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故事:我逼兒子講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0-10-13 給幼兒講故事 幼兒講故事 幼兒教師講故事教育小故事:我逼兒子講故事
兒子小時候聰明頑皮,特別愛聽故事,每天晚上都纏著要我講??墒?,我的故事講了許多,磁帶也買了不少,兒子卻一個故事也不會講。并不是兒子平時不愛說話,也不是表達能力不行,而是他似乎就沒有講故事的興趣。每當我叫他講故事時,他就焉了,變著法跟你玩心眼:“媽媽,不講這個了,另外再講一個?!蹦闳绻鷼饬?,他就會跟你耍賴。為此,我傷透了腦筋。
我再三琢磨,覺得兒子不愿講故事的原因有三:一是他津津有味地聽,不想破壞安靜的氣氛;二是我的方法不對頭,缺乏足夠的耐心,兒子不開口,我就非常生氣,狠狠訓(xùn)斥他,使他變得不愿講;三是他缺乏自信心,遇到困難就退縮,怕講不好,所以干脆不講。針對兒子的實際情況,我嘗試定了一個方案:一是提出條件“逼”兒子講,但不訓(xùn)斥;二是選擇內(nèi)容易懂易講的,以免一開始就“卡殼”;三是兒子講一句就肯定他一句,讓他有成功感,逐步引導(dǎo)他能完整地講故事。
晚飯后,兒子又要我講故事,我先發(fā)制人:“好吧,講故事可以,但講完后你必須學(xué)著講,否則我就不講?!蔽乙桓睕Q心已定、不容更改的樣子。兒子一看這情形,只好不情愿地說:“好吧?!庇谑俏依L聲繪色地講了《雞媽媽好兩只小雞》的故事。故事短小,便于兒子掌握。兒子聽得很認真。講完后,我問:“小雞是從哪里孵出來的?”我心想,這么簡單的問題,兒子肯定能回答,而且我以前也講過好多次這方面的知識。可是,兒子就是不愿說?!皠偛挪皇钦f好了嗎?跟著媽媽學(xué)。你說話不算數(shù),不講了?!蔽覉詻Q的說。兒子大概也知道不回答就真的聽不到故事了,終于開口了:“是從雞蛋孵出來的。”我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高興,對他大大贊揚了一番。我又問:“雞媽媽孵了幾只小雞?”“兩只小雞?!痹谖业谋頁P和鼓勵下,第二個問題兒子回答的痛快多了。接下去就順利了,兒子毫不費力地回答了我的所有問題。(wwW.D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回答完問題后,我趁熱打鐵:“我們一起把故事講一下好嗎?”于是我大聲講,兒子小聲跟我講,最后我鼓勵他自己看著圖畫講,雖然不很連貫,但他終于完整地講了下來。
“我會講故事了!我會講故事了!”兒子樂不可支。我說:“去講給爸爸聽吧。”兒子高興地跑到他爸爸那里。講完后,兒子得到了爸爸的表揚和鼓勵?!拔疫€要講給姥姥聽呢!”這次兒子主動了,樂顛顛地跑到姥姥房里。
兒子終于嘗到了成功的甜頭,我說:“明天再去講給小朋友聽好嗎?”他使勁點了點頭。從此以后,兒子再也不怕講故事了,來了客人,還要在客人面前表演一番呢。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我家的教育故事——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教育故事
1.我家的教育故事
每個孩子自從走進學(xué)校以后,都會有所改變,經(jīng)過老師的教育和指導(dǎo)是孩子對事物有了新的認識,
當談到學(xué)習(xí)的時候,我們往往認為孩子上幼兒園會學(xué)到許多知識,因此對孩子的在校情況不聞不問,那是我們家長的失職。其實父母才是孩子的啟蒙課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
就我的家庭來說,對孩子的學(xué)習(xí)不是很關(guān)心,但到時候我們就會對孩子的學(xué)習(xí)進行檢查,看孩子是否上心,如果書上的東西學(xué)會了,我們會給予鼓勵,如果沒學(xué)會,我們就幫他,使其學(xué)會。
其實孩子在學(xué)習(xí)方面還是很認真的,他們有能力去學(xué)習(xí),只是方法不一而已。
