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橘子的浩浩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中班我的幼兒園的教案 愛的教育的讀書筆記 幼兒園的跳的游戲許江浩小朋友是中班剛加入我們大家庭的一位小男孩,他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和那口地道的家鄉(xiāng)話,見人就打招呼問好,很是有禮貌。
這一天,到了小朋友加點的時間,我告訴大家今天吃橘子,這時從小朋友中間傳來“俺不吃橘子”的聲音,一聽這說話的語調就知道是浩浩小朋友,剛開始我們以為是浩浩來到新環(huán)境不適應,我就告訴他“沒事,什么時候想吃再告訴老師,老師給你留著,實在不想吃就放學時帶回去給媽媽吃”他點點頭沒說什么,就自己去喝水了。一段時間后還是如此我們以為浩浩適應能力慢,就想有機會和浩浩媽媽交流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沒有什么特別注意的。yJs21.COm
在一次與浩浩媽媽交流時得知浩浩不喜歡吃橘子、柚子、西紅柿等帶酸味的水果,孩子很是挑食,為此沒少和孩子生氣。這一天又是吃橘子,當我剛說“今天吃橘子”沒等話音落下,浩浩又站起來告訴我說“不吃”我就說:“今天的橘子可好吃了,浩浩要不你也嘗一下,嘗嘗然后告訴我是什么味道的好嗎?”浩浩點點頭就勉為其難的吃了起來,吃了一口我就問“浩浩怎么樣?什么味?”他瞪大眼睛看著我說“真的是甜的不酸,比媽媽買的好吃,能不能告訴媽媽上哪買的,叫我媽媽也去買”。我們聽到他的話都笑了。之后偶爾有時候吃帶點酸味的橘子或其他水果時,在老師的鼓勵和獎勵下也能吃點,后來聽浩浩媽媽說現在在家也比以前好了,有時在家還當起來小老師,拿老師的話教育媽媽,告訴媽媽不挑食多吃水果會身體棒、不生病。現在的浩浩是個聽話、懂事、不挑食的好孩子,老師喜歡你,在這給你一個大大的拇指,你真棒!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小小班的故事——小男孩浩浩
小小班那個外表像小姑娘的男孩子叫浩浩,小男孩浩浩是個特殊的孩子。為什么說他特殊呢?一是因為他有個特殊的家庭,有點智障的爸爸和眼睛看不見的媽媽。第二就是小浩浩自己了,貌似小姑娘的浩浩有點多動癥,他是最讓老師頭疼的孩子了,可以說他不能安靜一分鐘,你看,漂亮的小凳子浩浩不是用來坐的,他是用來玩的,活動課上,其他小朋友都認真跟隨老師活動,只有浩浩推著小凳子滿活動室亂跑,蘭蘭老師和他說過千萬遍了:“浩浩??!小凳子是小朋友坐的,你推壞了坐什么啊?"可他只當耳旁風,依然把小凳子當玩具。最讓老師頭痛的是他經常冒犯其他小朋友
,別看他貌似小姑娘,和小朋友玩時不是揪誰的頭發(fā)就是打人家耳光,標準的攻擊狂,班里的小朋友都有點怕他,我和蘭蘭老師更是每天都要特別注意他,怕他傷到自己也怕他傷到別的孩子。
今天是小浩浩多難得一天了,早晨,蘭蘭老師去廚房拿早點了,我忙著給孩子們倒水,突然,活動室后面?zhèn)鱽砹撕⒆拥目蘼暎质呛坪?,因為他搶身邊的小姑娘亦菲的花頭卡,亦菲急了,用手抓破了浩浩的臉,看到孩子受傷的臉,真的心疼,可是小浩浩,你這經常冒犯小朋友的習慣何時能改啊?對兩個孩子進行了教育后,本想這一天會安穩(wěn)了,小浩浩總該有點教訓吧,沒想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意外又發(fā)生了,我和蘭蘭老師忙著給孩子們添菜、添水。吃飽了的小浩浩趁我們不注意又在活動時亂跑了,還邊跑邊用手拍打著正吃飯的小朋友,洋洋生氣了,一下子把他推到了,我和蘭蘭老師本能的跑去抱起他,小浩浩的額頭流血了??粗弁鄞罂薜男『坪疲趺催€能責怪他呢?唉!小浩浩,今天真是你多難得一天啊。
午飯我和蘭蘭老師都吃不下,孩子受傷是意外,可孩子又懂什么???浩浩的一天是該讓我們好好反思了,特殊孩子就要特殊教育,相信這樣陰霾的一天再也不會出現了,加油!小浩浩,加油!蘭蘭老師和我!
