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也許這樣對待孩子的哭鬧是不對的
發(fā)布時間:2020-10-29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育兒觀念:也許這樣對待孩子的哭鬧是不對的昨天晚上,寶寶8點多就表現(xiàn)出想睡的樣子,于是早早給他洗洗澡,喝了奶,想讓他早點睡。而我,也早早洗漱了,也希望和孩子一起睡個早覺。然而,講過故事后,照例關了燈,開了音樂,準備睡覺??墒?,寶寶在快要睡著的時候,突然爬起來了:“媽媽,我想去電腦房,看動畫片?!?/p>
“不行,現(xiàn)在是睡覺時間,等明天早上你醒來再看吧!”我拒絕了孩子的要求,是因為,我覺得在暗的環(huán)境中突然面對電腦亮亮的屏幕對眼睛有刺激(他爸爸正在用電腦,電腦是開著的);還有個理由就是我中午沒有睡覺,也很困,很累,想睡了。
“我就看一個動畫片就可以了,看《五輛大卡車》那個,只看一個就可以了”他反復強調(diào)只看一個。不過,他每次都要看好幾個才罷休。
“不行,媽媽說不行,現(xiàn)在是睡覺時間!”我又拒絕了他。
然后,他開始哭了起來,哭得越來越厲害,邊哭,邊說“看一個動畫片”,“我想去電腦房”這類的話。
而我,故意沉住氣,裝作忽略他的哭鬧,目的讓他知道哭鬧是不能達到目的的?!澳悄阆肟蘧涂迺喊?,媽媽先睡了”,我裝作睡著的樣子,而他在我身邊哭啊哭啊。
哭了大約20分鐘。期間,我不停地給孩子擦汗,因為哭鬧,他出了很多汗。兩條手絹都被擦濕了。我一方面心里確實比較煩燥,另一方面克制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得很平靜。但是,我還是比較心疼孩子這么哭下去,既然忽略他的哭鬧這個方法行不通,我就采用另外一個辦法吧:轉(zhuǎn)移注意力。于是,我讓他爸爸給他拿鈣片吃,因為鈣片很甜,他喜歡吃,而白天還沒有吃鈣片。可是,鈣片吃了,還是哭著要去看動畫片。
這個時候,我一急之下,說:“你再哭,媽媽走了?!蔽蚁麓惭b作要離開房間。寶寶見我要走,突然哭得喘不過氣來了,而剛吃過鈣片的他可能嘴里有口水,在劇烈哭鬧的過程中嗆了一下。我回頭抱起他來,“好吧,那就看一個動畫片。”說這話的時候,我的腦子閃過一個念頭:自己半個小時左右的堅持還是妥協(xié)了。
可是,寶寶真的很配合,看過一個動畫短片之后,就乖乖地跟著我去睡了。我和寶寶躺在床上,寶寶說,“怎么樣媽媽都喜歡我!”這句話是我常給他說的,意思是媽媽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愛他。寶寶之所以這么說,可能是在重申媽媽對他的愛。我說,“媽媽愛你,所以媽媽愛你眼睛、鼻子、耳朵,你的什么部位媽媽都要愛護,媽媽不要你看電腦,是為了保護你的眼睛,知道嗎?”然后,寶寶要求我親親他,在抽泣中很快地睡去了。
孩子睡了,而我的睡意全無。我在想,我是否做錯了!突然,很心疼孩子哭那么久了!或許一開始,我就答應孩子的要求,也許就沒事了。孩子之所以非要我答應他的要求,是不是覺得如果媽媽不答應他,就是不愛他呢?是不是孩子還小,有些事情不能過于強求孩子?是不是孩子太小,不能強迫孩子聽道理?
或許在類似的情景中,我需要針對孩子的要求首先妥協(xié)一下呢?看來,這里有個度需要很好的把握!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理智對待孩子的哭鬧
理智對待孩子的哭鬧經(jīng)驗體會:
1、孩子哭鬧,根源在于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2、孩子哭鬧,家長要冷靜不要打壓。
3、孩子哭鬧過后,給他一個臺階下
早晨剛一轉(zhuǎn)醒,**就說:“媽媽,我想吃塊餅!”
