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案例:淺析一位媽媽型教師的策略后之反思篇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教學案例反思 做一名幸福的幼兒園教師 幼兒園餐后活動的方案

鏡頭一:

1情況表述:

朵朵又哭了!她摟著爸爸的脖子,躲在爸爸的懷里就是不放他走。國慶長假結(jié)束后,朵朵的情緒就不好。

2教師的想法:

我以為是她的適應期,過幾天就能好,所以還不以為意。沒想到,后來幾天,朵朵又病了,在家休養(yǎng)了好些天。這次來幼兒園,她的情緒更糟了,天天都哭泣。

3教師欲采取的策略:

我試圖尋找她哭泣的原因,準備對她進行全天觀察。

鏡頭二:

1情況表述:

觀察了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在吃飯前,朵朵總是哭泣,并稱自己胸口難受。在小朋友們自由活動時,她總是獨自坐在那兒,默默地流淚。但是,在每次她不高興的時候,只要老師走近安慰,她總會停止哭泣,靠在老師的身邊。

2老師的分析猜測:

我想,她一定是非??释玫嚼蠋煹陌参亢完P(guān)懷,所以就經(jīng)常和她聊聊天。

3老師采取策略后的效果:

聊天的結(jié)果:并沒有改善她天天來園的不高興。

4設(shè)想調(diào)整策略:

★請一些活潑、開朗的孩子和朵朵做朋友,帶她一起玩。

★在日?;顒又校嚓P(guān)注朵朵,盡量滿足她的情感需要。

鏡頭三:

1情況表述:

朵朵爸爸告訴我他找到朵朵不高興的原因了:原來,有一次在喝牛奶時,小木子把朵朵的牛奶打翻了,并且沒有向她道歉。所以,朵朵總是想著這事,感到不高興。

2教師的想法:

這個原因讓我感到太意外了!因為,類似的事情在幼兒園發(fā)生過好多,而且我們經(jīng)常教育孩子要學會原諒別人。難道朵朵就是為了這件事情而耿耿于懷的嗎?

3教師預采取策略:

我又和朵朵談了一談,希望她能原諒小木子,但朵朵只是搖頭。我感到了事情的嚴重,充滿了挫敗感。

這次,我求教了宋萍老師,在孩子的教育上她非常有經(jīng)驗。

鏡頭四:

早鍛煉時,朵朵又哭了,我牽著她的手,把她帶在身邊?!澳闶嵌涠浒??”宋老師問。朵朵好奇地望著宋老師?!澳銥槭裁纯薨??”“因為小木子把我的牛奶打翻了?!薄霸瓉硎沁@么小一件事啊”,宋老師說,“我們班有個妹妹,她很漂亮的臉上被一個弟弟抓了一條紅紅的印子,還很疼。但是后來,她還是原諒這個弟弟了。那你覺得牛奶打翻這件事情大還是臉被抓傷的事情大?”朵朵不作聲。“每天想著這件事,是很不高興的。你想原諒他嗎?”朵朵還是搖搖頭。“哦,你現(xiàn)在還不想原諒他,但你會準備好原諒他的?!彼卫蠋熡终f。過了一會,朵朵在我的鼓勵下,開始進行體育運動了。宋老師見了,忙跑來夸她:“朵朵你好棒哦!你已經(jīng)準備好原諒小木子了。漸漸地,朵朵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的笑容。午睡時,我和宋老師一起又去看了朵朵?!岸涠?,我們又來看你了,你是不是原諒小木子了?”朵朵點點頭。“你真的好棒哦!我真想親你一下,你愿意嗎?”朵朵搖搖頭。“你真是一個有個性的孩子!那宋老師送你一顆糖果吧。希望你明天來幼兒園的時候不要再哭了!”我也送了朵朵一張卡片,并告訴她:她能夠原諒別人我感到很高興,希望她天天能高高興興地來幼兒園。朵朵點頭答應了。果然,從第二天起,朵朵就沒再哭過。她的情緒漸漸好轉(zhuǎn)了,學習的積極性高了,連胃口也變得好起來。我真的是從心里感到高興。

反思:

