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巧治孩子寫作業(yè)的“拖拖拉拉”

發(fā)布時間:2021-08-26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寫作業(yè)拖拉,多數(shù)家長煩惱不已。山師附小六年級帶班多年的班主任許麗萍老師建議,家長先不要盲目抱怨或責備,應找出真正原因,再對癥下藥。

注意力不集中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平均注意力時間為10分鐘,15分鐘后,孩子就開始坐不住了?!奔议L此時大多催促讓孩子快點寫。

對策:使用遞增法。許老師建議家長觀察一下,孩子寫作業(yè)多長時間會出現(xiàn)小動作,假如是10分鐘,以后孩子寫作業(yè)的時間就按10分鐘,到點后就讓孩子玩一會兒。兩個月以后,可慢慢遞增,11分鐘、12分鐘、13分鐘……

感統(tǒng)失調(diào)

如果孩子總是出現(xiàn)把b讀成p,把E反著寫,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搞小動作等,就要考慮孩子是不是感覺統(tǒng)合能力失調(diào)。

對策:帶孩子到專業(yè)的感覺統(tǒng)合能力訓練機構做專業(yè)訓練。

情緒困擾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專注寫作業(yè)40分鐘是沒有問題的,但為什么還有孩子拖拉呢?這時就要考慮情緒困擾的因素。

對策:試試遞減法。如果孩子有壞情緒,可以讓他吹氣球來釋放情緒,吹爆幾個氣球后,一切煩惱都沒有了。然后用遞減的方法換學科。如果孩子剛開始看的是語文,到20分鐘左右就可以讓他換成英語,每次完成作業(yè)后,可以獎給孩子喜歡的東西。

家庭氛圍不和諧

如果孩子回到家,聽到的是爸媽的爭吵,或是見到一張沒有表情的臉,孩子的情緒能好嗎?

對策:家長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緒。許老師提出,家長的行為和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的批評或者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情,家長不妨讓孩子回到家先放松一下,玩一會兒或看看動畫片,之后再寫作業(yè)。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孩子寫作業(yè)拖拉要怎樣治


問:為什么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總很短?

幼齡段的孩子本身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可能坐個15分鐘就需要活動活動,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其實不用太擔心,可以讓孩子隔段時間適當活動,幫助更好地集中精神。

另外有些孩子,本身精力比較旺盛,坐不住,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在做作業(yè)前充分運動,釋放能量,再回到書桌前完成自己的作業(yè)。

問:為什么明明作業(yè)不多,孩子還要做到半夜?

時間管理能力是需要后天培養(yǎng)的。這時,身邊的人就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如果家長放任不管,孩子沒人督促,很容易出現(xiàn)作業(yè)拖沓的情況;但有些家長可能性子比較急,常常嘮叨“你怎么還沒寫完?”,“快點做作業(yè)!”,這對孩子毫無幫助,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壓力甚至逆反情緒。

我的策略是,先和孩子一起看看今天的作業(yè)是什么,然后,和他達成共識,先做哪項作業(yè)再做哪項作業(yè),每一項都會讓他自己預估完成時間。一旦孩子有了這樣的時間管理意識,往往會表現(xiàn)得更自覺一些。

問:孩子自控能力太差怎么辦?

有些孩子其實主觀上很想快點完成作業(yè),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容易分心。

我的建議是:首先,書桌的桌面要保持干凈整潔,不能有能夠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物品。

其次,陪伴他做作業(yè)。這種陪伴并不是家長在旁邊刷手機,看視頻,而是花點心思陪孩子寫作業(yè),觀察孩子做作業(yè)的情況,做哪些作業(yè)時他是最集中精神的,哪種類型的作業(yè)他是覺得有難度、有挑戰(zhàn)的。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幫助他。

問:孩子本來就是慢性子,我該怎樣讓他高效完成作業(yè)?

有些孩子原本就是慢性子,不僅是做作業(yè)做得慢,穿衣穿鞋吃飯,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做得很慢,別的孩子需要半小時完成的事情,他1個小時才能完成。

遇到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首先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其次設定他能力范圍內(nèi)能夠完成的目標,幫助他提高效率。

我的孩子就是個慢性子,他平時吃飯需要花半小時,如果我給他設定15分鐘吃完飯的目標,他肯定是完不成的,這種“苛刻”的要求還可能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理解自己,明知自己做不到還要強迫自己做,產(chǎn)生消極情緒。

怎么治孩子作業(yè)拖拉?


開學了,家長們又開始頭疼了:平時工作就夠忙的,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做作業(yè),可現(xiàn)在的“熊孩子”啊,就不聽!就不聽!就不聽!一會玩手機,一會打瞌睡,1個小時的作業(yè)非要做3個多小時,弄到晚上11點多,第二天還不想起,這可咋辦???

