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0-12-10 安全教育筆記中班 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教案 小學安全教育筆記①上街安全教育。教育小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和大人一起上街父母要帶好孩子,指點孩子什么是安全地方,什么是不安全地方。要讓孩子記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
②防止異物入體。教育孩子不隨便把東西如小石頭、花生粒、瓜籽、小紙團等放入口腔、鼻、耳,以免發(fā)生意外。
③教育大一點的孩子,使它們懂得登高的危險。教育孩子不可從高處隨便跳下。教育孩子不拿力所不及的東西。
④要告誡孩子,不要把鉛筆、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銳的東西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處跑,因為這樣容易扎傷孩子。
⑤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當做面具往頭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長也盡量避免將塑料袋亂放。
⑥在野外旅行散步時,教育孩子不得隨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放入口內,預防中毒等意外事故發(fā)生。
⑦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后再來”。以防竊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怎樣對小班幼兒進行安全自護教育
幼兒的安全是所有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所有幼兒園,乃至全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但是我們認為關心幼兒安全的不應僅僅是教師家長,還有幼兒自己,要讓幼兒從小知道危險的存在,培養(yǎng)起較強的安全意識。教師通過各種安全教育手段,從小開始增強幼兒自我防護能力,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怎樣對小班幼兒應該進行安全自護教育。
一、集中教育 正面引導
小班幼兒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對他們僅僅進行說教不行,孩子聽后很快就忘,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將安全知識作為游戲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如:游戲中的開汽車活動,有司機、有警察,幼兒把自己生活中所知道的經(jīng)驗在游戲中表現(xiàn),老師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將安全的知識傳授。利用教室的DVD,展現(xiàn)情景性的內容進行集體安全教育:如交通安全、用電安全、用水安全、安全自救知識蟲子飛進耳朵,鼻子進異物,眼睛有沙子,開水燙傷等知識。
二、隨機教育,及時提醒
安全教育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集中進行,還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應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結合幼兒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及時的、合理的安全教育。
一次走出教室,一位幼兒動作靈活地從幼兒鞋架上跑過,我及時停下活動內容進行隨機安全教育,請大家說說這個動作對嗎?為什么不可以這樣做?幼兒們把自己知道的道理告訴這位小朋友,老師贊賞地夸獎大家懂得真多,像個哥哥姐姐。使得犯錯的孩子也知道自己不對了。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連續(xù)的過程。小班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每次活動前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兒原有的認識的基礎上,應適時、及時地提醒幼兒,讓幼兒鞏固已有的知識并獲得更深層次的認識。讓安全意識逐漸在幼兒心里扎根。
三、及時了解幼兒的想法
作為成人,我們經(jīng)常認為孩子年齡小,閱歷淺,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們時避開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家長,生怕孩子受到傷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復叮囑,不能干這個不能干那個,不能吃這個不能吃那個,恨不能將孩子裝進一個銅墻鐵壁的堡壘里,使之不受任何傷害。但是,簡單說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夠重視,而且反復叮囑還會引起孩子的厭惡。
一次,有位孩子把手伸進魚缸內,老師的及時制止避免了危險的發(fā)生。孩子肯定有原因,經(jīng)過了解原來孩子想和小魚做朋友,對呀,一條小魚很孤單,請寶寶再帶幾條小魚來吧,這樣它們就不孤單了。老師及時關照家長滿足孩子的愿望,帶來了三條小魚,孩子很開心地每天觀賞,再也沒有危險的動作出現(xiàn)。
