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幼兒老師提醒家長 寶寶在幼兒園常見健康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0-07-08 健康教案在幼兒園 常見幼兒故事 幼兒園寶寶游戲上幼兒園是孩子走入社會的第一步,沒有了家人的呵護,孩子能適應(yīng)嗎?很多家長反映,他們最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發(fā)生意外、受到欺負,他們想知道幼兒園到底有沒有安全隱患,孩子容易出現(xiàn)什么問題,作為家長,他們能做些什么?
問題一:憋尿。
有些孩子在幼兒園不愿上廁所。等到家長來接的時候,已經(jīng)憋得不行了。有的小朋友因為上廁所的時間太長,遭到了老師的“批評”就害怕了,寧可忍著也不去。
孩子出現(xiàn)憋尿的情況,幼兒園的老師是有一定責任的。不過,幼兒園一個老師至少看十幾個孩子,照顧不周的情況也是有的。這就需要家長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平時要多和孩子聊天,了解幼兒園的狀況;接送孩子的時候多問問老師,孩子在園里有沒有什么“異?!薄?/p> 問題二:尿濕褲子。
有些孩子的情況恰好相反,憋不住尿,經(jīng)常尿濕褲子。
小班的孩子很容易出現(xiàn)尿褲子的情況。家長要對孩子進行語言方面的訓(xùn)練,教孩子學(xué)會說“我要小便”,“我要拉臭臭”;告訴孩子如果老師工作忙,沒聽見,要拉著老師的衣角,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孩子總是尿濕褲子的話,家長要提前告訴老師,多照顧自己的孩子,而且要準備一套干凈衣褲給孩子備用。
問題三:吃飯慢。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吃飯是不定時的,有時能吃一個多小時。到幼兒園后,他們最擔心孩子吃得慢、吃不飽。
幼兒園有一定的進餐時間,一般為半個小時左右,前20分鐘老師先讓孩子自己吃,后10分鐘,老師會喂那些吃得慢的孩子,直到孩子吃飽。不過,在這里要提醒家長,進餐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家長應(yīng)該要求孩子定時定量進餐;平時少讓孩子吃零食,別讓他們邊吃邊玩。
問題四:不愛午睡。
有的孩子精力比較充沛,會有不愛睡午覺的問題。
幾乎所有的幼兒園都要求小朋友午睡1―2個小時。因為孩子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快速時期,每天需要十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僅僅靠夜間的睡眠是不夠的,午睡是很好的睡眠補充,即使對那些精力充沛、沒有困意的孩子也是必要的。而且,處在一個集體中,孩子要學(xué)會遵守規(guī)則,如果別人都睡,只有他例外,對他的個性培養(yǎng)沒有好處。家長應(yīng)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要求孩子按時午睡。
問題五:性格內(nèi)向受欺負。
除了吃飯問題,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是家長最擔心的了。
幼兒園“大欺小、強欺弱”的現(xiàn)象很難完全避免。家長不能光依靠老師,得讓孩子先強起來。有些身體弱小、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容易遇事時顯得“退縮”,也就容易成為受欺負的對象。家長要告訴孩子,受欺負時不要跑,跑會給對方一個信息“你怕他”,要大聲喊老師。家長最好能幫孩子從同班的小朋友中找一個“鐵哥們”,這樣孩子心里就比較有底氣。另外,家長可以通過做游戲,讓孩子扮演英雄,增強他的自信。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寶寶幼兒園常見委屈及解決策略
當寶寶從幼兒園回來后眼淚汪汪地在家里呆坐著,
或者死活不肯去幼兒園,
當寶寶訴說在幼兒園受了委屈……你該怎樣與老師溝通,
又該怎樣安慰自己可憐的小寶貝兒?
三四歲的寶寶入園后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適應(yīng)幼兒園嚴格的作息時間而被老師當做“搗蛋鬼”揪來批評;孩子帶去幼兒園的球和小自行車屢被其他孩子搶用;孩子好不容易被選上文藝匯演的舞臺,卻在最后一刻遭淘汰,而老師忙于最后的彩排,對“落選寶寶”并無一句安撫;幼兒園屢屢遺失公用玩具后,老師提出來,所有的孩子在離園前都要把褲兜翻過來檢查……遭遇這些“事件”,身為父母,我們的情緒可能是氣惱、憤懣,又特別地憐恤受委屈的寶寶……要不要就孩子的心態(tài)和情緒去跟老師溝通一次呢?到底哪種方式更有利于寶寶的教養(yǎng),也更有利于幼兒園師生關(guān)系的和諧發(fā)展呢?
