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托班寶寶自主學習
發(fā)布時間:2021-09-10 寶寶班教育筆記 托班教育筆記 幼兒托班教案托班的幼兒都是2~3歲左右的孩子。剛進小托班時,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腳亂中度過的:這邊剛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邊那個已經(jīng)尿褲子了;前面的喂飯的勺子剛拿到手中,后面的已竟在你背后吐了起來;這頭剛拉開一對打架的幼兒,那頭的孩子臉上又多了兩排牙齒印。那些日子我真恨不得一個人掰幾幾個人來用,兩只手根本不夠使喚,頓時覺得自己是那么笨手笨腳。后來老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地給我鼓勵與支持,在她們的幫助下我慢慢地領悟到很多竅門。
在接觸二期課改后,這才使我從根本上改變了自己對學前教育的一些片面認識和看法,使我認識到只有轉(zhuǎn)變學習方式才能真正地為孩子提供、創(chuàng)設出發(fā)現(xiàn)、探究、學習的機會與空間。新課程中指出:主動性是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而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內(nèi)在需要之一則是學習的興趣。因此,遵循幼兒的興趣,讓孩子主動學習、主動發(fā)展。而針對托班的幼兒,對于孩子的主動性我是這樣培養(yǎng)的。
幼兒園托班教育筆記一、創(chuàng)設活動環(huán)境,萌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愿望。
一學期的幼兒園托班教育使我認識到要激發(fā)托班幼兒學習主動性并不能從責任上來要求幼兒,而應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創(chuàng)設一種適宜的、主動的活動式環(huán)境。0~3歲幼兒已有嘗試并探究周圍環(huán)境的行為,他們的學習經(jīng)驗是在感知、操作、探究中積累起來的。因此,為了滿足孩子的探究行為,我在活動室中創(chuàng)設支持性、可選擇性的環(huán)境,使其得到充分的活動。如,為滿足孩子操作、擺弄的需要,我們開辟了發(fā)展精細動作的“拼拼玩玩”、“我愛小動物”等區(qū)角,并在里面擺放著孩子隨時可取的玩具,讓他們進行串珠、敲球、扣紐扣、蓋瓶蓋等游戲。這些在孩子看來是玩具的學具,每一件都滲透了一定的層次性、多功能性和不確定性。在孩子主動探究的基礎上,隱含了讓孩子“開竅”的教育作用。
幼兒園托班教育筆記二、保護好奇心,引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孩子天生就好奇好問,而正是在興趣和好奇心的驅(qū)使下,產(chǎn)生了“我要學”的愿望,并提高了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使活動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橡皮泥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玩具材料。一開始,我就將橡皮泥放在區(qū)角中供孩子自由、任意地玩,他們也玩得不亦樂乎。有一天,唯唯在桌子上搓橡皮泥,忽然,她驚喜地告訴我:“老師,小面條!”真的,在她的手中是一根又細又長的“小面條”了啊。于是,其他孩子也紛紛學起她做起面條來。我又及時提供了盤子,鼓勵孩子們產(chǎn)生給娃娃家的娃娃燒面條的快樂情景。
橡皮泥可塑性大、多變的特點讓孩子喜歡。因此,在玩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產(chǎn)生各種想象。而做小面條正是孩子學習“搓”這一動作的一個切入口,老師提供的餐具也為情景開展創(chuàng)設了條件,讓孩子的興趣得到提升,自主產(chǎn)生了要“給娃娃燒飯”的愿望,并又成為以后學習團、壓等動作的切入口。讓孩子在情景中學習、在情景中探索,激起孩子“我要學”的愿望。(迷你日記網(wǎng) w286.cOM)