老貓便去用微波爐烤餅,順便給我和他自己也都烤了一塊。
**特意和我說:“媽媽,我不想分享!”
時間來不及,我用保鮮袋將剩下的兩個餅裝在一起,放進包里就抱著**走了。
保姆等在單位后門。
這個后門口,在每天上下班時間就是一個特別熱鬧的地方。尤其是早晨,有一位賣小籠包的大姐,天天在賣熱氣騰騰的小籠包,大姐非常會做生意,熱情大方,所以,她的小籠包攤點幾乎成了單位職工的“早餐廚房”。有一些退休的老太太,買菜回來,晨練之后,或者準備上街外出辦個事,都會在這歇歇腳。
我和保姆對**的“交接”工作也基本在此處完成。
保姆抱過**,我拿出包里的餅,取了一塊出來,將另一塊遞給**。而賣小籠包的大姐也立即扯了一個小食品袋給我裝上。不想**不愿意:“我不要……”
保姆說:“你一個餅都吃不完,干嘛要兩塊???”
大姐也拿眼瞪**:“分給媽媽吃都不肯???”
我根本沒打算讓**把餅全部拿走:“不,這餅就是媽媽一塊,你一塊。不能全給你?!比缓笪覍⑽夷莻€餅裝進了包里。
**就哭了。
這時,一位退休老同事正好從后院出來。連忙又來幫忙解圍:“哦,媽媽的餅被小鳥吃掉了!你看你看,小鳥飛到那電線桿上去吃餅了,現(xiàn)在,媽媽都沒餅吃了……”
**邊哭邊把頭看向電線桿——只有一棵枯草瑟瑟立在電線桿一頭。
緊接著,又來了一個保姆熟識的阿姨,問:“喲,這孩子怎么啦?”
保姆解釋說:“餅不讓他媽媽吃呢!這孩子脾氣可大呢!”
我對**說再見,但是他哭著不同意。
保姆讓我快走:“一會就沒事了,別老是這樣寵著寵著的!”
我試著走開,**在我身后哭聲尖利。
我果斷地返身回去,將**從保姆那抱過來。幾個人又準備展開新一輪的好心的勸說。
但是我將**抱到了安靜一些的地方。正打算和他好好說幾句話,又一小幫同事從后院出來去上班,他們又齊聲關心地問道:“哎喲,小家伙今天怎么哭啦?不乖啦?這么大還這樣撒嬌啊?!甭犚姳D氛f是不肯給媽媽餅吃,又齊聲道:“這樣可不行啊……”
我連忙又抱**躲另一邊去。
我問**:“你是想要兩塊餅嗎?”結(jié)果**說:“我想要媽媽包里的那個餅。”
他手上的餅和我包里的餅,唯一的區(qū)別就是:一個用保鮮袋裝著,一個用食品袋裝著,前者不可以用手勾著提,后者可以將手指穿過勾著提。
我將包里的餅拿出來,**把那小食品袋勾上,將自己手中的袋子交換給我。不哭了。
再將他抱去保姆手上,和他說再見,他也和我說再見,只是有些不舍。要求親媽媽,每親一次,都是左臉、右臉、脖子各一下。如此兩番,才展顏道:“媽媽再見!”
