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包身工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4-02-13 包身工教案

包身工教案精品。

想要了解“包身工教案”的完整信息快來看看欄目小編的整理吧。教案和課件是每位教師在開學前需要認真準備的東西。優(yōu)化教案和課件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在這里,您將能找到不同層次和風格的閱讀內容和書籍!

包身工教案 篇1

《包身工》教學擬圍繞文章的材料性質與組合方式,采用分合比較的方法組織教學,相機點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首先引導自讀,整體感知。讓學生用分析性的眼光,用速讀、跳讀的方法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根據(jù)材料擬小標題。《包身工》的材料主要包括記敘性材料包身工一天的悲慘遭遇,說明議論性材料包身工制度的產生、發(fā)展和趨向。可據(jù)此討論歸納小標題并用算式板書點撥,總括文章內容?!栋砉ぁ?《包身工的一天》(或《蘆柴棒們的一天》)+《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

其次,分題精讀,討論點破。先討論《包身工的一天》,讓學生圍繞以下幾個問題精讀課文:

①包身工的一天,以時間為序,主要寫了哪幾個片斷?通過這幾個片斷,從哪幾個方面反映包身工的遭遇?

②作者全方位地細致反映包身工悲慘遭遇的目的是什么?

③為了有力地表現(xiàn)主題,作者在敘的過程中是怎樣在面上鋪開的基礎上進行點的穿插的?

在精讀課文之后,引導學生討論上述問題,并結合板書圖示進行小結:

4:15起身住宿描寫包身工的悲慘遭遇

4:30早餐飲食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蘆柴棒

5:00上工勞動小福子

面點

接著討論《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讓學生圍繞下列問題精讀課文:

①說的順序是什么?(事物的發(fā)展)

②說的方式是否相同?各有什么特點?

①文中或借說明議論,或用比喻議論,或在抒情中議論,各有什么作用和含義?

在精讀課文后,引導學生討論,并結合板書圖示小結:

議的內容議的形式

產生(直接原因、歷史原因)敘中議、直接議

發(fā)展(歷史原因、根本原因)直接議、議中敘

結果(資本家膨脹、包身工榨干)引用議、借抒情議

趨勢(黎明的到來無法抗拒)用喻意、抒情中議

最后整合總結作文訓練

從內容上看,《包身工》就是《包身工的一天》與《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的相加;但從組材和結構方式看,文章又不是敘和議的簡單相加,為什么?

討論后明確,敘議結構主要有如下幾種可能:

①集中安排(先敘后議或先議后敘);

②包中安排:(敘包議中或議包敘中);

③分割組合、交錯穿插(以敘為主穿插議論或以議為主穿插敘述)。

集中安排,敘議脫節(jié),結構臃腫,行文呆板;包中安排,主線不清,過程不清,聯(lián)系不緊。只有分割穿插、交錯組合,才能使敘議配合,交相輝映,符合讀者了解事件真相、探究問題本質的心理規(guī)律,既省筆墨,又富表現(xiàn)力。為提高學生興趣,可用乘法來點撥。從形式上看,《包身工》=《包身工的一天》《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

為進一步強化對文章內容的整體理解,并引導學生體會報告文學語言的形象性特點,可設計口頭作文訓練,讓學生圍繞有關包身工的三個比喻性說法,以《豬玀機器墨鴨》為題,弄清其聯(lián)系,說一段話。這三個說法分別形象地概括了包身工的生活、勞動和受剝削的悲慘遭遇,可激起學生的同情和義憤,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包身工教案 篇2

福建省南安市國光中學 黃群英【教學目標】

1、掌握報告文學的特點,懂得區(qū)別新聞和報告文學。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舊社會包身工的悲慘生活,認識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互相勾結,殘酷壓榨我國勞動人民的罪行。

3、學習本文“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體會文中內涵豐富、情感充實的句子。

4、學生在學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現(xiàn)實問題,關注弱勢群體。

【教學重點】

1、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文章大意和主旨,逐步學會閱讀長篇幅的文章。

2、學習本文“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早上好!

這個星期我們接觸了新聞,新聞這個文體的特點是什么?請大家回憶一下。

明確:真實性、及時性。

教師:

新聞是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一種文體了,我們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現(xiàn)在還有網絡都可以接觸到。它以消息、通訊、特寫等樣式[引申,現(xiàn)場直播等等樣式],向我們提供了各方面最新的資訊。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包身工》,它的文體是新聞中比較特殊的一種。

這種文體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這種文體就是?

學生:報告文學。

教師:是的,同學們經過預習就知道,這種文體就是報告文學。報告文學和新聞最大的區(qū)別就是?

(提示:從單元說明中找出答案。)

學生明確: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師:

我們在學習報告文學的時候,要聯(lián)系作品的時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學習文章敘事寫人的技巧,培養(yǎng)關注社會的意識。(學習目的)

報告文學同時又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中的一類,是文藝通迅、速寫、特寫的總稱?;咎卣饔腥赫鎸嵭裕ú煌谄渌乃噭?chuàng)作),新聞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學性(不同于一般工作報告、社會調查)。(投影,加粗。)

報告文學同時又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中的一類,是文藝通迅、速寫、特寫的總稱?;咎卣饔腥赫鎸嵭裕ú煌谄渌乃噭?chuàng)作),新聞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學性(不同于一般工作報告、社會調查)。

二、主體

教師:前面我們先接觸了本課的文體以及這個文體的特點,現(xiàn)在我們進入課文,看看所謂的報告文學的真實面目。

1、介紹作者:

作者夏衍,我國著名戲劇家、翻譯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參加太陽社,是左聯(lián)領導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建國后把文學名著《林家鋪子》、《祝福》改編為電影劇本?!栋砉ぁ肥窍难茏髌分斜容^著名的一篇報告文學作品。

(投影作者圖片。)

2、解題:

本文以包身工為題,意義有三:

其一,課文講述的一群人的故事,這群人當時社會上給他們的稱呼就是包身工;

其二,我們從課文的主旨來看,以包身工為題,其實是(引導學生思考)……(明確)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其三,包身工,除了是當時社會對這群人,這類人的稱呼以外,它還是一種制度,一種怎樣的制度?

3、提問:包身工制度是罪惡的還是?

明確:這是一種罪惡的制度。

4、提問:罪惡的表現(xiàn)在哪里?

活動:請大家通讀課文,劃出你們認為表現(xiàn)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也可以進行交流,時間是10分鐘。

討論、總結、歸納:同學們經過閱讀和找尋后,得出了什么結論呢?現(xiàn)在我們請幾個同學來交流一下他們的看法。

自由回答、個別提問。

參考答案,投影:

1、四點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情景;五點鐘,包身工上班勞動的情景。

2、還寫了十二小時勞動后,抄身情景;黑夜里。起身和吃飯,表現(xiàn)包身工惡劣的住宿、飲食條件,上班勞動,表現(xiàn)惡劣的勞動條件,是寫勞動。兩方面合在一起,已經構成了包身工地獄生活的全貌。

3、還有與描寫記敘生活場景相應的說明和議論。說明包身工是怎么來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說明包身工給帝國主義制造”了驚人的利潤;說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蠻最殘酷的制度。

教師總結:

是的,罪惡的制度剝奪了很多年輕的生命,這些年輕的生命一開始就被欺騙,后來又被虐待,最后悲慘地死去。他們的一生非常的短暫,還沒來得及享受人生就草草了了自己的一生。這樣的悲慘,這樣的苦痛,是當時萬惡的社會造成的,是當時萬惡的帝國主義榨取中國工人的血淚寫證。

當時的中國社會,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造成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加速了中國農村破產,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災害;農村破產造成了大量廉價勞動力流入城市。帝國主義又和中國封建勢力勾結起來拼命壓榨剝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tǒng)治,是使農村少女變成雙重奴隸的社會根源。所以我們說在包身工身上,有雙重的壓榨,是機器、制度的壓榨,也是奴隸制度、帝國主義拼命追求剩余價值的壓榨。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改變這樣的悲劇,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徹底地鏟除帝國主義。

同學們都讀地很仔細,也找到了許多表現(xiàn)包身工生活悲慘、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栋砉ぁ纷饔?935年,至今已經70多年了,今天我們讀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這種震撼來自于包身工的這些悲慘事實,也來自于這篇文章。

5、提問:現(xiàn)在,我們共同來回顧一下,剛才我們找出的幾處表現(xiàn)包身工生活悲慘,包身工制度罪惡的方面,這些方面都是以什么線索串聯(lián)的呢?

(給予思考的時間,提示學生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

明確: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線索的。

6、提問:只是單純的敘事嗎?

明確:中間還穿插了議論和描寫。

教師:

為了準確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和殘酷,作者精心選材,描寫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狀況,這種寫作方法叫做“點面結合”。

解釋面:所謂的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在本文中就是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基本框架

解釋點: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的事件和典型的細節(jié),是在“面”的基礎上填充其中的具體材料,這兩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關系。

7、提問:請同學們根據(jù)剛才我們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想想哪些是點哪些是面?

(可留作課后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

二、檢查作業(yè)

請同學們根據(jù)剛才我們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想想哪些是點哪些是面?

參考答案:

1、面:人物的群體描寫,課文寫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雞鴨一般地走進工廠,在工廠里忍受各種威脅的情景。(清早起床、穿衣洗漱等方面)

2、點:反復提到的蘆柴棒,(老板喊她名字、生病的時候)抄身婆不愿意用手去觸摸她的身體;還有,一些典型的事例,比如沒吃得上飯的包身工、她們爭奪馬桶等等。

教師:這種“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同學們覺得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可以各自發(fā)表意見,建議同學們學習借鑒這樣的寫作方法,并嘗試在實際寫作中運用。

三、分析修辭手法

文章除了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以外,還運用了許多修辭手法?,F(xiàn)在同學們,可以找一找文章中有哪些修辭手法。

明確:

1、對比:包身工的悲慘生活與老板們的對比;包身工與外來工人的對比。

2、比喻: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作者用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故事,比喻帝國主義以及買辦資本家與包身工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十分精當,有力地控訴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

3、借喻:豬玀、懶蟲、機器、罐頭。

4、褒詞貶用(貶詞褒用)“慈祥”“佳肴”“不假思索地愛上”“文明”“合理”“飼養(yǎng)”。

這些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文章的意義,對我們理解課文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大家在寫作中可以嘗試學習采用。

四、完成課后練習三,理解文章中的句子

(聯(lián)系社會實際,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包身工教案 篇3

一、復習

1、夏衍,原名沈端先,他是我國著名的劇作家。其中有電影劇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改編魯迅的《祝?!?、茅盾的《林家鋪子》?!栋砉ぁ肥且黄覈侣勈飞暇哂兄卮笥绊懙膱蟾嫖膶W。全文的線索是什么?

二、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分析了包身工們的實際年齡、生活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和被剝削程度。

1: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那個穿著和時節(jié)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被他連踢帶罵吆喝起床的“豬玀”為什么如此“懶惰”?

A、豪華的不合時宜的穿著,揭示了那個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內心世界,與包身工們“衣服破爛”形成鮮明對比。

B、在惡劣的勞動環(huán)境(音響、塵埃和濕氣)的威脅下,經黨挨打受罰而又只有兩粥一飯的包身工們,每天從事繁重的工作長達十二小時,因而身體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點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難免一些人一時起不來。但這不能說明包身工們懶惰,反而和包身工們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2:包身工們的“女性所有的那種害羞的感覺”為什么“似乎已經遲鈍了”?她十五六歲,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為什么朝夕相處兩年多的同伴卻“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這合不合情理?

A: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現(xiàn)象,是當時包身工們被壓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慘生活的寫照,完全合乎當時特定的“情理”。

3:她們是如何淪落到這種地步的?

A:在家鄉(xiāng)無法活命,又受騙簽下了“包身契據(jù)”,所心“她們的身體”“包給

了叫做‘帶工’的老板”,成了“替帶工賺錢的‘機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寫明“生死疾病,一聽天命”。當女孩子真的有事時,她們真的沒臉見人了嗎?

4:“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經濟原因是什么?

6-8

由包工頭“招工”的實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

由“芒柴棒”等人的實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發(fā)展的三個原因。

24、25

以大量確鑿的數(shù)據(jù)闡明包身工制度發(fā)展的實況。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脅和三大罰規(guī)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我們包身工的悲慘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質有了一個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對于具體的例子也就是書上所說的點面結合的中典型人物“蘆柴棒”、“小福子”遭遇:燒火、生病、抄身、挨罰。這樣寫的作用是:具體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課文的內容充分,典型突出的點上的材料使課文內容深刻鮮明。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夏衍先生在1959年《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寫道:“對現(xiàn)在的年青工人來說,大概這些都已經是歷史上的‘陳跡’了,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今天的青年人還沒有出世。那么,我想,回頭來知道一點過去的事情,應付更深刻地感到作為一個毛主席時代工人的幸福。人吃人的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工人給資本家當牛馬,當蟲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是我們得記?。阂s走帝國主義,要推翻人吃人的社會制度,人們的先人曾會出了無數(shù)的生命、血汗與眼淚。幸福不是無代價可以得來的。為了今天的幸福,為了更幸福的將來:愛黨、愛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新中國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應該是我們青年一代的責任?!?/p>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聶耳先生譜曲、;田漢先生填詞的,當時有人提出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如果選用這首歌,是不是感覺上太悲壯了。當時議論紛紛,最后周恩來總理說了一句話:“我們要居安思危嘛!”我們現(xiàn)在學習這些作品,其中最大的意義就是懂得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多么地來之不易的。

包身工教案 篇4

一、分析課文

1、 了解包身工的生活

(一)住房:“七尺闊,十二尺深”,約為9個平方多?!霸诓坏绞畟€平方的房間里”住著十六七個人;平均居住面積是0.6個平方

房間除了作寢室外,還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豬玀

(二)生活安排:作者描寫了包身工起訂時的混亂情景,緊張忙亂。她們?yōu)楹芜@么緊張,可以慢點嗎?

作息時間:四點一刻:起床 要做多少事?其忙亂程度可想而知

五點上工 中餐及午休一小時 下午六點收工

除了十二小時強勞動,還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務,而她們的年齡與在座的同學的年齡差不多。惡劣的生活條件,繁重的體力勞動,嚴重摧殘著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她們變得麻木,像機器一樣。差不多失去了作為女性最起碼的羞恥感。

(三)生活條件

“穿”——穿著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臟了的湖綠乃到青蓮的短衫,下面是無色或是柳條的褲子。長頭發(fā),很多還梳著辮子。破臟的粗布鞋,纏過而未放大的腳,走路也就有點蹣跚的樣子,

“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飯。中午的飯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給她們送進工廠里去。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義一樣。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豬食。

“住”——每間工房七尺寬,十二尺長——面積約9.32平方米。要容十六、七個人,吃喝拉撒睡都在這里。

“行”——她們沒有自由,只能在嚴密監(jiān)視下往來于工房與工廠之間,兩點一線??梢娝^“供給住食”用“飼養(yǎng)”一詞更符合實際——豬狗不如的生活。

2、帶工老板如何壓榨包身工的?

(一)“兩年來帶工老板從‘蘆柴棒’身上實際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錢了。”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錢三角八分計算,并且就算是“蘆柴棒”一年僅干340天,帶工老板三年從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塊,除去包身費二十塊,帶工老板從“蘆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純利潤339塊。每個帶工老板帶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賺10170塊錢!多者可賺50850塊錢以上。

全上海當年 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們僅在三年之內至少被帶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塊錢以上。包身工身受日本資本家和帶工老板雙重剝削的,日本資本家獲得會更多。

第三課時

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分析了包身工們的實際年齡、生活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和被剝削程度。

Q1: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那個穿著和時節(jié)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被他連踢帶罵吆喝起床的“豬玀”如此“懶惰”?

A:豪華的不合時宜的穿著,揭示了那個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內心世界,與包身工們“衣服破爛”形成鮮明對比。在惡劣的勞動環(huán)境(音響、塵埃和濕氣)的威脅下,經黨挨打受罰而又只有兩粥一飯的包身工們,每天從事繁重的工作長達十二小時,因而身體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點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難免一些人一時起不來。但這不能說明包身工們懶惰,反而和包身工們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Q2:包身工們的“女性所有的那種害羞的感覺”為什么“似乎已經遲鈍了”?她十五六歲,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為什么朝夕相處兩年多的同伴卻“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這合不合情理?

A: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現(xiàn)象,是當時包身工們被壓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慘生活的寫照,完全合乎當時特定的“情理”。

Q3:她們是如何淪落到這種地步的?

A:在家鄉(xiāng)無法活命,又受騙簽下了“包身契據(jù)”,所心“她們的身體”“包給 了叫做‘帶工’的老板”,成了“替帶工賺錢的‘機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寫明“生死疾病,一聽天命”。當女孩子真的有事時,她們真的沒臉見人了嗎?

Q4:“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經濟原因是什么?

6-8 由包工頭“招工”的實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 由“芒柴棒”等人的實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發(fā)展的三個原因。

24-25 以大量確鑿的數(shù)據(jù)闡明包身工制度發(fā)展的實況。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脅和三大罰規(guī)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我們包身工的悲慘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質有了一個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對于具體的例子也就是書上所說的點面結合的中典型人物“蘆柴棒”、“小福子”遭遇:燒火、生病、抄身、挨罰。這樣寫的作用是:具體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課文的內容充分,典型突出的點上的材料使課文內容深刻鮮明。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包身工教案 篇5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經過幾個月的調查研究,實際考察之后寫出來的。1936年,發(fā)表在《光明》(左聯(lián)機關刊物,沈起予主編)的創(chuàng)刊號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戰(zhàn)爭以前這一時期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社會黑暗情況。那時中國農村在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下日益破產,加上地主的剝削,農民生活極為痛苦??拷虾5奶K北地區(qū),每年有大批無法生活的農家婦女被誘騙到上海來做包身工。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不斷高漲,上海工人運動十分活躍。日本資本家為避免罷工的威脅,就更大量地雇傭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這篇文章以鐵一般的事實,生動地記載了這一特定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寫作特點:

在復雜記敘過程中有條理地穿插說明、描寫、議論和抒情

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是將常用的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幾種表達方式配合使用,熔于一爐,充分發(fā)揮各種表達方式的長處和綜合使用的優(yōu)點,共同完成對人物、事件、場面等的刻畫、描述、渲染,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文章的內容表達得更充實,更廣闊,更具感染力。

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的好處很多。從文章總體來看,幾種表達方式交錯運用,相互配合,各顯其能,充分、深入地為表現(xiàn)主旨服務。在具體運用時,可以是非常靈活的,有的部分是兩種表達方式結合運用,有的部分是兩種以上的表達方式結合運用。至于哪幾種表達方式結合運用,怎么結合,可以視具體情況和實際可能來定。同時,在互相結合運用中,總是以其中的某一種為主,其它為輔。

在比較復雜的記敘文,如報告文學等文體中,往往涉及到很多人物、事件、場面、環(huán)境等,這種文章的主旨,單靠一兩種表達方式是很難奏效的。這就需要調動起多種甚至全部的表達方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從運用表達方式的目的方面看,敘述是為了交待人物、事件情況和過程的;描寫是為了對人物、環(huán)境等進行生動、形象的描繪和刻畫;說明則重在把事件的形狀、性質、成因、關系等解說清楚;議論是作者對客觀事物進行評論,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抒情就是抒發(fā)和表露作者的感情。敘述、說明、描寫是表現(xiàn)內容的主要手段,是基礎,在此前提下,議論可以挖掘和深化主旨,抒情能夠表明作者的愛憎,產生感染人的力量。幾種方式恰當結合,綜合運用,就很可以取得最佳表達效果。

《包身工》一文成功地綜合運用敘述、說明、描寫、議論、抒情這幾種表達方式。從各部分情況看,寫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和住宿的環(huán)境,運用的是敘述和描寫;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則是以說明為主,穿插進少量議論;包身工吃粥時的情景,又是用敘述和描寫;接著寫包身工制度發(fā)展的三大原因,

包身工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領會文章中心思想。

2.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3.認真閱讀課文,體會文章語言形象、鮮明以及句式豐富多變的特點。

4.反復誦讀課文,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認識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殘酷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領會文章中心思想。

2.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3.認真閱讀課文,體會文章語言形象、鮮明以及句式豐富多變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當我們坐在教室里,汲取知識的瓊漿時,當我們漫步在陽光下,欣賞周圍的美景時,當我們圍坐在小桌旁,和家人幸福地交流時,我們不會想到,還有一群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同齡人,她們的生活里沒有陽光,沒有自由,沒有歡樂,只有沒日沒夜的工作和忍受非人的折磨。她們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就讓我們大家一起走進夏衍的《包身工》。

二、文學常識

1.作家作品

夏衍先生原名沈端先(1900—1995),優(yōu)秀劇作家,戲劇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杰出的新聞記者、政論家,主要進行話劇和電影創(chuàng)作,長期而多方面從事創(chuàng)作實踐。著名的電影劇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并改編魯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鋪子》為電影劇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長。

2.報告文學,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的一類,是文藝通訊、速寫、特寫、采訪報告等的總稱,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輕騎兵”??梢詫懭?,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因為它是“報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為它是“文學”,就要求反映出來的真人真事具有典型性,允許一定的藝術加工。其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

三、文章結構

1.作者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包身工的悲慘遭遇,集中寫了她們一天的生活,請同學們找出來并進行評價。

明確:四點一刻:起床情形??居住低劣

四點半鐘:早飯情景??飯食粗劣

五點鐘:勞動情況??條件惡劣

2.根據(jù)包身工的活動,給文章劃分層次。

明確:全文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東洋廠的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按時間順序,抓住包身工們一天生活的三個場景,從住、吃、勞動條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

第二部分(從“兩粥一飯”到結尾)是全文的總結,作者概括了包身工們的非人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憤怒控訴。

四、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樣寫包身工這個群體的生活的?

提示:為了準確而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作者精心選材,描寫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狀況。他所使用的手法是“點面結合”。所謂“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謂“點”,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和典型的細節(jié)。這兩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關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個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基本框架。“點”的刻畫,則是填充其中的具體材料。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在文中找出哪些是“面”,哪些是“點”。(學生分工合作)

明確:“面”上的描寫,主要指的是人物的群體描寫,課文寫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雞鴨一般地走進工廠、在工廠忍受各種威脅的情景,都是先作一下概括性的敘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場景,開場便是一個兇惡男人破口大罵,在這叫罵聲中,包身工們出場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提著褲子爭奪馬桶……這里面,作者并沒有具體刻畫哪一個人物,而是速寫式地描繪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個群體,描寫她們的生活,必須通過整體速寫,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現(xiàn)。

但是,僅有這些概括的描述,會顯得單薄。于是作者選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細節(jié)。

比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蘆柴棒”這個人物。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寫出她那“手腳瘦得像蘆棒梗一樣”的外貌。第二次寫她病倒了,盡管是急性的重傷風,盡管“她很見機

地將身體慢慢地移到屋予的角上,縮做一團,盡可能地不占地方”,盡管她“用于做著手勢,表示身體沒力,請求他的憐憫”,但是,老板為了不喪失一天的利潤,還是要用各種毒辣的手段來強制她做工。第三次寫她身體瘦得像骷髏一樣,甚至連“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觸她的身體,即使這樣,老板也絕不放她回去。“蘆柴棒”是眾多包身工中的一個典型人物。這里,作者雖然寫的只是一個“蘆柴棒”,但是讀者看到的卻是成百上千個“蘆柴棒”?!疤J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經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縮影;老板要蘆柴棒“做到死”,也是每個包身工們最終都不可逃脫的厄運。通過對“蘆柴棒”悲慘遭遇的描述,具體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壓榨、被摧殘的悲慘命運。

另外,還有一些典型事例,比如沒吃上粥的包身工,接受老板娘親自制作的“美食”;典型細節(jié),如她們“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著褲子爭奪馬桶”等,都使得包身工們的苦難生活生動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2.課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聞事實,一類是背景材料。這兩方面的內容在課文中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確:文章在敘述了一些新聞事實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發(fā)展等情況。中間都有一些轉折性的詞句,使得銜接自然流暢。比如寫四點一刻被罵作

“豬玀”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們正式的名稱卻是‘包身工”’一句作為過渡,寫這些鄉(xiāng)下姑娘是如何被帶工老板騙到城里來的。在介紹了四點半鐘包身工們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價的機器”來銜接,引出了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對包身工受剝削、受壓榨的情況作了具體、詳細的介紹。

五、課堂小結

全文以時間為線索,向我們介紹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作者選取包身工普通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作為內容來寫,其中既回顧她們成為包身工的農村原因和城市原因,并以幾個主要人物的命運貫穿全文。同時作者又運用多種表現(xiàn)方法,將自身的深切感受、全部愛憎和著包身工的血淚一起噴出,情真意切,使作品既有新聞作品的真實性,又有文學作品的生動性,具有強烈的鼓動性和說服力。

第二課時

一、導語設計

《包身工》被譽為我國報告文學的里程碑,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受到人們的極高評價,而它的語言也獨具特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感情吧!

二、合作探究

(一)分析詞語的準確運用

1.已經是舊歷四月中旬了,上午四點過一刻,曉星才從慢慢地推移著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鋪里的生物已經在蠕動了。

明確:這是文章開頭的第一句,卻令人震撼。首先它強調了時間之早,才清晨四點過一刻,更令人心驚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為什么是“生物”?從后文可以得知,她們沒有人的生活,更沒有人的尊嚴。既然如此,她們就只能像蜂房里的蜜蜂那樣“蠕動”了。

2.紅磚頭的怪物,已經張著嘴巴在等待著它的滋養(yǎng)物了。

明確:“紅磚頭的怪物”,指的是帝國主義資本家的紡織廠,“張著嘴巴”既形象地寫出了它的大門洞開,等待著廉價勞動力的情形,又暗示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吃人的本性。對于這些封閉嚴密,又有重重關卡、打手密布的紡織廠來說,弱小的鄉(xiāng)下姑娘們真正是“滋養(yǎng)物”,讓紡織廠變得龐大。他們的暴利,就是用包身工們妁血汗凝成的。

3.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營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

明確:“飼養(yǎng)”是“喂養(yǎng)動物”的意思,似乎與“小姑娘”搭配不當,但它恰好點出了帶工老板、資本家與包身工的關系——營利,因為人類飼養(yǎng)動物也是營利——役其力,食其肉,衣其皮。所以這個“飼養(yǎng)”很經典。“禁不住”是忍受不住的意思,表示人的思想受了一種力量的驅使,自己不能把握自己。這表明包身工制度與養(yǎng)墨鴨捕魚的做法太相似了。

(二)大量數(shù)字的運用

1.上午四點過一刻、四點半之后、五點鐘。

2.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

3.單就這福臨路的東洋廠講,光緒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干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

4.蘆柴棒現(xiàn)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錢三角二做平均,兩年來在她身上已經收入了二百三十塊了!

