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了,曬曬兒子的早飯
發(fā)布時間:2021-04-04 幼兒園上小學了說課稿 幼兒園上學期活動方案 幼兒園開學了如何進入上學狀態(tài)周日需要采買的東西:
青菜一些,稻香村的醬牛肉一塊,雞蛋或鵪鶉蛋。yJs21.Com
青菜在周日晚飯時要做出一小盆蔬菜沙拉,分在三個小杯里冰箱冷藏(吃到周三再做否則不新鮮了)。
米飯蒸一些也冷藏。
具體操作過程:
周一:早上拿出一小杯冷藏的蔬菜沙拉溫一下,醬牛肉三小片與一小碗米飯同隔水蒸,水中放入2-3個小鵪鶉蛋。
洗漱期間差不多熟了,孩子剛起床不會馬上愿意吃東西,活動活動早飯溫度也正合適。
沖一杯奶,肉蛋奶蔬菜都有了,實踐了一下,早上不費勁就是上鍋蒸而已。
周二:蔬菜蛋奶肉都沒變,主食變成超市采買的小饅頭。
周三:蔬菜奶不變,肉換了一種純豬肉火腿,早起炒了一個雞蛋夾在切片面包里吃(不費事,炒雞蛋2分鐘)
注:家里有老人,周三下午在家包了三鮮小餛飩和小餃子全部冷凍起來。
周四:早上上鍋蒸15個小餃子順便煮了三個鵪鶉蛋,沖一杯奶,餃子里有青菜和肉,保證肉蛋奶菜都有。
周五:下鍋煮的紫菜餛飩,有湯沒喝奶,配了兩片牛肉。
只要有肉,兒子就有食欲,上了一個月學前班,完全模仿上學時間,實踐了一下早飯,還好,不累。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陪讀日記:曬曬入學那些事兒
新學期開學了,從悠閑假期過渡到相對規(guī)范、緊張的學習生活,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小小的問題,讓孩子有些不適,也讓家長有點撓頭。其實,在孩子、家長齊心協(xié)力解決問題時,也會有不少樂趣和感動呢!
“陪讀”日記
有些專家認為家長陪孩子寫作業(yè)不對,而現(xiàn)實情況是,多數(shù)家長每天都在陪孩子寫作業(yè)??偨Y(jié)這幾年的經(jīng)驗,我有這樣的體會:新學期開始時要陪,陪是為了不陪,逐步達到不陪的目的。以下是我的兩則“陪讀日記”。
第一則日記: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孩子放學回來說,今天語文作業(yè)是記住第一課課文意思,但是太難記了。
這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浮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我告訴孩子,記住鳥、云、厭、山這四個字,課文意思就明白了。孩子覺得這么記很有意思,按此方法,很快把課文內(nèi)容講述出來了。
隨后,我又給孩子講了些相關知識,如關鍵字或詞的作用,詩意可按先景后情理解等。
“陪讀”感悟:作為家長,我認為老師講課是指出“大政方針”,家長輔導是解決細節(jié)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缺一不可。
第二則日記:
晚上,孩子做完語文、數(shù)學作業(yè)用了一個多小時,還要寫校外的英語作業(yè)。英語作業(yè)是抄十幾頁課文中的單詞。孩子一邊寫一邊喊作業(yè)太多了。我也覺得作業(yè)太多卻又無可奈何:對孩子來說,老師的話就是“命令”。
過了一會兒,我從臥室出來,看見孩子正趴在客廳地板上寫英語作業(yè)。我對他說,地板太涼,趴在地板上久了會得病的。他說,得病了好,得病了就不用寫作業(yè)了。
孩子平時很愛學習,今天發(fā)牢騷,可能是因為太累了。我讓他休息一下,休息過后,我坐在書桌旁陪孩子寫英語作業(yè)。我讀單詞,他邊看邊聽邊寫,不時地還談些相關內(nèi)容,終于愉快主動地寫完了作業(yè)。
