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家長必知:寶寶曬太陽的好處

發(fā)布時間:2020-11-12 太陽的教案幼兒園 幼兒園太陽的教案 幼兒園大班必寫的字 寶寶曬太陽的好處特別是剛出生的嬰兒,由于自身的抵抗力特別差,所以總是會無緣無故的得病,其實你知道嗎,有些時候適當?shù)臅裉柺强梢灶A防很多疾病的。

首先第一點曬太陽的好處,相信有很多家長都知道新生兒總是會出現(xiàn)一種疾病就是黃疸,所以適當?shù)臅裉柨梢詭椭鷮殞毦徑馍眢w黃疸的情況,但是要注意保護好小寶寶的眼睛。

另外多曬太陽還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吸收母乳,因為母乳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都比較的高,所以某種意義上可以讓小寶寶身體的骨骼長得更健康和更加強壯來說,避免小寶寶軟骨病的發(fā)生。

最后就是因為小孩子自身的身體還沒有更好的發(fā)育,所以很多方面還是不健全的,所以多曬太陽可以幫助孩子增強新陳代謝的能力,并且可以有效的抵抗外界的細菌。

曬太陽還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吸收母乳,因為母乳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都比較的高,所以某種意義上可以讓小寶寶身體的骨骼長得更健康和更加強壯來說,避免小寶寶軟骨病的發(fā)生。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寶寶成長中必知的九個預言


出生時

預言1:知道兩個“點”和3個“點”是不同的。

寶寶剛出生沒多久,已經對“數(shù)量”很敏感了。不信你可以試試:

如果多次給新生兒展示由兩點組成的圖畫,最后他會因為習慣了而不再感興趣。

但是如果這時你再給他一幅帶有3個點的圖畫,小家伙馬上就會因為發(fā)現(xiàn)了新的東西而興奮起來。你看,他知道怎么區(qū)分兩個“點”和3個“點”的不同。

同樣,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哭的時候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撫慰,他就會越哭聲越大,直到媽媽聽見為止。他天生就能區(qū)分“小聲”和“大聲”這兩個量的差別。

3個月

預言2:開始明白,灰貓、白貓、黑貓……通通都是貓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貓:灰貓、白貓、黑貓……但這并不會讓一個3個月大的嬰兒感到混亂。他很快就會明白,它們都屬于“貓一族”。

下面這個實驗足以說明問題:讓3個月大的寶寶看到屏幕上出現(xiàn)一對對的貓,每次出現(xiàn)的貓都不同。然后,再給他一個奇怪的組合,比如,一只貓和一只小鳥。他會更長時間地看向小鳥。這是因為,寶寶已經把這一次的貓同之前圖畫里的貓“劃分”在了同一類里,而小鳥讓他感到更新鮮。

18個月

預言3:開始區(qū)分幾何形狀。

小小的實驗:如果你給孩子看一張圓形的圖畫,然后遮住他的眼睛,他能夠用手在一堆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積木中找出圓形的那一個。

2-3歲

預言4:收拾玩具時,能知道歸類。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分類的能力越來越強。他能夠在一堆玩具中找出不是同類的東西。

看,這個紅色的士兵怎么能在黃色的士兵里呢?應該趕快把它拿出來!

這時候的分揀玩具其實是非常有用的。這可是今后學會對奇數(shù)和偶數(shù)進行分類、區(qū)分整數(shù)和分數(shù)的基礎。

預言5:能數(shù)數(shù)了!

“我要這么多!”你的孩子向你伸出3個手指頭,大聲地說。他正在過渡到用數(shù)字來表達數(shù)量的階段。這可是一個關鍵的階段。

剛開始的時候,他會借用自己的手指作為工具,慢慢地,越來越多地借助于抽象的表象來“數(shù)數(shù)”。你看,當唱起“1,2,3,4,5,上山打老虎”時,他就能數(shù)數(shù)了!

4歲

預言6:根據(jù)推理做預測。

在邏輯推理方面,你的寶寶越來越“老練”了。他甚至可以根據(jù)推理來做預測。

這個小實驗完全能說明問題:公路上放著一輛玩具汽車。在玩具汽車前,一輛大卡車擋住它的道路。一輛拖拉機擋在卡車前。怎么辦?

“為了讓汽車前進,應該移動卡車,要移動卡車,應該搬開拖拉機?!?歲的孩子已經能夠清楚地做出分析。

預言7:綜合序數(shù)和基數(shù)進行計算。

在一個房間里,我有3個雞蛋在另一個房間,我有4個蛋杯。我有足夠的蛋杯放我的雞蛋嗎?

