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跨越30年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1-03-12 幼兒簡短小故事30字 幼兒園年教案 恐龍的故事幼兒故事

我的一位好朋友,曾跟我講起過一件他小時候的事。他犯過一個“道德上的錯”,同樣幸運的是,故事里也有一位智慧的父親。

故事是這樣的:

大概是四歲多的時候吧。爸爸帶著他去一位叔叔家玩。他很快被叔叔家小哥哥房間里的小飛機模型吸引了。玩了一會兒覺得特別喜歡,真的很想要。于是趁大家不注意就偷偷揣起來了。

跟爸爸回家的路上,他心里特別糾結、特別難受,實在忍不住還是跟爸爸“坦白”了,說自己偷拿了人家的小飛機。爸爸沉默了一下。

他至今清楚記得爸爸當時短暫的沉默,和站在路邊害怕至極的他。然后,爸爸態(tài)度很溫和地對他說:“咱們一起回去把小飛機還給叔叔吧,爸爸以后再給你買一個?!庇谑撬麡O不情愿地跟著爸爸回去送還小飛機,心里又舍不得又羞愧得不行,似乎還害怕得哭了。

爸爸只是很平靜地回去跟人家解釋說:“不好意思,孩子不小心拿走了小玩具,現(xiàn)在送回來?!笔虑榫瓦@么過去了。他沒有受到任何責備。爸爸也沒有將此事再告訴別人。

這件事讓他印象深刻,講起此事,他一面回憶著父親的溫暖,一面跟我討論父親處理此事的用心。

這位智慧的父親做了什么?

首先,自始至終都不曾使用“偷”這樣的字眼去形容孩子的行為。

因為孩子的是非觀念是通過聽取父母的評價、觀察父母的反應而形成的。不輕易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簽,不夸大孩子的錯誤,是對孩子的保護。

其次,保證穩(wěn)定的情緒,平靜認真地想好最適合的解決方法。不責備,不打罵,不多說教。

在得知孩子“偷拿”了別人家東西時,父親并沒有立刻怒不可遏地非打即罵,也沒有立即開始苦口婆心、長篇大論地講道理,而是讓自己停下來想了想,再用最簡單有效,最和緩適宜的方式應對這件事。

緊接著,用直接的行動給孩子正確的示范和引導。

其實孩子心里知道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從我的朋友所說的那種“內心糾結”就可以看出。所以,其實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孰是孰非的大道理,而是需要從錯誤中學會正確的做法。

我的朋友的父親,只簡單說了兩句話。一是“一起還回去”,這是從錯誤中學習正確的改正方法;二是“你想要的話爸爸給你買”,告訴他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正確途徑。

最后,還需要記得的一點是:事情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不反復追究,不隨意轉述,保護孩子的自尊,給予孩子最大限度的尊重。

孩子雖然還小,但已有了自尊感和羞恥心。見證孩子犯錯的當時人,若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到孩子一定不愿讓自己不好的行為被更多人知道,即使是家里人。所以,不再向別人轉述這件事,就是對孩子自尊的最好呵護。

總之,當孩子出現(xiàn)一些你認為非常嚴重的道德問題時,請首先控制好情緒。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冷靜、謹慎地想一想應對孩子不當行為的措施,才不致對孩子成長有負面的影響。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做事越來越磨蹭怎么辦


孩子磨蹭的原因

1、天生的“慢性子”

這并不是在給孩子貼標簽,某些情況下,我們不得不承認每個人天生的差異性,有些孩子天生就喜歡慢條斯理的生活,這恰恰也是他們的優(yōu)勢所在,正因如此,他們才會擁有專注、有條理、不易沖動等諸多優(yōu)秀的品質。

2、因為貪玩,過于專注某件事情

貪玩也很有可能是一個信號。孩子正玩的盡興,此時讓ta轉移注意力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孩子難免會用磨蹭的方式來拖延時間,因為ta過于專注的忙于目前的事情。有人說叫了半天孩子趕緊穿衣服出門,結果就跟沒聽見一樣。很有可能這個時候孩子正專注的忙于他的游戲或想象,真的是因為過于專注而沒有聽見。

