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育隨筆:幫孩子走出孤僻

發(fā)布時間:2021-05-15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

教育隨筆:幫孩子走出孤僻

朱朱在班里是一個性格孤僻的孩子,入園后他總是不愿與老師交流,不愿意與小朋友在一起,寧愿一個人縮在墻角,拒絕參加一些游戲活動,總以審視的眼光來關注周圍的人和事,有時還采取抵觸情緒,不愿從“自我中心”中走出來,而且自尊心很強!他每次小便總是害羞不愿與老師講。我們對他采取了很多的辦法,但是效果不是很大,他還是很孤僻。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而老師又是孩子的領路人和心目中的權威。漸漸地蔓延、擴散,從而產(chǎn)生錯誤的心理定勢,引發(fā)出人際關系障礙和許多行為上的困擾,妨礙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這些活動的正常進行。這種病態(tài)心理如果不能及時而正確的治療,可能會危害終身。

幫助孩子們消除自卑感,父母和教師要注意不要輕率地隨意貶低他們的能力或品質(zhì),以免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多給予褒揚和鼓勵。孩子自己也要有“我能行”的一種信念,恰到好處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種自信。以正面的鼓勵為主,讓幼兒變得開朗起來![精選范文網(wǎng) WWw.547118.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幫助孩子走出“尿床”陰影


過程:“寶貝們,起床啦!”聽到我的喊聲,孩子們立刻從床上爬起來。就在這時,我發(fā)現(xiàn)胡城晨小朋友仍然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今天小家伙好像沒有睡著啊,怎么回事呢?于是,我走到他的床邊,一邊拍被子一邊喊著:“胡城晨,起床了。”他把頭扭過來,看了看我,仍然沒有要起來的意思?!霸趺戳??”他不說話,只是在被子里扭來扭去?!笆遣皇怯中”阍诖采狭??”他點了點頭。這已經(jīng)是他第四次尿床了,每一次午睡前我都提醒他如果要小便要及時告訴老師,可是他都沒有照著我的話去做。我剛想批評他,卻看到他害怕的望著我。“先起來吧,把內(nèi)褲脫下來,老師給你拿一條干凈的褲子。”我壓抑住心中的怒火,低聲說道。他緊張地從床上爬了起來?!俺砍浚裉熘形缭趺礇]睡著???”我一邊給他換褲子一邊問道,“不敢睡。”他支支吾吾地說。“為什么不敢睡?”“怕尿床。”“噢,這樣啊??墒悄憬裉爝€是尿床了呀?!彼椭^不說話?!皼]關系的,老師不會責怪你,明天睡覺的時候,你放心地睡好了,老師來喊你小便,好不好?”“嗯?!彼昧Φ攸c了點頭。

反思:小班的孩子內(nèi)心脆弱,容易受到傷害,特別是當他們犯錯誤的時候,如果老師不加了解就盲目地批評,不僅會破壞師幼關系,還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試著理解孩子,想辦法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這樣不僅會贏得孩子的信任,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教育隨筆:走進孩子心靈


教育隨筆:走進孩子心靈

常言道:“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這句話道出了情感與教育的關系。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自覺愉快地理解教師的教誨,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在這種孕育情感的氛圍中取得進步,,體驗收獲,,體驗快樂。

一、學生幫我反思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所謂高懸鞭策自警”。其實我在做班主任時內(nèi)心經(jīng)常會受到學生的挑戰(zhàn),以前有失去自控的時候,,也有過發(fā)火發(fā)怒,變得暴躁的時候。此刻回想起來,這樣做不僅僅對工作有損無益,有損于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還會加深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誤會和代溝。我陷入了沉思中,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個性是對待個別行為偏差生,更是好用貫有的思維定勢來決定和處理問題。發(fā)生在嚴駿同學身上的事情就是一個例子。一天中午休息時間,,嚴駿與一位同學發(fā)生肢體沖突,得知消息,我迅速趕到教室,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嚴駿:你平時學習不認真,上課說小話,此刻發(fā)展到打架。他還想爭辯什么,我很武斷地打斷他說:“還要狡辯你總是班級的麻煩制造者,先到辦公室再說”。之后,從與嚴駿的談話中和其他同學處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一位同學亂垃圾,沒有扔進垃圾箱,嚴駿讓他撿起,那位同學卻說嚴駿多管閑事,并辱罵嚴駿,才有后面的沖突。我的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動,這事確實不是嚴駿引起的,那位同學就應負主要職責,嚴駿是在維護班級的紀律(班級規(guī)定扔垃圾,務必在下課時間扔進垃圾箱),那我怎樣辦呢我陷入了沉思,最后我決定在全班同學面前向嚴駿道歉,并且表揚了他

