去玩;6、在吃飯前半小時進行適量的活動,可以增進孩子的食欲;7、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吃飯,或者和媽媽搞比賽;8、可把發(fā)面食物作成各種點心,再起上新鮮有趣的名稱,寶寶覺得新奇,就能夠多吃些;9、可以給寶寶講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讓他知道吃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10、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千萬不要恐嚇寶寶?!嵓t,濟南

別做孩子不喜歡的媽媽


導讀:別看寶寶人小,其實心理小秘密還挺多,瞧,這些孩子們開始數落自己媽媽的一些不是了,你先別急,看看孩子們說得有道理沒。這8種媽媽孩子不喜歡,你上榜單了嗎?來對照檢討下!

1、只顧自己玩的媽媽

5歲的湯姆說,“我媽媽常常只管自己出去玩,既不顧家,也不顧我。有不少時候她晚上玩得很晚才回家??實際上她回家時我往往已睡著了。我不知道媽媽究竟是不是愛我?!?/p>

專家評析:其實這類媽媽稱得上是“自私媽媽”,缺乏對孩子的責任感。建議應該投入至少70%的精力和50%的空余時間在才5歲的孩子身上。

2、只想著爸爸的媽媽

還不到3歲的琳達哭著說,“媽媽只有見到爸爸時才眉開眼笑。她總是把最好吃的留給爸爸,而不是留給我。她說我什么都不好,而說爸爸什么都好。我很生氣?!?/p>

專家評析:要知道,幼年期的兒童大多十分敏感,常常會把媽媽視作“私有財產”,而不許自己以外的人,甚至包括爸爸“分享”。對這么愛“吃醋”的琳達,媽媽理應有意識地做出種種表現或暗示,讓她增加“媽媽確實最愛她”的自信。同時當爸爸的也應大度地適當退出媽媽視線的焦點,以便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3、愛體罰的媽媽

5歲的小頑童布尼透露,“只要我淘氣,如跟小朋友打架啦,弄臟了衣服啦,在墻上畫畫啦,媽媽就會罰我站,而且一站就是老半天。一次我用彈弓打破了鄰居的玻璃窗,媽媽更是生氣,不僅不給我飯吃,還狠狠地擰我的胳膊,直疼得我嗷嗷叫。于是我再也不愛媽媽了,因為我覺得她并不愛我?!?/p>

專家評析:體罰可能成功地強迫孩子服從家長的意志,但這一定只是暫時的、局部的,帶來的問題遠比解決的問題要多得多。因體罰而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一般在幾周后即會顯現出來,其中包括:經常撒謊,偷盜,愛欺負弱小同學,難以與小伙伴友好相處,缺乏同情心,不服從教師教導,有時可能極度自卑等等。在2年后則可能發(fā)展至斗毆、搶劫、鬧事等更為激烈的暴力行為甚至反社會傾向,并增加成為小流氓、小霸王的危險。

4、不尊重我朋友的媽媽

4歲的貝克嘟著嘴說,“媽媽一直不喜歡我周圍的小伙伴。她說湯尼說話結巴,彭努長得丑,肖斯腦筋不好使,尼爾嘴又太饞。反正在她嘴里沒有一個好的。更讓我不快的是,她要求我不跟他們玩,還生怕我被他們‘帶壞’。而實際上他們都是既可愛又誠實的好孩子。我為媽媽感到害臊。”

專家評析:媽媽是孩子步入社會最早的引路人,在孩子面前務須注意一言一行!尊重孩子的朋友本身就意味著對孩子的尊重。而讓孩子在你以身作則的指引下學會尊重他人,是他寶貴的人生財富。任何孩子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或缺點。就讓孩子自由地選擇他的朋友吧,不必杞人憂天地擔心孩子會被“帶壞”。

5、說到做不到的媽媽

5歲的海倫埋怨說,“媽媽總是說話不算數。她曾答應馬上給我買一個芭比娃娃,但至今仍沒有買。她還保證在外婆生日那天帶我上外婆家,但后來又說不去了。還有許許多多事情她都說得到卻做不到。最后我已不相信她的話了。這樣的媽媽真叫人掃興!”

