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尊重孩子的發(fā)言權
發(fā)布時間:2020-08-24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教育孩子筆記育兒心得:尊重孩子的發(fā)言權
對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女兒上幼兒園后,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她的每一個進步都會讓我們深感驕傲和自豪,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
首先,在要求孩子的同時,我們自己就要做好榜樣,主動去了解孩子,尊重她們的愛好。在與孩子的溝通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并對此進行正確的保護和培養(yǎng)。
其次,尊重孩子的發(fā)言權,讓她局的自己很重要,但往往我們會忽略這一點。對于孩子的要求,有些父母都是有求必應,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全部都依著她們。我是這樣做的,當孩子想要這些東西時,我會和她約定,提出一些交換條件,如:好好吃飯,上課認真聽講,聽大人的話,唱歌或背首古詩等,等滿足這些條件,才會相應的滿足孩子的需求。隨著孩子的長大,小朋友逐漸有了自己的逐漸,我們就要善于跟孩子溝通。要注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孩子該做什么,不準做什么,要給孩子們足夠的空間,比如:可以讓她自己學會吃飯、刷牙、洗臉、穿衣服等。家長應該經常與孩子們互動,一起陪孩子看看動畫片,一起出去散散步,一起做做游戲等。(zw5000.cOM 作文5000網)
女兒的每一步進步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我女兒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心得:尊重孩子的提問
育兒心得:尊重孩子的提問
當今社會的家庭,獨生子女的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天下父母們的共同心愿。我們作為父母,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獨立的人,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離開我們,成為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立個體。
但要怎樣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樣做好幼兒教育便成為我們每位父母的難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生存環(huán)境,而父母則是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巨大與深遠。以下便是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尊重孩子的提問,注重智力的培養(yǎng)。
我們一直沒有刻意的去教她學習什么,只是在孩子提問的時候認真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在她喜歡看的書上面教她認一些字,給她一些她喜歡的書與碟子,讓她自己學會放,怎樣講故事,平時在我講一次故事,然后讓她自己再講一次給我聽,使她對學習有著深厚的興趣。
第二,尊重并引導孩子的思想的培養(yǎng)。
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yǎng),不管在什么場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罵人,不說臟話。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在家里,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做到不說臟話,不做過激行為。在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要主動承認錯誤,并引導她在犯了錯誤時也要勇于承認。
第三,注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yǎng)。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尊重,尊重不等于縱容。在平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必須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父母自己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做,是會像孩子那樣做嗎?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么,不準做什么,更不能利用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的想法。
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獨立性,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學會涮牙、洗臉、穿衣等,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讓孩子有自己的能力與知識。
上述這些只是我平時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現(xiàn)在是獨生子女的時代,在幼兒教育上,我們也經歷了一個從無知到漸知的過程,在教育子女這方面,家庭環(huán)境的區(qū)別,造就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健康成長,出類拔萃,值得驕傲,但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要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育兒心得:尊重孩子的“尺度”
育兒心得:尊重孩子的“尺度”
返回首頁>育兒心得>尊重孩子的“尺度”(中三班)>正文
尊重孩子的“尺度”(中三班)
時間:2018-4-20下午08:58:26來源:小劍橋幼兒園作者:中三班
