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讓孩子講自己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0-11-02 講幼兒故事 幼兒故事講 給幼兒講故事 我班的孩子很愿意聽故事,今天又要求我給他們講故事,我突然想何不讓他們自編自講故事呢?于是,我讓孩子們自編自講故事。

一位小朋友上來講:“一天,有一只小猴,它跑到樹林里去采蘑菇”剛講到這里,下面的小朋友就叫了起來:“不對不對,是小白兔去采蘑菇,小猴怎么去采蘑菇呢?”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把這位講故事的小朋友搞的十分尷尬,一時不知怎么辦才好,只好用求助的目光望著我。

這時,我便用手勢讓幼兒安靜下來,然后我說:“老師和你們一起想一想,為什么小猴就不能去采蘑菇,而只有小白兔才能去采蘑菇呢?”頓時,小朋友們又馬上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開了:“小猴不愛吃蘑菇,就不去采呀!”“小猴應該爬到果園里摘果子呀”聽了他們的話,我沒有否定他們的說法,而是要求小朋友們試著動一下腦筋,從另一角度去編這個故事。

我提示:“現(xiàn)在小猴確實是去采蘑菇了,它會爬樹,會摘果子但它也會采蘑菇,請你們一起來編這個故事,看誰編的好。

”小朋友們聽我這么一說,各個睜大眼睛,動起腦筋。

過了五分鐘,我請他們自由發(fā)言,有的說:“小候經(jīng)常吃果子,吃膩了,想換換口味,就去采蘑菇了”有的說:“小猴和小白兔是好朋友,它知道小白兔生病了,就幫它去采蘑菇。

”還有的說:“小白兔過生日,小猴想采些蘑菇送給小白兔做生日禮物。

”聽了這些發(fā)言,我心底里感到高興,他們的發(fā)言不但內(nèi)容豐富,詞語用的恰當,而且思想內(nèi)容也很好。

通過這次創(chuàng)編故事嘗試,我認識到在幼兒教育中,不能墨守成規(guī),不能讓老框子把孩子們的思維束縛住,我們應讓幼兒在愉快的情景中調(diào)動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他們的語言能得到最佳開發(fā)。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尊重孩子吧,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昨天,我?guī)畠喝タh城學跳舞時,看到一對母女:母親說:“你咋不好好學跳舞?”“我不想學跳舞?!迸畠夯卮??!澳阍俨粚W跳舞,我就把你從這樓上扔下去?!蹦赣H生氣地說。女兒不語。如果我們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一到節(jié)假日,家長總會不顧孩子的要求讓孩子參加這樣、那樣的培訓班或是學習班。也許在他們看來,當家長的,就是要想盡千方百計讓孩子學習,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由此,我想起前不久我在《人生與伴侶》雜志上看到著名影星斯琴高娃和她女兒的故事:斯琴高娃見女兒乖巧懂事,身上潛藏文藝天賦。開始為女兒設計未來:讓孩子學習鋼琴、舞蹈、音樂,把基本功打扎實后,報考表演學院,一步一步成為光芒四射的演藝明星。為讓女兒學好鋼琴,她在家里條件不太好的情況下,花費好幾千為女兒買了一架鋼琴。盡管這樣,女兒還不領(lǐng)情。上課時,心不在焉,不僅不認真記筆記,練習時還偷工減料。當斯琴高娃責問她時,她說:“我對彈鋼琴和跳舞沒興趣,我想畫畫,我要游泳。”直到女兒長大,斯琴高娃也沒有讓女兒成為她希望中影視明星,而是成為了她所看不起、女兒卻很喜歡的餐廳老板。在這里,我只想說,尊重孩子吧,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不論對孩子,還是對家長,都是有益的。

