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父母陪伴孩子的3個誤區(qū)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父母陪伴孩子的3個誤區(qū)

1、可以睡懶覺

偶爾睡個懶覺當然不是什么大問題,可是如果天天睡懶覺,睡到中午才起來,那就成問題了。關鍵是等到寒假結束,需要恢復到早睡早起的規(guī)律作息,由于原先生物鐘已經打亂了,需要一段時間重新調整。

對策

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時的規(guī)矩來,稍稍寬松一些,偶爾做些平時不能做的事,但這并不意味著寒假沒有規(guī)矩。睡懶覺這件事,重要的不是幾點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對固定的時間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時候就睡到什么時候。

2、可以徹底放松

有不少家長認為放假了就讓孩子“放松放松”,不用參加興趣班,這是很好的見解!不過,對于已經上學的孩子來說,學校布置的寒假作業(yè)還是要完成的。學琴、學畫之類的小孩子,需要每天有一定時間練習,不能隨意間斷,即便在寒假里也需要堅持。

對策

父母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議好大家都認可的日程表,可以規(guī)定每天幾點到幾點是學習的時間,或者規(guī)定每天要有多長時間是必須用于學習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學習任務(比方畫一張畫,練一張紙的字等),但具體安排在什么時候可以相對靈活一些。

3、讓孩子“宅”在家

孩子在家或僅是老人陪伴,容易一整天抱著電子設備??刺嚯娨?、玩電腦帶來的一個問題是活動不足,還常常伴隨著吃零食的壞習慣。不僅容易發(fā)胖,而且精神狀態(tài)也不好,常常是一副懶懶的、百無聊賴的樣子。

對策

周末家長有空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公園逛逛,或者安排一些體育鍛煉。家長上班的時候,也要請看護人多帶孩子出門去玩,還可以鼓勵他跟小區(qū)里同年齡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間的追逐打鬧,自有他們的樂趣,也達到了活動身體的目的。

注意不要給他太多“不可以”,手、臉、衣服、鞋子弄臟了回家洗洗就好,玩的時候讓他盡興,不要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做有趣的父母陪伴孩子


做有趣的父母陪伴孩子

1

在親子閱讀交流時,有媽媽問我,“我不知道怎么給孩子講繪本,更講不好故事,因為我無法想象更多的東西,感覺自己講得沒有趣味,孩子不愛聽?!?/p>

還有媽媽問,“能不能給孩子讀童話?”

我看到這樣的問題覺得很奇怪,怎么會有這種擔憂呢?

原來她們是怕童話故事太美好了,孩子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吃虧。

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如今的我們變得越來越怕,是騙子太多了,還是世界變了味呢?

很多父母竟然將圣誕老人和小仙人們從孩子的世界里趕跑,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假的,而一次又一次地告訴孩子狼外婆才是真的。

其實,童年一定要有童話的滋潤,心靈總需要一些特殊的養(yǎng)料來滋養(yǎng)的。

我們不能高尚地視金錢如糞土,但是金錢真的無法滋養(yǎng)心靈。

我們也不能忽視這個世界的殘酷,但是在這個殘酷的世界面前,我們總還是需要一些空間來安放自己的心靈,讓自己與自己對話。

把一個孩子的童年時光不斷壓縮,養(yǎng)育更多“成人版”兒童,似乎成為了很多父母的追求。

要知道,童年有童年的趣味和美!

2

沒有想象力的人生實在無趣。

為什么你跟朋友在一起聊天總是無話可說,跟孩子在一起有時顯得呆若木雞?

有一種父母就是這樣的,他們非常排斥想象力,不管做什么總是強調事實,甚至將圣誕老人和小仙人們都趕出屋子。

干巴巴的生活沒有任何的情調,這種生活的態(tài)度非常容易影響孩子。生活在一個無趣的家庭里,孩子的想象力很難得到發(fā)展。

成為一個有趣的人遠遠比成為一臺會掙錢的機器要強得多。

貝魯泰斯曾經說過“想象力是人生的肉,如果沒有想象,那人生不過是一堆骸骨?!?/p>

一個人小時候如果想象力沒有得到發(fā)展,那他也許會一事無成,因為我們這個世界太多的東西需要靠想象力。

而擁有想象力的人,即使身處逆境也能感到快樂。

特別是對于孩子的成長更是如此,能讓他避免很多的傷害。

曾看過一部電影《美麗人生》,記憶深刻。

片中講述了意大利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納粹集中營,父親不忍年僅五歲的兒子飽受驚恐。

