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4-06-13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 小學語文課件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模板九篇)。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當一次工作學習即將開始時,我們通常會提前查閱一些資料。資料一般指生產、生活中閱讀,學習,參考必需的東西。參考資料有利于我們完成相應的學習工作目標。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幼師資料內容呢?或許你正在查找類似"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模板九篇)"這樣的內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篇1】

學習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獨立讀懂課文第二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來寫具體的。

3、在同學互相學習,質疑、解疑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自選商場的特點。

一、引入

你去國自選商場嗎?說說自己的感受?

學生漫談。

二、學習課文

1、出示課題

2、自由朗讀:

(1)讀準帶拼音的字,讀通句子

(2)想想自己讀懂什么?怎樣把自己讀懂的說給同學聽?

3、學生自學

4、小組交流

5、集體交流:把自己讀懂的用一、兩句話說給同學聽,再要求老師把最重要的詞板書下來。

自選商場和別的商店有什么不同?

第二、三段怎樣圍繞總起句寫具體?

6、第二段

(1)貨柜敞開,自由挑選

提供塑料框盛放物品

只見顧客不見售貨員

自己看說明,了解商品

7、在閱讀的同時,肯定會產生一些需要老師同學幫助的地方

再讀課文,邊讀邊做上記號

提出問題,集體交流、幫忙。(向好伙伴、老師請教)

三、指導造句

1、又(兩件事一般是接著發(fā)生)

2、假如------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貝貝主動幫助郵遞員阿姨送信及給女教師送花的故事,領悟貝貝的行為和語言,欣賞貝貝如花般美好的心靈,并受到熏陶與感染。

2、整合文本,在反復的感悟與融情的想象中發(fā)展語言。

3、品味語言,感情朗讀部分重點句子,在讀中提升情感。

教學重點:

1、深刻領悟貝貝美好心靈,有感情朗讀部分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想象領會故事中貝貝“送”的及花所蘊含的象征意義。

1、板書:花(這個字給你什么感覺?如果請你用一個詞說說你會用什么詞?)

2、板書:信箱(當信箱與花聯系起來的時候,你的腦海中會迸出什么問題?)

1、帶上同學們的疑問,我們一起走進讀文。

讀書要求:讀通課文,把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完后告訴大家你知道了什么?

A、課堂中最美的是朗朗的讀書聲,讀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吧!(簡短的評價及正音。)

B、聽了你們的朗讀,現在老師想請你們說一說,讀完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隨機解決剛才課題質疑時同學的問題。了解文中的兩件事,板書:送郵件,送花。)

1、剛才很多同學把自己知道的毫無保留地和大家分享,這本身就是一種美。文中有個孩子的話和行為也很美,她就是——貝貝(生說)。出示:貝貝的哪些話和行為使你感到佩服?(默讀課文,請做上自己喜歡的記號。)

(1)句子:“我跟你一起走,你送一份到這戶,我送一份到那戶,這樣就快多了?!薄拔也慌吕邸?/p>

B、阿姨和貝貝熟悉嗎?是呀,她們只不過是陌生人,大部分陌生人可能就都袖手旁觀了,而貝貝卻想著幫助阿姨。當阿姨婉言拒絕她說“郵袋太沉”“會累著你”時,貝貝就不幫忙了嗎?聽了阿姨的話,貝貝怎么想的呢?

C、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貝貝告訴大家,一起來——(讀句子)誰再來告訴大家這樣的貝貝——(指名讀并評價,例:說的多堅決、說的多果斷……)

(2)“女教師每天都微笑著迎接貝貝,因為貝貝天天給她送去快樂和希望?!?/p>

A、為什么這兒讓你感到佩服?

(3)“貝貝聽了,心想:老師說不定正坐在門口等著呢。她什么都收不到,多失望啊!”

A、為什么這樣的貝貝讓你佩服?

B、朗讀訓練: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如果我就是貝貝,我會這樣想——(師范讀),如果你就是貝貝,你會怎樣想——(指名讀),把貝貝的心里話一起告訴阿姨,告訴大家——(齊讀)

(4)“貝貝穿過大街,跑過小巷,來到郊外。郊外的田野上,開滿了各種野花。她采了一大把看的花,有紅花、黃花、還有藍花。”

A、為什么這樣的貝貝讓你佩服?

B、讀著讀著你的眼前似乎看到了什么?

C、誰能讀出這樣急切、充滿愛心的貝貝,請你來,再找個同伴一起好嗎?(找同伴讀——齊讀)

(5) “這天,女教師發(fā)現自己的信箱里沒有信,也沒有報紙,卻插著一束美麗的野花。她小心地取下,輕輕地貼在自己的臉上?!?/p>

A、為什么這讓你佩服貝貝?

B、當女教師意外地發(fā)現自己信箱里插著一束美麗的野花的時候,她會怎么想?

C、她小心地取下,輕輕地貼在自己的臉上時,心里又是怎么想?

D、您能讀出老奶奶的驚喜、珍惜與感動嗎?輕輕地讀讀(自由練,再指名讀,然后推薦讀。)

3、貝貝給郵遞員、老教師送來的僅僅是花嗎?還送來了什么?(學生板書:幫助、輕松、好心情、愛心、感動、快樂、祝福、牽掛、美麗、享受……)

再讀句子:“貝貝穿過大街,跑過小巷,來到郊外。郊外的田野上,開滿了各種野花。她采了一大把看的花,有紅花、黃花、還有藍花?!?個別讀,齊讀。)

看著這多姿多彩、美麗芬芳的野花,再想想讓我們敬佩著的有愛心、善良、樂于助人的貝貝,你能有什么聯系?(出示課件:鮮花)

1、學期即將結束,貝貝被推薦為“陽光女孩”評比的候選人,我們都是貝貝的親友團,我們都支持貝貝?,F在已經到了最緊張的時刻了,如果你是郵遞員阿姨或者是年老的女教師,你將會用什么樣的話語感動評委呢?

2、結課:推薦留在劉老師心中印象最深的兩句話,與大家共勉——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篇3】

教學目標:

1、感受張秉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職業(yè)道德以及對顧客的熱情與愛心。

2、學會15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3、學習準確使用動詞,會用稱贊說話、寫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說說熟練破涕為笑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據題質疑。

老張是誰?

二、初讀課文,說說老張。

學生自主朗讀課文,讀后說說老張,再通過補充介紹來豐富對老張的了解。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讀中思考。

張秉貴能評上全國勞動模范,你認為需要什么條件?能從課文中找到一些關鍵詞嗎?討論交流,板書有關詞語。

五、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二、梳理課文。

課文是怎樣具體來寫老張的這些優(yōu)秀品質的呢?

1、寫人民的議論。

2、具體寫對待一位抱小孩的顧客的事。

3、簡略寫周圍人的稱贊。

三、研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至五段。

通過理解人流、熱鬧、圍等詞語來了解百貨大樓里的人很多,糖果柜臺很忙,售貨員工作很辛苦。

突破一個難點一抓就準。

2、學習第六自然段。

(1)學生自學,把老張賣糖果,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內容劃出來。然后交流。這里要重點從兩個方面來落實:

一是圈劃動詞,體會老張動作的熟練、快速。

二是感受老張語言的親切、樸實。

(2)圍繞末句,拓展思考:稱贊是什么意思?你能換個詞嗎?

四、返題理解。課題為什么取《老張賣糖果》?

五、暢談體會。

六、寫話練習。

寫一段自己或家里人去購物時所看到或親身經歷的事。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篇4】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敘事較強的記敘文,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記敘的。主要向我們講述了人類拯救白鯨的故事。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熱愛和幫助,反映了人類和動物和諧共處、互相幫助的主題。

教育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簡單了解了同學們最喜歡的恐龍,也知道了聰明、可愛的海豚能為人類服務,那么今天我們要再認識人類的朋友,它是迄今為止,生活在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猜猜是什么?(鯨)

2、檢查讀文: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地方多讀幾遍。

1、指讀前3自然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說到第幾自然段,教師隨機學習“夠、召、克、望”?!皦颉弊?,學生往往把字寫顛倒,可以這樣記:一句話說多了就是“夠”。)

2、具體指導朗讀二三自然段。二三自然段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要讀出那種頑皮、高興、自由的勁兒。通過多種朗讀方式體會。

1、小黑板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三句話“白鯨著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塊,但是冰塊太大了,他們絕望地叫起來?!狈磸屠首x。(這句話中關鍵是拼命、撞、絕望這三個詞語,只有準確理解了,才能體會出白鯨身陷絕境那種無奈和絕望。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在通過個性化的朗讀體現出來,以便加深感悟。學習慌和拼,完成書寫

2、第四自然段要讀出遇到寒流后很絕望,很無助的感情。與前兩段的讀法形成比較鮮明的對比。

3、默讀5、6、7自然段,邊讀邊想白鯨是怎樣獲救的?畫出相關的句子。

4、指導朗讀:

5、6自然段要讀出緊張的氣氛。7自然段要讀出白鯨得救后,人們輕松、愉悅的心情。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篇5】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識

這是篇生活小故事。它記敘了三年級小學生平平在家里一心想當優(yōu)秀少先隊員卻拒絕為奶奶和小表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的故事。這是一篇選學課文,通過學習來檢測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的掌握情況。

2.教材特點

全文有5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寫平平因為自己沒評上優(yōu)秀少先隊員而難過,媽媽指點他要向優(yōu)秀少先隊員學習。第2、3、4自然段具體敘述了星期日早晨,平平在家里一個勁兒地想著自己應該向哪個優(yōu)秀少先隊員學習而拒絕幫奶奶提水,為表妹系鞋帶的事。第5自然段寫平平媽媽與平平的對話,媽媽提示平平,一個優(yōu)秀少先隊員在家里應該和在學校里一樣,熱愛勞動,樂于助人。

課文第3、4自然段的結構相似,在掌握學習方法的基礎上適宜放手讓學生自己學懂課文。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以問句結尾,給人意味深長的思考。

二、教學目標

1.會正確地拼讀注音的字、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委屈、一本正經在課文中的意思。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大膽地在課堂上簡單評說平平的對與錯。

3.知道一個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在家里應該和在學校里一樣,熱愛勞動,樂于助人。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聯系上下文理解委屈、一本正經的詞意,并讓學生知道一個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應該在家里和學校里一樣熱愛勞動,樂于助人。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理解,委屈、一本正經的詞意及評說平平的對與錯。

四、教學準備

錄音、投影、小黑板。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會正確地拼讀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2.學習課文第1一4自然段,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平平在家》。

(2)讀課題: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講平平在家里的事。我還想知道平平在家里干什么。)

2.自學課文。

(1)劃出帶生字的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意思。

(2)讀通課文,用△△△標出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分清哪個是主要人物。

(3)平平在家里干什么?

(4)提出疑難詞句和不懂的地方。

3.檢查自學情況。

(1)同桌互查:讀注有拼音的生字、新詞。

(2)指名讀課文。

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指名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及時糾正讀音)

(3)討論交流。

①說說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主要人物。

②平平在家里干什么?(用一一一劃出相關的句子我應該向哪個優(yōu)秀少先隊員學習呢?)

(4)質疑問難。

4.學習第1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思考:平平為什么要想我應該向哪個優(yōu)秀少先隊員學習呢?

(2)討論交流。(平平想當優(yōu)秀少先隊員而沒有評上,媽媽叫他向優(yōu)秀少先隊員學習。)

(3)平平的心事是什么?請一生扮演平平向媽媽訴說自己的心事。

(4)指導朗讀。(自由讀一指名讀一齊讀)

(重點指導平平沒有評上,心里非常難過,媽媽叫他向優(yōu)秀少先隊員學習這兩句話。前一句是平平的心事,要注意沒有和難過要讀得聲音低沉而心情沉重;后面一句是媽媽對他的開導和指點,要讀出激勵向上的語氣。前抑后揚,互成對照。)

5.學習第2、3、4自然段。

平平是怎么想的呢?

(1)指名讀第2自然段。

①指導看插圖,學做動作,理解托著腮的意思。

②指導朗讀。(指名讀一齊讀)

(重點練習設問句我應該向哪個優(yōu)秀少先隊員學習呢?因為是心里想的,所以要讀出帶有沉思的語氣,重音要落在哪個上。)

過渡:平平首先想到向誰學習?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學習第3自然段。

①默讀并思考:

a.在第3自然段中用/把平平怎么想和怎么做兩部分內容分開。

B.填表第一行。(出示)

誰怎么想怎么做

平平想向學習,可。

,。

②討論交流。(平平想向丁小勤學習愛勞動,可不愿幫奶奶提水。)

③指導朗讀。(指名讀自由讀分角色朗讀)

(讀平平心里想的兩句話,要把重音落在總是、可這兩個詞上,讀出平平對愛勞動的丁小勤的贊揚;要是一定這句話要讀出平平的希望和決心;平平做的那句話,前半句讀得輕描淡寫,后半句讀得鄭重其事。)

④總結學法:先分出哪些是想的,哪些是做的,把這一自然段分成兩部分,接著填表,最后朗讀課文。

(3)學習第4自然段。

第4自然段與第3自然段的結構相似,請大家按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來學習第4自然段。

①學生自學,教師巡口指導。

②反饋交流。

A.檢查分得是否正確。(想的和做的兩部分)

B.填表。(平平想向李樂意學習關心同學,可不愿幫妹妹系鞋帶。)

③平平奮不顧身去干什么?奮不顧身是什么意思?

④聯系上下文理解委屈的意思。

⑤指導朗讀。(指名讀一分角色讀)

朗讀比較(出示投影):

我在想事情呢!

沒看見我在想事情嗎?

6.課堂小結。(略)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能大膽地在課堂上簡單評說平平的對與錯,知道一個優(yōu)秀少先隊員在家里應該和在學校里一樣熱愛勞動,樂于助人。

(二)教學過程

1.復習舊知,引人新課。

(1)分角色讀第14自然段。

(2)引人新課。平平后來又是怎么做的呢?

2.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第5自然段。用劃出平平說的句子。

(2)聯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經的意思。

①請你說說平平不幫奶奶提水,不幫表妹系鞋帶的理由。(我在想事情)

②這說明平平把自己在想的事情看得怎么樣?(非常重要,不能干擾)

③從文中找出描寫平平想事情的樣子的句子。(坐在桌子前,托著腮想)仔細觀察插圖,加深對一本正經的理解。

④指導朗讀平平說的一句話。

(讀出一本正經的語氣,聲音要響亮,重音要落在想字上,而且想字后要略作停頓。)

(3)媽媽聽了平平的話,是怎么說的?

①指名讀媽媽說的話。

②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一個優(yōu)秀少先隊員在家里和在學校都應該一樣,熱愛勞動,樂于助人。)

③媽媽的話該怎么讀?指名試讀,自由讀。

(4)分角色朗讀第5自然段。

3.課堂討論。

(1)投影片出示討論題:

①你覺得平平這樣想、這樣做,對嗎?

②媽媽為什么要笑著對平平說?

③聽了媽媽的話,平平以后會怎么做?

(2)分小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評議。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課堂小結。(略)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篇6】

一、 關于教材

《蒲公英》一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五冊的一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成熟的蒲公英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所持的態(tài)度,選擇不相同,結果他們的命運截然不同。從而告誡人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應該聽從前輩的正確教導,實事求是、腳塌實際。文章不但是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同時語言優(yōu)美、生動,又是一朗讀的好材料。

二、 關于教法

本人在教授這篇課文時,緊緊抓住兩條主線進行精讀指導:一是通過理解關鍵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并讀好人物對話;二是引導學生從蒲公英種子的不同選擇而造成的不同結果中領悟作者的情感傾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讀的訓練,以讀代講,力爭讀出情、讀出字、讀出理。還力求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一種童話世界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三、 教學流程設計

1、 強化初讀看圖認識蒲公英,揭示課題,簡介內容,指出本文并非介紹植物,而是一個寓言故事。由此引入處讀,主要解決“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問題。

2、 精讀感悟讀第一自然段時,抓住“潔白”“絨球”“藍天白云”等詞,引導想象蒲公英種子無憂無慮的愉快心情。第二、三自然段是重點。理解;(1)太陽公公對蒲公英種子的親切關懷;(2)蒲公英種子的不同態(tài)度;教學形式主要采用:聽錄音——讀課文——找關鍵詞——分角色朗讀。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從兩種命運的對比中,體會內涵的道理。在讓學生充分討論后,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和觀點。

3、 復述課文采用分角色朗讀或表演課本劇的形式,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 關于學法在學法設計上

著重以讀為主、以自己學習為主、以討論為主,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為突破口,以取得“讀的熟練、學的投入、議論踴躍”之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我將從主題、素材選擇、教學過程、練習設計四個板塊進行說明。

一、說主題(含學情、教學目標、設計理念)

本次說課的主題是《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

本次習作主題為“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是一篇寫人習作,是在學完第六單元后,體會了描寫的有序、細致,初步掌握了抓關鍵詞體會人物感情的基礎上進行的習作。經過學前檢測,我發(fā)現學生在本課學習時有上述五個優(yōu)勢。

同樣,學生也還存在寫作語言較為平淡;敘述一件事時表達不完整;閱讀同類文本時沒有比較意識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依據不同的.寫作對象,寫出生動具體的文章”。結合學情,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定為根人物特點選擇合適的一件事例,并把事例寫清楚。教學難點定為訓練學生在敘事時要有完整的六要素,運用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把事情寫清楚。

為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師生探究、小組合作、自主實踐等方式來達成共識和實現師生集體建構。

二、說素材

在本課的課程設計中,除了利用課本中的九個形容人物特點的詞語作為依托,我還讓學生通過課前搜集的方式積累了同類詞語,并在課堂上、學習單上出示了30余個同類詞語幫助學生積累。

針對通過一件事例寫清楚人物特點這一教學目標的需要,結合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習作“猜猜他是誰”中已學習了外貌描寫的方法,積累了描寫外貌的好詞好句,我又給與了學生描寫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的四字詞語各五個,并讓學生課前利用多種方式理解詞語,給學生的習作中添加“亮點”。

《幽默王子》的兩則片段是針對學習需要,重點引導學生關注文本里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讓學生領悟合適的細節(jié)描寫有助于我們寫清楚人物特點。

《大胃王》是本節(jié)課微課視頻中出現的文本,這一文本重點引導學生關注外貌、心理描寫,讓學生知道不同的細節(jié)描寫都各有其作用,只要合理使用,都能幫助體現人物的特點。

本次所有素材文質兼美,讓學生在閱讀、積累、理解的過程中習得了觀察、感悟、表達的方法,從而整體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說教學過程(含教法、學法)

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以上教法、學法。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篇8】

教學目的:

1、能借助拼音讀懂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演一演課文內容。

3、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學習,才能學好本領的道理。

一、設置問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過了許多鳥,可是你們有沒有觀察到不同種類的鳥,它們搭的地方和窩的樣子是不一樣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下面,我們來學《群鳥學藝》這篇課文,了解鳥兒們是怎樣學本領。

2、質疑課題

(1)、什么是群鳥?

(2)、"藝"的意思是什么?

(3)、群鳥學的是什么本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全班齊讀課文。

2、說說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三、讀畫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按課文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1)找出不理解的句子、詞語做上記號提出來。

(2)、你從哪句話中學到了什么?或懂得了什么時候請?zhí)岢鰜怼?/p>

2、檢查自學情況、指導朗讀:

(1)、有哪些鳥向鳳凰學搭窩?

(2)、它們各是怎么學的?怎么做的?

3、過渡句:我們來看看小燕子怎樣向鳳凰學搭窩?

4、請一位同學朗讀6--7自然段。

討論:

(1)、在這兩個自然段中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2)、他同學邊聽邊畫出鳳凰教小燕子搭窩的過程,分成幾個步驟,用""標出。

(3)、能用上quot;先再然后這個并聯詞說一句話。

5、認為要學好搭窩最重要的是什么?

學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答:無論學什么,只要虛心好學,認認真真,有耐心就能學到本領?

四、讀演結合,感悟中心: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推薦代表朗讀,分角色帶動作表演課文內容。

3、你們認為誰表演最精彩,為什么?

五、總結、擴展延伸;

1、指導看圖編故事:

(1)、分小組討論

(2)、本組組長講故事

六、聯系實際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么做?

七、板書設計:

群鳥學藝

想做

貓頭鷹有什么飛走了仍舊不會

老鷹挺簡單飛走了

烏鴉我也會得意粗糙

麻雀和我想的一樣轉身

小燕子認認真真漂亮結實暖和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件【篇9】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文中的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主動關心、鼓勵他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能帶著問題默讀課文,說出英子前后的變化和原因。

2.能從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中體會到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以及掌聲的內在含義。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 會認8個生字,會寫愿、投、況、吞、烈、緒、述7個漢字。

2.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導入課文:

1.同學們平時一定聽過掌聲吧!在哪兒聽過?你給別人鼓過掌嗎?為什么要鼓掌?別人給你鼓過掌嗎?當時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2.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悟,識字學詞: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指導學習新字新詞。

2.請同學們看出示的生字:“掌”“班”“腿”“晃”觀察它們的字形,想一想:怎樣才能寫好這幾個字。

3.教師示范書寫。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組織學生再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學了一件什么事?英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按照“鼓掌前,鼓掌,鼓掌后”的順序來記敘的)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主動關心、鼓勵他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教學過程:

一、回顧交流,導入新課:

1.復習生字詞,辨字組詞。

投( ) 默( )

沒( ) 墨( )

2.質疑:英子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小姑娘呢?

3.學生讀第1自然段,體會掌聲前的英子是怎樣的。在文中畫出相關的詞語。

二、心靈呼喚,體會英子的快樂:

英子是一個殘疾的孩子,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同學們難道不希望英子勇敢地面對生活嗎?那么,你心中的英子應該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讀第4自然段。

思考: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英子?見到這樣的英子你高興嗎?是什么讓她有如此的變化?.

英子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三、體會兩次“掌聲”,感受英子的內心:

請同學們默讀2、3自然段并思考:

1.事情是怎么發(fā)生的?

2.從英子的神態(tài)和動作,你體會到了什么?畫出有關語句,并作出批注。

3.兩次掌聲是在什么時候發(fā)生的?你體會到了什么?

四、體會來信,放飛美好心愿:

1.請學生讀英子的來信,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2.同學們,在生活中,你認為愛還是什么?

五、拓展學習:

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三年級科學課件模板13篇


老師根據事先準備好的教案課件內容給學生上課,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牽扯到教學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案的支持,好的教案課件怎么寫?關于“三年級科學課件”編輯進行了深入研究精心匯總了相關資料,還請您收藏本文!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1

1、植物新生命的開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種子有自己特殊的結構,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萌發(fā)生長成一株植物。

過程與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鏡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根據植物生長的已有知識,預測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發(fā)關注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領學生產生問題并積極思考,能用適宜的方式將自己的認識清楚地表達出來,并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教學難點】:觀察各種植物的種子。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貓給小貓哺乳的圖片、雞媽媽帶小雞吃食的圖片、向日葵小苗的圖片、各種植物的種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麥、玉米、綠豆等)、白紙、放大鏡。(學生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白紙、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聽聽說說

1、師:小貓是誰生下來的?小雞是怎么來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3、師:(出示圖片)驗證學生說出的答案。

4、師:植物的一生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它的一生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

二、想想畫畫

1、師:用圖畫和文字將植物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畫下來和寫下來。

2、生:在P2頁“我知道的植物生長過程”的畫板里畫圖。

3、師:展示學生畫的作品。

4、師: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畫的作品的意義。

5、師: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繁殖后代,但是,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新的生命的。

三、觀察種子

1、師:每個人把自己帶來的白紙放到桌面上,將帶來的植物的種子放到白紙上,觀察植物的種子,邊觀察邊記錄??梢越柚糯箸R觀察。

2、師:觀察植物的種子,你準備觀察種子的什么?

3、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4、師:你們說對了,我們觀察植物的種子,要觀察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

5、生:觀察植物的種子。

6、師:通過觀察植物的種子,你發(fā)現了什么?

7、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師:關注學生的匯報)

8、師:不同植物的種子,從外觀來看,它們的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種皮不一樣等。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師:要知道種子的里面有什么,該怎么辦?

10、生:先預測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開種子看一看。

11、生:繼續(xù)觀察植物的種子。觀察后匯報。

12、師:(小結)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種皮等各不相同,但種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準備

1、師:本學期,讓我們種植鳳仙花,觀察它的生長變化過程。

2、師:①準備鳳仙花的種子。②查閱鳳仙花的有關資料,了解鳳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準備播種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業(yè)布置】:

家庭作業(yè):準備鳳仙花和四季豆的種子。

2、種植我們的植物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學習掌握播種技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適宜的實驗,觀察種子的萌發(fā)過程;根據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需要,確定觀察、記錄的內容和方法;根據對種子萌發(fā)狀況的預測,確定本階段觀察的重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用事實闡述觀點的意識,即科學的實證思想;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播種的方法

【教學難點】: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小鏟、花盆、泥土、鳳仙花種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紙等。

【教學過程】:

一、學習播種方法

1、師:“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jié)。今天,我們來種植鳳仙花。怎樣種植鳳仙花呢?

2、師:請大家看P4頁中的“播種方法”。

3、生:閱讀P4頁中的“播種方法”。

4、師:指一名學生說說播種的方法。

5、師:播種鳳仙花的方法是選種、放土、下種、澆水。

二、關注種子變化

1、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我們要關注鳳仙花種子的變化。請大家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

4、生: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

5、師:注意觀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種子生長變化情況;注意觀察花盆中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三、記錄生長日記

1、師:種植植物是一項長期研究的觀察活動,要做好管理、觀察和記錄等工作。要隨時觀察記錄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每周要測量一次鳳仙花的植株高度、觀察鳳仙花葉的形狀和數量。

2、師:把你測量和觀察的數據填寫在P5頁中表格中。

3、師:期末,每個學生要寫一篇“鳳仙花生長變化的日記”。

四、實地指導播種

1、師:實地指導學生在花盆里種植鳳仙花;在玻璃杯里種植鳳仙花。

2、師:督促學生養(yǎng)成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的好習慣。期末,對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做得好的學生進行獎勵。

【作業(yè)布置】

家庭作業(yè):在自己家的陽臺上,種植鳳仙花。

3、我們先看到了根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種子萌發(fā)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總是向下生長的;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礦物質;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過程與方法:用適宜的方法記錄、交流所觀察到的現象;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問題;根據已有的經驗和所觀察到的現象,作出有依據的預測;用觀察、實驗的方法驗證推測;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觀察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樹立科學是講求實證的意識。

【教學重點】:觀察植物根的生長變化;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教學難點】: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前一周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試管、水、食用油、一顆有根有葉的小植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問題導入

1、師:一棵大樹,我們要把它從土壤中拔出來是很困難的;一株小草,我們要把它從土壤中拔出來,容易嗎?

2、生:思考后回答。

3、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來。(出示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們種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

4、師:揭示并板書課題:我們先看到了根

二、(觀察活動)觀察植物根的生長

1、師:我們種下的四季豆已經發(fā)生了變化,現在請你們認真地觀察觀察,看看能發(fā)現什么?

2、生:學生觀察自己在前幾天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師:剛才,你們認真觀察了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發(fā)現呢?

4、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

5、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種子萌發(fā)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長,根的生長速度快。

三、(研究活動)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師:我們給鳳仙花澆水時,一般往哪里澆?為什么大部分都澆到土壤上?

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師: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們來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師:同學們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生:討論后回答。(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6、師: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看植物的根還有什么作用?實驗步驟如下:

參看P8頁書上的內容,教師邊講邊操作。①選擇一棵帶根的植物裝入有水的試管中。②將植物的根浸泡在試管里的水中。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試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試管中的水不會被蒸發(fā)到空氣中去,并在水面處做好標記。④觀察試管中的水量有什么變化。

7、師:過幾天,試管中的水量變化說明了什么?

8、師:(總結)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物質。

【作業(yè)布置】:

家庭實驗:參看P8頁書,制作一個“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實驗裝置,并注意觀察實驗裝置里水量的變化。

4、種子變成了幼苗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植物的綠葉可以制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料;植物的葉在莖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陽光。

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問題;通過查閱資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到科學研究是艱辛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從事研究科學的愿望。

【教學重點】:組織學生交流種子發(fā)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長變化,觀察鳳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葉的作用。

【教學難點】:研究植物葉的`作用。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剛出土的鳳仙花照片、植物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多媒體課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資料。(學生準備)生長四周的鳳仙花、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出土后幼苗的變化

活動導入:

1、師:我們種植的鳳仙花已經變成了幼苗,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重點交流一下前一段時間鳳仙花幼苗生長變化情況。

2、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

活動指導:

1、師:全面檢查學生的觀察記錄,及時進行反饋,引領學生在以后的時間里堅持進行觀察。

2、師:組織學生交流。(鼓勵學生說出新發(fā)現、新問題)

3、師:指導學生觀察實物鳳仙花。

4、師:指導學生測量鳳仙花植株的高度、葉的分布情況。

二、我們的思考

1、師:提出問題:為什么植物的葉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長?植物的葉子和幼小植物的莖為什么大部分是綠色的?聽說綠葉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廠”,植物生長需要的食物是不是來自綠色的葉呢?植物的葉子還有什么作用?

2、生:根據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回答老師的問題。

三、葉為植物提供“食物”

1、師: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食物是從哪里來的?

2、生:討論后說出自己的想法。

3、師: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fā)現:多數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養(yǎng)料。

4、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學習科學書P11頁上內容。

5、師:板書:

陽光

二氧化碳+水——→氧氣+養(yǎng)料

6、師:(總結)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僅為植物制造養(yǎng)料,還為我們人類和動物制造養(yǎng)料和氧氣。

【作業(yè)布置】:

家庭作業(yè):回家仔細地去觀察一棵植物,觀察植物的葉子分布的情況,想想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學生知道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觸礁,胸上長有六只腳。

2、學生能用圖畫盡可能準確的畫出螞蟻的身體;想辦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研究。

3、學生以細心、小心的態(tài)度觀察螞蟻,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少許面包,少許白糖、和死掉的昆蟲,放大鏡。

教師準備:裝在玻璃瓶里的螞蟻、白志、放大鏡、小盆子、小石塊。

教 學 過 程動態(tài)修改

一、課前布置找螞蟻

1、課前找螞蟻的要求:在校園找到螞蟻;不驚擾螞蟻;不捉螞蟻。

2、學生找螞蟻,最好能找到螞蟻的窩。

3、關注:學生是否按要求找螞蟻。

二、觀察螞蟻

(一)室外觀察螞蟻

1、交流有關螞蟻的經驗。

2、觀察螞蟻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觀察螞蟻的方法。

3、教師整理學生的意見并根據學生意見適當補充觀察的注意事項。

4、學生到校園找好的地方觀察螞蟻。

5、關注:學生是否能在不干擾螞蟻的情況下觀察螞蟻;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結構、吃食、運動、群體關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認真記錄。

6、嘗試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通過觀察了解螞蟻在身體結構、吃食、運動、群體關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內觀察螞蟻

1、教師問:“螞蟻要亂跑,怎樣才能很好的觀察螞蟻呢?”

2、學生討論方法,教師整理。

3、選用合理的方法進行限制螞蟻活動而又不傷害螞蟻的觀察并記錄。

4、關注:學生是否能在真正不傷害螞蟻的情況下觀察螞蟻,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結構、和運動方面的信息并記錄。

5、嘗試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通過觀察了解螞蟻在身體結構、運動等方面的信息。

三、交流發(fā)現

1、學生交流觀察中的發(fā)現。

2、組織學生并適當提問使學生交流更順暢和清晰,適當提供信息以幫助學生解答觀察中的問題。

3、關注:學生對同學意見是否愿意傾聽。

4、設計意圖:培養(yǎng)傾聽的習慣;獲得更多有關螞蟻的信息。

(備注:如果是室內觀察,注意送螞蟻回家。)

課后反思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3

教學準備:

1.自己收集的各種紙樣品,一些紙制品。

2.剪刀、膠水。

3.教師準備牛皮紙、復寫紙、蠟光紙等,每人1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不同用途的紙

1.學生介紹自己收集到的各種紙樣,說說它們的用途。

2.小組內交流各種紙樣,允許相互交換。

3.教師補充介紹幾種特別的紙。

二、體會牛皮紙和復寫紙的特性

1.每人發(fā)一張牛皮紙,觀察它的特性。

2.牛皮紙和普通白紙比較,哪個方面特別不同?

3.用撕的方法比較牛皮紙和白紙的牢固程度。

4.用牛皮紙制作一個信封。

5.每人發(fā)一張復寫紙,按照教師的要求,使用體會復寫紙的作用。

6.觀察復寫紙的特點,找出復寫紙能夠復寫的原因。

三、觀察幾種特別的紙

1.說說你認為哪種紙是特別的紙?為什么?

2.觀察人民幣、瓦楞紙、蠟光紙、植絨紙等。

3.用蠟光紙制作一個紙玩具。

第二課時

一、研究紙的吸水性

1.紙的吸水性能有什么不同?怎么比較?

2.討論書本上的方法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

3.想辦法你能找到一種更公平的方法嗎?引導用同樣大小的紙,同時浸入水中進行觀察。

4.學生動手操作,記錄觀察到的現象。

二、研究紙的拉伸性能

1.討論:怎樣才能看出紙的拉伸程度?

2.引導學生首先要測量原來的長和寬,再測量拉伸之后的長和寬,兩個數據進行比較。

3.學生動手操作,記錄數據。匯報。

三、研究紙承受重物的性能

1.小組討論,怎樣的實驗才顯得更公平。

2.根據小組討論的結果,全班交流,指出缺點,改進計劃。

3.按照改進的計劃實驗,記錄,匯報。

四、討論公平問題

1.剛才的三個實驗都要求公平,這樣有什么好處?

2.如果要研究各種書寫紙的性能,你打算怎樣研究?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對蠶蛾形態(tài)的觀察、描述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態(tài)觀察、細節(jié)觀察能力。

2.通過對蠶一生記錄的整理,發(fā)現蠶的一生所經歷的不同階段,了解變態(tài)的意義。

重點:

通過小結蠶的一生,遷移到認識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

難點:

認識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

教具:

教師:有關蝴蝶、鱷魚、狗等動物的生長過程及每個階段經歷所需時間的資料、錄像。

學生:對蠶一生所作的記錄。

教學過程:

一、交流蠶繭發(fā)生的變化

1.蠶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蛹到哪里去了?

3.從蠶繭里鉆出來的東西是不是蛹變的?

4.蠶繭里現在還有什么?

二、觀察蠶蛾的形態(tài)特征和行為

1.觀察蠶蛾。

2.描述蠶蛾的身體。它有幾部分?各部分是什么樣的?

3.比較蠶蛾與蛹。它們有哪些不同?

4.找一找,蠶蛾身體的各部分分別是從蠶蛹的哪些部分發(fā)育而成的。

5.比較雄蛾和雌蛾。

6.觀察雌蛾怎樣產卵。

7.數一數,一只雌蛾能產多少卵。

8.觀察剛產下的卵是什么顏色的,顏色會變嗎?

