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娃之媽媽的愛分兩半
發(fā)布時間:2021-01-12 媽媽的愛說課稿幼兒園 兩歲半讀幼兒園合適嗎 兩周半上幼兒園早嗎作為獨生女,倆孩子的媽,可以借鑒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我需要一邊探索、一邊實踐,同時總結經(jīng)驗。
朵朵兩歲十個月就當哥哥了,因此他的乳名也變成了“大朵”。那時,很多人都對他說“你媽媽又生了個小弟弟,以后你的玩具啊,好吃的啊都得分給小弟弟一半,你生氣不?”我知道,這樣說的結果肯定令大朵煩惱,作為一個不到三歲的小哥哥,我不指望他能突然生出責任感和愛心來,所有的這一切都要我花心思來培養(yǎng)。我也不能指望朵朵帶著這些疑問和困惑主動和我溝通,但我知道這種被侵犯的感覺會在他小小的心里買下種子。
當二朵還在肚子里的時候,少不了就要開始這種熏陶了,每天晚上我都會邀請大朵來和二朵聊天,以至于在二朵出生前兩天,他主動把一個小熊擺到二朵床上,說“這個是送給二朵的,那個我自己留著”,我還因此感動不已,不過這只是簡單的開始。
八年后的現(xiàn)在,大朵還能記起當時的情景,可是現(xiàn)在卻說“如果早知到弟弟這么煩人,他不會送那個小熊的”??梢?,二娃的到來對大娃影響還是挺大的。
二朵出生后,分享媽媽,分享食物和玩具的狀況真真切切的擺在孩子們面前。二朵一歲多之后,兄弟兩個每天都會因為搶玩具而發(fā)生沖突。二朵總是對哥哥正做的事情感興趣,圍前圍后的,實在忍不住了會伸手去拿,哥哥總是用胳膊拐住二朵,二朵拿不到還被哥哥弄得疼就“啊啊呀呀”的叫。有時候弟弟正玩一樣東西,哥哥也會去搶。一天我和大朵說“媽媽很奇怪,你們?yōu)槭裁纯偸且獡屢粯訓|西呢?”
“因為我覺得二朵的東西好玩”
“那二朵不玩的時候你還覺得那東西好玩嗎?”(教師資源網(wǎng) wWW.722331.COm)
“不覺得”
“你每次搶到之后很快就不玩了,為什么啊?”
“因為不好玩了唄”
和大朵的談話讓我知道,大多數(shù)人都對自己沒得到的東西感興趣,或者喜歡的不是某種東西而是競爭這個過程,這也許是人的本性,很多成年人尚且如此,我就更不能要求孩子們能夠超凡脫俗了,于是我給大朵講了個故事:
爸爸給姐弟兩個做了一個雪橇,兩人都很喜歡,終于等到下雪了,兩個人高高興興出去滑雪玩。由于他們都太喜歡雪橇了,都想第一個滑,所以兩個人爭執(zhí)起來,誰也不讓步。掙來搶去,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這時媽媽喊他們回家吃飯。結果兩個人悻悻的回家了,誰也沒玩上。
如果是我是其中一個孩子,我就會提議輪流滑,哪怕是讓對方先滑呢,也比一次都沒玩到要好啊。
講完,朵朵沉思良久,什么也沒有說。我想我已經(jīng)在大朵的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不要指望他很快發(fā)芽,我相信總有一天他會領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競爭和分享是多孩子家庭肯定要面臨的問題,如何引導好不是一句兩句能解決問題的,這其中包含很多人性問題。但是,在這條漫漫征途上,我們要不斷探索,起碼要清楚什么是不能做的。
不能簡單的一分兩半:
有一陣子,對于保姆帶二朵的事情我很是愧疚,決心要多抽時間陪二朵。于是下班后我對大朵說“你是媽媽的兒子,二朵也是,現(xiàn)在媽媽該陪二朵了,你自己看會書或者玩一會,媽媽20分鐘再陪你好不好?”大朵答應了,可是沒過一會他就拎著本書跑來“媽媽,給我講這個吧”“媽媽說了現(xiàn)在是陪二朵的時間,過一會再講吧”大朵失望的走開。又過一會,大朵把門開一條縫,露出小腦袋“媽媽,陪我玩汽車吧”“不行,媽媽現(xiàn)在陪二朵呢”又過一會“媽媽給我開電視,我要看查理勞拉”“現(xiàn)在是二朵時間,還沒輪到你,你等著”“那你先給我打開電視唄”,我耐不住性子說“一共就20分鐘,你來打擾好幾次,我和二朵還能做什么…”我越說越多,竟然又浪費了3分鐘。沒一會大朵又來“媽媽,20分鐘到了吧?怎么這么長?”最后的結果是,我冷落了大朵,二朵也沒有享受和媽媽的愉快時光。