媽媽經(jīng)驗:哪些情況需要父母介入溝通
丁丁媽:當幼兒園嚴格的作息時間已經(jīng)成為孩子對幼兒園抵觸情緒的源泉時。
丁丁去了幼兒園,別的還好,就是時間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午睡成了丁丁的夢魘。他是那種白天睡得很少的孩子,晚上8:00上床,早上7:00醒,睡得很足,非常不適應(yīng)幼兒園里漫長的午睡。丁丁躺在小床上煎魚,只要老師一轉(zhuǎn)身,他就撩撥附近床鋪的其他小朋友,做鬼臉,翻筋斗,發(fā)怪聲,受到老師的多次批評。我也很急,求救于其他小朋友的媽媽,她們對我“秘授機宜”說,應(yīng)該盡量縮短丁丁晚上的睡覺時間,比如,讓他熬到10點鐘再睡。這個法子我試了,行不通,一到晚上8:30,丁丁已經(jīng)困得不行,好像用火柴棒去把他的眼皮撐起來,都撐不住。丁丁老受批評,越來越不喜歡幼兒園,每天吃午飯的時候就緊張,生怕睡不著。丁丁越緊張,就越睡不著,等孩子們?nèi)c鐘起床去玩桌面游戲時,丁丁反而哈欠連天,直想睡覺。老師更生氣了,更認為丁丁是有意在搗蛋。
解決方法
因為丁丁委屈得不得了,我只有背著他去跟老師做了一次溝通。我說了我們?nèi)已舆t丁丁睡眠的努力,老師的態(tài)度馬上和緩下來,她反而安慰我說:“丁丁的作息時間也是不錯的,將來去了小學(xué)是沒有機會午睡的,丁丁會很習慣,其他小朋友反而要重新適應(yīng)?!蔽姨岢隹刹豢梢宰尪《〔晃缢?,老師很為難,說這樣做可能會引發(fā)其他小朋友的攀比——比如有的孩子純粹是為著貪玩不午睡,他也許會說“為什么丁丁可以不睡覺我不行,這不公平!”老師認為這會引發(fā)管理上的混亂。最后,我與老師商議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與丁丁約定先睡半小時,如果半小時后還睡不著,老師就帶他去活動室玩一些折紙類的游戲(此時,別的孩子都睡著了,不會發(fā)現(xiàn)丁丁的“特殊待遇”)。一個人玩紙藝是很容易發(fā)困的,一般玩了半個多小時,丁丁的眼皮就耷拉下來,老師會帶他去睡覺?,F(xiàn)在,丁丁對上幼兒園要午睡這件事,已經(jīng)完全沒有心理負擔了。
媛媛媽:當孩子在幼兒園的正常權(quán)益老是受到其他孩子搶占時。
我家媛媛所在的幼兒園是一所有著體育傳統(tǒng)的幼兒園,從中班開始,孩子們都要學(xué)習滑旱冰、騎小自行車和打少兒排球。旱冰鞋、小自行車和排球都是自備,原則上都是自用。我們都給媛媛買了最好的裝備,生怕孩子的運動安全有個差錯。結(jié)果呢,全班小朋友的裝備都放在一起,老師一說“開始”,媛媛的好東西都被別人搶走了,輪到她拿時,球是癟的,小自行車是沒有輔助輪的。媛媛回家哭得梨花帶雨,奶奶心疼地說:“你可以告老師呀!”媛媛哭道:“老師不管這事,讓我自己找小朋友解決!可是我不敢……”
解決方法
我很快意識到這可不是一個小問題,看著媛媛無助而傷心的眼神,我知道這件事給她造成的陰影可能一時半會兒難以消除,長此以往,她會認為人的本性就是欺負人的,就是恃強欺弱的,這不好。我去找老師溝通,老師聽了媛媛的情緒反應(yīng)也很吃驚,她說,把所有的裝備放在一起混著玩是她的主意,目的是不想讓四五歲的小孩過早地覺察到“貧富差距”,她卻沒有料到孩子之間,卻由此有了“強弱差距”。經(jīng)過反復(fù)思量,我們一起想了一個“相對公平”的辦法,將全班36個孩子分成四組,每組輪著有一次選裝備的優(yōu)先權(quán),這就使得買了普通裝備的孩子,與我家媛媛一樣瘦弱膽怯的小朋友,一樣有著選擇較好裝備的機會,同時又不讓他們覺得老師在幫他們,不傷及他們的自尊。
這兩天,這個問題已經(jīng)解決了,媛媛很高興地回來告訴我說,孩子們已經(jīng)打破了一個人獨玩的局面,三三兩兩組合起來玩。因為,誰都想玩好球,騎好車,如果你這次不想到別人,下次別人也不帶你玩了!