其實,**今天早晨心情便不太好,因為起得晚了些,他沒能和爸爸媽媽像往常一樣嬉鬧,反而被我們再三催促,其間又因為習慣性地抬手“打”媽媽,被我們兩個訓斥幾句。帶著不快來到保姆家,分離便顯得困難起來。
我知道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就是個寵孩子過度的家伙。可是,對此問題,我總是我行我素。
解決問題,媽媽和孩子,都需要單獨的空間。
對待新生兒哭鬧不止的應對辦法
對一個哭鬧不止的新生兒,或者是小嬰兒,是不敢輕易放走的。日齡、月齡越小的孩子,如果哭鬧不止、哭一陣哭一陣,是千萬要提高警惕的。
一
首先對一個一直哭的孩子一定要全面的體檢,從頭看到腳。首先看前囟張力,比如顱內(nèi)出血又合并較嚴重嘔吐、腹瀉,這時脫水癥狀往往就掩蓋了顱內(nèi)水腫導致前囟飽滿的癥狀。
二
「喘肺」的孩子,在喘咳過程中,在治療中,如果出現(xiàn)一直哭鬧,注意是否有斜疝嵌頓。
三
看完前囟,看五官,看患兒兩眼的分泌物是不是很多,如鼻淚管堵塞,患兒也是很難受的??粗苌砥つw,看有沒有過敏,如有,患兒也會因奇癢難忍而哭鬧不止。
四
看心肺,腹部,有沒腸鳴音亢進,有沒有腹脹,早期腸套疊用 B 超和腹平片是看不出來的。
看四肢關節(jié),有沒有因抱尿,或者因穿衣服導致關節(jié)脫位,骨折什么的,小兒骨質(zhì)較脆,在抱尿時,小兒用力一踢踢腿都會導致股骨干骨折。
看泌尿系,最多見的是小兒生理性包莖,如果沒有注意衛(wèi)生,會導致尿頻、尿痛,小兒也會哭個不停。
總之就仔細查體,一直哭的孩子是不能輕易放走。
一個口訣
一看腹部二門關
三看皮膚四看疝
五官六神七骨骼
遺下尿肛心不甘
診治時需注意一哭二鬧三上吊
一看腹部是指腹部情況是最常見的小兒哭鬧原因,二門關指前后囟門的情況;
三看皮膚是指看皮膚有無濕疹,出血點等,四看疝指看有無疝氣;
五官指五官的情況,六神指神智神經(jīng)系統(tǒng)情況,七骨骼;
遺下尿肛指看尿道口、肛門口,心不甘指注意心臟情況。
診治時需注意一哭二鬧三上吊:
一哭:哭聲的性質(zhì),哭鬧間隙的情況,哭聲尖銳,哭鬧間隙精神委頓,面色蒼白多為病理性。
二鬧:指診治時需注意抱起,吸奶的哭鬧情況。抱起,吸奶的哭鬧緩解多為生理性,抱起加劇注意肢體疼痛,吸奶時加劇注意五官情況特別是口腔及外耳道情況。
三上吊:指頭頸部,出現(xiàn)搖頭常見中耳炎和腦部疾病。再壓頸,壓頸加劇哭鬧多為腦部,中耳炎壓頸無加劇哭鬧。
對于哭鬧不安的小朋友,體檢包括:
①前囟:看看張力如何,排除顱內(nèi)出血、腦膜炎可能;
②眼睛分泌物多:鼻淚管堵塞;眼睛睫毛內(nèi)翻,倒睫;
③耳朵流膿:中耳炎;
④鼻塞:感冒所致鼻塞;
⑤聽心音:看看心律不齊?有沒有過快過慢,排除心肌炎;
⑥檢查腹部:有沒有腸鳴音亢進、腹脹情況,排除腸套疊,必要時腹部拍片及腹部 B 超檢查;
⑦看看腹股溝:排除斜疝嵌頓;
⑧看看四肢:有無骨折、關節(jié)脫位;
⑨看看泌尿系:生理性包莖、腎盂腎炎;
⑩看看用藥:糖皮質(zhì)激素面色蒼白、欣快感。
對哭鬧任性的孩子我們應該這樣做
父母“應戰(zhàn)”只宜智取
粗暴地對待孩子的要求是不明智的,拒絕孩子需要技巧。
攻心為上
父母首先要有良好而堅定的心理狀態(tài)。不要認為拒絕孩子會造成傷害,相反,這恰恰是對他最好的教育。要想培養(yǎng)一個棒孩子,那么面對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堅決地說“不”,不能有絲毫心軟。
以退為進
父母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個不能給他的東西時,媽媽可以這樣說:“這是媽媽的,媽媽現(xiàn)在不用,可以給你玩一下,不過明天你就得還給媽媽?!比缓笠酝藶檫M——第二天提醒孩子:“寶寶,把東西還給媽媽,以后想要的時候再跟媽媽說?!?/p>
預先申明
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記預先的約定,所以一定要給他定個規(guī)矩,一旦孩子破壞了規(guī)矩就要按規(guī)矩處理。比如和孩子約定:早上爸爸要上班,你必須按時起床,按時吃早餐,才能準時送你去幼兒園。
