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一年過去了》

發(fā)布時間:2021-10-12 大班語言教案 大班語言教案幼兒園 幼兒語言教案

【活動目標】

1、樂于傾聽他人的講述,能為同伴的進步而感到高興,體驗新年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及大膽自我表現的能力。

3、知道新年過后自己又長大一歲了。

【活動準備】

1、慶新年音樂帶、詩歌《一年過去了》。

2、為幼兒貼上紅五星,表揚他們的成績;提出新的要求,鼓勵幼兒在新的一年里要有更大的進步。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新年來到了。

小朋友們,咱們一起動手把教室裝扮得這么漂亮,這是為什么呀?(新年到了)對,咱們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是為了迎接新年。

二、詩歌《一年過去了》

——結合詩歌內容和自己的生活談談自己是怎樣過新年的?

1、提問:詩歌中都講了什么?你覺得在這一年中你自己有變化嗎?長高了嗎?重了嗎?咱們再來想想看老師都教會了你什么呢?也算算看我們離上一年級還有多長時間?

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一年中都長高了、長胖了,也學會了很多本領,看著你們長大快上小學了,老師也很開心。

2、講講自己是怎樣過新年的。(提示環(huán)境、衣著、交往等方面)你們自己又是怎樣過新年的?(放鞭炮、禮花、穿新衣、參加聚會、走親戚、拜年、收壓歲錢。)

教師小結:原來每個小朋友的新年都過得這么有意思啊,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去親戚家吃飯,還可以收到壓歲錢,因為我們小朋友年齡小,所以我們可以看大人放鞭炮。

三、請幼兒自己或結伴選擇表演道具,同老師一起隨音樂自由舞蹈,師生同歡樂。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qū)活動中進行歌舞表演。

2、發(fā)揮幼兒想象,繪畫或者利用各種材料制作新年來到了。

附詩歌:《一年過去了》

一年過去了,新年又到了。

量量看,我高了多少?

稱稱看,我重了多少?

想想看,老師教我的本領學會了多少?

算算看,離上一年級的時間還差多少?

媽媽呀!我又長大了一歲,進步真不少。

老師夸獎我真好!真好!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搬過來,搬過去》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共讀一本書,了解故事的內容;在讀圖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猜猜人物、摸摸書本、說說想法、編編故事等方法,讓學生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投影、課件、故事繪本、畫架及房子造型的圖板。

2.知識準備——課前豐富學生關于動物的一些知識。

【教學過程】

一、聊聊書名,觸摸書本。

1、猜猜主人公

出示繪本扉頁讓學生猜猜本書的兩位主人公是誰?

2、讀讀繪本名

這本書就在這里,誰想先摸一摸這本書呀?

出示繪本書名——《搬過來,搬過去》認識“搬”字

猜猜書中的主人公要搬的是什么?猜猜它會講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3、出示故事的第一頁

使學生對兩位主人公的外形有更直觀的認識,明白“高大”和“矮小”的意思,并讀讀書上的四句話“這是長頸鹿。她非常高大?!薄斑@是鱷魚。他非常矮小?!?/p>

讓學生看著畫面,試著用上“高大”和“矮小”稱呼主人公并和他們打打招呼。"屈,老師.教,案,網"如:“你好呀,高大的長頸鹿?!?/p>

4、愛的初體驗

關注第二頁引導學生依據書中的信息分辨出主人公的性別和他們之間的愛人關系。

二、師生共讀,觸摸故事。

1、聽聽故事的前一部分——“搬過來”。(板書:搬過來)

因為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故事是一個圖畫故事,所以你除了聽老師講故事之外,還要會看圖,觀察圖畫與故事的聯(lián)系,也可以根據圖畫的內容猜測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聽清楚了嗎?那故事就要開始咯!(教師開始結合圖畫朗讀“搬過來”這個部分的故事。)

(1)對長頸鹿來說“不理想”表現在哪兒?

行走問題——睡覺問題——坐下休息問題(板書以上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在每個問題出現的時候相機引導學生為圖畫書補白——如:長頸鹿小姐撞到頭的時候會說些什么?“哎喲,!”使學生對“一點也不理想”有正確、直觀的認識。

(2)愛的再體驗

從第七頁鱷魚先生的話中初次體會家人之間的關心和體諒

2、聽聽故事的中間半部分——“搬過去”。(板書另一半課題:,搬過去)

(1)放手讓學生依據前一部分的學習方式找出——對鱷魚來說“困難”又表現在哪兒?

