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真心與假意
發(fā)布時間:2020-12-10 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jié)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父母都希望在孩子面前扮演言行一致的角色,但事實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卻常因為孩子的態(tài)度、事件的發(fā)展與時機的不同,對孩子的行為產(chǎn)生前后不一的看法。
七歲的小男孩不停地敲打著玩具鼓,母親對這種現(xiàn)象習(xí)以為常,覺得小孩的天性就是如此,同時也樂得孩子可以暫時不黏自己;但父親卻被吵得無法專心看報,他對孩子的母親說:“你可不可以想辦法叫兒子停止制造噪音?”但如果母親照著父親的話做,就違背了她對兒子真正的感受。
天下沒有“無條件接受”的父母,無論他們所定的規(guī)則有多么寬松,都無法永遠無條件地接受孩子的所有行為。有些父母為了扮演完美、明理與包容的父母角色,表面上裝出接受孩子的大部分行為,內(nèi)心卻不這么認為,以致他們的某些接受態(tài)度變成了假意接受。
口頭上嬌寵孩子的父母,總想以“愛的教育”方式來教導(dǎo)孩子,看見孩子令人難以接受的行為時,他們不會要求孩子停止,因為他們害怕一旦要求就會不符合自己的原則,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父母會表現(xiàn)出“假意接受”,表面上假裝接受孩子不當(dāng)?shù)男袨椋瑑?nèi)心卻因為自己真實的期待無法得到滿足而感到氣憤、沮喪。
別以為孩子真的無法察覺父母的“假意接受”。每天生活在一起,就算沒有言語,孩子也能敏感地從父母的肢體語言中感受到父母的真心或假意。從生活經(jīng)驗的累積中,孩子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父母對自己的某些行為輕輕皺一下眉頭,或發(fā)出不耐煩的嘖嘖聲時,就表示父母不喜歡這些行為,天長日久,孩子會以為父母不喜歡他、不接受他。
父母的真心與假意的矛盾態(tài)度,常會令孩子感到進退兩難、不知所措,心理也因此受到傷害。假意接受不但會影響親子關(guān)系,也會使孩子質(zhì)疑父母的誠信,造成孩子不信任父母,同時也促使孩子從父母身上學(xué)到口是心非的性格。因此,在教導(dǎo)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切記,若無法接受孩子的某些行為時,絕對不要假意接受。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與孩子的心靈對話
曾遇到過這樣的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家長向我反映,星期天他的孩子在家里把他養(yǎng)在魚缸里的十幾條金魚都曬成了魚干,完了,這位家長氣憤地說:我這孩子怎么了,一點沒人性,一點沒同情心。心態(tài)那么不好,那么殘忍。會是這樣嗎?我對這位家長的話產(chǎn)生了懷疑。晨間活動時,這位孩子走到我跟前悄悄地說:“老師,小魚和人不一樣,是嗎?”“是呀,你怎么會想到這個問題的?”“人不曬太陽會缺鈣,我媽媽告訴我的,小魚曬太陽它就會死的。”說完,孩子難過地低下了頭。原來如此,孩子是因為想讓金魚補充鈣而想到了這個做法。
有人說:教育在于才能的培養(yǎng),而非壓抑本能。正是為了了解,孩子才有了這樣的行為,這樣一個看似殘忍的實驗,至少讓這位孩子了解了魚和人是不一樣的。知識的獲得離不開實踐,幼兒的主動實踐則更可貴,只是幼兒的實踐常常不為成人所理解。其實,我們小時侯又何嘗沒有這樣的行為,我們也曾讓小雞學(xué)游泳,讓小鴨學(xué)爬樹。善待孩子的每一次行為,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夢想,尊重孩子獲得知識的手段,才能讓孩子主動發(fā)展,獲得經(jīng)驗?;蛟S真是這些幼稚的故事,才讓他們一天天的在長大。
反思我們的教育,我們不也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俯視著孩子嗎?也常常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幼兒。曾有一位媽媽常帶孩子去逛商場,可孩子每次吵著要回家,媽媽有些不明白,這么多琳瑯滿目的商品,孩子應(yīng)該覺的好玩呀,可當(dāng)她有一次蹲下身子系鞋帶時,她才豁然發(fā)現(xiàn),當(dāng)她以孩子一般的眼光看商場時,眼中看到的只是人來人往的腿或腳。蹲下身子,你才會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你才會走進孩子的心靈,你才會發(fā)現(xiàn)這里是片多彩的世界,孩子們正以自己的經(jīng)驗去感受著這片藍天,這片土地。
21世紀(jì)的教育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是一種人類希望、理想和超越的教育。如果當(dāng)時這位家長能耐心地與孩子對話,了解孩子的奇思異想,或許他就不會下這個結(jié)論。重視與孩子的對話,才能讓我們了解孩子。正是這樣一種對話精神才使教育真正成為人對人的教育,使兒童變的容易理解。對話意味著教師要傾聽兒童,與兒童進行心靈的對話,走進兒童的心靈世界;同時也意味著教師與兒童之間的思想、觀點相互碰撞,相互激發(fā),教師會從兒童那里看到他們優(yōu)于自己的奇思、怪想和創(chuàng)意;對話使教育變得精彩、有活力,成為教師與兒童,兒童與兒童之間相互學(xué)習(xí),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分享的過程;對話使我們重視兒童,使兒童成為與教師合作、共同探索的具有獨特精神世界的鮮活生命。
讓我們走近孩子,與孩子的心靈對話,去感悟那份童真,去領(lǐng)略那個世界!讓我們伴著兒童共同成長吧!