明確:有句名言叫“事實勝于雄辯”。翔實的事實在文章中是最有說服力的,這些數(shù)字就充分說明了包身工所過的非人生活以及帝國主義資本家對她們殘酷的壓榨。

三、精妙的細節(jié)描寫

1.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

明確:這段描寫了包身工起床時的情景。疲倦,擁擠,昏沉,雜亂,連一點羞恥心都沒有,這哪里是豆蔻年華少女們的生活啊!這些細節(jié)描寫,足已顯示出包身工們所過的是非人的生活,她們已被摧殘成沒有知覺的“生物”了。

2.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像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像弓一樣的彎,面色像死人一樣的慘!

明確:這里作者連用三個“像……”的句式,從手腳之瘦、身體之單薄變形、面色之慘白三個方面描寫了飽受摧殘的包身工形象,讀來字字是淚,句句是血。

四、大量修辭的`運用

為了更好地加強表達效果,文中運用了大量的修辭。請從文中找出來,并體會其作用。

1.對比

一方面是包身工與帶工老板在住、吃、穿著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對比。包身工住的是“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像鴿子籠一般”的工房,吃的是“漿糊一般”的薄粥,穿的是“褪色和油臟了的湖綠乃至蓮青的短衫”;得到的工錢每天僅三角八分。而后者,穿的是“拷綢”之類;“不僅可以放債、買田、起屋,還能兼營茶樓、浴室、理發(fā)鋪一類的買賣”。通過這些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買辦勢力相勾結殘酷壓榨包身工血汗的滔天罪行。另一方面是包身工與“外頭工人”的對比。包身工“臟,鄉(xiāng)下氣,土頭土腦”,沒有做工與不做工的自由,出了差錯要挨打;外頭工人則“衣服多少地整潔一點”,可以選擇工作,不會挨打,可以通過賄賂工頭得到好的工種。通過這種對比,真實地刻畫出包身工奴隸一般的境地。

2.比喻

比如“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營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和烏鴉很相像的那種怪樣子的墨鴨,整排地停在舷上,它們的腳是用繩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魚,起水的時候船戶就在它的頸子上輕輕地一擠!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鴨整天地捕魚,賣魚得錢的卻是養(yǎng)墨鴨的船戶?!边@段話里,作者用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比喻帝國主義及其買辦們與包身工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十分精當,有力地控訴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除了明喻之外,用得最多的是借喻。文中用了“豬玀”“懶蟲”來比喻包身工,這些詞本來是老板和老板娘對包身工的稱呼,說明他們根本不把包身工當人看,作者借用過來,具

有辛辣的諷刺意味.。另外,還有用“機器”借喻包身工,揭露帶工和紗廠老板把包身工看成賺錢工具的罪惡本質;用“罐頭”借喻日本紗廠,說明包身工無處可逃的悲慘境地。

3.褒詞貶用和貶詞褒用

這也就是變換詞語的感情色彩的手法。比如:“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萊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慈祥”這個褒義詞,在句中轉變?yōu)橘H義了,這說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來好像是為了改善包身工的生活,實質上卻是心懷鬼胎,為了從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潤?!凹央取北臼前x詞,指味美可口的飯萊。從菜場上收集來的萊葉當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稱為“佳肴”,變褒為貶,反襯出粥萊之難得及質量之差,暗含諷刺的意味。

“罰工錢就是減少他們的利潤,停生意不僅不能賺錢,還要貼她二粥一飯,于是帶工頭不假思索地就愛上了毆打這辦法?!边@句中的“愛”褒詞貶用,揭露了帶工老板們?yōu)榱苏ト“砉さ难苟粨袷侄?,喪盡天良的豺狼本性。

“東洋婆望了一會兒,也許是她不喜歡這種不文明的毆打,也許是她要介紹一種更合理的懲戒方法……’,這句中的“文明”“合理’,褒義貶用。對包身工懲罰的殘酷程度是一樣的,而所謂的“文明”“合理”,只不過是說讓包身工頂皮帶盤心子比直接毆打包身工更省力,看上去不那么血腥而已。

五、能力提升

運用多種表現(xiàn)方法,創(chuàng)造主客觀一體的藝術境界。

夏衍的報告文學,在主客觀相結合方面,達到了渾然一體的高境界。他的作品把敘述、

描寫、議論、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熔于一爐,交錯運用,并焊接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相關部分,并體會其作用。

明確:包身工清晨起身時的情景,并描述了住宿條件?!捌叱唛?、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跟著這種有威勢的喊聲,在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她們很快地就像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边@些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包身工囚牢般的住宿環(huán)境和因受非人折磨而麻木的精神面貌。

六、規(guī)律總結

記敘文在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全文應以敘述為主,其次才是描寫、說明兼精辟的議論和必要的抒情。描寫和說明是由敘述內容決定的,不能喧賓奪主。議論過多,進行說教,使人產生逆反心理,說服力反而大(Www.D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大削減。議論、抒情只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深刻的主旨主要靠讀者孟挖掘、提煉,這樣才能使人深思、耐人尋味。本文共有五千多字,而議論只有幾百字,做到了少而精,深化了主旨,為全篇增色,使人產生強烈共鳴。另外,抒情要確保有感而發(fā),不要無病呻吟,多了會沖淡感情的濃度,感染力恰恰不強。盡量使抒情融于敘述、議論之中。

2.應充分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和相互配合的綜合力量。針對實際情況,該敘述則敘述,該描寫則描寫,再加上必要的議論、抒情。

七、課堂小結

《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經過長期的實地調查,在詳細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礎上寫成的。他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shù)據(jù)、精辟的分析和評論,把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像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之于世,憤怒控訴了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同時告訴人們,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溫床上,受到國民黨反動政府“特殊優(yōu)惠”的保護,伴隨中國農村經濟衰敗生長出來的一顆毒瘤。

包身工教案 篇7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課件是必不可少的,課件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你知道什么樣的課件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包身工》語文課件,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了解報告文學的基本常識。

2、理解課文圍繞中心思想選擇材料安排詳略的特色。

3、了解包身工制度,深刻認識到包身工被無情剝削的社會根源。

教學重難點:

1、本文的選材組材特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2、理解本文以記敘為主兼用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行文的寫法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講讀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提問:在以往學習過的新聞類型中大家熟悉的有哪些?

明確:消息、通訊、特寫。

今天我們要接觸到另一類與新聞相關的文學樣式報告文學。

大家出生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對于報告文學可能比較陌生。報告文學是從新聞報道和紀實散文中生成并獨立出來的一種新聞與文學結合的散文體裁。速寫、特寫、文藝通訊的總稱。它以敘事紀實為主體,以報告真相為己任,即要求作品中占主體的人與事必須真實,具有新聞性;又經過藝術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并飽含作家的思想傾向和情感態(tài)度,具備文學性。比較有名的作品有徐遲的《歌德巴赫猜想》,巍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

二、作者與背景。

讓學生復述課文情節(jié)。以提問方式讓學生簡要介紹作者與背景。

明確:夏衍,原名沈端先,優(yōu)秀劇作家,戲劇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杰出的新聞記者、政論家,主要進行話劇和電影創(chuàng)作,長期而多方面從事創(chuàng)作實踐。著名的電影劇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并改編魯迅《祝?!贰⒚┒艿摹读旨忆佔印窞殡娪皠”?。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長。

《包身工》發(fā)表于1936年6月上?!豆饷鳌吩驴瘎?chuàng)刊號,是作者僅有的一篇報告文學作品,但在我國報告文學發(fā)展史上有較大的影響。《包身工》之前的報告文學往往存在偏重事實報導而缺乏藝術加工的弊病,而夏衍提煉生活中材料真實而生動,富有鼓動性,成為名副其實的報告文學作品,并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作者夏衍當時為了寫《包身工》這篇文章,選擇一家日本工廠,名叫三井系,當時作者靠廠里一位朋友幫忙,以外頭工人的身份混進工廠,并且對包身工的生活進行觀察。他每天早上四點半左右出發(fā),從上海郊縣步行至三井系工廠。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他總在工房周圍兜來兜去引起帶工頭的注意,認為他是挑亂來了,戒備很森嚴,夏衍先生只好中止對包身工的觀察。

三、對比分析。

請一位學生到黑板上寫下自己一天的生活時間,再請另一位同學到黑板上寫下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時間。通過對比進行討論。包身工生活悲慘的現(xiàn)象有哪些?

明確:(一)住房:七尺闊,十二尺深,約為9個平方多。在不到十個平方的房間里住著十六七個人;平均居住面積是0.6個平方房間除了作寢室外,還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豬玀。

(二)生活安排:作息時間:四點一刻:起床,五點上工,中餐及午休一小時,下午六點收工,除了十二小時強勞動,還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務。

她們的年齡與在座的同學的年齡差不多。惡劣的生活條件,繁重的體力勞動,嚴重摧殘著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她們變得麻木,像機器一樣。差不多失去了作為女性最起碼的羞恥感。

(三)生活條件

穿穿著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臟了的湖綠乃到青蓮的短衫,下面是無色或是柳條的褲子。長頭發(fā),很多還梳著辮子。破臟的粗布鞋,纏過而未放大的腳,走路也就有點蹣跚的樣子,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飯。中午的飯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給她們送進工廠里去。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義一樣。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豬食。

住每間工房七尺寬,十二尺長面積約9.32平方米。要容十六、七個人,吃喝拉撒睡都在這里。

行她們沒有自由,只能在嚴密監(jiān)視下往來于工房與工廠之間,兩點一線。

可見所謂供給住食用飼養(yǎng)一詞更符合實際豬狗不如的生活。

請學生總結。

四、結構分析。

課文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東洋廠的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按照時間順序,抓住包身工們一天生活的.三個主要場景,從住、吃、勞動條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其間穿插以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議論,使文章內容豐富、線索清晰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總結(從兩粥一飯到結尾),作者概括了包身工們的非人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憤怒控訴。

提問:本文是以什么線索組織材料的?

明確:課文以時間為線索,圍繞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來組織材料,中間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議論。作者把散亂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電影一樣,高度集中地組織在包身工從清晨到黃昏放工一天的時間里。如此安排,敘議結合,層次清楚。

提問:課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聞事實,一類是背景材料。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在課文中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確:文章在敘述了一些新聞事實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發(fā)展等情況。中間都有一些轉折性的詞句,使得銜接自然流暢。比如寫四點一刻被罵做豬玀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們正式的名稱卻是包身工一句作為過渡,寫這些鄉(xiāng)下姑娘是如何被帶工老板騙到城里來的。在介紹了四點半鐘包身工們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價的機器來銜接,引出了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對包身工受剝削、受壓榨的情況做了具體、詳細的介紹。

五、布置作業(yè)。

1、自學《飛向太空的旅程》

包身工教案 篇8

【課題】包身工【第1課時】

【教學目的】1.掌握課文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

2.學習課文以時間為序,間以補敘、插敘,融入許多內容,虛實相生,條理明晰的寫法。

3.學習課文運用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主題的寫法。

【教學重點】理清結構

【教學難點】以包身工活動的時間為徑,以包身工制度的發(fā)展為緯統(tǒng)領材料的方法。;

【教具】投影儀

【教法】教讀.討論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

夏衍(1900--)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早年留學日本,1927年回國,曾加入太陽社,左聯(lián)發(fā)起人之一,著名劇作家,有話劇《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考驗》等,改編小說《祝?!贰读旨忆佔印窞殡娪啊?/p>

二.簡介報告文學

報告文學,是散文的一類,是文藝通訊、速寫、特寫等的總稱。講求新聞性,文學性。

三.簡介寫作背景

此文發(fā)表于1936年左聯(lián)機關刊物《光明》創(chuàng)刊號,反映“一·二八”前后到抗戰(zhàn)前這一時期國統(tǒng)區(qū)的黑暗,帝國主義經濟入侵,農民破產,為帝國主義提供了大批廉價勞動力,蘇北農家女子到上海做包身工,代替普通自由勞動者,文章即是對此的抨擊。

四.學生默讀課文,要求:

1.圈出生字詞

2.思考

①全文寫了包身工多長時間的生活?

②全文寫了包身哪些方面的生活?

③除了寫民身工這些方面外,還寫些什么內容?找出起止點。

五.理清全文結構

①(1—8)記包身工起床情景,兼議包身工制度的產生。(住)

②(9—17)記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論及包身制度的發(fā)展。(吃)

③(8-25)記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國主義工廠對于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削。

④(26—33)全文總結,痛述包身工的悲慘遭遇,怒控野蠻的吃人制度,指出黎明即將到來。

六.分析課文前兩部分。

第一部分:

問:該部分可分為幾層?依據(jù)是什么?

答:兩層一

包身工教案 篇9

一、教學目的:

1、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2、理解文中有關語句的概括作用

3、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的反人道本質,接受情感教育

二、教學重點:

本文的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難點

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

四、教學方法:

講讀法問題啟發(fā)法

五、課時安排:

二課時

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早上好!

這個星期我們接觸了新聞,新聞這個文體的特點是什么?請大家回憶一下。

[明確]真實性、及時性

[教師]新聞是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一種文體了,我們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現(xiàn)在還有網絡都可以接觸到。它以消息、通訊、特寫等樣式[引申,現(xiàn)場直播等等樣式],向我們提供了各方面最新的資訊。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包身工》,它的文體是新聞中比較特殊的一種。

[教師]這種文體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這種文體就是?

[學生]報告文學

[教師]是的,同學們經過預習就知道,這種文體就是報告文學。

報告文學和新聞的區(qū)別就是?[提示:從單元說明中找出答案]

[學生明確]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師]我們在學習報告文學的時候,要聯(lián)系作品的時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學習文章敘事寫人的技巧,培養(yǎng)關注社會的意識。[學習目的]

報告文學同時又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中的一類,是文藝通迅、速寫、特寫的總稱?;咎卣饔腥赫鎸嵭?不同于其他文藝創(chuàng)作),新聞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學性(不同于一般工作報告、社會調查)。[投影,加粗]

(二)主體

[教師]前面我們先接觸了本課的文體以及這個文體的特點,現(xiàn)在我們進入課文,看看所謂的報告文學的真實面目。

[介紹作者]作者夏衍,我國戲劇家、翻譯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參加太陽社,是左聯(lián)領導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建國后把文學名著《林家鋪子》、《祝?!犯木帪殡娪皠”尽!栋砉ぁ肥窍难茏髌分斜容^的一篇報告文學作品。[投影作者圖片]

[解題]本文以包身工為題,意義有三:其一,課文講述的一群人的故事,這群人當時社會上給他們的稱呼就是包身工;其二,我們從課文的主旨來看,以包身工為題,其實是[引導學生思考]……[明確]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其三,包身工,除了是當時社會對這群人,這類人的稱呼以外,它還是一種制度,一種怎樣的制度?[提示:是罪惡的還是?]

[明確]這是一種罪惡的制度

[提問]罪惡的表現(xiàn)在哪里?

[活動]請大家通讀課文,劃出你們認為表現(xiàn)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也可以進行交流,時間是10分鐘。

[討論、總結、歸納]

同學們經過閱讀和找尋后,得出了什么結論呢?現(xiàn)在我們請幾個同學來交流一下他們的看法。

[自由回答、個別提問]

[參考答案,投影]

1、四點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情景;五點鐘,包身工上班勞動的情景。

2、還寫了十二小時勞動后,抄身情景;黑夜里。起身和吃飯,表現(xiàn)包身工惡劣的住宿、飲食條件,上班勞動,表現(xiàn)惡劣的勞動條件,是寫勞動。兩方面合在一起,已經構成了包身工地獄生活的全貌。

3、還有與描寫記敘生活場景相應的說明和議論。說明包身工是怎么來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說明包身工給帝國主義“”制造”了驚人的利潤;說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蠻最殘酷的制度。

[教師總結]是的,罪惡的制度剝奪了很多年輕的生命,這些年輕的生命一開始就被欺騙,后來又_待,最后悲慘地死去。他們的一生非常的短暫,還沒來得及享受人生就草草了了自己的一生。這樣的悲慘,這樣的苦痛,是當時萬惡的社會造成的,是當時萬惡的帝國主義榨取中國工人的血淚寫證。

當時的中國社會,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造成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加速了中國農村破產,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災害;農村破產造成了大量廉價勞動力流入城市。帝國主義又和中國封建勢力勾結起來拼命壓榨剝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tǒng)治,是使農村少女變成雙重奴隸的社會根源。所以我們說在包身工身上,有雙重的壓榨,是機器、制度的壓榨,也是奴隸制度、帝國主義拼命追求剩余價值的壓榨。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改變這樣的悲劇,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徹底地鏟除帝國主義。

[教師總結]同學們都讀地很仔細,也找到了許多表現(xiàn)包身工生活悲慘、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栋砉ぁ纷饔?935年,至今已經60多年了,今天我們讀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這種震撼來自于包身工的這些悲慘事實,也來自于這篇文章。

[提問]現(xiàn)在,我們共同來回顧一下,剛才我們找出的幾處表現(xiàn)包身工生活悲慘,包身工制度罪惡的方面,這些方面都是以什么線索串聯(lián)的呢?

[給予思考的時間,提示學生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明確: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線索的。

[提示]只是單純的敘事嗎?

[明確]中間還穿插了議論和描寫

[教師]為了準確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和殘酷,作者精心選材,描寫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狀況,這種寫作方法叫做“點面結合”。

[教師]

解釋面:所謂的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在本文中就是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基本框架

解釋點: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的事件和典型的細節(jié),是在“面”的基礎上填充其中的具體材料,這兩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關系。

[提問]請同學們根據(jù)剛才我們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想想哪些是點哪些是面?[可留作課后作業(yè)]學生答“豬玀”,“廉價的機器”,“罐裝的勞動力”

我說,剛才我們同學的表演很好,有創(chuàng)意,但是想象還是不夠合理的。

為什么日本帝國主義愿意雇用包身工?

生:廉價。

我說僅僅是廉價嗎?如果真的十分廉價,那帶工老板賺什么?日本帝國主義有沒有雇用外來工。

生說:有。

我說,當然有。當時夏先生寫作到工廠調查,有一位女工叫杏弟,她幫助夏先生去了解情況。到了包身工中間,卻受到了排,包身工們不信任他,對她很警惕,很反感。

請問在書上,有沒有說日本資本家為什么愛用包身工呢?請學生找。

學生說,日本廠家愛用是因為“他們大量用這種沒有結合力”的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

師;也就是說,這些包身工由于知識水平較低,他們生活在底層,但他們并不知反抗,他們感到生活的痛苦,但他們沒有覺悟,他們是不會象剛才同學們所設計的那樣有對新生活的向往與抗爭。

我們來看看新時期的打工文學。他們與包身工有些類似。都是從土地中走來。來到了別人的城市。“一個個少女從農村低矮的房屋中,從枝椏交錯的森林中,從小鎮(zhèn)歪斜的石板街中走出來了。她們或提一個包袱,或夾一卷行李,飲淚告別家園,回首辭卻父母,踏上了人生旅途的\'第一程'\'(陳秉安《來自女兒國的報告》

所不同的是書本中的包身工是沉默的,他們不會抗爭也不懂得抗爭。新時期打工文學中有些詩非常感人。

如同一只受傷的小鳥/找不到棲身的樹葉/我們就再也禁不住地流淚了/可抹干淚水依然滿面晴朗'

最后的一抹夕陽,涂在路邊的梧桐樹的冠頂上,遠遠看去又紅又綠,微弱地閃著一片碎光。馬路上,有許多和我一樣年輕的男女,騎著車_地向前游動。人們和我一樣疲憊一樣沒有笑容。我看著他們的身影,眼睛便涌滿淚水,突然感到茫茫然走投無路人生恍當一聲到了盡頭……'

我說我個人認為他們走在別人的城市,他們的生活遭遇著著生存的問題。

他們用詩歌表達了他們的情緒,我們感受到他們的苦難。而包身工是沉默的。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

二、檢查作業(yè):請同學們根據(jù)剛才我們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想想哪些是點哪些是面?

[參考答案]

1、面:人物的群體描寫,課文寫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雞鴨一般地走進工廠,在工廠里忍受各種威脅的情景。(清早起床、穿衣洗漱等方面)

2、點:反復提到的蘆柴棒(老板喊她名字、生病的時候)

抄身婆不愿意用手去觸摸她的身體;

還有,一些典型的事例,比如沒吃得上飯的包身工、她們爭奪馬桶等等

[教師]這種“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同學們覺得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可以各自發(fā)表意見,建議同學們學習借鑒這樣的寫作方法,并嘗試在實際寫作中運用。

三、文章除了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以外,還運用了許多修辭手法?,F(xiàn)在同學們,可以找找文章中有哪些修辭手法。

[明確]對比:包身工的悲慘生活與老板們的對比

包身工與外來工人的對比

比喻: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作者用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故事,比喻帝國主義以及買辦資本家與包身工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十分精當,有力地控訴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

借喻:豬玀、懶蟲、機器、罐頭、

褒詞貶用(貶詞褒用)“慈祥”“佳肴”“不假思索地愛上”“文明”

“合理”“飼養(yǎng)”

這些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文章的意義,對我們理解課文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大家在寫作中可以學習采用。

四、完成課后練習三,理解文章中的句子。(聯(lián)系社會實際,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包身工教案 篇10

。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把握報告文學所用到的材料,即:新聞事實、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觀評價。并學會據(jù)此分析一篇報告文學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依據(jù):課標指出,閱讀新聞、通訊(包括特寫和報告文學)作品,了解其社會功用、體裁特點和構成要素。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本文真實地再現(xiàn)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包含著對包身工的無限同情,對包身工制度的'無比憤慨。使學生介入心靈,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在“悲劇”作品的審美之中陶冶心情,鍛造“人格”,凈化心靈,辯別真善美的目的,實現(xiàn)“悲劇”作品的情感美。

簡單學習網最新講座:

王大績講高考詩歌鑒賞王大績講高考作文王大績講文言文閱讀

林斌講英語完形填空林斌講英語閱讀理解李俊和講高中英語寫作

依據(jù):“教學建議”指出:重在指導學生閱讀典范性新聞作品,深入把握作者立場、觀點,學習其敬業(yè)精神和捕捉重大新聞的能力,資料共享平臺《高中語文《包身工》說課稿范文》()。培養(yǎng)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的能力,提高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2、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的反人道本質,接受情感教育

教學難點:

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

二.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

學生與其中人物所處時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體驗的迥異,特別是情感體驗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與學生情感上產生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有礙于心靈的“介入”。要讓學生從現(xiàn)實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調節(jié):

前四自然段將是最好的導語.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語言給學生以最具有沖擊力的感受,以促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1、搜集資料法2、講讀法3、問題啟發(fā)法

依據(jù):指導學生把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聯(lián)系起來,開發(fā)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利用網絡等媒體資源,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并以社會的文化土壤滋潤基礎教育的語文之樹。讓同學們對社會現(xiàn)象、社會問題投入關注,增強了對社會的認識,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實踐能力。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包身工教學教案2000字精選


準備是必須擁有的,教師更應如此,教師在每節(jié)課之前都需要準備一份教案。優(yōu)秀的教案有助于教師推動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如何撰寫一份系統(tǒng)化的教案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特別為你收集的“包身工教學教案”,請繼續(xù)閱讀本文相關內容!

包身工教學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夏衍的報告文學《包身工》選編在語文教科書第一冊的第四單元,前三個單元分別是詩歌、文言文和散文單元,而第四單元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學習的是新聞和報告文學,這類文體從內容上強調真實性,要求及時、準確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會信息,為此它往往具有深刻、鮮明的時代意義。其中,報告文學除了紀實性之外,也具有更廣闊的藝術空間,通過分析這類文體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學生分析]

《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經70年了,文章所反映的也是上世紀的事,和我們現(xiàn)在的時代已有了很深的隔膜,現(xiàn)如今,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使學生很難從文章中去理解包身工的苦難生活,更難于理解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曾經有位教師在教學《包身工》一文時,要求學生范讀課文,當讀至“打呵欠,嘆氣,叫喊,找衣服,穿錯別人的鞋子,胡亂踏在別人的身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時,學生的聲音有些異樣,似乎強忍著笑,很明顯,現(xiàn)在的學生與文章中所反映的時代的隔膜的確是存在的,另外,由于目前的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為此,有些學生雖涉世不深,但懂得的東西并不少,因此,讓學生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拓展思維,發(fā)展想象力、思辨力和判斷力,也是此次教學的目標之一。

[教學目標]

《包身工》是我國報告文學的開山之作,作者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shù)據(jù),精辟的分析和評論,把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諸于世,憤怒控訴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讓人們深刻認識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土壤上產生的包身工制度所帶來的罪惡,文章篇幅較長,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課文雖是老文章,所反映的是上世紀初的事,和現(xiàn)如今我們的時代有很深的隔膜,但是文章所體現(xiàn)的時代意義和人文內涵卻是相通的,為此,此次教學可以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拓展思維,進行探究和交流,對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具體的教學目標可以包括:

1. 知識和技能

掌握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和閱讀的能力,并且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培養(yǎng)起思辨能力和判斷能力。

2. 過程和方法

a) 理解課文如何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詳略。

b)

學習《包身工》的寫作手法:點面結合的手法;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復雜記敘中有條理地穿插描寫、議論和抒情的寫法;運用對比、比喻、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

3. 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

了解包身工的涵義和包身工制度,通過把握文章的時代意義和人文內涵,開拓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培養(yǎng)起學生的社會責任和人權意識。

[重點難點]

1. 在教學中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觸發(fā)學生積極地思維。

2. 讓學生從現(xiàn)實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包身工制度的罪惡,再回到現(xiàn)實,聯(lián)系現(xiàn)實,讓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增強學生的思辨力和判斷力。

[設計思想]

《包身工》可以算是中國最早的報告文學,它切取包身工生活中的一個橫斷面,從包身工二十四小時的遭際,折射出了包身工整個的悲慘命運。雖然這篇課文時代性離普通中學生稍微遠一點,但它還是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唐代魏征曾經說過:“以史為鑒”。歷史永遠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另外,《包身工》一文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強,但篇幅較長,容量較大,如果在教學中面面俱到,恐怕時間不夠用,針對這些問題,我大致有以下幾點設想:

1. 讓學生將熟悉課文這一程序放到課前預習中完成,爭取時間,長文短教。

2. 教師設計問題,給學生充分討論的時間,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屬于自己的獨特感受。

3. 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拓展思維,進行探究和交流,把握文章的時代意義和人文內涵,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增強社會責任和人權意識。

[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語

“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同學們,知道這段話出自哪里嗎?