博浩的轉變
博浩是個不善言談的孩子,上幼兒園一個學期了,雖然他沒有大哭大鬧,但是每天總呆呆的一個人坐在那里,不與別人交談,不參與班里的一切活動,就連別人搶他的東西,他唯一的反應就是——看著別人拿,既不反抗也不告訴老師。無論做什么事情他都是慢吞吞的,沒有一點精神。為了使他改變這種狀況,我時時刻刻都在尋找表揚他的機會,努力尋找他身上的閃光點。
終于有一次在課間活動中,我發(fā)現他一直都在專心致志的玩著球的各種玩法。這不是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么?我把博浩認真玩球的情況當著全班小朋友進行了表揚。雖然他幾乎無動于衷,但我相信,我終于可以開啟這個孩子了。隔了一天,又在一次課間活動時,請全班的小朋友都去跟博浩學習拍球。這一次,他有了一點點反應:他笑瞇瞇的在那么多小朋友面前拍球,同時也不時地得到我的表揚。
從博浩身上,我們看到每個孩子都需要老師特別的關注,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以點滴鼓勵的方法不斷激勵他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所變化。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永遠不能放棄,特別是像博浩這樣的孩子,他更需要我們的關心和鼓勵。
區(qū)域故事:小猴益智園里的浩浩
區(qū)域活動的時間到了,孩子們紛紛走進了自己喜歡的區(qū)域。突然,小猴益智園里的浩浩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取了一小盆的水,拿了一些做沉浮實驗的材料,又拿了記錄表格和記號筆就開始進行實驗了。只見他先把泡沫篩子先放進了水盆里面,接著,又把小石頭放進了水盆里面,一件兒一件兒地放,可是就沒有看到他記錄實驗的結果。我上前提醒到:“那這張表格有什么用呢?”“是記錄用的,我想把它們全都放進去之后在記錄的。”“那記錄起來不是太多了么?你不會搞錯嗎?萬一漏下了怎么辦呢?”“那我現在記錄吧。”“對的,我們要在做完一個實驗之后,馬上把結果記錄下來,這樣的結果才是最正確的,而且也不會落下一個?!敝灰娝咟c頭邊開始動起筆來了。
小朋友的思維是比較直觀的
,知道要記錄,但是卻不知道正確的方法,就像在區(qū)域活動開展當中,有位小朋友因為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沒有采取老師的方法來記錄。后來在經過提點之后,就把思想改變過來了。教師通過適當的介入,讓幼兒知道記錄的正確方法。這樣一來,有助于幼兒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于以后的各種操作實驗也有很好的幫助。但是,最好要讓幼兒明白第一時間記錄的重要性,這樣的實驗結果更真實。
區(qū)域故事
今天休閑吧在區(qū)域活動時,曹明圓小朋友拿起保溫水壺,往泡茶的茶壺里倒水,倒了一小會,就重重的把保溫水壺放到桌子上,一邊說著“太重了、太重了?!币贿叞阉畨亟o傍邊的董思源小朋友,董思源接過水壺拎了一下說“果然好重??!”于是休閑吧的小朋友們就開始討論解決方案,魏嘉懿說:“可能是里面的水太多了?!倍荚凑f:“那我們把水倒一些出來好嗎?”曹明圓說:“不行的,不能浪費水的”魏嘉懿問:“那怎么辦呢?”董思源想了一想說:“要不,我們請老師來幫忙吧”。于是,曹明圓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們的水壺太重了,請你幫我們一下吧!”我走過去拎了一下水壺,果然挺重的,于是我?guī)退麄儼阉沽顺鰜怼?/p>
針對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反思,保溫壺本身的分量就比較重,如果把水倒?jié)M的話,孩子們拿起來就很吃力,下次活動時可以倒小半壺的水,這樣孩子操作的時候會更加方便。
浩哥的轉變
大二班新學期開始,我們班迎來了一位新成員——浩浩。
浩浩的到來給我和我的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于是我們都尊稱他為浩哥。
一、初來乍到:浩哥剛來我們班就想擺出一副大哥的模樣。
全班小朋友都坐的整整齊齊的,唯獨浩哥不肯坐下。
還站在中間點座,相中哪個座位,就必須讓已經坐好的小朋友離開。
遇到弱的就直接推開自己一屁股坐下,遇到強悍的不肯讓的,就自己徑直的倒在地上大哭不起。