3、因為不想做這件事情

有些時候,孩子不想做的事情也會成為“慢吞吞”的原因。生活中,父母們不免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早上不想上幼兒園,于是晚上不想睡覺,不想刷牙,早上不想起床,出門時拖拖拉拉,怎么說都快不起來。你想讓ta去寫作業(yè),ta會給你找出各種理由在寫作業(yè)之外的各種事物上浪費時間,對于寫作業(yè)這件事情磨磨唧唧。

4、家長的態(tài)度或方式令孩子無法接受

有時候,我們嘮叨、說教、責備、威脅的態(tài)度容易讓孩子的關注點從事情本身轉移到我們的態(tài)度上來,孩子很容易產生對抗的情緒。所以,有時候大家會看到,家長越著急催促,孩子的動作反而越慢或者仍無改變。

好方法才會有好結果

1、切斷退路,別讓孩子那么依賴你

其實孩子磨蹭一部分是由家長的插手造成的,爸媽們總是因為來不及,幫孩子做了很多本該他自己完成的事。例如:

孩子上學來不及了,于是你幫忙整理好了書包;

孩子午休來不及了,于是你幫忙盛好了飯,還順帶夾好了菜;

孩子寫作業(yè)來不及了,于是你搶過了孩子手中的家務事...

你插手了孩子的一切,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你。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100%理論。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有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如果孩子失去了鍛煉的機會,做事只會越來越磨蹭。

為了孩子能在人生中來得及,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嘗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2、解決玩樂需求,讓孩子覺得“快得值”

上面講的是被動型磨蹭,有的孩子卻是主動型磨蹭。說白了,就是孩子故意磨蹭。

為什么?因為孩子是這樣想的:“我為什么要快呀?寫完了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yè),還要寫爸媽布置的作業(yè),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我們總是低估孩子的智商,其實孩子很聰明,對于得失心里清楚的很。孩子感覺不到做事快的好處,他怎么快得起來。

所以,我們要給孩子留出娛樂的時間。如果孩子完成了學習計劃,那剩下來的時間由他支配;完成得越快,自由時間越多。只有嘗到了高效率的甜頭,孩子才會愿意改掉磨蹭的毛病。

3、隔斷干擾源,禁止孩子三心二意

之前聽過一句話:“學不進去無非五個原因: 手里有個手機,心里有個逗比,教室里有個傻比,智商不在服務區(qū),窗外還有臺拖拉機?!痹挷诶聿徊冢昝栏爬撕⒆幼鳂I(yè)磨蹭的3大原因:定力差、干擾多、專注能力不行。

對于這類孩子,家長可以這樣做:

1、給孩子無干擾的環(huán)境。準備一間書房或一張書桌,桌上只能擺放書籍和學習用品。孩子學習時,家長盡量把電視機的音量調低,也不要端茶送水。

2、禁止孩子三心二意。學習時,嚴禁孩子把手機放在身邊,因為大人況且無法抵制電子產品的誘惑,更別說孩子了。

說了這么多,您對孩子的“磨蹭”行為是否有一定的了解了呢?百思樂想對爸爸媽媽們說:別害怕,當我們把孩子的“磨蹭”看成是一個挑戰(zhàn),孩子在這場挑戰(zhàn)中就學會了承擔責任、學會了合理規(guī)劃、學會了自我管理。而身為父母的我們,也在這場挑戰(zhàn)中學會怎樣更好地愛孩子,讓孩子做回自己,我們需要的是放手、是鼓勵、是協(xié)助!

每一朵小花都會迎來自己的綻放,如果我們能給予孩子所需要的陽光、空氣和

跨越代溝交朋友,真有那么難嗎?


“80后”年輕父母們都明白,自己和孩子不應該是管教與被管教的關系,而應更多地傾聽孩子,走進他們的內心,與他們做朋友??墒?,都說5歲一個代溝,掰手指算算,家長和孩子差了好幾個代溝,這該怎么跨越呢?