我覺得,在整個事件中,我也是一個學生,并且受益非淺。我想著重談兩點,一是心理教育,二是察言觀色善思量。

心理教育是當今社會上熱門的話題之一。馬加爵事件給了我們很大的震撼!因此,孩子的心理教育不容忽視?。?!朵朵是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她很敏感。在班級里,她不是那種引人注意的孩子。一些活潑開朗的孩子往往擁有很多的朋友,擁有老師較多的注意和喜歡。而朵朵,她非常向往老師的關(guān)心,但她又不善于表達,所以她只能通過一些舉動來引起老師的注意,比如說哭泣。再者,朵朵不善于交往,和同伴間的接觸很少,所以同伴稍有點舉動,都被她認為是侵犯行為,而把自己牢牢地保護起來。因此,我覺得,老師應該把更多的愛放在那些敏感的“不起眼”的孩子身上,因為,他們比那些活潑開朗的孩子更需要關(guān)心和鼓勵。每天給他們一點鼓勵和表揚,他們就會有加倍的信心!

其次,教師的教育心理也非常重要。作為一個年輕的教師,在處理事件上很容易犯以下錯誤:1急噪:發(fā)現(xiàn)孩子有什么問題就急于、一定要幫助他改正,就象拔苗助長似的,往往事半功倍。2不言放棄。年輕的老師在處理問題上很怕失敗,并且,一遇上困難就會害怕,有挫敗感。年輕教師遭到孩子的拒絕后往往感到面子掛不住,引起急噪。而老師應該是一個好的引導者。是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孩子,而不是老師的心理被孩子的反映所影響。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孩子的教育上應該是循序漸進、循循善誘的。就象案例中的宋老師,一步一步地引導朵朵走出心里的不愉快。在整個過程中,她也遇到了“失敗”,如孩子的不原諒、孩子的不要她親吻等。而這些“失敗”其實都是為后面的成功作出鋪墊的。

察言觀色善思量。教師是一個很細心的觀察者。我聽一位老教師說過:她和孩子一起吃飯,為孩子夾了一道菜,家長很感動。當時我想,無非是知道他什么菜不能吃,怕引起過敏之類的。“我為孩子夾了一筷子魚!”原來,這位教師不僅知道孩子愛吃魚,還知道他最愛吃的是魚眼睛。原來就是這小小的魚眼睛贏得了孩子的愛和家長的信任??!我不禁感到由衷的佩服!由于沒做過媽媽,青年教師很容易忽略孩子生活中的細微末節(jié),正如案例中的我。雖然我觀察到了朵朵的不高興,但沒有深入性地探索其根源。要贏得孩子的心,就要了解孩子內(nèi)心深處的東西。宋老師的舉動是一個很好的示范。對孩子的觀察是一種追蹤,是由外及內(nèi),由內(nèi)至外的?!白粉櫋?,即觀察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巴狻?,是指孩子外在的言語和行為?!皟?nèi)”是指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坝赏饧皟?nèi),由內(nèi)至外”是指教師能夠從孩子外在的言語行為看到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能夠從孩子內(nèi)心的心理活動分析孩子外在的行為舉動。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借用西方哲學家的一句話,我覺得人不應該犯同樣的錯誤。所以,反思非常重要。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反思”更是尤為重要。在事情剛開始的時候,我忽視了一個5歲小女孩的心理需要,導致她的心事重重、不能釋懷,我感到很內(nèi)疚。從這個事件中我獲得了很多東西:關(guān)愛每個孩子、怎樣與敏感的孩子交朋友、與孩子的溝通藝術(shù)等等。所以,我把這段案例完整地記錄下來,作為我的一段反思和一份警示。

在教育實踐上,我們會困難重重,但每一次困難后得到的是累累的收獲。這些收獲有來自孩子的也有來自自己的。所以,我喜歡反思:在實踐中積累,在反思中成長!