我和我們班的孩子就這樣傻傻的看著來到我們班中的小怪物,被他弄的不知所措。
但是轉念一想孩子剛來一個新環(huán)境可能是不適應才這樣的。
于是我們都遷就他,基本上都滿足了他的許多無理要求。
后來我們發(fā)現我們這樣做錯了。
二、生活碰撞:區(qū)域活動時間到了,班中的小朋友們都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玩游戲。
唯獨浩哥是孤家寡人一個,估計別的小朋友都是怕他躲著他呢?這時浩哥走到正在拼插積木的兩個小朋友的旁邊,使勁兒一推擠出好大一塊地方自己玩起來,玩了一會兒沒有什么意思就走到愛心醫(yī)院里搶著要當醫(yī)生。
本來玩的挺好的孩子一看他來當醫(yī)生,都放下東西去另外的區(qū)域玩。
喝水時間到了,大家都排著隊喝水。
唯獨浩哥是個例外,想什么時候喝都不用排隊。
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來告浩哥的狀,有的家長也和我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挨著浩哥,說他總是喜歡欺負人。
為此我們幾位老師都很頭疼,我們也毫不客氣的批評了浩哥,講了一堆的道理,看得出聽的浩哥也是一頭霧水。
的確浩哥的到來為我們班增添了一絲不安的因素。
三、轉機來了: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們班有個規(guī)矩就是誰吃的好,吃的快就可以坐在看盤的位置上監(jiān)督其他的孩子吃飯。
通常我們班看盤的孩子都是那幾個吃的好的,基本上從小班到大班都是這樣的。
這天浩哥吃的是飛快,馬上就要吃光了。
我一看他吃完了也看不好盤,就又給他添了一些。
結果被另外一名小朋友趕超,順利的坐在了看盤的位置上。
浩哥一看,大哭起來。
我怎么哄也不好,自覺心中有愧,就商量另外一個孩子讓給他這才解決了這場危機。
我忽然發(fā)現浩哥還是很積極上進的,他這么做是不是想引起我和孩子們的注意呢?
四、浩哥變了:回想起浩哥來到我們班的這一個月時間,浩哥離我們越來越遠,每次都感覺他很孤獨。
于是我突發(fā)奇想的想了一個辦法,請浩哥做我的小助手。
喝水時請浩哥做監(jiān)督看誰不排隊,看浩哥總是最后一個才喝水,再也不擾亂秩序了。
區(qū)域活動時,浩哥總是這走走那看看,誰破壞秩序了管一下,誰缺玩具了遞一下。
這才是我們班真正的大哥哥,浩哥真的成了我們大二班的一員。
我們班30多個小朋友又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分析與思考:通過浩浩的轉變,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們教師身上責任的重大,教師正確的看待每一位孩子的重要性。
在幼兒教育中要善于發(fā)現每位孩子的“閃光點”
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教師工作和生活當中要注意并善于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并根據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
當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
《指南》中指出社會化是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中心任務之一,因為只有習得所在社會群體認可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才能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
幼兒階段是人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時期。
在這個時期幼兒學習怎樣與人相處,怎樣看待自己,怎樣對待別人;逐步認識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內化社會行為規(guī)范;逐漸形成對所在群體及其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發(fā)展社會適應能力。