記的亥子學(xué)習(xí)十內(nèi)加減法時,回家后我檢查了他的作業(yè),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換一個類型是就不會了,我給他出題做,最終終于學(xué)會了。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學(xué)習(xí)不能忽視,老師至關(guān)重要,但家長密不可分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所以,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2.我家的教育故事
孩子還小,愛耍小脾氣,前不久,我和同事在一起,女兒就和同事的兒子多多完,多多比女兒小,我很高興,認為女兒會照顧弟弟了。但過了一會,她跑進來和我說,多多很煩人,不讓他來我家玩了,我聽后,批評了她。但隨后又向她道歉了,因為我認識到那似乎就是我錯了。
過后,我又請多多到我家玩,讓他倆建立好的友誼,并給女兒上了一節(jié)政治課,告訴他,要讓副別人,特別是小弟弟和妹妹。他向我點了點頭。我很欣慰。
以后,我會多多教育他,讓他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xí)慣。
3.我家的教育故事
年復(fù)一年,隨著時光的流逝,不知不覺我家的小家伙,已不是那個胡攪蠻纏的人,而是懂得寫是非,能輕微理解爸爸媽媽心意,理解一些簡單事情的‘大小孩’。孩子的加盟,給我們的家庭增添了許多幸福和樂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中也發(fā)生了許多給人印象深刻的教育性故事。
比如說今年過春節(jié),年前買年貨孩子的新衣服等且不說,單說年三十這一天,
忙著包餃子,吃午飯下午就上墳祭祖,貼對聯(lián)、、、、、、小家伙也參與到了其中,我們高興的獎勵了他,下一次這樣的事還主動參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點點滴滴的小事,使孩子慢慢成長。老師家長的教育使孩子活潑健康成長。我覺得孩子越來越懂事了,能理解家長了??偠灾?,家長與老師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育兒小故事
育兒小故事
涵涵今年4歲了。對于涵涵的教育我也積累了一些心得,我就從以下幾點談?wù)勎易约旱挠齼盒牡茫?/p>
1、就孩子教育問題和家中老人做好溝通,孩子一旦做錯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向爺爺奶奶求救,爺爺奶奶要當做看不到,堅決不要護著孩子,也不要幫忙。
2、只要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嘗試著去做,不要以孩子還小不會做為由,幫孩子把事情全做掉,至少要讓孩子自己嘗試著去做一做。不管結(jié)果孩子是做好了還是沒有做好,家長都應(yīng)該鼓勵孩子,做好了可以鼓勵孩子下次可以做更好,沒做好可以鼓勵孩子下次一定會做好的。
3、孩子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就要讓孩子自己去做,像吃飯、穿衣服、穿襪子等這種日常的事情就應(yīng)讓孩子自己去做,而不是家長搶在前面一手包辦。尤其是要和家里的長輩要說好,不要幫孩子,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幫助是在害孩子,孩子會因為他們的幫助失去鍛煉的機會,這樣孩子永遠學(xué)不會。
4、家長不管做什么都應(yīng)該帶上孩子一起參與,比如媽媽燒好晚飯,可以要求孩子把餐具擺好、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雜事,媽媽在洗東西時,可以讓他幫忙端只小凳子。不要看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良好的習(xí)慣可就是靠這些小事培養(yǎng)出來的。
