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發(fā)揮故事的魅力
發(fā)布時間:2021-05-02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大家都知道故事是開發(fā)幼兒智力的工具,更是教育孩子的教材。選擇適當?shù)墓适轮v給孩子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秋孩子放假這幾天每天都纏著我給他講故事,我忙了一天,總是心不在焉的講岔了,自己都感覺不對勁,《三只小豬》和《三只小兔》混了?!安宦牪宦?,不和我老師講的一樣!”
其實,為孩子講故事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它可以滲透到人們?nèi)粘I钪?,我認為要想讓幼兒得到啟發(fā)首先要選擇有意義的故事,有啟發(fā)性的故事,并且幼兒喜歡大人用擬人化的口氣給他們講故事。要言語簡練,主題明了孩子才會喜歡。
其次,要掌握講述的藝術性,如果按照一本書上朗朗上讀,孩子肯定不會喜歡,我認為和孩子們說話一樣要和藹可親,陰陽頓挫,過程中起伏高低、語氣心長,再加上肢體語言、動作表情,孩子才會感興趣。比如:一個故事里說:小鯉魚看到了小美美,開心的游來游去,把想傳授的重點由小鯉魚說出來,孩子容易接受?!缎』ㄉ咝∏嗤堋房梢园阉』ㄉ呖吹叫∏嗤苷f:“小青蛙,小青蛙,快來玩呀!”小青蛙卻說:“對不起,我不能和你玩了,因為我要去給莊家捉害蟲??!”這樣對故事加工后,在孩子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受到了教育。
再次,要善于啟迪。有的家長給孩子講故事,子是為了敷衍孩子。這樣正適得其反,不但不能增進幼兒智慧,也不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所以再講前、講后或重要的地方,提問孩子一些問題。如:誰對誰錯?他想干什么?讓孩子邊聽邊想,不但能加深孩子都故事的理解,又能發(fā)展孩子想象力、思維力。
也可以讓孩子繼續(xù)編故事,給他們自由想象的機會,并把故事中好的詞匯,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傊?,我們應發(fā)揮故事最大的魅力。(趣祝福 zFw152.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創(chuàng)編故事的魅力
3—6歲的孩子比較喜歡動態(tài)的事物。動態(tài)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不僅視覺還是聽覺,孩子們各方面都能調(diào)動起來。平時我就喜歡觀察孩子看動畫片的表現(xiàn),不同的動畫片他們的表現(xiàn)也不一樣,最安靜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是看《小玲玩具》。
起初,我媽媽說她最討厭看這個了,我就沒注意到它。有一天,我弟弟家的孩子給我講她家里的玩具,雖然才兩歲多,講起來還很有條理,每一個玩具賦予了他們生命。她就是模仿《小玲玩具》中的講解員。這讓我想到了教育孩子的一個好辦法——隨時隨地創(chuàng)編故事。
這幾周周末,在家有時間我就用家里的玩具編故事給兩個孩子聽,孩子邊聽邊操作玩具,有時我講完后就讓姐姐給弟弟講。兩個孩子在一起玩的很開心,爭鬧現(xiàn)象越來越少,也不纏著看電視了。創(chuàng)編故事對于我們家長來說不難,但是很多家長可能不常用或者沒有意識到。
故事是兒童接觸最多而又非常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故事能有效地幫助幼兒發(fā)展語言能力;故事可以教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因此,用創(chuàng)編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不失為一種多效辦法。我們在創(chuàng)編故事時,要多用自己孩子喜歡的小動物或者布娃娃等擬人化的形式,給孩子講故事時,家長需要把每個角色安排不同的音色,有時,單憑聲音和語氣實在沒法區(qū)別,可以捏著鼻孔、把食指塞進嘴里來產(chǎn)生特技效果,講故事的關鍵是把快樂傳達給孩子。因此,家長要把自己當成孩子的伙伴,講到開心處,和孩子一起盡情地笑;講到緊張的地方,也要握緊拳頭,怵怵發(fā)抖,這樣才能和孩子取得共鳴,孩子一定也更愛聽你講故事。同時,孩子們會把感興趣的片段記到心里,她們也會模仿大人講的樣子自己講。
看電視、看手機可以學到一些知識,但是孩子的控制能力差,有時不聽大人規(guī)定的時間,不讓還容易哭鬧,看的時間長了,對孩子眼睛尤其不好。所以,我們家長有時間放下手機與電視,與孩子一起邊講故事邊玩,身心愉快,何樂而不為呢?