育人如同育樹:“能順木之天,以至其性焉爾?!边@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由發(fā)展。但是在家庭教育實踐中,尊重孩子卻有一個“尺度”的問題:只有講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家長的有意引導和孩子的自主發(fā)展達到和諧的統(tǒng)一。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平等地位與主導作用
平等地對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條件。家長要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輕松的家庭氣氛,與孩子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選擇,鼓勵孩子自己作出一些決策。例如,平時可帶孩子一起去市場,問問孩子:“今天,你想吃些什么菜?”回家后,可再問問孩子:“你想怎么吃?”和孩子一起商量:“周末你想怎么安排?”等等。其次,要學會做孩子的朋友。平時多參與孩子的活動,多和孩子一起嬉戲玩耍,成為孩子的伙伴。另外,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感受,經常與孩子保持同一視平線談話,避免居高臨下式的說教。
但強調平等,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家長的主導作用。孩子年齡小,是非辨別能力差,時處處都需要家長的悉心引導,才能進一步獲得更有價值的經驗和知識,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家長的這種主導作用,不應該通過強制性的手段體現(xiàn),而應該針對孩子的特點,采用游戲的方式。例如,想讓孩子聽故事,你可以不直接提出這一要求,而是說:“你看小熊太孤單了,它想聽故事。寶寶,你陪它一起聽,好嗎?”想讓孩子學用橡皮泥做“點心”,可以說:“布娃娃肚子餓了,我打算做些‘點心’給她吃。寶寶,你也一起學著做,好嗎?”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氣氛中,孩子會不知不覺地接受了家長的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自由發(fā)展與遵守規(guī)范
孩子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童心去觀察、理解和探索世界,他們從小就有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沖動。初生兒要掙脫父母對其手腳的束縛,為的是自由伸展;嬰兒要掙脫父母的攙扶,為的是想自己學會走路;幼兒要掙脫父母的管教,希望的是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梢哉f,每一個孩子部有其自身成長的規(guī)律。只有尊重這一規(guī)律,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發(fā)展空間,才能調動孩子內在的發(fā)展積極性,發(fā)揮其主動性,更好地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家庭中,只要無礙孩子的健康、安全和他人利益的活動,部可以讓孩子盡J睛探索、自主選擇、自由創(chuàng)造。也許他們會把籃子塞進冰箱,試驗籃子里是否會開出美麗的冰花;會把泥土盛進紙箱里,試驗小草是否會在紙箱中破土而出?也許這樣做,有可能弄臟家里潔凈的地面,弄壞新的玩具材料,或給家長添上許多麻煩,但比起孩子的發(fā)展,這又算得了什么呢?孩子通過這些操作,不僅增加了探索的樂趣,而且又能學到不少知識,真可謂一舉多得。
當然,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孩子。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敝挥凶杂膳c規(guī)范相結合的教育才能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在給孩子自由時.一定要有相應的規(guī)則約束。例如,在家里,要讓孩子知道各種用品、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使用后應物歸原處;每日飲食起居也要有一定的規(guī)律,按時就寢,按時起床。在外面,要告訴孩子有關的公共秩序和文明規(guī)范,為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在自己的帶領和示范下自覺遵守。家規(guī)的內容涉及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有些是需要家庭成員共同遵守的,而有一些卻要因人而異。我有個朋友家,曾為看電視鬧過一場“糾紛”。開始時,兒子每天要跟著她看完電視才肯睡覺。后來,她就對孩子講了一些關于長時間看電視對兒童危害方面的知識,使孩子聽后心服口服。此后,她兒子每天看完動畫片后,就不再看電視了。由此可見,在規(guī)范孩子行為時,要給孩子說清道理,使孩子自覺自愿地接受規(guī)范。
孩子的興趣與家長的要求
興趣是個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tài)度,表現(xiàn)為一個人認識、探索、接近或獲得某種客觀事物的傾向。當孩子對某些事物或活動產生興趣后,就會精力集中、態(tài)度積極、情緒愉快地投入求知、探索、學習中去。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所說:“興趣是孩子求知的前提,是孩子接受知識、學好、記牢、靈活運用知識的入門向導。”因此,家長只有尊重孩子的興趣,善于啟發(fā)引導,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孩子的潛能,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曾在《莫愁》雜志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武漢市第一中學年僅13歲的初一學生魏林,曾7次榮獲全國少年拉丁舞冠軍;2000年參加在英國黑池舉行的首屆“世界少兒體育舞蹈大賽”,成為亞洲地區(qū)唯一進人決賽的選手,并獲英國皇家舞蹈學院銀牌證書,被譽為“亞洲最小的拉丁舞王”。同時還因品學兼優(yōu),多次榮獲省級、市級“三好生”稱號,2001年獲宋慶齡基金獎。也許看到這些,大家會認為魏林在拉丁舞方面起步一定很早,其實不然。他從八歲才開始學拉丁舞。在他五歲時,其父母就將他送進市少年宮學習書法、繪畫,孩子對這些沒有興趣,所以遲遲不見有太大的長進。一次偶然的機會,魏林誤闖進舞蹈房,立刻被拉丁舞那種貴族般的氣質和老師、小學員嫻熟而流暢的舞步深深打動。回家后,小魏林對爸爸、媽媽說出自己不想學書法和繪畫,而想改學舞蹈的想法。具有睿智而長遠教育目光的父母尊重了孩子的愿望和興趣,擺脫了社會上所說的“男孩應以剛性為主,最好不要學舞蹈”的壓力。最終,不僅讓孩子陶冶了情操,充實了心靈,而且還產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了成功。
