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不可不知的4個情商謬誤

發(fā)布時間:2021-05-28 幼兒園4的組成說課稿 幼兒故事4歲 幼兒園說課稿4的分解組合

只要學習成績好情商根本不重要只要學習成績好,情商根本不重要。今天的父母如果還持有這樣的想法,那可真是相當的“OUT”了。學校里一直有一種奇特的“第十名現象”,即那些在各領域的領袖人才,并不是原來班級里的優(yōu)秀生,而是成績排名在十名左右的孩子。其實奧秘很簡單,這些孩子只把一部分的時間放在學習上,另一部分的時間用于發(fā)展社交、探索等方面,他們的自信心、獨立性、人際交往、問題解決和責任感得到了相當全面的發(fā)展,而眾所周知,對于領導者而言,情商的影響力遠高于智商,如果沒有較高的情商,“領導”便無從談起。

同時研究證明,情商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學生沒有自信心,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情緒焦躁,與同伴和老師不能相處融洽,拒絕或逃避壓力,無法樹立積極的觀念與目標,則通常都會有比較嚴重的學習困難,自然不會有好的成績。

情商不用學,大了自然會

總的來說,情商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情商是關于自信心、獨立性、人際交往、自律、責任感、問題解決、情緒管理等方面的關鍵觀念與技巧。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情商、能力會相對提高,因為你從生活、經歷和失敗中得到了這些觀念和技巧。但并非所有的情商、能力都能夠經歷并從中悟到教訓,另外,這些教訓是以很多失敗為代價而獲得的。

0-12歲,是人情商形塑的關鍵期,孩子85%-95%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12歲之前形成的,在小時候接受情商訓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走彎路,為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礎。

情商都是有問題的孩子才需要學習的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接受情商教育。盡管情商教育確實可以解決孩子的困惑,比如,害羞、適應力差、人際交往弱、易發(fā)脾氣、不自律等。但是,情商教育有著更強大的“預防”功能。在嬰幼兒階段,接受過情商教育的孩子和媽媽,可以避免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出現的不適應、不合群等問題,在幼兒園階段接受過情商教育,可以避免小學階段管理學習任務和自律方面的問題,在小學階段接受過情商教育,可以避免青春期出現的各種情緒和自我價值問題。

父母自己就可以完全教會孩子情商

情商觀念與技巧,跟數學、讀寫一樣,父母當然可以教孩子。但是系統(tǒng)的學習,只有在學校里完成。事實上,父母傳遞給孩子的情商知識,來自于自身被養(yǎng)育的經歷和獲得的知識,未必都是正確的。很多父母本身就存在很多情商弱項,比如不自信、情緒管理差、不自律等等,很難傳遞給孩子正確的認知、觀念及技巧。參加正規(guī)的系統(tǒng)的情商訓練課程,無疑就成了更好、更省心和更有效率的方式。

歡樂中可以培養(yǎng)未來成功者

0-3歲的家長可以學會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自信、互動技巧、情緒管理的技巧;3-6歲的兒童可以提高學習適應力、挫折抵抗和主動性;7-12歲孩子學習的內容聚焦于自信心、專注力、情緒管理和人際;13-15歲的中學生在齙牙兔可以告別青春期的特殊困惑,加強責任心、目標與時間管理的技巧。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寶貝的0——7歲心理營養(yǎng)指南,不可不知!


跟身體營養(yǎng)一樣,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沒有得到心理營養(yǎng)的滿足,那么他這一生大概會尋尋覓覓,直到尋找到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為止,而這種尋找其實是不成熟、不健康的行為,需要盡早避免。怎么避免?先來看看不同時期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0-3個月:我只會哭,但要你無條件接納我

從孩子出生起,他需要的第一個營養(yǎng)叫做:無條件地接納。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雖然有很多需要,但也只能等待爸爸媽媽喂他,安慰他,照顧他。他不會說話,只能用哭來表達希望被無條件地接納的訴求。

4個月—3歲:我想要安全感,即使你們不在我的身邊

從4個月開始,孩子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就是孩子想要分離,想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個時候,他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安全感。從父母這里得到一點安全感,孩子就會分離一點,再得到一點安全感,就更分離一些。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會分離,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個自然的過程,只有我們提供給他心理營養(yǎng),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如果沒有經歷這個過程,他會以為他和媽媽、爸爸是一體的,很難變得獨立。