如果你起床晚了,就只好放棄早餐,因為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一旦孩子賴床,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并告訴他:對不起,寶寶,我們有約在先,不能隨意破壞。
說一不二
對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后揚”?!跋纫趾髶P”的做法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好“欺負”,從而無理要求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產(chǎn)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惡果。因此,拒絕孩子,一定要從一而終。
“戰(zhàn)后”要善后
父母對孩子說“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讓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絕孩子而不給他被拒絕的理由,會讓他覺得受了委屈,甚至產(chǎn)生焦慮、恐懼、煩躁不安和悲憤絕望的心理。雖然這種解釋孩子不一定聽得懂,但是至少能讓他明白:父母拒絕他是有理由的。
這樣對待孩子更好
這樣對待孩子更好兩天前,婆婆來看xx。由于和她保持著有規(guī)律的見面機會,xx對奶奶并沒有生疏感,挺愿意和奶奶在一起。這周六上午的半天時間,我便決定不送xx去保姆家,滿足婆婆想多和孫子相處的心愿。(我周六上午要上班)
只是,xx要留在家里,我要出來上班。而xx是個很戀媽媽的孩子。我要走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難纏。
果然,我從臥室走出來,比我早起,正在客廳和奶奶玩的xx已經(jīng)一眼看到,立即歡呼:“媽媽來啦!”然后奔過來要媽媽抱。不肯奶奶再碰到他。
婆婆擔心xx粘著我不再肯和她,便說:“我?guī)ハ词滞嫠?,你悄悄地走掉。沒事的,他沒看到你也不會哭的,哭也就哭一兩聲?!?/p>
我倒是在想,作為媽媽,要盡可能少地這樣悄悄地從孩子身邊溜掉。
我決定先陪陪他。
先是為他剝了一顆他讓我給剝的糖——給他吃,是因為他早飯吃飽了,而且這塊糖是他自己找到的,我覺得要讓他享受他自己的“勞動成果”和這種意外的快樂感覺。
接著,我試著和他“聊天”。“寶貝,你要和奶奶還是要和姨婆?”xx回答的是:“和奶奶?!钡粫缶透骸昂蛬寢尅!?/p>
我們一起背了兩三首兒歌,然后認真地對xx說:“寶貝,媽媽一會要上班,有事情,奶奶在家陪你玩,行嗎?過兩三個小時,媽媽就會回家,你能等著媽媽嗎?”他笑嘻嘻地說:“不行!”我又陪了他一會。接著,非常堅定地說:“寶貝,媽媽必須去上班了?!?/p>
可能聽到了我說必須兩個字,xx同意了。有一些眷戀,但還是和我說了再見,做了飛吻的動作。
我自己覺得,這樣去上班,很安心。
孩子是需要尊重的。悄悄溜掉,沒有任何期許留給孩子,我覺得不是尊重。孩子會纏著媽媽不讓走,是在表達:媽媽,我還想要你陪我一會。媽媽,我想繼續(xù)享受你的愛。滿足了孩子的這種心理需求,分離,也變得很平靜溫馨。
順便想交流一下我在育兒過程中,總結(jié)出來的一些比較有“用”的話。
“是呀,媽媽也很想讓你繼續(xù)看電視,但今天你看了很久了,我們得睡覺去了?!焙芾斫?,但也很堅定。
“寶貝,你感覺很生氣,媽媽知道你生氣了。讓媽媽抱抱你?!痹诘谝粫r間里,洞悉了孩子的情緒,而且做出了安撫措施。
“哦,寶貝真的很可愛,媽媽很想一直陪著你,但是現(xiàn)在媽媽必須去上班辦事情了,媽媽會在兩個小時后回來,請等著媽媽?!北磉_自己對孩子的愛,但不放棄理性的堅持。
“現(xiàn)在是吃飯時間,請你過來吃飯。”要孩子知道一下時間是什么東西,同時試圖建立規(guī)矩。
“打架是不好的事?!焙唵味隙ǖ馗嬖V孩子一個答案。
“不可以。”握住孩子的手,看著他,嚴肅但不兇狠地說。為了制止孩子做一些不對的舉動,“不可以”三個字可能要上百遍地說。而且,光說不行,一定要走到孩子身邊,最好蹲下身子,和孩子可以目光平視。