三、 小結蠶的一生

1.分組活動,交流自己在養(yǎng)蠶活動中的發(fā)現、記錄。

2.整理記錄,研究蠶的一生經歷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約經歷多長時間。

3.小結: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四、認識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

1.蝴蝶一生經歷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約經歷多長時間?

2.鱷魚一生經歷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約經歷多長時間?

3.青蛙、貓、狗等動物的一生是不是與蝴蝶、鱷魚有相同的經歷?

4.從以上事實中,我們能發(fā)現什么?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5

教學背景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知道磁鐵能吸引一些物體,有的學生可能也嘗試過磁鐵隔著物體吸鐵。通過本節(jié)課的實驗研究,讓學生知道磁鐵吸引鐵制的物體,學會用磁鐵辨別鐵制的物體,使學生進一步地(去掉“的”)了解磁鐵的性質,理解磁鐵有吸鐵的性質。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知道磁鐵能吸引鐵制物體的性質叫磁性;

b)知道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

2.過程與方法:

a)用實驗方法研究磁鐵是否能吸鐵;

b)用磁鐵識別多種物體,尋找鐵制材料的物體;

c)根據材料設計實驗,研究磁鐵隔著物體吸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a)培養(yǎng)學生大膽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態(tài)度。

b)初步使學生認識到實驗中獲取證據,用證據來檢驗推測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認識到磁鐵具有吸引鐵制品的性質。

認識到磁鐵可以隔著物體吸鐵。

教學難點:

設計磁鐵隔著物體吸鐵的實驗。

教學準備:

1.磁鐵和被測試物品:大頭針、鋁片、銅棍、木片、紙片、彈簧、布條等物品,記錄表,鉛筆盒。

2.杯子、釘子和水。

3.幾種不同材質的硬幣,如一元的鋼幣,5角的銅幣和鋼芯鍍黃銅硬幣,1角的鋁幣和鋼幣,分值鋁幣。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一、問題導入:

1.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些磁鐵的知識,你認為磁鐵能吸引什么?

2.學生自由談

3.講述:你們說得對不對,一會兒你就會知道。

二、磁鐵能吸鐵

1.談話:老師在小盤里準備一些材料,請看(教師指,讓學生認)。猜一猜哪些物體能被磁鐵吸引,將猜想的情況記錄在記錄表中。

2.學生猜想記錄。

3.匯報猜想情況。(實物投影上匯報)

4.談話:誰能被磁鐵吸引?讓我們實際操作看一看。

5.學生操作并記錄。

6.匯報實驗現象。

7.小結:

(1)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和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各有什么不同的特點?

(2)由此我們可以推知,磁鐵可以吸引什么物體?

8.辨認鐵制品:

(1)在你的鉛筆盒中,哪些是鐵材料做的?在教室里,還有哪些鐵制的物體?

(2)這些硬幣,他們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猜猜看。怎樣證實呢?實物投影,出示多種硬幣。

(3)學生辨認鐵制硬幣。(用磁鐵)

(4)提問:用什么方法辨認鐵制物體更可靠呢?

(5)小結:從中我們收獲了什么呢?

三、磁鐵隔物吸鐵:

1.激趣實驗

(1)談話:在杯子里有一根釘子,你能讓手不濕,讓水不灑,將釘子取出嗎?

(2)學生想辦法。

(3)匯報實驗的方法。

(4)學生實驗取釘子。

(5)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

2.實驗設計并操作

(1)提問: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自己設計一個磁鐵隔著物體吸鐵的實驗嗎?

(2)學生設計實驗并操作實驗。

(3)學生匯報實驗的過程及結果。

3.小結:

(1)通過實驗,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師揭示上次課福娃跳舞的原因,并小結:多個實驗讓我們知道磁鐵能隔著物體吸鐵。

四、總結延伸:

1.今天的課,對我們的知識增長有什么幫助?你有什么收獲?

2.思考:一位老奶奶不小心將大頭針掉到了小米中,請你想個辦法幫老奶奶將米和大頭針分開?

布置作業(yè):

思考:一位老奶奶不小心將大頭針掉到了小米中,請你想個辦法幫老奶奶將米和大頭針分開?

課后小結:

教師儲備:磁鐵能吸引鐵,還能吸引鎳、鉆等金屬。學生如果知道磁鐵還能吸鎳、鉆等,教師要給予肯定。人民幣硬幣用的材料分別是:1元硬幣為鋼芯鍍鎳;20xx年版5角硬幣是銅鋅合金,黃色帶紅;20xx年版5角硬幣為鋼芯鍍黃銅,黃色;老版1角的是鋁幣,20xx年后的1角硬幣為不銹鋼,色澤為鋼白色,與1元鋼幣顏色略有差別;分值硬幣都是鋁的。不銹鋼的組成成分都主要是鐵,但是磁鐵只能吸引某些種類的不銹鋼,而對于有些種類的不銹鋼磁鐵是不吸引的。磁鐵能吸引錄音磁帶、錄像磁帶,因為在它們的膠帶中有鐵粉類物質。但是電腦用的磁盤,看起來與錄像帶很像,但不能被磁鐵所吸引。磁鐵吸引了看似銅的物體,其實那是在鐵物體的表面鍍的一層銅。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6

內容標準:

1.歸納昆蟲、魚類動物的共同特征。

2.認識常見動物昆蟲、魚類。

3.觀察昆蟲、魚類實物或標本或觀看多媒體軟件,指認一些主要器官。

4.認識動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認識昆蟲類和鳥類,歸納某一類動物的共同特征。

2.觀察昆蟲類、鳥類的實物或標本或觀看多媒體軟件,指認一些主要器官。

能力培養(yǎng)

1.培養(yǎng)觀察、記錄、歸納、判斷的能力。

2.學習比較的方法。

3.學習通過研究代表動物而歸納出該類動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4.學習利用網絡資源開展交流活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樂于與人合作。

2.培養(yǎng)愛護小動物的情操。

3.感受動物世界的多樣性。

設計意圖

“蜻蜓與麻雀”是“生物大家族”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本課先從動物不同的運動方式入手,以“空中飛”的運動方式,把昆蟲(代表動物為“蜻蜓”)與鳥類(代表動物為“麻雀”)兩大動物類群合為一課來進行學習,引導學生運用比較學習的方式,在觀察比較各類動物身體結構的異同的基礎上,歸納出各大類群動物的基本特征。

本課是認識鳥類和昆蟲類動物。主要包括觀察、比較麻雀和蜻蜓的運動器官和外形特征,歸納鳥類、昆蟲類的一般特征,并依此對一些常見動物進行判斷和分類。

教學流程

觀察——提問——觀察——實驗記錄——交流——運用。

重點難點

經歷觀察、記錄、歸納、判斷等的研究,認識昆蟲類和鳥類,從而歸納出某一類動物的共同特征。

教學準備

蜻蜓與麻雀的標本、視頻影片等,其他昆蟲類、鳥類動物的標本、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導入:出示課本圖片。

同學們,自然界里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大家知道哪些動物是在天上飛的呢?這些在天上飛的動物是同一類動物嗎?

目的: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引出探究活動的問題。

二、活動一:觀察和比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

導入:蜻蜓和麻雀能在天空飛行,靠的是什么?(答:翅膀)

它們的翅膀一樣嗎?

討論: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猜想。

引導:我們要通過哪些途徑才能知道它們的翅膀是否一樣?(答:觀察實物或標本)

觀察:各小組領取蜻蜓和麻雀標本,觀察并記錄。

交流:各小組進行匯報與交流。

目的:通過對實物或標本觀察,知道蜻蜒和麻雀的翅膀是不同的。如果翅膀是光滑,透明,有脈紋,較薄,無骨骼的,就是蜻蜓的,蜻蜓的翅膀應該有兩對;如果翅膀是外披羽毛,較厚實,內有肌肉和骨骼的,就是麻雀的,麻雀只有一對翅膀。

三、活動二:觀察和比較蜻蜓和麻雀的外形

導入:蜻蜓和麻雀外表上只是它們的翅膀不同嗎?外形上還有其它不同嗎?

出示蜻蜒和麻雀的圖片。

討論:蜻蜓和麻雀的外形有什么明顯的差別?如何觀察才能科學地了解蜻蜓和麻雀的外形?

觀察:觀察蜻蜓和麻雀的圖片,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并做好記錄。

歸納:蜻蜓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下方有三對足,背部有兩對翅膀,頭部有兩只復眼……麻雀的身體分為頭、軀干、尾三部分,軀干上有羽毛,還有一對翅膀和一對足,頭部有喙……

四、活動三:尋找蜻蜓和麻雀的伙伴

導入:出示鴿子和鸚鵡的標本(或圖片)。也可以另找兩種其他鳥類代替。

問題:你認識這兩種動物嗎?它是蜻蜓的伙伴,還是麻雀的伙伴,為什么?

活動:觀察鴿子或鸚鵡標本,尋找它與麻雀的共同特征。

歸納:鳥類具有共同的特征。

活動:播放《尋找蜻蜓和麻雀的伙伴》flash課件,在給蜻蜓和麻雀找朋友游戲中了解昆蟲和鳥類的外形特點。

目的:結合分類情況討論兩類動物外形上的共性,認識鳥類和昆蟲類。

五、課堂小結。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1頁至52頁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會描述“水的形狀”,它與固體的形狀相比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2、讓學生在玩水的活動中認識能流動是水的基本性質。

3、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總結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體,認識怎么樣的物體叫液體。

4、引導學生認識水平面,討論水平面的運用。

5、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他們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學會與人合作交流,通過互評達到反思學習的目的。

教學重點

1、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會描述“水的形狀”,它與固體的形狀相比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2、讓學生在玩水的活動中認識能流動是水的基本性質。

3、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總結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體,認識怎么樣的物體叫液體。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水平面,討論水平面的運用。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各種形狀的能裝水的容器、一瓶水、。

教師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水槽(裝有水)。演示實驗材料:木塊(立方體)、玻璃(圓柱體)球、啞鈴;五個杯子,里面分別裝有蒸餾水、雪碧、牛奶、橙汁、酒精、五顆小球。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復習回顧

1、實物投影出示五個杯子提問:同學們,你能判斷一下,這五個杯子里哪個裝的是水?

1、出講臺判斷,說出原因。

鞏固原有的知識,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二、提出問題,

引入學習新知識

1、 實物投影分別出示木塊(立方體)、玻璃(圓柱體)、球、啞鈴,提問: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

2、 實物投影出示剛才學生判斷正確的一杯水,問:這是什么?

3、 問:你能猜一猜,水是什么形狀的?

1、 一一回答。

2、 集體回答。

3、 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fā)言,說出看法和根據。

引起學生的注意和學習興趣,引入課題。

三、探究新知識

(一)認識水的形狀

1、 談話:到底哪一種說法對呢?我們光聽別人說而不親自動手去試一試,行嗎?

2、 課件出示實驗要求。

3、 指導學生實驗。

4、 談話:通過這個實驗,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5、 總結:你們的發(fā)現真了不起!不錯,水在不同的容器里有不同的形狀。水在自然界里的形狀是怎樣的呢?(課件出示影片)

6、 提問:水在自然界里的形狀是怎樣的呢?

1、 集體回答。

2、 閱讀要求。

3、 按要求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

4、 各小組代表把實驗報告投影出示,匯報實驗現象和結論。(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小組互評)

5、 觀看。

6、 描述。

1、 讓學生通過實驗認識水的形狀。

2、 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他們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學會與人合作交流,通過互評達到反思學習的目的。

3、 通過讓學生觀看自然界里的水的影片,讓學生在感受水的壯觀的同時,體會到水是沒有固定的形狀的。

(二)發(fā)現水的流動性

1、 談話:水還有哪些特性?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好嗎?怎樣玩?(課件出示操作圖)

2、 與學生一起做實驗:

(1)讓水從杯子里流到水槽里,

(2)用雙手撥動水槽里的水。

3、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4、演示實驗:小球從杯子里落到水槽里。

5、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6、提問:你認為這兩個實驗有什么不一樣?

7、 談話:同學們,你能告訴你的`同學,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體?

8、 提問:誰能大聲地告訴我們,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體?

1、集體回答,觀看操作圖。

2、與教師一起做這個實驗。

3、回答。

4、仔細觀察。

5、回答。

6、回答。

7、 交流。

8、 回答。

1、 讓學生在“玩水”中發(fā)現水的流動性。

2、教師通過與學生一起“玩”,使學生在自由和信任的課堂上玩得更開心,發(fā)現更多。

3、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總結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體,認識怎么樣的物體叫液體。

(三)認識水平面

1、指導學生觀察同一瓶里的水的水面。

2、讓學生談談發(fā)現。

3、指導學生觀察不同容器中水的水面。

4、讓學生談談發(fā)現。

1、小組討論,觀察。

2、談發(fā)現。

3、小組討論,觀察。

4、談發(fā)現。

1、 使學生在觀察中認識水平面。

2、 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四、思維拓展

1、 把一張凳子放上講臺,問: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檢測這張凳子是否放平?小組討論。

2、 談話: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1、小組討論。

小組代表回答。

2、回答。

1、 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

2、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xù)研究水。

五、板書設計

一杯水的觀察(二)

1、認識水的形狀

2、發(fā)現水的流動性

3、認識水平面

六、教學設計的評價(自評)

這個教學設計,體現了本次課程改革在教學改革方面的突破:

(1)強調教學與課程的整合。教學過程中的演示實驗:小球從杯子里落到水槽里是教材里沒有的。我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領會到水與石頭不一樣,水會流動。同樣地,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教材里的討論“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檢測桌子是否放平”改為“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檢測凳子是否放平”,目的有兩個:

一是便于操作(把凳子放上講臺),

二是讓學生理解“放平”,只有理解了,才能討論。

(2)注重科學探究的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以學生為中心和全體參與。

(3)關注體驗性教學,讓學生在玩水中發(fā)現水的流動性。

(4)讓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習。

(5)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

(6)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8

課題五:植物的身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植物體(限于種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的。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觀察、交流活動,讓學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的。

2、學生正確的分析、總結植物的組成部分。

教學準備:

課件、鳳仙花的掛圖、鳳仙花的分解圖片(自制)、可供學生閱讀有關植物的圖書(如:《十萬個為什么》)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1、談話:今天我想請各位同學當個畫家,請給你在課前觀察的植物畫個像。(學生畫畫)

2、展示學生作品:

問:你畫的是什么植物?你都畫出了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

你認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幾部分組成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進行下面的研究活動。

師板書:8、植物的身體

二、學習新課

1、研究植物的組成

⑴講述:今天,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艘豢弥参飯D片。(出示掛圖)這是一棵完整的植物,它由幾部分組成呢?你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

(學生討論研究的方法:看圖、查閱資料、上網、問別人等等)

指出:你們可以自由結成研究小組,在講臺上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有關植物的書籍,你們可以查看,找出答案。

⑵學生分組,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研究,尋找答案。

⑶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匯報研究結果:

問:我這有一些鳳仙花各部分的圖片,你能拼成完整的植物嗎?

(學生拼圖,進一步認識植物的組成)

⑷談話:剛才我們觀察了鳳仙花,現在我請大家再來看幾幅圖。(用實物投影機出示課本插圖)

問:你知道這是什么植物?請你們小組繼續(xù)研究這些植物的身體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師引導學生繼續(xù)研究,通過分析其他植物的組成,進而得出植物都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

(5)小結:通過我們的研究發(fā)現: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構成了植物的“身體”。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

師板書: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構成了植物的“身體”

(6)問: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由這六部分組成的?你有辦法來解決這道題嗎?請你快速找出這道題的答案。(學生繼續(xù)分組查閱圖書資料,尋找答案。)

學生匯報答案。

講述:由此可見,在植物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組成的。有的植物沒有根、莖,或者不開花、不結果(如藻類植物海帶、紫菜、海白菜、裙帶菜等),所以在實際生活中要學會注意觀察周圍的一切事物。

三、總結提升

通過我們今天的探討,你有哪些收獲?你感覺自己表現如何?

板書設計:5、植物的身體

一、豐富多彩的植物世界: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已經知道的有30多萬種

二、植物的身體:

種子植物: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苔蘚植物:只有莖和葉

蕨類植物:根、莖和葉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9

認識:

1、對于第三單元的“知識樹”來說,本單元“電的本領”的最終歸宿就是“如何安全用電”,如何運用的前提是對電的本領的了解。

2、著眼點是“安全”(危害、如何保證安全)落腳點是“用”是“生活”(怎么做才是安全用電)

目標:1、了解安全用電常識。

2、會查閱資料及其它信息資源,搜集和整理安全用電的相關資料。

3、培養(yǎng)小組合作交流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要點:

1、了解安全用電常識。

2、使學生知道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準備:

1、搜集和整理有關安全用電方面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可提示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準備,一則使材料更加充實,二則可以促使家長參與到本課的學習中來,與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學生也可以根據教科書的提示自主搜集。

2、教師也應準備一些與安全用電有關的資料,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用電安全隱患及造成的危害等。

流程:

查:資料,獲得電的危害及用電常識;議:所查到的資料;問:不明白的用電知識;釋:集體交流疑惑;拓:運用,記兒歌,做宣傳畫,到社區(qū)宣傳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星期天你們在家里都干什么呢?

有一位同學叫小明,我們來看看他星期天都干了些什么?

出示投影;四幅圖(圖1小明在電線下放風箏,圖2小明在電線上晾衣服,圖3小明濕著手插插座,圖4小明自己亂接電線)

同學們討論:

1.小明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說一說電可以給人類帶來那些危害?

小組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討論,匯報交流。

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投影或放視頻資料并進行適當的補充,由于人是導體,所以不正確地用電,會導致人觸電,輕者可以使人受傷或傷殘,重者可以使人死亡,因此,我們要知道安全用電,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安全用電。板書:安全用電。

二、學習新課

1、談話:我們在生活中應怎樣安全用電呢?

2、教師提問:

(1)在擦燈泡時應注意什么?(①關電源②用干布擦)

(2)在拔插座時,手能碰到插座的金屬部分嗎?(不能)

(3)遇到家用電器著火應怎么辦?(①先切斷電源。 ②在滅火.)

(4)電源開關外殼和電線絕緣有破損時,應怎么辦?

(讓大人或電工修好,自己不能亂動。)

(5)用電淋浴器洗澡時,應注意什么?(一定要切斷電源)

(6)雷雨天時,能否在樹下、電線桿下避雨。(不能,以防觸電。)

(7)發(fā)現家用電器損環(huán),能否自己隨便拆卸。(不能,應找專業(yè)人員修理)

(8)人觸電以后,用什么方法救助。(①用木棍。 ②關電源)

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展開討論。

提示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電器說明書了解更多的知識。學生匯報。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匯報,進行適當的補充。

談話:通過剛才的交流,請大家討論,制定安全用電小常識。

學生分組討論、制定。

匯報,教師補充。

3、評價:

談話:在本節(jié)課,你感到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對自己的設計和表現還滿意嗎?請把自己的評價填在“星級評價表”中。

學生填寫“星級評價表”。

4、拓展:請同學們課下做個安全用電宣傳員吧!把你所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和鄰居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聽或者設計一張宣傳畫,貼到小區(qū)的壁報欄里。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10

一、教學理念

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一種方法,把探究過程顯性化是科學學習本質的一種要求。引導學生探索研究太陽鐘的制作原理,讓學生親身體驗太陽鐘的用處,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在不斷發(fā)展,正確掌握和運用自然規(guī)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fā)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太陽鐘和古代計時工具的原理。

2、過程與方法:

利用太陽鐘的原理制作計時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掌握和運用自然規(guī)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fā)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三、教學重點

日晷計時的原理

四、教學難點

日晷計時的原理

五、教學過程

有關日晷和其他計時工具的圖片、電筒、日晷模型

(一)鋪墊

師:“哪位同學能告訴我現在幾點了?”(學生說出時間)“你們是通過什么知道現在的時間?”(手表;上課的時間表)“那么在古代,還沒有手表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判斷時間的變化呢?”(學生自由回答)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同時板書:太陽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太陽鐘

a.介紹牛頓的故事

前幾節(jié)課的探究,我們已經知道日影的移動反應著太陽的位置變化,而太陽在天空的運行是勻速的,利用這個規(guī)律,著名的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就做過這樣一個太陽鐘。(教師邊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時,在棍影的終點放一塊石頭做記號,(利用電筒照射光,產生棍影)記下時間。他利用擺石頭記影子,又在石頭上記時間,看!多簡單,多巧妙的太陽鐘就做成功了。他做的這個太陽鐘據說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們把這個太陽種稱之為“牛頓鐘”

b.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c.學生回答

d.教師小結

2.探究日晷原理

a.介紹日晷:

實際上牛頓做這個太陽鐘,是從日晷中得到的啟發(fā)。(教師出示日晷的示意圖和實物并把“日晷”板書在黑板)它又稱作晷儀和日規(guī),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觀察大自然的變化時,通過不斷的試驗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利用太陽影子的變化來記錄時間的工具。

b.制作日晷

同學們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學具袋,里邊就有個日晷,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仿造這個示意圖把它拼裝起來。

c.探究原理

(1)同學們真能干,這么快就把它拼裝完了!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

(2)學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樣工作的?這根針有什么用?)

(3)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晷面和晷針:這是一個赤道日晷,晷面與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時間。晷針與晷面垂直,它就相當于我們手表的時針。

(4)在小組研究日晷是怎樣工作的。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結合“牛頓鐘”的故事共同研究這個問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用電筒的光代替太陽光)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原理:當太陽光照射到晷針,晷面就出現晷針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當時的時間。

(7)為什么用太陽鐘可以計時?你又時如何判斷出當時的時間呢?

(8)學生討論

(9)學生匯報

3.認識手掌日晷

1.原來認識和掌握大自然的規(guī)律還可以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好處。那么在沒有日晷的時候你能利用這一原理計時嗎?

2.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介紹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圖。

手掌日晷流傳于民間,它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這樣的(教師帶領同學們實踐體驗):我們面向南邊,手掌攤開(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夾住一支筆,使筆與手掌垂直。拇指關節(jié)對著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著不同的時間。

4.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共同體驗手掌日晷的運用,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用電筒的光代替太陽光)

5.請兩組同學上臺演示,臺下同學說說指向的時間。

6.從這個試驗你得到什么啟示?

7.學生回答。

8.教師小結。

(三)認識古代計時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測的,在古代人們用來計時間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來看看這些計時器(出示計時器掛圖)。

2.同學們在小組討論它們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計時的。

3.小組請代表匯報

4.你們還知道其他的什么計時方法嗎?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11

教學目標:

1、利用實驗驗證的方法,明白猜想只是一種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實并不總是一致。

2、學會使用酒精燈加熱的技能,了解材料傳熱的性能。

3、培養(yǎng)重視實驗和證明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了解猜想、假設和事實的區(qū)別。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重視實驗和證明的科學態(tài)度。

實驗器材

酒精燈、鐵架臺、紙杯、火柴、水槽、燒杯、鑷子、鐵棒、紙團、紙條等。

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喜歡)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藥讉€謎語,請大家猜一猜,看誰最聰明。(課件出示謎語)

(1)、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個黑葡萄。生:眼睛。

(2)、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白胖子。生:花生。

2、猜想和驗證

(1)、大膽猜想

你們想挑戰(zhàn)更難的嗎?(想)請同學們來猜想。

1、用酒精燈燒空紙杯的底部,紙杯會燒著嗎?

2、把空紙杯倒扣在酒精燈上,紙杯會燒著嗎?

3、用酒精燈燒裝水的紙杯底部,誰能燒開嗎?

生把猜想填入表格,指明說說自己猜想的根據。

(2)、學習使用酒精燈

我們進行了大膽的猜想,猜對了嗎?我們要設法驗證自己的猜想。要驗證自己的猜想,就必須學會安全使用酒精燈。請同學們打開書第6頁,閱讀左下角的“安全使用酒精燈?!?/p>

(3)、驗證

小組討論所用實驗材料。小組組長到材料超市選取實驗材料,分組實驗,是巡視指導,生填寫實驗報告單。匯報實驗結果。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1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體驗,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2、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千米、米之間的換算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1)復習單位

師:這個是一份上海市的地圖冊,老師也帶來了一張,同學們觀察一下,想一想這張地圖冊的厚度是多少呢? 生:3毫米

師:那它的寬度有多長? 生:7厘米

師:現在我把這張地圖冊展開,現在它的寬度變成了多少呢? 生:1米這是我們已經學習過的三個長度單位,你能給這三個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嗎? 生:毫米、厘米、米(老師板書)

它們用字母如何表示? 生:mm、cm、m(板書)

(2)生活中的mm、cm、m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毫米? 生:螞蟻,硬幣的厚度

你覺得1毫米是長還是短? 生:很短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生:指甲蓋的寬度、回形針

你覺得1厘米是長還是短? 生:短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米? 生:紅領巾

你覺得1米是長還是短? 生:有點長

1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 10米

10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 100米

100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 1000米(板書:1000米)

(3)引入

這是哪里? 上海迪士尼樂園在今年開園了。

我們康城學校距離上海迪斯尼樂園大約有5( )千米

以前學習的長度單位都太小了,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更大的長度單位“千米”,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千米的認識”。(板書:千米的認識)

2、認識千米

那1千米有多長呢?

這個1千米和我們1000條紅領巾連起來的1000米有什么關系?一樣長

生活中的1千米有多長呢?

(1)操場繞的1千米

你們去操場上跑步過嗎?100米跑過嗎?操場上的這一段直線跑到就是100米,整個一圈跑道是400米,想一想。1千米要跑幾圈呢? 2圈半

(2)直的1千米

想一想:如果走出校門,沿著康新公路往南走1千米能走到哪里呢?

11號線康新公路站

(3)豎著的1千米

想一想:如果把1千米豎起來,它有多高呢?陸家嘴金融中心聚集了很多高樓大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千米比這些高樓都要高很多,要2幢上海環(huán)球中心大廈疊起來那么高。大概需要300層樓那么高。

你覺得1千米長不長? 長所以:千米通常用來表示較長的路程或者長度。

3、認知千米的練習

(1)填合適的單位

(2)請你改一改(練習紙)

小胖的爸爸媽媽在迪士尼開園不久,就帶他去游玩了,小胖還特點寫了一篇日記來介紹迪士尼。但是同學們看了這篇日記之后都偷偷的笑了,為什么呢? 有錯誤 請你幫助小胖改一改,完成練習紙第一大題

(3)請你填一填(練習紙)

這是什么?中國地圖,下面的這條線代表的是我國最長的河長江,上面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他們的起源地是同一個地方就是時間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有世界是最高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瑪峰,你能填一填他們各自的長度和高度嗎?(同桌討論一下)完成練習紙第二大題

4、單位轉換

(1)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能想到哪里會運用到千米這個長度單位?

小胖說:我去迪士尼的路上看到過2次,第一次是這。

但是沒有千米啊,原來公里就是千米,是千米的另一種說法。

小胖說:第二次是高速公路上就看到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你看。

這個指示牌上沒有千米啊?Km就是千米的字母表達式。

距離我們可以用路牌表示,還可以用數射線表示。

看到路牌的地方就是0,那下一個出口在哪里?A出口呢?B出口呢?

上海工業(yè)區(qū)呢?

1000米就是1千米,觀察數射線1千米里有幾個100米?

我們學校出發(fā)去迪士尼需要5千米?

5千米里有()個1千米,幾個這樣的1000米。所以,5千米=5000米

(2)一起練

8千米=8000米(8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7000米=7千米(7000米里有幾個1000米)

2千米=20xx米(2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6000米=6千米(6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3)自己練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5、總結

今天你學到哪些關于千米的知識?

評價

對比這張課堂評價表的要求,你覺得你這節(jié)課,上課表現得怎么樣?能給自己打幾顆星?請你說說看。

你的同桌呢?也請你來說一說。

板書:

千米的認識

很長

毫米mm(很短) 厘米cm(短) 米m(長)

1千米(公里)=1000米

1km=1000m

三年級科學課件 篇13

教學要點

了解測量風的儀器。

教學目標

1、體驗長期測量的意義及成功測量帶來的快樂。

2、知道有關風的基本概念,能用測量儀器測量風的風向和風力。

3、會制作測量儀器,并適當進行改進。

教學過程

1、交流記錄結果,上節(jié)課布置了一項課后活動,記錄一周的“風的預報”,小組間互相交流一周來的記錄,針對記錄提出問題。

2、進行假設性解釋的訓練,教師選擇一些適合做假設性解釋的問題,讓同學做出合理的解釋。再一次提醒學生,解釋是要有依據的。

3、閱讀第17頁“風力與風向”,看看室外的風,知道有關風的簡單知識,認識常用測量儀器及使用方法。驗證部分假設性解釋。

設計與制作,測量風的儀器是多種多樣的,復雜的自動化、電子化的專業(yè)儀器、簡單的如紙風車、紅領巾等,均可以用來測量風力和風向。

這個環(huán)節(jié)將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能力。作為技術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實用、經濟、美觀、操作簡單、材料容易得到等。三年級的學生,在設計時能夠做到實用、材料易得這兩點就已經足夠了。

首先讓同學們思考儀器的作用和原理,再畫出草圖,小組內分工,準備好工具和材料,就可以開始制作了。

盡量讓同學們自己設計制作方案,搜集制作材料,學生的作品會是五花八門的,只要能說原理,并且實用,就值得肯定。

4、制作測風儀的方法有很多種,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嘗試,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施。

儀器制作完成后,用它來實地測量,檢查設計與制作水平。之后與氣象臺公布的數據進行對比,依照差異,思考自制儀器的缺陷,并進行改進。

三年語文課件模板13篇


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精益求精,特地制作了此篇“三年語文課件”,供您享用。在教學過程中,每位老師都應提前規(guī)劃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寫好教案和課件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想要高效教學,就必須注重教案和課件的質量。希望這份資料可以為您在工作和學習中提供參考!

三年語文課件(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棗、饞”等11個生字,會寫“刺、棗”等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扎”,借助近義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學習刺猬偷棗過程的基礎上,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猬偷棗的事。嘗試有條理地復述刺猬偷棗的過程。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于小動物的關注與喜愛。

【教學重點】

1.通過語言的感悟和訓練,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棗的本領大,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2.朗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猬偷棗的事。嘗試有條理地復述刺猬偷棗的過程。

【教學難點】

體會句子不同的表達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發(fā)揮想象,使句子更生動形象。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棗、饞”等11個生字,會寫“刺、棗”等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扎”,借助近義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層次。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1.今天還要介紹一位神秘的朋友給你們認識,同學們預習了課文,一起說出這位朋友的名字?(刺猬),(課件出示2)它有什么特點?(渾身長滿刺)刺猬是一種非??蓯鄣男游?,人們都喜歡它,甚至有人稱它為——(帶刺的朋友)(板書:23帶刺的朋友)(課件出示1)

2.(課件出示3)刺猬的資料,學生閱讀了解。

刺猬是屬于哺乳動物中的猬形目。最普遍的刺猬種類是學名為“歐洲刺猬”的普通刺猬,廣泛分布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布很廣,這種刺猬冬天冬眠,在江蘇又被叫做“偷瓜獾”。

刺猬在夜間活動,以昆蟲和蠕蟲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蟲子,消滅害蟲因此有利于農業(yè)。刺猬的主要天敵是貂、貓頭鷹和狐貍等食肉動物。

3.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跟這位“帶刺的小動物”交個朋友吧。(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在整體感知中“走近”刺猬。

1.大家已經預習過課文了,下面打開課文,快速瀏覽一遍,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刺猬的什么事?

2.交流展示:本文主要寫刺猬夜晚在我家后院偷棗的故事。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兩遍,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同座互讀,互相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3.小組同學讀書比賽。

四、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課件出示4)文中的會認字。

zǎochánhuǎnyàcèjiānhuǎngwùzhúzhācōnɡ

棗饞緩訝測監(jiān)恍悟逐扎聰

指名讀,教師及時糾正錯音:讀準平舌音“棗、測、聰”,翹舌音“饞、扎”,前鼻音“緩、監(jiān)”。

指名領讀、學生齊讀、開火車讀……

2.自由交流:怎樣記住這11個生字伙伴的樣子呢?自由地和同座說一說,記一記。

3.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生字的識記方法。(學生自愿舉手發(fā)言)

形近字比較:束—棗暖—緩側—測

組詞擴展:饞嘴監(jiān)視掙扎聰明

4.(課件出示5)會寫字。

cìzǎokēhūhūànshēncōnɡɡōucōngtōuzhuīyāo

刺棗顆忽乎暗伸匆溝聰偷追腰

指名讀,注意正音:平舌音“刺、棗、匆、聰”,翹舌音“伸、追”,前鼻音“暗”。

去掉拼音讀,開火車讀,齊讀。

五、識記生字,指導寫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6)刺棗顆忽乎暗伸匆溝聰偷追腰

同學們在課前練寫生字的時候,發(fā)現哪些字容易寫錯?或者不好寫?

預設:刺、追

大家一起讀一讀,記住每個字的字形。

形聲字結構特點:如“伸”,形旁“亻”表義,表示和人的動作有關,聲旁“申”表音,表示讀音。另外,“忽、伸、溝、聰”,可以用這種方法識記。

形近字比較:刺—棗棵—顆呼—乎

組詞擴展:黑暗聰明偷東西追趕

①這幾個字怎樣寫才能做到規(guī)范、美觀?(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對照例字認真觀察讀帖)

②交流:提醒大家在寫哪個字的時候注意什么?

③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示范:

預設:“刺”左寬右窄,注意左邊不是“束”。

④學生再次練寫。一生到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寫,教師評價。

六、再讀課文,積累詞句。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標注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標出和“圓乎乎”相似的詞語,認真體會。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記生字,體現部編版教材多元識字的理念。這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可以提高自學能力。對重難點生字的書寫指導,培養(yǎng)學生愛寫字的興趣,教會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基礎?!?/p>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眼饞(cháncán)緩慢(hǎnhuǎn)刺猬(cìchì)

恍然(huǎngguāng)聰明(cōngchōng)偷棗(tōutoū)

二、比一比,組詞語。

棗()棵()匆()緩()

束()顆()溝()暖()

三、照樣子寫詞語。

1.晃來晃去:

2.一舉一動:

3.一顆顆:

參考答案:

一、chán√huǎn√cì√huǎng√cōng√tōu√

二、甜棗一棵匆忙緩慢

結束顆粒山溝暖和

三、1.爬來爬去想來想去走來走去

2.一言一行一心一意一草一木

3.一個個一片片一只只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學習刺猬偷棗過程的基礎上,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猬偷棗的事。嘗試有條理地復述刺猬偷棗的過程。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于小動物的關注與喜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鞏固舊知。

1.聽寫課文中的生詞。

2.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告訴我們課文主要講誰的一件什么事情。(刺猬偷棗的事)

3.出示課題,板書課題。(板書:帶刺的朋友)

二、細讀課文,“親近”刺猬。

(一)了解紅棗,感悟誘人。

1.(課件出示8)句子:

(1)秋天,棗樹上掛滿了一顆顆紅棗。

(2)秋天,棗樹上掛滿了一顆顆紅棗,風兒一吹,輕輕擺動,如同無數顆飄香的瑪瑙晃來晃去,看著就讓人眼饞。

2.指名朗讀。

引導學生對比朗讀,鼓勵學生相比較,交流兩個句子有什么區(qū)別。(前一個句子簡明扼要,第二個句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句子生動形象。)

3.指導朗讀:這是怎樣一種誘人的棗啊,連人都眼讒,更何況刺猬呢。誰能把這種讒人的感覺讀出來呢?(指名讀、齊讀、男_比賽讀)

4.談話過渡:正因為這些棗那樣誘人,才引來了一個小家伙,那就是——刺猬,它偷棗兒來啦!

