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跟孩子說話要細致些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孩子挑食教育筆記

老師們正在為室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忙碌著,孩子們在我們的身后邊看邊發(fā)表著自己的見解“老師,你畫的真好看!”“快來看,咱大班老師用的是黃顏色,中班老師用的紅顏色。

”“我喜歡紅色,你看多新啊?”……。

正聽著孩子的你一句我一句自言自語與交談,“老師,你們是用什么在畫啊?”接過孩子的問話,我笑著對孩子們說:“老師用的是漆,這好多的顏色都是漆……”還沒等我把話講清楚,只聽見中班的孩子“7,7像鐮刀割青草。

”大班的孩子“7有6種分合法,7可以分成6和1,6和1合起來是7……”呵呵,好豐富的孩子啊!見到一個孩子說,其余的孩子也隨聲附和著,于是,幼兒園里,響起了一片7的分合組成式的話題。

看到孩子們饒有興趣的說著老師教給她們的這些數(shù)的知識,我先是微笑著點頭示意,“恩,剛才小朋友們說的不錯嘛,對于數(shù)的組成掌握的很好啊?那老師要問了,剛剛我說的漆是這個數(shù)字7嗎?”剛才還興致勃勃的孩子們,聽到我的問話,孩子們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原本的吵鬧聲嘎然而止,面面相覷的看著我。

“不懂了吧,孩子們。

這是油漆的漆,漆是專門用來涂門窗用的,是一種有味的液體,可以用來保護我們的門窗、桌子等,不是我們數(shù)字7,它們是同音不同意,這下明白了吧。

”“老師,是不是,數(shù)字7就是7個小朋友,7塊糖的7。

剛才老師用的是紅漆的漆,漆門的漆啊?”“對啊,這下小朋友們用的太好了”。

我們練習一下,這個組詞……

聽到孩子們通過老師的一番解釋,重新找到了要說的話題,我要說,以后跟孩子說話交流一定注意要把話說的在形象、在細致一些,讓一些不必要的誤解消除,借此機會,我便與孩子就著畫面進行了,對數(shù)字與顏色的認識,進一步讓孩子們感知數(shù)字就在我們的身邊,以及數(shù)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還有怎樣正確用詞語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融知識與我們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結合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以及詞匯的運用能力。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自由、跟孩子學習說話


自由下午第二節(jié)課是自由活動,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盡情的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他們有的在瓷磚畫壁上盡意的畫,有的用五顏六色的廢舊毛線做各種各樣的小掛飾,粘貼有趣的畫面,還有的在剪各種圖形,來用組成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孩子們在自由的活動,都很投入,陶醉在一片的歡樂氣氛中。這一活動發(fā)揮了孩子們創(chuàng)造、想象、制作、欣賞等能力,使幼兒真正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他們在自己的天地里盡情揮灑自己的歡笑。

跟孩子學習說話

以前帶大班習慣說的一些話、語氣、神態(tài)現(xiàn)在對待小班孩子來說不靈了,跟小班孩子說話要特別用心,想著法變著花樣對孩子說,要讓他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比如問小朋友的姓名、年齡。我這樣說:“你好,我是小兔,想跟你交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呢”?接著問:“你幾歲了?”等孩子回答后,再鼓勵他說:“你真好,我喜歡跟你交朋友?!?/p>

學習跟小班孩子說話是一門藝術,是一件有趣的事,教師應該潛心研究。

那些不能對孩子說的話


語言的力量很神奇,一個人也許會因為一句話而積極一生,也可能因為一句話而失去自信。在生活中與孩子說話,有些話對他有幫助,有些話最好不要說。

1.“這像是你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兒嗎!”

當一個5歲的孩子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哭,或者一個4歲的孩子拒絕在公共汽車上老老實實地坐著的時候,他其實就是在做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做的事兒。當然,如果孩子表現(xiàn)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體,父母會十分滿意和高興,但當你要求他“合理”時,你實際上是在沒有弄清楚為什么他會出現(xiàn)這樣“不合理”的行為的原因之前,就說出了這樣帶有責備性質的話。這時,你真正關心的,其實是孩子帶給你的影響(讓你尷尬或者難堪)。真正地去關心他的感受,理解他并給他以足夠的體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為覺得呆在這里很煩悶?或者他餓了?

