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性”教育可以讓寶寶更出色
發(fā)布時間:2021-04-28 寶寶班教育筆記 寶寶入園 寶寶睡前故事美國心理學家曾對兩千余名兒童作過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過于男性化的男孩和過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體力和性格的發(fā)展一般較為片面,智商、情商均較低,具體表現(xiàn)為:綜合學習成績不理想(特別是偏科現(xiàn)象嚴重),缺乏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遇到問題時要么缺少主見,要么固執(zhí)己見,同時難以靈活自如地應付環(huán)境。相反,那些兼有溫柔、細致等氣質(zhì)的男孩,兼有剛強、勇敢等氣質(zhì)的女孩,卻大多智力、體力和性格發(fā)展全面,文理科成績均較好,往往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成年后,兼有“兩性之長”的男女在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里,更能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
這個發(fā)現(xiàn)印證了今日美國日益流行的一個嶄新的教育思路—雙性化教育。所謂“雙性化教育”,是擯棄了傳統(tǒng)的、絕對的“單性化教育”后應運而生的一種家庭教育新理念。
研究者認為,在教育幼兒時,過于嚴格、絕對的性別定型(即男孩只培養(yǎng)其粗獷、剛強等男性氣質(zhì),女孩只培養(yǎng)其溫柔、細致等女性特點),只會限制他們智力、個性健康全面的發(fā)展,進而可能令男孩過于粗獷、勇猛而缺少平和、細膩氣質(zhì),無法學會關心體貼他人及擁有細膩的情感世界,令女孩過于柔弱、內(nèi)斂而缺少勇氣、自立精神,缺乏競爭心及剛強的心理素質(zhì),最終在社會適應、情緒調(diào)控、壓力化解以及處理包括家庭在內(nèi)的各種人際關系上,都劣于那些“雙性化”的男女女孩。
可能因此缺乏獨立性和上進心,放棄對事業(yè)的追求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最終難以成材;男孩可能變得剛愎自用、難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僅在事業(yè)上難有競爭優(yōu)勢,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歡迎。
如何開展“雙性化教育”,美國專家提出了如下建議:
1、鼓勵孩子向異性學習
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在發(fā)揮自己“性別”優(yōu)勢的同時,注意向異性學習,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項,促進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和人格的完善。如:男孩多多學習女孩的細心、善于表達和善解人意,女孩則多多學習男孩的剛毅、堅定和開朗。
2、增加男女孩子接觸的機會
孩子向異性學習應通過自然而然的接觸,故應為他們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機會。
3、不宜將性別特征區(qū)分過清
不少性格或行為特征(如熱情活潑、獨立自主、堅忍不拔、富有責任心、善解人意、無私善良等),應是男女兩性都須具備的,不宜被視為某種性別專有,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時不宜區(qū)分過清,而應兼收并蓄—這正是“雙性化教育”內(nèi)涵的重要組成部分。
4、順其自然YJS21.COm
在鼓勵孩子向異性學習時,必須順其自然,切忌威逼強迫,不然效果會適得其反。
5、避免走向極端
鼓勵孩子向異性學習也要有“分寸”。要是男孩學過了頭,就會顯得“娘娘腔”;女孩學過了頭,就會成為“假小子”—這自然就不是“雙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自信的寶寶可以“寵”出來