“我思故我在!”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案例:兒歌《春媽媽》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我最喜歡組織的是故事類的,兒歌我覺得要讓幼兒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幼兒對于里面的文學語言比較不能理解,對于兒歌的意境也比較難體會。所以每次在組織兒歌活動的時候我都盡量找一些圖片或用一些動作等來幫幼兒理解,讓幼兒更好的體會兒歌、理解兒歌。

《春媽媽》這一活動我提供了一幅掛圖,讓幼兒在欣賞圖片的時候感受兒歌的意境。我讓幼兒欣賞一遍兒歌后問他們:“小朋友,剛才老師朗誦的兒歌說了一件什么事呢?幼兒大致可以說出來,可是他們還是不能體會春媽媽喂花寶寶的情景,我感覺他們只是在學背兒歌。

為了了解幼兒是否能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體會其中的意境,我讓幼兒討論春媽媽還有哪些寶寶呢?我以為他們會說樹、小草等等的,可是他們卻局限于花,其他的就不知道了,這就表明幼兒并沒有真正的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為什么上次我讓幼兒欣賞《幼兒畫報》動畫版的VCD時,有一個節(jié)目是兒歌《小蝸牛去旅游》,幼兒只是邊看邊欣賞兒歌,我并沒有讓幼兒跟著學兒歌,可是過后我就聽到有許多小朋友在朗誦這首兒歌?,F(xiàn)在回想起來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幼兒在欣賞電視畫面直觀的那些形象時就被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們不知不覺的就學會了這首兒歌。我想,如果我們的一些活動可以借助VCD等一些電視節(jié)目,幼兒在觀看的過程中就能更加理解與接受了。

益智七巧板,媽媽園內(nèi)教——一位媽媽的教學日志


【背景】

今年的6月幼兒園的廣告欄里貼了一個消息,召集家長志愿者活動,邀請家長走入寶寶的課堂,帶來豐富多彩的家長課堂,讓孩子們擴大眼界,加深家?;?。這個消息在媽媽群里引發(fā)了一個不小的轟動,有的媽媽太忙沒時間,有個媽媽擔心自己沒有特長或相關(guān)專業(yè)知識,總之童寶班上竟然沒有媽媽報名,既然大家都不報名,那童媽決定試一試。于是就有了下文——

【寶貝對媽媽無聲的支持】

報名后的第一時間,童媽就把消息告訴了童寶寶,孩子的眼睛里閃現(xiàn)了一絲開心,隨后她也有擔心,"那你教什么呢?","媽媽還沒有想好,可能是認時鐘或者是對稱這類的吧","那你講對稱吧,這個我會的,我會幫助你的"。。。。。。這是讓人很甜蜜的一段對話,這也是童媽第一次意識到報名志愿者的意義遠大于自己一時沖動的初衷,隨后的幾天,童寶一直在家里練習,教爺爺奶奶做對稱的動作,認識身邊的對稱圖形,甚至童寶還在幼兒園里跟要好的小朋友商量各自回家練習"對稱",這是一個小朋友對媽媽無聲的支持。

【精心準備,選定題材】

作為童媽也是一直積極的準備著,并找時間和幼兒園的老師進行深入的溝通,考慮到道具和授課時間短等問題,童媽否定了最初的有關(guān)認時鐘和對稱的想法,因為只有一周的準備時間,于是童媽把目標鎖定到"七巧板"這個活動專題,選擇的原因簡單,趣味性強,道具方便,時間可控。選定題目后,童媽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備課是件難度不小的事情,雖然七巧板不是個太復雜的工具,但是對于沒有授課經(jīng)驗的媽媽來說,把握孩子們的興趣點,調(diào)動積極性等問題竟然一無所知。童媽第一時間想到求助摩比的專業(yè)老師,非常榮幸得到了劉宇韜老師的大力幫助。經(jīng)過和劉老師的幾次電話及一次見面的深入溝通,授課的線條逐漸清晰,并且逐項準備講課的道具,真心佩服那些每周上課的老師。

【暖心的寶貝】

雖然童媽偷偷改變了授課內(nèi)容,但是童寶寶還一無所知,媽媽決定給她個驚喜。小家伙連續(xù)一個禮拜都在各種方式給媽媽打氣,她總是笑瞇瞇的湊過來關(guān)心媽媽的進展,但是又從來不會主動去問太多,倒是童媽更愿意主動去溝通,"寶寶,媽媽覺得做老師挺難的","沒事的媽媽,你努力做就行了","媽媽有點害羞啊,那么多小朋友會不會不喜歡我呢?","不會的媽媽,他們都喜歡我,也肯定喜歡你的","如果媽媽講的不好,你會生氣嗎","不生氣的,你講的不好我也親你",這是一個預定的話題,很多場景都像置換了一般,陪伴孩子那么久,一直是家長在鼓勵孩子克服各種困難,換位思考下寶寶這種鼓勵媽媽的方式很貼心,又不像大人幫助孩子時候那樣的事無巨細的嘮叨,我們從寶寶身上也能看到她最希望的鼓勵方式吧,真心很舒服。