專家評議:“說得到做不到”的媽媽缺失的是誠信。誠信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后天培養(yǎng)的。其實,“誠信教育”,往往始于牙牙學語之時,而且貫穿于整個童年時期。在孩子剛剛懂事起就應幫助他們在心中樹立起“以誠信為本”。遺憾的是,屢屢“說得到做不到”的媽媽,為孩子提供的恰恰是反面教材,起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

6、過于嚴厲的媽媽

5歲的丹尼說,“媽媽老說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她說我寫的字不端正,畫的狗一點也不像,還批評我洗碟子不干凈。我真的什么也不行嗎?想到這里,我很泄氣?!?/p>

專家評析:父母的完美主義對孩子心理的最大危害是:漸漸剝奪了他們的自信。要知道,孩子都需要自我肯定,特別對原本就較自卑的孩子來說,自我肯定無疑更為重要。有的孩子之所以變得越來越自卑,正是父母以完美主義的態(tài)度做出了過高的要求,由此孩子便可能時時處處被包圍在批評、埋怨之中難以自拔,長此下去自信便可能遺憾地喪失殆盡。最后當他每每開始做一件事時,他在潛意識中往往會對自己做出否定,如:我的能力就是比不上人家,我的腦筋就是笨,或我就是不討別人的喜歡等等。不妨將對孩子的“你洗不干凈碟子”改成“你真了不起,才5歲就能洗碟子啦!不過要是你能再多花點時間沖洗,碟子會洗得更干凈的。”這么一改,給孩子的心理暗示就完全不一樣了。

此外要認識到:任何孩子,都不可能是樣樣都棒的“全才”(其實成人也是如此)。要是你的孩子在繪畫方面不如別的孩子,大可不必為此而憂心忡忡,因為他完全有可能在其他方面勝過別的孩子。

7、太肥胖的媽媽

3歲的瑪麗哭著說,“媽媽實在太胖了,而且弄得很邋遢。每次她上幼兒園開家長會時,小朋友們都會暗暗地笑話我。我很難過,但又不知怎么辦才好。”

專家評析:兒童比成人更看重一個人的外表,對自己最親愛的母親自然更是如此。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他們對“心靈美比外貌美更重要”的抽象理論還難以理解。為了自己的健康,也為了“美化”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過于肥胖的母親應該注意節(jié)食、運動和減肥,并關注自己的衣著服飾。

8、不好玩的媽媽

4歲的亞裔孩子埋怨說,“我能歌善舞,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我。我還會作畫、剪紙、彈琴、捏泥巴,可是媽媽不僅都不會,她還瞧不起我的愛好。媽媽早出晚歸,空余時就只知道讀書。她還老叮囑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因為只有讀好書以后才有出息。其實,我很希望媽媽能夠陪我一起玩。我真感到掃興,為什么我的媽媽這么不好玩?”

專家評析:孩子想從自己最親近的媽媽那里模仿、了解很多事情,以滿足自己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更希望能和媽媽擁有相同的興趣和愛好。如果媽媽對孩子的愛好一竅不通,總是一問三不知,甚至不以為然,孩子自然會感到很失望很沮喪。同時這對孩子早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也有負面影響。對幼兒來說,完全沒有必要強迫他多多讀書。其實在阮這樣的年齡段,理應通過多玩來發(fā)展多方面的興趣,因為玩實際上也是學習,而且是一種提升智力的極好學習。此外不妨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孩子相同或相似的興趣愛好,并熟悉孩子特有的心理和語言,盡可能抽時間多和孩子一起玩,和孩子多作語言交流。長此下去,孩子自然會認為你是很“好玩”的。

寶寶依戀媽媽該怎辦?