2.“你真是個沒用的孩子!”

和孩子開玩笑,看起來是一個不錯的開發(fā)他幽默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諸如“你又忘記了擰緊瓶蓋,你是不是沒腦子啊!”這樣的“玩笑”,卻很可能讓孩子感到受傷或者氣餒。盡管有些父母想,這樣嘲笑一下孩子,也許會對他將來承受更多人際關系的復雜會有幫助――他會因為有過這樣的“訓練”而變得“堅強”!這是錯誤的。作為孩子的父母,你的任務是愛他、支持他、幫助他、教導他,而不是應該把這種裝腔作勢的“挫折訓練”隱藏在“玩笑”里。如果心里并不是真心覺得他很蠢很沒用,那就請你不要那么說。

3.“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的孩子一樣啊!”

這種把孩子與別人比較的方式,最直接能達到的效果就是,讓孩子自己覺得像個二等公民,同時加劇他與其他人的對立情緒。也許父母是想通過這種比較讓孩子能更聽話或者更努力地學習,但它除了會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不會有更好的效果了。你越是說他不行,他就會越覺得自己不行。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同時也要正視孩子的弱點。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行為,發(fā)揚或改進,才是正確之道。

4.“別跑!你會摔跟頭的!”

也許父母自己認為自己的關心和提醒簡直是無微不至了,可你的這種警示其實在告訴他“我已經遇見了你會摔跟頭的”――這會讓孩子覺得很沮喪,他越努力(想做得更好)越會遭遇失敗(“跑了就會摔跟頭”)!其實你可以叮囑他“把鞋帶系好了再出去玩兒”,這時你談論的是他的鞋子,是裝備的準備,而不是孩子的“無能”。而且,你越想警告不要發(fā)生什么事情,孩子往往越會忽視你的提醒,因為他覺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

請不要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孩子們在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真笨”這個詞經常就會出現(xiàn)在父母的口中,什么叫笨?學東西慢就叫笨。一學就會那叫聰明,不聰明的就是笨。在動作上,不靈巧的叫做笨,遲緩的叫做笨?

如此說來,新生兒是最笨的,他什么都不會,連吃都不會,也不會說話,不會走路,為什么我們不說他笨。

原來笨是人為規(guī)定的概念,是同別人比出來的。別人都會走路了,而你還不會走,那是你笨手笨腳;別人都會說話了,而你還不會說,那是你笨嘴拙舌。為什么別的同學考試全對,而你總是做錯題?還是你笨吧!

懂事的孩子最怕別人說他笨,他不明白自己為什么總是出錯,學東西這么費勁。也許,多年之后他能證明自己不笨,可當時心里就像壓了一塊大石頭,“你真笨!”這三個字從自己父母口中說出來,孩子心里有多么難受!他想說:“實在對不起,我怎么這么笨呢?”

為人父母者,不知是否聽人說過這三個字,或者在心里對自己說過這三個字,如果你知道這三個字的份量,怎么忍心對自己的孩子說呢?

對孩子要多一些表揚


自開學以來,欽浩小朋友每天來幼兒園時,都表現(xiàn)的不高興,不愿意進來,看到他這樣,我都會想辦法把他哄進來,問他爸爸他爸爸也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找不出具體的原因,我自己認為也許剛開學的原因,等時間長了就好了,也就沒再去認真的無觀察他。

可是,有一天他爸爸來送他說:“老師,欽浩說他不愿意畫畫,還說畫畫的時候,小朋友們說他畫的不好看,就不愿意來幼兒園了,也許您多表揚一下他會好的,“聽了他爸爸的話,我回想了一下他自開學來的表現(xiàn),每次畫畫欽浩小朋友都不愿意動手,即使畫了也是用簡單的顏色畫一畫,但有的小朋友畫得很好,我都表揚了他們,并把他們的畫貼到活動墻上,對于欽浩我也沒表揚也沒有給他貼到活動墻上,可能是小朋友見我沒有表揚他,也沒貼到活動墻上,就說他畫的不好。我為我自己的失察而向欽浩的爸爸道歉,同時也告訴他爸爸,在家的時候,多給孩子提供動手的機會,讓他對畫畫產生興趣,這樣孩子就不會再為畫畫犯愁了,我也在幼兒園里多關注一下。以后每次畫畫,我都會去耐心的教他畫,并且對他的畫進行了表揚,并且把他的畫貼到活動墻最顯眼的地方。他臉上終于露出了高興的笑容,還對小朋友說老師說我畫的很好,還說墻上也有我的畫了。從那以后,我每發(fā)現(xiàn)欽浩的進步,都會表揚他、鼓勵他,在我的表揚和鼓勵下,欽浩變了,他不僅愿意上幼兒園了,同時也愛上了畫畫,他爸爸也高興地說不用再為孩子不愿意上幼兒園,不愛畫畫犯愁了。

