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育隨筆:那個想交朋友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4-29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教育隨筆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教育隨筆:那個想交朋友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注意,都渴望擁有自己的好朋友,但是每個小朋友運用的交友方式卻各不相同,有的小朋友使用溫和的親社會的方式,而有的小朋友則使用簡單的粗暴的形式。

周二早餐結束之后,小朋友們照例開啟了區(qū)域時間,然然三下五除二就拼插出了一把槍,他非常開心地跟旁邊的小朋友進行著分享,博博走到他跟前,十分羨慕的看著他手中的槍,他和然然玩了一會兒之后,突然一下子把然然的椅子給推倒了,看到然然憤怒的樣子,博博竟然顯得有點高興,然然十分憤怒的想上前去打他,他則笑著跑開了。我擔心他倆會打起來,所以就擋在了他們兩個的中間,然然情緒激動地推搡著我,而博博則是默不作聲的躲在我的身后。我問博博為什么要給別人推到小椅子,他默默的說:“我只是想和他玩?!笨磥磉@個小朋友沒有惡意,只是缺乏交往技能。

我告訴博博,如果想交朋友可以通過詢問、交換玩具等方式進行,總之一定要讓別人感覺舒服,如果采用推搡爭奪的方式進行,那一定會讓小朋友不高興的,小朋友一旦不高興了,也就不愿意跟你玩了。博博聽了我的話之后,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最后主動地跟然然道了歉。(wwW.d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小朋友們的社會性基本都是在具體生活中發(fā)展起來的,很多沖突的發(fā)生,正是有效引導的契機,如果能夠正確把握,必定會對幼兒一生的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和孩子做朋友


有句話說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現(xiàn)在想把這句話改一下聽話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調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記得剛畢業(yè)來到幼兒園。第一次走進教室就發(fā)現(xiàn)我們班調皮的孩子就非常多。一抓一大把。一個調皮的孩子就夠讓我們頭痛了,現(xiàn)在還是一群調皮的孩子。對我這個剛剛走出校門的新手來說真的很難應付。

剛剛接到這個班,我對每一位孩子都充滿了愛心。對那些調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們溝通交流。但是幾個星期下來,我發(fā)現(xiàn)他們根本不買我的帳。甚至變本加厲起來,這些孩子往往個性強、膽子大、對自己約束能力差,吵吵鬧鬧的給班級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一個調皮孩子帶動了一群本來懂事的孩子開始調皮,這一群調皮的孩子就帶動了我們半個班的孩子調皮起來。我最初的耐心也被磨平了。我對他們發(fā)脾氣拍桌子都不管用了。由于每天對他們施行河東獅吼,加上我的發(fā)聲不正確,我的聲音時常會變成沙式比啞。

對于這些,我真的是苦不堪言。我對他們已經失去了信心。曾經的小天使群部變成了小魔鬼,一看到他們我就頭痛。但是,在一次集體教育中我偶然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特別喜歡受表揚。只要我每次說要表揚誰誰誰,他們的神情就都開始專注起來。就連那些特別好動的小朋友也會安靜下來。其實他們都喜歡被老師關注被別人表揚的。

看來,他們也不是對什么都無動于衷的。從這開始,我對他們施行了一套策略。

當我們在平時遇到孩子時,或上課前,我就會鼓勵的語言和喜悅的微笑提醒他們這節(jié)課不要再搗蛋了。甚至可以摸摸他的頭說:你上節(jié)課,已經有進步了,這節(jié)課要表現(xiàn)更好噢。上節(jié)課,你認真聽老師講課,回答問題不錯啊。相信這節(jié)課你會表現(xiàn)更好,希望你繼續(xù)努力。我的名言是:鼓勵,鼓勵,再鼓勵。想想看,我們大人都喜歡聽好話,何況是一個孩子,何況老師的表揚在孩子的眼中是多么的寶貴。

