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學習拖拉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現(xiàn)在的孩子得到的寵愛很多,似乎全世界都在以他為中心,地球都要圍著他轉。這就造就了許多沒有緊迫感的孩子。有家長向我反映說,孩子動作緩慢,做什么事情都要反復催促。在競爭這么激烈的社會,這樣的孩子怎么去應對挑戰(zhàn)?家長不禁擔心了,我們怎么能幫幫孩子呢?
改正孩子辦事磨蹭拖拉的毛病,當務之急:不是催促,而是放任。就像治理洪水的方法一樣:不是堵,而是疏。許多家長都抱怨孩子穿衣服慢,早上的時間緊迫,分分秒秒都要趕,孩子穿衣服卻總是弄得當媽的手忙腳亂。其實,之所以產(chǎn)生這樣的局面,有些時候恰恰是因為我們太著急了。孩子穿衣服慢,你為什么要幫他去穿呢?他自己會穿,讓他自己穿不就行了嗎?
還有一種情形,孩子一回到家,媽媽就趕緊獻殷勤:“孩子你渴了吧,給,喝杯水?!焙⒆诱f:“等會兒再喝?!薄昂劝珊劝?,你肯定渴了啊?!焙⒆颖频脹]辦法就抿了一口。誰知家長馬上說:再喝一口!類似的情況,你越催他,他越不做。要知道,孩子會自己穿著衣服出門的,需要穿的時候他就會穿,不用去催他。像吃飯、喝水、上廁所、穿褲子,這都不需要催。
可是,家長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催孩子就會遲到,孩子上學都是車接車送的,如果趕不上車的話就上不了課。
因為早起穿褲子耽誤了時間,就沒有班車了,也沒有小伙伴了,只剩下他一個人。下一次他就會害怕了。
【重點來了】有必要的話,家長必須讓孩子感受一次辦事磨蹭拖拉的后果。
【補充一點】讓孩子覺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自己感覺到做事快對他自己是有好處的,感覺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動作才能夠“快”起來。
比如做作業(yè)磨蹭拖拉的問題,很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總希望孩子學的多一些,玩的少一些,最好是一分鐘都不要玩,在孩子完成了學習任務之后,還要給孩子增加額外的任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完了,家長布置的一大堆作業(yè)還在那里等著,所有的作業(yè)都做完了,還有畫畫、練琴等許多事情需要孩子去完成,孩子的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難違,于是就想出了磨蹭拖拉的招數(shù)。因為孩子自己有一筆帳:我做的越快任務越多,反正也不能出去玩,不如索性做得慢一點,起碼能省點力氣。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不要老對孩子層層加碼,要把孩子勤快高效節(jié)約出來的時間還給孩子,在孩子較快地完成了任務之后,就要給孩子自主自由安排生活的權力,孩子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小孩子拖拉怎么辦
第一類表現(xiàn)
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別人的速度,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總是拖三落四,那怕大人發(fā)脾氣也做不快。
原因
天生如此,這類孩子對事物常常表現(xiàn)出畏縮、害怕、害羞沉默,且不愿意與別人互動。
解決之道
這一類寶寶處事磨蹭,是因為性格使然,所以要想從根源上改變這類寶寶磨蹭的習慣是不現(xiàn)實的。但爸爸媽媽一定要堅持給予寶寶幫助與鼓勵,不要嘲笑寶寶的慢,而是對他的每一點進步予以最大的表場,從而激發(fā)寶寶做事加快速度。
第二類表現(xiàn)
做事并不每件都落后于別的孩子,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這類寶寶通常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有較大誘惑時做事動作較快,若所做或將做的事是他不情愿的,動作就變得慢吞吞。
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這類寶寶通常在爸媽吩咐做某事時,并沒有集中注意力聽到并隨之去做,或心里想著其他事,做爸媽要求的事情就顯得“漫不經(jīng)心”,在爸媽眼里這種行為就是“慢吞吞”。
解決之道:可以選擇孩子平時最愛東西,比如最愛玩的游戲、最愛看的動畫片等等,激發(fā)孩子做事的注意力,還可以做一些練習,來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的持續(xù)時間。盡量不要把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較,但可以跟他以前的表現(xiàn)比,也可以跟爸爸媽媽比,這樣處理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2、爸媽指令太多,孩子無從應付:
爸媽有時往往一個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馬上做出響應。然而每個孩子發(fā)展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動作發(fā)展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較快,當孩子的思考動作協(xié)調(diào)不是很好時,而家長卻又要求嚴格,超出孩子動作能力時,爸媽就會認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則會認為他已經(jīng)很快了。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標準不一樣,常是孩子被認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做事也不能急于求成,孩子做事慢并非說改就改,要孩子改掉一種壞毛病,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過反復的、多次的練習,才能實現(xiàn)。因此,第一,家長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人家的差;第二,多給孩子練習的機會,但要視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不能操之過急;第三,根據(jù)孩子的表現(xiàn),給予適當?shù)脑u價;第四,要持之以恒,注意在求快的同時,依然要以做得好為最終標準。
3、缺乏興趣:孩子面對他感興趣的事,動作就很快,沒興趣的事就在那里磨蹭,如今天要去動物園玩,他可以在3分鐘內(nèi)穿好衣服、襪子,還反過來催大人。如果換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的玩具的話,他就開始慢吞吞,任你喊破嗓子,他的動作還是依然故我的慢。
解決之道: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爸爸媽媽試著觀察一下孩子對什么比較感興趣,試著用孩子喜歡的事物去激發(fā)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例如答應孩子做完事可以看十分鐘電視,又或者答應孩子可以買一樣玩具等等,只要注意觀察,有十足的耐心,孩子磨蹭的壞習慣一定是可以根治的。
4、家庭氛圍:爸爸媽媽都是慢性子,叫寶寶如何快得起來。
解決之道:先改變一下自己,再想著改變寶寶吧。又或者來一個家庭比賽,看看誰的動作快。
5、缺乏信心:通常這類孩子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孩子的行為常常有指責之處,令孩子無端失去信心,認為少做少錯,自然動作遲緩。
解決之道:對于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定要改變以往追求完美的教育方法,“金無足金,人無完人”,試著把責備改成鼓勵。例如:孩子喝牛奶時把杯子弄翻了,如果媽媽能換一個角度問他:“你把牛媽媽的奶灑了,要怎么辦?”可能就容易引發(fā)孩子對立時解決問題的興趣,如果只是一味責怪,會搞得孩子不知所措。
6、依賴性過強:“反正我慢吞吞也不要緊,爸爸媽媽會給我做的?!焙⒆觽兊钠胀ㄐ睦?。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先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照顧孩子過分細致了,是不是為孩子安排了一切,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對于一些需要獨立處理的事無法自理,處處依賴成人,等待成人替他做,所以做事喜歡磨磨蹭蹭。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有這樣的傾向,爸爸媽媽可千萬要注意堅持原則,該是寶寶的事情一定要認他自己做,不要讓他養(yǎng)成投機取巧的心理。例如:本來是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但孩子在那里磨蹭想等著媽媽做,結果媽媽看不下去罵幾句之后,還是幫他收拾,這樣是不會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此,父母堅持原則是很重要的。
幫孩子改掉做作業(yè)磨蹭的習慣
孩子做作業(yè)是不是磨蹭?那是許多父母的一塊心病。學幾招應對辦法吧——
規(guī)定時間,鬧鐘提醒。根據(jù)作業(yè)量給孩子規(guī)定完成的時間,到時間就不準再做了,完不成就等著挨老師的批評??梢园褧r間分成三四段,分別上好鬧鐘,每隔一段時間鬧鐘就會提醒孩子:過去多長時間了,還有多少時間,如不抓緊做恐怕就來不及了。有了這個壓力,幾次下來,孩子就變得迅速了。
任務適度,留有空閑。孩子希望完成任務后就馬上去玩,但許多父母卻讓他們接下來做其他練習,讓他們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們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數(shù)。如果告訴孩子:“就這些題,做完了你就自由安排。”任務適度,保證孩子會加快速度。多激勵,少催促。有些孩子做作業(yè)的確慢,但可能是作業(yè)的難度大,或者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磨蹭的習慣,或者是智力有一定問題。如果是這些情況,父母越催,孩子越驚慌失措,反而更慢了。如果父母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薄叭绻荚嚂r你更快一點兒,你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檢查?!焙⒆邮艿秸娴募?,就會在下次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多教方法,培養(yǎng)習慣。孩子做作業(yè)慢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知識掌握得不牢、方法不多、思路不清晰,這種慢不能簡單地歸結為磨蹭。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給孩子復習一下功課,捋清知識點,并教孩子一些解題的方法。另外,要培養(yǎng)孩子做作業(yè)時專注的習慣和及時做的習慣。專注的程度也決定快慢。