(二)學習“偷棗”,感悟聰明。

1.談話過渡:同學們讀得可真好,老師聽著你們朗朗的讀書聲仿佛聞到了陣陣棗香。小刺猬聽見你們的朗讀,它也忍不住來偷棗啦。你們預習過了課文,你們可以用書上的一個詞語來形容刺猬偷棗的本事嗎?(高明)理解“高明”(技藝高超)

2.那么小刺猬究竟是怎樣偷棗的呢?為什么說刺猬偷棗本事很高明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9小節(jié),按照順序找出刺猬偷棗的句子,讀一讀,并圈出它偷棗時的動作。

3.學生自由閱讀,小組同學互相交流。

4.小組派代表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棗的動作。

(1)(課件出示9)

忽然看見一個圓乎乎的東西,正緩慢地往樹上爬……

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fā)現我在監(jiān)視它,仍舊詭秘地爬向老樹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條……

①引讀2—5自然段。理解:監(jiān)視、詭秘。自由朗讀。

②這兩句話中有哪些刺猬偷棗的動作?(爬)刺猬是怎么爬的?(詭秘)理解詭秘(隱秘)說明了什么?(小刺猬偷棗小心謹慎。)(板書:爬樹)

③指導朗讀,小刺猬偷棗可真小心謹慎啊,所以——(學生接讀:緩慢地往樹上爬……詭秘地爬向老樹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條……)。

(2)談話過渡:小刺猬爬上樹是為了干什么呀?找到相應的句子,互相交流。

(課件出示10)

掛滿紅棗的枝杈慢慢彎下來。

后來,那個東西停住了腳,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①交流動作“搖”。理解“興許”(也許)。了解擬聲詞:嘩嘩、噼里啪啦。爬上了樹,小刺猬開始搖紅棗了,搖紅棗的時候刺猬先停住腳,然后——(學生接讀:用力搖晃)

②小刺猬偷棗的第一步是爬樹。從這兩句描寫刺猬偷棗的句子我們又了解到刺猬偷棗的第二步是什么?(板書:搖棗)

③指導朗讀6—7自然段。從擬聲詞中感受刺猬的聰明。

(3)過渡:紅棗兒掉到地上了,小刺猬還呆在樹上呢?它該怎么辦呀?(學生自由發(fā)言。)

(課件出示11)

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聽得出,摔得還挺重呢!

①交流動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來的?(噗的一聲),理解“噗的一聲”,這句話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刺猬偷棗很高明?(速度特別快)

②指導朗讀,對呀,刺猬這小家伙不僅聰明,而且速度特別快,趁我還沒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樹上那家伙就——(學生接讀:噗的一聲掉了下來。)

③自由朗讀課文第8—9自然段。

(4)談話過渡:刺猬從樹上掉下來是為了干什么?能用你畫的句子說說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課件出示12)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動起來了,看樣子,勁頭比上樹的時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你猜怎么著,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許是怕被人發(fā)現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①學生自由朗讀,交流動作“歸攏、打滾、扎、馱”、跑。理解詞語“歸攏”(把散落的東西堆到一起)。(板書:逐個歸棗打滾扎棗馱棗快跑)

②對于散落一地的紅棗,小刺猬可不是束手無策,而是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這小家伙偷棗可真高明呀!

③指導朗讀:看你們讀得這么好,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把這段話讀好,老師讀每一句話的開頭,你們接下去。

(5)小刺猬偷棗時的這一連串機靈、聰明的舉動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難怪他會由衷地發(fā)出感慨——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學習生字:聰)

如果你看見了這樣聰明機靈的小刺猬,你會怎樣夸夸這只聰明,機靈的小刺猬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5.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動作的描寫,把它偷棗的過程寫得活靈活現。作者都用了哪些表示動作的詞語?(生讀圈出的有關動詞:爬、搖、歸、打滾、扎、馱、跑。)把詞連起來讀一讀。

6.同學們能否試著用這些詞概括一下刺猬偷棗的過程呢?(老師提示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關系的詞語)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指名回答,教師平移并小結。

(課件出示13)

(刺猬先“爬樹搖棗”,再“跳樹歸棗”,然后“打滾扎棗”,最后“馱棗快跑”。)

7.分自然段合作朗讀課文2—11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

8.(課件出示14)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離這兒遠不遠?窩里還有沒有伙伴?好奇心驅使我躡手躡腳地追到水溝眼兒,彎腰望去,水溝眼兒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經沒了蹤影。

(1)學生自由朗讀,同桌同學說說自己的感受。

(2)指名發(fā)言,教師小結:迅速逃跑——聰明。(板書:高明)

四、總結全文,善待動物

1.學了課文,說說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刺猬?(聰明的小刺猬)為什么要以“帶刺的朋友”為題呢?(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進行體會——“小東西”)

(課件出示15)

后來,那個東西停住了腳,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聽得出,摔得還挺重呢!

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讀讀這三個句子,特別是加點的詞語“那個東西”“那個家伙”“聰明的小東西”,你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在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交流:從陌生到欽佩,到非常喜歡。

2.教師小結:作者已經把刺猬當作了家庭的一員,這種情感只有那些與小動物有親密接觸的人才能體會。同學們,讓我們走進大自然,走近小動物,去做動物們最親密的——朋友。

五、感情朗讀,練習復述。

1.自由朗讀課文,讀出對小刺猬的喜愛之情。

2.以“小刺猬偷棗的本領真高明”為開頭,按照“爬樹搖棗一逐個歸棗一打滾扎棗一馱棗快跑”的順序講講刺猬是怎樣偷棗的。

(1)自由練習。

(2)小組交流。

(3)小組派代表講給全班同學聽。

看著板書抓住動詞,結合課文,把刺猬偷棗的過程說清楚,還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再次感受字里行間表達的對刺猬的喜愛之情。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圈出下列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興許(xīnɡxìnɡ)著急(zhezháo)扎針(zāzhā)

掃興(xīnɡxìnɡ)怎么著(zhezháo)扎辮子(zāzhā)

二、說說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驚愕()詭秘()

本事()清楚()

興許()徑直()

朦朧()欽佩()

三、閱讀選段,完成練習。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動起來了,看樣子,勁頭比上樹的時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你猜怎么著,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許是怕被人發(fā)現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1.標出選段中描寫刺猬動作的詞語。

2.用上描寫刺猬動作的詞語,按照“先、再、接著、然后、最后”的順序,以刺猬的口吻描述片段敘述的事情經過。

參考答案

一、xīnɡzháozhāxìnɡzhezháozāzhā

二、驚訝神秘本領清晰或許直接模糊佩服

三、1.爬歸攏打扎馱跑

2.我先慢慢地活動起來,再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接著就地打了一個滾兒,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都扎在我的背上了。然后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三年語文課件(篇2)

一、談話,揭題:

同學們,你們平時是怎么上學的?想了解山溝里的孩子,他們是怎么上學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山溝里的孩子》一課,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們是怎么上學的。

二、初讀課文,認識文中生字。

1、 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用喜歡的識字方法認識它。

2 、指名讀課文,檢測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1、 大家先自己小聲的讀讀課文,然后把自然段的序號標好。

2、 誰想給大家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在他讀的時候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課文講的是山溝里的孩子決心從書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刻苦學習的經過,他們要起早貪黑地走山路,到學校讀書。)

3、 師:說的好,哪些自然段寫了孩子們?yōu)榱松蠈W克服重重困難的呢?(1--5自然段)

4、6-7自然段又講了什么?

(孩子愿意克服重重困難,找到金鑰匙改變窮山溝的美好愿望。)

四、齊讀課文,全面感受課文內容。

五、布置作業(yè)。(日積月累b組的詞語,要求會讀、會寫。)

三年語文課件(篇3)

 一、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俊俏、聚攏、增添、倦了、音符"等詞語,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教學設計。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體會狀物文章的寫作特點。

3、積累好詞佳句。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能力。

2、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能力。

3、通過摘抄喜歡的句子,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積累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對課文的賞析,激發(fā)學生對美麗的自然景觀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課文的語言文字之美,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美景。

二、學法引導

(-)教師教法

為完成本課教學目標,宜將情境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等教學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二)學生學法

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法,通過"讀一讀、議一議、演一演、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著重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二)難點

理解課文中兩個重點句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

(三)疑點

1、為什么說"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2."電線"為什么像"五線譜"?"燕子"為什么像"音符"?

(四)解決辦法

教師通過簡筆畫和電化教學手段,再現小燕子的形態(tài)、叫聲、飛行,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潑可愛,并運用學到的描寫小燕子的方法,練筆寫其他的動物。對于較難理解的句子,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中體會句子的含義,并通過感情朗讀加以理解和體會。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人新課

同學們,當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時候,是誰從遙遠的南方飛來,為春光增添了生機?(燕子)誰見過燕子?它是什么樣子的?燕子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小鳥,它在田野里、在小河邊、在村子里飛翔,打扮著春天。你想進一步了解它嗎?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描寫燕子的文章。

(板書課題:l燕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l)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3、匯報交流自讀情況。

(1)抽讀生字詞卡片,可采用齊讀、搶讀、開火車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使學生讀熟生字詞。

(2)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1、細讀課文,思考并勾畫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2、小組內討論交流,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待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議答: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

(課文是從燕子的外形、燕子為春光增添生機、燕子的飛行、燕子的停歇四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2)在議答燕子每個方面的特點時,可讓學生談一談你最喜歡燕子哪個方面的特點,并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提到哪個方面的特點教師就引導學生議答理解相應的段落。

4、匯報交流對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我非常喜歡小燕子的外形,因為它長著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看起來是那么活潑可愛"。

(2)"湊"是什么意思?(幾個方面合起來。)

(3)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幫助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點擊電腦課件,通過電視屏幕顯示小燕子外形圖。(邊敘述邊演示)"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使圖中燕子渾身烏黑的羽毛閃動。)"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使翅膀閃動。)"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閃動。)這幾個部分合起來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一個"湊"字使文章頓顯生動,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4)指導感情朗讀:誰能把小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5)背誦第1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指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二、探究第2自然段

1、默讀思考:課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詞語。

2、理解"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3、在學生議答中,教師完成如下板書:

教師邊板書邊幫助學生理解本段內容,板書的形狀猶如一朵鮮花,體現一種美感,有助于學生體會到春景的美,并利用板書展示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趕集"和"聚攏"這兩個詞。

4、指導感情朗讀。

 三、探究第3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這段是從哪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飛行),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著重理解"掠"、"沾"這兩個動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可讓學生將課本翻開,將其想像成燕子的一對翅膀,將桌面想像成湖面,模擬燕子飛行。學生根據課文中的描述和插圖,喚起頭腦中有關鳥兒飛行的記憶表象,仔細揣摩,互相糾正。正確的做法應是:輕輕扇兩下"雙翼",然后展開,快速均勻地向前滑行,再將書的一端點一下桌面。這樣學生就深刻地理解了"掠"字的含義。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上→下)

3、指導感情朗讀

四、探究第4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詞、句子。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1)辨析"幾痕"和"幾根"。

(2)教師在黑板上畫兩組線,幫助學生理解。

("幾痕"寫出了電線很高很遠,看上去淡淡的,隱隱約約的。)

(3)體會為什么說"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

(4)教師在兩組線上再分別添上幾筆:

(教師利用板畫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因講解難說清楚。)

(5)理解"春天的贊歌",課文最后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贊美春天充滿生機,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教育

1、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

(愛護鳥--人類的朋友,保護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拓展延伸,自由創(chuàng)造

1、大家都特別喜歡燕子,尤其是學了本課后,每個同學心中都有自己可愛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現你心中的燕子嗎?可以畫一畫、寫一寫、捏一捏、刻一刻、拍一拍(拍攝)…下周我們舉行一次"燕子"展覽會。

2、"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寫成一篇短文。

(以上兩題自主選擇一題完成)

 七、記憶生字,指導書寫

1、在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記憶生字的。

2、指導書寫,重點指導"倦"、"添"等字。

八、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把你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

三年語文課件(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理解文中的詞語的含義,積累好詞好句。

3、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學習使用冒號和引號。

4、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蘊含道理“正視自己的能力,不要驕傲?!?/p>

教學重點:

1、生字“吞、炮、牢、狂、際、滔、巖”的音形義。

2、背誦積累好詞佳句。

3、體會老海龜的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抓住第七自然段中的詞語,理解“悲劇”的含義,及釀成悲劇的根本原因。

第一課時

一、類比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同學們,還記得“龜兔賽跑”的故事嗎?簡要敘述故事,并說說故事中的小烏龜是什么樣的小烏龜?(做事認真、有恒心、有毅力)什么樣的小白兔?(自以為是、驕傲自大)可見,小小的故事里蘊含著做人的大道理。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寓言故事《老烏龜的悲劇》,讓我們細細體會這個小故事將會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二、讀文,學習字詞,了解大意。

1、范讀:初步認識生字詞,注意疑難字詞。

2、出聲讀:正音正字,借助工具書認識理解生字詞。

3、默讀:找出生字詞所在位置,結合文中句段進一步理解詞義。

三、集中學習生字。

1、直接指認生字。

2、給生字組詞,先說說文中的詞,理解字義、詞義,再拓展組詞。注意形近字、多音字、平翹舌音。

3、指導寫字:重點指導“整、滔、等”三個字的寫法。整字中束的捺變點,右邊是反文不是折文。滔字的“臼”的筆順要正確。等字的第二橫最長。

四、再讀,讀通文章,標出自然段。

要求:不讀錯字、讀通順。并說說故事的主人公是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五、鞏固認識生字。

通過當堂檢測,反饋生字詞掌握情況。

1、慢吞吞(寫幾個ABB式的詞)。

2、組詞:準、誰朝、韓滔、蹈炮、泡。

3、給多音字注音:朝、炮。

4、補充成語:四腳()天、大浪()天、無邊無()、亡羊補()、狼()虎咽、化()為零。

六、作業(yè):復習生字詞,熟讀文章。

第二課時

一、簡要復述課文。

二、品味語言,感悟寓意。

1、課文的哪一部分告訴了我們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1自然段)

2、哪些段落講老海龜夸耀自己的本領?(2-7自然段)

3、哪些段落告訴我們老海龜最后的結局?(8-13自然段)

4、你最喜歡哪個部分?為什么?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段落?

5、學生自由表達:老海龜說的話,故事講得有趣?

師生共同總結出重點詞語,并板書。感悟這些用詞所表達的意思。

(1)資料對比,加深理解。體會老海龜的驕傲自大、自以為是。

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在四大洋中,它面積,水體最深。面積占整個海洋面積的一半,地球面積的三分之一,達1.8億多平方公里;容積達7.2億多立方公里,平均深度超過4000米。

海洋最深處: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

最重的鯨魚:目前所知的的鯨魚體長可以達到30多米。體重195噸相當于35頭大象的重量。

的章魚:國外曾經捉到一只章魚,它的腕足展開后有7.8米。

的海浪:近期有記錄的海洋中的浪高達21米,有我們學校兩個教學樓那么高度。關于海龜:世界上發(fā)現的海龜為棱皮龜,的體長為2.5米,體重達1噸。能從南美洲游到北美洲,最遠能到達北極海域。其游速每天可達60公里。海龜常在幾百米深的海底游動,還能潛入1000米深的海底。

(2)圖文結合,讀中想象。

讀文字,看插圖,體會老海龜的可笑下場與可悲結局。歸納得出老海龜與小海鷗的不同人物特點,感悟做人的道理。(老海龜: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對自己的本領夸大其詞,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小海鷗:天真、活潑、可愛)

6、回歸課文,體會冒號、引號的用法。

通過板書,你會發(fā)現一個特點,整篇文章都是兩個人物的對話,并且老海龜的話特別多。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看一看文章是怎樣描寫這段對話的?(體會冒號、引號的用法)

7、分角色朗讀課文,整體感受文章。

三、思考。

“當悲劇降臨的時候,本領高強的老海龜卻無計可施,只能慚愧地用兩只前腳遮住自己的臉。這時??事情總是在變化之中,展開你的奇思妙想,接續(xù)一個或喜劇或發(fā)人深省或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盡量模仿原文用對話的形式寫出來。

第三課時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

讀出老海龜的驕傲自大,讀出小海鷗的天真、活潑。

二、續(xù)寫故事。

故事是怎樣繼續(xù)發(fā)展的呢?請同學們交流續(xù)寫故事。

三、點評。

分組表演全文及續(xù)編部分。采用誰的劇本,誰就來做導演。觀眾當評委,給表演者投票、點評。(指導學生要盡量使用文中重要的詞語)

四、談談感受。

你認為老海龜你認為老海龜的做法好嗎?你覺得應該做什么樣的人?

五、模仿學習。

模仿學習本課的方法獨立閱讀《蟈蟈和蛐蛐吹牛皮》、《驕傲的大公雞和小蛐蛐》,并在學習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心得。

“我是蟈蟈。”

“我是蛐蛐?!?/p>

“我是哥哥?!?/p>

“我是弟弟。”

南山坡守著那塊青草地,吃飽了肚皮就吹牛皮。

蟈蟈對著蛐蛐笑瞇瞇

“老弟啊,嘿嘿,聽我說你可別著急。天下的動物大小我全管,我叫誰向東它不敢朝西!”

蛐蛐對著蟈蟈笑嘻嘻

“老哥啊,嘿嘿,聽我說你可別生氣。天下的動物生殺我來定,無論是恐龍,它還是鯨魚。我給它們立規(guī)矩,它們尊我為皇帝。”

蟈蟈越吹越得意,蛐蛐越吹越入迷,沒想到走來一只大公雞,一口一個,一口一個,把小哥倆全都吃下去。

三年語文課件(篇5)

《音樂醫(yī)院》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讀6個字。

能力目標:分角色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能夠結合上下文說說老山羊住進醫(yī)院后情感的變化,產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老山羊住進醫(yī)院后情感的變化。

教學難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導入。

如果你去醫(yī)院看病,醫(yī)生會怎樣給你治療?

有這樣一所醫(yī)院,給病人看病既不打針也不吃藥,這是一所“音樂醫(yī)院”。(板書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問題嗎?

二、略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課后的認讀字在課文里注音。

3.還有不認識的自己查字典。

三、精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確。

2.默讀課文,想一想,老山羊住進音樂醫(yī)院前后的變化。

3.回報交流。

4.住進醫(yī)院前老山羊的身體情況、態(tài)度、表現。

5.住進醫(yī)院后老山羊的身體情況、態(tài)度、表現。

6.討論:老山羊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7.體會讀:“高興地說”“贊不絕口”

8.對比讀:前后的變化。

9.分角色朗讀。

四、擴展。

你還知道音樂有哪些用處說一說。

板書設計:

失眠

老山羊住進音樂醫(yī)院贊不絕口

不愿意

三年語文課件(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生字的認讀及書寫。

教學難點

了解孔子和老子,感知背景。

一、情景導入

1.談話:

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課題)

(板書:孔子,老子,并正音:子讀zǐ)

2.學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資料,閱讀資料袋。(介紹過程中分別出示老聃、孔丘,仲尼并認記丘。)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找找孔子拜師的原因。

2、認讀生字和詞語。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3、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正音。

4、同桌讀文,相互正音。

三、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1)讀一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2)背一背。

2、你還知道那些名言?

四、綜合性學習

布置任務。

三年語文課件(篇7)

基礎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用“越……越……”造句。

3、理解課文,學習小露珠犧牲自己,把美麗奉獻給大家的無私品格。明白小露珠能變化的科學知識。

發(fā)展目標:

1、通過對本課童話有關詞句的討論、角色扮演等,理解鐫刻于語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和表現意圖,引發(fā)學生對童話故事的喜愛和欣賞。

2、課前查閱資料、觀察生活和課堂交流資料,拓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3、在領略小露珠的美麗和無私奉獻中受到外表美和心靈美的熏陶和感染。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上什么嗎?你們見過小露珠嗎?什么樣的?

小露珠像個可愛的小精靈,在夜幕降臨時,悄悄地來了,她走入了我們的童話世界里。今天要學的童話故事就是小露珠。

課前讀過這個故事嗎?故事說了什么?再朗讀課文,走入這個美麗的故事,然后找找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在哪里。

三、探究學習1、故事一開始就把我們帶入到一個寧靜的夜晚,小露珠悄悄地出現了。請一個同學讀讀第一自然段,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2、哪些詞把小露珠寫得很可愛呢?

3、怎么讀就能把小露珠“越來越”的變化讀出來呢?指名朗讀。

4、多可愛的小露珠呀。誰知道它是怎么由小露珠變成大露珠的呢?

讓我們聽聽小露珠自己是怎么說的:我是一顆小露珠,白天,氣溫高,我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到了晚上,天氣變冷了,我就凝結成水滴,粘在草葉上、花朵上、禾苗上,而且越變越大,人們就叫我小露珠啦。5、指導背誦。

6、黎明時分,許多小動物都醒來了,見到了小露珠,他們會怎么和小露珠打招呼呢?小露珠又會和他們說些什么呢?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學習2、3、4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讀。輪著扮演多個角色。

7、指名一組分角色朗讀。

8、讀了這些話,你能說說小露珠的特點嗎?

這些打比方的句子把小露珠比作鉆石、水晶、珍珠這些寶貝,可見小動物們是多么喜歡小露珠呀。

9、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和小露珠打招呼了?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在四人小組中分角色說一說。

10、表演反饋。指名一組上臺表演。

同學們,上一課,我們一起走入了童話世界,認識了——還記得嗎,小露珠像個可愛的小精靈,在夜幕降臨時,悄悄地來了。(引導背誦)夜幕降臨了……

是呀,在小動物們眼里,小露珠可美啦,她那么閃亮、透明、圓潤,小動物們都喜歡小露珠。還有誰也喜歡小露珠呢?打開課文,默讀第六自然段,用筆圈圈、劃劃。

三年語文課件(篇8)

教材分析:

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親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接著,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系;然后,作者借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也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后,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說明為什么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學情分析:

課文語言富有跳躍性,而且作者對母親和祖國的這種深厚感情,學生缺乏現實體驗。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教學目標:

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1.板書課題:懷念母親。教師強調“懷”和“念”都有“心”,用心去感悟文章表達的情感。

2.文中懷念哪兩個母親?對這兩個母親,作者有怎樣的感情?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從文中的哪些描寫中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庇谩?? ? ?”劃出相關的句子,用“△”標出句中的關鍵詞,在句旁簡要地批注下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讀句子,讀出你的感受。(時間6分鐘)

重點理解:

1.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抓關鍵詞“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理解“恨”。

2.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抓關鍵詞“靈魂不全”、“終天之恨”理解“恨”。

3.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抓關鍵詞“一……就……”、“數十年如一”理解“恨”。

補充資料深入理解。

資料一: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學畢業(yè),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yǎng)母親;然而…… ? ? ? ? ? ? ? ? ?——季羨林《賦得永久的悔》

資料二:“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1.然而這凄涼卻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抓關鍵詞“凄涼”、“甜蜜”、“糊”理解“念”。

2.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鄉(xiāng)地下臥著的母親,我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抓關鍵詞“我真想哭”理解“念”。

3.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里的朋友。我有時簡直想得不能忍耐。

抓關鍵詞“簡直”、“忍耐”理解“念”。

4.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國了。

抓關鍵詞“思潮起伏”理解“念”。

1.夜里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去了。

抓關鍵詞“捉”理解“尋”。

2.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1.課文開頭“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和結尾“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我度過了在歐洲的十一年?!庇惺裁搓P系?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熱愛祖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同伴和睦”。

找出課文中描寫作者對祖**親魂牽夢縈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抄下來,并運用抓關鍵詞體會句子表達情感的方法,賞析句子。

三年語文課件(篇9)

主題:

追憶幸福童年

課時:

第一課時

授課對象:

三年級學生

設計者:__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基于識字寫字:對學習漢字有濃厚興趣,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2)基于閱讀: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能復述敘事性作品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基于口語交際:學會認真傾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墒撬螒c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本文作為略讀課文,教學時可適當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與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成果,體會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的能力。

3.學情分析

基于識字寫字:生字中“耀、疊、歉”三個字筆畫較多,不易識記,“慶、盼”二字相對難度小一些。

基于閱讀:課文情節(jié)簡單,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體驗,理解課文不會有很大難度。對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停留于表面,理解不夠深刻,不太會聯系生活實際。

基于口語交際:學生能認真傾聽,但不能夠很準確流暢地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學目標

1.認識“耀、慶、盼、疊、歉”5個生字。

2.能結合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結尾處宋慶齡的話,體會學習人物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評價任務

1.運用多種方法,會認“耀、慶、盼、疊、歉”五個生字。

2.通過朗讀、默讀、聽范讀能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結尾處宋慶齡的話,并能體會人物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評價要點環(huán)節(jié)一

談話導入

激趣揭題

(3分鐘)

活動一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2.理解課題“失信”

(完成目標二)激發(fā)學習興趣,理解課題。

(評價目標二)環(huán)節(jié)二

識記生字

理解課文

(10分鐘)

活動一(5分鐘)

1.檢查預習。

2.交流識字方法,鞏固生字。

(完成目標一)識記“耀、慶”等五個生字。

(評價目標一)活動二(5分鐘)

1.聽范讀,把握課文內容。

2.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完成目標二)聽范讀,把握故事內容。

(評價目標二)環(huán)節(jié)三

品讀語言

體會品質

(12分鐘)活動一:(12分鐘)

1.自讀課文,圈畫描寫小慶齡誠實守信的句子

2.交流、品讀、體會小慶齡的可貴品質

3.理解文末小慶齡的話。

(完成目標二)通過圈畫句子,做批注,朗讀,分角色讀體會人物可貴品質。

(評價目標二)環(huán)節(jié)四

聯系生活

拓展升華

(5分鐘)活動一(5分鐘)

1、討論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2、故事分享

(完成目標二)通過設身處地的思考,分享自己的故事,體會并學習人物誠實守信的品質。(評價目標二)

三年語文課件(篇10)

知識與能力:

1.朗讀體會文章的寫景特征。

2.品讀討論寫作手法及寫景亮點。

過程與方法:

1、積累“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理解含義。

2、練習朗讀,通過朗讀,讀出語感,品味文中富有詩意的語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2. 感受語言的魅力,熏陶學生的情感。

教學重點:

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學會揣摩精彩語段和詞語。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主旨,培養(yǎng)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有人喜歡生機勃勃的春天,有人喜歡碩果累累的秋天,有人喜歡銀裝素裹的冬天,歷代文人對春、秋、冬三季的贊美也溢于言表,而對夏的吟誦卻顯然不多。那么在四季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為什么?注意提醒學生使用恰當、準確、優(yōu)美的語言。

生: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梁衡先生的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夏感》。

師:課題“夏感”這個“感”字,你讀出什么含義?

(1)老師范讀,生聽讀課文。

夏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季節(jié)。

生:

3、學生自由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個性。

以第二自然段為例,讀出熱烈的氣氛,要有磅礴之氣,升騰之氣。

以第三自然段為例,嘗試用語言來表達對比的效果。用春之色的柔(女)、秋之色的艷(男)對比夏之色的熱烈(齊)。

以第四段為例,用朗讀來表現緊張、急促。(速度快,停頓短,干脆利落。)

生:“繃緊”,“快割,快割”、“快打,快打”,“又”,“趕快”

師:通過農民勞作的景象來展示。這段包含的是對勞動人民怎樣的情感?

生:通過與春、秋的對比,寫出夏天旺盛的生命力。

(實寫與虛寫,調動各種感官,精彩的比喻、擬人,多處對比,動詞的準確使用。

①“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于沸騰一樣”,比喻,突出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化抽象為具體。

②“像海浪涌著一艘艘的船艦”,比喻“公路上的汽車”,在麥浪中穿行,讓人產生幻覺,比喻其迅速、氣勢雄壯。

③“厚發(fā)”、“輕飛曼舞”,擬人,生動形象。

四、歸納總結。

生:因為夏天浸在苦澀的汗水里,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而文人都是閑適的。

師:既然歷代的文人都極少寫夏天,那么作者為什么要對夏天大聲地贊美?

師:作者僅僅是在贊美這個夏季嗎?他內心還有什么感覺、體驗要表達?

師:結尾處為什么寫“黃金的夏季”,而不是“金黃的夏季”?

仿照課文句式,寫一寫“夏之色”、“冬之色”。

三年語文課件(篇11)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課前準備

發(fā)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談話導入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chuàng)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爸爸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yōu)勝組。

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三年語文課件(篇12)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到大自然中走走,會看到許多的景物,它們色彩斑斕,下面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大自然中走走。

。。。。。。

師: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那你們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

生2:我喜歡紅色的,因為、太陽,蘋果都是紅色的。

。。。。。。。

師:你們說得真棒!既說了喜歡的顏色,也說明了喜歡的原因。有個人看了圖后,就寫了一首詩歌,你們

想讀讀他寫的詩歌嗎?

(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課件出示課文,標出生字詞,指4~5名學生領讀。

師:誰來讀讀你認識的生字。(指名讀)下面我們在課文中認認它們。請同學們自己把課文讀一遍。(生自由練習)

師:我們歡迎一位同學讀給大家聽!踴躍舉手!指2名同學來讀。

師:同學們都認識生字了,請同學們來聽錄音,并跟讀,注意語氣!(聽錄音跟讀)

師:哪個同學能讀得更好?(另找兩名學生讀讀)師適當評價。

生2:這一節(jié)還告訴我們他喜歡碧綠顏色的原因是禾苗,小草是碧綠的。

生3:還告訴我們他生活在農村。連他的夢也是碧綠的。

師:對!作者描寫了農村的生活,字里行間表達了他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師:下面以小組為單位研究第二,三小節(jié),思考從這兩節(jié)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組研究)

生1:通過這兩個小節(jié),我還知道了作者喜歡火紅和蔚藍的顏色!

生2:我知道了作者因為朝陽,楓葉是火紅的,才喜歡火紅的顏色!

生4:我知道大海,天空是蔚藍的,所以他才愛蔚藍的顏色。

生5;我知道作者將來想當海軍戰(zhàn)士,保衛(wèi)海疆。

。。。。。。

師:同學們小組學習得很好!通過這兩節(jié),作者對學習生活進行了描述,并想象了未來的生活,說明了他熱愛學習生活,并有崇高的理想。

師:這首詩歌共三節(jié),結構相似,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對生活的熱愛及對自己理想的追求。下面同桌倆挑戰(zhàn)讀,看誰讀出熱愛之情。(指名讀)

四、拓展想象,動手寫詩。

師:學習了《愛什么顏色》一文,我們知道了作者所喜愛的顏色及原因。那你們能把自己喜愛的顏色及原因,或理想以詩歌的形式告訴大家嗎?

因為--------

雪花是潔白的,

云朵是潔白的,

將來我要當一名醫(yī)生,

給很多人治病,我穿的那身衣裳,

因為-------

太陽是紅彤彤的,

國旗是紅彤彤的,

我生活在農村,

連我的理想,我的心,

因為-------

五星紅旗是火紅的,

紅領巾是火紅的,

連我的心也被染成火紅的了。

因為------

太陽是金黃的,

麥子是金黃的,

我生活在農村,

連農民伯伯的心,

也像金子一樣閃閃發(fā)光。

師:你寫了農民伯伯的收獲及他們像金子般善良的心!

。。。。。。。

五、總結。

同學們詩興大發(fā),做的詩真令教師佩服!原來我們每個同學都是小詩人,。繼續(xù)加油,將來寫出更多的詩

貢獻給大家!

三年語文課件(篇13)

一、教學目標

1.從學生興趣出發(fā),了解簡單的太空宇宙知識,拓寬思路,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

2.能夠運用刮蠟法創(chuàng)造出富有個性特點和形式美感的星空畫面。

3.學生通過觀察和認識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體會到科學與藝術的聯系,感受探索的樂趣,發(fā)現和體驗美的存在,提高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學生興趣出發(fā),了解簡單的太空宇宙知識,拓寬思路,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

難點:運用刮蠟法創(chuàng)造出富有個性特點和形式美感的星空畫面,發(fā)現和體驗美的存在。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蠟筆、墨汁、刮蠟紙、視頻及圖片等。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觀看視頻,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美麗的星空》,引導學生觀看,并提問你們知道星星住在什么地方嗎?(星空)美麗的星空令人神往,激起人們無限探索的欲望,在這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到底都有些什么呢?除了這些星星外還有其它星球嗎?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學生欣賞視頻后積極回答,教師肯定學生發(fā)言。從而引出課題——《星空的聯想》

環(huán)節(jié)二:對比欣賞,交流探討

(一)對比欣賞

1.課件出示馬王堆“T”字形旌幡帛畫

茫茫無邊的宇宙,誰也不知道它的起點和終點。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宇宙對星空的向往。同學們在這幅帛畫中你能看到什么?學生思考后可能會回答:太陽、月亮、玉兔、飛天的仙女等。

教師小結:這幅旌幡帛畫全長兩米多,分三段描繪了天上、人間、地下的景象,上段描繪日、月、龍以及人面蛇身的始祖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段繪墓主人出行、宴饗等人間生活;下段繪神怪、龍蛇、大魚、大龜等地下生物,通過初步的欣賞與觀察,使學生自主的感受我國古代關于星空的繪畫作品,激發(fā)學生深入了解的興趣。

2.課件出示米羅的作品《星空》

出示米羅的作品《星空》,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中都有什么?學生觀察回答,如:可能畫了藍色的地球、一些其它的小星球等。

教師小結:米羅以漫不經心地筆畫在畫布上自由彎曲伸展游動,毫不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空間深度的要求,血紅色或古藍色的各式形狀,散布在深淺不同的背景上,大小相間著的黑點、黑團、黑塊,像爆炸四濺的宇宙流星。這些假裝漫不經心亂涂出來的稚拙形狀共同構成一個反復無常的滑稽世界,一個多彩多姿的夢幻世界。引導學生感受米羅筆下浩瀚的星空,從而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

(二)交流探討

欣賞了古今中外的星空作品后,同學們也發(fā)揮一下自己的想象力,想想神秘的星空中還居住著哪些意想不到的成員,還會發(fā)生哪些不可思議的故事呢?你們對星空有哪些聯想呢?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前后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大膽發(fā)言。

環(huán)節(jié)三:示范點撥,實踐練習

(一)了解制作刮蠟畫的步驟

1.用蠟筆涂畫底色

2.覆蓋墨汁圖層

3.墨汁晾干后進行刮畫

教師演示刮蠟紙的制作方法(步驟),讓學生仔細觀察,通過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制作刮蠟紙的步驟,為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解決技法上的難點。

(二)學生實踐練習

學生采用刮蠟法創(chuàng)作一幅星空聯想圖,要求:

1.大膽想象

2.構圖飽滿

3.巧妙使用刮蠟工具

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

環(huán)節(jié)四: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請同學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從構圖、色彩、畫面內容等幾個方面進行自評,生生互評,教師給予及時反饋與總結,以鼓勵、肯定為主,多從建議性評價出發(fā)。進一步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環(huán)節(jié)五:小結作業(yè),拓展延伸

同學們今天表現的都很出色,用雙手結合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出了這樣繽紛奇幻的星空世界,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關于星空還有許多未知的迷等著我們去解開,同學們課后也可以運用手工等方法制作太空飛船、繪制星空圖,大家一定要努力學習,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你們中也有人能成為宇航員,飛向那美麗神秘的星空。

五、板書設計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九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教學目標和實際效果的達成,好的教案課件是怎么寫成的?想知道“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的一些信息欄目小編為您整理了,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篇1)

一、情境導入,直切主題

師:昨天老師讀了《愛的小詩》這首詩歌,被它深深地打動了?,F在,你們誰愿意來讀一讀呢?(生讀) 讀得真好,讀出了感情,大家能給他一個鼓勵嗎?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來贊揚他(全體鼓掌)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中,這樣包含著鼓勵與贊賞的掌聲對我們來說,是很多的。今天,讓我們走進《掌聲》這篇文章,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梗概

1、 把握字詞,做好鋪墊。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字音。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劃出來。(2)帶著問題讀課文:文章主要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初步感知,設置懸念

1、 全班集體朗讀課文。要求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板書)

3、 理解課文,語言訓練。小組分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復述各段落的主要情節(jié),串接成文章的主要內容。

4、 設置疑問:在故事中,英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要求學生回去思考。

三,指導書寫

四、布置作業(yè)

1、 寫課后的生字詞并掌握下來。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會兩條綠線內的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大體理解課文內容,初步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jié)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及王維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談話: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我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你知道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嗎?我們把一些讓人高興的好的節(jié)日稱作(板書:“佳節(jié)”)邊寫邊講解“佳”字的字形、字義。齊讀。

2、看到“佳節(jié)”這個詞,我們的心情一般都會(高興),為什么?