教育隨筆:把孩子當朋友


一天的工作結束后,閉上眼睛,孩子們調皮、可愛的形象就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他們激勵我更加勤奮地工作。和他們在一起,總能讓我忘記工作的辛勞和繁瑣,讓我想用一顆不泯的童心,進入孩子的世界,關注他們的關注,驚奇他們的驚奇,感受他們的感受,和他們共同快樂地成長。

把孩子們當作我的朋友,則是我與他們溝通的基礎,也是他們是否愿意與我溝通的關鍵。因為我懂得:只有我把孩子們當作“小朋友”,孩子們才會把我當成“大朋友”。我很喜歡和他們在一起玩,有時他們也會拿出小“秘密”和我一起分享。時間長了,他們中有的小朋友就會走到我面前,對我說:“潘老師,我喜歡你?!庇械膭t會突然跑到我身邊,在我身上撓癢癢,又嬉笑著跑開;有時也會悄悄走到我身后,蒙住我的眼睛,讓我猜猜他是誰……。雖然他們表達感情的方式不一樣,但是那時候,我的心總是被一股甜蜜的暖流包圍著。

恐怕世界上說話最多的一個職業(yè)就是幼兒教師了。和幼兒朝夕相處,每天都要不停地講話,而用的最多的一個詞,那就是“小朋友”。我認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該真正地象對待朋友那樣對待孩子們,和他們交流,虛心征求和傾聽他們的意見,賞識他們的優(yōu)點和進步,從他們的視角去看待世界,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行為,有了這種平等融洽的關系,才能與他們真正溝通,才會被他們所接納。跟孩子們交流,我一般會蹲下來,看著他們的眼睛,認真地聽他們傾訴,了解他們的思想,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做什么。跟孩子做朋友,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世界,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在和他們一起玩樂、一起成長。

身為一名幼兒教師,只有心中有了孩子,有了對孩子無私的愛,才能真正感受到孩子最純真的笑容,聆聽到他們最稚嫩的心聲。我發(fā)現(xiàn)在孩子們的世界中生活,跟孩子一起成長是一種幸福,而我,就是這樣幸福著。

教育隨筆:那個喜歡綠色的女孩子


小班孩子對顏色的喜好最明顯的就是女孩子了。她們大部分喜歡粉色,因為所有動畫片里的公主都是粉粉的,夢幻的顏色就是粉色。她們對粉色有一種十分偏執(zhí)的狂熱,畫畫用的水彩筆要是粉色,買的衣服要是粉色的才好看,連扎頭發(fā)的皮繩也要是粉色的。就是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卻偏偏出了一個喜歡綠色的女孩子,我們叫她瑩瑩。

瑩瑩是一個十分好動的女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坐在椅子上的時間不超過一分鐘。她對于我們說的話都是充耳不聞,依舊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她不能明白為什么我們需要她不要離開小椅子,也不明白為什么我們要求她吃飯的時候不走來走去。她就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上課的時候一直看著窗外,吃飯的時候也是吃一口玩一會,畫畫的時候整頁紙上都是畫滿綠色的線條。

這樣的孩子不是接收不到你的信息,只是她更偏執(zhí)于自己的想法。綠色性格的孩子是需要別人不要去擾亂自己現(xiàn)有的一個狀態(tài),我們害怕她影響到我們教授常規(guī)的進度,她也害怕我們影響她去熟悉周圍事物的一個腳步。而且喜歡綠色的瑩瑩顯得有點無欲無求,我們讓她多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玩具,她不需要,讓她去玩滑滑梯,她也不想。所有大部分孩子喜歡的事情,她都顯得興趣盎然。時間久了,那些被我慫恿去帶瑩瑩一起玩的女孩子們,也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玩耍了。