很長時間,很多做父母的都認為孩子是不能寵的,因為,他們認為孩子是會被寵壞的??墒?,看看下面的兩個小故事,你的看法也許就會改變。
“寵”子樂分享
·樂樂爸:你已經(jīng)很不錯了
有這樣一位特別有意思的父親,他特別寵自己的女兒樂樂,也特別欣賞她。在一次幼兒園畫畫比賽中,幾個小朋友都畫得不錯,可他的女兒卻畫得亂七八糟,他滿不在乎地笑笑說:“雖然他們畫得比你好,可你的歌卻唱得特別棒,每個人都有長處。畫畫你再練練,如果不行,就不畫了?!边@樣一來,女兒非但沒有壓力,反而很快趕上了別的小朋友。還有一次,這位爸爸居然跑到幼兒園去說:“我的孩子可以當班長?!?/p>
實際上,樂樂不是特別突出,但他始終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雖然不漂亮卻有十二分的可愛。帶孩子去游泳,孩子膽小不敢下水,他沒有像有的家長那樣強迫女兒,而是說:“爸爸8歲時都不敢下水,你現(xiàn)在才4歲,已經(jīng)很不錯了,讓我們一起努力?!边@樣一說,孩子放松了,覺得自己真的很棒,結(jié)果很快學會了游泳。而遇到類似情況,我們經(jīng)常會拿別人作榜樣,硬讓孩子下水,孩子相反則會受到驚嚇。記住,孩子始終只是孩子,沒有你想象中的堅強。樂樂很受寵,不想做的事就可以不做,沒有任何負擔。樂樂的獨立性很強,性格開朗,自信大氣。
點評:孩子有自信,比什么都強。每個孩子的資質(zhì)都不一樣,永遠不要拿她跟別人比,而是要跟她自己原來比。這正是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的或沒有真正做到的一點。這位父親總能在女兒樂樂稚嫩的表現(xiàn)中找到可以表揚的東西,這種表揚不僅出現(xiàn)在她做得好的時候,而且也表現(xiàn)在她做得不夠的時候,這種肯定悉心地維護著孩子的自尊。這樣的孩子會越來越自信。
·翎子媽:去央視,還是鳳凰衛(wèi)視
翎子在周圍朋友眼中是一個非常自信的女孩,當有人禁不住問她“你怎么這樣自信”時,翎子總會講起她小時候的故事。從小到大,父母都特別寵愛她,特別是母親對她的“寵”更是“傾盡所有”、“不講原則”的。她嫌自己個子高,媽媽說正好可以做模特;她一當眾說話就臉紅,媽媽說害羞是一種美德;大學時,她找朋友托關系給來校探望的母親調(diào)到了一家好的招待所,母親就此斷定她是個當外交官的料;喜歡上文字后,她告訴母親自己想當記者的愿望,母親的第一反應就是:“以后準備去央視,還是鳳凰衛(wèi)視?”
凡此種種,“寵”到今天,翎子剛一畢業(yè)就在上海一家知名的媒體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她始終是個特別自信,特別陽光,有著無拘無束的性格,也很有人緣的女孩子。我們知道,這一切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一筆多么寶貴的財富。
點評:“寵”孩子絕不是毫無原則的“寵”,在一些是非清楚、原則明晰的問題上是“寵”不來的,這里說的“寵”出來的自信,更多的是一種對孩子的尊重、相信、肯定和鼓勵。這樣的“寵”,多多益善。
“寵”子備忘錄
·軒兒媽:有不足又有何妨
兒子不好好吃飯,以前的情況是我經(jīng)常在飯桌上和他打?qū)箲?zhàn),后來我也改變策略了,耐著性子說:“不錯,寶寶今天自己挑了一勺,比昨天強多了?!倍皇窍褚郧耙粯诱f:“你看看某某把一碗飯都吃完了。”我只能讓他跟自己比。兩勺、三勺、半碗,兒子的自信心大增。
兒子不愛叫人,我沒有像往常那樣勉強他叫,只是摸摸他的頭說:“媽媽小的時候也不愛叫人,你姥姥還說我很木呢!你可比媽媽大方多了,還會沖別人笑。”兒子一聽,顯得特別興奮,居然不叫人還能得到表揚,如果叫了人豈不是更好?有時熟悉的人會善意地說:“這孩子可能內(nèi)向,膽子有點小?!蔽倚πφf,其實他們老師說他是動能動,靜能靜,氣質(zhì)不錯,然后摸摸孩子的頭說:“氣質(zhì)不錯的帥小伙?!眱鹤舆种煨?,能被自己的媽媽理解真是一件不錯的事。
現(xiàn)在兒子的性格好了很多,在院子里散步,他居然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因為我總是能找到欣賞他的理由,哪怕他在別人眼里有種種的不足,這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成年人還有種種不足呢,如果有人能賞識你,你就會很自信,何況孩子呢!