“滑滑梯很好玩吧?你再玩兩遍,我們就要回家了。一定要回家了?!庇屑s定,而且一定遵守這個約定,孩子會習慣遵守約定。
“告訴媽媽,你是想要吃棒棒糖嗎?”孩子哭鬧的時候,拿出很愿意傾聽的姿態(tài)來,能起到很好的安撫作用。
“媽媽正在接電話,請你不要打擾媽媽。你可以去玩一下積木?!眿寢屪鹬睾⒆?,也得讓孩子尊重媽媽,很多時候,就算母子或者母女之間,也要有界限。我不想讓我的兒子認為我是個24小時不必休息的全能機器。當然,你得讓孩子知道他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
雖然是小小的孩子,但也和他說禮貌用語。一來能讓孩子感受到禮貌是什么東西,二來祈使句往往是簡單而明確的,孩子接受起來比較容易。
不過,我要承認,我并不是百分之百能按照我上面的說法去對孩子說,我也經(jīng)常發(fā)脾氣,經(jīng)常不耐煩,但我相信這樣說,更好。我會努力將此養(yǎng)成習慣。
育兒觀念:孩子哭鬧的背后
育兒觀念:孩子哭鬧的背后
哭,是孩子心理情緒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也會有對應的理由。一個正常的孩子,我想,沒有不哭鬧過的。每當遇到孩子哭鬧,家長就像遇到孩子發(fā)燒一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溫度降下來再說,都是想盡一切的辦法,先想著把孩子的哭鬧止住。在方法上無外乎是采取共情、轉(zhuǎn)移注意力、給孩子選擇、妥協(xié)、交易承諾、欺騙、冷漠處理、威脅、強制等方法,有時候還會打罵、訓斥孩子。
對于孩子哭鬧時,你采用何種方法,其處理方法是否合適,某些方法是否會造成孩子未來性格扭曲,今天這里都不提。其實,上面說的方法,在不同的情況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不是完全不能采用。但問題是,就像孩子發(fā)燒一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哭鬧,甚至是長時間的哭鬧?
如果家長不了解孩子背后的原因,那你和蒙古大夫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這不僅使你倍感挫折,對孩子不勝其煩,而且也使孩子感到痛苦,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所以,解決孩子的哭鬧,是一個跟孩子斗智斗勇的過程,焦點就是在不傷害孩子的自尊,且要達到管教目的。但如果不知道孩子哭鬧的原因,家長是無法正確應對的。
因此,當孩子哭鬧時,家長應弄清楚是怎么哭的,是真哭還是假哭,哭的原因是什么?確定后就可采取措施使其停止哭泣。如果父母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就不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從孩子哭鬧的原因上看,每個孩子的差異性也較大,從細分上講,可以分生理反射性的、應答性的、心理性的、社會性的。
生理反射性:由生理上的條件反射引起,多適合嬰兒
●餓了;
●困了;
●累了;
●拉屎、撒尿了;
●身體痛苦和內(nèi)部不適;
●衣服不合身;
●摔倒受傷類;
●被蟲類蜇、咬;
●……
應答性:由不適宜的環(huán)境刺激引起,這樣的哭鬧家長是比較容易判斷的,脫離當前環(huán)境,孩子往往會很快地平靜下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環(huán)境實際不可怕,但孩子害怕。
●空氣太悶了;
●感到太熱或太冷;
●視線中都是他們不想看的東西;
●奇怪的聲音;
●強光、噪音等;
●被人驚嚇;
●對環(huán)境不熟悉;
●遇到陌生的人;
●……
心理性:是孩子的心理引起
●無聊;
●不順心或不如意;
●生氣、發(fā)怒
●恐懼;
●發(fā)泄緊張焦慮的情緒;
●缺乏心理安全感;
●關注點被打擾;
●天生的性格,比較敏感;
●對某些事情無法理解;
●被暗示,如擔心孩子哭時,先說“不要哭哦!”