對你來說這很簡單吧,但是對一個4歲的孩子而言,這可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他需要先數(shù)數(shù),然后在數(shù)之間進行比較。這一切都不是他眼前能看到的,需要極高的抽象能力,尤其需要在序數(shù)(根據(jù)一定的順序排列的數(shù)字)和基數(shù)(代表數(shù)量的數(shù)字)之間進行綜合比較。

每個孩子都會用自己的方式算出來。有的會借用手指:我有3個雞蛋,我舉起右手的3個手指頭,然后,我去看蛋杯,我舉出左手的4個手指頭。很奇怪,兩只手不一樣……

有的孩子會借助于數(shù)字進行表象比較:1,2,3,4……在數(shù)蛋杯的時候,我數(shù)得更多,這肯定說明點什么問題……在這樣的體驗中,孩子慢慢理解了數(shù)字和數(shù)量的關系。

5歲

預言8:開始建立空間概念。

5歲的孩子越來越少地以自己為中心,推理時不再僅僅和自己進行比較。表面上這同數(shù)學沒有什么關系,但是,孩子從此明白了他的左邊和右邊不等于對面孩子的左邊和右邊,他能因此更好地掌握空間概念。

有關三維空間的詞匯,他掌握得越來越好。如果你對他說一張紙的上和下,他完全知道你說得在哪兒。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這之前,他要知道,下和上之間可是垂直的關系(下是地板,上是天花板)。你的孩子能夠把一張水平的紙看做“垂直”的,不久,幾何對他來說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預言9:運用推理,制定策略。

和孩子玩這樣的游戲:在你的腦子里,確定一個東西:比如一個紅色的、厚厚的方塊。讓孩子猜一猜這個神秘的東西的形狀。

你可以看出,他能夠使用一些策略進行推理,比如,他會給你提問題:是不是圓的?是不是綠色?是不是很厚?……對孩子來說,困難的是提出好的問題,然后根據(jù)你的答案——“是”或“不是”——來分析結果,他要懂得“不是”不是失敗,而是一個對他有用的信息。

6歲前,數(shù)學要怎樣“學”?

6歲前應該讓孩子接觸一些數(shù)學的概念,但這種接觸應該是啟蒙式的、生活化的?,F(xiàn)在一些幼兒園和父母過于注重數(shù)學知識的灌輸,特別是將小學的數(shù)學教學內容提前下放到幼兒園階段的做法,很可能會讓孩子失去信心,甚至厭惡數(shù)學。

其實,我們應該做的是,讓孩子形成一種感覺:數(shù)也好,形也好,并非只在教室里,其實它們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都在他的周圍??纯醋约旱男邮嵌嗌俅a的,看看今天禮拜幾,電話號碼是多少,出門乘坐的是幾路公共汽車……這樣,當他再在教室里接觸抽象的數(shù)字的時候,能夠馬上想到生活當中的例子。這種美好的感覺對他今后的學習也很有用。

寶寶爬行八大好處


爬行是幼兒生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爬行的作用,不要因為怕寶寶四處亂爬有危險,就限制他們爬行的自由,因為寶寶在爬行中,能夠獲得各方面的好處——

好處1:提高活動能力

爬行能鍛煉寶寶全身大肌肉活動的力量,尤其是四肢活動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是一種綜合性的強體健身活動,有助于視聽覺、空間位置感覺、平衡感覺的發(fā)育,促進身體的協(xié)調;還可使血液循環(huán)流暢,并且促進肌肉、骨骼的生長發(fā)育。

好處2:增強體質

爬行是寶寶第一次全身協(xié)調運動,可以鍛煉胸肌、背肌、腹肌以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并且爬行中消耗能量較大,有助于寶寶吃得多、睡得好、體重、身長長得快。

好處3:增進親子交流

爬行能增進母子間的交流。在寶寶會爬后,在父母的引導下獲得的成功體驗不斷增多,并且能夠在爬行中獲得興奮、成功、失敗等多種體驗。這些體驗能夠豐富寶寶的情感,研究表明,經常爬行的寶寶見到父母時的興奮狀態(tài)明顯高于不會爬行的寶寶。

好處4:促進社會性發(fā)展

嬰兒會爬后,他接觸父母禁止觸動的物品、做父母不允許他做的事情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了,這在客觀上增加了親子情緒互動的機會;同時,嬰兒會爬行又使得父母意識到嬰兒本身的主動性,并使父母開始以一定的規(guī)范要求孩子,開始對嬰兒不合規(guī)范的行為表示不快。這些變化又進一步促使嬰兒的社會性情緒發(fā)展。

好處5:促進大腦發(fā)育

爬行需要大、小腦之間的密切配合,多爬能夠豐富大、小腦之間的神經聯(lián)系,促進腦的生長。爬行動作由最初的爬行反射,經過抬頭、翻身、打滾、匍行等中間環(huán)節(jié),最終發(fā)展成真正的爬行,需要經歷多次的學習、實踐;每一次學習與實踐都是一次對大腦積極性的調動與激發(fā)。因此,學習爬行其實就是對腦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一次強化訓練,對于腦的發(fā)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好處6:促進語言發(fā)展