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在有時間的情況下,盡可能的調整自己給出的條件,看看她的欲望實在哪個方面。時間一久,我發(fā)現(xiàn),她的樂感很好,新授的兒歌教過一遍之后,她基本上也就會了。而且她對我彈鋼琴特別感興趣,所以上音樂活動的時候,我就讓她坐在離鋼琴最近的位置,這樣她就能看見我彈鋼琴,而且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平日的交談,我也把話題集中在“你今天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呀”“你看這個顏色是不是很好看呢”“你看xx穿的這個顏色的衣服好漂亮,你愿意和她一起去玩xx”讓她更積極去喜歡別的顏色。時間久了之后,你會更發(fā)現(xiàn),她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開始久了,也愿意與他人交流了。

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件很慢的事情,不要過于焦急的去“鞭策”孩子。讓她慢慢來。

教育隨筆:與孩子“交心”


孩子們喜愛的幼兒節(jié)目、動畫片,我們有時會不屑一顧;孩子們想再仔細看看、動手摸摸的演示材料,我們卻常常把它們深藏柜中;孩子們提出的許許多多問題,我們往往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帶過。如果長此以往,不善于與孩子“交心”,來自童心世界的思想火苗就有可能被我們掐滅。

與孩子“交心”,前提是我們也要有一顆童心,不以成人的目光看待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傾聽、呵護童心。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我都試著以一顆童心去看待孩子,去和他們交流,分享他們的發(fā)現(xiàn)、快樂,也努力幫助他們化解恐懼、不安……通過一次次地與孩子“交心”,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很愿意向我表露他們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頻頻向我展露純真的笑容。

童心是與幼兒溝通的橋梁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覺得不但要有愛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童心。

每個孩子都愛看動畫片,最近孩子們議論最多的是《喜羊羊和灰太狼》,一議論起來,一個個可來勁了,有時因為一個細節(jié)把小臉都爭紅了,我也愛看動畫片,象《貓和老鼠》,《金剛葫蘆娃》等,我都看了不止一遍,動畫片我每天不誤。

一天耿笑顏、唐睿軒等一些小朋友正在議論“喜羊羊和灰太狼”,我走進去和他們一起議論起來,開始他們一愣,一個個驚慌失措的看著我,隨后便興奮地同我一起討論起來??粗麄円粡垙埧蓯鄣男∧樜铱筛吲d了,因為此時我知道,我和孩子們已經沒有了距離。一次范晨陽的媽媽對我說:“我們唐睿軒回家很高興地說‘我們老師也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很喜歡我們老師’?!?/p>

是的,我明白我與孩子之間沒有距離,是因為我有一顆童心,童心是與幼兒溝通的最好橋梁。從那以后,我和孩子們的距離更近了,心貼的更緊了,讓我們所有的幼兒教師都架起與孩子之間的那座童心橋吧!

先做“朋友”再做老師

在幼兒園里,我就是孩子的好朋友,我通常是蹲下身子并以真誠的態(tài)度和孩子說話的。在與孩子對話時,我常以“我”自稱,并盡量使用兒童化的語言。

一次,我要求孩子自帶玩具來幼兒園玩。吳禹賢對我說:“老師,上次天天拿了我的小西瓜玩,可是他還沒還給我,他把我的玩具拿走了?!痹拕傉f完,天天馬上就接口說:“我沒拿,我已經還給你了?!眱蓚€孩子一個說沒還,一個說已經還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后來,我了解到,是天天喜歡蘇蘇的玩具而不肯還給吳禹賢,并否認是自己拿的。我想,我應該找天天好好談談,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我找來天天對他說:“天天,我跟你說一件我小時候的事情,小時候我很喜歡一個玩具,可是我自己沒有,所以我偷偷拿了同伴的玩具不還給她了?,F(xiàn)在我長大了,我覺得自己那時候做錯事情了。我們應該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做錯事后要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那樣的話,大人仍然會很喜歡我們的?!?/p>

我以自己小時候曾犯過的錯誤為類比,與天天“交心”,讓他充分感受到了我的真誠,結果,天天馬上向吳禹賢道了歉并把玩具還給了蘇蘇。我覺得如果教師肯放下姿態(tài)、蹲下身子與孩子“交心”,信任和關愛孩子,那么我們就掌握了打開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