玲玲媽:當孩子成為委屈的“陪練”,而老師又沒有及時安撫時。
到文藝匯演前一刻,老師才通知我家玲玲說,16個打小鼓的寶寶,最后只需要12個上臺表演,她和另外三個小朋友被淘汰了。這事兒前一天沒有預(yù)兆,孩子還在興高采烈練習打鼓,結(jié)果,老師說,“你不用準備演出服了”,玲玲整個人都焉了。文藝匯演那天,她鬧肚疼,死活不肯去幼兒園。看著她灰心喪氣的模樣兒,我心疼極了。
解決方法
我去找她們老師講了自己的看法:“幼兒園的選拔和競爭,要避免最終只淘汰四分之一的小朋友的這種情況,16人當中選12人,與24人或32人中選12人,對被淘汰的孩子的打擊是不一樣的。少數(shù)幾個小孩子被淘汰,他會認為自己是這個群體中表現(xiàn)最差、最笨拙,或者是老師最不喜歡的小朋友?!崩蠋熉犃宋业姆治?,道歉說,她們忙昏了,真的沒想過這么深;當時只想著舞臺的縱深度不夠,不能容納四排孩子打小鼓,換作三排孩子上場,可能效果更好?!笆乱阎链?,可怎么彌補呢?”我和老師商議了半天,一致認為該給這4個淘汰的孩子組織一場“復(fù)活演出”,讓她們給來開家長會的小朋友的爸爸媽媽表演一場“花樣小鼓”,為此,老師和正式參演的小朋友,都紛紛為她們的重新排練出主意、想辦法,開心的笑臉終于又回到玲玲的臉上。
彬彬媽:當孩子被評價為“問題小孩”,而流露出對未來小學(xué)學(xué)習的懼怕情緒時。
一上大班,一學(xué)習拼音和算術(shù),彬彬就仿佛成了一個問題小孩,他屢屢把p成q,d寫成p,u寫成n,又把2和5寫反,好像成了“2”和“5”鏡子里的影像。這種錯誤講了多遍不改,老師就有點著急上火,有一次老師開玩笑說:“你這種情況還擇什么校呀!白花錢。”我兒子回來一臉愁容,說,媽媽我怎么這么笨,沒有小學(xué)老師會喜歡笨小孩的,我怕從幼兒園畢業(yè),怕去上小學(xué)。我的心像被揪了一下。也許幼兒園老師是無意的,但一句無心的玩笑話很可能被孩子都放大成對自己根深蒂固的評價。長此下去,孩子自然對學(xué)習越來越畏懼,對就要到來的小學(xué)生活越來越畏懼。
解決方法
我把我的看法委婉地跟老師提了,建議她多增加對孩子的鼓勵,也增加對小學(xué)老師的“正面宣傳”,不要一味強調(diào)小學(xué)老師要求嚴、懲罰多,要多對孩子說:“小學(xué)的學(xué)習也很有意思,老師組織小朋友做游戲,上體育課還玩‘老鷹抓小雞’呢?!薄靶W(xué)里的很多內(nèi)容老師都教給大家了,大家還小嘛,所以學(xué)起來會有一點困難,不要緊,大家都是聰明孩子,慢慢來!”老師有點慚愧地說:“彬彬媽你真的很有辦法?!庇终f:“看來教彬彬這樣敏感的小朋友,咱還真得多講究方法,多付出觀察和耐心?!?/p>
其他有賴于與老師溝通的情況
1.當孩子有不舒服但又必須拜托幼兒園看護時
雖然有晨檢,但有些孩子的健康狀況不佳,卻未必能引發(fā)老師的關(guān)注。此時父母必須將孩子的病況告知老師,說明沒有傳染問題,以便于老師安排食堂做一份清淡的病號飯,并提醒孩子增減衣物,減少活動量并安排休息。
2.當孩子昨日受傷而老師未及時發(fā)現(xiàn)時
即使你不想追究誰的責任,遇到這種情況也要告訴老師,提醒老師對全體小朋友進行安全教育,如有“肇事者”,應(yīng)找他特別認真地談一次話,以杜絕“事故”苗頭的再次發(fā)生。這也是對幼兒園的關(guān)注與負責。
3.當孩子沒有聽清回家后的功課時
發(fā)生這種情況,要么是自家寶寶注意力不夠集中,而老師沒有發(fā)現(xiàn);要么是老師布置的口頭作業(yè)和任務(wù)沒有以書面通知的形式寫在黑板上,孩子和家長都會有遺忘。提醒老師改進“布置功課”的方式,可以方便父母和孩子共同執(zhí)行。
專家指路
想取得更好的溝通成效,要注意三原則
原則一:換位思考
畢竟兩三個老師要照管三四十個孩子的生活起居、活動安排,留心到他們每個人的情緒變化,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所以平時要求孩子們步調(diào)一致也是為了方便管理,帶著某種不得已的成分。父母跟老師去做溝通,多數(shù)是希望老師給予自家孩子更多的精力和關(guān)注,照應(yīng)到孩子的個性化需求,而這些要求可能會給老師帶來額外的壓力和不便,對此,千萬不要以指責、對峙的態(tài)度去參與溝通,不要說“您有沒有學(xué)過教育學(xué)心理學(xué)?”或者說,“我家寶寶受了這么大委屈您都沒有注意到,您太疏忽了。”要對老師的辛苦抱以感激之情。在與老師的溝通中,應(yīng)該換位思考,對老師的些微疏忽予以充分諒解。
原則二:找準溝通的時機
如果在早上入園時找老師溝通,一般來說,老師只能給你兩三分鐘來談問題。因為這個時候老師很忙,要觀察每個小孩的情緒,檢查必帶的東西是否帶齊,因此除非孩子帶病帶傷入園,要拜托老師照應(yīng),此時不是深談的良機。下午四點到五點之間,是家長接孩子的高峰期,老師也是應(yīng)接不暇的。過了下午五點,大部分孩子都被接走了,老師的情緒完全放松下來,此時的溝通才有利于雙方談得深入,談得心平氣和。
原則三:最好避開孩子這個“當事人”
很多溝通話題不可避免地將議論到孩子的性格缺陷、生活能力缺陷,以及孩子在人際交往上的缺陷。因此避開孩子的在場是十分重要的,否則會強化孩子在這方面的自卑與不安。怎樣避免孩子在場呢?很簡單,談話當天可由父母雙方一起去,其中一方帶孩子去玩幼兒園的大型器械,另一方留下來與老師交流即可。
寶寶經(jīng)常在幼兒園啜泣,怎樣辦
寶寶上幼兒園了,但是有些寶寶經(jīng)常(jingchang)在幼兒園哭,這讓爸爸媽媽有點不放心(fangxin),還很心疼(xinteng),到底(daodi)要怎么(zenme)做,寶寶才會停止(tingzhi)在幼兒園哭泣(kuqi)的行為呢?