年幼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中,慈愛的父親為了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存有戰(zhàn)爭的陰影,利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游戲當中,每個人必須接受集中營中種種規(guī)矩以換得分數才能贏取積分獲得真正坦克作為獎勵。

最后孩子乘坐在盟軍的坦克上尋找人群中的母親,重新投入母親懷抱的孩子只當是做了一場規(guī)則嚴厲游戲。

當兒子看見街上很多店鋪的窗戶上寫著“猶太人與狗禁止入內”的標語時,好奇地問父親為什么,他又這樣告訴自己的兒子:“他們不歡迎猶太人和狗,各有各的喜惡,前面有間五金店鋪那里不歡迎西班牙人和馬進去,再前一點有間藥鋪,那里不歡迎中國人和袋鼠,人家不歡迎有啥辦法,我不喜歡西哥特人,明天給咱們的書店弄個標語不歡迎西哥特人和蜘蛛”。

這是一種睿智而深沉的愛。

面對厄運,怎么自救?還是靠智慧和強大的心靈。

3

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請讓閱讀來幫忙。

“想象力比知識重要”這句話曾經非常流行。其實它的初衷是為了讓人重視想象力,愛因斯坦說的時候已經讀了不少的書。

因為想象力和知識并不矛盾。

孩子從小就應該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獲取想象力騰飛的知識。

你不要以為靠胡思亂想就能想象出好的東西。我覺得知識是土壤,想象力是上面生長的各種東西。

讓孩子閱讀,可以為想象力的發(fā)展提供養(yǎng)料,也給他們的人生增添趣味。

父母可以給孩子們講童話故事和神仙的世界。

有人說,神話沒有任何的價值。

不敢茍同,依然記得自己小學時讀希臘神話和一千零一夜故事時的感受。

《海的女兒》讓一個孩子感受愛的力量和生命的意義。而阿拉神燈和飛毯更是讓人覺得這個世界不可思議。

同樣的人眺望星空,那些相信神話的孩子的感觸和不相信神話的孩子是不一樣的。

有媽媽給孩子讀童話或者神話,說有點枯燥無味,總是一樣的劇情,一樣的結果。

建議你一定要看看給孩子讀的是什么版本,什么名師點金版、經典刪減版,這些書就算包裝再好,也不要拿來讀,這些是被人加工之后,嚼過的東西,食之無味。

所以盡量找完整版給孩子讀,給孩子讀的書不要馬虎。

另外閱讀也能讓孩子從書本中學會勇敢、正直、自律、善良的一些道德品格。

孩子的心靈里,真的需要這些種子。這些東西都是陪伴孩子一生的。

4

孩子們生來就富有想象的天賦,只是很多時候遭到了破壞。

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你要小心保護,積極地鼓勵。

我發(fā)現(xiàn)兒子一個人在家里玩的時候,會將自己的那10多只恐龍在床上擺開,然后開始自己編故事玩。

他的想象世界里,自己是一只棘龍,也是其中的一員。

每次看見他這樣玩,我都會小心翼翼地觀察,傾聽,不去打攪。

他常常玩完后就會將恐龍在桌子上排一列長長的隊伍,非常有秩序感。

有些孩子喜歡玩過家家的游戲或者角色扮演的游戲,也常常是孩子自身想象力發(fā)展的需求,父母要積極地鼓勵。

很多父母不理解孩子,會強硬地將孩子搭建的場景拆掉,說是要整理房間,沒有打招呼就破壞掉孩子的想象世界。

你不僅僅是破壞了孩子的樂趣,也許還破壞了孩子的興趣和天賦。

5

試著讓孩子去編故事。

兒子常常會跟我編一些故事,他會講書本里的故事,但是講著講著他就會天馬行空地編。

常常有點離譜,但是我知道不能否認他,反而應該去保護。

給孩子讀故事書的時候,就是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的好時機。

每次給孩子讀故事,可以在一些關鍵的地方停住,然后鼓勵孩子自己去想象下面的故事情節(jié)。

然后再跟孩子一起去看故事的發(fā)展,如果孩子猜對了可以鼓勵他。如果沒猜中,那也可以夸獎孩子“你編的故事跟書里的故事一樣精彩,甚至還要好些呢!”

可以試著這樣去訓練孩子的想象力。

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寫不好作文?

