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用音樂改善幼兒的情緒

發(fā)布時間:2021-12-04 小學六年語文教師用的教案 幼兒園健康情緒說課稿 幼兒園排泄情緒說課稿 幼兒新入園,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與生活規(guī)律改變了,孩子們難免會情緒不穩(wěn)定,來園是喜歡哭鬧,這時用播放一些輕松歡快的音樂,會使寶寶們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而暫時忘記了哭泣,于是,我針對剛入園孩子的哭鬧現象設計了一些用音樂培養(yǎng)孩子生活常規(guī)的方案。在早上孩子們來園時,我常會播放一些關于大自然聲音的音樂,如“森林的早晨”,孩子們一下子就會被音樂中的鳥叫聲吸引住了,哭鬧的情緒一下就平靜了。在開展集體活動之前,我又播放一些歡快的音樂,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課間活動時,關于小動物走路的音樂又響起來,孩子們聽到音樂就會學著小動物走路去喝水、入廁。戶外活動回來,一此優(yōu)美的鋼琴曲會及時地響起,孩子們的激動的情緒也會很快地平靜下來。進餐時播放一些節(jié)奏平緩的曲子,孩子們進餐也會變得輕松愉快。午睡時一些兒歌,音樂故事會讓孩子忘記想家,并很快地進入夢鄉(xiāng)。睡醒時,來上一些歡快的兒童歌曲,孩子們又會精神抖擻。一天下來,在音樂的伴隨下,孩子們的情緒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一個學期,我們班的孩子已能完全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生活、學習習慣都有很大的進步,孩子們現在會聽著音樂自覺地進行各項活動,喜歡上幼兒園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近來,A特別興奮,在教室里總是惹是生非,連以前我們最拿手的戴高帽子的方法都不管用了。

今天天氣不好,早上來后孩子們就在教室里玩玩具。由于有幾筐玩具消毒后還沒有干,孩子們就拿了兩筐玩具在玩。B來的特別晚,跑到C小朋友的旁邊伸手要去搶他已經搭好的飛機,我急忙抓住A的手把他一把抓到身邊就是一頓訓話:“你怎么又搶小朋友的玩具了!如果大家來搶你的玩具,你生不生氣?”我原以為我的教育是很到位的,沒想到A的表情卻若無其事的樣子。這下可把我惹火了,我怒氣沖天地對著大家說:“來,我們把積木全拿過來,不要給A玩了?!碑敽⒆觽內憫宋业奶栒俸?,我才發(fā)現A正拿著那個積木飛機瞪著眼看著我,委屈地眼淚含在眼眶里。我的臉霎時紅了。

我真后悔我當時的做法,我竟然小氣的不如一個三四歲的孩子,為什么我要替孩子處理這件事情呢?為什么處理得這么不妥?連孩子都不能理解呢?我這才發(fā)現,有時我們老師應該理智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多時候還應該把自由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處理一些事情,說不定他們處理得會更好。

在幼兒的道德教育中,我們除了關注幼兒認知、技能技巧的培養(yǎng),還應特別關注到幼兒的情感和態(tài)度,特別是良好的行為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只有教師給幼兒正確的道德行為示范,為幼兒提供道德榜樣,道德教育才具有更強的說服力,幼兒才能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質。另外,在幼兒道德教育中,身教甚于言傳,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他們的道德認知完全來自于家長、教師、社會的道德示范,我們應該把握幼兒道德教育的關鍵時期,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道德示范,以身作則,從而讓每個孩子都能永遠開心,快樂的成長。

用戶外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愉快情緒


用戶外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愉快情緒

進入幼兒園后,孩子們會把自己對父母的依賴、要求和期望都轉移到老師身上。生活上要老師給予體貼、照顧、和幫助;情感上需要老師給予親情、理解和支持;學習上需要老師給予啟發(fā)、引導和鼓勵。只有當這些要求得到滿足后,他們才會發(fā)出歡樂的笑聲,才會露出愉悅的神情。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是喜歡野外生活的?!毙“嗟暮⒆痈侨绱耍麄儎傠x開家庭那無拘無束的生活不久,長時間待在教室里會感到拘束和壓抑。因此,我們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時間帶孩子走出教室到戶外活動

