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2-3歲寶寶個性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21-12-15 幼兒故事2歲 幼兒故事3歲 適合3-6歲小朋友的故事

到了這個年齡段,寶寶能更好地調節(jié)他的情緒。他表達需求、想法和感情方面的能力表明一些以前可能最后是以眼淚收場的情況現(xiàn)在可以通過對話來解決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妥善處理一些強烈的感情(如生氣),他會說:“我并沒有打朋友,你可以打枕頭而不用來打我?!睘榱瞬蛔尯⒆赢a(chǎn)生失望情緒,適當?shù)臅r候,繼續(xù)給他選擇食物、服飾和游戲的自主權,還有因為你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關注他人的情感,你要鼓勵他盡量與人為善。

父母也經(jīng)常會為3歲的孩子犯愁,例如孩子將自己喝水杯里的開水倒入魚缸,并說:“魚兒也要喝水?!贝藭r,你別責怪孩子,更不能打他,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都會這樣做。這是3歲孩子“自我中心”心理特點的表現(xiàn)。

所謂“自我中心”,并不是說孩子自私自利,而是孩子認為他自己所想、所感、所要,便是別人所想、所感、所要。例如,媽媽指著盆里的黃瓜告訴孩子:“看,這叫黃瓜?!焙⒆踊卮穑骸安?,媽媽,這是綠瓜”。媽媽是讓孩子認識黃瓜,但孩子認為這瓜的顏色是綠的,應該叫綠瓜。3歲的孩子都有點“自我中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慢慢擺脫自我中心觀念。因此,父母可幫助3歲的孩子在不同情境中學習,從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幫助孩子正確認識世界。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發(fā)展特點,才能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12-15個月寶寶的個性發(fā)展


導讀:自如的在世上行走,自主的滿足強烈的好奇,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首先是一種充滿誘惑的挑戰(zhàn),他努力了、戰(zhàn)勝了、成功了,就完成了一次驚人的心理跨越。相反,如果孩子妥協(xié)了、受挫了、退縮了,就可能蒙受難以抹去的心理陰影。

一歲以后是寶寶學習自己走路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自我解放和建立自信的關鍵階段。自如的在世上行走,自主的滿足強烈的好奇,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首先是一種充滿誘惑的挑戰(zhàn),他努力了、戰(zhàn)勝了、成功了,就完成了一次驚人的心理跨越。相反,如果孩子妥協(xié)了、受挫了、退縮了,就可能蒙受難以抹去的心理陰影。

一歲之前,孩子都是通過哭泣來表達自己的不快,如饑餓或尿濕了等。過了一歲以后,他們不再僅僅通過哭泣來申訴自己的喜怒哀樂,而是像成年人一樣,開始用表情和動作來表達。

由于自我意思的萌芽,自我主張可開始漸漸變得強烈起來。對于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想要別人做的事情,孩子總會想方設法地去實現(xiàn)。但因為還不能清楚地向對方傳達出自己的意見,由于著急而鬧別扭也是常有的事。

當孩子鬧別扭而大哭大鬧的時候,需要冷靜對待。好好想想他們到底想要什么。這時如果母親也不耐煩的話,對孩子的心理發(fā)育是不好的。根據(jù)孩子要求的內(nèi)容可分為滿足他們的時候和不被允許的時候。對于那些無理的要求,要堅決地說不,并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別處。最重要的是始終保持微笑,但要將自己的態(tài)度貫徹到底。

寶寶恐懼感的萌生也是身心發(fā)展的一個結果。但在恐懼感中,既有那種天生本能的反應,也有在后天的生活中通過各種體驗而逐漸感受到的東西。比如說那些一看到狗就嚇得哇哇大哭的孩子,也許有過在路上被狗追逐的經(jīng)歷。此外,如果父母有極端討厭動物的傾向,那么即使像小貓這樣的小動物,孩子不僅不會有親切感,反而會退避三舍,不敢靠近。

雖然孩子會從自己的生活體驗中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恐懼感,但若是因為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話則有些遺憾。特別是母親的情緒對于孩子來說最為敏感,因此即使看到了非常令人惡心的蟑螂,母親也不要驚慌失措。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看到小狗而害怕地哭出聲的話,只需要輕輕地摟住他并安慰他說:“沒關系,一點兒也不可怕”就可以了。孩提時代的恐懼心理會在母親溫柔的關愛中逐漸消融,而漸漸變得成熟和堅強起來。

1-3歲寶寶語言發(fā)展檢查指標


導讀:孩子1-3對期間,各階段有不同的語言發(fā)展標準,孩子每個階段間的進步是明顯的,希望家長們多注意多留心。

13-15個月

1.努力模仿成人的動作和語言;

