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小妙招幫助寶寶學好數(shù)學
發(fā)布時間:2021-02-12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優(yōu)秀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分餅干說課稿從小開始鍛煉寶寶的智力有助于提高寶寶的學習能力,以下10個妙招鍛煉寶寶,幫助寶寶學好數(shù)據(jù)。
1.豐富而生動的語言
平時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可以多用一些這樣的詞匯,例如空的和滿的、大的和小的、輕的和重的、長的和短的、多的和少的等。還有一些像1本書、2堆花生、3扇門等詞匯也可以經(jīng)常使用。
2.機械地記憶
最初可以讓寶寶機械地記憶數(shù)字,換句話說,只是先學習數(shù)字而不用明白具體數(shù)字所代表的含義。和寶寶唱數(shù)字歌、讀數(shù)字歌謠、玩手指游戲、或者數(shù)數(shù)你周圍的東西,這些都可以幫助寶寶機械地學習數(shù)字和記憶數(shù)字的順序。像“你拍一,我拍一”,還有“1、2、3、4、5,上山打老虎”這類的歌謠,都是非常古老而又有效的學習數(shù)字的歌謠。
3.有目的、有指代性地數(shù)數(shù)
這種學習可以這樣進行:例如,拿出2個蘋果教寶寶學習"2",讓寶寶理解數(shù)字"2"所指代的是2個物體。開始可以先用2個或3個物體讓寶寶認識1、2、3,而后逐步增加物體的數(shù)量,讓寶寶學習更多的數(shù)字。
4.理解數(shù)字的含義
把3個小碗(或其他物體)一字排開放在寶寶面前,數(shù)1時,讓他摸摸第一個小碗;數(shù)2時,摸摸第二個;數(shù)3時,摸摸第三個,停止數(shù)數(shù),讓寶寶理解"3"代表這一堆小碗的數(shù)量是"3"個,從而理解數(shù)字的具體含義。
5.加加減減
在一些簡單的故事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例如:拿著兔媽媽和兔寶寶們在地里吃胡蘿卜的小卡片問他,我們數(shù)數(shù)這里有幾只兔寶寶,好不好?等寶寶正確地數(shù)出之后,用另一張紙遮擋住其中的2只,再問寶寶這時還有幾只兔寶寶在吃胡蘿卜等。
6.示范分類
在寶寶面前擺放一些紅色和綠色的小碗,讓他把紅顏色的放在一邊,綠顏色的放到另一邊。想要讓孩子得到這方面的鍛煉,你還可以鼓勵他為自己熟悉的物品分類:把蠟筆按顏色分,硬幣按大小分,衣服按種類和顏色分等。
7.比較
有沒有嘗試過讓寶寶告訴你,什么是大點的,什么是小點的;什么是輕點的,什么是重點的;什么是軟的,什么是硬的。借助這種方法,你可以教他學會比較。例如,2只大小不同的鞋子;3塊大、中、小不同的積木。先從2個開始學習,逐漸增加數(shù)量,慢慢學習按大小、輕重排列比較。
8.猜猜看
猜謎是非常受寶寶歡迎的一種游戲方式,可以隨時進行。例如,和寶寶一起時,在手里放幾個硬幣,讓寶寶猜猜是幾個;或者挑好水果在稱重前先讓他猜猜有多重;也可以把10個小扣子放到小瓶子里,讓寶寶猜猜有幾個。
9.分類和排序
找一些各種顏色的塑料小杯子給寶寶玩,先把所有的紅杯子排一起,后面排所有的藍杯子;或者先把1個綠杯子排第一,2個黃杯子排后面,再排1個綠杯子,然后再是2個黃杯子等,諸如此類的游戲可以幫助寶寶學習分類和排序的方法。
10.練習測量
測量也是和生活密切相關的一種數(shù)學概念,例如當你在廚房里做飯時,讓身邊的寶寶幫你往鍋里放一小勺鹽;或者洗澡時,讓寶寶倒一小蓋子的浴液到浴缸里;或者收拾洗干凈的衣服時,讓寶寶自己拿一個軟尺子量一量他褲子和上衣的長短等。
Tips:玩紙牌,輕松認數(shù)字【www.Dg15.com 工作總結之家】
裁出一些大小一樣的小紙片,在紙片上寫上數(shù)字,教寶寶玩數(shù)字紙牌游戲--拿出一張紙牌,讓寶寶說出上面的數(shù)字;或者你說一個數(shù)字,讓寶寶把這張數(shù)字從紙牌中挑出來。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撲克牌,每張牌上不但有數(shù)字,還有代表數(shù)字的圖案,不管寶寶是不是說對了,照著圖案數(shù)數(shù)看。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早期教育:幫助寶寶走路的幾個小妙招
整理了關于早期教育:幫助寶寶走路的幾個小妙招,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學會走路是人生中非常關鍵的一步,但是很多孩子學習走路真的費了老大的勁了,接下來就跟大家說說幫助孩子學習走路的十條建議。