孩子真的對不起
今天上午第二節(jié)活動課上,主班的老師正在與孩子們進行啟蒙閱讀的互動練習(xí),我背對著孩子們,在電腦前打了點資料。不一會老師喊到了朝陽小朋友的名字,我聽著他的回答,忍不住停下手中的打字,回過頭去望一下可愛的朝陽,可就在我轉(zhuǎn)身的一剎那,我愣住了,只見朝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因為他的小椅子遠離了他的位置,讓人生氣的是,坐在一旁的佳興小朋友正站在朝陽的小椅子后面,雙手伏在椅子背上,正想往前推,當(dāng)時的情景,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頓時我氣不打一處來:“佳興,你怎么這樣,我們的安全教育你怎么學(xué)的?你這叫什么?”還沒等我說完,前面的孩子‘唰’的回過頭說:“惡作劇”。“對啊,這多危險?。 奔雅d好像還沒反應(yīng)過來呢,一句話也沒說,兩只眼睛看著我,眼圈紅紅的,一臉很委屈的樣子。
這時候,和佳興緊挨著的康樂小朋友見狀,著急的說:“老師,不是這樣的,朝陽的小椅子是自己倒的,佳興是幫他扶起來的,”康樂的一句話提醒了我,朝陽的書包太大了,掛在小椅子上簡直就是超負荷,每當(dāng)他站起來的時候,椅子經(jīng)常會自己倒下去的,而佳興正想把椅子推給朝陽呢!可不是嗎,佳興是班里各方面非常優(yōu)秀的孩子啊!尤其品質(zhì)特別好,經(jīng)常幫助班里的小朋友做事情的,想到這里,我悔恨死自己了,怎么不多觀察一下,調(diào)查清楚了再下結(jié)論呢!這時的佳興,委屈的眼淚已經(jīng)奪眶而出,怎么辦呢?一句‘對不起’顯得是那么蒼白無力,我知道,現(xiàn)在的他一定傷心極了,委屈極了,我摟住他,不知怎么做,才能挽回我的過錯,只是一個勁的說:“對不起,真的對不起,佳興我錯怪你了,都怪我,老師知道你一向是個愛幫助人的孩子,請你原諒我好嗎?”這時的他,停止了抽噎聲,擦了擦眼淚,仿佛原諒我似的點了點頭,我心里的那份愧疚才多少有了點安慰。
這件事雖然就這樣過去了,但我自責(zé)的心還是久久不能平靜,孩子的那種眼神、動作、表情依然在我的腦海中呈現(xiàn),時刻提醒我,作為老師,無論遇到什么問題,一定要冷靜,處理問題,一定要慎重,千萬不要因一時的沖動而挫傷了孩子美好幼小的心靈!