一個是閱讀量少,沒有足夠的詞匯和語感來支撐,因為這些是作文的骨架和血肉。

另外就是實際的經驗少,平時兩點一線的生活,很難去真正體驗生活。

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想象力。有些媽媽說孩子也讀了不少書,還是寫不好,就是這個原因,因為頭腦里的概念和思想才是一篇作文的靈魂。

當孩子有充分的想象力,那他才會有好的構思,才會有精彩絕倫的描述,甚至一些出乎意料的神來之筆。

更重要的是,有趣的人離不開想象力,有趣的人生更需要想象力。

做有趣的父母,養(yǎng)有趣的孩子吧!

父母怎么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父母怎么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一般而言,孩子都希望父母陪同在身邊,因為有人陪著總是比較安心。而且父母陪同孩子一起游戲做事,不僅能增進親子關系,還可能發(fā)現(xiàn)孩子某些方面的潛能,并適時予以引導。其實,孩子的生活重心就是游戲,幼兒教育多半是在游戲中進行,這便是所謂的寓教于樂。但是,很多父母并不注意陪同孩子的方式方法,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甚至遭到抵觸。那么,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只需要做好下面這三點就好了。

第一,用心傾聽,不要長篇大論。

有父母在旁邊陪同,子女會很高興地自己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講得過多,反而不如看到子女哪里需要幫助,偶爾說一句的效果好。家庭教育不像學校教育,不需要長篇大論,要不然怎么算家庭教育?如果父母整天跟子女講大道理,那么父母就變成老師,而不是父母了。老師和學生是什么關系?就是學生一旦畢業(yè)了,離開學校以后,就跟老師沒關系了??峙聸]有哪位父母愿意看到子女長大了,最后跟自己沒關系了。

許多父母喜歡在子女面前滔滔不絕,很少去聽子女說話,這種做法只會制造跟子女之間的緊張和沖突,使得兩代人之間更加不能相互了解。人都愿意接受對自己有幫助的言論,而不喜歡聽大道理。整天長篇大論,時間久了會被當做耳邊風。父母和孩子說話,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思考,用他聽得懂的話去表達,說到他能聽得清楚明白為合宜。長篇大論沒有哪個孩子聽得進去。

父母陪同子女,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通過觀察子女的行為,了解他的動機是什么。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多用耳朵聽聽子女都說些什么。父母用心聽子女的話,才能夠從中聽出真正的用意。子女把心中的困惑或問題說出來,對父母了解子女有很大的幫助。子女的意見如果和父母一致,可以鼓勵他,稱贊他,以增強他的信心。如果不一致,必須加以疏導、溝通,不能責罵他、取笑他,不能嚴格規(guī)定他要接受父母的意見。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盡量尊重子女的意見,子女才會樂意和父母溝通。

第二,適度放手,不要過分熱心。

在陪同子女的過程中,需要對子女進行合理的限制,這是必須的。不要看西方人很自由,就把限制看成是壞事情。其實就連西方對未成年子女也有嚴格的一面,媽媽常用的一句話就是“Don’tdoit”,不要做這種事。什么都無所謂,那就不是自己的子女了。但是有了合理限制之后,父母就不要再過分熱心地指手畫腳去干預孩子。否則會變成一種障礙,令孩子生厭。

比如爸爸陪兒子一起玩積木,只要告訴他不能往嘴里放,不要四處亂扔就好了。剩下的就讓孩子憑借自己的想象力去創(chuàng)造,這才是玩玩具的目的??墒怯械陌职志褪翘珶嵝?,本來兒子玩得很高興,爸爸偏偏在一旁告訴他:這個門搭得不夠寬,那座樓蓋得不夠高,說來說去分明是爸爸自己在玩。如此一來,孩子根本就沒有興趣,可能干脆不玩了。

有的父母在陪子女玩游戲中,忘記自己的責任。天底下哪里有童心未泯到把自己也當做小孩一樣的父母?偏偏有很多人就是這樣,和小孩玩到忘記了自己,甚至和小孩玩到吵架的地步,真的是忘記了我是誰。父母自己心理不健康,當然也會影響到子女的心理健康。

第三,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

父母陪同子女時,就要一心一意的陪伴,不要再去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嬰兒笑的時候,父母也跟著笑,彼此產生交流,才是共同度過。有的父母名義上是在陪孩子,實際上卻在一旁上網聊天、玩游戲。這樣形式上的陪同,當然不會收到上述的效果。既然陪他,就要讓他切實地感受到。父母想想將來自己生病的時候,孩子雖然坐在旁邊,手上卻在玩著電腦,會是什么樣的感覺?

