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讓孩子面對現(xiàn)實還是維持想象力

發(fā)布時間:2020-10-22 幼兒想象力的活動方案 幼兒想象故事 教育孩子筆記 讓孩子面對現(xiàn)實還是維持想象力記得**兩三歲的時候,經(jīng)常在外面玩,然后總也不肯回家,我會跟她說,你看太陽都回家了,我們也要回家了,這樣明天才會有力氣繼續(xù)玩啊?;蛘呒依镲w來一只小蟲子,**非常害怕,我會說:小蟲子是來陪你的呢,不用害怕,然后**會好一點,不會那么害怕了??匆娦★w蟲不見了的時候她會問,媽媽,小飛蟲怎么不見了,是回家了嗎?肯定它也想它的爸爸媽媽了,玩累了就回家找它的爸爸媽媽了。那時候我還覺得很高興。

可是現(xiàn)在**馬上就要上小學(xué)了,還是這樣,我卻有點擔心了,比如,現(xiàn)在家里進來了一只蜜蜂或者飛蛾之類的東西,她還是會跟我說,媽媽,蜜蜂是來我們家玩嗎?為什么它不和它的媽媽們一起呢?它不會想回家嗎?然后她又自言自語的說:它肯定是出來玩一會,等到吃飯的時候再回家。我告訴她蜜蜂飛到我們家可能是迷路了,可能是誤闖了,還有可能是家里有什么氣味讓引它來的,飛蛾是因為光線的原因來的。她還是會用自己的理解去理解。我也不再說,因為說了她也不聽,不當回事。

又比如有天,我們下午五點鐘左右就出門去廣場玩,這天的月亮出來的非常早,而被**看見了,她就問:媽媽,月亮是不是很喜歡我啊,所以我們出來玩的時間早所以月亮也出來的早啊?我告訴她,月亮是不會因為某個人而出來的早或者是晚,這是種自然的規(guī)律。她說那為什么我們很晚出來的時候它沒也很晚才出來呢?現(xiàn)在我們這么早出來它也這么早就出來了。我說這是一種巧合,是你以前沒有注意到呢!

可是不管我怎么說,她總是很固執(zhí)的說月亮喜歡她,所以她走到哪跟到哪,月亮是跟著她的喜好而出現(xiàn)的等等,看見她的這些行為,我有點無力去解釋,并不是我不想,而是她根本就沒有聽進去,感覺她已經(jīng)進入一個自我催眠的境界里面了月亮就是喜歡她,就是圍著她轉(zhuǎn)的。

有時候我想,她還維持這樣的心境或者對她以后寫作文會有好處吧,但是扭頭又覺得不對,人不能總是生活想象里啊,總要面對或者知道真正的原因吧。總之我有點無力的感覺,不知道如何去讓她了解事實的真相,你面對這樣的事情會如何處理呢?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標準答案是孩子想象力的銼刀


最近,兒子對畫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不時拿著支筆東涂涂西抹抹。瞧,這條歪歪扭扭的曲線多像一條小河啊,這邊上星星點點的應(yīng)該是小花小草吧。“嘿,兒子,你真棒!說不定將來是個大畫家呢!”我的鼓勵讓兒子興致倍增,一見我就“噼噼啪啪”奔過來:“媽媽,看我的畫!”

漸漸地,我開始不滿意起來:“兒子,你畫得一點也不像!你看,這條腿太長,那條腿又太短,還有,你把手指畫得比胳膊還粗了……”我試圖糾正兒子的錯誤,他皺著眉頭說:“我喜歡這樣嘛!”于是,我特意到書店里買了《兒童畫啟蒙》,但兒子對照葫蘆畫瓢的作畫方式絲毫不感興趣。后來,我又給他報名進了少兒美術(shù)班,可是,兒子從前畫畫的興趣卻漸漸消退了,上課不認真,有時候甚至連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都不做。