作為教師,要去發(fā)現(xiàn)、接納、欣賞、引導孩子的自主行為,從而使他們獲得滿足,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給孩子留下一個求新、求異、豐富而廣闊的天空,促使他們主動地學習,快樂健康地成長。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讓寶寶在家務勞動中學習
推薦勞動給衣服顏色分類
情景:今天要洗衣服了,首先把所有紅顏色的衣服放進洗衣機的大嘴巴里,然后是黃色的,再是白色的……貝貝興奮地按媽媽發(fā)出的指令在那里一絲不茍地忙乎。
提示:這是寶寶最喜歡干的工作,還可以做的是把晾干的衣服分類等等。
讓寶寶興奮的事情不僅僅是認識顏色,更重要的是他能夠按照某種秩序給家里的事物分類。能夠幫父母做一些“大人的事”,這會給寶寶帶來自豪感和自信心。他會逐漸明白,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有自己的任務。
推薦勞動
把面粉放進盆里
情景:媽媽打算給妮妮做面食吃,就讓她用小勺子把面粉盛到盆里面。妮妮高興極了,可起初小勺子里的面粉不知怎么總是撒落在盆外。經(jīng)媽媽指點后,面粉竟然就乖乖地都到了盆里。
提示:這項勞動并不容易,因為寶寶必須集中注意力,讓小手的每一個動作都準確到位,才能避免輕飄飄的面粉撒得到處都是。這是對寶寶眼睛和手指協(xié)調(diào)性非常好的鍛煉。
在讓寶寶做這項勞動時,兩個容器不要放得太遠。在寶寶一勺一勺運送面粉的過程中,其實一堂關于“數(shù)量”的入門級課程也在悄悄地進行中。
推薦勞動幫媽媽準備午餐
情景:該做午飯了,悠悠最喜歡吃番茄炒蛋了,媽媽讓悠悠先拿2個西紅柿,再拿3個雞蛋。然后媽媽問悠悠:“雞蛋和西紅柿兩樣東西放在一起共有幾個?”悠悠很快地回答:“10個!”
提示:其實3歲的寶寶在喊出“10個”的時候,對數(shù)量并沒有明確的概念。這樣的回答只代表著:寶寶已經(jīng)餓了!不過如果寶寶經(jīng)常參與這樣的“飲食計劃”,也就會越來越容易建立起數(shù)量概念。譬如可以經(jīng)常帶他數(shù)西紅柿、青椒或豆角,寶寶就會很快告別小手指,靠眼睛來確定數(shù)量了。如果媽媽每天帶孩子參與備餐工作,那就根本不用買那些學習數(shù)數(shù)的玩具了。
推薦勞動
使用迷你吸塵器
情景:那天,媽媽正準備用迷你吸塵器把沙發(fā)清潔一下,見豆豆看著吸塵器在發(fā)呆,就讓豆豆一同參與。這可是媽媽允許豆豆使用的第一件家用電器,簡直太棒了!豆豆太渴望知道這個“小胖子”究竟是怎樣工作的,連“嗡嗡”的噪聲也不能阻擋他探索的熱情。
提示:學習使用吸塵器等小家電,是為了幫助寶寶感受控制事物的能力,而不是希望這個孩子能夠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在這個過程中,能逐步增長寶寶的自我意識。
推薦勞動
清空洗碗機中的碗
情景:晚飯后,媽媽用洗碗機將餐具清洗后,和往常一樣,讓雯雯把餐具從洗碗機的肚子里掏出來。雯雯拿時格外小心翼翼,然后還把盤子和盤子放在一起,杯子和杯子放在一起。
提示:這是鍛煉寶寶集中注意力的一項練習。雖然這種小心翼翼的狀態(tài)在生活中不會處處使用,但是如果經(jīng)常性地鍛煉,對寶寶的專注力和控制力是很有益處的。
托班:愛咬人的寶寶
隨著入園孩子的增多,我們老師的工作也忙了起來,對孩子的照顧有點分散,一不注意就發(fā)生意外,這不我們班的許淑威小朋友咬人的習慣又發(fā)生了,她咬著張卜文小朋友的臉了,還有明顯的牙印,發(fā)現(xiàn)后趕緊拿了塊涼毛巾給他敷上,連續(xù)敷了幾次后,發(fā)現(xiàn)輕點了后,又給他抹上香油。下午放學時,還有輕微的牙印,于是我把雙方的家長都留了下來,許淑威的奶奶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趕忙給張卜文的媽媽道歉。我也不好意思的說:對不起,沒看好孩子,讓孩子受傷了。張卜文的媽媽是個很通情達理的人說:沒事的。我聽后感覺更不好意思了。事后許淑威的媽媽也打電話來道歉,說給老師添麻煩了,我說沒事,是我們沒看好孩子,孩子小還不懂事。還要感謝張卜文媽媽的寬宏大量。
通過這件事
,讓我們知道老師責任的重大,眼睛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每一分鐘,保證孩子在學校的安全,還要請各位家長多多支持我們的工作,與我們多溝通,交流。在這里還要再次的感謝張卜文媽媽的理解。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通過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關注、引導,我們的寶貝許淑威也改掉了咬人的不良習慣了!