4-5歲——肯定,贊美,認同

到了4歲-5歲的時候,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肯定,贊美,認同。在這個階段,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媽媽。如果父親愿意認真對孩子說:孩子我很喜歡你,我非常高興你是我的孩子,那么這句話孩子會記得一生,同時也會充滿自信。

6-7歲——學習的模范

6-7歲的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學習、認知、模范。這個時期,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范。這個模范可以幫助他解決:當我碰到問題時,我怎么辦;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辦;我與別人的意見不同,我怎么辦……孩子需要學習,而這份學習來源于一個模范。

總的來說,如果在七歲之前給足孩子心理營養(yǎng),他自然就會有生命力去學習新的東西。如果有缺失,他就很可能無法長成一個獨立的人,一生都處于尋找的狀態(tài),極力渴求贊美與認同,而不是積極自信的面對人生。

拓展閱讀:您知道嗎,這兩種育兒行為不可?。?/p>

A.完全犧牲自我。

B.過于嚴厲地批評孩子

A.不少家長把孩子看成唯一希望,甚至放棄自己的愛好、事業(yè)。然而,美國瑪麗華盛頓大學里佐教授發(fā)現,這些犧牲自我的家長對生活的滿意度更低,尤其是女性。這樣的犧牲還可能導致家長對孩子要求過于嚴格,孩子稍有過錯,家長就易產生挫敗感,并遷怒于孩子。要知道,孩子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健康的心理要靠諸多因素共同支撐。

B.調查顯示,約90%的美國家長承認曾對孩子有過至少一次的嚴厲批評。這種情況在我國也不少見。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家王明特(音)研究發(fā)現,嚴厲指責13歲左右的青少年可能使他們的行為更放肆。建議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以教育為主,可選擇適當的時機講道理。若忍不住沖孩子發(fā)脾氣了,要在事后向孩子道歉,以身作則。

媽媽不得不知的幾個“什么時候”


寶寶天天總在哭,這種情況什么時候會有所改善?

在寶寶出生后的好幾個月里,哭泣都會伴隨著他天天的成長。2~3周大時,哭泣的情況會開始增加,到6~8周大時達到高峰,然后慢慢減少,到4個月時就越哭越少了。在傍晚和清晨的時候,寶寶會哭得比較多,因為過了漫長的一天,他們的情緒需要得到一定的釋放。

當寶寶哭泣時,爸媽首先要檢查寶寶的基本需要是否被滿足(如尿了、餓了等)。假如不是這些原因,那很可能是因為寶寶覺得孤單了,用他喜歡的方式安撫他一下就可以了。

寶寶什么時候會笑?

寶寶的社會性微笑會在長到6周時出現,12周時這種微笑會常見起來,等到寶寶6個月,他就會經常對熟悉的人微笑了。假如寶寶3個月還不會微笑,爸媽最好向兒保科醫(yī)生咨詢一下。因為大多數寶寶在這個年齡段,都會對熟悉和喜歡的人或玩具露出微笑。

什么時候寶寶會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在寶寶5個月時會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在平時的生活中,和寶寶多多說話,并重復他的名字會對他的理解有幫助。不久之后,他就能把他的名字和自己聯系起來。當你叫他時,他就會把頭轉向你哦。

寶寶總是咿咿呀呀,他什么時候能夠說話?

許多寶寶在12個月時能說1~2個詞語,也有不少寶寶要到16~18個月時才說出第1個詞。大部分寶寶在1歲時已經理解不少詞的意思,他們懂得的要比會說的多。假如你的寶寶咿呀作語,模擬各種聲音,其實他就是在回應你,表示他明白你的意思,說話之日指日可待了。

我天天要陪寶寶玩多久?寶寶需要獨處嗎?

你想和寶寶玩多久就多久,你是他最愛的玩伴。當然,寶寶也需要有時間一個人待著,這樣他就能逐漸理解: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并不是媽媽的一部分。你可以找機會把寶寶放在毯子上,并放些小玩具在他旁邊,讓他一個人待會,這樣他就有機會自己探索四周的環(huán)境,學習獨處和娛樂自己,但注重不要讓他一個人待太久。幾周后,你就能知道你的寶寶能夠自我獨處多少時間。做個會觀察的媽媽,讀懂寶寶的信號,在他要哭之前先把他抱起來,與他互動。

我的寶寶剛出生,到多大時我能讓家里來的客人抱他?