是呀,好的節(jié)日總是讓人很開心的。

3、但是,唐代有位詩人王維,卻在重陽佳節(jié)的時候,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完成板書: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隨機講解“倍”字的字形字義?!懊糠昙压?jié)倍思親”的意思就是:每當遇到美好的節(jié)日就會加倍的思念親人。

4、對于王維,你們了解嗎?(補充:他的“山水田園”詩尤其出色。九歲時開始寫作,被稱為“神童”,15歲便離開家鄉(xiāng),離開親人,到長安求學。)

5、明確學習主要內容:

今天我們學習23課《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齊讀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任務

是:學會生字,理解生詞,把課文讀通順。

二、民主導學

1、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課文。

請同學們打開書129頁,根據要求自學課文。

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生詞,多讀幾次,認清字形。

2)、再次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同桌或查字典。

3)、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4)、三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

3、匯報交流自學成果

A、出示詞語:

每逢插佳節(jié)兄弟

茱萸倍思親手挽手

思念重陽節(jié)獨在異鄉(xiāng)

登高遠眺扶老攜幼

興高采烈憶山東兄弟

開火車讀:每人讀一個、一行、齊讀(適時正音)

B、藍字要求正確認讀,紅色的字是要求記住字形的。通過剛才的自學,你已經記住了那些生字?告訴你的同桌(同桌互相交流)

C、提問:你認為哪個字最難記?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請你告訴大家。

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記憶生字,提出個別生字的強調之處。

重筆順:最后三筆的順序是,豎、橫、橫。

讀音:zhong

chong

選義:(1)重復

(2)再

(3)量詞

“重陽節(jié)”的重選(1)(重陽節(jié)農歷九月初九,九為陽數,故稱重陽,也叫重九。古時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飲菊花酒驅邪避災的習俗。

采會意字

幼與“幻”對比記憶等

書空,描紅

D、出示生字:指名認讀,還可組詞

逢插佳念兄

茱萸獨倍重

挽眺扶攜幼采憶

E、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里,相信你們也能把它讀好,誰愿意來試試,其他同學的任務也很艱巨,老師想請你們當小評委。

讀前提問,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讀,相機指導、評價)

F、再次認真齊讀課文,注意把剛才讀錯的地方讀準確。(及時評價表揚)

G、快速瀏覽課文,把你剛才認為不理解的詞語問問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學,實在

解決不了的,一會大家共同解決。

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三種方法理解詞語。如:

扶老攜幼:扶著老人,帶著孩子。(將字面意思連起來,就是詞語的意思)

茱萸:又名越椒,一種有濃烈香味的植物,據說可祛邪避災。

重陽節(jié)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京雜記》中就有記載了。到唐代就已經很普遍了。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手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向別人請教或查字典、資料)

天各一方:兩地相隔,非常遙遠,不能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

4、請學生將故事短文與古詩對照起來閱讀思考,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是

古詩前兩句的具體描繪,那些自然段是后兩句的具體描繪。借助短文,理解詩句,初步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jié)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三、檢測導結

1、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共同學習,我們學會生字,理解生詞,讀通課文,誰來說說你學到了幾種理解詞語的方法。

2、聽寫詞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10個生字,會讀文中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的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學生閱讀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勇敢自信,關愛他人的情感教育。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生字頭飾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動畫片,《木偶奇遇記的片斷》)師生一同欣賞。

2、讓學生講一講看到的情景。

3、師:從中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木偶奇遇記

二、初讀課文

1、學生開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勾畫出來,小組內互相解決。

2、檢查部分學生生字識記情況。

3、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

三、理解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師引導學生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小組內將不懂的地方進行處理探究。

4、教師將歸納的問題進行導引解決。

四、拓展延伸:

皮諾喬和爸爸逃出鯊魚肚子了嗎?他們后來的命運又如何呢?續(xù)編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五、書寫生字: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敬重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祥、關懷備至的感情。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了解關于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第一課時

揭題導入

1、上節(jié)課大家學習了前蘇聯革命領袖列寧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今天,俺們再來學習一位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這個男孩是一個小攝影師。

2、板書課題。讀準生字:攝(shè)。

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攝影”是怎么回事,“攝影師”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學掛圖,同學交流高爾基生平情況,教師相機補充講解。

初讀課文

1、選擇自身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讀詞語,重點指導“鞠(jū)躬(gōng)”、“膠(jiāo)卷”,輕聲字“停當(dang)”、“打量(liang)”、注意:玩弄(nòng)聲母是n。

3、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同學課文共15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局部內容屬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學習疑難,相機指導同學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課文字、詞障礙。

5、齊讀全文后,完整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識字

1、小組合作,想方法記住生字字形。

2、交流識記方法:利用熟字記生字(交—膠)、形聲字構字(輛—形旁“車”—聲旁“兩”)。并且說說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玩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布置組員分角色朗讀、扮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

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tài)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扮演。

3、挑選一組同學上臺扮演,根據扮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a。點評同學扮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玩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扮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同學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敬重熱愛之情。

c。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祥和關懷。

d。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tài)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小朋友,回來!俺給你膠卷,俺這兒有很多膠卷。”讓同學反復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協(xié)助小朋友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愿望。

4、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巧設疑問,升華感情

1、提問:小男孩會回來嗎?

2、讓同學發(fā)表自身的看法,要求聯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身的依據。

3、高爾基希望小朋友來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抓住“不過”、“一定”等詞表示的前后態(tài)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切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課外延伸,想想續(xù)寫

1、小男孩匆匆趕往高爾基的辦公室,再次見面時他們會說寫什么?做些什么呢?請你展開想想,接著往下編寫這個故事,同學間相互交流。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涼、留意、扇子、炎熱、”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課文的教學重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fā)感情,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仔≡?,但是需要你們幫我填完整,填好了就送給大家,好嗎?出示:秋天的顏色。谷子說:“秋天是()的。”高粱說:“秋天是()的?!泵藁ㄕf:“秋天是()的?!彼蓸湔f:“秋天是()的?!蓖恋卣f:“秋天是()的?!毙∨笥颜f:“秋天是()的?!贝蠹乙黄饋碜x讀吧!師:秋天的色彩真多呀!你們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出來嗎?(學生用所學習的詞語來表達,教師肯定他們的回答。)有位朋友告訴我:“秋天是五彩繽紛的?!毕氩幌肴タ纯??讓我們一起走進《秋天的雨》。(板書課題)在填詩的過程中,讓學生感知秋天的景物,激活了他們的思維,同時也為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作好了鋪墊。

二.

初讀課文,指導識記生字,積累好詞好句

1、秋天的雨可神奇了。聽老師范讀課文,看看秋天的雨給大地帶來了怎樣的變化。(配樂朗誦)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小朋友們也想讀讀嗎?

自由朗讀課文,劃出課后雙線格里的8個生字。

同桌之間互相指讀,看誰讀得準,記得牢。

集體反饋。①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字詞:“一把鑰匙、趁你沒留意、菠蘿甜甜的、銜來樹枝、油亮亮的衣裳”學生自由讀、指名讀、教師指導兩個輕聲(鑰匙、衣裳)、區(qū)分“銜”和“街”、學生齊讀。②出示句子:“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边@是兩個什么句子?(比喻)誰會讀?(指導扇的讀音)指名讀、齊讀。指導“枚、爽”的筆畫,學生書空。③出示句子:“橘子、柿子傾斜角擠我碰。”“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边@兩句又運用了什么樣的手法?(擬人)誰來讀讀、齊讀。指導“柿”字的筆畫,區(qū)分“喇”和“刺”。(4)再讀②③中的句子,像這樣的好句子,課文中還有很多很多,你快去找找看,讀一讀。(5)學生展示讀,教師適時鼓勵。

3、小朋友們讀得真好,現在和伙伴們交流交流:課文是從哪能幾個方面來寫秋天的雨的?教師適時板書:是鑰匙、是顏料、藏氣味、吹喇叭。

4、

再讀課文,體會秋天的美好。要求:老師讀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學生讀后面的內容,最后一自然段齊讀。(配樂)從教師的示范讀,學生自讀,讀詞語,讀句子,再到讀課文,不僅讀的形式多樣,而且讀有層次。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識字、學詞、練句,走進語言文本,體會感悟文本。

三.課后練習

1、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2、選擇你喜歡的詞句讀一讀,背一背,寫一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是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它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它還會吹金色的小喇叭呢!同學們是想看看秋雨的顏色、想聞聞秋雨的氣味,還是想聽聽秋雨的聲音呢?

二、品讀課文,讀中感悟,體會秋天的美好

1、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小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你聞到了什么,你聽到了什么。)

2、個別匯報,相機點撥,朗讀體會:(1)喜愛秋雨顏色的同學們,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嗎?給大家講講。(2)課件展示(說一說,填一填描寫顏色的詞語)()的銀杏樹()的楓樹()的田野()的果樹()的菊花......你知道秋雨還有哪些顏色嗎?想一想,仿照上面短語的形式說一說。(3)小結:現在你們明白為什么說秋雨“五彩繽紛”了嗎?(4)你喜歡哪種顏色?把有關句子讀給大家欣賞。(5)聽說秋天的雨滴里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我們班哪位小朋友們被那誘人的香味勾住了?想象一下,說說看,秋天的雨里還有哪些香味?(說中擴展)(6)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散發(fā)出陣陣誘人的香味,令人陶醉?。ㄒ龑Ю首x)(7)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不喇叭,同學們聽到了什么?誰也聽到了?(喜鵲、松鼠、青蛙......)引讀課文。(8)小結:小喇叭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你看──(媒體展示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圖)同學們快快選擇一種可愛的動物或植物,說一說它們是怎樣過冬的。(9)同學們喜歡秋天的雨嗎?(說說喜歡的原因)(10)激朗讀: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11)媒體播放“秋天美景”,感受秋天的美。(12)配樂朗讀全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小組交流,探究發(fā)現。

三、小結

師:小朋友,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四、自主選擇,感情朗讀,積累背誦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賽讀,評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背誦。

(配樂)

五、拓展延伸,鼓勵展示

1、讓我們一起再回到“秋天的顏色”這首小詩,現在你能按這個格式自己寫一首嗎?

2、美麗而又豐收的秋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學了這篇課文后,此時你最想做的又是會么?

1、自選作業(yè):(1)收集描寫秋天的詞句。(2)畫一幅秋天的圖畫。(3)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寫成一段話。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簡單地寫一次玩的過程,表達出當時快樂的心情,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能和同學交流習作,修改同學看不明白的地方。

二、教學過程

同學們,大家好,我是XXX老師。

(一)回顧導入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相信愛玩的你們一定都有許多難忘的經歷,有沒有哪次玩得特別開心、印象特別深刻呢?這次習作的內容就和玩有關。

(二)思路啟迪

1.揭示課題

請和老師一起大聲讀出本次習作的題目——《那次玩得真高興》。

2.觀察圖片,打開思路

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看看這幾幅圖,說說圖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出示教材插圖)

第一幅圖:兩個小朋友正在掰腕子,旁邊還有兩位小朋友在看他們比賽。

第二幅圖:小男孩和爸爸媽媽去動物園看動物,他們看到一只小考拉正趴在樹上望著他們。

第三幅圖:一個小男孩在河邊和爺爺一起釣魚。

第四幅圖:小朋友們在游樂場玩過山車。

3.聯系生活,展開回憶

同學們,這四幅圖片是不是幫你打開了記憶的大門呢?趕快想一想:你平時喜歡玩什么?哪一次玩得特別開心,印象特別深刻呢?說給小伙伴聽一聽吧。

你想到自己玩得最開心、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那次經歷了嗎?我們來聽聽這幾位同學都想到什么了吧。

萱萱:我想到媽媽帶我去游樂場玩的經歷。激流勇進、海盜船、過山車……游樂場里的這些游樂項目我都喜歡玩。

嘉嘉:我特別喜歡吃魚。有一次爸爸帶著我和哥哥去河邊釣魚,還把釣上來的魚做給我吃。

欣雅:放學之后,我經常和小伙伴在小區(qū)里做游戲。我們有時吹泡泡,有時丟沙包,有時一起騎自行車,每次都玩得特別開心。

談到同學們最感興趣的事情,大家真是有說不完的話呀!這么多難忘的經歷,這么多有趣的游戲,我們怎么把它們寫到習作中呢?

(三)細化指導

1.回憶過程,確定內容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把你想寫的玩耍過程像放電影一樣在腦海里回想一遍,不但要回想“是什么時候的事”“在哪兒玩”“和誰玩”“玩什么”,還要回想一下“玩的時候哪個環(huán)節(jié)讓你覺得特別有意思”“你是怎么玩的”“你當時說了什么”“心情怎么樣”。

同學們,我們睜開眼睛吧。如果剛才回憶的時候你沒有想起玩耍的細節(jié),可以去找找玩耍時拍的照片,看著照片回憶當時的快樂;也可以和當時一起玩的人聊一聊那次玩耍的經歷;還可以翻看你的日記,回憶那些好玩、開心的事。

快快動起來,好好想一想,選擇自己要寫的內容吧。

2.學習片段,指導寫法

我們來看一位同學寫的去釣魚的片段:

星期天,我和哥哥來到河邊釣魚。剛開始我們都沒有釣上魚來。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哥哥的魚漂動了,我馬上告訴哥哥。他一時興奮過度,用力太大了,結果魚線和魚一起被甩到了樹上。哈哈哈,真的要笑死我了!

又過了好久,我的魚漂還是沒有動靜。就在我馬上要放棄的時候,忽然,我看到魚漂動了一下。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魚漂,發(fā)現它又動了一下,趕緊提竿,可是魚太大了,我根本拽不動。我急忙叫來爸爸,我倆合力終于把魚釣上來了。

點評:這位同學寫的是和爸爸、哥哥一起去釣魚的經歷。

“剛開始”“過了一會兒”“又過了好久”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寫出了釣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盯著魚漂”“趕緊提竿”“拽不動”“興奮過度”“笑死我了”這些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釣魚雖然不容易,但我和哥哥都樂在其中,這次釣魚真的是一次令人開心的游玩經歷。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同學的習作片段:

第二天,我們步行去百里峽景區(qū)爬山。那里環(huán)境清幽,沿著蜿蜒的小路前行,路邊是一條與小路并行的小溪。伴著小溪潺潺的水聲,我們一邊走,一邊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真是太開心啦。山里有一處大瀑布很是壯觀,遠遠望著它,我不禁想起大詩人李白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惟妙惟肖的“觀音回首”、鬼斧神工的“一線天”……都讓我們大開眼界,玩得不亦樂乎。

點評:小作者寫的是自己爬山的經歷。選擇的內容雖然符合這次習作的主題??墒沁@次習作的重點是要寫清楚自己是怎么玩的。而這位小作者重點寫了美麗的景色,游玩的經歷和最開心的環(huán)節(jié)寫得很少。

同學們,你們能給小作者提一些建議,幫助他修改習作嗎?

對,小作者可以寫一寫自己和家人是怎么爬山的,比如:爬山的動作,累得氣喘吁吁時心里的想法,爬到山頂時快樂的心情等。

3.小結寫法

同學們在寫玩耍過程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寫清楚“是什么時候的事”“在哪玩”“和誰玩”“玩什么”等基本信息。

(2)可以按時間順序介紹玩的過程,如果需要,可以用上“先”“接著”“然后”“最后”這些連接語。

(3)自己覺得特別好玩的部分,可以多寫幾句話。

(4)要注意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四)例文賞析

同學們的習作完成了嗎?我們來交流一下吧,先來欣賞這位同學的習作。

那次玩得真高興

我愛玩,妹妹愛玩,媽媽也愛玩。放假的日子,媽媽經常帶我和妹妹出去玩。我們玩得最高興的要數今年夏天的一次游泳了。

我和妹妹開開心心地隨著媽媽走進運動中心游泳部。媽媽先給我換上可愛的貓咪泳衣,又給妹妹換上了小天鵝泳衣。我們興沖沖地跑向泳池區(qū)。經過走廊時,幾串水柱從上空噴射而下,我和妹妹尖叫著穿了過去。我們每人抱著一個泳圈,“撲通”“撲通”跳進了泳池。一到水里,我們就像兩只小海豚,歡天喜地地游起來。我用力地蹬著水,游得很快。小妹妹也不甘示弱地擺動著她的小手和小腳??墒撬×耍咀凡簧衔?,還把水濺了媽媽一臉。媽媽不但沒有生氣,還和我們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這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那天我們玩得可真高興??!

點評:小作者寫的是去游泳的開心經歷。他把游泳的過程寫得很清楚。“興沖沖”“就像兩只小海豚”“歡天喜地”“哈哈大笑”等詞句寫出了“我”和妹妹在游泳時的快樂心情。而被濺了一臉水的媽媽沒有生氣,和姐妹倆一起大笑的小細節(jié),更是讓讀者也感受到了那份快樂。

(五)品讀評改

我們再來看看這位同學的習作。

那次玩得真高興

暑假的一天,爸爸帶我去爺爺家的菜地里捉螞蚱,我們玩得可高興了!

我在爺爺家院子里找到一個塑料瓶,然后拉著爸爸的胳膊向菜地的方向奔去。到了菜地,我發(fā)現有許多螞蚱,青綠色的最多,其次就是棕色的了。

我彎下腰,睜大眼,在草堆中仔細尋找目標。突然,我看見一只青綠色的小螞蚱來回跳動。我悄悄地靠近,不一會兒,小螞蚱也發(fā)現了我,于是很快就逃走了。

爸爸看到了,告訴我捉螞蚱的方法。果然,按照爸爸的方法,我成功地捉到許多螞蚱。你們瞧,捉螞蚱多有趣。暑假里的那一天,我和爸爸玩得多高興啊。

點評: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小作者,來到爺爺家的菜地里捉螞蚱,這是多么新鮮的體驗啊!這篇習作內容新穎,語句通順,能夠圍繞捉螞蚱這件事來描寫,符合本次習作的主題。小作者為我們描述了自己和爸爸捉螞蚱的經歷,但沒有具體描寫捉到螞蚱的經過,使得整篇文章缺少了一些趣味。這里我們可以用上“先”“接著”“然后”“最后”這些連接語,詳細地描寫捉住螞蚱的全過程,讓讀者充分體會小作者由“捉不住”到“捉住”時內心的喜悅之情。最后一句話“暑假里的那一天,我和爸爸玩得多高興啊?!笔菍θ牡目偨Y,表達了小作者十分開心的心情,情感比較強烈,要用感嘆號。

同學們,我們來看看修改后的習作吧。

那次玩得真高興

暑假的一天,爸爸帶我去爺爺家的菜地里捉螞蚱,我們玩得可高興了!

我在爺爺家院子里找到一個塑料瓶,然后拉著爸爸的胳膊向菜地的方向奔去。到了菜地,我發(fā)現有許多螞蚱,青綠色的最多,其次就是棕色的了。

我彎下腰,睜大眼,在草堆中仔細尋找目標。突然,我看見一只青綠色的小螞蚱來回跳動。我悄悄地靠近,不一會兒,小螞蚱也發(fā)現了我,于是很快就逃走了。

這時,爸爸興奮地歡呼起來,我扭頭一看,原來他成功地捉到一只螞蚱。于是我趕緊追問爸爸捉螞蚱的方法,他說:“一定要保證身手敏捷,先把手掌心向下合在一起,然后扣住螞蚱,再捂緊雙手,最后把螞蚱放到瓶中?!?/p>

得到了爸爸的指點,我馬上開始尋找目標,很快就找到一只小螞蚱。我先悄悄地走到螞蚱附近,然后雙手在胸前合起,目不轉睛地盯著小螞蚱的一舉一動。終于,它停下了腳步。我知道機會來了,馬上飛身撲了上去,由于身體失去了平衡,一下子趴在地上,摔了個“狗啃泥”。爸爸看見了我的樣子,哈哈大笑起來。我顧不得滿身的泥,趕緊站起身來,小心翼翼地把雙手打開一條縫。我成功了!終于捉到螞蚱了,我太高興了!

你們瞧,捉螞蚱多有趣,暑假里的那一天,我和爸爸玩得真高興??!

(六)修改完善

同學們,讀了這位同學修改后的習作,你是不是受到新的啟發(fā)了?趕快拿起你的習作,自己大聲讀一讀,試著改一改吧!修改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

1.有沒有寫清楚玩的過程。

2.有沒有表達出當時快樂的心情。

3.標點符號的使用是否正確。

(七)布置作業(yè)

今天我們有兩項作業(yè):

1.完成習作。

2.預習《語文園地七》《語文園地八》。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下課!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篇7)

一、復習鞏固,談話導入

1、 聽寫文中生字詞,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2、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英子的故事,也看到了英子身上的變化。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英子,更全面地去了解她。

二、走近英子,了解英子

接下來學習第一和第四自然段,理解重點詞“默默、總是、早早地、最后一個、憂郁”。

2、學生自主疑問:是什么讓英子發(fā)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英子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在英子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三、感悟掌聲,理解課文

1、 出示句子: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提問:“終于”表明了什么?

2、 對,她內心掙扎了很久,她并不想上臺講故事,但新來的老師不知道她的情況,要求全班同學都要上臺講故事。當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時,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誰能告訴老師?(生答)

(,女生是反方(不上去)。開始辯論,各自說說上去與不上去的理由。

英子是怎么表現的?誰來找找這句話并讀出來,要有感情地讀出來。出示句子:英子猶豫了一會。。。

(2)再次提問朗讀,要求讀出猶豫的心情。

對,英子很不自信,她沒有勇氣,心里很矛盾,所以她猶豫了很久,大家試試一個成語來表達英子的矛盾,這個成語是(生答:猶豫不決)回答得真不錯,英子太猶豫不決了,她的動作是慢吞吞的。

4、出示句子: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是熱烈而持久的。

(同學們用什么來鼓勵英子?(掌聲)那么,這掌聲代表了什么?(鼓勵、敬佩。。)生答,師相機板書。

4、 學生齊讀:“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zhèn)定了情緒…….熱烈的掌聲。”

提問:這次的掌聲又包含了什么呢?

討論:英子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呢?對于對待象英子這樣的人,對待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訓練語言:老師代表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向大家說聲:謝謝!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與鼓勵!你們想對英子說些什么嗎?把老師當作英子,對著英子說出來吧。

四、升華掌聲,掌聲傳遞愛

1、出示句子:“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p>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學生質疑:英子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這里的“一搖一晃”跟前面的“一搖一晃”有什么不同?英子的情緒又有什么不同?(生答:由憂郁到激動)是什么使英子的情緒發(fā)生了變化呢?(掌聲)

英子在這掌聲中感受到了什么?(信任、鼓勵、贊揚、愛。。)。從這兩次掌聲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五、課外拓展,愛的升華

師:時間過得可真快啊,幾年后,英子給我來信,信中說道:(齊讀)我永遠不會….

提問:從英子的來信中你們明白了什么?(生答)對,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自信,骨氣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昂起我們的頭來。下面請讀課外文章《昂起頭來真美》。

小組討論:1、什么事情讓珍妮發(fā)生了變化?

2、老師的那句話:“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弊屨淠莞惺艿搅耸裁??

3、通過這個小故事,我們應該怎樣做?

師:英子在掌聲中感受到了愛,其實,不單單掌聲可以讓人感受到愛,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方法去鼓勵別人、關心別人。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篇8)

習作內容:

選擇你喜歡的一個人的一件事,寫個片斷。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追憶生活,重溫往事,點燃真情,引發(fā)學生的傾吐欲望,培養(yǎng)寫作興趣。

2、熟練運用“用一件事表達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的寫法,并初步學會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顯露特點,體現個性。

課前準備

結合語文實踐活動課,開展“我來夸夸他(她)”的活動。事先有意讓學生回憶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熟悉、喜歡的人物特點的材料,然后通過活動,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豐富素材,讓作文和生活緊密聯系,為習作作好準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前天,我們在《思品與社會》課中舉行“我來夸夸他(她)的活動”,了解很多自己喜歡和熟悉的人的特點。他們個性不同,有的熱心助人,愛管“閑事”;有的天真頑皮,活潑可愛;還有的倔強,愛哭、愛鬧;有的溫柔體貼,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勞簡樸;有的幽默風趣……今天,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機會,寫篇文章來

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二、交代任務,選材構思

1、出示要求

寫小伙伴的一個特點;

用一件事來寫;

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要能體現人物的特點。

寫的人是你身邊的人,選擇其中一件事來寫,這件事必須真實,不能憑空捏造,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點,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語句要通順。

2、小組討論

想寫誰?讓你印象最深的特點是什么?準備選擇什么事例?

3、大組交流

教師隨學生回答相應作評議和引導,有的學生不能準確概括人物特點,可以幫助孩子歸納,也可以板書學生所說的特點。

如何把事情寫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經過,結果。在寫人物時要多寫神情、動作、語言、心里描寫。要大膽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開思路

1、朗讀學生地的優(yōu)秀日記《我的爸爸》

讓學生邊看聽思考:

①寫誰?人物有什么特點?

②什么事表現了這一特點和品質?

③哪些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體現來這一特點?

2、交流歸納

四、自擬題目,下筆成文

1、根據剛才的學習討論,大家可以更好地條理自己的“構思”。題目自擬,但要認真給自己的作文起個題目,老師也提供一些題目,但僅供參考。(《他使全校轟動》《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2、動草起筆。教師巡回指導。

五、修改謄寫。

1、寫好后自行修改。

2、教師面批后,謄寫習作。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佳作。

評議,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二、修改問題較多的習作1篇。

1、投影展示習作。

2、評議:

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標點、詞語的運用、句子是否通順、選擇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敘述是否清楚……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謄寫1遍。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篇9)

1、好奇心總是讓我們去探究許多事物,想知道為什么,并驅使我們不斷尋找問題的答案。我們這些經歷其實和科學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科學家工作[或者說科學研究]經歷的四個階段是: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尋找證據、得出結論。

3、我們要進行科學研究首先要學會提出問題??茖W研究就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尋找答案的過程。

4、愛德華·琴納是一位英國鄉(xiāng)村醫(yī)生,他是一位發(fā)現接種牛痘預防天花的科學家。牛會生一種類似天花的病,這是就牛痘。

5、1824年英國人羅杰特做了一個“動起來小人”的有趣的活動,并對這一活動作出了自己的解釋:人眼具有“暫時記憶能力”,電影就是根據他解釋的原理制作的。

6、我知道的科學家有:

袁隆平:培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他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8、紙鸚鵡“站”起來和不倒翁的秘密都是上輕下重,保持左右平衡。

1、的物體,生物共同的大、會死亡、需要營養(yǎng)、能繁殖后代、要呼吸、對刺激有反應。因此我可以判斷:機器人是無生命的,因為它不吃東西。

2、

水滴、機器人、電腦、云、瀑布都不屬于生物。3、植物就是依靠陽光進行獨立活動,位置一般不移動,它不需要尋找食物。4、樹葉的生長形式有對生、互生、輪生三種形式。生長葉子的地方稱為“節(jié)”。

5、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產卵繁殖后代,有三對足是昆蟲最明顯的標志。

6、蝸牛的形狀:蝸牛有一個螺旋形的硬殼、身體柔軟、頭部有觸角,大觸角上端的圓點是它的眼睛;當蝸牛受到驚嚇或被觸到會蜷縮到殼里,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蝸牛喜歡在夜間活動。在蝸牛的面前放上酒、醋等刺激物時,它會收縮觸角。

蝸牛由頭、胸、腹、殼四部分組成蝸??扛棺闩佬小N伵5酿ひ簩λ呐佬胁糠制鸨Wo作用。蝸??魁X舌吃食物。

7、螞蟻是群居動物,喜歡和同伴生活在一起,螞蟻喜歡吃甜食和餅干。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足,一對觸角。螞蟻是動物中的大力士。它通過觸角和分泌物的氣體傳遞信,把不是“一家”的螞蟻放在一起,尤其是數目不等時,它們會立刻咬起來,同窩的螞蟻不但不咬,還會互相喂食。8、鳥有羽毛和喙,都產卵繁殖后代。9、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人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生物。10、在下面圓圈里的恰當位置填寫:人、動物、植物、有生命的物體。

1、水是動植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對我們的身體非常重要,營養(yǎng)的吸收、廢物的排泄都離不開水。我們能保持正常體溫也多虧了水。一般情況下,如果連續(xù)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2、水在動植物體內的比重很大,人體65%是水,蔬菜90%是水,雞蛋76%是水,魚85%是水。

3、生命離不開水,水就像母親的乳汁一樣,哺育著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人用口喝水,植物用根喝水。

4、我們在研究小草每天“喝水”時,在試管上滴幾滴油的目的是防止水份蒸發(fā)。

5、水是生命的搖籃,水還是大自然的“空調器”

6為了安全起見,千萬不能隨便聞,更不能隨便嘗。

1、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材料按其來源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直接來

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石料。人造材料是由加工處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質發(fā)生變化后制造出來的。如紙、鐵、玻璃和塑料都是人造材料。

2、一種物品的不同部位往往由多種不同特性的材料構成。

3、造紙術是東漢蔡倫發(fā)明的,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

4、紙的主要原料是木材;用廢紙、稻草、舊棉布等也可以造紙。5.用木材造紙的生產過程是:木材去皮;切成小片;煮爛成漿;攪拌;漂白;瀝干水分;壓成紙張。6、紙有透光、吸水、結實等特點。為了保護木材資料,我們要注意節(jié)約用紙。節(jié)約用紙就是在保護木材資。

7、常見的紡織材料有:棉、麻、毛、絲、尼龍。尼龍是最早的人工合成纖維,是從石油中提煉的。雨傘面就是用尼龍做的,內衣最好用棉布做。

8、我們利用、具有、富有延展性等性質。

10、在鋁、銅、鐵、金中,鐵的硬度最大,金延展性最好且最重,銅的導熱性最好,金的價格最貴。

12.生產塑料的原料是:石油化工品;塑料最顯著的特點是:可塑性強;塑料最大的缺點是:不易分解腐爛。

1、愛提問是人類好奇天性的一種表現,也是科學探究活動的起點。我們要不斷地從愛提問發(fā)展為會提問。

(2)對一些流行說法提出懷疑;

(3)在進行科學小制作的過程中。

3、法布爾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著成了《昆蟲記》這部不朽的著作。

4、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作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重量決定下落速度”的觀點。

5、金魚最常見的死因是貪得無厭,并不是它不知饑飽。金魚不會捕食,所以它不會放過每一粒投向它的食物。

6、“冬蟲夏草”又叫“黃金草”它兼有蟲和草的處形,但非蟲非草,屬于菌藻類生物。它不會冬天變成蟲,夏天變成草。

7、在科學探究中,尋到問題答案的方法有:

(1)到圖書館或上網查資料---獲得間接知識;

(2)自己通過觀察和實驗找答案---獲得直接知識。

8、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記憶,我們可以制作信息卡。

9、我們選擇研究問題時,應該多提什么樣的問題?

(1)多提可以通過觀察、實驗、調查能夠找到答案的問題;

(2)多提與科學知識有關的問題;

(3)多提不涉及復雜知識的問題10.不明飛行物的英文縮寫UFO。

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件(模板9篇)


關于“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件”我們?yōu)槟占艘恍┵Y料。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只要我們老師在寫的時候認真負責就可以了。教案的編寫需要注意評估和反饋的意義和作用。如果有時間可以讀一讀本文希望你喜歡!

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件 篇1

教學重、難點:“Is this…?/ Is that…?”的用法。建議教師在真實的情景中對this和that在距離上的區(qū)別進行比較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教具準備:

1.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件、聲音、圖片等媒體素材。

2.教師準備相關的詞卡。

1.學生表演A部分Let’s do的內容。

2.學生吟唱B部分Let’s chant中的歌謠。

3.教師和學生進行主題討論:What’s in our school? 鼓勵學生用新學的單詞來交談。

1.學生談論了學校的場館設施后,教師出示本校校長的照片問:Who is he? Yes, he is our headmaster. Do you want to be a headmaster? Today Wu Yifan is a head master. He has a new school.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 以此導入新課。

2.學生觀看課件后,回答教師提出的理解性問題。在問答的過程中重點理解與操練句型:Is this the…?和Is that the …? 學生聽錄音跟讀對話。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1.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設計一所未來的`學校。完成后先和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向全班學生展示。鼓勵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盡量多地使用所學的新句型。

教師連續(xù)播放三次錄音。第一遍讓學生先聽錄音,第二遍勾出與錄音內容相符的一項,第三遍檢查。

錄音內容如下:

(1) Look! This is the library. We have many picture-books.