真心去對待孩子的入睡困難
放了兩個月的期,很多孩子來到幼兒園出現(xiàn)了睡不著的情況。其實,幼兒在幼兒園入睡困難只要是他們的睡眠時間、睡眠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不適外。午睡對于幼兒來說是很重要的。睡眠可以緩解大腦的缺氧狀態(tài),當(dāng)人感到疲勞時,很自然就會產(chǎn)生睡眠的要求。
在幼兒園每天都要午睡2個小時左右,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假期,很多孩子在家沒有午睡的習(xí)慣,導(dǎo)致我在看午睡期間發(fā)現(xiàn)很多的孩子出現(xiàn)睡不著的情況,當(dāng)我讓孩子們躺下睡覺的時候,很多孩子出現(xiàn)了睡不著的情況,有的孩子不停的翻來翻去,還有的孩子抬起頭來看我。我想出現(xiàn)這種情況應(yīng)該和孩子們的睡眠時間的改變和睡眠環(huán)境的變化有關(guān)。于是我來到了一個睡不著的孩子身邊,我坐在她的小床邊,告訴她:“今天老師坐在邊上陪你睡覺?!蔽逸p輕的拍著她的背,摸摸她的頭,讓她把眼睛閉起來,過了一會兒她就睡著了。接著我又用了這個辦法幫助其余幾個沒有睡著的孩子,那幾個孩子也很快睡著了。通過這件事也讓我更加確信只要用真心去對待孩子、教育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老師心中的好孩子。
認真對待孩子的成果
一次美術(shù)活動《畫出我眼里的秋天》,為了讓孩子畫出秋天的特征,我?guī)ьI(lǐng)孩子們來到戶外,觀察小草、樹木的變化后,孩子們回到活動室,認真地畫起來。趁孩子們畫畫的時候,我便用搜集的材料裝飾活動室,讓教室里充滿秋天的氣息。
我正低頭忙著粘貼一棵蘋果樹,小康畫完了,來到我跟前說:“老師看,我畫完了?!庇捎谖艺χ瑳]顧上抬頭就說:“很好,掛上吧!”可是他并沒有掛上,而是一邊走一邊說:“看都沒看見,還說好呢?”聽了他的話,我趕緊抬起頭,把他叫了回來,拿過他的畫說:“對不起,”我便認真地看他的畫。然后說:“剛才老師沒認真的對待你的畫,是老師的不對,你畫的非常好。”聽了我的話,他高興地拿著他的畫,把它掛到活動墻上。
事后我想了很久,我為了上好每一節(jié)課,都認真地備課、搜集材料,花費很長的時間,而且希望孩子們認真的參加我設(shè)計的活動,讓他們從中學(xué)到更多的知識。如果孩子們不認真地對待我的勞動成果,不認真地完成我的任務(wù),我會是什么感受,會難過、會傷心。反過來,我用敷衍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的勞動成果,他們也會很不高興。長此以往,他們形成了習(xí)慣,認為老師沒看就說很好,我們就可以不用認真的畫了。這樣對他們以后的學(xué)習(xí)生活影響很大。給他們養(yǎng)成了不認真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因此,以后不管再忙,我都會認真的對待孩子們的勞動成果。
教育隨筆:讓孩子真心表達歉意
讓孩子真心表達歉意
進入大班了,孩子們的活動能力越來越強,所以常常會發(fā)生一些碰撞之類的事情。一天,晨間活動在戶外玩沙包,大家都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我突然聽到“哇”的一聲大哭,原來是軒軒把婷婷給撞倒了。軒軒不以為然地說了一句“對不起”就要離開??吹竭@一情景,我知道軒軒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后果。他認為自己說聲“對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沒關(guān)系了。所以,應(yīng)該引導(dǎo)他用行動來道歉。于是我趕忙叫住了他,并伸手將婷婷小朋友輕輕扶起,一邊哄著一邊問:“你為什么哭呀?”婷婷說:“疼?!薄败庈幐阏f對不起了,你還疼嗎?”我故意又問到?!疤邸!辨面貌唤獾卮鸬?。聽了婷婷的話,我問軒軒:“你摔過跤嗎?”他點點頭。“你摔跤時有什么感覺?”軒軒低頭說:“疼。”“那你疼時希望別人怎么樣呢?”我又問?!叭嗳唷!彼肓讼耄÷曊f道。然后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給婷婷揉一揉,還把她身上拍打干凈,嘴里還說著“對不起,還疼不疼?”他這樣一來還真見效。剛才哭得很厲害的婷婷,竟然不哭了,嘴里還說著:“沒關(guān)系,我不疼了?!笨匆娷庈幷J真地在做這件事,我摸著他的頭對他說:“你看,光說聲對不起,婷婷還在哭,說明她還疼、還委屈呢。你幫她拍一拍,揉一揉,這樣關(guān)心她,她的疼痛就減輕了。她也很快地原諒你了。所以,以后不小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說對不起,還可以幫他減輕傷痛。這樣,小朋友就會原諒你的?!彼c點頭。
看著他倆又開始開心地玩起來,我想,教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一些偶發(fā)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光教育孩子說“對不起”是不夠的,還應(yīng)該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移情教育,讓他看到自己的行為給同伴造成的影響,使他們能夠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達歉意。
教育隨筆:怎樣讓孩子愿意和父母分享心情
教育隨筆:怎樣讓孩子愿意和父母分享心情
想要教好孩子,首先你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所以說,對于每個教育孩子的人來說,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就是愿意聆聽孩子的心聲,在跟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我們可以更好的明白孩子的的所思所想,然后有針對性給予關(guān)心和幫助,這樣子既可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還有利于親子關(guān)系的經(jīng)營。