2.能夠聽懂10個左右常用物品的名稱和語句;

3.會說的單詞3-8個左右,處于單詞句階段;

4.能根據(jù)成人的要求指出五官的位置及熟悉的人和物;

5.會用動作表示肯定或否定;

6.常說出一連串成人聽不懂的“小兒語”。

16-18個月

1.能理解簡單的語句,理解的詞語大于能說出的詞語;

2.理解并且喜歡歌曲、故事、兒歌等;

3.理解并執(zhí)行成人的簡單指令;

4.會說的單詞10-20個左右;

5.喜歡翻閱圖書且“指指點點”、“嘰哩咕?!保孟裨谥v解;

6.會對看到的物體進行命名,命名時常有泛化、窄化等現(xiàn)象。

19-21個月

1.常用的詞語達100個左右;

2.處于雙詞句階段,即說出由兩個單詞組成的句子;

3.能理解并執(zhí)行兩個動作要求的命令;

4.喜歡聽成人反復講同一個故事,并且能簡單復述大意;

5.能夠理解并說出一些常用的動詞和形容詞;

6.說到自己時,總是用名字代替;

7.不斷地提出問題,疑問句較多;

8.語句中出現(xiàn)“重疊音”(如狗狗、貓貓)和詞語“接尾”現(xiàn)象。

22-24個月

1.出現(xiàn)“詞語爆炸”現(xiàn)象;

2.理解并能正確地回答成人提出的一些問題;

3.理解的詞語達300個左右;

4.能夠說200-300個左右的單詞,小兒語逐漸消失;

5.雙詞句仍占優(yōu)勢,可以模仿著說出三詞句;

6.與人交往依靠語言,表達時動作及手勢相應減少;

7.能理解一些方位介詞、時間介詞和表示顏色的形容詞;

25個月-30個月

1.理解并執(zhí)行成人一次發(fā)出的兩個相關的指令;

2.會用語言與成人進行簡單的交談;

3.喜歡提問,且會使用某些動詞、形容詞、介詞、數(shù)量詞、副詞等;

4.能夠運用語言進行請求、拒絕、肯定、提問、求助等;

5.能夠模仿成人說出一些復雜句,“重疊音”和“接尾”現(xiàn)象較多;

31-36個月

1.重疊音和接尾現(xiàn)象逐漸消失,但仍有發(fā)音錯誤;

2.能理解并正確回答“誰”、“什么”、“哪兒”、“什么時候”、“如何”等問題;

3.知道并能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屬相等;

4.理解并執(zhí)行成人一次發(fā)出的兩個互不相關的指令;

5.能夠說出5-6個以上單詞組成的復雜句;

6.會說一些常用的禮貌語;

7.會用語言描述一些物體的外形特征;

8.能說出一些數(shù)量詞以及1-10以內(nèi)的數(shù)字;

9.語言的功能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復雜。

發(fā)展2到3歲幼兒的獨立性的方法


導讀:獨立性是指一個人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社會生存及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必備的心理品質。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養(yǎng)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yǎng)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yǎng)必須從小抓起。

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出現(xiàn)了最初的自我概念,開始出現(xiàn)“給我”、“我要”、“我會”、“我自己來”等自我獨立意向,如果這時幼兒的獨立活動要求得到滿足和成人的支持,將開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則容易產(chǎn)生退縮行為。

大多數(shù)活動,包括學習,對于幼兒來說都是新鮮而有趣的,那么厭學情緒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這很可能是成人喜歡以“簡單的命令”使然,孩子容易因此對勞動和學習產(chǎn)生對立情緒或厭惡心理。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00位兒童進行長期追蹤觀察,30年后發(fā)現(xiàn)20%的人沒有取得什么成就。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對比,發(fā)現(xiàn)最顯著的差異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個性品質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堅強毅力、獨立性和勇往直前等個性品質的人??梢姾⒆拥莫毩⑵犯駥Τ砷L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獨立性是指一個人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社會生存及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必備的心理品質。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養(yǎng)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yǎng)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yǎng)必須從小抓起。

從2―3歲幼兒身心發(fā)展看獨立性的表現(xiàn)

一是,要求“擺脫成人控制”。

2―3歲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言語和動作的發(fā)展迅速,對周圍世界的認知范圍擴大。他們喜歡到處看到處摸索,不要成人抱著,甚至不愿讓人拉著手走路。他們已經(jīng)能表達自己的意愿,對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對自己要干的事又說:“我會,我自己來?!?/p>