孩子辦事拖拉怎么辦
磨蹭,對孩子的性格成長以及孩子的學習都是非常不利的。下面這些方法,幫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私飧嘈睦韺W教育,咨詢在線客服。
第一招:一分鐘專項訓練(1)訓練孩子專心做題。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根據(jù)年級不同,難度可以不同)。規(guī)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讓孩子感覺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yè)的時候,有時候幾分鐘也寫不出一個小題。(2)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shù)纳?,看孩子在一分鐘?nèi)最多能寫書多少個字。記下每次的情況,并進行對比。(3)一分鐘寫數(shù)字訓練。我班上一個孩子的數(shù)字書寫特別差,而且非常慢。這學期,數(shù)學老師讓他每天練習一分鐘“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他給我看了最近幾天的練習成績,原來一分鐘最多能寫5組,現(xiàn)在最多可以寫9組,而且還寫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訓練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時間。同時也提高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的速度。訓練時以1分鐘為一組,每天練習三至五組。在訓練的時候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并進行對比,練習時間以一星期為宜。
第二招:停止催促,堅持表揚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家長就更生氣,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揚。如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出幾道簡單的題,給1分或2分鐘,孩子會很快做好,家長要作大吃一驚狀呼道:“還不到一分鐘呢!”總之,很夸張的樣子。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對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揚?!艾F(xiàn)在穿衣服快多了!”“現(xiàn)在收拾書包快多了。”……這樣的話。但千萬不要說成“現(xiàn)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寫作業(yè)也這樣快就好了”。只表揚,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過表揚,會激發(fā)孩子內(nèi)在快的動力。
第三招:節(jié)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布置一些家族內(nèi)部的作業(yè),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家長會布置什么讀英語,孩子剛讀完英語,家長又安排做奧數(shù)題等等。總之家長給孩子安排得相當充分。孩子也看出問題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閑時間,家長就會安排任務。所以,孩子的對策是,化整為零,在寫作業(yè)的時候邊寫邊玩。這樣拖很長的時間,由于老師的布置的作業(yè)沒有完成,家長也不會另外安排任務。孩子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就玩了。
對策: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時候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家長布置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么孩子一個半小時(甚至提前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游戲,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就是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第四招:從生活習慣訓練只能從生活習慣抓起啊,先給他規(guī)定時間,要求他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兒。一位家長說,她女兒早上起床穿一雙襪子要十分鐘,孩子在床上把襪子理呀理,理得家長冒火。什么吃飯,穿衣,洗漱能拖時間,盡量地拖時間。對策:通過訓練縮短孩子生活自理行為的時間。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在比賽之間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訓練。