生:夏衍的報告文學《包身工》。

師:在此文的結尾,作者夏衍以強烈的口吻控訴著不人道的制度,預言著黑暗終將過去,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夏衍的報告文學《包身工》。

二、相關資料介紹(利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師:下面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首先是作者夏衍,假設你就是夏衍,給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吧。(這里適當變換一下認知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強化記憶。事后,教師可以適當歸納。)

夏衍,原名沈端先,優(yōu)秀劇作家,戲劇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杰出的新聞記者、政論家,主要進行話劇和電影創(chuàng)作,長期多方面從事創(chuàng)作實踐。著名的電影劇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并改編魯迅《祝福》、矛盾的《林家鋪子》為電影劇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長。

師:大家看過文章,覺得《包身工》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包身工》是夏衍的重要作品之一,1936年發(fā)表。它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一篇報告文學作品。

師:說到報告文學這種文體,誰能說一說它的特征?

報告文學是文學類文章體裁之一,是指速寫、特寫等文學式樣的總稱。它是一種直接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經過適當?shù)乃囆g加工,迅速地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文學品種。

三、分析課文(這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理解、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刻認識文章的主題。)

1、師:《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經過長期的實地調查,在詳細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礎上寫成的。他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shù)據(jù)、精辟的分析和評論,把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諸于世,具體地,作者是從幾個方面再現(xiàn)了舊中國包身工的苦難生活的?

“吃”——一洋鉛桶糨糊一般的薄粥、兩粥一飯,中午的飯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給她們送進工廠里去。粥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義一樣,里面是較少的米、鍋焦、碎米和較多的鄉(xiāng)下人用來喂豬的豆腐渣,萵苣的菜葉就是難得的佳肴。

“穿”——沒有例外地穿著短衣,上面是褪色和油臟了的湖綠乃至蓮青的短衫,下面是玄色或者條紋的褲子,長頭發(fā),很多還梳著辮子,破臟的粗布鞋,纏著未放大的腳,走路也就有點蹣跚的樣子。

“住”——蜂房般的格子,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七八個“豬玀”,在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長方形的,紅磚墻嚴密地封鎖著的工房區(qū)域,像鴿子籠一般地分得均勻,平均住著三十二三個“懶蟲”和“豬玀”。

“行”(上工)——包身工沒有自由,只能在嚴密監(jiān)視下往來于工房和工廠之間,兩點一線,終日面臨著音響、塵埃和濕氣三大威脅,“人人得而欺之”。

2、師:包身工們過著這種豬狗不如的生活,在她們的辛苦勞作之下,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帶工老板、日本資本家)他們具體是如何從包身工的身上壓榨血汗的呢?(這里我可以讓學生舉出文章中的典型事例,例如“蘆柴棒”、“小福子”的故事,又或者引用文中的具體數(shù)據(jù)來加以論述。)

“蘆柴棒”:兩年來帶工老板從“蘆柴棒”身上實際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錢了。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錢三角八分計算,并且就算是“蘆柴棒”一年僅干340天,帶工老板三年從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塊,除去包身費二十塊,帶工老板從“蘆柴棒”身上至少榨取純利潤339塊。(其它例子、數(shù)據(jù)可另舉)

3、師:像“蘆柴棒”這樣的女孩的遭遇的確很慘,那么,她們是如何淪落到這個地步的?

女孩們在家鄉(xiāng)無法活命,又受騙簽下了“包身契約”,所以“她們的身體包給了叫做‘帶工’的老板”。在文章八至十節(jié)中,十分巧妙、自然地插敘了關于包身工的來歷,指出包身工是被“帶工”憑著“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從農村騙來的,是“順從地替帶工賺錢的‘機器’”。(板書:插敘)

4、師:通過剛才的討論,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全貌已經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造成包身工悲慘遭遇的根源是什么?(雙重壓迫,中國的封建勢力與帝國主義的無恥勾結)對于“包身工”這一種現(xiàn)象,作者內心激蕩的是怎樣的情感?(朗讀結尾三段)

控訴、義憤、同情、沉痛等

5、結合背景,歸納文章主題。

師:作品實際告訴我們:包身工這一罪惡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tǒng)治。所以,作者以生動、真實的筆墨再現(xiàn)舊中國包身工的苦難生活,憤怒控訴了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并且預言黑暗終將過去,黎明必將到來。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一課,進行復習

二、 師:在上一課中,我們明確了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思想,今天,我們要討論另一個問題是本文選材上的特點和語言上的特點。

1、師:作者在選材上有什么特點呢?(提示:為了準確而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作者精心選材,描寫了包身工們一天的生活狀況,具體在描寫上有什么特點呢?)

它所用的手法是“點面結合”。所謂“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課文寫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雞鴨一般地走進工廠、在工廠忍受各種威脅的情景,都是先作一下概括性的敘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場景,開場便是一個兇惡男人破口大罵,在這叫罵聲中,包身工們出場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著褲子爭奪馬桶……這里面,作者并沒有具體刻畫哪一個人物,而是速寫式地描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個群體,描寫她們的生活,必須通過整體速寫,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現(xiàn);所謂“點”,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細節(jié),比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蘆柴棒”這個人物。這兩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關系?!懊妗鄙系拿枋龃钇鹆艘粋€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基本框架,“點”的刻畫,則是填充其中的具體材料。

2、師:除了選材上的特點,文章語言也很有特色,接下來讓我們找出文中你認為描寫精彩的句子,朗讀,然后對這些語句按某一種方式進行歸類分析,

按修辭手法歸類:對比、比喻、夸張、排比等。

按表達方式歸類:記敘中穿插說明、議論和抒情。

三、課外延伸

師:《包身工》作于1935年,文章反映的是上世紀初的事情,那你是否覺得和我們的時代已有了很深的隔膜,毫無相通之處了呢?(這里我覺得可以放開讓學生去自由發(fā)揮,暢所欲言。)

課文雖然是老文章,反映的也是上世紀初的事情,和我們的時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現(xiàn)出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對于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以及勞動權利的尊重,這些情感卻是永恒的。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注重科學、簡潔,根據(jù)整個教學程序,我的板書如下:

穿 帶工老板

包身工(來歷) 插敘 苦難生活(蘆柴棒)剝削 控訴、義憤

住 點面結合 掠奪 日本資本家

[教學后記]

夏衍曾說:“《包身工》是報告文學,不是小說,所以寫的時候力求真實,一點也沒有虛構和夸張?!睂嶋H上,夏衍的報告文學縮短了和小說的距離,并不是說他的報告文學已經小說化了,而是說他的報告文學強化了文學色彩。出于這一點,我在此次教學中主要就注重了文章思想和藝術兩個方面,既深入分析課文內容及其主題,又討論文章在選材和語言上的特點,最后的課外延伸主要是結合了課后練習,讓學生繼續(xù)開拓思維,夏衍曾說:“寫那篇“包身工”是在1935年,離開現(xiàn)在已經二十四年了,這樣計算一下,對現(xiàn)在的青年工人來說,大概這些已經是‘歷史上的陳跡’了。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今天的青年們還沒有出世。人吃人的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工人給資本家當牛馬、當蟲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正因為如此,現(xiàn)在的學生在理解文章的時代意義和人文內涵方面可能就存在一定的局限,這恐怕也是本文過去一段時間退出課堂教學的原因,不過,從某個角度出發(fā),我們仍能從中獲益良多。

包身工教學教案(篇2)

【目的要求】

1、通過學習本篇課文,學生們能夠懂得復雜記敘文如何選材:即點面結合。

2、體會文章用第一人稱敘述所產生的效果。

3、理解表達方式上,以記敘為主,間以恰當?shù)淖h論和抒情,深化主題。

【課文解析】

1、注音釋義

吆喝(yāohe)相稱(chèn)呵欠(hēqian)

2、內容主旨

課文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8段)記敘包身工起床情景。同時又議包身工制度的產生。通過寫包身工起床的情景,介紹她們惡劣的住宿條件;通過寫包身工的來歷和身份,說明包身工制度的產生。

第二部分(第9-17段)記敘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議及包身工制度的發(fā)展。這一部分中第9段至第11段重點描寫包身工吃早飯的情景,介紹惡劣的飲食條件;第12段至第17段,作者深入分析了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傭包身工的三大原因:可靠、安全、廉價,說明包身工制度的發(fā)展。并以“蘆柴棒”被毆打侮辱為例,形象揭示出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殘酷的壓迫。

第三部分(第18-25段)記敘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國主義工廠對于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削。其中第18段至第23段,作者重點介紹包身工上工的情景。點出三大威脅,即音響、塵埃、和濕氣,又指出毆打、罰工錢和“停生意”這三大危險。第24段至第25段歸結出本文的主題,點明帝國主義由于利用了包身工這種廉價勞力而獲得巨額利潤。

第四部分(第26-33段)這是全文的總結,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慘遭遇,憤怒控訴野蠻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即將到來。這一部分,作者以墨鴨作喻,形象地揭露、控訴包身工制度的野蠻和殘酷。

課文以生動、真實的筆墨再現(xiàn)了舊中國包身工的苦難生活,無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勾結中國封建勢力,培植野蠻的“包身工”制度,殘酷地壓榨中國工人的罪行,堅信中國工人必將奮起,砸爛枷鎖,迎來黎明。

3、寫作手法

選材上注意點面結合。為了準確而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夏衍先生進行了長期的深入調查,他收集了大量的素材,面對眾多材料,作者進行了精心的編選。文章中的有幾處簡約的工人群像描寫,如清早起床一場,作者點出時間:清晨四點一刻,開場便是一個兇惡男人破口大罵,在這叫罵聲中,包身工們出場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著褲子爭奪馬桶,在這讓人瞠目結舌的群像,作者又點出了一個個體的形象“蘆柴棒”,她的外貌只有一字可以形容“瘦”,她在忙亂地燒稀飯。這就是包身工們清早起床的場景,通過作者的筆,我們看到的是一群被折磨得忘記自己是人的可憐的工人。還有早飯一場,作者也采用這種群像與個體結合的手法。包身工的悲慘,帶工老板、帝國主義者的兇殘都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

結構上以時間為序,兼用補敘和插敘。

文章材料豐富,作者以時間為序,將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如包身工起床一場,作者將她們的慌亂、無奈、麻木展現(xiàn)得很生動,讀到此處,讀者都會驚訝,無法理解這個怪異的群體,作者此時補敘包身工的來歷,身份,使讀者在驚詫之余,痛恨包身工制度,痛恨帶工們的下劣無恥。接著,作者展示了包身工的早飯,這是一頓豬狗不如的飲食,清晨四點多起床,吃這樣一頓早飯,然后在繁重地勞作六個小時,帶工老板的刻毒不言自明,作者及時插敘之所以會有包身工制度的原因,"據(jù)說這是一種極合經濟原理和經營原則的方法"。進一步揭露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最后,作者寫包身工上工的情景,她們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艱苦勞作,盡管這已耗盡她們的血汗但還要承受毆打、罰工錢、“停生意”這三種危險,包身工們完全被置于非人的境地中,此時,作者緊接著插敘指出日本紗廠吸取中國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實,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壓榨掠奪。作者如此安排,全文環(huán)節(jié)清楚,敘議緊湊,又很形象。

【重點語段研讀】

1、課文第2段

這一段作為全文開篇的重點場景起到了強烈地渲染作用。包身工們起床時的慌亂,爭搶讓所有讀者為之驚詫。這一群像中有幾處描寫很發(fā)人深省?!霸陔x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女性所有的那種害羞的感覺,在這些被叫做“豬玀”的人們中間,似乎已經很遲鈍了”。這一細節(jié)讓人內心震撼,這些女工大都是年輕的姑娘,愛美、自尊這都是天性,然而就在包身工制度的控制下,她們根本無法維持自身的生命,她們每日在死亡的邊界上掙扎,性命難保,又何談自尊、自愛,她們在這種非人的摧殘下,也被扼殺了人性。就是這種兇殘的,奴隸制般的包身工制度使帝國主義者的腰包迅速膨脹起來。

2、課文第9段,第10段

這兩段是作者描寫包身工們吃早飯的情景,飲食差得無法用語言形容,盡管如此,還會有老板娘刻毒的咒罵。這二段中有一個詞讓讀者刻骨難忘。“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菜場去收集一些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是呀,與那些用鍋巴、豬食沖上冷水作為早飯的帶工老板們比起來,這些肯到市場收集菜葉,給包身工們吃菜的老板真可算是“慈祥”的非同一般了。這“慈祥”一詞將包身工所受的非人的待遇盡言到極點。

3、課文第6段、第31段

這兩段中作者都使用“飼養(yǎng)”一詞,不同的是,第6段中在這個詞上加了引號,帶工們“去游說那些無力‘飼養(yǎng)’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xiāng)”;第31段開首: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边@兩處都運用了“飼養(yǎng)”一詞,然而差異極大;前一處,寫那些貧苦農民,她們的貧寒、饑苦,使她們的孩子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作者說她們無力“飼養(yǎng)”,這是一種無奈,一種被迫的無奈,養(yǎng)活孩子是每個父母的最大心愿,然而在那個時代卻根本無法辦到,就連如同牛馬一樣的飼養(yǎng),貧寒的農民也無力維持,社會的黑暗可見一斑。而帶工老板,紗廠廠主們對待包身工卻是發(fā)自內心地視她們?yōu)闄C器,為牛馬豬狗,在這些剝削者看來包身工從來也不是人,她們只是一些可以榨取出血汗的動物,可以役使的奴隸,手段之殘忍,感情之冷酷,完全達到一種野蠻的地步。作者巧妙地運用“飼養(yǎng)”一詞,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控訴包身工制度的卑劣。

包身工教學教案(篇3)

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包身工》被譽為我國報告文學的里程碑,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受到人們的極高評價,而它的語言也獨具特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感情吧!

文本解讀

合作探究

一、分析詞語的準確運用

1.已經是舊歷四月中旬了,上午四點過一刻,曉星才從慢慢地推移著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鋪里的生物已經在蠕動了。

明確:這是文章開頭的第一句,卻令人震撼。首先它強調了時間之早,才清晨四點過一刻,更令人心驚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為什么是“生物”?從后文可以得知,她們沒有人的生活,更沒有人的尊嚴。既然如此,她們就只能像蜂房里的蜜蜂那樣“蠕動”了。

2.紅磚頭的怪物,已經張著嘴巴在等待著它的滋養(yǎng)物了。

明確:“紅磚頭的怪物”,指的是帝國主義資本家的紡織廠,“張著嘴巴”既形象地寫出了它的大門洞開,等待著廉價勞動力的情形,又暗示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吃人的本性。對于這些封閉嚴密,又有重重關卡、打手密布的紡織廠來說,弱小的鄉(xiāng)下姑娘們真正是“滋養(yǎng)物”,讓紡織廠變得龐大。他們的暴利,就是用包身工們的血汗凝成的。

3.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營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

明確:“飼養(yǎng)”是“喂養(yǎng)動物”的意思,似乎與“小姑娘”搭配不當,但它恰好點出了帶工老板、資本家與包身工的關系——營利,因為人類飼養(yǎng)動物也是營利——役其力,食其肉,衣其皮。所以這個“飼養(yǎng)”很經典?!敖蛔 笔侨淌懿蛔〉囊馑?,表示人的思想受了一種力量的驅使,自己不能把握自己。這表明包身工制度與養(yǎng)墨鴨捕魚的做法太相似了。

二、大量數(shù)字的運用

1.上午四點過一刻、四點半之后、五點鐘。

2.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

3.單就這福臨路的東洋廠講,光緒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

4.蘆柴棒現(xiàn)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錢三角二做平均,兩年來在她身上已經收入了二百三十塊了!

明確:有句名言叫“事實勝于雄辯”。翔實的事實在文章中是最有說服力的,這些數(shù)字就充分說明了包身工所過的非人生活以及帝國主義資本家對她們殘酷的壓榨。

三、精妙的細節(jié)描寫

1.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

明確:這段描寫了包身工起床時的情景。疲倦,擁擠,昏沉,雜亂,連一點羞恥心都沒有,這哪里是豆蔻年華少女們的生活啊!這些細節(jié)描寫,足已顯示出包身工們所過的是非人的生活,她們已被摧殘成沒有知覺的“生物”了。

2.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像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像弓一樣的彎,面色像死人一樣的慘!

明確:這里作者連用三個“像……”的句式,從手腳之瘦、身體之單薄變形、面色之慘白三個方面描寫了飽受摧殘的包身工形象,讀來字字是淚,句句是血。

四、大量修辭的運用

為了更好地加強表達效果,文中運用了大量的修辭。請從文中找出來,并體會其作用。

1.對比

一方面是包身工與帶工老板在住、吃、穿著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對比。包身工住的是“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像鴿子籠一般”的工房,吃的是“漿糊一般”的薄粥,穿的是“褪色和油臟了的湖綠乃至蓮青的短衫”;得到的工錢每天僅三角八分。而后者,穿的是“拷綢”之類;“不僅可以放債、買田、起屋,還能兼營茶樓、浴室、理發(fā)鋪一類的買賣”。通過這些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買辦勢力相勾結殘酷壓榨包身工血汗的滔天罪行。另一方面是包身工與“外頭工人”的對比。包身工“臟,鄉(xiāng)下氣,土頭土腦”,沒有做工與不做工的自由,出了差錯要挨打;外頭工人則“衣服多少地整潔一點”,可以選擇工作,不會挨打,可以通過賄賂工頭得到好的工種。通過這種對比,真實地刻畫出包身工奴隸一般的境地。

2.比喻

比如“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營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和烏鴉很相像的那種怪樣子的墨鴨,整排地停在舷上,它們的腳是用繩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魚,起水的時候船戶就在它的頸子上輕輕地一擠!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鴨整天地捕魚,賣魚得錢的卻是養(yǎng)

墨鴨的船戶。”這段話里,作者用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比喻帝國主義及其買辦們與包身工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十分精當,有力地控訴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除了明喻之外,用得最多的是借喻。文中用了“豬玀”“懶蟲”來比喻包身工,這些詞本來是老板和老板娘對包身工的稱呼,說明他們根本不把包身工當人看,作者借用過來,具有辛辣的諷刺意味。另外,還有用“機器”借喻包身工,揭露帶工和紗廠老板把包身工看成賺錢工具的罪惡本質;用“罐頭”借喻日本紗廠,說明包身工無處可逃的悲慘境地。

3.褒詞貶用和貶詞褒用

這也就是變換詞語的感情色彩的手法。比如:“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慈祥”這個褒義詞,在句中轉變?yōu)橘H義了,這說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來好像是為了改善包身工的生活,實質上卻是心懷鬼胎,為了從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潤。“佳肴”本是褒義詞,指味美可口的飯菜。從菜場上收集來的菜葉當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稱為“佳肴”,變褒為貶,反襯出粥菜之難得及質量之低,暗含諷刺的意味。

“罰工錢就是減少他們的利潤,停生意不僅不能賺錢,還要貼她二粥一飯,于是帶工頭不假思索地就愛上了毆打這辦法?!边@句中的“愛”褒詞貶用,揭露了帶工老板們?yōu)榱苏ト“砉さ难苟粨袷侄?,喪盡天良的豺狼本性。

“東洋婆望了一會兒,也許是她不喜歡這種不文明的毆打,也許是她要介紹一種更合理的懲戒方法……”這句中的“文明”“合理”褒義貶用。對包身工懲罰的殘酷程度是一樣的,而所謂的“文明”“合理”,只不過是說讓包身工頂皮帶盤心子比直接毆打包身工更省力,看上去不那么血腥而已。

能力提升

運用多種表現(xiàn)方法,創(chuàng)造主客觀一體的藝術境界。

夏衍的報告文學,在主客觀相結合方面,達到了渾然一體的高境界。他的作品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熔于一爐,交錯運用,并焊接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相關部分,并體會其作用。

明確:包身工清晨起身時的情景,并描述了住宿條件。“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跟著這種有威勢的喊聲,在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她們很快地就像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這些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包身工囚牢般的住宿環(huán)境和因受非人折磨而麻木的精神面貌。

規(guī)律總結

記敘文在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全文應以敘述為主,其次才是描寫、說明兼精辟的議論和必要的抒情。描寫和說明是由敘述內容決定的,不能喧賓奪主。議論過多,進行說教,使人產生逆反心理,說服力反而大大削減。議論、抒情只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深刻的主旨主要靠讀者去挖掘、提煉,這樣才能使人深思、耐人尋味。本文共有五千多字,而議論只有幾百字,做到了少而精,深化了主旨,為全篇增色,使人產生強烈共鳴。另外,抒情要確保有感而發(fā),不要無病呻吟,多了會沖淡感情的濃度,感染力恰恰不強。盡量使抒情融于敘述、議論之中。

2.應充分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和相互配合的綜合力量。針對實際情況,該敘述則敘述,該描寫則描寫,再加上必要的議論、抒情。

課堂小結

《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經過長期的實地調查,在詳細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礎上寫成的。他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shù)據(jù)、精辟的分析和評論,把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像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之于世,憤怒控訴了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同時告訴人們,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溫床上,受到國民黨反動政府“特殊優(yōu)惠”的保護,伴隨中國農村經濟衰敗生長出來的一顆毒瘤。

作業(yè)設計

學習本課的寫作特點,試著寫一篇報告文學。

板書設計

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議論 抒情

修辭手法:比喻 對比

包身工教學教案(篇4)

1、包身工制度是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顆毒瘤,在當代社會已經消失了。學生閱讀時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包身工的苦難生活,更難于理解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查閱與寫作背景相關的資料,以利于對課文的理解、把握。

2、本文篇幅較長,表達方式多樣,學生抓住課文線索略有難度,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抓住新聞事實和新聞背景兩個方面,分別歸納相關內容。

3、教學時,可以抓住以下要點:

⑴ 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線索組織材料;

⑵ 點面結合的手法;

⑶ 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復雜記敘中有條理地穿插描寫、議論和抒情。

4、課文雖然是老文章,反映的也是上世紀初的事情,和我們的時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現(xiàn)出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對于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以及勞動權利的尊重,這些情感卻是永恒的。從這個角度講,文章仍然有它的時代意義和人文內涵,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

包身工教學教案(篇5)

【課題】包身工【第1課時】

【教學目的】1.掌握課文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

2.學習課文以時間為序,間以補敘、插敘,融入許多內容,虛實相生,條理明晰的寫法。

3.學習課文運用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主題的寫法。

【教學重點】理清結構

【教學難點】以包身工活動的時間為徑,以包身工制度的發(fā)展為緯統(tǒng)領材料的方法。;

【教具】投影儀

【教法】教讀.討論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

夏衍(1900--)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早年留學日本,1927年回國,曾加入太陽社,左聯(lián)發(fā)起人之一,著名劇作家,有話劇《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考驗》等,改編小說《祝福》《林家鋪子》為電影。

二.簡介報告文學

報告文學,是散文的一類,是文藝通訊、速寫、特寫等的總稱。講求新聞性,文學性。

三.簡介寫作背景

此文發(fā)表于1936年左聯(lián)機關刊物《光明》創(chuàng)刊號,反映“一·二八”前后到抗戰(zhàn)前這一時期國統(tǒng)區(qū)的黑暗,帝國主義經濟入侵,農民破產,為帝國主義提供了大批廉價勞動力,蘇北農家女子到上海做包身工,代替普通自由勞動者,文章即是對此的抨擊。

四.學生默讀課文,要求:

1.圈出生字詞

2.思考

①全文寫了包身工多長時間的生活?

②全文寫了包身哪些方面的生活?

③除了寫民身工這些方面外,還寫些什么內容?找出起止點。

五.理清全文結構

①(1—8)記包身工起床情景,兼議包身工制度的產生。(?。?/p>

②(9—17)記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論及包身制度的發(fā)展。(吃)

③(8-25)記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國主義工廠對于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削。

④(26—33)全文總結,痛述包身工的悲慘遭遇,怒控野蠻的吃人制度,指出黎明即將到來。

六.分析課文前兩部分。

第一部分:

問:該部分可分為幾層?依據(jù)是什么?