尊重孩子的興趣,并不是說家長不能對孩子提出要求。特別是處于學齡前期的孩子,他們的興趣往往帶有很大的情境性,受偶然因素影響較大,穩(wěn)定性較差,興趣來得快,去得也快。為此,家長在尊重孩子選擇的同時,要幫助孩子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興趣。另外,由于孩子判斷能力差,有時也會產生一些不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興趣,這時就需要家長及時提出要求,及時引導。家長應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消極興趣,并在說理的基礎上進行嚴格的教育,從而防患于未然,走上健康成長的道路。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則。而愛而不嬌,嚴而有格,寬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縱,則是家教的成功之道。
育兒心得:尊重孩子的天性
育兒心得:尊重孩子的天性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逼鋵?,父母們只要肯放開手,就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他們能做許多父母認為他們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要想讓孩子具有自主性,父母應該學會適當放手。
1.給孩子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孩子當然喜歡依偎在母親的懷抱里,生活在爸爸媽媽打造的避風港里,但是他不可能永遠這樣。做父母的,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力,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如鼓勵他自己找朋友玩,讓他在這個空間里自己當主人。
2.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自己去鍛煉
我們應該按照客觀規(guī)律,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自己去鍛煉,這才是父母應該采取的正確做法。
3.給孩子困難,讓他自己去戰(zhàn)勝
即便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難,也要要求他盡量自己去解決,從而培養(yǎng)孩子應對未來的能力和意志。
4.給孩子沖突,讓他自己去解決
和我們大人一樣,孩子們在一起時也難免有沖突,而解決沖突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當孩子向爸媽說自己遇到什么矛盾時,爸媽應該鼓勵孩子去面對,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而不是回避,更不應該有爸媽代替孩子解決。
5給孩子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選擇上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父母應該主動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并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6.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chuàng)造
創(chuàng)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層次的表現(xiàn)。但是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它需要父母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fā),在父母的鼓勵下,孩子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育兒心得:讓孩子懂得尊重老師
育兒心得:讓孩子懂得尊重老師
針對兒子的教育,對于初為人母的我來說真的是一點經驗都沒有,所以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的,一邊汲取著父母長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展教育。自從兒子上小學以后,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他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伴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我也和他一起共同成長。
學會欣賞孩子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孩子就象是一張白紙,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對他來說沒有一點概念。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其最可人之處不在于他的聰明活潑,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現(xiàn)在與將來勇敢地面對未知的世界,不僅來自學業(yè)和其它方面的挑戰(zhàn)??墒桥囵B(yǎng)孩子獲得自信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無形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贊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fā)孩子的勇氣。當兒子第一次對我說“媽媽,你辛苦了!”的時候;當兒子拿著獎狀在我面前欣喜的揮動小手的時候;當兒子會主動幫我們做家務的時候……我們都會獎給他一句“兒子,你真棒!”并傳遞一個欣賞的眼神。我們的孩子在這樣一種氛圍中逐漸成長了。對于我們父母親來說,愛孩子是一種天性,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但我知道怎樣愛孩子,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無數(shù)次的生活實踐中,使我懂得了愛孩子就必須懂得欣賞孩子的道理,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斥責和打罵。
