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孩子,不讀書,你拿什么跟人開玩笑?

發(fā)布時間:2020-12-23 孩子上幼兒園學(xué)什么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xué)到什么

有文化的人才真的可怕,因為他們在吊打你時,你都感覺不到疼痛。

01

近期,網(wǎng)絡(luò)上有個段子很火:

這兩天國慶放假,我送室友坐高鐵。

臨上車前,我淡淡地說:“我去買幾個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p>

室友愣了一下,幽幽地望著我:“都快走了,你D還不忘占我的便宜!”

看了這個段子,懂的人人嘿嘿一笑,故作神秘;不懂的人一臉茫然,不知所云。關(guān)于這個梗,其實是出自朱自清的《背影》。

文章描述了父親在火車站送兒子的情景,文章寫道,“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彪S后身型肥胖的父親就在月臺爬上攀下,最終買到橘子,而朱自清看到父親的背影,忍不住感動落淚。

而這樣一句很“有文化”的調(diào)侃,比“我是你爸爸”,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搞笑和幽默,雖然結(jié)果一樣,都是讓人發(fā)笑。但不同的是,搞笑,大家一哄而笑,然后很快就忘了;而幽默,則更多的是讓人會心一笑,而是笑過之后,還有敬佩,余韻悠長。

02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很多很多年前,在我少不更事的時候,參加過一個飯局。那時我只是一個小孩子,只知道吃飯和聽別人說話。桌上有一個大人物,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反正聽說話好像是除了七十二變和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之外,什么都會。

這個大人物還帶著一個女人,說話拿腔拿調(diào),搔首弄姿。兩人說了很多不著邊際的話。我雖然少不更事,但還是感覺到了桌上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歡他倆。

可是,大概是因為大人物太“大”了,又或者大家都拘著面子,沒有人放腔去懟他們倆。

這時,一個人起身敬那個大人物和那個女人酒,他說了一句話,是那次飯局上我唯一記到今天的話,他說:“嫂夫人端莊靜雅,閑花淡淡春?!?/p>

大人物和他的女人聽了,樂得像燒開的水。

很多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這句詩出自張先的《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更重要的,這是張大詩人填的一首描寫妓女的詞。

有文化的人真的可怕,因為他們在吊打你時,你都感覺不到疼痛。

03

一個叫@河森堡的網(wǎng)友分享了自己的一次經(jīng)歷:

有次在圖書館看書,翻看西方典籍時,看到年份:“公元457年”,很想知道當時中國處于哪個朝代,便一邊撓頭,一邊嘀咕:公元457年哪個朝代來著?

這時,一位前輩說:“宋朝”,網(wǎng)友心想,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才建立宋朝,于是一臉不屑。

后來一直惦記這件事,查了工具書發(fā)現(xiàn),自己被有學(xué)識的人吊打了,而全然不知。

學(xué)歷高低影響著一個人的學(xué)識水平,而學(xué)識是認知程度的外在表現(xiàn),學(xué)識淵博的人,也更有獨到的觀點和思維,利用知識改變著自己的命運。

有個大學(xué)生畢業(yè)后回家種西瓜,承包了一塊地,沒有先施肥,而是買了一車鵝卵石撒在地里,灌溉也不讓地表有積水,村民們都疑惑他的做法,甚至覺得他搞壞了農(nóng)田。

然而西瓜上市時,他種植的西瓜又甜又香,銷量最好。

原來,在西瓜地里鋪鵝卵石,可以增加晝夜溫差,少灑水是為了減小比熱容,更利于西瓜的糖分積累。

而這只是來自他大學(xué)課堂里,最簡單的一個知識,但這也是村民們無法知道的。

04yjs21.cOM

小簡老師的公司(簡單學(xué)習(xí)網(wǎng)),主營中學(xué)生名師課程。有一天,一個學(xué)生留言說,感覺我們的課程效果很好,不想去學(xué)校了,準備在家自學(xué)。小簡覺得這樣不好,但又不知道該怎么勸他。

這時候旁邊老師幽幽地說了一句:“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這句話出自《學(xué)記》,意思是說如果自己一個人學(xué)習(xí),長時間不和朋友切磋,就會慢慢變得閉塞,孤陋寡聞。

短短十一個字,完美地回答了孩子的問題,也得到辦公室同事的贊嘆,因為我們知道,所謂厚積薄發(fā),需要深厚的功力,她能如此貼切地引出這句話,背后的閱讀量和知識儲備,必定十分驚人。

曾經(jīng)有人總結(jié)了“有文化的人是怎么說話的”,列出了一些很有趣的說法:

有錢,任性。

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心好累。

形若槁骸,心如死灰。

重要的事說三遍

一言難盡意,三令作五申。

人要是沒有理想,和咸魚有什么區(qū)別。

涸轍遺鮒,旦暮成枯;人而無志,與彼何殊。

丑的人都睡了,帥的人還醒著。

玉樹立風(fēng)前,驢騾正酣眠。

畫個圈圈詛咒你

畫地成圓,祝爾長眠。

每天都被自己帥到睡不著

玉樹臨風(fēng)美少年,攬鏡自顧夜不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天高地闊,欲往觀之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君莫欺我不識字,人間安得有此事。

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呢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所以,讀書與不讀書的差距,不只在經(jīng)濟收入、社會地位、人脈資源這些方面,也影響了一個人的見識、領(lǐng)悟力和素養(yǎng)。

再精致的花瓶都有碎掉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顏都有老去的一天,唯有你讀過的書、寫過的字,都會逐漸積累在你的身體里,變成你的財富。

