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xué)會“感激”
發(fā)布時間:2020-11-28 教育孩子筆記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幼兒園孔融讓梨說課稿今天是維維的生日,她媽媽帶來了大蛋糕,讓維維在幼兒園過生日。當我打開蛋糕時,孩子們情不自禁地拍起手來。我先請小朋友為她唱生日快樂歌,然后再請每個小朋友對維維說一句祝福的話,維維有禮貌地一一表示感謝。接著,我們點蠟燭、吹蠟燭,分蛋糕、吃蛋糕。看著孩子們快樂的樣子,我問:“過生日開心嗎?”孩子們的答案是一致的—開心”?!澳敲茨銈冎朗裁词巧漳?”炳炳說:“我出生的日子就叫生日。”我問:“那么是誰把你們生出來的呢?”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媽媽!”有的小朋友接著說:“寶寶在出生前住在媽媽肚子里,寶寶越長越大,媽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薄皨寢尪亲哟?,做事情不方便,肚子大了會很累的?!蔽艺f:“小寶寶越長越大,在媽媽的肚子里住不下了,媽媽就要把他生下來。媽媽生寶寶的時候,肚子會一陣一陣地疼,疼得直冒汗。媽媽千辛萬苦把寶寶生下來,自己累得要休息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fù)體力。”接著,我又問:“小寶寶靠吃什么長大的?”這時琪淇說:“吃媽媽的奶?!薄皩ρ?,媽媽每天都要喂小寶寶奶吃,夜里也要起來喂,媽媽辛苦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辛苦。”“寶寶吃了奶一天天長大,慢慢地會抬頭、翻身了,會坐了,會站了,會走路了,要上幼兒園了……媽媽要照顧寶寶,還要工作,真的很辛苦,但媽媽覺得很幸福,非常愿意照顧我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呀?”欣欣小朋友說:“因為媽媽愛我們?!蔽艺f:“對,一個人只要有了愛,就愿意為對方做很多事,付出很多。”
接著,孩子們想出了許多愛媽媽的方法。如:我要讓媽媽開心!我要給媽媽買禮物;我要幫媽媽做家務(wù)等等。
讓孩子心存感激,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正是我們所期望達到的教育目標。抓住過生日的契機,讓孩子們學(xué)會感謝吧!我想,只有當孩子們能深刻地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時,他們才能真正做出愛父母的舉動來。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讓孩子學(xué)會謙讓
星期三下午的早點是吃橙子。在孩子們吃水果的過程中,我偶爾會有意無意地滲透一些相互“謙讓”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些孩子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xí)慣,先拿的總揀小的。但是,也出現(xiàn)了這樣兩個問題:洗手快的孩子總是先來拿水果,而這些幼兒的胃口一般較好。相反,后來的幼兒常是一些動作較慢、胃口也不是很好的幼兒。由于前面的幼兒謙讓,拿了小的,留下大的給這些胃口不佳、動作又慢的幼兒吃,結(jié)果他們吃得更慢甚至吃得苦惱。
今天吃橙子時,我征求孩子們的意見:“不太喜歡吃橙子的小朋友可以拿小一點的橙子,把大的橙子讓給喜歡吃的小朋友,你們同意嗎?”,幼兒一致同意,尤其是那些吃得慢的幼兒,更是如釋重負。在幼兒拿水果時,我留心觀察,發(fā)現(xiàn)他們充分理解了我的意思,而且配合默契。那些喜歡吃橙子、吃起來也快的小朋友在拿橙子時,也并不是專挑特別大的拿。今天的橙子幼兒吃的又快又香甜。
可見,我們的教育活動只有根據(jù)實際,并且抓住教育孩子、引導(dǎo)孩子的每一個時機,講究方式方法,才會有好的效果。
讓孩子學(xué)會愛懂得感恩
今天是三八節(jié),是天下所有媽媽的節(jié)日,根據(jù)這個節(jié)日,我們開展了八個一系列的“愛媽媽”活動,如:給媽媽一個吻,為媽媽講一個故事等等,可是接下來的活動卻讓孩子們討論的絡(luò)繹不絕,“為媽媽洗一次腳”,哈哈、“給媽媽洗腳”?我可不洗,臭死了,這是行行最先發(fā)出來的聲音,“我媽媽從來都不讓我洗腳,她只給我洗腳”這是貝貝說的,每個孩子都在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難道這就是天天喊著:“愛媽媽”的孩子們嗎?這時候我聽到了在最角落里的浩浩小聲的說:“我給媽媽洗過腳”聲音很小,但是那種膽怯的話語已經(jīng)引起來小朋友的注意,哈哈,浩浩給媽媽洗腳,臭死了,顯然孩子們已經(jīng)把這種“給媽媽洗腳”的事情當作了一種很可笑的事情,我很不高興的說:“孩子們,你們覺得給媽媽洗腳是很壞的事情嗎?”難道媽媽給你們洗腳就不臭了嗎?教室里頓時安靜了下來,每個孩子都睜著稚嫩的眼鏡看著我,顯然他們已經(jīng)不再覺得給媽媽洗腳是件很丟臉的事情了,其實,浩浩做的很好,媽媽整天為了你,為了家庭奔波,很辛苦,我們?yōu)閶寢屜匆淮文_難道就不應(yīng)該嗎?“應(yīng)該”孩子們已經(jīng)意識到了自己剛剛說的,每個人都不再覺得“給媽媽洗腳”是件很丟臉的事情了,那我們?yōu)楹坪乒恼坪貌缓茫D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