5、孩子要什么東西時,如果是又哭又鬧的話,不管這件東西對孩子是不是真的好或者有用處,這時候都不能給他,給他的話是鼓勵他,到后邊哭鬧成了一種武器。對于孩子的哭鬧家長可以冷處理,先不要管他,讓他自己一個人去哭鬧,哭久了鬧累了,孩子看你還不答應(yīng),自己也覺無趣,自然就會停,這時候家長再去和孩子講道理要比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講道理效果好很多倍。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育兒心得,孩子的培養(yǎng)是復(fù)雜而長期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家長要有步驟地進行。
我的育兒故事
我的育兒故事
兒子出生后,和所有的父母一樣,希望兒子能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為此看了不少關(guān)于教育的書籍。雖然這些書籍在理論上起了一定的指導(dǎo)作用,但實際運用確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我想這也許就是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吧。兒子2歲之前,自我意識還不是很強,對兒子的教育也就相對容易些,但伴隨著兒子的慢慢長大,一系列教育的問題也就真實地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我們在對兒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堅持這樣一個步驟: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尋找答案(了解發(fā)生的原因)——解決問題(采取怎樣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嘗試過失敗的經(jīng)驗,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但我們始終貫徹這樣的原則:
第一,堅持一致性教育。我們是屬于三代同堂的家庭,人多很熱鬧,但對于教育孩子的時候,人多就不見得是好事。在兒子出生前,我們也經(jīng)常在討論這樣一件事,我們年青人工作繁忙,閑暇時間少,孩子還要靠我們父輩來帶,他們是吃苦的一代,所以對待孫輩就比較嬌慣,會助長孩子的倔強脾氣,怎樣在不傷害老人感情的基礎(chǔ)上,來教育孩子呢?當時只是和老公在閑暇時聊起過,沒有遇到實際問題,也就不了了之了。直到這樣一件事情的發(fā)生,我們非常強調(diào)對兒子進行良好生活習(xí)慣的培養(yǎng),要求每次飯前都必須要洗手,那天,我下班回家,桌子上已經(jīng)擺滿了熱氣騰騰的菜,聽到外婆說:“晨晨,媽媽回來了,可以吃飯了?!蔽乙擦?xí)慣性地要求兒子去洗手,兒子很倔強不愿意去,他要用毛巾擦手,并表示中午奶奶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嚴重性,在支開兒子的基礎(chǔ)上,我們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就這個問題達成了一致性,要求孩子做到什么,必須得這樣做。對孩子的教育一致,這樣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xí)慣。
第二,以正面教育為主。兒子從小到大體質(zhì)比較弱,感冒咳嗽時常有,我們首先采用吃藥,一般吃藥就可以解決的堅決不去醫(yī)院。但是在兒子兩歲的時候,兒子感冒并伴有高燒,高燒三天不退,我們家人都有點緊張了,于是帶著兒子來到了醫(yī)院,這是我們第一次來醫(yī)院,許多把孩子養(yǎng)到一歲多的父母,都經(jīng)歷了求醫(yī)就診的揪心時刻,我們也不例外,就怕當兒子看到醫(yī)生拿著尖尖的針筒時,大哭起來,到注射時,更是伸手蹬腿,嚎啕大哭,無法控制場面。不例外,當兒子看到尖尖的針筒時,因為是害怕,哭起來,雙手緊緊抓住了我,該怎么辦呢?我在心里悄悄地想著。很多家長會在這個時候?qū)⒆诱f:“打針一點也不疼的,就像蚊子咬?!被蛘摺按蛲赆樜覀?nèi)ベI玩具”等等哄騙孩子,但是當針尖插入屁股一霎那,孩子就明白過來了,爸爸媽媽騙人,以后再出現(xiàn)類似事件,孩子就會以更厲害的哭鬧來反抗。其實我們都知道打針是痛的,但是打針是為了讓病快點好,這就是事實,我們?yōu)槭裁匆_孩子呢,于是我在兒子打針之前,輕輕對兒子說:“打針有一點點疼,但是打了針我們的病就會好了,不難受了。”我反復(fù)說了兩次,兒子好像聽懂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以正面鼓勵為主,如:“寶寶你真棒!可以自己吃飯了”“收拾得真干凈”等等去激勵幼兒向著正方向發(fā)展。