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jīng)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也可以用記時完成某一件事情,規(guī)定時間完成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第五招:規(guī)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拖延時間到晚上十點,減少了睡眠時間,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降低了學習效率。周而復始,造成惡性循環(huán)。這時,我覺得可以給孩子確定一個作業(yè)完成的最后時間。要保證孩子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很多家長規(guī)定孩子九點鐘上床睡覺。所以到了晚上九點,孩子的作業(yè)還沒有完成,就不再寫了,要求孩子必須睡覺。作業(yè)沒有完成,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后,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這個是狠招,家長要具體分析孩子作業(yè)的量,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超標了,就不能用這個辦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這一招。
總之,對孩子磨蹭,家長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孩子的速度。
孩子上學拖拉怎么辦
孩子剛上小學,早上起床總是拖拖拉拉,刷個牙要刷二、三十分鐘,讓他速度快一點,他支支吾吾答應,轉身又見他在那里玩水。
其實這個問題,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有一點,有家長認為孩子是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其實并不是這樣,大多數(shù)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只是因為沒有養(yǎng)成守時的習慣。
要讓孩子養(yǎng)成守時的好習慣其實并不難,只要找到方法,對癥下藥即可。
1
讓孩子認識時間
很多孩子對時間都沒有具體的概念,你跟他說:都8點了,趕緊的別遲到。孩子并不明白8點的意思,但若是跟孩子說:再不走就遲到了,到時候老師會批評你,小朋友還會笑話你慢吞吞的。換一個說法孩子就知道8點意味著什么了。
當然,最主要的是讓孩子認識鐘表時間,讓他把時間與做什么事情對應起來。比如7點應該起床,8點要出門上學,5點放學,10點就是睡覺的時間,這樣有利于快速培養(yǎng)他的時間觀念。
2
家長以身作則,親自示范
有些家長自身就比較拖拉,所以在教育孩子守時的問題上沒有多大的威信。因此,家長首先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作息和工作計劃,盡量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做好事情,不要拖延。
當孩子看到家長雷厲風行的動作時,也會受到感染,加快自己的步伐。
3
切勿催促孩子
大部分孩子有著自己內(nèi)在的時間節(jié)奏,他會按照自己的時間點來進行每一步的動作,家長不要心急催促孩子,可以通過慢慢引導讓孩子逐漸適應新的節(jié)奏。
若在吃飯的時候催促孩子,孩子會因為心急而無法好好就餐,長此以往,孩子的消化功能會受到影響,造成孩子發(fā)育遲緩。
小孩做作業(yè)拖拖拉拉怎么辦
寫作業(yè)拖拖拉拉
爸媽打罵,他不予反抗,卻也不知悔改,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乖巧的兒子成了頑固的小魔頭?
王女士的兒子小民,今年11歲,從小聰明乖巧,2歲時就能背誦幾十首唐詩,是鄰里間公認的好孩子。本來小民也一直是爸媽的驕傲,可自從上小學以后,不知為什么,小民就慢慢變得懶散拖沓,做什么事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飯前洗手要用半個小時,一身衣服得用一個小時才能穿完,最讓爸媽撓頭的是,小民寫作業(yè)奇慢,尤其被老師批評過幾次后,他索性完全不寫了。
現(xiàn)在,王女士因為兒子完不成作業(yè),三天兩頭就被老師叫去學校。
【家長應對】
王女士說:有一次,數(shù)學老師和語言老師,把她叫過去,說“你看你這個小孩作業(yè)沒有完成,什么什么不寫”,很兇的語氣,她是一個大人,都覺得很難受。兩個老師在那里訓話,小民就在一邊低頭站著,像批斗一樣地說他:“別人都寫完了,你就寫不完!”王女士在跟前掉著眼淚,不知道怎么辦,就說小民你怎么不寫完作業(yè)呢?
回到家里,小民告訴媽媽說,老師打他的時候,把那個棍子都打掉一塊了。
知道孩子沒完成作業(yè),挨了老師打,王女士又生氣又心疼。她和丈夫從外地來浙江打工,原本就覺得矮人一截,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兒子培養(yǎng)出來給家里爭光??蓛鹤拥购?,不但不了解媽媽的心思,反倒讓她天天往學校跑,一起挨老師的數(shù)落,這讓王女士感覺很沒面子。
為了能讓兒子好好完成作業(yè),王女士和丈夫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小民就是沒有任何改變。
【孩子行為原因分析】
為什么作業(yè)老是寫不完呢?
小民告訴我們,他不寫作業(yè)的理由,很讓人意外,他不寫作業(yè),既不是不愛學習,也不貪玩兒,而是覺得大人都不喜歡他。為什么小民會有這樣的感覺?為什么大人逼得越緊,他就越無動于衷?接下來,我們看周教授在與小民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周教授:他們明明是在說你寫作業(yè)的事,但你心里想的是他們不喜歡你,你覺得老師肯定是不喜歡你吧?