只要客人事先洗手,不要對著寶寶咳嗽和打噴嚏,就沒什么問題。但注重不要讓太多人抱寶寶太久,新生寶寶的免疫系統(tǒng)還沒發(fā)育成熟,所以很輕易受到細菌感染。當寶寶長到1~2個月時,就沒必要對外面的細菌這么敏感和警惕了。

什么時候可以帶寶寶外出兜兜?

從出生的醫(yī)院回到家,寶寶已經算是外出過了。這方面媽媽完全可以根據常識加以判定,帶寶寶到四周的便利店買東西,或在小區(qū)里逛逛都可以。只要外出時寶寶穿戴得當,不要在外面待太久就沒問題。大多數爸媽在外出時都給寶寶穿得太多了,寶寶會因為太熱而發(fā)燒,體內的水分也會因此很快流失。

什么時候寶寶會開始長頭發(fā)?

這很難說,每個寶寶都不太一樣,有早有遲、有快有慢。有些寶寶一出生就有一頭濃密的頭發(fā),有些則比較稀疏,這屬于胎發(fā)。胎發(fā)在出生后的6個月內會慢慢自行脫落,所以沒必要為寶寶剃胎毛。在這之后,有些寶寶馬上會長出顏色不同、質感不同的新頭發(fā);有些寶寶則需要一段時間來長頭發(fā)。

寶寶的“尖”頭什么時候能夠變圓?

不用擔心,長長就會好。順產寶寶的腦袋“尖”或者說呈錐形,是因為經過產道時被擠壓所致,他的骨縫尚未閉合,所以頭型會自然回復。爸媽可以通過經常變換姿勢的睡眠方法來改造寶寶頭型寶寶愛吃自己的大拇指,是不是安撫奶嘴比較好?什么時候他才能不吃?

寶寶通過吮吸來使自己平靜,在胎兒時期,寶寶就用這種辦法有效處理自己的緊張情緒,大拇指比安撫奶嘴更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它不會掉在地上,不用通過奶嘴鏈(它比較輕易鉤到其他東西)系在寶寶衣服上,寶寶完全可以自行控制。

大約在4、5歲,當寶寶找到其他方法安撫自己時,就不會再吃大拇指了。不過,即便到了那個時候,當覺得壓力太大的時候,寶寶也會偶然吃吃大拇指。

不要強迫寶寶戒除吃手指的習慣,除非他自己預備好放棄了,因為你不大可能成功,只能給寶寶和你自己帶來困擾。

什么時候寶寶會和其他寶寶一起玩耍?

同伴交往也有一個過程,在寶寶1歲以前,爸媽不要對寶寶的同伴社交抱太多期望,1~2歲的寶寶更多的時候也只是平行玩耍,即各玩各的,互相之間沒有明顯交流,除非當兩人都要搶同一個玩具。真正的交流式玩耍,比如寶寶們能夠一起玩“過家家”、互相追逐等游戲,則要到寶寶2歲以后。3歲左右的寶寶才會對“分享”這件事有概念。在他們理解之前,爸媽可能要不停地為寶寶間的爭搶作仲裁。2~3歲寶寶更傾向倆人結伴玩耍,而不是組成小分隊,和很多人一起玩。

什么時候寶寶開始能夠記事?

在寶寶2個月時,寶寶就能識別那些熟悉的面孔和聲音,非凡是天天能夠見到的那些。新生寶寶一出生就能聽出媽媽的聲音,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1周后就能聞出媽媽的味道,這些可以說是寶寶記憶的開端。3個月的寶寶能夠再認1~6天前給他看過的新圖片和新玩具。9個月的寶寶能夠記得更細節(jié)的東西,比如他喜歡的玩具到底放在家中的什么地方,可以模擬一周前學到的東西,即延遲模擬——先前經驗在延遲一定時間后,出現對該經驗的模擬行為,這也顯示寶寶出現了一定的回憶能力,14~18個月時他能回憶更多。1歲的寶寶能夠理解客體永存,2歲時能有意識地回憶以前發(fā)生的事情。

什么時候能知道寶寶是左撇子?

寶寶到底愛用右手還是左手,在他6~9個月大時能看出些端倪,真正確定要到寶寶2~3歲,因為他開始慣用那只手。有些寶寶在18個月時,就能判定出他的偏好。有些寶寶則兩只手都會用,直到5~6歲才會做出選擇。這件事和遺傳大有關系,假如爸媽都是左撇子,那寶寶是左撇子的概率在45~50%。但無論寶寶愛用哪只手,做爸媽都不要試圖去影響或糾正寶寶,假如寶寶確實是個左撇子,非要強迫他用右手的話,不僅不能改變這個事實,還會給寶寶的成長帶來困擾。

家庭教育七個不該犯的錯誤


家庭教育七個不該犯的錯誤

錯誤1:教幼兒背唐詩

你是否熱衷于教你的寶寶背唐詩?并以他小小年紀就能熟練背誦為榮?每每有朋友到家里來玩,還一定要小寶貝背兩首來炫耀炫耀?