一天,美術(shù)班老師布置了《大樹》的作業(yè)。在我一再催促下,兒子終于交了習作。畫面亂糟糟的,大樹東倒西歪,顏色也不對,居然用了灰色!我發(fā)火了,揮著畫大聲吼:“哪有這樣的樹?”兒子似乎很委屈,想說什么,看了看我,欲言又止。我一瞪眼:“還不趕緊重新畫!”兒子只好很不情愿地畫起來。

一會兒,兒子把畫再次交給我,我一看,跟剛才的幾乎一模一樣。我更加惱怒了:“你是不會畫,還是不想好好畫?”兒子的眼圈紅了,支支吾吾地說:“媽媽,我畫的是刮臺風時的大樹……這些細線是大雨,還有……很多沙土,所以大樹變得灰蒙蒙的,看不清楚了……”

我愣了,趕緊拿起畫來仔細看。是的,當我用孩子的眼光、用一顆童心來看他的畫時,我這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幅形象生動、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啊,大樹在臺風中東倒西歪,多么逼真和形象啊。其實,如果總是習慣用地用成人的思維和成人角度去要求孩子,則往往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和快樂和豐富的想象力。于是,我抱住兒子,誠懇地對他說:“寶貝,對不起!你的畫真棒!”

育兒觀念:想讓孩子變成花園還是荒漠


育兒觀念:想讓孩子變成花園還是荒漠

xx藥房搞活動,我十張獎券中了三張分別是一、四、五等獎。當我領(lǐng)取一等獎的獎品一輛折疊自行車時,投來許多羨慕的眼光,還有人唏噓稱贊。我卻左右張望,不希望剛才在頒獎現(xiàn)場玩耍的我班的那幾個孩子看見。

我們家是有潛規(guī)則的,一不能買彩票,二搞活動中了獎要低調(diào),所以以前我中的電飯煲、電熱壺、茶具等東西我都瞞著孩子說人家商家贈送的。目的是不想讓孩子產(chǎn)生不勞而獲的想法。我自然不能讓我教的孩子有這種思想,他們還太小,如果有了不勞而獲投機取巧的想法太可怕了。不就有的人為一夜暴富買彩票傾家蕩產(chǎn),墜樓喪生的嗎?

看到有些家長領(lǐng)著孩子去兌獎,而且中獎后孩子大人那種喜形于色的樣子,我真替他們擔心,那一點點意外之財就值得這樣得意忘形嗎?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會做賠本買賣嗎?

奉勸那些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小心行事啊。要知道童稚的心靈就像一張潔白無瑕的紙,陽光和風雨都可以輕易地影印到上面。如果我們?yōu)⒔o它七彩,它就成為一座花園;如果我們?yōu)⒔o它塵埃,他就可以變成荒漠。

孩子不是父母實現(xiàn)夢想的工具


父母應(yīng)該在一定程度內(nèi),給孩子一些主控權(quán)。把可能出現(xiàn)的后果告訴他,讓他自己做主。孩子會告訴你,失敗的感覺比不曾嘗試的感覺好,錦衣玉食無法彌補不能自己做主的痛苦。

別強迫孩子做不擅長的事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因為孩子和母親在一起的時間最多,母親的情緒會嚴重影響家庭的氣氛,影響孩子的心情。

許多女性感嘆:以前孩子小的時候,白天上班,晚上帶小孩,蠟燭兩頭燒,可是一點都不覺得累,每天天一亮便跳下床,準備開始為一家子打拼??涩F(xiàn)在為什么孩子大了,不需要整天忙接送,工作也熟練不緊張了,反而覺得很累,提不起勁來呢?

我覺得有一個原因,是先前的“預(yù)期”和后來的“失望”帶來的心理打擊。孩子小時,我們期待他將來成龍成鳳、光耀門楣,所以我們拼命賺錢培養(yǎng)他、教育他,給他最好的機會,所有的苦我們都甘之如飴,自己過去沒有享受到的,一定要讓孩子擁有。

但是當孩子一天天長大,個性一天天明朗時,父母看到孩子不可能成為自己理想的那個人,失落之感便油然而生,不知自己哪里做錯,使孩子偏離了自己設(shè)計的軌道,于是更加努力去塑造孩子。直到有一天教訓(xùn)孩子時,孩子順手把父母推回去,這時父母才猛然覺醒:孩子管不住了,自己已無能為力了。只好承認“投資失敗”。這時,父母的日子便過得一天比一天消沉。