這真是許多媽媽們的心聲。是啊,這些熊孩子們真夠讓我們心煩的,不過仔細想想,孩子們也沒啥錯,誰整天想學習、做作業(yè)啊,我們小時候不也想著跳皮筋、丟沙包嗎?所以,家長還真得理解孩子。

“可理解他們學習咋辦?不能整天不完成作業(yè)吧,班主任不得天天打電話??!”

其實,讓孩子專心寫作業(yè)并不難,父母只是沒找到他們的真正需求。

“孩子的真正需求不就是玩嗎,什么都不做他們才開心!”

你只說對了一半,孩子的真正需求并不只是玩,他們還不想因完不成作業(yè)而受到老師批評。

也就是說,他們也想既滿足了自己玩樂的需求,還能順利完成任務,得到老師的肯定。(當然,這是絕大多數(shù)孩子的想法,不排除兩種極端:一種孩子很明確自己要什么,有極強的自控力,他們成績頂尖,效率奇高,作業(yè)很快就完成了,但是,這樣的孩子只是鄰居家的孩子,因為太少了,非常不希望家長總拿這樣的孩子做比較,他不具普遍性;還有一種孩子完全沒有獲得老師和家長肯定的需求,他們只想的是玩,其余的不在乎,這樣的孩子一般是家庭原因,父母很少管孩子,或者前期溺愛太多,養(yǎng)成了想干啥就干啥的毛病,他們的數(shù)量也不多,也不在考慮之列。)

◆ ◆ ◆

既然了解了孩子的需求,便來分析需求

分析前必須要明確主次,到底哪項需求才是孩子的主要需求呢?

“肯定是玩??!他們最愛玩!”

不對,他們愛玩不假,但如果沒有解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這個需求,他們很難開開心心的玩。據(jù)一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在做作業(yè)時玩手機、游戲等的水準都只是平均水準的76%,這說明孩子在沒完成作業(yè)時并不能集中精力、完全放松的去玩,他們只是在拖、在逃避!

◆ ◆ ◆

為什么會拖拉、逃避呢?

可能有三個原因:

1、不會做

遇到了難題,暫時解不開,大多數(shù)孩子就覺得煩,先玩一會吧。可家長們要說了:“他們不會問嗎?”可以啊,但很有可能得到的是你的一句:“這都不會做,上課聽講了嗎!”當然,您也可能不會說,只是耐心的跟他講,但同樣會在孩子腦中產(chǎn)生一種“這題我不會做,媽媽會不會覺得我笨”的自卑感,所以在這種痛苦來臨前,他會選擇逃避一會,先歇歇吧!

2、作業(yè)太多

一時半會很難做完,甚至有可能做到很晚(這里必須要替孩子說說話,老師們,少布置點作業(yè)吧?。?,完成作業(yè)的目標遙遙無期,令他們看不到希望,所以很容易中途用拖延的方式來逃避。

3、習慣

有一部分孩子已經(jīng)形成了拖拉的習慣,這種習慣是在平時學習中逐步養(yǎng)成的,如果真攤上了這種孩子,家長請先別抱怨,先檢討一下自己,原來干啥去了,為什么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是不是沒有給他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沒有在他遇到難題的時候幫助他。

◆ ◆ ◆

分析完孩子的需求,便是解決需求了

1、解決玩樂需求

每天根據(jù)孩子的作業(yè)量給他制定一個完成作業(yè)的時間,告訴孩子,只要按時做完作業(yè),就會給他時間讓他玩,讓他吃一顆定心丸;相反,如果作業(yè)拖拉,沒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則給予一定的懲罰,減少玩的時間。

2、解決老師任務的需求

我們也分三種情況來解決:

1、遇到難題

告訴他可以先放一邊,等全部做完再一起匯總問家長;

2、針對作業(yè)多

可以將作業(yè)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讓孩子在15-20分鐘內(nèi)即可完成,大大增加他的成就感,而不會總覺得遙遙無期;

3、針對養(yǎng)成習慣的孩子

除了檢討自己外,還要給孩子改掉毛病的時間和空間,看到進步時一定要多鼓勵,“今天做的速度有提高,雖然耽誤了些時間,但也很不錯了,如果累了可以休息下?!边@樣孩子反而會更自覺,比天天嘮叨強多了。(當然,這需要過程,沒耐心的家長就算了吧,對自己的孩子都沒耐心,還怎么指望孩子奮進)。

孩子拖拉怎么治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幼兒做什么事情都比較慢,他們反而不能理解大人們?yōu)槭裁茨敲粗?,所以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旁邊有什么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他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也是瞻前顧后、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擔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動作也就越慢。

現(xiàn)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很少給孩子空閑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一件任務完成了,家長另一件任務又布置出來了,家庭作業(yè)做完了還有額外的作業(yè),額外的作業(yè)做完了還要練琴、畫畫,反正不能閑、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數(shù),做事情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務也就越多。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沓的壞習慣?

