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咀嚼
發(fā)布時間:2021-09-01 怎樣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筆記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吃午飯時,托班老師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嬰兒不會咀嚼。據(jù)有些家長反應(yīng),孩子長這么大從未吃過干飯,一直吃流質(zhì)和半流質(zhì)食物。殊不知,充分的咀嚼對于孩子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充分的咀嚼可以促進口腔,特別是牙齒和牙齦的生長發(fā)育,保持口腔、牙齦、舌部的清潔和健康,降低齲齒的發(fā)病率。充分的咀嚼能刺激口腔產(chǎn)生唾液,唾液中的消化酶有利于食物消化,使食物中的營養(yǎng)素得到更為充分的吸收,增強孩子的體質(zhì)和抗病能力。另有資料顯示,充分的咀嚼能使孩子獲得情緒上的滿足,緩解緊張的心理。充分的咀嚼能促使面部肌肉的運動,有利于面部肌肉的發(fā)育。充分的咀嚼還能增加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為腦組織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促使孩子的智力發(fā)育。相反,如果進食時沒有充分的咀嚼,中樞神經(jīng)就缺乏應(yīng)有的刺激信號,孩子常常因飲食過度而導致肥胖。
鑒于此,從孩子添加輔食起,家長就應(yīng)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生長發(fā)育情況,提供各種具有適應(yīng)硬度的食物,教會孩子咀嚼。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讓孩子學會“感激”
今天是維維的生日,她媽媽帶來了大蛋糕,讓維維在幼兒園過生日。當我打開蛋糕時,孩子們情不自禁地拍起手來。我先請小朋友為她唱生日快樂歌,然后再請每個小朋友對維維說一句祝福的話,維維有禮貌地一一表示感謝。接著,我們點蠟燭、吹蠟燭,分蛋糕、吃蛋糕??粗⒆觽兛鞓返臉幼?,我問:“過生日開心嗎?”孩子們的答案是一致的—開心”?!澳敲茨銈冎朗裁词巧漳?”炳炳說:“我出生的日子就叫生日?!蔽覇枺骸澳敲词钦l把你們生出來的呢?”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媽媽!”有的小朋友接著說:“寶寶在出生前住在媽媽肚子里,寶寶越長越大,媽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薄皨寢尪亲哟?,做事情不方便,肚子大了會很累的?!蔽艺f:“小寶寶越長越大,在媽媽的肚子里住不下了,媽媽就要把他生下來。媽媽生寶寶的時候,肚子會一陣一陣地疼,疼得直冒汗。媽媽千辛萬苦把寶寶生下來,自己累得要休息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fù)體力?!苯又矣謫枺骸靶殞毧砍允裁撮L大的?”這時琪淇說:“吃媽媽的奶?!薄皩ρ?,媽媽每天都要喂小寶寶奶吃,夜里也要起來喂,媽媽辛苦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辛苦?!薄皩殞毘粤四桃惶焯扉L大,慢慢地會抬頭、翻身了,會坐了,會站了,會走路了,要上幼兒園了……媽媽要照顧寶寶,還要工作,真的很辛苦,但媽媽覺得很幸福,非常愿意照顧我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呀?”欣欣小朋友說:“因為媽媽愛我們。”我說:“對,一個人只要有了愛,就愿意為對方做很多事,付出很多?!?/p>
接著,孩子們想出了許多愛媽媽的方法。如:我要讓媽媽開心!我要給媽媽買禮物;我要幫媽媽做家務(wù)等等。
讓孩子心存感激,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正是我們所期望達到的教育目標。抓住過生日的契機,讓孩子們學會感謝吧!我想,只有當孩子們能深刻地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時,他們才能真正做出愛父母的舉動來。
讓孩子學會獨立
大班很多孩子現(xiàn)在都很自立,大多數(shù)都能自己穿衣、吃飯,但班里還是有很多孩子家長還是太溺愛、嬌慣孩子。
這就使有些幼兒對家長、對老師很依賴,不愿動手去做,只想依靠別人。
韓嘯就是一個特別嬌慣的孩子。
記得韓嘯的奶奶和我說過:“韓嘯在家的時候,衣服都是爸爸給穿,吃飯等都是爸爸給喂”可是,在幼兒園里,孩子那么多,老師有時照顧不過來,像韓嘯這種情況,如果在學校也和在家一樣,老師就會忙不過來,那豈不是“天下大亂”,再說,如果真那樣也會感冒的。