寶寶語言交流的頻率,取決于肢體語言的頻率,會爬的寶寶不斷地用自己的身體探索周圍的世界、有許多舉動帶有結果的未知性,所以家長語言的發(fā)出頻率明顯多于不會爬的寶寶。而爬行則使視聽范圍大幅度擴大,刺激量大了,思維、語言與想像能力自然得到了發(fā)展與提高。在父母不斷的語言提示、自己的肢體語言、行為結果的互動中,寶寶對語言理解的準確性、肢體語言回答的合理性比不會爬行的嬰兒發(fā)展要快得多。

好處7:良好的性格發(fā)展

爬行給寶寶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樂趣,而“摸爬滾打”也鍛煉了寶寶的意志和膽量,有利于寶寶的個性培養(yǎng)。

好處8:探索欲望

寶寶的運動、神經等系統(tǒng)在爬行中得到充分的鍛煉。這不但有助于寶寶骨骼、肌肉、神經、大腦的發(fā)育,而且可以為他們更早、更好地認識世界打下良好的生理、心理基礎。這些學習經驗將化為好奇心,讓寶寶勇于探險,而且培養(yǎng)未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信。

寶寶的爬行期 好處多多


隨著寶寶慢慢可以用胳膊撐起身體爬行,寶寶爬行的作用有多大?這個不可逾越的時期,對寶寶成長的貢獻可是不能低估的!

不可逾越的爬行期

“我們家寶寶不會爬就會走了!”感覺很自豪嗎?事實上,爬行對于寶寶來說,雖然不是里程碑似的階段,但卻對寶寶的智能、運動、體能等方面的發(fā)展影響很大。落下了爬行課程可是損失不小,只要還來得及,就快給寶寶補上這一課吧!

寶寶要爬了

6個月左右,寶寶就可以很利索地翻身,并且喜歡趴著玩玩具。7個月時,寶寶不能滿足于固定在一個地方玩,而是想去抓離自己更遠的玩具,這個時候他就會四肢并用,向著他的目標努力靠近,從此對爬產生了興趣。寶寶最初的動作是“倒車”,先身體后移,然后再手腳配合試探著前進。突然擴大的活動空間,會讓寶寶體驗到運動的“拉風”感覺,大大地刺激了學爬的興趣。

爬行好處多多

有些父母認為不會爬就直接走是聰明的象征,其實這是寶寶成長路上的一大遺憾。研究表明,爬對寶寶的空間知覺能力、警覺性情緒、感受性及主動性的發(fā)展都有幫助,所以寶寶學爬的階段是不可以逾越的。

爬行好處一:爬爬平衡又協(xié)調

爬行是全身運動,在爬的過程中,寶寶全身各個“零部件”都齊心協(xié)力——頭頸抬起來,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不僅使手、腳、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鍛煉,而且手眼和四肢必須協(xié)調,這樣才能爬得好,寶寶身體的平衡協(xié)調功能得到完善,為以后站立、行走、跳躍打下好基礎。

爬行好處二:爬爬頭腦更聰明

寶寶學會爬行以后,視野和接觸范圍更加開闊。在爬行過程中,寶寶通過聽、看、觸摸,調動了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發(fā)育,一路爬行接觸到的事物,讓他感到新奇,對大腦的發(fā)育和智力的開發(fā)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爬行好處三:爬爬吃好睡得香

爬行顯然有著相當?shù)倪\動量,對寶寶來說可謂是一項劇烈運動,與坐立相比能量消耗要多一倍,比躺著要多兩倍。身體能量消耗增多,寶寶就吃得好、睡得香,身體也會更加結實。

爬行方式多多

剛開始時,寶寶掌控不了方向,動作很笨拙,往往會急得哇哇直叫,不要袖手旁觀,一起來幫忙吧!

*大手掌推小腳丫

讓寶寶俯臥,媽媽在前面擺弄會叫或會響的玩具——如小鴨子、小熊打鼓等,吸引寶寶的注意,并不停地吸引寶寶:“寶寶,小鴨子叫了(或小熊敲鼓了),快來拿啊!”爸爸則在身后用手推著寶寶的雙腳掌,使其借助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拿到玩具,以后可以逐漸減少幫助,訓練寶寶自己爬。

*毛巾借力助爬行

開始爬行時,可能肚子貼著地面,很費力。可用一條毛巾放在寶寶的腹部,然后用毛巾輕輕提起寶寶讓他練習手膝爬行,隨著四肢漸漸協(xié)調,可以用雙手及雙膝配合靈活地向前爬行了。也可以用雙手代替毛巾托住寶寶的胸腹部。

貼心提示:用雙手托住寶寶時,要完全托住胸腹部,讓寶寶有機會伸展他的雙手雙腿,但別讓寶寶騰空;等寶寶懂得曲膝,可以略微放下寶寶的身體,讓寶寶自己用力向前爬;漸漸地,爸媽就可以象征性地把雙手托在寶寶腋下,寶寶會感覺到有人支撐,奮力向前進。