。同學們的掌聲讓我感動,他們幫我反思,促我進步。作為教師就應做一個有錯就改的快樂思想者,從學生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他們個性是行為偏差學生的點滴進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機會,教育他們不斷進步。自己遇事也要冷靜,真是應驗了“急事緩辦,緩事急辦”這句話啊!

二、走進學生心靈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對每個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個性是一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張磊同學成績不錯,就是性格太內(nèi)心,不愛說話,與同學交流少,在班里顯得很孤單;在老師面前也是有上句沒下句的,我?guī)状味枷胫鲃诱宜鉀Q問題,但一向都沒有遇到好的機會。一次,我們班的同學在食堂包餛飩聚餐,我把學生分成四組,分組包,分組煮,分組吃。輪到張磊盛餛飩時,由于食堂地面濕滑,湯水灑出燙了手,結果氣得他把餛飩全部倒掉揚長而去,學生告訴我后,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怎樣會這樣呢?我意識到他不僅僅性格內(nèi)向,而且偏激,容易出現(xiàn)更為嚴重的事故,再聯(lián)想到媒體介紹的一些案例,感到有些害怕。我趕緊把他找到辦公室,讓他坐下,漫漫說出當時的具體狀況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后果,講得我嘴巴都快干了,最后,他最后表態(tài)說:“我以后會多和同學交流的,遇事也會冷靜的”。但我仍不放心,以后再出現(xiàn)偏激的事怎樣辦呢?必須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他的問題。我除了注意觀察他,抽空和他談心外,還讓班級幾個比較開朗的同學成立幫教小組,帶他多參加一些群眾活動,如果他遇到難事,幫教小組的同學會幫他出謀劃策,幫他解決問題。漸漸地他變得樂意和班級同學交往了,有事也愿

意和我交流了,人也變得樂觀了許多。在一次家長會上,他的母親提到他的變化時,對我表示十分感謝。一天,我在辦公桌上發(fā)現(xiàn)他的一張留條,上面寫到:“謝謝您,我的老師!”看完后,我欣慰地笑了。

班級工作千頭萬緒,但班主任老師只要用“愛”這根針就能把它們串起。教育學生,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他們,理解他們并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心,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就能到達“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目的,就會收獲更多的成功和喜悅。

教育隨筆:幫助孩子壯起來


我們班有個叫馬**的孩子,他長的小小的、瘦瘦的,看上去比同齡孩子小了許多,這可與其名字太不相符了。最令人頭疼的是他的吃飯問題。我從沒見過像他一樣如此挑食的孩子——不吃肉,不吃雞蛋,菜也很少吃。每次吃飯前,馬**總是先對著小碗審視半天,哪怕里面有一小點肉末兒,他也會皺著眉將碗推到一邊。我只好將肉末一點點地挑出,哄著、勸著馬**吃完那小半碗飯,但這畢竟不是常法兒,應想辦法解決馬**的偏食問題才是。為此,我特意約他的父母進行了長談。馬**的媽媽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從他那兒我了解到了馬**偏食的根本原因。原來,馬**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老人對孩子寵愛有加,馬**想吃什么便給他買什么,不想吃的一口也不會讓他吃,加之爺爺自身偏食現(xiàn)象也較嚴重,受其影響,孩子自然而然形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三年多來,馬瑞華幾乎沒吃過肉,所吃過的雞蛋也是有數(shù)的。臨走時,馬**的媽媽說;“就孩子的偏食問題,我們與馬**的爺爺奶奶交流過好多次,說深了吧,怕老人不高興;說淺了吧,起不到什么作用。還希望你們老師能多費心,在教育馬**的同時,也一塊兒做做他爺爺?shù)墓ぷ鳎駝t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偏食問題的?!眴栴}的癥結既已找到,我們便要付諸行動來著手解決了。首先,我們利用接送時間與馬**的爺爺進行了幾次交流,讓他了解到了家庭環(huán)境及家人的生活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每位家庭成員都應努力為孩子做出積極的表率。終于,他的爺爺表示要首先糾正自己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并愿意協(xié)助我們對孩子進行教育。其次,我利用吃飯時間向孩子們,特別是向馬**講解膳食平衡的好處。一開始,馬**仍拒絕吃肉、雞蛋及他不愛吃的菜,只干巴巴的啃點饅頭、花卷或吃點白米飯。慢慢的,在我們的鼓勵下,他能嘗試著吃點菜了。一天中午,孩子們吃的是香噴噴的肉卷兒,看到小朋友們都吃得那么香,馬**非常眼饞,但看著肉卷兒,他又面帶難色,遲遲不肯拿起來吃。最終,在我們的鼓勵下,他終于慢慢的、慢慢的將肉卷兒放到了嘴邊,一口,又是一口,在我們贊許的目光中,他竟吃了半塊。吃完飯后,我故意逗他:“馬**,肉卷兒好吃嗎?”他不好意思地笑著說;“好吃?!奔议L得知此事后非常高興,特別是馬**的爺爺。他自責地說:“原來孩子不是不吃肉啊,都怪我沒給孩子做好表率!”可能在別人看來,馬**的這點進步算不了什么,但對我們及其家人來說卻是非常有意義的。希望在家園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可愛的馬**能真正壯起來!