琳琳今年(jinnian)3歲,她是家中唯一(weiyi)的孩子,平常(pingchang)都由媽媽親自(qinzi)照顧(zhaogu)?,F(xiàn)在(xianzai)媽媽覺得琳琳長大了,媽咪想讓她接觸更多的同伴(tongban),體會(tihui)一下團體(tuanti)生活,因此(yinci)不管(buguan)琳琳如何反抗(fankang),還是把她送到了幼兒園。果然(guoran),一到幼兒園,琳琳就開始(kaishi)哭鬧,看著哭得面紅耳赤的寶寶,媽媽真的為難(weinan)了。
面對陌生(mosheng)環(huán)境的憂慮(youlv)
每次到了幼兒園開學(xué)時間(shijian),許多新的寶寶就會被父母送到這個集體(jiti)中來,幾乎(jihu)每個幼兒園開學(xué)的前幾天,很遠的距離(juli)之外就能聽到幼兒園內(nèi)滿天的哭鬧聲。寶寶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寶寶一哭,看在父母的眼里,就好像(haoxiang)揪他們的心一樣,手足無措(shouzuwucuo)。
寶寶會什么一到了幼兒園就哭?這種行為的出現(xiàn)(chuxian),追根究底(zhuigenjiudi)當然是寶寶在心理(xinli)上還沒有適應(yīng)(shiying)新的環(huán)境,心里產(chǎn)生(chansheng)擔心(danxin)、焦慮、害怕(haipa),轉(zhuǎn)化為行為,就成了哭。小寶寶面對新環(huán)境,碰到陌生的人、事、物時,本來(benlai)就會因為(yinwei)害怕而產(chǎn)生不安全(anquan)感,從而出現(xiàn)哭泣、撒嬌、害羞(haixiu)等行為,這些都是因為內(nèi)在情緒(qingxu)反應(yīng)(fanying)所表現(xiàn)的行為。許多寶寶上幼兒園都會經(jīng)歷(jingli)一開始的哇哇大哭到活潑(huopo)好動,這是一個心理和生理適應(yīng)的過程(guocheng)。
寶寶哭了,要回家嗎?
有些父母看見寶寶出現(xiàn)抗拒(kangju)或哭泣的行為,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會先哄寶寶停止哭泣的行為,如果(ruguo)寶寶在這個時候(shihou)有什么要求(yaoqiu),父母更是不忍心不答應(yīng)(daying),想著先讓寶寶不哭了再說,但一次這樣,兩次這樣,慢慢(manman)地,寶寶就會知道(zhidao),只要(zhiyao)"哭",父母就會滿足(manzu)他的某種要求,久而久之(jiuerjiuzhi),寶寶就容易(rongyi)養(yǎng)成壞習慣(xiguan)。
"哭泣"好像是寶寶出生(chusheng)后不用(buyong)學(xué)習(xuexi)就會的一種能力(nengli),只要身體上不舒服(shufu),如腹痛、肚子餓;或者(huozhe)心理上有不適,如心情(xinqing)不好、想撒嬌、要求沒有被滿足等,寶寶就會用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benneng)向周圍(zhouwei)的照顧者提出一些要求。
在幼兒園期間(qijian),有些父母因為擔心寶寶不適應(yīng),甚至一直陪伴著寶寶。父母擔心寶寶初入園會有不適是可以(keyi)理解(lijie)的,但是在寶寶使用(shiyong)這個新環(huán)境時,父母只是輔助(fuzhu)角色,如何從心態(tài)及情緒上去(shangqu)克服(kefu),最主要(zhuyao)的還是寶寶自身(zishen),他需要(xuyao)一個慢慢學(xué)習的過程。因此建議(jianyi)父母,可以給孩子支持(zhichi)和安撫,但是千萬不要過度介入,這樣反而會讓寶寶過分(guofen)依賴父母。
媽媽,我是這樣才哭的
在寶寶還沒有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時,父母會發(fā)現(xiàn)(faxian)寶寶早晨(zaochen)去上學(xué)時要哭,放學(xué)接他時他的眼睛也紅紅的,讓父母心疼萬分。這個時候,父母最應(yīng)該(yinggai)做的,是主動(zhudong)了解(liaojie)寶寶為什么哭泣,是哪些問題(wenti)導(dǎo)致(daozhi)了寶寶一直哭?