1、要學會爬行
爬行能夠讓孩子的腿部肌肉得到鍛煉,對孩子學習走路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所以,最好是經(jīng)常性讓孩子在地板或硬的墊子爬行,可以在孩子前面放一些玩具來引誘孩子爬過去。
2、多讓孩子練習
千萬不要一直把寶寶困在一個地方,最好是能夠讓寶寶多多只有活動一下,讓寶寶自己四處走走,探索一下這個世界。爸爸媽媽要把雜物清理干凈,防止寶寶出現(xiàn)意外情況。
3.嘗試下仰臥起坐
要是想讓寶寶的肌肉得到鍛煉,最好是能夠和寶寶一起做一些仰臥起坐運動。
寶寶仰臥,媽媽可以配合著寶寶做以下的動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就可以了。不過,媽媽要知道的還是,在拉著寶寶的手的時候不要太過于用力,不然可能會造成寶寶脫臼。
4、讓孩子學會站起來
寶寶一開始的時候會因為害怕,所以會不想要放手站起來,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一些需要兩只手拿的玩具,這樣可以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放開手,然后站起來。爸爸媽媽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另一邊,吸引寶寶轉過身來。
5、蹬蹬腿腳
雙手托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能夠在空中做蹬腿彈跳動作,這樣對寶寶的腿部有好處。
6、用玩具來吸引孩子
站起來才能夠走路,所以可以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在沙發(fā)上,這樣能夠鼓勵孩子慢慢站起來拿玩具,或者爸爸媽媽可以手拿著玩具,這樣能夠鼓勵孩子攀爬。
7、給孩子補充足夠的影響
多給寶寶吃含鈣食物,確保寶寶的骨骼發(fā)育良好。
8、扶走訓練
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扶著東西走路,比方說讓孩子扶著墻面、沙發(fā)、茶幾、小床等等,爸爸媽媽子啊一旁做好保護就可以了,也可以拉著寶寶的胳膊,讓寶寶慢慢往前走。接著慢慢放手,讓寶寶能夠自己走路,也可以在邊上喊一二一,讓孩子充滿興趣。
另外,在幫助孩子的過程中不要牽拉或提起寶寶的前臂讓他行走,不然寶寶可能會出現(xiàn)脫臼的情況。
9、多鼓勵孩子
寶寶學走路時,肯定會遇到摔倒的情況。爸爸媽媽不要太緊張了,這樣反而會讓寶寶不敢去學走路。所以,當寶寶摔倒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多多安撫和鼓勵,這樣才能夠讓寶寶有安全感。
10、在孩子前方引導
在寶寶會扶著東西走路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蹲在寶寶的前方,鼓勵寶寶走路,一步兩步,讓寶寶堅持走下去。
孩子學會走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爸爸媽媽一定要有耐心,慢慢鍛煉寶寶。
專家支招幫助害羞寶寶
寶寶的性格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孩子從小就像一個外交家一樣厲害,然而有的孩子卻只是一個害羞的小公主。對于上面所說的兩類孩子肯定害羞的小公主不太受歡迎,家長們如何才能讓害羞的孩子變得想外交家一樣呢。
1、無論何時,我們都有責任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自我感覺
穎穎家來客人了,媽媽鼓勵穎穎跟阿姨打招呼。穎穎羞紅了臉,好久才說出“阿姨好”,媽媽提示穎穎說:“大點聲寶貝,阿姨沒聽見。”這時,羞紅了臉的穎穎扭頭就跑了。
媽媽筆記:
當孩子表現(xiàn)出進步的時候應該及時肯定,見好就收,讓孩子獲得成就感,下次才能更進一步。如果父母要求太高,乘勝追擊,很有可能孩子就逃避了。
2、讓家成為愛的堡壘
順順是個乖巧的小姑娘,在家里口齒伶俐,但是出門后卻不愛說話。媽媽并不著急,耐心、平和地對待順順的表現(xiàn),鼓勵順順的每次努力,欣賞她的獨特和可愛,這讓順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自我感覺。
每次去超市、商場,媽媽都不忘記帶上順順。媽媽明白,每一次出行順順都有很多機會去跟人交流:幫媽媽付賬,找阿姨稱東西,幫媽媽要餐巾紙……叔叔、阿姨們一次次地稱贊,媽媽心里偷著樂,順順也樂此不疲,每次都滿意而回:“媽媽,完成任務了!”