讓孩子自己吃魚


今天是升入中班后的第一次吃魚。用餐前,我提醒他們現(xiàn)在是中班小朋友,一定要學會自己吃魚這個本領(lǐng),所以老師誰也不幫忙,小朋友自己想辦法把魚吃掉。末了我還問了他們一句“孩子們有信心嗎?”“有!”我原以為會有很多請求幫助的聲音,可結(jié)果卻出乎我的預料。在隨后的用餐中孩子們都是自己吃的魚,并且讓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吃魚方法,我歸納一下大致有以下三種:第一種先吃中間肉多的地方,沒有魚刺的地方吃完了就把魚翻個個,一個手不行另外一個手也幫上忙了,等到?jīng)]有魚刺的肉吃完了,魚的美味好象還意猶未盡,于是他們把邊上有肉帶著刺的部位也吃到了嘴里,吃掉了肉再把魚刺吐出來。這種吃法是最成熟的一種,不過只是幾個幼兒。第二種是先把頭、尾及邊上的刺去掉,留下中間一塊魚肉,再用勺子挑著肉吃。這種吃法幼兒人數(shù)最多,雖然吃到的肉比第一種少些,但它的好處是不容易被魚刺卡到喉嚨。第三種吃法是用勺子東挑一塊肉西挑一塊肉,挑著挑著魚刺就混在了一起,找不到?jīng)]刺的肉,又不敢把魚和刺一起吃進嘴里,只好放棄去吃別的菜了。這種吃法吃到的肉是最少的。餐后我表揚了所有的幼兒,夸他們真的都很能干,沒有老師的幫忙也能自己吃魚了。離園時我聽到思羽對奶奶說;“今天中午是我自己吃的魚?!蔽衣牭竭@話不禁讓我有很多的感觸?!敖裉焓俏易约撼缘聂~?!焙芷胀ǖ囊痪湓挘捳Z中流露出很多的自豪和自信,我突然覺得小班時我對有些孩子太呵護了。那時生怕他們被魚刺卡到喉嚨,又怕他們吃不到很多的魚肉,因此吃魚時,我和保育老師總是細心地幫他們把魚刺分離,再讓他們吃,殊不知孩子魚是吃到多了,本領(lǐng)卻沒有學到。新《綱要》指出“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地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蔽覀冋娴亩嘧尯⒆佑绣憻挼臋C會。當然造成我們過度保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不放心。他們總覺得孩子太小,自己穿衣穿不整齊,自己吃飯吃不干凈,因此更多時候?qū)幙砂k代替,這種心理也把壓力轉(zhuǎn)交給了我們?!笆∈浅晒χ浮笔窃诟嬖V我們嘗試后就會有經(jīng)驗。今天用第三種方法吃魚的小朋友雖然吃到的少,但其實他們沒有意識到這點,相反他覺得是自己吃的,反而對自己很自信。相信下次、下下次一定會一次比一次吃到的多,不久的將來他們也能學會第一種吃魚的方法。吃魚如此,做其他事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家長和老師更多的時候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也許一開始他們會做得很糟糕,我們不要責怪他們而是要給予指導和鼓勵,因為不久他們就會做得很好。

讓孩子自己選擇


這天早晨像往常一樣,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地進了班級,自由的選擇活動區(qū)玩,有的玩橡皮泥,有的玩小車,有的玩積木,有的涂涂畫畫等,室里自由游戲秩序井然??匆姇r鐘指向了八點十分,我想到該組織孩子們?nèi)敉饬?。于是照例放一段音樂,示意大家整理。許多孩子們聽見音樂聲便自覺地收起手里的玩具材料。整理得快的就已經(jīng)坐在小椅子上等候出發(fā),整理得慢的正在加快速度。我發(fā)現(xiàn)有好幾個孩子似乎并不在乎音樂的提示,全然不顧周圍的同伴一個個整理,他們還在忙碌自己的游戲。我沖著那幾個孩子說道:“快點過來,我們要走了。”說完用嚴厲的眼神注視那幾個孩子。只見他們拽著手中的物品極不情愿放回,一副很不心甘的樣子。我有點生氣,走過去,看見一個孩子正在搭一座象房屋的樣子;另兩個孩子的手里還拿著橡皮泥沒有放回去。難怪他們不愿意整理,原來還想繼續(xù)他們的游戲,不舍得離開。