第三,采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故事進行教育。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故事中有趣的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書中色彩鮮艷的圖畫很吸引孩子的眼球。我家寶貝也特別喜歡聽故事,有些好聽的故事聽過一遍不行,吵著要我講好幾次。
記得在兒子3歲的時候,這時候我發(fā)現(xiàn)兒子“自我為中心”很厲害,不管是吃的,還是玩的都緊抓著不愿意給別人,我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這一現(xiàn)象,在了解兒子年齡特點的基礎(chǔ)上,我們不批評,不純粹的講道理,而采用自然發(fā)展的原則,因為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jīng)歷的階段,但當發(fā)現(xiàn)孩子一有大方的表現(xiàn),我立刻針對這一事件給于了表揚。也因為兒子特別愛聽故事,我們抓住這一教育機會,我精心選擇了一個與之有關(guān)的故事《孔融讓梨》,和孩子一起分享。在講故事時我用緩慢的語速講了一遍,在講到孔融讓利的過程中,我將孔融讓梨的心里變化反復(fù)強調(diào)了一下,我學(xué)著孔融的樣子說:“大的給我,小的給弟弟,不行,還是小的給我,大的給弟弟吧,到底是大的給我還是小的給我呢?”第二天晚上兒子還是吵著要我講“孔融”的故事,我將故事大概講了一下,這下兒子不干了:“媽媽你講錯了,孔融還要想呢,是吃大的還是小的呢”,我又把孔融的心里變化加了上去;第三天又講了一遍,兒子將這個故事深深記在了腦海里,還幫我指出了我講得不對的地方。這天,我們家來了一個小客人,我讓兒子去招待小客人,兒子很大方地拿出好吃了與小妹妹一起分享,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兒子變大方了。在以后的教育中,我們經(jīng)常采用將故事的方法,將教育隱含的其中,效果也不錯。
天下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只要家長們對孩子多投入一點愛,多投入一點時間,堅持與孩子多交流。每個孩子都會是冠軍孩子。我相信,“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是沒有錯的。
我家的教育故事
我家的教育故事
我有一個健康可愛的女兒,伴隨著女兒出生到漸漸長大,既體驗了初為人母的喜悅,也面臨各種教育問題的困擾,女兒是家里的第一個孩子,注定得到的愛特別多,特別是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疼愛養(yǎng)成了女兒嬌生慣養(yǎng)的壞習(xí)慣。
雖然女兒很可愛,但很愛發(fā)脾氣、耍小性子,不如愿就哭個沒完,比如她愛看的《喜洋洋與灰太狼》,她看的時候很靠近電視,我們當然心疼她那雙大眼睛,就會勸她離電視遠一點,可她哪里聽得進去,張嘴就是大哭一場,誰勸也沒用,只要讓她再回到電視旁就會立刻收住哭聲,這一招對付奶奶和姥姥尤其有效。
無意中在買回的兒童刊物上發(fā)現(xiàn)了一篇“小熊戴眼鏡的故事”(),里面真真切切的講述了孩子離電視太近帶來的危害。我那么用心的講,女兒那么用心的聽,她那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好像會說話“媽媽,我聽懂了”。從那以后,每當看電視的時候她都會很自覺地離電視遠遠地,有時還學(xué)以致用來教育我們大人呢!