每天早上媽媽離開家去上班是姿姿最痛苦的時刻,傷心的大哭直讓媽媽心顫。姿姿從出生就由媽媽帶著,直到2歲才單獨和保姆在一起,她不能接受身邊沒有媽媽的現實,就連短暫的分別也使她號啕大哭。看不得姿姿嘩嘩的淚水,媽媽選擇了悄悄離開,沒成想,這樣做的結果反倒更糟糕——等到媽媽下班回來,她多半不離開左右,就連媽媽去衛(wèi)生間她也像個小尾巴似的跟著;偶爾自己單獨玩一會兒,目光也是不停地追隨媽媽,一副很不投入的樣子。

和姿姿相似,3歲的琪琪對每天去幼兒園如臨大敵。媽媽索性把他交到老師手里轉身就走,以為寶寶看不見媽媽,也就不哭了。這種對某些寶寶適用的“妙招”,用在琪琪身上卻一點也不“靈驗”,回到家里總是神不守舍的,脾氣也越來越大。

為什么會這樣

姿姿和琪琪的表現,說到底是內心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寶寶的內心非常脆弱,他們在情感和心理上特別依賴父母親人,這種依戀關系讓寶寶清楚自己是有依靠的,如果遇到危險,寶寶會主動到“依戀目標”那里尋找安慰和保護。如果寶寶的生活環(huán)境或條件發(fā)生變化,這種依戀關系暫時不存在了,比如父母突然離開或寶寶階段性地、被迫地和陌生人在一起,其由親情建立起來的安全感就會被破壞,表現出煩躁、不安、整天寸步不離爸爸媽媽,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發(fā)現原因、想方設法幫助寶寶重新建立安全感,寶寶就會有更深的恐懼感,哭鬧不止,“粘著”父母的狀態(tài)還會加劇,尤其是媽媽。

幫助寶寶建立起安全感,需要一段相對較長的時間,但破壞它卻是一瞬間的事。而一旦失去了安全感,寶寶隨之也就失去了對他人的信任。如果長此以往,日后會影響他與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寶寶的性格和與人相處能力的發(fā)展不利。

這樣幫寶寶

◎預先透露消息

對寶寶來說,在沒有任何精神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和爸爸媽媽分開是件大事,即便分離只有幾個小時,心理上也自然承受不了。比較穩(wěn)妥的方法是提前對孩子下點“毛毛雨”,使孩子能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接受這一現狀。比如,媽媽將出差一段時間,那么臨走前幾天先把這個消息告訴寶寶。起初,寶寶會表現出極力的反對,這時媽媽可以耐心解釋,告訴寶寶自己過幾天以后離開、什么時間回來;說明將要去什么地方,也可以從地圖上找到這個地方給寶寶看,講講那里的氣候、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兒的,順便問問寶寶想要些什么小禮物,媽媽回來的時候會盡量滿足他的要求;囑咐寶寶在媽媽不在身邊的日子該注意哪些事情,和孩子多設想一些玩法,讓他覺得即便媽媽不在家,自己也能玩得很高興。在“梳理”寶寶心情的過程中,盡量尋求家人的幫助,這有助于孩子把分離看得淡些。

◎正視分離的痛苦

無論是媽媽出差、平時上班或送寶寶去幼兒園,媽媽離開的時候都不要悄悄的或有意將寶寶支開。那樣,當孩子突然面對“媽媽不在”的現狀時,會產生“被欺騙”的感覺,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形就不那么好哄了,而且,心事重的小寶寶也會時時神情緊張地“提防”著媽媽離開。這樣做的結果是事與愿違——怕寶寶痛苦,到頭來他會更加痛苦。明智的做法是坦然地和寶寶告別,這樣孩子能在短時間內習慣分別,雖然和媽媽說“再見”的時候可能會哭,那是用哭來發(fā)泄自己的情緒,但由于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孩子會很快“雨過天晴”,愉快地面對和媽媽分開的日子。

有的媽媽送寶寶去幼兒園或上班時一見寶寶哭,眼淚也在自己的眼眶里打轉兒。媽媽的這種情緒會傳染給寶寶,無疑加深了孩子的分離焦慮。所以,媽媽先要穩(wěn)住自己的情緒,不要顯出傷心的樣子,理性地克制自己,正視分離的痛苦。有了媽媽的堅強,寶寶會逐漸坦然面對分離。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來愛他們,才是真正地愛孩子。