如果我在這時候強制中斷他們沒有完成的,那么他們會怎么想?心情會不會因此不悅?以后對該活動還有沒有持之以恒的興趣呢?孩子的要求合理嗎?規(guī)則是為自己方便,還是為了孩子的發(fā)展?當設定的班級常規(guī)和的需要之間發(fā)生沖突時,是該服從規(guī)定還是滿足需要呢?常規(guī)是社會的客觀存在,幼兒期是個體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逐步認識、理解和遵守常規(guī)是必要的。常規(guī)對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園教育的順利進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園《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指出:要關(guān)注的主體意識和初步的社會意識的孕育,為學會生活、學會探究、學會表達提供靈活多樣的課程及其空間。同時,我們要針對兒童的發(fā)展變化和個體差異,有效地實現(xiàn)目標。所以,我讓還沒完成游戲的幼兒讓他們玩好后再出來戶外活動,兩個孩子開心的繼續(xù)進行起來,不一會兒工夫,兩個孩子收好了玩具,蹦蹦跳跳的出來和大家一起戶外活動了,他們的臉上露著滿足的笑容。

孩子的事情還是讓他自己解決吧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孩子的事情還是讓他自己解決吧”,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現(xiàn)在幼兒園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可是寶貝,全家人都圍著這個寶貝轉(zhuǎn),平時爺爺奶奶都是寸步不離的,怕孩子磕著碰著,吃飯的時候也是追著跑著喂,可是當孩子來到幼兒園后,他已經(jīng)邁出了人生的第一個轉(zhuǎn)折點,沒有了家人的溺愛,多的是許多同齡的伙伴,有了自己的主意、學會了更多的本領(lǐng),今天我要和家長說的是請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一航是我們班最小的孩子,平時在家里可是爺爺奶奶的寶貝,上學、放學的時候都是奶奶背著來的,也許是由于老人的溺愛,一航在幼兒園里所表現(xiàn)出來的依賴、自私、霸道的性格總是讓周圍的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時間久了,他總是愛打小朋友,也許他是要用這種辦法取得別人的注意吧,可是最近我發(fā)現(xiàn)一航有個小小的毛病,就是每次奶奶來接的時候,他就會守著奶奶告上一狀,把原本屬于自己的錯誤轉(zhuǎn)移到別人的身上。今天放學的時候,孩子們和往常一樣陸續(xù)的被接走了,一航的奶奶來了,剛才還有說有笑的一航瞬間就哭了起來,我還沒能明白怎么回事,他就哭著跑到奶奶身邊說:“奶奶,今天小松打我了,”“是嗎,誰打我家寶貝孫子,給我站出來,”這個奶奶一聽說寶貝孫子被欺負了,想都不想的就想替孫子討回公道,看見他奶奶生氣的樣子,我瞬間明白了一航這種性格的起因了,我先讓奶奶別生氣,接著蹲下來問一航:“是哪個小朋友打你了?”“小松”一航氣氛的說,“哦,那他為什么打你呢?難道沒有原因的就打你了嗎?”“嗯。。。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打我了,”“是嗎?一航,說謊的孩子鼻子可是會長長的哦,你摸摸自己的鼻子有沒有變長了呢?”一航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哇的一聲就哭了起來,一邊哭著,一邊對我說:“老師,小松沒打我,我以后再也不撒謊了,你快把我的鼻子變回來吧”,我抬頭看了看一航的奶奶,顯然她的氣已經(jīng)消了,她不好意思的對我說:“姜老師,不好意思啊,你看看我,剛才有點急了,”“哦沒關(guān)系,以后孩子的事情還是讓他們自己解決吧,”“嗯,那老師,我們還是先走了,看著她們遠去的背影,我突然為我們祖國的未來感到擔憂。未來社會肯定是個競爭和合作的社會,目前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孩子任性、缺乏群體概念,缺乏交往能力及解決能力。作為我們主要的教育者老師與家長,當孩子告狀時一般都采取直接的幫助,批評及教育。其實我們應該交給幼兒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巧,給他們一些空間讓他們自己去解決一些小的事情,如:協(xié)調(diào)商量、關(guān)心安慰、等。讓他們學會處理與同伴間的小矛盾,使他們建立社會交往的意識和情感,形成積極的交往關(guān)系,從而學習交往的策略和待人處世應有的態(tài)度,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成為順應時代發(fā)展的人。

關(guān)于“孩子的事情還是讓他自己解決吧”的精彩內(nèi)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guān)注我們了解更多內(nèi)容!