早期教育:寶寶在剛出生時就可以學習游泳
整理了關于早期教育:寶寶在剛出生時就可以學習游泳,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寶寶在剛出生時就可學習游泳,聽起來很夸張,但這確實是科學的做法。有育兒專家介紹說寶寶最開始學游泳最理想的階段就是出生后的3個月內(nèi),讓寶寶游泳會增加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并增加寶寶的情商,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運動方式。
因此,寶寶在剛出生時就可以學習游泳,對寶寶來說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家長最好給嬰幼兒進行游泳鍛煉,每周至少堅持一次。育兒專家表示,讓孩子從嬰幼兒時期就接受游泳鍛煉,可以有效提高嬰兒身體機能、刺激嬰兒認知能力,從而對幼兒大腦進行教育(干預),促使孩子健康發(fā)展,并能最大限度激發(fā)孩子的潛能,為寶寶以后的健康、聰明打下基礎。以下來介紹一下寶寶游泳的好處:
1、 寶寶游泳可以達到健身又健腦的效果。
育兒專家介紹說,嬰幼兒游泳益處多,可最大限度釋放寶寶好玩的天性,幫助寶寶更健康、快樂地成長,可以促進嬰幼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肌肉骨骼等系統(tǒng)得到充分發(fā)育。新生嬰兒游泳還可促進嬰兒腦神經(jīng)的生長發(fā)育,促進消化吸收,提高對外部環(huán)境的反應能力,提高嬰兒的抗病能力,促進嬰兒正常睡眠節(jié)律的建立,減少不良睡眠習慣的形成,有利于孩子早期的教育,提高孩子的智商、情商。因此,讓寶寶游泳真的是一項很有利的運動,媽媽們應該堅持。
2、游泳可使新生兒得到良好的保健。
寶寶游泳時動作與其它活動不同,由于不斷地蹬腿,從而促使排泄。如果給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訓練游泳,還有助于孩子胎便早排出,生理性黃疸早消退,營養(yǎng)早吸收等好處,生理性體重下降從而盡早恢復。并能夠使嬰兒在宮內(nèi)蜷曲已久的肌肉、關節(jié)、韌帶得以輕松舒展。
3、游泳可以增強寶玉的心臟功能。
游泳過程中,嬰兒全身肌肉的耗氧量增加,水對外周靜脈的壓迫有效促進了血液的循環(huán),提高寶寶的心臟功能,讓寶寶擁有一個更加健康的小心臟。
4、游泳還可以促進寶寶腦神經(jīng)發(fā)育。
寶寶在游泳時會有一些項圈等的輔助工具,但寶寶仍需要自己去平衡。同時,運動給嬰兒帶來全方位的刺激,這種刺激反饋到大腦皮層,能有效促進嬰兒腦神經(jīng)的發(fā)育,激發(fā)嬰兒的本能和潛能,也就是說讓寶寶更聰明。
5、游泳有利于寶寶的體格發(fā)育。
所有的運動都會對身體帶來一定的好處,游泳的好處更有效。寶寶在游泳時,有效刺激骨骼、關節(jié)、韌帶、肌肉的發(fā)育,促進寶寶身高增長,使寶寶體格健壯。同時還能充分地接觸陽光、水、空氣,促進機體對維生素D的吸收,有利于體格發(fā)育。
所以說,寶寶在剛出生時就可學習游泳,對于寶寶的各項發(fā)育指標來講都是十分有利的,而育兒專家還介紹說,在寶寶出生后的3個月內(nèi),寶寶在媽媽子宮內(nèi)羊水中的“無條件反射”能力還沒有消失。所以游泳是寶寶延續(xù)在母親子宮內(nèi)的運動,對于寶寶來說是相當簡單的,所以家長應該抓住這個好時機,堅持帶寶寶游泳,輔助寶寶健康長大。
父母培養(yǎng)讓你家寶寶性格更合群
有很多媽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不合群,很難和其他小朋友在一塊玩、學習、做游戲,經(jīng)常單獨活動,媽媽都覺得這樣很不好,但卻不知道怎么辦?其實,幼兒性格培養(yǎng)不是很難的問題,要培養(yǎng)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應該主動進行教育,而不應該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被動進行糾正。
父母要抽時間與寶寶交談
爸媽應該根據(jù)寶寶的具體情況主動來培養(yǎng)其合群的性格:
1、父母要擠出時間親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交談。
節(jié)假日帶孩子去公園或親朋好友家走走,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與小伙伴一起玩耍。開始時父母可陪伴在旁邊與他們一起做游戲,當熟悉之后可以讓他們自己玩。每次游戲后父母都應該比較夸張地表揚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樂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愛以及集體的歡快。
2、父母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