,有時在院子里玩,有時帶幼兒去草地上玩,一塊塊松軟的沙土地,一堆堅硬的石子,一個熱鬧的螞蟻窩,一片飄落的樹葉都會引起幼兒的好奇和興趣,令他們興奮不已,歡呼雀躍。

戶外游戲活動可以解除室內的一些“清規(guī)戒律”,在這里孩子們完全放松自己,自由自在地玩;老師以童心、童趣與幼兒相隨相伴,這樣幼兒會感到老師格外親切,師生關系會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戶外游戲活動還可以讓幼兒擺脫孤獨,學會交往,建立友誼,獲得成功的快樂。

戶外是孩子們的天堂,老師應充分給予他們追求快樂的自由,讓孩子們在這種沒有壓力,沒有負擔,沒有煩惱的氛圍中,心情舒暢,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孩子們從不冷漠的觀察生活,他們能夠生動地捕捉印象,盡情地表達快樂、痛苦、悲傷等發(fā)自內心的情感。只是由于他們年齡小,表達方式有限,要表達自己的感情時,他們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借助于圖畫來表達。

一個孩子在聽了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兒》后,非常同情故事里小女孩的遭遇,晚上在家里一個人趴在桌子上不停地描呀畫呀,為小女孩畫了很多糖果、面包、還有一雙漂亮的鞋和一座大房子。也許這個孩子畫的并不太好,但是他有一顆同情心,他是在用畫筆表達自己的情感、幻想和感受,我認為這樣的畫就是最好的畫。

現實生活中,也許孩子們畫的山、水、蟲、人等物并不十分精致,甚至嚴重比例失調,但這并不重要,你看,那畫上的小人手比腦袋還要大,它那么旁若無人的站在畫紙上,依然可親可愛,充滿了孩子式的天真。

看到孩子們畫的汽車一個輪子粗一個輪子細,我們認為是孩子粗心,但是如果你問他原因時,孩子自由孩子的理由:那個細的輪子是沒有氣了,所以才變細的,如果給他打上氣,兩個輪子就一樣大了,他們的想象力是如此的豐富!

日常繪畫時,我們常常教孩子畫“藍”色的大海,而孩子筆下的大海卻是灰色的,海浪洶涌,細想想可不是嗎?大海顏色變幻無窮,豈可只委屈于單一的藍色呢?

世界只有一個,看世界的眼睛卻有無數,孩子們自有獨特的眼光,

消除“不許”背后的誘惑

剛做好的一件手工作品,擺放在窗臺上準備供幼兒欣賞,對三歲的小班孩子說:“不許動老師的東西。”,可是剛一轉身,卻被調皮的徐徐撂倒地上改變了模樣,對著水龍頭對孩子們說:“不要隨便擰水龍頭,要節(jié)約用水。”,可是一會兒幾個淘氣的小家伙就把水擺弄的滿地都是……我很氣惱,這些小家伙怎么這么不聽話,不許動的東西他偏要動?

由此,聯想到一則趣聞:一間酒吧門口擺著一只大酒桶,上面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不許偷看!”過路行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想看個明白

用愛化解孩子的情緒


孜孜是小班的一名女孩子,父母離異,跟隨父親,由于父親忙于公司業(yè)務,平時的日常起居由保姆代替,從孩子入學后給老師的感覺是她和父母的感情一般,和保姆反而很親密,剛入園時每天哭著要“保姆”,而從來沒有說要“爸爸”或“媽媽”,而且對親生父母很不尊重,已養(yǎng)成了任性的脾氣,稍有不如意就用哭鬧來解決問題。

案例描述:

在一次碰到孩子媽媽時說起:孩子貼在額頭上的五角星、小紅花總是不肯拿下來,一次晚上睡覺時不見了,哭到半夜2點多,哭累了才睡去;還有一次媽媽帶她到浴室洗澡,在洗澡時不小心把小紅花洗去了,這下可不得了了,她在浴室里大哭,哭得所有的人都認識了她,媽媽難為情的帶著她“逃離”了浴室。

案例分析:

孩子經常不和父母住在一起,而且保姆經常在孩子面前說“XXX”(父母親的名字)怎樣怎樣的不是,造成和父母感情疏遠,父母缺乏威信,加上父母難得和孩子在一起時事事順著她,慣著她,以至于養(yǎng)成任性、嬌氣的不良習慣,情緒很不穩(wěn)定。

案例描述:

一天午睡,我發(fā)現孜孜手上帶著一串會發(fā)出鈴聲的手鏈,睡覺時在玩弄,于是我對她說:“你把手鏈放到老師哪兒好嗎?起床后再帶上,要不然會吵到其他小朋友午睡的?!彼龘u頭表示抗議,怕她哭鬧,我說“那你把她摘下來放在邊上,不要拿著玩,要不然老師要收掉的?!苯涍^她點頭同意,我就巡視其他的孩子午睡去了,過不久,我又聽到了清脆的鈴聲,我走到她面前生氣地說:剛才不是說好了不玩了嗎?趕快放到邊上,要不然我拿走了??蛇^了不久,她又故伎重演,我疾步走到她床前生氣地說:拿來,放我這兒。她搶著不肯放手,而且開始大哭,吵得所有的孩子都不能入睡,我氣惱的騙她說:你再不停止,手鏈就沒了。聽了這話她哭得更起勁了。看來用硬的方法不行,只能緩一緩,我只好假裝把手鏈找回來給她帶上,讓保育員把她抱到外面哄哄她,才算平靜下來。

自我反思:

孩子的脾氣這么倔強,我一時也確實沒找到很好的穩(wěn)定孩子情緒的方法,午睡起床后,我又對她進行了談話和教育,讓她知道一個人發(fā)脾氣是不可愛的,小朋友和老師都不喜歡,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是沒有用的,不能什么事都依著自己的性子,有些不可以做的事情就要克制自己不去做,否則別人不高興、不喜歡,你自己也得不到快樂。我想,針對任性、情緒不穩(wěn)定的孩子,用強硬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一時要解決根本性的問題也是不可能的,需要班里的老師、保育員和家長形成合力,并且要借助同伴的影響力,或許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更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yǎng)尤其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要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huán)境。在小朋友眼里,老師應該是親切的,和藹的,講道理的,會關心人的,具有威信的大姐姐、媽媽。為此:

首先,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把自己當成小孩,蹲下身來甚至蹲下心來和孩子交流,與孩子形成個人伙伴關系,尊重孩子,相互了解,不斷交流。平時要尊重幼兒,善于發(fā)現問題并揣摩幼兒心理,重視幼兒的感受。不要一味的強制或者責備,應該告訴他為什么要這么做,這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好處,讓幼兒理解并接受它。老師的笑容永遠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與獎勵,老師的目光是對孩子的肯定;多一份鼓勵與肯定,少一聲批評和呵斥;讓我們的臉上時每刻都有陽光的笑容,讓孩子覺得你是最愛他的、最可信賴、最有本事的好朋友。

其次,通過上門家訪,與家長分析交流,拉近與孩子的距離。教育孩子不是家庭或幼兒園單方的事,特別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幼兒園雙方形成合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經過長期不斷的努力才能奏效。我們通過經常的與孜孜父母電話聯系溝通,了解孩子的問題現狀,讓家長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共同商討對策,畢竟父母還是愛孩子的,為了孩子他們的工作生活中心必須得有所調整。我們還經常的家訪,有時父母不在家,就和保姆或外婆拉家常,和孩子一起玩,慢慢的和孩子的親近了,孜孜把我當成了親人一樣,有時會和我親熱,還會想我提要求,這時我也不失時機的向她提出一些要求,她也會答應了,不再哭鬧發(fā)脾氣了,臉上經常會洋溢著幸福滿足的微笑。