1.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如果孩子愛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辦法鍛煉他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提高動作的熟練和敏捷程度。

父母可以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如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看誰洗澡快等。通過這些比賽,家長可以隨時教給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務的技巧,教給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順序來提高效率、安排時間等。

這些游戲玩多了,孩子可能覺得沒趣,這時,可以給予適當?shù)莫剟顏砉膭詈⒆永^續(xù)做下去。

2.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如果孩子愛磨蹭是由于時間觀念差造成的,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在孩子開始做一件事之前為他規(guī)定時間。

父母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能夠完成此事的時間,并以此作為時間限制,然后根據(jù)孩子完成的情況,給予表揚、獎勵(或無獎勵,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

在開始設計時間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核對。孩子做事,家長為他計時,告訴并夸獎他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幾分鐘。這樣,孩子會有積極性。

3.讓孩子按時做事

磨蹭這個習慣,不光存在于學習中,也反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穿衣、吃飯、玩耍等。所以要克服這個毛病,必須從不同角度著手,從自己孩子的實際出發(fā),制定一些改正方案。做什么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事先都做好假定,在假設的時間以內(nèi)(當然能夠越快越好)保證質量地完成。

做完以后,可以共同討論,對方案進行調(diào)整,爭取下次做得更好。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在進行這些計時活動,如閱讀、答題、勞動時,如果家長能夠與孩子一起進行,會收到更好的成效。

4.學習的榜樣很重要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一般都很喜歡與榜樣做對比,家長們要充分利用這一點。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給孩子找一個學習的榜樣,這種標桿式的榜樣可以是一些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周圍的小孩子。

在平時的教育中,一定要拿出榜樣,告訴孩子,榜樣人物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喜愛,是因為他有時間觀念,辦事不拖拉。經(jīng)常以榜樣的事跡來教育孩子,對糾正孩子的拖拉毛病有一定的作用。

5.提高興趣點增加好奇心

做事動機不強,動力不夠,才會“磨蹭”,一旦調(diào)動起他的積極性,“磨蹭”的問題也會隨之解決。所以,家長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增加做事情的興趣。并且,適當鼓勵幼兒去做某事,適時給予獎勵。

6.適當懲戒是必要的

對于孩子的磨蹭,一味的批評教育有時會失效。專家建議,必要的時候,要將因孩子的磨蹭造成的后果呈現(xiàn)給孩子,并要對孩子進行適當?shù)奶幜P。要讓孩子明白,做事磨蹭的習慣造成的后果也會很嚴重,也會受到一定的“懲罰”。有的時候,適當?shù)奶幜P有助于孩子快速“醒悟”!

孩子愛磨蹭,大多都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當造成的。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做事磨蹭的現(xiàn)象時,就要找出原因,要以身作則,不要包辦代替,應該孩子營造做事利索的環(huán)境,當孩子有點滴進步時也別忘了鼓勵,增強孩子做事的自信心,對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壞習慣有一定幫助哦!

對待孩子磨蹭的習慣,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他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萬式方法,不斷提高他做事的速度和質量。對待孩子磨蹭的習慣,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他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萬式方法,不斷提高他做事的速度和質量。

小孩做作業(yè)拖拖拉拉怎么辦


寫作業(yè)拖拖拉拉

爸媽打罵,他不予反抗,卻也不知悔改,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乖巧的兒子成了頑固的小魔頭?

王女士的兒子小民,今年11歲,從小聰明乖巧,2歲時就能背誦幾十首唐詩,是鄰里間公認的好孩子。本來小民也一直是爸媽的驕傲,可自從上小學以后,不知為什么,小民就慢慢變得懶散拖沓,做什么事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飯前洗手要用半個小時,一身衣服得用一個小時才能穿完,最讓爸媽撓頭的是,小民寫作業(yè)奇慢,尤其被老師批評過幾次后,他索性完全不寫了。

現(xiàn)在,王女士因為兒子完不成作業(yè),三天兩頭就被老師叫去學校。

【家長應對】

王女士說:有一次,數(shù)學老師和語言老師,把她叫過去,說“你看你這個小孩作業(yè)沒有完成,什么什么不寫”,很兇的語氣,她是一個大人,都覺得很難受。兩個老師在那里訓話,小民就在一邊低頭站著,像批斗一樣地說他:“別人都寫完了,你就寫不完!”王女士在跟前掉著眼淚,不知道怎么辦,就說小民你怎么不寫完作業(yè)呢?