父母可以交給孩子一些單獨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鼓勵孩子與別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教孩子懂得一個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辦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辦了。
3、讓孩子學會交朋友。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與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互相信賴,彼此尊重,以培養(yǎng)孩子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對于愛搗亂、愛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糾正他們的行為,慢慢地孩子就會融入集體之中。
4、鼓勵孩子參加各種活動。
體育是一種直接與人正面接觸和競爭的群體活動,不論是棋類還是球類,不論是田賽還是徑賽,它總是要有兩個以上的人參與才有意義。更重要的是,體育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膽量。這膽量,正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一種要素。鼓勵孩子經(jīng)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zhì),有利于培養(yǎng)興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際能力。孩子一旦愛上體育,就會主動尋找對手,這種尋找,就是交際;合適的對手,往往就是友誼的伙伴。
5、利用節(jié)假日與孩子一起走出家門外出旅游、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可以增長見識,陶冶性情,也可以培養(yǎng)興趣、開放胸襟。
旅游是一種開放性活動,交際也是開放性的,兩者是相通的。交際需要坦露自己,需要主動和熱情,一個沉默寡言、性格內(nèi)向,不愛活動、自我封閉的人,怎么會有很強的交際能力呢?在旅游中,有的要買車票、住旅館、進飯店、購門票,假如父母有意識地要孩子去做這些事,那么,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觸到一些新的對象,了解新的交際內(nèi)容,旅游結(jié)束,見識廣了、談資多了,這又給以后的交際增加了話題。
6、有意識地讓孩子獨自做客待客。
到同學或鄰居家去串門,到親戚家去做客,讓孩子獨自去,這都是緞煉孩子交際能力的機會。串門做客,需要寒暄和問候,也需要交談和有關禮物的收送。與父母一道去,孩子是附帶的,不用應付,沒有壓力,應酬的主角是父母;讓孩子一個人去,自己成了主角,與對方的一切接觸都得由自己來應酬,這無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線,促使其考慮如何交際。家里來了客人,有時不妨讓孩子去接待,特別是與孩子年齡相仿的客人或朋友,父母千萬不要包辦代替。
7、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
有人說,口語是社會生活的入場券,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交際能力的核心是說話能力,因為交際的最直接形式是說,不會說,說不好,怎么交際?會說,說得巧,答得妙,其交際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父母可時常出些模棱兩可的辯論題與孩子辯辯;也可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確或片面的觀點,讓孩子據(jù)理反駁;對孩子平時話語中的差錯,父母也可作必要的挑剔,幫助其認識。平時,也要鼓勵孩子參加演講賽,鼓勵孩子上課或開會時積極發(fā)言。
8、對于能力低下的孩子,父母和老師更要特別注意。
要特意為其安排交往的環(huán)境,需要手把手地教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方法,用什么樣的動作來參加活動,千萬不能因他“不會”或“不懂”而將其棄之一邊。
摩比思維館提醒您:寶寶不合群,爸媽就要主動“出招”了:鼓勵寶寶交朋友、參與各種活動,有意識地讓寶寶去與人交談,培養(yǎng)寶寶的合作能力。父母的悉心教育一定能換來合群寶寶。
從寶寶洗澡時的不同表現(xiàn)可以看出性格差別
從寶寶洗澡時的不同表現(xiàn)可以看出性格差別
趁著中午暖和,媽媽給1歲半的小兒子洗了個舒服的澡,小兒子這次洗澡時特別乖,全程都沒有哭鬧,在水里玩得特別開心,媽媽忍不住拍了視頻發(fā)到自己的親戚群,表姐看完視頻,禁不住夸贊起來,說孩子洗澡時這反應太可愛了,簡直是好性格寶寶啊。媽媽一時有些納悶,從寶寶洗澡還能看出性格變化嗎?
家長還別不信,在寶寶不會說話前,往往從肢體動作上就能看出寶寶的性格差別,而寶寶洗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寶寶洗澡時的不同表現(xiàn),可以看出性格差別,看看你家的寶寶屬于哪種?