最后,教師要引導孩子積極參加感興趣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并參與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的活動真正關注并感興趣。教師對于幼兒所進行的活動的這種重視和尊重的態(tài)度對和諧的師幼關系的形成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有意識地觀察、了解幼兒的需要和愿望、幼兒的情緒情感狀態(tài)及幼兒感興趣的活動與話題,參與到幼兒正在進行的活動中去。我們根據孩子興趣,設計孜孜最愛的活動。孜孜很喜歡跳舞,我便在教室里開設了一個小舞臺,每天下午和她約定明天早點來,老師等你來,我們一起來開音樂,跳舞。同時幫助她尋找玩伴,帶孜孜和其他伙伴圍在一起聊天:如幼兒園里最開心的是什么事!最喜歡幼兒園里的什么玩具!你今天找到了哪些好朋友等!漸漸的孜孜跟我有了更多的話題,會說爸爸在她生日的時候送給她一臺錄音機,也可以放音樂,話匣子一打開,也打開了孩子對陌生的環(huán)境緊鎖的心門,她擁有了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更把老師當成好朋友,碰到問題的時候自然會在乎小朋友和老師的感受,這時教師對于幼兒就能夠通過一系列的外在表現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并為幼兒所感受,從而為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創(chuàng)設了條件。

通過家庭、幼兒園、同伴對孜孜關愛,逐漸化解了孜孜情緒障礙,現在情緒比較穩(wěn)定,和小朋友、老師和集體融為一體,感受到了老師、同伴和家人的愛,能夠有通過游戲、自我轉移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不再任性發(fā)脾氣。我認為,情緒作為人對客觀世界的特殊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期進行適當的引導是很有成效的,特別是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愛,愛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們不能錯失良機。

如何消除幼兒的抵觸情緒


一、問題的提出幼兒園里你常常會發(fā)現這樣一些孩子,不跟人說話,不參加游戲,不合群,這些孩子都缺少交往能力甚至拒絕交往,有很強的抵觸情緒,。面對這個問題我總結了幾點經驗。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1、善于發(fā)現優(yōu)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面對這種有特長而又不愛表現的孩子,我們要利用他的優(yōu)點對他進行幫助。我們班有個叫琪琪的小女孩長的很可愛,穿的很干凈漂亮,正是因為這樣她嫌別的小朋友臟,尤其是穿的不是那么整齊的小朋友有著強烈的抵觸,久而久之與人交往越來越少??墒俏野l(fā)現她對跳舞很感興趣,而且跳的也不錯,于是我對小朋友們說:“孩子們,我們班有個很漂亮的小女孩,跳舞非常棒,你們想看她跳舞嗎?”小朋友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很好奇,我接著說:“我們班的小美女就是琪琪,琪琪,你愿意為我們跳舞嗎?”琪琪先是一愣,接著難為情卻又高興的為我們跳起了舞。小朋友們被琪琪的舞蹈感染了,紛紛跑上來跟著琪琪跳舞,琪琪也越跳越起勁,跟小朋友們又唱又跳,玩鬧了很長一段時間。從那以后,我經常制造這樣的機會,讓琪琪展現自己,小朋友也越來越喜歡她,琪琪變得越來越開朗。2、愛心教育有些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會拒絕別人的幫助,我發(fā)現有個孩子就是這樣,有一次畫畫的時候,他的彩筆找不到了,他的鄰桌借給他,他“啪”的一聲摔在了地下,玩游戲時小朋友去拉他的手,他想也沒想的就甩開了。面對有這種問題的小朋友,我們就要多去關心他照顧他,讓孩子們多圍著他,跟他玩耍,給他講故事。最重要的一點是與幼兒溝通,時不時的與他談談話、聊聊天,說一些悄悄話,甚至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的一些小秘密。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地接近自己,打開自己的心扉。3、參與活動有個別孩子因為膽小,缺乏自信而遠離伙伴,拒絕游戲。于是,我就把音樂融入游戲中,讓膽小的孩子能感受到現場的活躍氣氛,不自覺地加入到游戲中去,讓他變得更勇敢、自信。4、家園合作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把孩子的抵觸情緒只是一味的丟給老師,讓老師獨自去解決問題,可想而之,成效一定不會那么的明顯。為了幫助孩子請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1)家長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和準備。2)時時觀察孩子,及時給予引導。3)經常帶孩子出去玩或邀請同伴到家里玩。三、取得的成效通過以上辦法的實施,個別孩子有了很大進步,對人、事、物的抵觸情緒慢慢消失,變得活潑、陽光、自信。四、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1、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2、針對不同的孩子,要因材施教。3、教師要及時的給予鼓勵。