吃飯問題——門把手問題——上下樓問題——上洗手間問題——晾衣服問題(板書以上內容)

在此進行“因為……所以……”這個句式的訓練。如“因為門把手太高了,所以鱷魚先生夠不著?!?/p>

(2)愛的三體驗

關注第十五頁鱷魚和長頸鹿的難過

讓學生把自己當作主人公,老師用采訪的方式引導學生說出他們的心里話?!镑{魚先生你為什么不開心呢?”“長頸鹿小姐你住在這里不是很方便嗎?怎么也不開心呢?”

從而再次體會家人之間的關心和體諒,這里他們的難過應該不僅僅是抱怨,而是在為對方著想,為對方的不便難過。

3、聽聽故事的結尾部分——“有新家了”。

(1)編編故事。

那該怎么辦呢?(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也激起繼續(xù)閱讀的期待。)

請你當回小作家,說說他們會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看誰能把接下來的故事編得最有創(chuàng)意,最有意思,那就是咱們班的“故事大王”。請學生先在四人小組里說一說。

教后反思:

這是一本讓你第一眼就喜歡上的圖畫書,可愛的形象,柔和的色彩,幽默夸張的動作表情。繪本大意是:一位小個頭的鱷魚先生愛上了一位大個頭的長頸鹿女士,因彼此相愛而生活在一起,卻因為相互間的巨大差異而面臨著許多的麻煩;但他們終于勇敢地攜起手來,共同打造幸福的生活。

為了讓幼兒便于理解友誼,我將長頸鹿和鱷魚設計成好朋友,孩子們對畫面很感興趣。

在活動過程中,有幾點值得分享之處:

1. 開放性的提問。在課堂上,小朋友們也被故事所深深的吸引。我通過,先出示封面,讓孩子們觀察這本書的封面,說說這本書講的是關于誰的故事,長頸鹿和鱷魚油什么差異。然后我把主動權拋給了幼兒,讓幼兒觀察圖片并思考辦法。在這個過程中,積極鼓勵幼兒動腦筋去思考全面的辦法。

2. 閱讀過程中,我注重幼兒的表達。如,讓幼兒猜測著他們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比如:長頸鹿的床太高了,鱷魚只能睡到地板上;長頸鹿家的洗臉池太高了,鱷魚的臉每天都臟兮兮的;長頸鹿家的櫥柜太高了,鱷魚幫不上他太太的忙……同時幼兒為了能讓他們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想了許多辦法:把他倆的房子連在一起,中間開個小門,這樣他們都方便而且還可以見面;住在長頸鹿家,因為他們是愛人關系,所以當鱷魚夠不著東西時,長頸鹿可以把鱷魚抱起來,幫助他……我為他們的想象力而驚嘆,或許這就是繪本帶給我們的魔力。

3.為了幫助幼兒便于觀察,我除了用課件,還用簡單的圖示表示:吃飯問題;門把手問題;樓梯問題;馬桶問題;晾衣服問題等等,當幼兒在長頸鹿和鱷魚的新家圖片中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掉時感到非常興奮和油成就感。

本次活動繪本教學選材很重要,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去開展,才能行云流水般地把活動開展下來。作為大人,看這個繪本同樣深有感悟,在和愛人、家人遇到困難時不能一味的放棄、退縮或者互相埋怨,應該一起想辦法,一起動手改變、克服困難。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貓哪里去了》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線索,結合自己的想象大膽創(chuàng)編故事,培養(yǎng)幼兒互相幫助戰(zhàn)勝困難的情感。

2、嘗試設計路線圖,創(chuàng)編不同情節(jié)的故事,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線索制作多媒體動畫課件。

2、設計路線圖(每人一份)。

3、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二、師:今天,我請了兩位小客人一起來跟我們上課,你們看,是誰呀?(出示小貓、小狗圖示)。

師:他們倆是一對好朋友,還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你們想聽嗎?

三、根據線索,想象講述

師:小狗和小貓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倆個今天約好一起去參加小熊的生日晚會。小狗來找小貓,看見小貓家里的門鎖著,小鴨子告訴小狗,今天一大早,小貓就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了。

1、師:小狗一聽,急了,到處去找小貓,想一想,小狗可能會到什么地方去找小貓呢?