一、驚恐型寶寶
家長剛把寶寶放進澡盆,誰知寶寶像是被嚇到一樣,身體猛地一哆嗦,然后就開始哭鬧,這把家長搞得很頭疼,一時顧不上給娃洗澡了,這種寶寶洗澡的表現(xiàn)可以歸類為驚恐型寶寶。這說明寶寶面對新環(huán)境的時候心里會害怕,缺乏安全感。家長這時候先不要忙著給寶寶洗澡,要先安撫好寶寶,平時多給寶寶陪伴,洗澡的時候先不著急把寶寶放在澡盆,一點點讓寶寶適應水溫,再進行下一步洗澡。
二、喝水型寶寶
寶寶洗澡的時候一不注意都想喝掉澡盆里的水,如果給寶寶身上抹泡泡了,寶寶還會有吃泡泡的動作。這種寶寶就是典型的喝水型寶寶,這種寶寶的好奇心很旺盛,寶寶的腦洞比較大,喜歡探索新事物。家長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洗澡環(huán)境安全,沐浴用品盡量溫和天然,可以用動作制止寶寶的行為,用玩具來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
三、玩樂型寶寶
寶寶洗澡的時候不愛哭鬧,總是保持很興奮的狀態(tài),但是寶寶洗澡的時候總是愛鬧騰,一不小心就會把澡盆里的水給倒騰光了,家長在身邊會跟著成為落湯雞。家長不要覺得孩子是不乖的表現(xiàn),這類寶寶屬于玩樂型,性格比較開朗,這類孩子上學會交到很多好朋友。家長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洗澡時長,還要時刻注意洗澡溫度。
寶寶還小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抓住這段時間多和孩子相處,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就奠定了寶寶的性格。養(yǎng)出好性格寶寶家長就偷樂吧!
讓周歲的寶寶更聰明
嬰兒期的小寶寶渴求與世界的交流,而父母正是孩子與復雜的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重要橋梁,此時,新手爸媽要借助各種方式幫助孩子建造“智慧大廈”的基礎。本文為嬰兒視覺、聽覺、語言能力、運動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一點小小建議。
寶寶:感受全新的世界
你知道小寶寶是個大近視眼嗎?當他剛出生時,只能看得見給他喂奶的人臉的輪廓和臉上的3樣東西:眼、口、鼻。但是他眼中的世界還是非常有趣的,視覺的刺激能夠影響小寶寶的大腦發(fā)展。我們提供一些有助于嬰兒視力發(fā)展的游戲供您選擇。
0~2個月時
下面兩個小游戲可以幫助嬰兒學習調(diào)節(jié)眼的焦距。
,站在嬰兒面前約1~2米的距離,讓嬰兒望著這個玩具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視覺,當他長時間望著這個玩具之后,就會做出反應:他會把注意力集中到這個色彩鮮明的玩具上,甚至會搖晃身體。然后你慢慢移動它,小寶寶的眼睛會自然地隨著它而移動。
(2)鏡子游戲:嬰兒喜歡看人們的面孔,所以你不妨抱著寶寶站在鏡子面前,讓他看看自己的表情,他一定會給鏡子里的小寶寶所吸引,你可以對寶寶哼唱一些兒歌,寶寶會對著鏡子跟隨音樂作出不同的表情,然后被鏡子里的自己逗得哈哈大笑。
3~4個月時
此階段的嬰兒仍需要父母抱著四處游玩,他們的小手不能牢牢抓住東西,但喜歡用小手觸摸覺得有趣的玩具。
(1)彩虹絲帶游戲:把幾條不同顏色的絲帶(約2米長)綁在一個小棍上,當你搖晃這個棍子時,絲帶也隨之擺動,就像彩虹似的,你的寶寶看到絲帶在空中飄逸舞動,會用小手捉絲帶,幾個月之后,他可能真得能捉住絲帶。
(2)當你抱著小寶寶時,可以做下面一個游戲,你一邊抱著寶寶,一邊唱著他平坦喜歡的兒歌,然后繞著屋子來回地踱步,這些重復的動作和聲音都是嬰兒所喜愛的。
5~6個月時
這個階段的嬰兒可以牢牢的抓緊東西,并開始學習坐立,但仍需要父母的幫助。(1)飛開超人
你可躺在床上,把寶寶抱在胸前,讓他與你面對面,然后雙手高高舉起他,讓他體會在空中一升一降的感覺,一般寶寶在升到最高點的時候,都會露出燦爛的笑容。
(2)肥皂泡游戲
嬰兒喜歡用小手捉摸肥皂泡,你可以把肥皂泡吹到不同的方向,讓寶寶去捉,當他捉到肥皂泡時,泡沫隨即破滅,他會很好奇地笑,這種游戲非常受寶寶歡迎。
7~12個月時
這個階段的嬰兒能夠坐穩(wěn)在座位上,懂得爬行,父母可與孩子坐著玩游戲。