(2) That is the canteen. We have lunch here.

(3) Is this an art room? Yes, it is .

(4) Is that a computer room? No, that is a teacher’s office.

1.做本單元B部分Let’s talk的活動手冊配套練習。

2.將本課時對話讀給同伴、朋友或家長聽。

3.將自己設計的學校用英文介紹給爸爸媽媽。

4.聽Story time中的故事并跟讀。

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件 篇2

1.學生能夠理解對話大意,能夠用正確的語音、語調朗讀對話。

2.掌握句子We have a new classroom .Where is it?It's near the window.并能在實際情境中靈活運用。

3.能在語境中理解新詞:classroom 、really 、picture 、near 、window的意思,并能正確發(fā)音。

Key points :

1.掌握句子 We have a new classroom.Where is it?It's near the window.并能在實際情境中靈活運用。

2.通過Let’s play部分游戲,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表示教室設施的英文單詞的掌握,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Difficult points:

1. 理解句子Let’s go and see!表示建議的用法。

2. 能準確判斷物體的位置關系并能用英語簡單地描述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

3. 句子Really?表達的含義及使用情境。

1. 日常口語練習。Sing a song .

2.復習on in under 方位詞.

3.復習已學句型:I have a ruler . Me too . I have a pen . Me too .

I have a pencilcase . Me too . I have book. Me too. 讓學生跟教師學:教師舉起鋼筆、尺子、文具盒…..,說:We have pens/rulers/pencilcase….板書:We have…

引出:教師手拿一個毛絨玩具熊,說:I have a bear. 學生沒有玩具熊,會說:Really?(板書Really)教學生讀2-3遍,注意語音語調。Look !Where is the bear ?It’s on /under /near the …..并引出:near.(板書)

1. 教師出示表示PPT7:一幅帶有window 和picture 的圖片,并問:What’s this ?生試著回答:It’s a.(板書 picture。生若不會,教師可自問自答))師:Where is it? 指明一個學生回答:It’s near the window.(在near旁邊板書the window)教學生讀單詞window and picture.句子It’s near the window.(板書)

2.在師生進行幾次回答練習以后,教師可以適時引入near,用實物幫助學生理解單詞near的意思。

3.Let’s chant.師生對歌形式。引入 I have…..我有…..We have…(板書).我們有…..

1.Let’s chant again.引出Really ? 練習really.

2.教師出示Sarah和Zhang Peng的人物圖片,依次問,Who is she? Who is he?學生回答后,教師說:Sarah andZhang Peng are my good friends。They have a newclassroom.Let’s go and see what are in the classroom.

3.出示本部分兩幅圖片,一間新教室和一間舊教室,體會new的意思(板書new classroom)。再次出示新教室圖片,問:What are in the classroom?讓學生說說掛圖中有什么物品和設施。

(1)Sarahand Zhang Peng have a( ) classroom .

(2)Is the classroom big or small?

(3)Where is the picture?

(2)It is big.

(3)It's near the window.

再次播放錄音,讓學生聽完錄音讀對話,提醒學生注意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

4.Listen and read. 分句聽,跟讀句子。

5.Read the sentences by yourselves.

1.Role play .

全體男女生對讀。

選幾組學生上臺戴頭飾role play .

2.Let’s practice.做鞏固練習。

( )1.We_____a new classroom.

( ) 2._____in the classroom?

( ) 3.It is ____ big.

( )4.It’s ______the window.

(1)教師給學生2分鐘讀題。

(2)教師點名回答。

(四)鞏固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做“I spy ”游戲。

1.學生以兩人一組為單位,師示范,先圈一個望遠鏡紙筒,然后做動作并說:I spy, I spy I see a …….

2.找?guī)捉M學生上臺表演。教師適當給予評價。

We have a new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Let’s go and see!

It's near the window.

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件 篇3

Unit4 At the farm參考教案

第四單元教學計劃

一、單元教學內容分析

1、單元教學內容:本單元通過農場里各種動物以及農作物的學習,從而展現了農場中繽紛多彩的生活。雖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隔甚遠,但其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要求學生能用本單元的句型與單詞進行有關農場里各種動物和各種農作物的表達。

2、單元教學重點:單詞:sheep, hen, cow, horse, goat, lamb及其復數形式的表達;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四會單詞及四會句子的掌握。

3、單元教學難點:字母組合or在單詞中的發(fā)音。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能夠區(qū)分農場上常見的牲畜和蔬菜,如:goat, sheep, horse, donkey, tomatoes, potatoes.2、能夠運用句型,如:What are they? Are they…?How many…?詢問動物和蔬菜的名稱及數量等。

3、能夠根據圖畫,出一些農場常見的畜牲和蔬菜的名稱。

三、單元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圖片、音頻、ppt課件,以及本單元的單詞卡。

2、準備一些教師的照片或動物圖片。

3、教師提前在班班通上備好課,需要的素材資源收藏。

四、單元教學措施:

1、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可通過請學生復述老師的話或是復述同學的回答,讓學生對老師和同學的發(fā)言引起注意,讓學生意識到要仔細聽別人的說話。

2、對于學習還不錯,但是不愿或害怕發(fā)言的學生,課堂中教師主動請他們表達其意見,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

3、充分運用英語名、英文歌、兒歌、繞口令、順口溜、謎語等,給予小學生語言感染的機會。還可開展各種活動,鼓勵學生交際。

/ 9

五、單元教學反思:

第一課時 A Let’s talk

一、教學目標:

1、聽、說、認讀主要語言結構:What are these? Are these...?并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簡略回答。

2、能夠準確朗讀對話。

二、教具準備:教學ppt、單詞卡片。

三、教學重點:句型What are these? Are these…?及其簡略回答。

四、教學難點:these的發(fā)音。

五、教學過程: ? 復習引題

1、教師和學生聊一聊每個人喜愛的蔬菜。(I like…Do you like…?)

2、教師說謎語,引導學生用Are they…?來猜猜是什么蔬菜。

a、They are red.They look like apples, but they aren’t apples.What are they?

b、They are tender and green.What are they?

c、They are long and orange.Rabbits like eating them.What are they?

d、They are round, pink and white.What are they?

e、They are brown.French fries are made of them.What are they?

學生猜對了,教師回答Yes,they are.并拿出相應的單詞卡片請學生拼讀; 如果猜錯了,教師回答No, they aren’t.再請其他人猜, 直到猜對為止。? 教學新課

1、教師請學生將裝有蔬菜卡片的盒子蓋好放在桌子上,然后走到同學們中間,隨意指著幾個盒子問:Are these…?,并引導學生根據實際用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回答。如果學生回答的是No, they aren’t.教師要繼續(xù)問:What are these?并引導學生用They are …回答。(教師在操作時應多問幾名學生,以增加語言的輸入量。)教師適時板書句型框架。

2、教師將自己帶來的蔬菜卡片分別放在幾個盒子里,請幾個學生過來邊摸邊問:Are these…?或What are these?教師做出相應的回答。

/ 9

3、學生兩人一組運用黑板上的句型互相猜猜對方盒內的蔬菜。

4、播發(fā)Let’s talk的錄音,學生聽錄音,后跟讀、模仿。

5、分小組做對話練習。? 鞏固練習

1、完成Let's play部分,操練句型:What are these? Are these…? ? 布置作業(yè)

1、聽第38頁的Let’s talk 部分的錄音,讀給同伴、朋友或家長聽。? 板書設計

Unit4 At the farm What are these? They’re….六、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A Let’s learn

一、教學目標:

1、能聽、說、認讀單詞:tomato、green beans、potato、carrot以及它們的復數形式。

2、通過說唱B部分的歌謠鞏固所學單詞的復數形式。

二、教具準備:

1、Let’s learn B部分的課件和動畫、錄音資源。

2、相關的單詞卡片。

3、所學蔬菜的實物。

4、Let’s chant的動畫和音頻資源。

三、教學重點:單詞:tomato、green beans、potato、carrot

四、教學難點:potato和tomato的復數形式。

五、教學過程: ? 復習引題

? 請學生欣賞Let’s chant部分歌謠,教師要根據歌詞適時舉起相應的圖片。教學新課

/ 9

1、教師手舉一個西紅柿,說:I like tomatoes.Do you like tomatoes?引導學生用I like …或I don’t like…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表達。

2、教師再拿起一夾青豆,邊說邊完全呈現:Oh,it’s long and green.They are green beans.Do you like green beans? 讓學生在回答中學習單詞。

3、出示土豆:Do you know it? French fries are made of it.It’s a potato.Do you like potatoes? 學生根據用I like …或I don’t like…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情況表達。

4、請學生猜謎語:They are long and orange.Rabbits like eating them? What are they? 學習單詞carrot。

5、教師將四種蔬菜分別放在教室的不同位置,然后說單詞,請學生指出相應的實物。? 鞏固練習

1、教師請學生看著書聽歌謠。

2、讓學生觀察歌謠中l(wèi)ike后的蔬菜單詞和Let’s learn中的單詞有什么不同。啟發(fā)學生說出like后的名詞是以復數形式出現的。教師適當強調tomato和potato的復數形式拼寫的變化,carrot的復數形式讀音的變化。? 布置作業(yè)

1、讀課文第39頁并背誦 Let's chant。? 板書設計

Unit4 At the farm tomatoes、green beans、potatoes、carrots

六、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A Let’s spell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含有字母組合or的單詞發(fā)音和認讀書寫。

2、能聽、說、讀、寫 horse, fork, homework, world map四個詞語。

二、教具準備:教學ppt、單詞卡片。

三、教學重點:能聽、說、讀、寫horse, fork, homework, world map四個詞語。

四、教學難點:正確書寫horse, fork, homework, world map四個詞語。

/ 9

五、教學過程: ? 復習引題

1、師生做日??谡Z練習:

A: What are these?

B: They are...A: Are these...?

B: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2、請學生表演A部分Let’s talk的對話。? 教學新課

1、播放Read, listen and chant的錄音,讓學生聽歌謠。

2、讓學生跟著動畫學說歌謠,同時可用手打節(jié)奏。

3、播放Read, listen and number 的錄音,讓學生給單詞排序。

4、聽音后反復讀四個單詞,在此基礎上進行描紅,達到書寫格式正確的目的。? 鞏固練習

1、完成Look, listen and write部分的練習。? 布置作業(yè)

1、抄本課單詞4+1模式 ? 板書設計

horse, fork, homework, world map or發(fā) /??/ /??/

六、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B Let’s talk

一、教學目標:

1、能聽懂 “What are those? Are they...? How many...?”,并能在情景運用。

2、進一步鞏固名詞復數及讀音規(guī)則。

3、通過小組活動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教具準備:教學ppt、單詞卡片。

/ 9

三、教學重點:句型What are those? Are they…?How many…do you have?的理解與應用。

四、教學難點:名詞復數及其讀音規(guī)則。

五、教學過程: ? 復習引題

1、欣賞本單元歌曲。

2、提問:What can you hear in this song? 學生說出在歌中聽到的動物的單詞。? 教學新課

1、教師拿起幾支筆握在手中,不要露出筆尖。引導學生用Are they來猜猜是什么筆, 教師根據實際回答: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2、教師隨手拿起幾個筆袋:Are they pencil-boxes? 學生回答:Yes, they are.或No, they aren’t.然后教師說:They are not pencil-boxes.They are pencil-cases.3、組織學生分組利用自己的學習用品問答

A:Are they …? B: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教師提供資源:desks/tables pants/short

sunglasses/glasses)

4、學生匯報練習情況,當學生對話后,教師要接著問:How many…do you have? 引導學生答出相應的數量。

5、打開Let’s talk部分課件,學生觀看1-2遍,在情景中理解對話的語句。

6、教師就對話內容提問,檢查學生的理解情況。(顯示課件的插圖)Are they sheep?/ goats?/ horses?/ donkeys?/hens?/ cows? How many …?

7、跟錄音朗讀對話,注意模仿語音語調。

8、小組分角色表演對話,教師巡視指導。? 鞏固練習

1、啟發(fā)學生替換有關動物單詞,創(chuàng)新對話。

A:Are they …?

B:Yes,they are./ No, they aren’t.(They are.…)

A:How many … do you have?

B:I have.… ? 布置作業(yè)

1、向同伴、朋友或家長了解更多的關于農場上的動物的知識。

/ 9

? 板書設計

What are those? How many horses/ hens/ ducks/do you have? Are they hens?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六、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

B Let’s learn

一、教學目標:

1、能夠聽、說、認讀單詞:sheep,hen,cow,horse。

2、了解單詞sheep,hen,cow,horse的復數形式。

二、教具準備:教學ppt、單詞卡片。

三、教學重點:單詞:sheep,hen,cow,horse及其復數形式的表達。

句型:What are they?和Are they…?的問答。

四、教學難點:horse,sheep,goat的復數形式表達。

五、教學過程: ? 復習引題

1、教師提問:I love animals very much.Do you love animals? What animals do you know?

2、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動物單詞,一旦學生說出本課涉及到的單詞,教師要及時拿出卡片,請這位同學來教大家讀。? 教學新課

1、教師說:Do you know a farm? There are many animals at a farm.Let’s go and have a look教師出示Let’s learn(A)部分掛圖,說:Look,it is a farm.So many animals.What can you see?

2、學生聽懂后,教師可先試著讓學生指圖回答,能說出英文的學生給與表揚,也可讓學生用中文回答。

/ 9

3、告訴學生我們要學習有關farm的內容,教讀farm。

4、讓學生觀看課件2遍,教師只點擊有關單詞部分,學生跟讀。

5、教師出示單詞卡:sheep,hen,cow,horse,goat,lamb,讓學生進行認讀,教師可以將一些發(fā)音規(guī)律,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如:ee在sheep中發(fā)[i:]ow在cow中發(fā)[au],oa在goat中發(fā)音等等,也可以啟發(fā)學生說說怎樣記住每個單詞。(將卡片貼到黑板上)

6、鞏固單詞:a、教師說單詞,學生指圖。

b、教師指圖,學生說單詞。

c、一個學生說任意一個單詞,其他學生舉起相應的圖片。? 鞏固練習

1、請一位同學拿一張卡片(復數形式的圖片)站在前面,不讓全班看到正面是什么,其他人用Are they…?來猜圖片內容。猜錯了,該同學要說:No,they aren’t.猜對了,說:Yes, they are.2、學生兩人一組做猜卡片的游戲。? 布置作業(yè)

1、將Let’s learn部分的圖講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These are cows/ sheep/ horses/ hens.六、教學反思

第六課時 B Read and write/Let’s check/ C Story time

一、教學目標:

1、能讓學生運用These/Those are...寫句子。

2、能聽懂錄音。

3、會唱Let’s sing 的歌曲。

4、能聽懂 Story time 的內容。

二、教具準備:教學ppt、單詞卡片。

三、教學重點:掌握兩個重點句子:“These/Those are...”的正確書寫。

四、教學難點:在四線格中的正確書寫These/Those are...8 / 9

五、教學過程: ? 復習引題

1、日??谡Z交流。

A: What are these/those?

B: They are...A: Are these/those...?

B: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2、Review:A、B兩部分的詞語及對話。? 教學新課

1、讓學生練習運用These/Those are...練習說句子。

2、在學生能說的基礎上在讓學生書寫這樣的句子。? 鞏固練習

1、讀短文并打勾。

2、聽錄音并打勾。

3、看一看并連線。

4、唱Let’s sing 的歌曲。

5、聽錄音看動畫理解Story time 的內容。? 布置作業(yè)

1、唱第40頁的歌曲給家長聽;

2、聽錄音并跟讀Story time。? 板書設計

Read and write.Let’s check.六、教學反思

/ 9

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件 篇4

一、Listen and choose(聽錄音,將所讀的'字母寫在括號中)

二、Listen and choose(聽錄音, 選出您所聽到的單詞)

( ) 1. A. where ? B. who ? ?C. what

( ) 2. A. forty ? ?B. fifty ? ?C. thirty

( ) 3. A. nose ? ?B. nurse ? C. noodles

( ) 4. A. wall ? ?B. ball ? C. floor

( ) 5. A. bathroom ?B. bedroom ? C. classroom

三、Listen and choose(聽錄音, 選擇正確的答語)

( ) 1. A.It’s near the door. ? ?B. There is a picture.

( ) 2. A. I can see 9. ? ? ?B. I have 9.

( ) 3. A. It’s black and white. ? B. It’s yellow

( ) 4. A. Her name is Amy. ? B. His name is Zhang Peng.

( ) 5. A. I’d like some fish and bread. B. I like fish.

四、Listen and number(根據錄音順序用1. 2. 3…, 給下列活動標序號)

( ) 1. Watch TV.

( ) 2. Listen to music.

( ) 3. Open the door.

( ) 4. Act like a driver.

( ) 5. Put your pencil in your desk.

1. —How many story-books do you have?

—I have (twenty thirty).

2. She has (long hair short hair) and big eyes.

3. Go to the (living room bathroom). Watch TV.

4. —What’s your mother?

—She is (farmer driver).

5. —What would like for breakfast?

—I’d like two eggs and some (milkwater).

1. I’d like some ? ?and chicken for dinner.

2. My father is a ? . He’s tall. He likes sports.

3. Welcome to my ? . It’s nice.

4. Mike is a ? . Amy is a girl.

5. Mr Lin is my English ? .

七、Look and write(根據大寫字母提示,按字母表順序寫出其對應的小寫字母)

八、Read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找出下列每組單詞中不同類的單詞)

( ) 1. A. study ? ? B. kitchen ? C. sofa

( ) 2. A. sister ? ? B. brother ? C. fish

( ) 3. A. vegetable ? ?B. noodles ? ?C. shelf

( ) 4. A. strong ? ? B. sports ? C. quiet

( ) 5. A.window ? ?B. wall ? ? C. water

九、choose and write(用所給單詞填空,每個單詞只用一次)

1. ? ?is she?

2. ? ?is his name?

3. ? ?are you?

4. ?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5. ? ?is your seat?

十、Read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單項選擇)

( ) 1. —We have a new computer. ?—Really? ? .

A. Let’s go and have a look. ? B. Let’s go to school.

C. Let’s go to the classroom.

( ) 2. —Where is my schoolbag? ?— ? .

A. It’s a panda.B.It’s yellow. C. It’s a panda. It’s on the desk.

( ) 3. —How many notebook do you have? ?— I have ? (52).

A. fifteen ? B.fifty-two ?C. fifty

( ) 4. —What is your pen? ?—It’s red.

( ) 5. She ?long hair, big eyes and ears.

( ) 6. —Who are they? ?—They are my ? .

( ) 7. What would you like ?dinner?

( ) 8. What ? you like for dinner?

( ) 9. Everything ?ready.

( ) 10. Are they near the phone?

A. No, they aren’t. ?B. Yes,there is. ?C. No, there isn’t.

1. Let’s sweep the floor.

() 2.May I have a look?

() 3.Where is my book?

() 4. Who’s this girl?

() 5. How old is your father? A.36.

B.She’s my friend, Amy.

C.It’s in the schoolbag.

D. OK.

E.Sure. Here you are.

十二、Read and Write “T” or “F”(讀短文, 判斷正“T”誤“F”)

Hello!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 He likes painting.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doctor, too. She has long red hair. That woman is my aunt. She has short hair and big eyes. The big boy is my brother. He likes music.

( ) 1. 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

( ) 2. My aunt has long red hair.

( ) 3. My mother is a doctor.

( ) 4. My father likes painting.

( ) 5. My brother is a driver.

1. who ?2. thirty 3. nurse 4. floor 5. classroom

1. Where is my seat?

2.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3.What colour is it?

4.What’s his name?

5.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1. Open the door.

2. Put your pencil in your desk.

3. Listen to music.

4. Watch TV.

1. —How many story-books do you have?

—I have twenty.

2. She has long hairand big eyes.

3. Go to the living room. Watch TV.

4. —What’s your mother?

—She is driver.

5. —What would like for breakfast?

—I’d like two eggs and some milk.

1. I’d like some rice and chicken for dinner.

2. My father is a doctor. He’s tall. He likes sports.

3. Welcome to my home. It’s nice.

4. Mike is a boy. Amy is a girl.

5. Mr Lin is my English teacher.

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件 篇5

Teaching Plan of Grade__4___Unit _6__ Topic: At a farm Language systems: Lexis:農場的常見的牲畜和蔬菜。

Grammar:包含名詞復數的一般疑問句,名詞單復數。

function:能運用句型Are they …? How many…? What are these/those?詢問動物和蔬菜名稱。能描述農場的動物和蔬菜。phonology:these/those,No,they aren’t.的發(fā)音,tomato potato的復數形式及tomato英美兩種不同讀音??偨Y五個元音字母的讀音規(guī)律。Language skills: Listening:能聽懂農場的常見的牲畜和蔬菜名稱和聽懂別人介紹農場牲畜和蔬菜;能聽懂與農場相關的簡單指令。

speaking:能向別人描述農場牲畜和蔬菜,能發(fā)出與農場相關的簡單指令 reading:讀懂有關談論農場牲畜和蔬菜的對話或短文。

writing:能根據圖片,寫出農場常見的牲畜名稱,A、B部分Read and write的單詞和句子。Objectives: 能力目標:

能夠區(qū)分農場的常見的牲畜和蔬菜。

能夠運用句型Are they…?How many…?詢問動物和蔬菜名稱。能聽懂并發(fā)出與農場相關的簡單指令。能根據圖片,寫出農場常見的牲畜名稱。知識目標:

掌握A、B部分的單詞和句子并能做到會聽、說、讀、寫。

聽、說、認讀A、B部分Let’s learn Let’s talk中的單詞和句子。理解Let’s do Let’s chant等部分內容。了解Story time、Good to know等部分內容。情感目標:

情感態(tài)度:能以得體的方式與人交際。學習策略:主動詢問、合作、溝通。

文化目標:了解幾條由動物名稱構成的英語諺語。Evidence: 利用Let’s play檢測學生掌握包含名詞復數的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利用Task time檢測學生掌握單詞的情況和運用句型介紹農場。

利用各種小游戲和Let’s do 的指令檢測學生詢問動物和蔬菜名稱。利用Let’s check檢測學生對本單元的單詞和句型掌握情況。First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hen,sheep,cow,horse,goat,lamb及其復數形式的認讀。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What are they? They are …s.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能夠聽、說、認讀單詞:sheep,hen,cow,horse,goat,lamb(2)了解單詞sheep,hen,cow,horse,goat,lamb的復數形式。Source of material:

1、本課生詞的單詞卡片

2、配套的教學課件

3、相配套的教學錄音帶

Assumptions:學生在三年級時已掌握了一些動物名稱,他們在聽說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仍處于低齡階段,對動物有一定的好奇心。Step 1 Warm-up , there is a sports meeting at the farm.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T:But first of all, Let’s learn the song 《Mary has a little lamb》但是你們在聽完后要回答老師:What’s in the song?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輕松的情景,以歌曲調動情緒。R Step 2 Presentation 1.T:First, let me introduce the players to you:This is Mr Horse.學習新單詞horse 以及hen,sheep,cow,goat,lamb 設計意圖:以運動會選手來教授單詞,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R 2.PPT顯示所有參賽選手

T:Now let’s welcome our players: Mr Horse,Cow, Hen,Lamb, Goat and Sheep.Let’s see, Their fans are coming, too.The players have fans, too.Look!They are coming.What are they? They are horses |iz|, cows |z| , goats |ts|, sheep lambs |z|, hens |z|.教師邊按PPT邊板書復數的單詞卡。

設計意圖:通過參賽選手的支持者fans自然引出單、復數的變化, 再引申到句子What is it?與What are they?的區(qū)別。R 3.T:What are they? They are…

教師先拿圖片用horse做例子,自問自答:What are they? They are horses.然后教師問,學生回答, 再分組問答,雙方交換問答的形式學習新句型。R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意想不到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抓緊他們的注意力。4.T:那些動物舉行了運動會,我們也進行一次比賽。把學生分成兩組。T:Now Let’s have a warming up exercises.活動一:Please read as fast as you can.跟電腦比速度(學生們一看到電腦上閃現的單詞馬上讀出來)

活動二:flashing game What are they? They are……?(操練句型)

T:one group asks, the second group answers, and the third group judges.If they are right, you say:YES YES YES.And if not, you say: NO NO NO.設計意圖:將機械的操練賦予有趣的游戲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加上一次比一次快的速度,具有緊迫感和刺激性,讓學生連分散注意力的機會都沒有。C Step 3 practice 1.What can you do at the farm?

T: What can you do at the farm? Can you …? Let’s try it.OK?學習Let’s do.設計意圖:四年級的學生有表演欲望,并且在同學面前表演會更有優(yōu)越感,在初步體驗成功喜悅的同時,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C 2.Who can guess? T:The monkey is clever.Guess, in our class, who is as clever as monkey? S:

is as clever as a monkey.T:The second question:(圖)look, Mike is running, he runs very fast.We can say: He’s as fast as a

(搶答)

T:Look, the boy is strong.He’s as strong as an…?(出示圖)T: Look, the girl is gentle.She’s as gentle as a ….?(出示圖)T: We have finished the tasks.Now Let’s see who is the winner.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任務是將新單詞融入到句型訓練中,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在他們易懂的言語中自然地運用。C Step 5 Homework: 聽Let’s learn、Let’s do錄音三次,讀Let’s learn、Let’s do兩次 Introduce the players to your parents and dance for them

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件 篇6

教學目標與要求:

1、能聽懂,會說Hello./Hi.Goodbye./Bye.I’m?What’syourname?Myname’s?并能夠在實際情景中進行運用。

2、能夠聽說,認讀crayon,pencil,pen,eraser,ruler,pencilbox,book,bag.并能用英語介紹文具。

3、能聽懂所接觸的指示語,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本部分主要是會話學習。通過見面打招呼,自我介紹等情景,讓學生在模仿、學習、表演的基礎上逐步達到自然交流與真實運用的目的。

本部分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熟練運用所學問候語及自我介紹用語。

本部分主要通過學生學唱ABCsong,讓學生初步接觸字母的發(fā)音,激發(f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語調。

1、將教師用書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圖片復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頭飾。

2、為班上學生準備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

3、為Let’splay中的游戲準備相應的道具。

不妨請學生說說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已經了解的英語詞匯或日常用語。同時可利用我們生活中學生已經會說或較熟知的詞匯如TV,CD,VCD,DVD,OK!Hi!Yeah!Bye!Cool!Wow!E-mail,cartoon等等來激發(fā)學生想學英語的興趣和愿望。

新課展示一:

教師播放本課的歌曲“Hello”的錄音,自然引出師生之間的打招呼。

(1)通過教師的自我介紹自然引出Hello,I’m?/Hi,I’m?

(2)教師可戴上Sarah的頭飾介紹Hello!I’mSarah.并用同樣方式介紹其他人物。

(3)讓學生到講臺上來,戴上Sarah,ChenJie,Mike的頭飾說:Hello!I’m?

(4)教師戴上WuYifan的頭飾說Hi!I’mWuYifan.并與戴Sarah頭飾的學生相互問好,并有意在分手時說Goodbye.

(5)聽錄音來展示Let’stalk部分的教學內容。

趣味操練一:

(1)請戴著WuYifan,ChenJie,Sarah,Mike頭飾的學生站在講臺前,另選一同學用眼罩蒙住眼睛,讓Sarah等四位同學中的一個說Hello,讓蒙住眼睛的同學猜。如果猜中,要說Yes,I’m?如果猜錯,要說No,I’m?猜對得一分。

(2)表演A部分對話,教師應指導學生注意語音,語調,特別是I’m的發(fā)音,應為/aim/不能讀成/em/.

(3)玩Let’splay中的'游戲“擊鼓傳花”。

新課展示二:

教師播放Let’ssing兩遍,學生邊聽邊跟唱,讓能力強的學生唱一遍,教師適當進行獎勵或表揚。

教師領唱,學生跟唱,全體同學一起唱。分小組唱,對于唱得好的小組進行表揚。

趣味操練二:

(1)請學生在限定時間內找出在小村莊里出現的字母,對于找得又快又好的的學生要加以獎勵,有能力的學生讓他們讀出這些字母。

(2)教師和學生一起校對。

(3)讓學生跟隨錄音一起學唱歌曲ABCsong.

要用Hello!/Hi!打招呼并作自我介紹。

(1)聽錄音,仿讀會話,并在實際情景中運用所學內容。

(2)遇到老師、同學和家長時要用Hello!/Hi!打招呼;分手時要用Goodbye./Bye-bye.道別。

本部分主要學習4個有關文具的詞匯:pencil,ruler,eraser和crayon.

本部分通過Ihaveaan?的歌謠,練習并運用以上單詞。

教師自備與本課相應的文具(實物)和單詞卡片。

(1)演唱歌曲ABCsong。

(2)請幾個學生戴Sarah,WuYifan等人物的頭飾,兩人一組打招呼問候:

Sarah!Hi,WuYifan!

(3)讓學生之間互相打招呼問候(用自己的英文名字或中文名字)。

(4)將學生分組進行自我介紹。

Hello,

(1)給學生出示文具實物,教新單詞pencil,ruler,crayon,eraser.教師邊教邊作示范。如pencil一詞,教師可通過實物或圖片介紹新詞,帶讀并示范,讓學生在Ihaveapencil.的指令下出示鉛筆??捎猛瑯拥姆椒ń瘫菊n時的其他文具。(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crayon及eraser兩個詞的發(fā)音。對于多音節(jié)詞,教師可采取“先部分,后整體”,分音節(jié)的方法進行教學。例如教eraser一詞,教師先示范整個單詞的讀音,然后分音節(jié)請學生跟讀e-ra-ser,最后再讓學生跟讀整個詞,此時教師要注意學生把重音放在第二個音節(jié)/rei/上。)

(2)讓學生聽錄音,跟讀Let’slearn部分的詞匯,并要求學生用手指著詞匯來認讀,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A、“尋寶藏”:讓一學生面向黑板,另一學生把教師準備好的寶藏(即本課時的學習用具)藏到其他同學的書桌里,尋寶藏的同學開始尋寶,全班學生讀該單詞,當尋寶的學生離寶藏較遠時小聲地讀,當尋寶的學生離寶藏較近時大聲地讀。B、猜物品游戲:將crayon等文具放在一個大盒子里,請一們同學出來選一樣文具攥在手里放在背后(2)讓學生聽錄音,邊說邊做Let’sdo部分的活動。

聽說、認讀新單詞pencil,pen,ruler,eraser,crayon,并能用英語介紹文具。

四,教學反思:

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件 篇7

newspaper / 'nju:z,peip / 報紙 dictionary / 'dikneri / 詞典

grandma /'grndmɑ:/ grandmother /'grnd,m/(外)祖母

grandpa /'grndpɑ:/ grandfather /'grnd,fɑ:/(外)祖父

baseball player/'beis,b:l 'plei/棒球運動員

句子要由詞組成,

虛詞附加或溝通。

詞類功能掌握了,

主、謂、賓、表同漢語,

定語有同也有異。

狀語位置更特殊,

have和be提句首,

其它助詞Do開頭。

時間、人稱由do變,

動詞只把原形留。

謂語助詞有幾個,

否定詞語加not,

放在be和have后。

其它要加動詞do,

do的`后面加not,

時間、人稱由do變,

動詞原形總保留。

謂語若是助詞多,

not緊跟第一個。

名詞只變數,

不分主賓格。

人和動物類,

可變所有格。

撇(’)后加s,

相當漢語“的”。

時間、距離等,

也變所有格。

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件 篇8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PEP新版小學英語》第三冊第六單元中的Lessn31。

一、說教材

《新版小學英語》采用以“話題—功能—結構—任務”體系編寫,以素質教育為根本指導思想,著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本節(jié)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內容,主要學習如何用英語描述動物的外貌特征。

下面介紹一下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能力目標:

①會運用It has…這個句式來描述動物的外貌特征。

②能正確運用形容詞big 和 sall來描述動物的特征。

③會唱歌曲:The ppsite sng

2、知識目標:

①能聽懂、會說描述動物外貌特征的句式It has…。

②能夠正確聽、說、認讀、寫兩個形容詞:big 和 sall。

3、情感態(tài)度目標:

注重對學生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地培養(yǎng)。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想象、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4、教學重、難點:

①能靈活運用句式It has…來描述動物的外貌特征。

②能正確運用形容詞big 和 sall來描述物體的特征。

二、說教法

為了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整合了遠程教育中的一些資源,制作服務于教學。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新版小學英語》以素質教育為本的指導思想,本課我采用如下教法:

1、“任務型”教法。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2、情景教學。利用多媒體、實物為學生創(chuàng)設對話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游戲法教學。通過唱歌、猜謎語及體態(tài)語言啟發(fā)誘導學生完成本課任務。

三、說學法

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知識的積累而是發(fā)展思維,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在本課時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同桌交流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始終處于積極、主動、合作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另外,我還指導學生通過語言交際訓練、師生互動交流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我借助衛(wèi)星遠程教育中的資源,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聽、說、玩、唱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融于一體,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唱中學、在聽中學、在說中學。

四、說教學過程

Step1:熱身復習

1、學生聽教師指令并做動作。如:Tuch ur ear 等。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復習有關人體各部位的單詞,為重點描述動物特征做鋪墊。同時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使學生迅速地進入英語學習的氛圍中。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興趣盎然,效果很好。

2、中播放聲音,學生聽聲音猜動物。

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中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中的一些聲音素材,目的是通過播放學生熟悉的動物聲音以及生動的畫面,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Step2:新課導入

1、教學新單詞:big 和 sall

①出示兩個大小不一的蘋果圖片,從而導入新單詞的教學。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出示在生活中常見、常吃的水果圖片,在視覺上刺激他們,讓他們很直觀地看出一個大、一個小,從而學會兩個形容詞:big 、 sall。

②在教學新單詞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用所學的新單詞說一句話。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訓練學生說話以及傾聽的能力,同時也為下面學習新句型作鋪墊。

③指導學生在四線三格中書寫。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書寫的能力以及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

2、教學新句式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整合了遠程上《at the z》中的一些圖片素材,服務于這節(jié)課新句式的教學。

①出示大象1的圖片,指著這頭大象對學生說:L at the elephant.引導學生用Ww!It’s s big .來評價。并借助手勢語幫助學生理解句意。同時出示兩本大小不同的書,引導學生用It’s s big或 It’s s sall.來評價。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通過播放動態(tài)的大象圖片,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從而學會用It’s s big或 It’s s sall.來評價一樣物體。

②出示大象2的圖片,要求學生先觀察大象耳朵、眼睛的特征,然后分別用一個詞來形容,接著引導學生用句型It has…來描述它的特征。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出示一頭色彩艷麗的大象圖片,刺激學生的眼球,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把抽象的句式化為具體的形象,從而更容易學會用句式It has…來描述動物的特征。

③出示猴子的畫面以及句子it has a uth and a nse.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填空。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鞏固所學新單詞和新句式。