媽媽筆記:
溫和、有耐心的父母和老師,有安全感的家庭,有歸屬感的幼兒園和學校,是幫助孩子克服害羞最基本的良方。
行動第一。不要怕麻煩,在一點一滴中慢慢地給孩子創(chuàng)造安全的人際交往機會,讓孩子從交往實踐中體驗到成就感,享受到與人交往的快樂。
3、讓孩子獲得足夠多的能量之后,再走出去
齊齊媽媽帶齊齊去兒童樂園玩,看到別的小朋友都玩得不亦樂乎,齊齊卻還在媽媽懷里不肯下來。媽媽著急了,不斷提建議:“齊齊,你玩玩滑梯好不好?玩玩大球好不好……”齊齊卻不買賬:“不,回家,回家!”
媽媽筆記:
到一個新鮮的環(huán)境,孩子如果感到不適,不要急于讓孩子加入。先抱著他,讓孩子感到安全,然后輕松談論環(huán)境中孩子可能感興趣的地方。如果孩子從你的懷里探出頭來,那就說明他有要去探索的意思了。
不要著急,繼續(xù)輕松地談論:“這個小弟弟真有趣,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笨吹交鸷虿畈欢嗔耍賳枂柡⒆樱骸褒R齊也想去試一試嗎?媽媽就在這里等你,需要媽媽的時候可以叫我?!?/p>
4、害羞的孩子更需要看到自己積極的一面
銘銘是個3歲的小男孩,很少與人打招呼,媽媽每次讓銘銘打招呼,他都會扭過頭去。礙于面子,媽媽總會解釋一下:“我們銘銘很害羞,從不與人打招呼!”時間長了,銘銘更不愿意主動交流了。
媽媽筆記:
不要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簽。總被貼標簽的寶寶會自己說:“我害羞了!”父母不要在別人面前評論自己孩子的害羞表現(xiàn),盡量換成積極的字眼,如我的寶寶正在學習做個有禮貌的孩子呢,他要多觀察一會兒等。幼兒網(wǎng)
讓寶寶知道,每個人至少都有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最終能夠做成。更多積極的評價,經(jīng)常和他分享成功的快樂,寶寶的自我滿意度會逐漸提高。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使用一些方法,對于上面所說的內容對于家長來說是有一定的幫助的。相信通過家長的努力為的就是可以幫助孩子了解的更詳細方法。讓孩子懂得對于有些習慣對于自己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妙招幫你糾正寶寶偏食現(xiàn)象
家長都知道偏食會引起兒童營養(yǎng)攝入失衡,對生長發(fā)育極為不利,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良,所以,要把寶寶的偏食扼殺在萌芽狀況,巧用妙招糾正寶寶的偏食。
巧用寶寶好奇心
在餐桌上,如果有寶寶不喜愛吃的食物,那么先不要強迫寶寶去吃這種食物,以免寶寶對該食物有抗拒心理,寶寶還小,他們還不能懂得“營養(yǎng)”是什么意思。我們要做的是用好寶寶的好奇心,比如可以在寶寶面前津津有味地吃著他不喜愛吃的菜肴,并且跟伴侶交流對菜肴的正面感受,特別是關于口感方面的,幾次之后,寶寶就會對該食物多了一份好奇心,同時為了加入爸爸媽媽的聊天中,開始吃他原來不愛吃的食物了。
不要給寶寶過多選擇
在每次進食的時候,不要出現(xiàn)太多不同類別的菜肴,即使是大人,喜愛的東西也會不自覺地多吃點兒,寶寶的胃口不大,如果喜愛的東西太多,他自然會排擠那些他不喜愛吃的。要讓寶寶吃下他原先不愛吃的東西,那么就要把“干擾項”盡量除去,餐桌上只出現(xiàn)兩三個選項,最好的搭配是一個寶寶原來就喜愛吃的,但量不多,另外是寶寶不喜愛吃的,但你想給他吃的,讓寶寶在沒有太多選擇的情況下進食。
如果你問寶寶:“寶寶,今天想吃什么?”寶寶的回答肯定是他熟悉的食物。如果你換一種方式問寶寶:“今天晚上想吃南瓜粥還是玉米粥?”讓寶寶只能在這兩種食物中進行選擇,他的余地就小了。當然,媽媽們不會真的只準備這兩樣食物,寶寶的口味還是要照顧的,不用多,有一種他喜歡吃的東西做搭配就夠了。
正確估計寶寶的進食量
寶寶雖然活動量大,但胃口小,我們不能對他們的食量有太高的期望值。事實上,有時寶寶吃掉一個雞蛋餅,就已經(jīng)能夠為他提供足夠的谷類和蛋白質了。如果你還是很擔心,那就采取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
讓寶寶嘗試動手的快樂
寶寶都喜歡做媽媽的小幫手,當你在廚房忙著準備飯菜時,可以讓寶寶適當?shù)亍皠趧印币幌?。例如開冰箱自己取酸奶、幫媽媽拿蔬菜、攪拌涼菜等。盡管很多人認為對于寶寶來說,廚房里的危險太多,應該讓寶寶遠離廚房。
但事實上,如果父母在做飯時能照看到寶寶,并且教給寶寶避免危險的方法,廚房也不失為寶寶的一個快樂天地。在這里,既充實了寶寶的游戲,又培養(yǎng)了他勞動的興趣,在吃飯時他還能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蛟S那個時候,寶寶就不會挑剔食物的種類,而只專心品嘗他參與勞動后的食物變得多么美味了。
游戲引導