給孩子留點兒時間

想和孩子交朋友,首要的條件是有時間來陪孩子?,F(xiàn)代社會里,父母要兼顧孩子和工作,就像是要平衡肩頭上的兩個擔子。而我們經常犯的錯誤就是,過多的關注給了工作,忽視了孩子。既然給了孩子生命,就要對這個生命負責任,就要給他她陪伴。因此,無論多么忙碌,最好每天能抽出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來專門陪孩子玩游戲或閱讀,這樣才能拉近和孩子間的距離。

和孩子“好好說話”

和孩子對話,尤其是幼兒,要盡量用成年人的連貫詞匯和語句,讓孩子熟悉正常的語言環(huán)境,鍛煉孩子的溝通能力。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特別愛用“吃飯飯了,穿褲褲了,玩球球了”等等這樣ABB結構的詞匯,看似兒童化的語言其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因為孩子獲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ABB的詞匯在其他的信息媒介,例如電視、書本、網絡上并不存在,他們的思維容易混亂,學習的速度也會降低。

選擇“正確的時間”交流

和孩子交流的時間要選擇好,不要在孩子專注于某件事情的時候打斷孩子,強制孩子與你交流。在與孩子做游戲、散步或者睡前孩子比較平靜時溝通,效果更好一些。

適當?shù)亍巴镀渌谩?/p>

有的家長會說,“投其所好”不就成了拍孩子馬屁了嗎?當然不是。根據(jù)孩子的興趣,因勢利導地給孩子一些驚喜,滿足他們的愿望,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比如,如果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名偵探柯南》,就悄悄給他買柯南的手表,變聲器,墨鏡等裝備送給他,孩子一定非常喜歡,覺得家長理解他。

當然,與孩子做朋友并不是一味無原則地滿足他們的要求,給孩子建立起規(guī)則意識同樣重要。要想成為一個有影響、有威信的父母,必須糾正孩子不適宜的行為,對他們不合理的要求說不。

育兒觀念:隔輩人的愛是跨越時空的傳承


育兒觀念:隔輩人的愛是跨越時空的傳承

下了班回家,像往常一樣,我坐在床上陪著仔仔玩耍,母親則在廚房忙碌著一大家子的晚飯。

“吃飯啦!”母親在廚房喊到。

仔仔一躍而起,歡快的小手來回撲騰,一邊咿咿呀呀說著“飯飯、飯飯”,一邊央求我快點抱她去餐桌。

給仔仔在兒童餐椅前安頓好,抬頭看眼飯桌,一大盤香氣滿溢的小黃花魚擺在飯桌中央。

看著眼前盤子里的小黃花魚,肉質細膩,香氣撲鼻,一條一條交織在一起,鮮嫩的魚肉中摻雜著清晰可見的魚刺。我素日愛吃小黃花魚,可看見魚背上那一塊離骨的、鮮美香甜的魚肉,我卻怎么也提不起筷子,感覺如鯁在喉。

還記得小時候,我長住在姥姥家。

姥爺每次去市場買菜時,總喜歡帶2斤小黃花魚回來。由于姥姥腿腳不便,很少出門買菜。家里的菜都是由姥爺定期采購。每當下午閑時,聽到姥爺?shù)钠ば曉谧呃壤锘仨憰r,我就知道,是姥爺買菜回來了。我歡快地張開雙手迎接姥爺?shù)貧w來。打開網兜,里面好豐盛,有土豆、青菜、肉、姥姥愛吃的韭菜。哦,對!還有小黃花魚,姥姥和姥爺都愛吃小黃花魚。

吃飯時,小黃花魚上桌,再在上面撒上香菜,香氣誘人無比。

我們三個人圍在一起,細細品味小黃花魚的鮮香嫩滑。每次吃魚時,姥姥總怕我被魚刺卡到喉嚨,不時地給我夾鮮嫩的魚肉,那白亮的魚肉帶著絲絲紋路,吃起來鮮美可口。而姥姥卻總在吃魚頭、魚尾和夾雜著魚刺的邊角余料的碎肉。姥爺時不時夾一條小黃花魚給姥姥并責備她只顧著打掃外圍,勸她多吃點魚肉。和姥姥姥爺常住在一起,我也愛上了小黃花魚的鮮美。