回到家里,小民告訴媽媽說,老師打他的時候,把那個棍子都打掉一塊了。

知道孩子沒完成作業(yè),挨了老師打,王女士又生氣又心疼。她和丈夫從外地來浙江打工,原本就覺得矮人一截,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兒子培養(yǎng)出來給家里爭光。可兒子倒好,不但不了解媽媽的心思,反倒讓她天天往學校跑,一起挨老師的數(shù)落,這讓王女士感覺很沒面子。

為了能讓兒子好好完成作業(yè),王女士和丈夫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小民就是沒有任何改變。

【孩子行為原因分析】

為什么作業(yè)老是寫不完呢?

小民告訴我們,他不寫作業(yè)的理由,很讓人意外,他不寫作業(yè),既不是不愛學習,也不貪玩兒,而是覺得大人都不喜歡他。為什么小民會有這樣的感覺?為什么大人逼得越緊,他就越無動于衷?接下來,我們看周教授在與小民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周教授:他們明明是在說你寫作業(yè)的事,但你心里想的是他們不喜歡你,你覺得老師肯定是不喜歡你吧?

小民:我覺得他們好像是煩我。

周教授:你的老師經(jīng)常用棍子打你,把棍子都打掉一塊兒,是不是真的?

小民:是的。

周教授:那這個老師是好人還是壞人?

小民:壞人。

周教授:是不是因為這個老師是壞蛋,所以他們布置的事你不愿意干呢?

小民:有時候就這樣。

周教授:你的老師當中有沒有好人?

小民:有。

周教授:那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你做不做?

小民:有時候也不做。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太多了!我覺得,作業(yè)寫不寫都沒關系,反正都是寫字。

周教授:因為你覺得寫不寫作業(yè)沒關系,所以他們要是因為沒寫作業(yè)來說你的話,那肯定是找茬兒,是吧?

小民:嗯。

周教授:媽媽有沒有想過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媽媽:也想過。他喜歡出去玩兒,我就說你只要在規(guī)定時間,兩個小時內(nèi)寫完作業(yè),咱們就去公園玩兒,花多少錢我都愿意,你玩什么我都讓你玩。但他一直在拖,最后就是等等等、拖拖拖,作業(yè)也沒完成,還挨了打。

周教授:媽媽說讓你寫完去公園玩兒,你想去嗎?

小民:想。但我覺得媽媽好像是騙我的,她不可能會,讓我想上哪兒玩就上哪兒玩,她一定是騙我的,那我寫完作業(yè)不就白寫了!要是給我玩兒,把錢花完了,怎么做飯、怎么生活???

正常的孩子都不會這樣。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是孩子剛才談的這個問題:“媽媽說讓我寫完作業(yè)出去玩兒,我都不信”。

你說的話,可信嗎?花多少錢都行?有沒有可能?

老公跟你說:你只要工作好了,我?guī)闳ッ绹氤允裁闯允裁?,想玩兒什么玩兒什么,瑞士、法國隨你挑,你信不信?不可能,你老公絕對不會說領著你,全世界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你肯定不信——媽媽說的這種話,壓根兒是沒法讓人相信的,是不是?

小民的媽媽這樣說的時候,小民心里也在做判斷,他壓根兒是不信的:媽媽真的會讓自己想玩兒什么就玩兒什么、花多少錢都行嗎?不可能!

不可能的事。她肯定是夸大其辭了,她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什么話都敢說,說完最后都不兌現(xiàn),她就是為了讓孩子把作業(yè)寫完哄騙孩子,孩子心里很清楚:你把錢都花完了,都拿去玩兒了,拿什么錢做飯?拿什么錢生活?你不是蒙我嗎?我還舍不得想玩兒什么玩兒什么,把錢都花光呢!

【家長不當反應影響】

周教授:小民,你覺得你媽媽愛你嗎,喜歡你嗎?

小民:喜歡。

周教授:她老是吵你,老是指責你,她哪兒喜歡你?

小民:出去玩兒的時候。

周教授:跟你玩兒的時候是喜歡你的,那逼著你寫作業(yè)的時候呢?

小民:不喜歡我。

周教授:你覺得你媽是親媽,還是后媽?或者你更多的時候覺得她像后媽還是像親媽?

小民:我覺得,她像是個后媽。

周教授:她什么樣的表現(xiàn),讓你覺得她是后媽?

小民:比如我寫作業(yè)的時候,要是我解小便,我媽就覺得我是找借口。

周教授:你老是去小便,耽誤寫作業(yè),想小便都是找借口,這個時候都是后媽。就是小便都不讓,不相信你,是不是?不僅僅是寫作業(yè)吧,還有其他事情?

小民:有一次,我小時候出去玩兒,從樹上掉下來,我媽就打我。

周教授:在你現(xiàn)在認識的人當中,你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所有人當中,你覺得誰親你?