后來我想大朵并沒有錯,一個四歲的孩子被媽媽和弟弟排擠在外,他的心情是多么難過啊。是的,他應該學會分享,但是我們可以用更聰明更能讓他接受的方式。父母有責任先讓孩子感受分享的快樂再讓他們學習分享,而不能把分享簡單變?yōu)椤澳贸瞿愕囊话虢o別人”然后讓孩子乖乖接受。
此后,對于一些可以分享的東西我不再制定生硬的原則??吹蕉浜軐W⒌臄[弄玩具,陪伴大朵的時機就來了;如果大朵在看電視,我就和二朵一起玩;要是兩個孩子都需要我,我就一起和他們玩,很多時候三個人的游戲比兩個人要好玩得多,那么這就是分享的樂趣。
不能成為矛盾制造者:
有一次,老大在畫畫,老二搶筆結果畫紙畫花了;對于四歲的老大這當然令他憤怒,我知道他首先會選擇懲罰弟弟,我馬上沖過去,在老大爆發(fā)之前說“大朵是個好哥哥,一直都很愛護弟弟,即便弟弟做錯了點事,也不會打弟弟,媽媽會跟弟弟講道理的。哥哥是弟弟的好榜樣不會以大欺小,對不對?”我眼看著大朵的表情從憤怒轉為平和,我知道大朵心理平衡了,同時二朵也安全了。轉過來我對弟弟說“二朵,你把哥哥的畫弄臟了,哥哥很傷心的,可是即便這樣哥哥也沒打你,哥哥多愛你啊,以后別惹哥哥生氣了,哥哥畫畫你搗亂是不對的,你可以讓媽媽另外拿紙和筆給你用,下回不許了?!?/p>
于是,又一次我平息了兄弟之間的戰(zhàn)爭,用贊揚和道德約束住大朵,也讓二朵知道錯誤學會感恩。
在我的家里如果兄弟之間有矛盾,我從來不會說“大朵,讓著弟弟,因為他還小”這么說會讓大的無助冤枉,讓小的肆無忌憚,這是在挑撥兄弟的關系。大孩子會因為心里不平衡而暗自和弟妹較勁,甚至背地里欺負弟妹,那么這就更違背原則,父母有可能責備大孩子,小的也會常常尋釁滋事,長此以來,兄弟之間就會成為對方的假想敵了。年齡大小并不是孩子的選擇,不要認為4歲的孩子照顧1歲的孩子是理所當然的,如果要讓兄弟親密首先要鼓勵他們,在他們表現(xiàn)不錯的時候給予真誠的贊揚和肯定,久而久之他們一定會相處融洽的。
父母在處理子女間矛盾的時候千萬不能輕易發(fā)言,一定要掂量好孩子們對此的反應之后才下結論。孩子們之間的競爭和沖突本就不少了,不能再給他們制造矛盾的機會了。
另外,如果家里不止一個孩子,而其中一個明顯受到父母寵愛,其他的孩子就會排擠他的,如果這個受寵愛的孩子最小,這就更糟糕了,因為他無力反抗,有時候保護弱者不是給弱者更多。如果你想補償或者偏愛一個孩子,千萬別讓其他的孩子感覺到,否則適得其反。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愛心媽媽——大班媽媽
我有一個愛我的媽媽,她在我上幼兒園前的半年就開始鍛煉我的自理能力,好讓我更快的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有時生病咳嗽,媽媽更會大半夜不睡覺照顧我,坐著讓我躺在她身上睡.媽媽的愛是那么偉大,就像一床棉被,當你寒冷時,給你一絲溫暖,媽媽的愛就像一把大傘,無論下再大的雨它也能讓你感到”太陽”就在你的頭頂.
媽媽愛家人,忙碌的媽媽只要一有空就回去陪爺爺奶奶吃飯,說些開心的話逗的全家哈哈大笑,節(jié)假日時媽媽不能休息就讓我和爸爸回家,雖然我現(xiàn)在還不明白其中的意義,但每次看到爺爺奶奶的笑臉,我也很快樂!媽媽說:”生活就應該是平淡的,如果都能理解真正意義的平淡,那么會是最幸福和快樂的人!”我覺得我的家就是幸福和快樂的家庭.
媽媽不僅做到家庭事業(yè)兼顧,更積極投身公益.她是張杰北斗星空慈善會的一員,每次和爸爸聊起這個話題,都能看到媽媽眼睛明亮而自豪.四年前的汶川大地震,這個慈善會通過努力,幾天籌集二十多萬購買救災物資運往重震災區(qū),也有媽媽的一份力.媽媽說:”等我慢慢長大也要開始做些有意義的事.”其實在我幼小心靈留下記憶的是另一件事,媽媽和幾個慈善會的朋友共同資助一位遠方的小哥哥,因家庭貧困面臨失學,如今這位哥哥已順利小學畢業(yè),小哥哥寄來的信能讓媽媽高興好幾天..媽媽經(jīng)常讓我看一些西部地區(qū)小朋友的學習生活,讓我明白自己有多么幸福.