讀的書多了,你會發(fā)現(xiàn),以前從未注意過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鮮活,手機屏幕之外,自有一番萬水千山;讀的書多了,你會發(fā)現(xiàn),在無涯的知識海洋面前,再大的煩惱,也只是滄海一粟。

就算最終你跌入繁瑣,洗盡鉛華,面對同樣的工作,你會有不一樣的心境;面對同樣的家庭瑣事,你會有不一樣的情調(diào);培養(yǎng)同樣的后代,你會有不一樣的素養(yǎng)。

這,就是世界對讀書的人最大的獎勵。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你說話了?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我說話了呢?”現(xiàn)在不少家長都喜歡說這樣一句話。

大多數(shù)的孩子成長到某一個階段,會喜歡和同學(xué)在一起,而對父母的說教感到不耐煩,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同齡的孩子說的話簡單易懂,不會講些大道理;而老師、父母總是喜歡說些指責(zé)他們的話,所以無形的壓力一天比一天重,以后也就敬而遠之了!

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不是一件難事。

試著用他們能懂的簡單道理,教他們明辨是非就對了。孩子的理解力有限,我們應(yīng)該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的想法,以他能接受的方式告訴他。

一般家長工作都非常忙,而查閱這方面的資料需要大量的時間,那么,下面幾個要領(lǐng)也許有幫助,不妨一試!

(一)以委婉的方式取得認同:

孩子回來,如果有異于平時的舉動,這時,父母可以間接方式詢問,讓孩子說出心事。倘若孩子不肯說,不妨寫便條、書信婉轉(zhuǎn)了解,避免正面沖突、動不動就責(zé)備孩子,千萬不要強迫孩子把情況告訴你。等了解情況后,父母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時可以引述過去的經(jīng)驗,或?qū)λf:“我了解你的心情,我以前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當時我是這么解決的……”這樣才能讓孩子認同你的看法、想法。

(二)以同情和理解的態(tài)度接納孩子:

孩子有時會和父母商量,希望父母同意讓他參加某些活動,這是父母要放下架子,和孩子站在對等的立場,為他解決問題;千萬不要以強制的手段,或斷然拒絕,毫不考慮她的感受。不要想當然地命令他怎么做。要知道:孩子也有自尊心,希望你接納他的看法和想法。

(三)讓孩子明確地知道你的想法:

看到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或聽到孩子說錯了一句話,父母通常會生氣地斥責(zé)。但是,這樣的效果反而不好,會引來孩子強烈的逆反心理。倘若你改變了口氣,對孩子說:“聽著,只要給我三分鐘就可以了?!薄拔抑徽f一分鐘,好嗎?”撤除他的防衛(wèi)線,然后告訴他:“如果你可以不要……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剛剛講的那句話……你不會讓我失望,對不對?”尊重的態(tài)度、和緩的語氣、同等的地位,孩子會感覺到他被期待、被尊重,也會下定決心改正偏差行為。

其實,孩子不是不愿意把心事告訴家長和老師,只是擔(dān)心會“惹”來責(zé)罵。因為沒有掌握交流方法,家長和和老師往往喪失了很多與孩子們“交心”的好機會。

以上的三種方法,建議家長和老師可以試一試!

麻煩你,不要跟孩子開這種玩笑!分分鐘毀了他


總有些大人喜歡拿孩子開玩笑,“有了弟弟妹妹,爸媽就不喜歡你了!”、“你是從垃圾桶里撿來的”...以此取樂。把孩子逗哭了,還說孩子小心眼開不起玩笑。這些大人們眼中無傷大雅的玩笑,對孩子來說一點都不好笑,孩子分不清大人說的是真話還是玩笑,這些話對孩子來說,可能會留下終生的陰影。童言無忌,我們對孩子說話卻不能肆無忌憚,千萬不要再跟孩子開這些玩笑了!1你是從垃圾桶里撿回來的十個父母里,有八個在跟孩子解釋他是從哪來的時,都說是垃圾桶里撿來的?,F(xiàn)在聽來無所謂,卻著實是小時候的心理陰影。有個小男孩昊昊,常常被人說“你不是爸爸媽媽親身的,是垃圾桶里撿來的。你看姐姐和爸媽多像,皮膚都是白白的,只有你黑黑的?!标魂恍帕?,他時常感到不安、不自信。在家小心翼翼,生怕惹父母不高興,會拋棄他這個撿來的孩子。孩子的小心思,光想就覺得心酸。后來,媽媽說過很多次,是親生的,他一直將信將疑,直到翻出爺爺年輕時的舊照,跟自己這么像,才相信自己是媽媽親生的。孩子之所以相信自己不是親生的,是出于對大人的信任。而大人卻因為好玩毀了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安全感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毀了孩子的安全感卻只需要一句話:“你是撿來的?!?/p>

2

有了弟弟妹妹,爸媽就不喜歡你了做父母的不可能不愛自己的孩子,但一句“爸媽不喜歡你了”、“爸媽不要你了”對孩子造成的影響超乎我們的想象。孩子做錯事,難免會挨父母的罵,這時聽多了“爸媽不喜歡你”的孩子就會想,爸媽果然有了弟弟妹妹不愛我了,不僅很受傷害,還會把恨意轉(zhuǎn)向弟弟妹妹。曾經(jīng)有新聞報道過,一個剛生完二胎沒多久的媽媽,因為要上廁所拜托自己七歲大的女兒照顧剛出生的小弟弟??蓻]多久就聽到女兒的驚叫和窗外的“轟聲”,女兒把小兒子從8樓扔了下去。原因是鄰居大媽好玩,跟女兒說“你媽生了弟弟,就不要你了!”爸媽們總是礙于面子,不好跟熊親戚、鄰居翻臉相向,而鄰居大媽一句話就毀了一個家庭,后果卻要那個家庭承擔(dān)。孩子心理還不成熟,這樣開玩笑帶給孩子的只有困惑、壓抑、痛苦和沮喪,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巨大的傷害。