父母陪同孩子的目的,是通過共度的過程仔細地觀察子女的成長狀況,然后根據孩子的言行和身心情況,調整完善在家庭教育中的方法和節(jié)奏。在陪同子女的過程中,要用心傾聽、適度放手、一心一意,避免長篇大論、過分熱心,更加不能三心二意。這樣高質量的陪伴,才有讓孩子真正有所受益。

父母教育孩子十大誤區(qū)


1)讓保姆、爺爺奶奶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不會說話也可以交流。肌膚的接觸,擁抱,關注的眼光,和他說話。孩子需要不斷的交流,會變得比較聰明,對愛有安全感。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huán)境下長大。腦子會變得怪異呆滯。終生追求那童年,嬰兒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遠缺乏愛的安全感。

2)把孩子當成炫耀比較的對象。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常常說,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況且常常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帶給他多一份不滿和痛苦。對于事情沒有什么幫助。

這種比較和競爭的心理,也導致中國人團體比較無法和諧做事,喜歡互斗。對于能力強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來。學校的老師更是火上澆油。整個家長和老師的教育觀念需要加速修正。

3)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很多父母抱著傳統(tǒng)的觀念,把父母擺在權威的角色。認為子女是屬于父母的。這種不把孩子當一個擁有完整權利個體的錯誤觀念,導致個人和社會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量,不要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隱私。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

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導致社會缺乏服務和尊重的觀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4)按照自己的目標塑造孩子。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適合,或者不喜歡。譬如學鋼琴,譬如出國。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斗爭大會。犧牲了親子的和諧關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理想。當子女長大回想起童年,盡是不快樂的回憶。的確是些愚蠢父母的作為。

5)過分注重學習成績。認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高考,面向出國。

很多父母愚蠢地以為學校的成績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標兩個,一是高考,二是留學。目標定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誘苦苦哀求,來達到這個目的。這個科舉時代遺留的過時觀念,仍舊深存人心。

其實事實擺在面前,現(xiàn)在有很多人出國回來還是找不到工作。許多名校畢業(yè)生現(xiàn)在也難以適應社會。在學校的成績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6)認為睡覺就是懶惰。

成長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全國教育界正在集體犯罪,剝奪孩子們的睡眠時間。毀滅中華民族的健康下一代。很多孩子6點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時。全國還在推廣早起才健康的錯誤觀念。睡眠不足會影響發(fā)育。腦力會減退。我們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7)認為孩子不應該做家事,應該把時間拿來學習。

社會學家調查的結果說明,常做家務事的孩子將來生活比較幸福??赡苁且驗樘幚硎虑榈哪芰Ρ容^強。所以長大以后比較容易應對挫折?;蛘弑容^能面對挫折。中國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學習好,剝奪了孩子做家務事的機會,剝奪了孩子學習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機會。

8)缺乏幽默感和輕松的一面。

或許因為各種壓力,家庭的基本氣氛就是逼孩子學習。什么是家庭生活?什么是親子活動?完全不知道。父母因為生活壓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輕松。一切都是逼,都是趕,都是高考。

9)認為父母的愛可以是對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很多人以為父母的愛就可以當作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說的一句話:“我們這樣做,也是因為愛你,為你好啊?!毕胗眠@句話堵住子女的反駁。父母的要求應該要合理。讓孩子心服口服。

10)認為養(yǎng)孩子是艱苦的義務,并非享受。

中國父母,經過傳統(tǒng)的教育,習慣把養(yǎng)育兒女當成艱苦的義務。也因為這個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報,孝順。比較正確的態(tài)度是養(yǎng)孩子是一種上天賜予的享受。應該享受和子女相處的時光。享受著孩子健康成長的樂趣。

80后父母育兒的3大誤區(qū)


曾經在人們心中還是孩子的“80后”也開始為人父母了,這些受過高等教育、對自己的幼兒教育想法和做法過度自信的群體,在育兒過程中,往往喜歡根據自身成長經歷總結相反的教育方式,甚至下意識照搬父母教育自己的經驗來教育寶貝。專家說,80后父母在家教問題上存在的問題將會左右到孩子未來的發(fā)展。