(1)讓嬰兒坐在地板上,用一塊小毛巾遮住他的臉,然后再拿開毛巾
,讓你的臉突然在他面前出現(xiàn),并用一些聲音吸引他的注意。
(2)家中的鍋碗瓢盆筷子等器皿都是嬰兒的樂器,父母也可以自制一些小小的可以發(fā)出聲音的玩具,他喜歡這些“樂器”被拍打或搖晃時發(fā)出的聲音。
(3)嬰兒在地上爬行,在他面前放一些枕頭讓他爬上去,給他制造一些樂趣。
寶寶:傾聽美妙的音符
嬰兒對聲音的偏好
適當?shù)穆犛X刺激會促進孩子在情感上與人的溝通及語言方面的發(fā)展,并培養(yǎng)孩子積極地樂于接受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所以,父母從嬰兒出生之后,一方面要經(jīng)常反復地給孩子說些簡單上口的童謠,唱好聽悅耳的歌曲,說充滿愛的話語,另一方面也要觀察嬰兒聽到聲音之后的各種反應與身心狀態(tài),這對孩子的聽覺、情緒、動作等的發(fā)展都有極大的好處。反之,過分吵鬧、尖銳、刺激或不愉快的聲音會讓嬰兒受到驚嚇,他們的大腦聽覺系統(tǒng)會排斥這些聲音
寶寶,不可以再哭了
為了讓寶寶盡快拜托(baituo)初入園的抗拒行為,盡快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父母除了要與寶寶多溝通,還可以多和老師交流(jiaoliu),再利用(liyong)一些方法(fangfa),相信(xiangxin)可以有效(youxiao)減少(jianshao)寶寶哭鬧情形的產(chǎn)生,讓寶寶在愉快(yukuai)的心情中度過(duguo)幼兒園的生活。
1、事先(shixian)熟悉
寶寶有時候是因為不適應新環(huán)境才哭的,所以在把寶寶送倒幼兒園之前,應該先帶寶寶去參觀(canguan)幼兒園,或者經(jīng)常帶寶寶到公共場合(changhe)和其他的小寶寶一起(yiqi)玩耍(wanshua),讓寶寶完成心(chengxin)理上的過渡,這樣寶寶上幼兒園后,才不會因為不適應而哭鬧。
2、建立安全感
剛開始帶寶寶到幼兒園時,當你準備(zhunbei)離開(likai)時,一定(yiding)要先和寶寶告別(gaobie),告訴(gaosu)寶寶等到他放學時再來接他,讓寶寶有很好的期待(qidai)。若寶寶不停地哭鬧,請盡量安撫他。另外,將寶寶日常的生活情形和寶寶的一些固定習慣告訴老師,這樣萬一寶寶在幼兒園哭鬧老師也能更好地安撫他。平時(pingshi)多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狀況(zhuangkuang),適時地調(diào)整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
3、親密(qinmi)接觸
當寶寶因為不愿意(yuanyi)進入幼兒園而出現(xiàn)哭鬧或不安的情緒時,可以和寶寶進行(jinxing)親密的接觸,抱抱寶寶,親親寶寶,讓寶寶覺得安心,自然(ziran)可以減少他哭鬧的情形。
4、轉(zhuǎn)移注意(zhuyi)力
一開始接觸新的事物時,有些寶寶會出現(xiàn)急躁(jizao)、害怕等種種負向的情緒反應,這個時候,可以利用一些方式來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建議父母可以替寶寶準備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物品讓寶寶帶到幼兒園,當寶寶出現(xiàn)哭鬧的行為時,這些東西可以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安撫他的情緒。
5、滿足要求
有些寶寶哭鬧是因為肚子餓,或是想要一些東西,而沒有人滿足他才哭鬧的。不要寶寶一哭就馬上(mashang)責怪(zeguai)他,了解寶寶的需求,適當(shidang)地滿足他的愿望(yuanwang),可以減少寶寶哭鬧的情形。
結(jié)語
其實只要照顧者多注意觀察(guancha)寶寶的性格(xingge)和生活習慣,給予正確(zhengque)的指導(zhidao),寶寶在幼兒園哭鬧的情形會越來越少,漸漸(jianjian)恢復(huifu)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