3下次(等有時間)爸媽就帶你去很多家長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就愛給孩子開空頭支票。“你要是考了100分我就給你買想要的玩具”、“等我有空了就帶你去玩”。孩子很努力的想要達到父母的要求,當孩子拿著100分的試卷去兌換想要的玩具時,換來的確實爸媽的“下次吧,下次爸媽一定給你買。”或是在孩子期待已久準備出發(fā)去想玩的地方時,父母卻告訴他,“爸媽工作忙,沒時間!等有時間了就帶你去”。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輕易給孩子許諾。在孩子眼里,爸媽的形象是高大的,有力能面對各種困難的。但父母這樣做,便失去了孩子的信任。短時間,可能會讓孩子努力上進,可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知道努力也沒有用,反正爸媽也不會兌現(xiàn),不如不努力。不僅如此,孩子還會有樣學(xué)樣,養(yǎng)成出爾反爾、不守信用的壞習(xí)慣。4外人跟孩子開玩笑怎么辦就算我們自己知道了不能跟孩子開這種玩笑,但阻止不了旁人拿自家孩子尋開心。當面警告他們不要這樣逗孩子,會駁了別人的面子;不說又會讓孩子很受傷,懷疑父母對他的愛。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怎么處理呢?最先要做的,應(yīng)該馬上安慰孩子,等孩子情緒穩(wěn)定了之后再和孩子溝通。詢問孩子,讓孩子說出真實感受。并告訴孩子叔叔阿姨是在開玩笑,他們說的都不是真的,爸媽對你的愛是永恒的。讓孩子相信,爸媽永遠是他們堅強的后盾,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不再為這個問題感到困擾。最后,還可以假設(shè)性的問孩子,如果在遇到這種情況你要怎么辦???孩子可能會說,“以后不理他們了”或是“我去找爸爸媽媽”。讓這個不舒服的體驗變成孩子面對挫折成長的機會。

給孩子安全感,并不是讓孩子事事依賴家長,而是讓孩子不管父母在或不在,都能感到踏實,不會焦慮不安。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不要讓這種“玩笑”傷了孩子的心。

孩子,你為什么不信任我


kelly說:我們希望和孩子親密無間沒有隔閡,我們希望孩子對我們坦誠,但是有時候這是一種不對等的要求,因為我們首先沒有做到對孩子誠實,我們用隨口的承諾來敷衍孩子真誠期盼的眼神,所以孩子才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收起自己的希望,封閉自己的內(nèi)心,甚至為了不讓自己繼續(xù)受到傷害,編造出一個又一個理由,直至有天撒謊成了生存的必備技能……

1、社區(qū)醫(yī)院廁所里的對話

“你尿完了嗎?”媽媽沖著廁所門還算平靜地說話。

“沒有。”

“那快點!”

幾分鐘后……

“你到底有沒有尿完?”媽媽不耐煩了。

“…還要尿…”孩子有點猶豫。

“你說,你是不是不想打針,所以才騙我說要尿尿?誰尿尿要這么久???”媽媽生氣了

“不是…我就是沒尿完…”孩子停了很久,才輕輕地說。

“你快點出來!我們趕緊打完針就可以回家了,我告訴你,那個阿姨打針一點都不疼?!?/p>

“打針一點都不疼”,是我?guī)∑呷ゴ蜥槙r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天底下誰都知道打針是疼的,可是最愛孩子的家長卻告訴孩子“一點都不疼”。

還記得這個因為害怕打針而縮在墻角的寶寶嗎?

2、灌藥事件

“乖,最后一口~~”小七雖然哇哇大叫,但因為被我把住,也只好張開嘴又吃了一口藥。

“真好,再來一口!”外婆馬上又送上來一口藥。叫得滿頭大汗的小七一看又來了,馬上把頭轉(zhuǎn)向一邊“??!不要不要??!”

“最后一口,吃完就不吃了~~”我轉(zhuǎn)過小七的頭,外婆瞅準機會把勺子放進了她的嘴里。嗆著吞下了一口藥,小七一邊咳又喊開了“啊……不要,吃neinei~~”

“再吃一口就沒了,就可以吃neinei”外婆又說道。但這會兒的小七已經(jīng)失控,臉哭得通紅,汗順著脖子往下掉,四肢亂蹬,我只好使勁把住她,然后外婆繼續(xù)強灌!

眼看小七滿頭冒汗掙扎著大叫,我和外婆卻像兩個行刑者一樣抓住她的手腳,用對待叛徒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永遠的“最后一口”,但吃完總有下一口在等著。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卻為什么會對孩子撒謊?

孩子為什么信任父母?因為當他餓了,他渴了,父母會隨時在身邊,給他需要的東西,這是一種保護他生存的承諾,有了這樣反復(fù)的兌現(xiàn),孩子才會逐漸生發(fā)出對父母無限的依賴和信任,安全感就是在這樣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語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但是,我們卻利用孩子對我們的無條件信任去欺騙他,口口聲聲是為了他們好,可是看看我們最終都做了什么!