故事讓孩子明白


今天晨檢時,我發(fā)現(xiàn)多名幼兒的指甲有點長,里面存了些黑黑的東西,頓時教師的職業(yè)敏感提醒了我,趕快幫他們剪剪吧。

這樣,不僅講了衛(wèi)生,還能避免小朋友間臉被抓傷事件的發(fā)生。

我就讓孩子們排好隊,一個個來到我的面前,輪到小杰小朋友了,只聽他說:“老師,我的指甲不長”,劉睿浩忙說:“老師,我不剪指甲”,還有的小朋友說:“老師,我害怕”。

后面的幾個小朋友,干脆把手伸到背后藏了起來,說什么也不剪。

面對這情形,我得趕快想個辦法,還是講個故事吧,孩子們最愛聽故事了。

“以前,幼兒園有個小朋友叫小紅,他剛來幼兒園時,因不講衛(wèi)生,經(jīng)常肚子疼,指甲比你們的還長。

有一次,下午吃點心時,他正想咬一口,忽然看見指甲里怎么有個小蟲子呢?,小紅急忙放下手中的點心,跑向老師------”,講到這里我停下了,沒再往下講,而是提出了幾個問題:“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小紅為什么向老師跑去?他會對老師說些什么呢?小紅的指甲里為什么會有小蟲子”?

我的故事的確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他們正確的回答讓我感到欣慰。

新來園的幼兒也紛紛跑向我:“老師,快給我剪指甲吧”,“老師,我不留長指甲了”。

利用故事法向幼兒進行教育,還真管用,故事培養(yǎng)了孩子們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從這以后,我再進行晨檢活動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指甲都變短了,可能在家讓爸媽給剪得吧,即使有個別孩子的指甲長一點,也會主動對我說:“老師,請你給我剪剪指甲吧”。

看到孩子們的變化,我笑了。

五常法讓孩子自己管住自己


玩具滿地都是,床鋪亂七八糟,家里的擺設被乾坤大挪移,到處沒有一處是干凈的。父母們提起孩子“邋遢”就頭大,不知該怎么辦。孩子通常都管不住自己,能管好自己的人也不是孩子。但如果你想有一個輕松育兒生活,不妨試試五常法,讓孩子自己管住自己,教育孩子學習自我管理。

五常法是日本人推崇的一種品質(zhì)管理技術(shù),包括:常組織(Structurise)、常整頓(Systematise)、常清潔(Sanitise)、常規(guī)范(Standardise)及常自律(Self-discipline)五項。當運用到孩子身上時,則可從小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自理能力,再發(fā)展到行為自律。小朋友從實際的生活中,了解到自己的事是自己做,再加上父母的鼓勵,令小朋友更有信心獨立自理。

1、常組織

扔掉不需要的物品(例如一年沒有用過的物品),并將保存的物品分層管理,要點在于集中存放及盡量減低存量。

好處:訓練小朋友的觀察能力,常常檢查家居物品是否衛(wèi)生及完整,并限制物品數(shù)量,夠用即可。

實行方法:五常法強調(diào)“一就是最好”,建議小朋友只有一個放置玩具的架、一個鞋架及一格飾物格等。讓小朋友門自己篩選哪些玩具需要,哪些是不需要的。父母要和孩子們商量擁有物品的數(shù)量,讓小朋友從小學會取舍,將不需要的物品轉(zhuǎn)送別人。

2、常整頓

首先決定物品的“名”及“家”,以致能在短時間內(nèi)取得或放好物品,提高效率。

好處:做個富有責任感的小朋友,曉得將物品分類,令物品有“名”及“家”,用完放回原處。

實行方法:“五常法”讓小朋友學習一個分類的概念,每件物品都有個家,并貼上卷標,讓小朋友自行將物品放回原處。譬如書本放在架子的最上層并貼上卷標,而玩具放在膠盒內(nèi),鞋子則放在鞋架內(nèi),讓小朋友在30秒內(nèi)找到對象。

3、常清潔

小朋友要保持個人清潔,也有責任去負責保持清潔。使其樹立“我不會使東西變臟”,而且“我會馬上清理東西”的觀念。

好處:每天清潔身體及衣服,保持健康衛(wèi)生的生活習慣。

實行方法:為了讓小朋友知道自己面部、手部是否清潔,衣服、鞋襪是否整齊,父母可特別將鏡子掛在適合小朋友的高度上,幫助他進行自我檢查。此外,父母可鼓勵小朋友分擔家務,吃完東西要收拾餐具及桌椅,以及定時收拾書桌。