四、在實際演練中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現(xiàn)代安全教育應該是集知識性、實用性于一體的全面教育。除了讓幼兒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識外,還可以引導他們進行一些"實戰(zhàn)訓練"。例如:幼兒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可以開展一些自救演習,每學期我們幼兒園會組織相應的演習活動:如:去年的消防演習,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用濕毛巾捂嘴巴離開教學大樓,觀看老師滅火演習等。
雨天的戶外運動暫停,老師因地制宜利用走廊、樓梯讓幼兒參與體育活動,上下樓的游戲既達到鍛煉目的又鍛煉了幼兒雙腳靈活、快速地交替走樓梯的能力,使得自我保護有了一個安全因素。
總之,我們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得到更多的發(fā)展機會,而不是剝奪幼兒的學習機會,讓他們無所作為。因此,我們不僅要教授給幼兒安全知識,不僅讓幼兒知道哪里有危險,更應該讓他們知道如何征服和遠離危險,在征服危險的過程中怎樣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這樣才能使孩子的安全真真正正的有保障。
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育
今天我值班,當我正親切地和孩子們打著招呼并互相交談時,突然我聽到有孩子叫我:“老師,田秀坤打我!”我回頭一看,只見大班的田秀坤正舉著拳頭學著電視劇里武打片的人物那樣,朝田雨諾小朋友揮去,聽見田雨諾這么一喊,他連忙停止了拳頭。我頓時眉頭一皺,心想:這田秀坤是怎么搞的,憑著自己力氣大,老是欺負小朋友。平時我經(jīng)常聽大班的老師講田秀坤怎么調皮,不管老師怎么批評他,也沒起到什么作用。我想走過去狠狠地教訓他幾句,可轉念一想,批評可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其他老師沒少批評他,只能產生消極的作用,并且這也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于是,我對孩子們說:“今天,我們來舉行一次摔跤比賽,看哪個小朋友力氣大,能得第一名。”田秀坤自告奮勇地上來了,結果他很輕松地一連把幾個小朋友都摔倒了。這時的他顯得洋洋自得,一副非常了不起的神情。這時我說:“現(xiàn)在,讓老師和田秀坤比賽怎么樣?”孩子們都拍起了小手,連聲叫“好”,于是我和田秀坤摔起跤來。我一下就把他給摔倒了,孩子們齊聲歡呼起來。田秀坤爬起來又和我摔跤,我一下又把他給摔倒了。他爬起來我就把他摔倒,一連摔了6次,他完全沒有了剛才的神氣,對我說:“老師,咱不摔了,我輸了?!蔽覍⒆觽冋f:“田秀坤和小朋友摔跤比賽得了第一名,他真了不起,可跟老師比,他卻輸了。但老師如果和別人比,也會輸?shù)?,比老師力氣大的人很多,老師也不是大力士。如果有了大力氣能幫助小朋友做好事,不欺負小朋友,那他肯定是個文明的、有愛心的大力士,這樣的人誰見了都喜歡。如果想欺負小朋友,先和老師來摔跤?!碧镄憷ぢ犃它c點頭,一臉的慚愧。經(jīng)過這次比賽,田秀坤改變了許多,他不但能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再也不欺負小朋友了。
回頭想想,要是當時我以粗暴的態(tài)度來教訓他幾句,不是以理服人,那么真不敢想象后果會是什么?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該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尊重孩子,了解孩子,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這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健康成長。
如何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隨時都可以滲透環(huán)保教育。我們班在這個學期開展了以“只有一個地球”的環(huán)保主題系列活動,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嘗試運用了幾種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且得到了一些啟示,在此,提出自己的幾點見解:一、因地制宜,用社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設施啟蒙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在主題活動的初期,我們帶領幼兒來到頤和綠園,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草地上游戲、玩耍,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享受青青綠草帶來的清新空氣。同時,老師也帶領幼兒參觀小區(qū)的垃圾場,讓幼兒談談哪里的環(huán)境美,通過觀察、比較,讓幼兒知道保護環(huán)境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樹立保護環(huán)境光榮,破壞環(huán)境可恥的觀念。二、動員家長,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行動起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這句話指出了家長這一資源不可忽視的力量。