廁所是大家都不愿多待的地方,可一個四歲的小男孩為了不打針,寧愿經(jīng)受廁所的味道并且不惜撒謊騙媽媽“我還沒好”,來換取不打針的片刻安寧;

第一次聽到說“最后一口”的小七,停下了哭聲來配合我吃藥,但后來發(fā)現(xiàn)事實不是這樣,她就開始大哭,哭聲里明顯夾雜著不信任和掙扎,以至于后來一聽到“吃藥”兩字就開始死死抓住我的衣服,大喊大叫,還沒等我們抓她,她就開始逃離,讓我懷疑我是不是在干一件傷天害理的事情?

有了一次欺騙,孩子就會思考:他們這件事騙了我,下次還會不會繼續(xù)騙我呢?我可不可以相信我最親近的人?如果最親近的人都不能信任,那我還能信任誰呢?

孩子和家長的互動方式會被孩子帶到他的社交中,有些孩子在任何時候都能很好地融入周圍的人,因為在他的心中充滿了安全感,他知道他周圍的人都是安全的;

但不是每個孩子都那么幸運,仔細看看,我的身邊有這樣的人,看上去他和誰都很好,可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卻沒有人去幫他,也沒有人能幫到他,首先因為他沒有最親近的人,其次,沒有人真正了解他,在他的人生中,每個人都是過客,在他的心理只留下一道淺淺的印記,不是他自私,而是他不敢向別人敞開心扉,在他看來,連父母都不可以信任,那別人就更不可能真正對自己好。

也許您會說我也不想騙孩子,我也想坦誠對待孩子,可是有時候就是想不到要怎么做!在這里Kelly分享幾條斗爭經(jīng)驗:

一.“我可以選擇不說,但說出來的一定做到!”

這條來自我無比崇拜的七爸。這是他的做人原則,也是他給我做出的育兒示范。經(jīng)常小七要求抱下樓,我為了讓她自己走樓梯,就隨口答應(yīng)“到樓底下媽媽抱”。于是小七很認真地走了下去,快到門口時,我看她走得不錯,馬上鼓勵她“再走到前面大樹那吧!”這時七爸就會很嚴肅地對我說“你已經(jīng)承諾了孩子,現(xiàn)在就把她抱起來,否則下次她就不會相信你?!薄澳憧此叩煤芎茫@個辦法可以讓她多走幾步…”“那你就不要輕易承諾她下樓了就抱。”現(xiàn)在的結(jié)果是,小七只要答應(yīng)了我們在哪里下來自己走,到了那個地方她自己就會主動下來,因為爸爸媽媽用行動告訴她:爸爸媽媽說到做到,是可以信任的,你也要做個值得信任的人!

二.忠于事實

每次帶小七去打針之前,我都會對她說:“寶寶,打針有一點疼,就像你摔跤磕了一下腳丫那么疼,但你都可以忍受的對吧?而且阿姨給你打完針你就不容易生病了。我們一會兒進去和阿姨打個招呼好嗎?”因為我告訴了她事實,所以現(xiàn)在的她經(jīng)過社區(qū)醫(yī)院的時候居然會主動要求去“找阿姨打針玩~~”,打針竟然成了好玩的事情!

(在歷經(jīng)了一次強行喂藥的慘劇之后,我修正了方法,在后面的文章會和大家詳細分享。)

每一個新父母都是零歲家長,都是在孩子的成長中一起磕碰長大,但只要我們用心,我們終將成為孩子最信任的人,而且通過我們的言傳身教,孩子也能成為一個讓人信任的人!

感謝您看完我的原創(chuàng)文字!

關(guān)于Kelly:混跡早教行業(yè)第八年,做過指導(dǎo)師、編過教案、培訓(xùn)過早教員工,后在職攻讀兒童發(fā)展心理學(xué)專業(yè)課。2013年7月華麗升級為媽媽,立志專職研究0-3歲嬰幼兒。

為什么你不喜歡孩子哭?


為什么你不喜歡孩子哭?

“一聽到他哭,我就恨不得捂住他的嘴,讓他不要再發(fā)出任何聲音?!?/p>

很多人在面對孩子哭時,常常會萌發(fā)這樣的情緒:

不想聽到孩子哭,聽到就煩。

于是,想盡辦法讓孩子停止哭泣:

不許哭!不要哭!別哭了(制止)

哭什么哭?哭得煩死了?。▍拹骸⒎锤校?/p>

這么點小事,有什么好哭的?(否定)

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埋怨)

你再哭,媽媽不喜歡你了?。ㄍ{)

要哭你回房間一個人哭去。(冷漠)

就知道哭哭哭,真沒出息?。ù驌糇宰穑?/p>

可是,很少有人會抽絲剝繭地問自己:哭泣那么正常的事情,我為什么會討厭孩子哭啊

01

我的一個朋友,她的兒子八個月大。有一回不知什么原因,哭個不停,怎么哄,都哄不好。

“真的好煩躁??!”她說。

當時就像被孩子的哭聲點著了一樣,她的火氣一下子竄了上來,啪啪打了孩子幾巴掌。

打完,孩子哭得更厲害了,她也后悔得直掉眼淚。

“他的哭讓我覺得自己好無能?!彼髞砀艺f。

孩子出生后,她辭掉了工作,也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因為沒有人幫忙,她既要帶孩子,又要做家務(wù),常常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她說最怕孩子哭,因為很多時候,她連孩子哭泣的原因都找不到,這種無力感讓她心煩、挫敗,甚至憤怒。

就像這位媽媽,很多時候,我們討厭孩子哭,就是因為我們?nèi)狈Α疤幚砗⒆涌蕖钡哪芰Α?/p>

孩子一哭起來,我們就覺得“麻煩”又來了,“無能”的感覺也隨之而來。

這時,我們發(fā)自本能地去保護自己的自戀,避免自己的“無能”,而不是去看見孩子的哭泣背后的需求,去安撫孩子的情緒……

我們的應(yīng)對方式就像文章開頭所描述的那樣——制止、埋怨、冷漠、威脅……

02

還有一些家長,喜歡孩子笑,不喜歡孩子哭——覺得哭不好,笑才好。

說到哭就想到哭喪著臉、撕心裂肺等悲慘畫面,希望孩子盡快擺脫痛苦。

四歲的萱萱放學(xué)回到家,悶悶不樂。媽媽問她怎么了,她一下子趴在媽媽的身上哭起來。

媽媽馬上緊張起來:“寶貝不哭,寶貝不哭?!?/p>

孩子越哭越厲害,媽媽嘗試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

“寶貝,你想不想吃冰淇淋???”