。
如今孩子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但多半是知識學(xué)習(xí)、腦潛能開發(fā),而孩子的感恩教育卻被忽視了。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父母強勢些的,孩子往往會弱勢些。
操心太多的媽媽帶的孩子往往自理能力更弱。
我以為恰恰是父母對孩子過分的不求回報的愛,使得父母放松了對孩子的教育和正當要求,同時也滋長了孩子對父母的依賴,阻礙了孩子的個人能力的發(fā)展。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扮演一個弱勢的媽媽向?qū)殞殹八魅 睈邸?/p>
我們期待起跑線上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從而使我們的社會真正成為一個互愛、互助、文明、友善的和諧社會。
讓孩子學(xué)會獨立
大班很多孩子現(xiàn)在都很自立,大多數(shù)都能自己穿衣、吃飯,但班里還是有很多孩子家長還是太溺愛、嬌慣孩子。
這就使有些幼兒對家長、對老師很依賴,不愿動手去做,只想依靠別人。
韓嘯就是一個特別嬌慣的孩子。
記得韓嘯的奶奶和我說過:“韓嘯在家的時候,衣服都是爸爸給穿,吃飯等都是爸爸給喂”可是,在幼兒園里,孩子那么多,老師有時照顧不過來,像韓嘯這種情況,如果在學(xué)校也和在家一樣,老師就會忙不過來,那豈不是“天下大亂”,再說,如果真那樣也會感冒的。
再舉個韓嘯的例子吧!每次孩子們吃飯韓嘯都是說:“我不吃,我不吃,我在家吃了,我飽了……”等等話語。
我知道他怕麻煩,因為在家吃東西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爸爸或爺爺奶奶喂他。
看到韓嘯這樣,我只能哄著他吃,鼓勵他,但是我都是讓他自己使用勺子,就是為了鍛煉他的小手能力。
看到即將入小學(xué)的他我們老師也很著急,所以我們就與家長溝通,幸好家長也能聽取我們老師的建議與我們配合,我們教師也會在幼兒園多教導(dǎo)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大孩子了自己的事情應(yīng)該自己做,我們也會給他講一些關(guān)于這方面的故事,再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開導(dǎo)他。
通過這一個多月的努力,在幼兒園里他也不用教師幫他穿衣服了,也不是最后一個穿完衣服的孩子了。
通過韓嘯這幾件事,我認為孩子的一些壞習(xí)慣是可以改正的,給孩子一些時間,讓孩子自己動手,發(fā)現(xiàn)小手的奧秘,懂得小手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讓幼兒真正的學(xué)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讓孩子學(xué)會摔倒
小游戲,我喜歡
在幼兒園里,除了正常的教育活動外,還有許多縫隙時間,如:餐前、餐后、活動前、活動后、起床后、喝水后等等。在這些縫隙的時間里,我總喜歡和孩子們玩一些動手動口的游戲,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們的心理需求,又保持了雙手的衛(wèi)生,更避免了孩子們相互打鬧的現(xiàn)象。
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無論何時都要讓孩子們有事可做,讓每一件小事都變成對孩子的一種培養(yǎng),一種鍛煉,大大減少了幼兒因無所事事而出現(xiàn)的不良生活行為。孩子們對這種小游戲都樂此不疲。這樣,既避免了時間的浪費,又鍛煉了孩子們手指的靈活性,開發(fā)了大腦。
讓孩子學(xué)會摔倒
今天戶外活動時,我們正在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孩子們跑來跑去別提多高興了。突然“砰”地一聲,原來是李樹祥小朋友摔倒了,只見他整個身體趴在地上。我趕緊跑過去把他扶起來,只見他的頭上起了一個大包,嘴角也破了一點皮。
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生成課題。于是,結(jié)合李樹祥事件,以“保護自己”為題展開活動。
首先,我讓孩子們觀看跆拳道、摔跤及武術(shù)運動,也就是要讓孩子們先學(xué)會被摔、學(xué)會保護自己。
其次,學(xué)習(xí)自我保護的簡單方法,尤其要注意避免頭、關(guān)節(jié)等重要部位受傷。
