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業(yè)拖拉的具體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孩子的教育問題 孩子教育問題很多家長都在頭疼一個問題,如果自己不陪在孩子的身邊監(jiān)督他們做作業(yè)的話,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作業(yè)起碼要用一個小時甚至兩到三個小時來完成,有的孩子三個小時候后甚至還沒開始著手做作業(yè)。面對孩子做作業(yè)拖拉的問題,家長們到底應該怎么辦呢?
孩子作業(yè)拖拉怎么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寫字速度慢,錯字、漏字多,造成作業(yè)拖拉。
有的孩子比較聰明,頭腦靈活,但在寫作業(yè)的時候,往往可能會因為思維跳躍快,可手腳動作又慢,所以在寫作業(yè)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腦子和手腳動作不一致的情況,從而導致作業(yè)總是要么寫錯了,要么寫漏了。這種情況是孩子缺乏感覺統(tǒng)合造成的,所以就要求家長多培訓孩子的協(xié)調能力,多鍛煉身體,多做游戲,多親近大自然,讓其思維和手腳都能夠得到同時的鍛煉,盡快協(xié)調一致。
小動作太多,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影響進度。
孩子年紀小,又比較好動的話,特別容易在寫作業(yè)的時候出現(xiàn)一些小動作,如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咬手指,一會兒東看西看的。這種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往往會影響孩子寫作業(yè)的進度。此時家長應當訓練一下孩子在平日生活中怎么集中注意力,不妨陪他們做一些拼圖、走迷宮之類需要高度集中精力才能完成的游戲。另外,還應當盡量撤掉一些可能會在孩子寫作業(yè)時容易干擾到他們的因素。
3
萬事不操心,管理不好時間,作業(yè)自然拖拉。yJS21.COM
如果家長總是幫孩子安排好哪個時間段該做什么事情的話,比如什么時候洗澡、什么時候看電視、什么時候玩游戲、什么時候做作業(yè)等,孩子可能就沒啥時間觀念了。這樣在寫作業(yè)的時候自然不會去操心自己到底在這個規(guī)定的時間內是否能夠完成的問題。此時家長就應當注意培養(yǎng)還自動時間觀念,如設置一個小鬧鐘,在他每次在做作業(yè)前預設好大致需要完成的時間,再在這個時間內提前十分鐘鬧鈴,這樣孩子每當聽到鬧鈴響了之后就會有一種做事的緊迫感,自然就更自覺地快速完成作業(yè)了。
4
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故意磨蹭導致作業(yè)拖拉。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寫作業(yè)的速度比較快,又自動給他們布置一些額外的作業(yè)或者練習題。這樣孩子看到自己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都沒有了,很有可能會因此在寫作業(yè)時磨磨蹭蹭的,不再努力高效完成了。這類家長就要提前預設好正常范圍內孩子完成作業(yè)需要多長的時間,另外再給他們多半個小時的時間,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孩子知道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時間了,寫作業(yè)也就知道要抓緊時間來完成了。
5
成績不好,感覺作業(yè)難度大,自然就耗時長。
如果孩子的成績不太理想,學習的基礎比較差的話,往往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來寫作業(yè)的。比如孩子如果遇到不會的題目,除了可以咨詢自己的父母、兄長姐姐外,還需要網上查閱一下,這樣折騰來回時間自然就耽擱了。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教育孩子先把會寫的都寫完了,然后不懂的題目再找大人一起來解決,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一部分時間了。當然,課余時間家長也應當培養(yǎng)一下孩子的學習興趣,陪伴他們一起去解決難題,孩子的成績會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提升的
6
孩子有完美主義傾向,對作業(yè)要求過了頭。
比如有的孩子不知道從哪里養(yǎng)成的癖好,事事追求完美,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在寫作業(yè)時字跡不工整,略有潦草的話,非得用橡皮擦擦掉了,重新寫過。這樣折騰來折騰去的,自然就花費不少時間了。這種情況家長可以跟孩子多交流,跟他們說明白寫好工整字是應該的,但是做作業(yè)的速度被過度拖慢也是不好的,讓孩子盡量爭取做到兩者之間的平衡。如果孩子經過跟父母的交流依然沒能改善這種現(xiàn)象,不妨在做作業(yè)時將橡皮沒收了,慢慢鍛煉孩子在沒有辦法擦拭潦草字跡的情況下,如何工整又快速的完成作業(yè)。
7
孩子做作業(yè)前未做好準備,導致作業(yè)拖拉。