【媽媽要上“戰(zhàn)場”了】

終于到了志愿者入班的這天啦,經(jīng)過一周的準備,童媽信心滿滿的,可能也是年紀偏大的原因,所以也不緊張,就是很興奮。經(jīng)過摩比老師的幫助,童媽的備課道具很全面很強大。

開始上課啦,一進班童媽就受到了小朋友們的熱烈歡迎,童寶寶眼中閃現(xiàn)著興奮的光芒,其他的小朋友快速的坐成一排,等待上課,按照備課,童媽有30分鐘的時間進行課堂內(nèi)容。一上來先啟動一個熱場的游戲,就是玩左右的游戲,這個環(huán)節(jié)進展很順利;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拼圖部分,先是在大黑板上根據(jù)兩張彩色圖紙完成拼圖,小朋友逐一上臺來拼圖。之后童媽給每個小朋友發(fā)了一套七巧板,讓他們根據(jù)圖紙獨立完成,再引導他們獨立把七巧板裝回盒子。最后為了滿足童寶"對稱"的準備,童媽帶著小朋友玩了一個身體對稱的游戲。整體授課還是很順利的。

【課間那些感動人心的瞬間】

1、"害羞的小孩你懂不懂?"——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

班上有個新轉(zhuǎn)來的小男生,貌似還沒有很好的融合到環(huán)境中,在做"對稱"的游戲中,輪到他用身體擺一個對稱的時候,男孩很害羞,但是眼神里都是好奇,但是就是不肯主動做,于是童媽邀請他一起完成,拉著他的手和他一起做對稱的動作,孩子特別開心,臺下的小朋友熱烈的鼓掌,看到他完成后雖然低著頭,但是笑意滿滿的。

2、"阿姨,這個能買到嗎?"——小玩具大激勵

課程過半的時候大牛來問童媽"阿姨,你能告訴我這個七巧板是哪里買的嗎?","可以啊,你問這個干嗎?。?"我太喜歡這個了,我想讓媽媽給我買。""這樣吧,你如果能獨立完成這個拼圖,阿姨就把這個送給你,好不好?"于是小朋友開心的點著頭,特別認真的拼圖,小玩具大激勵。

3、"阿姨,你坐著歇會吧!"——孩子們也會照顧人

課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孩子們起來喝水,有小朋友招呼童媽也去喝水,默默還給童媽搬來一個小椅子,"阿姨,你坐著講吧,一直站著太累了",她們才5歲,已經(jīng)非常懂得照顧人了。

4、媽媽,我來幫助你——孩子也是有擔當?shù)?/p>

在整個上課的過程中,童寶是最活躍的一個孩子,她暗暗的替媽媽努力著,只要媽媽提問題,她都是第一個舉手,然后不像其他課程那樣搶著表現(xiàn),如果有其他的小朋友想回答的話,她會把機會讓給別人。在童媽教小朋友把七巧板裝回盒子的時候,因為小朋友比較多,一時忙不過來,童寶說"媽媽,我來幫助你",然后自己就把周圍幾個小朋友招呼走了,在媽媽的課堂上,寶寶也是有擔當?shù)摹?/p>

案例:通過案例反思尋求幼兒安全教育的策略


案例1:晚上,3歲的子儀一個人在客廳玩耍,父母都在廚房忙乎,子儀跑過來,將一個空藥瓶交給媽媽:“媽媽,把它扔到垃圾桶好嗎?”媽媽吃驚地問:“寶寶?里面的藥片呢?”子儀得意地笑了,指指嘴巴:“媽媽,我都吃下去了。”這下可不得了,驚慌失措的父母趕緊帶著孩子去醫(yī)院檢查、洗胃了。