家長須知:3歲寶寶必須要糾正的性格缺陷


3-6歲,通常被人稱為“潮濕的水泥”期,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階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時候,就初見倪端了。年輕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只不過這些特質不會只是因為父母的“希望”,就會出現(xiàn),更多情況下,是需要家長關注和進行培養(yǎng)的。

以下的幾個信號是提醒父母們對孩子要進行幫助和干預了。

一、壞脾氣

一位媽媽這樣描述她的煩惱:“我三歲多的孩子常常大發(fā)脾氣。當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時,他就會賴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愿意帶他出去,因為他常常大發(fā)脾氣。每次他發(fā)脾氣,哄勸、呵斥、打罵、教訓等各種各樣的方法,我都嘗試過,盡管當時花費力氣和時間能把他‘安撫’或者‘鎮(zhèn)壓’下去,可是這種事情一次次發(fā)生,弄得我筋疲力盡?!?/p>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情緒管理能力。情緒控制是需要父母們花費很多心思教育的內容。對于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無疑更加困難。通常的情況是,壞脾氣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壞脾氣。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個急脾氣的人,孩子就很容易從你那引發(fā)一場戰(zhàn)爭,兩人相互大叫,沒有贏家。如果你忽略他發(fā)脾氣或者走開,其實很清楚的傳遞了這樣的信息:發(fā)脾氣是不可以接受的。這也是孩子學習規(guī)則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記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過發(fā)脾氣達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會再發(fā)脾氣,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手段。

改進要點:

1.其實,人人都會生氣、傷心、沮喪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緒管理能力強的人,是會用健康的方式表達出情緒。尖叫、地上打滾、哭喊、摔東西、罵人、踢打都是壞情緒的表達方式,卻不是健康的。總的說來,你需要清晰地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生氣可以,但是以消極、發(fā)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fā)泄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滾等發(fā)脾氣的方式表達,還能怎樣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煩惱與壓抑?

2.在專門的兒童情商訓練機構中,健康的情緒表達方法被大力倡導?!鞍踩l(fā)泄島”、“情緒垃圾箱”、“氣球操”等被廣泛使用。孩子知道,當自己特別生氣的時候,可以被帶到自己的房間,可以通過打枕頭、把頭埋在被子里進行發(fā)泄;還可以把不開心的事情畫下來,扔到情緒垃圾箱;還可以做“呼吸氣球操”,以使自己平靜下來,以更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家的時候,孩子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來了生人,孩子就好像變了個人。最尷尬的情形莫過于,死活不肯跟長輩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為蜷縮的刺猬了。事實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時時刻刻都害羞,他們的害羞大都只表現(xiàn)在陌生環(huán)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們現(xiàn)在已經知道,無論什么氣質的孩子都可以成材。

害羞的孩子通常氣質安靜,并遵守規(guī)則。但不可否認的是,害羞的孩子對陌生環(huán)境和事物感到緊張和恐懼,他們的“安全區(qū)域”小,因此適應慢,花費時間長;由于缺乏公眾表現(xiàn)的機會,因此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由于不愛爭取,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快速、激烈的競爭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這些都是父母需要關注的。

改進要點:

1.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與眾不同”,跟那些在公眾面前表現(xiàn)活躍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入狀態(tài),好像在搭積木時,他會比活躍的表哥搭得快。

2.雖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卻很不希望別人“注視”他,被放在“聚光燈”下的感覺,只能讓他更不自在。

3.他要知道在某些情況下,如何爭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權利;他還需要了解公眾表現(xiàn)的具體方法和技巧,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談,需要詳細而實用。

三、“我不行”

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的最揪心的話。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畢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質。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他就根本不會開始去做事,即使在別人的促使下開始了,一個小小的困難就能絆倒他,因為他從來沒有相信過自己是可以的。

從發(fā)展心理學的觀點看,3-6歲是保護兒童自信心的關鍵期,自信心在這段時間建立地怎么樣,對小學甚至成年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鄲赖母改附洺S帽M各種表揚、鼓勵的方式,孩子還是“挫折過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掛在嘴邊。近來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誤用“賞識教育”的結果。很多父母(老人)為了鼓勵孩子,動輒將“真棒”、“最聰明”、“最厲害”掛在嘴邊,一點點好的表現(xiàn)都夸贊不已。但是,孩子在外獲得的信息與此反差極大。他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還差得很遠。自信心從此一落千丈。經歷教育往往比語言教育來得深刻。關注過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備受關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錯,非常在意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不敢輕易嘗試。

改進要點:

1.自信心是從經歷中獲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

2.最重要的是,家長應多去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當下的某個結果。不要說:“你今天表現(xiàn)很好”,而是說:“因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課不亂跑,所以我要表揚你”。清楚地讓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視自己努力的過程,能使他們有信心地面對困難。在情商訓練營中,“失敗的樣子”、“給努力一個A+”都能傳遞給孩子關于自信的重要觀念和實用技巧。