教育隨筆:走進孩子的世界


別看小小班的孩子看似什么也不在乎,什么也不懂,但當我們靜下心來,悉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

如果老師抱了別的孩子沒有抱他,他就會認為老師喜歡別人,不喜歡他;

如果老師叫了別人回答問題沒有叫他,他就會覺得老師愛別人,不愛他……

在家倍受關注的核心小人物,來到幼兒園難免會有些失落,有些不適應,所以,當老師在建立常規(guī)的同時,也別忘了過給孩子們一點關注和關愛,特別是那些比較敏感的孩子。多抱抱每一個孩子,多親親每一個孩子,給每個孩子多一些表現(xiàn)的機會,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和幫助,這樣,他們會與你更親近。

另一方面,老師應多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不要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世界。要戶外散步了,孩子們到操場上排隊“開火車”,大家都擠在前面,想當火車頭,在成人的眼里,當火車頭有什么大不了的,在后面不也是一樣嗎?可是當你聽到孩子的話,就會感到孩子們的世界與成人世界的不同。

內(nèi)向的小雨興奮地對著來接她的外婆說:“今天好開心啊!我終于當火車頭了!”

點點嘟著嘴說:“我沒當火車頭,氣死我了!”

卉卉自豪地對潤潤說:“今天我又做火車頭了,又拉著老師的手了!”。。。。。。

因此,我們應多和孩子講道理,一些細小的、看似不屑一顧的問題,在孩子眼里都是挺了不起的大事。

“老師!板板口袋里有顆糖!”

在成人眼里,口袋里有顆糖有什么了不起的,可孩子眼里糖可是“寶貝”!口袋里有糖是多么重大的發(fā)現(xiàn)!我們的任務不是批評孩子的錯誤,而且引導他們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我認為這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隨筆:幫助孩子快樂入園


每年的九月份,伴隨著孩子的哭鬧聲,幼兒園又迎來了一批小班的新生。初次離開父母和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將要和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在一起生活、學習,孩子或多或少都會不適應,會表現(xiàn)出一種“入園情緒”。

案例一:

心怡是那種讓人一看上去就想保護的小女孩,乖巧、文靜,說話聲音小小的、甜甜的,笑起來臉上還有一對漂亮的小酒窩。從第一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送她來上學的架勢,可以看出孩子在家是一家人的心頭肉、小公主。當她環(huán)顧一周,沒有找到熟悉的身影,發(fā)現(xiàn)父母不在身邊后,小家伙開始稀里嘩啦的哭了起來,別看孩子長得文靜,可哭起來那聲音可謂“驚天動地”、“撕心裂肺”。老師連忙走過去,俯下身來,摸摸她的頭,拍拍她的背,孩子就一下子鉆到老師的懷里,一邊哭,嘴里一邊喊:“抱抱心怡,抱抱心怡,我要回家!”看著孩子哭得那小可憐樣,老師把孩子抱起來安撫她的情緒。在老師的安撫下,過了一會兒孩子倒也安靜下來了,可是就在老師打算把她送到其他孩子中間時,小家伙就像一個八爪小章魚一樣,牢牢地掛在了老師身上。老師只要一把她放下,她馬上又開始哭鬧起來,一直跟在老師后面,哭著喊:“老師抱抱!老師抱抱!”