寶寶在幼兒園哭鬧,究其生理、心理原因(yuanyin),大概(dagai)有以下幾個原因。
1、生理上的問題
和一般(yiban)所認為(renwei)的單純(danchun)的情緒上的問題不同,生理上產(chǎn)生的病痛也會讓寶寶出現(xiàn)哭泣的行為,如感冒、發(fā)燒、腸胃不舒服時,寶寶會因為疼痛、難過(nanguo)而哭泣。
2、生活習慣被打亂
2~3歲的寶寶很敏感(mingan),這個時候?qū)殞氁呀?jīng)(yijing)建立(jianli)了一套比較(bijiao)固定(guding)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程序(chengxu),而去幼兒園突然(turan)打亂了他原來(yuanlai)熟悉(shuxi)的生活程序,新的生活程序和原來的又天差地別,這讓寶寶感到恐懼(kongju)和不安,所以會哭鬧。
3、不適應(yīng)陌生環(huán)境
從熟悉的環(huán)境突然到一個自己(ziji)完全(wanquan)不熟悉的地方(difang),寶寶無法對周圍的事物產(chǎn)生安全感,而且他不知道如何和周圍的人相處,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怎么做,從而產(chǎn)生巨大(juda)的心理壓力,并通過(tongguo)哭泣來發(fā)泄自己害怕的情緒。
4、產(chǎn)生挫折(cuozhe)感
寶寶在家是眾星捧月般被呵護和照顧著的,家里的大人(daren)都圍著他轉(zhuǎn),但是到了幼兒園,不再是惟我獨尊,要和其他的小朋友(pengyou)共同(gongtong)使用玩具等,老師(laoshi)要同時照顧好多小朋友,不會對他特別(tebie)關(guān)注(guanzhu),寶寶能敏感地察覺(chajue)到各種"待遇"上的差異(chayi),從而產(chǎn)生挫折感,并通過情緒反應(yīng)出來(chulai)。
5、精神(jingshen)不好,想睡覺了
寶寶想睡覺了也是會哭泣的原因之一,寶寶在家的活動時間是非常(feichang)自由(ziyou)的,基本(jiben)上累了、困了想睡覺時是不會有什么阻礙(zuai)的,但是在幼兒園不一樣,也許(yexu)正在上課時寶寶想睡覺了,但潛意識(yishi)里他知道不可以,所以就會開始哭。在寶寶上幼兒園后,父母要保證寶寶晚上(wanshang)的休息(xiuxi)時間和休息環(huán)境。
6、個性(gexing)原因
除了這些原因,有時候也是寶寶的個性使然,如有的寶寶本身(benshen)就比較膽小(danxiao)、內(nèi)向(neixiang),或是不喜歡(xihuan)與他人(taren)相處,這樣的寶寶在幼兒園哭泣的幾率會更高。
7、逃避(taobi)處罰(chufa)
寶寶做錯了事,不知道如何面對來自老師的"處罰",只好先用哭來對付(duifu)。有時候,當寶寶想要向父母或老師提一些要求時,也會用哭鬧的方式來達到(dadao)目的(mude)。
家長與老師交流常見的三大問題
孩子在學(xué)校里學(xué)習、生活得怎么樣,是家長最關(guān)心的問題,而最了解孩子情況的人要數(shù)老師了。那么,家長如何恰當?shù)叵蚶蠋熈私馇闆r,并表達自己的想法,實現(xiàn)有效溝通呢?針對幾個常見的問題,專家提出了以下建議。
問題一:
沒時間和老師溝通
建議:聯(lián)系不在次數(shù)多,如果父母工作太忙,沒時間和老師交流,可以通過短信和電話,簡單向老師說明家里的情況,請老師配合。
問題二:
缺乏和老師交流的經(jīng)驗
建議:如果不習慣直接面談,可以給老師發(fā)短信,熟悉之后再決定交流的方式(電話或面談)、時間,如果覺得孩子沒什么問題,也可以向老師說明,等到家長會上再交流,讓老師知道你對孩子的關(guān)心。
問題三:
交流僅限于家長會
建議:有的家長平時不怎么和老師聯(lián)系,只在家長會上與老師聊一聊,但這個時候老師和每位家長交流的時間有限,效果也不會太好。時間允許的話,隔一兩個月和老師見面或打電話聊一聊,不要等到孩子有問題,才和老師交流。
讓幼兒在“提問”中成長
心理學(xué)研究表明:兒童是帶著“渴望學(xué)習”的特征來到這個世界的。愛提問題是孩子的天性。正是由于腦中不斷萌生的無數(shù)個“是什么”、“為什么”,孩子才會在“問”與“答”中尋找到解開秘密的鑰匙,并且這種問題意識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實錄一
雯雯神秘地告訴小雨,她是媽媽剖腹產(chǎn)生下來的。于是,一個關(guān)于“我是從哪里來的”話題很快在幼兒間展開。軍軍的結(jié)論:“孩子都是媽媽生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可是,孩子們又提出了新的問題:“我這么大的身體,媽媽的肚子怎么藏得下?”“我在媽媽肚子里面吃什么呀?”“小孩是怎么跑到媽媽的肚子里的?”“小孩兒生出來為什么要哭?”“那時候,爸爸和媽媽已經(jīng)認識了嗎?”……
問題的出現(xiàn)是幼兒學(xué)習的起點。正如美國作家阿西莫夫所說:“好奇總是與求知欲聯(lián)系在一起,它激發(fā)少年兒童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世界?!蔽覀冋J為,只有幼兒自己提出的問題,才是引發(fā)幼兒進行探究的興趣之源。幼兒的提問往往與他們當前所處的環(huán)境、所接觸的事物有著直接的、感性的關(guān)聯(lián)。隨著心理的發(fā)展,經(jīng)驗的積累,他們對周圍世界的看法會越來越正確、科學(xué)。
實錄二
午后,孩子們來到戶外散步。不知是誰在梧桐樹底下發(fā)現(xiàn)了一群螞蟻,惹得大家都圍過去看。浩浩問我:“老師,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螞蟻呢?”我不出聲,請他們繼續(xù)觀察。只見地上有一個啃過的蘋果,上面爬滿了螞蟻。孩子們饒有興趣地看著,有人還忍不住用手去碰碰它們。我將那個爛蘋果撿起來,扔進垃圾筒。起先,孩子們很詫異,但很快他們就發(fā)現(xiàn)小螞蟻們慢慢地朝各個方向疏散了?!霸瓉硎呛贸缘臇|西吸引了它們?!焙⒆觽兓腥淮笪颍⒖逃腥颂岢觯骸拔覀?nèi)フ乙粯觿e的食物,再來試一試吧!”