真相分析:教育專家說,孩子在上學前就能背唐詩,貌似不錯,可是,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是弊大于利的。唐詩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遣詞造句極其精練、含蓄,有時為了行文的需要,顛倒字詞正常順序的事常有,這與現在人們的語言習慣大不相同。幼兒尚處于學習語言的初始階段,凝練的唐詩,要讓幼兒讀熟、讀懂,并受到教育,談何容易?

科學做法:建議年輕家長讓孩子多吟誦一些兒歌。幼兒感知事物是從表象入手的,他們樂于聽取具體形象的話語。兒歌正是以其生動活潑的語言方式,迎合了孩子們的口味,容易切入幼兒的心靈,可發(fā)揮出多方面的作用。

錯誤2:讓寶寶過早學電腦

小寶貝的興趣總是說來就來,比如,看見電腦一下子就喜歡上了,爸爸媽媽都覺得這是好事,不僅經常在電腦上給他看早教光碟,還經常一起和寶貝玩電腦游戲。

真相分析:嬰幼兒用電腦并非明智之舉,就是大人用電腦久了,也會感覺頭昏眼花,渾身酸疼,何況是容易上癮、沒有自控力的寶寶?加上現在的電腦設備都是根據大人的體型設計的,因為角度和高度都不對,很容易傷害寶寶的視力和骨骼發(fā)育。

科學做法:小朋友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東西很多,電腦可以等上小學再學也不遲。

錯誤3:育兒,爸爸是局外人

真相分析:新爸爸和新媽媽一樣,學習育兒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他能找到自己帶孩子的方法,你也許覺得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從一開始,你給孩子換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給他洗澡時也很有條不紊。你的丈夫也需要找到這些技巧。因為一個人照顧新生兒,工作量實在太大了。

科學做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他幫你的時候,你對他不要推辭、不要責備和不斷地命令。有些媽媽希望丈夫幫助他們,又不愿意完全依靠丈夫。只有確定了孩子不會冷、他不會給孩子喂太多,不會在孩子吃過以后和她玩得太激烈、不會嘔吐,才能真正信任和依靠丈夫。這完全沒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學習做父母,你會更輕松,你們也能互相學習,掌握更多的技巧。

錯誤4:和別人比孩子

真相分析:你的孩子睡整夜的覺嗎?他會笑嗎?他能試著坐起來嗎?別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經達到什么樣的水平上,不要受別的父母這些問話的影響,因為那樣你會覺得你的小寶貝好像總有些地方發(fā)展得比別人慢。

科學做法:每個孩子的發(fā)展是不同的孩子的發(fā)展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這時你要用一種平常的心態(tài)和放松的心情來對待。一個孩子爬得早并不代表他比別人發(fā)展得好,只是更多地說明他想追趕父母的腳步。

錯誤5:忙得犧牲自己的休息

真相分析:每個新媽媽都說白天孩子睡覺的時候她也想睡。但是經常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家里非常凌亂、要洗盤子、洗杯子,根本無法睡覺,直到自己精疲力盡。調查顯示,每個新媽媽的第一年都要丟掉400-750小時的睡眠。

科學做法:盡可能的讓自己得到足夠的休息。其實每天白天你都應該盡可能地打個盹,或者至少在周末睡個長覺。沒有充足的休息,你很難在那些本應快樂的生命時光里體會快樂。當然,休息的時候你可能要少做很多事情,但是充分的休息比洗盤子、洗杯子更重要。

錯誤6:為孩子花太多的錢

真相分析:所有人都會告訴你,孩子會改變你的生活。但是沒有人告訴你,孩子會讓你的錢袋日漸萎縮,你恨不能為孩子傾其所有,而且無怨無悔。就像你餓的時候會跑到食品店一樣,購物對于新爸爸、新媽媽來講好像可以不用算計。據估計,孩子第一年的尿布、衣服、食品、學步車等物品會花掉1萬5千元左右。所以列一個表格會減少你的超額開支。找有經驗的父母和你一起買東西,她也會告訴你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你也可以少上當。