4、常規(guī)范

經(jīng)過父母與孩子溝通后,利用透明度、視覺管理及園林式環(huán)境,為孩子提供規(guī)范化的環(huán)境,減少錯誤并且提高辦事效率。

好處:建立小朋友的自信心,樂意與人溝通,能自訂或與父母合作制定生活標準,遇到事情知道如何解決、怎樣尋求幫助。

實行方法:父母可利用透明膠盒貯存對象,增強物品處理的透明度。父母亦可讓小朋友在房門外,掛上圖畫及文字,告知父母“我在做什么?”,增強彼此溝通,同時讓小朋友感到被尊重。在家中放置小盆栽,讓小朋友學習照顧,更可營造一個和諧環(huán)境。為了減少孩子出錯,父母可在家中危險的地方掛上“不準進入”的標志,讓孩子識別,免生危險。

5、常自律

持續(xù)地、自律地執(zhí)行上述“四常”,養(yǎng)成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習慣。當父母了解到小朋友的長處與短處,再按情況做出適當?shù)莫勝p,讓小朋友從他律(以成人的贊賞作為標準)、紀律,發(fā)展成為自律。

好處:做個自尊感強的孩子,懂得自我管理生活。

實行方法:當孩子在收拾或清潔上負責任,就會得到一個印,取得若干數(shù)量后,孩子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父母亦可與孩子一起調(diào)校鬧鐘,讓孩子學習自己起床。小朋友可每天觀看工作清單,學習“今天的事今天做”。

在實施“五常法”的過程中,父母必須首先了解五常法,并以身作則。父母必須在教導上有共識。如果小朋友做錯事,父母必須要有共同處事的原則。其實小朋友不知道自己正在運用“五常法”,但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弄干凈桌面或把椅子移好后,會獲得成人贊賞時,他們自然地會繼續(xù)做,小朋友就不知不覺地學習了,而且可以不斷增強信心。當然,若小朋友做錯就需要罰。父母必須按小朋友的能力去制定標準,而非按成人的要求,過高過低都不宜。

放手!讓孩子自己玩


有一天,我想讓孩子們在戶外活動中嘗試自由活動,便說:“今天請小朋友自由活動,不過活動的時候老師有幾個要求:一是玩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鬧,不猛跑猛停,防止摔傷。二是要在老師的周圍活動,不跑到遠處去,讓老師看得見。三是有什么事及時向老師匯報。小朋友能做到嗎?”

“能!”孩子們頓時歡呼雀躍起來。

一會功夫,孩子們便各自開心的玩了起來,我仔細觀察了一下,他們有的在做小組游戲,有的蹲在地上打卡,有的在藏貓貓,有的在玩大風吹,有的在自己打籃球……活動結(jié)束的時候,孩子們意猶未盡,紛紛對我說:“老師,明天還讓我們自己玩吧?!?/p>

沒想到,一次看是隨意的自由活動卻收到了這么好的效果,仔細反思這次組織的自由活動,給了我很多的啟示,其實孩子們的組織力及想象力是挺豐富的,以后要多給還孩子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充分的展示自己。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應當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玩!

愛講故事的孩子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皭壑v故事的孩子”!

我們班里有個叫袁小琳的小朋友,特別的愛動。

上課時,老師講老師的,他自己干自己的。

屢次提醒,但他仍然是我行我素。

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的自尊心很強,便以此作為突破口去引導他,教育他。

一次,我在班里講《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故事,他坐在位子上,不是動鉛筆盒,就是玩玩具。

故事我講完了,他還是在玩他的。

我走過去,讓他跟小朋友互講故事。

他抬起頭,小眼睛盯著我一言不發(fā),小手照樣在玩他的積木。

我耐著性子說:很忙嗎,要不要老師幫助你?他“嘿”地一下笑出聲:“不用”。

我又接著說:“剛才老師說讓你干什么來著?他一邊不緊不慢地動作著,一邊誠懇地說:“老師,我不會講。

在家的時候,我奶奶經(jīng)常說我沒長腦子,沒記性,說話做事都愛忘”。

這時候我說:“奶奶這是在跟你開玩笑,回去告訴你奶奶,老師認為你是一個聰明的好孩子。

現(xiàn)在,你來給老師講一講故事,好不好?”他看看我,半信半疑,開始細聲慢氣地給我講。

在我的提示下,他把這個不算長的故事講完了。

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我表揚了他:“袁小琳小朋友真聰明,老師和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聽你講故事。

