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笑聲換來的不開口
發(fā)布時間:2021-09-17 幼兒園說課稿不開心的時候 簡短的給孩子的一封信 幼兒園我的一家說課稿今天上小班英語課,一開始課堂氣氛很好。就在我叫一個一個小朋友念單詞糾音的時候,紅紅一念出聲,就聽見在一旁的兩位老師咯咯的笑了一聲,我也微微笑了一聲,示意紅紅念錯了,再跟著老師念一遍,把錯誤的糾正過來。豈料紅紅始終不愿再開口了。這時我才知道,我和老師們犯了一個多么大的錯誤,讓一個小女孩的心受到了狠大的打擊。沒辦法,我只有繼續(xù)進行我的教學,在這期間,我時不時地觀察紅紅,她總是低著頭,不看老師,也不跟著念。此時我的心是如此的內疚。
下課了,我單獨找到紅紅,問她:“紅紅,為什么不跟老師念單詞?”紅紅悄聲說:“老師,我不敢,怕念錯?!甭犃怂脑?,我對紅紅說:“紅紅,念錯了沒有關系,改正過來就好了。其他的小朋友一開始很多都沒念對,后來只要跟著念,就改正過來了,他們依然是很棒的小朋友。老師相信你也能把音改正過來,也是非常棒的小朋友。”紅紅聽了,主動跟我說:“老師,我念,你教我?!苯K于,紅紅開口了。
這件事過后,我跟其他兩位老師講了紅紅的情況,她們表示很慚愧,都說以后不會再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了。我也一樣,時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一聲聲“媽媽”
又到了吃午飯的時候,由于小四班的一個老師請假了,所以我去他們班幫忙,跟孩子們一起吃飯。我跟小四班的孩子不是很熟悉,也不知道他們都叫什么,所以,每個孩子我都叫寶寶了。一個小朋友吃完了饅頭,我去問她:“寶寶,還吃饅頭嗎?”他瞪著小眼睛看著我說:“媽媽,我還吃。”雖然不是第一次有小朋友叫我媽媽了,但是這次還是有點驚訝。以前是我們班的孩子叫媽媽,這算是第一次見面的孩子怎么會叫媽媽呢?我把饅頭給她后,她笑笑說:“媽媽,我喜歡你!”我笑了笑說:“寶寶,我也喜歡你??!”吃完午飯,收拾好東西,帶孩子出來散步的時候,我才知道那個小朋友叫敏敏。我又問她:“你叫敏敏啊?你為什么要叫我媽媽呢?”敏敏說:“因為你叫我寶寶了,在家里我媽媽就叫我寶寶。”原來是這樣啊,我叫她寶寶,所以她才叫媽媽的,孩子真是太可愛了。飯后散步的這段時間,短短的二十幾分鐘,孩子們就和我熟起來了,一個跟著一個學著叫媽媽,讓我感到很欣慰啊,至少對孩子們來說我不是陌生人了,對孩子們來說我是容易接近的,讓我深刻認識到和孩子相處,親和力是必不可少的??!
“奇妙的聲音”:來自心靈的聲音
?導語:“奇妙的聲音” 是我們教育教學中經(jīng)常會操作的認知活動,各個年齡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有所不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和了解,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里的孩子想法非常豐富,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對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非常強,特別是聲音這樣的主題,表現(xiàn)得更是突出。一般化的教育目標對于他們來說,顯然太淺了。而他們的問題是不能認真傾聽別人講話,做事只顧自己,觀察不仔細。
?如何根據(jù)本班孩子的特點,來開展關于聲音的教育活動呢?
活動一開始,大家一起討論生活中的聲音。幼兒們積極踴躍的表達自己的看法、講述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有的孩子說出了各種動物的叫聲、汽車的聲音,有的孩子說到了自然界中的風聲、雨聲、雷聲。
欣欣大聲說:“我還聽到過樹葉飄下來的聲音!”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時機,于是我緊接著問大家:“你們聽到過樹葉飄下來的聲音嗎?”回答不一?!澳菫槭裁从械男∨笥涯苈牭侥??”
欣欣著急了,搶著說:“樹葉飄下來有聲音,我真的聽到過,很小,要安靜的聽!”
其他的孩子愣了一下,我立刻神秘的說:“那我們安靜的聽,看我們還能聽到什么小小的聲音?”
