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兒童的缺點要及時糾正

發(fā)布時間:2021-04-15 兒童歌謠 兒童成長 兒童勵志故事

林先生的女兒三歲時,有一次家里電話鈴一響她就搶著去接,原來是爺爺打來的電話。爺爺說:“叫你爸爸接電話?!彼统窒壬埃骸鞍职蛛娫??!绷窒壬鷨柵畠海骸笆钦l呀?”她扮著鬼臉說:“是你的老頭子。”

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林先生的母親還說孫女很聰明,能分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沒多久,類似的情況又發(fā)生了,接電話,女兒總是直呼其名。這下林先生覺得不對頭了,孩子這么小就沒有規(guī)矩,長大后怎么得了,不能再任其自然了。于是林先生及時跟女兒講道理,教育她從小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當然,比她小的孩子也要叫她姐姐,這樣,她心里高興了,類似的事情再也沒有發(fā)生過。

這位林先生做得很對,他合理利用了心理學中的強化原理,注意發(fā)現孩子身上剛出現的“疵點”,并及時予以糾正。對于兒童而言,可塑性很強,能學好,也能學壞。兒童自身的判斷力不強,很多行為都是看周圍人的反應而加強或消退的。如果周圍人很贊同,那么下次他們更可能做出這樣的行為;若周圍人對他們的行為加以指責或表示不高興,那么下次他們就不大可能出現同樣的行為,因為他們懼怕別人會指責自己。

事實上,很多孩子身上的缺點都是由于周圍人(包括父母、親友、保姆等)對孩子平時行為的不當反應造成的。所以,作為父母,對孩子的良好行為必須及時肯定,對不良行為也要予以堅決地否定才行。

那么對于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么呢?

第一種:告知與防范。

將你認為應該讓孩子知道的事情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告訴他。對于年幼的孩子,你怕他燙傷、觸電或者吃下不該吃的東西,最好就是想辦法讓孩子不可能接觸到,比如:放在高處、全面包裝、鎖入柜子等。

第二種:詢問與原諒。

你不可能預想到孩子可能做的所有事情,所以也就不可能什么都讓孩子明白,即使某個道理孩子知道,也會因為缺乏直接體驗照樣去做。這個時候,你首先要學會“詢問”原因,多問問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例如:能告訴媽媽你為什么要這么做嗎?千萬不要用“定罪”的方式去問孩子,例如:“你知道錯了嗎?”“定罪式”問話,只會讓孩子害怕、拒絕、逆反,因為分明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在了孩子身上,而且不容解釋。而“詢問”的真實目的是想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了解孩子的思維軌跡與內心需要,不是要再次證明“孩子,你錯了!”其實,并不是所有的詢問都能得到答案的,因為年幼的孩子根本還不會解釋。所以,即使孩子不能給出合理的理由,你也必須學會“諒解”。

多給孩子一點兒時間,等待他告訴你“為什么”。

第三種:彌補與共同改變。

給孩子機會,讓孩子知道錯誤,更能有機會改正錯誤。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輕松學拼音 分段實施 及時糾正


一、寶寶學拼音可分段實施

1、將20個聲母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bpmfdtnl

第二部分:gkhjqx

第三部分:zcsywr

父母反復朗讀第一部分聲母后,就可以讓寶寶跟著嘗試讀一遍。等寶寶學會第一部分的8個聲母后,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將8個聲母連起來朗讀。當寶寶能順溜的讀出:“bpmfdtnl”后,這8個聲母才能算教完。但在接下去的每次“教新課”時,父母要掌握一個原則——溫故而知新。直到幼兒能快速而正確地把上面20個聲母按順序背育下來為止。

二、及時糾正寶寶口型

標準的發(fā)音才是拼音的魅力所在,如果只是讓寶寶簡單得掌握漢字如何發(fā)音,也難以讓寶寶說出充滿魅力的漢語。哪怕是從簡單音節(jié)開始,也要嚴格執(zhí)行每個聲母韻母的標準發(fā)音。只要掌握了標準的聲母韻母讀音,在拼字的時候,她的口型自然就會朝著標準讀音而去,這是大腦協調肌肉的本能,也是拼音文字發(fā)音的基礎。漢語拼音這一點甚至比拉丁文字做得更好一些。漢字和讀音的關系稍微復雜一些,不過許多漢字都是形聲字,只要她掌握了一部分的讀音,那么許多漢字她都會讀。