教育隨筆:餃子的魅力
教育隨筆:餃子的魅力
XX一小一園大一班有個叫“龍龍”(化名)的孩子,今年六歲了,長得結(jié)結(jié)實實,性格卻是孤僻,刁鉆、任性、我行我素。
當老師管理他時,別看他小小年紀,說話卻很沖,他隨口就會甩出那句:“你憑什么管我?你又不是我媽!”然后自己想做啥就做啥,誰也拿他沒有辦法。
見于這種情況,班主任向園長如實反映,因為他已嚴重地影響了班級。對此,園長給所有老師召開會議,告訴老師們:“特殊孩子我們也要管,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去改變孩子的壞習慣,把他們轉(zhuǎn)變好……”
有一次,這孩子在上課時回頭說話,班主任批評了他,可這孩子還真“厲害”,吵著媽媽要為他轉(zhuǎn)園,說什么也不想來這個園了。
第二天,他媽媽把他拽來,請求園長想見見那位管他孩子的老師,想當面向她致謝,說總算遇到肯管她孩子的老師了,讓她看到了希望!
這個小龍龍見媽媽們?yōu)樗D(zhuǎn)園的想法泡湯,便又退一步向他媽媽提出了一個條件:要求他媽媽陪他聽課。
“只要你好好學,媽媽不上班在這里陪你?!彼麐寢尳辜比f分卻又無可奈何。
“你從來說話都不算數(shù)!”當著老師和園長的面,孩子揭了短兒。
“媽媽說話算數(shù),我陪著你?!焙⒆拥膵寢屩缓米聛砼阒?。
在這之前,園長多少從孩子媽媽嘴里了解到這個孩子的一些情況:母親在洗浴中心上班,經(jīng)常加班,晚上在家陪孩子的時間很少,爸爸沒有耐性,脾氣粗暴,孩子不好就打,多半時間把小龍龍寄宿在奶奶家,可老人難免對孩子溺愛,所以孩子達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園長看著小龍龍這樣讓他媽媽陪著拖著他媽媽也不是辦法啊,但知道他怕他爸爸,于是想出了辦法。
一會兒,園長推開教室門,佯裝對龍龍的媽媽說:“孩子爸來電話了問孩子情況怎樣?我告訴他孩子挺好的,你還在這里干什么,該趕什么干什么去?!本瓦@樣,龍龍的媽媽才得以脫身上班。
園長送她并囑咐她:“以后在孩子們面前說話一定要算數(shù),否則孩子對你不信任,教育他就難了?!?/p>
“是,我以后一定注意,讓你們多費心了。”家長感激地上班去了。
園長走到小龍龍身邊,微笑地對他說:“你如果表現(xiàn)好,我中午讓你吃餃子。”
“你騙人!”
孩子不信,在他幼小的心靈里,認為大人說的話都是騙人的。
“我說話算數(shù),等著吧?!?/p>
園長怎么知道小龍龍喜歡吃餃子呢?這還得從前一天的午飯說起。
園里的食堂為小朋友準備青菜和魚,白菜燉肉,可龍龍坐在那里就是不吃,說他每天在家吃餃子,這說明他喜歡吃餃子。園長觀察小孩子吃的情形正好了解到了這一情況。
中午,園長提前讓保育員特意去校園外飯店買來芹菜肉餡餃子,中午欣喜地送到了小龍龍面前:“你看,我是騙人嗎?”