這就是我的媽媽,勤勞,善良,有愛心的好媽媽!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媽媽教我做個有愛心的孩子
前段時間媽媽給我在她的電腦上看了一組照片,媽媽一張一張給我看解釋給我聽,照片上的小孩有的只有跟我那么大就在雪地里砍柴,有的不能上學要幫家里做事去放牛,有的沒有教室老師跟小朋友都在露天站著上課,媽媽說那里的小朋友很少能吃飽飯,不知道肯德基,麥當勞,沒看過高樓大廈,用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
媽媽說1.凱凱可以跟老師小朋友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上課,教室里有玩具,電視機,書,,,那邊的小朋友只能跟老師站在露天上課,2.凱凱不肯吃飯要吃零食,肯德基,那邊的小朋友能吃上飽飯就已經(jīng)很奢侈了。3.凱凱洗澡還要玩水,那邊的小朋友用水還要走很遠的路去挑水。這樣一對比凱凱是不是覺得很幸福了。
媽媽說我希望凱凱可以做個有愛心的孩子
,把吃零食,買玩具,過年的壓歲錢存起來幫助那些小朋友或有困難的人好嗎,我說好的,(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個巧虎的儲蓄罐,我們給它取名愛心虎,希望滿滿的愛心可以溫暖人心,愿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跟我們一樣幸福)
媽媽有辦法:家有小女初長成
家有小女初長成,看著她現(xiàn)在窈窕淑女的小模樣很是喜歡人,可其成長過程多考驗家長的耐心毅力和智商?。?/p>
睡覺
她很小的時候,精力異常充沛,每晚睡前故事得像電視劇一樣,連播好幾集還不罷休。幾乎像熬鷹一樣熬她老爹老娘。偶爾口誤讀錯一個字,她會立即糾正:不對,上次你說的是“父親”,怎么剛剛又改成“爸爸”?從頭再講。要認真。
讓她睡覺。她說:啊,我忘掉怎么睡覺了……
睡覺就是閉上眼睛不說話。
那……你看我不會閉眼睛了。
還不能發(fā)火揍她。她哭了之后更精神你也跟著沒瞌睡。只能哄:我們比賽睡覺好不好?這比賽每回都是我贏。她會推醒我好幾次:你好吵人,呼吸聲太大了。
起床也是大問題。工作日天天賴床,好不容易盼到周末,人家五點鐘就清醒了!抱著小熊小兔和自己的小被子,蹣跚著上了大床:我來了我來了!你們等我一夜,想我了吧……
她爹困得睜不開眼睛,還得裝電動木馬讓她騎,張嘴接了硬幣之后,要唱要搖要嘶叫。
這是自己的親閨女啊,要是別人家的孩子,我一板腳……
——幼兒園時代基本就這么過來的。
吃飯
吃飯也難。胃口不開,瘦得跟麻秸稈一樣,吃點東西像上刑一樣艱難。
除了變換花樣,喂飯只好玩情景劇。讓她演媽媽,我演小孩。
每頓飯像演大片,有情節(jié)有臺詞有身段:
媽媽上班之前給不愛吃飯的小孩喂飯,匆匆忙忙自己也猛扒幾口。
媽媽路過菜場要買菜,嘗嘗菜是不是新鮮。
媽媽工作很辛苦,于是工作間隙搞幾口吃的。
媽媽去幼兒園接小孩,一天不見分外想念,于是坐在路邊吃點東西……
她演的媽媽很逼真,喂飯的動作有點猛,給小孩擦嘴時表情又不耐煩,還擰著眉毛,透著疲憊,語氣也很急躁??吹梦矣窒胄τ窒肟?。
分床睡覺倒很順利。我們采取了大陸漂移法。
大床和小床從緊緊貼著,到一點點分離,不到三個月,就實現(xiàn)了劃江而治。
分房是趁著搬家的機會,給她裝扮了一個花花綠綠的小閨房,她就直奔而去了。
學習
學習很費一番功夫。她是慢熱型的孩子,不像那些機靈蛋學什么東西很快就能上手。加上我們幼小銜接沒跟上,于是上了小學處處搶不上先機。
拼音落后,算術落后,英語落后。入學第一學期,很讓父母頭疼。
天天晚上輔導,火大了也罵也揍。她很是吃了些虧。現(xiàn)在回想,其實不用太著急。我家孩子的預熱時間就得這么長,抄近道對她不一定就是好事情。而且好飯不怕晚,學習是場馬拉松,太早領先者不一定是最后沖線的那個人。
三年級時想了個辦法,上下學的路上和早晚洗漱的時候,聽英語磁帶。小孩子的語言功能真是很強大,她只聽了一兩個月就有了成效。開口讀課文,老師大驚:咋跟磁帶一樣?閉眼聽著還以為是外國孩子在說話呢。從此以后,外語學習就上了道。從一路追趕到現(xiàn)在漸漸領先,反正英語沒讓大人再操心了。
數(shù)學不提了,還沒完全開竅呢。不過我現(xiàn)在心態(tài)比以前好很多,等著她讓我驚喜的那一天。
犯錯誤
大錯誤沒犯,小錯誤不斷。怕受懲罰會掩藏證據(jù),活做得不干凈又總是被我逮到。
睡覺偷看書,上廁所偷看書,寫作業(yè)偷看書……
偷買校門口無證攤販的小吃食……
學習不認真考試考砸了,哭過之后心情放松,然后下次重復考砸……
與父母生氣之后無處發(fā)泄,偷偷撕她爹的棋譜撅斷我的發(fā)夾……
和同學約好去吃牛肉面,怕家長不同意,就做出街頭偶遇臨時計劃的樣子……
趁父母不在家的工夫,偷偷上網(wǎng)。她做事手腳從來沒這么利落過,三十分鐘時間,重新注冊登錄發(fā)帖回帖,玩了會小游戲,關機時還細心地刪掉了上網(wǎng)記錄……但我總有辦法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
以上這些都可以忽略不計。
我對她說,無論什么時候,無論做了什么錯事,記得家是你的港灣,父母是你的靠山。我也許會罵你會揍你,但我愛你,我永遠站在你一邊,為你處理善后,為你的錯誤買單。
關注異性
小學時期她對班里一個轉學生很留意。無他,因為是轉學生,又是外籍華人,有點與眾不同。
回家總喜歡說這個男生的事情,說了什么話,做了什么事,怎么玩怎么笑……
她那點小心思,我也有過。只是聽,但我不評價不強調不回避。
逮著一次機會,那個男孩在快餐店里很沒禮貌地搶東西吃,于是指點給她看:喲,這不是你們班的那個誰誰么?好沒風度。
于是再聽不到她議論這男生了。
今年暑假我們聊天,我說你不是曾經(jīng)喜歡過那個誰么,轉學生。
她大驚:什么嘛什么嘛!到底是孩子,忍不住臉紅了,脫口而出:誰告訴你的?