如何糾正兒童攀比心理


如何糾正兒童攀比心理

如何正確對待幼兒的攀比心理

1家長、教師要把握其程度,適時給與鼓勵,保護童心。

幼兒是正發(fā)育的幼苗,需要家長、教師的灌溉培育,澆水過多會使幼苗淹沒,營養(yǎng)過剩會停滯不前,因此,家長、教師要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把握程度,適時給予鼓勵,保護其童心。例如:幼兒剛上幼兒園怕陌生人、新環(huán)境,不愿上學,家長就可采取買與小朋友同樣的書包來鼓勵其上幼兒園,要抓住幼兒攀比心理適可為止,鼓勵向上。

2年輕父母不要過分疼愛獨生子女,防止出現攀比慣性。

作為父母不要給孩子一切他想要的東西,這樣很容易養(yǎng)成幼兒過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對孩子百依百順,嬌生慣養(yǎng).姑息遷就很容易造成攀比慣性,以致變成賄賂幼兒,不利于幼兒心理健康的發(fā)育。

3從家長、教師自身做起,從小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俗話說:大狗爬墻,小狗學樣。這說明了幼兒的成長離不開家長、教師的正確教導。幼兒的成長是在你的身邊開始的,你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教師應從自身做起,自己不要存在著攀比別人的心理,要時刻為幼兒做表率。

4運用合理的方法來處理攀比問題。

當幼兒出現攀比現象時,作為家長、教師應當視其情況做出合理的教育,用巧妙的方法來處理幼兒的攀比問題。

如何引導兒童遠離攀比心理

家長要引導孩子在積極正面的地方有攀比心,例如學習、品行、技能等,切勿讓孩子往追求物質、不良行為等方向發(fā)展;其次,家長要鼓勵孩子以正當方式,通過個人努力來贏過別人;同時要注意別讓孩子壓力過大,防止鉆牛角尖,必要時要安慰他,讓他放松心情。心理專家認為,孩子有攀比之心是很正常的。

事實上,孩子提出每一個"我也要……"都是經過縝密思考的,這時家長就要注意正確引導。利用好了孩子的攀比心理,也是一種資源。

當孩子提出越來越多的"我也要"時,建議家長做到"四應四忌":應言傳身教忌單純說教;應合理引導忌過分溺愛;應培養(yǎng)好習慣忌隨心所欲;應正視優(yōu)缺點忌厚此薄彼。

兒童攀比心理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1.攀比心理在特定情況下暫時性能起積極性作用。

攀比是不滿足于現狀,不甘落后于他人而想追求擁有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識,它在特定的情況下能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攀比心理會給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帶來消極負面的影響。

事物的發(fā)展都是由量變到一定程度而引起質變的,家長、教師如果掌握不好其攀比的程度,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就會給幼兒的健康成長帶來消極的負面影響。今日的孩子要求你買漂亮的書包才愿上幼兒園,明天要求買高檔玩具,后天就要求買其它的東西,長此以往,當不能滿足其要求時孩子就不聽話了,麻煩事也就來了。因此,攀比心理也會給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帶來消極的負面影響。

幼兒自卑心理的產生及糾正


現實生活中,幼兒的分辨和行為能力差,不可避免地犯一些所謂的“錯誤”,這些錯誤并不可怕,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很正常的。可怕的是,家長不能正確地認識和對幼兒進行引導,致使幼兒產生自卑心理。幼兒自卑心理的產生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父母過于苛求。父母總是指責幼兒這也不是,那也不行,在孩子短暫的生活中,難以體會成功的喜悅,會覺得一事無成,懷疑自己的能力,形成一種自卑心理。

二、父母之間的攀比。父母盲目地拿別人孩子的長處和自己孩子的短處相比,責罵訓斥,諷刺挖苦,會使自家的孩子越來越自卑。

三、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態(tài)度專橫,經常打罵孩子。其實“棍棒教育不僅不能使孩子受到正面教育,而且會使他們直覺上以為自己力量弱小,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心理。

四、有的父母對幼兒的吃喝拉撒,以至玩玩具、交朋友的細枝末節(jié),都有規(guī)定,甚至包辦代替,不給他們留任何發(fā)揮才干的機會,使孩子極少體驗到自己的決定、行為所帶來的成功感,無形中產生自卑心理。