不要“我以為’,要用心聽孩子

有好多次。我以“我以為是那樣的”去揣度孩子,結果誤解了孩子;有好多次,我用“我以為是那樣的”去代替孩子的真實想法或去評價孩子,結果我發(fā)現(xiàn)我遠離了孩子的真實內心世界。因此,我試著擯棄“我以為”,而以“心”去傾聽孩子,結果我逐漸走進孩子多姿多彩的童心世界。

一次繪畫活動,孩子們按要求在畫夏天里的趣事。有的孩子畫的是小朋友在游泳的情景,有的孩子畫的是吃冰棍的情景,還有的孩子畫的是觀察小蝌蚪的情景……我看見浩浩在畫紙的右上角畫了一個紫色的太陽,我以為是浩浩認錯顏色了,順手拿起一支紅色的蠟筆遞給他,但浩浩沒有用。我湊近他耳朵旁輕聲問他:“浩浩,你畫了什么顏色的太陽啊?”“紫色。”“為什么要畫紫色的太陽呢?”“因為昨天我戴著媽媽的太陽眼鏡,看到的太陽不是紅色的了,有點紫色,很有趣的,張老師你也去試一試?!?/p>

原來如此。世界本來就是多姿多彩、五彩繽紛的,只是一時失卻了童心的我們無法感受到。就讓我們耐心傾聽吧,世界會回復本來美好的面貌。

抓住與孩子“交心”的機會孩子渴望與老師親近,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喜愛,無論表現(xiàn)出何種言行,孩子都是為了能與教師進行真誠的交流,教師應該給予回應,以充分與之“交心”。

當孩子遇到困惑時,需要我們和他們“交心“,當孩子間發(fā)生矛盾時,需要我們和他們“交心”……平時我會努力抓住機會和孩子“交心”。如,每天給女孩子梳頭的時候,我會和她們聊天,也會邀請男孩子在邊上和我們一起聊天。我還經常利用孩子午睡前、帶孩子出去散步時和孩子“交心”,以拉近我與孩子間的距離,也讓自己能更多更真實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會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人們也常說“親其師,信其道”,一旦孩子感到教師是可親可敬的,教師的話就很容易被接受,師幼間就容易擦出理解、信任的火花。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心靈需要極大的關注和愛護?!碧招兄舱f過:“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蓖牡氖澜缡嵌嘧硕嗖实?,只要我們走進去,教育的真諦就會展現(xiàn)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

教育隨筆:那次孩子教育了我


教育隨筆:那次孩子教育了我

父母教育子女自古以來就天經地義,無可厚非。反過來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在生活細節(jié)中,不經意間忘掉了自己長者的身份,當著孩子的面不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而被孩子發(fā)現(xiàn),甚至說上一兩句,那么我們是去隨便找個什么借口來粉飾自己呢,還是該放低自己的位置去勇敢地直面而改呢?

就先從今年暑假里的發(fā)生在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說起吧!

當時妻子所在的學校已經早幾天開學了,留下還沒開學的兒子和我在家度假,于是便想著利用這幾天難得的假期好好整修一下家里的水電。

于是一大早,我就張羅著去找來了水工、電工,在家里便開始忙碌了。我自然就成了找東西跑腿的小工,為了讓上初中的兒子也能積極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我便讓他也跟著跑腿幫忙。當然這也是許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致認可的理念。誰都知道這大大小小修理的活兒實際上跟裝修房屋是一樣的道理,可謂瑣碎凌亂,什么龍頭、馬桶、軟管、角閥、燈泡、開關等等都得檢修的檢修更換的更換,至于這些材料的價格,還有工價,上漲到超出我們這些工薪階層的正常想象范圍不說,單就一會要這,一會要那,讓你一個非專業(yè)的人樓上樓下來回的亂竄,絕對挑戰(zhàn)你一個教書先生柔弱和無知的極限了。