二是,由于手腳動作還不十分協(xié)調,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會潑翻,用勺吃飯會灑在身上。

這些現(xiàn)象通常被認為“不聽話”、“犟”。

三是,渴望與同齡伙伴交往。交往是幼兒的一種發(fā)展性需要,2-3歲的獨生子女尤其明顯。他們特別喜歡與鄰里的小孩子玩,甚至會說“沒人陪我玩,沒勁”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為由限制他的交往。

四是,2-3歲的幼兒對自已有點會但還不熟練的事情最感興趣,喜歡自己反復做,如反復擺弄某一類玩具,重復進行一種游戲等。

家庭是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的首要場所

任何一個孩子,無論是獨生還是非獨生,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環(huán)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的。獨立性同樣不是與生俱來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塑造的結果。

首先,珍惜幼兒自我獨立性意向

當孩子二三歲的時候,出現(xiàn)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稱“我”稱呼自己,開始出現(xiàn)“給我”、“我要”、“我會”、“我自己來”等自我獨立性意向。心理學家指出:當幼兒的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時,幼兒就表現(xiàn)出得意、高興,出現(xiàn)“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tài)度,否則就出現(xiàn)否定的情感和態(tài)度。因此,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幼兒的獨立性意向,給予熱情鼓勵和支持,使獨立性不斷發(fā)展。

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獨立性的表現(xiàn),抓住2-3歲這個關鍵時期,因勢利導地培養(yǎng)其生活自理能力?!白约旱氖伦约鹤觥?,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飯、小便、穿鞋襪、收拾玩具等。若錯過時機,形成依賴和懶惰的習慣,改正就難了。

其次,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在歐美國家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推崇“個人奮斗”、而不是依賴父母和其他人,他們主張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一出生就讓他獨宿一室,極少與父母同住。孩子剛學走路時,跌倒了,讓他自己爬起來。

在我國,目前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往往導致父母對孩子過度珍愛,這就產(chǎn)生了過度保護和過多限制的問題。為了安全和其他原故,很少給1歲內(nèi)的孩子提供練習坐、爬、站立、行走的機會。孩子醒著時經(jīng)常抱在懷里,或經(jīng)常讓他們躺在床上,或坐、站在帶圍欄的小床里。這種過度保護和過多限制實際上剝奪了孩子主動探索和認識外部世界的機會,阻礙了他們的心理發(fā)展。父母應了解幼兒心理發(fā)展特點,不要壓抑幼兒獨立性活動意向,解放他們的手腳,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自主性,為形成良好個性打好基礎。

注意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要認真聽孩子講話,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飯不要硬逼,讓孩子做事盡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當眾斥責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等,這樣會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非是嬌慣孩子。事實證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自我獨立意識強,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

民主型教養(yǎng)方式有利于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家長不可以將自己的觀點和要求強加給孩子,剝奪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和自我發(fā)展的機會。

另外,從興趣上培養(yǎng)

讓孩子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簡單的命令,防止他們對勞動產(chǎn)生對立情緒或厭惡心理。幼兒對游戲活動有強烈的興趣,讓幼兒做些象征性的勞動時,要盡量游戲化,這樣他們就會以極大的興趣積極參加,如果能經(jīng)常地堅持訓練,他們就會逐步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獨立性和勤勞、不畏艱苦是密不可分的,不愛勞動,害怕艱苦,怎么能夠堅持獨立性和自主性呢。

一歲寶寶認知發(fā)展標志事件


1~2歲的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識別和理解的速度快得驚人,也許昨天他只會指指點點,而今天就可以清楚地告訴你他想要什么。這個突然變化的過程,其實是孩子的大腦正在掌握一系列重要的認知技能——包括智力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我們總結一些這個年齡的孩子在認知和理解事物時的標志,抓住它們,讓孩子的一歲更豐富多彩。

堯堯快20個月了,最近我發(fā)現(xiàn)她很喜歡看我給她買的布書,睡覺前她會主動把布書找出來,拿給我,然后在對上面的圖畫指指點點,嘴里還不停地嘟囔著“貓貓,花,媽媽……”,像是在給我講故事。更讓我驚奇地是她能分辨出不同形狀、顏色的圖案,甚至連小狗身上不同的斑點這些細小的地方都能找出來。媽媽懷里那個只會傻笑的小baby,已經(jīng)跨出嬰兒期,大步向前地邁向她的認知時代!