五、父母及其家庭成員遇事無主見,缺乏自信,平常總說“不行”,孩子耳濡目染,便學習模仿,最終形成“大人不行,我當然更不行了。”等一類的自卑心理。

對于兒童階段產生的自卑心理,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只要注意糾正,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而不注意調控,少數幼兒會變得更加孤僻、懦弱、缺乏自信心。因此,家長如發(fā)現幼兒有自卑表現時,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既要認識到孩子在成長達程中難免發(fā)生錯誤,做到對幼兒不一味地責備、訓斥,同時為幼兒提供必要的條件,鼓勵他們獨立“闖世界”。只要孩子有了成功和進步,即使只是很小的一點,就及時對其表揚,幫助他們建立自我價值,培養(yǎng)自信心。

幼兒自卑心理的形成及糾正


現實生活中,幼兒的分辨和行為能力差,不可避免地犯一些所謂的“錯誤”,這些錯誤并不可怕,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很正常的??膳碌氖牵议L不能正確地認識和對幼兒進行引導,致使幼兒產生自卑心理。幼兒自卑心理的產生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父母過于苛求。父母總是指責幼兒這也不是,那也不行,在孩子短暫的生活中,難以體會成功的喜悅,會覺得一事無成,懷疑自己的能力,形成一種自卑心理。

二、父母之間的攀比。父母盲目地拿別人孩子的長處和自己孩子的短處相比,責罵訓斥,諷刺挖苦,會使自家的孩子越來越自卑。

三、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態(tài)度專橫,經常打罵孩子。其實“棍棒教育不僅不能使孩子受到正面教育,而且會使他們直覺上以為自己力量弱小,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心理。

四、有的父母對幼兒的吃喝拉撒,以至玩玩具、交朋友的細枝末節(jié),都有規(guī)定,甚至包辦代替,不給他們留任何發(fā)揮才干的機會,使孩子極少體驗到自己的決定、行為所帶來的成功感,無形中產生自卑心理。

五、父母及其家庭成員遇事無主見,缺乏自信,平??傉f“不行”,孩子耳濡目染,便學習模仿,最終形成“大人不行,我當然更不行了?!钡纫活惖淖员靶睦怼?/p>

對于兒童階段產生的自卑心理,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只要注意糾正,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而不注意調控,少數幼兒會變得更加孤僻、懦弱、缺乏自信心。因此,家長如發(fā)現幼兒有自卑表現時,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既要認識到孩子在成長達程中難免發(fā)生錯誤,做到對幼兒不一味地責備、訓斥,同時為幼兒提供必要的條件,鼓勵他們獨立“闖世界”。只要孩子有了成功和進步,即使只是很小的一點,就及時對其表揚,幫助他們建立自我價值,培養(yǎng)自信心。

糾正孩子錯誤方式要正確


誰都難免犯錯,小孩子更容易出錯,家長在糾正孩子錯誤的時候,方式一定要正確,否則不但起不到預期作用,甚至產生反效果。寶寶兩三歲時,家長會發(fā)現,原本聽話乖巧的寶寶變成“小杠頭”,畫畫或寫字錯了一個地方,幫他糾正,寶寶開始和你唱反調,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有時很扭捏,怎么說就是不跟別人打招呼,甚至眼睛看別的地方,讓大家都下不了臺,怎么辦?

寶寶的家長碰到這樣的情況,先會想到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其實更應該關注的是:這樣的表現是否是年齡特征,還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些問題。

從1歲半開始,孩子就開始有自我意識,喜歡自己以獨立的個體存在。當大人指出她的不足時,自然會產生逆反的心理。

對于三周歲的孩子畫畫或寫字,我們不應該太多關注像不像,對不對,要注重孩子自我的表達和創(chuàng)造力、專注力的培養(yǎng)。即使需要給寶寶指出不足的地方,作為家長,應該先肯定好的地方,再委婉地說出需要改進的地方,相信孩子一定會更愿意聽家長的話。

扭捏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是常見的表現。家長不要覺得自己沒面子而遷怒于孩子,一般來說,膽子小的孩子特別扭捏,他們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和鼓勵。當碰到熟人時,家長可以熱情地招呼,同時,以介紹的方式邀請孩子參與,如果孩子不配合,千萬不要當著別人的面指責。

培養(yǎng)兒童心理健康的要點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yǎng)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wèi)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作為父母應十分重視用正常的心理原則來訓練兒童。那么,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yǎng)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夸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贊許即可,過分夸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wěn),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huán)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

育兒知識:孩子的缺點是否一定要指出?