折騰到下午結束時,看看家里已狼藉不堪,暗自發(fā)誓以后裝修房子像自己這年齡一定不要像過去和今天這樣再親力親為了,就干干脆脆找家裝修設計公司全包出去省心省事,多花幾個票票,省心,也值。

等到收拾打掃完屋子時已是黃昏,孩子的姨夫姨媽聽說我們回來收拾房子了,便打來電話說累了一天了不用做飯了晚上一塊到外面吃,再說一個暑假沒見了好好聊聊,我便信口答應。

人常說年齡不饒人,一點也不假,這近不惑之年的人忙碌一天,此時已筋疲力盡,下樓后我就順勢給路邊的臺階上一坐,說是順便等著去吃飯,也許是天熱的緣故,也許是看著家鄉(xiāng)的街道上人來人往一下子從身體到心理上放松了,所以坐下后竟無意間把腳從捂了一天的皮鞋中取了出來,隨意地放在石頭上,做出透氣的架勢來,可就在這時,站在旁邊的兒子不屑地說了一句:“爸爸,你還是老師呢,看你現(xiàn)在的形象吧!”

話音剛落,就這簡單的一句話,我突然感覺自己好像一下子丟失了什么東西一樣,竟無言以對了,雖然兒子的聲音不大,但我明顯感覺自己成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新兵,而面前站著的就是我嚴厲的長官,我機械的站起來,很快地把腳放回鞋里,拍拍屁股上不知有還是沒有的灰塵,拉拉不知平整還是不平整的衣襟,算是一個簡單的整理著裝,然后木訥地站在好像一下子比我高了許多的兒子面前,對視的是兒子那不再稚嫩的臉,和臉上一雙不再稚嫩的眼。

此時此刻,我無法知道自己到底在這剎那間丟失了什么,只是覺得剛才的放松和一天的勞累,一下子蕩然無存,多少年來自己對兒子近似啰嗦的說教,似乎跑得無影無蹤了。

事后,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是應該慶幸自己對孩子的說教終于突然間看到了效應呢,還是應該反思像自己這樣的不經意的言行曾經有過多少,以后還會不會再有?因為至少我知道我的孩子以后在他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決不會像我一樣因得意或失意而忘形的,但我相信,這個故事注定將在我伴隨兒子成長的史頁上留下的一筆。

寫到這里,也許是教育職業(yè)的習慣,我由個體的我想到了群體的我們,生活中,我們?yōu)槿藥?、為人父,我們習慣著說教孩子,也習慣著接受被孩子給予的倫理道德性的尊重,而習慣這個東西有時候是可怕的,它往往容易讓人麻木,當我們麻木的時候,可曾意識到我們如何用言談舉止、生活細節(jié)去佐證自己已經空洞而蒼白的說教,以及贏得別人尤其是下一代對我們尊重的資本呢?

也許是習慣讓我們在這樣的“反教育”面前顯得窘迫十足,尊嚴無從,但如果面對孩子第一次“說教”我們父母時,我們切莫用漠視或輕視的態(tài)度抹殺孩子的正義和勇敢,只有用虛心的接受才是作為對正確與錯誤的最瀟灑回答。聽韓愈“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說得是多么慷慨與灑脫,父子亦然。

當然,我是一直相信正能量傳遞的速度之快是不可低估的,其傳播的廣泛性也是難以預料的,但我還是想借此告誡我們父母或教育者:教育無小事,當躬親盡力為。

教育隨筆:和調皮的孩子做朋友


教育隨筆:和調皮的孩子做朋友

一提到調皮的孩子,相信很多幼師都會疼痛。因為我曾經也有這么一段頭痛的經歷。

有句話說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現(xiàn)在想把這句話改一下聽話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調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記得剛畢業(yè)來到幼兒園。第一次走進教室就發(fā)現(xiàn)我們班調皮的孩子就非常多。一抓一大把。一個調皮的孩子就夠讓我們頭痛了,現(xiàn)在還是一群調皮的孩子。對我這個剛剛走出校門的新手來說真的很難應付。