我大笑,真是不打自招啊。于是,她也笑。
慢慢長大
她是青春期,我快更年期。我們的話題越來越多,甚至可以悄悄談論一下男性。
她就這么慢慢長大了。
我們在沒經(jīng)過她同意的情況下,把她帶到人世。我們沒有父母資格證,沒有上過父母培訓班,一點點摸索著,陪著她長大。有歡樂,有淚水。想到自己曾經(jīng)給她的委屈誤解,我就非常自責和心疼。應該對她更好更耐心的。
還有四年,她就能放飛了。
我們全天相守在一起的機會不多了。
嗯,珍惜現(xiàn)在,把握機會。
孩子是拿來疼的。趁著現(xiàn)在,我們還當著她的24小時貼身護衛(wèi),多多心疼關愛她吧。
懶媽媽修為之二:讓孩子懂得為人
自信:樹立孩子的信心
班里排練《白雪公主》的表演劇,惠惠被老師選中演白雪公主,惠惠可高興了,一回家就和媽媽練臺詞,很快就背熟了??墒窃谟變簣@排練時只要一上臺,惠惠就會把臺詞忘得一干二凈。沒辦法,老師只好換下了惠惠?;莼莺軅?,媽媽問惠惠說:“惠惠和媽媽在家把臺詞都背下來了,為什么一上臺就忘了呢?是不是有點緊張?”惠惠點點頭,媽媽撫摸著惠惠的頭,說:“沒關系,以后惠惠多練習在大家面前說話,這樣就不會緊張了,下次排練節(jié)目,惠惠再參加好嗎?”?;莼蔹c點頭。
年幼的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往往來自成人,需要父母給予肯定。惠惠在遇到挫折時情緒沮喪,媽媽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能讓惠惠重新樹立信心,并學習積極地看待每一件事。
建議一:正確看待孩子的成敗
孩子一時的失敗并不能說明什么,父母不要過于看重孩子的成敗得失。如果孩子沒有得第一名,如果孩子沒有獲得預期的成績,父母不妨多點幫助和鼓勵,幫助孩子查找原因,幫孩子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孩子會滿懷信心的前行。
比如,孩子滿懷信心地參加鋼琴比賽卻意外失利,媽媽不妨鼓勵孩子,重塑孩子的信心,說:“寶寶彈得很棒,只是第一次參加比賽有點緊張,沒關系,第二次就不怕了,寶寶一定會有好成績的!”
建議二:夸獎孩子要具體
表揚越具體明確,就事論事,孩子就越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表揚得越具體,孩子對哪些是好行為就越清楚,并且重復這一行為。
比如,當孩子起床后,主動收拾好床鋪,然后去刷牙洗臉,媽媽表揚說:“你起床后能把床收拾得很整齊,真是太好了?!边@樣的表揚會讓孩子知道究竟哪一種行為受到了表揚,孩子也好遵循和發(fā)揚好的行為。
建議三:批評孩子要恰當
批評的目的不是讓孩子不高興,更不是讓自己生氣,而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能夠主動改正錯誤。因此,批評的語言不用太多,批評的語氣不用太硬,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幽默的比喻,都可以是批評的有效方式。
比如,孩子把玩具扔了一地,媽媽可以說:“寶寶把玩具扔的滿地都是,這樣不珍惜,媽媽好傷心呀!”只要孩子能夠接受批評,達到自我改正、自我激勵,這樣的批評都是有效的。
自控:讓孩子駕馭自己的情緒
珍珍喜歡上好朋友玲玲的一個漂亮貝殼,但是玲玲也喜歡,不肯給珍珍玩,珍珍忍不住去搶,玲玲緊緊抓著貝殼,情急之下推了珍珍一下。珍珍沒拿到貝殼,哭著跑到媽媽身邊,說:“玲玲打我?!眿寢屖裁炊紱]說,只是望著珍珍的眼睛,珍珍自知理虧,見媽媽不幫她就止住了哭聲。媽媽這才對珍珍說:“媽媽知道你委屈,可是你知道自己錯了嗎?”珍珍點點頭,媽媽提醒珍珍說:“那怎么辦呢?是不是應該向玲玲說對不起呢?”珍珍望著玲玲,小聲說:“對不起!”玲玲看看手里的貝殼,再看看珍珍:“我不應該推你,貝殼給你玩吧?!眱蓚€好朋友又和好了。
年幼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總是會出現(xiàn)極大的情緒波動。許多父母總是習慣于幫助孩子去調節(jié)他的情緒,結果,父母越是干預,孩子越會哭鬧,場面也會更加無法控制。珍珍的媽媽教孩子認清事實真相,鼓勵孩子自己去調節(jié)情緒,孩子就會對負面情緒產(chǎn)生免疫力,從而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
建議一: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年幼的孩子經(jīng)常因為得不到某個喜愛的東西而哭鬧不已,許多父母為此也感到非常難辦。這時,媽媽應該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無論是憤怒還是悲傷,情緒都是孩子在生命中必須面對和處理的內容。媽媽可以陪伴孩子,等待孩子,和孩子共情,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很悲傷?!薄皨寢屩滥悻F(xiàn)在很憤怒,因為你得不到你想要的小汽車?!边@樣,孩子會覺得自己雖然無法得到某個東西,但是自己是被理解,媽媽知道我的想法,他會好過一些。