下面總結了幾個80后家長教育子女中的誤區(qū),讓我們看看這些錯誤,您身邊有沒有。

誤區(qū)一:

愛孩子就給他最優(yōu)越的生活

80后父母有話說: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讓我們有條件為寶貝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物質生活條件!經常能聽到家長之間溝通如何為孩子選購精加工營養(yǎng)品,經??吹胶⒆邮种袔装僭耐婢?,甚至看到休息日家長帶著未滿6歲的孩童穿梭于各類學習班,而忽視孩子在成長中的生理需要及生活體驗的過程。

“看似家長的投入卻并非適合寶貝的成長?!庇捉虒<艺J為:孩子更需要的是生活中從父母處直接經驗的獲得,在生活中學會生存,在模仿、交往中學會學習?!安粦獙W習視為結果的展示,更應關注的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促進。家長需要從孩子自身需求出發(fā)、從寶貝年齡特點出發(fā),讓寶貝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最根本生活學習過程的快樂體驗?!?/p>

誤區(qū)二:

教育孩子啥事都講民主

80后父母有話說:我們崇尚自由、民主,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凡事也要民主。

有的家長認為對于孩子的每個要求給予充分的尊重和認同就是先進的、民主的。在家庭教育中無具體評價的賞識,如在孩子做對任何事情時,家長的贊賞語言都會是“寶寶真聰明”,不忍心拒絕孩子哪怕不合理的要求,不去表達自己對孩子無理要求的不快,認為這樣可以給孩子營造寬松、民主的教養(yǎng)環(huán)境。

專家認為,這樣的做法恰恰忽視了一點:沒有原則的“民主”是對孩子一味的縱容,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翱此啤裰鳌慕逃h(huán)境卻是讓孩子陷入欲望滋生的‘黑洞’,使得孩子反而失去了民主帶來的快樂,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不能在社會生活中換位思考,從而影響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p>

誤區(qū)三:

把孩子當小大人對待

80后父母有話說:我希望自己沒有完成的心愿在孩子身上實現(xiàn)。

初為人父母的80后家長對自己寶貝有著較高的期望,甚至將孩子當做自己的翻版培養(yǎng),為此在孩子出生后就根據自己的意愿設計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項目、用成人定勢思維來規(guī)范寶貝的行為。

“當寶貝用自己的視角來認識世界時,家長不斷地將自己的意識灌輸到孩子的頭腦中,使得孩子說大人話、做大人事兒,為此家長還沾沾自喜?!睂<姨嵝鸭议L,隨著寶貝的成長,逐漸形成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點,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為孩子選擇活動,忽視寶貝自身的需求從而讓孩子們產生逆反的心理。“在家庭教育中,‘教育’二字是雙邊活動,不僅僅是家長教育子女,孩子們的行為也是教育父母的過程,年輕的父母應在家庭教育中視子女為伙伴,放低自己的年齡試著用兒童的思維方式與寶貝共同思考、游戲,擺正家庭教育的天平?!?/p>

育兒心得:父母要多關心和陪伴孩子


育兒心得:父母要多關心和陪伴孩子

做父母的無論有多忙,都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陪伴,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下面和大家交流交流我的育兒心得。

一、帶孩子認識大自然,在和孩子玩的過程中,讓孩子了解生活中的知識。錕錕的外公家在鄉(xiāng)下,每當節(jié)假日時,我們經?;厝ネ?。我會帶孩子去田邊地頭散步,看看莊稼,摘摘野花,觀察昆蟲。夏天田里福壽螺很多,我和孩子經常捉福壽螺給鴨子吃,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了解福壽螺,印象深刻。春天,和孩子一起上山挖筍、剝筍,其樂無窮。

二、言傳身教,讓孩子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上小班時,老師就教會孩子怎么折衣服了。我經常會對錕錕說:“你能幫媽媽折衣服嗎?”孩子會很樂意地說好。有時還會主動讓我把他的小衣服留給他折。家里種了些花,經常要修剪。錕錕看見了,躍躍欲試,于是我們就把剪刀給他,然后在旁邊指導他怎么修剪?,F(xiàn)在,錕錕已經學會修剪花草了。

三、經常和孩子交流。只有通過和孩子交流,你才能了解孩子,增進親子關系。在家時,我經常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有沒有發(fā)生一些有趣的事?你的好朋友是誰???今天你過得開心嗎?……”