讓孩子懂得尊重老師、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覺矯正自己的日常行為。老師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人。樹立老師、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使孩子自覺地、發(fā)自內心地按照老師和父母的要求矯正自己的行為,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是小孩受益終生的寶貴財富。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要求家長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尊重自己的老師,更要尊重孩子的老師。凡是老師要求家長支持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守信。讓孩子從小遵守諾言,懂得什么是“一諾千金”。一方面有利于樹立家長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優(yōu)秀的品質。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我們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chuàng)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父望子成龍、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粗渌募议L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的時候,我也時常在想我該給兒子報什么班才好呢?總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落在后面吧!總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但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孩子的負擔,就妨礙了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長??粗鴥鹤愚D載各種興趣班,疲憊的在車中熟睡的時候,我真的困惑了,這樣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于是我增求兒子的意見,選擇他喜歡的、感興趣的內容去學,我不想讓兒子為父母的期望而活著。讓孩子快樂地、自由地發(fā)展是我在教育孩子過程始終如一堅持的原則。但自由發(fā)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都是他的領航員。在他不自覺的時候,我會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檢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會及時進行指導。同時,在學習、生活中我更注重發(fā)現(xiàn)他的不足和興趣的培養(yǎng),針對性的開展引導。我的目的不是為了他能成名成家,并沒有要他有多聰明、多能干,在順其自然的過程中告訴他生活的常識、做人的道理,我們只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
學校是孩子們最快樂的地方,是孩子的天堂,是最先感知的大家庭,讓他們有節(jié)制的玩耍,認知,讓他們知道尊老愛幼、親切待人、友愛同學、關心別人,做一個善良的好孩子,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學習,身心都健康這就足夠了。我深知,兒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我兒子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小班育兒心得: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小班育兒心得: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豆豆從小到大,我不知道寫過N篇的育兒心得,不過每次寫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可能豆豆一天天的長大,我們育兒方面的重點也在轉移和變化,育兒的想法也在成長,有時候甚至會否定前面總結出來的東西,可能這就是長大中的爸爸媽媽,在積累育兒方面的知識。這次是豆豆上小班開學以來,老師第一次要求交育兒心得。其實在養(yǎng)育兒子的過程中,我想我是和大多數(shù)的父母一樣,也是一邊學習一邊思考,很多時候甚至道理說起來很明白,但是實際過程中卻又會做著相反的事情。那么,如何讓自己能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始終如一,不偏離目的,堅持我們自己想要的教育理念呢?
思前想后,主要的原因還是家長本身的一些長期以來的壞習慣,如果家長要求孩子一套,自己則做一套,那教育孩子是沒有說服力的。所謂家長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就是這個道理,孩子的模仿力和學習能力都是最強的,長時間跟父母在一起,自然而然就會表現(xiàn)出跟父母類似的行為舉止。與其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如以身作則,自己先做好榜樣。這里說個笑話,豆爸有次飯桌上要求豆豆把飯碗里的飯全吃干凈,豆豆就反過來說爸爸的飯碗也是很多剩飯,我一看確實哦小班的育兒心得。