這究竟是誰的錯呢?父母、子女都覺得自己很委屈。父母覺得自己盡了力要做個好父母,但是失敗了;孩子覺得自己也盡了力,無奈父母的要求過高,達不到。雙方都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對對方不滿,造成親子關(guān)系的緊張與家庭氣氛的低沉。其實,我們常把得不到的想象得很好,所以痛下決心一定要得到,這是人的本性;但是在付出很大代價、短暫的虛榮煙消云散后,往往覺得所謂的光榮不過如此??墒呛⒆邮サ耐昙捌屏训挠H子關(guān)系已補不回來了。

當年我在美國教書時,??吹饺A人朋友忙得團團轉(zhuǎn),成天接送他們的孩子去做志愿服務(wù),甚至有人叫孩子去非洲、中南美洲服務(wù),因為這種資歷容易進醫(yī)學(xué)院、法學(xué)院。結(jié)果孩子申請上大學(xué),就好像父母去打一場社會地位的肯定戰(zhàn)一樣,難怪孩子們會在作文中說“我沒有自己的生活,每一分鐘他們都替我安排好了”。所以我們看到了傳統(tǒng)文化如何深深根植在每一代的父母心中,漂洋過海后仍是一樣。

現(xiàn)在的青少年不快樂,有一個原因正如書中所說的:“不管我多努力我媽都不滿意,我在他們眼中永遠是個失敗者?!边@種話是個警訊,是青少年死亡率中自殺占首位的原因,也是抑郁癥最大的成因。

曾經(jīng)有位高中的輔導(dǎo)老師把正向心理學(xué)家馬汀·塞利格曼的憂郁量表給全校學(xué)生做,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70%的學(xué)生處在憂郁癥邊緣。憂郁癥的特征之一是沮喪,對困境無能為力時,自信心會崩潰?!坝袎糇蠲馈惫倘缓芎?,但是要誠實檢視自己的能力,當目標定得太高時,美夢變成噩夢,會賠上自己的性命。

強迫孩子為我們的虛榮去做他不擅長的事,強迫孩子去成為他成不了的人,只會造成孩子的挫折感,使他喪失自信心。每個父母都認為他這樣做是愛孩子,但是,當我們愛孩子愛到只想把他們變成自己的榮耀與光環(huán)時,他們本身的榮耀與光環(huán)反而會在我們的企盼中流失。請不要讓孩子覺得名校和成績是人生唯一的大事,是生命的分水嶺;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看到世界不會因為大學(xué)而改變,人生比這個重要的事不知有多少。

教會孩子“不放棄”

一位小學(xué)老師跟我說,現(xiàn)在的孩子很容易放棄,而且對未知沒有好奇心。她常常在放學(xué)后留下來四個成績不理想的小朋友教他們數(shù)學(xué),她說,如果其中的一個不會做這題,就會問旁邊的人:“你會不會?”如果那個同學(xué)也搖頭,其他兩個人也不再問了,大家一致舉手說:“老師,我們不會做這道題?!彼龁柫硗鈨蓚€孩子:“你們根本沒有做,怎么知道你們不會?”這兩個學(xué)生只是聳聳肩,不想試一試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會。

對于她的擔憂,我也頗有同感。我在大學(xué)里見過太多這樣的學(xué)生,許多明明只要動動腦筋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但他們常常連試都不試就喊不會,希望別人替他解決。

這種情況不能全怪孩子,多半是由于平時孩子一遇到事情,家長就急于出手相助造成的。或者是孩子一沒做好,家長就批評。總之,不給孩子留時間讓他自己去思考,這樣孩子就不會有成就感。久而久之,他們就變得容易放棄了。