案例分析:

現(xiàn)在的家庭大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太陽,被大人寵愛、嬌慣。因此,多數(shù)孩子在家中一直處于核心地位,唯我獨尊,比較任性,平常和別的小朋友交往比較少,她不懂得怎樣與小朋友友好相處,孩子希望老師會像媽媽一樣一對一的圍著她轉,什么事都順著她、依著她。而在幼兒園里,老師要面對班里幾十個孩子,孩子的“絕對核心地位”被改變,所以心理上就會缺乏安全感,就會通過哭鬧來發(fā)泄內(nèi)心的恐懼。

案例二:

浩浩是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孩子,剛入園的他倒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樣怕生,他這里看看,那里摸摸,說起話來嗲聲嗲氣,“老師”說成“老機”,“小便”說成“小件”,甚至有些話還需要老師反復去揣摩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浩浩不哭不鬧,倒是浩浩的媽媽一直一步三回頭的不舍得離開,反復地跟老師交代孩子在家的情況:浩浩在家什么也不會做,吃飯穿衣都是媽媽包辦,連大小便也是媽媽到點把尿,所以媽媽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吃不飽,會大小便在身上。果然,浩浩的媽媽剛走沒多久,孩子坐在椅子上就小便了。剛剛安靜下來的班級,又傳出了孩子響亮的哭聲,浩浩無助的哭了……

案例分析:

在家里,由于孩子的年齡小,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喜歡包辦代替,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全由家人操心,以致于有些孩子不會穿脫衣服,不會拿勺吃飯,不會系鞋帶,不會自己上廁所,有時尿床,尿褲子,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適應不了幼兒園的生活,孩子在幼兒園感到特別無助,這也是他們不喜歡上幼兒園的重要原因之一。

案例反思:

幼兒剛進入幼兒園,與他交往的對象是陌生的幼兒和教師,他要和他們一起游戲、上課、進餐、休息,于是會感到害怕、孤獨、沒有安全感,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xiàn)象。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指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最低級、最基本的需要”。孩子一天的時間都要和爸媽分離,就會對家人產(chǎn)生強烈依戀。另外幼兒在家里很自由,他什么時候吃飯喝水,什么時候休息、玩都可以自己選擇,而在幼兒園,需要上課,有嚴格的作息制度與家里截然不同,加上大多數(shù)孩子的自理能力較差,所以剛入園的孩子會很不適應一日生活常規(guī)。

作為教師,應積極地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溫馨、寬松、安全的心理和外部環(huán)境,幫助他盡快熟悉老師,適應幼兒園生活。那年輕的父母家長朋友們,應該怎樣幫助自己的孩子盡快度過入園的難關呢?

1、提前熟悉,做好心理準備

幼兒入園前,家長可以帶幼兒到幼兒園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讓幼兒熟悉那里的環(huán)境。這個熟悉過程非常重要,作為家長,無論多忙,都要抽出時間去幼兒園陪孩子玩玩。另外,還要帶孩子認識自己班級的老師,這樣可以讓孩子與老師建立一種初步的師生感情。最后,可以讓孩子認識一下自己所在的班級環(huán)境,看一看活動室里的玩具、圖書、桌椅等;午睡室里的小床;盥洗室里掛的毛巾……這樣可以激起孩子入園的欲望,消除孩子對幼兒園和教師的陌生感,使孩子入園前對幼兒園就有個美好的印象。

家長平常也要注意,不能跟孩子說“再淘氣就把你送幼兒園,讓老師好好管管你”之類的話,讓孩子會對老師產(chǎn)生一種懼怕心理,以為幼兒園就是懲罰人的地方。對幼兒要進行正面的入園教育,讓孩子對幼兒園有好的印象,幼兒教師有很多本領,可以教他唱歌、跳舞畫畫、做游戲、做實驗等等。有可能的話,可以請已入園的小朋友到家里來玩,向孩子介紹幼兒園的情況。