答:兩層一

包身工教學教案(篇6)

第一課時

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在本世紀初的中國,有這么一群女孩子,她們的年齡與我們相仿,但她們吃的不如豬狗,出的是牛馬力。她們沒有陽光,沒有歡笑,沒有自由——這就是包身工,受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從本世紀的三十年代起,一個偉大的劇作家一直向人們含淚訴說著包身工的苦難生活——今天就讓我們跟夏衍一起走近包身工,去感受一下她們的苦難。

文本解讀

知識積累

1.疏通字詞

(1)讀準下列字音:

衍(yǎn) 汀(tīng) 游說(shuì) 輥(gǔn)

柵(zhà) 趾(zhǐ) 骷髏(kū)

(2)解釋下列詞語和短語中的加點詞:

吆喝:大聲喊叫。

生殺予奪:指統(tǒng)治者掌握了生死賞罰的大權,橫行霸道,對人民生命財產隨意處置。生,讓人活著;殺,叫人死亡;予,給予;奪,剝奪。

呻吟:病痛時口中發(fā)出的聲音。

一聽天命:一,全;聽,聽憑,聽任。

契據(jù)是實:是,此。

非特不能賺,還要貼補:不但。

2.瀏覽全文,了解文體特點

這是一篇報告文學,是一種兼有新聞性和文學性的文體。

說它是“報告”,是就題材來說的,它必須選擇真人真事的新聞題材,迅速及時地反映生活;說它是“文學”,是就表達來說的,它必須采用某些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生活。如注重選材的生動、形象,布局的精巧,筆調的富有特色等。報告文學被譽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輕騎兵”。

3.作家作品

夏衍(1900-1995),現(xiàn)代劇作家,革命戲劇和電影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1932年進入電影界;創(chuàng)作了《狂流》《自由神》《賽金花》等多部電影劇本。解放后,曾任全國文聯(lián)常務委員,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文聯(lián)副主席。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話劇劇本,還有小說《春蠶》《林家鋪子》等改編的電影劇本。作品收入《夏衍選集》。

信息篩選

讀課文,找出文章中寫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的段落,并加以概括。

四點一刻:起床情形 居住低劣

四點半鐘:早飯情景 飯食粗劣

五點鐘:勞動情況 條件惡劣

黑夜:收工情況 悲慘命運

合作探究

1.包身工的生活這樣悲慘,包身工制度卻得到飛速發(fā)展,包身工制度產生的背景是什么?

明確: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農村破產,特別是災荒后貧苦農民無法維持生活,只好讓兒女到上海當包身工。

2.包身工制度發(fā)展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

明確:三個原因,可靠(身體屬于帶工老板,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與外界隔絕,不受外界工潮的影響)、價廉(工資不及同類男工的三分之一)。

3.由于吸收了廉價勞動力的滋養(yǎng),日本紗廠的包身工制度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明確:從日本紗廠的發(fā)展看,日本大財閥三井系由一個廠,不到兩萬錠子,發(fā)展到有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從包身工人數(shù)看,上海三十間日本廠,包身工人數(shù)按最少占50%算,也有兩萬四千人以上。

4.我們剛學習了兩篇短新聞,試比較本文和《別了,“不列顛尼亞”》有何共同點。

明確:在選材上,兩篇文章都一方面寫新聞事實,一方面交代背景材料。在本課,新聞事實是記敘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是明線;背景材料介紹了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狀況,是暗線。

能力提升

通過分析,你能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嗎?

明確:本文著重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憤怒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勾結中國封建勢力,培植野蠻的包身工制度,殘酷地壓榨中國工人的罪行,并堅信中國工人必將奮起斗爭,砸爛枷鎖,迎來黎明。

課堂小結

夏衍先生在1959年《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寫道:“對現(xiàn)在的青年工人來說,大概這些已經是‘歷史上的陳跡’了。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今天的青年們還沒有出世。人吃人的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工人給資本家當牛馬、當蟲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是我們得記?。簽橼s走帝國主義,為推翻這個人吃人的社會制度,我們的先人曾付出了無數(shù)的生命、血汗和眼淚。幸福,不是無代價可以得來的?!苯裉欤斘覀冊俅窝凶x本文時依然能感到當時社會的黑暗,同時也激起我們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同情。

作業(yè)設計

認真閱讀文章,品味文章的語言,學習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

板書設計

包身工

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第二課時

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認識到包身工制度的罪惡,這節(jié)課我們來看看文章是運用了哪些方法來增強表達效果的。

文本解讀

信息篩選

讀課文,找出文中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表達方式的語句并加以分析。

1.記敘、描寫在文中的體現(xiàn)。

明確:(1)包身工清晨起身時的情景,并描述了住宿條件?!捌叱唛煛⑹呱畹墓し繕窍?,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跟著這種有威勢的喊聲,在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她們很快地就像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边@些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包身工囚牢般的住宿環(huán)境和因受非人折磨而麻木的精神面貌。

(2)寫包身工早餐的情景:“晚上倒掛在墻壁上的兩張飯桌放下來了。幾十只碗,一把竹筷,胡亂地放在桌上,輪值燒稀飯的就將一洋鉛桶漿糊一般的薄粥放在板桌中央?!薄坝谑抢习迥锬闷疸U桶到鍋子里去刮一下鍋焦、殘粥,再到自來水龍頭邊去沖一些清水,用她那雙才在梳頭的油手攪拌一下,氣哄哄地放在這些廉價的、不需要更多維持費的‘機器’們面前?!边@些細節(jié)描寫了飯菜的低劣,表現(xiàn)了包身工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

(3)“一手抓住了頭發(fā),狠命地往上一摔。蘆柴棒手腳著地,很像一只在肢體上附有吸盤的烏賊。一腳踢在她的腿上,照例第二、第三腳是不會少的,可是打雜的很快就停止了。后來,據(jù)說,因為蘆柴棒‘露骨’地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打雜的惱了,順手奪過一盆另一個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頭潑在蘆柴棒的頭上。這是冬天,外面在刮寒風,蘆柴棒遭了這意外的一潑,反射似的跳起身來?!边@段描寫了典型的打罵場面,表現(xiàn)了她們所受的非人折磨。

2.文中說明、議論、抒情的句子有何作用?

明確:(1)說明包身工制度的來源?!坝盟麄兌嗄晔炀毩说目梢詫⒁桓静葜v成金條的嘴巴,去游說那些無力‘飼養(yǎng)’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xiāng)?!边@說明包身工制度產生的原因。

(2)分析“需要”包身工的原因。說明和議論為主。這說明包身工制度的惡性發(fā)展是由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相勾結促成的。

(3)最后一段以議論為主,加上濃烈的抒情,表達了作者對罪惡的包身工制度的控訴和對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幫兇的嚴正警告。

分析鑒賞

分析文章的寫作方法

(一)精確的數(shù)字——顯示報告文學真實性的特征。

這篇作品用了許多數(shù)字,找一找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舉例: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合九平方米,平均每人半平方米,表明住宿的擁擠程度。)

包身費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生死疾病一聽天命,先付包洋十元……蘆柴棒現(xiàn)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錢三角二做平均,兩年來在她身上已經收入了二百三十塊了!(表明剝削的驚人程度。)

單就這福臨路的東洋廠講,光緒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用兩組數(shù)字前后對比,證明了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龐大”,完全是殘酷壓榨、剝削包身工造成的。)

(二)生動的語言——顯示報告文學文學性的特征。

(1)朗讀第一、二自然段并感悟這一特征。

明確:生動的人物描寫。寫清晨女工們忙著起床時,“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點的‘豬玀’身上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面,向著樓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寫打雜的快速連續(xù)的動作,用“虎虎地”描寫踢人,十分逼真地表現(xiàn)出這個流氓的兇暴本相。)生動的人物對話。打雜的“呼喊:‘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突出了日本資本家和帶工老板統(tǒng)治女工的爪牙狐假虎威、兇狠殘暴的性格。)

(2)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體會形象的比喻。

明確:用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作喻,再和驅趕包身工勞動作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不存在了”。

(3)體會發(fā)人深思的警句。

明確:結尾“黎明的到來,是無法抗拒的”,“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凝聚了憤激的烈焰,一旦爆發(fā)出來,必將焚毀那吃人的制度。)

課堂小結

為了準確而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作者既進行了包身工的群體描寫,又選取了典型事例和典型細節(jié)進行描寫,所以這篇文章發(fā)表至今已60多年了,今天我們讀這篇文章,仍能感到深深的震撼。

作業(yè)設計

對現(xiàn)代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狀況作些調查,寫一份不少于800字的報告。

板書設計

(一)精確的數(shù)字

(二)生動的語言 文

包身工教學教案(篇7)

教例簡述

此教例參照黃芬興老師論文《淺談〈包身工〉中“間隔異稱”的表現(xiàn)力》(《學語文》1988年第4期P31)改編。

課時

一節(jié)。

教學內容

《包身工》中的稱說。

教學過程

老師: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表達方法。下面我們深入研究一下作品中使用“稱說”的技巧。請大家用幾分鐘的時間,找出所有關于“包身工”的稱呼、稱謂、稱說。

同學們指出的有:豬玀、懶蟲、蘆柴棒、女孩子、鄉(xiāng)下姑娘、包身工、試驗工、養(yǎng)成工、機器、罐裝了的勞動力、泥土、奴隸、墨鴨、冤魂……

教師:大家找出的這些稱說,我已經板書在黑板上了。大家能不能解釋一下它們各自的含義?

同學們競相發(fā)言:

“豬玀”,是帶工老板對包身工侮辱性的罵語,它表現(xiàn)了包身工身份的低下,揭示了包身工非人的生活環(huán)境。

“機器”,表明包身工人的尊嚴、人的價值、人的生活權利被剝奪,她們只是別人賺錢的工具。

“奴隸”,沒有人的一切權利,它一針見血地點破了包身工制度的本質,暴露了這種剝削制度的極端反動性。……

教師:下面再請同學們談談這些稱說的表達特點。

同學們繼續(xù)發(fā)表看法:

有比喻,有反復,有借用。

在反復使用中冠有不同的附加成分,表達出不同的含義。

作者借用了一部分稱呼,也客觀地解釋了一些稱說,還在抒情議論中使用大量的比喻性的稱說。

有的稱呼表現(xiàn)了包身工的處境,有的稱呼表現(xiàn)了包身工的來源,有的稱說表現(xiàn)了作者的憤怒?!?/p>

教師:

討論到這里。應該說同學們對課文中稱說的含義已經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但大家注意了沒有,我把大家找出的二十幾處稱說有意識地板書為三塊。一塊為作品開頭部分的稱說,一塊為介紹包身工的來歷等內容的稱說,一塊為作者用來揭露包身工制度實質而安排的稱說。

大家要思考:

第一,三“塊”稱說的表達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二,三“塊”稱說在文章結構上有什么不同。

第三,三“塊”稱說在表達文章主題上有什么作用。

第四,稱說在表現(xiàn)作者情感上的作用。

請大家從這四點中選擇一點,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寫一篇賞析短文。

評析

教例中的這個“點”選擇得很好。角度獨特,例證豐富,內蘊精深。充分分地顯現(xiàn)了教材的魅力。教例中表現(xiàn)了教師的“法”用得好。從總的教學思路講,運用了“選點突破法”。從擷取教學內容講,運用了“一線串珠法”。從教學的立意講,運用了“卒章顯志法”和“意外結尾法”。此兩法的運用,充分表現(xiàn)了教師教學立意的高遠。原來,教師的用意,是通過釋詞見義,將學生引向品評鑒賞,從字里行間入手,引導學生去回味文章勝景,去領略作者如此這般的深邃匠心。

但教師又不把話說完,只是點到為止,艱難的品析過程讓學生自己去經歷??梢哉f,學生決沒有想到教師還會“卒章顯志”,點出那需要深入思考的四“點”,它給了學生一個“意外”,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需要探求的奇景,同時也提高了品評鑒賞的層次。有了好的教學材料,還要會巧妙地安排設計,這就是教師的魅力。

包身工教學教案(篇8)

1、本文反映的是三十年代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的非人生活,學生對這種生活十分隔膜,如何通過講授使學生感同身受,從而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殘酷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產生切齒之恨,進而達到熱愛新社會,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目的。為此,建議:

⑴ 學習本文前印發(fā)夏衍同志的《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一文由學生預習時自學。以解決包身工的生活情況“對現(xiàn)在的年輕工人來說,兩種情況恐怕是難于理解也很難于相信的了”的問題。

⑵ 講授課文時,可采用朗讀法,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通過聽覺,在頭腦中出現(xiàn)包身工的形象,使心靈上受到震撼。

⑶ 如果有條件放一段包身工生活勞動情景的影片那效果就更理想了。至少應有幾片幻燈片或照片演示一下。

2、課文篇幅較長,建議重點講述包身工起床,吃粥和勞動的三個場面。

3、課文里有些精辟的議論和生動的比喻,可讓學生摘錄、背誦。

4、本文表現(xiàn)方法顯著特點就是綜合運用記敘、說明、議論、抒情相結全的方法,使文章具有雄辯的說服力和巨大的感染力。為了讓學生掌握這種寫作方法,可要求學生用記敘、說明、議論、抒情相結合的表達方式,以《改革開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包身工》課件教案(精選6篇)


欄目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些與您所需信息“《包身工》課件教案”相關的內容,本網頁的內容僅供參考。在正式授課之前,老師必須準備好本學期的教案和課件,否則,那些沒有準備好的老師就應該抓緊時間去完成。只有提早備好教案課件,課堂教學的效率才會有明顯的提升。

《包身工》課件教案 篇1

【目的要求】

1、通過學習本篇課文,學生們能夠懂得復雜記敘文如何選材:即點面結合。

2、體會文章用第一人稱敘述所產生的效果。

3、理解表達方式上,以記敘為主,間以恰當?shù)淖h論和抒情,深化主題。

【課文解析】

1、注音釋義

吆喝(yāohe)相稱(chèn)呵欠(hēqian)

2、內容主旨

課文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8段)記敘包身工起床情景。同時又議包身工制度的產生。通過寫包身工起床的情景,介紹她們惡劣的住宿條件;通過寫包身工的來歷和身份,說明包身工制度的產生。

第二部分(第9-17段)記敘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議及包身工制度的發(fā)展。這一部分中第9段至第11段重點描寫包身工吃早飯的情景,介紹惡劣的飲食條件;第12段至第17段,作者深入分析了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傭包身工的三大原因:可靠、安全、廉價,說明包身工制度的發(fā)展。并以“蘆柴棒”被毆打侮辱為例,形象揭示出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殘酷的壓迫。

第三部分(第18-25段)記敘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國主義工廠對于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削。其中第18段至第23段,作者重點介紹包身工上工的情景。點出三大威脅,即音響、塵埃、和濕氣,又指出毆打、罰工錢和“停生意”這三大危險。第24段至第25段歸結出本文的主題,點明帝國主義由于利用了包身工這種廉價勞力而獲得巨額利潤。

第四部分(第26-33段)這是全文的總結,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慘遭遇,憤怒控訴野蠻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即將到來。這一部分,作者以墨鴨作喻,形象地揭露、控訴包身工制度的野蠻和殘酷。

課文以生動、真實的筆墨再現(xiàn)了舊中國包身工的苦難生活,無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勾結中國封建勢力,培植野蠻的“包身工”制度,殘酷地壓榨中國工人的罪行,堅信中國工人必將奮起,砸爛枷鎖,迎來黎明。

3、寫作手法

選材上注意點面結合。為了準確而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夏衍先生進行了長期的深入調查,他收集了大量的素材,面對眾多材料,作者進行了精心的編選。文章中的有幾處簡約的工人群像描寫,如清早起床一場,作者點出時間:清晨四點一刻,開場便是一個兇惡男人破口大罵,在這叫罵聲中,包身工們出場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著褲子爭奪馬桶,在這讓人瞠目結舌的群像,作者又點出了一個個體的形象“蘆柴棒”,她的外貌只有一字可以形容“瘦”,她在忙亂地燒稀飯。這就是包身工們清早起床的場景,通過作者的筆,我們看到的是一群被折磨得忘記自己是人的可憐的工人。還有早飯一場,作者也采用這種群像與個體結合的手法。包身工的悲慘,帶工老板、帝國主義者的兇殘都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

結構上以時間為序,兼用補敘和插敘。

文章材料豐富,作者以時間為序,將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如包身工起床一場,作者將她們的慌亂、無奈、麻木展現(xiàn)得很生動,讀到此處,讀者都會驚訝,無法理解這個怪異的群體,作者此時補敘包身工的來歷,身份,使讀者在驚詫之余,痛恨包身工制度,痛恨帶工們的下劣無恥。接著,作者展示了包身工的早飯,這是一頓豬狗不如的飲食,清晨四點多起床,吃這樣一頓早飯,然后在繁重地勞作六個小時,帶工老板的刻毒不言自明,作者及時插敘之所以會有包身工制度的原因,"據(jù)說這是一種極合經濟原理和經營原則的方法"。進一步揭露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最后,作者寫包身工上工的情景,她們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艱苦勞作,盡管這已耗盡她們的血汗但還要承受毆打、罰工錢、“停生意”這三種危險,包身工們完全被置于非人的境地中,此時,作者緊接著插敘指出日本紗廠吸取中國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實,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壓榨掠奪。作者如此安排,全文環(huán)節(jié)清楚,敘議緊湊,又很形象。

【重點語段研讀】

1、課文第2段

這一段作為全文開篇的重點場景起到了強烈地渲染作用。包身工們起床時的慌亂,爭搶讓所有讀者為之驚詫。這一群像中有幾處描寫很發(fā)人深省?!霸陔x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女性所有的那種害羞的感覺,在這些被叫做“豬玀”的人們中間,似乎已經很遲鈍了”。這一細節(jié)讓人內心震撼,這些女工大都是年輕的姑娘,愛美、自尊這都是天性,然而就在包身工制度的控制下,她們根本無法維持自身的生命,她們每日在死亡的邊界上掙扎,性命難保,又何談自尊、自愛,她們在這種非人的摧殘下,也被扼殺了人性。就是這種兇殘的,奴隸制般的包身工制度使帝國主義者的腰包迅速膨脹起來。

2、課文第9段,第10段

這兩段是作者描寫包身工們吃早飯的情景,飲食差得無法用語言形容,盡管如此,還會有老板娘刻毒的咒罵。這二段中有一個詞讓讀者刻骨難忘?!坝袔讉€‘慈祥’的老板到菜場去收集一些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笔茄?,與那些用鍋巴、豬食沖上冷水作為早飯的帶工老板們比起來,這些肯到市場收集菜葉,給包身工們吃菜的老板真可算是“慈祥”的非同一般了。這“慈祥”一詞將包身工所受的非人的待遇盡言到極點。

3、課文第6段、第31段

這兩段中作者都使用“飼養(yǎng)”一詞,不同的是,第6段中在這個詞上加了引號,帶工們“去游說那些無力‘飼養(yǎng)’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xiāng)”;第31段開首: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边@兩處都運用了“飼養(yǎng)”一詞,然而差異極大;前一處,寫那些貧苦農民,她們的貧寒、饑苦,使她們的孩子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作者說她們無力“飼養(yǎng)”,這是一種無奈,一種被迫的無奈,養(yǎng)活孩子是每個父母的最大心愿,然而在那個時代卻根本無法辦到,就連如同牛馬一樣的飼養(yǎng),貧寒的農民也無力維持,社會的黑暗可見一斑。而帶工老板,紗廠廠主們對待包身工卻是發(fā)自內心地視她們?yōu)闄C器,為牛馬豬狗,在這些剝削者看來包身工從來也不是人,她們只是一些可以榨取出血汗的動物,可以役使的奴隸,手段之殘忍,感情之冷酷,完全達到一種野蠻的地步。作者巧妙地運用“飼養(yǎng)”一詞,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控訴包身工制度的卑劣。

《包身工》課件教案 篇2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大家好!

我是xx號選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包身工》。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目標、教法與學法、重點與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說課。不足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

《包身工》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一第四單元的第3篇課文。這一單元都是新聞文體。本文是中國報告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作品,作者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來組織材料,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生動地展現(xiàn)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同時插敘介紹包身工的來歷,說明包身工的制度的產生、發(fā)展,揭露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帶工老板的罪惡,對于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說學情

學生對于新聞這種文體是熟悉的,但這種熟悉在很大程度上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像《包身工》這樣的報告文學,由于時代的不同,生活境遇的不同,學生對作品情感的理解有些障礙。要讓學生從今天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三、說目標

根據(jù)教材、學情及課標要求,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課前做好預習。課堂上,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圈點批注、分組討論,學會分析一篇報告文學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從新聞現(xiàn)實中認識社會,認識人生,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誦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探究性的解讀。

2、分析本報告文學的中心主題,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

難點:理解報告文學的文學性特征及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記敘手法。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1、誦讀法; 2、問題引導法; 2、交流討論法; 3、點撥法。

學法:1、自主學習法——搜集資料、自主思考、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2、勾畫圈點法——勾出文中的重點句,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3、合作探究研討法——交流討論,共同研讀。

六、說教學過程(長課短教,兩個課時,四個環(huán)節(jié))

①借助情境,導入新課

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將結合當代社會反應出來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們的生活,從而引出夏衍所寫的《包身工》。

②速讀全文,理清思路

整體感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引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來感知包身工悲慘的命運,體會作者對包身工命運的同情,對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和帶工老板無比憤怒的感情,以此突破教學重點。

1— 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背景材料)

9— 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發(fā)展的原因(背景材料)

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背景材料)

26—33 總結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③重點閱讀,探究寫法

引導學生把握點面結合的描寫手法。文中既有對包身工群體的“面”上的描寫,又有典型人物的描寫。特別要引導學生關注文中三次提到“蘆柴棒”。第一次的肖像,第二次的病倒,第三次寫瘦得像骷髏一樣也不放過,表現(xiàn)她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反映了包身工的悲慘命運。同時明白文章采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相結合的手法。以此突破教學難點。

④答疑解惑,總結文體

學生質疑,相互討論,教師答疑。

報告文學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皥蟾妗保馕吨x材的真實, “文學”,意味著表達的生動性、形象的典型性??傊?,報告文學具有真實性、文學性、典型性的特征。

七、說作業(yè):查詢一些新聞的寫法,認真觀察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寫一篇通訊。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方面,我力爭簡潔明了,采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包 身 工

夏衍

四點一刻:起床情景

四點半鐘:早飯情景

五點鐘:勞動情景和收工情況

總之,在教學中,我會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力求將語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jié)課上都有所進步、有所收獲。

我的說課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包身工》課件教案 篇3

一、復習

1、夏衍,原名沈端先,他是我國著名的劇作家。其中有電影劇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改編魯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鋪子》。《包身工》是一篇我國新聞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報告文學。全文的線索是什么?

二、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分析了包身工們的實際年齡、生活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和被剝削程度。

1: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那個穿著和時節(jié)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被他連踢帶罵吆喝起床的“豬玀”為什么如此“懶惰”?

A、豪華的不合時宜的穿著,揭示了那個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內心世界,與包身工們“衣服破爛”形成鮮明對比。

B、在惡劣的勞動環(huán)境(音響、塵埃和濕氣)的威脅下,經黨挨打受罰而又只有兩粥一飯的包身工們,每天從事繁重的工作長達十二小時,因而身體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點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難免一些人一時起不來。但這不能說明包身工們懶惰,反而和包身工們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2:包身工們的“女性所有的那種害羞的感覺”為什么“似乎已經遲鈍了”?她十五六歲,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為什么朝夕相處兩年多的同伴卻“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這合不合情理?

A: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現(xiàn)象,是當時包身工們被壓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慘生活的寫照,完全合乎當時特定的“情理”。

3:她們是如何淪落到這種地步的?

A:在家鄉(xiāng)無法活命,又受騙簽下了“包身契據(jù)”,所心“她們的身體”“包給

了叫做‘帶工’的老板”,成了“替帶工賺錢的‘機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寫明“生死疾病,一聽天命”。當女孩子真的有事時,她們真的沒臉見人了嗎?

4:“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經濟原因是什么?

6-8

由包工頭“招工”的實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

由“芒柴棒”等人的實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發(fā)展的三個原因。

24、25

以大量確鑿的數(shù)據(jù)闡明包身工制度發(fā)展的實況。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脅和三大罰規(guī)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我們包身工的悲慘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質有了一個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對于具體的例子也就是書上所說的點面結合的中典型人物“蘆柴棒”、“小福子”遭遇:燒火、生病、抄身、挨罰。這樣寫的作用是:具體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課文的內容充分,典型突出的點上的材料使課文內容深刻鮮明。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夏衍先生在1959年《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寫道:“對現(xiàn)在的年青工人來說,大概這些都已經是歷史上的‘陳跡’了,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今天的青年人還沒有出世。那么,我想,回頭來知道一點過去的事情,應付更深刻地感到作為一個毛主席時代工人的幸福。人吃人的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工人給資本家當牛馬,當蟲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是我們得記住:要趕走帝國主義,要推翻人吃人的社會制度,人們的先人曾會出了無數(shù)的生命、血汗與眼淚。幸福不是無代價可以得來的。為了今天的幸福,為了更幸福的將來:愛黨、愛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新中國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應該是我們青年一代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聶耳先生譜曲、;田漢先生填詞的,當時有人提出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如果選用這首歌,是不是感覺上太悲壯了。當時議論紛紛,最后周恩來總理說了一句話:“我們要居安思危嘛!”我們現(xiàn)在學習這些作品,其中最大的意義就是懂得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多么地來之不易的。

《包身工》課件教案 篇4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檢查生字新詞

(一)注音

抹( )桌子 抹( )眼淚 抹( )石灰

猜著( )了 著( )力 我沒著( )了

(二)解釋(帶點的字要單獨解釋)。

一聽天命 生殺予奪 施與 著力

(三)聽寫。

毆打 憐憫 氣烘烘 懲戒

二、解題

(一)時代背景(著重引導學生用《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的材料概述作者寫《包身工》的時間、意圖和調查搜集材料經過。)

《包身工》1935年寫成,1936年發(fā)表。

1927年,作者在上海認識了一些在紗廠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紗廠工人的情況;1929年,從做工人運動工作的同志那里知道了一些包身工的非人生活情況。“一·二八”戰(zhàn)事后,為了寫《女性的吶喊》電影劇本,又搜集了一些包身工材料,對二十世紀帝國主義經營的工廠里,還公然保存封建奴隸制度非常憤怒,決心深入調查,打算徹抵揭露。由于紗廠工人的熱心幫助,作者深入工廠實地觀察調查了三個月,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具體時代背景從略。

(二)題目的意思。

報告文學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包身工》屬于第三種,寫問題。以“包身工”為題,點明文章以包身工問題為中心;同時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寫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

三、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選擇成為閱讀障礙的問題,作扼要回答。多數(shù)問題可隨分析課文逐步解決。

四、分析文章的構思

(一)文章以包身工問題為中心,以包身工一天生活為線索。掌握中心可以了解寫作意圖,掌握線索可以了解如何選材、組材。

(二)已經講過,作者搜集的素材很多,關于包身工生活的素材一定也不少,不可能都寫進去,需要加以選擇。

看課文,作者寫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選取了哪些材料?(議論)

明確:四點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情景;五點鐘,包身工上班勞動的情景。

不是說以一天的生活為線索嗎?怎么只寫到五點鐘上班就中斷了呢?再看課文,還有沒有了?(議論)

明確:還寫了十二小時勞動后,抄身情景;黑夜里。這樣,從清晨四點一刻起床,到黑夜睡覺,一天的勞動生活十分完整。不過前后兩部分寫法大不一樣。前者寫得詳,后者寫得略:寫抄身,沒有明寫時間,又不是正面寫搜身情景;黑夜的休息情景也沒有寫出來。顯然,作者把前三個生活圖景作為重點。起身和吃飯,表現(xiàn)包身工惡劣的住宿、飲食條件,上班勞動,表現(xiàn)惡劣的勞動條件,是寫勞動。兩方面合在一起,已經構成了包身工地獄生活的全貌。至于寫“黑夜”,沒有寫什么生活圖景,卻寫“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這是和結尾放在一起加以考慮的,有利于揭示全文的中心思想。 這篇作品不僅選取了幾個反映包身工悲慘生活的生活場景,還有別的內容,都是些什么呢?(議論) 明確:還有與描寫記敘生活場景相應的說明和議論。說明包身工是怎么來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說明包身工給帝國主義“”制造”了驚人的利潤;說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蠻最殘酷的制度。

為什么描寫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還要議論“包身工”制度?(議論)

明確:運用了描寫、記敘和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兩者結合,互相補充。描寫記敘部分好象電影中的特寫鏡頭,說明議論部分好象是特寫鏡頭的解說詞。特寫使人獲得形象認識,解說使人獲得本質認識。隨著時間推移,包身工的生活圖景越來越清楚,對包身工制度的本質認識越來越深刻。最后寫“黑夜”歸到結尾,有力的揭示了中心思想。 五、劃分段落(運用上面“板書”)

第一部分:記敘包身工悲慘生活實況,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原因。

第二部分:記敘包身工悲慘的勞動實況。揭露帝國主義靠包身工獲取驚人利潤。

第三部分:憤怒控訴野蠻的吃人制度。

《包身工》課件教案 篇5

一、作家作品簡介

夏衍,1900年生,浙江杭州人,原名沈端先,現(xiàn)代劇作家,革命戲劇和電影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主要作品有《夏衍劇作集》等。

二、關于《包身工》

《包身工》是夏衍的重要作品之一,1936年6發(fā)表。全文記敘了二三十年代幾個紡織女工的艱難生活,反映了國民黨統(tǒng)治之下人民經受的苦難,揭露了帝國主義的封建勢力相互勾結,壓榨中國人民的罪行。它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一篇報告文學作品。

三、文體簡介

報告文學:文學類文章體裁之一。是指速寫、特寫等文學式樣的總稱。它是一種直接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經過適當?shù)乃囆g加工,迅速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文學品種。《包身工》就是我國現(xiàn)代報告文學的代表作。

四、課文分析

1、根據(jù)課文內容,理解包身工的含義是什么?