另外就是不要太慣著孩子,能做到的盡量讓他自己完成,這個其實是我最要檢討的一點,倒不是慣著,而是經常會不知不覺得培養(yǎng)了一些壞習慣,然后改一個壞習慣真的是要花費更多時間。好比吃飯,在家里晚飯豆豆一直要我喂,其實中飯在幼兒園都是獨立完成,并且老師一直有夸獎的,但是偏偏在家他就不干,我自己經常為了讓他多吃,快吃,就不知不覺的喂到現(xiàn)在,直到前幾天,豆爸說要讓他獨立吃,否則就拿走不給他吃,剛開始他當然不相信,就說自己不吃,最后他還是在全家人吃完以后清洗的時候要求吃,結果一個人在餐椅上很快的吃完。還有就是當豆豆不愿意做的事情,我經常是一番軟硬兼施以后沒折了,反而被他吃定了,不知道什么方法可以對付豆豆的倔犟,可能唱黑臉功夫不夠,在他面前沒有權威性,還要加強學習。
最后我想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沒有真正了解孩子是沒辦法給他應有的尊重的,孩子如果在沒有尊重的環(huán)境里長大,那么她長大后也很難尊重別人,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應尊重你的孩子。漸漸長大的孩子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作為家長,可能不經意中忽略了這一點,于是經常容易因為忽略他的感受,而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對孩子要講信用,答應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要輕易的欺騙孩子。上半年豆豆在親子園里上小小班,有個禮拜豆豆得了好孩子稱號,回家后豆爸和我都非常高興,甚至于鄰居的小孩子都有點嫉妒有點失望地說,豆豆有好孩子,我沒有誒。但是豆豆卻沒很大反應,豆爸說豆豆可能對于這個榮譽感還沒形成,我們來幫助一下,于是首先我們答應豆豆如果有得好孩子,爸爸媽媽就會買禮物來獎勵,然后在親戚朋友面前,要求大家都特意對得到好孩子稱號的豆豆大聲表揚。在物質和精神的雙層滿足下,豆豆很快的對好孩子有個新的認識。接下來的學期里得到好孩子的次數(shù)挺多的,有次好像一周發(fā)2次好孩子,豆豆都有得,于是爸爸媽媽依然如約買了2次禮物作為獎賞?,F(xiàn)在在五幼,我們又非常重視豆豆的星星數(shù),每次我去接豆豆都要問今天星星有沒有多一個,還要他帶我去看看他的星星。我答應他星星數(shù)達到8顆的話,可以給他買個禮物哦。
希望與老師們,和家長們共同多多討論和關注育兒這個話題,怎么樣使大家都能成為孩子心中稱職的父母是我們大家的心愿。
育兒心得:陪伴、尊重、相信孩子
育兒心得:陪伴、尊重、相信孩子
最近看到這樣一段話,和大家分享一下:
“感謝他們出現(xiàn)在我的生命里,讓我的人生完整;感謝他們在我身心俱疲時,讓我嘴角上揚地重新恢復活力;感謝他們讓我在經歷挫折或看到人間的丑惡時,相信世界不及他們好,而我已擁有他們,于是便對這世界又充滿信心。
他們讓我們滿心的愛,在迷失、在失落、在不羈、在仿徨時,找到它的去向,讓心歸于平凈,將浮華與奢望全部拋在腦后。他們讓我只想靜靜地做一個面容平和,言語輕柔,心地綿軟,滿足得仿佛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媽媽。而我,其實真的已經得到了,不是嗎?”
現(xiàn)在回想起有她存在的那一刻起,心中就有很多說不出的心情,很復雜。接著她的出生,真的就是我的全世界,對她全方位的用心照顧,不管什么事情,都想做到親力親為;說白了,我每天都在圍繞她轉;為了陪她,我也放棄了很多,因為我知道在她的心中,你何嘗不是她的全世界呢?
其實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簡單的陪伴也許會很難,但作為父母,這也是責任!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許多父母都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已至于不去管孩子是不是喜歡、愿意;其實孩子雖小,她也會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判斷;“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也許更能使孩子和你親近,也更能讓孩子有自信,也勇于表達自己的內心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面前,我們應該放下自我,不要受環(huán)境、情緒左右,更不要因為一些自己的習慣去支配孩子、傷害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清純美麗的花朵,他們的思想都是單純天真的!
2.相信孩子
每個孩子都特別需要父母的信任;只有信任,才能讓孩子充滿自信,并愿意與父母進行溝通。
記得在孩子剛上幼兒園需要面試的時候,擔心環(huán)境、人過于陌生,怕她會一言不發(fā),但當時又不敢過于要求孩子要怎樣怎樣,怕她更緊張。結果沒想到,她不但沒有怯場,而是認真輕輕的就回答了老師的問題;也許這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對于那么小的孩子來說,真的不簡單!
所以相信孩子,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
3.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
還有一次,記得是在家里,當時我在忙著整理一些東西,這個時候孩子歡快的跑來我身邊說:“媽媽你看我畫畫”。其實我當時挺沒心情的,但心里還是想先讓孩子說吧,不能去否定了她的努力;我放下了手中活,她便開始講她的作品,她說:這是媽媽,這是寶寶,你看他們手拉手好開心呀。我愛你,媽媽?!苯酉聛砭褪俏覀兩钋榈膿肀?!
很多時候我都會感謝自己正確的選擇,對于孩子,我們真的需要去用心,需要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也許就是這樣簡單的做法,你會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如此的美好。重要的是也溫暖了我們的心!
平時在家里。我們在一起相處,我是比較注重自己的態(tài)度,也盡量不去搶她的話,我怕我搶先說了,她回答我的只是簡單的“嗯”!孩子說話單純幼稚,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出于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一點都不做作,這就是最好的!
還有一次,我們一起在書店看書
她說:“媽媽,你在看什么書”
我說:“我在看怎么做個好媽媽”
接著我問:“你在看什么書呢”
她答:“我在看怎么做個好寶寶”
聽到這樣的話,我也很吃驚,也特別的溫暖,也應了那句:女兒容器媽媽的貼心小棉襖!