在一日活動中,讓孩子學(xué)會保護自己,應(yīng)是孩子們在人生路上的重要一課。
讓孩子學(xué)會愛人
有好多的家長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會體貼人",我想這是大都獨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來就不會關(guān)愛別人嗎?我想不是的。是我們的家長在"無私奉獻"中,放縱、滋長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絕大大都父母除開要求孩子學(xué)習(xí)好,就再也沒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動做一些家務(wù),父母也總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著碰著。有些父母時常說:我只要孩子過得好,并不求他給我回報。這樣的"關(guān)愛",這樣的"無私",早就讓我們的孩子習(xí)氣了。
其實,愛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交流。讓本身的孩子也來愛本身吧,從一點一滴做起:為父母獻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熱茶……讓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體貼。讓藐小的體貼成為習(xí)氣,讓愛的交流成為時常,也讓本身去享受孩子的體貼。
讓本身的孩子來體貼本身,敬服本身吧,讓這份愛也成為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因為,一個人會愛本身的父母,未來才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讓孩子學(xué)會交往
這天,我剛把積木發(fā)完。文文就跑來尋求幫助:“老師,宇飛搶我的積木了!”我來到宇飛面前問道:“宇飛,你搶文文的積木了嗎?”“我又還給她了?!庇铒w膽怯的說。“以后不能搶小朋友的積木,知道嗎?”“知道了?!?/p>
我剛想走開,繼而覺得不妥,于是我蹲下身來,摟住宇飛的肩膀,問道:“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么要拿別人的積木?你自己不是有嗎?”“我少了一個車輪?!庇铒w不高興的說。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輛小汽車,只缺一個車輪。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樣子對他說:“老師教你一個辦法,你照老師的辦法去做,一定會得到一個車輪!”宇飛饒有興致的把耳朵湊過來。聽了我的“秘訣”,他就高興的點點頭,來到文文面前說:“文文,我的小汽車少了一個車輪,你能借給我用用嗎?我用完了會還給你的!”文文看了看他手中的小汽車,爽快的答應(yīng)了。
這件事使我想到,教師們在處理各種事情時,僅僅充當一個公正的老師是不夠的,而利用一切機會教孩子與人交往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讓孩子學(xué)會咀嚼
吃午飯時,托班老師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嬰兒不會咀嚼。據(jù)有些家長反應(yīng),孩子長這么大從未吃過干飯,一直吃流質(zhì)和半流質(zhì)食物。殊不知,充分的咀嚼對于孩子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充分的咀嚼可以促進口腔,特別是牙齒和牙齦的生長發(fā)育,保持口腔、牙齦、舌部的清潔和健康,降低齲齒的發(fā)病率。充分的咀嚼能刺激口腔產(chǎn)生唾液,唾液中的消化酶有利于食物消化,使食物中的營養(yǎng)素得到更為充分的吸收,增強孩子的體質(zhì)和抗病能力。另有資料顯示,充分的咀嚼能使孩子獲得情緒上的滿足,緩解緊張的心理。充分的咀嚼能促使面部肌肉的運動,有利于面部肌肉的發(fā)育。充分的咀嚼還能增加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為腦組織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促使孩子的智力發(fā)育。相反,如果進食時沒有充分的咀嚼,中樞神經(jīng)就缺乏應(yīng)有的刺激信號,孩子常常因飲食過度而導(dǎo)致肥胖。
鑒于此,從孩子添加輔食起,家長就應(yīng)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生長發(fā)育情況,提供各種具有適應(yīng)硬度的食物,教會孩子咀嚼。
教孩子學(xué)會自我激勵
教育孩子從小就有自信,遇到事情肯去鉆研,去解決問題很重要。那么家長就應(yīng)該從小培養(yǎng)孩子學(xué)會自我激勵,敢于面對。怎樣才能讓孩子掌握自我激勵的方法呢?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引導(dǎo)。