情景化的音樂教學


音樂,這種通過旋律和節(jié)奏不同變化組合成的有別于文字和動作的另一種情感表達方式,它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獨具魅力的作用,已日漸被人們所關注,而音樂的形象性、情感滲透性,與幼兒本身所特有的純樸性、濃厚的生命色彩以及自由創(chuàng)造性質相吻合,因而特別容易為幼兒所接受。記得在進行《賽馬》音樂活動教學時,由于作品本身節(jié)奏快,讓幼兒在八拍時說白“駕”,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活動一開始我就用多媒體演示:在綠綠的草原上,騎士們騎著馬兒奔跑時是怎么揮動馬鞭然讓馬兒快跑的。騎士們賽馬的場面來吸引幼兒的興趣,同時啟發(fā)幼兒跟騎士們有節(jié)奏的揮動馬鞭。孩子們很快就掌握了說白的節(jié)奏,蒲忠鈺說:“老師,我壓七下手腕說駕就和騎士的節(jié)奏一樣了!”張曉諾說:“我學馬兒跳七下說駕也和騎士的節(jié)奏一樣!”看到孩子們興致勃勃的樣子繼續(xù)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讓孩子們在草原騎馬的意境,通過馬兒跑累了散步、休息讓幼兒感知B、C段不同節(jié)奏、感知快慢,并通過自己的身體動作等來進一步熟悉這兩個不同的節(jié)奏型,由于孩子們自始致終都在一個遼闊草原上嬉戲的氛圍中活動,因此,不光掌握了A段快節(jié)奏的說白,還掌握了B、C段兩個節(jié)奏型的動作,很輕松的達到了熟練、到位的程度,為欣賞樂曲目標的完成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情景化的意境創(chuàng)設幫助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和表現,并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在音樂教學中,遵循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本班幼兒實際情況,使情景化教學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活動氛圍,使音樂真正成為幼兒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隨筆:克服幼兒的離園情緒


教育隨筆:克服幼兒的離園情緒

今天是周二,小朋友哭鬧情況比較厲害。今天睡好午覺小朋友起床時,大家都擠在教室里,幼兒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還有的幼兒在哭鬧著要爸爸媽媽接他回家。這時昕昕一邊哭著一邊問老師:“李老師,媽媽回來接我嗎?”我安慰他說:“會的,媽媽回來接昕昕的,等會吃完了點心,媽媽就來了。"

我發(fā)現剛入園的一段時間,孩子肯定會有哭鬧現象,這是很正常的。有的父母就會很舍不得,如有的爺爺奶奶看到孫子一哭就舍不得走,有時就會想要和老師商量能不能今天把孩子接回家,明天再來幼兒園,或者就一直在幼兒園里陪著。要不就是在窗外偷偷的看孩子的情況。

其實我覺得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給老師的正常安排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是其次,本來有的孩子是不哭的,但是他一看到別的孩子有家長的陪同而他自己卻沒有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的陪同。這樣他也會跟著哭鬧。

還有就是原本幼兒的吸引力被教室里的某樣好玩新奇的事物吸引了,他暫時忘記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回去了。但是一看到他們,他就開始要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了,他也就開始哭了。