再舉個韓嘯的例子吧!每次孩子們吃飯韓嘯都是說:“我不吃,我不吃,我在家吃了,我飽了……”等等話語。
我知道他怕麻煩,因為在家吃東西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爸爸或爺爺奶奶喂他。
看到韓嘯這樣,我只能哄著他吃,鼓勵他,但是我都是讓他自己使用勺子,就是為了鍛煉他的小手能力。
看到即將入小學的他我們老師也很著急,所以我們就與家長溝通,幸好家長也能聽取我們老師的建議與我們配合,我們教師也會在幼兒園多教導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大孩子了自己的事情應(yīng)該自己做,我們也會給他講一些關(guān)于這方面的故事,再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開導他。
通過這一個多月的努力,在幼兒園里他也不用教師幫他穿衣服了,也不是最后一個穿完衣服的孩子了。
通過韓嘯這幾件事,我認為孩子的一些壞習慣是可以改正的,給孩子一些時間,讓孩子自己動手,發(fā)現(xiàn)小手的奧秘,懂得小手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讓幼兒真正的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讓孩子學會感恩
上周班里感冒的小朋友特別的多。晨間談話的時候老有孩子咳嗽,不知道是真咳嗽還是起哄。我靈機一動就問孩子們:“當你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你喂藥,給你做好吃的,說過謝謝的小朋友有嗎?有的請舉手?!苯Y(jié)果,舉手的只有兩三人。雖然不確定是真的還是假的,我還是表揚了他們。我又問孩子們:“有誰也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過事呀,請舉手?!苯Y(jié)果,沒有一個小朋友舉手的。
這樣的結(jié)果是我意想到的:現(xiàn)在的孩子對于父母爺爺奶奶給他們的愛,懂得多少?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處于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位置。對于父母的辛勤付出,他們能體會多少呢?
所以我就要求孩子們:每周最少要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為自己做的事情說三次謝謝;每周至少擁抱爸爸媽媽一次;每周至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我想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更懂事、更懂得關(guān)心人。也更有禮貌。
讓我們的孩子都能體會到父母的恩情,爺爺,奶奶的恩情,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體會真情,孩子就會變的越來越懂事,與父母的距離也越來越近,我們的世界就會變的越來越美好。
讓孩子學會摔倒
小游戲,我喜歡
在幼兒園里,除了正常的教育活動外,還有許多縫隙時間,如:餐前、餐后、活動前、活動后、起床后、喝水后等等。在這些縫隙的時間里,我總喜歡和孩子們玩一些動手動口的游戲,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們的心理需求,又保持了雙手的衛(wèi)生,更避免了孩子們相互打鬧的現(xiàn)象。
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無論何時都要讓孩子們有事可做,讓每一件小事都變成對孩子的一種培養(yǎng),一種鍛煉,大大減少了幼兒因無所事事而出現(xiàn)的不良生活行為。孩子們對這種小游戲都樂此不疲。這樣,既避免了時間的浪費,又鍛煉了孩子們手指的靈活性,開發(fā)了大腦。
讓孩子學會摔倒
今天戶外活動時,我們正在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孩子們跑來跑去別提多高興了。突然“砰”地一聲,原來是李樹祥小朋友摔倒了,只見他整個身體趴在地上。我趕緊跑過去把他扶起來,只見他的頭上起了一個大包,嘴角也破了一點皮。
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生成課題。于是,結(jié)合李樹祥事件,以“保護自己”為題展開活動。
首先,我讓孩子們觀看跆拳道、摔跤及武術(shù)運動,也就是要讓孩子們先學會被摔、學會保護自己。
其次,學習自我保護的簡單方法,尤其要注意避免頭、關(guān)節(jié)等重要部位受傷。
在一日活動中,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應(yīng)是孩子們在人生路上的重要一課。
讓孩子學會愛人