一、激勵與提高孩子上進心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長處和短處,都是優(yōu)點與缺點并存。做為家長要細心的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要找出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加以肯定讓孩子感覺到,使其產(chǎn)生自我良好的感覺,這樣自我激勵才會產(chǎn)生。孩子才會有前進的動力。為孩子提供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針對具體的事情,讓孩子去嘗試,有做的意愿,當孩子有一點點進步時,就要不斷的給其鼓勁,使孩子突破自己的不足。
當孩子因自己的短處遭到打擊時,父母要及時調(diào)整孩子的心態(tài),讓孩子全面看待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過人之處,這樣孩子才能夠從打擊中快速恢復(fù),不沉浸于負面的評價中,這有助于孩子自我激勵的形成。
二、引導(dǎo)孩子制定目標
要讓孩子明白光說不練是不會成功的。因此要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并付諸于行動才會成功的。比如,孩子英語發(fā)音有問題,就可讓他為自己設(shè)置一個目標——把每個音標都讀準。
孩子能自覺地為讀準每個音標而努力是他邁出自我激勵的第一步。不過,制定這個目標,要注意目標的可執(zhí)行性。如果孩子制定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目標不但會落空,這就會導(dǎo)致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被挫傷。
如讓一個不及格的小孩考90分以上。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即使他再努力也不一定能馬上達到目標,久而久之,他就可能自暴自棄。
所以,在制定目標時,應(yīng)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不可過大過高,最好先制定那些容易達到的目標,然后再逐漸增加目標的難度。
三、強化孩子的自我激勵意識
自我激勵的目的不依賴外部賞識,讓孩子對自己進行肯定、鼓勵和表揚,這就要求爸爸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激勵意識。在對孩子進行表揚時,可有意識地將主語“我”改成“你”,如,“你又有了進步,我為你感到驕傲”可改為“你為今天的進步一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你會為自己感到驕傲的”。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內(nèi)心承認自己,并且領(lǐng)悟到努力后獲得的成功,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勵。
四、孩子對目標產(chǎn)生動力
孩子的每一個目標都要規(guī)定一個固定的時間,并要求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前達到目標。有了時間約束,孩子的行動才會有緊迫感。
光有目標沒有努力,目標只能成為“空頭支票”。自我激勵是讓孩子確定目標后,產(chǎn)生向目標靠近的動力。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很差,可能剛剛確定目標的時候斗志昂揚,沒過三分鐘,熱情就不在了。
家長在教孩子自我激勵時,一定要讓他有緊迫感。不妨建議孩子每天大聲朗讀自己的目標計劃,在朗讀的過程中,無形加強了他對目標的認知。光有認知還是不行,還有讓他知道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有多少付出才會有多少回報。
如,孩子想組裝一個模型,你需要告訴他,成型之前的模型是什么樣子的,經(jīng)過什么樣的努力,才能達到現(xiàn)在的樣子。最后,還要對孩子的目標給予適時的時間限制。如果沒有時間限制,孩子會覺得這個目標太過遙遠,從而自我放松。
當然,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父母幫助孩子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孩子學(xué)會自我激勵,給自己喝彩。積極的心理暗示,為孩子提供了充沛的原動力,使他可以沖破重重障礙,成為一個自強不息的人生斗士。教會孩子自我激勵是一個長期、細致的過程,需要爸爸堅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