開展主題系列活動的過程中,老師設計了多個家長共同參與的活動,如:與孩子一起制作環(huán)保標志;到小區(qū)統(tǒng)計樹木種類;指導孩子為未來小區(qū)畫像等等。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讓家長與老師、孩子有了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更重要的是,通過爸爸媽媽們的身體力行,讓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榜樣,意識到環(huán)保行為其實就在我們的周圍,人人都可以為環(huán)境保護貢獻一點力量。三、把握良機,開展多種形式的環(huán)保教育活動要幫助幼兒樹立“只有一個地球”的觀念,必須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教他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小環(huán)境做起。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密切注意幼兒的一舉一動,及時進行環(huán)保教育。如發(fā)現(xiàn)幼兒平時亂摘花、亂丟紙屑、隨地吐痰或下課后高聲喧嘩等現(xiàn)象,教師就及時地曉之以理,讓幼兒既克服了自身的不良行為又增強了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另外,老師還利用班級組織升旗儀式的機會,在園內舉行了一次別開聲面的升旗儀式。在這次升旗儀式上,孩子們以“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身份進行了莊嚴的宣誓并把各種環(huán)保宣傳資料分發(fā)給其他小朋友。通過這次活動,孩子體會到了向別人進行環(huán)保教育的成就感和喜悅,對環(huán)保行為有了更強烈的興趣和自覺意識。四、融會貫通,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滲透環(huán)保教育把環(huán)保知識通過幼兒喜歡的故事、兒歌、小實驗、手工制作(如《大樹逃跑了》、《小樹葉》、《水變干凈了》)等活動,使幼兒園環(huán)保教育的內容兒童化、趣味化。孩子在這些活動中,通過充分的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學得更生動、有趣且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從而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通過本學期開展的一系列環(huán)保主題活動,發(fā)現(xiàn)環(huán)保教育重在幼兒自身習慣和內在意識的形成,但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對幼兒而言,這些影響主要來自身邊的人,特別是老師、家長和同伴。因此,我們都有責任、有義務在他們面前樹立良好環(huán)保意識和行為規(guī)范??傊h(huán)境保護教育應該從小抓起。通過經(jīng)常持久的環(huán)保教育,使幼兒確立環(huán)保意識,形成環(huán)保觀念,提高環(huán)保覺悟,增強環(huán)保責任感,成為真正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要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心理引導
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于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
但對孩子們來講,要做到這些是多么不容易,他們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有時表現(xiàn)得非常無助,而幼兒期又是幼兒個性傾向開始萌芽的時期,而這時老師應多注意幼兒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以便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于孩子正確的引導。
橋橋是個奇怪的孩子,在家中他能說會道,在幼兒園他膽小、害羞,金口難開。
橋橋的媽媽來園接他時常開玩笑說:“我們橋橋在幼兒園是個小啞巴。
”在這種心理的暗示下,使得橋橋開口更為艱難。
在我們的引導下,媽媽來接時已改口說:“我們橋橋的聲音真好聽,在家我們橋橋的小嘴巴很會講。
”一次次的鼓勵、幫助下,橋橋已能主動向老師問好了。
只是每次請他上臺表演節(jié)目時,總見他欲言又止,露出求助的眼神,一臉尷尬。
為了使他能徹底戰(zhàn)勝自我,我們經(jīng)常組織小朋友上臺表演節(jié)目,并有意鼓勵橋橋上臺,開始時老師請其他小朋友與她一起表演節(jié)目,慢慢過渡到老師適當幫助,再到單獨表演。
現(xiàn)在的橋橋活潑開朗很多,有時還會主動與老師搭話。
這一年橋橋是轉折較大的一年。
安棋是班內年齡較小的幼兒,調皮的她每次遇到困難,總哭喪著臉求助老師,嘴里還會不停地說:“老師我不會,幫幫我”對于自信不足、依賴性強的她,我一般不直接幫她解決問題,而是讓她了解,其實事情并不難,安撫她緊張、懼怕的消極情緒,然后鼓勵她自己試一試,及時給予贊賞,使她對自己逐漸充滿信心。
以往,我總感到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比較困難。
其實,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虛幻不可捉摸的東西,而是十分實在的可以隨時隨地實現(xiàn)的。