有的孩子在做作業(yè)之前沒有做足準備,比如說該用到的書籍、橡皮擦、削鉛筆刀或其他的文具沒有準備好,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到處找這些文具的話,期間也會浪費不少時間。這類孩子往往是因為做事沒有章法而導致拖延時間的。此時家長不妨多鍛煉孩子自立的能力,在平日里讓他們自己安排自己的事物,并且參與到一些家務中來,讓孩子慢慢學會規(guī)劃每一項事物。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孩子寫作業(yè)拖拖拉拉怎么辦
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觀念問題需要解決。
一方面,要知道家庭作業(yè)是很重要的事情,《學記》中說“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本蛷娬{了家庭作業(yè)的重要性,家庭作業(yè)可以幫助孩子鞏固知識,培養(yǎng)習慣。有一些低年級的家長對作業(yè)可能會有反感的情緒,認為孩子不必做什么作業(yè),這種情緒會影響孩子,自然會影響孩子的作業(yè)完成。其實,低年級孩子的家庭作業(yè)形式意義相當大,不在于做什么,而是要讓孩子有一個意識:我需要學習。
另一方面,就是家長要和學校、老師一起擔負起孩子的教育來。尤其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家校攜手,形成教育的合力,孩子才能又快又好的成長。老師布置作業(yè),目標指向的是孩子的知識積累,而家長管孩子學習,目標卻是一生的習慣養(yǎng)成啊。所以建議家長,尤其是工作特別忙得家長朋友,要在自己的工作時間表中空出一段時間,留給孩子。把教育孩子當成一項工作來完成。
接下來是一些技術問題。要分析孩子作業(yè)拖拉的原因。大多數孩子作業(yè)拖拉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長時間的坐在書桌前學習;另一個是知識掌握問題,比如寫字慢,作業(yè)題目不會做等等。
如果孩子的作業(yè)拖拉是第一個原因造成的,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家長朋友可以先拿出一個周的時間來觀察孩子寫作業(yè)的習慣,掌握孩子的寫作業(yè)的時間長短,每次寫作業(yè)會有多少次分心,多少次從椅子上站起來去做別的事情等等,同時向老師和其他家長了解一般孩子完成作業(yè)的時間。這樣就會對自己孩子的狀況有比較清楚地了解。了解之后,就可以著手解決了??梢院秃⒆右黄鹩懻摻鉀Q的辦法。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學習間的長短,作業(yè)完成的合理時間是多少,每多少時間可以休息一次(建議低年級孩子的不要超過30分鐘)等。時間長度確定后,要求孩子逐步減少作業(yè)時從書桌前離開的行為。如果孩子原先要起來6次,現(xiàn)在能做到起來3次就要獎勵。由3次再到1次,最后到縮短完成作業(yè)的時間,而且高質量的完成作業(yè)。獎勵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延長看動畫片的時間,可以是喜歡吃的東西,也可以是媽媽的擁抱……這要是孩子喜歡的東西或事情都可以作為對孩子的獎勵來用。這樣孩子就會逐步安定下來,有一個月,好的習慣就會初步固定下來。
還有很重要的是,孩子寫作業(yè)的時間應該是相對固定的,作業(yè)前,要提醒孩子解決所有的吃東西、喝水、上廁所之類的事情。孩子就不會以這些事情為借口來分心。同時,家長也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在孩子學習作業(yè)時打擾他。比如給孩子送個水果了,遞杯水了,或者在孩子做功課時對孩子問這問那?!白鰩椎懒耍窟€有幾道?”看起來似乎是關心了孩子,殊不知這樣是干擾了孩子。再有,不要在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后,隨便給孩子加作業(yè),孩子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故意拖拉的。
如果是知識掌握問題造成的作業(yè)拖拉,一方面要鼓勵孩子積極思考,勇敢面對困難。另一方面也要及時聯(lián)系老師,了解孩子知識欠缺的原因和程度。想辦法和孩子一起度過難關。如果孩子的寫字特別慢,一方面需要通過這個方法訓練手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讓孩子多寫多練。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如感覺統(tǒng)合失調,注意力缺陷之類的問題,家長就需要尋求專業(yè)的幫助了。
孩子作業(yè)拖拉的原因
生活中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時,拖拉散漫,粗心大意,他們有很多小動作,
比如:扭動身體、摳鼻抓癢、不斷的尋找橡皮等就放在眼前的文具;
總是要起身喝水、上廁所……
家長和老師為了讓孩子不開小差,親自督陣看著孩子做作業(yè),可是孩子仍然不能在正常的時間范圍內完成作業(yè)。
更讓家長和老師難以接受的是,孩子的作業(yè)質量:涂改痕跡到處可見,有些文字、符號照抄都會出錯。
在我們的家長和老師付出了大量的耐心和精力以后,孩子還是改變不大
于是,家長和老師很容易給孩子下結論:
這個孩子沒有上進心,學習主動性不高,呵斥、體罰便接踵而來。
那么,“保持”作業(yè)散漫拖拉,錯誤百出,真的是孩子主觀故意嗎?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真的不是主觀故意的,只是“孩子做不到”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么說有一部分孩子是真的做不到!