2、放手鍛煉,做好生活自理能力準備

家長應在幼兒入園前一個月或兩個月里,要求孩子按時起床,按時進餐,按時休息,使幼兒生活有規(guī)律、有節(jié)制,與幼兒園的生活習慣一致。特別是有很多孩子在家沒有午休的習慣,所以很多孩子入園后,最大最痛苦的就是中午睡覺。其他小朋友睡覺,他也不能講話,只能躺床上,或者坐小凳子上等著小朋友睡醒。我就碰到我很多這樣的孩子,中午睡覺成為他們?nèi)雸@最恐懼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最好就要和幼兒園保持一致的作息習慣,這樣孩子適應起來就容易得多。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夠自己吃飯,不挑食,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脫衣服、鞋襪,自己洗手等。

3、開闊環(huán)境,做好人際交往能力準備

在家里,要讓孩子了解和關心家庭成員,培養(yǎng)孩子與家人交往的能力。另外家長要有意識地帶孩子到親戚朋友鄰居家作客,培養(yǎng)孩子與其他成人和幼兒交往的能力。初步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了解一些基本的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范,掌握簡單常用的禮貌用語,要教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要求、感情,學會傾聽別人談話等,教給孩子一些最基本的交往技巧。

教會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這非常重要,是孩子入園的基礎。有的孩子上了幼兒園不會說,不敢說,不僅有尿褲子的,甚至有拉屎在褲子上的。很多孩子就是因為這樣對自己沒有信心,而不喜歡上幼兒園。別看幼兒小,語言表達能力差,但是他也已經(jīng)有了很強的自尊心,害怕丟人,害怕被老師和小朋友笑話。

4、重視入園初之體驗,及時肯定與鼓勵

最初入園的前幾天是關鍵時期,如果時間允許,家長可以在園多陪孩子一會兒,幫孩子慢慢適應陌生環(huán)境。老師可趁此機會想辦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別的地方去,家人悄悄離去。離開時,不管孩子哭得多兇,也不能一步三回頭,因為當孩子看出你的猶豫不決時,只能使他哭得更厲害。另外,要讓孩子明白,爸媽并不是不要他,把他送幼兒園只是因為爸媽要上班,他長大了要跟老師學習本領,所以必須上幼兒園,不能讓孩子有被丟棄的感覺。

家長也不妨把自己孩子在家的乳名悄悄地告訴老師,當老師以只有家長才稱呼自己的方法叫出孩子的名字時,孩子一定會感到親切而熟悉。也可讓幼兒帶一些他在家里特別喜歡的玩具和熟悉的物品,這些都能帶給孩子安全感。

幾天下來,大部分孩子已經(jīng)能初步適應,少數(shù)孩子還有些哭鬧,但已不是較嚴重的。對于孩子的點滴進步,家長都要做出表揚和鼓勵,同時要幫助孩子樹立天天入園的思想,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愛去就去,不想去就可以不上的壞習慣。每天可以和孩子分享“入園”帶來的快樂。雖然孩子初入園,情緒不穩(wěn)定,可一定也有高興、開心的時候呀?;氐郊依?,如果父母每天抽時間和孩子閑聊,多問孩子一些開心的事情,比如:交到好朋友了沒有?開心不開心?讓孩子表演一下剛學會的舞蹈,唱一首入園的兒歌……一起回憶、分享每天的快樂時光,使孩子重新感受“入園”帶來的樂趣,并愉快地向往新一天的快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是“根本之根本”。所以,這一階段的教育對幼兒的一生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在幼兒這一重要的人生轉折期,我們家長有責任給孩子以信心、力量、勇氣,幫助孩子盡快熟悉和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使孩子順利地度過入園適應期,快樂地進入幼兒園。