在幼兒園我們應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理解孩子的感受,調節(jié)好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孩子適當?shù)男睦硪龑?,這樣對于孩子的終身發(fā)展才會有更大的意義。
如何對幼兒進行開放性語言教育
-->
一、創(chuàng)設開放的可溝通的交往環(huán)境
(一)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語言是溝通交流的工具,而良好的師幼關系、親密的同伴關系則是溝通交流的前提。教師如果用真誠的眼光同孩子交流,仔細聽孩子的每一句話,給孩子不斷的鼓勵、支持,孩子在民主、友愛的氛圍中無壓力、無拘束,自然有話就敢說、喜歡說。
(二)注意有效溝通
創(chuàng)設語言交往的氛圍時,應注意溝通、交流內容的有效性。一次筆者發(fā)現(xiàn)我園一位年輕教師組織區(qū)域活動時,幼兒在活動中交流的聲音很大,為了不影響其他幼兒,這位老師想提醒這些幼兒要輕聲交流,卻問誰在講話,幾個張口講話的孩子立刻緊張地閉上了小嘴。這位老師的做法就是沒有注意與幼兒進行有效溝通,反而阻礙了幼兒之間的交流。如果教師在一些場合中沒有考慮孩子的思維特點,用反語或幼兒難以理解的語言批評指責幼兒,幼兒往往不能及時領會,這就會影響溝通的效果。
(三)讓每個幼兒都有交流的機會
在日常語言交往中,觀察同齡幼兒講述同一件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幼兒們在理解能力、用詞及表達方式上存在著明顯差異。為了提高幼兒的交流興趣、培養(yǎng)幼兒語言交流能力,作為教師應該關注幼兒的差異表現(xiàn),在幼兒園力爭為每個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交流機會,同時根據(jù)每個幼兒語言交流的能力,要求家長在家里給予配合,多給幼兒創(chuàng)造交流的機會。
二、組織開放的可探索的語言活動
創(chuàng)設真實豐富的語言運用情境,能使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從而增長其見識,發(fā)展其語言表達能力。在一次外出春游時,中班陳老師引導幼兒觀察周圍春天的變化,突然一位孩子掀起衣服,要讓自己的肚臍眼兒也看看春天,所有的孩子好奇地跟著學,老師隨即讓幼兒閉上小眼睛,用肚臍眼看看春天是什么樣子,小朋友都說看不見。老師便請孩子們把肚臍眼藏起來,用小眼睛看看春天是什么樣子,這時孩子們都興奮地說:看見了綠綠的草,看見了美麗的花……每個幼兒都爭著講自己的發(fā)現(xiàn)。陳老師在對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外,并沒有忽視幼兒對肚臍眼兒的興趣,她從肚臍眼兒有何用處引發(fā)了幼兒探索人體奧秘的主題活動。幼兒在活動中提問特別積極,生成了許多新的主題。在幼兒生成的主題中,孩子們常常會提出許多為什么,教師可趁機啟發(fā)幼兒自己去探索,去尋找答案,孩子們在豐富的活動中又回答了許多個為什么,這一過程不但豐富了幼兒的語言經(jīng)驗,還提高了他們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促進幼兒語言全方位發(fā)展
(一)力求語言教育內容多樣化
我園改變了過去在學期初把一學期語言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做一個總體安排便依計劃執(zhí)行不變的做法,而是同時結合幼兒生成的主題來確定語言領域的教育活動。我們將不同形式和不同方法進行的語言教育活動穿插進行,做到既突出主題又能使各種形式的講述、朗誦、文學活動等間隔進行,從而豐富了幼兒語言教育的內容。幼兒園語言教材的靈活性,要求教師要更快地提高自身素質,既緊跟時代的步伐又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編有自己特色的教材。根據(jù)幼兒的需要對原教材進行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或改變,都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追求語言教育形式多樣化
一是可將正規(guī)的語言教學活動與語言區(qū)域游戲活動緊密結合。如以詩歌“春天的秘密”為主題的綜合教育活動,有找春天、畫春天、說春天、學習春天作品等系列活動,幼兒在這些活動中既可以獲得有關春天的知識,也可以學會欣賞有關春天的文學作品和表現(xiàn)春天的藝術手段。在正規(guī)的語言活動中以幼兒的親身活動來建構語言教育內容,可以運用色彩鮮艷的圖片、生動形象的課件讓幼兒觀察,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將看到的內容按一定的語言結構進行表達;或將具體的行為與說聯(lián)系起來,在做中誘發(fā)幼兒說的愿望,在說中進行語言表達的練習,使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幼兒在可做的范圍內進行語言表達。也可以議議說說。活動中除了讓幼兒對某問題進行討論外,還可讓幼兒就各自的表達方式進行評議,在這樣一種平等的關系中,幼兒有話敢說,在互學中也找到了樂趣。
教育隨筆:如何對幼兒進行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
教育隨筆:如何對幼兒進行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