剛剛接到這個班,我對每一位孩子都充滿了愛心。對那些調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們溝通交流。但是幾個星期下來,我發(fā)現(xiàn)他們根本不買我的帳。甚至變本加厲起來,這些孩子往往個性強、膽子大、對自己約束能力差,吵吵鬧鬧的給班級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一個調皮孩子帶動了一群本來懂事的孩子開始調皮,這一群調皮的孩子就帶動了我們半個班的孩子調皮起來。我最初的耐心也被磨平了。我對他們發(fā)脾氣拍桌子都不管用了。由于每天對他們施行河東獅吼,加上我的發(fā)聲不正確,我的聲音時常會變成沙式比啞。

對于這些,我真的是苦不堪言。我對他們已經失去了信心。曾經的小天使群部變成了小魔鬼,一看到他們我就頭痛。但是,在一次集體教育中我偶然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特別喜歡受表揚。只要我每次說要表揚誰誰誰,他們的神情就都開始專注起來。就連那些特別好動的小朋友也會安靜下來。其實他們都喜歡被老師關注被別人表揚的。

看來,他們也不是對什么都無動于衷的。從這開始,我對他們施行了一套策略。

當我們在平時遇到孩子時,或上課前,我就會鼓勵的語言和喜悅的微笑提醒他們這節(jié)課不要再搗蛋了。甚至可以摸摸他的頭說:你上節(jié)課,已經有進步了,這節(jié)課要表現(xiàn)更好噢。上節(jié)課,你認真聽老師講課,回答問題不錯啊。相信這節(jié)課你會表現(xiàn)更好,希望你繼續(xù)努力。我的名言是:鼓勵,鼓勵,再鼓勵。想想看,我們大人都喜歡聽好話,何況是一個孩子,何況老師的表揚在孩子的眼中是多么的寶貴。

教育隨筆:怎樣讓孩子在幼兒園輕松交朋友


每個人都渴望有自己的朋友,小孩子也一樣。寶寶入園后,如何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感受到幼兒園帶給他的快樂,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幼兒學會與人交往。怎樣才能讓孩子在幼兒園里交上朋友呢?歐拉島整理了幾個方面的交往技巧,家長可以參考一下:

學會和同齡孩子交往

在與小朋友玩的過程中,身體的互相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小女孩特別嬌氣,剛碰一下,就哭哭啼啼,這樣小朋友們就不愛和她玩了。如果你的寶寶也是這樣,就要格外注意,提醒寶寶:“其他小朋友不是故意要打你,他是不小心。你一定疼了,但你非常堅強對不對?”在媽媽的鼓勵下,孩子就會逐漸改變并適應的。對那些魯莽的小家伙,你也可以提醒他們要小心一些。

家長也可以領著寶寶走到其他小朋友的面前,和寶寶一起詢問小朋友的姓名和年齡、班級,并讓寶寶把自己介紹給小朋友,讓他們彼此熟悉一下,拉起小手讓他們成為朋友。這樣寶寶今后就學會如何交朋友了。

有的寶寶在幼兒園中好多小朋友都不和他玩,究其原因原來是他老是獨霸玩具,不懂得謙讓,會欺負小朋友,因此小朋友都不和他交往。由此看出,教給幼兒一些交往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家長必須告訴寶寶,和小朋友在一起要友好,要懂得謙讓,不能隨便打人等等。

教給寶寶用語言來解決問題。如小朋友要搶玩具時,讓寶寶告訴他:“玩具是我先拿到的,如果你很想玩的話,等我玩完以后你再玩好嗎?”或者是和小朋友商量說:“你真的很想玩嗎?我們也可以一起玩。你說好嗎?”從而提高幼兒解決問題和與同伴溝通的能力。

