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文具店》
發(fā)布時間:2021-09-17 大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統(tǒng)計記錄。
2、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裝有各種文具的小書包。
2、筆、記錄板
3、標簽紙、各種自制紙幣若干
4、售貨員標志
活動過程:
1、介紹我的文具——幼兒分小組結伴,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文具。
——代表介紹。
2、布置文具店——每組布置一個“文具店”,討論:怎樣分類擺放。
——幼兒分組布置,并貼上自制的價格標簽。
——給文具店取名,交流布置情況。
3、統(tǒng)計文具——幼兒作文具店統(tǒng)計員,,!來源:屈,老,師教.案網"統(tǒng)計并記錄本店的文具數量。(工作總結之家 dg15.CoM)
——同伴相互交流、檢查。
4、游戲;小小文具店——選出一個售貨員,顧客自由地到各個文具店用“十元錢”購買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歸放到自己的小書包中。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教師為幼兒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臺,讓幼兒自己探索,嘗試,思考,教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對整個活動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確,并能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礎?;顒訉哟我逦?,做到層層深入。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文具店》課件
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統(tǒng)計記錄。
2、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裝有各種文具的小書包。
2、筆、記錄板
3、標簽紙、各種自制紙幣若干
4、售貨員標志
活動過程:
1、介紹我的文具——幼兒分小組結伴,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文具。
——代表介紹。
2、布置文具店——每組布置一個“文具店”,討論:怎樣分類擺放。
——幼兒分組布置,并貼上自制的價格標簽。
——給文具店取名,交流布置情況。
3、統(tǒng)計文具——幼兒作文具店統(tǒng)計員,,!來源:屈,老,師"統(tǒng)計并記錄本店的文具數量。
——同伴相互交流、檢查。
4、游戲;小小文具店——選出一個售貨員,顧客自由地到各個文具店用“十元錢”購買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歸放到自己的小書包中。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教師為幼兒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臺,讓幼兒自己探索,嘗試,思考,教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對整個活動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確,并能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礎。活動層次要清晰,做到層層深入。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現代交通工具》
目標:
⒈對現代通訊工具感興趣,有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欲望。
⒉發(fā)展觀察、比較的能力和語言表演能力。
準備:
電話機、手機、子母電話機、教師名片。
電視機、攝像機、實物投影儀、大屏幕、射屏儀。
過程:
⒈通過觀察比較,了解電話機、手機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⑴引出課題:
(大家坐定后,電話鈴聲響起)教師去接電話,然后告訴小朋友,新馨花園幼兒園的小朋友請你們去做客。
(手機鈴聲響起)誰愿意接著個電話?電話里告訴你什么?
提問:第一個電話是用什么接聽的?第二個電話又是用什么接聽的?
⑵比較電話機和手機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請幼兒仔細觀察,電話機和手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朋友可以把你的發(fā)現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教師小結:電話機和手機都有數字按鍵和其他功能鍵,都能打電話和接聽電話,但手機是一種移動電話,它沒有電話線,它是靠天線發(fā)射和接受聲音和各種信息的,可以隨身攜帶,比一般電話機更方便。
⒉根據已有經驗,讓幼兒回憶、講述電話機、手機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用途。
⑴你們打過電話嗎?你是怎樣打電話的?(打電話或手機時都要先撥對方號碼。)
⑵你給誰打過電話?為什么事情打電話?“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親人問候、聯系朋友、請假、遇急事通知別人等)
⑶還有什么特殊情況也需要打電話?(報警110、火警119、查電話114、查時間117、天氣預報121等)
⑷象這些緊急電話能隨便打嗎?為什么?
⒊了解其他通訊工具,擴大幼兒知識面。
⑴你們還見過或打過哪些電話?(幼兒講述后看錄像)
⑵除了用電話和別人聯系外還有什么工具也能使我們相互聯系,把消息告訴其他人?(幼兒講述后看錄像)
⑶這些東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⑷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什么好處?(方便、傳遞消息速度快)
⒋激發(fā)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欲望。
科學家們可真聰明,發(fā)明了這么多的通訊工具,我們小朋友也來做個小小發(fā)明家,你想設計什么通訊工具?
時間不早了,你可以把你的發(fā)明用各種通訊工具告訴我們。這是我的電話號碼、手機號碼、傳真號和e-mail地址,我等著你們的發(fā)明哦!
活動反思: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交通工具涉入我們的生活。孩子對各種車輛有一定的了解,為了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我們讓讓孩子對交通工具進行大膽設計,進行大膽改造和想象,從而發(fā)展孩子的的創(chuàng)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表》
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學習看整點與半點,養(yǎng)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自制表、連線練習圖,幼兒經驗準備:認識數字1——12
活動過程:
一、傾聽表的聲音,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聲音,吸引幼兒的興趣】
師:這是什么東西發(fā)出的聲音?
二、播放課件,認識時針與分針?!就ㄟ^直觀的教具,引導幼兒觀察】
1、了解表與鐘的不同。
師:你們在家里的什么地方見過表?