九月教育隨筆:幫助孩子入睡


九月教育隨筆:幫助孩子入睡

每次中午看午睡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咱們班總是有幾個孩子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難以入睡,記得以前的時候,但是對于那些難以入睡的孩子來說:幾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堅信這也是一個困擾咱們幼兒老師的難題。孩子難以午睡?我想:這也許與有的孩子正因在家有些不一樣的習慣有關,例如:有的孩子在家睡覺時讓家長陪著睡覺,有的孩子從小就沒有午睡的習慣等,這些都與孩子在幼兒園難以入睡有關,那么咱們不妨試一下,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咱們能夠帶領幼兒做一些安靜的小游戲,還能夠讓幼兒模仿各種小動物的睡覺方式等來讓自我入睡,慢慢的讓習慣成自然,另外咱們還能夠將幼兒的寢室布置的光線暗一點、溫馨一點,咱們還要注意對于那些個性難以入睡的孩子盡量不好不耐煩的盡心大聲訓斥,要給他們講一些道理,讓他們明白如果自我不睡覺,在那里做小動作、出聲音、會影響全體孩子的。

此刻老師要看哪個小兄弟姐妹睡得最香,沒想到這幾個孩子個性感興趣,這不,這天中午,這幾個孩子既然都睡著了,我想這種方法也許適合這樣的孩子吧,在以后的時刻里,我還會繼續(xù)探索出更多的方法,以此來讓那些難以午睡的孩子,能盡快入睡。

教育隨筆:攜花香走進孩子們


教育隨筆:攜花香走進孩子們

蘇東坡信仰佛教,一次與方丈論經(jīng),坐于蒲團之上,相論許久。

方丈說:“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蘇東坡說:“方丈你在我的眼里是一堆牛屎。”方丈微微一笑,說:“施主,你在我眼里是一朵花?!?/p>

蘇東坡滿意而歸,與蘇小妹談及此事。小妹說:“佛家有言,心存污穢緣惡念,你胸中有牛屎,才會把別人看成牛屎?!?/p>

蘇東坡聽罷,滿腔愧色。

厭惡與欣賞有時真的一念之差,一線之距。心中充滿關愛、仁慈、寬容的人,快樂就有如一溪活潑的清泉滋潤著自己也沐浴著別人。

我的學生中有的頑劣,有的內(nèi)向,有的學得不得要領。我沒有猶豫,沒有彷徨,沒有厭煩。我把出現(xiàn)的問題當作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把出現(xiàn)的問題當作教育的契機,把出現(xiàn)的問題當作走向科研工作的新依據(jù)。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激發(fā)著我教學創(chuàng)新的新設計,推向我走向更深研究的教學領域。

她們什么都懂,什么都會,什么都好還用我們老師教什么,教育什么,培養(yǎng)什么?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每個孩子都是家庭幾代人的希望。我們作為教師應用博大的愛心、寬容的耐心、教育的智慧托起明天的希望!

讓我們攜著花香走來,走進孩子們中間,播撒真善美的種子,播撒文明和智慧,讓孩子綻開美麗的笑靨。讓我們一同融進感受她們的純真,讓一切的污穢俗念遠離課堂,讓我們一道放飛美麗的夢想!

與遠古的“方丈”論經(jīng)只能在夢幻中,但先輩們的哲思卻讓人如飲醍醐。讓我們在心里種花,攜一襲花香,披一縷陽光走進校園,走進孩子們……

教育隨筆:走進了孩子的心里


教育隨筆:走進了孩子的心里

 我慢慢走進了孩子的心里,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和愛,使孩子喜歡并且適應新的環(huán)境,在新的集體生活里學習情感態(tài)度和行動上的自立。這是我專業(yè)道路上一次深刻的體驗和進步。

這個學期,我們班一下子增加了8名全托的孩子,其中有6名是從其他幼兒園轉來的新生。面對全新的環(huán)境、全新的生活,孩子們的心理、情感、人際交往許多方面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種種不適。

幼兒的心理情緒反應最為強烈的是放學到晚睡這一段時間,看著身邊的小伙伴一個個被家長接走,全托幼兒想家想爸爸、媽媽的情緒在那一刻被強烈勾起,有的扁著雙唇想哭,有的撅著小嘴表示心里生氣,有的一聲不響,傷神失望,在他們要離開活動室到餐廳用晚餐時,有三名幼兒每天必哭。

看著淚眼迷蒙的小眼睛,我不能夠哄騙孩子或趁他們不注意就下班走開,那只會增加他們對新環(huán)境、新老師的不信任,變得更緊張、焦慮。我要讓他們接受、愿意親近值夜班的鄭老師和陳老師。