于是教室里最后就演轉變成“幼兒大合唱”全部的幼兒都一起哭,這是讓老師最頭疼的。做為父母應該配合老師一起讓孩子趕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早上送了孩子到教室后放下了就算孩子哭鬧也必須快點走人,不要跟著勸,越勸越舍不得,越走不了。你走后老師她們自然會安撫孩子的,這樣孩子漸漸的知道他哭也是沒有用的,幼兒園還是要上的,爸爸、媽媽還是不能陪的。而到了晚上爸爸媽媽就回來接了,時間長了她們也就不會再哭了,就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

幼兒音樂教學的感悟


從事幼教工作以來,對于長期在工作、生活、幼兒的諄諄教導、呵護、叮嚀,想必幼教人的同感就是每天的“嘮嘮叨叨”,不停的說話引發(fā)“咽炎”“聲音嘶啞”等職業(yè)病。但由于每天面對的是一群天真可愛的“淘氣包”,學習、飲食、需要充分照顧的孩子們來說想讓嗓子得到充分休息是不可能的。我由于自身的原因加上說話過多,嗓子經常疼,聲音嘶啞,嗓音也不如以前好聽了。

鑒于綜上所述,好多和我一樣的幼教人求醫(yī)問藥,探討良方,想從根本上醫(yī)治好嗓子。就連教授、專家對于怎樣保護好嗓子這件“小事”也在當成關注健康的事來探討,像吃口含片、喝蜜水等效果也不明顯,從根本上也不解決問題,對此我也有同感。在日常工作中,說話過多有時嗓子疼得難受,但也不能不說,我就琢磨著怎樣來改變這種狀況減少過多說話,我靈機一動,何不讓音樂來代替說話?從晨檢到教育教學都要說,那么把組織孩子們收拾積木、入廁等瑣碎的事讓音樂代替我說話行不行呢?我首先在電子琴上找了一曲節(jié)奏快一點的音樂讓孩子們喝水、如廁或洗手用點、用餐;針對給幼兒們發(fā)課本逐個叫名子的現狀我又選了一曲節(jié)奏明顯的音樂讓幼兒找自己的名字和課本,令人欣慰的是被“逼”出來的方法受到了成效。

現在我們班里的孩子們已經適應了“音樂指揮”,只要放上一曲“積木曲”孩子們井然有序地整理好積木,換一曲孩子們就入廁、喝水,老師講完故事放一曲音樂孩子們就去找自己的課本。我內心欣喜,這樣的“音樂指揮”法不但減少了我們少講話,讓嗓子稍微休息,而且還培養(yǎng)了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一舉兩得也可謂“歪打正著”,使我找到了一條保護嗓子的途徑,同時也讓我感悟到對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音樂有著無法估量的魅力。音樂進入教學生活可以大大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欲望和意識,使幼兒在音樂中熏陶中茁壯成長。

音樂活動中的幼兒的品德教育作用很大


導讀:通過這種方式,既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了音樂的美,同時又讓自己的品德行為得到了提升。在以后的生活中,很多孩子在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都會來告訴我:**沒有和我說對不起、**不和我玩……我就會運用歌曲的效應來提醒他們,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本周實施的主題是“我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注重的是孩子的品德教育,學會用禮貌用語、學會和別人交往。在音樂活動“對不起、沒關系”和“兩只小象”中,就涉及到了禮貌用語和交往方面的內容。

毛蓓蕾老師說過“音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起的感染作用,往往比教師單純講大道理要有效得多”。的確,光靠老師講大道理,要如何有禮貌、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應該怎樣等等,效果往往不夠明顯,因為孩子在家里聽多了家人的嘮叨,在學校多聽幾次覺得沒有意思。但是在兩次音樂活動之后,孩子們的行為就有了變化。