幼兒的問題就是在生活中即時生成的。他們不僅關(guān)心事物的現(xiàn)象,而且想了解事物的本質(zhì);他們不僅喜歡思考,而且喜愛動手操作。主要表現(xiàn)為好提問題和做一些幼稚可笑的“試驗”。教師的作用就在于為幼兒的探索提供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幼兒的好奇心得到滿足,讓幼兒的疑惑找到答案。
實錄三
一次上課時,我給孩子們講農(nóng)民伯伯如何種糧食。祁樺聽了很不解地問:“我家的米不是種出來的,而是從超市里買來的呀!”經(jīng)他這么一說,其他孩子也紛紛附和。我理解,對于生活在現(xiàn)代都市里的孩子們來說,耕田插秧之類的農(nóng)活已經(jīng)離他們非常遙遠了。于是,我請他們分組去收集有關(guān)農(nóng)民、農(nóng)業(yè)的材料。第二天,他們帶來了各種各樣有關(guān)農(nóng)民勞動的圖片以及鐮刀、草帽等農(nóng)具。最認真的要數(shù)譚晶小朋友,她跑到鄉(xiāng)下外婆家實地考察了一番,并用攝像機拍下了真實的畫面,給小朋友們上了最生動的一課。
幼兒過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與即將探索的問題之間往往存在著心理上的或是知識上的距離。要縮小這段距離,教師就必須借助材料,為探究過程創(chuàng)設(shè)特定的情景,運用多種方法去激活、喚醒幼兒的參與熱情。幼兒將在這種互動模式中,用自己的語言、圖畫等表達出自己的理解、獲得和發(fā)現(xiàn)。
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他們積極思維、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良好學(xué)習態(tài)度和方法的過程。但是由于受年齡特點、生活和學(xué)習經(jīng)驗等的限制,幼兒提出的原始問題并不總是適當或有價值的。作為教師,應(yīng)該清楚這一特點,正確引導(dǎo)幼兒提出真正有價值的問題,使幼兒能圍繞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有意義的探索與行動,并為幼兒提供適當?shù)膸椭瓦m度的支持。這樣,才能挖掘出每一個幼兒巨大的潛能,使之走上創(chuàng)新之路。
育兒心得:讓寶寶健康的成長
育兒心得:讓寶寶健康的成長
我一直堅信,所有的孩子都最終是社會的孩子,父母只是在他們成長的階段給他們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而已。如果任何一個孩子在充滿愛和關(guān)懷的環(huán)境之下,不管是和父母一起生活,還是寄宿,寄讀,收養(yǎng),跟親戚或老人,孩子都會健康快樂的成長。這也是為什么我能兩次把三歲半的兒子分別送往中國親戚家里,學(xué)習中文和中國文化,也讓兒子跟媽媽家里的人培養(yǎng)親子感情。而我所有的洋人同事,朋友和親戚都不可理解不予認同,老公家的一些親戚甚至有一些“抗議“的舉動。他們認為:我是多么的冷血和不可思議,竟然把這么小的孩子讓他們骨肉分離!
經(jīng)過在中國一年的熏陶,倆兒子已經(jīng)很喜歡中國了。今年一月我們回國探親度假,沒想到大兒子自告奮勇主動要留在中國上學(xué)!明明知道我們?nèi)艺谝泼癜拇罄麃?,也正在跟他辦理澳大利亞入學(xué)手續(xù)。我一貫喜歡讓兒子自己做主,反復(fù)問了他好幾次,他都是很肯定,要留在中國“大媽媽”(我姐)家里。那好啊,聽你的!