●……
社會性:是孩子從經(jīng)驗中學到的
●想要有人陪他玩;
●不會玩玩具;
●玩具等壞了;
●行動受限制;
●被家長約束;
●自尊心受到傷害;
●感覺被家長忽視;
●有明確的物質(zhì)愿望沒能得到滿足;
●想要東西,愿望得不到滿足;
●被貼上一個“好哭的孩子”的標簽;
●語言表達能力不足;
●挨打和被訓斥;
●撒嬌,尋求關注,引起父母注意;
●爸媽情緒不穩(wěn)定,比如生氣、沮喪、緊張和焦慮等,“傳染”給孩子;
●有話說不出來,著急;
●遇到事情不知所措,以“哭”聲告急;
●過度“關心”,父母下意識地鼓勵哭;
●不會直接,或不敢提出自己的請求;
●用來威脅成人;
●委曲;
●……
雖然我井中月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了不少孩子哭鬧的原因,但我相信,還會有許多形形色色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說,大家也應該可以察覺到,孩子哭鬧背后原因最多的是社會性的,都是孩子從生活經(jīng)驗中學到的,或是模仿出來的。假若孩子的哭鬧原因是社會性的,而家長又采取轉(zhuǎn)移注意力、給孩子選擇、妥協(xié)、交易承諾、欺騙、冷漠處理、威脅、強制等方法,好像除了“妥協(xié)、交易承諾”還有一點好處的,其他對孩子情緒豈不是火上添油?
另外,大家也應該可以看到,幾乎所有心理性哭鬧和大部分社會性的哭鬧,都是由于孩子的能力和認知不足造成的。所以,在兒童教育中,家長應該避免對孩子提過高的要求,特別是不符合孩子年齡、能力和認知的要求。孩子正是由于這些“高要求”壓力,采取了哭鬧的“對抗”方式。面對這樣的哭鬧,家長是應該幫助孩子,減輕壓力,而不能增加新的的壓力。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孩子的哭鬧,是父母慣的,與孩子的不良習慣養(yǎng)成有很大的關系。孩子通過社會性的學習,在與父母“爭權奪利”的斗爭中,學會了利用哭鬧這一“利器”,迫使自己的父母妥協(xié)。所以,如果不給孩子豎立界線,且當孩子違線時,家長不能“溫和而堅持”,孩子很快就知道應該怎么做,運用什么武器了,呵呵。(作者:井中月,一個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育兒觀念:正確對待孩子的謊言
育兒觀念:正確對待孩子的謊言
一天下午放學時,小宇媽媽來接孩子的時候,向我講述了一件她感到驚訝不可思議的事情。早晨,小宇爸爸送孩子入園,孩子下車時,一不小心手指被車門夾了一個黃豆大的紫皰,爸爸見沒有什么事,于是就直接將孩子送入幼兒園了,沒有與老師交流孩子受傷的事,反打電話給孩子的媽媽了,告訴她孩子的手被車門夾了,沒什么大礙。放學時,小宇媽媽來園接孩子,小宇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涵涵小朋友打我了,還將我的手指打了一個大皰,老師批評了涵涵,涵涵跟我說:對不起”,小宇的媽媽聽了很生氣,認為這孩子怎么能說謊呢?便及時與我進行了溝通。我聽了當時也感到震驚!但我又一想,不能簡單地、武斷地認為孩子在說謊,便和小宇的媽媽進行了分析:
一是:孩子可以將想象當作現(xiàn)實了,涵涵小朋友經(jīng)常會與同伴發(fā)生沖突,與人交往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小宇手指被夾的時候可能受到了爸爸的責怪,便把自己的“不小心”想象成了涵涵的攻擊性行為,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掩蓋自己的過失,成人應該原諒孩子的過失行為,教給孩子避免發(fā)生過失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責怪。
二是:孩子受了傷可能很希望得到別人(特別是家長和老師)的同情和關心,可是家長和老師都忽略了,或是反而有責怪的現(xiàn)象,于是孩子便找個對象跟自己說:“對不起”,進行自我安慰。對于感情細膩、敏感的孩子,成人在給予孩子同情和關心的同時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鼓勵孩子勇敢起來。另外,老師對某個孩子攻擊性行為的過多批評,可能造成了孩子心中的負面影響,是老師教育過程出現(xiàn)的失誤,發(fā)現(xiàn)問題后老師就忘引起足夠的重視。經(jīng)過我的分析,小宇的媽媽一下子豁然開朗了,知道如何去做了。