反思:由于孩子年齡小,安全意識差自我保護能力差,當他們由于新奇而去嘗試一些事情時,卻不料危險已經(jīng)悄悄來到身邊了,雖然多數(shù)家長經(jīng)常擔心孩子會發(fā)生意外傷害,但對于某些能夠引起意外傷害的家庭環(huán)境因素卻不夠注意,不少大人不注意保管好家里的藥品,放在孩子能拿得到的地方,他們想不到由此可能會導致孩子家庭藥物中毒的發(fā)生。

案例2:幼兒喝豆?jié){時,由于豆?jié){太燙,佳佳手一抖把豆?jié){弄潑了,手指被豆?jié){燙紅了,剛剛參加工作的李老師很緊張,帶著孩子去找校醫(yī),卻沒找到??粗⒆蛹t紅的手指,只好又帶著孩子去醫(yī)院,正巧佳佳的媽媽是一位護士,她看到佳佳的小手因為沒能及時處理而燙起一個水皰,就趕快幫助孩子處理,一邊委婉地對小李老師說:“其實孩子當時只要在自來水上多沖一下就沒事的?!?/p>

反思:在幼兒園,有很多這樣的案例,由于教師缺乏必要的安全救助常識而延誤時機,導致原本可以減輕的意外傷害事故變得后果嚴重,給幼兒造成不必要的傷痛和傷害。

案例3:在中班幼兒的一次手工活動中,某老師為了教育孩子們注意用剪刀的安全,就告訴孩子們:“大家剪時要小心,今天這些剪刀都是新的,很鋒利的,不能剪到小手,小手會剪破流血。也不能剪到衣服,衣服也會剪破的?!苯Y(jié)果是,一名幼兒真的悄悄剪了小手指上的表皮,雖不至于流血,也很危險了,另一個幼兒則把同桌一女孩子的羽絨服剪了一個小口。

反思:這是一位工作不久的教師在課堂上發(fā)生的事件,這位老師有基本的安全教育意識,卻由于沒能運用正確的安全教育策略而導致一節(jié)課發(fā)生兩次意外事件。幼兒年齡小,好奇心強,對于一切新鮮事物都樂于去嘗試,可是卻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有的家長或教師喜歡用禁止式的方法,例如告訴幼兒“不玩火”“不把手指插入電插座的孔內(nèi)”“不用繩索套在頸項上”“不探身窗外”“不拿滾燙的東西”等。禁止其實是一種消極的做法,很可能帶來不良的效果:幼兒原來并沒想到要做的事,經(jīng)成年人一提起,反而刺激了他們的好奇心,想嘗試一下,這就弄巧成拙了。

那么,幼兒園和家庭應該采取哪些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策略呢?

一、家庭和幼兒園共同為幼兒營造安全的環(huán)境,及時消除一些不安全的隱患。

無論孩子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中,家長和教師都應為幼兒提供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和活動設(shè)施,如將藥品、消毒水、殺蟲劑等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打火機、蠟燭不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及時將用過的電線插頭收起。在帶孩子外出時,給孩子換上舒適合腳的鞋子,不要讓孩子在堆放磚頭或滿是石頭瓦礫的場地玩耍,不要讓孩子獨自在水池或河邊玩耍等等。教師應注意留心觀察室內(nèi)外環(huán)境中有無對幼兒身體造成危險的隱患,及時加以消除。

二、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意識和行為之間的差異,幼兒的自覺性和自制能力都較差,而習慣的養(yǎng)成也不是一天兩天教育就可以見效的。我們教育者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正確行為的引導,使之形成習慣,同時還要經(jīng)常督促和檢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經(jīng)常給孩子講解防止中毒和意外傷害的知識,讓孩子知道周圍哪些東西能玩、哪些不能玩,哪些東西是危險的,對我們的身體有傷害。認識一些常見的安全標記,知道緊急情況下的求援電話和求助人群,從而逐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三、堅持正面引導和多種形式相結(jié)合的教育策略。

1、集體討論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連續(xù)的過程。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每次活動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幼兒原有的認識的基礎(chǔ)上,應適時、及時地提醒幼兒,讓幼兒鞏固已有的知識并獲得更深層次的認識,使安全意識逐漸在幼兒心里扎根。