只有經(jīng)常和父母傾訴的孩子,才會更加健康,特別是孩子的心理,會更加的積極!因為不管是快樂還是悲傷,他們都愿意跟父母分享,積極的情緒有利于變革現(xiàn)實,而消極情緒如果能夠及早的化解,不會對健健康心理的建立造成影響,也有利于順利的實施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那么如何正確的對待孩子們的傾訴呢,以下幾個小技巧希望年輕的父母都能夠了解。
一、善于引導(dǎo)孩子的傾訴
當(dāng)我們細微的感受到孩子情緒變化的時候,其實要做的是事情就是引導(dǎo)孩子們能夠?qū)?nèi)心的感受傾訴出來而不是急于哄他們開心卻忽略了孩子不開心的根本,凡事不能夠憋在心里面,因為孩子們還沒有長大,他們可能無法很好地排解掉負面的心理情緒。
二、耐心的傾聽孩子訴說
當(dāng)孩子能夠愿意跟父母傾訴的時候,其實父母是應(yīng)該感到開心的,因為說明孩子是信任自己的,而我們不能夠辜負這份信任,當(dāng)孩子在傾訴的時候父母要做好一名好聽眾,不要表露出任何不耐煩的情緒,因為孩子能夠很敏感的感受到父母心不在焉或是其他等等。
三、對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
孩子們其實不太懂得掩藏情緒,只要細心的觀察就能夠從他們的面部表情,動作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其內(nèi)心情緒的變化,當(dāng)孩子跟父母體傾訴的時候,父母要對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這樣子孩子是會感覺很安慰的,之后再給他們進行開解,效果會事半功倍。
所以說,想要讓孩子培養(yǎng)一個和家長傾訴的習(xí)慣很是重要,家長也要想辦法讓孩子學(xué)會和自己傾訴,更要注意多給孩子一些互動,給孩子保持一個親密,信任的親子關(guān)系,如此才可以讓孩子愿意跟父母傾訴。
認真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課間活動時,我組織孩子們到操場上去做游戲。孩子們一個個興趣高漲,有的在玩切西瓜,有的在玩老鷹捉小雞,還有的在做拍手游戲,場面非常熱鬧。正當(dāng)孩子們玩得非常高興的時候,有個小朋友著急地說:“蓓蓓老師,戚業(yè)成的鼻子出血了!”只見戚業(yè)成仰著頭,鼻子還滴著血,被小朋友簇擁過來。我邊給他處理邊對他說:“秋季干燥,以后要多喝點水?!逼輼I(yè)成咬了咬唇角,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其他的小朋友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樣子很神秘,搞的我也莫名其妙。這時,快嘴的藍天小朋友說:“蓓蓓老師,戚業(yè)成的鼻子不是干破的,是讓王政翰用手打的?!绷硪粋€小朋友忙說:“王政翰是老師喜歡的孩子……”聽著他們的話,我明白了:小朋友們開始沒告王政翰的狀,是因為他是老師關(guān)注的孩子。平時,對于我們老師來說,課堂表現(xiàn)好的孩子,我們很喜歡,即便做錯了事,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幾句,不想對其他小朋友要求那樣嚴(yán)格,時間久了,我們自己倒不覺得怎樣了,但是,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被他們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中。我仔細問清了原因。原來,王政翰和戚業(yè)成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時,戚業(yè)成當(dāng)雞媽媽,王政翰當(dāng)老鷹,王政翰不小心用手打到了戚業(yè)成的鼻子,給弄破的。弄清原因后,我讓王政翰向戚業(yè)成道了歉,并告訴他以后做游戲時要注意安全,不小心碰到別人要道歉,受傷了要及時告訴老師。王政翰也認識到自己錯了,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通過這件小事,我認識到:對孩子要一視同仁,對特出色的孩子,還有老師的孩子也不能偏愛,否則時間長了會使孩子養(yǎng)成不良習(xí)慣,也會對其他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因此,我們應(yīng)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得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星期天坐車走親,剛上車卻聽到一個稚嫩的童聲說:“媽媽,剛才上車的那個奶奶沒座位了,我們讓她坐我們的吧?”那位年輕時髦的媽媽說:“小孩子別多事”,孩子說:“我們幼兒園老師說要給爺爺奶奶讓座?!眿寢屨f:“那是在幼兒園里,要聽老師的話,做一個乖寶寶,我們現(xiàn)在在車上,老師看不到的?!焙⒆涌戳丝茨莻€奶奶沒有說話,繼續(xù)自己玩自己的了。
聽到這樣一段對話,我內(nèi)心感到非常沉悶,在幼兒園里我們教育孩子平時要尊老愛幼,學(xué)雷鋒做好事,在日常生活中這位媽媽卻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剛剛建立的愛心
,卻被她這樣的話語磨滅了。雖然這樣的家長極少數(shù),但是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也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們平時家園溝通共同教育孩子,是為了讓孩子在家中和幼兒園中一個樣,不要讓孩子變成“一個小寶兩個樣”,為了孩子的明天,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讓孩子從小有健康向上的心理和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希望這位母親從這件事上能夠及時反省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