讓我感動的寶寶
班里有個男孩子G,平時很調(diào)皮,但很聰明,也許是聰明的孩子大多都調(diào)皮吧。這個孩子雖然調(diào)皮,但卻非常的懂事,愛自己的家人。有一次吃水果,每人兩個小橘子,等發(fā)過一圈后,我發(fā)現(xiàn)G的橘子沒有了,我就問他,橘子呢?他說:吃完了,我也沒有多想。等到中午睡覺的時候,給孩子們脫衣服,在給G脫衣服的時候,我看到他的上衣口袋里鼓鼓的,就問他:這是什么?他說;沒有什么。我說:給我看看。沒有辦法,他只好把口袋里的東西掏出來,我一看,是上午發(fā)的小橘子。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問他:老師發(fā)給你的橘子為什么不吃而要放在口袋里呢?他張口就說:我想拿回家里給媽媽和爸爸一人一個。聽了他的話,我突然很感動。想一想現(xiàn)在的孩子們,在家里吃的什么都是最好的,長輩們都把最大的蘋果最好的肉送到嘴邊,讓他們覺得都理所應當,一點都不知道感恩,可小G卻能夠在吃東西的時候想著自己的爸爸媽媽,我真的覺得這很難得。我們教孩子們《弟子規(guī)》,他們會背誦,卻不能說出每句話的含義,但今天,小G卻用行動告訴我他做到了《弟子規(guī)》中所交給孩子們的孝敬父母的道理。我很欣慰,這更加堅定了我要把《弟子規(guī)》的真諦教給孩子們的決心。他們都是可愛的,都是善良的,都是純潔的,我一定會用美好的一切將他們的幼兒園生涯填滿。
“小班長“的魔力讓寶寶變得更棒
甜甜是個比較愛哭的孩子,還記得去年每到午睡的時候他都會拉著我們的衣角掉下幾滴淚來。非要你抱一抱,哄一哄他才會止住淚水睡著。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甜甜變了,不僅早上能自己走進班級愉快的和我們問好。午睡時也不纏著我們,自己蓋好小被子安靜的入睡。
他奶奶也向我們反映,不知怎么回事甜甜好像一下子長大了許多,在家里不僅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而且家里來了客人他都會搶著招待他們,給他們倒水。
是在什么時候,甜甜產(chǎn)生了這些變化呢?仔細想了想好像是從我們班級有了小班長制度之后,每次邀請小班長的時候,甜甜都會瞪大眼睛期盼著。而當他當上小班長之后,以前那個愛哭的甜甜就不見了,變得自信有主見。會幫著老師檢查小朋友的鞋子有沒有穿反
,會糾正小朋友的不良坐姿等等,也許是小班長這個職務讓我們的甜甜在潛移默化下產(chǎn)生了變化。
因為我們的小班長是要輪流的,今天這個孩子做了小班長,明天就會重新請一個沒有做過小班長的孩子來做一做小班長。因為有這樣的輪替孩子們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diào)動了起來。再加上小班長是孩子們自己推選的,孩子們在推選小班長的時候都要講出為什么選他的理由。漸漸地孩子們知道怎么樣才能當上小班長,慢慢的孩子們的行為也就發(fā)生了改變。
現(xiàn)在每天做完早操孩子們就會提醒我,老師今天你還沒有請小班長呢?看來“小班長“的魔力可不小啊!我得好好利用一下這個魔力讓我們的寶寶變得更棒!