“恩,你不騙人,但我愛吃菠菜餡餃子?!?/p>
“你表現(xiàn)好,以后我還可以讓你吃上菠菜餡餃子。”
小龍龍看著這位說話算數(shù)的園長,沒再說什么,還是高興地吃下了這頓芹菜肉餡餃子。可他邊吃邊玩,園長微笑地對他說:“你也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好好吃,好不好?”奇怪,他不反抗了,乖乖地馬上轉(zhuǎn)回身吃起來??磥盹溩拥哪ЯπU大的嘛!園長看在眼里,無比地欣慰。
第二天,聽龍龍媽媽告訴園長,說龍龍不吵著轉(zhuǎn)園了,奶奶高興地來向園長表示感謝,感謝園長特地為她孫子買餃子吃這件事,說他小孫子回家變乖多了。
當我聽到這個故事高興地去龍龍班想看看這個孩子時,我卻撲個空,他們老師領著小朋友們到外面操場活動去了。我和園長再次碰頭出來時,正好趕上他們班回來,園長示意我:走在最前邊的那個穿黃毛衣、長得壯實的小男孩兒就是龍龍,我見他看到園長后主動笑著和園長打招呼了呢!看來那頓餃子建立了他們之間的友好與默契。我開心地盯著小龍龍一直走回到他的班級里……
讓我們祝愿小龍龍永遠快樂健康地成長!同時也讓我們所有的老師們多學學園長,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讓我們用愛心、用耐心、用誠心感染轉(zhuǎn)化那些思想不對頭、習慣養(yǎng)成不好的孩子。
中班教育隨筆:警察的魅力
李昊陽寶貝這段時間,總是吃飯的時候挑菜,不喜歡的堅決不要,還真扭不過他,看著他專吃米飯的樣子也很香甜,我試了好幾次,像昊陽一樣專吃米飯,我告訴鞠老師,還真的很好吃啊,不過孩子挑菜總是不好。
今天晚飯雞燉土豆,豆腐皮炒胡蘿卜絲,還有小綠菜在里面,看著就好吃,昊陽說不吃,我說不行,什么都分給他了,別的小朋友都好吃完了,他把個盤子推出去老遠,坐著不動,三個老師都過去催他吃飯,他就是不當回事。
不知道什么時候,他開始吃了,把米飯吃的干干凈凈,土豆也吃了呀,很棒的,吃了一碗還要米飯,這個時候我把土豆米飯弄一起給了他,小盤子里還有那么色香味俱全的菜他就是不吃,我走過去蹲下來,看著他笑,他吃的很香,我指著菜說,這個菜吃了能當警察。他邊吃邊笑著說:“我就是頭豬。”我沒懂他說的啥意思,可能是說他很能吃吧。當我說吃了那個菜能當警察的時候,他居然也開始吃了,而且吃的很干凈。原來警察有這么大的魅力啊!