20世紀60年代有一個叫“習得性無助”的實驗。一只狗,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避開電擊,時間一長,它就放棄了嘗試。當環(huán)境改變以后,只要跳過矮柵門,就可以逃到無電的安全地帶時,它也不會去試。它已經(jīng)安于逆來順受,過去的打擊使它認定自己是失敗者,以后不再嘗試了。通過觀察大腦中的神經(jīng)機制,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人對事情的態(tài)度,決定他大腦中區(qū)塊活化的程度,而大腦的活化又決定這個人的行為。

孩子如果從小靠自己,沒有大人可以依賴,長大后通常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有創(chuàng)造性的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小時候都有做事成功的經(jīng)驗,很少因為做錯事挨批評。一次次成功使他們有信心,敢于探索、嘗試。他們在童年時多半很自由,想要做一件事時,可以一直做下去,直到完成為止,不會有人打斷他。

把一件事情做完,直到成功為止的經(jīng)驗,對他們長大后勇于擔當很重要,因為它讓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心里充滿“我很行”的喜悅,也感受到完成一件事后,放下負擔的輕松。如果從來不曾體驗這個感覺,每次做一半,要么家長動手幫忙,要么因為練琴時間到了,就中斷了,孩子自然會養(yǎng)成動不動就放棄的壞習慣,認為反正沒必要努力做。長此以往,孩子對學(xué)習也就沒有動機和興趣了。

我兒子做事時往往很不喜歡被人打斷,因此,我一直注意給予兒子足夠的耐心。記得兒子小學(xué)二年級時,有一天,飯吃到一半,我先生打電話來說飛機提早到了,叫我趕快去接他。我掛上電話,抓起兒子的手就要出門,他叫我給他兩分鐘,要把飯吃完,如果等爸爸回來再吃,他就不想吃了。他說,他不喜歡一件事沒有做完的感覺。于是我耐心等他把飯吃完,一點也沒催促。

其實,我們大人不是也不喜歡一件事情沒有做完就被要求去做別的事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個道理在教育小孩子時最有用。

“可以失敗、不可以被打敗”的人生觀要從小建立,因為它儲存在神經(jīng)連接的突觸上,是內(nèi)隱的學(xué)習,會跟隨孩子一生。

孩子對輸贏成敗不那么看重,就能打造堅強豁達的品格。反正永遠有明天,有明天就有希望,就有機會翻盤。

讓孩子先吃奶油還是蛋糕?


兒子最喜歡吃蛋糕,他最幸福的時刻就是自己或別人的生日,吃著蛋糕的時刻。在吃蛋糕時,他喜歡先吃蛋糕上的奶油,不把奶油全部吃完,他是不肯吃蛋糕的。過去我們并沒有感覺這有什么不妥,奶奶說孩子喜歡吃,就讓他吃吧。

但不久前我參加了一個講座,研究兒童教育心理的老師說先吃奶油的習慣會對孩子將來學(xué)習、生活、工作,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

老師說:“因為奶油畢竟不多,當很快吃完再吃蛋糕時,就會感到蛋糕不如奶油好吃。而如果先吃蛋糕,感覺蛋糕還挺好吃的,再吃奶油時,奶油會更好吃?!?/p>

先吃奶油的習慣,就像有的人喜歡在上班的第一個鐘頭里,總是把容易和喜歡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的六七個鐘頭里,就盡量規(guī)避棘手的差事。而如果在上班第一個鐘頭,先去解決那些麻煩的事,在剩下的時間里,其他工作會變得相對輕松。按一天工作8個小時計算,1個鐘頭的痛苦與7個鐘頭的幸福,顯然要比1個鐘頭的幸福,加上7個鐘頭的痛苦劃算。

如果吃蛋糕時不把奶油一口氣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后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這就是所謂的“推遲滿足感”,它意味著不要貪圖暫時的安逸,要學(xué)習設(shè)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先面對問題并感受痛苦,后解決問題并享受更大的快樂。要學(xué)會擁有足夠的自制力,推遲滿足感。