育兒知識:孩子的缺點是否一定要指出?

有一天,一位媽媽和我討論孩子寫作業(yè)慢的問題。

她的孩子因為作業(yè)寫得慢,經常被老師留,家里人都很在意這件事,為孩子的書寫速度著急。孩子自己也為此感到難堪,有時候她明明是被留下來寫作業(yè),卻掩飾說是留下來幫同學的忙或者是記作業(yè)。

我問這個媽媽:“被老師留下來寫作業(yè)這件事,你們家長一定要如此關注嗎?”這個媽媽回答:“只有讓她意識到錯誤,她才會改啊!”

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她才能改正錯誤,這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觀點。那么,是否有另外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呢?

1

“慢”并不是“錯誤”

其實,“慢”并不是“錯誤”,甚至也不能算是一種缺點,因為有個別孩子的特質就是比較慢,他們只是需要比一般孩子更多一些時間練習和適應罷了。

我順著這位媽媽的思路追問她:“好,就像你所說的,你已經多次讓她意識到自己‘錯’了,那么改的效果如何呢?”很顯然,這正是她所苦惱的地方。

我說:“假設我們發(fā)現孩子慢,但從來沒告訴她,而是設法肯定她、調動她的積極性,讓她不知不覺變快,是否更好呢?”

如果我們總是告訴孩子慢,她也總是關注這個“錯誤”,并不斷發(fā)現慢的證據,孩子就會確信自己是個“慢小孩”。如果家長和老師總是注意這個缺點,總是批評她,就進一步強化了這個論斷。

2

為什么孩子往往知道問題所在卻“屢教不改”呢?

因為頻繁的提醒和批評讓她深深地相信:我就是這樣慢!孩子已經接納了“慢小孩”這個標簽,不相信自己能快,完全失去了改變自己的心理動力。就算我們施加壓力讓孩子變快了,但她心中的自我形象,還停留在“慢小孩”的階段。

這個媽媽說了一個細節(jié):“孩子在抄句子的時候,我和她爸爸都提醒她:‘一句話一句話地抄,別一個字一個字地抄!這樣太慢了!’她雖然照辦了,但是很不高興。”

我建議她用商量的語氣對孩子說話:“你一個字一個字地抄也是可以的,不過,媽媽還知道一種更快的方法,你愿意試試嗎?”

如果孩子愿意嘗試,一定會發(fā)現這樣更快。如果不愿意,我們尊重孩子的選擇:“今天還是用你的方法,媽媽幫你記時間,看你平均一分鐘抄幾個字。明天咱們再試試另外一種方法,看看一分鐘抄多少字,然后選一個你喜歡的辦法。”

我們也可以設想另外一種可能:

我們仍然是關注孩子寫作業(yè)的速度,但在她寫作業(yè)的時候,不給她一點壓力,不去催促她。假若某一天她完成得非???,家人可以積極地肯定她。

孩子并不會覺得快是多么難以企及的目標,此時她更關注自己的成就感,并且,她會從中總結經驗,比如寫的時候盡量做到專注,或者一眼多看幾個字。

家人也可以叫她分享經驗,這樣她會有意識的總結方法,也許會用到下次作業(yè)中,這樣會漸漸形成良性的循環(huán)。

3

表象是寫作業(yè)慢,深層次的原因是尊重和接納

孩子具有與大人一樣的最基本的需求——被尊重。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當你的孩子出現和其他孩子不同、貌似缺點的問題時,不要一味地譴責,多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叫他有力量和動力自己慢慢修正問題。

這也讓我想起另外一件事。

春節(jié)的時候,4歲的小外甥總是搶著接電話,他拿起聽筒扯著嗓子問:“你誰???”顯得非常不禮貌。不讓他接電話,他就哭鼻子。

于是我便問他:“你想接電話是嗎?”他說:“嗯。”我用柔和的語氣對他說:“接電話不能這么大聲地嚷,如果你想接,我教你三句話,你學會了,家里所有的電話都由你來接,好嗎?”