科學做法:合理計劃適度開支。別在孩子的衣服上太費心,因為孩子一晃就長大了。玩具也是一樣,大多數嬰兒更喜歡對同一件東西玩來玩去,甚至就是一個盒子就夠她玩一陣子了。你不如把剩下來的錢用來讓她上鋼琴可或者上大學。

錯誤7:認為自己會記得孩子成長的所有過程

真相分析:你覺得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你都不會忘記。但遺憾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會漸漸淡去。很快,孩子的童年就會過去,一個18個月大孩子的母親看到一個新生兒的時候也會說,她已經忘記了她孩子這個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因為你關注的是她的現在。

孩子情商不高怎么辦?


一個人良好的情商表現為: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huán)境,人際關系友好和諧,個人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發(fā)揮。親愛的家長,你的孩子是否都具備這些品質呢?

培養(yǎng)孩子情商,從這5點做起

1、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和受挫力

一個在體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歲小孩來見總教練,總教練沒有當即讓她表演體操,而給了她4支飛鏢,要她投射到辦公室對面的靶子上。那個小女孩膽怯地說:“要是投不中呢?”教練告訴她:“你應該想到怎樣成功,而不是失敗?!毙∨⒎磸途毩?,終于獲得成功。

因此,在生活中,你應該告訴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敗,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2、提高孩子自制力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幼兒園老師給每個孩子一塊糖,并告訴他們:“現在吃,就只給一塊,如果能忍一小時后再吃,可以再獎勵一塊。”后來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這在心理學中叫延時效應,或延時滿足。

許多孩子辦事虎頭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長大以后事業(yè)上也少有成功。孩子遇到困難,家長不要馬上給他幫助,而是鼓勵他堅持一下,忍受挫折帶來的不愉快,努力爭取成功。

3、培養(yǎng)孩子好奇心和探索力

孩子對外界刺激最初是被動地接受,逐漸開始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嘗試去摸摸、看看、甚至會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這是一種求知欲的表現,也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

如果家長什么都不讓孩子動,不但會使他失去學習的機會,也會扼殺了他的積極性,將來你想讓他有興趣干點什么事,他也懶得動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家長對孩子感興趣的事,耐心地給以講解,或一起玩。

4、讓孩子多動腦

一個男孩子因為腿短而無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級臺階,他央求媽媽把他抱上去,母親告訴他:“動動腦筋你就會有辦法的?!毙∧泻⑾肓讼耄骸鞍盐业男⊥栖囃系侥莾?,然后站上去?!薄昂芎?,去吧,孩子?!蹦赣H說。小男孩這樣做了,一切變得十分容易了。

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們稍微留意一下,總會想出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

5、培養(yǎng)孩子社交力

培養(yǎng)社交能力首先要給孩子一個寬松的家庭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敢說話、會說話的性格,家庭大事也盡可能讓孩子參與討論。這樣有利于孩子樹立信心,大膽而正確地與人交往,品嘗與人交往的各種滋味,了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

家長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串門,或者邀請一些小朋友來家里玩。當交往的機會到來時,家長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身后,而不是沖在孩子的前頭。

寶寶睡不好會影響智商情商


在過去兩年里,中美專家針對1000多名中國寶寶進行了6800多次臨床式家訪研究,結果表明,提高寶寶睡眠質量,可以幫助他們改善跟媽媽的互動,提高從環(huán)境中學習的能力,同時對寶寶情商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因此,寶寶的睡商(SQ,SleepQuality)直接影響其學商(SQ,studyquality),進而影響寶寶的IQ和EQ的發(fā)展。

研究結果還發(fā)現,除了保證嬰兒的睡眠時間外,嬰兒睡眠的持續(xù)時間對嬰兒非常重要:夜間睡眠中斷次數較多或睡眠中斷時間較長的寶寶,對學習過的東西記憶會比較模糊或者很難察覺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

打斷睡眠不利嬰兒成長

調查顯示,中國新生寶寶夜間持續(xù)的睡眠時間只有2-4小時,6個月的寶寶可連睡6小時,1歲的寶寶開始能整夜睡眠。

不過由于很多媽媽選擇在半夜給寶寶換尿布,80%以上的嬰兒常常被打斷睡眠,寶寶因睡眠中斷而失去的睡眠時間每晚平均達1。1小時。

專家提醒說,聲音和強光騷擾、不恰當的夜間喂食、過多地更換尿布,是導致嬰兒睡眠中斷的非自然因素,這些對寶寶成長發(fā)展都很不利。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別對使用傳統(tǒng)布尿布和優(yōu)質紙尿褲的兩組寶寶的夜間睡眠和白天活動情況進行了長期的跟蹤觀察,結果發(fā)現,對比傳統(tǒng)布尿布,寶寶穿著優(yōu)質紙尿褲,能減少父母夜間更換次數,減少寶寶夜間睡眠中斷的頻率,其白天的活動水平,知覺敏感程度,對聲音反應能力也表現更佳。