2、師:找呀找,哎呀,小狗一不小心,摔到哪里去了?

(1)小狗掉下去以后,心里會怎么想呢(2)怎么辦呢?"教.案來自:"小狗會想哪些辦法來呢?

師:小狗轉身發(fā)現洞里還有許多小東西,看看能不能幫助小狗爬上來呢?(展示陷進里的輔助物)

師:小狗在大家的幫助下,終于爬了上來,心里怎么想呢?

3、繼續(xù)找小貓,想想看,他可能還會碰到哪些事呢?

4、師:最后,小朋友猜猜小狗在哪里找到小貓的。

5、師:小狗終于找到了小貓,這時天快黑了,兩個好朋友高高興興地去參加小熊的生日晚會了。

四、再次感知,完整講述

師:其實,剛才小狗找小貓的過程中發(fā)生的許多事連起來就是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著圖把這個故事講一講,好嗎?

五、制作路線,交流表述

1、要求幼兒畫出小狗經過的路線圖,并添畫出故事情節(jié)。

2、根據自己設計的路線圖跟旁邊的小朋友講講或講給客人老師聽。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這種特點的環(huán)境中自然流露出關心小動物的情感,達到了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教師利用生動形象的插入畫進行教學,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孩子的思維,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環(huán)節(jié)設計緊湊,過渡自然,提問設計科學,能引起幼兒主動想象,激發(fā)幼兒主動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師教態(tài)親切自然,語言表情富有感染力,選材符合幼兒的身心年齡特點,活動過程中老師非常注意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個性,符合新《綱要》精神,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并與教具與材料互動,課堂效果較好。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貓醫(yī)生過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貓醫(yī)生要去哪里?怎樣才能過河?”進行完整、連貫的講述。

2、引導幼兒根據各種動物的自身特點編出合理情節(jié)。

3、通過“聯(lián)想法、排除法”啟發(fā)幼兒圍繞重點進行感知、理解、表述。

【活動準備】

“貓醫(yī)生過河”掛圖,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感知、理解畫面內容。

1、這是哪里?有誰?

2、故事(一)

3、貓醫(yī)生為什么要過河?

二、解決問題。

帶著問題想一想,小動物會怎么幫助貓醫(yī)生過河呢?

引申:貓醫(yī)生急著要過河,那個方法可以又快又安全的到達對岸呢?(分組討論)

三、復述故事。

1、連貫的講述故事。

2、為故事起個名字。

四、課后延伸。

如果貓醫(yī)生想請你幫忙,你會怎么幫助貓醫(yī)生呢?

附故事:貓醫(yī)生過河

前幾天,接連下了幾場大雨,河對岸森林里許多動物都受涼生病了。他們打來電話,( )請貓醫(yī)生為他們看病。貓醫(yī)生放下電話,急忙背起藥箱,向小河對岸的森林走去。走到河邊,他愣住了。貓醫(yī)生急得大叫起來:喵喵!誰來幫我過河?游泳的大白鵝聽到了,正在洗澡的水牛聽到了,在散步的大象聽到了,在抬水桶的小兔姐妹也聽到了,它們都說:不要緊,不要緊,我們來幫你。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豬先生去野餐》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猜猜、看看、講講、說說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并能用語言進行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2.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知道適合別人的東西并一定適合自己,做真實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活動準備】PPT、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大家都知道小豬吧,那在你的印象中小豬是怎樣的?(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故事,故事里的小豬又會是怎樣的呢?)

2.介紹故事名稱:一起來看看,誰知道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3.討論:有誰知道,什么是野餐?

過渡語:那我們就來聽聽故事里的豬先生在野餐的途中,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聽聽、猜猜、講講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傾聽故事第一段(開始----一定能打動她)

1)故事里講了一件什么事?

2)討論:豬先生這樣的準備能打動豬小姐嗎?為什么?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

過渡語:那豬先生的朋友們也會這樣想嗎?他們會說些什么呢?一起來聽聽?

2.猜講故事第二段(路上----我給你一個建議)

1)猜想:狐貍會提什么建議呢?為什么?

2)傾聽故事驗證猜想:那究竟是什么建議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狐貍到底提了個什么建議?

---狐貍為什么要把自己美麗的尾巴給了豬先生?