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時間),在上海東洋紗廠里(地點),為外國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質)。因為這些女工在進廠時已經簽訂了賣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權,所以被稱為"包身工"(讀出語言信息,進行整體歸納)。

2、從課文中,我們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社會背景,工作情況,待遇等等。

甲、社會背景惡劣:

家庭生活困難,被迫賣身給帶工老板,帶到上海的日本紗廠工作。

"一二·八"戰(zhàn)爭以后,日本在中國的紗廠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工,于是"大量用這種沒有結合力的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勞動者"。

乙、工作性質惡劣:

"清晨四點一刻,天還沒有亮,睡在擁擠的工房里的人們已經被人吆喝著起身了。"

"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勞役,豬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踐踏。包身契上寫明三年期間,能夠做滿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象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象弓一般的彎,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壓迫著做工。"

"紗廠工人的三大威協(xié)就是音響,塵埃和濕氣。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勞動條件,這大概是自然現(xiàn)象吧,人在這三種威協(xié)下面工作,更加容易疲勞。"

丙、待遇惡劣:

吆喝

呼喊

命令似的高叫

沒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資待遇低:"最初工錢是每天十二小時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幾個星期之后就調到鋼絲車間、條子間、粗紗間去工作……工資不及男工三分之一"。

丁、包身工給資本家?guī)淼暮锰幨鞘裁矗?/p>

"在一種特殊的低優(yōu)惠的保護之下,吸收著廉價勞動力的滋養(yǎng),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了。單就這福臨路的日本廠子講……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

戊、作者對"包身工"這一現(xiàn)象的評價是什么?

"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p>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p>

板書結構:

生活困難包工作時間長

紡背被迫賣身身工作環(huán)境差日本紗廠托著中國冤魂

紗日本紗廠工勞動強度大一點溫情已經不存在

女需要勞工的勞動報酬低黎明的到來不可抗拒

工景中外勢力遭人身缺自由

相互勾結與其他

五、語言特點

1、找出課文中描寫精彩的語句。

2、對這些語句進行歸類分析。

反語

倒裝

聯(lián)想

其他

《包身工》課件教案 篇6

課時: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

2.初步學習綜合多種表達方式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觸發(fā)學生的真實感受以思考這一事件

教學難點:講解時不失時機地觸發(fā)學生的思考

學情分析:要讓學生從現(xiàn)實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板書設計:

10.包身工

夏衍

包身工一天的生活

清晨四點一刻:起床

四點半后:吃飯

五點鐘:上工

下午五點(可能):收工

教學程序:教學內容及活動:一.1.板書課題和作者,進而指出課文的作者――夏衍

2.在新中國的報告文學史上,曾經有三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板書: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徐遲《哥德巴赫的猜想》

注:簡介這兩篇作品的內容。

二.在考慮本文的導語的時候,我想到了心理震撼這個詞匯.

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語言給學生以最具有沖擊力的感受,以促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其實,這里,學生有的已經不僅僅是興趣了,可能吸引他們的是那種具有震撼色彩的畫面以及動情的講解.

因此,本文的前四自然段將是最好的導語.

三.在結束了作為導語的前四段的講解之后,學生的狀態(tài)可能已經比較激憤.這時,可以不失時機地提出如下問題:

這些都是什么人呀?她們的生活狀態(tài)為什么如此的惡劣?(以上問題可以先讓學生提出.教師可以引導以及啟發(fā).目的是為了引起下文)

四.(一)學生自瀆5-8自然段.思考:

1.這幾個自然段跟前四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何區(qū)別?

2.試概括這幾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設計小題目:選擇5-8自然段的正確結構示意圖

(二)針對5-8段中的重要內容作針對性的講解.主要是圍繞學生對段意的概括的基礎之上的.

可講內容:

1.關于包身工的居住環(huán)境,聯(lián)系前四段中的住宿條件.

2.關于帶工如何到鄉(xiāng)下去騙小姑娘的情形.

3.關于帶工賺錢的血腥,昧良心.

五.彈性安排:

1.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再講9-11段.

2.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布置作業(yè).

A.寫出你對包身工的感受及思考.深入分析一下產生這一情形的原因.(字數(shù)不少于800)

B.概括各段段落大意,有些特殊段可以合并處理.交上來.

六.在以上基礎上,如時間尚有剩余,則安排一個小結.(可以讓學生來)

學生活動:

一.在聽講的同時作一些必要的摘記

二.接受情感的震動,促發(fā)進一步的思考

三.思索,提出問題,說出講前四段的直接感受.

四.自讀5-8自然段,思考問題.

五.完成小練習.

六.聽講.隨興的課堂交流.

七.學生的小結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活動.

包身工的教案匯總


教案和課件都是老師必備的教學工具,所以我們老師一定要認真地去準備和制作。撰寫教案是成功開展完整課堂教學的基礎,所以在寫教案之前,我們需要仔細思考和考慮。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如何撰寫教案的知識,請認真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整理的包身工的教案,并將其加入收藏夾中!

包身工的教案【篇1】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檢查生字新詞

(一)注音

抹( )桌子 抹( )眼淚 抹( )石灰

猜著( )了 著( )力 我沒著( )了

(二)解釋(帶點的字要單獨解釋)。

一聽天命 生殺予奪 施與 著力

(三)聽寫。

毆打 憐憫 氣烘烘 懲戒

二、解題

(一)時代背景(著重引導學生用《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的材料概述作者寫《包身工》的時間、意圖和調查搜集材料經過。)

《包身工》1935年寫成,1936年發(fā)表。

1927年,作者在上海認識了一些在紗廠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紗廠工人的情況;1929年,從做工人運動工作的同志那里知道了一些包身工的非人生活情況?!耙弧ざ恕睉?zhàn)事后,為了寫《女性的吶喊》電影劇本,又搜集了一些包身工材料,對二十世紀帝國主義經營的工廠里,還公然保存封建奴隸制度非常憤怒,決心深入調查,打算徹抵揭露。由于紗廠工人的熱心幫助,作者深入工廠實地觀察調查了三個月,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具體時代背景從略。

(二)題目的意思。

報告文學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栋砉ぁ穼儆诘谌N,寫問題。以“包身工”為題,點明文章以包身工問題為中心;同時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寫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

三、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選擇成為閱讀障礙的問題,作扼要回答。多數(shù)問題可隨分析課文逐步解決。

四、分析文章的構思

(一)文章以包身工問題為中心,以包身工一天生活為線索。掌握中心可以了解寫作意圖,掌握線索可以了解如何選材、組材。

(二)已經講過,作者搜集的素材很多,關于包身工生活的素材一定也不少,不可能都寫進去,需要加以選擇。

看課文,作者寫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選取了哪些材料?(議論)

明確:四點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情景;五點鐘,包身工上班勞動的情景。

不是說以一天的生活為線索嗎?怎么只寫到五點鐘上班就中斷了呢?再看課文,還有沒有了?(議論)

明確:還寫了十二小時勞動后,抄身情景;黑夜里。這樣,從清晨四點一刻起床,到黑夜睡覺,一天的勞動生活十分完整。不過前后兩部分寫法大不一樣。前者寫得詳,后者寫得略:寫抄身,沒有明寫時間,又不是正面寫搜身情景;黑夜的休息情景也沒有寫出來。顯然,作者把前三個生活圖景作為重點。起身和吃飯,表現(xiàn)包身工惡劣的住宿、飲食條件,上班勞動,表現(xiàn)惡劣的勞動條件,是寫勞動。兩方面合在一起,已經構成了包身工地獄生活的全貌。至于寫“黑夜”,沒有寫什么生活圖景,卻寫“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這是和結尾放在一起加以考慮的,有利于揭示全文的中心思想。 這篇作品不僅選取了幾個反映包身工悲慘生活的生活場景,還有別的內容,都是些什么呢?(議論) 明確:還有與描寫記敘生活場景相應的說明和議論。說明包身工是怎么來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說明包身工給帝國主義“”制造”了驚人的利潤;說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蠻最殘酷的制度。

為什么描寫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還要議論“包身工”制度?(議論)

明確:運用了描寫、記敘和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兩者結合,互相補充。描寫記敘部分好象電影中的特寫鏡頭,說明議論部分好象是特寫鏡頭的解說詞。特寫使人獲得形象認識,解說使人獲得本質認識。隨著時間推移,包身工的生活圖景越來越清楚,對包身工制度的本質認識越來越深刻。最后寫“黑夜”歸到結尾,有力的揭示了中心思想。 五、劃分段落(運用上面“板書”)

第一部分:記敘包身工悲慘生活實況,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原因。

第二部分:記敘包身工悲慘的勞動實況。揭露帝國主義靠包身工獲取驚人利潤。

第三部分:憤怒控訴野蠻的吃人制度。

包身工的教案【篇2】

第一課時

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在本世紀初的中國,有這么一群女孩子,她們的年齡與我們相仿,但她們吃的不如豬狗,出的是牛馬力。她們沒有陽光,沒有歡笑,沒有自由——這就是包身工,受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從本世紀的三十年代起,一個偉大的劇作家一直向人們含淚訴說著包身工的苦難生活——今天就讓我們跟夏衍一起走近包身工,去感受一下她們的苦難。

文本解讀

知識積累

1.疏通字詞

(1)讀準下列字音:

衍(yǎn) 汀(tīng) 游說(shuì) 輥(gǔn)

柵(zhà) 趾(zhǐ) 骷髏(kū)

(2)解釋下列詞語和短語中的加點詞:

吆喝:大聲喊叫。

生殺予奪:指統(tǒng)治者掌握了生死賞罰的大權,橫行霸道,對人民生命財產隨意處置。生,讓人活著;殺,叫人死亡;予,給予;奪,剝奪。

呻吟:病痛時口中發(fā)出的聲音。

一聽天命:一,全;聽,聽憑,聽任。

契據(jù)是實:是,此。

非特不能賺,還要貼補:不但。

2.瀏覽全文,了解文體特點

這是一篇報告文學,是一種兼有新聞性和文學性的文體。

說它是“報告”,是就題材來說的,它必須選擇真人真事的新聞題材,迅速及時地反映生活;說它是“文學”,是就表達來說的,它必須采用某些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生活。如注重選材的生動、形象,布局的精巧,筆調的富有特色等。報告文學被譽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輕騎兵”。

3.作家作品

夏衍(1900-1995),現(xiàn)代劇作家,革命戲劇和電影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1932年進入電影界;創(chuàng)作了《狂流》《自由神》《賽金花》等多部電影劇本。解放后,曾任全國文聯(lián)常務委員,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文聯(lián)副主席。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話劇劇本,還有小說《春蠶》《林家鋪子》等改編的電影劇本。作品收入《夏衍選集》。

信息篩選

讀課文,找出文章中寫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的段落,并加以概括。

四點一刻:起床情形 居住低劣

四點半鐘:早飯情景 飯食粗劣

五點鐘:勞動情況 條件惡劣

黑夜:收工情況 悲慘命運

合作探究

1.包身工的生活這樣悲慘,包身工制度卻得到飛速發(fā)展,包身工制度產生的背景是什么?

明確: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農村破產,特別是災荒后貧苦農民無法維持生活,只好讓兒女到上海當包身工。

2.包身工制度發(fā)展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

明確:三個原因,可靠(身體屬于帶工老板,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與外界隔絕,不受外界工潮的影響)、價廉(工資不及同類男工的三分之一)。

3.由于吸收了廉價勞動力的滋養(yǎng),日本紗廠的包身工制度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明確:從日本紗廠的發(fā)展看,日本大財閥三井系由一個廠,不到兩萬錠子,發(fā)展到有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從包身工人數(shù)看,上海三十間日本廠,包身工人數(shù)按最少占50%算,也有兩萬四千人以上。

4.我們剛學習了兩篇短新聞,試比較本文和《別了,“不列顛尼亞”》有何共同點。

明確:在選材上,兩篇文章都一方面寫新聞事實,一方面交代背景材料。在本課,新聞事實是記敘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是明線;背景材料介紹了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狀況,是暗線。

能力提升

通過分析,你能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嗎?

明確:本文著重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憤怒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勾結中國封建勢力,培植野蠻的包身工制度,殘酷地壓榨中國工人的罪行,并堅信中國工人必將奮起斗爭,砸爛枷鎖,迎來黎明。

課堂小結

夏衍先生在1959年《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寫道:“對現(xiàn)在的青年工人來說,大概這些已經是‘歷史上的陳跡’了。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今天的青年們還沒有出世。人吃人的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工人給資本家當牛馬、當蟲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是我們得記?。簽橼s走帝國主義,為推翻這個人吃人的社會制度,我們的先人曾付出了無數(shù)的生命、血汗和眼淚。幸福,不是無代價可以得來的。”今天,當我們再次研讀本文時依然能感到當時社會的黑暗,同時也激起我們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同情。

作業(yè)設計

認真閱讀文章,品味文章的語言,學習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

板書設計

包身工

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第二課時

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認識到包身工制度的罪惡,這節(jié)課我們來看看文章是運用了哪些方法來增強表達效果的。

文本解讀

信息篩選

讀課文,找出文中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表達方式的語句并加以分析。

1.記敘、描寫在文中的體現(xiàn)。

明確:(1)包身工清晨起身時的情景,并描述了住宿條件?!捌叱唛?、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跟著這種有威勢的喊聲,在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她們很快地就像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這些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包身工囚牢般的住宿環(huán)境和因受非人折磨而麻木的精神面貌。

(2)寫包身工早餐的情景:“晚上倒掛在墻壁上的兩張飯桌放下來了。幾十只碗,一把竹筷,胡亂地放在桌上,輪值燒稀飯的就將一洋鉛桶漿糊一般的薄粥放在板桌中央?!薄坝谑抢习迥锬闷疸U桶到鍋子里去刮一下鍋焦、殘粥,再到自來水龍頭邊去沖一些清水,用她那雙才在梳頭的油手攪拌一下,氣哄哄地放在這些廉價的、不需要更多維持費的‘機器’們面前?!边@些細節(jié)描寫了飯菜的低劣,表現(xiàn)了包身工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

(3)“一手抓住了頭發(fā),狠命地往上一摔。蘆柴棒手腳著地,很像一只在肢體上附有吸盤的烏賊。一腳踢在她的腿上,照例第二、第三腳是不會少的,可是打雜的很快就停止了。后來,據(jù)說,因為蘆柴棒‘露骨’地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打雜的惱了,順手奪過一盆另一個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頭潑在蘆柴棒的頭上。這是冬天,外面在刮寒風,蘆柴棒遭了這意外的一潑,反射似的跳起身來。”這段描寫了典型的打罵場面,表現(xiàn)了她們所受的非人折磨。

2.文中說明、議論、抒情的句子有何作用?

明確:(1)說明包身工制度的來源。“用他們多年熟練了的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去游說那些無力‘飼養(yǎng)’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xiāng)。”這說明包身工制度產生的原因。

(2)分析“需要”包身工的原因。說明和議論為主。這說明包身工制度的惡性發(fā)展是由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相勾結促成的。

(3)最后一段以議論為主,加上濃烈的抒情,表達了作者對罪惡的包身工制度的控訴和對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幫兇的嚴正警告。

分析鑒賞

分析文章的寫作方法

(一)精確的數(shù)字——顯示報告文學真實性的特征。

這篇作品用了許多數(shù)字,找一找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舉例: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合九平方米,平均每人半平方米,表明住宿的擁擠程度。)

包身費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生死疾病一聽天命,先付包洋十元……蘆柴棒現(xiàn)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錢三角二做平均,兩年來在她身上已經收入了二百三十塊了!(表明剝削的驚人程度。)

單就這福臨路的東洋廠講,光緒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用兩組數(shù)字前后對比,證明了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龐大”,完全是殘酷壓榨、剝削包身工造成的。)

(二)生動的語言——顯示報告文學文學性的特征。

(1)朗讀第一、二自然段并感悟這一特征。

明確:生動的人物描寫。寫清晨女工們忙著起床時,“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點的‘豬玀’身上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面,向著樓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寫打雜的快速連續(xù)的動作,用“虎虎地”描寫踢人,十分逼真地表現(xiàn)出這個流氓的兇暴本相。)生動的人物對話。打雜的“呼喊:‘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突出了日本資本家和帶工老板統(tǒng)治女工的爪牙狐假虎威、兇狠殘暴的性格。)

(2)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體會形象的比喻。

明確:用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作喻,再和驅趕包身工勞動作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不存在了”。

(3)體會發(fā)人深思的警句。

明確:結尾“黎明的到來,是無法抗拒的”,“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凝聚了憤激的烈焰,一旦爆發(fā)出來,必將焚毀那吃人的制度。)

課堂小結

為了準確而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作者既進行了包身工的群體描寫,又選取了典型事例和典型細節(jié)進行描寫,所以這篇文章發(fā)表至今已60多年了,今天我們讀這篇文章,仍能感到深深的震撼。

作業(yè)設計

對現(xiàn)代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狀況作些調查,寫一份不少于800字的報告。

板書設計

(一)精確的數(shù)字

(二)生動的語言 文

包身工的教案【篇3】

一、分析課文

1、 了解包身工的生活

(一)住房:“七尺闊,十二尺深”,約為9個平方多?!霸诓坏绞畟€平方的房間里”住著十六七個人;平均居住面積是0.6個平方

房間除了作寢室外,還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豬玀

(二)生活安排:作者描寫了包身工起訂時的混亂情景,緊張忙亂。她們?yōu)楹芜@么緊張,可以慢點嗎?

作息時間:四點一刻:起床 要做多少事?其忙亂程度可想而知

五點上工 中餐及午休一小時 下午六點收工

除了十二小時強勞動,還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務,而她們的年齡與在座的同學的年齡差不多。惡劣的生活條件,繁重的體力勞動,嚴重摧殘著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她們變得麻木,像機器一樣。差不多失去了作為女性最起碼的羞恥感。

(三)生活條件

“穿”——穿著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臟了的湖綠乃到青蓮的短衫,下面是無色或是柳條的褲子。長頭發(fā),很多還梳著辮子。破臟的粗布鞋,纏過而未放大的腳,走路也就有點蹣跚的樣子,

“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飯。中午的飯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給她們送進工廠里去。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義一樣。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豬食。

“住”——每間工房七尺寬,十二尺長——面積約9.32平方米。要容十六、七個人,吃喝拉撒睡都在這里。

“行”——她們沒有自由,只能在嚴密監(jiān)視下往來于工房與工廠之間,兩點一線??梢娝^“供給住食”用“飼養(yǎng)”一詞更符合實際——豬狗不如的生活。

2、帶工老板如何壓榨包身工的?

(一)“兩年來帶工老板從‘蘆柴棒’身上實際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錢了?!?/p>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錢三角八分計算,并且就算是“蘆柴棒”一年僅干340天,帶工老板三年從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塊,除去包身費二十塊,帶工老板從“蘆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純利潤339塊。每個帶工老板帶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賺10170塊錢!多者可賺50850塊錢以上。

全上海當年 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們僅在三年之內至少被帶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塊錢以上。包身工身受日本資本家和帶工老板雙重剝削的,日本資本家獲得會更多。

第三課時

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分析了包身工們的實際年齡、生活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和被剝削程度。

Q1: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那個穿著和時節(jié)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被他連踢帶罵吆喝起床的“豬玀”如此“懶惰”?

A:豪華的不合時宜的穿著,揭示了那個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內心世界,與包身工們“衣服破爛”形成鮮明對比。在惡劣的勞動環(huán)境(音響、塵埃和濕氣)的威脅下,經黨挨打受罰而又只有兩粥一飯的包身工們,每天從事繁重的工作長達十二小時,因而身體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點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難免一些人一時起不來。但這不能說明包身工們懶惰,反而和包身工們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Q2:包身工們的“女性所有的那種害羞的感覺”為什么“似乎已經遲鈍了”?她十五六歲,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為什么朝夕相處兩年多的同伴卻“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這合不合情理?

A: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現(xiàn)象,是當時包身工們被壓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慘生活的寫照,完全合乎當時特定的“情理”。

Q3:她們是如何淪落到這種地步的?

A:在家鄉(xiāng)無法活命,又受騙簽下了“包身契據(jù)”,所心“她們的身體”“包給 了叫做‘帶工’的老板”,成了“替帶工賺錢的‘機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寫明“生死疾病,一聽天命”。當女孩子真的有事時,她們真的沒臉見人了嗎?

Q4:“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經濟原因是什么?

6-8 由包工頭“招工”的實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 由“芒柴棒”等人的實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發(fā)展的三個原因。

24-25 以大量確鑿的數(shù)據(jù)闡明包身工制度發(fā)展的實況。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脅和三大罰規(guī)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我們包身工的悲慘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質有了一個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對于具體的例子也就是書上所說的點面結合的中典型人物“蘆柴棒”、“小福子”遭遇:燒火、生病、抄身、挨罰。這樣寫的作用是:具體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課文的內容充分,典型突出的點上的材料使課文內容深刻鮮明。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包身工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培養(yǎng)閱讀報告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yǎng)篩選信息的能力。

2、了解舊社會包身工的悲慘生活,認識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互相勾結,殘酷壓榨我國勞動人民的罪行。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掌握新聞事實、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觀評價三方面的內容,并學會據(jù)此分析一篇新聞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2、養(yǎng)閱讀比較復雜的記敘文的能力,學習以問題為中心,以一天活動為線索,選取典型生活圖景和典型事例,穿插說明、議論和抒情的寫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培養(yǎng)學生的對于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以及勞動權利的尊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

2、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認識帝國主義及封建勢力殘酷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激發(fā)學生對包身工的同情,對剝削壓迫者的仇恨。

【教學重點】

1、本文在結構上的特點、理清兩條線索、區(qū)分新聞事實與新聞背景。

2、本文的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語言特色。

【教學方法】

1、講讀法。

2、討論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請同學們欣賞三胡獨奏曲《漢宮秋月》的錄音。

明確:它表現(xiàn)的是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然后啟發(fā)“類似聯(lián)想”,讓大家想象皇帝身邊的宮女尚有不幸的身世、苦悶的閨怨,在人間地獄里生活的一群女孩子的悲憤該有多么強烈。

師:同學們,你們對打工仔、打工妹這些名詞有所了解吧?甚至有些同學還打過暑假工呢!時下的打工生活自由自在,工資待遇也普遍高了。可是誰能想到在本世紀初的中國,生活著這樣的一個特殊的工人階層,他們住的是十七八個人擠在一起的鴿籠,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湯和爛菜葉,他們的年齡與我們相仿,甚至更小,但他們干的卻是每天十二三小時繁重的紗廠勞動。他們沒有陽光,沒有歡笑,甚至他們也不能擁有他們自己──這就是包身工,受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從本世紀的三十年代起,一個偉大的劇作家一直向人們含淚訴說著包身工的苦難生活──

二、瀏覽全文,了解文體特點以及寫作背景:

《包身工》屬于報告文學,是一種兼有新聞性和文學性的文體。中國最早的報告文學的代表作說它是“報告”,是就題材來說的,它必須選擇真人真事的新聞題材,迅速及時地反映生活;說它是“文學”,是就表達來說的,它必須采用某些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形象生動地再觀生活,如注重選材的生動、形象,布局的精巧。筆調的富有特色等。報告文學被譽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輕騎兵。其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

《包身工》發(fā)表于1936年6月《光明》半月刊創(chuàng)刊號。

走近作者:

夏衍(1900~1995),現(xiàn)代劇作家,革命戲劇和電影運動的組織者、。原名沈乃熙,字端軒,浙江杭州人。1932年進入電影界;創(chuàng)作了《狂流》、《自由神》、《賽金花》等多部電影劇本。解放后,曾任全國文聯(lián)常務委員,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文聯(lián)副主席。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話劇劇本,還有小說《春蠶》《林家鋪子》等改編的電影劇本。作品收入《夏衍選集》。

為了創(chuàng)作這篇報告文學,夏衍親自深入東洋沙廠采訪調查。他得到一位女工的幫助,混進包身工中兩三次,但是這經后,他就被工頭盯住了從三月初到五月,夏衍為了看到包身工們上班的情景,足足作了兩個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寫成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包身工》。

三、閱讀全文,明確整體感知要求:

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⑴本文是以什么線索組織材料的?