注意事項

1、對不善于與人交往的寶寶,父母要多協(xié)助他,幫助、鼓勵幼兒積極地與人交往,讓他體會到交往的樂趣,從而逐漸擴大交往的范圍,增強與人交往的能力,讓寶寶生活得更快樂。

2、家長可以為寶寶選擇固定的兩三個好朋友,不管是鄰居還是寶寶幼兒園的同班同學,總有幾個寶寶是比較乖巧或者遵守紀律的。在父母接送寶寶時,可以在寶寶放學留園玩耍的時候多和其他父母交談,認識一些真誠、質樸的父母,讓寶寶和他們的寶寶玩在一起。寶寶的好朋友可以來自任何家庭,但是最好不是橫行霸道的孩子。寶寶的小朋友可以有點任性有點嬌弱,這樣可以讓寶寶鍛煉他保護他人和遷就他人的寬容之心。

3、在其他的活動場合,讓寶寶自己決定和誰玩,家長在一邊觀察即可,要給予寶寶自己結交朋友的權力。當這些臨時玩伴有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可以在結束玩耍后向寶寶指出,并且和寶寶共同討論錯對,讓寶寶通過分析得出結論,慢慢開始建立自己的是非觀念。

4、在和寶寶一起閱讀和看動畫片的時候,當看到和好朋友或者壞朋友有關的情節(jié)時,要強調“這樣的朋友真好”,“這樣的朋友真危險,要離他遠一點”,進一步讓寶寶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朋友”。

教育隨筆:學著和孩子交流


教育隨筆:學著和孩子交流

由于今年我是第一年教托班,對于2~3歲的孩子的語言特點與規(guī)律理解的還不夠熟悉,所以在一日活動中我常常注意留心聽孩子們之間的說話,觀察孩子們的心理表現(xiàn),學習孩子們的語言,使自己的教學語言盡量適合2~3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和口語表述,這樣教學起來,孩子們會倍感親切,理解的水平也會有進一步的提高,教師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就縮短了。在傾聽中,對于2~3歲孩子們語言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語言具有“不完整性,缺乏條理性,重復羅嗦性,喜歡模仿性”等特點,掌握了孩子們的語言規(guī)律,對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孩子思維能力的拓寬,就有辦法了。在實際工作中,我根據孩子的語言特點與規(guī)律來組織自己的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注意從孩子們現(xiàn)有的語言水平出發(fā),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比較簡單的規(guī)范語言來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讓孩子們有一種“跳一跳就夠得著”的感覺。

在談話活動中,我請孩子講述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大多數(shù)的孩子對于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都比較感興趣,所以愿意說的孩子也比較多,但是在講述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明明在下面討論時都能夠講出自己平時真正喜歡吃的東西,可是在集體孩子面前講時卻喜歡跟著前面的孩子來講,完全忘記了自己真正喜歡吃的東西,這就是2~3歲孩子們最大的語言與思維的特點,針對孩子的這個特點,我有意識的對孩子進行了引導,當一個孩子們說出自己喜歡吃糖時,我馬上詢問:“還有誰也喜歡吃糖?”并讓那些也喜歡吃糖的孩子們也來說一說,在說完的基礎上接著問:“誰不喜歡吃糖?”在有孩子舉手的情況下,我馬上問:“那你喜歡吃什么?”既避免了孩子們重復回答,又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把自己的喜好告訴大家,雖說只是一個小小的問題,可能對于大年齡的孩子來說只要教師說“誰能夠說的不一樣”就可以了,可是正是由于我了解并結合了孩子的語言規(guī)律與特點,才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讓孩子循序漸進地掌握一些語言,從而達到訓練他們思維的作用。

孩子說話有時羅嗦,他們說話經常出現(xiàn)上句話與下句話之間夾帶“嗯嗯、啊啊”等,有時還出現(xiàn)反復,如“我那天我沒有來”?!八厦鎭淼?!”等每當出現(xiàn)這些語病時,我就把這樣的話重復說給他們聽,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毛病所在,自覺更正。