“我們看動畫片好不好?”

“寶貝,我今天給你買了一本新書,你要不要看?”

經(jīng)過各種哄,孩子終于停止了哭泣,媽媽也跟著松了一口氣。

看到孩子傷心難過,萱萱的媽媽擔(dān)心又痛苦,恨不得自己替孩子承受。

“我是個愛她的好媽媽,我要讓她開心,我要把她帶離痛苦。”

于是,她想盡辦法討好,讓孩子遠離眼淚。

可是,她沒有去考慮孩子為什么哭,而是一味的想要依靠轉(zhuǎn)移注意力,將孩子帶離負面情緒。

她忽視了孩子的真實感受。

看上去,好像是媽媽為孩子好,但我們回顧一下這個過程,這里面更多的,其實是媽媽的自私。

孩子哭,媽媽會心疼、會難過、會緊張、會焦慮,而當孩子停止哭泣,媽媽是“松了一口氣”。

表面上,她是一個好媽媽,可實際上她是個自私的媽媽。

她是在用剝奪孩子哭泣的權(quán)利,來滿足自己“好媽媽”的體驗。

問題看似解決,但解決的只是媽媽的情緒問題。

孩子究竟為什么哭,是因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還是因為想要什么東西,媽媽都不得而知,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也無從培養(yǎng)。

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時,孩子仍然只會用哭的方式解決。

03

德國心理學(xué)家卡蘿拉·舒斯特認為:

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家長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不喜歡孩子哭,并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我們自身的情緒表達出現(xiàn)了問題。

我女兒小魚小的時候,我也特別受不了她哭,她一哭,我就想馬上將這個聲音掐掉。

我看了無數(shù)育兒書,雖然懂得哭是一種正常情緒表達,可我在情緒上還是受不了孩子哭,不知道為什么。

直到有一回,孩子又哭起來,我母親在旁邊說:“不許哭!”這個熟悉的聲音,讓我一下子想起來,我曾經(jīng)就是那個不被允許哭泣的孩子。

小時候,有什么委屈難過,只要一哭,我媽媽就會馬上說:“不許哭!”

而且,越哭越打。

挨打的恐懼讓我忍著忍著,漸漸不再哭,也變得不太喜歡哭。

這段經(jīng)歷,就像我心頭的一道小小傷疤,時不時發(fā)作一下,讓我感到陣陣疼痛。

而孩子的哭,就像觸動傷疤的扳機,讓我一次又一次地面對這種傷痛。

每當聽到孩子哭時,我的內(nèi)心總會涌現(xiàn)一股憋屈,就像水管沖出的水硬生生地被一只大手堵回去了。

母親對孩子的制止,讓我意識到,我的心里住著一個委屈、憤怒的小孩。

當我的孩子哭泣時,我內(nèi)心的那些情緒被激活了,那個委屈憤怒的小孩也復(fù)活了,這讓我焦躁不安,情緒失控。

因為長時間的壓抑,我的情緒并沒有完全走出兒童期,在我系統(tǒng)學(xué)習(xí)心理學(xué)之前,我只會像個混不吝的大小孩一樣對待我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04

很多人討厭哭,總認為哭是不好的——是軟弱的、羞恥的,就算哭也要偷偷的找個地方哭。

在最近的熱門綜藝節(jié)目《幻樂之城》中,大張偉飾演了一個只會笑不會哭的人,他的臉上永遠只有笑容,哪怕是被同事嘲諷、被老板開除,也只會笑。

大張偉說:“生活之中痛苦有很多,但是我們要笑著面對,為了不哭大聲笑?!?/p>

可是明明他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開心、生氣、憂傷、憤怒,只能笑,哪怕再痛苦也只能笑。

大張偉的內(nèi)心深處,究竟有多苦,從我朋友小光的遭遇中可以找到答案。

朋友小光說,他小時候無論怎么哭,他的家人都會像沒聽到一樣,無視他。就是為了讓他明白,通過哭鬧要挾大人是行不通的。

有一回,忘記是什么原因,他一直哭,哭到半夜,家里仍沒有一個人理他。

大人們都去睡覺了,他一個人坐在客廳里繼續(xù)哭。

客廳里沒有燈,很黑。就那樣,他一個人環(huán)抱著自己哭,直到哭累了,也沒人理他。

“從此,我就明白,我必須得不哭不鬧聽話,才能免除被拋棄?!彼f。

他時常覺得心里有一個洞,黑黑的,冒著冷氣,那是被拋棄的感覺。

兒時的他,害怕一哭就會被打罵處罰,害怕惹父母生氣,更怕失去父母的愛。

長大成人后,他在人際關(guān)系中處處退讓、犧牲自我權(quán)益,因為他已經(jīng)習(xí)慣了在關(guān)系里乞討。

孩子哭,是在表達他的需要,是他在跟你說話。

一直說卻沒有回應(yīng),孩子的需要就一直未曾得到滿足。

于是漸漸長成一個匱乏的孩子,一個匱乏的成年人,一個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真實感受和情緒的人,一個精神上傷痕累累的人。