四、不合群

3-6歲的孩子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交往上,他們還不理解友誼真正的含義。“好朋友”也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但是,家長卻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在這些孩子身上,大都能發(fā)現(xiàn)這樣的特質:愿意分享、有愛心、愿意幫助他人、遵守規(guī)則、主動。而另一些則是“另類人物”。有的孩子很容易與他人發(fā)生沖突;有的孩子不斷地“故意”“撩”別人,讓同伴反感;還有的孩子游離在人群之外,很難參與游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成為一個“社會人”,如果他們在人際方面有困難,是一定需要大人幫助和支持的。

通常孩子不合群有以下原因:

最常見的是,這個孩子的行為常常觸怒他人。跟大人一樣,兒童也不喜歡霸道、自我中心或者破壞性的行為,他們不喜歡跟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人玩。有注意力問題的孩子通常也會有人際交往的問題,因為他們理解游戲規(guī)則有困難,也容易在游戲中稍有不如意就發(fā)脾氣。此外害羞的孩子也會存在不合群的問題,他們很容易被別人嘲笑。

幼兒園寶寶家長需知的四件事


忙活了好幾個月的父母終于把孩子送進了稱心如意的幼兒園后,許多父母都松了一口氣,以后孩子咋樣就看幼兒園老師的了。殊不知這時的孩子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更需要父母的關注、扶持。年幼兒童習慣形成需要反復地實踐和訓練,如果家庭不與幼兒園相互配合,對孩子成長不利,孩子可能因此感到無所適從,甚至形成雙重人格。所以,在孩子入園后您還得講究些教育技巧。1、教給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在幼兒園中,有一個孩子看到一個小朋友在玩一輛漂亮的小汽車,就希望一起玩。一開始這個孩子只盯著小朋友,不說話。當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時,就撲上去,一把推開那個小朋友,搶了小汽車……這僅顯然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現(xiàn)。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應該教給孩子如何熱情地邀請小朋友一起玩,如何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待交往技巧。在家中,父母要有意識地教孩子學會使用一些禮貌用語,如“請”“謝謝”“對不起”,大方地向別人問好等。孩子說話時,教他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愿。例如,當孩子想去廁所時,應該說“我想去廁所”的完整句子,而不要讓他用意義含糊的習慣語代替。2、及時鼓勵孩子在幼兒園的進步當孩子在幼兒園取得了一點進步,如學會一首歌,一支舞,學會寫自己名字……父母應及時鼓勵。鼓勵形式可以是送他一個小禮品,在家人面前大聲表揚等等。通過這種方式,孩子會深刻體會到幼兒園生活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加深對幼兒園的情感。對不容易適應的孩子,父母應該盡量避免問他“今天在幼兒園老師對你好嗎?”“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嗎?”等等,避免讓孩子的記憶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緒體驗中。如果孩子說不喜歡幼兒園,或者不喜歡老師,父母應該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與他談幼兒園的事。3、積極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入園之初,父母要主動幫助老師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向老師價紹孩子的個性特點、生活習慣等。讓老師真實地掌握孩子的特點,以便有效的方式和途徑接近孩子,使孩子對教師形成信賴、依戀的心理。幼兒入園后,父母同樣應該把孩子在家里的情緒、表現(xiàn)告訴老師,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這樣既可以從老師那里獲得指導孩子的方法,也有利于老師采取積極的措施來消除孩子的顧慮、不安,促進孩子的成長。4、在孩子面前正確評價老師在培養(yǎng)孩子方面,父母和教師是一條戰(zhàn)線上的“戰(zhàn)友”,父母首先應該信任教師,才能協(xié)同教師工作。千方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議論、指責教師。剛入園的孩子,需要對老師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父母應該幫助他們維護教師形象。所以,當孩子對父母說:“今天,我們畫菠蘿啦,我畫得可好呢,但老師沒有讓我‘上墻’。”父母不應該說:“你們那個老師偏心?!泵髦堑母改笐撜f:“那是因為老師認為你能夠畫出比這一次更好的菠蘿,他等著你下一次的菠蘿呢!”然后,私下里再與教師交流孩子的表現(xiàn)和情緒。記住,理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維護老師的形象,而不是相反。父母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直接與教師交流孩子的情況,也可以通過聯(lián)系手冊,進行家園聯(lián)系。此外,幼兒園各種活動,如六一兒童節(jié)、元旦,以及父母開放日,父母要積極參加,理解幼兒園的教育、管理方法,親眼目睹孩子在集體生活中的各種表現(xiàn),全面了解孩子,才能配合幼兒園教育活動開展,使教育發(fā)揮最大效率。