小班寶寶學跳繩
當我們還在做操的時候,拉拉拉著我的衣服對我說“周老師,我要跳繩?!睂τ谛“嗟挠變簛碚f,跳繩是一項比較難的技能,跳繩需要眼、手、腳、身體各個部分的共同配合才能夠跳的起來,這就要考驗幼兒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了,所以對于拉拉提出跳繩的想法,我存在著一絲猶豫。我說:“先做操,我去找找有沒有繩子,有就玩,沒有就不玩了?!彼泵忉尩溃骸坝械挠械模覄偛趴匆娪欣K子的?!蔽乙仓烙欣K子,我把有繩子的框拿過來說,認真做完操,等等就玩繩子,好嗎?”他很開心的點點頭。
拉拉以前早操一動都不肯動,現(xiàn)在的他,基本上每天都能夠做操,而且是快樂的做操,雖然動作不規(guī)范,節(jié)奏跟的也不好,但是他十分樂于參與活動,與大家一起做操做游戲,這是很大的進步。
早操結(jié)束以后,我挑選了兩種玩具,一是繩子,二是長繩毽子,因為大多數(shù)的幼兒都不會跳繩,所以提供兩種玩具供他們選擇,我想,今天就讓他們感受一下跳繩子的感覺吧。
我示范了一下正確的跳繩方法,我以為至少有一部分的孩子會選擇玩簡單一點的長繩毽子,但是所有的幼兒都選擇了玩繩子。他們都不會跳繩,但是對此充滿了興趣,動作很笨拙的一遍又一遍的嘗試起了跳繩。這個現(xiàn)象讓我進一步了解,孩子們都喜歡具有挑戰(zhàn)的事物,即使是小班的孩子,也不例外,我以前一直認為他們的能力比較差,對太難的事物不會太感興趣,原來不是這樣,他們喜歡挑戰(zhàn),他們也喜歡在困難中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如何讓寶寶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4歲孩子在成人的教育下,一般都會說“謝謝”、“你好”、“再見”、“請”等禮貌用語。
活潑一點的孩子還會主動跟熟人打招呼。
但有的孩子比較膽小害羞,不愿意主動向人問好,有的孩子甚至見到陌生人時,總想躲到媽媽的背后。
這時家長不要硬拉出孩子,讓他叫“叔叔”“阿姨”,應該首先去除他膽怯害羞的心理。
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經(jīng)常帶孩子拜訪朋友、鄰居等,邀請親戚和鄰居家的孩子來家里玩,讓孩子做主人招待小客人,這樣可以逐漸幫助他變得大膽勇敢一些,增強交往的能力。
同時,教孩子怎樣禮貌地對待客人,如給客人東西時要說“請”,客人離開時要說“再見”,接受客人的禮物時要說“謝謝”。
當家長送孩子時,孩子忘了向老師和小朋友問好,應該提醒他;接孩子回家時,不要急急忙忙拉著孩子就往外走,應該等待孩子向老師和小朋友們告別以后再走。
還要教育孩子,如果不小心碰壞了別人的東西、踩著別人的腳,讓別人不高興時,要說“對不起”。
如果別人向你道歉時,你就要說“沒關系”。
會使用禮貌用語,代表著有良好的教養(yǎng)。
家長平常說話時,要注意講禮貌。
當孩子幫你做完事后,別忘了說聲“謝謝”;對孩子提要求時,使用“請你……”的句子;當你要打斷孩子的活動時,說“對不起”或“你能不能……”孩子在家里經(jīng)常聽到禮貌用語,自然而然就會說了。
家長以身作則,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許有的家長會問:“對自己的孩子,還需要這么客氣嗎?”他們認為禮貌只是對客人而言的,其實不然,禮貌用語表示對人的尊重,你能夠尊重客人,為什么不能尊重自己的孩子呢?