我這個當媽的其實很糊涂,忽略了一個大問題:兒子這時只能上一年級下學(xué)期,而他完全沒有中文讀和寫的基礎(chǔ)!辦完了入學(xué)手續(xù),我居然放心地回澳大利亞了。
問題很快就來了!兒子由于完全跟不上進度,一周不到就產(chǎn)生強烈的抵觸情緒。好幾次在早上上學(xué)之前把自己鎖在房間里哭,不肯上學(xué)。我一聽到這樣子,心都碎了。一向愛上學(xué)的兒子,竟然這么痛苦!這是兒子第一次厭學(xué)啊!我這才想了一下,其他孩子又能聽,又能讀和寫,又能毫不費力的完成家庭作業(yè),而兒子只能在課堂上對著老師和書本發(fā)呆,回家對著一堆作業(yè)發(fā)愣和著急,對一個好強和一向優(yōu)秀的六歲孩子,能不痛苦和自卑嗎?
我很想馬上回國把兒子接過來,澳大利亞的小學(xué)跟新西蘭大同小異,絕不會有什么痛苦的過渡。就當在中國小學(xué)的兩個星期學(xué)生生涯沒發(fā)生吧!
于是跟我姐商量,想接兒子回澳讀書。她說:這怎么行?遇到一點點困難,你就讓他妥協(xié)?將來有困難你又能處處幫他解圍?
一晃三個月過去了。
其實學(xué)中文是很枯燥的。一筆一劃的寫,b,p,m,f的拼,對于兒子這個典型的“理工男”來說真是一件痛苦的過程,兒子喜歡的是數(shù)學(xué)和動手的東西。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兒子也漸漸的適應(yīng)起來。由最初的語文考試得3分到現(xiàn)在76分,中間的辛苦和努力,我都佩服!假如兒子不去中國而直接來了澳大利亞,那么這一痛苦的歷練,絕不會存在。由自卑,自棄,憤怒,郁悶,到如今說:“我喜歡上學(xué)了!”這一過程,就是一個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的過程。中間的喜樂,六歲的孩子雖然不會分析和回顧,但肯定感受很深!人生,有很多次是從灰暗走向光明的,每一次的過程,會讓你更堅強,更自信!
感謝我姐,真是有智慧的女人!讓兒子在充滿愛和無壓力的環(huán)境中健康的成長。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的成長。但是,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苦,受挫,把快樂當成毫無條件的前提,把一次次鍛煉孩子的機會扼殺掉(我就差點?。┪覀儽仨毝?,讓孩子從小處理小問題,就是準備他們長大處理大問題!從小替孩子解決小問題,那他們長大了就不會處理大大小小的問題!孩子的韌性和能力其實大大超出大人的想象,父母的作用是給他們愛和關(guān)懷的土壤,必要的時候為他們指點迷津,只要父母不放棄,孩子也不會放棄!
習慣了中、新、澳之間的來回切換,兒子并不覺得遠離父母是件傷心的事,因為去哪里都是歡歡喜喜地play!以后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家門,領(lǐng)略世界,那么現(xiàn)在早早的準備他們,以后去世界的哪一方也自然是歡歡喜喜的去應(yīng)對!
育兒心得: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育兒心得: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在宸宸上幼兒園之前我是一個專職媽媽,雖然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難免辛苦。但更多時候是快樂和幸福的,我很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這個過程。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孩子借我們而來,我們也借孩子回去,跟孩子一起玩,吃零食等,重溫童年最快樂的時光。我對孩子的未來沒有太多的設(shè)想,只希望他健康快樂的成長。在宸宸剛上幼兒園,回來什么都不肯說的時候,我恨不得能在他身上裝個攝像頭。不是不放心,是實在很好奇,不知道從未離開過父母的孩子會怎么生活。沒上幼兒園的時候,在家很不乖,不聽話,不講理,讓我們沒辦法。。。。。。。。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他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yōu)槿烁改刚呱罡序湴梁妥院馈N抑饕幸韵路矫娴男牡?。培養(yǎng)自信的過程是一長期的,漸進的,無形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贊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fā)孩子的勇氣。當寶寶做了一件可以表揚的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會獎給他一句‘你真棒’并傳遞一個欣賞的眼神。我們的孩子在這樣一種氣氛中成長著。對于父母親來說,愛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但知道怎么愛孩子,卻是一件困難的事。無數(shù)次的育兒實踐,使我們懂得了愛孩子就必須懂得欣賞孩子的道理,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訴責和打罵?;ハ嘧鹬?。讓孩子懂得尊重老師,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覺矯正自己的日常行為,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也因為我們常時間上班,很少在身邊,根本談不上有什么育兒心得,我們也只能趕鴨子上架講一講宸宸的成長過程中的感觸。但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也渴望老師能在這方面多給我們支持,指導(dǎo)。非常感謝老師舉辦的這次育兒心得分享活動。我們會認真學(xué)習其他父母及老師提出的育兒心得,最大努力的督促,幫助寶寶健康的成長。最后感謝老師們對寶寶的教育及支持。
重返幼兒園寶寶失常了嗎?
開學(xué)半個月了,有些家長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孩子重回幼兒園后,平時在家里和在幼兒園似乎變成了兩個人。這些相反的行為在開學(xué)初期表現(xiàn)得最明顯。這是怎么回事兒?