訓練寶寶爬行的八大好處


讓孩子學爬行有哪些好處呢?首先,爬行時嬰兒必須頭頸抬起,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就使手、腳及胸腹背及四肢的肌肉得到鍛煉,逐漸發(fā)達起來,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其次,嬰兒學會爬行之后,擴大了視野和接觸范圍,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大腦,促進各方面的協(xié)調,對大腦的發(fā)育、智力開發(f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爬行運動還能提高嬰兒的新陳代謝水平,有助于身體的生長發(fā)育。爬行對嬰兒來說可謂是一項劇烈的運動,能量消耗較大,這種活動比坐著消耗能量多1倍,以尚著消耗能量多脂。由于身體能量消耗增多,嬰兒就吃得多,睡酗實,身體也長得決。

嬰兒爬行動作的發(fā)展大體可分為兩個步驟:大約在7個月時甸甸爬行,以腹部蠕動,四肢不規(guī)則地劃動,注注不是向前,而是后退。第二階段約在8—葉月時發(fā)展為四肢爬行,即用手和膝蓋爬行,最后發(fā)展為兩臀和兩腿均伸直,用手和腳爬行。嬰兒爬行對提高嬰兒全身的協(xié)調性非常關鍵,因此無論哪一個家長均應對自己的嬰兒按月齡進行這個項目的訓練。

7-8個月的嬰兒開始學會爬行。嬰兒爬行時,頭與頸部抬起,胸腹部也相應挺高,由于整個身體的重量是借助上下肢支撐的,每天反復如此活動,不光四肢的肌肉可以得到鍛煉,還有以下多種好處。

好處1提高活動能力

爬行能鍛煉寶寶全身大肌肉活動的力量,尤其是四肢活動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是一種綜合性的強體健身活動,有助于視聽覺、空間位置感覺、平衡感覺的發(fā)育,促進身體的協(xié)調;還可使血液循環(huán)流暢,并且促進肌肉、骨骼的生長發(fā)育。

好處2增強體質

爬行是寶寶第一次全身協(xié)調運動,可以鍛煉胸肌、背肌、腹肌以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并且爬行中消耗能量較大,有助于寶寶吃得多、睡得好、體重、身長長得快。

好處3增進親子交流

爬行能增進母子間的交流。在寶寶會爬后,在父母的引導下獲得的成功體驗不斷增多,并且能夠在爬行中獲得興奮、成功、失敗等多種體驗。這些體驗能夠豐富寶寶的情感,研究表明,經常爬行的寶寶見到父母時的興奮狀態(tài)明顯高于不會爬行的寶寶。

好處4促進社會性發(fā)展

嬰兒會爬后,他接觸父母禁止觸動的物品、做父母不允許他做的事情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了,這在客觀上增加了親子情緒互動的機會;同時,嬰兒會爬行又使得父母意識到嬰兒本身的主動性,并使父母開始以一定的規(guī)范要求孩子,開始對嬰兒不合規(guī)范的行為表示不快。這些變化又進一步促使嬰兒的社會性情緒發(fā)展。

好處5促進大腦發(fā)育防止弱智

爬行需要大、小腦之間的密切配合,多爬能夠豐富大、小腦之間的神經聯(lián)系,促進腦的生長。爬行動作由最初的爬行反射,經過抬頭、翻身、打滾、匍行等中間環(huán)節(jié),最終發(fā)展成真正的爬行,需要經歷多次的學習、實踐;每一次學習與實踐都是一次對大腦積極性的調動與激發(fā)。因此,學習爬行其實就是對腦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一次強化訓練,對于腦的發(fā)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好處6促進語言發(fā)展防誦讀困難

寶寶語言交流的頻率,取決于肢體語言的頻率,會爬的寶寶不斷地用自己的身體探索周圍的世界、有許多舉動帶有結果的未知性,所以家長語言的發(fā)出頻率明顯多于不會爬的寶寶。而爬行則使視聽范圍大幅度擴大,刺激量大了,思維、語言與想像能力自然得到了發(fā)展與提高。在父母不斷的語言提示、自己的肢體語言、行為結果的互動中,寶寶對語言理解的準確性、肢體語言回答的合理性比不會爬行的嬰兒發(fā)展要快得多。

好處7良好的性格發(fā)展

爬行給寶寶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樂趣,而“摸爬滾打”也鍛煉了寶寶的意志和膽量,有利于寶寶的個性培養(yǎng)。

好處8探索欲望

寶寶的運動、神經等系統(tǒng)在爬行中得到充分的鍛煉。這不但有助于寶寶骨骼、肌肉、神經、大腦的發(fā)育,而且可以為他們更早、更好地認識世界打下良好的生理、心理基礎。這些學習經驗將化為好奇心,讓寶寶勇于探險,而且培養(yǎng)未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信。