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聽故事
我們是普通的三口之家,我和愛人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家的寶貝叫朱弈陽,就讀于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中心幼兒園小四班。我們是工薪階層的家庭,什么都很簡單化,唯有學(xué)習(xí)是重頭戲,所以家里最多的就是藏書,我的,愛人的,兒子的,我們則變成了大書蟲和小書蟲。
說到育兒的點滴,我們雖都是教育工作者,但真的很懺愧,我們是很不合格的家長,陪伴孩子學(xué)習(xí)游戲的時間是有,但耐心教育的次數(shù)卻不多,很多的時候是因為工作疲勞之后的不耐煩,唯有一件事是在堅持做的,就是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聽故事。
我是喜歡看書的,打小就喜歡,所以我的孩子還坐在搖籃里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開始給他看書了,因為自己的喜好,提前給他灌輸了起來。雖然那時候他還不會說話,他只會把書扔來扔去,還會把精美的書給撕破,連老人家也認為這是不必要的事情,但我一直堅持著。剛開始的時候,寶貝會把書一次次地扔出搖籃,我會一次次地撿起來給他,后來他開始翻弄起彩頁,我就教他怎么拿書,怎么翻書,會走以后,寶貝就會看書了,而且會有模有樣地坐著安安靜靜地翻一會。于是我就開始從不同的途徑來收羅適合兩歲孩子看的書,只要晚上有時間,我就陪他一起看書,一個故事,兩個故事一直到好多故事,從簡單的圖畫書到有字的故事書,剛開始他喜歡反復(fù)聽他最喜歡的故事,年齡稍大了以后,他對新書感興趣,所以我就隔一陣買,隔一陣買,我把買衣服的愛好轉(zhuǎn)成了買書,幾乎每個晚上,寶貝都會跟隨我沉浸在故事的王國里。讓我欣喜的事發(fā)生了,打這以后,家里的書本即使已經(jīng)講過很多遍,但都是完好無損的。兩周歲不到的時候,他能把一個簡單繪本《小豬奴尼》從頭講到尾了,打這以后,全家都支持我給孩子買書、看書了。
寶貝兩周歲過后,有一段時間我和愛人都比較忙,沒辦法,就把孩子托給了老人,在打包的時候,我特意在袋子里裝了幾本書。愛人跟我打趣:老人又不會講故事,你拿來做什么?但我還是堅持裝了進去。后來老人告訴我們,每天晚上睡覺前和早晨醒來的時候,陽陽都會拿書看,老人看在眼里就忍不住了,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講了起來,結(jié)果被小家伙推翻了:奶奶,不是這樣講的,于是反過來他教育起了老人家。在不知不覺間,小家伙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看書的好習(xí)慣。
但沒人講故事給寶貝聽是多么遺憾的事情啊,隨即,愛人在網(wǎng)上買了一個會講故事的小布丁,這里的故事講得比我生動多了,而且內(nèi)容很豐富,但寶貝一開始不適應(yīng),吵著要媽媽講故事,我就故意找借口推脫,一段時間過后,他逐漸喜歡上了小布丁,每天睡覺都要抱著,聽完幾個故事才肯睡覺。
三周歲到了以后,我開始增加了一些益智類的書,比如說走迷宮,找不同,拼圖等,一開始他沒有耐心,我也著急,寶貝看書的興趣也明顯淡了,轉(zhuǎn)向看動畫片了,和愛人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是一下子給予的太多,于是我放慢了腳步,先給他找相同,再找不同,先玩益智類的玩具,再看益智類的書,一直到入園前,他嘗試拼10塊以下的簡單圖形,開始走簡單的迷宮,開始和我一起做他所謂的益智類的作業(yè)。
入園以后,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dǎo)下,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口語表達能力也逐漸提高了,因為平時我們只是注重他的傾聽習(xí)慣和閱讀習(xí)慣,所以我們很感謝老師,雖然他有些內(nèi)向,但老師會積極的鼓勵,雖然他發(fā)言聲音輕,但老師會耐心給他響亮發(fā)言的機會。上學(xué)后的每個晚上,我有時會因為忙碌,就在一邊自己看書,他也會自己手捧著書看很長的時間,我知道,他現(xiàn)在會主動地專注地看書了。
我從小與書為友,現(xiàn)在我的寶貝也與書為友,這或許就是一個好習(xí)慣的傳承,希望我們的寶貝徜徉在書的倉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