一只小鳥正在窗外的玉蘭樹上鳴叫,孩子們興奮得大叫:“我聽到了!有小鳥的叫聲!”“我還聽到了小貓的叫聲!”“還有別的班小朋友說兒歌的聲音!”
我笑了:“你們是怎么聽到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安靜!”
接下來的活動孩子們表現(xiàn)得非常興奮,在模仿最大和最小的聲音時,孩子們能清楚的比較出很大和很小的聲音:雷聲和小鳥叫聲……并且能夠理解聲音的大和小是對比出來的。
操作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積極探索,用自己身上的器官和身邊的東西制造出聲音,很多孩子想出了用嘴巴、牙齒、拍手、跺腳、拍腿……
樂樂說:“老師,肚子也會發(fā)出聲音,餓了的時候就會咕咕叫!”孩子們都哈哈笑了。
可兒說:“拉拉練也有聲音?!绷⒖叹陀泻⒆臃磳?,那我們就來試一試。試驗的結果有的孩子說有,有的孩子說沒有。到底有沒有呢?我請可兒再拉一次拉練,小朋友認真看,認真聽。孩子們一下安靜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奥牭搅?!拉拉鏈有聲音!”那為什么剛才沒聽到呢?鵬鵬說:“剛才小朋友說話的聲音太大了,拉拉鏈的聲音小,所以就聽不到了。說話聲音沒有了,就能聽到拉拉鏈的聲音了。”孩子們已經(jīng)從自己的探究活動中深刻體會到了安靜傾聽的意義。
彤彤說:“老師,我的舌頭和牙齒也能出聲音?!蓖蚱鹆隧懽?、磕了幾下牙齒,這次其他小朋友都安靜的聽著。等彤彤做完了,有的小朋友說:“我沒聽到?!边@又是為什么呢?我把問題提出來以后,小朋友開始了討論。丫丫說:“他離彤彤遠,就聽不到;我離得近就聽到了!”孩子們又知道了距離的遠近和聲音大小的關系。
一連串的的奇思妙想使這節(jié)活動更加豐富,氣氛始終十分的熱烈,超出了預想的目標。并且隨著活動的開展,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從最初活動時的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狀態(tài),慢慢的轉變,別的小朋友發(fā)言的時候,自己能閉上嘴巴,看著發(fā)言幼兒認真聽,有的孩子還會伸出食指比劃著“噓”來提醒身邊的小朋友安靜傾聽。
?聲音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各種動物的聲音、馬路上汽車的聲音、好聽的歌聲、好玩的玩具發(fā)出的聲音等等。孩子對各種各樣聲音是非常感興趣的,在日?;顒又校麄兿矚g自己制造出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會興奮得大喊大叫、會用力的跺腳拍手、會大聲的挪椅子、高聲講話……這是他們的年齡特點所造成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集體生活地進行。
?如何引導幼兒感知辨別生活中各種聲音,引發(fā)孩子關注周圍人與事物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呢?
我想這是需要我們教師下一番心思的。不僅僅是一次聲音的活動,每次教育活動對教師的教育能力和掌控能力都是一次考察和促進。我們要從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千篇一律,更不能生搬硬套,要充分考慮班級幼兒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特點,制定符合本班幼兒實際能力和需要的教育目標,并且在活動中善于利用教育互動中出現(xiàn)的閃光點,根據(jù)這些教育契機,靈活機智的調整教育方式,使活動進一步為幼兒的健康發(fā)展服務。
孩子們聽到的是身邊環(huán)境的聲音,我們需要的是傾聽孩子來自心靈的聲音。每一個單詞、每一句對話,都是一個教育的基點。一首和諧的樂章不正是由一個個平凡的音符譜寫而成的嗎?我相信,教師用心的傾聽一定能讓這個世界更加的和諧美好,讓我們的孩子唱響明天最美麗的歌謠!