在心理學上,注意的定義是——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在外界的一定的事物上。
一個人把“注意”集中指向外界事物的能力,我們就叫它注意力。
每個人都知道學習時需要把“注意”集中在學習上,可是把“注意集中”的能力卻是因人而異。
注意(能)力包含了4個品質:
1、注意力的廣度——在一瞬間人們能看到多少物體、數字、符號。
在相同的年齡段,如果注意力廣度好的孩子一眼可以看到9個左右的符號、數字,而注意力廣度不好的孩子可能只能看到4個左右,
那么,在抄書,看書,看題目時,注意力廣度不好的孩子就要比注意力廣度好的孩子慢
孩子在找東西的時候,由于注意力廣度不好,擺在眼前的幾樣東西,他不能全部看到,所以就會出現(xiàn)到處找不到橡皮等物品的現(xiàn)象;
注意力廣度好的孩子掃視題目一氣呵成,理解連貫。
廣度不好的孩子掃視題目,斷斷續(xù)續(xù),理解自然也不順暢,
在審題,思考都不順暢的情況下,速度自然是慢的,解題的正確率也自然會大打折扣
2、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是指人們在一定時間內把注意集中指向一定事項或活動的能力。
在相同年齡段中,注意力穩(wěn)定性好的孩子把注意集中在學習上的時間比注意力穩(wěn)定性差的孩子時間長。
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穩(wěn)定性差的孩子就會比同齡人“愛動”!不光是身體愛動,思想也愛“動”;
任何一點聲響都會讓孩子分心,如果是在老師講解題目時分心,聽到的知識就不完整,作業(yè)的正確率當然就不會高。
3、注意力的分配性-----指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同時指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項或活動的能力。
孩子們學習時,一定是邊聽邊看,邊看邊寫,邊寫邊想,邊想邊寫的狀態(tài)。
如果孩子的注意分配能力不夠,不能在同一時間同時做好這些事,
就會出現(xiàn)聽到了卻不能及時記錄下來,想到了卻不能同時書寫下來,
或是寫錯、漏寫,作業(yè)的正確率也就不高了。
態(tài)度認真的孩子為了做對題目,再三核對,時間拖長了,錯誤有時仍然不能避免。
四、注意力的轉移性——指人們能主動的、有目的的、及時地把注意從一個事項或活動轉移到另一個事項或活動上來的能力。
注意力轉移性差的孩子,身體坐下來后,注意還停留在寫作業(yè)之前的游戲或電視上,這樣作業(yè)的正確率就不高;
或者做完數學后,不能及時的把注意轉移到語文上來,那語文作業(yè)的錯誤就會比數學作業(yè)的錯誤多
所以,有些孩子做作業(yè)拖拉散漫,粗心大意真的不是孩子有意為之,是因為他們的注意能力不夠。
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應該要認識到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拖拉、散漫、粗心大意,可能是由于孩子的注意能力不足造成的,幫孩子找到原因,想辦法從提高“注意能力”的方面去幫助孩子,一定要理解他們,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訓斥和體罰!