有一次,接送孩子時,發(fā)現(xiàn)孩子會主動和保安叔叔打招呼,但沒和值日老師打招呼。后來與孩子交流后才知道:孩子覺得不認識值日老師,就沒打招呼。我對他提出要求,希望他以后也能和值日老師打招呼。從那以后,孩子變得更有禮貌了。

四、讓孩子快樂自信地度過幼兒時期。有時看到同齡的孩子識字量多,畫的畫特別漂亮,唱歌跳舞樣樣行,也很羨慕,也猶豫要不要讓孩子上興趣班。但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同,能力發(fā)展也不同。錕錕雖然不喜歡唱歌跳舞,沒有別的孩子那么出色,但他陽光、快樂、自信,這就足以讓我們感到高興。

五、與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從錕錕上幼兒園開始,我們就給他定了《幼兒畫報》。我和婆婆經常和他一起看幼兒畫報。雖然他識字量不多,但他對畫報極感興趣,樂于閱讀。現(xiàn)在每晚睡前都要看幾個故事才舍得去睡覺。

六、讓孩子合理發(fā)泄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以前經常在孩子不高興發(fā)脾氣時,對孩子發(fā)火,結果反而鬧的不好收場。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再安撫他的情緒,效果反而好。

七、鼓勵孩子多運動。陪孩子玩球、騎腳踏車、玩輪滑…..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運動可以適度舒緩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祝福我們的孩子們健康茁壯成長!

相關推薦

  • 做有趣的父母陪伴孩子 做有趣的父母陪伴孩子 1 在親子閱讀交流時,有媽媽問我,“我不知道怎么給孩子講繪本,更講不好故事,因為我無法想象更多的東西,感覺自己講得沒有趣味,孩子不愛聽?!?還有媽媽問,“能不能給孩子讀童話?” ...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對父母陪伴的句子 我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力。~~關于這個還有哪些句子?編輯特地花時間為你收集并編輯了對父母陪伴的句子,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
    2023-12-19 閱讀全文
  • 陪伴父母的短句子 或許下面的“陪伴父母的短句子”能解決你當前的困惑,我希望這些句子能夠給大家?guī)韺嵱玫牟呗?。做最好的自己,不聽任何人的閑言碎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種短句是非常常見的。短句具有表意靈活、簡潔明快、節(jié)奏感強這三個特點,在文章中多運用短句,能夠讓文章更清晰明了的表達文意。...
    2024-05-09 閱讀全文
  • 父母怎么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父母怎么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一般而言,孩子都希望父母陪同在身邊,因為有人陪著總是比較安心。而且父母陪同孩子一起游戲做事,不僅能增進親子關系,還可能發(fā)現(xiàn)孩子某些方面的潛能,并適時予以引導。其實,孩子的生活...
    2020-09-30 閱讀全文
  • 父母教育孩子十大誤區(qū) 1)讓保姆、爺爺奶奶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不會說話也可以交流。肌膚的接觸,擁抱,關注的眼光,和他說話。孩子需要不斷的交...
    2020-12-09 閱讀全文

做有趣的父母陪伴孩子 1 在親子閱讀交流時,有媽媽問我,“我不知道怎么給孩子講繪本,更講不好故事,因為我無法想象更多的東西,感覺自己講得沒有趣味,孩子不愛聽?!?還有媽媽問,“能不能給孩子讀童話?” ...

2020-09-29 閱讀全文

我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力。~~關于這個還有哪些句子?編輯特地花時間為你收集并編輯了對父母陪伴的句子,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

2023-12-19 閱讀全文

或許下面的“陪伴父母的短句子”能解決你當前的困惑,我希望這些句子能夠給大家?guī)韺嵱玫牟呗?。做最好的自己,不聽任何人的閑言碎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種短句是非常常見的。短句具有表意靈活、簡潔明快、節(jié)奏感強這三個特點,在文章中多運用短句,能夠讓文章更清晰明了的表達文意。...

2024-05-09 閱讀全文

父母怎么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一般而言,孩子都希望父母陪同在身邊,因為有人陪著總是比較安心。而且父母陪同孩子一起游戲做事,不僅能增進親子關系,還可能發(fā)現(xiàn)孩子某些方面的潛能,并適時予以引導。其實,孩子的生活...

2020-09-30 閱讀全文

1)讓保姆、爺爺奶奶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不會說話也可以交流。肌膚的接觸,擁抱,關注的眼光,和他說話。孩子需要不斷的交...

2020-12-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