有好多的家長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會體貼人",我想這是大都獨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來就不會關(guān)愛別人嗎?我想不是的。是我們的家長在"無私奉獻"中,放縱、滋長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絕大大都父母除開要求孩子學習好,就再也沒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動做一些家務(wù),父母也總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著碰著。有些父母時常說:我只要孩子過得好,并不求他給我回報。這樣的"關(guān)愛",這樣的"無私",早就讓我們的孩子習氣了。
其實,愛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交流。讓本身的孩子也來愛本身吧,從一點一滴做起:為父母獻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熱茶……讓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體貼。讓藐小的體貼成為習氣,讓愛的交流成為時常,也讓本身去享受孩子的體貼。
讓本身的孩子來體貼本身,敬服本身吧,讓這份愛也成為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因為,一個人會愛本身的父母,未來才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讓孩子學會交往
這天,我剛把積木發(fā)完。文文就跑來尋求幫助:“老師,宇飛搶我的積木了!”我來到宇飛面前問道:“宇飛,你搶文文的積木了嗎?”“我又還給她了?!庇铒w膽怯的說?!耙院蟛荒軗屝∨笥训姆e木,知道嗎?”“知道了?!?/p>
我剛想走開,繼而覺得不妥,于是我蹲下身來,摟住宇飛的肩膀,問道:“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么要拿別人的積木?你自己不是有嗎?”“我少了一個車輪?!庇铒w不高興的說。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輛小汽車,只缺一個車輪。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樣子對他說:“老師教你一個辦法,你照老師的辦法去做,一定會得到一個車輪!”宇飛饒有興致的把耳朵湊過來。聽了我的“秘訣”,他就高興的點點頭,來到文文面前說:“文文,我的小汽車少了一個車輪,你能借給我用用嗎?我用完了會還給你的!”文文看了看他手中的小汽車,爽快的答應(yīng)了。
這件事使我想到,教師們在處理各種事情時,僅僅充當一個公正的老師是不夠的,而利用一切機會教孩子與人交往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讓孩子學會“慢”一點
寶寶時不時出現(xiàn)急躁、不耐煩等情緒反應(yīng),完全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成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差的寶寶呢。只不過相對于成人來說,寶寶的表現(xiàn)更為坦率和不加掩飾而已。
寶寶性子急,做什么都“雷厲風行”,可能會造成一些麻煩,也容易出現(xiàn)一些失誤,但如果媽媽急著糾正,方法方式不對,很容易對寶寶造成傷害,如何正確引導性急的寶寶,讓寶寶“慢”一點,謹慎一點,則是一項技術(shù)活。
寶琪媽媽:不懂調(diào)節(jié)自我情緒讓孩子愛著急
主角:寶琪 年齡:2歲 性別:調(diào)皮可愛的小姑娘
媽媽講述:寶琪是個急性子,我常常和她說“等一下,要有耐心”。久而久之,有什么不能馬上滿足她的,我就會說,“等一下,要有什么呀?”寶琪會回答:“耐心~~”有時她急得不行,就會跺著腳回答“耐心!耐心!耐心??!”不管怎樣,她已經(jīng)大概知道了,媽媽說“等一下”就意味著她不能馬上得到,有時等不及她就會自己找別的東西玩了。
幼兒期的寶寶,出現(xiàn)急性子、沒有耐心的情況是很正常的,特別是那些還不太會說話的孩子,因為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當父母無法正確解讀其手勢及需求的時候,常常使他們顯的急不可待,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還比較差,不知道該如何排解自己這種不滿的情緒,往往只能通過哭鬧、發(fā)脾氣甚至摔東西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不滿。
琪媽引導方案
延緩滿足