需要學習和了解更全面的科學育兒知識,請關注由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心系新生命”活動辦公室主辦,恒安集團協(xié)辦共同開展的“安兒樂自由成長——中國家庭時尚育兒教育”活動,主要以開展“爬爬添活力,寶寶更健康”知識大賽、全國百家醫(yī)院慰問、“安兒樂自由成長”寶寶爬爬總動員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增強廣大育齡家庭的科學育兒觀念,幫助中國的寶寶們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寶寶的早教方法恰到好處


寶寶的早期教育必須根據(jù)自身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恰到好處的方法。

一、從訓練感覺器官人手。

由于人的感覺器官都是受大腦支配的,通過對受大腦支配感覺器官的訓練,可以促進大腦智力發(fā)展。那么,如何訓練幼兒的感覺器官呢?為了發(fā)展幼兒的聽覺,可以給他們聽悅耳的音樂和優(yōu)美的詩篇;為了發(fā)展幼兒的視覺,可以讓他們看美麗的圖畫和各種實物等;為了發(fā)展幼兒的味覺,可以讓它們品嘗滋味;為了發(fā)展幼兒的嗅覺,可以讓他們陪著大人在廚房里烹調;為了發(fā)展幼兒的皮膚敏感性,要以給予他們各種軟、硬、冷、熱等刺激。

二、從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人手。

語言是幼兒接受知識的工具為了充分發(fā)揮幼兒潛在能力,必須盡早讓孩子掌握語言這一工具。當孩子有了一定的別能力以后,就可以拿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東西給他看,同時用的緩清晰的語調重復這些東西的名稱。當孩子稍稍能聽懂說話時,大人就應不厭其煩地和他們的名稱。當孩子稍稍能聽懂說話時,大人就應不厭煩地和他們對話,或給他們講故事。當孩子能說出完整話語時,大人就不僅要經常給孩子講故事,而且還要讓孩子重復。這要久而久之,堅持練習,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很快地發(fā)展起來。

三、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是他們接受知識,發(fā)展智力的最好途徑。

所以在教幼兒時,一定要在幼兒游戲上動腦筋、下功夫。游戲的方法很多,幼兒模仿性強,保姆可以先從模仿游人手,以后隨著知識的增加和智力的發(fā)展,引導他們進行創(chuàng)造性游戲。需要指出的是,家政服務員不應對孩子的游戲不聞不問,而應該陪著孩子做游戲。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來幫助幼兒不斷地認識、理解及把握周圍的世界、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大腦的潛力。

四、大自然中的知識是無究無盡的。

家長應該盡一切可能,帶孩子到公園或郊外去,以大自然為主題,向孩子講解有關動物、植物、礦物、天文、地理等知識,使孩子在領略自然的同時,學到大量知識,并豐富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家長須知的培養(yǎng)寶寶能力的方法


一、給孩子選擇,而不要給孩子答案

對于剛上幼兒園的小孩,媽媽可以擺出兩雙都合腳、穿上去都舒適的鞋,對孩子說:“寶寶今天想穿哪一雙鞋呢?”可別小看這一舉動,這樣一來,小孩子就不是簡單、機械地伸腳穿鞋,而是要動腦筋想一想了。“人一動腦子,上帝就怕了”,這雖是一句俏皮話,但是說明了人只要動腦子,就可以變得很強大。

要注意的是,給孩子的選擇范圍不要太大,如果上例中的媽媽,拉著小孩的手問:“寶寶,今天想穿什么鞋呢?”孩子一定一臉茫然地看著媽媽。另外,選擇的物件也一定要是同類,例如上例中的媽媽擺出的是兩雙都舒適的鞋,若是擺一雙孩子的小鞋和一雙媽媽的大鞋來讓孩子選擇,這樣做就不太恰當。

二、讓孩子承受自主的結果

乍聽之下,這句話有些可怕,孩子那么小,就要承受結果,是不是殘忍了一些?當然,所謂的結果一定是孩子能夠承受的,而且,在孩子做出決定之前,父母可以給予其暗示,或是一旦產生不良結果時,采取一定的應對策略。但是,一定不要去干擾孩子的決定,而是應提醒他,一定要再想一想,只要思考妥當了,就果斷地付諸行動。

三、正確對待孩子“抬杠”

有時,父母要孩子“這樣做”,可他偏要“那樣做”。這時候,父母的反應就非常重要。有的人也許怒不可遏,大發(fā)雷霆,心里想:“我養(yǎng)你這么大,敢不聽話了?,F(xiàn)在還小,以后長大了,翅膀硬了,那還得了!”這樣的反應實在是糟糕透頂,對孩子發(fā)怒是父母缺少智慧的表現(xiàn)。父母發(fā)怒,孩子心里一定是害怕的,最后不得不服從決定。這樣多發(fā)幾次脾氣后,孩子再也不敢有自己的主張了,只有唯父母馬首是瞻,父母說往東就往東,再也不敢往其他方向了。