④出示四幅動靜結合的四種動物圖片,要求同桌之間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來描述它的特征,并說給對方聽,然后指名站起來說給大家聽。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主動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有話可說。我抓住學生喜歡動物和求勝心的這些心理特點,選擇動靜結合的動物圖片,讓學生有選擇地進行會話訓練,從而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愿說、樂說、會說并學會運用新句式。同時鍛煉了學生觀察、記憶、思維、說話的能力。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表現欲很強,都能抓住動物的特點來描述。課堂氣氛很活躍。

⑤展示ust spea 的內容,學生聽錄音并跟讀。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再現本課內容,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語感。

⑥拓展性練習。出示兩個卡通人物,要求小組合作、討論,如何來描述人物特征,從而引導學生用He/She has......來描述。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利用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來進行拓展性練習,升華本課的內容,從描述動物特征過渡到描述人物特征,這樣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并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思考、探討、交流,加上教師的引導,從而學會用He/She has......來描述人物特征,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協(xié)作的學習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3、學唱歌曲:The ppsite sng

詢問學生今天學的這兩個單詞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馬上回答:相反的關系,順勢導出歌曲The ppsite sng。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通過歌曲鞏固本課所學的內容,調動學生的興趣,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氣氛。

4、猜謎語,教師用語言描述動物的特征,學生猜是哪一種動物。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課堂效果很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興趣很濃厚,能輕松地掌握本堂課的知識。

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件 篇9

鋼筆pen鉛筆pencil鉛筆盒pencil-case尺子ruler書book書包schoolbag漫畫書comic book明信片postcard報紙newspaper包bag橡皮eraser蠟筆crayon 卷筆刀sharpener 故事書story-book筆記本notebook 語文書Chinese book英語書English book數學書math book雜志magazine詞典dictionary

腳foot頭head臉face頭發(fā)hair鼻子nose嘴mouth眼睛eye耳朵ear手臂arm手hand手指hand腿leg尾巴tail身體body

紅red 藍blue 黃yellow 綠green 白white 黑black 紫purple 橙orange 棕brown 灰grey

貓cat 狗dog 豬pig 鴨duck 兔rabbit馬horse 大象elephant螞蟻ant魚fish鷹eagle鹿deer 海貍beaver 鳥bird蛇snake 老鼠mouse 松鼠squirrel熊bear 袋鼠kangaroo 猴monkey 熊貓panda 獅子lion老虎tiger 狐貍fox斑馬zebra長頸鹿giraffe鵝goose母雞hen火雞turkey小羊lamb綿羊sheep山羊goat奶牛cow驢donkey魷魚squid龍蝦lobster鯊魚shark 海豹seal抹香鯨sperm whale虎鯨killer whale

朋友friend男孩boy女孩girl母親mother父親father 姐妹sister兄弟brother叔叔;舅舅uncle男人man女人woman先生Mr.小姐Miss女士lady媽媽mom爸爸dad父母parents(外)祖母grandma/grandmother(外)祖父grandpa/grandfather姑姑aunt兒子son嬰兒baby堂(表)兄弟;堂(表)姐妹cousin小孩kid同學classmate 女王queen參觀者visitor鄰居neighbors校長principal 大學生university student筆友pen pal旅行者tourist人物people機器人robot

教師teacher學生student醫(yī)生doctor護士nurse司機driver 農民farmer 歌唱家singer(男)警察policeman作家writer男演員actor女演員actress畫家artist電視臺記者TV reporter工程師engineer會計accountant銷售員salesperson清潔工cleaner棒球運動員baseball player售貨員assistant(女)警察policewoman

米飯rice面包bread牛肉beef牛奶milk水water蛋egg魚fish豆腐tofu蛋糕cake熱狗hot dog 豬肉pork漢堡包hamburger炸薯條French fries曲奇cookie餅干biscuit果醬jam面條noodle肉meat雞肉chicken羊肉mutton蔬菜vegetable沙拉soup冰ice冰激凌ice-cream可樂Coke果汁juice茶tea咖啡coffee早餐breakfast午餐lunch晚餐dinner 十八.星期( week )

星期一Monday 星期二Tuesday 星期三Wednesday 星期四Thursday 星期五Friday 星期六Saturday星期日Sunday周末weekend

一月份January (Jan.) 二月份February(Feb.) 三月份March(Mar.)四月份April (Apr)五月份May (May)六月份June(Jun) 七月份July(Jul) 八月份August(Aug.) 九月份

September(Sept.) 十月份October(Oct.) 十一月November(Nov.) 十二月December(Dec.) 二十.季節(jié)( seasons )

南south北north東east西west左邊left右邊right

發(fā)燒have a fever 疼痛hurt感冒have a cold 牙疼have a toothache頭疼have a headache 喉嚨疼have a sore throat

在…里in 在…上;在…時候on 在…下面under在…的旁邊near在…后邊behind與…相鄰next to 在…上面over在…前面in front of

我的my 我們的our 你的;你們的your 他的his她的her

進行體育運動play sports玩;踢play打架fight 游泳swim滑冰skate爬山climb mountains放風箏fly kites跳舞dance唱歌sing畫畫draw彈鋼琴play the piano晨練;做廣播操do morning exercises去遠足go hiking堆雪人make a snowman植樹plant trees pictures澆花water the flowers 照相take pictures 聽音樂listen to music繪畫paint去旅行take a trip閱讀雜志read a magazine集郵collect stamps下棋play chess駕駛drive 飛fly跳jump走walk看look跑run爬climb蕩swing劃row踢kick騎ride停stop等wait愛love嘗taste聞smell剪shear放put折fold寄send

買buy 賣sell逛商店go shopping吃eat 喝drink 有;吃have像;喜歡like幫助help 轉彎turn 居住live 帶take教teach 去go 擠奶milk 猜guess反彈bounce

回家go home做家務do housework 睡覺sleep 上床睡覺go to bed 鋪床make the bed 起床get up醒來wake up穿上put on脫掉take off掛起hang up穿wear

洗 wash洗衣服wash the clothes 喝水drink water 洗碗do the dishes 打掃clean 掃地sweep th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課件模板9篇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會帶上自己教案課件,因此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可以的。教案是學科教育發(fā)展的重要驅動力,如何寫優(yōu)質課的教案?今天推薦一篇網絡文章介紹的是“新目標九年級英語課件”的相關內容,輕松閱讀愉快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課件 篇1

白城市首屆教師技能大賽教學設計

《英語(新目標)》九年級

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 1

白城市第十三中學 劉吉華

一、教學分析:

1、知識背景:本冊書的第三單元已出現了被動語態(tài),學生已掌握被動語態(tài)的基本構成。

2、教材分析:本課為本單元的起始課,主要圍繞the history of inventions 這一話題進行課堂教學和語言實踐。主要涉及的語法項目是被動語態(tài)的過去時和一般現在時。要求學生緊密聯系史實和生活實際,談論發(fā)明的時間、發(fā)明者和發(fā)明的用途。提高學生對被動語態(tài)的運用能力。

3、學情分析: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不太擅長口語表達。部分學生基礎差,接受能力弱。

4、重點及突出方法:被動語態(tài)的用法:動態(tài)呈現被動語態(tài)的變化過程,設立情景與任務,模仿操練,掌握要點。

5、難點及突破方法: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fā)揮多媒體課件形象性的優(yōu)勢,發(fā)揮教師良好的示范作用,注重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無意識的影響。

二、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掌握被動語態(tài)的用法,通過使用When was the …

invented? Who was the … invented by? What was the …used for? 來談論發(fā)明的歷史和發(fā)明的用途。

2、語言技能目標:能在聽的過程中記錄要求獲得的信息;能有效地詢問信息,能與他人溝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務;能自如運用所學談論發(fā)明,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鼓勵學生探究實踐,激發(fā)學生為祖國的強盛而努力學習的愛國熱忱。

三、設計理念:通過學生收集資料、調查報告等活動,實現資源共享,注重跨學科知識滲透,合作學習,共同發(fā)展、全面發(fā)展。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角度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四、課前準備:

1、發(fā)《發(fā)明表》,讓學生查資料,盡可能多地填寫發(fā)明家和發(fā)明時間。

2、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由蔡倫發(fā)明造紙術引出被動句:… was invented …

2、實踐訓練: 1)、讓學生猜測發(fā)明的先后順序,熟悉練習… was invented before/after… 2)、播放1b,聽聽力,使學生感知句型及其應用。3)、競賽:提出問題When was the … invented?讓學生比賽誰的記憶力好,在比賽中強化訓練學生對發(fā)明時間的問答。4)、呈現句式:劃線提問,從而解決Who was the … invented by?中要有

by這一學生理解的難點。5)、提出問題:Who invented the inventions? 練習熟悉Who was the …

invented by? It was invented by …

3、聯系實際,展開討論: 1)、介紹日常生活中的幾種物品的用途,呈現句式… be used for… 2)、引導學生談論日常生活中的發(fā)明的實際用途。

4、能力提高:

設計任務:了解更多的發(fā)明。

設計任務:小組活動,介紹一種發(fā)明。

5、總結:

學生總結,老師總結。

6、評價與拓展:

學生做幻燈片中的習題。拓展思路,提高實踐能力。

7、作業(yè):

完成短文“The most...invention”

六、板書設計:

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It was invented in …-Who was it invented by?-It was invented by …-What is it used for …?-It is used for …

七、反思: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課件 篇2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第八單元說課稿

Unit 8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section B)

田涓

一、教學理念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提出了基礎教育階段的總體教學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fā)展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新教材也處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和任務型教學模式。新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習的內容,設計各種交際任務活動,讓學生在完成活動任務的過程中習得語言,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和交際的能力;同時增強學生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而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做到學在其中,樂在其中,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這套教材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教材中每單元都設計一個或幾個與該單元話題有關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英語獲取信息,用英語進行交流,培養(yǎng)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是初中英語新教材九年級第八單元,本單元的核心話題為“volunteering”,圍繞著主動提供幫助,以觀察圖片、聽力理解、閱讀理解等訓練方式和獨立學習、合作交流、完成任務等形式完成目標語言的輸入,學習

“I will ?”,“I would

like?”等句型和一些重要動詞短語為主要學習內容,并且設置任務型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交際活動中,學會如何正確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習得語言運用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重點詞匯:

●put off, hand out, call up, give away, run out of, clean up,set up, take after, fix up, cheer up, give out, hunger, sign, repair

重點句型:

● I ’d like to work outside.●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 You could give out food at a food bank.2)、依托本單元的語言素材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及自學、創(chuàng)新和溝通能力。熟練掌握“I will ?”,“I would

like?”等句型,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聽說、樂于聽說的良好習慣和學習能力。

4)、在表演和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樂于表達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短文閱讀,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2)通過復述吉米的故事,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采訪及小組合作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3)情感 態(tài)度及價值觀

1)、深刻理解志愿者工作是偉大的;

2)、幫助他人讓你我他更開心,讓世界更美好;

3)、志愿者工作是一種社會文化,是世界范圍的熱點話題。

3.Pair work

重點:“I will ?”,“I would like?”句型及部分重要動詞短語。

難點:做什么樣的志愿者工作及如何去做?

確立重點與難點的依據: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本單元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三、學情分析

學情剖析:初三學生正處于感性向理性的轉型期,求知欲和表現參與意識很強,有一定的邏輯分析能力,同時也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

本單元的主題是開展有關志愿者活動,是學生很感興趣的話題。學生可以采用Teamwork和Role

playing的學習策略,學習新詞匯,掌握重點句型和主要內容,同時能比較好地解決類似問題(志愿者活動、制定活動計劃),既能運用所學知識,聯系實際生活,又能提高解決問題以及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四、教法、學法設計

為達成上述教學目標,根據Go for

it!教材的特點,我們將運用任務型教學途徑,而學生也相應地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單元采用Teamwork、Interview、Telling

stories、Discussion和Role playing的學習策略,掌握重要短語和句型,提高聽說讀的能力。

1、教法設計

教學內容的核心要求符合科學規(guī)律、認識規(guī)律,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正確把握教育教學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fā)興趣,調動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層層任務導入,精講巧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深化教學內容。展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采用視聽法、角色扮演、情景交際法和小組互助型學習法,并把競爭機制引入課堂。

(1)視聽法,主要通過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等方式提供讓學生聽、說的練習機會;

(2)角色扮演和情景交際法,讓學生利用聽力和課文內容進行交流,讓學生進行采訪式、講故事形式在做中學,在實踐中獲得信息,習得英語。

(3)小組互助型學習法,小組合作解決志愿者活動中做什么、如何去做等問題。

對教材的處理上本著,以“舊”啟“新”,以“練”促“學”,以“熟”生“巧”的原則,通過聽說、朗讀、對話、句子接龍和小組表演,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且英語口語表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愉快學習,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2、學法設計

本單元主要的任務就是要讓學生學會運用習得語言知識結合自己談論有關志愿者活動,在任務型活動中學習并鞏固本單元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主要是讓學生學會:

1)、課前預習,嘗試自學;

2)、培養(yǎng)學生大膽發(fā)言、積極思維、合作能力;

3)、課堂認真聽講,養(yǎng)成好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4)、復習鞏固,拓展新知。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讓學生回憶八年級下冊所學的北京大學畢業(yè)生志愿支邊支教活動內容;

2、作學生曾做或想做的志愿者活動現場調查。

(二)、任務型聽力

1、給出一組圖片,讓學生描述志愿者活動,了解他人的志愿者活動,同時復習前部分所學短語。(圖片展示由普通人、名人事跡過渡到本課主要內容自行車男孩志愿者的故事);

2、聽力任務的熱身:學習動詞短語(要求學生讀準發(fā)音,釋義并造句),通過這種方式活用短語從而代替死記硬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為下面聽力和閱讀作鋪墊;

3、聽:聽中找重點短語,理解故事情節(jié)。聽后兩人一組進行模擬記者與志愿者采訪活動。通過情景教學和角色扮演讓學生置身其中,充分體驗志愿者活動并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技能。

(三)、任務型閱讀(聽后留一懸念,志愿者活動中遇到困難怎么辦?)

1、學生找出文章的重要短語;

2、學生找出志愿者男孩做志愿者工作中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句子;

3、讀后串聯聽力與閱讀內容,講述小男孩的故事,訓練口語的同時熟練掌握教材重點難點內容---怎樣去做志愿者工作。

(四)、任務型討論(小組互助性學習,激活學生思維)

創(chuàng)設情景,放手給學生想、做、說的機會。我設計有兩項小組任務型討論,全班分成四小組,每組任選其一:

1、以2008年奧運會為主題,圍繞志愿者活動,展開討論做什么、如何做及為什么做;

2、列舉國際上幾個主要的志愿者組織,如綠色和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等,討論怎樣參加國際組織志愿者活動;

教師巡回并做指導,組成員都積極思考并提出解決辦法,同時每組代表也可去訪問在座老師們的看法,組長記錄并在班上做匯報。最后按語言豐富準確、表述清晰程度、方式方法得當,評出最佳小組,通過這種方式可讓學生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這樣設計的目的是:

(1)、先讓學生自行討論可以避免受教師的想法所局限沒有自己的見解。

(2)、采訪老師既可以讓學生能夠用英語去實際交流,達到學以致用。也可以讓學生從英語教師那里獲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語表達方式,由于這樣的學習方式平時機會不多,因此會讓學生感到很新鮮很有趣味性,在與老師交流時也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

(3)、我認為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學生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既能夠有自主學習的機會,又鍛煉了與他人的合作,并在探索中有其個性思維發(fā)散的空間。

(4)、當學生探討后,以此為內容寫一篇作文。我布置這項作業(yè)的依據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寫作需有明確的動機和積極的態(tài)度,寫作的題目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使他們具有寫作的愿望,這樣他們才能寫作,才能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為了應付教師而做的作業(yè)。

六、板書

Offer help: I’d like to …

I will …

I want to …

You could …

Being a volunteer work you could do and then make a conversation.。is great!

The story of “Bike boy”:

how to help others(listening)—problem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reading)—solution.Phrasal verbs:

put off, hand out, call up, give

away,run out of, clean up, set up, take after,fix up, cheer up, give out, sign, repair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課件 篇3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

Unit 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教學設計

河北省武安市第九中學王肖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是初中英語新教材第三冊第2單元,本單元的核心話題為“talk about what they used to be like”,圍繞著談論過去自己和他人過去經常做的事,談論自己和他人過去的外貌性格愛好,以觀察圖片、聽力理解、閱讀理解等訓練方式和獨立學習、合作交流、完成任務等形式完成目標語言的輸入,學習句型Used to 為主要學習任務,并且設置任務型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交際活動中,學會如何正確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習得語言運用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

2.教學目標

(1)語言目標:談論自己和他人過去是什么模樣。

(2)知識目標

重點詞匯Used to和描述人的外貌和性格的形容詞。

重點句型Mario used to be short, but now he is tall.She used to be shy, but now he is outgoing.I used to have shot hair, but now I have long hair.(3)能力目標:

1)依托本單元的語言素材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及自學、創(chuàng)新和溝通能力。熟練掌握“used to” 句型,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善于聽說、樂于聽說的良好習慣和學習能力。

3)運用CAI或圖片,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培養(yǎng)觀察力和注意力。

4)在表演中培養(yǎng)學生樂于表達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

(4)情感目標:

人是發(fā)展變化的,矮的同學長高了,胖的同學變瘦了,興趣愛好也會較以前有所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學們應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增長知識,健全自己的人格,日趨完善自己。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這一單元的重點在于“used to be 句型的用法”。

難點:掌握表示性格、外貌和愛好的句子表達。used to句型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二. 教材處理: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同時從所教班級學生實際出發(fā),在教材處理上,將重點落在兩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上:一是人物外貌性格的描述和表達,二是used to do 的用法。同時每個環(huán)節(jié)又作了兩次遞進式的演練,這樣可以相對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也是貫徹順序漸進的原則。從中巧妙地穿插圖片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歸納講解,在此基礎上最后進入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以期達到本單元的教學目的。

三.教學方法:

本單元從一開始導入,就以任務型為驅動,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展開師生雙邊及學生之間多邊的對話,并同時輔以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演繹歸納,聽說并重的原則。采用視聽法、問答法,和情景交際法,并把競爭機制引入課堂。

(1)視聽法,主要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展示、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等方式提供讓學生看、聽、說、的練習機會。

(2)問答法和情景交際法,用多媒體展示各種圖片,讓學生利用這些圖片進行交流,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實踐中獲得信息,習得英語。

學生通過談論自己或別人過去和現在的不同之處,來練習used to be 句型。利用圖畫創(chuàng)設情境的形式來練習這個句型。例如:利用懸念法、引申法設置謝霆鋒小時候的照片和現在的照片來對比,讓學生對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明星進行外貌和愛好上的描述,學生會非常的積極,以達到教學目的。

四. 教學手段:

本課時以多媒體為主要教學輔助手段。

五. 教學程序:

Step 1 Revision

Talk about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what they used to be like two years

ago.What did she / he look like two years ago ?

He used to be short./ thin / straight hair / funny./ heavy…

Step 2 Lead in and Activity 1a

some pictures about some stars,ask students to say their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y.Students are very glad.Review the words about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y.T: Who is she/ he?

S: She/ He is…

T: She/ He used to be short, didn’t she/ he?

S: Yes.She used to be thin.She used to have short hair.2.Fill in the chart below with words to describe people. two pictures about a girl.Then ask the students: “What did she use to be?” Let students say their opinions freely, “She used to be ……, but now she is ……” Lead in “used to be”. two pictures about Xie Tingfeng.Guess, “Who is he?” Lead in “He was short when he was a child, but he is tall now.” The students say, “He used to be short, but now he is tall.” Change the hobby about Xie Tingfeng.“He ”

Step 3 Activity 1b

1.Play the tape.The Ss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What did his friends use to look like?

2.Listen again and check up the answers.Step 4 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make sentences.2.Pair works

A: What did you use to look like?

B: I used to be fat, but now I’m thin.What about you?

A: I used to… but now I’m …

3.Report

I used to be heavy, but now I’m thin.My friend …used to…, but now he/sheis …

Step 5 Grammar

used to do sth過去常常做某事,而現在已不做。只有一種形式,即過去式,可用于所有人稱。

1.肯定句He used to get up early.The river used to be clean.2.否定句, 常用didn’t use to或used not to

He didn’t use to smoke.He used not to smoke.3.疑問句,常用Did …use to…?

Did he use to smoke?

4.反意疑問句

(1)She used to work there,(2)You didn’t use to be tall, Step 6 Play Games----Lucky 52

The students choose a number from 1 to 9 and look at the picture to

answer the question.If the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 correctly, he will get a prize.Step 7 Exercise

Ask the students to do some exercise.Step 8 Homework

Write an article about you, including the changes about the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y.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課件 篇4

?

新目標英語九年級上冊

Unit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SectionA(1a-2c)Shangma Primary School Zhao Xiaoyan 教案設計

一、Teaching aims:(教學目標)Language goal(知識目標):

掌握以下詞匯:flashcard,vocabulary,aloud,pronunciation Talk about how to study English Ability goal(能力目標):

學習使用“How do you study …? ”及其答語“I study by …” 句型

Emotion goal(情感目標):

Talk about the ways of studying English;(談論學好英語的方法)Give them the confidence to learn and enjoy English.(幫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二.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ies(教學重難點)how 副詞,“怎樣,如何”,對于方式,手段等的提問;

by 介詞,“用……的方式”, “以……的方法”,后跟名詞或動詞的-ing形式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learn English? I study/learn by listening to tapes/ by working with friends…/by studying with a group...三.Teaching steps(教學步驟)

Step 1 Lead-in with a free talk(自由對話導入新課)(2分鐘)

Greeting with the students;Hello,everyone1Welcome back to school.I’m very happy to see you again.Most of you got good grades last term ,congratulations!Of course,don’t lose your heart if you didn’t get good grades.OK , Today ,let?s talk about how to study for a test and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展示課題)

Step 2 Pre-task(3分鐘)

T:Learning to learn is very important.And learning to pass a test is also important.You know we can study by many different ways.Now Let’s ask you how to study for a test.T: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Lili? S:read the textbook.T:Oh,you study by reading the textbook.讓學生給出不同的回答,強調語言結構verb+by/with gerund.,教師不斷強化句型,讓學生有個模式進行訓練。

Step 3 While-task(38分鐘)

1.Task1 1a checking the ways you study

Ask a student to read the ways.T:Check the ways you study for an English test and add other ways you sometimes use.Then ask questions to check their answers.2 Task 2 1b Listen carefully for the tape(仔細聽力練習)First let the students look at the picture,and say how do they study.: By making flashcard, by listening to tapes, by asking the teacher for help Then listen to the tape, write the letters from the picture above.Next check the ansers:(1)Mei studies by making flashcards, so the answer is ??a”.(2)Pierre(皮埃爾)studies by asking the teacher for help, so the answer is ??c”(3)Antonio(安東尼奧)studies by listening to the tape, so the answer is ??b”.Task3 Pairwork

Talk about the ways of stuying with your partner? A: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B: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4Task4 2a Listen to the tape, check the questions you hear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rough the questions.Then ask them to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Check the answers.2a Listen again and match the answers.Ask them to read the answers,then match the answers with the qustions above.Finally,check the answers.5Task5 2c Pairwork

Make conversations us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2a and 2b.A; Have you ever studied with a group? B:Yes ,I have.I?ve learned a lot that way./ No ,I haven?t.Step4 Homework(1分鐘)

1,Finish Self-check.2,write down the ways of learning you know.Step5 Ending words.(總結下課)(1分鐘)

Well ,that?s all our today?s lesson.I had a great time with you..See you later.板書

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I study by reading textbook.by making vocabulary lists.by asking the teacher for help.by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s.read aloud

speaking skills How/What about doing sth.? too… to…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課件 篇5

maybe也許 countryside鄉(xiāng)村 camera照相機 film膠卷

drink飲料 bring帶來 weatherman 天氣預報員 cut割;切

degree度數 stop阻止 pack打包/行李 snowman雪人

nothing much沒什么 look forward to盼望 go climbing去爬山

It doesn’t matter.沒關系 best wishes最真摯的祝愿

in the world全世界 That’s a pity!真糟糕/遺憾!

go sightseeing去游覽 have a picnic去野餐

1) Listen! Tomorrow’s weather report is on the radio.

聽!收音機里正在播放天氣預報。

2) I hope you won’t forget us. 我希望你不要忘記我們。

3) The snowmen will slowly becomes water when it gets warm.

當天氣變暖時,雪人會慢慢變成水。

4) I will send you a postcard. 我會給你寄一張明信片。

5) I’m waiting for your answer. Please write to me soon.

我在等你的來信。請盡快給我寫信。

6) Thanks for inviting me. I’d love to go with you.

謝謝你的邀請。我很樂意和你去。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課件 篇6

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 8第一課時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英語人教版九年級Unit8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本課的中心話題是提供幫助。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利用自己的特長為他人社會做事情。整個說課我將分成四個大部分進行講述:即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指導、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提供幫助,整個單元的內容是圍繞提供幫助,以及志愿活動展開生動、活潑的對話,和閱讀。而且這些志愿活動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通過本課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談論自己幫助別人的方式,學會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從而關注身邊的生活環(huán)境,從小事做起。引導學生體會志愿活動,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yè)。

(二)教學目標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關于總目標的具體描述,結合第八單元的教材內容,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細化:

Knowledge and Ability objects(知識與能力目標):(1)重點詞語 :重點掌握如下描繪性的形容詞 clean up hunger homeless cheer up give out(2)重點句型:I'd like to work outside. You could give out food at a food bank(3)培養(yǎng)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語言目標進行簡單的語言訓練的能力.(4)能夠聽懂磁帶上的每句話.Course and Methods(過程與方法):可采取小組討論的方法進行知識與技能的訓練,調動已有的知識、根據情景推測句子的含義。Moral object(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增強愛心,同情心,以及社會責任感。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教學重、難點)

1、Key point:一般將來時的應用.2、Difficult point:一些動詞短語的用法.Teaching Methods(教學方法):Watching and describing methods listening method Pairwork Teaching Aids(教具):Tape pictures small blackboard

二、教法分析

1.教學設計思路與教材處理:

《新目標英語》中的具體語言目標是通過各種各樣的Tasks來實現的;學生需要運用具體而特定的行動來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整個教學過程中,各種語言結構與語言功能與不同的學習任務有機的結合。任務活動所謀求的效果不是一種機械的語言訓練,而是側重在執(zhí)行任務中學生自我完成任務的能力和策略的培養(yǎng);重視形式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參與和在交流活動中所獲得的經驗。因此本節(jié)課我將始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實施特定的語言行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Learning by using, learning for using)。2.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用flash 軟件將本課所需要的動畫、錄音、圖片、文字、圖表和音樂制成CAI軟件,使抽象的語言變得直觀,為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創(chuàng)設情景,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互動的多向交流。

三、學法指導

新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依據課改的精神,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1、學習方法的指導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以及思維能力。用生動的課件調動學生的感官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

2、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我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一種開放的,和諧的,積極互動的語言氛圍,把課堂變成有聲有色的舞臺,讓學生在樂中學。

3、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通過連貫的聽說讀寫,游戲,競賽等,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4、學習策略的指導

本節(jié)課將在課堂活動中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的學習小組,讓他們圍繞著課堂任務分工合作,在活動中相互探討、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從而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體驗,發(fā)展他們的能力。創(chuàng)建開放式,探究式的課堂,有意識滲透學習策略的訓練。我讓學生觀察課件畫面,回答問題,讓學生學會使用認知策略;讓學生表演對話,實現交際策略;引導學生交際,主動練習和實踐,是調控策略的體現。充分利用多媒體,錄音,卡片等是資源策略。

四、教學過程

Step1.Discuss and write(導入新課)

1.Ask questions: 1)Have you ever helped others? 2)How do you feel about helping others?

3)Can you tell us your experience of helping others? Ask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in small groups

Step2.Guessing games(猜游戲--新單詞)

Show some pictures with the new verb phrases, let the student guess the meanings of the phrases in small groups.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six groups, have a competition.Step 3.Brain storm(頭腦風暴自主學習)

Ask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bulletin board and then list other ways they could help people.Step4.1b.Listen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聽的技能)

Ask the student just listen for the first time, then write for the second time.Check the answers.Then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four conversations with their partners

Step 5.Summary(梳理歸納)

clean up.cheer up.give out.Use the game to practice the phrases.Step6.1c.Pairwork(英語交際能力)

Call their attention to the example in the speech bubbles in 1a,ask them to make up similar the conversations to class.Step7.Homework

Tell the students to do the homework:

1.Make up one sentence wi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phrasal verbs:

clean up.cheer up.give out.2.Practice conversations with partners after class

五、板書設計

Unit 8 I’ll hel 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The Period 1 Phrasal verb:

1.clean up—make a place clean and tidy, put things in order We should always clean up the dirty parts of the sea.2.cheer up—make someone feel happy The good news cheers everyone up.3.set up —We are going to set up a food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課件 篇7

1.aloud adv.出聲地(使別人能聽得到)朗讀是學英語的一個好方法。

▲loud adj.大聲的,聲音洪亮的,loud—louder—loudest 他說話聲音很大以便于每個人都能聽得到他。▲adv.loud—louder—loudest don’t talk so loud.the kids are reading. 說話小聲些,孩子們正在看書。(speak)louder,please!請再說高一些!▲loudly adv吵吵鬧鬧地,噪聲地 我聽到有人在使勁敲門。

they are talking loudly in the next room. 他們在隔壁說話聲很大。她聲音很甜美。

她提高了嗓音隊便于別人能聽清楚。因為咳嗽,他失聲了?!鴑oise n噪音,吵鬧 別弄出那么大的噪音。

i heard a strange noise outside. 我聽到外邊奇怪的聲音。

▲sound n.(自然界中的)聲音,響聲 聲音的傳播比光慢。

3.memory n.(計算機的)儲存器

a lot of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the memory. 計算機的儲存器能儲存很多信息?!鴑.記憶力

車禍后他的記憶力很差了?!鴑.回憶,懷念

我對童年有美好的回憶。

▲memorize/memorise vt.記住,背過 他能很快記住很多單詞。

4.frustrate vt.使失望,使沮喪 他上大學的夢想遭受挫折。

▲frustrating adj.令人失望的 他所說的話很令人失望。

她覺得看英語電影很令人失望(因為看不懂)?!鴉rustrated adj.失望的,沮喪的 當他再次考試沒及格后,他很失望。5.add vt.增加,加

she tasted the soup and added more salt. 她嘗了嘗湯,又加了些鹽?!鴄dd to 增添

他的到來給我們添了很多麻煩。

▲add up to 總計達??,加起來?? 我們班上學生的數目加起來是55人?!鴙t.補充說,又說

他和我們說了再見,又說他會再來看我們的。我們隊贏了的消息令所有的人很激動。那場足球賽很令人激動。

當聽到那個消息,我們很激動。

7.speak(speak—spoke—spoken)說(語言),講話 你會說法語嗎? 你知道誰要在會上發(fā)言? 當我給他打電話時,他正在和他的朋友談話。你們在說什么? ▲say 說(后接說的內容)他在會上說了什么? 她說下周回來?!鴗ell 告訴

tell sb sth 告訴某人某事(接雙賓語)是誰告訴你的那個消息? ▲講,說

tell stories講故事,tell a lie撒謊,tell the truth說實話 我小的時候,奶奶經常給我講故事。

don’t believe him!he is telling a tie. 別信他!他在撒謊。

老實說,我不太同意你的意見?!鴄dj.巧完整的,完全的 你會造完整的句子嗎? 他對我來說完全是陌生的。

那時我們之間的秘密,所以不要告訴別人?!鴄dj.秘密的

咱們不讓別人知道此事。泄露秘密。

10.impress vt.使感動,給??深刻印象 他的事跡給在場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個國家的美景打動了我們所有的人。、、▲impressed adj.(被)感動的 我們被他的話所感動。

11.native n.當地人,本國人

我們在巴西度假時,就像當地人那樣生活。the kangaroo is a native of australia. 袋鼠是產于澳洲的動物。

▲native speaker 生來就說某種語言的人

他的英語說得太好了,我們都認為他是個本地人?!鴑ative language 母語

馬克思出生在德國,法語是他的母語。important phrases(重點詞組)2.first of all 首先

5.spoken english 英語口語 8.1ater on 以后;隨后

10.native speakers 生來就說某種語言的人 11.not at ail 根本不;一點也不 12.end up 結束

14.make up 組成;編造

15.enjoy doing sth 喜歡做某事 16.take notes 做筆記 17.make mistakes 犯錯誤 19.read aloud 朗讀

20.have trouble(in)doing sth 做某事有困難 你怎樣準備考試? ▲study for a test prepare for a test 準備考試 一 昨天晚上我打電話時你在干什么? 一 我在準備數學測驗。我聽錄音準備英語測驗。

▲by 靠,用(方法,手段等),后接動名詞(doing?)he makes a living by repairing bikes. 他靠修車為生。

▲listen vi.后加to再接名詞。當我到家時,姐姐正在聽音樂。聽!有人在敲門。

他靠求助于老師來學習。

▲ask sb for help求助于某人

— 如果你有麻煩,你可以求助于我。一 謝謝。我會的。

你曾經和朋友練習過會話嗎? ▲ever adv.用于疑問句和否定旬中,“曾經” 你擔心考試會不及格嗎? 聽錄音怎么樣? 今晚去看電影怎么樣? 靠朗讀來練習發(fā)音怎么樣? read aloud 朗讀

reading aloud is very helpful in leaning english. 朗讀在學英語中很有幫助。

▲a lot 代表一個不可數名詞。例如: 他雖然很小,但他知道很多。別那樣和父母說話。

8.it improves my speaking skills. 它能提高我的口語技巧。

▲improve vt.改進,改善,提高 他的工作在慢慢改進。他的發(fā)音大大提高了?!鴖peaking skill 口語技巧 listening skill 聽力技巧 聽懂不同的聲音很困難。

▲too + adj./adv.+ to do “太??而不能??”。又如: 他太小,不能上學。她跑得太慢追不上我。

▲ask sb about sth 詢問某人關于??的情況

ask her about the pen that you lost.she may have found it. 問問她你丟的鋼筆,也許她撿到了。誰能告訴我記單詞的最好辦法是什么? 她說記流行歌曲的歌詞也有點幫助。教英語是我的工作。

▲a little有點,代表不可數名詞,其反義詞為a lot。你的咖啡里想加糖嗎? 一yes.just a little. 好,要一點點。

12.he’s been learning english for six years and really loves it. 他學英語有六年了,并且很喜歡它。

▲“has/have been doing sth”現在完成進行時,表示從過去某一時間開始持續(xù)到現在,還要進行下去的動作。又如:

she has been learning english for 5 years. 她學英語有五年了。

he has been reading for 2 hours and hasn’t finished it yet. 他看書有兩個小時了,但還沒有完成。

他發(fā)現看英語電影很令人失望,因為人們說話太快。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我喜歡打籃球。

▲find sb/sth + n./adj./doing “發(fā)現某人??”,后面的“n./adj./doing”作賓語補足語。又如:

我發(fā)現他是個勤奮的學生。我發(fā)現物理很難學。

當她到家時,她發(fā)現他躺在床上病了。她補充說和朋友練習會話一點幫助都沒有。照看孩子們是她的工作。

▲not?at all 一點也不,用來加強語氣,又如: 我一點也不同意他的意見。

我們會因為某件事變得很激動,最后用漢語來描述?!鴈nd up達到某種狀態(tài)或采取某種行動,又如:

at first he said nothing but he ended up apologizing. 一開始,他什么也不說,到頭來還是道了歉。

我正在就關于學習英語作調查。我能問你幾個問題嗎? ▲do a survey about sth/doing sth 關于??作調查 上周,我們就網上沖浪作了個調查。

▲some用于疑問句時,表示希望得到肯定回答,如果只是詢問信息,可以用any代替some用于疑問句和否定句中。又如: 你能借給我些錢嗎?(希望得到肯定回答)did you buy her any gifts? 你給她買禮物了嗎?(詢問信息)17.1 often keep an english notebook. 我經常記英語筆記。

▲keep vt.記錄(某事),在某物上做書面記載 她寫日記有20多年了。

i have the habit of keeping notes. 我有記筆記的習慣。

most of the students love reading. 多數學生喜歡看書。

19.1 make mistakes in grammar. 我在語法方面老犯錯誤。

▲make a mistake/make mistakes 犯錯誤 當說英語時不要怕犯錯誤。by mistake 錯誤地.