“陪讀”感悟:當孩子對寫作業(yè)表現(xiàn)出煩躁情緒時,作為家長,首先想到的是千萬不能訓斥孩子,而要分析原因,根據(jù)情況決定是他自己解決還是協(xié)助他解決,因為,孩子的自制力與身體一樣,要在關心和愛護中慢慢長大。
親子故事:曬曬一年級新生的開學賬本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已近一個月了。孩子上學需要的開支有哪些?普通工薪家庭的開支有多大?近日,記者特意走進一所普通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家庭,一起翻翻他們的開學賬本。
給孩子布置小書房 花了1200多元
家長王賀陽一家住在和平路一高檔小區(qū),兒子墀墀剛剛過完6歲生日。
走進墀墀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裝扮一新的小書房了:一個小書架、一盞臺燈、一個書桌和一把舒適的椅子。墀墀媽媽告訴記者,孩子上小學了,他們也很緊張,在聽取了很多位“過來人”的建議之后,特意把家里的書房改造了一番,就是為了讓孩子有個完美的學習角落。
與普通的書房不同,這里處處可以看到墀墀媽媽的細心:書桌的高度能夠調(diào)節(jié),并且?guī)в腥齻€抽屜,“孩子長得快,所以買了個能調(diào)節(jié)高度的書桌,抽屜多了,可以讓孩子分類放不同的學習用品?!贝送?,臺燈的光線能夠調(diào)節(jié),燈頭的方向與高度也能夠調(diào)節(jié),椅子的高度特意讓墀墀試過,現(xiàn)在坐上去,雙腳剛好平放在地上。書桌上放著一個小書架,上下三層,可以讓孩子存放不同科目的書籍和作業(yè)本。一本漂亮的日歷,一個簡易的電話號碼本,還有一盒訂書釘、回形針,一摞練習本,書桌底下還有一個廢紙簍。坐在小書房里,開著臺燈,確實能感覺到濃厚的學習氛圍。
“從今年6月份,我和老公就為這個小書房做準備。為了淘這個實惠的書桌,我們連續(xù)三四天跑到北園大街的家居賣場,挨個店地逛。像書架椅子什么的,都是從那里買的,加上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一共花了1200多塊錢吧!”墀墀媽媽跟記者如數(shù)家珍。
準備學習用品 光鉛筆就買了50支
細心的墀墀媽媽,也給孩子準備了大量的開學裝備,并根據(jù)孩子的個頭,選了一個背背佳書包(268元),此外,筆袋(12元一個)、尺子2把(共2元)、鉛筆50支(共25元)、削筆刀、各式的書套30個(共24元),會計用的標簽(貼在文具上寫上名字,就能與別的同學的文具區(qū)別開來)、2個文件袋、小紗巾3條(共10元)、水壺(10元),一合計,也花了350多塊錢。
為了接送孩子 還專門買了輛電動車
墀墀的學校離家不算遠,騎車大概有15分鐘車程,需要經(jīng)過四個紅綠燈路口,平時上班時間路上堵車情況嚴重,為此,墀墀的爸爸和媽媽也在交通工具的選擇上費了一番思量。
“開車送孩子吧,為了防堵車就得早走,這樣孩子就少休息半個小時;坐公交車也是這樣,并且可能不準點;騎自行車比較累,最后一合計,決定買輛電動車,讓孩子的爺爺負責接送孩子?!闭f起接送孩子的事情,墀墀媽媽一直顯得猶豫不決,還有些愧疚,“老人年紀大了還接送孩子,不忍心啊?!鄙现芰?,倆人特意從解放橋附近買了一輛嶄新的電動車,花了1600多元錢。
說起為孩子上學之前的準備,墀墀媽媽非常有感觸地說,孩子上學了,才知道需要準備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這些東西加起來,花費也超過3000元錢了“真是太不容易啦!”
為了孩子上學,家長們文具的花費在二三百元,而其他的各種配套服務,雖然各個家庭有所不同,但總支出也都在千元以上。一位家長笑著說:“到底花了多少錢,連我們自己也都數(shù)不過來了,反正一切都是以孩子為中心!”