孩子拖拉作業(yè)的原因
孩子為什么作業(yè)拖拉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苦惱?別家孩子很快就能完成作業(yè),而自家孩子卻一直磨磨蹭蹭在做作業(yè),甚至有時大人不陪在孩子身邊監(jiān)督他做作業(yè),他就會兩三個小時也做不好?
孩子作業(yè)磨蹭、拖拉,是最讓大人鬧心和上火的事。罵也不是,打也不是,甚至你越打越罵,情況越糟糕。怎么辦?
首先得找對孩子為什么作業(yè)拖拉,致使他作業(yè)速度慢的原因是什么?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慢慢矯正孩子作業(yè)拖拉的毛病。
歸結起來,孩子作業(yè)拖拉通常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不會做
有部分孩子確實是作業(yè)不會做,在每一題上耗費時間都長,整個作業(yè)時間就更長。
孩子作業(yè)不會做的原因,一般來說是所學內容掌握不牢固,外在的表現(xiàn)就是學習成績不夠好。同樣的作業(yè),這類孩子會覺得很難,因而無法順利完成,延長了作業(yè)時間。
而成績不好的孩子,有的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好,有的是因為學習能力不強,還有的是因為學習方法不恰當。
家長只有找到孩子不會做作業(yè)的真正原因,才能找到幫助改進的途徑,讓孩子由“不會”到“會”,提高作業(yè)效率。
二 、不想做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屬于這一類。他不是不會做,但也不是成績特別好,介于兩者之間。他完全可以盡可能麻利地完成作業(yè),但就是不想做作業(yè),造成作業(yè)拖拉。
這部分孩子為什么不想做作業(yè)呢?
有的是因為學習興趣不高,學習信心不足。一般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于學校學習枯燥乏味、只看成績不看人造成的,使孩子喪失了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是家庭引導不到位,一味看重孩子學習,對孩子的全面成長關注不夠造成的,使孩子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這樣的孩子當然不想做作業(yè),作業(yè)拖拉磨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有的是因為孩子自由支配時間少,時間一長,造成孩子不想做作業(yè)。比如學校布置作業(yè)太多,過多擠占了孩子的休息和玩樂時間,使孩子覺得玩樂無望;比如家長給孩子額外添置了作業(yè),或者限定每天必須達到規(guī)定的作業(yè)時間,使得孩子自由支配時間過少。孩子即使做完作業(yè)也沒什么自由支配的指望,就容易作業(yè)拖拉。
三、做不快
還有的家長會說,孩子很聰明,學習成績也還好,可就是做不快。這是怎么回事呢?
確實有很多這樣的孩子。這類孩子的形成一般有這樣幾個原因。
一是孩子從小就沒有學會管理時間,在時間分配上過于自由,做事缺乏效率意識,總是做到哪里是哪里,從而造成習慣性拖拉。這樣的孩子上了小學以后,做事拖拉的毛病就會反應在作業(yè)上,做作業(yè)也快不起來,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二是孩子從小專注力培養(yǎng)不到位(可參看往期文章《專注力,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yè)時,心思很難集中在作業(yè)上,因而小動作太多,中斷了做題思路,影響了作業(yè)速度。
三是有的孩子作業(yè)過于追求工整美觀,或者寫字速度太慢,造成作業(yè)整體速度變慢。
那么,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作業(yè)拖拉的孩子,先對照著看一看,他屬于哪一種?找準了原因,有機會我們再來交流相應的對策。
小孩做作業(yè)拖拖拉拉怎么辦
寫作業(yè)拖拖拉拉
爸媽打罵,他不予反抗,卻也不知悔改,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乖巧的兒子成了頑固的小魔頭?
王女士的兒子小民,今年11歲,從小聰明乖巧,2歲時就能背誦幾十首唐詩,是鄰里間公認的好孩子。本來小民也一直是爸媽的驕傲,可自從上小學以后,不知為什么,小民就慢慢變得懶散拖沓,做什么事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飯前洗手要用半個小時,一身衣服得用一個小時才能穿完,最讓爸媽撓頭的是,小民寫作業(yè)奇慢,尤其被老師批評過幾次后,他索性完全不寫了。
現(xiàn)在,王女士因為兒子完不成作業(yè),三天兩頭就被老師叫去學校。
【家長應對】
王女士說:有一次,數學老師和語言老師,把她叫過去,說“你看你這個小孩作業(yè)沒有完成,什么什么不寫”,很兇的語氣,她是一個大人,都覺得很難受。兩個老師在那里訓話,小民就在一邊低頭站著,像批斗一樣地說他:“別人都寫完了,你就寫不完!”王女士在跟前掉著眼淚,不知道怎么辦,就說小民你怎么不寫完作業(yè)呢?