浩浩想通過自己的一些行為,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引起我和孩子們的注意,他想與別人交往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方式方法。
最后導致自己被所有的小朋友孤立。
而我在一開始只是通過簡單的說教來規(guī)范幼兒的行為,想通過說教來達到讓幼兒盡快適應我們這個小群體的目的。
我沒有注重幼兒在生活中的體驗,只是簡單的說教。
忘了在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fā)展中,“體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特別是情感態(tài)度類的學習,更不是簡單地“講道理”所能奏效的。
《指南》中關于社會領域也給我們也一些建議:當幼兒不知怎樣加入同伴游戲,或提出請求不被接受時,建議他拿出玩具邀請大家一起玩;或者辦成某個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戲。
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別人。
案例中我一味的在想改變浩浩,卻忽略了班中其他的孩子,是不是換個角度,也讓其他的孩子換位思考,學習理解浩浩。
我們也應該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視為教師的首要任務,讓幼兒在關愛、溫暖、尊重、信任中獲得安全感,在體驗被關愛、被尊重的同事產生自我價值感,進而形成自尊自信,并學習用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
美術活動隨筆:對不起,浩博
對不起,浩博
浩博是我們班里一個特別調皮的孩子,上課做小動作,愛打鬧,幾乎很少有閑下來的時候。惹得其他小朋友經常告他的狀。老師們一提起他,就頭疼。
今天,我組織孩子們進行美術活動,繪畫《大奶?!?。孩子們都在認認真真的畫著,只見浩博拿著彩筆飛快的朝他旁邊的小雨的畫紙上涂了幾筆。小雨接著就哭了起來:“老師,浩博給我畫亂了,”我一聽特別生氣,不問青紅皂白,走過去朝著浩博的椅子就踢了一腳:“浩博,你干嘛?光知道搗亂?!焙撇┛赡芤矅樍艘惶÷暤恼f:“老師,我想幫她的奶牛畫上牛奶,這樣的牛才是大奶牛?!薄笆钦娴膯幔俊蔽易哌^去一看,果然是這樣。我不禁為我剛才的魯莽感到內疚:“對不起!浩博,老師剛才態(tài)度不好,錯怪你了,以后幫助小朋友要先取得小朋友的同意,像剛才你完全可以告訴小雨,讓她自己畫上去,記住了嗎?”浩博點了點頭:“能原諒老師嗎?”浩博又點了點頭。
每一個孩子的性格不同,他的表現方式就不同。作為老師千萬不能憑著主觀印象去對待孩子,而且,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盲目行事。在處理孩子身上發(fā)生的事情時,一定要先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要草率的下結論,否則會傷害到孩子。
學會表揚、博浩的轉變
學會表揚今天早上,我來到教室里,先把窗子打開通風,看到孩子們還沒來,我趕緊去提水,等提上水回來時,我發(fā)現教室里的小凳子擺的整整齊齊,我當時既高興又欣慰,這是誰做的呢?
班里剛剛來了幾個孩子,我微笑著問他們,可是沒有一個說是自己做的,這時我看見佳賓小朋友笑得特別燦爛,于是我問他:“佳賓,是你擺的小凳子吧!”他高興的點點頭,我連忙說:“謝謝你佳賓?!彼敃r笑得特別甜,看得出他特別的高興。等孩子都來園時,我又在孩子們面前表揚了他。這下可有了意想不到的結果,以后每天早上孩子們來園時都爭著去擺凳子,老師一句表揚的話語,可以讓孩子養(yǎng)成了一個好的習慣,同時又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所以我們要及時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及時表揚和鼓勵孩子,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博浩的轉變
博浩是個不善言談的孩子,上幼兒園一個學期了,雖然他沒有大哭大鬧,但是每天總呆呆的一個人坐在那里,不與別人交談,不參與班里的一切活動,就連別人搶他的東西,他唯一的反應就是——看著別人拿,既不反抗也不告訴老師。無論做什么事情他都是慢吞吞的,沒有一點精神。為了使他改變這種狀況,我時時刻刻都在尋找表揚他的機會,努力尋找他身上的閃光點。