兒時在姥姥家,仿佛每一天都有很多事做。姥姥每天都很忙,忙著料理家務,忙著一日三餐。而我就是姥姥的小尾巴,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她做什么,我學做什么。

姥姥包餃子做面食的時候,我在一旁央求著和面搟餃子皮。姥姥摘菜的時候,我在一旁學習如何摘菜。姥姥洗衣服時候,我在一旁蹲著學習如何使用搓衣板。姥姥炒菜的時候,我趁姥姥去切菜的功夫,自己也像模像樣的拿著鏟子來回翻炒,惹得姥姥一陣歡笑。姥姥拖地的時候,這個活沒有技術含量,我就把拖把搶過去,自己干了起來。閑時,姥姥喜歡把大米拿出來曬曬,撿一撿里面的小米蟲。每次看到鋪了一地的大米,里面有小白蟲在蠕動,它們胖胖的,爬得很慢很慢。我總能抓住小米蟲放在手里,和姥姥一起欣賞它在手里蠕動笨笨的樣子,可開心了。

白天偶有閑時,姥姥干完活躺在床上休息,然后喊我,摟著我,讓我一起躺一躺,睡一覺??墒钦{皮的我根本不肯睡覺,總纏著姥姥讓她給我講故事。姥姥不厭其煩的給我講了一個又一個自己經歷的故事,這其中蘊含著好多的人生道理以及一生所經歷的磨難坎坷。

在家時,我不僅是姥姥的小尾巴,出門同樣是小跟班。姥姥單位有活動,每次都帶上我這個跟屁蟲。大合唱、郊游、吃飯、總有一個小小的身影跟在姥姥身后,姥姥單位的老同志都叫我小尾巴。

平時在家我不粘姥姥的時候就會找姥爺一起玩耍。我總喜歡纏著姥爺,讓他陪我玩撲克牌,或者在一起瘋打瘋鬧。小孩子的瘋鬧總是沒有分寸,拿著小掃帚就那么朝姥爺?shù)哪?、頭、身上打過去了?,F(xiàn)在看來那樣的玩鬧極其不禮貌,但姥爺也是極其寵愛我的。

雖是在玩鬧中寵愛,但是家里的規(guī)矩不能亂。例如,姥爺教我在盤中夾菜時必須在自己眼前的位置夾菜,東西在哪拿要放回哪處,吃水果時不允許用手挑來挑去,但是可以先用眼睛挑選自己心愛的,無論拿起以后果子是什么樣子,都不允許再放回去重新拿。

午夜夢回時,我仿佛又回到了他們身邊。我永遠記得寒冷冬天時被姥姥體溫溫暖過的被窩,炎熱夏天時姥爺大蒲扇給我送來的涼風。記得每次臨別前,我總喜歡摸摸姥姥的脖子,那因衰老而變得細軟的皮膚讓我覺得是世界上最溫柔的皮膚。我喜歡給她一個深深的擁抱,摩挲她因操勞而日益彎曲的后背,深深地聞著她身上的味道,這讓我覺得踏實、心安。而姥爺總是喜歡坐在椅子上,俯下身子,用手指指右臉,我附上去親親,他再用手指指左臉,我又附上去親親,他再用手指指額頭,我又附上去親親。最后我們用大大的擁抱來告別彼此。

兒時與姥姥姥爺在一起居住的時光好多都是模糊的,然而某些片段卻又是清晰入骨。這些片段慢慢地、慢慢地拼接成年幼的我對姥姥和姥爺?shù)囊缿倥c深情,沒有什么感人至深的情節(jié),也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有的只是我們隔輩人之間深深的愛意印刻在生活的平凡與瑣碎之中。