從孩子小時候吃蛋糕的先后順序進行約束、規(guī)定和要求。孩子5歲開始,就要讓他們養(yǎng)成先吃蛋糕,再吃奶油的習慣,從而學(xué)會自律,由此推而廣之;孩子上學(xué)后,是實踐“推遲滿足感”的最佳時段,孩子12歲時,就可以無須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課,再去看電視。到了15歲后,他們的實踐就可以更得心應(yīng)手,而且以后處理類似問題,也會形成這種習慣,樹立“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識。

相關(guān)推薦

  • 孩子的想象力無法想象 午飯時間快到了,我讓孩子們分組去洗手,很快,三個組的小朋友分別洗完回到坐位上,剩下最后一組和幾個上廁所的小朋友,我站起來剛想到廁所里去看一看,孟令軒從廁所里慌慌張張地跑出來說:“老師,你看王麗斐在往廁...
    2020-11-20 閱讀全文
  • 怎樣面對幼兒園孩子的磕碰現(xiàn)象 在孩子們度過分離焦慮,逐漸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他們像一匹小野馬一樣,逐漸被幼兒園的新鮮所吸引,他們跑、跳,一群孩子一起轉(zhuǎn)個圈圈,也會使他們高興地尖叫,玩的不亦樂乎。但接踵而來的是在所難免的磕磕碰碰,腿上...
    2021-05-12 閱讀全文
  • 案例:面對反?,F(xiàn)象 這是大班幼兒的一次科學(xué)活動,老師讓小朋友將老師為其準備的一小籮活動材料分別投進水里,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結(jié)果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反?!钡默F(xiàn)象: 現(xiàn)象一:塑料雪花片大部分沉入水底,有一兩只浮在水面上。 現(xiàn)象二:...
    2021-06-01 閱讀全文
  • 讓孩子快樂,還是成功 近來,一個家庭教育的話題引起了廣泛的關(guān)注和討論:讓孩子快樂還是讓孩子成功?成功派的觀點是: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沒有成功談不上快樂,為了成功,即使讓孩子們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懊坊ㄏ阕钥嗪畞?..
    2020-10-03 閱讀全文
  • 標準答案是孩子想象力的銼刀 最近,兒子對畫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不時拿著支筆東涂涂西抹抹。瞧,這條歪歪扭扭的曲線多像一條小河啊,這邊上星星點點的應(yīng)該是小花小草吧?!昂?,兒子,你真棒!說不定將來是個大畫家呢!”我的鼓勵讓兒子興致倍增...
    2021-04-17 閱讀全文

午飯時間快到了,我讓孩子們分組去洗手,很快,三個組的小朋友分別洗完回到坐位上,剩下最后一組和幾個上廁所的小朋友,我站起來剛想到廁所里去看一看,孟令軒從廁所里慌慌張張地跑出來說:“老師,你看王麗斐在往廁...

2020-11-20 閱讀全文

在孩子們度過分離焦慮,逐漸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他們像一匹小野馬一樣,逐漸被幼兒園的新鮮所吸引,他們跑、跳,一群孩子一起轉(zhuǎn)個圈圈,也會使他們高興地尖叫,玩的不亦樂乎。但接踵而來的是在所難免的磕磕碰碰,腿上...

2021-05-12 閱讀全文

這是大班幼兒的一次科學(xué)活動,老師讓小朋友將老師為其準備的一小籮活動材料分別投進水里,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結(jié)果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反?!钡默F(xiàn)象: 現(xiàn)象一:塑料雪花片大部分沉入水底,有一兩只浮在水面上。 現(xiàn)象二:...

2021-06-01 閱讀全文

近來,一個家庭教育的話題引起了廣泛的關(guān)注和討論:讓孩子快樂還是讓孩子成功?成功派的觀點是: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沒有成功談不上快樂,為了成功,即使讓孩子們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懊坊ㄏ阕钥嗪畞?..

2020-10-03 閱讀全文

最近,兒子對畫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不時拿著支筆東涂涂西抹抹。瞧,這條歪歪扭扭的曲線多像一條小河啊,這邊上星星點點的應(yīng)該是小花小草吧?!昂伲瑑鹤?,你真棒!說不定將來是個大畫家呢!”我的鼓勵讓兒子興致倍增...

2021-04-1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