這兩首歌都是以故事性的語言出現的,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學會歌唱之后,就開始分角色表演?;顒咏Y束后,我再把歌曲中所蘊含的教育寓意問題拋給孩子,讓他們來總結,得出結論,而不是我來總結。通過這種方式,既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了音樂的美,同時又讓自己的品德行為得到了提升。在以后的生活中,很多孩子在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都會來告訴我:**沒有和我說對不起、**不和我玩……我就會運用歌曲的效應來提醒他們,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個性很強,有的孤傲自封不和群,有的以自我為中心,一些最基本的待人處事的方法也沒有學會,音樂教育在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表現得尤為突出,可使幼兒的修養(yǎng)得到提高,美化其心靈,培養(yǎng)活潑、開朗、樂觀、勇敢的個性,區(qū)分善惡美丑。發(fā)揮音樂教育在品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還應注意幾點:

1、對音樂的利用不局限于播放現在的樂曲、歌曲,教師自己的彈奏、輕唱以及學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關鍵是取的樂曲與教材有思想上、基調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發(fā)展上要對應、協調。

2、運用音樂是手段,目的是更好進行品德教育。在采用音樂手段時要講求實效,不能亂用、濫用或把品德教育活動成音樂欣賞活動。

相關推薦

  • 改變寶寶受挫折的情緒 (一)明了寶寶受挫之原因 當發(fā)現寶寶悶悶不樂時,大人可以協助寶寶找出其不快樂的原因。對于許多較為內向或是不善言詞表達的寶寶,大人可讓寶寶以說出、畫出或是寫出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不要過度保...
    2022-03-01 閱讀全文
  • 改善的標語 改善需要勇氣,需要創(chuàng)新,也需要尊重傳統。~~你喜歡這種句子嗎?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現在推薦你閱讀一下改善的標語,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你能喜歡!...
    2023-07-07 閱讀全文
  • 教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近來,博博特別興奮,在教室里總是惹是生非,連以前我們最拿手的戴高帽子的方法都不管用了。今天天氣不好,早上來后孩子們就在教室里搭積木。由于有幾筐積木消毒后還沒有干,孩子們就拿了兩筐積木在玩。博博來的特別...
    2020-08-12 閱讀全文
  • 父母要善于引導孩子情緒 導讀:嬰兒的情緒最初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愉快,反映生理需要的滿足;另一種就是不愉快,是生理需要未獲滿足或其他不適的反應,哭叫正是不良情緒的反應之一。 人們常以為嬰兒只會哭喊、睡覺和吃奶,其實他們自打降臨...
    2021-08-05 閱讀全文
  • 改善學生音樂表演能力不足的教案收藏四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大班老師在教學方面都要有教學計劃和教案準備,教案可以讓小朋友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作為老師的任務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寫好幼兒園大班教案,有哪些關鍵要點呢?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改善學生音樂表演能力不足的教案”,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08-30 閱讀全文

(一)明了寶寶受挫之原因 當發(fā)現寶寶悶悶不樂時,大人可以協助寶寶找出其不快樂的原因。對于許多較為內向或是不善言詞表達的寶寶,大人可讓寶寶以說出、畫出或是寫出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不要過度保...

2022-03-01 閱讀全文

改善需要勇氣,需要創(chuàng)新,也需要尊重傳統。~~你喜歡這種句子嗎?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現在推薦你閱讀一下改善的標語,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你能喜歡!...

2023-07-07 閱讀全文

近來,博博特別興奮,在教室里總是惹是生非,連以前我們最拿手的戴高帽子的方法都不管用了。今天天氣不好,早上來后孩子們就在教室里搭積木。由于有幾筐積木消毒后還沒有干,孩子們就拿了兩筐積木在玩。博博來的特別...

2020-08-12 閱讀全文

導讀:嬰兒的情緒最初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愉快,反映生理需要的滿足;另一種就是不愉快,是生理需要未獲滿足或其他不適的反應,哭叫正是不良情緒的反應之一。 人們常以為嬰兒只會哭喊、睡覺和吃奶,其實他們自打降臨...

2021-08-05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大班老師在教學方面都要有教學計劃和教案準備,教案可以讓小朋友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作為老師的任務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寫好幼兒園大班教案,有哪些關鍵要點呢?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改善學生音樂表演能力不足的教案”,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08-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