哦,對!還有那日復一日深情的陪伴。這些情感柔軟而又脆弱,但它深埋我心,忘卻了斗轉星移,忘卻了世間滄桑變幻。

“快吃飯吧,不然菜都涼了?!蹦赣H的催促,把我從遙遠的回憶喚了回來。

眼前的母親,如今也成為姥姥,她操勞的雙手變得日益粗糙,但神情卻越發(fā)溫柔起來。

看著仔仔歡快地撲騰著小手,母親站在桌子前顧不得吃飯,她左手拿著孩子的碗,右手用筷子挑著鮮亮白嫩的小黃花魚的魚肉,嘴里念叨著:“仔仔,來,姥姥喂一口魚肉肉,香香……”

孩子脾氣越來越“壞”了?只需做一件事情


有朋友問我,為什么孩子總是玩的好好的忽然就開始發(fā)脾氣了,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一點小事就哭鬧……以前那個天真爛漫的小娃娃怎么就變成這樣了?作為家長的我們,該怎么辦才好?

孩子究竟是怎么了?這個問題也曾糾纏過我。六六小時候是個天使寶寶,可隨著她一點點長大了,有段時間越來越喜歡說“不”,開始上房揭瓦,開始變身小惡魔,常常令我失控抓狂。

后來和一位兒童心理教育學的教授聊天,她告訴我,面對“暴脾氣”的熊孩子,其實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給予孩子足夠多的耐心。

你是否也這樣對待過孩子

曾在地鐵上碰到一對父子,倆人都有座,爸爸低頭刷著手機,小男孩三四歲的樣子,開始是安靜的坐著,時不時喊爸爸,一看就是覺得無聊了,在尋求關注度。

可那位爸爸不怎么搭理他。有一句沒一句的回他,或者干脆不耐煩的說:“坐著別動,哪來這么多話!”

小男孩覺得沒意思了,開始對著爸爸拉拉扯扯,力氣用大了,把爸爸扯疼了,爸爸直接吼了他一嗓子:“你干嘛?煩不煩??!”

小男孩迅速的紅了眼睛,毫不猶豫的對著爸爸就是一巴掌。這時候爸爸也怒了,直接推了他一把:“你找揍呀!”

小男孩沒坐穩(wěn)直接摔地上了,如同一頭暴怒的小獅子,對著爸爸又抓又咬,大哭大鬧,圓睜的眼睛里都是憤怒。

那位爸爸又躲又想去捆住男孩的手,應接不暇中被小男孩一口咬住手,疼的直嚎,啪啪的就給了兒子幾個耳光。

這把小男孩徹底失控了,兩人打得不可開交,在爸爸懷里拳打腳踢,地鐵上的人紛紛躲開,不知道該咋勸這兩父子。

這場鬧劇最后以兩敗俱傷而結束,兩人都氣喘吁吁,嘴里不停說著互相傷害的話。旁邊人議論紛紛。

只是,人們總是看別人都明明白白,擱自己身上就常??刂撇蛔∏榫w了?;仡^想想,咱們是否也曾以這種生硬不耐煩的態(tài)度對待過孩子呢?當她們的情感被傷害了,以著憤怒仇恨來反擊我們的話,我們會覺得這孩子脾氣怎么這么壞,但是,我們是否反省過之前對孩子的忽視,是否會檢討一下我們的耐心是不是不夠呢?

有暴躁不耐煩的父母,孩子,還能指望如綿羊一般溫和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都不為過。

家長自己都做不好情緒管理,還能要求孩子嗎?

孩子的情緒其實很好滿足的,但是她們想要的,絕對不是我們的不耐煩。

孩子為什么愛發(fā)脾氣呢?