小結:大的厚的叫鐘,(掛鐘,座鐘)小的,薄的叫表(懷表,手表)
2、認識時鐘,分清時針與分針。
(1)播放課件,認識時鐘。
師;鐘與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結:都有數字1-12 ,都有表針,都有表盤,它能告訴人們時間。
(2)播放課件,認識時針與分針。【通過觀察、比較及語音的提示,分清時針與分針】
師:這兩個表針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小結:短的叫時針,長的叫分針。
(3)幼兒操作,理解順時針轉。【難點的突破】
師:時針要與小朋友做游戲,它現在在數字1上,你能用你的表告訴我它在哪里嗎?
師:時針想旅游去,它的路線是從1依次到12,你能撥出它走過的路線嗎? 分針同上。
小結:時針與分針都是從1-12的順序旋轉的,我們叫順時針轉。【通過操作游戲理解順時針的方向】
三、認識整點與半點
1、認識整點【通過觀察、比較,找出相同的地方】
(1)播放課件,請幼兒找出三幅圖的相同點。
師:第一幅圖的分針指著數字幾?"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時針指著數字幾?(依次類推第二幅第三幅)。
師:它們的時間不一樣,但分針指著同一個數字,那是幾?
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點。
(2)幼兒操作練習?!居變簞邮謱嵺`】
2、認識半點,同上。
四、幼兒操作,結合幼兒一日生活,鞏固對整點與半點的掌握?!緞邮謱嵺`、驗證、表達的機會】
師:幾點吃早飯?幾點第一節(jié)活動?幾點做操?幾點吃中午飯?幾點入睡?幾點下午的戶外活動,幾點媽媽來接?
小結:小朋友都知道幼兒園的學習與生活的時間了,也都會看表了,我希望每小朋友都能做一個遵守時間的好孩子。
五、發(fā)連線練習圖,幼兒連線?!掘炞C學習過程】。
活動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離不開時間,因為時間對于小朋友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學習離不開時間,陌生是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而時間又具有流動性、不可逆性、周期性、和非直觀性、它看不見、摸不著、幼兒對認識時間的感知主要與幼兒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系,所以,這就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鐘表的方法,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使摸不著,看不見得東西,變成很直觀,使幼兒能感受的到,從而幫助幼兒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人。
幼兒園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彈簧玩具》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探索制作圓柱螺旋彈簧玩具的方法。
2、體驗科技小制作的樂趣。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每人一根約30厘米長的細鐵絲,一根食指粗的圓木棍。小兔等彈簧玩具范例幾個。
2、白板紙、約3厘米長的塑料吸管、雙面膠、剪刀、橡皮泥等材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兔的彈簧玩具,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用力壓一下小兔,請幼兒觀察,發(fā)現原來小兔會跳舞。猜猜它為什么會自己跳舞,它是怎么做出來的?
二、打開玩具外面的包裝,請幼兒觀察玩具里面的秘密:原來小兔的身下有彈簧。
1、幼兒運用彈簧,再次進行操作。
(1)我們剛剛發(fā)現了有彈簧的玩具就能動。這里有各種各樣的彈簧,請你玩一玩,說說你是怎么玩的?彈簧有哪些變化?
(2)師幼共同小結:能伸能縮,松手后能恢復原來的樣子。
三、教師示范彈簧的做法,請幼兒嘗試制作玩具彈簧。
1、教師左手拿圓木棍,右手拿細鐵絲,將細鐵絲的一端固定在木棍上,然后開始一圈一圈地往木棍上繞鐵絲。
注意:每圈鐵絲螺旋式上升,每圈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隙,不要太密。纏好后,將木棍從中間抽出,彈簧就做好了。
2、請幼兒自己嘗試制作彈簧,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操作。
四、請幼兒將做好的彈簧固定在橡皮泥底座上,制作喜歡的小動物形象。
1、可以取白紙板,畫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然后將其剪下,粘貼到塑料管上。
2、將吸管插到彈簧上,玩具就做好了。
3、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互相交流,分享成功的經驗。
五、組織幼兒以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的制作經驗。
【活動反思】
通過讓幼兒自由探索彈簧玩具,發(fā)現彈簧玩具會自己動。然后又在組織交流各自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集中探索彈簧的特性:能伸能縮,松手后能恢復原來的樣子,體現了“玩中學”的教育理念。
最后,幼兒利用彈簧的性能,用所提供的各種半成品材料自己制作彈簧玩具,是本次活動的高潮,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表現特別興奮,制作非常認真,從他們制作的過程中看來,思維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只是由于制作彈簧有些難度,這是我事先沒有考慮到的,所以時間有些費力,最后在老師的幫助下,大多數孩子成功的完成作品,臉上的喜悅無以言表,他們玩著自制的彈簧玩具,成就感油然而生。
幼兒百科:玩具,泛指可用來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類社會中常常被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