事例1:
有些小朋友在開學(xué)后表現(xiàn)很好,性格活潑,聽老師的話,遵守幼兒園的生活習慣,老師覺得應(yīng)該鼓勵這些小朋友,就在家長接送的時候表揚他們。有的家長聽了反而有些不太相信,會表示懷疑說:“真的么?他在家里完全不是這樣的呀!他假期在家很少說話的。”
專家分析:
孩子重回幼兒園,雀躍歡喜,那是因為開學(xué)后,又能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共同成長,所以也比較喜歡學(xué)校的氛圍。相反,在家里因為爸爸媽媽比較忙,即便是假期,孩子依然多半是由保姆或者老人看管,孩子得到的關(guān)注不夠,因此假期在家很少說話也就不足為奇了。
事例2:
有些小朋友在開學(xué)后情緒不高,要么不太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喜歡自己在一旁獨處,要么跟小朋友搶玩具,或者惹出一些小糾紛,期望通過這些行為吸引老師的目光。
專家分析:
孩子出現(xiàn)在幼兒園和家里不同表現(xiàn)的情況,原因可能是因為學(xué)校和家庭的不同氛圍所導(dǎo)致的。比如在假期里,有的孩子在家里受到很多的關(guān)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圍著他轉(zhuǎn),孩子覺得非常受寵,那么在家就會比較活躍和自由,也容易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一旦回到了幼兒園,老師無法像爸爸媽媽一樣給予他足夠的關(guān)注,同時學(xué)校有一些約束和規(guī)定,孩子不習慣,那么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就會不那么活躍。有的小朋友則會發(fā)展成通過一些行為來奪取老師對他的關(guān)注。
建議:
發(fā)現(xiàn)和鼓勵優(yōu)點
當發(fā)現(xiàn)孩子在幼兒園和家里的表現(xiàn)不一樣時,家長應(yīng)首先反省自己,而不是對老師說:“他在家里完全不是這樣的。”會欣賞孩子的父母總能在孩子身上發(fā)現(xiàn)優(yōu)點,而苛刻的父母也總能在孩子身上找到問題。為什么會這樣?因為被父母欣賞的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會被強化,他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優(yōu)點;同樣的,不被父母欣賞的孩子,身上的不足也會被強化,從而有越來越多的問題。作為家長,要學(xué)會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而不是去強化他的不足。
讓孩子擁有安全感
家長要給孩子充分的、無條件的愛,要拿出專門的時間陪伴孩子,只有當孩子感受到父母足夠的愛和關(guān)注時,內(nèi)心才會有安全感,而這正是讓孩子擁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前提。
幫孩子建立規(guī)則
在給孩子充分的愛和自由時,也要告訴孩子一些基本的規(guī)范,幫助孩子建立規(guī)則,讓他有適當?shù)拇煺酆图s束,并逐步學(xué)會去適應(yīng)社會。既不溺愛孩子,又不忽略孩子。
育兒心得:陪伴寶寶健康成長
育兒心得:陪伴寶寶健康成長
時間過的真快,遠遠和然然已經(jīng)快四歲了,上幼兒園也四個月了。別人都羨慕兒女雙全,一次性完成任務(wù)。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同時帶兩個熊孩子的辛苦(這還是在爺爺奶奶是帶娃主力的情況下)。
孩子上了幼兒園確實變化很大。懂得自己上廁所,懂得自覺洗手,語言表達能力很有進步,有時候還會冒出一些從未教過的新詞兒,很有意思。
以前出門少,也很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上幼兒園還交了好朋友。第一次從然然的嘴里聽到其他同學(xué)的名字,真的挺驚喜,問她在幼兒園有沒有好朋友,她一一列舉有朱趙懿、孫可萱,葉容若等等小朋友。遠遠還是有點害羞,問他有沒有好朋友,他每次都說妹妹。據(jù)說兩個小家伙每次都是一起活動,連上廁所也是一起。真心感謝老師和阿姨把他們帶的這么好。
第一次當媽媽,說實話也沒什么育兒心得。網(wǎng)上有段子說每個家長都要經(jīng)歷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新手媽媽,我想我現(xiàn)在處于第二階段,并且非常希望不要進入第三階段。
我想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長更多的耐心和陪伴。兩個小家伙性格完全不一樣。對付他們要用不同的辦法。孩子難免做錯事,雖然告訴自己要心平氣和和他們講道理,但有時候真忍不住發(fā)火。耐心,耐心,再耐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孩子就是家長的復(fù)印件。有時候看著他們不乖,也會反省自己平時是不是做了壞榜樣。
孩子主動找你玩耍,盡量放下手機,和他們聊聊天,一起玩一會,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很多的可愛之處。孩子都喜歡家長的陪伴,多和他們一起聊天,玩玩具,做手工,不僅可以鍛煉他們的能力,還能更好的營造家庭和諧的氛圍。在快樂溫暖的家庭成長的孩子,會更樂觀,更快樂。
還要多鼓勵孩子。相信現(xiàn)在的家長都是這么做的。畫了一幅畫,學(xué)會了一首詩,取得一點點進步,都會不吝于夸獎。讓他們嘗試更多不一樣的事,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以上這些,也是對自己說的。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做一個更好的家長,陪伴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