小腳踏起來、說聲對不起
小腳踏起來
小班的小朋友不知道排隊,他們都愿意隨意走,在幼兒園里小朋友只有排隊走才能減少危險的發(fā)生。老師領著小朋友去上廁所,走的時候老師都會強調小朋友之間不能推,不能擠,一個接著一個走看著前面的小朋友走不能落下,下臺階的時候看腳下。走的時候還是有小朋友不看腳下,甚至還有在園里亂跑的。這時老師就會說:“小腳踏起來,踏!踏!踏!”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讓小朋友專心走,不再東張西望,小朋友就會看老師跟著老師做踏腳的動作,跟著老師走。
有一次,走在園里一群大雁從天上飛過,小朋友們抬頭看見了,高興地叫起來:“老師,有大鳥!”我們讓小朋友停住腳步看大雁,大雁排著整齊的隊伍飛過,我們對小朋友說:“大雁排著整齊的隊伍,小朋友和大雁比一比看看大雁的隊伍整齊還是小朋友的隊伍整齊?!毙∨笥褌冞@次排著整齊的隊伍回去了。也許有鮮明的對比孩子會進步更快。
說聲對不起
天氣冷了,許多小朋友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有的小朋友甚至戴上了口罩。有兩個小朋友的口罩是一樣的,開始時,我沒有注意到,直到穿衣服放學時,宋浩成小朋友拿著一個口罩給我看,另一個老師以為是張梓琪小朋友的讓宋浩成把口罩給張梓琪,但宋浩成說:“這是我的?!币婚_始老師并沒有看到他戴口罩,老師認為他在說謊,就對他說:“小朋友不能說謊,快把口罩還給張梓琪!”宋浩成依然堅定的說:“這是我的口罩!”老師有點生氣說:“不能說謊,快還回去!”宋浩成沒說話也沒有動,用哀怨的眼神看著我,我想起我好像把張梓琪的口罩放到她口袋里去了。我把張梓琪叫到眼前,讓她摸摸口袋,她從口袋里摸出了自己的口罩,我把兩個口罩拿一起對照,原來是一樣的,所以認錯了。宋浩成看到后哭了出來,我連忙把宋浩成拉到跟前跟他說:“對不起,老師錯怪你了,對不起,老師錯了?!蔽医o孩子擦擦淚,孩子破涕為笑,我也笑了。孩子很單純,我們不要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說聲對不起
天氣冷了,許多小朋友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有的小朋友甚至戴上了口罩。有兩個小朋友的口罩是一樣的,開始時,我沒有注意到,直到穿衣服放學時,宋浩成小朋友拿著一個口罩給我看,另一個老師以為是張梓琪小朋友的讓宋浩成把口罩給張梓琪,但宋浩成說:“這是我的?!币婚_始老師并沒有看到他戴口罩,老師認為他在說謊,就對他說:“小朋友不能說謊,快把口罩還給張梓琪!”宋浩成依然堅定的說:“這是我的口罩!”老師有點生氣說:“不能說謊,快還回去!”宋浩成沒說話也沒有動,用哀怨的眼神看著我,我想起我好像把張梓琪的口罩放到她口袋里去了。我把張梓琪叫到眼前,讓她摸摸口袋,她從口袋里摸出了自己的口罩,我把兩個口罩拿一起對照,原來是一樣的,所以認錯了。宋浩成看到后哭了出來,我連忙把宋浩成拉到跟前跟他說:“對不起,老師錯怪你了,對不起,老師錯了?!蔽医o孩子擦擦淚,孩子破涕為笑,我也笑了。孩子很單純,我們不要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不動聲色的鼓勵
記得剛開學,當許多孩子哭鬧時,希希卻一邊看動畫一邊笑個不停,一點也不要我們操心,可以看出他是個思維較活躍的寶寶,理解能力非常強。但在后來的日子里,我們卻發(fā)現(xiàn)他不太能接受別人,包括老師。當我們關心的問他要不要小便時,他總是逃避我們的目光,我看出了他對我們的不信任。在此之后,我更加細心地關注他,發(fā)現(xiàn)他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孤獨,我為此擔心。一次藝術活動中,我扮演年邁的老奶奶,表示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我引導和鼓勵孩子照顧我。這激起了孩子們的同情心,大家紛紛表示愿意幫我捶背、敲腿、扶我走路。我看到了希希躍躍欲試的神情,我不動聲色的喊了一名小朋友來表演,然后親了她一下表示感謝,可以看出希希的欲望更強烈了,這時我按奈住內心的喜悅,微笑地點了他的名字,他趕緊跑過來捏捏我的肩,我也抱著他親了一口,并說了謝謝,只見他喜滋滋地的走回了座位,我高興得在心里喊了聲“有門兒!”