氣頭上的我們常常覺得孩子是在無理取鬧,可是冷靜下來想想,估計她們也挺委屈的。誰會好端端的莫名開始發(fā)脾氣呢?任何一種情緒都有由頭,大人如是,孩子也一樣。忽然暴躁起來的孩子,很有可能是由于這些原因:

身體不適

很多時候,孩子發(fā)脾氣可能會是因為身體不舒服。累了,困了,肚子疼或者頭暈,一些身體上的不適都會使孩子的情緒比較敏感。

需求被忽略

在家陪孩子玩,自己卻在刷手機;帶孩子出去玩,自己還在刷手機。孩子遇到問題了,一次次的投來求助的信號,卻都被我們屏蔽了。情緒上得不到關注和照顧,常常是引起孩子發(fā)脾氣的最主要原因。

有樣學樣

《西爾斯親密育兒》中就曾經提到過,一個愛發(fā)脾氣的家長,最后往往教育出來的孩子就會變成愛發(fā)脾氣的人。孩子總是喜歡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家長脾氣暴躁,孩子個性也不會太溫善。

面對忽然而來的小脾氣,咱們做家長的如何正確引導和對待,尤為重要。

對策很簡單,只有一個

當孩子脾氣越來越壞的時候,只有一個辦法可以破解,那就是耐心,如果不行,那就再耐心一點。

孩子小的時候,哪怕只是路邊的螞蟻,也許都會有著莫大的興趣,蹲在那邊拿著小棍子戳戳玩玩。可是,看慣世間光怪陸離的我們,能領略到這些螞蟻的忙碌和孩子的樂趣嗎?能平心靜氣的停下匆忙的腳步,等候她們心滿意足的站起來嗎?我們是不是都曾經覺得這個沒意思,催促孩子去做我們規(guī)劃的事情。于是,孩子玩的不開心,開始鬧情緒,我們卻覺得孩子無理取鬧。

一天的忙碌辛苦回到家,對什么都不耐煩,甚至于連基本的交流都是冷言冷語。孩子有一點小需求,我們非但不滿足,還嫌她鬧騰訓斥她。雖然事后總會后悔,尷尬,但是,傷害已經造成。

孩子,總是最最敏感的,她們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模仿,不分對錯的接納。當她的行為方式變成了一種習慣了,變成了我們眼中那個愛發(fā)脾氣,愛大喊大叫,稍有不順心就扔東西的小孩,于是,我們給她們貼上一個標簽-“壞脾氣的小孩”。對于孩子,這樣并不公平。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一樣,當她們發(fā)脾氣的時候,我們需要進行的方式方法會不一樣,但是最基礎的就是——耐心。耐心的觀察分析他們哭鬧的原因,耐心的回應,耐心的給與安慰,共情。

當然,這個過程會是很漫長,很熬人,甚至往往我們都會忍不住,失去耐心。但是,育兒即育己,和孩子一起成長,不也是我們一直需要修行的一門功課嗎?

中班學習故事:去年的樹


中班學習故事:去年的樹

觀察實錄:

小宸和小熙來到語言區(qū),小宸說:“我想表演<去年的樹>這個故事??墒俏覀儧]有圖片怎么辦呢?”小熙說:“我們可以畫呀,老師說語言區(qū)里也可以自己畫的,我們把大樹還有小鳥畫下來?!毙″伏c點頭,兩個孩子坐到桌子旁邊,拿了白紙開始畫了起來,小熙說:“里面還有大門、小姑娘,還有伐木工,我來畫這些東西吧?!毙″氛f:“那我畫……”小宸停頓了一下,然后說:“我畫大樹、樹根、小鳥”過了一會兒,小熙說:“終于畫完了,你的好了嗎?”“我還有一點點,我覺得小鳥有點難畫。”小宸說。

兩個孩子拿著自己畫的圖片,小宸說:“有一只小鳥,還有一棵大樹,它們是很好的朋友,天氣越來越冷了,小鳥飛到南方去了,第二年回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只剩下樹根了,它就問樹根……”

教師分析:

《指南》在語言領域中指出:能大體講出所聽故事的主要內容。在今天的活動中,兩個孩子通過分工協(xié)作的方式,完整地進行了故事的講述以及簡單的表演活動?!吨改稀吩谡Z言領域中還提出了相應的教育建議: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和故事的理解;鼓勵幼兒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故事畫下來并講給別人聽,讓幼兒體會寫寫畫畫的方式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日?;顒又?,我們在語言區(qū)投放了畫紙和記號筆等作畫材料,鼓勵孩子用繪畫的形式將自己喜歡的故事內容記錄下來,今天的活動中,兩個孩子很好地運用了這個功能,用繪畫表現(xiàn)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然后再有序地進行講述活動。