---那你們來看看,豬先生戴上了狐貍的尾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過渡語:尾巴借給了豬先生讓他看上去顯得聰明一點,但到底這樣能不能打動豬小姐呢?我們接著往下聽。

3.猜講故事第三段(接著----豬先生很滿意)

1)看圖猜想:獅子會給豬先生什么建議呢?為什么?

2)傾聽故事驗證猜想:(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豬先生對現在的形象滿意嗎?為什么?

過渡語;豬先生現在看上去既聰明又威猛,這樣能打動豬小姐嗎?說說你的理由。

4.看圖猜講故事第四段(出示圖)

1)看了這張圖片,你覺得發(fā)生了一些什么事?

2)傾聽并驗證猜想:一起來聽聽、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

----豬先生身上怎么會有斑馬條紋的之前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那斑馬都說了些什么呀?(理解什么叫英俊?)

過渡語:豬先生得到了三位朋友的幫助,看起來聰明、威猛又英俊。不知不覺來到了豬小姐的家門口,豬小姐會喜歡這樣打扮的他嗎?

5.傾聽故事第五段:(終于----他會來收拾你的)

1)到了豬小姐的家,發(fā)生了什么事?

2)討論:豬小姐說的話說明了豬先生在豬小姐心中是怎樣的一個印象?

3)自主討論:豬先生該怎么辦呢?你們來幫忙出出點子吧。

過渡語:那究竟豬先生該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完整聽一遍故事吧。

三、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1)豬先生是怎么做的?

2)這回,豬小姐見到豬先生是什么反應呢?

3)這一路上,豬小姐把丑八怪的故事仔仔細細地講給了豬先生聽,那這個時候豬先生在想些什么呢?

小結:原來,適合別人的東西并一定適合自己,做真實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推薦

  •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搬過來,搬過去》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共讀一本書,了解故事的內容;在讀圖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猜猜人物、摸摸書本、說說想法、編編故事等方法,讓學生感受閱讀帶來的...
    2021-07-23 閱讀全文
  •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貓哪里去了》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線索,結合自己的想象大膽創(chuàng)編故事,培養(yǎng)幼兒互相幫助戰(zhàn)勝困難的情感。 2、嘗試設計路線圖,創(chuàng)編不同情節(jié)的故事,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線索制作多媒體...
    2021-08-11 閱讀全文
  •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貓醫(yī)生過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貓醫(yī)生要去哪里?怎樣才能過河?”進行完整、連貫的講述。 2、引導幼兒根據各種動物的自身特點編出合理情節(jié)。 3、通過“聯(lián)想法、排除法”啟發(fā)幼兒圍繞重點進行感知、理解、表述...
    2021-10-11 閱讀全文
  •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豬先生去野餐》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猜猜、看看、講講、說說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并能用語言進行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2.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知道適合別人的東西并一定適合自己,做真實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活動準...
    2021-09-15 閱讀全文
  • 大班語言課程 《搬過來搬過去》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jié)中,大膽講述和推測兩個好朋友住在一起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 2、感受故事的主人公面對困難時的積極態(tài)度。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畫有問題的圖示、一米尺 三、活動過程...
    2019-12-12 閱讀全文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共讀一本書,了解故事的內容;在讀圖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猜猜人物、摸摸書本、說說想法、編編故事等方法,讓學生感受閱讀帶來的...

2021-07-2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線索,結合自己的想象大膽創(chuàng)編故事,培養(yǎng)幼兒互相幫助戰(zhàn)勝困難的情感。 2、嘗試設計路線圖,創(chuàng)編不同情節(jié)的故事,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線索制作多媒體...

2021-08-1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貓醫(yī)生要去哪里?怎樣才能過河?”進行完整、連貫的講述。 2、引導幼兒根據各種動物的自身特點編出合理情節(jié)。 3、通過“聯(lián)想法、排除法”啟發(fā)幼兒圍繞重點進行感知、理解、表述...

2021-10-1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猜猜、看看、講講、說說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并能用語言進行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2.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知道適合別人的東西并一定適合自己,做真實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活動準...

2021-09-15 閱讀全文

一、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jié)中,大膽講述和推測兩個好朋友住在一起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 2、感受故事的主人公面對困難時的積極態(tài)度。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畫有問題的圖示、一米尺 三、活動過程...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