在寶寶提出要求的時候,如果你認為這是無理要求(但是要站在寶寶的角度考慮),就設(shè)法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如我們家寶琪要吃蘋果,我就會說:“你先等一等,媽媽去洗蘋果,洗了才能吃,不然細菌會跑到寶琪的肚子里去哦!”剛開始延遲滿足時,我遲個5秒、10秒給她,慢慢增長時間,不過這種等待要相對合理些。
冷處理
當寶琪因為挫折而顯得十分急躁時,我們就先假裝沒有注意她(在心里關(guān)注),讓寶琪宣泄情緒的同時逐步意識到這樣的行為不受歡迎。
小瓶子媽媽:“肝常有余”讓孩子性子急躁
主角:小瓶子 年齡:1歲 性別:心急的小男孩
媽媽講述:周末從外面回到家,小瓶子就急著要喝奶,我趕緊飛快地去沖奶粉,但小瓶子還是急得哇哇地哭個不停,聲音又響又尖,隔壁鄰居都聽得一清二楚。沖奶粉也需要幾分鐘,于是我倒了一點水給他喝,想先緩和一下他的情緒。結(jié)果小瓶子剛吸了一口奶嘴,又開始大哭起來,這次越哭越厲害,邊哭邊不停地踢著小腳。小瓶子自從會喝奶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都是這樣的,性子很急,想喝就得馬上喝到,一分鐘都不能耽擱。
幼兒期的寶寶,急性子要比慢性子多的多。中醫(yī)知識告訴我們,嬰幼兒期的孩子,其五臟功能生理特點,常表現(xiàn)為“肝常有余”及“心常有余”,即肝火和心火都較成人旺,因而更容易急躁、發(fā)脾氣,特別是還不會說話的孩子,這個特征更為明顯,當需求不能得到及時滿足時,不善于隱藏情緒的孩子會非常不滿,顯得比較煩躁。
瓶媽引導方案
情志調(diào)節(jié)
對愛動愛鬧的的寶寶來說,如果在情緒上受到的影響很大,就難免會肝火過旺了。我們在生活中也盡量保持平常心,做到心胸坦蕩,遇事不慌,希望慢慢的小瓶子也能學會遇事泰然處之。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平時也挺注意讓寶寶隨時都處于心情舒暢的狀態(tài)下,就能“情緒通達,動靜相宜”。
按摩
中醫(yī)說肝主藏血,所以揉搓腹部可以增加腸道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nèi)壁肌肉的張力和淋巴系統(tǒng)的功能。在吃飯前半小時左右、睡前以及起床時,我都會輕輕揉搓小瓶子的腹部。當然,不要過于頻繁地給寶寶按摩,否則會讓寶寶的胃酸分泌過多,影響正常吃飯時胃酸的分泌。
蕾蕾媽媽:膽汁質(zhì)寶寶易急躁
主角:蕾蕾 年齡:3歲 性別:經(jīng)?;鸺被鹆堑男」?/p>
媽媽講述:蕾蕾是個典型的急性子小姑娘:面前的食物還沒吃完,便迫不及待地嚷著要吃另外的食物;在游樂場看到好玩的滑梯,無視前面正在排隊的小朋友,自己硬要搶先上去玩;上興趣班時,發(fā)現(xiàn)自己怎樣也無法做好時,便輕易放棄;遇到要求沒有被及時滿足的時候,立即發(fā)脾氣,甚至情緒失控……
心理學上把人的神經(jīng)類型(也稱“氣質(zhì)”)分為膽汁質(zhì)、多血質(zhì)、粘液質(zhì)和抑郁質(zhì)四種,寶寶往往生而具有某種類型傾向,如果正好屬于膽汁質(zhì)之列,則其性子就容易急躁。膽汁質(zhì)的神經(jīng)類型又稱興奮型,屬于興奮而熱烈的類型(代表人物張飛)。膽汁質(zhì)的人常有精力旺盛、不易疲倦,但有易沖動、自制力差、性情急躁、粗心等行為表現(xiàn)。
蕾媽引導方案
從小培養(yǎng)忍耐力
對我家心急火燎的小蕾蕾,我已經(jīng)開始逐步培養(yǎng)她的忍耐力、耐性及堅毅能力,希望她成為一個積極進取,開朗熱情,蓬勃向上的人。
小游戲中練專注力
自從覺得蕾蕾越來越急躁之后,我現(xiàn)在經(jīng)常會帶著她做一些有助提高專注力的游戲,例如“找不同”、“找錯誤”、拼圖游戲、聽故事……
實現(xiàn)目標得到獎賞
小朋友擁有自己的目標,做事自然有毅力。比如蕾蕾想要個新玩具,我就告訴她,如果她能把積木堆到多高,可以給她買這個玩具作為獎勵,蕾蕾就會特別有耐心地去堆積木。
別火上澆油
一旦寶寶情緒急躁,很多父母都習慣于大驚小怪地追問寶寶怎么了,實際上這是最不能解決問題的方式?,F(xiàn)在蕾蕾心急的時候,我們都會冷靜地邊仔細觀察寶寶,推測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一邊引導寶寶在發(fā)泄情緒的前提下冷靜下來。事后再擇機教給她正確應(yīng)對自己情緒的方法。
小顏媽媽:父母性格及家庭氛圍讓孩子變成急性子
主角:小顏 年齡:5歲 性別:膽小的小姑娘
媽媽講述:小區(qū)里很多孩子小小年紀都已經(jīng)會溜冰了,可小顏連三個輪子的小自行車都不會騎,我非常著急。周末我?guī)е☆佅氯ゾ毩曭T車,心急的我好不容易耐著性子讓膽小的小顏坐上去了,但一看到孩子前怕狼后怕虎、畏畏縮縮的樣子,我就來氣了,加上怎么說小顏都不敢動,我一賭氣就扛起自行車回家了。
做父母的營造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性格發(fā)育影響很大,如果夫妻經(jīng)常爭吵,或者父母一方本身就性子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和諧的家庭“場”,使得生活在這個“場”里的孩子處于一種緊張狀態(tài)中,難免生出急躁的行為。還有,如果對孩子過分呵護,孩子一發(fā)脾氣就急著滿足他們的需求,孩子就會日漸發(fā)現(xiàn)“使性子”有助于盡快地達到目的,從而增加以此來制衡父母的頻率,久而久之,便成了說一不二的急性子。
