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大班教案《有趣的的立方體》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1-19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有趣的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有趣的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并進行組合造型。

3、發(fā)展形象思維能力和剪、粘貼的技能。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2、難點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的關系及它們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搜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長方形、圓形雪花片積木。

3、剪刀、膠水、彩紙、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幼兒在玩中探索發(fā)現(xiàn)玩具的特征,并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幼兒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師:“剛才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能滾動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請小朋友把能滾動的玩具放好紅色的籃子里,把不能滾動的玩具放到綠色的籃子里。

二讓幼兒對正方體和圓柱體進行測量,在測量中驗證它們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能滾動的物體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來看一看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詳細,那這個圓圓的玩具,它兩邊的圓一樣大嗎?這個長方形的玩具每個面一樣大嗎?幼:一樣大,不一樣大。(幼兒爭執(zhí)不下)

2、老師出示紙條,幼兒親自動手測量,不斷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結論。

3、教師小結:這種身體像柱子一樣,而且上下中間一樣粗,兩頭都是一樣大的圓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圓柱體,圓柱體放倒了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這種身體像盒子一樣,有六個面,十二條邊,一種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四個面是長方形的,另外兩個面是正方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長方體。

三、幼兒在疊一疊、擺一擺中加深對長方體、圓柱體特征的認識。

1、師:在我們生活中,像圓柱體、長方體的東西有許多,今天我們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請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車出發(fā)吧!哎呀,超市還沒開門,我們找塊空地坐下。師:老師這里有一些長方形、圓形的雪花片積木,請小朋友先來玩一玩、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兒玩積木后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就是圓柱體,一樣大的長方形疊起來就是長方體。

四、幼兒買商品,構建對圓柱體、長方體的知識經驗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請每個小朋友買一種像圓柱體的商品,一種像長方體的商品。

2、小朋友都賣了自己的商品,請你說一說買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這些圓柱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高矮不一樣,粗細不一樣。這些長方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它們都有六個面,一種六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兩個面是正方形,四個面是長方形。

五、幼兒分組用買的商品造型。

1、請幼兒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衛(wèi)生紙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樣的房子?應該怎么做?(幼兒自由用買來的商品搭房子)

2、幼兒用繪畫、折紙等形式對作品進行裝飾。

教學反思

暢想我們可以理解為在美術活動中的想象,既然活動的名字叫“藍色暢想”,那幼兒的想象是很重要的,在活動中應該重點體現(xiàn)出來,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大海、星空、海底世界三個情境,讓幼兒在這三個情境中進行充分的暢想,說出自己的暢想,再將想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拓展幼兒的思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是我們美術活動的重點

幼兒百科:立方體,也稱正方體,是由6個正方形面組成的正多面體,故又稱正六面體。它有12條邊和8個頂點。其中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大班數(shù)學教案詳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立方體》


活動設計背景

幾何體的教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和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并且很難聯(lián)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兒已認識了多個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們嘗試了用游戲的形式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并進行組合造型。

3、發(fā)展形象思維能力和剪、粘貼的技能。

4、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2、難點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的關系及它們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搜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玩具及物品。

3、同等大的長方形、圓形雪花片積木。

2、剪刀、膠水、彩紙、調查表。

活動過程

㈠幼兒在玩中探索發(fā)現(xiàn)玩具的特征,并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玩一玩?!?/p>

幼兒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師:“剛才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能滾動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請小朋友把能滾動的玩具放好紅色的籃子里,把不能滾動的玩具放到綠色的籃子里。

㈡讓幼兒對正方體和圓柱體進行測量,在測量中驗證它們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能滾動的物體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來看一看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詳細,那這個圓圓的玩具,它兩邊的圓一樣大嗎?這個長方形的玩具每個面一樣大嗎?幼:一樣大,不一樣大。(幼兒爭執(zhí)不下)

2、老師出示紙條,幼兒親自動手測量,不斷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結論。

3、教師小結:這種身體像柱子一樣,而且上下中間一樣粗,兩頭都是一樣大的圓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圓柱體,圓柱體放倒了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教案來自:.]這種身體像盒子一樣,有六個面,十二條邊,一種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四個面是長方形的,另外兩個面是正方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長方體。

㈢、幼兒在疊一疊、擺一擺中加深對長方體、圓柱體特征的認識。

1、師:在我們生活中,像圓柱體、長方體的東西有許多,今天我們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請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車出發(fā)吧!哎呀,超市還沒開門,我們找塊空地坐下。師:老師這里有一些長方形、圓形的雪花片積木,請小朋友先來玩一玩、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兒玩積木后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就是圓柱體,一樣大的長方形疊起來就是長方體。