“鄭老師和陳老師在這里陪著你們吃飯,吃完飯還帶你們做好玩的游戲,我現(xiàn)在去給你們買東西?!?/p>

“老師,你一定不要騙我,買了東西一定要回來看我?!?/p>

我擔心“回家”的字眼會刺激孩子。我告訴孩子,我去買東西,路很遠,要很晚才能回得來,而且我也“不”回家,我在樓上跟中班的大哥哥們住大床,你們在一樓住小床,等你們長大了,我?guī)銈円黄鸬綐巧献〈蟠病:⒆觽兿嘈帕?心安了。第二天我給孩子送上小禮物以表示安慰、鼓勵和愛。

周五,孩子們盼來了回家的日子,顯得特別高興而乖巧。這些天鬧得不輕的嘉豪湊近我的耳根說:“老師,今天我回家了,如果晚上你想我就打電話給我吧?!?/p>

“今天晚上我也回家,我不要想你?!蔽夜室舛盒Α?/p>

“那你什么時候想就打吧,不過我沒有手機,你打給我爸爸說找我,就可以聽到我的聲音了,我回家做好多禮物送給你?!?/p>

我慢慢走進了孩子的心里,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和愛,使孩子喜歡并且適應新的環(huán)境,在新的集體生活里學習情感態(tài)度和行動上的自立。這是我專業(yè)道路上一次深刻的體驗和進步。

相關推薦

  • 幫孩子走出孤僻 俊俊在班里是一個性格孤僻的孩子,入園后他總是不愿與老師交流,不愿意與小朋友在一起,寧愿一個人縮在墻角,拒絕參加一些游戲活動,總以審視的眼光來關注周圍的人和事,有時還采取抵觸情緒,不愿從“自我中心”中走...
    2021-11-19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幫助孩子走出“尿床”陰影 過程:“寶貝們,起床啦!”聽到我的喊聲,孩子們立刻從床上爬起來。就在這時,我發(fā)現(xiàn)胡城晨小朋友仍然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今天小家伙好像沒有睡著啊,怎么回事呢?于是,我走到他的床邊,一邊拍被子一邊喊著:“胡...
    2021-06-19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走進孩子心靈 教育隨筆:走進孩子心靈 常言道:“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這句話道出了情感與教育的關系。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自覺愉快地理解教師的教誨,理...
    2021-06-10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幫助孩子壯起來 我們班有個叫馬**的孩子,他長的小小的、瘦瘦的,看上去比同齡孩子小了許多,這可與其名字太不相符了。最令人頭疼的是他的吃飯問題。我從沒見過像他一樣如此挑食的孩子——不吃肉,不吃雞蛋,菜也很少吃。每次吃飯...
    2021-05-31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走進孩子的世界 別看小小班的孩子看似什么也不在乎,什么也不懂,但當我們靜下心來,悉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 如果老師抱了別的孩子沒有抱他,他就會認為老師喜歡別人,不喜歡他; 如果老師叫了別人回...
    2021-05-28 閱讀全文

俊俊在班里是一個性格孤僻的孩子,入園后他總是不愿與老師交流,不愿意與小朋友在一起,寧愿一個人縮在墻角,拒絕參加一些游戲活動,總以審視的眼光來關注周圍的人和事,有時還采取抵觸情緒,不愿從“自我中心”中走...

2021-11-19 閱讀全文

過程:“寶貝們,起床啦!”聽到我的喊聲,孩子們立刻從床上爬起來。就在這時,我發(fā)現(xiàn)胡城晨小朋友仍然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今天小家伙好像沒有睡著啊,怎么回事呢?于是,我走到他的床邊,一邊拍被子一邊喊著:“胡...

2021-06-19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走進孩子心靈 常言道:“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這句話道出了情感與教育的關系。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自覺愉快地理解教師的教誨,理...

2021-06-10 閱讀全文

我們班有個叫馬**的孩子,他長的小小的、瘦瘦的,看上去比同齡孩子小了許多,這可與其名字太不相符了。最令人頭疼的是他的吃飯問題。我從沒見過像他一樣如此挑食的孩子——不吃肉,不吃雞蛋,菜也很少吃。每次吃飯...

2021-05-31 閱讀全文

別看小小班的孩子看似什么也不在乎,什么也不懂,但當我們靜下心來,悉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 如果老師抱了別的孩子沒有抱他,他就會認為老師喜歡別人,不喜歡他; 如果老師叫了別人回...

2021-05-2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