小民:在溫嶺的語文老師,還有紫苑小學的班主任。

周教授:大部分人親你,還是大部分人不親你?

小民:大部分人不親我。

周教授:大部分都不親你。你說了兩個老師,并沒有包含你的爸爸媽媽?

小民:對啊。

周教授:你希望大人什么樣?

小民:如果我做錯了什么,不要大聲說我、罵我。

周教授:孩子要求并不是很高。小民,爸爸和媽媽都說,你好像有點兒自卑、不太喜歡跟別人打交道,你覺得你能跟人交流嗎?

小民:還行。

周教授:那跟你媽媽為什么不說話呢?為什么你媽媽問你,你不吭氣呢?

小民:不想說。

周教授:為什么不想說?

小民:煩。

周教授:煩她吧,跟我們愿不愿意說?

小民:愿意。

周教授:因此,小民他不是自卑,也不是自閉,他是煩你們。你愿意不愿意交新朋友?

小民:愿意。

周教授:你愿不愿意有一些小孩子們在一塊兒一起玩兒?

小民:愿意。

周教授:他并不是自閉,他只是區(qū)別對待。他對我們就不煩,愿意跟我們談話,而且他愿意跟老鄉(xiāng)們、有認同感的孩子在一起玩兒,他是區(qū)別對待;不跟你們交流,是因為你們太煩人了。你說那兩個對你比較好的老師,他們是怎么樣對你的?

小民:說話溫溫和和,如果我不完成作業(yè)的話,他們也不怎么說我,不大聲說,不像我媽媽。

媽媽:他就是這樣,他喜歡那種說話溫柔的,我脾氣是那種說話很大聲,性子有點兒急,反正他就是煩我。

周教授:既然你知道他喜歡細聲細語的,為什么你要這樣對待他呢?

媽媽:我知道他喜歡那種說話溫柔的,剛開始我也有耐性,問題是,比如他,三點半放學,到九點還完不成作業(yè)。剛開始說慢一點,小民你怎么不完成作業(yè)???到最后我就忍不住了,急了,就是這樣。

周教授:媽媽這個急,和小民不完成作業(yè),這兩件事情,是前因后果。由于媽媽對孩子不好,讓孩子覺得不是親媽媽,而且又逼迫他、又不聽他的話、又對他這么兇狠,所以他不完成作業(yè),這是因。小民,你覺得我的判斷正確,還是你媽媽正確?

小民:你說得對。

周教授:他覺得對,他認同,不是對他有利,我來問你,對他有利是對誰有利?實際上、最終?

媽媽:其實就是對我有利,這我知道。

周教授:對呀,你要明白這個順序?。?/p>

【父母正確應對方法】

周教授:我們換個角度來談吧,王女士你覺得玩兒重要,還是學習重要?

媽媽:怎么說呢,我覺得他如果寫好作業(yè)了去玩就行,我也不給他布置別的作業(yè)。

周教授:你回答我的問題,玩兒重要還是學習重要?

媽媽:那還是學習重要。

周教授:學習重要吧。你呢,小民,你覺得玩兒重要、學習重要?對你來說?你就直接說,不要怕你媽媽。

小民:對我來說,還是玩兒重要。要不玩兒一會兒,日記就寫不成了。

周教授:玩兒完了才能寫日記,是不是這個道理?你要不去玩兒,沒有親身經(jīng)歷,你怎么回來有東西寫,是不是這意思?

小民:嗯。

周教授:你能接受兒子這個觀點嗎?你覺得玩兒有沒有必要?

媽媽:也有必要。

周教授:小民,我是一個教授,你覺得我認為什么最重要?

小民:你應該認為學習最重要。

周教授:我為什么認為學習重要,我又不打孩子,又不是那種壞老師?

小民:你肯定是學習好,才當教授的。

周教授:我是學習很好,我重點大學畢業(yè)的,所以我就是會學習?但是,我讓我的兒子去玩兒?。?/p>

小民:?。?/p>

周教授:我的孩子,所有的玩兒我都陪著他。我兒子現(xiàn)在1米77了,他籃球從五年級,我一直陪他打到現(xiàn)在;我兒子玩的電腦游戲,都是我先教他打,他慢慢慢慢才學會的。如果你有這樣一個父親,你會不完成作業(yè)嗎?你的爸爸媽媽認為玩兒很重要,跟你一塊玩兒,教你怎么玩兒,你會不會不完成作業(yè)?

小民:不會。

周教授:聽到了沒有?