讓我們的寶寶“心靈手巧”
在今天的親子班活動中,我為寶寶們準備了帶蓋的瓶子。讓寶寶學習擰的技能,并在瓶子里放入一些小珠子,小豆子讓他們倒出來后再裝回去這些活動不但可以讓寶寶拇指和食指的配合得到鍛煉,而且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開開心心環(huán)節(jié)中,我提供給寶寶廣告紙讓他們撕。這一活動是對寶寶手指靈活度和精練動作的訓練。教會寶寶把撕碎的紙朝空中拋灑,因為丟紙游戲不公訓練手部動作,還能刺激禮堂追蹤發(fā)展。但在活動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講解這些游戲的目標還不是很清晰,導致家長在指導的過程中態(tài)度也不夠積極。寶寶們大都沒有學會向上拋的動作,有個別寶寶直接就將籃子里的小紙片就倒在了地上。當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就又重新說了一次活動的目標,家長們才得以明白,活動的效果就好多了。
因此在每次活動結(jié)束前我都對家長進行指導,提出要要求。讓他們在家時可以有明確的目標和方法對寶寶的游戲活動進行正確的指導。如這次親子活動結(jié)束后,家長們在家也可以準備一些課堂中的物品讓寶寶玩??梢宰寣殞毚蜷_裝玩具的小盒子,把玩具拿進拿出。也可以從瓶子里倒出東西,再放進去這樣寶寶不公會用眼睛看,而且還會用手去指。這時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認知能力就會有很大程度的進步。
新學期:如何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時間飛逝,轉(zhuǎn)眼暑假已接近尾聲。在學校即將開學的現(xiàn)在,寶寶也該入園開始學習生涯,如何引導初入園的孩子邁好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孩子哭鬧不肯入園怎么辦?家長如何冷靜應對孩子在園期間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等一系列狀況?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有個適應的過程,特別是那些從沒有離開過父母的孩子,想第一天就快快樂樂地上幼兒園是不太可能的,要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父母是需要動動腦筋的。作為家長千萬不能采取強制手段,要顧及孩子的感受,慢慢引導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試試這幾招,也許會幫助家長和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適應期。
一、緩解分離焦慮
家長應試圖改變關注孩子的方式。以前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孩子生理的需求,現(xiàn)在就要多關注一些心理需求,這時候把我們在生活照料中形成的那種快速反應,就是說水、吃的、大小便生活照顧上的這種快速反應要收一收,讓孩子學會自己的這種能力以后,我們引導他做更多的游戲,幫他學會應付困難,孩子掌握了能克服困難的那種品質(zhì),是入園的準備工作之一。
發(fā)展孩子的同伴??梢园研』锇檎埖郊依飦?,這樣會在相對放松的環(huán)境下為孩子建立伙伴關系,這種伙伴到幼兒園去可以形成他一個很好的依托,就是說兩個孩子之間會相互照顧,因為他們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下熟悉起來的,在這個新環(huán)境下如果其他的安全感還沒完全建立起來的時候,這個孩子、這個伙伴就是他建立安全感的一部分。
媽媽可以跟老師商量,把孩子平時喜歡的東西帶到幼兒園里,以減輕孩子的不安全感。二、順利度過適應期
送孩子態(tài)度堅決
當老師接過孩子以后,父母最好馬上離開,不要在幼兒園逗留,更應避免出現(xiàn)孩子在里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況。有的父母離開后,又偷偷回來看孩子,一旦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也在園內(nèi),定會產(chǎn)生依賴情緒。有的甚至會因此而哭鬧,拒絕參加任何活動。請相信,老師肯定會盡職盡責地帶好每一位孩子。父母們,請克制自己的感情,送孩子入園時態(tài)度要堅決。請記?。耗阈能浀谋憩F(xiàn)只會導致孩子變本加厲地哭鬧。高高興興地送、高高興興地離開,才是明智之舉。
盡量早接孩子
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人,獨自一人來到陌生的集體中,而且一呆就是一整天,這時他心里也許會委屈地想,是不是父母不要我了。為了減少剛?cè)雸@時的恐懼心理,在第一個星期可以稍微早點接孩子,讓他感受到父母并沒有忘記他?;丶衣飞?,最好用關愛的語言與孩子交流,詢問他在幼兒園進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動,分享他的快樂,使他從內(nèi)心感受到被愛。