回到家里,小民告訴媽媽說,老師打他的時候,把那個棍子都打掉一塊了。
知道孩子沒完成作業(yè),挨了老師打,王女士又生氣又心疼。她和丈夫從外地來浙江打工,原本就覺得矮人一截,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兒子培養(yǎng)出來給家里爭光??蓛鹤拥购茫坏涣私鈰寢尩男乃?,反倒讓她天天往學校跑,一起挨老師的數落,這讓王女士感覺很沒面子。
為了能讓兒子好好完成作業(yè),王女士和丈夫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小民就是沒有任何改變。
【孩子行為原因分析】
為什么作業(yè)老是寫不完呢?
小民告訴我們,他不寫作業(yè)的理由,很讓人意外,他不寫作業(yè),既不是不愛學習,也不貪玩兒,而是覺得大人都不喜歡他。為什么小民會有這樣的感覺?為什么大人逼得越緊,他就越無動于衷?接下來,我們看周教授在與小民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周教授:他們明明是在說你寫作業(yè)的事,但你心里想的是他們不喜歡你,你覺得老師肯定是不喜歡你吧?
小民:我覺得他們好像是煩我。
周教授:你的老師經常用棍子打你,把棍子都打掉一塊兒,是不是真的?
小民:是的。
周教授:那這個老師是好人還是壞人?
小民:壞人。
周教授:是不是因為這個老師是壞蛋,所以他們布置的事你不愿意干呢?
小民:有時候就這樣。
周教授:你的老師當中有沒有好人?
小民:有。
周教授:那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你做不做?
小民:有時候也不做。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太多了!我覺得,作業(yè)寫不寫都沒關系,反正都是寫字。
周教授:因為你覺得寫不寫作業(yè)沒關系,所以他們要是因為沒寫作業(yè)來說你的話,那肯定是找茬兒,是吧?
小民:嗯。
周教授:媽媽有沒有想過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媽媽:也想過。他喜歡出去玩兒,我就說你只要在規(guī)定時間,兩個小時內寫完作業(yè),咱們就去公園玩兒,花多少錢我都愿意,你玩什么我都讓你玩。但他一直在拖,最后就是等等等、拖拖拖,作業(yè)也沒完成,還挨了打。
周教授:媽媽說讓你寫完去公園玩兒,你想去嗎?
小民:想。但我覺得媽媽好像是騙我的,她不可能會,讓我想上哪兒玩就上哪兒玩,她一定是騙我的,那我寫完作業(yè)不就白寫了!要是給我玩兒,把錢花完了,怎么做飯、怎么生活???
正常的孩子都不會這樣。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是孩子剛才談的這個問題:“媽媽說讓我寫完作業(yè)出去玩兒,我都不信”。
你說的話,可信嗎?花多少錢都行?有沒有可能?
老公跟你說:你只要工作好了,我?guī)闳ッ绹氤允裁闯允裁?,想玩兒什么玩兒什么,瑞士、法國隨你挑,你信不信?不可能,你老公絕對不會說領著你,全世界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你肯定不信——媽媽說的這種話,壓根兒是沒法讓人相信的,是不是?
小民的媽媽這樣說的時候,小民心里也在做判斷,他壓根兒是不信的:媽媽真的會讓自己想玩兒什么就玩兒什么、花多少錢都行嗎?不可能!
不可能的事。她肯定是夸大其辭了,她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什么話都敢說,說完最后都不兌現(xiàn),她就是為了讓孩子把作業(yè)寫完哄騙孩子,孩子心里很清楚:你把錢都花完了,都拿去玩兒了,拿什么錢做飯?拿什么錢生活?你不是蒙我嗎?我還舍不得想玩兒什么玩兒什么,把錢都花光呢!
【家長不當反應影響】
周教授:小民,你覺得你媽媽愛你嗎,喜歡你嗎?