媽媽:說是這樣。

周教授:道理是什么?咱先說道理,孩子剛理解了一個道理,你剛才肯定理解的是,孩子肯定不會這么理解,對不對?但是理解了道理,你又說,說是這樣。小民,你現(xiàn)在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大人都是壞人,像我這樣的好人還是有的。我的兒子我們倆在一塊就很少寫作業(yè),幾乎都是在一塊玩兒,我們的游戲,幾乎都是我們倆一塊玩兒。

小民:為什么?

周教授:因為開始他不知道,他幾歲的時候,比如說最早玩兒那個帝國時代,我就告訴他:所有的士兵需要先訓練,訓練完以后,才能夠集中起來、才能夠打仗,都是我交給他的。

小民:為什么教他玩兒?

周教授:因為要學習好啊。

小民:玩兒有那么大的作用嗎?

周教授:那當然了,你剛才說的是很有道理的,你剛才說“我不玩兒,怎么能寫日記呢?”我不玩兒,我哪有東西可寫呢?所以,你這種思路,就是能學習好?;蛘哌@么說吧,假如你將來當?shù)?,你讓不讓你的兒子玩兒?/p>

小民:讓。

主持人:他要是不寫作業(yè)呢?

小民:那我讓他寫作業(yè)。我覺得所有大人都是讓孩子寫作業(yè)的。

周教授:小民,你和你媽媽,你們倆誰的水平高?就在如何理解玩兒和學習的關系上,你水平高還是你媽媽水平高?你們倆誰更接近我?

小民:我媽媽吧。

周教授:你更接近。

小民:為什么?

周教授:因為我贊成玩兒。

小民:我覺得不可能啊,所有大人都是讓孩子寫作業(yè)。

周教授:但是你知道:我的兒子,無論考初中,考高中都是重點。

小民:為什么?

周教授:因為他學習好。媽媽可能會想:你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習好,并不是逼著他非要寫作業(yè)。

媽媽:對,他只要能完成作業(yè),可以玩兒,只是他完不成。

周教授:能聽懂你媽媽的話嗎?她并不是非要逼著你寫作業(yè),她的目的也是為了讓你學習好。我們現(xiàn)在說,這個媽媽并不是一個壞媽媽,也并不是說她不時你的親媽媽,只是她對你的方式方法,你不能接受,是這個意思吧?

小民:對。

媽媽:要是我溫柔的說,你能完成嗎?

小民:有時候加把勁兒能完成。

周教授:你看,孩子說了,你只要對他溫柔,他就能加把勁兒完成。

孩子寫作業(yè)拖拉怎么辦


一、對于不會做的孩子

孩子不會做,是因為課堂所學知識掌握不扎實。

知識掌握不扎實,有可能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學習習慣不好,或者學習方法不對路等等。本文不再詳細闡述,有機會另文詳談。

這類孩子,單純想要提高作業(yè)速度是不可能的。需要家長有計劃、有耐心地分幾步走。

首先,降低對這類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值。不要橫向比較,要引導孩子自已跟自已比,今天跟昨天比,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如果不顧實際地給這類孩子也定100分的目標,顯然太高不可攀了,等于給孩子的學習判了死刑。

其次,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給他選擇作業(yè)。家長可以與老師聯(lián)系,讓這類孩子只做簡單的、基礎性的作業(yè),爭取做對、做會。從簡單容易的題目入手,孩子通過努力有可能完成,就容易找到成就感。而成就感,是人完成一項事務的主要動力來源。

再次,家長要放平心態(tài),細心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不打擊,多表揚,讓孩子學習的勁頭越來越足。慢慢地,當孩子“會”的內(nèi)容越來越多,學習越來越順暢,作業(yè)速度自然就上去了。

這個過程,不同的孩子需要花的時間長短不同,考驗的是家長的耐力。

二、對于不想做的孩子

前文說到這孩子不想做作業(yè)主要有兩種情況。

首先,學習興趣不高,信心不足的,家長不要一味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的個人愛好。從愛好入手,找到興趣點和最強項,借以幫孩子找回信心。孩子在自已的興趣愛好方面對自已的能力找到了信心,就愿意嘗試快速搞定作業(yè)。家長可趁機激勵孩子快速完成作業(yè),將余下的時間去發(fā)展自已的興趣愛好。這個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樂意。

其次,對于因為自由支配時間過少,感覺作業(yè)遙遙無期、玩樂無望而故意拖拉的,家長切記不要想當然地額外增加作業(yè)。一方面,家長布置的作業(yè)未必合理有效,另一方面,作業(yè)多少并不與成績好壞成正比,超過一定的量,反而起負作用。家長要能夠放寬心、看得過:“玩”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的權利,作業(yè)完成之后的時間留給孩子自由支配,家長悄悄冷眼旁觀孩子玩的內(nèi)容即可。

當孩子發(fā)現(xiàn),搞定作業(yè)之后的時間完全屬于自已,他還是很樂意快速完成作業(yè)的。家長只需要強調(diào)一句:作業(yè)做完了再玩。