在幼兒園,戶外活動是幼兒容易發(fā)生意外事故的時段,因此,在活動前,可以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xiàn)的危險情況,并共同討論應該怎樣玩才不會出現(xiàn)危險。分析容易出現(xiàn)的危險情況,應該怎樣玩玩具,不應怎樣玩,知道怎樣做才對,怎樣做不對,讓幼兒了解游戲規(guī)則。以引起幼兒注意,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避免不安全事情的發(fā)生。

2、個別指導和同伴影響相結(jié)合的形式。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對于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應加強個別指導,因為他們對那些危險性強的項目自我保護能力差,無意識,因此在老師的個別指導下,那些孩子會逐漸養(yǎng)成習慣,從而對這些項目有防范意識。有時同伴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自己便會從中吸取教訓,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種保護自我的方法,從而也增強了自己的保護意識。

相關(guān)推薦

  •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媽媽走散之后》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和媽媽走散之后》”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兒懂得和媽媽走散之后,得想辦法怎樣才能聯(lián)系媽媽,理解故事內(nèi)容《和媽媽走散之后》,并知道走散之后應怎樣做,教育幼兒要大膽、不要心慌。 活動目標 ...
    2020-06-02 閱讀全文
  • 2025教案《小蝌蚪找媽媽》案例分析 情境教學片段——小蝌蚪找媽媽???師;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讓我們一起來當這群快活的小蝌蚪好嗎????生:(興奮地)好:???師:那你們知道小蝌蚪是...
    2021-10-04 閱讀全文
  • 案例:兒歌《春媽媽》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我最喜歡組織的是故事類的,兒歌我覺得要讓幼兒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幼兒對于里面的文學語言比較不能理解,對于兒歌的意境也比較難體會。所以每次在組織兒歌活動的時候我都盡量找一些圖片或用一些動作等來幫幼...
    2021-05-31 閱讀全文
  • 一位媽媽的育兒心得! 轉(zhuǎn)眼間,我家軒軒已七歲了,隨著兒子漸漸長大,點點滴滴的成長經(jīng)歷縷縷地呈現(xiàn)在我的記憶里。孩子是家長的寄托和希望,我不奢求他一定成名、成才,但我希望他能幸福快樂地成長。幼兒園是孩子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他...
    2021-04-16 閱讀全文
  • 測試:您是哪一類型的媽媽 準媽媽住進醫(yī)院待產(chǎn),即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媽媽”。這套心理測試題,可以讓即將榮升為媽媽的您,看看自己屬于哪一類型的媽媽,還可以提前了解許多照顧孩子的小訣竅呢。 測試:您是哪一類型的媽媽 1、當您進入懷...
    2021-11-27 閱讀全文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和媽媽走散之后》”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兒懂得和媽媽走散之后,得想辦法怎樣才能聯(lián)系媽媽,理解故事內(nèi)容《和媽媽走散之后》,并知道走散之后應怎樣做,教育幼兒要大膽、不要心慌。 活動目標 ...

2020-06-02 閱讀全文

情境教學片段——小蝌蚪找媽媽???師;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讓我們一起來當這群快活的小蝌蚪好嗎????生:(興奮地)好:???師:那你們知道小蝌蚪是...

2021-10-04 閱讀全文

語言活動我最喜歡組織的是故事類的,兒歌我覺得要讓幼兒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幼兒對于里面的文學語言比較不能理解,對于兒歌的意境也比較難體會。所以每次在組織兒歌活動的時候我都盡量找一些圖片或用一些動作等來幫幼...

2021-05-31 閱讀全文

轉(zhuǎn)眼間,我家軒軒已七歲了,隨著兒子漸漸長大,點點滴滴的成長經(jīng)歷縷縷地呈現(xiàn)在我的記憶里。孩子是家長的寄托和希望,我不奢求他一定成名、成才,但我希望他能幸??鞓返爻砷L。幼兒園是孩子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他...

2021-04-16 閱讀全文

準媽媽住進醫(yī)院待產(chǎn),即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媽媽”。這套心理測試題,可以讓即將榮升為媽媽的您,看看自己屬于哪一類型的媽媽,還可以提前了解許多照顧孩子的小訣竅呢。 測試:您是哪一類型的媽媽 1、當您進入懷...

2021-11-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