每個寶寶都喜歡做游戲,在游戲中扮演著生活中不能扮演的角色,媽媽可以利用寶寶的這一特性寓“飲食”于樂,在游戲中完成寶寶對新食物的嘗試。例如在進餐前專門挑選一些與飲食有關的兒歌,通過兒歌引導寶寶吃青菜?!靶“淄?,白又白,愛吃蘿卜和青菜”、“老奶奶拄拐杖,愛吃韭菜炒雞蛋”等等,潛移默化中改變寶寶的不良飲食結構。曾經(jīng)有個媽媽為了讓寶寶吃胡蘿卜,就編了一個好長的故事告訴寶寶,胡蘿卜來自火星,寶寶可是個天文愛好者,這樣一來,立即喜歡上吃胡蘿卜了。
以身作則,鼓勵提高
寶寶的飲食習慣受父母影響很大,因此父母一定不要在寶寶面前議論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自己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不要讓父母的飲食愛好影響到寶寶。為了寶寶的健康,父母應該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愛吃什么就不讓寶寶吃,盡力使寶寶得到全面豐盛的營養(yǎng)。對寶寶戰(zhàn)勝偏食的每一點提高,爸爸媽媽都應予以鼓勵,這樣寶寶自己會很樂意繼續(xù)提高的。
四招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培養(yǎng)好學寶寶
寶寶入園,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寶寶從熟悉的家里來到一個見不到親人的陌生環(huán)境,諸多不適應在所難免。有的孩子甚至在媽媽離開的時候,瘋狂地喊叫哭鬧,讓家長束手無策。那么,究竟怎樣才能讓你的寶寶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
進門哭天喊地 家長要“狠心”
有的孩子一進幼兒園,看到別的孩子哭也跟著哭天喊地,還有的孩子抱著家長的腿,搞得家長欲走不忍,欲留不能。有的家長聽到孩子哭鬧很不放心,便躲在墻角、門后、窗外觀望,還有的家長因為孩子哭鬧,送孩子上幼兒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甚至長時間把孩子留在家里。
【支招】 家長不要怕孩子哭,孩子是哭給大人看的。家長送完孩子后要馬上離開。其實家長走后,孩子大多會停止哭鬧,因為老師有許多平息孩子情緒的辦法。家長的心不要太軟,只要孩子不生病,家長就要堅持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中斷。另外,家長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路上,不要反復叮囑孩子要守紀律懂禮貌、唱歌時要大聲、畫畫時要畫好等。這些過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勸告,也會使孩子望園心怯,甚至產生焦慮情緒。
回家亂發(fā)脾氣 家長要引導
有的孩子從幼兒園回到家后,變得愛發(fā)脾氣、鬧情緒,家長就以為孩子在幼兒園里受了天大的委屈,對此不知所措。
【支招】 孩子在家里習慣了任性而為,初入幼兒園,對諸多規(guī)矩難以適應,如想玩玩具時老師不讓玩,不想睡覺時老師非讓上床。而回家后,就徹底放松了,發(fā)一點兒小脾氣也很正常的。所以,當孩子發(fā)脾氣時,家長先不要去管他,讓他把脾氣發(fā)出來,然后再去安撫,并講清道理。如果孩子哭鬧得異乎尋常,家長要主動與老師溝通一下,向老師問問孩子的情況,看看是不是老師表揚別的小朋友而沒有表揚自己的孩子引起的,以便讓老師多給孩子一點兒鼓勵,進行正面教育。對于有的孩子無原則的哭鬧,家長千萬不能一味遷就。要有原則,不該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去做。但孩子哭完后,要給孩子喝點水,以免上火。
生活不能自理 家長要放手
有些家長,對孩子太過溺愛,孩子在家里的所有事情都一律包辦。這些孩子進入幼兒園后,連吃飯、穿衣、如廁都不知如何應對。
【支招】 在孩子1歲半到兩歲的時候,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動手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試著讓孩子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入園后結合幼兒園的要求,家長要配合幼兒園的老師,教孩子學會漱口、洗手,用毛巾擦手、擦嘴,用勺子吃飯,認識自己的衣服、鞋子等。同時,教孩子學說一些日常生活用語,使孩子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如:餓了、渴了、熱了、上廁所等;該說話的時候要講話,有事情要大膽地告訴老師。這樣可以使家庭教育與園中教育協(xié)調一致,還可以讓孩子產生自信心。
不愿融入集體 多多結交朋友
入園前和小朋友接觸少的孩子,入園后難以融入小朋友之中,不愿參與游戲,群體生活似乎與他無關,表現(xiàn)比較孤獨。