后續(xù)支持:

這樣的活動形式非常好,在日?;顒又?,我們可以鼓勵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提高孩子的理解力以及表達能力,讓孩子能夠愛上故事講述活動,從而促進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相關推薦

  • 跨越再跨越作文三篇 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寫作文了,借助寫作可以加快我們對文字的積累,寫好文章需要多練習,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寫法嗎?推薦你看看以下的跨越再跨越作文三篇,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多少次回眸,渴望著相遇;多少次期盼,終得以圓滿實現(xiàn);多少次的激情,在賽場上用拼搏點燃。——題記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
    2024-01-11 閱讀全文
  • 跨越再跨越作文(實用12篇) 作文定格的時光總充滿了美好與幸福,寫作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和希望。優(yōu)秀的作文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小編特別推薦您去讀一讀“跨越再跨越作文”,我們會為您提供更加豐富具備實戰(zhàn)性的內容以供實踐和應用!...
    2023-07-20 閱讀全文
  • 跨越再跨越作文(集合13篇) 寫作是增強語文素養(yǎng)的有力方法,經常開展寫作有助于提高我們的知識框架和完備性。多讀優(yōu)秀寫作作品對我們的寫作也有益處。您掌握了寫作的核心要義嗎?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別為您準備了這份佳作"跨越再跨越作文",認真研讀相信一定對您有所裨益!...
    2023-06-18 閱讀全文
  • 跨越百年的美麗課件 通常老師在上課之前會帶上教案課件,通常老師都會認真負責去設計好。教案是教師進行評價和總結的基礎材料,課件教案應該怎么做?這篇“跨越百年的美麗課件”編輯獨家推薦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相信我這些修養(yǎng)可以幫助您成為更好的領袖!...
    2024-07-02 閱讀全文
  • 跨越小河 目標 練習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發(fā)展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及動作的協(xié)調性。 準備 粉筆、長繩等。 過程 1.設置小河 教師和幼兒一起,在活動場地上用粉筆和繩子設置出一條條小河,小河可排列成圓形、曲線等。 2...
    2019-12-12 閱讀全文

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寫作文了,借助寫作可以加快我們對文字的積累,寫好文章需要多練習,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寫法嗎?推薦你看看以下的跨越再跨越作文三篇,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多少次回眸,渴望著相遇;多少次期盼,終得以圓滿實現(xiàn);多少次的激情,在賽場上用拼搏點燃。——題記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

2024-01-11 閱讀全文

作文定格的時光總充滿了美好與幸福,寫作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和希望。優(yōu)秀的作文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小編特別推薦您去讀一讀“跨越再跨越作文”,我們會為您提供更加豐富具備實戰(zhàn)性的內容以供實踐和應用!...

2023-07-20 閱讀全文

寫作是增強語文素養(yǎng)的有力方法,經常開展寫作有助于提高我們的知識框架和完備性。多讀優(yōu)秀寫作作品對我們的寫作也有益處。您掌握了寫作的核心要義嗎?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別為您準備了這份佳作"跨越再跨越作文",認真研讀相信一定對您有所裨益!...

2023-06-18 閱讀全文

通常老師在上課之前會帶上教案課件,通常老師都會認真負責去設計好。教案是教師進行評價和總結的基礎材料,課件教案應該怎么做?這篇“跨越百年的美麗課件”編輯獨家推薦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相信我這些修養(yǎng)可以幫助您成為更好的領袖!...

2024-07-02 閱讀全文

目標 練習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發(fā)展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及動作的協(xié)調性。 準備 粉筆、長繩等。 過程 1.設置小河 教師和幼兒一起,在活動場地上用粉筆和繩子設置出一條條小河,小河可排列成圓形、曲線等。 2...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