⑵課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聞事實,一類是背景材料。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在課文中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⑶從課文中,我們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如社會背景,工作情況,待遇等等。

⑷包身工給資本家?guī)淼暮锰幨鞘裁?

⑸作者對“包身工”這一現(xiàn)象的評價是什么?

(要求學生從課文提取信息,朗讀相關語段。)

朗讀、討論、明確:

⑴課文以時間為線索,圍繞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來組織材料,中間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議論。作者把散亂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電影一樣,高度集中地組織在包身工從清晨到黃昏放工一天的時間里。首先是四點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們住宿條件之差,以及在種種折磨下精神狀態(tài)的麻木,之后補敘了包身工的來歷,使帶工的謊言與現(xiàn)實條件的糟糕形成對比。然后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場景,接著進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廠家之所以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最后是五點鐘之后,包身工們上工的情景以及做工時所遭受的種種威脅和虐待。緊接著插敘指出日本紗廠吸取中國工人的血汗迅速龐大的事實,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壓榨掠奪。如此安排,敘議結合,層次清楚。

⑵文章在敘述了一些新聞事實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發(fā)展等情況。中間都有一些轉折性的詞句,使得銜接自然流暢。比如寫四點一刻被罵做“豬玀”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們正式的名稱卻是包身工’”一句作為過渡,寫這些鄉(xiāng)下姑娘是如何被帶工老板騙到城里來的。在介紹了四點半鐘包身工們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價的機器”來銜接,引出了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對包身工受剝削、受壓榨的情況做了具體、詳細的介紹。

⑶社會背景:家庭生活困難,被迫賣身給帶工老板,帶到上海的日本紗廠工作?!耙欢恕睉?zhàn)爭以后,日本在中國的紗廠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工,于是“大量用這種沒有結合力的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勞動者”。

工作性質:

“清晨四點一刻,天還沒有亮,睡在擁擠的工房里的人們已經被人吆喝著起身了?!?/p>

“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勞役,豬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踐踏。包身契上寫明三年期間,能夠做滿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象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象弓一般的彎,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壓迫著做工。

“紗廠工人的三大威脅就是音響,塵埃和濕氣。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勞動條件,這大概是自然現(xiàn)象吧,人在這三種威脅下面工作,更加容易疲勞?!?/p>

待遇:吆喝、呼喊、命令似的高叫、沒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資待遇低:“最初工錢是每天十二小時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幾個星期之后就調到鋼絲車間、條子間、粗紗間去工作……工資不及男工三分之一”。

⑷包身工給資本家?guī)淼暮锰幨鞘裁?

“在一種特殊的低優(yōu)惠的保護之下,吸收著廉價勞動力的滋養(yǎng),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了。單就這福臨路的日本廠子講……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p>

⑸作者對“包身工”這一現(xiàn)象的評價是什么?

“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

四、根據(jù)課文內容,理解包身工的含義并為包身工下定義。

(讀出語言信息,進行整體歸納。)

示例: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時間),在上海東洋紗廠里(地點),為外國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質)。因為這些女工在進廠時已經簽訂了賣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權,所以被稱為“包身工”。

啟發(fā)引導:

①包身工是舊社會一種變相的販賣奴隸的形式,被販賣的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廠做工,沒有人身自由,工錢全歸承包人所有;

②課文中的提法是“包身工”已經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包給了叫做“帶工”的老板?!鞍钡臉酥臼鞘孪攘⒘恕鞍砥酢薄!捌婷睢敝幉粌H在于這些女孩子近乎被拐騙,而且是一仆二主:一主是日本資本家(工頭是拿摩溫);另一主是中國二老板,帶工的。日本資本家稱她們?yōu)椤霸囼灩ぁ薄梆B(yǎng)成工”;中國帶工者稱她們?yōu)椤鞍砉ぁ?

③作品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包身工這一罪惡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tǒng)治;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對《包身工》一文從整體上進行認識和感知,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及二三十年代出現(xiàn)的包身工現(xiàn)象的社會根源,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及其給包身工帶來的巨大傷害,下節(jié)課,我們將著重對文本內容進行較全面的分析與探究。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研討與練習三”

七、板書設計

包身工

夏衍

報告文學的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

社會背景:家庭生活困難,被迫賣身。

工作情況:

1、清晨四點一刻包身工被迫起身。

2、四點半,包身吃粥的凄慘景象。

3、五點鐘,包身工被趕進廠的情況(至六點鐘)

4、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

三大威脅:音響、塵埃和濕氣

工作待遇:吆喝、呼喊、命令似的高叫、沒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資待遇: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低)。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包身工》被稱為我國報告文學的經典之作,“包身工”、“蘆柴棒”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給每一位認真讀過本文的人以心靈的震撼?!栋砉ぁ返恼鸷沉卧?本節(jié)課我們將從寫法、語言、內涵這三個方面入手,做深入的探究。

二、寫法探究

(本堂課主要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使師生、生生互動。)

1、引疑:

作者報告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工作情況,為什么還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fā)展和趨向等內容?

學生議疑:略。

教師釋疑:

這一篇報告文學,是作者經過幾年的材料積累和幾個月的實地考察之后寫出來的,材料極為豐富,并沒有一個完整的人物、事件,作者卻能把它組織得井井有條,這得力于作者在安排結構時能把握讀者的心理規(guī)律,精心而巧妙地安排材料,既具體地再現(xiàn)包身工的一天生活情況,又根據(jù)本文主題的需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fā)展和趨向,展示造成包身工悲慘命運的復雜背景,一條主線與一條副線交互發(fā)展,有機地結合,使讀者對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既有觸目驚心的直觀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歷史認識,達到了虛實相生的表達效果,深化了主題。

2、引疑:

作者介紹包身工用了什么寫法?有何作用?

議疑、點撥、釋疑:

本文寫作上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點面結合。

本文既有對包身工悲慘遭遇的概括介紹,對包身工群體形象的簡略描寫,如作者在記敘中集中寫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等四個場面,這面上的記敘與描寫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勞動狀況,又有對“蘆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動描寫,作者以“蘆柴棒”為例,通過“發(fā)燒”“生病”被“抄身”等細節(jié)描寫,寫出了包身工奴隸般地“被榨完殘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為止”的悲慘命運?!靶「W印痹獾健澳媚亍焙汀皷|洋婆”毒打懲罰的描寫,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3、探討一下,本文采用了哪些寫作方法?

(分小組交流、探究。)

示例分析:

⑴精確的數(shù)字──顯示報告文學真實性的特征:

這篇作品用了許多數(shù)字,找一找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舉例:

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被罵作“豬玀”的人。(合九平方米,平均每人半平方米,表明住宿的擁擠程度。)

包身費一般是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生死疾病一聽天命,先付包洋十元。……“蘆柴棒”現(xiàn)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三角二分做平均,兩年來帶工老板從她身上實際已經收入二百三十塊錢了!(表明剝削的驚人程度。)

單就這福臨路的日本廠子講,一九○二年日本大財閥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用兩組數(shù)字前后對比,證明了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完全是殘酷壓榨剝削包身工造成的。)

⑵生動的語言──顯示報告文學文學性的特征:

朗讀第1、2自然段。

明確:

①精煉簡潔,形象鮮明:

作品開頭寫到“一個穿著和時節(jié)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在吆喝著女工們起床,只用一句話寫他的穿著,抓住了特征,表現(xiàn)了他的身份,也流露出了作者的憎惡感情。經過一陣吆喝,女工們忙著起床了,工房就象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那男人虎虎地向起身得慢一點的人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向樓上的另一群人呼喊:‘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這里寫這個打雜快速的連續(xù)動作,寫他踢人時用了“虎虎地”這個狀語,十分逼真地表現(xiàn)了這個兇暴的流氓本相,語言十分簡潔,而又形象鮮明。

A、生動的人物描寫。寫清晨女工們忙著起床時,“那男子(打雜的)虎虎地向起身慢一點的人的身上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向樓上的另一群人呼喊:‘……’”。(寫打雜的快速的連續(xù)動作,用“虎虎的”描寫踢人,十分逼真地表現(xiàn)出這個流氓的兇暴本相。)

B、生動的人物對話。打雜的呼喊:“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突出了日本資本家和帶工老板統(tǒng)治女工的爪牙狐假虎威兇狠殘暴的性格。)

C、個性化的語言:

通過對話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是作品的語言特點之一。包身工這些奴隸,雖然是會說話的工具,但也沒有多少說話的權利,作品沒有寫到他們的對話,但寫包身工的壓迫者時,對話起了很大的作用,每一段對話都生動地表現(xiàn)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蘆柴棒生病時,打雜的說:“假病!老子給你醫(yī)!”打雜的向蘆柴棒頭上潑了盆冷水,寒冬時節(jié),她反射地跳起來了,老板娘就笑著說:“瞧!還不是假病!一盆冷水就醫(yī)好了?!?/p>

兩個人的話都表現(xiàn)了狠毒的本質。但又不完全一樣,打雜的粗暴,而老板娘則顯得狠毒而又陰險。

②比喻新穎貼切:

說“包身工是一種‘罐裝了的勞動力’”,“絕沒有因為和空氣接觸而起變化的危險”,比喻新穎貼切,形象鮮明,表現(xiàn)了包身工們沒有半點自由的受壓狀態(tài)。寫到紗廠車間里音響、塵埃和濕氣三大威脅時,也用了生動的比喻?!吧成车募庇辍焙汀奥÷〉睦茁暋边@兩個隱喻,寫出了遠處的聽覺感受,接著,用了“馬達的吼叫、皮帶的拍擊、錠子的轉動、齒輪的磨擦”四個排比句子,然后把“一切使人難受的聲音”比喻成“好象被壓縮了的空氣一般緊裝在這紅磚墻的廠房里面”,給人以強烈的感受,就象聽到車間里的巨響一樣。用“愛作弄人的小惡魔”來比喻無孔不入的飛絮,加強了讀者的厭煩感覺。形象的比喻。用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作喻,再和驅趕包身工勞動作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不存在了”。

③精辟的警句:

語言上的另一個特點是警句的運用,象“罐裝了的勞動力”,“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黎明的到來,還是終于無法可以抗拒的”,“我也想警告某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就都是非常精辟的句子。這些警句,是作者運用正確的觀點,深入地觀察現(xiàn)實生活,把從中領會到的思想壓縮在極其簡練的語句里,因而顯得簡潔、生動、含蓄而有力量。

結尾“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凝聚了憤激的烈焰,一旦爆發(fā)出來,必將焚毀那吃人的制度。)

整個作品,生動形象的語言還有很多。

4、寫法啟示:

⑴所選的材料必須具有典型性,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質,如“蘆柴棒”的事例。

⑵根據(jù)中心思想的需要,進行剪裁,點面結合,互為補充。本文寫包身工的一天活動情況就是包身工全部生活的縮影。

三、作品的內涵探究,情感拓展

引疑:《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經70多年了,今天我們讀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你認為文章為何具有如此的震撼力,說說你的看法。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體會作品深刻的人文內涵?!栋砉ぁ分跃哂腥绱说恼鸷沉Γ饕谟谧髡咚憩F(xiàn)出來的直面社會黑暗,毫不畏懼的社會良知和社會責任感。)

議疑:

設想一下,今天的“打工仔”與當年的“包身工”相似嗎?(請同學根據(jù)網上搜集的信息加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理解進行討論。)

社會是復雜而多面的。一些現(xiàn)代民工與七十年前包身工的悲慘境遇相似,但又不盡相同。

釋疑:書本中的包身工是沉默的,他們不會抗爭也不懂得抗爭。而今天的打工仔從農村走進城市,走進外企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他們有抱負更有人格尊嚴。(可聯(lián)系具體事例。)

四、結語

本文雖然是老文章,反映的是上世紀初的事情,和我們的時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現(xiàn)出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對于人的尊嚴和人的生存權利以及勞動權利的尊重,這些情感卻是永恒的,值得我們一生銘記的。

五、拓展和延伸(作業(yè)布置)

模仿《包身工》的結構框架,充分發(fā)揮和想象,以《包工奶》為題,寫一篇的記敘文。

六、欣賞品味

配以低微的二胡獨奏曲《江河水》背景音樂;教師在講述《野蘭花》的故事梗概。

七、板書設計

包身工

夏衍

主副交互,有機結合。

寫法特點:點面結合。

真實性:精確的數(shù)字。

文學性:生動的語言。

包身工的教案【篇5】

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當我們坐在教室里,汲取知識的瓊漿時;當我們漫步在陽光下,欣賞周圍的美景時;當我們圍坐在小桌旁,和家人幸福地交流時,我們不會想到,還有一群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同齡人,她們的生活里沒有陽光,沒有自由,沒有歡樂,只有沒日沒夜的工作和忍受非人的折磨,她們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就讓我們大家一起走進夏衍的《包身工》。

文本解讀

知識積累

一、文學常識

1.作家作品

夏衍先生原名沈端先(1900-1995),優(yōu)秀劇作家,戲劇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杰出的新聞記者、政論家,主要進行話劇和電影創(chuàng)作,長期而多方面從事創(chuàng)作實踐。著名的電影劇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并改編魯迅的《祝?!贰⒚┒艿摹读旨忆佔印窞殡娪皠”?。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長。

2.報告文學,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的一類,是文藝通訊、速寫、特寫、采訪報告等的總稱,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輕騎兵”。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因為它是“報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為它是“文學”,就要求反映出來的真人真事具有典型性,允許一定的藝術加工。其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

二、基礎積累

1.字音

水門汀(tīng) 弄堂(lòng) 襤褸(lán lǚ) 游說(shuì)

契據(jù)(qì) 鐵錠(dìng) 骷髏(kū lóu) 船舷(xián)

葷腥(hūn) 皮輥(gǔn) 執(zhí)拗(niù) 惺忪(xīng)

2.詞義

游說:文中指四處活動,用謊言勸說別人。

見機:看情況(辦事),文中是“知趣”的意思。

施與:以財物周濟人。

生殺予奪:指統(tǒng)治者掌握了生死賞罰的大權,橫行霸道,對人民生命財產隨意處置。生,讓人活著;殺,叫人死亡;予,給予;奪,剝奪。

呻吟:病痛時發(fā)出的聲音。

一聽天命:全聽憑命運的安排。一,全;聽,聽憑,聽任。

信息篩選

一、作者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包身工的悲慘遭遇,集中寫了她們一天的生活,請同學們找出來并進行評價。

明確:1.四點一刻:起床情形 居住低劣

2.四點半鐘:早飯情景 飯食粗劣

3.五點鐘:勞動情況 條件惡劣

4.黑夜:收工情況 悲慘命運

二、根據(jù)包身工的活動,給文章劃分層次。

明確:全文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東洋廠的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按時間順序,抓住包身工們一天生活的三個場景,從住、吃、勞動條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

第二部分(從“兩粥一飯”到結尾)是全文的總結,作者概括了包身工們的非人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憤怒控訴。

能力提升

作者是怎樣寫包身工這個群體的生活的?

提示:為了準確而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作者精心選材,描寫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狀況。他所使用的手法是“點面結合”。所謂“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謂“點”,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和典型的細節(jié)。這兩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關系?!懊妗鄙系拿枋龃钇鹆艘粋€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基本框架?!包c”的刻畫,則是填充其中的具體材料。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在文中找出哪些是“面”,哪些是“點”。(學生分工合作)

明確:“面”上的描寫,主要指的是人物的群體描寫,課文寫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雞鴨一般地走進工廠、在工廠忍受各種威脅的情景,都是先作一下概括性的敘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場景,開場便是一個兇惡男人破口大罵,在這叫罵聲中,包身工們出場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提著褲子爭奪馬桶……這里面,作者并沒有具體刻畫哪一個人物,而是速寫式地描繪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個群體,描寫她們的生活,必須通過整體速寫,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現(xiàn)。

但是,僅有這些概括的描述,會顯得單薄。于是作者選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細節(jié)。比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蘆柴棒”這個人物。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寫出她那“手腳瘦得像蘆棒梗一樣”的外貌。第二次寫她病倒了,盡管是急性的重傷風,盡管“她很見機地將身體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縮做一團,盡可能地不占地方”,盡管她“用手做著手勢,表示身體沒力,請求他的憐憫”,但是,老板為了不喪失一天的利潤,還是要用各種毒辣的手段來強制她做工。第三次寫她身體瘦得像骷髏一樣,甚至連“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觸她的身體,即使這樣,老板也絕不放她回去?!疤J柴棒”是眾多包身工中的一個典型人物。這里,作者雖然寫的只是一個“蘆柴棒”,但是讀者看到的卻是成百上千個“蘆柴棒”。“蘆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經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縮影;老板要蘆柴棒“做到死”,也是每個包身工們最終都不可逃脫的厄運。通過對“蘆柴棒”悲慘遭遇的描述,具體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壓榨、被摧殘的悲慘命運。

另外,還有一些典型事例,比如沒吃上粥的包身工,接受老板娘親自制作的“美食”;典型細節(jié),如她們“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著褲子爭奪馬桶”等,都使得包身工們的苦難生活生動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合作探究

課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聞事實,一類是背景材料。這兩方面的內容在課文中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確:文章在敘述了一些新聞事實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發(fā)展等情況。中間都有一些轉折性的詞句,使得銜接自然流暢。比如寫四點一刻被罵做“豬玀”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們正式的名稱卻是‘包身工’”一句作為過渡,寫這些鄉(xiāng)下姑娘是如何被帶工老板騙到城里來的。在介紹了四點半鐘包身工們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價的機器”來銜接,引出了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對包身工受剝削、受壓榨的情況作了具體、詳細的介紹。

課堂小結

全文以時間為線索,向我們介紹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作者選取包身工普通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作為內容來寫,其中既回顧她們成為包身工的農村原因和城市原因,并以幾個主要人物的命運貫穿全文。同時作者又運用多種表現(xiàn)方法,將自身的深切感受、全部愛憎和著包身工的血淚一起噴出,情真意切,使作品既有新聞作品的真實性,又有文學作品的生動性,具有強烈的鼓動性和說服力。

作業(yè)設計

1.文章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請找出來并分析其作用。

2.找出文章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有何作用。

板書設計

包身工

勞動強度最重 地位最低 待遇最差 痛苦最深

包身工的教案【篇6】

【教學目的要求】

1、了解舊社會包身工的悲慘生活,認識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互相勾結,殘酷壓榨我國勞動人民的罪行。

2、培養(yǎng)閱讀比較復雜的記敘文的能力,學習以問題為中心,以一天活動為線索,選取典型生活圖景和典型事例,穿插說明、議論和抒情的寫法。

3、了解報告文學的基本特點。

【教學設想】

1、這篇課文篇幅較長,題材較復雜,表現(xiàn)方法多樣,學生閱讀有困難。宜設計啟發(fā)性強的思考序列題,引導學生領會作者寫作意圖,把握文章中心,按照線索順序,逐步深入課文理解課文。

2、內容方面,要緊緊扣住中心思想,突出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和造成包身工深重苦難的原因。

3、寫作方面,要講清楚中心、線索、選材、組材,然后再講清楚運用多種手段表達中心思想的寫作方法。

4、教法方面,要以啟發(fā)誘導為主,適當點撥總結,引導學生自覺深入課文、獨立思考、分析研究問題,可按自學預習(啟發(fā))──質疑問難(解答)──研究討論(點撥)──綜合練習(鞏固)的順序進行教學。

【授課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作者

夏衍,我國著名戲劇家、翻譯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參加太陽社,是左聯(lián)領導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建國后把文學名作《林家鋪子》、《祝?!犯木帪殡娪皠”?。

《包身工》是一篇報告文學作品。報告文學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中的一類,是文藝通迅、速寫、特寫的總稱?;咎卣饔腥赫鎸嵭裕ú煌谄渌乃噭?chuàng)作),新聞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學性(不同于一般工作報告、社會調查)。

二、與課文有關的材料

印發(fā)北京師范大學《高中語文選講》中魏灝選輯的《夏衍談〈包身工〉》,或現(xiàn)行通用高一語文《教學參考書》中夏衍的《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指導學生自學。

要求:

1、了解作者寫作時間;

2、了解寫作意圖;

3、了解作者深入紗廠親自觀察體驗生活,調查搜集材料的情況,為學習課文、理解報告文學特點打下基礎。

三、閱讀課文

1、運用工具書排除文字障礙,下列字詞必須注音解釋。

⑴ 注音:

游說 抹桌子 著力 骷髏 錠殼 拎

⑵ 解釋:

一聽天命 生殺予奪 強化 優(yōu)惠 施與

2、思考回答以下問題(書面完成,課后交教師檢查):

⑴ 為什么以包身工為題?題目和課文有什么關系?

⑵ 文章以記敘為主,記敘了一些什么材料?中間又穿插寫了一些什么材料?為什么記敘之中又穿插這些材料?

⑶ 找出議論和說明部分列舉了哪些數(shù)字(在書上用橫線畫出來)?說明它們的作用。

⑷ 記下自己疑惑不解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yè)

讀一遍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生字新詞

1、注音:

抹( )桌子 抹( )眼淚 抹( )石灰

猜著( )了 著( )力 我沒著( )了

2、解釋(加粗的字要單獨解釋):

一聽天命 生殺予奪 施與 著力

3、聽寫:

毆打 憐憫 氣烘烘 懲戒

二、解題

1、時代背景(著重引導學生用《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的材料概述作者寫《包身工》的時間、意圖和調查搜集材料經過。):

《包身工》1935年寫成,1936年發(fā)表。

1927年,作者在上海認識了一些在紗廠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紗廠工人的情況;1929年,從做工人運動工作的同志那里知道了一些包身工的非人生活情況。一·二八戰(zhàn)事后,為了寫《女性的吶喊》電影劇本,又搜集了一些包身工材料,對二十世紀帝國主義經營的工廠里,還公然保存封建奴隸制度非常憤怒,決心深入調查,打算徹抵揭露。由于紗廠工人的熱心幫助,作者深入工廠實地觀察調查了三個月,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具體時代背景從略。

2、題目的意思:

報告文學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栋砉ぁ穼儆诘谌N,寫問題。以包身工為題,點明文章以包身工問題為中心;同時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寫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

三、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選擇成為閱讀障礙的問題,作扼要回答。多數(shù)問題可隨分析課文逐步解決。

四、分析文章的構思

1、文章以包身工問題為中心,以包身工一天生活為線索。掌握中心可以了解寫作意圖,掌握線索可以了解如何選材、組材。

2、已經講過,作者搜集的素材很多,關于包身工生活的素材一定也不少,不可能都寫進去,需要加以選擇。

3、看課文,作者寫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選取了哪些材料?

(學生議論。)

明確:四點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情景;五點鐘,包身工上班勞動的情景。

4、不是說以一天的生活為線索嗎?怎么只寫到五點鐘上班就中斷了呢?再看課文,還有沒有了?

(學生議論。)

明確:還寫了十二小時勞動后,抄身情景;黑夜里。這樣,從清晨四點一刻起床,到黑夜睡覺,一天的勞動生活十分完整。不過前后兩部分寫法大不一樣。前者寫得詳,后者寫得略:寫抄身,沒有明寫時間,又不是正面寫搜身情景;黑夜的休息情景也沒有寫出來。顯然,作者把前三個生活圖景作為重點。起身和吃飯,表現(xiàn)包身工惡劣的住宿、飲食條件,上班勞動,表現(xiàn)惡劣的勞動條件,是寫勞動。兩方面合在一起,已經構成了包身工地獄生活的全貌。至于寫黑夜,沒有寫什么生活圖景,卻寫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這是和結尾放在一起加以考慮的,有利于揭示全文的中心思想。

5、這篇作品不僅選取了幾個反映包身工悲慘生活的生活場景,還有別的內容,都是些什么呢?