男孩要窮養(yǎng)嗎?曬曬我家的養(yǎng)法
我沒有女兒,如果將來生一個,那估計也和現(xiàn)在養(yǎng)兒子的辦法差不多。性格使然。
我不知道窮養(yǎng)究竟是怎么個養(yǎng)法。六七歲的孩子似乎也不太注意這種事兒。也沒買過什么名牌衣服,從小就跟他說,衣服最重要的是得干凈,不是新舊和牌子。他也就這么認為了,很干凈,從小到大,秋冬季的外套穿一個星期不換也看不出哪兒臟來。
吃的,我比較注意,只挑品質(zhì),不管價錢。不過我們很少下館子。他想吃什么,我就做什么,從農(nóng)家小炒肉到烤鴨,從小籠包到披薩,啥都自己做。偶爾出去吃頓,他還說沒媽做的好吃。
車呢,我家沒買。雖然他認得幾乎所有的LOGO,也有自己很喜歡的款,但總是說,我長大以后,要買哪個哪個。從來沒說過想要爸爸媽媽買什么車。不過偶爾也羨慕別的孩子家有車,應該是本性使然吧。
玩具方面,我們自己只給他買過四五次樂高的零件,其他的幾乎都是家里長輩們給買的。玩得最久的也是那些零件,想拼什么拼什么,很喜歡玩。
住呢,兩歲開始就跟著父母到處跑,自家的房子倒是不錯,可惜幾乎都不記得了。在昆明住滇池邊上的別墅,然后到湖南住八十年代建的單位房,回到北京住月租一萬好幾的公寓,他好像也表達過什么意見,問他呢,他說只要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就行。
平時去超市,總喜歡看玩具,看中以后問,媽,你能給我買什么什么嗎?我一般都回答,不能。他就不再多問了。有時候給錢,讓他自己去買,倒是不含糊,就算買不到自己最想要的,隨便也要選一個。不過這種時候很少,一般若不是說明錢是讓他買玩具的,他就會攢起來,問他干嘛用,答:留著上學用。
唯一對他超級大方的,就是買書。只要喜歡,隨便買。
沒有特意去旅游過,但外派時也帶他去過十幾個省。各地小住一陣,也算是長見識的辦法吧。
寫這個的時候我問他,你覺得多少錢算富翁?他說:我倒不想讓你們太辛苦的,五十萬吧,供得起我上學就好了,我長大會賺很多錢給你們花,我要做大富翁。
小豆包記錄:曬曬俺寶的暑假作業(yè)(學校留的)
曬曬俺寶的暑假作業(yè)(學校留的)
寫的內(nèi)容不多:兩面(A4紙)數(shù)學題、一面(A4紙)語文題、做180多個詞語卡片、寫英語字母。這些作業(yè)寶寶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還有就是聽英語。
關鍵是課外作業(yè)很多、復雜:
記錄家庭一月用水電煤氣量;
制定節(jié)約計劃;
做好垃圾分類;
聽紅故事;
唱一首紅歌;
看一個紅電影;
參觀一個紅展覽;
寫一篇看紅聽紅后的感想;
學唱三首英語兒童歌曲;
看一部英文動畫片;
社區(qū)扶弱助殘活動(例如給老人讀報讀書)要照片;
三次超市花錢(練習錢幣找算);
四次場館參觀(練習掌握時間);
讀課外書;
每周至少收拾三次飯桌(練習主動承擔家務);
做一件好事;
每天1分鐘跳繩、累計20個俯臥撐、半分鐘仰臥起坐;
每周3-4次15分鐘耐久跑;
其它體育項目任選1樣練習(游泳、羽毛球等);
網(wǎng)上學習一個內(nèi)容(忘記是什么了);
……
雖然很繁瑣,但感覺對孩子很有用!
曬曬我家寶貝:貼心“小棉襖”
這段日子一直很忙,每天下班已是華燈初上。兒子凡凡是個生活超有規(guī)律的孩子,晚上一到8:30準時要睡覺,上周一連好幾天,等我回到家時,他早已經(jīng)睡著了。一天早上,我給凡凡穿衣服的時候,他突然用小手捧著我的臉很認真地說:“媽媽,你辛苦了!”