看來對待孩子的一些事情上,真的是需要很多智慧和技巧,有時不知道是哪種辦法好用,但是有一條,只要愛著孩子,就會想出好辦法。
教育隨筆:感受黃梅戲魅力
這學期,我們在許主任、教研組長張**的帶領下,針對幼兒園的課題《幼兒園黃梅戲園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研究》,進行了認真的研討、學習。戲曲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瑰寶,讓幼兒產(chǎn)生了強烈的審美感受。黃梅戲的表演質(zhì)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其曲調(diào)悠揚委婉、優(yōu)美動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氣息,而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
通過一次次的學習,我不僅了解了黃梅戲,更是知道了如何對幼兒進行黃梅戲的啟蒙教育。我們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可以帶幼兒欣賞、感受黃梅戲的曲調(diào)風格,體會其中的情感、詼諧與幽默。黃梅戲可以滲透到幼兒園的藝術、語言等領域。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展活動。
一、讓幼兒接觸戲曲,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幼兒都是喜歡聽音樂的,我園一直很注重幼兒對黃梅戲的欣賞,在起床音樂時也播放一些黃梅戲音樂,孩子們聽的多了,也滿滿的感受到黃梅戲特有的唱腔,感受到了黃梅戲的好聽,這就讓幼兒產(chǎn)生了興趣,有了興趣,幼兒就會越來越喜歡。
二、可以讓幼兒觀看視頻,發(fā)現(xiàn)黃梅戲的魅力。黃梅戲不僅唱腔非常好聽,而且服裝、道具都非常的精美。我園在園舍環(huán)境和班級環(huán)境中都有黃梅戲的頭飾、帽子、服裝、吊飾等等,我會帶孩子們進行欣賞,在美工區(qū)里投放了一些材料,幼兒也非常愿意嘗試制作。
三、提供表演氛圍,讓幼兒能輕松哼唱、感受曲調(diào)。為了能讓幼兒充分的感受黃梅調(diào)旋律流暢、委婉的特點,可以把黃梅戲中的孩子們易學的曲調(diào)讓孩子們來學一學,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當幼兒能大膽的唱出來的時候,教師應及時表揚并鼓勵。
四、自由表演、感受藝術美。幼兒對成人化的戲曲動作掌握有限,但是幼兒的創(chuàng)作和想象能力很強,他們可以通過觀看,來進行自己的表演。上屆大班幼兒表演的《對花》,就是我園老師改編的,幼兒表演出來非常精彩。我們也可以把這種形式運用到班級幼兒中,不僅能讓幼兒感受到黃梅戲曲調(diào)的優(yōu)美,也能感受到舞姿的優(yōu)美。
這學期,我在教研組一次次的研討中學習到了很多,當我?guī)е⒆觽儑L試接觸黃梅戲時,我感受到孩子們是很喜歡的,其實在幼兒園中開展黃梅戲,不僅能讓幼兒了解黃梅戲的相關知識,更能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知道做一名安徽人是多么的驕傲與自豪,我認為傳統(tǒng)文化一定要從幼兒園就要滲透,只有這樣,我們民族的瑰寶才會得以傳承!
教育隨筆:綻放區(qū)域材料的魅力
區(qū)域游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在區(qū)域中,幼兒通過擺弄和操作區(qū)域材料去感知、思考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有效的區(qū)域材料投放能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地位,促進幼兒在快樂、主動的學習中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
在與本班幼兒相處兩周后,班上三位老師對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為了更好地引導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學習探索,促進他們健康發(fā)展,我們根據(jù)本班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及班級區(qū)域活動的劃分,主要從四方面入手,進行區(qū)域活動材料的投放。
一、材料投放可以與教學活動相結(jié)合。
(1)美工區(qū)活動案例
在一次美術活動《香香的漢堡》中,由于孩子們操作時間的有限,有些幼兒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我們在下午的區(qū)域活動時,在美工區(qū)投放了足夠的泡泡泥并提供充足的時間,便于幼兒運用已學經(jīng)驗動手制作漢堡。通過觀察孩子們的制作過程和完成后的作品,只有一部分幼兒掌握了團、捏、壓等技能,大部分幼兒制作的漢堡外形較小。在一次美術活動《土耳其帽》中,發(fā)現(xiàn)有一半的幼兒不能邊線基本對齊地折紙,有些幼兒直接告訴老師“我不會”。
(2)案例分析及材料投放