你知道炸薯片是被錯誤發(fā)明的嗎? 我不知道怎樣使用逗號。我不知道該做什么。你能告訴我何時出發(fā)嗎? 你為什么不加入一個英語俱樂郝來練習說英語昵? 當交通很擁堵時,你為什么不騎白行車上學呢? ▲join加入某組織成為其中的成員,take part in參加某種活動,attend參加會議,報告,演講等。例如:

his father joined the party in 1976. 他爸爸是1976年入的黨。

工作之余人們經常參加體育活動。

i attended an important meeting yesterday. 昨天我參加了一個會。我沒有同伴一起練習英語。老師有話要說。

he has no room to live in. 他沒有房子住。

起初,對我來說聽懂老師在班里講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鴉irst of all 最初,首先

first of all she just smiled,then she started to laugh. 最初她只是笑,后來才放聲大笑。對我來說學好物理很難。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english.學英語很重要。

一開始,她說得太快了,我不能聽懂所有的話。他起初沒錢,可是后來相當富有了。

▲not?every + 可數名詞單數 = not all + 復數名詞表示部分否定“并非所有的”又如: 你沒必要記住所有的字。不是所有的學生都住得離學校遠。

后來,我意識到如果有些詞聽不懂沒關系?!鴏ater on 后來,以后

起初事情進展地很順利,但后來他們遇到了麻煩?!鴕ealize vt.意識到,認識到(有一個逐漸認識的過程),不用于進行時和被動語態(tài)。例如: 總有一天你會意識到你錯了。

▲that引導的是realize的賓語從句,在賓語從句中又出現了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旬。例如:

如果你不會開車沒關系。

我還害怕在班里發(fā)言,因為我怕同學會嘲笑我。

▲be afraid of sth/to do/of doing sth 害怕/不敢/恐怕做某事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我過去常常怕黑。

she’s afraid to go/of going out alone at night. 她害怕夜晚獨自出去?!鴐ight 表示可能性

他可能知道她的電話號碼,但我不確定?!鴏augh at sb 嘲笑

it’s bad manners to laugh at people in trouble. 嘲笑陷入困境的人不禮貌。

我認為做大量的聽力練習是成為一名好的語言學習者的秘訣之一。他是喜歡足球的學生中的一員。

另一個我發(fā)現很困難的東西是英語語法?!鴗hat引導的是定語從句,修飾another thing,that在定語從句中作found的賓語。又如: 我能為你做點什么?(你買什么?)然后我用學過的語法造有獨創(chuàng)性的句子。

▲start/begin to do sth = start/begin doing sth 開始做某事 真是不可思議了,這樣做很有幫助。

▲it's amazing + 從句/to do sth “??真是太驚奇了”。在國外遇到老朋友,真是太驚喜了。

現在我很喜歡英語,并在這學期得了個“a”?!⒁猓骸癮”前邊用不定冠詞,選用冠詞時要看字母的發(fā)音,即元音音素開頭的用“an”。例如:

在單詞“hour”里面,有一個“u”和一個“r”。她造完整的句子有困難。

▲have trouble in doing sth 做某事有麻煩/困難 he had trouble in understanding native speakers. 他聽外國人說話有困難。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課件 篇8

restaurant飯店 bank銀行 another另一個 Queen皇后

market市場 dormitory宿舍 playground運動場 lucky幸運的

in the middle of在---的中間 police station警察局 next to在---的旁邊

sports stadium運動場 in front of在---的前面 in the front row在前排

1)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post office?

打擾了。怎樣可以到郵局 ?

2)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train station, please?

請問你能告訴我去火車站的路嗎?

3) Is there a No.25 bus-stop near here? 這里附近有25路車的車站嗎?

4) Walk along this street./ Go straight down this street.

沿著這條街一直走。

5) Go past the department store. 走過百貨商店。

6) Turn left into Park Road. Take the second road on the right.

向左轉入公園路。走右邊的第二條路。

7) It’s five kilometers away. It’s a long way from here.

離這大約5公里。離這有一段很長的路。

8) It’s 100 metres along on the left. 沿這一直走,在左邊大約100米處。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課件 篇9

八年級英語教學設計

Unit2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SectionA(3a-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詞匯及短語:spend…doing ,set up ,put…to good use ,not only…but also ,put off ,coach ,cheer up(2)、運用提供幫助的句型:You could help coach a football team

2、能力目標

(1)、運用目標語言,能比較流利地講述自己能夠做的事情。(2)、理解not only…but also 句型的用法。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增強實際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學生為他人著想,熱愛公益事業(yè),樂于助人的優(yōu)良品質。

二、教學重點

1、能夠運用語言和語法知識進行閱讀并理解文章意思。

2、學會如何提供幫助。

三、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Not only do I fell good about helping other people ,but I get to spend time doing what I love to do

四、教具:錄音機

五、課堂教學設計

1、Duty report

2、Warm-up,學校打算開展志愿者活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設計自己能夠做的事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Lead-in,老師提問,T:There three special students in No.77 High School,do you want to know them?展示書上的圖片,讓學生提問,閱讀理解短文,設法找出學生提出的問題的答案,當學生閱讀時,教師列出重點詞匯、句式,加深學生的印象,最后放錄音,鞏固課文內容。

4、教學操練3b、4 讓學生小組討論解決的方法,由兩三組同學表演他們的對話,使他們能流利地用英語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關心和幫助他人。

5、Survey : 利用課文4的表格,詢問同學的興趣愛好以及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做哪些幫助人們的事,培養(yǎng)學生在設計生活中運用本課所學內容,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6、難點破解

(1)、not only…but also,用來連接兩個并列的成分,also可以省略,連接并列主語時,謂語動詞用就近原則,Not only the students but also the teacher is running.(2)、連接兩個并列句,以not only開頭的句子要倒裝。(3)、否定式為neither …nor.7、小結

(1)、掌握本課生詞及重點用法。(2)、能用所學內容給他人提供幫助。

8、布置作業(yè)

假設你們班打算去敬老院慰問,根據他們的愛好,為他們安排合適的事情。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能學習到一定的閱讀策略,通過復述和寫作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會有所提高。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十二篇


老師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課件,寫好教案課件是每位老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精心準備的教學教案能夠指導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充滿了深意,感謝您的支持期待為您提供更多卓越服務!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1】

給下面的詞語注上拼音,注意隔音符號。

()() () ()() ()

皮襖 飄 提案 添

將下列音節(jié)的錯誤改正過來。

武:ǔ(wǔ) 有:yiǒu(yǒu) 言:yián( ) 雨:yǚ( )

約:y( ) 窩:uō( ) 女:nǔ( ) 預:ǜ( )

屈:qǖ( ) 優(yōu): yiōu( )

巧記漢語拼音口訣大全

拼音復習:

復韻母:ai ao ou iu ie e er

ai ao ou yuo ye yue er

愛 嗷 歐 優(yōu) 耶 約 耳

鼻韻母:an in n ang ing

an yin yun ang ying

安 音 暈 昂 英

整體認讀音節(jié):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只 吃 詩 日 姿 次 思 衣 屋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魚 耶 約 因 云 淵 應

in: jin lin bin pin min nin qin xin yin

今 林 彬 品 民 您 親 心 銀

ing: jing ling bing ping ming ning qing xing ying 晶 靈 兵 萍 明 寧 情 行 英 en: ben pen men fen nen gen ken hen wen 本 盆 門 奮 嫩 根 肯 很 文

eng: beng peng meng feng neng geng keng

崩 彭 萌 風 能 更 吭

heng weng

哼 甕

多音字

1、課文中:發(fā)相 似 當 扇悶幾 看 磨 倒 作 爪 乘 參 舍 溜 量 處盡 調 給 落似 應

2、語文園地: P15 晃 朝假好

易錯的字音

1、鼻音與邊音:弄 內 納難 惱 怒

2、前鼻音與后鼻音:勁 峰誠 震 逢 精 緊 醒 境 形 欣 瓶

3、平舍音與翹舌音:粗 者促 阻 楚 初

4、方言音:夢 括 浸 藥鞋 吞 繩 倆 階 咱 遍 些

漢字

會認200個字(P158-160),會寫300個字(P161164)

易混淆的字:

1、耍要 些此 釣鉤 峰逢 紀記 倍培 訪坊 嬌驕 內納 境鏡 堅豎 爪瓜 藍籃 撿揀 狀壯 魚漁 退腿 搶創(chuàng) 倆兩 予矛

形近字和音近字 P82加偏旁識字。

3、帶

查字典

部首查字法

詞語

一、每課詞語P165170,會認會寫并能理解運用,其中2字詞語307個,3字詞語13個,四字詞語38個。

二、 特色詞語

1、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 P114 P71

AABB ABAC P99 ABB P131

四字成語 P132 八字成語P114 帶反義詞的成語P81

4、表顏色的詞 P49

5、P50 匆匆地( )( )的 ( )得 ABB式 P131

AABB 又A又B 不A不B P99

三、組詞:減一減 P16 P32 加一加 P82 同音形近音近字 P64

句子

一、日積月累

1、名人名言(學習類) P32 P69

2、諺語(祖國風光) P90

3、古詩名句(寫景) P98

二、特殊句

被字句 把字句反問句設問句比喻句(P45)擬人句(P54)

標點

1、逗號句號冒號 引號感嘆號 頓號

2、引用人物語言的三種形式P31

在句子中理解詞的意思

1、一詞多義 P98

2、理解古詩中重點詞句的意思P35 P84

聯系上下文......) P38 P105 P107 P121

閱讀

一、主要內容

二、受到的啟發(fā)、懂得的道理、體會 P54 P67 P68 P118 P125 P41B P106

三、過渡句 P75 中心句 P85

四、1、根據提示回答問題 P7 P10 P19 P21 P26 P55 P75 P109 P117(文中小泡泡)

2、每課課后問題

3、提有價值的問題

背誦

1、P15古詩《小兒垂釣》

2、農諺歌謠(瓜果蔬菜)P64

對子(描寫秋天)P49

4、三字經 P131

5、全背:9課《古詩兩首》21課《古詩兩首》P37

趣味語文

1、 繞口令P50

2、編字謎P132

3、成語故事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重要知識點歸納

[基礎知識]

字音:本冊“我會寫300字,我會認200字”,要求學生讀音必須正確,會選擇正確讀音。

例如:沾水(zhān zhàn) 湊成(còu zòu)

吹拂(fú fó) 驟降(zhòu jù)

字形:其中“我會寫形近字”,能用“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組詞。

字義: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意思就各不相同。因此,學生要學會給詞語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光:①光線 ②只,單 ③一點兒不剩 ④榮譽 ⑤身體露著 ⑥景物 ⑦平滑

抽:①吸②(植物)長出③減縮,收縮④打⑤取出一部分

(1)小麥抽穗了。

(2)他把鞭子揮一揮,猛抽了一下。

(3)我從書架上抽出我最喜愛看的書。

(4)這件衣服洗后,抽了一厘米。

(5)爸爸一寫材料就不停地抽煙。

聽寫:書后詞語表中的生詞、以及生字所組的詞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功夫下在平時,每天聽寫,使聽寫形成習慣。)

另外,配合一些單項練習進行鞏固積累。

同音字、形近字組詞:(告訴學生考查的方式是多樣的,既可以組一詞,一字多組又可以進行改錯字練習。)

俏()尖()掠()拂()聚()泳()趕()妝()濱()誦()紫() 悄()塵()涼()佛()驟()詠()敢()裝()賓()頌()緊()

例如:

靜(安靜)(平靜)(寂靜)

凈(干凈)(潔凈)(洗凈)

境(環(huán)境)(邊境)(處境)

例如:明明的小手洗得真干靜。(干凈)

上課了,操場立刻安凈下來。(安靜)

我們從小就要懂得保護周圍環(huán)靜。(環(huán)境)

多音字組詞:(一字多組)

圓圈羊圈 熟悉熟透 將軍將領 勞累積累

油炸爆炸 出差差生 撒手播撒 掙斷掙扎

例如:

將jiāng(將軍)(將要)(將來)

jiàng(將領)(大將)(將士)

近義詞:

注視——凝視 鮮艷——艷麗 呼吁——號召

立即——立刻 銳利——尖銳 展開——張開

反義詞:

動靜 得失 吞吐 詳略 攻守 進退 始終 呼吸

清——濁 廉——貪 功——罪 正——偏 是非

照樣子寫詞語

ABB: 紅彤彤 金燦燦 綠油油 興沖沖 笑嘻嘻

AABB:結結實實 零零星星 郁郁蔥蔥 密密麻麻

ABCC:風塵仆仆 白發(fā)蒼蒼 風度翩翩 白雪皚皚

AABC:栩栩如生 面面俱到 戀戀不舍 躍躍欲試

ABAC:自由自在 人山人海 誠心誠意 惟妙惟肖

添數字:一心一意 七嘴八舌 三頭六臂 四面八方

詞語解釋:(根據詞義寫詞語)

光彩奪目:形容顏色和光澤非常耀眼。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齊放,顏色艷麗。

挨挨擠擠:(人、物)緊緊靠攏在一起。課文指荷葉長得很茂密,互相擠在一起。

小巧玲瓏:形容小而靈巧、精制。

零零星星:零碎的,少量的。

歡歌笑語:歡樂地歌唱談論。形容非??鞓?、熱鬧。

成千上萬:形容數量非常多。

饑寒交迫:饑餓和寒冷同時逼迫。

皚皚白雪:潔白的雪。

郁郁蔥蔥:(草木)蒼翠茂盛。

填量詞

一()燕子 一()細線 一()細雨 一()贊歌

填上恰當的詞語

明確“的、地、得”的用法,通過舉例知道什么是動詞、名詞、形容詞即可。告訴學生考查形式多樣(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既可以補充完整也可以進行詞語搭配或連線。

(肥沃)的土地 ()的大雪 ()的姿勢

抄寫句子:學會積累文中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梢圆捎寐爩懙姆绞剑鲞m當的檢查,強化記憶。抄寫時做到:不多字,不落字,標點也要抄正確,書寫工整規(guī)范。

加標點:主要練習有提示語的句子。

關聯詞語:要求在讀懂句子的基礎上,再進行選擇填空。

(并列)又……又…… (并列)有的`……有的……

(因果)因為……所以……

(假設)一……就…… (假設)如果……就……

(轉折)雖然……但是

(選擇)不是……而是……

(條件)既然……就…… (條件)只有……才……

(條件)只要……就…… (條件)只要……也……

(條件)不光……都……

①()你表達了自己的愛,再稚拙的禮物他()會覺得珍貴無比的。 ②()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錯誤,()我們決不能忽略它。

③()太陽離地球太遠,()我們并不感覺到它有那么熱。

④()我們上課不專心聽講,()不能學到新知識。

⑤()她是阮恒的朋友,()阮恒準備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挽救她的生命。 ⑥()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

⑦()沒有太陽,地球()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仿寫句子(以比喻句為主,本體喻體比喻詞,比喻要準確恰當)

……像…………仿佛……

反問句:就是通過反問的句式,來表達更加肯定的語氣。為了使學生更快地掌握反問句式,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出一些通俗易懂的、表達意思明確 的小例句進行練習:

例1 今天數學口算,小紅做得又快又準,她怎么能不高興呢?

例2 已經上課了,你怎么還說話呀?

“過渡句”。

2.寫一段話:能夠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想象,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

習作

園地一:用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園地二: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

園地三:介紹自己的外貌、性格或愛好。

園地四:你有哪些本領?是怎樣學會的?寫一寫。

園地五:寫寫你和父母之間,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園地六:選擇一樣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展開想象,寫一寫。 園地七:把你最想寫的內容寫下來。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新詞,認讀10個字,學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并學重點是理解最后兩個自然段,體會少年當時的動作及表情,理解“熱那亞少年很需要錢,為什么又把那些錢扔回去?”

難點是感受并理解熱那亞少年撿錢和扔錢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易錯生字,新詞卡片;課件一:反映少年“衣衫襤褸”及“大義凜然時”的圖片;課件二: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課件;課件三:最后兩個自然段的文字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熟讀課文,學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略)

一、復二.齊讀課題,激發(fā)情趣:

1、談話:課前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一位少年朋友,他就是:(指板書)

2、齊讀課題:意大利的愛國少年。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由學生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完之后說說你對這個少年產生了怎樣的情感?

2、自由談感受:你對文中的少年產生了怎樣的情感,并把有關詞語板書出來。(老師根據學生說的不同方面的感受,讓學生把感覺少年可憐和可敬的詞語分別寫在黑板兩側作為副板書,再進行歸類。)

4、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問題?畫上問號。

5、利用工具書或問周圍的同學試著解決所提問題,如果還解決不了一會兒向全班提出。

6、再次質疑,老師板書學生問題:

(1)少年那么需要錢,為什么還把它扔回去?

(2)那些人好心給少年錢,他卻用錢砸那些人,是不是沒有禮貌?

四、品讀課文,感悟文中描寫少年窮困,悲慘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句。

1、導入,引發(fā)思考:根據我們對課文的了解,這個少年需要錢。

2、投影:少年()需要錢。問:他不僅需要,而且是怎樣的需要?(極為)(特別)(萬分)。

3、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讀課文,用曲線畫出有關語句。

教師根據學生所讀的語句可采取以下方法導讀:

(1)課件出示“衣衫襤褸”的少年形象,理解詞義。激發(fā)情感。

問:看到這樣的一位少年你想到什么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好嗎?

(2)課件出示文字:他的衣服太破了,他還想給父母買點什么,這兩年他沒有賺到一分錢。:

問:讀到這里你心里又想到什么?(學生可能會說:真可憐!真不容易!)讀出你的心情。

(3)課件第二自然段文字(略):學生自由練引導學生結合“那些人”的做法理解“低聲”,撿”,“躺”,“拉”等做法,感受少年的心情。(雖然錢是被人扔過來的,雖然他心里不高興,但是他顧不得了,他太需要錢了)

(5)板書:扔

愿意讀讀嗎?

(6)小結:一個十一歲的少年就經歷了這樣的悲慘遭遇,太可憐了!此時,他最需要的就是什么?

(7)板書:錢

(8)有了錢就可以怎樣?

五、研讀表現少年愛國的部分。抓住詞語,展開想象,感悟少年的內心,讀出感受。

1、導入:少年如此需要錢,但他得到錢后為什么又扔回去了?

2、板書:扔

3、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瀏覽課文,讀出找到的語句(最后一句)

4、課件出示:雖然(),但是(),所以()。

5、引導學生用關聯詞語回答問題。也可以用其他的關聯詞語(盡管——可是——因此——。)〔點評〕: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可訓練點適時適度地加強語言訓練,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6、你覺得最令你敬佩的是這個少年的哪些做法?自由讀。畫出有關詞語。

7、自由結合,小組討論,交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匯報。(談看法,抓詞語,朗讀,表演等。)

8、引發(fā)爭論:少年的這種做法是不是不禮貌呢?(引導學生感悟“那些人”的做法。再次感受少年對祖國的熱愛。)

9、再塑人物形象:課件出示“衣衫襤褸”圖,問:開始我們心中出現的少年令人憐憫,同情。此時你心目中的少年又是怎樣的形象呢?如果讓你再畫一幅畫,你準備怎樣畫?

課件出示幾種圖像,啟發(fā)學生想象,從而樹立起人物在學生心中的形象。

10、總結升華: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對祖國這種神圣的愛使得這個衣衫襤褸,貧窮無助的少年在金錢面前顯得高大,堅強,勇敢。面對這樣一位少年你想用什么方式表達出你的敬佩之情呢?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3】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磁帶;一片樹葉

教學過程:

一、實物展示激趣揭題:

1.簡單介紹自己所帶的這片葉子。

2.觀察手中的樹葉,小組討論:葉子有長得完全相同的嗎?

3.教師:你們喜歡葉子嗎?覺得葉子美嗎?愿意做一片葉子嗎?

4.板書激趣:

做一片美的葉子

二、初讀課文。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

形態(tài)各異乳汁奉獻整體位置輸送茁壯

中間肥美飄零回歸蔥翠嫩綠

2、自由讀,說說哪些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解釋疑難詞意,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5、讀句子,指導長句有破折號的句子的讀法。

(1)無數片不同的葉子做著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

(2)每一片葉子形態(tài)各異——你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

(3)春天的時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天變黃;冬日飄零——回歸大樹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四、感知全文。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師相機強調“美,奉獻,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葉子”等詞句。

3、學生質疑,教師歸納。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作業(yè)設計: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 欣賞作者詩一般的語言,感悟葉子的外形之美和內在之美,學習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教學重難點: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內涵。

教學準備:

1、請學生課前收集并了解有關葉子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等自然知識。

2、有關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異奉置輸

2、讀句、讀文。

二、細讀課文。

(一)欣賞葉子和大樹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2、談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語句也寫出了葉子的“美”?

(1)找出有關詞語。

(2)讀句子。

(3)再次欣賞錄像片或一些優(yōu)美的圖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詞語,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葉子和大樹的美。

4、指導朗讀。

(二)感悟葉子和大樹的關系,體會葉子的內在之美。

1、讀題,師質疑。

大樹和葉子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2、生再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加以體會。

3、“葉子的工作”:葉子的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樹都很美,每一片葉子都很美”這句話。

(三)由物及人,體會葉子精神。

1.再讀題:做一片美的葉子

2.給題目加主語(誰)xx做一片美的葉子

3.怎樣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讀文讀句(9—11自然段)

4.人和葉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讀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們的工作不同,但都是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獻,為他人服務。普通,平凡)

古往今來,哪些人使生活這棵大樹更加茁壯、蔥綠?

(愛迪生、李時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業(yè)的人們)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華,總結全文。

1、齊讀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樹葉都為大樹默默地奉獻,為大樹而生,而每個人,也都在為人類默默地工作著,奉獻著。無論偉大,還是平凡,都是為人類的美好生活貢獻力量。讓我們都來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讓生命之樹常綠!

3、齊讀

【教學總結】

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第四課《做一片美的葉子》,這是一篇散文詩,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寫了大樹和葉子的外形之美和內在之美。由物及人,由“大樹”和“葉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啟迪人們要學習葉子那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對學生來講,這種文體比較少見,對于文中一些重點語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課前,就給學生布置了預習的作業(yè),熟讀課文,學生完成較好。學習葉子的外形之美,我著重帶領學生細細品味了課文的第4、第6自然段,幫助學生查找“無字詞典”,理解“形態(tài)各異”的意思,借助采集到的樹葉,使學生知道,每一片葉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即使在一棵書上,也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通過朗讀,讀出葉子的美。第6自然段,就以一個問題引領學習,“你喜歡那個季節(jié)的葉子,為什么?”學生暢所欲言,表達了自己對不同季節(jié)葉子的喜愛。有的說,喜歡春天的葉子,因為它長得嫩綠嫩綠的,讓人不忍心碰它;有的說喜歡夏天的葉子,因為夏天的葉子長得很肥美,很茂密,我們可以在樹蔭下乘涼、游戲;有的說喜歡秋天的葉子,因為樹葉黃了飄落下來,我們可以采集做標本……可唯獨沒有人喜歡冬天的葉子。于是,我趁熱打鐵,轉到了葉子內在美的學習。通過理解“生命的乳汁”、“回歸大樹地下的根”,使學生知道,綠葉為大樹而生,把陽光、水分變成營養(yǎng)奉獻給大樹。即使是冬天,也是葉落歸根,對大樹毫無保留。

這篇課文由物及人,隱含了深刻的道理。我引導學生比較樹葉和人相似的地方,學生很快明白了,綠葉為大樹而生,有了每一片葉的工作、美麗,大樹才會生長得組茁壯、蔥翠;我們人也是如此,有了每個人的工作、勞動,我們的社會才會這么美好,我們的生活才回如此的幸福。而我們每個小朋友也都是一片葉子,只要我們思想棒、學習棒、身體棒,我們的班級、我們的學校也就會像一棵大樹,生機勃勃。

也許是對課文的理解不深,學生對課文的朗讀,總是找不到感覺。為了解決這哥問題,我打算過段時間,在班上舉行一個“詩歌朗誦會”,鼓勵學生借助優(yōu)美的音樂或在同學的幫助下,將學過的適合朗讀的課文進行品讀,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上升到另一個高度。

另外,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觀察葉子,搜集葉子,畫畫葉子,欣賞葉子的外形之美。課后還應該再指導學生搜集資料,說說葉子的功能,進一步感悟葉子的內在之美。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4】

一:觀看視頻,談話導入

師:他吃著霉飯長大,不知道糖是什么滋味兒,他本應坐在我們三年級教室,和我們一同學習、一同游戲的,他就是我們的同齡人,叫??小蘿卜頭。今天就讓我們繼續(xù)關注小蘿卜頭,感受他不一般的生活。 師:齊讀課題(課件出示課題:小蘿卜頭的故事) 師板書課題

二:品讀課文、思考感悟: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蘿卜頭在監(jiān)獄的鐵窗附近捉到了一只蟲子??

1、師:“這是一只怎樣的蟲子呢?”輕聲讀課文,勾畫出描寫蟲子的句子。 指名反饋:

(課件出示重點段落:“一只長著光亮的翠綠翅膀的小蟲,越過欄桿,飛到走廊上來。蟲子的頭上,長著一塊美麗的透明的薄殼,像小姑娘披上了蟬翼般的紗巾。這蟲子纖細而溫柔,透過薄殼還可以看見它紅珠子似的小眼睛?!? 師:“這是一只怎樣的蟲子呢?”(漂亮)

師: 哪兒漂亮?(引導學生從“翅膀”、“頭”、“小眼睛”三個方面說。) 指導朗讀:“誰能把小蟲子的漂亮讀出來?”(指名讀)

師:小蘿卜頭喜歡這只蟲子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讀讀課文,找出這些詞語或句子,然后再旁邊寫出你的體會。 (學生讀課文) 學生反饋:(出示課件)

1:“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著、跑著,直跑到劉思楊靠近的鐵窗附近,不住地揮著小手,叫著:‘呦,你看!’”

師:書上沒寫“高興” “興奮”、“激動”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引導通過重點詞語體會小蘿卜頭的興奮、激動、喜悅并讓學生讀出“高興” “興奮”、“激動”)

2、“‘呦,多好看的小蟲!’小蘿卜頭尖叫了起來,伸手捉住了一只?!?師板書:捉到漂亮的蟲子。

剛才我們通過抓住動詞體會出了小蘿卜頭對小蟲的喜愛,用同樣的方法看看這句話中,哪個詞也能體現小蘿卜頭對小蟲的喜愛。

(引導學生抓住“尖叫”有感情朗讀,齊讀,體現小蘿卜頭的快樂。) 3“小蘿卜頭兩手輕輕捧著那只小蟲子,惟恐傷害了它。”

解釋“惟恐”:只怕。

(抓住“兩手輕輕捧著”,并做動作體會小蘿卜頭對小蟲子的喜愛和愛護) 師:從這些字眼,我們可以感受的到,小蘿卜頭非常喜歡這只小蟲子。那么小蘿卜頭喜歡它只因為他漂亮嗎? 出示課件:

1、入春以來,這種蟲子很多,常常撞進鐵窗,陪伴著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氣的人們。

2、又飛來一只,他們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們面前驕傲的爬著。

(抓住“這種蟲子很多”說明蟲子很普通,但在小蘿卜頭眼里卻那么的漂亮。)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課文背景,理解“呼吸不到自由空氣的人們”,“故意”,“驕傲”等詞句的含義。)

師:這樣漂亮又自由的一只小蟲子,小蘿卜頭輕輕捧在手里,多喜歡哪! (師敘述:劉思揚摸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帶來的、被特務沒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丟出鐵窗,送給小蘿卜頭。小蘿卜頭打開火柴盒,把蟲子放了進去。他正要關上盒子,可最后卻把他放了,這是怎么回事?

生:因為他看到那只蟲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動,就想把它放了。

師:你是從哪兒讀到的?

生:12段。

(師出示課文12—17自然段)

師:小蘿卜頭看到小蟲子在火柴盒里不安地爬動,失去了自由時,小蘿卜頭“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解釋“若有所思” 他在思什么,想什么?

師:是啊,火柴盒好就是監(jiān)獄,小蟲子和小蘿卜頭一樣被關進了監(jiān)獄。小蘿卜頭自己已經沒有自由了,所以他看到小蟲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動時,他就感覺小蟲子是誰呀?(自己)

師:對,好像自己一樣,我不能關著它呀!體會著小蘿卜頭的心情,讀讀這兒。

(朗讀):“小蘿卜頭打開……飛吧,你飛吧!”(師先領讀,再回聲讀) 師(教師由衷地稱贊):說的真好!小蘿卜頭在這兒不光是想讓小蟲子獲得自由,還有對生命的一種珍愛呀!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兒。

一學生動情地讀。

師:我們一塊兒看一段電影《在烈火中永生》中小蘿卜頭放飛小蟲子時的情景,邊看邊體會小蘿卜頭的心情。(師生認真地看錄象。)

師:你理解小蘿卜頭的心情嗎?

(小蘿卜頭一看到小蟲子沒有自由了就很可憐它。小蘿卜頭放飛蟲子時很高興。)

師:同學們,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這吧!

學生投入地讀12~17自然段。

師:同學們,我剛才聽你們讀到“飛了,飛了,它坐飛機回家去了”時非常激動,你們能理解小蘿卜頭看到蟲子緩緩飛出欄桿時的心情嗎?

師:他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像小蟲子一樣飛出監(jiān)獄,多高興啊!看到小蟲子飛走了,好像自己也長上翅膀,飛到外面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看到小蟲子飛走,他多么想—

生(齊答):飛出去!

師:你從哪感受到他想飛出去?(17自然段“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

師:瞧,小蘿卜頭想的多好啊,“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體會著小蘿卜頭的心情,誰來讀讀這兒?

生讀:“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

師:他太想解放了,是吧!誰還想讀讀? (一名學生讀)

師范讀:“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我們齊讀。

師生齊讀:“蟲子終于輕輕扇動翅膀,??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

師:是啊,我們的小蘿卜頭,他一直渴望著有一天能夠沖出高墻,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到溫暖的家,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伤€是沒能等到解放的那一天,就被敵人殘忍的殺害了,讓我們看一看銀幕中的小英雄,讓他的光輝形象永遠的、永遠的銘記在我們的心理。(播放課件)

師: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許多話想跟小蘿卜頭說,如果現在小蘿卜頭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沒說完的課下寫在紙上。)

師:我相信同學們的心聲小蘿卜頭一定會聽到的。

在敵人的監(jiān)獄里,小蘿卜頭幫助地下黨作了許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解放后,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同學們,在重慶的白公館以及渣滓洞被殺的何止小蘿卜頭和他的爸爸、媽媽,還有許許多多的革命者。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全體起立表示表示對他們深深地敬意。 最后讓我們在歌曲中重溫小蘿卜頭的故事。(播放歌曲:獻給小蘿卜頭的歌) 出示課件: 推薦作品:1觀看電影《在烈火中永生》 2長篇小說《紅巖》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5】

一、復習拼音字母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

聲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y w

單韻母:a o e i u

復韻母:ai ei ui ao ou iu ie e er

鼻韻母:an en in un n ang eng ing ong

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二、音調和變調

(1)音調

漢語拼音中有陰、陽、上、去、輕聲五個音調

bing qing yu jie si kong jian guan 冰 清 玉 潔 司 空 見 慣

lei ting wan jun mang ran ruo shi雷 霆 萬 鈞 茫 然 若 失

(2)變調

在普通話里,有些音節(jié)的聲調起了一定的變化,而與單字聲調不同,這種變化叫變調。其中一、不的變調為特殊“一”:當它后面跟隨的字讀第四聲,這時候“一”要讀第二聲;作為序、數詞時讀第一聲;其他情況讀第四聲

練習:

一起 一對 一只 一份 一張 一一對應 第一 統(tǒng)一 “不”當它的后面跟隨的字讀第四聲,“不”要讀第二聲;其他情況讀第四聲。

練習:

上聲變調:即兩個第三聲連起來的時候,拼音標注不變,但是在讀的時候第一個字要念成第二聲。

三、拼寫規(guī)則

(、lǜ(綠)、jū(居)、xū(虛)、yǔ(雨)。

(2)a o e開頭折音節(jié)連接在其他音節(jié)后面,如果音節(jié)的界限發(fā)生混淆,容易拼錯的時候,就需要用隔音符號(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6】

教材分析:

本文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全文共四個自然段,按照松鼠的外形和生活形象兩方面介紹。第一自然段描述了松鼠的外形特點,二、三、四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住、吃三方面介紹松鼠的生活習性。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感情。

3、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積累詞匯。

4、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重點:了解松鼠的外形和生活習性,有感情朗讀課文。

難點: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教學準備:有關松鼠的資料、ppt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小動物——松鼠。(板書課題)

你了解松鼠嗎?說給大家聽聽。(學生交流了解到的資料) 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都告訴了我們松鼠的哪些知識。

二、初讀感受,學習生詞

1、學生自由讀文,交流所知。

2、教師出示生詞,各種方法認讀。

四肢 敏捷 歇涼 搖晃 樹杈 苔蘚 遮蔽 榛子 橡栗

儲藏 縫隙 扒開 搽過油 毛茸茸 連蹦帶跳

3、指名分段讀文,共同正字音、讀通句子。讀后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全文共4個自然段,可分成兩大部分:

松鼠的外形:美麗、活潑。

松鼠的生活習性:活動、住處、吃食。

四、課堂小結:

作者筆下的松鼠漂亮又有價值,很討我們喜歡。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動物,我們應該多關心它們,愛護它們。

五、作業(yè):

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了解它的生活習性和特征。

板書設計:

14、松鼠

外形:美麗、活潑

生活習性:活動、住處、吃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從中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及抓住特點觀察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了解松鼠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從中體會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松鼠》,那課文從哪些方面來寫松鼠的?