下一次,再給老師和小朋友講一講,好不好?”他點點頭笑了。

下午,他奶奶送他來上學時,對我說:“中午,小琳一回家,就朝我嚷嚷說老師夸他聰明了,還講故事給老師和小朋友聽。

現(xiàn)在,袁小林小朋友,不但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故事,還能講聽過的錄音故事,看過的影視動畫片故事。

看著他講故事時哪繪聲繪色、神采飛揚的樣子,想想他奶奶的評價,沒長腦子,沒記性的孩子。

現(xiàn)在,變成了小朋友們一致推舉的“故事大王”。

不管在上課的時候,還是在聽故事的時候,都非常認真。

這不正是我所要的結(jié)果嗎。

不知道本文“愛講故事的孩子”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相關(guān)推薦

  • 讓孩子“自己管”自己 有許多事情就是這樣,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孩子就會想不周全,而只會在父母的“周全”中去享受;父母事事“不管”則能調(diào)動孩子的思維和四肢自己去管。讓孩子“自己管”,他們就能逐漸地管好自己。 自從孩子上幼兒...
    2021-04-14 閱讀全文
  • 讓孩子自己展示自己 很快就要吃飯了,孩子們都在那里說話。想起我們班的孩子有些靦腆,要多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時我提議讓小朋友們來為大家唱歌、講故事、數(shù)數(shù)等等的形式讓幼兒參與。一開始,孩子們都很拘謹,后來,慢慢形成了一種...
    2020-09-19 閱讀全文
  • 有些事情讓孩子自己做主 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孩子能夠做、應該做、做起來安全的事情,父母應該讓孩子有機會做決定。多讓孩子做主做決定,對孩子自身的成長有利。 自己進食。孩子想要自己進食時,索性就讓他嘗試,只要為他系上圍兜即可。當然...
    2021-10-08 閱讀全文
  • 2025媽媽給自己孩子講的溫馨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是專門為哄孩子們睡覺準備的故事,優(yōu)美的故事語言,舒緩的故事情節(jié),美好的故事結(jié)局,把寶寶帶進甜蜜的夢鄉(xiāng)。你知道有哪些溫馨睡前故事?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媽媽給自己孩子講的溫馨睡前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1-11-18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讓孩子們自己講 育兒觀念:讓孩子們自己講 要說我這個媽,可以算是伶牙俐齒一類,說起大道理那是一套一套的。不過小時候的我可是沒見過什么大陣仗的人,在人前講話也是笨嘴拙舌那種。還記得我上初中一年級時,學校舉行了一次演講比...
    2020-09-19 閱讀全文

有許多事情就是這樣,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孩子就會想不周全,而只會在父母的“周全”中去享受;父母事事“不管”則能調(diào)動孩子的思維和四肢自己去管。讓孩子“自己管”,他們就能逐漸地管好自己。 自從孩子上幼兒...

2021-04-14 閱讀全文

很快就要吃飯了,孩子們都在那里說話。想起我們班的孩子有些靦腆,要多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時我提議讓小朋友們來為大家唱歌、講故事、數(shù)數(shù)等等的形式讓幼兒參與。一開始,孩子們都很拘謹,后來,慢慢形成了一種...

2020-09-19 閱讀全文

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孩子能夠做、應該做、做起來安全的事情,父母應該讓孩子有機會做決定。多讓孩子做主做決定,對孩子自身的成長有利。 自己進食。孩子想要自己進食時,索性就讓他嘗試,只要為他系上圍兜即可。當然...

2021-10-08 閱讀全文

睡前故事是專門為哄孩子們睡覺準備的故事,優(yōu)美的故事語言,舒緩的故事情節(jié),美好的故事結(jié)局,把寶寶帶進甜蜜的夢鄉(xiāng)。你知道有哪些溫馨睡前故事?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媽媽給自己孩子講的溫馨睡前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1-11-18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讓孩子們自己講 要說我這個媽,可以算是伶牙俐齒一類,說起大道理那是一套一套的。不過小時候的我可是沒見過什么大陣仗的人,在人前講話也是笨嘴拙舌那種。還記得我上初中一年級時,學校舉行了一次演講比...

2020-09-1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