材料投放應與教學活動相結(jié)合,把區(qū)域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鞏固、延伸是一種有效的途徑。通過對以上現(xiàn)象的思考和分析,我發(fā)現(xiàn)本班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較弱,他們手的動作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較弱。為此,在和其他老師的討論之后,我們在美工區(qū)投放了充足的泡泡泥、素描紙、硬卡紙、軟卡紙、皺紋紙、簡筆畫、動物面具、有彈性的繩子、水彩筆、油畫棒等材料。如運用一些簡單的簡筆畫和泡泡泥,引導幼兒沿著畫中的輪廓進行貼畫;運用水彩筆在卡紙上做標記來啟發(fā)幼兒將邊線對齊進行折紙;運用動物面具和有彈性的繩子讓幼兒進行穿線的練習等等。這些材料的投放與運用都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xié)調(diào)。同時,我們也制作了教具,主要是為幼兒提供不同的線條和圖案,引導他們在自主繪畫時更好地運用線條和進行圖案的創(chuàng)新。
二、材料的投放要有層次性
(1)益智區(qū)活動案例
在為期一周的區(qū)域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班上有些幼兒對點數(shù)數(shù)字、分類和排序比較感興趣,他們喜歡去益智區(qū)玩“數(shù)蘑菇”和“圖形分類”的游戲,但大部分幼兒只是簡單的按卡片上的蘑菇個數(shù)進行點數(shù)放置或按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進行分類。能力較弱的幼兒,他們在完成后會非常開心,但能力較強的幼兒往往在完成后表現(xiàn)為無所事事或跑去別的區(qū)域玩。
(2)案例分析及材料投放
案例中,由于投放的材料可操作性不強,只是簡單的進行點數(shù)和圖形分類,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來說,無法很好地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在投放材料時應凸顯層次性。隨著游戲的進行,教師要有計劃地逐步投放材料或者更換材料,變換玩法,不斷激發(fā)幼兒發(fā)展的新需要,并據(jù)此推動和及時調(diào)整游戲的進程,材料的投放也隨之由易到難,不斷保持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他們總有新鮮感,總有一點點挑戰(zhàn)。
經(jīng)過思考與分析,以幼兒感興趣的圖形為例,我們在益智區(qū)投放了各種形狀、顏色的拼圖板塊和用于拼圖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卡片,讓幼兒自己拼喜歡的圖案,并將自己所用的圖形形狀、顏色數(shù)量記錄下來。同時將操作的難易程度分為一星、兩星和三星,讓幼兒自主選擇,這樣一來發(fā)展水平不同的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材料投放要有環(huán)保性
區(qū)域游戲材料應具有一定的環(huán)保性。選擇廢棄、環(huán)保的材料稍加改良,依據(jù)實際情況來投放,能夠推進幼兒探索的意識,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在建構(gòu)區(qū)中,我們?nèi)焕蠋熗斗帕艘恍┳灾频沫h(huán)保材料,如一些用彩紙包裝過的鞋盒、薯片罐、餅干盒、一次性紙杯等,幼兒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運用這些材料進行搭建。在一次區(qū)域活動中,建構(gòu)區(qū)的六位小朋友,他們用紙杯搭出了圓形的城堡和三角形的城堡,當我走到他們旁邊時,他們很自豪地告訴我:“老師,看,這是我們搭的城堡,漂亮吧!”
為了給班上孩子提供好的閱讀環(huán)境,我們運用廢棄紙箱和奶粉罐制作了小桌子和小凳子并投放到閱讀吧,幼兒每次進區(qū)閱讀書時可以坐在桌子旁,這為他們提供了很好地閱讀條件。
四、材料的投放要注意安全性
區(qū)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要注意安全性。在幼兒園里我們?yōu)橛變禾峁?、制作的操作材料的體積不能過小,而且要不易脫落,以免幼兒在玩耍中不小心吞食而窒息,或者把玩具塞入耳朵、鼻子里。投放的材料也不能帶有長線,否則容易纏著幼兒脖子或絆倒幼兒,同時,更應該避免投放尖銳的東西。
《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眳^(qū)域活動是幼兒個性化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我們應把區(qū)域活動與教學活動緊密結(jié)合起來,依據(jù)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投放適宜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做游戲的主人,讓每一個幼兒在快樂自主的區(qū)域游戲中健康、富有個性的成長!