05

我們總是將哭與負面情緒聯(lián)系在一起,但其實哭和負面情緒真的沒那么可怕。

電影《頭腦特工隊》講述了一個關(guān)于孩子情緒的故事。

影片中,大家都喜歡負責(zé)快樂情緒的樂樂,卻討厭負責(zé)悲傷情緒的憂憂。

但是,在遭遇一系列挫折后,情緒世界崩塌的小女孩萊利,卻因為憂憂漸漸好起來。

正是憂傷讓萊莉意識到自己正在經(jīng)歷的改變,以及她已經(jīng)失去的東西。

我們總認為憂傷不好,但事實上,研究表明,悲傷與更高的生理沖動關(guān)聯(lián),是在激活身體對失去作出反應(yīng)。

其實,任何一種情緒,都不是拖累。

因為有了怒怒,萊利才可以敏銳注意到自己被不公平的對待了;

因為有了怕怕,萊利才可以更快的遠離危險;

因為有了厭厭,萊利才能分辨自己的好惡;

而憂憂的存在,是在引導(dǎo)萊利了解她正在經(jīng)歷什么變化,她失去了什么,她到底怎么了。

所有這些情緒,使孩子們的人格更加完整。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情緒和感受,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是我們的情緒表達。

就如同魚能游水、鳥會飛翔、人能感覺,我們有時會快樂,有時會憂傷,有時也會憤怒。

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是我們的正常情緒,他們的存在都合情合理。

喜悅、憤怒、高興、悲痛……這些情緒沒有高下、好壞之分。我們喜悅時笑容滿面、手舞足蹈,為什么憤怒時就不能怒發(fā)沖冠、捶胸頓足呢?

孩子也是一樣,有各種情緒,都應(yīng)該允許被表達。

不一樣的是,大人們在經(jīng)歷過生活的重重歷練之后,能夠很好地排解負面情緒,而孩子不會像大人那樣理智思考。

哭成了孩子最直接的排解方式。

所以,不要再討厭孩子哭了,更不要壓制孩子的哭。

要讓孩子們勇敢地釋放自己,更要看到孩子情緒背后的真實需求。

不要試圖扭曲、控制孩子的感受與情緒,記得經(jīng)常告訴孩子:有想法就訴說,有情緒就表達。

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得心疼你?


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得心疼你?

總有一些人,你活得青春無敵、你過得光鮮亮麗,卻看不見你身后,默默供養(yǎng)著你的父母,為了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還在向這個世界低聲下氣。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天,他陪一個弟弟在日本北海道旅行。我問他玩得是不是開心。他告訴我,他和弟弟不是一路人,所以旅途并不是很愉快。

他細細跟我講道,弟弟纏著爸媽要去日本玩,他媽不放心,便邀請我朋友跟著弟弟過去。

他的弟弟,家境不算富裕,剛上大學(xué)也沒有能力自己賺錢,卻有著揮金如土的本事。就拿一件小事來講吧,日本物價很貴,一片哈密瓜要30人民幣左右。

朋友問我:“你能夠認同自己還不能掙錢,家里也不是很有錢,眼都不眨只是因為口渴了,不肯買水卻一口氣吃了三片哈密瓜的小孩嗎?”

這孩子,讓我想到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話:父母尚在茍且,你卻在炫耀詩和遠方。

身邊這樣的人,挺多的。

我另外一個朋友,家庭條件很一般,卻把日子過得很“高級”。

她嫌單位盒飯難吃,每天中午出去下館子,下午還必定訂一杯十幾塊錢的奶茶外送。和她一起出去逛街,她總會拉著我吃人氣很高、價格也很昂貴的餐廳。和她旅游,她對景區(qū)里各式物價虛高的食物和紀念品,向來都是瀟灑地買買買,花錢如流水。臭豆腐不算好吃,她嘗了一塊,吐出來,嫌惡地皺皺眉,扔了。

我都不敢勸她花錢別太大手大腳。每次試圖奉勸她,她都不服氣地斜乜著眼,搬出她的有兩句名言,理直氣壯地開腔。

第一句,“女孩子,要富養(yǎng)”;第二句,“出來玩,就一定要開心,別太在乎錢?!彼坪跷乙莿袼m當?shù)毓?jié)約,倒顯得我太摳門太小氣了。

我本以為她必定家境殷實,直到有一次去她家里。她住在城郊的民房里,老舊潮濕,又窄又小,從一樓上二樓,要從一個很陡峭的樓梯爬上去。

她的奶奶穿著她高中時的校服外套,坐在家里揀菜。她問奶奶怎么不去打牌,老人家說道:這兩天輸了幾十塊錢,今天不高興去了。

我借用他們家衛(wèi)生間,奶奶不忘囑咐我,要用桶里盛的洗過拖把的水沖,別按按鈕,水一沖嘩啦啦的,浪費錢。

正是這樣節(jié)儉的老人,卻把自己靠賣菜一塊一塊攢來的積蓄,盡數(shù)交給孫女,任由孫女揮霍。

中午和她爸爸媽媽一起吃飯,她爸表態(tài),不指望她賺錢養(yǎng)家,她賺的那點工資,給自己吃穿用度就好了。

后來,那位朋友約我假期一起去旅游,向我提起冬天上下班很冷,她準備買車,家里人也同意給她買。聽到這些,我都只能笑笑,不知道該回應(yīng)些什么。

有句笑話這樣說,“我視金錢如糞土,爸媽視我如化糞池。”

我們這一代,不少人如此。

前段時間網(wǎng)上討論孩子究竟該窮養(yǎng)還是富養(yǎng),提倡富養(yǎng)的人問:男孩要窮養(yǎng)?你孩子跟你多大仇?。?/p>

我也想問問那些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揮霍無度的子女:孩子要富養(yǎng)?你爸媽欠你多少錢啊?