4.父母自我成長
其實與孩子討論并尋找答案的過程,也正是育兒路上特別美好的一種體驗,那是孩子成長的見證,也是我們不斷反思與自我認定的歷程。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的是用心,在父母的眼中,孩子也永遠是孩子,無論何時,一個簡單深情的擁抱,也永遠勝過千言萬語。
愿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成長,愿每個孩子臉上永遠都掛是燦爛自信的笑容!
育兒心得:學會了解尊重孩子
育兒心得:學會了解尊重孩子
豆豆從小到大,我不知道寫過N篇的育兒心得,不過每次寫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可能豆豆一天天的長大,我們育兒方面的重點也在轉移和變化,育兒的想法也在成長,有時候甚至會否定前面總結出來的東西,可能這就是長大中的爸爸媽媽,在積累育兒方面的知識。這次是豆豆上小班開學以來,老師第一次要求交育兒心得。其實在養(yǎng)育兒子的過程中,我想我是和大多數(shù)的父母一樣,也是一邊學習一邊思考,很多時候甚至道理說起來很明白,但是實際過程中卻又會做著相反的事情。那么,如何讓自己能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始終如一,不偏離目的,堅持我們自己想要的教育理念呢?
思前想后,主要的原因還是家長本身的一些長期以來的壞習慣,如果家長要求孩子一套,自己則做一套,那教育孩子是沒有說服力的。所謂家長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就是這個道理,孩子的模仿力和學習能力都是最強的,長時間跟父母在一起,自然而然就會表現(xiàn)出跟父母類似的行為舉止。與其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如以身作則,自己先做好榜樣。這里說個笑話,豆爸有次飯桌上要求豆豆把飯碗里的飯全吃干凈,豆豆就反過來說爸爸的飯碗也是很多剩飯,我一看確實哦小班的育兒心得。
另外就是不要太慣著孩子,能做到的盡量讓他自己完成,這個其實是我最要檢討的一點,倒不是慣著,而是經常會不知不覺得培養(yǎng)了一些壞習慣,然后改一個壞習慣真的是要花費更多時間。好比吃飯,在家里晚飯豆豆一直要我喂,其實中飯在幼兒園都是獨立完成,并且老師一直有夸獎的,但是偏偏在家他就不干,我自己經常為了讓他多吃,快吃,就不知不覺的喂到現(xiàn)在,直到前幾天,豆爸說要讓他獨立吃,否則就拿走不給他吃,剛開始他當然不相信,就說自己不吃,最后他還是在全家人吃完以后清洗的時候要求吃,結果一個人在餐椅上很快的吃完。還有就是當豆豆不愿意做的事情,我經常是一番軟硬兼施以后沒折了,反而被他吃定了,不知道什么方法可以對付豆豆的倔犟,可能唱黑臉功夫不夠,在他面前沒有權威性,還要加強學習。
最后我想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沒有真正了解孩子是沒辦法給他應有的尊重的,孩子如果在沒有尊重的環(huán)境里長大,那么她長大后也很難尊重別人,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應尊重你的孩子。漸漸長大的孩子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作為家長,可能不經意中忽略了這一點,于是經常容易因為忽略他的感受,而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對孩子要講信用,答應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要輕易的欺騙孩子。上半年豆豆在親子園里上小小班,有個禮拜豆豆得了好孩子稱號,回家后豆爸和我都非常高興,甚至于鄰居的小孩子都有點嫉妒有點失望地說,豆豆有好孩子,我沒有誒。但是豆豆卻沒很大反應,豆爸說豆豆可能對于這個榮譽感還沒形成,我們來幫助一下,于是首先我們答應豆豆如果有得好孩子,爸爸媽媽就會買禮物來獎勵,然后在親戚朋友面前,要求大家都特意對得到好孩子稱號的豆豆大聲表揚。在物質和精神的雙層滿足下,豆豆很快的對好孩子有個新的認識。接下來的學期里得到好孩子的次數(shù)挺多的,有次好像一周發(fā)2次好孩子,豆豆都有得,于是爸爸媽媽依然如約買了2次禮物作為獎賞。現(xiàn)在在五幼,我們又非常重視豆豆的星星數(shù),每次我去接豆豆都要問今天星星有沒有多一個,還要他帶我去看看他的星星。我答應他星星數(shù)達到8顆的話,可以給他買個禮物哦。
希望與老師們,和家長們共同多多討論和關注育兒這個話題,怎么樣使大家都能成為孩子心中稱職的父母是我們大家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