二、講授新課:

1、熟讀課文,了解松鼠外形特點。

A、默讀,找一找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_______”畫出來。

B、從哪些方面看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

幻燈片出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很討人喜歡。它四肢靈活,行動敏捷。玲瓏的小面孔上嵌著一對閃閃發(fā)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過油。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顯得格外漂亮。

男生讀幻燈里的句子,女生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教師小結:

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點,運用了恰當的形容詞、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寫具體了,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美麗可愛。這種寫法值得我們借鑒。

C、指名讀,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三、了解生活習性:

1、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同桌交流松鼠有哪些生活習性。

2、默讀第二部分,選擇松鼠一方面在全班介紹。

3、指名介紹,隨機引導學習:

A、介紹第三自然段時,導:作者把松鼠搭窩的過程寫得多具體啊!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劃出來?(先,再,然后)

指名讀這句話。其他學生思考:用上“先再然后”說一段話。

B、介紹第四自然段時,導:在寫松鼠吃東西時,作者用詞極其準確,你認為哪個詞用得好?用筆劃出來?;脽舫鍪舅墒蟪詵|西的樣子(坐、捧、送這幾個詞用得好,生動地描繪出松鼠吃東西的樣子)

四、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先寫松鼠的外形,再介紹松鼠的生活習性。在介紹松鼠的生活習性時,著重介紹了它的活動、住和吃三各方面。學習這篇課文,我們懂得了寫文章要按一定的順序介紹事物,要抓住特點去寫,才能把事物寫具體。

五、拓展閱讀:幻燈出示寫小動物的文章《帶刺的朋友》

六、習作:認真觀察動物:

1、外形特征。

2、吃食物時的樣子、神態(tài)動作。

3、睡覺時的習慣和樣子。

4、做游戲時的特點。

板書設計:

14、松鼠

外形:美麗

生活習性:活動 討人喜歡

住處

吃食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7】

第一課時

一、課件導入,激發(fā)情趣。

(一)教師導語:同學們,見過大海嗎?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大海的風光吧!

(二)初談對大海的感受。

看了錄象,再結合你見過的大海,說一說你感覺到大海怎樣?

(三)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組描寫大海的詩歌。齊讀課題。

(四)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一).自由讀課文,認識生字詞:帶著問題我們來讀一讀課文。首先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認識文中的生字。把課文讀熟。在自己認讀的基礎上,出示課件,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二)指名讀課文,糾正字音。

(三)課文中有幾首詩?每首詩中的大海給你什么感覺?你最喜歡哪首詩中的海?

三、朗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你最喜歡的那首詩,想想你為什么喜歡這首詩?

課件出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1)這首詩讓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點?

(2)你最喜歡哪些語句所描寫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樣?試試怎樣讀出你的感受?

(3)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別人幫助解決。

2.根據喜歡的不同內容自愿組合,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

3.小組匯報、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個人修改

計 A播放錄象一:天水相連,蔚藍一片的情景。

B引導學生朗讀,品味:玉鏡、翻滾奔騰、來往穿梭等詞語,想象其描繪的情景,從而讀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風的神奇:

A課件出示填空:

B思考:為什么用省略號?還會怎樣?[引發(fā)想象]

C仿照這首詩的語句說一說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靜的神奇:

A播放錄象,(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靜的海面上)幫助學生理解風平浪靜的景象和“抱著明月”、“背著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讀、評議:

四、朗讀課文,選背詩句。

1.自愿結合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背誦。

五、拓展活動:

收集有關大海的詩文,了解有關大海的知識,小組合作辦一期關于大海的手抄報。

第二課時

1、復習會認字。

2.學習會寫字。

(1)自主學習12個生字。(讀準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2)小組合作討論。(音、形、義、寫。)

(3)小組匯報,教師點撥:“文”與“紋”、“朝”與“潮”、“鏡”與“境”的對比、區(qū)分。

(4)學生選出最難寫的字,師生探究。

教師板書:滾(注意右邊的間架結構:上、中、下三部分長短、寬窄進行畫線比較。)

部件拼擺,實物投影展示、評議。

(5)學生練寫,小組交流、評改。

3.檢查背誦情況。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8】

教學要求:

1、學思想感情。重難點、關鍵能夠通過閱讀,找出各個時期人們的活動,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說春節(jié),談北京。

1、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家里過春節(jié)的情景,調動學生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

2、說說對北京的認識。

3、教師導入:是呀,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我們國家的首都,那里的人們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呢?

二、自讀課文,合作認字

1、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讀課文。

(1)找出課文的生字詞語。

(2)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學三、整體感知,理清條理

1、指名分段讀,其他評價。

2、學生自讀。

3、學生齊讀。

4、學生自由讀,完成練四、激發(fā)興趣,小組合作學第二課時

一、復二、反饋自學,理解課文,體會情感

(一)體會開始時的忙碌、快樂。

1、指導反饋:北京人開始過春節(jié)的時間是什么時候?(臘月初到元宵上市前)

2、集體反饋,人們都干什么呢?(學生自由反饋)

3、教師進行歸納、整理。(孩子們、大人們)

4、大家一起讀一讀課文2—5自然段。

5、自由地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忙碌、快樂)

6、引導學生找出文中關鍵的詞語,讀中體會人們洋溢著的喜悅: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的。

7、指導學生抓住學生反饋的詞語進行感情朗讀。

8、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們家過春節(jié)的這段時間又都干什么呢?

(二)體會高潮時熱鬧。

1、指名反饋:時間?

2、指名讀一讀,其他思考:高潮時的特點是什么?

3、指名反饋:熱鬧。

4、再讀一讀,討論、交流:你們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高潮時的熱鬧的?

5、學生自由反饋。

6、教師播放錄像,讓學生感知春節(jié)高潮的熱鬧,也讓他們在錄像中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一些特點活動。

7、讀文,說說元宵一到,讓老北京熱鬧起來的主要是什么節(jié)目?(燈展)

8、找出文中描寫花燈的句子,指導感情朗讀,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9、引導想像,還會有哪些花燈呢?

10、拓展延伸,結合錄像的內容或是收集到的資料,說說老北京春節(jié)還有哪些特點的活動?

(二)體會結束后的忙碌。

1、全班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引導學生想像春節(jié)過后,人們都干什么去了?

3、教師小結:所以說春節(jié)是每個人最休閑的時候,春節(jié)一結束,每個人都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所以人們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辛苦一年的人們,在歡度春節(jié)之后,又進入了新的一年的繁忙中。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感情朗讀,讀中體會情感。

2、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家鄉(xiāng)過年的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課件。師:孩子們,今天有一群可愛的小鴨子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可是它們很調皮,躲在了生字蛋的后面。如果你讀準了字音,它們就會跳出來,愿意請它們出來嗎?

2、形象識字。教師點擊生字蛋,生字蛋破開,出現生字,學生讀、記(讀得正確,蹦出一只小鴨)。

3、揭示課題。(最后一個生字蛋破開,出現丑小鴨形象)。師:喲,它是誰呀?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比較一下,它的樣子與前面的小鴨有什么不同?(抽講),板書課題。

(評析:通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激發(fā)了學生學二、自主閱讀,感知形象

1、自主閱讀。師:丹麥的童話家——安徒生老爺爺還為丑小鴨寫了一個故事呢!想讀讀這個故事嗎?……下面,請小朋友自讀課文,看看安徒生老爺爺是怎樣描寫丑小鴨的樣子的?請用“——”勾畫出有關句子。

2、感知形象。出示畫面,說說丑小鴨和其它的小鴨有什么不一樣?看屏幕填空。

丑小鴨: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小鴨:它們的毛黃黃的,嘴巴扁扁的,身子肥肥的。

3、感情朗讀。引導讀描寫丑小鴨樣子的句子,體會它的可憐。

(評析: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課文,進一步了解了丑小鴨的形象特點,加深了認識。再通過填空、讀句子,有機滲透了課后練三、細讀體驗,互動交流

(一)自讀自悟,體會丑小鴨在家的孤單(第三自然段)。

1、自讀勾畫。課文的哪些地方最感人?用“——”畫出有關句子。

2、角色轉換。如你就是文中的丑小鴨,受到別人欺負時,你會想些什么?

3、互動交流。

(1)小組內交流;

(2)相互評議。

(3)聯系上下文理解“孤單”一詞。

(二)渲染氣氛,體驗丑小鴨的悲慘生活(第四、五、六自然段)

1、渲染氣氛。(看動畫)師:孤單的丑小鴨受盡了欺負,它忍受不了,只得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家。它在外面又過得怎樣呢?

2、品讀課文。自由朗讀,想想丑小鴨在野外的生活怎樣?

3、互動交流。看了丑小鴨在野外的生活情景,你想說點兒什么?

4、深入賞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四、五、六自然段。

(三)觀看動畫,感受丑小鴨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1、播放動畫。師:是啊,可憐的丑小鴨在這樣艱難的生活中熬著??墒?,它仍然能從生活中發(fā)現很美的東西。有一天,丑小鴨看見一群潔白美麗的天鵝從空中飛過,它又驚奇又羨慕,丑小鴨羨慕什么?(抽講)

2、生生交流。此時,丑小鴨會想些什么呢?

3、理解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羨慕”。(生:看見別人有好的東西,自己也想擁有,這就叫羨慕)

(評析:朗讀、交流是感悟的基礎。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自讀自悟,學生感悟到了課文中蘊含的情感。通過多向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精神和合作意識,使學生的認知得到了升華。)

四、拓展思維,放飛情感

1、教師激情。丑小鴨懷著美好的愿望,熬過了凄涼的秋天,熬過了寒冷的冬天,終于走進了萬物復蘇的春天,它的愿望實現了嗎?

2、自主探究。自讀課文,找找描寫天鵝形象的句子。

3、同桌比賽。丑小鴨看看湖里映出的自己漂亮的影子,想起原來的樣子,心情會怎么樣?有感情地賽讀課文第七自段。

4、拓展思維。如果你就是白天鵝,這時候會想些什么呢?

小組內交流,談談自己的感受。

5、升華情感。白天鵝撲撲翅膀,向藍天飛去,飛向更廣闊的天空,飛向新的生活。同學們,看到丑小鴨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你們羨慕它嗎?也想變成美麗的天鵝嗎?好,請大家隨著音樂,也展翅飛翔吧!

(評析: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學生開啟了思維的窗口,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豐富了人文情感,與作者產生了情感共鳴,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五、課外延伸,豐富知識

1、推薦安徒生童話故事網站。

2、小組合作自編自演童話故事。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學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估計有很多學生沒有去過西湖,對西湖的美景缺乏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使用網絡資源和媒體中等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

這篇課文文句優(yōu)美,因而給學生充分的朗讀課文時間,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準備

投影片、生字卡片、網絡資源、課件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第一課時(預提供網絡資源,讓學生上網瀏覽各類文本、圖片、視頻資料,豐富學生對西湖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二、(第二課時)課堂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預總結)今天,讓我們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去游覽一下,好,我們出發(fā)(VCD,空中鳥瞰西湖)

(二)憑借想象,指導初讀。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要求畫出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三)質疑問難,指導朗讀。

1、教師啟發(fā):我們初讀了課文,讀準了字音,讀通了句子,初步體會了文中的美景。你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學生提問。

3、教師小結:同學們的問題提得真好,說明你們真的會讀書了,那么為什么說西湖是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是人間仙境呢?月下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讓我們步入西湖。

(四)精讀課文,深入西湖(結合演示文稿教學)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師描述引渡:西湖三面環(huán)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倒映著柳絲飄逸的湖堤,黛綠的小島,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們常說()。(朗讀第一自然段)結合圖片理解“明珠”的意思。

2、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請大家朗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都向大家展示了怎樣的畫面。(學生自讀)

(1)第一句:山巒(結合圖片理解詞語:層層疊疊、連綿起伏,體會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猶如一副山水畫)

(2)第二句:湖面(結合圖片欣賞)

(3)第三句:白鴎(結合圖片欣賞)

朗讀體會,指導背誦(課件提示背誦)

3、出示第三自然段

過渡:西湖真是名不虛傳,字里行間都流露著美景。不信,我們接著看。

(1)學生自讀

(2)分句指名讀:

師:同學們想一想,找一找,在這一自然段中,描寫了西湖那些景點。

(3)分句朗讀分析:(課件相應演示各景點)

第一句:鳥瞰西湖周邊,理解“綠色鑲邊”

第二句:孤山景

第三句:蘇堤和白堤

第四句: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A、三島全景

B、小瀛洲鳥瞰、近景及三譚映月

C、湖心亭

D、阮公墩

第五句:青山白云的倒影

體會朗讀

4、出示第四自然段

過渡:傍晚已經臨近,夕陽西下,你們想不想看看此時的西湖?(夕陽斜射圖片)

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春江花月夜)配樂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學生閉上眼睛聽賞。

(1)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2)夜西湖美景(課件相應圖片演示)

(3)找出比喻句,學小結:古人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課件)就是說,西湖的景色不管是春夏秋冬,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那么美麗迷人,同學們,你覺得呢?

第三課時:拓展延伸

1、提供相關網址,讓小學生自由發(fā)揮,瀏覽網上的西湖文化、傳說故事、逸聞趣事,豐富學生知識,增加閱讀量。

2、繼續(xù)提供相關圖片網址的鏈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索西湖的興趣。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12個字,認識8個字。理解“孺子可教”等詞語的意思并且能夠在實踐中運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囚歌》。

過程與方法:

閱讀法,討論法等,與自身相結合來討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小蘿卜頭”具有遠大的革命理想,為建設新中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1.復述課文。

2.教學重點:領會“小蘿卜頭”在監(jiān)獄中是怎樣刻苦學習的。

教學難點:

述說從小蘿卜頭的故事中,受到的啟發(fā)。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寫“懂、默”等6個字,認識8個字。能借助工具書和聯系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理解“孺子可教”的意思。

2.檢查預習情況。

3.能在預習的基礎上,說出文章具體講了什么事情,了解文章大致內容。

4.學習1~11自然段,體會小蘿卜頭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檢查預習。

2.初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教學難點:

從哪些詞句能夠看出小蘿卜頭刻苦學習的?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小蘿卜頭的故事》。齊讀課題并提問:同學們讀了這個課題后,想知道些什么?[同學們可能想知道很多事]

同學們想知道的事這么多,看來大家都是些愛學習的好同學,下面老師給同學們讀一段小資料。

小蘿卜頭“--中國革命最年輕的烈士,他叫宋振中,犧牲時,還不足9歲。1942年9月不到1歲的他和母親一起被捕入獄。在他極其短暫的一生中,穿的是媽媽改做的”囚衣“住的是陰暗潮濕的地牢,鋪的是爛草,吃的是發(fā)霉的米飯,幾乎很少見到陽光,在國民黨的牢籠中,艱難頑強地生存著。

他長到七八歲,可個子還只有四五歲孩子那樣高,是個頭大個小的面黃肌瘦的畸形孩子。但他非常聰明,從父母和他親身遭遇中,親眼目睹了國民黨的殘酷和共產黨的英勇,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就知道了愛誰恨誰。每逢大人們在牢房里商量工作,他就主動到門口為他們放哨。

”小蘿卜頭"在獄中斗爭很堅定,是個很勇敢很機智的小英雄。在他身上有一種讓敵人害怕的氣概。這位小英雄面對敵人血淋琳的屠刀,和難友們毫無畏懼地走向刑場。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這個“小蘿卜頭”的故事。在他身上還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

(二)檢查預習,反饋交流。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強調要求:

(1)讀通課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詞語,借助工具書或者聯系上下文解釋。

(2)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幾件事?

(3)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并在書上作上記號。

2.自由讀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一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同學們都讀得很認真,下面請同學們讀詞語)

3.反饋交流。

聲音響亮地讀一讀(出示)

關押牢房懂事繼續(xù)監(jiān)獄沉默

釘子特務囚犯仇恨憤怒耽誤

身軀

分小組讀--------齊讀

師:誰能把你讀懂的和不懂的內容跟同學們說說?(指名說)

師:老師知道還有不少同學都有疑問,我想請你們做上符號,看看等我們這篇課文學完了以后,你的問題解決了沒有?

(三)新授:

師:下面我們就默讀課文,思考一個問題:課文寫了小蘿卜頭學習的幾個故事?哪幾個故事?

[激勵]同學們把握機會,積極參與討論吧!

第一件事情:小蘿卜頭向羅伯伯和車伯伯刻苦學習的故事。

第二件事情:羅伯伯教小蘿卜頭背誦葉挺將軍的《囚歌》。

第三件事情:小蘿卜頭的老師羅伯伯和車伯伯被敵人殺害了,媽媽要他記住這件事情,要幫他們報仇。

第四件事情:黃顯聲將軍成了小蘿卜頭的老師,小蘿卜頭學了更多的知識。

師:現在我們就開始具體的看看這幾件事情。

學習第一部分(1~11自然段)

1.請你們自由朗讀課文的第1~11自然段,思考:這一部分說了些什么?哪些詞句看出小蘿卜頭學習刻苦?指名朗讀,指名說。

(重點指導朗讀11自然段。)

師:我們一起讀讀11自然段。想想:他為什么這么刻苦呢?(因為他要學好知識,成為堅強的共產黨人)

師:他在那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都這么刻苦,真是讓人敬佩啊!

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體會了,現在請帶著自己的感情來讀一讀11自然段。

自由讀,指名讀。

2.齊讀1~11自然段。

帶著自己的感受和我們剛才讀11自然段的感情,我們一起來讀讀1~11自然段。

3.師小結:還有三件關于小蘿卜頭學習的故事,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四)寫字

1.師重點講解“懂、默”,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

2.寫字時注意書寫規(guī)范。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寫剩下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復述課文。

3.你從小蘿卜頭的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啟發(fā)?

4.學習課文剩下的部分。

教學重點:

1.精學課文12~16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能感情朗讀。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全文。復述課文。

3.背誦《囚歌》

教學難點:

述說從小蘿卜頭的故事中,受到的啟發(fā)。

教學流程:

(一)復習生字。抽讀生字卡片。

(二)復習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小蘿卜頭小蘿卜頭向羅伯伯和車伯伯刻苦學習的故事。還有三件事情,我們這節(jié)課接著學習。

(三)新授

A.學習第二部分(12自然段)

1.自由讀12自然段,思考這個自然段,講了件什么事情?(羅伯伯教小蘿卜頭背誦葉挺將軍的《囚歌》)

2.誰來為我們讀讀《囚歌》?指導朗讀,并做簡單的講解。齊讀。

3.指導朗讀背誦。

師:正當小蘿卜頭刻苦學習的時候,一件突如其來的事情發(fā)生了。

B.學習第三部分(14~15自然段)

師: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蘿卜頭的老師羅伯伯和車伯伯被敵人殺害了,媽媽要他記住這件事情,要幫他們報仇。

指名讀,齊讀

C.學習第四部分(16自然段)

師:小蘿卜頭的老師都死了,他該怎么學習呢?默讀最后一個部分,告訴我答案。

(黃顯聲將軍成了小蘿卜頭的老師,小蘿卜頭學了更多的知識。)

齊讀最后一部分

D.討論交流

師:學到這里,從“小蘿卜頭”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請你快速瀏覽一遍課文,回答問題。

(四)拓展

師:你想對小蘿卜頭說些什么呢?

(五)寫字

完成沒有寫完的生字。注意“囚、憤”的書寫

結束語:就讓我們以“小蘿卜頭”為榜樣,刻苦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板書:

小蘿卜頭的故事

一.小蘿卜頭向羅伯伯和車伯伯刻苦學習的故事。

二.羅伯伯教小蘿卜頭背誦葉挺將軍的《囚歌》。

三.小蘿卜頭的老師羅伯伯和車伯伯被敵人殺害了,媽媽要他記住這件事情,要幫他們報仇。

四.黃顯聲將軍成了小蘿卜頭的老師,小蘿卜頭學了更多的知識。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11】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蘿卜頭的故事》是冀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通過小蘿卜頭捉蟲子、放蟲子的所思所想表現了小蘿卜頭雖然身陷困境,但他渴望自由,渴望家的溫暖,對解放后的新生活充滿了希望。小蘿卜頭這種善良、樂觀、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閃光點,這也正是他短暫人生的典范之處。小蘿卜頭是長篇小說《紅巖》里的一個人物,他的原型叫宋振中。故事讀來讓人感慨、落淚。

黃河奔流大江東去,流不盡的是中華兒女萬世不竭的英雄情緣。英雄形象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我們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本文與《虎門銷煙》《歌唱二小放牛郎》《后羿射日》組成了“典范人生”的文化主題。這些英雄形象有的出自神話,有的出自史實,有的出自故事,有的出自詩作,不同的事跡,但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昭示著崇尚正義,堅貞不屈的民族精神,要學生通過閱讀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將這種品格與精神融于意識,積淀于心底,打好人生的底色。 2.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任務,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①知識與技能:理解課文內容,弄懂小蘿卜頭為什么要把捉到的漂亮的小蟲放走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②過程與方法: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讀一讀,想一想,體會小蘿卜頭都想些什么。 ③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小蘿卜頭對自山的向往。讓我們的孩子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幸福、自由、民主的新生活。 3.教學重、難點

本文一些含義深刻的語句,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品質。引導學生通過聯想、想象,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①品讀重點詞句與想象結合法:引導學生透過文字想畫面,抓重點詞語理解文章,解決教學重點。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要教會學生學習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②在朗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是為著人生的,語文是向著生活的。所以,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世界,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為基礎感悟理解課文時,教師要做適時的指導。朗讀是品味內容,體會感情的最佳選擇。 2.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交流溝通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根據本課特點我布置了學生課前搜集資料有關小蘿卜頭的資料。“圈、點、勾畫”的常規(guī)讀書標記法更要堅持。

三、說教學程序

第二課時

一:觀看視頻,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小蘿卜頭被獄警鞭打的場景。

師:他吃著霉飯長大,不知道糖是什么滋味兒,他本應坐在我們三年級教室,和我們一同學習、一同游戲的,他就是我們的同齡人,叫??

生其說:小蘿卜頭。

師: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小蘿卜頭,感受他不一般的生活。 師:齊讀課題(課件出示課題:小蘿卜頭的故事) 師板書課題

二:品讀課文、思考感悟: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蘿卜頭在監(jiān)獄的鐵窗附近捉到了一只蟲子??“這是一只怎樣的蟲子呢?”輕聲讀課文,勾畫出描寫蟲子的句子。 指名反饋。

(課件出示重點段落:“一只長著光亮的翠綠翅膀的小蟲,越過欄桿,飛到走廊上來。蟲子的頭上,長著一塊美麗的透明的薄殼,像小姑娘披上了蟬翼般的紗巾。這蟲子纖細而溫柔,透過薄殼還可以看見它紅珠子似的小眼睛。”) (1)、“這是一只怎樣的蟲子呢?”(漂亮)

(2)、哪兒漂亮?(引導學生從“翅膀”、“頭”、“小眼睛”三個方面說。)

(3)、指導朗讀:“誰能把小蟲子的漂亮讀出來?”(指名讀)

2、小蘿卜頭喜歡這只蟲子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讀讀課文,找出這些詞語或句子,然后再旁邊寫出你的體會。 學生反饋。

(出示課件:“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著、跑著,直跑到劉思楊靠近的鐵窗附近,不住地揮著小手,叫著:‘呦,你看!’”)

(1)、此時,小蘿卜頭的心情怎樣?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引導通過重點詞語體會小蘿卜頭的興奮、激動、喜悅并讓學生讀出“高興” “興奮”、“激動”)

(出示課件:“‘呦,多好看的小蟲!’小蘿卜頭尖叫了起來,伸手捉住了一只?!?

(2)、剛才我們通過抓住動詞體會出了小蘿卜頭對小蟲的喜愛,用同樣的方法看看這句話中,哪個詞也能體現小蘿卜頭對小蟲的喜愛。

(引導學生抓住“尖叫”有感情朗讀,齊讀,體現小蘿卜頭的快樂。) (出示課件:小蘿卜頭兩手輕輕捧著那只小蟲子,惟恐傷害了它。”)

(3)、解釋“惟恐”:只怕。

(抓住“兩手輕輕捧著”,并做動作體會小蘿卜頭對小蟲子的喜愛和愛護)

3、從這些字眼,我們可以感受的到,小蘿卜頭非常喜歡這只小蟲子。那么小蘿卜頭喜歡它只因為他漂亮嗎?

(出示課件:入春以來,這種蟲子很多,常常撞進鐵窗,陪伴著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氣的人們。又飛來一只,他們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們面前驕傲的爬著。)(抓住“這種蟲子很多”說明蟲子很普通,但在小蘿卜頭眼里卻那么的漂亮。)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課文背景,理解“呼吸不到自由空氣的人們”,“故意”,“驕傲”等詞句的含義。)

4劉思揚摸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帶來的、被特務沒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丟出鐵窗,送給小蘿卜頭。小蘿卜頭打開火柴盒,把蟲子放了進去。他正要關上盒子,可最后卻把他放了,這是怎么回事? ( 生:因為他看到那只蟲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動,就想把它放了。)

(1)、你是從哪兒讀到的?(12段)

(師出示課文12—17自然段)

5、小蘿卜頭看到小蟲子在火柴盒里不安地爬動,失去了自由時,小蘿卜頭“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解釋“若有所思”,他在思什么,想什么?

、師:是啊,火柴盒好就是監(jiān)獄,小蟲子和小蘿卜頭一樣被關進了監(jiān)獄。小蘿卜頭自己已經沒有自由了,所以他看到小蟲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動時,他就感覺小蟲子是誰呀?(自己)

師:對,好像自己一樣,我不能關著它呀!體會著小蘿卜頭的心情,讀讀這兒。

(朗讀):“小蘿卜頭打開……飛吧,你飛吧!”(師先領讀,再回聲讀) 師(教師由衷地稱贊):說的真好!小蘿卜頭在這兒不光是想讓小蟲子獲得自由,還有對生命的一種珍愛呀!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兒。

一學生動情地讀。

師:我們一塊兒看一段電影《在烈火中永生》中小蘿卜頭放飛小蟲子時的情景,邊看邊體會小蘿卜頭的心情。(師生認真地看錄象。)

師:你理解小蘿卜頭的心情嗎?

(小蘿卜頭一看到小蟲子沒有自由了就很可憐它。小蘿卜頭放飛蟲子時很高興。)

師:同學們,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這吧!

學生投入地讀12~17自然段。

師:同學們,我剛才聽你們讀到“飛了,飛了,它坐飛機回家去了”時非常激動,你們能理解小蘿卜頭看到蟲子緩緩飛出欄桿時的心情嗎?

師:他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像小蟲子一樣飛出監(jiān)獄,多高興啊!看到小蟲子飛走了,好像自己也長上翅膀,飛到外面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看到小蟲子飛走,他多么想—

生(齊答):飛出去!

師:你從哪感受到他想飛出去?(17自然段“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

師:瞧,小蘿卜頭想的多好啊,“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體會著小蘿卜頭的心情,誰來讀讀這兒?

生讀:“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

師:他太想解放了,是吧!誰還想讀讀? (一名學生讀)

師范讀:“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我們齊讀。

師生齊讀:“蟲子終于輕輕扇動翅膀,??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

師:是啊,我們的小蘿卜頭,他一直渴望著有一天能夠沖出高墻,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到溫暖的家,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伤€是沒能等到解放的那一天,就被敵人殘忍的殺害了,讓我們看一看銀幕中的小英雄,讓他的光輝形象永遠的、永遠的銘記在我們的心理。(播放課件)

三、真情表白

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許多話想跟小蘿卜頭說,如果現在小蘿卜頭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沒說完的課下寫在紙上。)

四、課文小結

我相信同學們的心聲小蘿卜頭一定會聽到的。在敵人的監(jiān)獄里,小蘿卜頭幫助地下黨作了許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解放后,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同學們,在重慶的白公館以及渣滓洞被殺的何止小蘿卜頭和他的爸爸、媽媽,還有許許多多的革命者。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全體起立表示表示對他們深深地敬意。

最后讓我們在歌曲中重溫小蘿卜頭的故事。(播放歌曲:獻給小蘿卜頭的歌) 出示課件:

五拓展延伸

推薦作品:1觀看電影《在烈火中永生》 2長篇小說《紅巖》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生字11個生字,會拼寫10個生字,能在具體語境中正確拼讀多音字“看”。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

3、默讀課文,認識小蘿卜頭,了解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4、了解當時國民黨統(tǒng)治的殘酷以及革命者對自由生活的追求與渴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文中具體語句的理解,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2、通過反復朗讀,感悟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擴大學生閱讀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想象的好習慣,激發(fā)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激發(fā)學生有感而發(fā)的情感。

課前準備:誦讀有關小蘿卜頭的故事,搜集圖片。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篇12】

一、教學目標:

1、讀準“爆、屠、曈、符”的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并能背誦。

2、通過討論及合作交流,學會“屠蘇、曈曈日、桃符”等生詞,理解詩意,掌握學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能體會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春節(jié)民俗,搜集春聯。

2、教師制作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解題。

1、課前循環(huán)播放過年的相關樂曲及圖片。

2、非常高興今天能和我們四(2)班同學一起學網絡等);(3)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或請教別人。]

4、現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詞方法來理解這些詞語嗎?[出示詩歌]

集體交流。[相機出示“屠蘇”、“曈曈日”、“桃符”的解釋]

5、理解了重點詞意,現在就請你準備迎接挑戰(zhàn),說說詩句的意思。你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學一起討論。

6、交流理解詩意:[出示全詩]

(1)第一句:

A、誰來挑戰(zhàn)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中,一年又過去了。)

B、指導朗讀: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人們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給你什么感受?(板書:熱鬧、喜慶)指讀(2人),男女分別讀。

(2)第二句

A、誰來挑戰(zhàn)第二句?(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人們喝了屠蘇酒感到很溫暖。)

B、組織交流:理解“入”。這“溫暖”僅僅指的是人們身體上的溫暖?(心里還充滿了希望。)

C、指導朗讀:誰能讀出這溫暖的、充滿希望的感受?指讀(2人)小組讀。

(3)第三句

A、誰來挑戰(zhàn)第三句?(千家萬戶都照進了溫暖而光亮的太陽。)

B、指導朗讀:太陽給人溫暖、光明與希望,能讀出這種感覺嗎?指讀(2人),齊讀。

(4)第四句

A、誰來完成最后的挑戰(zhàn)?(每年春節(jié)時人們總要用新春聯換掉舊春聯。)你知道春節(jié)貼春聯有什么含意嗎?(辭舊迎新,表達祝福)強調理解“總”。

B、說到春聯,課前老師請大家回去搜集幾副,誰帶大家欣賞一下?指名說。

老師這里也有幾副,我們一起欣賞[出示春聯]

(5)小結:一副副春聯表達了人們新年時的美好祝愿。《元日》這首詩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新春佳節(jié)的熱鬧、喜慶,誰能完成更大的挑戰(zhàn),連起來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體悟詩情,賞讀背誦。

1、師引:俗語常說“詩中有畫”[出示:詩中有畫],詩中,你從哪里可以感受到春節(jié)那熱鬧、喜慶的場面?放爆竹、喝屠蘇酒、貼春聯,這都是春節(jié)時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2、一聲聲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張張春聯,一碗碗熱騰騰的餃子,還有那嶄新的壓歲錢……同學們根據詩文,又結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節(jié)那歡樂的情景。其實,不僅“詩中有畫”,詩中還有“話”呢。[出示:詩中有話]

詩人王安石寫這首詩不僅僅是描寫新年新氣象,他還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寫作背景]

3、引導朗讀:可以說,《元日》這首詩是王安石這位胸懷遠大的宰相對國家和人民最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詩,教師配樂朗讀]

你能把詩人的這份美好祝福讀出來嗎?自由練讀,指讀,齊讀[配樂]。

4、理解了詩意,我們和詩人共同感受到了春節(jié)的熱鬧與歡快,讓我們一起背下這首喜慶的詩吧。請大家接受挑戰(zhàn)。[出示:挑戰(zhàn)三]

5、指名背,會背的齊背。

(五)鞏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師:三關挑戰(zhàn)下來,我們四(1)班的同學們真是了不起,但老師還想考考大家,請接招。

2、課堂練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板書設計:

元日 【宋】王安石

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

熱鬧、喜慶

相關推薦

  • 九年級課件模板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自己抽時間去完成。?學生表現的不同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差異化教學。以下主題為“九年級課件”,為欄目小編特意向您推薦的,我們將為您提供更多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
    2024-07-30 閱讀全文
  • 2025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模板 來看看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您推薦的“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怎么樣,希望能給你提供幫助作為一個參考。教案是老師上課之前需要備好的課件,每個老師都需要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教案和課件的精湛設計能夠帶來教學思路的拓展。...
    2024-07-04 閱讀全文
  • 三年級科學課件模板13篇 老師根據事先準備好的教案課件內容給學生上課,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牽扯到教學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案的支持,好的教案課件怎么寫?關于“三年級科學課件”編輯進行了深入研究精心匯總了相關資料,還請您收藏本文!...
    2023-04-21 閱讀全文
  • 三年語文課件模板13篇 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精益求精,特地制作了此篇“三年語文課件”,供您享用。在教學過程中,每位老師都應提前規(guī)劃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寫好教案和課件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想要高效教學,就必須注重教案和課件的質量。希望這份資料可以為您在工作和學習中提供參考!...
    2023-06-30 閱讀全文
  •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九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教學目標和實際效果的達成,好的教案課件是怎么寫成的?想知道“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的一些信息欄目小編為您整理了,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24-03-27 閱讀全文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自己抽時間去完成。?學生表現的不同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差異化教學。以下主題為“九年級課件”,為欄目小編特意向您推薦的,我們將為您提供更多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

2024-07-30 閱讀全文

來看看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您推薦的“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怎么樣,希望能給你提供幫助作為一個參考。教案是老師上課之前需要備好的課件,每個老師都需要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教案和課件的精湛設計能夠帶來教學思路的拓展。...

2024-07-04 閱讀全文

老師根據事先準備好的教案課件內容給學生上課,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牽扯到教學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案的支持,好的教案課件怎么寫?關于“三年級科學課件”編輯進行了深入研究精心匯總了相關資料,還請您收藏本文!...

2023-04-21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精益求精,特地制作了此篇“三年語文課件”,供您享用。在教學過程中,每位老師都應提前規(guī)劃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寫好教案和課件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想要高效教學,就必須注重教案和課件的質量。希望這份資料可以為您在工作和學習中提供參考!...

2023-06-30 閱讀全文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教學目標和實際效果的達成,好的教案課件是怎么寫成的?想知道“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的一些信息欄目小編為您整理了,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24-03-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