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有利于幼兒認知的發(fā)展,以春節(jié)為例教師給幼兒講述春節(jié)的傳說來歷活動形式等,幼兒可以通過對這些節(jié)日的了解,對傳統(tǒng)有了初步的認識,從而促進其對節(jié)日認知的發(fā)展,通過提問交流等教學方式也有利于幼兒園能力的發(fā)展,而且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周期性的特點,實際的固定性和周期性便于幼兒認識和掌握四季。清明節(jié)是在春天介于春耕和夏耕之間氣候比較溫和;端午節(jié)是在夏天可以玩耍嬉戲水賽龍舟;國慶節(jié)是在秋天一個舉國同慶喜悅豐收的季節(jié);春節(jié)和元宵節(jié)是在冬天是處在農閑的假期時段,人們時間較為充裕,活動也很豐富。
清明節(jié)來臨之際,帶領幼兒去給逝去的英雄掃墓祭祀給他們講述逝者的英雄事跡,增加對民族英雄的忍痛敬仰,緬懷之情,形成民族自豪感認同感。春節(jié)期間給長輩拜年家人團聚,一方面表達了對祖先的緬懷至重慶增加對家庭宗族的認同,另一方面可以為家庭成員提供團聚的機會。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會有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之感、和親人的團聚、對已故祖先的緬懷的情感中也讓幼兒從中感受到家庭的團結民族的興旺。
如何對幼兒進行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對幼兒進行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主要來源于三方力量:家庭、幼兒園、社區(qū),家庭方面成員積極參與配合為開展節(jié)日教育奠定基礎作為第一任老師的父母。家長的行為舉止?jié)撘颇杏绊懼⒆拥乃枷胄袨椤嵺`方面家長通過親子活動參與到幼兒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利用自身資源及力量來熏陶感染幼兒,家長的參與,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讓幼兒感受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快樂。幼兒園方面教師為主力,組織節(jié)日活動盡量讓幼兒參與進來體驗節(jié)日活動,不僅能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還能激發(fā)幼兒對節(jié)日的興趣產生節(jié)日情感共鳴。社區(qū)方面資源整合,幼兒走進社區(qū)參加活動,重陽節(jié)為社區(qū)老人親手制作禮物及鮮花,感受親情及體驗尊老敬老所帶來的快樂。
幼兒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學習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來歷,親身感受節(jié)日帶來的教育意義。
對幼兒要隨機教育
昨天由于天空不作美,雨后外面濕漉漉的,隨意早鍛煉臨時改在活動室里進行。這下活動室里炸鍋了,“你做起來呀”我對著平時最不愛運動的沈丹說,他就是不理你,當我想批評他時,他突然冒出一句“老師你看螃蟹在動呀!”(這是他帶來幼兒園給小朋友觀賞的)于是我轉變了策略,想我何不借這螃蟹來感化他,引導他呢。“那是因為螃蟹聽到了這動聽的音樂,也在鍛煉身體啊!”他朝我笑了笑,便跟著做了起來,可是他的眼睛一直盯著他的螃蟹,過一會音樂停頓了,他又說“老師你看螃蟹他也休息了?!蔽铱戳艘谎劬尤皇钦娴?,是螃蟹真的聽到了美妙的音樂在跳舞呢?還是螃蟹在幫我感化他呢?不管是不是我還是要感謝它,因為螃蟹讓一個平時鍛煉手指也不動一下的他做起了早鍛煉!隨機應變,機智的處理偶發(fā)事件真的很重要,它不僅對我的教育有幫助,同時對幼兒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時會有一些偶發(fā)事件,就需要冷靜、機智、巧妙地處理,以最佳的教育態(tài)度、教育行為對待隨機事件。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的方法之一
游戲本身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反映活動,可以反映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事物.美的本身就要體現(xiàn)環(huán)境、語言、行為的自然和諧,給人以美的享受,使幼兒感到身心愉快。幼兒喜歡畫畫和做手工等美術活動,而美術活動又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教育的手段之一。幼兒在這些實際活動中手腦并用,同時促進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得到發(fā)展,從而也表現(xiàn)出她們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和情感。在一次大班的美工剪貼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將自己收存的廢書帶到班上來,把里面好看的畫剪下來,,然后按自己的意愿粘貼成一幅完整的畫。再把自己粘貼的連畫畫編成一個故事講給老師和小朋友聽。楊子軒剪貼的是《三打白骨精》,而且還分別粘成一打、二打、三打。并且講得淋漓盡致,講出了一個孫悟空在打妖怪的生動情景。
游戲要布置適宜的環(huán)境,要適當化妝,裝飾要盡可能有美感。游戲中文學藝術的語言,優(yōu)雅的音樂,彬彬有禮的行為,優(yōu)美的舞姿等,有助于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社會生活、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