三、對于做不快的孩子

前文說到這類孩子大體也有三種。

第一種,對于缺乏時間管理能力和效率意識的孩子,家長可以陪孩子梳理一下當天的作業(yè)內(nèi)容,幫助孩子制訂作業(yè)計劃,預估每項作業(yè)所需時間和總共需要的時間,讓孩子對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和大致需要的時間心中有數(shù)。然后,等孩子作業(yè)做完,再將實際時間與預估時間相比照。如果實際所花時間多了,弄清原因,下次爭取改進,或者預估時放長一點時間。如果實際所花時間短一些,則表揚孩子,并將孩子“賺”來的余下時間,獎勵給孩子自已玩。

有個小竅門家長們可以嘗試下,為了讓孩子覺得“賺”到“玩”的時間很容易,以保持快速作業(yè)的興趣,家長每次可以將作業(yè)時間預估略長一點,讓孩子能輕松“賺”到時間。孩子嘗到甜頭,當然欲罷不能,作業(yè)效率自然噌噌地上去了。

第二種,對于專注力不強的孩子,增強專注力是首要任務(可點擊查看《孩子專注力差怎樣補救》)??梢栽诿看巫鳂I(yè)前,讓孩子明確當天作業(yè)的目標,幫助安排作業(yè)順序。當孩子開始做作業(yè)后,家里要減少一切可能的干擾,比如噪音、零食、家長的探望等等,鼓勵孩子一鼓作氣把作業(yè)做完。做完作業(yè),獎勵孩子盡情地玩就可以了。

第三種,對于寫字速度過慢的孩子,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將練字(或書法)與作業(yè)區(qū)別開。讓孩子明白,練字講究美觀,而作業(yè)更重在正確,只要書寫清楚就可以了。在書寫清楚的基礎上,要盡可能地提高寫字速度,減少做作業(yè)時間,多享受自由支配剩余時間的快樂。

家長自已還要明確的一點是,作業(yè)的速度,其實也就是思維的速度。作業(yè)寫得慢,思維運轉得相應就慢,得不到高速運轉的訓練。長此以往,與同學的思維速度差距越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到初中、高中后,這種差距帶來的焦慮會更明顯。

所以,作業(yè)速度很重要。

孩子作業(yè)拖拉的原因


生活中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時,拖拉散漫,粗心大意,他們有很多小動作,

比如:扭動身體、摳鼻抓癢、不斷的尋找橡皮等就放在眼前的文具;

總是要起身喝水、上廁所……

家長和老師為了讓孩子不開小差,親自督陣看著孩子做作業(yè),可是孩子仍然不能在正常的時間范圍內(nèi)完成作業(yè)。

更讓家長和老師難以接受的是,孩子的作業(yè)質量:涂改痕跡到處可見,有些文字、符號照抄都會出錯。

在我們的家長和老師付出了大量的耐心和精力以后,孩子還是改變不大

于是,家長和老師很容易給孩子下結論:

這個孩子沒有上進心,學習主動性不高,呵斥、體罰便接踵而來。

那么,“保持”作業(yè)散漫拖拉,錯誤百出,真的是孩子主觀故意嗎?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真的不是主觀故意的,只是“孩子做不到”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么說有一部分孩子是真的做不到!

在心理學上,注意的定義是——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在外界的一定的事物上。

一個人把“注意”集中指向外界事物的能力,我們就叫它注意力。

每個人都知道學習時需要把“注意”集中在學習上,可是把“注意集中”的能力卻是因人而異。

注意(能)力包含了4個品質:

1、注意力的廣度——在一瞬間人們能看到多少物體、數(shù)字、符號。

在相同的年齡段,如果注意力廣度好的孩子一眼可以看到9個左右的符號、數(shù)字,而注意力廣度不好的孩子可能只能看到4個左右,

那么,在抄書,看書,看題目時,注意力廣度不好的孩子就要比注意力廣度好的孩子慢

孩子在找東西的時候,由于注意力廣度不好,擺在眼前的幾樣東西,他不能全部看到,所以就會出現(xiàn)到處找不到橡皮等物品的現(xiàn)象;

注意力廣度好的孩子掃視題目一氣呵成,理解連貫。

廣度不好的孩子掃視題目,斷斷續(xù)續(xù),理解自然也不順暢,

在審題,思考都不順暢的情況下,速度自然是慢的,解題的正確率也自然會大打折扣

2、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是指人們在一定時間內(nèi)把注意集中指向一定事項或活動的能力。

在相同年齡段中,注意力穩(wěn)定性好的孩子把注意集中在學習上的時間比注意力穩(wěn)定性差的孩子時間長。

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穩(wěn)定性差的孩子就會比同齡人“愛動”!不光是身體愛動,思想也愛“動”;