小民:喜歡。
周教授:她老是吵你,老是指責你,她哪兒喜歡你?
小民:出去玩兒的時候。
周教授:跟你玩兒的時候是喜歡你的,那逼著你寫作業(yè)的時候呢?
小民:不喜歡我。
周教授:你覺得你媽是親媽,還是后媽?或者你更多的時候覺得她像后媽還是像親媽?
小民:我覺得,她像是個后媽。
周教授:她什么樣的表現(xiàn),讓你覺得她是后媽?
小民:比如我寫作業(yè)的時候,要是我解小便,我媽就覺得我是找借口。
周教授:你老是去小便,耽誤寫作業(yè),想小便都是找借口,這個時候都是后媽。就是小便都不讓,不相信你,是不是?不僅僅是寫作業(yè)吧,還有其他事情?
小民:有一次,我小時候出去玩兒,從樹上掉下來,我媽就打我。
周教授:在你現(xiàn)在認識的人當中,你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所有人當中,你覺得誰親你?
小民:在溫嶺的語文老師,還有紫苑小學的班主任。
周教授:大部分人親你,還是大部分人不親你?
小民:大部分人不親我。
周教授:大部分都不親你。你說了兩個老師,并沒有包含你的爸爸媽媽?
小民:對啊。
周教授:你希望大人什么樣?
小民:如果我做錯了什么,不要大聲說我、罵我。
周教授:孩子要求并不是很高。小民,爸爸和媽媽都說,你好像有點兒自卑、不太喜歡跟別人打交道,你覺得你能跟人交流嗎?
小民:還行。
周教授:那跟你媽媽為什么不說話呢?為什么你媽媽問你,你不吭氣呢?
小民:不想說。
周教授:為什么不想說?
小民:煩。
周教授:煩她吧,跟我們愿不愿意說?
小民:愿意。
周教授:因此,小民他不是自卑,也不是自閉,他是煩你們。你愿意不愿意交新朋友?
小民:愿意。
周教授:你愿不愿意有一些小孩子們在一塊兒一起玩兒?
小民:愿意。
周教授:他并不是自閉,他只是區(qū)別對待。他對我們就不煩,愿意跟我們談話,而且他愿意跟老鄉(xiāng)們、有認同感的孩子在一起玩兒,他是區(qū)別對待;不跟你們交流,是因為你們太煩人了。你說那兩個對你比較好的老師,他們是怎么樣對你的?
小民:說話溫溫和和,如果我不完成作業(yè)的話,他們也不怎么說我,不大聲說,不像我媽媽。
媽媽:他就是這樣,他喜歡那種說話溫柔的,我脾氣是那種說話很大聲,性子有點兒急,反正他就是煩我。
周教授:既然你知道他喜歡細聲細語的,為什么你要這樣對待他呢?
媽媽:我知道他喜歡那種說話溫柔的,剛開始我也有耐性,問題是,比如他,三點半放學,到九點還完不成作業(yè)。剛開始說慢一點,小民你怎么不完成作業(yè)?。康阶詈笪揖腿滩蛔×?,急了,就是這樣。
周教授:媽媽這個急,和小民不完成作業(yè),這兩件事情,是前因后果。由于媽媽對孩子不好,讓孩子覺得不是親媽媽,而且又逼迫他、又不聽他的話、又對他這么兇狠,所以他不完成作業(yè),這是因。小民,你覺得我的判斷正確,還是你媽媽正確?
小民:你說得對。
周教授:他覺得對,他認同,不是對他有利,我來問你,對他有利是對誰有利?實際上、最終?
媽媽:其實就是對我有利,這我知道。
周教授:對呀,你要明白這個順序啊!
【父母正確應對方法】
周教授:我們換個角度來談吧,王女士你覺得玩兒重要,還是學習重要?
媽媽:怎么說呢,我覺得他如果寫好作業(yè)了去玩就行,我也不給他布置別的作業(yè)。
周教授:你回答我的問題,玩兒重要還是學習重要?
媽媽:那還是學習重要。
周教授:學習重要吧。你呢,小民,你覺得玩兒重要、學習重要?對你來說?你就直接說,不要怕你媽媽。
小民:對我來說,還是玩兒重要。要不玩兒一會兒,日記就寫不成了。
周教授:玩兒完了才能寫日記,是不是這個道理?你要不去玩兒,沒有親身經歷,你怎么回來有東西寫,是不是這意思?