小民:我覺得他們好像是煩我。
周教授:你的老師經(jīng)常用棍子打你,把棍子都打掉一塊兒,是不是真的?
小民:是的。
周教授:那這個老師是好人還是壞人?
小民:壞人。
周教授:是不是因為這個老師是壞蛋,所以他們布置的事你不愿意干呢?
小民:有時候就這樣。
周教授:你的老師當中有沒有好人?
小民:有。
周教授:那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你做不做?
小民:有時候也不做。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太多了!我覺得,作業(yè)寫不寫都沒關系,反正都是寫字。
周教授:因為你覺得寫不寫作業(yè)沒關系,所以他們要是因為沒寫作業(yè)來說你的話,那肯定是找茬兒,是吧?
小民:嗯。
周教授:媽媽有沒有想過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媽媽:也想過。他喜歡出去玩兒,我就說你只要在規(guī)定時間,兩個小時內(nèi)寫完作業(yè),咱們就去公園玩兒,花多少錢我都愿意,你玩什么我都讓你玩。但他一直在拖,最后就是等等等、拖拖拖,作業(yè)也沒完成,還挨了打。
周教授:媽媽說讓你寫完去公園玩兒,你想去嗎?
小民:想。但我覺得媽媽好像是騙我的,她不可能會,讓我想上哪兒玩就上哪兒玩,她一定是騙我的,那我寫完作業(yè)不就白寫了!要是給我玩兒,把錢花完了,怎么做飯、怎么生活???
正常的孩子都不會這樣。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是孩子剛才談的這個問題:“媽媽說讓我寫完作業(yè)出去玩兒,我都不信”。
你說的話,可信嗎?花多少錢都行?有沒有可能?
老公跟你說:你只要工作好了,我?guī)闳ッ绹氤允裁闯允裁?,想玩兒什么玩兒什么,瑞士、法國隨你挑,你信不信?不可能,你老公絕對不會說領著你,全世界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你肯定不信——媽媽說的這種話,壓根兒是沒法讓人相信的,是不是?
小民的媽媽這樣說的時候,小民心里也在做判斷,他壓根兒是不信的:媽媽真的會讓自己想玩兒什么就玩兒什么、花多少錢都行嗎?不可能!
不可能的事。她肯定是夸大其辭了,她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什么話都敢說,說完最后都不兌現(xiàn),她就是為了讓孩子把作業(yè)寫完哄騙孩子,孩子心里很清楚:你把錢都花完了,都拿去玩兒了,拿什么錢做飯?拿什么錢生活?你不是蒙我嗎?我還舍不得想玩兒什么玩兒什么,把錢都花光呢!
【家長不當反應影響】
周教授:小民,你覺得你媽媽愛你嗎,喜歡你嗎?
小民:喜歡。
周教授:她老是吵你,老是指責你,她哪兒喜歡你?
小民:出去玩兒的時候。
周教授:跟你玩兒的時候是喜歡你的,那逼著你寫作業(yè)的時候呢?
小民:不喜歡我。
周教授:你覺得你媽是親媽,還是后媽?或者你更多的時候覺得她像后媽還是像親媽?
小民:我覺得,她像是個后媽。
周教授:她什么樣的表現(xiàn),讓你覺得她是后媽?
小民:比如我寫作業(yè)的時候,要是我解小便,我媽就覺得我是找借口。
周教授:你老是去小便,耽誤寫作業(yè),想小便都是找借口,這個時候都是后媽。就是小便都不讓,不相信你,是不是?不僅僅是寫作業(yè)吧,還有其他事情?
小民:有一次,我小時候出去玩兒,從樹上掉下來,我媽就打我。
周教授:在你現(xiàn)在認識的人當中,你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所有人當中,你覺得誰親你?
小民:在溫嶺的語文老師,還有紫苑小學的班主任。
周教授:大部分人親你,還是大部分人不親你?
小民:大部分人不親我。
周教授:大部分都不親你。你說了兩個老師,并沒有包含你的爸爸媽媽?
小民:對啊。
周教授:你希望大人什么樣?