小外甥很懂事地點點頭,我教他的三句話分別是:你好。你找誰呀?你等一下,我去叫他??紤]到小外甥才4歲,我教他的話,盡量通俗好記,沒用“請問”“稍等”這些詞。小外甥重復了一遍,我們便放心地讓他接電話了。

開始的幾次,我比較留心,他做得很好,我就肯定他:“打電話的人一定在想,這是誰家的小孩兒呀,這么懂禮貌!”小外甥雖然沒說什么,但明顯很受用,接電話的熱情更高了,變成了極其敬業(yè)的接線生。

所以,只要方法對路,改變孩子的行為沒有那么困難。

4

每個“錯誤”的空隙都隱藏著閃光點

孩子一個字一個字地抄,本來就慢,但我們換個角度,言語中不出現“慢”這個詞,也能很好地調動孩子。小外甥接電話不禮貌,但我們不講“沒禮貌大家都不喜歡”之類的大道理,也能讓他變得彬彬有禮。

許多家長往往對孩子的錯誤如數家珍,對孩子的進步卻視若無睹,仿佛戴了一副有色眼鏡,專門篩選孩子的錯誤。他們想幫助孩子,但錯誤卻越發(fā)現越多,改正不過來,“錯誤”最終變成了“頑癥”。

這很容易解釋,就算我們沒看到孩子的進步,也不代表孩子不曾努力過。我們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一下:“如果自己努力的結果不但沒有被認可甚至沒被發(fā)現,得到的反而是不滿和批評,誰還肯繼續(xù)努力呢?”

我們盯著孩子的錯誤是想幫助孩子改正錯誤,事實上卻人為地給孩子進步增加了阻力,消解了孩子內心的動力。

我們不妨換一副“眼鏡”去發(fā)現孩子的進步。篩選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正強化”。孩子的努力得到了正向的反饋,他就更愿意去重復這種行為。在不斷的重復當中,孩子就會不斷進步。哪怕是成年人也喜歡在成功中學習并保持成功的狀態(tài),孩子更是如此。

也許你會說:“孩子根本沒有進步呀,我拿什么肯定他?”在咨詢過程中,家長常這樣問我。有趣的是,我卻總能從家長的言談話語間找出孩子的進步。其實,每個“錯誤”的空隙都隱藏著細碎的閃光點。

比如,無論孩子多慢,總能找出一次相對的“快”,這便是進步的起點。有一個孩子與媽媽吵架后,便一點兒作業(yè)也不做,但某一次她堅持在書桌前與媽媽討價還價。雖然言辭激烈,但是,與徹底放棄相比,懂得談判與妥協不也是進步嗎?

有的家長很驚訝:“我從來沒意識到這是進步。為什么你總能發(fā)現孩子的進步呢?”我總結出一個小小的心得:

要把功夫用在平時,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微小進步,并及時用語言、表情、眼神來回應他們。發(fā)現錯誤不急著說,而是等一等,等到孩子有進步的時候,態(tài)度愉悅地肯定一下,孩子的積極行為便把錯誤覆蓋掉了。

遇到非說不可的錯誤,我盡量用建設性的方式指出來,而且格外注意語氣的柔和,以此來化解孩子的尷尬。在我看來,這是一種低成本的改錯方式。

5

無條件積極關注

家長都有這種擔心:發(fā)現錯誤而不指出來,這樣做難道不會讓孩子的錯誤更嚴重嗎?

如果不指出錯誤,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讓孩子進步呢?心理學家羅杰斯強調: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或咨詢師要毫無保留地接受來訪者,要給予來訪者無條件的積極關注。

是的,“無條件積極關注”,這就是答案。

無條件積極關注,強調了對孩子的接納。當我們真正接納了孩子,任何時候都用積極的視角去看待孩子,自然可以看到他的優(yōu)點和可愛之處,這樣去觀察和注視一個孩子的時候,便會滿心歡喜。這種內心狀態(tài)會借著我們的語言、表情、神態(tài)傳遞給孩子。

每個孩子都喜歡被認可、被欣賞的感覺,這份接納成就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如果我們盯著孩子的優(yōu)點,孩子也會盯著我們的優(yōu)點,雙方都處在一個愛的狀態(tài)中,愛會產生神奇的力量。當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他就會主動去做有價值的事情,以符合自己的身份。如果孩子內心有完善自我的動力,就算有一些錯誤和缺點,也很愿意改正。