小民:嗯。
周教授:你能接受兒子這個觀點嗎?你覺得玩兒有沒有必要?
媽媽:也有必要。
周教授:小民,我是一個教授,你覺得我認為什么最重要?
小民:你應該認為學習最重要。
周教授:我為什么認為學習重要,我又不打孩子,又不是那種壞老師?
小民:你肯定是學習好,才當教授的。
周教授:我是學習很好,我重點大學畢業(yè)的,所以我就是會學習?但是,我讓我的兒子去玩兒??!
小民:啊?
周教授:我的孩子,所有的玩兒我都陪著他。我兒子現(xiàn)在1米77了,他籃球從五年級,我一直陪他打到現(xiàn)在;我兒子玩的電腦游戲,都是我先教他打,他慢慢慢慢才學會的。如果你有這樣一個父親,你會不完成作業(yè)嗎?你的爸爸媽媽認為玩兒很重要,跟你一塊玩兒,教你怎么玩兒,你會不會不完成作業(yè)?
小民:不會。
周教授:聽到了沒有?
媽媽:說是這樣。
周教授:道理是什么?咱先說道理,孩子剛理解了一個道理,你剛才肯定理解的是,孩子肯定不會這么理解,對不對?但是理解了道理,你又說,說是這樣。小民,你現(xiàn)在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大人都是壞人,像我這樣的好人還是有的。我的兒子我們倆在一塊就很少寫作業(yè),幾乎都是在一塊玩兒,我們的游戲,幾乎都是我們倆一塊玩兒。
小民:為什么?
周教授:因為開始他不知道,他幾歲的時候,比如說最早玩兒那個帝國時代,我就告訴他:所有的士兵需要先訓練,訓練完以后,才能夠集中起來、才能夠打仗,都是我交給他的。
小民:為什么教他玩兒?
周教授:因為要學習好啊。
小民:玩兒有那么大的作用嗎?
周教授:那當然了,你剛才說的是很有道理的,你剛才說“我不玩兒,怎么能寫日記呢?”我不玩兒,我哪有東西可寫呢?所以,你這種思路,就是能學習好?;蛘哌@么說吧,假如你將來當爹了,你讓不讓你的兒子玩兒?
小民:讓。
主持人:他要是不寫作業(yè)呢?
小民:那我讓他寫作業(yè)。我覺得所有大人都是讓孩子寫作業(yè)的。
周教授:小民,你和你媽媽,你們倆誰的水平高?就在如何理解玩兒和學習的關系上,你水平高還是你媽媽水平高?你們倆誰更接近我?
小民:我媽媽吧。
周教授:你更接近。
小民:為什么?
周教授:因為我贊成玩兒。
小民:我覺得不可能啊,所有大人都是讓孩子寫作業(yè)。
周教授:但是你知道:我的兒子,無論考初中,考高中都是重點。
小民:為什么?
周教授:因為他學習好。媽媽可能會想:你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習好,并不是逼著他非要寫作業(yè)。
媽媽:對,他只要能完成作業(yè),可以玩兒,只是他完不成。
周教授:能聽懂你媽媽的話嗎?她并不是非要逼著你寫作業(yè),她的目的也是為了讓你學習好。我們現(xiàn)在說,這個媽媽并不是一個壞媽媽,也并不是說她不時你的親媽媽,只是她對你的方式方法,你不能接受,是這個意思吧?
小民:對。
媽媽:要是我溫柔的說,你能完成嗎?
小民:有時候加把勁兒能完成。
周教授:你看,孩子說了,你只要對他溫柔,他就能加把勁兒完成。
怎么治孩子作業(yè)拖拉?
開學了,家長們又開始頭疼了:平時工作就夠忙的,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做作業(yè),可現(xiàn)在的“熊孩子”啊,就不聽!就不聽!就不聽!一會玩手機,一會打瞌睡,1個小時的作業(yè)非要做3個多小時,弄到晚上11點多,第二天還不想起,這可咋辦啊?