小民:如果我做錯了什么,不要大聲說我、罵我。
周教授:孩子要求并不是很高。小民,爸爸和媽媽都說,你好像有點兒自卑、不太喜歡跟別人打交道,你覺得你能跟人交流嗎?
小民:還行。
周教授:那跟你媽媽為什么不說話呢?為什么你媽媽問你,你不吭氣呢?
小民:不想說。
周教授:為什么不想說?
小民:煩。
周教授:煩她吧,跟我們愿不愿意說?
小民:愿意。
周教授:因此,小民他不是自卑,也不是自閉,他是煩你們。你愿意不愿意交新朋友?
小民:愿意。
周教授:你愿不愿意有一些小孩子們在一塊兒一起玩兒?
小民:愿意。
周教授:他并不是自閉,他只是區(qū)別對待。他對我們就不煩,愿意跟我們談話,而且他愿意跟老鄉(xiāng)們、有認同感的孩子在一起玩兒,他是區(qū)別對待;不跟你們交流,是因為你們太煩人了。你說那兩個對你比較好的老師,他們是怎么樣對你的?
小民:說話溫溫和和,如果我不完成作業(yè)的話,他們也不怎么說我,不大聲說,不像我媽媽。
媽媽:他就是這樣,他喜歡那種說話溫柔的,我脾氣是那種說話很大聲,性子有點兒急,反正他就是煩我。
周教授:既然你知道他喜歡細聲細語的,為什么你要這樣對待他呢?
媽媽:我知道他喜歡那種說話溫柔的,剛開始我也有耐性,問題是,比如他,三點半放學,到九點還完不成作業(yè)。剛開始說慢一點,小民你怎么不完成作業(yè)啊?到最后我就忍不住了,急了,就是這樣。
周教授:媽媽這個急,和小民不完成作業(yè),這兩件事情,是前因后果。由于媽媽對孩子不好,讓孩子覺得不是親媽媽,而且又逼迫他、又不聽他的話、又對他這么兇狠,所以他不完成作業(yè),這是因。小民,你覺得我的判斷正確,還是你媽媽正確?
小民:你說得對。
周教授:他覺得對,他認同,不是對他有利,我來問你,對他有利是對誰有利?實際上、最終?
媽媽:其實就是對我有利,這我知道。
周教授:對呀,你要明白這個順序?。?/p>
【父母正確應對方法】
周教授:我們換個角度來談吧,王女士你覺得玩兒重要,還是學習重要?
媽媽:怎么說呢,我覺得他如果寫好作業(yè)了去玩就行,我也不給他布置別的作業(yè)。
周教授:你回答我的問題,玩兒重要還是學習重要?
媽媽:那還是學習重要。
周教授:學習重要吧。你呢,小民,你覺得玩兒重要、學習重要?對你來說?你就直接說,不要怕你媽媽。
小民:對我來說,還是玩兒重要。要不玩兒一會兒,日記就寫不成了。
周教授:玩兒完了才能寫日記,是不是這個道理?你要不去玩兒,沒有親身經(jīng)歷,你怎么回來有東西寫,是不是這意思?
小民:嗯。
周教授:你能接受兒子這個觀點嗎?你覺得玩兒有沒有必要?
媽媽:也有必要。
周教授:小民,我是一個教授,你覺得我認為什么最重要?
小民:你應該認為學習最重要。
周教授:我為什么認為學習重要,我又不打孩子,又不是那種壞老師?
小民:你肯定是學習好,才當教授的。
周教授:我是學習很好,我重點大學畢業(yè)的,所以我就是會學習?但是,我讓我的兒子去玩兒?。?/p>
小民:???
周教授:我的孩子,所有的玩兒我都陪著他。我兒子現(xiàn)在1米77了,他籃球從五年級,我一直陪他打到現(xiàn)在;我兒子玩的電腦游戲,都是我先教他打,他慢慢慢慢才學會的。如果你有這樣一個父親,你會不完成作業(yè)嗎?你的爸爸媽媽認為玩兒很重要,跟你一塊玩兒,教你怎么玩兒,你會不會不完成作業(yè)?
小民:不會。
周教授:聽到了沒有?