就這樣在我們不動聲色的鼓勵下,希希不再逃避我們了,他欣然接受了我們的愛,和我們的距離越來越近了。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我覺得當孩子到了陌生的環(huán)境中,我們要設身處地的體驗孩子的情感,理解孩子的處境,細致入微的觀察,多動腦,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會離“稱職的教師”越來越近。
口語游戲讓出游一路歡聲
春暖花開時節(jié),出游成了家長與孩子享受生活的首選方式。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不僅可以拓寬孩子的見識,豐富孩子的經(jīng)驗,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更能增進親子感情。
可是,出行難免舟車勞頓,車上的時間讓孩子覺得無趣,令家長傷透腦筋。顯然,車上不宜看書,更不宜蹦蹦跳跳做游戲。為了緩解孩子路途中出現(xiàn)的煩躁情緒,很多家長依靠各種電子產(chǎn)品幫助孩子度過長長短短的車行時光。大家都知道,行車途中使用電子產(chǎn)品,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無益。那么,怎樣讓孩子的車行時光快樂有益,讓出游一路歡聲笑語呢?不妨來玩玩口語游戲吧。
一、詞語數(shù)字反著說隨著車行前進,路上風景一路變換,稍縱即逝,孩子對很多景色或事物過眼即忘,錯過很多感知機會。這時,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看窗外風景,說出自己所見事物的名稱,互動進行“詞語反著說”的游戲。如,看見青山,孩子說“青山”,媽媽說“山青”;看見“火車”,孩子說“火車”,媽媽說“車火”;孩子說“陽光燦爛”,媽媽說“爛燦光陽”……孩子年齡小,可以試著將簡單的兩字詞語倒著說,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反著說的詞語字數(shù)可以逐漸增加;到了大班,可以用四字詞語或者短句。順說反說也可以由媽媽、孩子輪流進行。這樣的游戲,可以促進孩子集中注意力,訓練思維能力,也可以豐富孩子的詞匯積累,感受詞語變化的趣味。
二、車牌車型巧思維車行途中,會前前后后遇見很多同行車輛,引導孩子關注車輛信息,能獲得豐富認知。
認數(shù)字。對于年齡小的孩子,關注前行車輛的車牌號,是認識數(shù)字的好辦法,且能訓練快速識記的能力。對于年齡大的孩子,也可以嘗試簡單加減法游戲,或者編含有數(shù)字的游戲,如將“1368”編成“今天的早飯,爸爸吃了1碗粥、3根油條、6個包子、8顆榛子,爸爸是個大胃王”,嘗試數(shù)字與量詞的結合,與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增進趣味性。
識省份。車牌上的省份簡稱對于孩子來說是個新事物,引導孩子感知省份簡稱,并簡單豐富對該省份的常識,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如遇見“滬”的車牌,讓孩子說說全家一起游上海時的趣事,增加孩子對這個地區(qū)的印象。
賞車型。路上的車輛多,車型也豐富,根據(jù)出現(xiàn)在自駕車周圍的車型,可以引導孩子關注車子的牌子、款式、顏色等元素,并進行描述和比喻,還可以進行前后車型的比較,豐富孩子對車型的認知。
三、說說唱唱強語感在車子狹小的空間里,說唱是最為便捷的游戲方式。媽媽可以準備一些有趣的兒歌帶著孩子一起學唱,也可以玩手指游戲,和孩子互動學習。根據(jù)車窗外景色的變化,也可以引導孩子嘗試自己編兒歌,說些句式結構相似的短句,模仿熟悉的兒歌模式進行仿編,拓展課堂上的學習。也可以照著某首簡單歌曲的旋律唱歌,仿編歌曲,在說說唱唱中讓孩子感受語言創(chuàng)作的趣味,增進孩子學習的興趣。大班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建立良好的語感對小學學拼音尤為重要,媽媽可以讓孩子念出一首兒歌,將兒歌的每字每句拆成音節(jié)帶著孩子一起說。如“太陽當空照”。媽媽就說“t—ai、tai,y—ang、yang,太陽”,孩子也跟著說,直至完成整首兒歌。說唱的過程無需出現(xiàn)書本讀物,在語言互動中孩子能順利建立字詞發(fā)音的語感,為孩子進一步學習拼音做好準備。