這真是許多媽媽們的心聲。是啊,這些熊孩子們真夠讓我們心煩的,不過仔細想想,孩子們也沒啥錯,誰整天想學習、做作業(yè)啊,我們小時候不也想著跳皮筋、丟沙包嗎?所以,家長還真得理解孩子。
“可理解他們學習咋辦?不能整天不完成作業(yè)吧,班主任不得天天打電話?。 ?/p>
其實,讓孩子專心寫作業(yè)并不難,父母只是沒找到他們的真正需求。
“孩子的真正需求不就是玩嗎,什么都不做他們才開心!”
你只說對了一半,孩子的真正需求并不只是玩,他們還不想因完不成作業(yè)而受到老師批評。
也就是說,他們也想既滿足了自己玩樂的需求,還能順利完成任務,得到老師的肯定。(當然,這是絕大多數孩子的想法,不排除兩種極端:一種孩子很明確自己要什么,有極強的自控力,他們成績頂尖,效率奇高,作業(yè)很快就完成了,但是,這樣的孩子只是鄰居家的孩子,因為太少了,非常不希望家長總拿這樣的孩子做比較,他不具普遍性;還有一種孩子完全沒有獲得老師和家長肯定的需求,他們只想的是玩,其余的不在乎,這樣的孩子一般是家庭原因,父母很少管孩子,或者前期溺愛太多,養(yǎng)成了想干啥就干啥的毛病,他們的數量也不多,也不在考慮之列。)
◆ ◆ ◆
既然了解了孩子的需求,便來分析需求
分析前必須要明確主次,到底哪項需求才是孩子的主要需求呢?
“肯定是玩?。∷麄冏類弁?!”
不對,他們愛玩不假,但如果沒有解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這個需求,他們很難開開心心的玩。據一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在做作業(yè)時玩手機、游戲等的水準都只是平均水準的76%,這說明孩子在沒完成作業(yè)時并不能集中精力、完全放松的去玩,他們只是在拖、在逃避!
◆ ◆ ◆
為什么會拖拉、逃避呢?
可能有三個原因:
1、不會做
遇到了難題,暫時解不開,大多數孩子就覺得煩,先玩一會吧。可家長們要說了:“他們不會問嗎?”可以啊,但很有可能得到的是你的一句:“這都不會做,上課聽講了嗎!”當然,您也可能不會說,只是耐心的跟他講,但同樣會在孩子腦中產生一種“這題我不會做,媽媽會不會覺得我笨”的自卑感,所以在這種痛苦來臨前,他會選擇逃避一會,先歇歇吧!
2、作業(yè)太多
一時半會很難做完,甚至有可能做到很晚(這里必須要替孩子說說話,老師們,少布置點作業(yè)吧?。?,完成作業(yè)的目標遙遙無期,令他們看不到希望,所以很容易中途用拖延的方式來逃避。
3、習慣
有一部分孩子已經形成了拖拉的習慣,這種習慣是在平時學習中逐步養(yǎng)成的,如果真攤上了這種孩子,家長請先別抱怨,先檢討一下自己,原來干啥去了,為什么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是不是沒有給他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沒有在他遇到難題的時候幫助他。
◆ ◆ ◆
分析完孩子的需求,便是解決需求了
1、解決玩樂需求
每天根據孩子的作業(yè)量給他制定一個完成作業(yè)的時間,告訴孩子,只要按時做完作業(yè),就會給他時間讓他玩,讓他吃一顆定心丸;相反,如果作業(yè)拖拉,沒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則給予一定的懲罰,減少玩的時間。
2、解決老師任務的需求
我們也分三種情況來解決:
1、遇到難題
告訴他可以先放一邊,等全部做完再一起匯總問家長;
2、針對作業(yè)多
可以將作業(yè)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讓孩子在15-20分鐘內即可完成,大大增加他的成就感,而不會總覺得遙遙無期;
3、針對養(yǎng)成習慣的孩子
除了檢討自己外,還要給孩子改掉毛病的時間和空間,看到進步時一定要多鼓勵,“今天做的速度有提高,雖然耽誤了些時間,但也很不錯了,如果累了可以休息下。”這樣孩子反而會更自覺,比天天嘮叨強多了。(當然,這需要過程,沒耐心的家長就算了吧,對自己的孩子都沒耐心,還怎么指望孩子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