任何一點聲響都會讓孩子分心,如果是在老師講解題目時分心,聽到的知識就不完整,作業(yè)的正確率當然就不會高。

3、注意力的分配性-----指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nèi),把注意同時指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項或活動的能力。

孩子們學習時,一定是邊聽邊看,邊看邊寫,邊寫邊想,邊想邊寫的狀態(tài)。

如果孩子的注意分配能力不夠,不能在同一時間同時做好這些事,

就會出現(xiàn)聽到了卻不能及時記錄下來,想到了卻不能同時書寫下來,

或是寫錯、漏寫,作業(yè)的正確率也就不高了。

態(tài)度認真的孩子為了做對題目,再三核對,時間拖長了,錯誤有時仍然不能避免。

四、注意力的轉移性——指人們能主動的、有目的的、及時地把注意從一個事項或活動轉移到另一個事項或活動上來的能力。

注意力轉移性差的孩子,身體坐下來后,注意還停留在寫作業(yè)之前的游戲或電視上,這樣作業(yè)的正確率就不高;

或者做完數(shù)學后,不能及時的把注意轉移到語文上來,那語文作業(yè)的錯誤就會比數(shù)學作業(yè)的錯誤多

所以,有些孩子做作業(yè)拖拉散漫,粗心大意真的不是孩子有意為之,是因為他們的注意能力不夠。

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應該要認識到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拖拉、散漫、粗心大意,可能是由于孩子的注意能力不足造成的,幫孩子找到原因,想辦法從提高“注意能力”的方面去幫助孩子,一定要理解他們,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訓斥和體罰!

相關推薦

  • 孩子寫作業(yè)拖拉要怎樣治 問:為什么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總很短? 幼齡段的孩子本身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可能坐個15分鐘就需要活動活動,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其實不用太擔心,可以讓孩子隔段時間適當活動,幫助更好地集中精神。 ...
    2021-05-15 閱讀全文
  • 怎么治孩子作業(yè)拖拉? 開學了,家長們又開始頭疼了:平時工作就夠忙的,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做作業(yè),可現(xiàn)在的“熊孩子”啊,就不聽!就不聽!就不聽!一會玩手機,一會打瞌睡,1個小時的作業(yè)非要做3個多小時,弄到晚上11點多,第二天還不...
    2021-05-18 閱讀全文
  • 孩子拖拉怎么治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幼兒做什么事情都比較慢,他們反而不能理解大人們?yōu)槭裁茨敲粗?,所以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
    2021-05-20 閱讀全文
  • 小孩做作業(yè)拖拖拉拉怎么辦 寫作業(yè)拖拖拉拉 爸媽打罵,他不予反抗,卻也不知悔改,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乖巧的兒子成了頑固的小魔頭? 王女士的兒子小民,今年11歲,從小聰明乖巧,2歲時就能背誦幾十首唐詩,是鄰里間公認的好孩子。本來小民...
    2021-05-21 閱讀全文
  • 孩子寫作業(yè)拖拉怎么辦 一、對于不會做的孩子 孩子不會做,是因為課堂所學知識掌握不扎實。 知識掌握不扎實,有可能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學習習慣不好,或者學習方法不對路等等。本文不再詳細闡述,有機會另文詳談。 這類孩子,單純...
    2021-05-12 閱讀全文

問:為什么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總很短? 幼齡段的孩子本身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可能坐個15分鐘就需要活動活動,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其實不用太擔心,可以讓孩子隔段時間適當活動,幫助更好地集中精神。 ...

2021-05-15 閱讀全文

開學了,家長們又開始頭疼了:平時工作就夠忙的,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做作業(yè),可現(xiàn)在的“熊孩子”啊,就不聽!就不聽!就不聽!一會玩手機,一會打瞌睡,1個小時的作業(yè)非要做3個多小時,弄到晚上11點多,第二天還不...

2021-05-18 閱讀全文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幼兒做什么事情都比較慢,他們反而不能理解大人們?yōu)槭裁茨敲粗?,所以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

2021-05-20 閱讀全文

寫作業(yè)拖拖拉拉 爸媽打罵,他不予反抗,卻也不知悔改,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乖巧的兒子成了頑固的小魔頭? 王女士的兒子小民,今年11歲,從小聰明乖巧,2歲時就能背誦幾十首唐詩,是鄰里間公認的好孩子。本來小民...

2021-05-21 閱讀全文

一、對于不會做的孩子 孩子不會做,是因為課堂所學知識掌握不扎實。 知識掌握不扎實,有可能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學習習慣不好,或者學習方法不對路等等。本文不再詳細闡述,有機會另文詳談。 這類孩子,單純...

2021-05-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