等孩子平靜下來后,媽媽要告訴孩子,因為得不到某件東西不高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而去傷害別人的搶奪行為,是非常錯誤的。通過講道理,讓孩子忘掉剛才的不快,并盡快平靜下來。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孩子可以從中學會自我控制。
建議二:正視孩子的不滿情緒
當孩子因為不滿而出現(xiàn)哭鬧、煩悶時,媽媽應該理解孩子的情緒,不要驚慌,不要急躁,更不要用打罵、呵斥的方式來制止孩子。強制性的手段往往會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還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孤僻的性格。
正確的方式是讓孩子盡情宣泄心中的不滿,從而在心理上找到平衡感。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后,媽媽可以再因勢利導地告訴孩子:“你表示不滿是正常的,但是……”只有用冷靜、理智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不滿情緒,才不至于讓孩子在不滿中失去理智。
自?。鹤尯⒆硬粩嗤晟谱约?/p>
蓮蓮從幼兒園回到家,向媽媽哭訴,說小朋友不喜歡她,不愛和她玩兒。媽媽問她:“你知道小朋友為什么不和你玩嗎?”蓮蓮小聲說:“是小朋友不好?!眿寢層謫枺骸靶∨笥言趺床缓昧??”這次蓮蓮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小聲說:“我想玩積木,月月不給我玩,我就把她搭的房子踢倒了?!眿寢屵@才說:“老師是不是說過,要學會等待嗎?別的小朋友在玩,你就要等一會兒,等她不玩了,你才能玩呢,怎么能亂發(fā)脾氣呢?”蓮蓮沒有說話,“以后還會這樣嗎?”媽媽輕聲問,蓮蓮搖搖頭。
孩子的良好品質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正面的引導和鼓勵,也需要從反面的懲罰中讓孩子體驗痛苦或失落,以引起孩子的自責情緒,讓孩子自覺地自省自勵。
建議一:讓孩子學會總結經(jīng)驗教訓
總結經(jīng)驗教訓事實上就是對自我行為的一種反省。父母可以對孩子說:“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結果呢,你好好想一想,如果用媽媽跟你說的方法去做,結果會怎樣呢?”慢慢地,孩子就會學會經(jīng)常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從而自覺地進行反省。
建議二:讓孩子承擔做錯事的后果
對于有些孩子來說,單靠正面說理是不夠的,不如讓孩子體驗由自己的錯誤行為導致的后果,讓孩子學會反省自己的錯誤。比如,孩子已經(jīng)和媽媽約定如果再亂丟玩具就一個星期不能玩這個玩具,當孩子破壞規(guī)則時,媽媽就可以說:“你已經(jīng)答應再亂丟玩具,就讓媽媽保管,一個星期都不能玩這個玩具,現(xiàn)在我要把這件玩具拿走了?!?/p>
好媽媽修為之二:讓孩子懂得為人
自信:
樹立孩子的信心
班里排練《白雪公主》的表演劇,惠惠被老師選中演白雪公主,惠惠可高興了,一回家就和媽媽練臺詞,很快就背熟了??墒窃谟變簣@排練時只要一上臺,惠惠就會把臺詞忘得一干二凈。沒辦法,老師只好換下了惠惠。惠惠很傷心,媽媽問惠惠說:“惠惠和媽媽在家把臺詞都背下來了,為什么一上臺就忘了呢?是不是有點緊張?”惠惠點點頭,媽媽撫摸著惠惠的頭,說:“沒關系,以后惠惠多練習在大家面前說話,這樣就不會緊張了,下次排練節(jié)目,惠惠再參加好嗎?”?;莼蔹c點頭。
年幼的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往往來自成人,需要父母給予肯定?;莼菰谟龅酱煺蹠r情緒沮喪,媽媽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能讓惠惠重新樹立信心,并學習積極地看待每一件事。
建議一:正確看待孩子的成敗
孩子一時的失敗并不能說明什么,父母不要過于看重孩子的成敗得失。如果孩子沒有得第一名,如果孩子沒有獲得預期的成績,父母不妨多點幫助和鼓勵,幫助孩子查找原因,幫孩子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孩子會滿懷信心的前行。
比如,孩子滿懷信心地參加鋼琴比賽卻意外失利,媽媽不妨鼓勵孩子,重塑孩子的信心,說:“寶寶彈得很棒,只是第一次參加比賽有點緊張,沒關系,第二次就不怕了,寶寶一定會有好成績的!”