幫老師多了解孩子
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父母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便于老師更多地了解孩子,更好地照顧孩子。例如,有的孩子一哭鬧就要小便,有的孩子要成人摸著耳朵才能入睡等等。另外,最初父母最好堅持接送孩子入園,鼓勵孩子積極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做好精神準備
首先,要讓孩子充分了解幼兒園不僅有游戲還有其他活動,但活動時間有一定限制。其次,不要將幼兒園描述的過于理想。老師人數(shù)畢竟有限,要同時照顧很多孩子,難免出現(xiàn)不周到的時候。如果孩子覺得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很大,就會產(chǎn)生失落感,從而引發(fā)哭鬧等行為。再次,父母應積極地與老師溝通聯(lián)系,了解孩子在幼兒園時的狀況,幫孩子輕松度過分離焦慮階段。
提高孩子身體免疫力
提醒孩子多喝水,養(yǎng)成隨渴隨喝的習慣。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尿液不是清亮透明的,就更要注意讓孩子多喝水了。如果孩子一開始不喜歡喝,可以一次少喝點,一天多喝幾次。如果孩子生病了就接回家積極治療,但痊愈后還應該堅持送到幼兒園。這是一個增強孩子的適應性和抵抗力的過程,只是再回幼兒園的時候,要跟老師密切溝通,讓她知道孩子最近的情況,并加強保育工作。避免包辦代替,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事,不要怕他做錯。鼓勵孩子什么都要吃,保證營養(yǎng)均衡。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了配合幼兒園的生活,即使節(jié)假日也要堅持早睡早起,不要打亂孩子的生活習慣。堅持鍛煉身體,經(jīng)常帶孩子做些適當?shù)南捏w能的運動,不能總是“靜坐”。三、家長要調(diào)整心態(tài)
不要把孩子的哭鬧看得太嚴重
有很多孩子分離時哭得淚人一樣,而在家長離開他的視野之后,很快就又開心地玩了起來。那些面露不忍,一步三回頭,甚至抱了孩子離開的媽咪,她們的孩子往往哭鬧的時間更長一些。為什么會這樣呢?要知道,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直接看到的是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他們發(fā)現(xiàn):哦,我一哭,媽媽就能多和我呆一會兒!結(jié)果,媽媽的猶豫變相地獎勵了孩子的哭鬧,他當然越哭越起勁了。既然知道了其中的奧妙,那么媽媽應該理性地處理這個問題。首先,要認識到從家庭走向幼兒園,孩子面臨的是什么樣的問題,然后大人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把孩子剛進入幼兒園的表現(xiàn)看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步,平靜而理性地對待這個問題。
以正確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孩子入園之初,家長想了解孩子在園表現(xiàn)時,可以向老師提問,或查看幼兒園的家園聯(lián)系簿,幼兒園也應該主動向家長說明孩子的情況,但家長最好不要一見到孩子便立刻問長問短,顯得格外焦慮。曾經(jīng)有一位小朋友,適應得比一般孩子慢。后來和家長聊起來,才知道原來孩子的奶奶很不放心,每天孩子回到家,媽媽都要當著孩子的面給奶奶打電話,報告孩子今天哭了沒有,看上去情緒是否低落等。家長如此緊張,對幼兒園如臨大敵,家長的這種焦慮情緒當然會傳染給孩子,進一步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
讓孩子堅信上幼兒園是他的責任
當孩子在家哭鬧,不想上幼兒園時,如果您確信這只是孩子不適應的反應時,可以淡然處之。入園期間,媽媽可以多陪陪孩子,與孩子多一些身體接觸和撫慰,但一定不要隨便哄孩子說:“好好好,我們明天不上幼兒園?!眿寢尶梢院唵蜗蚝⒆诱f明:“寶貝長大了,該上幼兒園了,就像媽媽上班一樣?!比缓缶娃D(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對上幼兒園的問題不再討論,也不深究。這樣的態(tài)度,會讓孩子認識到,媽媽的決心不是哭鬧可以改變的。這種處理方式反而能縮短孩子哭鬧的時間,減少大人孩子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