可是有智慧的父母不會這樣去培養(yǎng)一個沒有主見、不能獨立的孩子。他們面對孩子的“抬杠”,會積極地與孩子溝通:“孩子,你如果不接受媽媽的決定,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媽媽還是希望你再想一想?!比绻覀冞@樣講,孩子一定會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從而決定是不是要聽取意見。

從另一個方面看,孩子敢與父母“抬杠”,說明他有自己的獨立想法,如果他在父母不贊成的前提下,堅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么他會拼著一股干勁去做好,因為他要讓我們明白,他的決定才是正確的。如果做不好,孩子也會承擔后果,不會推卸責任。這時候,切記不要說風涼話,要鼓勵孩子的敢作敢為,同時,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這樣可以使孩子下一次作出正確的決定,找到更好的行動方法。

四、常問孩子想要什么

不少父母都自以為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可是真問孩子后,回答或許會讓父母驚愕:孩子怎么會想要這樣的東西?

幾乎所有的父母總愛問:“孩子,你長大了要做什么?”孩子的回答也總是能讓人滿心歡喜,因為父母問了多次之后,孩子也大概知道了父母所期望的答案。

“長大了要做什么?”,這樣的問題是讓孩子有一個遠大的夢想,但是,如果經常問孩子:“你明天想要什么?”這就高明多了。因為明天即將到來,伸手可及,愿望也可以很快實現(xiàn),同時,孩子也會有思考的緊迫感,因為不立即決定,明天很快就會成為今天,然后成為昨天。

接下來,父母應鼓勵孩子在“明天”到來前完成自己許下的愿望。他的愿望得到重視,并很快可以實現(xiàn),這將大大鼓勵孩子確立勇于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的信念。

五、讓孩子參與家務

孩子多數(shù)時候好像是父母的觀眾,家中的事務,他并不清楚,家中的麻煩,他更是不得而知。

培養(yǎng)獨立能力,首先是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和決斷的能力,然后促使其努力去執(zhí)行。執(zhí)行中一定會遇到挫折,此時父母要多鼓勵,巧妙地告知改進的方法,孩子的獨立能力就會與日俱增。

這樣,孩子長大成人后才能展翅高飛,大有作為。

相關推薦

  • 托班健康:《烏龜寶寶曬太陽》 活動目標 1.喜歡曬太陽,愿意扮演角色參加游戲,能愉快的表現(xiàn)自己。 2.樂意跟隨教師學會變換不同姿勢曬太陽。 3.鞏固爬、滾的動作。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烏龜頭飾一個,自選音樂磁帶,錄音機。 幼兒準備...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必備!太陽寶寶教案3篇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每一位任課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幼兒園學到知識,為了防止學生抓不住重點,教案就顯得非常重要,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一篇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必備!太陽寶寶教案3篇”,希望能為您提供...
    2022-04-02 閱讀全文
  • 太陽的七個寶寶 活動目的:1、知道太陽的光芒有七種顏色,愿意在集體中大膽表述。 2、體驗傳話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錄音、七種顏色的太陽寶寶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大班主題太陽寶寶和它的一家 這是大班主題太陽寶寶和它的一家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主題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撕紙方法,初步沿著蛋糕輪廓進行粘貼活動。 2、激發(fā)對撕紙活動的興趣,體驗撕貼活動帶來...
    2021-08-0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托班健康課《烏龜寶寶曬太陽》 活動目的: 1、喜歡曬太陽,愿意扮演角色參加游戲,能愉快的表現(xiàn)自己。 2、樂意跟隨教師學會變換不同姿勢曬太陽。 3、鞏固爬、滾的動作。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烏龜頭飾一個,自選音樂磁帶,錄音機。 ...
    2020-04-0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喜歡曬太陽,愿意扮演角色參加游戲,能愉快的表現(xiàn)自己。 2.樂意跟隨教師學會變換不同姿勢曬太陽。 3.鞏固爬、滾的動作。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烏龜頭飾一個,自選音樂磁帶,錄音機。 幼兒準備...

2019-12-12 閱讀全文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每一位任課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幼兒園學到知識,為了防止學生抓不住重點,教案就顯得非常重要,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一篇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必備!太陽寶寶教案3篇”,希望能為您提供...

2022-04-02 閱讀全文

活動目的:1、知道太陽的光芒有七種顏色,愿意在集體中大膽表述。 2、體驗傳話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錄音、七種顏色的太陽寶寶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

2019-12-12 閱讀全文

這是大班主題太陽寶寶和它的一家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主題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撕紙方法,初步沿著蛋糕輪廓進行粘貼活動。 2、激發(fā)對撕紙活動的興趣,體驗撕貼活動帶來...

2021-08-04 閱讀全文

活動目的: 1、喜歡曬太陽,愿意扮演角色參加游戲,能愉快的表現(xiàn)自己。 2、樂意跟隨教師學會變換不同姿勢曬太陽。 3、鞏固爬、滾的動作。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烏龜頭飾一個,自選音樂磁帶,錄音機。 ...

2020-04-0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