㈣、幼兒買商品,構建對圓柱體、長方體的知識經驗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請每個小朋友買一種像圓柱體的商品,一種像長方體的商品。

2、小朋友都賣了自己的商品,請你說一說買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這些圓柱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高矮不一樣,粗細不一樣。這些長方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它們都有六個面,一種六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兩個面是正方形,四個面是長方形。

㈤、幼兒分組用買的商品造型。

1、請幼兒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衛(wèi)生紙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樣的房子?應該怎么做?(幼兒自由用買來的商品搭房子)

2、幼兒用繪畫、折紙等形式對作品進行裝飾。

教學反思

暢想我們可以理解為在美術活動中的想象,既然活動的名字叫“藍色暢想”,那幼兒的想象是很重要的,在活動中應該重點體現(xiàn)出來,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大海、星空、海底世界三個情境,讓幼兒在這三個情境中進行充分的暢想,說出自己的暢想,再將想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拓展幼兒的思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是我們美術活動的重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有趣的“0”》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數(shù)學活動,對數(shù)學感興趣。

2.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了解“0”在自然數(shù)列中的位置及不同的實際意義。

3.在游戲中體驗數(shù)字“0”帶來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活動準備:

1.1—9的數(shù)字娃娃各一,花園背景圖一幅。

2.有關“0”的相應圖片若干(溫度計、門牌號、車牌號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秋天到了,數(shù)字娃娃們來秋游了,(邊說邊操作教具)1—9好數(shù)字娃娃從小到大來排隊。

0好娃娃:哎……等等我?。?號娃娃排到9的后面)

9號娃娃:不對不對,你比我小,不能排在我的后面。(0號娃娃擠在4和5的中間)

5號娃娃:我的前面是4,后面是6,你不能排在這兒的(0號娃娃擠在7和8的中間)

8號娃娃:我的前面是7,后面是9,你不是排在這兒的(0號娃娃急得哭了起來)

2.提問:小朋友,你們說0號娃娃應該排在哪兒呢?

3.繼續(xù)觀看表演(了解“0”在自然數(shù)列種的位置)

1號娃娃:0號娃娃你是我們中間最小的一個,你應該排在我的前面。

0號娃娃點點頭,擦干眼淚,排到了1的前面。這次,大家都表示贊同,排好隊出發(fā)了。

二、討論:

1.數(shù)字娃娃9為什么不讓0排在它的前面?

2.0為什么應該排在1的前面?

3.小結:0在自然數(shù)列中是最小的,所以應該排在最前面。

三、了解“0”的含義

1.數(shù)字娃娃們走啊走,來到了一個花園里(出示背景圖),她沒要找花兒交朋友。

2.2號娃娃會找哪朵花做朋友,為什么?

3.那么5號娃娃呢?(請一幼兒來找)

4.老師故意幫6號娃娃找錯朋友,讓幼兒糾錯。

5.老師指著沒有花瓣的花:“這朵花找那個數(shù)字娃娃好呢?為什么?”

6:沒有可以用“0”表示,“0”表示沒有。

四、生活中的“0”

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0”?

2.出示溫度計和尺子:溫度計上面也有0,這兒,0是不是表示沒有?那它代表什么?(表示0上溫度與0下溫度的界限)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呢?(起點)

3.門牌號、車牌號、電話機上的0呢?(表示一種編號)

4.小結:我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過許多的“0”,“0”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五、游戲:“0”的舞蹈

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運用身體各部位變化出“0”的形狀,老師用相機拍下并播放,看看誰變得最像。

六、活動延伸:

1.布置“0”的主題墻

2.教師示范書寫“0”

3.幼兒在田字格中規(guī)范書寫“0”

活動反思:

活動中的情境表演不僅讓幼兒了解的“0”在自然數(shù)列中的排列位置,而且激起了幼兒對“0”探究的強烈興趣,花園中的數(shù)字娃娃找朋友環(huán)節(jié)為“0”找什么樣的朋友埋下了伏筆,留了個懸念,從而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了“0”,生活中“0”的運更讓孩子接近了生活,提現(xiàn)了“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的數(shù)學教育理念?!?”的舞蹈讓數(shù)學活動變得生動、鮮活起來,激發(fā)了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把本次活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幼兒百科:0是介于-1和1之間的整數(shù),是最小的自然數(shù),也是有理數(shù)。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而是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分界點。