(學生議論。)

明確:還有與描寫記敘生活場景相應的說明和議論。說明包身工是怎么來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說明包身工給帝國主義制造了驚人的利潤;說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蠻最殘酷的制度。

6、為什么描寫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還要議論包身工制度?(議論)

明確:運用了描寫、記敘和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兩者結合,互相補充。描寫記敘部分好象電影中的特寫鏡頭,說明議論部分好象是特寫鏡頭的解說詞。特寫使人獲得形象認識,解說使人獲得本質認識。隨著時間推移,包身工的生活圖景越來越清楚,對包身工制度的本質認識越來越深刻。最后寫黑夜歸到結尾,有力的揭示了中心思想。

五、劃分段落

第一部分:記敘包身工悲慘生活實況,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原因。

第二部分:記敘包身工悲慘的勞動實況。揭露帝國主義靠包身工獲取驚人利潤。

第三部分:憤怒控訴野蠻的吃人制度。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研討與練習二、三。

包身工的教案【篇7】

教學目的要求

一、了解舊社會包身工的悲慘生活,認識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互相勾結,殘酷壓榨我國勞動人民的罪行。

二、培養(yǎng)閱讀比較復雜的記敘文的能力,學習以問題為中心,以一天活動為線索,選取典型生活圖景和典型事例,穿插說明、議論和抒情的寫法。

三、了解報告文學的基本特點。

教學設想

一、這篇課文篇幅較長,題材較復雜,表現(xiàn)方法多樣,學生閱讀有困難。宜設計啟發(fā)性強的思考序列題,引導學生領會作者寫作意圖,把握文章中心,按照線索順序,逐步深入課文理解課文。

二、內容方面,要緊緊扣住中心思想,突出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和造成包身工深重苦難的原因。 三、寫作方面,要講清楚中心、線索、選材、組材,然后再講清楚運用多種手段表達中心思想的寫作方法。

四、教法方面,要以啟發(fā)誘導為主,適當點撥總結,引導學生自覺深入課文、獨立思考、分析研究問題,可按“自學預習(啟發(fā))——質疑問難(解答)——研究討論(點撥)——綜合練習(鞏固)”的順序進行教學。

授課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簡介作者

夏衍,我國著名戲劇家、翻譯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參加太陽社,是左聯(lián)領導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建國后把文學名作《林家鋪子》、《祝?!犯木帪殡娪皠”?。 《包身工》是一篇報告文學作品。報告文學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中的一類,是文藝通迅、速寫、特寫的總稱?;咎卣饔腥赫鎸嵭裕ú煌谄渌乃噭?chuàng)作),新聞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學性(不同于一般工作報告、社會調查)。

二、與課文有關的材料

印發(fā)北京師范大學《高中語文選講》中魏灝選輯的《夏衍談〈包身工〉》,或現(xiàn)行通用高一語文《教學參考書》中夏衍的《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指導學生自學。 要求:了解作者寫作時間;了解寫作意圖;了解作者深入紗廠親自觀察體驗生活,調查搜集材料的情況,為學習課文、理解報告文學特點打下基礎。

三、閱讀課文

(一)運用工具書排除文字障礙,下列字詞必須注音解釋。

1.注音。

游說 抹桌子 著力 骷髏 錠殼 拎

2.解釋。

一聽天命 生殺予奪 強化 優(yōu)惠 施與

(二)思考回答以下問題(書面完成,課后交教師檢查)。

1.為什么以“包身工”為題?題目和課文有什么關系?

2.文章以記敘為主,記敘了一些什么材料?中間又穿插寫了一些什么材料?為什么記敘之中又穿插這些材料?

3.找出議論和說明部分列舉了哪些數(shù)字(在書上用橫線畫出來)?說明它們的作用。

4.記下自己疑惑不解的問題。

(三)布置作業(yè) :讀一遍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檢查生字新詞

(一)注音

抹( )桌子 抹( )眼淚 抹( )石灰

猜著( )了 著( )力 我沒著( )了

(二)解釋(帶點的字要單獨解釋)。

一聽天命 生殺予奪 施與 著力

(三)聽寫。

毆打 憐憫 氣烘烘 懲戒

二、解題

(一)時代背景(著重引導學生用《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的材料概述作者寫《包身工》的時間、意圖和調查搜集材料經過。)

《包身工》1935年寫成,1936年發(fā)表。

1927年,作者在上海認識了一些在紗廠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紗廠工人的情況;1929年,從做工人運動工作的同志那里知道了一些包身工的非人生活情況?!耙弧ざ恕睉?zhàn)事后,為了寫《女性的吶喊》電影劇本,又搜集了一些包身工材料,對二十世紀帝國主義經營的工廠里,還公然保存封建奴隸制度非常憤怒,決心深入調查,打算徹抵揭露。由于紗廠工人的熱心幫助,作者深入工廠實地觀察調查了三個月,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具體時代背景從略。

(二)題目的意思。

報告文學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包身工》屬于第三種,寫問題。以“包身工”為題,點明文章以包身工問題為中心;同時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寫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

三、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選擇成為閱讀障礙的問題,作扼要回答。多數(shù)問題可隨分析課文逐步解決。

四、分析文章的構思

(一)文章以包身工問題為中心,以包身工一天生活為線索。掌握中心可以了解寫作意圖,掌握線索可以了解如何選材、組材。 (二)已經講過,作者搜集的素材很多,關于包身工生活的素材一定也不少,不可能都寫進去,需要加以選擇。

看課文,作者寫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選取了哪些材料?(議論)

明確:四點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情景;五點鐘,包身工上班勞動的情景。

不是說以一天的生活為線索嗎?怎么只寫到五點鐘上班就中斷了呢?再看課文,還有沒有了?(議論)

明確:還寫了十二小時勞動后,抄身情景;黑夜里。這樣,從清晨四點一刻起床,到黑夜睡覺,一天的勞動生活十分完整。不過前后兩部分寫法大不一樣。前者寫得詳,后者寫得略:寫抄身,沒有明寫時間,又不是正面寫搜身情景;黑夜的休息情景也沒有寫出來。顯然,作者把前三個生活圖景作為重點。起身和吃飯,表現(xiàn)包身工惡劣的住宿、飲食條件,上班勞動,表現(xiàn)惡劣的勞動條件,是寫勞動。兩方面合在一起,已經構成了包身工地獄生活的全貌。至于寫“黑夜”,沒有寫什么生活圖景,卻寫“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這是和結尾放在一起加以考慮的,有利于揭示全文的中心思想。 這篇作品不僅選取了幾個反映包身工悲慘生活的生活場景,還有別的內容,都是些什么呢?(議論) 明確:還有與描寫記敘生活場景相應的說明和議論。說明包身工是怎么來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說明包身工給帝國主義“”制造”了驚人的利潤;說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蠻最殘酷的制度。

附:板書(列表)。

為什么描寫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還要議論“包身工”制度?(議論)

明確:運用了描寫、記敘和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兩者結合,互相補充。描寫記敘部分好象電影中的特寫鏡頭,說明議論部分好象是特寫鏡頭的解說詞。特寫使人獲得形象認識,解說使人獲得本質認識。隨著時間推移,包身工的生活圖景越來越清楚,對包身工制度的本質認識越來越深刻。最后寫“黑夜”歸到結尾,有力的揭示了中心思想。 五、劃分段落(運用上面“板書”)

第一部分:記敘包身工悲慘生活實況,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原因。

第二部分:記敘包身工悲慘的勞動實況。揭露帝國主義靠包身工獲取驚人利潤。

第三部分:憤怒控訴野蠻的吃人制度。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思考和練習”二、三。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 新課

上節(jié)課著重研究了《包身工》的構思(中心、線索、選材、組材),又研究了描寫記敘和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這節(jié)課要著重研究課文深刻的思想內容,附帶還要研究運用數(shù)字說明問題和語言方面的特點。 二、分析思想內容

這篇作品雖是以寫問題為中心,也離不開寫人物。一共兩類人物:一類是包身工,一類是壓迫和剝削包身工的帶工老板、老板娘、東洋婆、打雜的、拿摩溫、蕩管等。著重要寫的是包身工,寫第二類人物也是為了描寫包身工。全篇沒有一個完整的人物和事件,但作為整個包身工形象卻十分鮮明。

朗讀由“但是,……”到“立此包身契據(jù)是實”兩段。

明確:包身工是怎樣形成的?(原是農村里“咬著草根樹皮的女孩子”,被誘騙以契約形式成為包身工的。) 包身工過著怎樣的悲慘生活?

明確:惡劣的條件(舉例略);緊張的生活(四點一刻起床,四點半吃飯,五點鐘上班,勞動十二小時……);殘酷的懲罰(歐打、罰工錢、停生意、餓飯、吊起……);麻木的精神(少女的“害羞”感遲鈍);“嚴密”的統(tǒng)治(“罐裝的勞動力”……)。

為什么要身受這樣深重的苦難?

明確:包身工是“二十世紀的技術、機械、體制和對這種體制忠實服役的十六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受雙重的壓榨剝削,是雙重奴隸。

為什么會成為雙重奴隸? 明確:國民反動統(tǒng)治,造成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加速了中國農村破產,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災害;農村破產造成了大量廉價勞動力流入城市。帝國主義又和中國封建勢力勾結起來拼命壓榨剝削。一句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tǒng)治,是使農村少女變成雙重奴隸的社會根源。

這篇作品,在當時起到了動員人民起來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和國民反動統(tǒng)治的作用。四十年后的今天,重讀這篇作品可以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舊中國的黑暗,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激發(fā)起加速現(xiàn)代化建設改變我國落后面貌的熱情。

三、分析寫作方法 (一)精確的數(shù)字——顯示報告文學真實性的特征。

這篇作品用了許多數(shù)字,找一找有哪些?起什么作用?舉例:

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被罵作‘豬玀’的人。(合九平方米,平均每人半平方米,表明住宿的擁擠程度。)

包身費一般是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生死疾病一聽天命,先付大洋十元?!疤J柴棒”現(xiàn)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三角二分做平均,兩年來帶工老板從她身上實際已經收入二百三十塊錢了。(表明剝削的驚人程度。)

單就這福臨路的日本廠子講,一九○二年日本大財閥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用兩組數(shù)字前后對比,證明了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完全是殘酷壓榨剝削包身工造成的。) (二)生動的語言——顯示報告文學文學性的特征。

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明確:生動的人物描寫。寫清晨女工們忙著起床時,“那男子(打雜)虎虎地向起身慢一點的人的身上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向樓上的另一群人呼喊:‘……’”。(寫打雜的快速的連續(xù)動作,用“虎虎的”描寫踢人,十分逼真地表現(xiàn)出這個流氓的兇暴本相。) 生動的人物對話。打雜的“呼喊:‘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突出了日本資本家和帶工老板統(tǒng)治女工的爪牙狐假虎威兇狠殘暴的性格。)

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

形象的比喻。用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作喻,再和驅趕包身工勞動作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不存在了”。

發(fā)人深思的警句。結尾“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凝聚了憤激的烈焰,一旦爆發(fā)出來,必將焚毀那吃人的制度。) 整個作品,生動形象的語言還有很多。

四、回答“思考和練習”二(略)

五、布置作業(yè)

(一)在課文中再找出五個生動形象的句子,簡析它們深刻的含義。

(二)完成“思考和練習”五。

包身工的教案【篇8】

【教學目的要求】

一、了解舊社會包身工的悲慘生活,認識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互相勾結,殘酷壓榨我國勞動人民的罪行。

二、培養(yǎng)閱讀比較復雜的記敘文的能力,學習以問題為中心,以一天活動為線索,選取典型生活圖景和典型事例,穿插說明、議論和抒情的寫法。

三、了解報告文學的基本特點。

【教學設想】

一、這篇課文篇幅較長,題材較復雜,表現(xiàn)方法多樣,學生閱讀有困難。宜設計啟發(fā)性強的思考序列題,引導學生領會作者寫作意圖,把握文章中心,按照線索順序,逐步深入課文理解課文。

二、內容方面,要緊緊扣住中心思想,突出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和造成包身工深重苦難的原因。 三、寫作方面,要講清楚中心、線索、選材、組材,然后再講清楚運用多種手段表達中心思想的寫作方法。

四、教法方面,要以啟發(fā)誘導為主,適當點撥總結,引導學生自覺深入課文、獨立思考、分析研究問題,可按“自學預習(啟發(fā))——質疑問難(解答)——研究討論(點撥)——綜合練習(鞏固)”的順序進行教學。

【授課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簡介作者

夏衍,我國著名戲劇家、翻譯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參加太陽社,是左聯(lián)領導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建國后把文學名作《林家鋪子》、《祝?!犯木帪殡娪皠”?。 《包身工》是一篇報告文學作品。報告文學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中的一類,是文藝通迅、速寫、特寫的總稱?;咎卣饔腥赫鎸嵭?不同于其他文藝創(chuàng)作),新聞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學性(不同于一般工作報告、社會調查)。

二、與課文有關的材料

印發(fā)北京師范大學《高中語文選講》中魏灝選輯的《夏衍談〈包身工〉》,或現(xiàn)行通用高一語文《教學參考書》中夏衍的《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指導學生自學。 要求:了解作者寫作時間;了解寫作意圖;了解作者深入紗廠親自觀察體驗生活,調查搜集材料的情況,為學習課文、理解報告文學特點打下基礎。

三、閱讀課文

(一)運用工具書排除文字障礙,下列字詞必須注音解釋。

1.注音。

游說 抹桌子 著力 骷髏 錠殼 拎

2.解釋。

一聽天命 生殺予奪 強化 優(yōu)惠 施與

(二)思考回答以下問題(書面完成,課后交教師檢查)。

1.為什么以“包身工”為題?題目和課文有什么關系?

2.文章以記敘為主,記敘了一些什么材料?中間又穿插寫了一些什么材料?為什么記敘之中又穿插這些材料?

3.找出議論和說明部分列舉了哪些數(shù)字(在書上用橫線畫出來)?說明它們的作用。

4.記下自己疑惑不解的問題。

(三)布置作業(yè):讀一遍課文。

包身工的教案【篇9】

課時: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

2.初步學習綜合多種表達方式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觸發(fā)學生的真實感受以思考這一事件

教學難點:講解時不失時機地觸發(fā)學生的思考

學情分析:要讓學生從現(xiàn)實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板書設計:

10.包身工

夏衍

包身工一天的生活

清晨四點一刻:起床

四點半后:吃飯

五點鐘:上工

下午五點(可能):收工

教學程序:教學內容及活動:一.1.板書課題和作者,進而指出課文的作者――夏衍

2.在新中國的報告文學史上,曾經有三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板書: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徐遲《哥德巴赫的猜想》

注:簡介這兩篇作品的內容。

二.在考慮本文的導語的時候,我想到了心理震撼這個詞匯.

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語言給學生以最具有沖擊力的感受,以促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其實,這里,學生有的已經不僅僅是興趣了,可能吸引他們的是那種具有震撼色彩的畫面以及動情的講解.

因此,本文的前四自然段將是最好的導語.

三.在結束了作為導語的前四段的講解之后,學生的狀態(tài)可能已經比較激憤.這時,可以不失時機地提出如下問題:

這些都是什么人呀?她們的生活狀態(tài)為什么如此的惡劣?(以上問題可以先讓學生提出.教師可以引導以及啟發(fā).目的是為了引起下文)

四.(一)學生自瀆5-8自然段.思考:

1.這幾個自然段跟前四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何區(qū)別?

2.試概括這幾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設計小題目:選擇5-8自然段的正確結構示意圖

(二)針對5-8段中的重要內容作針對性的講解.主要是圍繞學生對段意的概括的基礎之上的.

可講內容:

1.關于包身工的居住環(huán)境,聯(lián)系前四段中的住宿條件.

2.關于帶工如何到鄉(xiāng)下去騙小姑娘的情形.

3.關于帶工賺錢的血腥,昧良心.

五.彈性安排:

1.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再講9-11段.

2.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布置作業(yè).

A.寫出你對包身工的感受及思考.深入分析一下產生這一情形的原因.(字數(shù)不少于800)

B.概括各段段落大意,有些特殊段可以合并處理.交上來.

六.在以上基礎上,如時間尚有剩余,則安排一個小結.(可以讓學生來)

學生活動:

一.在聽講的同時作一些必要的摘記

二.接受情感的震動,促發(fā)進一步的思考

三.思索,提出問題,說出講前四段的直接感受.

四.自讀5-8自然段,思考問題.

五.完成小練習.

六.聽講.隨興的課堂交流.

七.學生的小結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活動.

包身工優(yōu)秀教案模板


從探索中提出問題、總結規(guī)律、解決問題。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有計劃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是否一到下筆寫教案時就感到迷茫呢?為了讓你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整理的“包身工優(yōu)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夠喜歡并分享!

包身工優(yōu)秀教案(篇1)

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當我們坐在教室里,汲取知識的瓊漿時;當我們漫步在陽光下,欣賞周圍的美景時;當我們圍坐在小桌旁,和家人幸福地交流時,我們不會想到,還有一群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同齡人,她們的生活里沒有陽光,沒有自由,沒有歡樂,只有沒日沒夜的工作和忍受非人的折磨,她們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就讓我們大家一起走進夏衍的《包身工》。

文本解讀

知識積累

一、文學常識

1.作家作品

夏衍先生原名沈端先(1900-1995),優(yōu)秀劇作家,戲劇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杰出的新聞記者、政論家,主要進行話劇和電影創(chuàng)作,長期而多方面從事創(chuàng)作實踐。著名的電影劇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并改編魯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鋪子》為電影劇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長。

2.報告文學,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的一類,是文藝通訊、速寫、特寫、采訪報告等的總稱,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輕騎兵”??梢詫懭?,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因為它是“報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為它是“文學”,就要求反映出來的真人真事具有典型性,允許一定的藝術加工。其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

二、基礎積累

1.字音

水門汀(tīng) 弄堂(lòng) 襤褸(lán lǚ) 游說(shuì)

契據(jù)(qì) 鐵錠(dìng) 骷髏(kū lóu) 船舷(xián)

葷腥(hūn) 皮輥(gǔn) 執(zhí)拗(niù) 惺忪(xīng)

2.詞義

游說:文中指四處活動,用謊言勸說別人。

見機:看情況(辦事),文中是“知趣”的意思。

施與:以財物周濟人。

生殺予奪:指統(tǒng)治者掌握了生死賞罰的大權,橫行霸道,對人民生命財產隨意處置。生,讓人活著;殺,叫人死亡;予,給予;奪,剝奪。

呻吟:病痛時發(fā)出的聲音。

一聽天命:全聽憑命運的安排。一,全;聽,聽憑,聽任。

信息篩選

一、作者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包身工的悲慘遭遇,集中寫了她們一天的生活,請同學們找出來并進行評價。

明確:1.四點一刻:起床情形 居住低劣

2.四點半鐘:早飯情景 飯食粗劣

3.五點鐘:勞動情況 條件惡劣

4.黑夜:收工情況 悲慘命運

二、根據(jù)包身工的活動,給文章劃分層次。

明確:全文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東洋廠的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按時間順序,抓住包身工們一天生活的三個場景,從住、吃、勞動條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

第二部分(從“兩粥一飯”到結尾)是全文的總結,作者概括了包身工們的非人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憤怒控訴。

能力提升

作者是怎樣寫包身工這個群體的生活的?

提示:為了準確而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作者精心選材,描寫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狀況。他所使用的手法是“點面結合”。所謂“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謂“點”,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和典型的細節(jié)。這兩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關系?!懊妗鄙系拿枋龃钇鹆艘粋€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基本框架。“點”的刻畫,則是填充其中的具體材料。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在文中找出哪些是“面”,哪些是“點”。(學生分工合作)

明確:“面”上的描寫,主要指的是人物的群體描寫,課文寫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雞鴨一般地走進工廠、在工廠忍受各種威脅的情景,都是先作一下概括性的敘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場景,開場便是一個兇惡男人破口大罵,在這叫罵聲中,包身工們出場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提著褲子爭奪馬桶……這里面,作者并沒有具體刻畫哪一個人物,而是速寫式地描繪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個群體,描寫她們的生活,必須通過整體速寫,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現(xiàn)。

但是,僅有這些概括的描述,會顯得單薄。于是作者選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細節(jié)。比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蘆柴棒”這個人物。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寫出她那“手腳瘦得像蘆棒梗一樣”的外貌。第二次寫她病倒了,盡管是急性的重傷風,盡管“她很見機地將身體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縮做一團,盡可能地不占地方”,盡管她“用手做著手勢,表示身體沒力,請求他的憐憫”,但是,老板為了不喪失一天的利潤,還是要用各種毒辣的手段來強制她做工。第三次寫她身體瘦得像骷髏一樣,甚至連“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觸她的身體,即使這樣,老板也絕不放她回去。“蘆柴棒”是眾多包身工中的一個典型人物。這里,作者雖然寫的只是一個“蘆柴棒”,但是讀者看到的卻是成百上千個“蘆柴棒”。“蘆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經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縮影;老板要蘆柴棒“做到死”,也是每個包身工們最終都不可逃脫的厄運。通過對“蘆柴棒”悲慘遭遇的描述,具體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壓榨、被摧殘的悲慘命運。

另外,還有一些典型事例,比如沒吃上粥的包身工,接受老板娘親自制作的“美食”;典型細節(jié),如她們“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著褲子爭奪馬桶”等,都使得包身工們的苦難生活生動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合作探究

課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聞事實,一類是背景材料。這兩方面的內容在課文中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確:文章在敘述了一些新聞事實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發(fā)展等情況。中間都有一些轉折性的詞句,使得銜接自然流暢。比如寫四點一刻被罵做“豬玀”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們正式的名稱卻是‘包身工’”一句作為過渡,寫這些鄉(xiāng)下姑娘是如何被帶工老板騙到城里來的。在介紹了四點半鐘包身工們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價的機器”來銜接,引出了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對包身工受剝削、受壓榨的情況作了具體、詳細的介紹。

課堂小結

全文以時間為線索,向我們介紹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作者選取包身工普通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作為內容來寫,其中既回顧她們成為包身工的農村原因和城市原因,并以幾個主要人物的命運貫穿全文。同時作者又運用多種表現(xiàn)方法,將自身的深切感受、全部愛憎和著包身工的血淚一起噴出,情真意切,使作品既有新聞作品的真實性,又有文學作品的生動性,具有強烈的鼓動性和說服力。

作業(yè)設計

1.文章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請找出來并分析其作用。

2.找出文章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有何作用。

板書設計

包身工

勞動強度最重 地位最低 待遇最差 痛苦最深

包身工優(yōu)秀教案(篇2)

第一課時

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在本世紀初的中國,有這么一群女孩子,她們的年齡與我們相仿,但她們吃的不如豬狗,出的是牛馬力。她們沒有陽光,沒有歡笑,沒有自由——這就是包身工,受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從本世紀的三十年代起,一個偉大的劇作家一直向人們含淚訴說著包身工的苦難生活——今天就讓我們跟夏衍一起走近包身工,去感受一下她們的苦難。

文本解讀

知識積累

1.疏通字詞

(1)讀準下列字音:

衍(yǎn) 汀(tīng) 游說(shuì) 輥(gǔn)

柵(zhà) 趾(zhǐ) 骷髏(kū)

(2)解釋下列詞語和短語中的加點詞:

吆喝:大聲喊叫。

生殺予奪:指統(tǒng)治者掌握了生死賞罰的大權,橫行霸道,對人民生命財產隨意處置。生,讓人活著;殺,叫人死亡;予,給予;奪,剝奪。

呻吟:病痛時口中發(fā)出的聲音。

一聽天命:一,全;聽,聽憑,聽任。

契據(jù)是實:是,此。

非特不能賺,還要貼補:不但。

2.瀏覽全文,了解文體特點

這是一篇報告文學,是一種兼有新聞性和文學性的文體。

說它是“報告”,是就題材來說的,它必須選擇真人真事的新聞題材,迅速及時地反映生活;說它是“文學”,是就表達來說的,它必須采用某些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生活。如注重選材的生動、形象,布局的精巧,筆調的富有特色等。報告文學被譽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輕騎兵”。

3.作家作品

夏衍(1900-1995),現(xiàn)代劇作家,革命戲劇和電影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1932年進入電影界;創(chuàng)作了《狂流》《自由神》《賽金花》等多部電影劇本。解放后,曾任全國文聯(lián)常務委員,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文聯(lián)副主席。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話劇劇本,還有小說《春蠶》《林家鋪子》等改編的電影劇本。作品收入《夏衍選集》。

信息篩選

讀課文,找出文章中寫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的段落,并加以概括。

四點一刻:起床情形 居住低劣

四點半鐘:早飯情景 飯食粗劣

五點鐘:勞動情況 條件惡劣

黑夜:收工情況 悲慘命運

合作探究

1.包身工的生活這樣悲慘,包身工制度卻得到飛速發(fā)展,包身工制度產生的背景是什么?

明確: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農村破產,特別是災荒后貧苦農民無法維持生活,只好讓兒女到上海當包身工。

2.包身工制度發(fā)展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

明確:三個原因,可靠(身體屬于帶工老板,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與外界隔絕,不受外界工潮的影響)、價廉(工資不及同類男工的三分之一)。

3.由于吸收了廉價勞動力的滋養(yǎng),日本紗廠的包身工制度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明確:從日本紗廠的發(fā)展看,日本大財閥三井系由一個廠,不到兩萬錠子,發(fā)展到有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從包身工人數(shù)看,上海三十間日本廠,包身工人數(shù)按最少占50%算,也有兩萬四千人以上。

4.我們剛學習了兩篇短新聞,試比較本文和《別了,“不列顛尼亞”》有何共同點。

明確:在選材上,兩篇文章都一方面寫新聞事實,一方面交代背景材料。在本課,新聞事實是記敘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是明線;背景材料介紹了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狀況,是暗線。

能力提升

通過分析,你能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嗎?

明確:本文著重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憤怒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勾結中國封建勢力,培植野蠻的包身工制度,殘酷地壓榨中國工人的罪行,并堅信中國工人必將奮起斗爭,砸爛枷鎖,迎來黎明。

課堂小結

夏衍先生在1959年《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寫道:“對現(xiàn)在的青年工人來說,大概這些已經是‘歷史上的陳跡’了。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今天的青年們還沒有出世。人吃人的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工人給資本家當牛馬、當蟲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是我們得記住:為趕走帝國主義,為推翻這個人吃人的社會制度,我們的先人曾付出了無數(shù)的生命、血汗和眼淚。幸福,不是無代價可以得來的。”今天,當我們再次研讀本文時依然能感到當時社會的黑暗,同時也激起我們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同情。

作業(yè)設計

認真閱讀文章,品味文章的語言,學習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

板書設計

包身工

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第二課時

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認識到包身工制度的罪惡,這節(jié)課我們來看看文章是運用了哪些方法來增強表達效果的。

文本解讀

信息篩選

讀課文,找出文中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表達方式的語句并加以分析。

1.記敘、描寫在文中的體現(xiàn)。

明確:(1)包身工清晨起身時的情景,并描述了住宿條件?!捌叱唛煛⑹呱畹墓し繕窍?,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跟著這種有威勢的喊聲,在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她們很快地就像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边@些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包身工囚牢般的住宿環(huán)境和因受非人折磨而麻木的精神面貌。

(2)寫包身工早餐的情景:“晚上倒掛在墻壁上的兩張飯桌放下來了。幾十只碗,一把竹筷,胡亂地放在桌上,輪值燒稀飯的就將一洋鉛桶漿糊一般的薄粥放在板桌中央?!薄坝谑抢习迥锬闷疸U桶到鍋子里去刮一下鍋焦、殘粥,再到自來水龍頭邊去沖一些清水,用她那雙才在梳頭的油手攪拌一下,氣哄哄地放在這些廉價的、不需要更多維持費的‘機器’們面前?!边@些細節(jié)描寫了飯菜的低劣,表現(xiàn)了包身工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

(3)“一手抓住了頭發(fā),狠命地往上一摔。蘆柴棒手腳著地,很像一只在肢體上附有吸盤的烏賊。一腳踢在她的腿上,照例第二、第三腳是不會少的,可是打雜的很快就停止了。后來,據(jù)說,因為蘆柴棒‘露骨’地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打雜的惱了,順手奪過一盆另一個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頭潑在蘆柴棒的頭上。這是冬天,外面在刮寒風,蘆柴棒遭了這意外的一潑,反射似的跳起身來?!边@段描寫了典型的打罵場面,表現(xiàn)了她們所受的非人折磨。

2.文中說明、議論、抒情的句子有何作用?