所以,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即睡商(SQ,SleepQuality),可以直接影響寶寶的學商,進而影響寶寶的智商和情商。

可評估寶寶的睡商指數

如何才能測量寶寶的睡商指數呢?中國睡眠研究會昨日還推出了一套科學衡量寶寶睡眠質量的評估體系。

根據評估標準,“小家伙一般要到晚上11點后才愿意閉上小眼睛”可得1分;“小故事講到一半或者輕輕哄拍15-20分鐘就乖乖靜下來了”可得3分;“乖寶寶每晚9點前就睡著了”最高可得4分;“他每天都會張大嘴巴呼吸,甚至還會打鼾,還會突然驚醒哭鬧”只能得1分。

年輕的父母可以記錄下寶寶每晚入睡所需時間、夜間醒來次數、重新入睡需要時間、夜間睡眠異常現象以及白天醒來的反應等,然后每周進行一次小結,最后通過評估體系的指引得出寶寶的睡商指數。

專家表示,如果寶寶的睡商指數達到25-32分,說明寶寶的睡眠質量很好;如果只有8-12分,那就要引起年輕父母的高度重視了。

情商靠“慢養(yǎng)”不宜“快教”


“情商教育”基地——“家庭”,家庭是培養(yǎng)EQ的第一所學校,有高EQ的父母,才有高EQ的小孩。

父母是孩子“EQ”基因的慢養(yǎng)者

EQ指的是一個人的情緒智力(emotionalquotient/intelligence)。簡單來說,EQ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能力指數。它不同于IQ受父母遺傳基因的影響,EQ的高低主要還是靠后天的培養(yǎng)。丹尼爾·戈爾曼發(fā)現每個人對情緒的認知和處理情感的能力大部分是從父母那里學來的。如果媽媽生氣時會亂摔東西,那寶寶看樣學樣,也會用極端的方式發(fā)泄不滿;如果媽媽獨立孤僻,不愿與人合作,那寶寶將來很有可能也會“與世隔絕”。

雖然EQ不受父母DNA影響,但父母自身的情緒控制是寶寶EQ雛形最直接的導火索。而朝夕相處的行為引導,又是孩子奠定自身EQ最主要的指征。

四步慢養(yǎng)法植入寶寶EQ的“種子”

研究指出,EQ最早在0歲時就開始出現,進而在整個童年期逐漸形成,然后建立起我們已有的情商觀念。孩子腦部的發(fā)展在0-5歲時是一生最快速的,特別在情感能力的學習方面。

1.建立安全信任感

0-1歲,此階段父母應經常與寶寶一起做各種游戲,教寶寶說簡單的話,盡量滿足寶寶急于探索世界的要求。此時,父母除了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寶寶之外,更需要在心理上、精神上安撫和關愛寶寶,讓他在懵懂中建立起對這個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為建樹平衡的個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2.強化并固定好情緒

2歲開始出現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開始分辨“你的東西”和“我的東西”,并拒絕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容易興奮,易怒。他開始會細分情緒,如開心時會大笑,而看見了媽媽會微笑。在此階段里,父母應幫助寶寶強化和固定好情緒,疏導不良情緒。

3.提供感受豐富情感的機會

3歲已經學會用哭以外的方式來表達他的要求,他會采用行動和語言來表達他內心的感受和興趣愛好。例如,寶寶尖聲大叫,說明他很不高興;而有打人舉動,則是心情已經很惡劣了??匆姲职謰寢尦臣?,他們會在一旁哭;見母親情緒不好,也會安慰媽媽說“媽媽,笑笑”。此時,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為孩子提供感受各種情感的機會,還要善于把孩子豐富且敏銳的情感引向好的方向,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其健康發(fā)展。