◎該放手時且放手

對寶寶的寸步不離開、過度保護,客觀上造成了寶寶對親人、尤其是媽媽的過分依賴而排斥進入新的環(huán)境、結交新的朋友。所以,適度地為寶寶創(chuàng)設一個交往的空間,分散他對媽媽的注意力,有利于寶寶適應多種環(huán)境。比如,寶寶害怕上幼兒園,媽媽可以為他找一個年齡相仿、活潑大膽的玩伴,每天在一起玩一兩個小時。一開始,媽媽陪這兩個小伙伴玩一會兒,等他們相互產生好感了,就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玩了。豐富的游戲和共同的興趣會讓他覺得和小朋友玩比和媽媽在一起更有意思;時間長了寶寶還會建立起一種心理依靠,他也會模仿同伴的樣子,不再為媽媽的離去掉眼淚。

相關推薦

  • 孩子特別磨蹭怎么辦 方法/步驟 加強日常陪學。 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非常磨蹭的話,就應該加強日常的監(jiān)督和輔導,最好的方法就是陪著孩子一起學習,看著他學習寫作業(yè),孩子自然就不會也不敢溜號想其他的事情。 制定學習目標。 學習一定...
    2021-05-07 閱讀全文
  • 孩子交往有困難,媽媽怎么辦? 導讀:當孩子毫無理由地被強求保持一致的時候,就會找別的孩子發(fā)泄他的不滿。這是孩子欺負人的一種類型,應該引起家長注意。 場景:在外是老虎 “戴那頂黃色帽子去幼兒園?!眿寢寣⒆诱f。“不,我喜歡紅的?!焙?..
    2021-09-18 閱讀全文
  • 孩子說謊,爸爸媽媽應該怎么辦 有一些研究發(fā)現,孩子說謊其實是一種比較正常的行為。有的孩子可能從兩歲的時候開始,一直到12歲都會有說謊的行為出現,這個時候被稱作最不誠實的時候。 專家說明,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里面,說謊率為96%;4歲...
    2021-05-11 閱讀全文
  • 兒子的問題:媽 媽別人打我了怎么辦? 兒子的問題:媽媽別人打我了怎么辦?今天在周一例會上,大一班的xx老師反應了說她們班里有很多的家長,對待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的反應是別人打你了,你要打回來,而且,還要是雙倍奉還。其實,我們在心里想想,...
    2020-10-29 閱讀全文
  • 孩子特別磨蹭,家長怎么辦 一、排除無關誘因,讓孩子專心做事 一個小女孩在上學前做事總是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無關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飯,窗前有只小鳥飛過,她就會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正在畫圖畫時,忽然聽...
    2021-05-10 閱讀全文

方法/步驟 加強日常陪學。 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非常磨蹭的話,就應該加強日常的監(jiān)督和輔導,最好的方法就是陪著孩子一起學習,看著他學習寫作業(yè),孩子自然就不會也不敢溜號想其他的事情。 制定學習目標。 學習一定...

2021-05-07 閱讀全文

導讀:當孩子毫無理由地被強求保持一致的時候,就會找別的孩子發(fā)泄他的不滿。這是孩子欺負人的一種類型,應該引起家長注意。 場景:在外是老虎 “戴那頂黃色帽子去幼兒園?!眿寢寣⒆诱f。“不,我喜歡紅的。”孩...

2021-09-18 閱讀全文

有一些研究發(fā)現,孩子說謊其實是一種比較正常的行為。有的孩子可能從兩歲的時候開始,一直到12歲都會有說謊的行為出現,這個時候被稱作最不誠實的時候。 專家說明,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里面,說謊率為96%;4歲...

2021-05-11 閱讀全文

兒子的問題:媽媽別人打我了怎么辦?今天在周一例會上,大一班的xx老師反應了說她們班里有很多的家長,對待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的反應是別人打你了,你要打回來,而且,還要是雙倍奉還。其實,我們在心里想想,...

2020-10-29 閱讀全文

一、排除無關誘因,讓孩子專心做事 一個小女孩在上學前做事總是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無關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飯,窗前有只小鳥飛過,她就會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正在畫圖畫時,忽然聽...

2021-05-1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