幼兒園小班教案《有趣的木字》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木字》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有趣的木字》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探索并認識常見的“木”字旁的漢字,知道“木”字偏旁的漢字與“木”有關,學會根據(jù)畫面的實物,初步認讀漢字“床、樹、桌、椅、林、森”等,積極參與用身體變漢字的活動,產生對識字活動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有趣的木字》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會根據(jù)畫面的實物,初步認讀漢字“床、樹、桌、椅、林、森”等。

2、探索并認識常見的“木”字旁的漢字,知道“木”字偏旁的漢字與“木”有關。

3、積極參與用身體變漢字的活動,產生對識字活動的興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萌發(fā)對文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字卡,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木頭)這是什么?你們知道“木”字應該怎么寫呢?(出示字卡)這就是木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齊讀三次。

小結:我們知道“扌”旁和手的動作有關,“口”字旁和口有關。那么“木”字旁和什么有關系呢?(引導幼兒遷移以往學習的經驗,為學習有關木字旁的字打下基礎。)

二、認識漢字“樹”、“林”、“森”。

分別引導幼兒認識“樹”、“林”、“森”,并和幼兒一起認一認,讀一讀。找一找,這三個字中有什么一樣的地方?(都有木字) 教師進行小結:樹字里面有一個“木”字,林字里面有兩個“木”字,森字里面有三個“木”字,原來“木”還會藏在別的字里面。并讓幼兒了解一棵樹是木,兩棵樹是林,許多樹在一起就是森林了。并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達文字,一人為木,兩人為林。三人為為森,森人以上為森林,通過形象的比喻,及身體動作的合作表演,使幼兒很快地記住了這三個不同而有相同性形象的文字?!?/p>

三、拓展生活經驗,聯(lián)想文字脫離圖片幼兒自由想象。

教師提問:在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木頭做成的呢?(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幼兒找找、說說生活中那些東西是木頭制成的,在幼兒講出物品時,我及時將文字寫在黑板上讓幼兒來然是其他有關木的文字,此時幼兒的興趣極高,紛紛發(fā)言,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通過游戲,讓幼兒對漢字的鞏固。

1、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還把幼兒說出的有關木的文字放到一起,進行隨機抽取,讓幼兒認讀,鞏固幼兒對認字的認識。

2、身體表演:木、林、森。..

啟發(fā)幼兒用身體逐一表示漢字“木、林、森”。游戲開始,教師出示漢字卡片(木、林、森),讓幼兒看漢字做動作,拼出相應的漢字??刹捎寐牻處熤噶钸M行快速組合拼字活動,從而不斷提高幼兒對閱讀漢字的興趣。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設置我都以幼兒為主體地位,基本能達到活動所需要達到的目的。但我在組織的過程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幼兒在家里收集更多的有關木的圖片。這樣也可以對木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

2、在整個活動的最后我沒有讓幼兒進行發(fā)散的思維,只是局限在了我現(xiàn)有的、準備好的一些材料上,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看見與木有關的漢字,脫離圖片讓幼兒自由想象。

3、在提問時孩子給孩子們多一點考慮的時間對字有一定的印象,說出許多有關木字的字,由于太受時間的限制,提問時太過于倉促了。也可以讓幼兒自己寫出木字旁的字,低估了幼兒的能力,沒有做到師幼互動。

幼兒百科:木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樹木形。上為枝葉,下為樹根?!澳尽笔菨h字的一個部首。從“木”的字表示樹木或木器的名稱。

幼兒園大班教案《有趣的格子》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活中許多物體呈格子狀,感知格子的特征。

2.體驗玩格子的樂趣。

3.促進數(shù)學空間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的發(fā)展。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多媒體設備。

2.人手一張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圖譜,人手6個棋子。

3.布置"尋找周圍象格子形狀的物體"之任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物體呈格子形狀。

1.看課件,猜一猜禮物(格子)。

師:今天天線寶寶給我們帶來一件禮物,看看是什么呢?(放課件,至出現(xiàn)格子)

2.尋找和回憶生活中的格子師:你們平時有沒有見過什么東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狀的?(啟發(fā)回憶在家里、幼兒園、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續(xù)看課件,了解生活周圍有許多東西呈格子狀。

二、感知8個格子的特征,和8個格子玩游戲。

1.那這個格子到底是什么樣的呢?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幾個,橫線有幾條,豎線有幾條呢?引導幼兒從上往下數(shù)橫線,從左往右數(shù)豎線,并小結:原來8個格子由3條橫線和5條豎線組成。

2.看課件中的一個棋子,說出位子。(在第幾條橫線、第幾條豎線上)

3.我們已經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們玩追棋子的游戲,請小朋友拿出棋子擺在你的格子上,看誰放得又快又好!