教育隨筆:做幼兒喜歡的魅力教師
教育隨筆:做幼兒喜歡的魅力教師
有人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老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有人說老師甘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說老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而我只愿做那一塊小小的鋪路石,靜靜地躺在泥土里,雖然它沒有水晶的純靜,沒有寶石的艷麗,沒有鉆石的光芒。我的目標只有一個,做一個幼兒喜歡的魅力教師。這幾天在影子幼兒園和小朋友相處的點點滴滴,讓我對如何做幼兒喜歡的教師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做充滿愛心的老師
魯迅先生曾說過:“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只有在愛的基礎上,教師才會投入全部力量,以真誠的愛心和關懷的態(tài)度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做到一視同仁,不帶任何偏見。在與幼兒交流、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濃濃的真誠關愛自信讓他們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特別是初入園的新生幼兒。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更應當用自己的愛心引導他,和他建立良好的感情和同伴關系,讓幼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讓他感覺到幼兒園就是他們的家。
二、做“三心二意”的老師
首先是保持一顆童心,把自己也當作孩子,走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分享他們的快樂,解除他們的煩惱,做孩子知心的朋友;其次要有一顆真實的誠心,撕掉所有的虛偽面具,尊重每一個孩子,和他們以誠相待,以心換心,讓孩子信任你、喜歡你;最后要有一顆寬容之心,由于受到“師道尊嚴”等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老師在孩子面前總是很嚴肅,總喜歡板著臉孔說話或訓話,有時甚至顯得很嚴厲——說一不二,總是居高臨下地給小朋友們下達命令或指揮小朋友們做這做那,這樣小朋友們對老師只有敬畏感,而無法體會老師的親切感。因為幼兒喜歡溫和,具有寬容之心的老師,幼兒的心靈是脆弱的,他們需要我們溫和的呵護。另外,還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意和情意。我們常說“只有懂得愛別人的人,別人才會愛你。”孩子也不例外。愛要舍得說出口,愛要用行動來表達。
三、做八面玲瓏的老師
作為幼兒教師說、寫、唱、跳、畫無一不能。孩子喜歡多變、喜歡新奇,因此要求幼兒園的教學就活潑生動。我們要用心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地引進新的教育信息,變換教學形式,更換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情景,營造輕松、愉悅的教育氛圍。教師要善于吸引孩子的目光,讓每個教學活動中都有優(yōu)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好玩的學具,這樣的教學活動怎能不讓孩子們喜歡呢?
四、做知識淵博的老師
孩子的思維是很活躍的,在他們腦海里有著數(shù)不盡的“為什么”,他們更不會掩藏這些“為什么”,時常跑去向老師索求答案,這時教師就該是一本“十萬個為什么”了,或許,有的問題你都難以回答,但千萬不要騙孩子,可以找到答案后再告訴他。面對一個知識淵博,有問必答的教師,我想孩子是非常佩服你的,在不知不覺中會越來越喜歡你。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睕]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教學中,我們給孩子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寬容,多一點笑臉,多一點耐心。只要留心、用心和關心,一定能成為他們最喜歡的人!
教育隨筆:故事教學的神奇力量
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嬰幼兒階段的孩子最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如果我們通過講述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表達一種看法或傳授某種教育思想,使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得到教育是一件輕爾易舉的事。一直以來教育者們大都是把故事作為上課的引子,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還沒有研究要在所有的課程中進行故事教學,更沒有想到要把各課的課堂內(nèi)容編輯成故事來教育孩子。多次的教學實踐告訴我“故事教學”是對幼兒進行各方面訓練的有效途徑。
下面就來談談“故事教學”的神奇力量:
一、故事教學在語言訓練中的教育作用。
眾所周知,人類思維的發(fā)展,是從學習語言開始的,及時對孩子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有利于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
1、故事教學能啟動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
“故事”有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對幼兒有著一種特殊的吸引力,“故事”這種教學形式,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能滿足其心理需要。幼兒在聽故事中獲得語言鍛煉,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聽了《長長和圓圓》的故事后,我們常常聽到孩子們說:“你再不吃菜,就會變成長長”“他吃的太多了,會變成圓圓”;在聽了“黑貓警長”后,幼兒會發(fā)出贊揚的笑聲,會鼓掌叫好“黑貓警長真厲害!”