看來,作為幼兒教師,對待每一個孩子,都應該用不同的標準去衡量,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這樣才不至于使那些在某些方面差的孩子失去信心和前進的勇氣。

細聽孩子們的心里話


在幼兒園與孩子們打交道真的要有耐心、細心、愛心和責任心,特別是小小班的孩子,這樣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

于是我蹲下來細聽孩子們的童言趣語,從中發(fā)現(xiàn)教育的契機。

1、要學會傾聽。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

只有傾聽孩子的心里話,知道孩子想什么,關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后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

孩子向你訴說高興的事,你應該表示共鳴。

當孩子表達不清時,你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你關注他的談話內容,可以使用“嗯”、“是嗎”、“后來呢”等詞,表示你在認真地傾聽,鼓勵孩子繼續(xù)說下去。

2、要鼓勵孩子大膽發(fā)表意見。

在課上,在活動中,你不能永遠一言堂,只是你說孩子聽。

小小班的孩子喜歡插嘴,不管孩子講什么,老師都要鼓勵他讓他把話說完,盡量給孩子提供說話的機會,要鼓勵孩子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多贊美,少批評。

有時我們老師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可能會對孩子小小的心靈產生重大的影響。

“你怎么越來越不乖?”……這些話會讓孩子產生更強烈的逆反心理。

但是恰到好處的贊美、欣賞則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

所以我們老師要對孩子要多了解、欣賞、贊美、鼓勵。

世界上最純潔的地方莫過于孩子的心靈。

在那里充滿了奇妙的幻想,萌生著天真的希望。

在工作中我與幼兒靠得更近了,細聽孩子的心理話讓我更加了解孩子,也從中找到了更多的快樂。

教育隨筆:孩子要怎么說普通話


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fā)展的條件。”

一、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標準、規(guī)范、自由寬松的普通話語言環(huán)境,讓孩子“敢說”

《綱要》中明確要求: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語言只有在環(huán)境中才能習得,包括在自然、交往、討論、生活等環(huán)境。如:讓孩子們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必須在一個生活環(huán)境下進行,這樣有利于他們理解和運用,并且還要讓他們在適當?shù)臈l件下反復運用。

1、幼兒是通過模仿學習語言的,老師是孩子語言發(fā)展引導者,模仿對象,因此教師要給他們提供正確的模仿榜樣,用標準的普通話與他們說話。剛開始孩子聽不懂老師的話,那么教師通過語言與動作、表情結合,邊說邊做,讓孩子通過視覺、聽覺去感受語言。如:我們一起玩玩具,玩完后收拾好,把玩具送回去。

2、利用來園、離園,活動間隙等時間與幼兒說話,問問孩子:“剛才你玩的什么玩具,喜歡嗎?”“晚飯吃的什么,你最喜歡吃什么菜?”等,在談話的過程中提高幼兒聽說普通話的能力。

3、睡前故事,蒙臺梭利認為:“動聽的故事、優(yōu)秀的圖書具有強烈的感染性和直觀性。兒童在文學知識和精彩圖片的耳濡目染下,可以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從而增強兒童表達思想、表現(xiàn)世界的能力?!币虼?,我們認為故事是孩子探知未知世界的窗口,是我們訓練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每天午睡前10分鐘播放一些優(yōu)美的、經典的、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及中國優(yōu)秀的民間故事等,或有針對性的講故事,孩子們在良好的語言刺激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