終于有一次在課間活動中,我發(fā)現他一直都在專心致志的玩著球的各種玩法。這不是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么?我把博浩認真玩球的情況當著全班小朋友進行了表揚。雖然他幾乎無動于衷,但我相信,我終于可以開啟這個孩子了。隔了一天,又在一次課間活動時,請全班的小朋友都去跟博浩學習拍球。這一次,他有了一點點反應:他笑瞇瞇的在那么多小朋友面前拍球,同時也不時地得到我的表揚。
從博浩身上,我們看到每個孩子都需要老師特別的關注,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以點滴鼓勵的方法不斷激勵他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所變化。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永遠不能放棄,特別是像博浩這樣的孩子,他更需要我們的關心和鼓勵。
觀察記錄:霸道的浩然
觀察班級:托班
觀察對象:浩然
觀察教師:韓老師
觀察內容:
今天,浩然一早來到幼兒園,徑直走到搭建區(qū)中,拿起搭建區(qū)中的玩具,就忙著開始搭建起高樓來,他邊搭建邊對我說:“老師,我要搭一個大高樓,把我的爸爸媽媽都接來?!笨吹轿铱隙ǖ哪抗夂?,他更加得意地擺弄著玩具,忙得不亦樂乎。這時,明喆小朋友來了,搭建區(qū)的玩具同樣深深地吸引著明喆,所以,明喆小朋友也來到了搭建區(qū)。只見他剛伸出小手想拿玩具的時候,浩然便大聲地排斥道:“這是我玩的,你不準拿。”可憐明喆小朋友被他這樣一詐唬,嚇得把小手縮了進來,極不情愿地離開了搭建區(qū)。
分析:
浩然由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寵愛,導致了其霸道的不良生活習慣。但是,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老師必須要幫助他克服這一壞習慣。在幫助他的過程中,先引導后表揚是最佳的方法
措施及策略:
1、行動干預:首先,將明喆小朋友重新引到搭建區(qū),讓他和浩然一起玩搭建區(qū)玩具。其次,利用游戲講評,讓他明白幼兒園的玩具大家一起分享。
2、語言疏導:將明喆引到搭建區(qū)后,我對浩然說:“浩然,讓明喆小朋友和你一起玩搭建區(qū)玩具好嗎?”浩然在老師的暗示下,無可奈何地點點頭,不情愿地將手中的一些玩具推給他。游戲結束后,我故意表揚浩然:“今天呀,我們的浩然小朋友真了不起,在玩搭建區(qū)的時候,知道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幼兒園里的玩具了。”
吃橘子的煩惱
每次午點吃橘子時,看著孩子們腳下、腿上、手里到處都是碎小的橘子皮,說了幾次,雖然情況有所好轉,但還是得收拾很長時間。
今天又吃橘子,我邊給小女孩梳頭,邊和小朋友們聊著天,想通過環(huán)保知識說服孩子們講衛(wèi)生、別亂扔橘子皮。娉娉趁我不注意,把一瓣橘子塞到我嘴里,笑瞇瞇的問我甜嗎?我很感動,忙說你吃吧,好快點長大。娉娉問我:“老師,你小時候也吃橘子嗎?”我點點頭,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時候,也象現在的孩子們一樣,把橘子瓣上的白絲摘得干干凈凈了再吃,不過那時候橘子皮卻都是小心翼翼的剝好,曬干了當藥材呢,后來學了《小桔燈》一課,就常常想著自己也做一個,雖然沒看見真的小桔燈是什么樣的,但對自己作的小桔燈還是得意了一陣子。于是我就給孩子們講起了自己小時候吃橘子的情景,以及做小桔燈的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最后我還說了可以用橘子皮做成菊花很漂亮。鑫怡聽了馬上伸出手說:“老師,你看我的橘子皮能做菊花嗎?”“嗯——,好像不行,橘子皮有點碎,沒法做花瓣!”鑫怡有點失望,我忙說:“小朋友,我看看你們誰剝的橘子皮好一點,我來做菊花?”孩子們都熱情的舉起橘子皮,呵呵,紫涵的最好!她得意的站在我身邊,我拿起剪刀,一邊剪,一邊講解,很快一朵菊花就做好了,我把它貼在紙上,孩子們歡呼起來。
“老師,我們也想做菊花!”孩子們央求著,我把手一攤,慷慨地說:“行!下次吃橘子,就看你們的了!”“好!”孩子們興奮的跳起來。
呵呵,不用說,下次吃桔子,孩子們一定會很小心、會很認真的剝,做成的菊花一定會很美……
哈哈,我的煩惱就這樣輕松地解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