4.和8個格子玩追逐游戲,感知方位及空間,棋子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

三、感知9個格子的特征,和9個格子玩追逐游戲。

1.師:8個格子,6個棋子,一點兒都難不住你們,想不想挑戰(zhàn)更難一點的格子?畫面出示九格,問有幾格,它是什么樣,由幾條橫線、幾條豎線組成的?

小結:九個格子是由4條橫線、4條豎線組成的。

師:格子想跟你做游戲,他跳到哪兒?你就追到哪兒?誰的棋子放對了,就捉到了。

2.請幼兒翻到9格的格子圖,玩追逐游戲,棋子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3.玩格子轉轉轉、棋子跳跳跳的游戲。

規(guī)則:幼兒的格子不能轉,等畫面中的格子停下來后,重新移動棋子。

四、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戲。

1.出示魔棒,介紹游戲規(guī)則:現(xiàn)在格子上所有的棋子都躲藏起來了,老師說出棋子躲藏的位置,請幼兒用魔棒在對應的格子上點出來,如果點對了,會顯示出笑臉,點錯了,會出現(xiàn)警報。

2.幼兒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戲,反復進行幾次。

五、導入延伸活動:在12個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戲。

1.畫面出示12個格子,老師同時出示大KV板,介紹規(guī)則:請6個小朋友來當棋子,電腦上調皮的棋子跳一跳,上來的6個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這12個格子上站好。

2.邀請6個小朋友合作游戲一次。

3.提出游戲要求:要想玩好這個游戲,需要我們大家仔細觀察,共同合作,你幫我、我?guī)湍?。下課以后我們到操場上一塊兒玩好嗎?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圍繞棋子這個中心,通過“情境激趣、適時引導、自由探索、集體競賽”這一主線進行展開教學,讓幼兒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意志的鍛煉?;顒永貌煌瑪?shù)量的棋子在不同格子上反復“跑來跑去”吸引了幼兒的目光,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教學安排、活動實施簡而有序,教學調控靈活,有足夠的思索與探究空間與時間,并能及時獲取課堂反饋信息,適時調節(jié)課堂教學,教學效果達到了預設目標。

幼兒百科:格子,方形的空欄或框子鐵格子,方格圖案格子圖案的花布,為了規(guī)整田地而用橫豎線劃成的方格。

相關推薦

  • 大班數(shù)學教案詳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立方體》 活動設計背景 幾何體的教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和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并且...
    2019-12-2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立方體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幾何體的教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和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
    2019-12-1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有趣的“0”》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數(shù)學活動,對數(shù)學感興趣。 2.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了解“0”在自然數(shù)列中的位置及不同的實際意義。 3.在游戲中體驗數(shù)字“0”帶來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
    2020-11-2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有趣的木字》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木字》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有趣的木字》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探索并認識常見的“木”字旁的漢字,知道“木”字偏旁的漢字與“木”有關,學會根據(jù)畫面的實物,初步認讀漢字“床、樹、桌、椅、林、森”等,...
    2020-09-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有趣的滾動》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圓柱體,探索發(fā)現(xiàn)球體與圓柱體的特征。 2.比較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知道形與體的主要區(qū)別并能正確命名。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觀察和探索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
    2020-11-25 閱讀全文

活動設計背景 幾何體的教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和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并且...

2019-12-23 閱讀全文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幾何體的教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和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

2019-12-1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數(shù)學活動,對數(shù)學感興趣。 2.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了解“0”在自然數(shù)列中的位置及不同的實際意義。 3.在游戲中體驗數(shù)字“0”帶來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

2020-11-24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有趣的木字》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探索并認識常見的“木”字旁的漢字,知道“木”字偏旁的漢字與“木”有關,學會根據(jù)畫面的實物,初步認讀漢字“床、樹、桌、椅、林、森”等,...

2020-09-2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圓柱體,探索發(fā)現(xiàn)球體與圓柱體的特征。 2.比較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知道形與體的主要區(qū)別并能正確命名。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觀察和探索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

2020-11-2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