故事啟動了他們的語言思維,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說出故事中的話,用故事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2、故事教學能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故事語言豐富、感染力強,借助故事教學能有序地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在講述故事中,我經(jīng)常引導幼兒在聽完故事后用完整的語言回答我的問題。無論是在課堂上的教學還是在課后的生活教育,我都采用故事的形式。這些故事我都是根據(jù)教育教學內(nèi)容和生活中的教育思想隨機編的。久而久之,講的多了,有些孩子也學會了自編故事,而且編得還有條有理,簡直出乎我的預料!
故事教學大大豐富和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故事教學在生活中的教育作用。
每天古典式的教學,課堂紀律是最另人頭疼的事。即使你喊破嗓子也不會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力。如果這時把一些枯燥的內(nèi)容或是生活中的思想教育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時班里有些孩子喜歡撕紙,把地板弄的臟乎乎的,不管怎樣教育都不見起色。于是我靈機一動編了一個《小白兔請客》的故事。孩子們聽的特別認真,而且也明白了臟乎乎的小老鼠不討人喜歡,干凈的小花貓大家都愿意和它做朋友的道理。像如生活中這樣的事太多了,我們都可以把它編成故事。孩子們聽著喜歡,也得到了教育,老師們不用費多大的氣力就達到了教育目的,這樣有益的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三、故事教學在課堂上的應用。
隨機編故事,應是每個幼兒老師的長項。如果把課堂內(nèi)容也變成故事課,豈不是更好?在快樂認知《燈的世界》中,有一個無影燈,由于孩子們沒見過,老師也不好實物講解,這時我就編了一個《熊貓醫(yī)生看病》的故事。故事中講了小花貓的傷勢、夜晚的燈光、熊貓醫(yī)生是怎樣做的、這時無影燈的用處孩子們一下子就明白了!
在常識課、科學認知課、語言課中,故事教學發(fā)揮了它的神奇功效!尤其在抽
象的數(shù)學教學中,故事教學更是受益非淺!
故事教學的這種隨機性是最適合孩子們的。我想,如果我們長期用下去、長期研究下去一定會把它的更大的神奇性發(fā)揮出來!那么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就要多注意觀察孩子,注意觀察身邊的事,注意材料的積累,只有這樣我們的故事才會編的得心應手。
隨筆:小紅花的魅力
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早晨懶床成為幼兒入園遲到的一大問題,每天早晨看著寥寥無幾的幼兒人數(shù),會有一陣凄涼的感覺,我想,不能再這樣任由幼兒的遲到繼續(xù)下去,該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制止這種不良習慣的發(fā)生呢?
簡單的批評教育,不見成效。正在疑惑時,鋼琴上鮮艷奪目的小紅花映入我的眼簾,想到每次發(fā)小紅花時幼兒總會用一種期待、渴望的眼神注視著,可見小紅花的魅力之大。由此想到小紅花的魅力應該可以改變現(xiàn)狀。于是,每天獎勵給那些按時來園的幼兒一朵小紅花。漸漸地,原來遲到的幼兒為爭得小紅花,也早早地來到幼兒園,更令我欣喜的是,他們還幫助我整理區(qū)角的物品,抹桌子、抹凳子,他們忙的不亦樂乎而且還收獲了跟伙伴共同合作的樂趣。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積極的鼓勵勝于消極的制裁,積極的暗示勝于消極的命令?!毙〖t花就是一種積極的鼓勵,日常生活中,我們教師就應多采用積極的鼓勵措施,給孩子正面、積極的引導,并在孩子們?nèi)〉眠M步時及時地鼓勵,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最棒的。
孩子們越來越懂事了,看著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幸福感油然而生,跟你們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