認知標志:寶寶記憶力飛速發(fā)展

新發(fā)現(xiàn):一歲左右的寶寶,記憶力與日俱增。而且它還促進很多重要技能的發(fā)展——比如,交談,模仿,以及參加一些情景游戲等能力。美國兒童研究學會的專家解釋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可以長時間在大腦里儲存很長一段記憶。還可以將大腦中瞬間閃過的事情用圖畫表現(xiàn)出來。這時候孩子的抽象思維正在逐步發(fā)展,而且這些抽象思維能力將大大加強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認知能力。

如何幫助孩子:經(jīng)常讀書給孩子聽,或是教他唱歌。如果他表現(xiàn)出興奮、并用語言或是動作給你回應,說明他喜歡這些,這時應該多多鼓勵他,多給他一些這樣的練習。專家提示我們,在給孩子讀書唱歌時,最好能形成規(guī)律,且多重復幾遍,不斷地重復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認知標志:孩子開始模仿你的語言

新發(fā)現(xiàn):語言能力在一歲的階段將有突飛猛進地發(fā)展。專家解釋說,孩子從學會第一句話,到能流利地對話(掌握至少50個句子)只需要短短6個月,進步的速度相當快。最開始他會記住一些簡單地詞語,慢慢地再用這些詞語排列成他想要的句子說出來。也就是說,孩子的理解能力要比語言能力先行發(fā)展。因此,有時候你會覺得你的孩子好像懂事了,其實很可能就是這樣。比如,當你提到要去買東西時,他可能會把他的鞋拿來,暗示你“我也要一起去!”。這時候,家長應該注意:是時候讓孩子把理解的東西表達出來,該教他說話了!

如何幫助孩子:盡量給孩子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當孩子對你正在做的事感興趣時,你應該繼續(xù)做,并且對你所做的事附加一些語言注解,說給孩子聽。比如“媽媽正在做飯”,這樣孩子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學到更多,更豐富地詞匯。

認知標志:他開始注意到事物之間的不同了

新發(fā)現(xiàn):對一歲以內(nèi)的孩子來說,小狗汪汪地叫聲和小貓喵喵地聲音,似乎很相似難以分辨。不必著急,大多數(shù)的寶寶到了2歲左右就能區(qū)分出小狗和小貓、大卡車和小汽車之間聲音的不同。除此之外,學步階段的孩子還能識別出哪些部分是屬于一個整體,比如蓋子和瓶子。而且他還會通過一些復雜的游戲反映他對具體事物的理解。比如他會給玩具娃娃帶上項鏈,這就是認知能力的一種反映,意味著他已經(jīng)意識到項鏈的用途,以及它和玩具娃娃之間的隸屬關系。

如何幫助孩子:把拆開的東西混在一起,讓孩子分辨出那些是一組的。引導孩子通過玩具的形狀、顏色、功能等,把拆開的玩具重新分組,恢復原來的樣子。一開始孩子很可能不能獨立完成這項任務,你可以先向教他如何辨別,相同點是哪些,不同點是那些。他理解之后便能很快分辨。

認知標志:開始注意數(shù)字

新發(fā)現(xiàn):在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jīng)可以區(qū)分出多和少的不同。但僅僅是開始明白量的概念,而不是具體的數(shù)字。到了2歲左右,他才會知道數(shù)字的含義,“1”就是指一個事物,而其他的數(shù)字所指的要比“1”多。準確地數(shù)數(shù)要到2~3歲才能進行。

如何幫助孩子:經(jīng)常給孩子一些數(shù)字的引導。比如準備餐具的時候,你可以一邊數(shù)數(shù)給孩子聽,一邊擺放。數(shù)數(shù)有幾個碗,幾個勺子等。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情景下練習,可以加強孩子記憶。專家還建議,不論是在什么情景下給孩子數(shù)數(shù)聽,一定要聲音洪亮、發(fā)音準確,最好邊數(shù)邊讓孩子看到。盡量使用數(shù)量詞,比如“1、2、3、許多、很少”等。

認知標志:孩子了解空間關系

新發(fā)現(xiàn):如果你把兩塊積木給一個12個月大的寶寶,他很可能會用它們互相敲打。而到了一歲以后,他更愿意用這兩塊積木擺出不同的造型,或是把他們放在一個容器里。專家解釋說,一歲的孩子,開始喜歡探索,想找到事物之間更深一層的關系,比如兩塊積木之間是如何聯(lián)系的?他會通過各種方式找到答案。這時他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更為復雜。兩歲左右,大多數(shù)孩子能把不同形狀的積木放入正確的模子中。

如何幫助孩子: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身體感受空間關系。比如太空游戲:用空紙箱做隧道,讓孩子在里面穿行?;蛘吆唵蔚姆e木游戲。這些都可以讓孩子體會到上、下、中間的概念。游戲過程中,速度盡量放慢,讓孩子自己體會他所獲得的認知,這樣會讓他更興奮,更樂忠于游戲。

無論孩子的能力發(fā)育到那一步,家長都應該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仔細觀察,不要錯過一點細節(jié)。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一些更新的東西。

TIPS:你的孩子做到了嗎?