建議二:夸獎孩子要具體
表揚越具體明確,就事論事,孩子就越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表揚得越具體,孩子對哪些是好行為就越清楚,并且重復這一行為。
比如,當孩子起床后,主動收拾好床鋪,然后去刷牙洗臉,媽媽表揚說:“你起床后能把床收拾得很整齊,真是太好了?!边@樣的表揚會讓孩子知道究竟哪一種行為受到了表揚,孩子也好遵循和發(fā)揚好的行為。
建議三:批評孩子要恰當
批評的目的不是讓孩子不高興,更不是讓自己生氣,而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能夠主動改正錯誤。因此,批評的語言不用太多,批評的語氣不用太硬,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幽默的比喻,都可以是批評的有效方式。
比如,孩子把玩具扔了一地,媽媽可以說:“寶寶把玩具扔的滿地都是,這樣不珍惜,媽媽好傷心呀!”只要孩子能夠接受批評,達到自我改正、自我激勵,這樣的批評都是有效的。
自控:
讓孩子駕馭自己的情緒
珍珍喜歡上好朋友玲玲的一個漂亮貝殼,但是玲玲也喜歡,不肯給珍珍玩,珍珍忍不住去搶,玲玲緊緊抓著貝殼,情急之下推了珍珍一下。珍珍沒拿到貝殼,哭著跑到媽媽身邊,說:“玲玲打我?!眿寢屖裁炊紱]說,只是望著珍珍的眼睛,珍珍自知理虧,見媽媽不幫她就止住了哭聲。媽媽這才對珍珍說:“媽媽知道你委屈,可是你知道自己錯了嗎?”珍珍點點頭,媽媽提醒珍珍說:“那怎么辦呢?是不是應該向玲玲說對不起呢?”珍珍望著玲玲,小聲說:“對不起!”玲玲看看手里的貝殼,再看看珍珍:“我不應該推你,貝殼給你玩吧?!眱蓚€好朋友又和好了。
年幼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總是會出現(xiàn)極大的情緒波動。許多父母總是習慣于幫助孩子去調節(jié)他的情緒,結果,父母越是干預,孩子越會哭鬧,場面也會更加無法控制。珍珍的媽媽教孩子認清事實真相,鼓勵孩子自己去調節(jié)情緒,孩子就會對負面情緒產(chǎn)生免疫力,從而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
建議一: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年幼的孩子經(jīng)常因為得不到某個喜愛的東西而哭鬧不已,許多父母為此也感到非常難辦。這時,媽媽應該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無論是憤怒還是悲傷,情緒都是孩子在生命中必須面對和處理的內容。媽媽可以陪伴孩子,等待孩子,和孩子共情,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很悲傷。”“媽媽知道你現(xiàn)在很憤怒,因為你得不到你想要的小汽車?!边@樣,孩子會覺得自己雖然無法得到某個東西,但是自己是被理解,媽媽知道我的想法,他會好過一些。
等孩子平靜下來后,媽媽要告訴孩子,因為得不到某件東西不高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而去傷害別人的搶奪行為,是非常錯誤的。通過講道理,讓孩子忘掉剛才的不快,并盡快平靜下來。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孩子可以從中學會自我控制。
建議二:正視孩子的不滿情緒
當孩子因為不滿而出現(xiàn)哭鬧、煩悶時,媽媽應該理解孩子的情緒,不要驚慌,不要急躁,更不要用打罵、呵斥的方式來制止孩子。強制性的手段往往會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還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孤僻的性格。
正確的方式是讓孩子盡情宣泄心中的不滿,從而在心理上找到平衡感。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后,媽媽可以再因勢利導地告訴孩子:“你表示不滿是正常的,但是……”只有用冷靜、理智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不滿情緒,才不至于讓孩子在不滿中失去理智。
自?。?/p>
讓孩子不斷完善自己
蓮蓮從幼兒園回到家,向媽媽哭訴,說小朋友不喜歡她,不愛和她玩兒。媽媽問她:“你知道小朋友為什么不和你玩嗎?”蓮蓮小聲說:“是小朋友不好?!眿寢層謫枺骸靶∨笥言趺床缓昧??”這次蓮蓮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小聲說:“我想玩積木,月月不給我玩,我就把她搭的房子踢倒了?!眿寢屵@才說:“老師是不是說過,要學會等待嗎?別的小朋友在玩,你就要等一會兒,等她不玩了,你才能玩呢,怎么能亂發(fā)脾氣呢?”蓮蓮沒有說話,“以后還會這樣嗎?”媽媽輕聲問,蓮蓮搖搖頭。
孩子的良好品質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正面的引導和鼓勵,也需要從反面的懲罰中讓孩子體驗痛苦或失落,以引起孩子的自責情緒,讓孩子自覺地自省自勵。
建議一:讓孩子學會總結經(jīng)驗教訓
總結經(jīng)驗教訓事實上就是對自我行為的一種反省。父母可以對孩子說:“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結果呢,你好好想一想,如果用媽媽跟你說的方法去做,結果會怎樣呢?”慢慢地,孩子就會學會經(jīng)??偨Y經(jīng)驗和教訓,從而自覺地進行反省。