我認識一個男生,他從上大學(xué)后到工作前的所有花銷,都是向父母打了欠條的。偶爾出行旅游花的錢,也是靠自己兼職打工賺來的。工作后,他就從每個月的工資里抽錢一筆筆地償還父母。

孩子成年后,父母已經(jīng)沒有了撫養(yǎng)義務(wù),壓根不必探討窮養(yǎng)、富養(yǎng)的話題??涩F(xiàn)實情況是,不少人結(jié)了婚,還讓爸媽背房貸。

如果你和我一樣,出身于平凡的家庭,那么你應(yīng)該很清楚,父母掙來的每一分錢,都很不容易。

當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滿頭大汗地從事體力勞作時,當父母在小小格子間里腰酸背痛地從事腦力勞動時,你一頓大餐就消費掉他們一天的薪水,真的不會有一絲絲愧疚嗎?

當父母被領(lǐng)導(dǎo)大呼小叫的時候,當父母被客戶呼來喝去的時候,你卻在呼朋引伴、瀟灑度日,真的不會于心不忍嗎?

當你穿著一身說得出名字的品牌,一雙鞋就要幾千塊的時候,父母卻在穿著被你淘汰的舊鞋,他們不懂你說的品牌,你還笑他們落伍;

當你覺得你的知識、素養(yǎng)、視野都遠超父母,因此嫌棄父母“沒見過世面”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其實,正是父母托舉著你到更高的地方,你才有機會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你活得青春無敵、你過得光鮮亮麗,卻看不見你身后,默默供養(yǎng)著你的父母,為了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還在向這個世界低聲下氣。

別在缺錢的時候才想起父母,他們不是ATM,他們胸膛上有溫度,他們心跳里有感情。

——爸媽愛我們,愛得不容易。

在遠方的,給母親打個電話吧,跟媽媽說聲感謝不丟人;在身邊的,記得回家吃飯,如果再能買個小禮物,相信媽媽會逢人念叨好久好久……千萬別忘了,也問父親好。

許多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白眼狼

星期天的晚上,飯菜已經(jīng)上桌,我呼喚女兒:“吃飯啦。”“等一下”,她答。

我先吃了。幾分鐘后,女兒走過來,看了一眼桌子,問:“我的飯呢?”伴隨著的是一副忿忿不滿的神情。

我心里一驚。她的表情,她的詰問明明在告訴我:你應(yīng)該為我盛好飯的,為什么不給我盛飯呢?

7歲的她有一雙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飯,為什么覺得我理所當然得替她盛飯呢?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雖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讓孩子學(xué)會為自己負責(zé),但是我仍然和許多母親一樣,不知不覺替孩子做得多了點。

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飯,以至于她認為盛飯這件事是媽媽應(yīng)該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來替她盛飯,反而因為今天沒給她盛飯而不滿起來。是啊,既然是媽媽應(yīng)該做的,她怎么會感激呢?

我意識到這是在助長女兒的“受之無愧感”,“受之無愧”是指,某人覺得別人欠了他東西,或者認為別人必須給他特殊待遇。有這種傾向的人認為別人(尤其是親近的人)應(yīng)該給他想要的事物,別人給了,他覺得那是人家應(yīng)該做的,他不知感恩;別人沒有給,他就認為別人太不應(yīng)該,于是就心生不滿和怨恨。

受之無愧感強烈的人,可能變成一只“白眼狼”。

我看到許多父母不知不覺中在培養(yǎng)著白眼狼。他們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學(xué)或放學(xué)路上,大多數(shù)孩子的書包都由父母背著,孩子心安理得空著手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用干家務(wù),只要搞好學(xué)習(xí);物質(zhì)享受被過分滿足,許多小學(xué)生有了自己的手機和電腦……

這些都是在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今天他認為你應(yīng)該為他背書包、買手機,明天他就會認為你應(yīng)該為他找工作、買車子、買房子,如果某天你給不了他想要的,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教導(dǎo)孩子學(xué)會負責(zé)、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會感激別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覺得擁有眼前的一切既快樂又幸福。

做父母的要謹記:如果你不想將孩子培養(yǎng)成“白眼狼”,那就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要去教導(dǎo)孩子懂得感恩。

孩子讀書不專心是什么原因


良好的專注力是孩子今后學(xué)習(xí)的有力保障,而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當孩子的注意力總是被破壞,總得不到保護時,注意力就會慢慢渙散。所以,請讓孩子從容地做完他投入的“工作”。在不受打擾的前提下,注意力是孩子自然具備的一項品質(zhì)。

下面至慧兔給大家?guī)砣绾闻囵B(yǎng)孩子專注力的十種方法,供家長參考。

方法一:

讓孩子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分階段完成學(xué)習(xí)任務(wù),改定時為定量。如果孩子能夠?qū)P耐瓿桑改敢o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并讓他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xué)習(xí)。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方法二:

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yǎng)自己的注意力呢。

方法三:

要盡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xùn)斥的次數(shù),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xué)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nèi)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xué)人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

方法四:

大聲讀書有利于訓(xùn)練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xié)調(diào)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盡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xùn)練一直堅持下去。

方法五:

營造一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xué)習(xí)環(huán)境。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yīng)的學(xué)習(xí)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簡潔。孩子們都喜歡顏色鮮艷、圖案精美、功能多樣的鉛筆盒,功能則應(yīng)該越簡單越好,鉛筆和橡皮也要造型簡單,功能單一,避免孩子把它們當作玩具來玩;孩子的書房也要收拾得簡潔明快,幼年的玩具要收起來,不要放在顯眼的地方;孩子學(xué)習(xí)的時候,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干擾;父母也盡可能不在孩子學(xué)習(xí)時進進出出,大聲干擾。此外,室內(nèi)的光線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光線柔和適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安靜、整潔的環(huán)境。

方法六: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和書籍。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情形,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玩具和書籍,可是孩子往往是這本書翻兩頁,那本書翻兩頁,玩具也是,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

方法七:

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zhì)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fā)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哪怕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候,也要關(guān)掉電視機;做作業(yè)的時候,不要放音樂。

方法八:

跟孩子一起玩兒“自我約束力”的游戲,并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識的設(shè)置一些情境幫助孩子增強多刺激下的自我約束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

方法九:

買一些智力訓(xùn)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xí)。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xùn)|西,找錯誤,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后可延長練習(xí)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梢越o予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方法十:

采用盯點法可以隨時訓(xùn)練的,在教室和家里,每天盯著某個點和物體看上幾分鐘就可以的,還可以采用舒爾特訓(xùn)練法。這個方法是世界上最專業(yè)、最普及、最簡單的訓(xùn)練法。

舒爾特方格是在一張方形卡片上畫上 1CM × 1CM 的 25 個方格,格子內(nèi)任意填寫上阿拉伯數(shù)字 1 — 25 ,共 25 個。訓(xùn)練時,要求被測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誦讀出聲。

當然,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其具體實施方法也不盡相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質(zhì),在培訓(xùn)孩子的專注力時,父母不宜把他和別的孩子比較,反而要從他的專注力基線(他對事物的平均專注時間)開始,耐心地加以培訓(xùn)才是成功之道。

相關(guān)推薦

  •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你說話了?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我說話了呢?”現(xiàn)在不少家長都喜歡說這樣一句話。 大多數(shù)的孩子成長到某一個階段,會喜歡和同學(xué)在一起,而對父母的說教感到不耐煩,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同齡的孩子說的話簡單...
    2021-12-07 閱讀全文
  • 拿什么來愛你,我的孩子們 今晚上看到一條新聞關(guān)于空氣的,看后很是難過。全省17地市中只有青島、煙臺、威海三地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要下雨有烏云的時候?,F(xiàn)在陰沉的天氣是多么的常見,藍天碧水、繁星滿空都成了過去。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以環(huán)境破壞為...
    2021-02-08 閱讀全文
  • 麻煩你,不要跟孩子開這種玩笑!分分鐘毀了他 總有些大人喜歡拿孩子開玩笑,“有了弟弟妹妹,爸媽就不喜歡你了!”、“你是從垃圾桶里撿來的”...以此取樂。把孩子逗哭了,還說孩子小心眼開不起玩笑。這些大人們眼中無傷大雅的玩笑,對孩子來說一點都不好...
    2021-01-12 閱讀全文
  • 為什么你不喜歡孩子哭? 為什么你不喜歡孩子哭? “一聽到他哭,我就恨不得捂住他的嘴,讓他不要再發(fā)出任何聲音?!?很多人在面對孩子哭時,常常會萌發(fā)這樣的情緒: 不想聽到孩子哭,聽到就煩。 于是,想盡辦法讓孩子停止哭泣: 不許哭...
    2021-05-26 閱讀全文
  • 孩子,你為什么不信任我 kelly說:我們希望和孩子親密無間沒有隔閡,我們希望孩子對我們坦誠,但是有時候這是一種不對等的要求,因為我們首先沒有做到對孩子誠實,我們用隨口的承諾來敷衍孩子真誠期盼的眼神,所以孩子才會在一次又一次...
    2021-02-18 閱讀全文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我說話了呢?”現(xiàn)在不少家長都喜歡說這樣一句話。 大多數(shù)的孩子成長到某一個階段,會喜歡和同學(xué)在一起,而對父母的說教感到不耐煩,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同齡的孩子說的話簡單...

2021-12-07 閱讀全文

今晚上看到一條新聞關(guān)于空氣的,看后很是難過。全省17地市中只有青島、煙臺、威海三地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要下雨有烏云的時候?,F(xiàn)在陰沉的天氣是多么的常見,藍天碧水、繁星滿空都成了過去。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以環(huán)境破壞為...

2021-02-08 閱讀全文

總有些大人喜歡拿孩子開玩笑,“有了弟弟妹妹,爸媽就不喜歡你了!”、“你是從垃圾桶里撿來的”...以此取樂。把孩子逗哭了,還說孩子小心眼開不起玩笑。這些大人們眼中無傷大雅的玩笑,對孩子來說一點都不好...

2021-01-12 閱讀全文

為什么你不喜歡孩子哭? “一聽到他哭,我就恨不得捂住他的嘴,讓他不要再發(fā)出任何聲音?!?很多人在面對孩子哭時,常常會萌發(fā)這樣的情緒: 不想聽到孩子哭,聽到就煩。 于是,想盡辦法讓孩子停止哭泣: 不許哭...

2021-05-26 閱讀全文

kelly說:我們希望和孩子親密無間沒有隔閡,我們希望孩子對我們坦誠,但是有時候這是一種不對等的要求,因為我們首先沒有做到對孩子誠實,我們用隨口的承諾來敷衍孩子真誠期盼的眼神,所以孩子才會在一次又一次...

2021-02-1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