媽媽:說是這樣。
周教授:道理是什么?咱先說道理,孩子剛理解了一個道理,你剛才肯定理解的是,孩子肯定不會這么理解,對不對?但是理解了道理,你又說,說是這樣。小民,你現(xiàn)在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大人都是壞人,像我這樣的好人還是有的。我的兒子我們倆在一塊就很少寫作業(yè),幾乎都是在一塊玩兒,我們的游戲,幾乎都是我們倆一塊玩兒。
小民:為什么?
周教授:因為開始他不知道,他幾歲的時候,比如說最早玩兒那個帝國時代,我就告訴他:所有的士兵需要先訓練,訓練完以后,才能夠集中起來、才能夠打仗,都是我交給他的。
小民:為什么教他玩兒?
周教授:因為要學習好啊。
小民:玩兒有那么大的作用嗎?
周教授:那當然了,你剛才說的是很有道理的,你剛才說“我不玩兒,怎么能寫日記呢?”我不玩兒,我哪有東西可寫呢?所以,你這種思路,就是能學習好?;蛘哌@么說吧,假如你將來當?shù)?,你讓不讓你的兒子玩兒?/p>
小民:讓。
主持人:他要是不寫作業(yè)呢?
小民:那我讓他寫作業(yè)。我覺得所有大人都是讓孩子寫作業(yè)的。
周教授:小民,你和你媽媽,你們倆誰的水平高?就在如何理解玩兒和學習的關系上,你水平高還是你媽媽水平高?你們倆誰更接近我?
小民:我媽媽吧。
周教授:你更接近。
小民:為什么?
周教授:因為我贊成玩兒。
小民:我覺得不可能啊,所有大人都是讓孩子寫作業(yè)。
周教授:但是你知道:我的兒子,無論考初中,考高中都是重點。
小民:為什么?
周教授:因為他學習好。媽媽可能會想:你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習好,并不是逼著他非要寫作業(yè)。
媽媽:對,他只要能完成作業(yè),可以玩兒,只是他完不成。
周教授:能聽懂你媽媽的話嗎?她并不是非要逼著你寫作業(yè),她的目的也是為了讓你學習好。我們現(xiàn)在說,這個媽媽并不是一個壞媽媽,也并不是說她不時你的親媽媽,只是她對你的方式方法,你不能接受,是這個意思吧?
小民:對。
媽媽:要是我溫柔的說,你能完成嗎?
小民:有時候加把勁兒能完成。
周教授:你看,孩子說了,你只要對他溫柔,他就能加把勁兒完成。
小孩子作業(yè)拖拉怎么辦
許多家長為孩子的寫作業(yè)拖拉、動作磨蹭而頭疼。有些孩子邊寫邊玩、一直拖到很晚,自己作息不好,把家長也搞得精疲力盡。家長以為孩子是成心拖拉,或是養(yǎng)成這樣的壞習慣改不掉,在孩子寫作業(yè)時,往往是陪讀、監(jiān)督、提醒、哄騙、甚至打罵,結果孩子的壞毛病沒有去掉,反而增加了逆反、急躁、不聽話和厭學的問題。這該怎么辦呢? 〖疏導建議〗
導致孩子作業(yè)拖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們要弄清孩子為什么會拖拉。有的孩子是因為上課不專心聽講、對課文不理解;有的孩子是因為寫作業(yè)時不專心、一會兒干這一會兒干那才影響速度;有的孩子寫作業(yè)時不是很流利地寫下去,而是寫一筆看一筆,甚至要反復看幾遍,這是由于孩子的作業(yè)習慣不良導致的;還有的孩子不僅寫作業(yè)慢,其他的行動也都慢,而且笨拙,你怎么催他都沒有用,這跟孩子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反應的靈敏性等問題有關。
因此,在糾正孩子作業(yè)拖拉的毛病時,父母還應“對癥下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幫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培養(yǎng)孩子合理分配時間的良好意識和習慣。有的孩子寫作業(yè)慢是因為沒有合理分配時間的觀念,左顧右盼、邊做邊玩、效率低下。所以要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完成作業(yè)的期限,培養(yǎng)孩子強烈的時間觀念,學會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規(guī)定數(shù)量的作業(yè)。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緊迫感,慢慢地讓孩子形成學習規(guī)律。當然,要求孩子學習時,不能要求孩子長時間做同一件事,那又將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當孩子按時完成了作業(yè),家長可以加以表揚,還可以輔助一些別的獎勵。同時,還可以為孩子設定一個假想的競爭對手,比如提醒他“誰每天晚上,只需花一個小時就能完成作業(yè),還有時間看動畫片”。