建議二:讓孩子承擔做錯事的后果
對于有些孩子來說,單靠正面說理是不夠的,不如讓孩子體驗由自己的錯誤行為導致的后果,讓孩子學會反省自己的錯誤。比如,孩子已經(jīng)和媽媽約定如果再亂丟玩具就一個星期不能玩這個玩具,當孩子破壞規(guī)則時,媽媽就可以說:“你已經(jīng)答應再亂丟玩具,就讓媽媽保管,一個星期都不能玩這個玩具,現(xiàn)在我要把這件玩具拿走了?!?/p>
聰明的媽媽,要學會慢半拍
聰明的媽媽,要學會慢半拍
昨天去接鼎兒的時候,小東西突然冒了一句:“媽媽,我不喜歡姥娘,我不想讓姥娘來我們家!”當時聽了,心里多少有些不悅,畢竟姥娘費心費神的帶了鼎兒兩年,而且這次生病還是姥娘專程來照顧他,小東西怎么這么沒良心???我沒有將自己的不滿寫在臉上,而是靜靜地等待著他的下一句話,果然,鼎兒說:“媽媽,姥娘一來我們家,你就不見了,我想和你在一起!”我一下釋然了,原來鼎兒是希望能夠和我一直在一起,他覺得只要姥娘一出現(xiàn),媽媽就不在家陪他了,其實他并不是不喜歡姥娘,而是更喜歡媽媽!我對鼎兒說:“鼎兒,姥娘來是為了照顧你,她非常的愛你,就像爸爸媽媽愛你一樣,并不是姥娘來了媽媽就走了,媽媽只是暫時離開,下班了不是就回來了嗎?”鼎兒緊緊的牽著我的手,我非常慶幸自己剛才沒有直接訓斥他,而是等待著他把話說完了,“聽話聽音”這個說法在孩子跟前也是可以成立的,驀地,想起了一個故事……
曾經(jīng),有一對戀人他們感情非常好,唯一的分歧是男士不愿要孩子,女士非常喜歡孩子,之后,隨了女士的愿,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但是他們的婚姻也在不久后解體,單親媽媽帶著孩子過得異常的艱難,身邊的朋友也開始埋怨她的不明智,覺得丟了一段美好的姻緣,卻給自己留下這樣一個沉重的包袱,女士沉默著。這天,媽媽去接園,老師對她說:“你的孩子特別能吃,還不愿跟別的小朋友玩!”說這話的時候,一位家長看了老師一眼,轉身走了。媽媽心里有些莫名的失落,帶著女兒回了家,女兒想要偎在媽媽懷里聽故事,媽媽卻冷淡的推開了她,孩子去倒水喝,不料打爛了杯子,弄臟了衣服,媽媽的怒氣在那一刻爆發(fā)了,她大聲喊著:“你這個白癡,就知道惹麻煩,我要你干嘛?”女兒受傷的看了媽媽一眼,扭身進屋了,一會兒,女兒露出小臉來,驚恐的問:“媽媽,手自殺了會怎么樣?”媽媽一驚,拉出孩子一看,滿手的血,那一刻媽媽心里充滿了恐慌,帶著孩子急忙沖向診所,醫(yī)生看了之后,說:“這孩子的手是刀切的,很深,處理完了之后,要好好的保養(yǎng),千萬不能感染了?!碑攱寢対M身疲憊的帶著孩子回到家時,她接到了老師致歉的電話,老師告訴她:“今天有一個家長打電話說了您女兒的事情,她說您女兒和她的孩子是好朋友,您的孩子說她在幼兒園里面要好好吃飯,吃得飽飽的,不要生病,免得給你添麻煩,還有她不是不跟人家玩,她只在想怎么樣能讓媽媽開心點,其實,您的孩子很乖很懂事,我那樣說您的孩子真是對不起……”媽媽淚流滿面的掛了電話,走進孩子的房間才發(fā)現(xiàn)那把插在蘋果上的沾滿血的刀,女兒怯怯的說:“媽媽,我只是想給您削個蘋果吃……”媽媽抱著孩子痛苦流涕,之后,她平靜的告訴朋友:“養(yǎng)育孩子就是締造幸福,我不后悔!”
之所以能夠因為鼎兒那么小的一件事情想到這個故事,是因為類似的情況在你家我家她家都出現(xiàn)過,現(xiàn)在想來我很慶幸,那次鼎兒問我還有沒有多余的旺仔牛奶時,我沒有嫌他貪心,要知道鼎兒是怕我渴想讓我都喝了,孩子在說這句話,或者做那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大人往往因為孩子簡單就輕易的定論為他想怎樣,其實那真的是我們的一廂情愿,也許,你會因為孩子不舍得給你吃手上的半塊餅干心存芥蒂,再等一秒,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從盒子里給你重新拿了一整塊;也許,你會因為睡覺時孩子扯走了你搭的單子滿臉不悅,再等一秒鐘,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給你拖來了一條厚棉被;也許你會因為孩子不配合穿衣服惱怒不已,再等一秒鐘,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正用他那胖嘟嘟的小手兒笨拙的扣著扣子……
我們的孩子就像一杯白開水,他們用純真演繹著自己的無色無味,而我們大人卻往往忽略了這杯水的存在,總是往里面添加自己喜歡的各種味道,如咖啡,如奶茶,如果珍,終歸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最讓你無法釋懷的還是那杯無色無味的白開水。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稍微遲鈍一點,就會發(fā)現(xiàn),總是給我們制造事端的孩子其實更能生成感動,只是在感動來的前一秒鐘,你用自己所謂的聰明將她塵封在了萌芽狀態(tài),媽媽們,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主觀判斷,傷害了孩子那顆幼小的心靈,別讓我們的魯莽蒙蔽了智慧的眼睛,慢半拍吧,你會看到孩子令人意想不到的那一面……
當媽媽之后的十大改變
從女兒呱呱落地到現(xiàn)在,一晃三年多過去了,這三年里有辛苦有痛苦,但更多的是歡樂。就象如很多媽媽所說的一樣,痛并快樂著!