只要有意識地留心孩子們的說話,就可以隨時發(fā)現(xiàn)需要指正的地方。但只這樣做還不夠,教師應該以身作則,自己說話盡量做到完整、正確、通俗、易懂、形象、有趣,盡量做到適合孩子的口味,這樣持之以恒,兒童的語言慢慢地就會干凈利落起來了,思維能力也能夠相應地得到了發(fā)展。

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孩子們的語言與思維才能夠盡情地,大膽地發(fā)揮,而這是一種無形的發(fā)展由于的語言與思維的力量。

相關推薦

  • 教育隨筆:把孩子當朋友 一天的工作結束后,閉上眼睛,孩子們調皮、可愛的形象就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他們激勵我更加勤奮地工作。和他們在一起,總能讓我忘記工作的辛勞和繁瑣,讓我想用一顆不泯的童心,進入孩子的世界,關注他們的關注,驚奇他...
    2021-05-07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和孩子做朋友 有句話說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現(xiàn)在想把這句話改一下聽話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調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記得剛畢業(yè)來到幼兒園。第一次走進教室就發(fā)現(xiàn)我們班調皮的孩子就非常多。...
    2021-05-06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那個喜歡綠色的女孩子 小班孩子對顏色的喜好最明顯的就是女孩子了。她們大部分喜歡粉色,因為所有動畫片里的公主都是粉粉的,夢幻的顏色就是粉色。她們對粉色有一種十分偏執(zhí)的狂熱,畫畫用的水彩筆要是粉色,買的衣服要是粉色的才好看,連...
    2021-05-24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與孩子“交心” 孩子們喜愛的幼兒節(jié)目、動畫片,我們有時會不屑一顧;孩子們想再仔細看看、動手摸摸的演示材料,我們卻常常把它們深藏柜中;孩子們提出的許許多多問題,我們往往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帶過。如果長此以往,不善于與孩子“...
    2021-05-18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那次孩子教育了我 教育隨筆:那次孩子教育了我 父母教育子女自古以來就天經地義,無可厚非。反過來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在生活細節(jié)中,不經意間忘掉了自己長者的身份,當著孩子的面不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而被孩子發(fā)現(xiàn),甚至說上一兩句,...
    2021-05-07 閱讀全文

一天的工作結束后,閉上眼睛,孩子們調皮、可愛的形象就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他們激勵我更加勤奮地工作。和他們在一起,總能讓我忘記工作的辛勞和繁瑣,讓我想用一顆不泯的童心,進入孩子的世界,關注他們的關注,驚奇他...

2021-05-07 閱讀全文

有句話說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現(xiàn)在想把這句話改一下聽話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調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記得剛畢業(yè)來到幼兒園。第一次走進教室就發(fā)現(xiàn)我們班調皮的孩子就非常多。...

2021-05-06 閱讀全文

小班孩子對顏色的喜好最明顯的就是女孩子了。她們大部分喜歡粉色,因為所有動畫片里的公主都是粉粉的,夢幻的顏色就是粉色。她們對粉色有一種十分偏執(zhí)的狂熱,畫畫用的水彩筆要是粉色,買的衣服要是粉色的才好看,連...

2021-05-24 閱讀全文

孩子們喜愛的幼兒節(jié)目、動畫片,我們有時會不屑一顧;孩子們想再仔細看看、動手摸摸的演示材料,我們卻常常把它們深藏柜中;孩子們提出的許許多多問題,我們往往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帶過。如果長此以往,不善于與孩子“...

2021-05-18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那次孩子教育了我 父母教育子女自古以來就天經地義,無可厚非。反過來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在生活細節(jié)中,不經意間忘掉了自己長者的身份,當著孩子的面不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而被孩子發(fā)現(xiàn),甚至說上一兩句,...

2021-05-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