2、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許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與家庭環(huán)境有關。有的家長白天上班很累,晚上較喜歡看電視,而且聲音很大,還有的家長喜歡把鄰居、同事約在家里打麻將,這必然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要讓孩子注意到家長在做什么。如果家長自己保持著良好的讀書、學習的習慣,孩子就能耳濡目染。此外,要注意排除干擾孩子學習的因素。許多孩子習慣邊聽音樂邊寫作業(yè),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是分散注意力的誘因。
3、培養(yǎng)孩子先完成功課再玩的學習習慣,作業(yè)是每天的例行工作,父母向孩子說明作業(yè)與學習的關系,更應堅持做完作業(yè)才能玩的原則。
4、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做事拖拖拉怎么辦
孩子做作業(yè)拖拉磨蹭,吃飯也不好好吃,東望 一下,西望一下,看著舉手可辦的事,非拖拖拉拉不完成,作為性格急躁的家長著實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不要著急,找對方法,這些都不是事,我們可以通過幾下幾個方法來改善:
一、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就拿我家的孩子來說吧,每次吃飯時總是不好好吃,一頓飯的功夫就個把小時,喜歡邊玩邊吃,為此和老師也沒少交流,后來和老師溝通后,都明白一個道理,大人是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在4、5歲的時間段,對時間的概念還比較模糊,后面就通過跟他講珍惜時間方面的故事,做一些相關計時性的游戲,并在吃飯的時間看好時鐘,要求規(guī)定時間內(nèi)要吃完,并給予適當獎勵,慢慢地吃飯磨蹭的習慣就改過來了。
二、減少其它事物的干擾,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便于集中注意力的環(huán)境。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孩子身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隔絕開來 ,譬如玩具、手機、音響等。大人盡量避免孩子學習時候大聲播放電視、聊天等。還有的家長喜歡陪在孩子邊上看著孩子做作業(yè),或是孩子學習時間,不時的推門去觀察一下,這些習慣和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孩子的學習思路容易補干擾,從而不利于孩子集中精力學習。
三、獎勵促進法,指和孩子來一個時間約定,制定一個好習慣打卡記錄或是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在規(guī)定的時間段內(nèi),什么時候應該好好學習,什么時候可以心情玩耍,讓孩子掌握好每天的時間安排,哪些好習慣有天天打卡,對打卡表現(xiàn)好的要及時獎勵,那么,一段時間,孩子的好習慣就慢慢自然養(yǎng)成。
三、家長以聲作則,停止不停的催促,對動作拖拉磨蹭的孩子,家長情緒激動時,往往不停的催促孩子快點,但往往事與愿為,孩子也感覺受了委屈,家長應該注意表揚方式,而不可一味責怪,父母可以對孩子今天的表現(xiàn)說“你今天比昨天進步了一點點”,“你如果再快一點就更好了”,“真好,現(xiàn)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等等,這樣的方式孩子更愿意接受。往往收到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
四、讓孩子懂得拖拉磨蹭是要付出代價的,孩子只有體會到拖拉給自己帶來損失時,才能自覺的快起來,因此讓孩子自己品嘗磨蹭的后果,不失為一個改掉拖拉磨蹭的好方法。比如孩子起床磨蹭,父母可以試著提醒他快遲到了,也不要責怪,也不要催促,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擔心孩子會遲到,因為孩子上學遲到,老師勢必會追問其原因,挨了批評后,比父母直接批評要好,多試幾次,孩子遲到的習慣也會改掉。
孩子拖拉、磨蹭著著讓許多家長傷透腦筋,但只要我們適當注意方式方法,從小事做起,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幫助孩子認識時間的珍貴性,進而珍惜時間,提高效率,自然能夠加快速度,養(yǎng)成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