明確:(1)說明包身工制度的來源?!坝盟麄兌嗄晔炀毩说目梢詫⒁桓静葜v成金條的嘴巴,去游說那些無力‘飼養(yǎng)’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xiāng)?!边@說明包身工制度產生的原因。

(2)分析“需要”包身工的原因。說明和議論為主。這說明包身工制度的惡性發(fā)展是由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相勾結促成的。

(3)最后一段以議論為主,加上濃烈的抒情,表達了作者對罪惡的包身工制度的控訴和對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幫兇的嚴正警告。

分析鑒賞

分析文章的寫作方法

(一)精確的數(shù)字——顯示報告文學真實性的特征。

這篇作品用了許多數(shù)字,找一找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舉例: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合九平方米,平均每人半平方米,表明住宿的擁擠程度。)

包身費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生死疾病一聽天命,先付包洋十元……蘆柴棒現(xiàn)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錢三角二做平均,兩年來在她身上已經收入了二百三十塊了!(表明剝削的驚人程度。)

單就這福臨路的東洋廠講,光緒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用兩組數(shù)字前后對比,證明了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龐大”,完全是殘酷壓榨、剝削包身工造成的。)

(二)生動的語言——顯示報告文學文學性的特征。

(1)朗讀第一、二自然段并感悟這一特征。

明確:生動的人物描寫。寫清晨女工們忙著起床時,“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點的‘豬玀’身上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面,向著樓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寫打雜的快速連續(xù)的動作,用“虎虎地”描寫踢人,十分逼真地表現(xiàn)出這個流氓的兇暴本相。)生動的人物對話。打雜的“呼喊:‘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突出了日本資本家和帶工老板統(tǒng)治女工的爪牙狐假虎威、兇狠殘暴的性格。)

(2)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體會形象的比喻。

明確:用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作喻,再和驅趕包身工勞動作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不存在了”。

(3)體會發(fā)人深思的警句。

明確:結尾“黎明的到來,是無法抗拒的”,“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凝聚了憤激的烈焰,一旦爆發(fā)出來,必將焚毀那吃人的制度。)

課堂小結

為了準確而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作者既進行了包身工的群體描寫,又選取了典型事例和典型細節(jié)進行描寫,所以這篇文章發(fā)表至今已60多年了,今天我們讀這篇文章,仍能感到深深的震撼。

作業(yè)設計

對現(xiàn)代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狀況作些調查,寫一份不少于800字的報告。

板書設計

(一)精確的數(shù)字

(二)生動的語言 文

包身工優(yōu)秀教案(篇3)

[教材分析]

夏衍的報告文學《包身工》選編在語文教科書第一冊的第四單元,前三個單元分別是詩歌、文言文和散文單元,而第四單元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學習的是新聞和報告文學,這類文體從內容上強調真實性,要求及時、準確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會信息,為此它往往具有深刻、鮮明的時代意義。其中,報告文學除了紀實性之外,也具有更廣闊的藝術空間,通過分析這類文體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學生分析]

《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經70年了,文章所反映的也是上世紀的事,和我們現(xiàn)在的時代已有了很深的隔膜,現(xiàn)如今,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使學生很難從文章中去理解包身工的苦難生活,更難于理解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曾經有位教師在教學《包身工》一文時,要求學生范讀課文,當讀至“打呵欠,嘆氣,叫喊,找衣服,穿錯別人的鞋子,胡亂踏在別人的身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時,學生的聲音有些異樣,似乎強忍著笑,很明顯,現(xiàn)在的學生與文章中所反映的時代的隔膜的確是存在的,另外,由于目前的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為此,有些學生雖涉世不深,但懂得的東西并不少,因此,讓學生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拓展思維,發(fā)展想象力、思辨力和判斷力,也是此次教學的目標之一。

[教學目標]

《包身工》是我國報告文學的開山之作,作者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shù)據(jù),精辟的分析和評論,把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諸于世,憤怒控訴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讓人們深刻認識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土壤上產生的包身工制度所帶來的罪惡,文章篇幅較長,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課文雖是老文章,所反映的是上世紀初的事,和現(xiàn)如今我們的時代有很深的隔膜,但是文章所體現(xiàn)的時代意義和人文內涵卻是相通的,為此,此次教學可以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拓展思維,進行探究和交流,對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具體的教學目標可以包括:

1. 知識和技能

掌握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和閱讀的能力,并且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培養(yǎng)起思辨能力和判斷能力。

2. 過程和方法

a) 理解課文如何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詳略。

b)

學習《包身工》的寫作手法:點面結合的手法;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復雜記敘中有條理地穿插描寫、議論和抒情的寫法;運用對比、比喻、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

3. 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

了解包身工的涵義和包身工制度,通過把握文章的時代意義和人文內涵,開拓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培養(yǎng)起學生的社會責任和人權意識。

[重點難點]

1. 在教學中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觸發(fā)學生積極地思維。

2. 讓學生從現(xiàn)實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包身工制度的罪惡,再回到現(xiàn)實,聯(lián)系現(xiàn)實,讓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增強學生的思辨力和判斷力。

[設計思想]

《包身工》可以算是中國最早的報告文學,它切取包身工生活中的一個橫斷面,從包身工二十四小時的遭際,折射出了包身工整個的悲慘命運。雖然這篇課文時代性離普通中學生稍微遠一點,但它還是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唐代魏征曾經說過:“以史為鑒”。歷史永遠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另外,《包身工》一文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強,但篇幅較長,容量較大,如果在教學中面面俱到,恐怕時間不夠用,針對這些問題,我大致有以下幾點設想:

1. 讓學生將熟悉課文這一程序放到課前預習中完成,爭取時間,長文短教。

2. 教師設計問題,給學生充分討論的時間,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屬于自己的獨特感受。

3. 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拓展思維,進行探究和交流,把握文章的時代意義和人文內涵,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增強社會責任和人權意識。

[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語

“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同學們,知道這段話出自哪里嗎?

生:夏衍的報告文學《包身工》。

師:在此文的結尾,作者夏衍以強烈的口吻控訴著不人道的制度,預言著黑暗終將過去,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夏衍的報告文學《包身工》。

二、相關資料介紹(利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師:下面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首先是作者夏衍,假設你就是夏衍,給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吧。(這里適當變換一下認知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強化記憶。事后,教師可以適當歸納。)

夏衍,原名沈端先,優(yōu)秀劇作家,戲劇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杰出的新聞記者、政論家,主要進行話劇和電影創(chuàng)作,長期多方面從事創(chuàng)作實踐。著名的電影劇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并改編魯迅《祝?!?、矛盾的《林家鋪子》為電影劇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長。

師:大家看過文章,覺得《包身工》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包身工》是夏衍的重要作品之一,1936年發(fā)表。它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一篇報告文學作品。

師:說到報告文學這種文體,誰能說一說它的特征?

報告文學是文學類文章體裁之一,是指速寫、特寫等文學式樣的總稱。它是一種直接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經過適當?shù)乃囆g加工,迅速地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文學品種。

三、分析課文(這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理解、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刻認識文章的主題。)

1、師:《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經過長期的實地調查,在詳細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礎上寫成的。他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shù)據(jù)、精辟的分析和評論,把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諸于世,具體地,作者是從幾個方面再現(xiàn)了舊中國包身工的苦難生活的?

“吃”——一洋鉛桶糨糊一般的薄粥、兩粥一飯,中午的飯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給她們送進工廠里去。粥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義一樣,里面是較少的米、鍋焦、碎米和較多的鄉(xiāng)下人用來喂豬的豆腐渣,萵苣的菜葉就是難得的佳肴。

“穿”——沒有例外地穿著短衣,上面是褪色和油臟了的湖綠乃至蓮青的短衫,下面是玄色或者條紋的褲子,長頭發(fā),很多還梳著辮子,破臟的粗布鞋,纏著未放大的腳,走路也就有點蹣跚的樣子。

“住”——蜂房般的格子,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七八個“豬玀”,在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長方形的,紅磚墻嚴密地封鎖著的工房區(qū)域,像鴿子籠一般地分得均勻,平均住著三十二三個“懶蟲”和“豬玀”。

“行”(上工)——包身工沒有自由,只能在嚴密監(jiān)視下往來于工房和工廠之間,兩點一線,終日面臨著音響、塵埃和濕氣三大威脅,“人人得而欺之”。

2、師:包身工們過著這種豬狗不如的生活,在她們的辛苦勞作之下,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帶工老板、日本資本家)他們具體是如何從包身工的身上壓榨血汗的呢?(這里我可以讓學生舉出文章中的典型事例,例如“蘆柴棒”、“小福子”的故事,又或者引用文中的具體數(shù)據(jù)來加以論述。)

“蘆柴棒”:兩年來帶工老板從“蘆柴棒”身上實際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錢了。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錢三角八分計算,并且就算是“蘆柴棒”一年僅干340天,帶工老板三年從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塊,除去包身費二十塊,帶工老板從“蘆柴棒”身上至少榨取純利潤339塊。(其它例子、數(shù)據(jù)可另舉)

3、師:像“蘆柴棒”這樣的女孩的遭遇的確很慘,那么,她們是如何淪落到這個地步的?

女孩們在家鄉(xiāng)無法活命,又受騙簽下了“包身契約”,所以“她們的身體包給了叫做‘帶工’的老板”。在文章八至十節(jié)中,十分巧妙、自然地插敘了關于包身工的來歷,指出包身工是被“帶工”憑著“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從農村騙來的,是“順從地替帶工賺錢的‘機器’”。(板書:插敘)

4、師:通過剛才的討論,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全貌已經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造成包身工悲慘遭遇的根源是什么?(雙重壓迫,中國的封建勢力與帝國主義的無恥勾結)對于“包身工”這一種現(xiàn)象,作者內心激蕩的是怎樣的情感?(朗讀結尾三段)

控訴、義憤、同情、沉痛等

5、結合背景,歸納文章主題。

師:作品實際告訴我們:包身工這一罪惡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tǒng)治。所以,作者以生動、真實的筆墨再現(xiàn)舊中國包身工的苦難生活,憤怒控訴了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并且預言黑暗終將過去,黎明必將到來。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一課,進行復習

二、 師:在上一課中,我們明確了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思想,今天,我們要討論另一個問題是本文選材上的特點和語言上的特點。

1、師:作者在選材上有什么特點呢?(提示:為了準確而深刻地再現(xiàn)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作者精心選材,描寫了包身工們一天的生活狀況,具體在描寫上有什么特點呢?)

它所用的手法是“點面結合”。所謂“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課文寫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雞鴨一般地走進工廠、在工廠忍受各種威脅的情景,都是先作一下概括性的敘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場景,開場便是一個兇惡男人破口大罵,在這叫罵聲中,包身工們出場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著褲子爭奪馬桶……這里面,作者并沒有具體刻畫哪一個人物,而是速寫式地描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個群體,描寫她們的生活,必須通過整體速寫,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現(xiàn);所謂“點”,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細節(jié),比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蘆柴棒”這個人物。這兩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關系?!懊妗鄙系拿枋龃钇鹆艘粋€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基本框架,“點”的刻畫,則是填充其中的具體材料。

2、師:除了選材上的特點,文章語言也很有特色,接下來讓我們找出文中你認為描寫精彩的句子,朗讀,然后對這些語句按某一種方式進行歸類分析,

按修辭手法歸類:對比、比喻、夸張、排比等。

按表達方式歸類:記敘中穿插說明、議論和抒情。

三、課外延伸

師:《包身工》作于1935年,文章反映的是上世紀初的事情,那你是否覺得和我們的時代已有了很深的隔膜,毫無相通之處了呢?(這里我覺得可以放開讓學生去自由發(fā)揮,暢所欲言。)

課文雖然是老文章,反映的也是上世紀初的事情,和我們的時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現(xiàn)出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對于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以及勞動權利的尊重,這些情感卻是永恒的。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注重科學、簡潔,根據(jù)整個教學程序,我的板書如下:

穿 帶工老板

包身工(來歷) 插敘 苦難生活(蘆柴棒)剝削 控訴、義憤

住 點面結合 掠奪 日本資本家

[教學后記]

夏衍曾說:“《包身工》是報告文學,不是小說,所以寫的時候力求真實,一點也沒有虛構和夸張?!睂嶋H上,夏衍的報告文學縮短了和小說的距離,并不是說他的報告文學已經小說化了,而是說他的報告文學強化了文學色彩。出于這一點,我在此次教學中主要就注重了文章思想和藝術兩個方面,既深入分析課文內容及其主題,又討論文章在選材和語言上的特點,最后的課外延伸主要是結合了課后練習,讓學生繼續(xù)開拓思維,夏衍曾說:“寫那篇“包身工”是在1935年,離開現(xiàn)在已經二十四年了,這樣計算一下,對現(xiàn)在的青年工人來說,大概這些已經是‘歷史上的陳跡’了。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今天的青年們還沒有出世。人吃人的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工人給資本家當牛馬、當蟲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闭驗槿绱?,現(xiàn)在的學生在理解文章的時代意義和人文內涵方面可能就存在一定的局限,這恐怕也是本文過去一段時間退出課堂教學的原因,不過,從某個角度出發(fā),我們仍能從中獲益良多。

包身工優(yōu)秀教案(篇4)

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包身工》被譽為我國報告文學的里程碑,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受到人們的極高評價,而它的語言也獨具特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感情吧!

文本解讀

合作探究

一、分析詞語的準確運用

1.已經是舊歷四月中旬了,上午四點過一刻,曉星才從慢慢地推移著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鋪里的生物已經在蠕動了。

明確:這是文章開頭的第一句,卻令人震撼。首先它強調了時間之早,才清晨四點過一刻,更令人心驚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為什么是“生物”?從后文可以得知,她們沒有人的生活,更沒有人的尊嚴。既然如此,她們就只能像蜂房里的蜜蜂那樣“蠕動”了。

2.紅磚頭的怪物,已經張著嘴巴在等待著它的滋養(yǎng)物了。

明確:“紅磚頭的怪物”,指的是帝國主義資本家的紡織廠,“張著嘴巴”既形象地寫出了它的大門洞開,等待著廉價勞動力的情形,又暗示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吃人的本性。對于這些封閉嚴密,又有重重關卡、打手密布的紡織廠來說,弱小的鄉(xiāng)下姑娘們真正是“滋養(yǎng)物”,讓紡織廠變得龐大。他們的暴利,就是用包身工們的血汗凝成的。

3.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營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

明確:“飼養(yǎng)”是“喂養(yǎng)動物”的意思,似乎與“小姑娘”搭配不當,但它恰好點出了帶工老板、資本家與包身工的關系——營利,因為人類飼養(yǎng)動物也是營利——役其力,食其肉,衣其皮。所以這個“飼養(yǎng)”很經典。“禁不住”是忍受不住的意思,表示人的思想受了一種力量的驅使,自己不能把握自己。這表明包身工制度與養(yǎng)墨鴨捕魚的做法太相似了。

二、大量數(shù)字的運用

1.上午四點過一刻、四點半之后、五點鐘。

2.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

3.單就這福臨路的東洋廠講,光緒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

4.蘆柴棒現(xiàn)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錢三角二做平均,兩年來在她身上已經收入了二百三十塊了!

明確:有句名言叫“事實勝于雄辯”。翔實的事實在文章中是最有說服力的,這些數(shù)字就充分說明了包身工所過的非人生活以及帝國主義資本家對她們殘酷的壓榨。

三、精妙的細節(jié)描寫

1.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

明確:這段描寫了包身工起床時的情景。疲倦,擁擠,昏沉,雜亂,連一點羞恥心都沒有,這哪里是豆蔻年華少女們的生活啊!這些細節(jié)描寫,足已顯示出包身工們所過的是非人的生活,她們已被摧殘成沒有知覺的“生物”了。

2.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像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像弓一樣的彎,面色像死人一樣的慘!

明確:這里作者連用三個“像……”的句式,從手腳之瘦、身體之單薄變形、面色之慘白三個方面描寫了飽受摧殘的包身工形象,讀來字字是淚,句句是血。

四、大量修辭的運用

為了更好地加強表達效果,文中運用了大量的修辭。請從文中找出來,并體會其作用。

1.對比

一方面是包身工與帶工老板在住、吃、穿著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對比。包身工住的是“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像鴿子籠一般”的工房,吃的是“漿糊一般”的薄粥,穿的是“褪色和油臟了的湖綠乃至蓮青的短衫”;得到的工錢每天僅三角八分。而后者,穿的是“拷綢”之類;“不僅可以放債、買田、起屋,還能兼營茶樓、浴室、理發(fā)鋪一類的買賣”。通過這些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買辦勢力相勾結殘酷壓榨包身工血汗的滔天罪行。另一方面是包身工與“外頭工人”的對比。包身工“臟,鄉(xiāng)下氣,土頭土腦”,沒有做工與不做工的自由,出了差錯要挨打;外頭工人則“衣服多少地整潔一點”,可以選擇工作,不會挨打,可以通過賄賂工頭得到好的工種。通過這種對比,真實地刻畫出包身工奴隸一般的境地。

2.比喻

比如“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營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和烏鴉很相像的那種怪樣子的墨鴨,整排地停在舷上,它們的腳是用繩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魚,起水的時候船戶就在它的頸子上輕輕地一擠!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鴨整天地捕魚,賣魚得錢的卻是養(yǎng)

墨鴨的船戶?!边@段話里,作者用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比喻帝國主義及其買辦們與包身工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十分精當,有力地控訴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除了明喻之外,用得最多的是借喻。文中用了“豬玀”“懶蟲”來比喻包身工,這些詞本來是老板和老板娘對包身工的稱呼,說明他們根本不把包身工當人看,作者借用過來,具有辛辣的諷刺意味。另外,還有用“機器”借喻包身工,揭露帶工和紗廠老板把包身工看成賺錢工具的罪惡本質;用“罐頭”借喻日本紗廠,說明包身工無處可逃的悲慘境地。

3.褒詞貶用和貶詞褒用

這也就是變換詞語的感情色彩的手法。比如:“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薄按认椤边@個褒義詞,在句中轉變?yōu)橘H義了,這說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來好像是為了改善包身工的生活,實質上卻是心懷鬼胎,為了從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潤?!凹央取北臼前x詞,指味美可口的飯菜。從菜場上收集來的菜葉當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稱為“佳肴”,變褒為貶,反襯出粥菜之難得及質量之低,暗含諷刺的意味。

“罰工錢就是減少他們的利潤,停生意不僅不能賺錢,還要貼她二粥一飯,于是帶工頭不假思索地就愛上了毆打這辦法?!边@句中的“愛”褒詞貶用,揭露了帶工老板們?yōu)榱苏ト“砉さ难苟粨袷侄?,喪盡天良的豺狼本性。

“東洋婆望了一會兒,也許是她不喜歡這種不文明的毆打,也許是她要介紹一種更合理的懲戒方法……”這句中的“文明”“合理”褒義貶用。對包身工懲罰的殘酷程度是一樣的,而所謂的“文明”“合理”,只不過是說讓包身工頂皮帶盤心子比直接毆打包身工更省力,看上去不那么血腥而已。

能力提升

運用多種表現(xiàn)方法,創(chuàng)造主客觀一體的藝術境界。

夏衍的報告文學,在主客觀相結合方面,達到了渾然一體的高境界。他的作品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熔于一爐,交錯運用,并焊接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相關部分,并體會其作用。

明確:包身工清晨起身時的情景,并描述了住宿條件。“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跟著這種有威勢的喊聲,在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她們很快地就像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這些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包身工囚牢般的住宿環(huán)境和因受非人折磨而麻木的精神面貌。

規(guī)律總結

記敘文在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全文應以敘述為主,其次才是描寫、說明兼精辟的議論和必要的抒情。描寫和說明是由敘述內容決定的,不能喧賓奪主。議論過多,進行說教,使人產生逆反心理,說服力反而大大削減。議論、抒情只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深刻的主旨主要靠讀者去挖掘、提煉,這樣才能使人深思、耐人尋味。本文共有五千多字,而議論只有幾百字,做到了少而精,深化了主旨,為全篇增色,使人產生強烈共鳴。另外,抒情要確保有感而發(fā),不要無病呻吟,多了會沖淡感情的濃度,感染力恰恰不強。盡量使抒情融于敘述、議論之中。

2.應充分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和相互配合的綜合力量。針對實際情況,該敘述則敘述,該描寫則描寫,再加上必要的議論、抒情。

課堂小結

《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經過長期的實地調查,在詳細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礎上寫成的。他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shù)據(jù)、精辟的分析和評論,把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像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之于世,憤怒控訴了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同時告訴人們,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溫床上,受到國民黨反動政府“特殊優(yōu)惠”的保護,伴隨中國農村經濟衰敗生長出來的一顆毒瘤。

作業(yè)設計

學習本課的寫作特點,試著寫一篇報告文學。

板書設計

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議論 抒情

修辭手法:比喻 對比

包身工優(yōu)秀教案(篇5)

教材概述

《包身工》于1936年發(fā)表在左聯(lián)機關刊物《光明》創(chuàng)刊號上。它反映的是“一二八”前后到抗日戰(zhàn)爭前夕這一時期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社會的黑暗。本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作為組織材料的主線,交代了包身工起床、吃早飯、上工和下工的情況,采用了點面結合的手法,既有對包身工居住情況、飲食情況和勞動條件所作的面的介紹,又有對“蘆柴棒”等典型人物所作的點的描寫,有廣度又有深度。生動地展示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了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壓榨和掠奪,表達了作者對包身工悲慘命運的同情,對帝國主義資本家?guī)Чだ习宓臒o比憤恨,主題思想十分鮮明。文章表現(xiàn)出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對于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的尊重。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抓住以下要點:1.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線索組織材料。2.點面結合的手法。3.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復雜的記敘中有機地穿插描寫、議論和抒情。

思路方法

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通過教給方法、提示,引導學生在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礎上領會文章主旨,學習本文點面結合的選材方式以及多種表達方式相結合的寫法,并感受作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強烈的愛憎之情。

課時安排:兩課時。

三維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領會文章中心思想。

2.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3.認真閱讀課文,體會文章語言形象、鮮明以及句式豐富多變的特點。

4.反復誦讀課文,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認識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殘酷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

教學設計

相關推薦

  • 包身工教學教案2000字精選 準備是必須擁有的,教師更應如此,教師在每節(jié)課之前都需要準備一份教案。優(yōu)秀的教案有助于教師推動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如何撰寫一份系統(tǒng)化的教案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特別為你收集的“包身工教學教案”,請繼續(xù)閱讀本文相關內容!...
    2023-01-04 閱讀全文
  • 《包身工》課件教案(精選6篇) 欄目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些與您所需信息“《包身工》課件教案”相關的內容,本網頁的內容僅供參考。在正式授課之前,老師必須準備好本學期的教案和課件,否則,那些沒有準備好的老師就應該抓緊時間去完成。只有提早備好教案課件,課堂教學的效率才會有明顯的提升。...
    2023-06-23 閱讀全文
  • 包身工的教案匯總 教案和課件都是老師必備的教學工具,所以我們老師一定要認真地去準備和制作。撰寫教案是成功開展完整課堂教學的基礎,所以在寫教案之前,我們需要仔細思考和考慮。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如何撰寫教案的知識,請認真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整理的包身工的教案,并將其加入收藏夾中!...
    2023-06-29 閱讀全文
  • 包身工優(yōu)秀教案模板 從探索中提出問題、總結規(guī)律、解決問題。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有計劃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是否一到下筆寫教案時就感到迷茫呢?為了讓你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整理的“包身工優(yōu)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夠喜歡并分享!...
    2022-12-29 閱讀全文
  • 今日教案:包身工教案(1680字)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教案的作用就是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提升效率,有了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我們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才會更加好!你有了解過小學語文教案應該怎么寫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今日教案:包身工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2022-08-07 閱讀全文

準備是必須擁有的,教師更應如此,教師在每節(jié)課之前都需要準備一份教案。優(yōu)秀的教案有助于教師推動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如何撰寫一份系統(tǒng)化的教案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特別為你收集的“包身工教學教案”,請繼續(xù)閱讀本文相關內容!...

2023-01-04 閱讀全文

欄目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些與您所需信息“《包身工》課件教案”相關的內容,本網頁的內容僅供參考。在正式授課之前,老師必須準備好本學期的教案和課件,否則,那些沒有準備好的老師就應該抓緊時間去完成。只有提早備好教案課件,課堂教學的效率才會有明顯的提升。...

2023-06-23 閱讀全文

教案和課件都是老師必備的教學工具,所以我們老師一定要認真地去準備和制作。撰寫教案是成功開展完整課堂教學的基礎,所以在寫教案之前,我們需要仔細思考和考慮。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如何撰寫教案的知識,請認真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整理的包身工的教案,并將其加入收藏夾中!...

2023-06-29 閱讀全文

從探索中提出問題、總結規(guī)律、解決問題。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有計劃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是否一到下筆寫教案時就感到迷茫呢?為了讓你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整理的“包身工優(yōu)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夠喜歡并分享!...

2022-12-29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教案的作用就是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提升效率,有了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我們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才會更加好!你有了解過小學語文教案應該怎么寫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今日教案:包身工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2022-08-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