四、交通標志保安全外出路上,交通路牌隨處可見。路牌上呈現(xiàn)出關于交通安全的各種知識,這些是豐富孩子交通知識的最佳載體。
識交通。車行時,帶著孩子一起看路牌當導航,解釋每塊路牌表示的意思,感受方向、路程的變化,并時刻提醒開車的家人。如看見“”標志,孩子會提醒開車的爸爸:“爸爸要注意,如果我們要直行就不可以在這條道上開哦!”如見到“”,孩子能提醒去哪里,該往哪個方向,還有多少距離需要轉向變速等,增強孩子的方向感和交通知識。
促安全。交通路牌中更多的是安全標識,讓孩子參與識標識,正確認知各種安全標識的顏色、形狀及表示的內容涵義,能樹立孩子的安全意識,也能擔任家長的安全監(jiān)督員,保障家長的出行安全。
爸爸媽媽們,車行一路,口語游戲玩起來,孩子的學習發(fā)展絲毫不耽擱,一路歡聲笑語,出游會變得更完美。
那一聲“活該”
今天在與孩子們一起學習散文《北風和小魚》的過程中,我在為孩子們講解完“活該”一詞的用法后,當我一轉身的一剎那,腳不小心撞到了磁性黑板的一個角時,我痛的一下子蹲了下來,摸住了被碰的腳,這時候,一聲刺耳的聲音傳了過來“老師,活該!”我咯噔一下,這是來自我可愛的孩子們的聲音嗎?而且還是我平時最喜歡的好孩子馬小龍的聲音嗎?而且,那特有的得意表情。誠然,運用詞很恰當,誰叫你不小心,活該碰著,可是從另一層意義上來講,老師碰疼了,你們就這樣高興嗎?我剛要發(fā)作內心的窩火,轉眼一想,他們畢竟是五六歲的孩子啊,借此機會,我為何不抓住這有利的時機,對孩子們進行正面的引導呢?
于是,平靜之后,我與孩子們進行了“活該”一詞的用法討論,“剛才老師不小心碰了腳一下,小朋友們用了一個,我們今天剛剛學到的一個詞語,“活該”,那就是說,老師不小心碰傷了,是活該。對啊,詞語用的很好,但是,小朋友們,當一個人因為疼而感到傷心時,再給他用上活該這個詞,好嗎?”頓時,剛剛孩子們的歡呼聲沒了,全體啞然了。“老師,對不起。”馬小龍走到我面前,看著我說。我是然,對孩子們說:“沒關系,老師很高興你們學有所用,可是剛剛老師聽到你們說活該,真的好傷心???”
就這樣,一場小小風波在不經(jīng)意間擦身而過,“童言無忌”,也許是我自己想太多了吧,但愿這樣的情形不再出現(xiàn),因為,作為孩子們的老師,我有責任讓孩子們學會正確用詞說話。(朱秀芬朱清霞)
在笑聲中飛走勞累
開學已一星期有余,那些新寶寶們已有一部分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每天早早來園,且還是一個人走上來的呢。可還有幾個性格較內向的孩子來園時哇哇的哭著。為了和孩子門盡早打成一片,為了讓家長們盡快舍去牽掛,我們兩位老師和生活老師一整天地泡在班上,給她們喂飯,帶她們游戲,哄他們睡覺,抱抱這個親親那個,不斷地哄啊講啊,講啊哄啊,.總之,想盡辦法讓孩子們開心.只到離園家長來接時看到一張張充滿稚氣的笑臉!!!
這幾天湊巧天又熱,有時一上午我們給孩子們喝上許多水但自己卻忘記喝水;午睡又是孩子哭鬧厲害的時候,老師安慰了這個躺下,又去拍拍那個孩子睡覺。等孩子都安靜地睡著了這時自己也真想躺下休息一下;不行。得又去給這個蓋蓋毯子,給那個摸摸額頭,生怕孩子著涼。一天和孩子們又蹦又跳,喉嚨都啞了,渾身腰酸背疼的,回家后就倒在沙發(fā)上。
但是,當我們看到孩子們第二天的情緒和表現(xiàn)時,我們很開心.。來園時聽到開心的說“老師,早上好”等,孩子們的禮貌、懂事和上課孩子們奶聲奶氣地唱著我愛我的幼兒園,念著幼兒園也是我的家的聲音真讓人陶醉、欣慰,這幾天來的勞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此時,真的好開心!!!這么多的孩子在短短的幾天里適應了集體生活,特別是那安靜地午睡。幾天來的勞累就這樣在笑聲中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