要教孩子成為一個誠實的人,家長或老師應善待他們的謊言,根據(jù)不同情況客觀分析,對他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即使孩子有了錯誤,只要說了真話,就應肯定他們的做人之道,并引導他們不斷完善自己,不用打罵、懲罰、斥責等消極的方法對待孩子,或避免他們以謊言應付家長或老師,要與孩子成為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如果是因為家長或老師的原因造成孩子說謊,家長或老師應檢討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并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特點、思維和認知的發(fā)展水平,對他們做出合理的解釋。孩子說謊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成人應該細致了解從細微處入手,從而保護孩子脆弱的心靈。
育兒觀念:如何對待孩子的假日癥
1、張弛有度的假日活動
孩子喜歡看動畫片,放假可以允許他們多看一會兒,也喜歡游樂場的游戲。但也要學會節(jié)制自己,和家長溝通、安排內(nèi)容豐富而有度、幫助孩子有計劃的學習做事。
2、培養(yǎng)“任務”意識
家長帶幼兒旅游盡可能提早一天回來,以便及早消除身體上的疲勞。通過一天的調(diào)整使幼兒的生物鐘恢復。
3、一個小小的“約定”
放假時和幼兒達成協(xié)議,在放假期間把你遇到的有趣的事情來園后和小朋友一同分享。
4、注意安排作息時間
父母要注意假日為幼兒安排合理作息時間,早起早睡、中午休息等。如果沒有合理的作息,幼兒來園就很不適應。
5、不暴飲不暴食
假期孩子最容易出現(xiàn)暴飲暴食、引起消化不良,來到幼兒園就會出現(xiàn)肚子不適的現(xiàn)象,影響孩子在園一日活動。要在假期為孩子進行合理飲食,不吃生冷食品、有規(guī)律的進餐。
6、不過度疲勞
假期家長會帶孩子到各地游玩,幼兒運動量較大,精神過度亢奮,家長需要給予適當調(diào)節(jié),有一定的時間讓幼兒恢復體力,還要在游玩時注意幼兒衣著,以防止孩子感冒。
育兒觀念:正確對待孩子的嫉妒心
我們班的寶寶年齡都在2-3歲,這個時候孩子的嫉妒心理是最難處理的問題。在自我意識萌芽的同時,每個孩子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嫉妒心。那么,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嫉妒心理呢?
1、傾聽孩子的心理感受,了解幼兒嫉妒的原因。
幼兒往往會對于擁有自己所沒有物品的同伴或者受到老師表揚的同伴表現(xiàn)出憤怒,這時教師需要正確引導,而不是大聲呵斥他。
2、盡量避免使孩子產(chǎn)生嫉妒心理的環(huán)境刺激,正確評價每個幼兒。
每個幼兒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恰當?shù)谋頁P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而對于能力較弱的孩子,教師可以肯定他其他方面的優(yōu)點,告訴他哪一方面還存在不足,使幼兒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
3、轉(zhuǎn)化幼兒消極的嫉妒心理。
采取積極的方式使嫉妒的消極作用向積極方向轉(zhuǎn)化。如核桃看到紅花欄里自己的貼紙比別的小朋友少,老師可以鼓勵幼兒說:“瞧,你已經(jīng)有三個小紅花了了,再有一顆愛護玩具的貼紙就可以跟其他寶寶一樣多了,加油哦!
4、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
通過各種途徑對幼兒進行教育,如:講故事、做游戲,使幼兒理解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不可能各方面都勝過別人,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去彌補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