女兒在一天天長大,日子在一天天過,似乎我早已習慣現(xiàn)在這種生活,一種工作以外時間留給女兒,一種有了牽掛的生活,可是漸漸發(fā)現(xiàn),我的生活被改變的遠遠不止這些......
改變一:懂得珍惜。
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女人只有生產(chǎn)那天才會真正體會“自己生日,母親受難日”這句話,雖然一直以來我對爸媽還算孝順,但有時也會煩爸媽的嘮叨,可憐天下父母心,只到現(xiàn)在才體會父母的愛才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愛,他們已年過半百,我們更應該感恩于父母、珍惜父母。
改變二:脾氣性格被改變。
以前的我性子很急,毫不夸張用老公的話說,是遇事說一遍,沒那耐心勁,多解釋兩句態(tài)度全變了??勺詮挠辛伺畠?,我對她說話一向很溫柔,輕聲細語,很少對她發(fā)脾氣,對她從來就是耐心加細心,而且從來都不覺得煩心。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的性子向溫和方向轉變,連我身邊的朋友們都說我的脾氣現(xiàn)在怎么變得這么好。
改變三:感情變得脆弱。
只要孩子生病,每個媽媽都會感到很痛苦。以前的我很少流眼淚,自認為是一個比較堅強的女人。自從有了女兒后,只要是孩子生病或輸液,尤其是看著醫(yī)生因為孩子小、血管細、多次針扎、找準血管時,聽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叫,我的心跟著在痛,眼淚會止不住的往下流,更會通宵守護著孩子,哪怕她睡覺時稍稍動一下,都會讓我擔心不已。
改變四:懂得節(jié)約,購物習慣被改變。
以前的我很喜歡逛街,有很強的購物欲,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總有愛不釋手的感覺,遇到喜歡就會買。可有了女兒后,我很少有時間逛街,因為女兒喜歡公園和游樂設施等,對逛衣可是不感興趣,久而久之,看到商場里琳瑯滿目的商品我已全無興趣,跟以前相比,最大的好處是節(jié)約不少開支,省下的錢又可以跟女兒買玩具和衣服,真是一舉兩得。
改變五:生物鐘被改變。以前的我很喜歡睡懶覺,休息時經(jīng)常可以不分白天晝夜地睡,這原本屬于我的“睡覺規(guī)律”,自從有了女兒后,早已被改變。從來都是她醒我醒,更多時候是我睡到“自然醒”,看著太陽從東方升起,我醒得比女兒還早。如今睡懶覺一詞早已離我越來越遙遠,越來越陌生。
改變六:曾經(jīng)的“哈韓”一族被改變。
以前的我很喜歡看韓劇,在休息日時遇到喜歡的韓劇會不分白天晝夜,通宵“連看”,對于韓劇的喜愛無法控制自己,哪怕熬成了熊貓眼,也一定咬牙堅持看完??捎辛伺畠汉?,韓劇似乎又離我而去,我不再關注這樣那樣的韓星,和他們最新拍的韓劇。因為現(xiàn)在是女兒重要,我會養(yǎng)足好精神,等著第二天帶女兒戶外活動。
改變七:變成“大力水手”。
以前的我,連個十斤重的西瓜抱上樓都氣喘吁吁,可抱女兒我的力氣居然比老公還厲害,女兒小時候長得有些胖,等她長到十幾斤、二十來斤時,我依然可以獨自將她從一樓抱上七樓,不喊累,老公可不行,多上幾層就喘氣,后來成了慣例,抱女兒上樓成了我每天的“工作”,他經(jīng)常只有幫忙拎東西,如今雖然抱女兒上樓早已“歇業(yè)”,但力氣可是早已鍛煉出來了。
改變八:變成“勤勞媽媽”。
以前的我不太喜歡家務活,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就好,現(xiàn)在處處要在女兒面前樹立“榜樣”,所以家務活是越做越勤,以前不喜歡干的家務活,現(xiàn)在都要經(jīng)常做,這樣的好處是,女兒耳濡目染,會主動幫我掃地、幫我摘菜等,好處多多。
改變九:讓我愛上了寫博。
無意間同事給我看了他自己才開通的博客,讓我想起二年前自己也曾開通過博客,可是僅僅是開通,一篇博文都未發(fā)表過。仔細上網(wǎng)一查,才發(fā)現(xiàn),許多的父母利用博客這個平臺,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羨慕之情油然心生,讓我深有感觸,我決心重新開通博客并堅持寫下來。寫博的這半年時間里,在記錄女兒成長的同時,讓我認識了來自全國素不相識育兒博友一族,通過育兒博客平臺,展示各自優(yōu)秀博文,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進步,我的寫作水平也得到提高。
改變十:重拾書本,讓我喜歡上閱讀。
象所有孩子的成長過程一樣,女兒漸漸長大后,十萬個為什么經(jīng)常掛在嘴邊問,有次竟問“螞蟻有沒有眼皮,讓我不知所措”?為了解答她提出的各種問題,我會四處查找資料,翻閱我從來不感興趣的介紹昆蟲的書籍,了解它們的生理特征、生活習性等,自己記熟后再跟女兒慢慢講解,有時也會和她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