4.建立快樂的人際互動

4-5歲的寶寶有了社會性的發(fā)展:親子關系、師生關系以及同伴之間的關系。如果父母對孩子不夠關愛,會造成孩子的情感饑餓;如果孩子害怕老師,可能會對以后的上學產生情緒障礙;如果處理不好與別的小朋友之間的關系,那么孩子可能養(yǎng)成孤僻的性格。所以,父母不但要注意與孩子間的親子感情,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或在同伴面前的表現。

教育孩子最不該犯的七個誤區(qū)


沒有人懷疑你對寶寶的愛心,但在一些錯誤認識的指導下,你的一些行為也許正在傷害著你的寶寶。對照下面這些“誤會”,看看你犯了哪幾條。

錯誤1:教幼兒背唐詩

你是否熱衷于教你的寶寶背唐詩?并以他小小年紀就能熟練背誦為榮?每每有朋友到家里來玩,還一定要小寶貝背兩首來炫耀炫耀?

真相分析:

教育專家說,孩子在上學前就能背唐詩,貌似不錯,可是,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是弊大于利的。

唐詩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遣詞造句極其精練、含蓄,有時為了行文的需要,顛倒字詞正常順序的事常有,這與現在人們的語言習慣大不相同。幼兒尚處于學習語言的初始階段,凝練的唐詩,要讓幼兒讀熟、讀懂,并受到教育,談何容易?

科學做法:建議年輕家長讓孩子多吟誦一些兒歌。幼兒感知事物是從表象入手的,他們樂于聽取具體形象的話語。兒歌正是以其生動活潑的語言方式,迎合了孩子們的口味,容易切入幼兒的心靈,可發(fā)揮出多方面的作用。

錯誤2:讓寶寶過早學電腦

小寶貝的興趣總是說來就來,比如,看見電腦一下子就喜歡上了,爸爸媽媽都覺得這是好事,不僅經常在電腦上給他看早教光碟,還經常一起和寶貝玩電腦游戲。

真相分析:

嬰幼兒用電腦并非明智之舉,就是大人用電腦久了,也會感覺頭昏眼花,渾身酸疼,何況是容易上癮、沒有自控力的寶寶?加上現在的電腦設備都是根據大人的體型設計的,因為角度和高度都不對,很容易傷害寶寶的視力和骨骼發(fā)育。

科學做法:小朋友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東西很多,電腦可以等上小學再學也不遲。

錯誤3:育兒,爸爸是局外人

真相分析:

新爸爸和新媽媽一樣,學習育兒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他能找到自己帶孩子的方法,你也許覺得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從一開始,你給孩子換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給他洗澡時也很有條不紊。你的丈夫也需要找到這些技巧。因為一個人照顧新生兒,工作量實在太大了。

科學做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在他幫你的時候,你對他不要推辭、不要責備和不斷地命令。有些媽媽希望丈夫幫助他們,又不愿意完全依靠丈夫。只有確定了孩子不會冷、他不會給孩子喂太多,不會在孩子吃過以后和她玩得太激烈、不會嘔吐,才能真正信任和依靠丈夫。這完全沒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學習做父母,你會更輕松,你們也能互相學習,掌握更多的技巧。

錯誤4:和別人比孩子

真相分析:

你的孩子睡整夜的覺嗎?他會笑嗎?他能試著坐起來嗎?別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經達到什么樣的水平上,不要受別的父母這些問話的影響,因為那樣你會覺得你的小寶貝好像總有些地方發(fā)展得比別人慢。

科學做法:每個孩子的發(fā)展是不同的

孩子的發(fā)展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這時你要用一種平常的心態(tài)和放松的心情來對待。一個孩子爬得早并不代表他比別人發(fā)展得好,只是更多地說明他想追趕父母的腳步。

錯誤5:忙得犧牲自己的休息

真相分析:

每個新媽媽都說白天孩子睡覺的時候她也想睡。但是經常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家里非常凌亂、要洗盤子、洗杯子,根本無法睡覺,直到自己精疲力盡。

調查顯示,每個新媽媽的第一年都要丟掉400-750小時的睡眠。

科學做法:盡可能的讓自己得到足夠的休息。

其實每天白天你都應該盡可能地打個盹,或者至少在周末睡個長覺。沒有充足的休息,你很難在那些本應快樂的生命時光里體會快樂。當然,休息的時候你可能要少做很多事情,但是充分的休息比洗盤子、洗杯子更重要。

沒有人懷疑你對寶寶的愛心,但在一些錯誤認識的指導下,你的一些行為也許正在傷害著你的寶寶。對照下面這些“誤會”,看看你犯了哪幾條。

錯誤6:為孩子花太多的錢

真相分析:

所有人都會告訴你,孩子會改變你的生活。但是沒有人告訴你,孩子會讓你的錢袋日漸萎縮,你恨不能為孩子傾其所有,而且無怨無悔。

就像你餓的時候會跑到食品店一樣,購物對于新爸爸、新媽媽來講好像可以不用算計。據估計,孩子第一年的尿布、衣服、食品、學步車等物品會花掉1萬5千元左右。所以列一個表格會減少你的超額開支。找有經驗的父母和你一起買東西,她也會告訴你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你也可以少上當。

科學做法:合理計劃適度開支

別在孩子的衣服上太費心,因為孩子一晃就長大了。玩具也是一樣,大多數嬰兒更喜歡對同一件東西玩來玩去,甚至就是一個盒子就夠她玩一陣子了。你不如把剩下來的錢用來讓她上鋼琴可或者上大學。

錯誤7:認為自己會記得孩子成長的所有過程

真相分析:

你覺得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你都不會忘記。但遺憾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會漸漸淡去。很快,孩子的童年就會過去,一個18個月大孩子的母親看到一個新生兒的時候也會說,她已經忘記了她孩子這個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因為你關注的是她的現在。

相關推薦

  • 管教孩子 這四項錯誤不可犯 毋容置疑,教育子女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要學習的是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并讓孩子了解他需要知道的一切東西,看起來也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里面確實也有很多父母犯的錯誤。 1.不給予孩子合...
    2021-01-29 閱讀全文
  • 不上幼兒園可不可以? 論壇里經常有這樣的討論,家長覺得自己有能力有精力來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所以不需要去幼兒園。 或者有的人,不夠自信,想和大家求證一下這樣的想法是不是行得通。 不上幼兒園肯定是可以的,實際上很多孩子(甚...
    2021-07-16 閱讀全文
  • 寶貝的0——7歲心理營養(yǎng)指南,不可不知! 跟身體營養(yǎng)一樣,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沒有得到心理營養(yǎng)的滿足,那么他這一生大概會尋尋覓覓,直到尋找到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為止,而這種尋找其實是不成熟、不健康的行為,需要盡早避免。怎么避免?...
    2021-01-27 閱讀全文
  • 媽媽不得不知的幾個“什么時候” 寶寶天天總在哭,這種情況什么時候會有所改善? 在寶寶出生后的好幾個月里,哭泣都會伴隨著他天天的成長。2~3周大時,哭泣的情況會開始增加,到6~8周大時達到高峰,然后慢慢減少,到4個月時就越哭越少了。在...
    2021-11-25 閱讀全文
  • 家庭教育七個不該犯的錯誤 家庭教育七個不該犯的錯誤 錯誤1:教幼兒背唐詩 你是否熱衷于教你的寶寶背唐詩?并以他小小年紀就能熟練背誦為榮?每每有朋友到家里來玩,還一定要小寶貝背兩首來炫耀炫耀? 真相分析:教育專家說,孩子在上學前...
    2020-09-29 閱讀全文

毋容置疑,教育子女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要學習的是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并讓孩子了解他需要知道的一切東西,看起來也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里面確實也有很多父母犯的錯誤。 1.不給予孩子合...

2021-01-29 閱讀全文

論壇里經常有這樣的討論,家長覺得自己有能力有精力來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所以不需要去幼兒園。 或者有的人,不夠自信,想和大家求證一下這樣的想法是不是行得通。 不上幼兒園肯定是可以的,實際上很多孩子(甚...

2021-07-16 閱讀全文

跟身體營養(yǎng)一樣,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沒有得到心理營養(yǎng)的滿足,那么他這一生大概會尋尋覓覓,直到尋找到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為止,而這種尋找其實是不成熟、不健康的行為,需要盡早避免。怎么避免?...

2021-01-27 閱讀全文

寶寶天天總在哭,這種情況什么時候會有所改善? 在寶寶出生后的好幾個月里,哭泣都會伴隨著他天天的成長。2~3周大時,哭泣的情況會開始增加,到6~8周大時達到高峰,然后慢慢減少,到4個月時就越哭越少了。在...

2021-11-25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七個不該犯的錯誤 錯誤1:教幼兒背唐詩 你是否熱衷于教你的寶寶背唐詩?并以他小小年紀就能熟練背誦為榮?每每有朋友到家里來玩,還一定要小寶貝背兩首來炫耀炫耀? 真相分析:教育專家說,孩子在上學前...

2020-09-2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