每個孩子發(fā)育的速度和先后次序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可能語言能力比較超前,有些孩子可能善于思考。只要孩子總體發(fā)育很好就可以。但是有些標志是要在一歲這個年齡體現(xiàn)的,如果孩子沒有做到以下這些,最好去醫(yī)院檢查。

1、能用表達一些簡單的請求,比如“我想要一個球”。

2、能識別出身體的各個部分:肚子、腿、胳膊、頭等。

3、可以模仿爸爸媽媽的一些簡單動作:如擦桌子,梳頭發(fā)等。

4、能說幾個詞語,或是一兩句簡單對話。

相關推薦

  • 寶寶的個性發(fā)展 一歲以后是寶寶學習自己走路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自我解放和建立自信的關鍵階段。自如的在世上行走,自主的滿足強烈的好奇,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首先是一種充滿誘惑的挑戰(zhàn),他努力了、戰(zhàn)勝了、成功了,就完成了一次驚人...
    2021-12-15 閱讀全文
  • 12-15個月寶寶的個性發(fā)展 導讀:自如的在世上行走,自主的滿足強烈的好奇,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首先是一種充滿誘惑的挑戰(zhàn),他努力了、戰(zhàn)勝了、成功了,就完成了一次驚人的心理跨越。相反,如果孩子妥協(xié)了、受挫了、退縮了,就可能蒙受難以抹去的...
    2021-10-30 閱讀全文
  • 1-2歲寶寶情緒發(fā)展的6大特點 經(jīng)常聽到媽媽們的訴苦,說自己的寶寶變得不乖了,時不時地和媽媽們抗爭,沒原由地發(fā)脾氣或者哭鬧,弄得媽媽們焦躁不安。其實,這時候寶寶特別需要媽媽們的理解和幫助,正確發(fā)泄情緒。要想做到這點,媽媽們首先就要了...
    2021-10-11 閱讀全文
  • 1-2歲寶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特點 1-2歲的寶寶思維能力開始逐漸提升,在遇到不清楚的問題時,他們會開動腦筋思考,但因為他們的思維能力仍處萌芽期,媽媽們要了解清楚,才能正確地引導寶寶。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1-2歲寶寶的思維能力發(fā)...
    2021-05-03 閱讀全文
  • 1-3歲寶寶語言發(fā)展檢查指標 導讀:孩子1-3對期間,各階段有不同的語言發(fā)展標準,孩子每個階段間的進步是明顯的,希望家長們多注意多留心。 13-15個月 1.努力模仿成人的動作和語言; 2.能夠聽懂10個左右常用物品的名稱和語句;...
    2021-10-07 閱讀全文

一歲以后是寶寶學習自己走路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自我解放和建立自信的關鍵階段。自如的在世上行走,自主的滿足強烈的好奇,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首先是一種充滿誘惑的挑戰(zhàn),他努力了、戰(zhàn)勝了、成功了,就完成了一次驚人...

2021-12-15 閱讀全文

導讀:自如的在世上行走,自主的滿足強烈的好奇,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首先是一種充滿誘惑的挑戰(zhàn),他努力了、戰(zhàn)勝了、成功了,就完成了一次驚人的心理跨越。相反,如果孩子妥協(xié)了、受挫了、退縮了,就可能蒙受難以抹去的...

2021-10-30 閱讀全文

經(jīng)常聽到媽媽們的訴苦,說自己的寶寶變得不乖了,時不時地和媽媽們抗爭,沒原由地發(fā)脾氣或者哭鬧,弄得媽媽們焦躁不安。其實,這時候寶寶特別需要媽媽們的理解和幫助,正確發(fā)泄情緒。要想做到這點,媽媽們首先就要了...

2021-10-11 閱讀全文

1-2歲的寶寶思維能力開始逐漸提升,在遇到不清楚的問題時,他們會開動腦筋思考,但因為他們的思維能力仍處萌芽期,媽媽們要了解清楚,才能正確地引導寶寶。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1-2歲寶寶的思維能力發(fā)...

2021-05-03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1-3對期間,各階段有不同的語言發(fā)展標準,孩子每個階段間的進步是明顯的,希望家長們多注意多留心。 13-15個月 1.努力模仿成人的動作和語言; 2.能夠聽懂10個左右常用物品的名稱和語句;...

2021-10-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