【支招】 家長可利用入園和離園時間,讓孩子認識本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互相介紹后,鼓勵孩子一起玩一玩。同時,家長主動請老師幫孩子介紹一個活潑大膽的朋友,讓孩子活潑起來。在家時,家長要盡量找一些鄰居小朋友和孩子玩,培養(yǎng)孩子的群體意識。總之,家長要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時間一長,孩子熟悉了幼兒園,朋友就會越來越多。
和寶寶成為好朋友的妙招
導讀:如果父母盡說些寶寶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寶寶達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寶寶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
想成為寶寶的好朋友,心態(tài)是最基礎的。與寶寶在一起的時候,爸爸媽嗎?應該告訴自己“我也是個寶寶”,保持一顆童心,這一點很重要。只有這樣,爸爸媽媽才能從寶寶的角度去看、去想,與寶寶打成一片,成為寶寶的好朋友。
1關注寶寶的需要
要細致深入地了解寶寶,關注寶寶的需要。不僅僅是從語言上,還要從他們日常的行為中去感受寶寶的內在需要、潛在需要。
2尊重寶寶的看法
在與寶寶的溝通中,爸爸媽媽要記住,寶寶也是一個話語主體。所以,在和寶寶交談的時候,不要只顧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要認真對待對尊重寶寶的看法,并與寶寶進行良性的互動。
3體會寶寶的感受
當寶寶在外面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他(她)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半天。父母卻只是一味地告訴他(她)“沒關系,堅強一點”,“這沒什么好難過的”,會讓寶寶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她)的感受,若父母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毕嘈艜薪厝徊煌男Ч?。
4了解寶寶的發(fā)展程度
如果父母盡說些寶寶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寶寶達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寶寶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
5認真回答寶寶的問話
寶寶提出問題時,應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針對寶寶的需要做回答。例如跟你一起去買菜。假如你知道寶寶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是??!你要不要一起去?”寶寶聽了必定會很高興。
此外,對于寶寶所提的知識性問題,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帶著寶寶一起尋找答案,這樣,寶寶以后不論碰到什么問題,都會主動向父母詢問。
6避免用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限你在五秒鐘內……”、“我數(shù)到一、二、三……否則……”“你應該……”,“你真笨”、“你好壞”、“你太讓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帶有指揮、命令、警告、威脅、責備、謾罵、拒絕等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7經(jīng)常變換新鮮的話題
經(jīng)常變換新鮮的話題。能引起寶寶的興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發(fā)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為什么小寶寶最喜歡恐龍?”、“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來到地球……”等問題,相信會比“今天過得好不好?”、“快樂不快樂”更能引起寶寶的交談興趣。
8充實寶寶的生活經(jīng)驗
親子對談的題材,往往來自生活之中,因此培養(yǎng)寶寶一顆敏銳、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帶著寶寶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身邊的花花草草。路上車子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林林總總,都可以作為談話的素材,寶寶的觀察力會自然而然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