總是盯著孩子的錯誤,是“有條件的消極關注”——當孩子正確的時候,我們接納;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排斥。不能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就在事實上傷害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孩子犯錯的時候,他感覺自己不能得到父母的愛,這種痛苦會讓孩子產生一些局限性的想法,從而用退縮的方式來保護自己。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容易以受害者和失敗者的身份自居。

而且,我們盯著孩子的錯誤時,孩子也會盯著我們的錯誤,雙方都容易產生焦慮和憤怒的情緒。因此,除了改錯又增加了一層任務:處理雙方的負面情緒。這反倒分散了孩子改錯的精力。

“通往地獄的路,是用期望鋪成的”。

所謂的錯誤,有一部分是客觀存在的,有一部分則是我們過高的期望制造出來的,是我們心中的高標準“誤傷”了孩子。

如果我們拿孩子與我們心中的期望相比,孩子往往都是錯的。如果只是審視孩子本身,一定可以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

相關推薦

  • 輕松學拼音 分段實施 及時糾正 一、寶寶學拼音可分段實施 1、將20個聲母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bpmfdtnl 第二部分:gkhjqx 第三部分:zcsywr 父母反復朗讀第一部分聲母后,就可以讓寶寶跟著嘗試讀一遍。等寶寶學會...
    2021-06-16 閱讀全文
  • 孩子任性需要糾正 導讀:寬松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了任性的皇帝寶寶,家長可從四方面入手進行糾正:給予提示;冷淡對待;轉移注意力;適當懲罰。 每一個家長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孩子任性的事情。一般情況下,家長因為工作比較忙,在孩子任性...
    2021-09-22 閱讀全文
  • 如何糾正兒童攀比心理 如何糾正兒童攀比心理 如何正確對待幼兒的攀比心理 1家長、教師要把握其程度,適時給與鼓勵,保護童心。 幼兒是正發(fā)育的幼苗,需要家長、教師的灌溉培育,澆水過多會使幼苗淹沒,營養(yǎng)過剩會停滯不前,因此,家長...
    2021-09-02 閱讀全文
  • 我要改掉不好的缺點作文 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寫作文是很平常的,為了幫助我們認識到作文的特點,你知道寫好一篇我的缺點作文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嗎?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可以幫助我們培養(yǎng)真情實感。你知道寫好一篇我的缺點作文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我要改掉不好的缺點作文”,希望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收集的這些能對...
    2022-09-22 閱讀全文
  • 幼兒自卑心理的形成及糾正 現實生活中,幼兒的分辨和行為能力差,不可避免地犯一些所謂的“錯誤”,這些錯誤并不可怕,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很正常的??膳碌氖牵议L不能正確地認識和對幼兒進行引導,致使幼兒產生自卑心理。幼兒自卑心理的...
    2022-01-31 閱讀全文

一、寶寶學拼音可分段實施 1、將20個聲母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bpmfdtnl 第二部分:gkhjqx 第三部分:zcsywr 父母反復朗讀第一部分聲母后,就可以讓寶寶跟著嘗試讀一遍。等寶寶學會...

2021-06-16 閱讀全文

導讀:寬松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了任性的皇帝寶寶,家長可從四方面入手進行糾正:給予提示;冷淡對待;轉移注意力;適當懲罰。 每一個家長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孩子任性的事情。一般情況下,家長因為工作比較忙,在孩子任性...

2021-09-22 閱讀全文

如何糾正兒童攀比心理 如何正確對待幼兒的攀比心理 1家長、教師要把握其程度,適時給與鼓勵,保護童心。 幼兒是正發(fā)育的幼苗,需要家長、教師的灌溉培育,澆水過多會使幼苗淹沒,營養(yǎng)過剩會停滯不前,因此,家長...

2021-09-02 閱讀全文

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寫作文是很平常的,為了幫助我們認識到作文的特點,你知道寫好一篇我的缺點作文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嗎?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可以幫助我們培養(yǎng)真情實感。你知道寫好一篇我的缺點作文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我要改掉不好的缺點作文”,希望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收集的這些能對...

2022-09-22 閱讀全文

現實生活中,幼兒的分辨和行為能力差,不可避免地犯一些所謂的“錯誤”,這些錯誤并不可怕,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很正常的??膳碌氖?,家長不能正確地認識和對幼兒進行引導,致使幼兒產生自卑心理。幼兒自卑心理的...

2022-01-3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