我笑了:“媽媽怎么辛苦了?。俊?/p>
“你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還要陪我,你好辛苦呀!”聽著這個剛滿3歲的小人兒的話,我的心暖暖的,淚水一下潮濕了雙眼。
雖然平時總在抱怨兒子很調(diào)皮,讓人很不省心,但是和同齡的孩子比起來,凡凡寶寶有著超乎尋常的懂事,是個很會體貼人的孩子。
去年夏天,2歲的凡凡吃過晚飯后,每天都跟著外婆出去散步。有時我下班回晚了,就直接去外面找他們。每次凡凡只要看見我背著包,總會先問我:“媽媽,你吃過飯了嗎?”要是我說“還沒吃”,他就會一個勁地把我往家里推,小嘴咕噥著說:“媽媽,媽媽,你先回家吃飯吧!”旁邊的人聽了都笑著說:“你這個兒子養(yǎng)得真值!”
因為平時不太注意身體,我的腰經(jīng)常疼,只要我一說腰疼,凡寶寶趕緊就會跑到我的身后,掄起小拳頭就給我捶背。雖然每次只捶幾下,但是小小的他已經(jīng)開始知道心疼媽媽了!
在幼兒園,小朋友的爺爺奶奶們都很喜歡他,不光是因為凡凡嘴巴甜,看見誰都會主動喊,而且他誰都認識,從來不會叫錯人。
前段時間,外婆去幼兒園接凡凡,老師拉著外婆說:“今天正上著課,凡凡突然起身跑到教室外面,我喊他,他不聽,等我追出去,看他手上多了張紙巾,他跟我說‘老師,給你擦一擦?!敃r我很感動,全班那么多小朋友,誰都沒有注意到我感冒了,流鼻涕了,就他個小精怪發(fā)現(xiàn)了?!?/p>
其實,在家里,只要有人感冒了,凡凡都會主動遞上紙巾;要是有人咳嗽,他會趕忙去拍拍背,有好幾次黎明時分我咳嗽把他咳醒了,他都會用小手在我背上輕輕拍;外婆洗了衣服喊累的時候,他總會說“你辛苦了!”“我?guī)湍愦反繁嘲?!”;吃糖和水果的時候,他會把皮和糖紙剝得干干凈凈再喂到我們嘴里……也許每次對待他的時候我們是這樣做的,但這些無意的舉動卻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讓善良的他反過來經(jīng)常溫暖著我們,給我們以驚喜。(武漢市青山區(qū)鋼都花園:琪淇)
一年級小豆包留念6:曬曬俺寶的暑假作業(yè)
一年級小豆包留念6:曬曬俺寶的暑假作業(yè)(學校留的)
寫的內(nèi)容不多:兩面(A4紙)數(shù)學題、一面(A4紙)語文題、做180多個詞語卡片、寫英語字母。這些作業(yè)寶寶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還有就是聽英語。關鍵是課外作業(yè)很多、復雜。
記錄家庭一月用水電煤氣量;
制定節(jié)約計劃;
做好垃圾分類;
聽紅故事;
唱一首紅歌;
看一個紅電影;
參觀一個紅展覽;
寫一篇看紅聽紅后的感想;
學唱三首英語兒童歌曲;
看一部英文動畫片;
社區(qū)扶弱助殘活動(例如給老人讀報讀書)要照片;
參觀一次紅展覽;
三次超市花錢(練習錢幣找算);
四次場館參觀(練習掌握時間);
讀課外書;
每周至少收拾三次飯桌(練習主動承擔家務);
做一件好事;
每天1分鐘跳繩、累計20個俯臥撐、半分鐘仰臥起坐;
每周3-4次15分鐘耐久跑;
其它體育項目任選1樣練習(游泳、羽毛球等);
網(wǎng)上學習一個內(nèi)容(忘記是什么了);
……
雖然很繁瑣,但感覺對孩子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