顏媽引導方案
控制自身情緒,給寶寶正面影響
我和小顏爸爸本身脾氣比較暴躁,以前在小顏面前也不懂得控制,才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以后在小顏面前我們會盡量注意,避免當著寶寶的面大聲爭論或爭吵,盡量以良好的行為方式給予孩子一些正面的影響。
掌握反應(yīng)的時機與尺度
我發(fā)現(xiàn),當寶寶情緒急躁時,父母反應(yīng)的時機與尺度對寶寶也會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如發(fā)現(xiàn)小顏情緒急躁,如果我們立刻顯得焦慮不安或者急于解決問題,會進一步加重小顏的急躁情緒。相反,如果我們反應(yīng)過于滯后,在小顏尋求幫助時顯得無動于衷,等到小顏大哭大鬧才給予關(guān)注,也會助長她的急躁情緒。
讓孩子在后果中反思
在孩子因為急性子而遭受自己行為結(jié)果的“懲罰”時,及時地引導他反思原因。如小顏越是哭著鬧著要看電視,我越不會馬上讓她看,等到她用心平氣和的方式請求時,再同意,且及時表揚這種行為方式。
鼓勵
有時小顏遇到自己有能力去完成的事情也仍然顯得極不耐煩去做,動不動就急躁得不行。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堅定而溫和地鼓勵小顏:“寶寶能做到,我們來試一下?!比绻☆亴嵲诓豢献约鹤?,那我就陪著她起個頭,然后鼓勵她自己繼續(xù)往下做。如果小顏的情緒十分激烈,就暫停一會,待她平靜之后繼續(xù)。并且,無論她做得如何,只要有一丁點的進步,我們都會及時給予鼓勵,肯定她的努力。
讓孩子從小學會自理
偶然的機會我看到這樣一篇小故事,故事講的是兩個媽媽在孩子玩玩具時不小心摔倒所做出的反應(yīng)。有一天,飛飛和帥帥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兩個孩子的媽媽站在一旁說話,突然飛飛小朋友摔倒了。帥帥媽媽趕緊跑過去想把他拉起來,飛飛媽媽卻站在那里一動不動。還對帥帥媽媽說:“別拉他,讓他自己爬起來?!睅泿泲寢尩闪孙w飛媽媽一眼說:“你這個當媽媽的,心太狠了。孩子這么小,摔壞了怎么辦?你太無情了,簡直不配做母親!”誰知飛飛媽媽既不氣也不惱,笑呵呵地說:“懶娘指使勤孩子。讓孩子從小經(jīng)受一些鍛煉,孩子不再一味地依靠大人,是我們當父母的責任?!笨吹竭@里,我想飛飛媽媽說得很對。如果所有的父母都這樣做,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具體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從小做到自理、自立的人呢?我國現(xiàn)的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的一句話:“做母親的最好只有一只手?!鳖H覺語重心長,很受啟發(fā)。由此認識到“懶娘”對孩子的成長是大有好處的。讓孩子主動地去完成一些任務(wù),放手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的廣闊天空中鍛煉自己翱翔的翅膀,為以后的人生積累豐富的資本,這是一筆無形的財富,飛飛媽媽就做到了這一點。帥帥媽媽聽了飛飛媽媽的話,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她表示以后不再做事事為孩子包辦的“勤娘”了。要給孩子獨立的生活空間,不讓他們失去鍛煉和提高的機會。我想,如果每一位父母的嘴巴都懶一些、頭腦懶一些、手腳懶一些,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學會自己思考,遇事自己親自去實踐,多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在挫折中成長,在困難中長大,他們會變得更堅強。有一種愛叫——放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多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實踐出真知,實踐出才干,讓他們經(jīng)常參加各種活動,如疊被子、掃地、擦桌子等。多表揚,多鼓勵,增強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信心,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快樂地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的。幼教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