4、游戲。高爾基曾經說過:“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游戲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在游戲中,幼兒的言語得到了充分的練習,表達能力在與同伴等交往中、在與環(huán)境等相互作用下得到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并從中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電話超市、小舞臺、故事王國等豐富多彩的語言超市,讓孩子們津津樂道,因為這里是他們自由交流、自由表達的快樂天地。

5、通過手指游戲學說普通話,手指游戲的兒歌短小朗朗上口,借助動作理解兒歌內容,幼兒會很容易學會,在學習中豐富語言,發(fā)展語言。

二、豐富詞匯,讓幼兒有話可說“想說”

詞匯是語言的能源,要掌握詞匯,還要重在理解,理解了才會運用。

1、語言教育活動是幼兒獲得語言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大部分教學內容如:故事、兒歌、講述等都是敘事性的具有不同的背景、人物及情節(jié),教學中我利用多種有效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使活動內容富有童趣,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樂意在情境中展開簡單的對話練習。

2、把握機會,循循善誘。“大自然,大社會是活的教材”,戶外活動是豐富幼兒詞匯,發(fā)展幼兒語言的大好時機,成人一定要好好抓住并加以利用。如:結合課程我們帶孩子參觀水果店,告訴孩子們回去后講給爸爸媽媽,參觀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的告訴孩子一些新鮮事情。如:一串特別大的葡萄,一粒一粒緊緊的包裹在一起,品嘗到的柚子酸酸甜甜,多種水果,多種顏色,路上的看到的景物等,教師幫助孩子清理思路,示范講解,這樣孩子回家后就有內容可將,同時請家長配合傾聽記錄孩子的講述,幫助孩子說完整話,分享孩子的快樂。

3、幼兒生活中隨機豐富詞匯,利用幼兒的三餐兩點豐富有關食品的詞匯,見到什么說什么,因此孩子能學到很多詞匯,開始是名詞,逐漸是量詞、形容詞等,詞匯的豐富為孩子運用普通話表達意愿打下基礎。

三、幫助幼兒積累生活經驗,提升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讓幼兒“會說”

要使幼兒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與人自然地交往,就必須讓幼兒積累一定的詞匯和一定的聽、說技能,因此幫助幼兒積累日常生活經驗,使幼兒知道說什么、如何說顯得很重要。

1、耐心傾聽。教師的傾聽影響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發(fā)展。有一個關于學前教育的網頁,它的首頁寫著這么一句話:“兒童的情感更需要溝通,兒童的心靈更需要呵護,傾聽孩子的心語。”這句話給我很深的感觸,特別是其所說的“傾聽孩子的心語”。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往往注重培養(yǎng)孩子學會傾聽,讓孩子傾聽老師的言語指令,卻忽視了自己去傾聽孩子的表達。其實,老師傾聽孩子表達,傾聽其所言,傾聽其所想,對加強老師與幼兒的交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情感和個性,以及促進孩子的口語發(fā)展等,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耐心傾聽需要我們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全方位、深入的了解孩子,這種了解應貫穿于我們教育過程的始終,貫穿于幼兒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方方面面。聽懂孩子的“百種語言”,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的語言是如此真誠有趣,如此真實樸素。

2、教會孩子在唱歌中學習說話。唱歌是一門音樂藝術,是旋律美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帶有情感性質的活動,很適合幼兒的興趣特點,教唱歌曲不僅能讓孩子從中陶冶情操,欣賞藝術,還能讓他們學習語言。不少兒童歌曲內容健康,曲調輕松活潑,歌詞優(yōu)美易懂是很好的學習資料。如:打電話、數(shù)星星等。我國的幼兒民歌想象力豐富,語言生動,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且音域不寬,適合孩子學唱。如:王老先生有塊地、泥娃娃等。而《小兔乖乖》、《叮叮當》則韻味十足,生動有趣,不僅能讓孩子從小就受到語言美、音域美的熏陶,更能提高學說普通話的積極性。

3、利用現(xiàn)代信息手段。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動畫片為幼兒詞匯的擴張?zhí)峁┝艘粋€語言與圖景相結合的教育條件。教師根據(jù)幼兒情況尋找熱點話題引導幼兒進行討論,讓孩子在看中玩看中學,看看講講,既擴大了眼界又練習了說話。

4、對于敢用普通話表達的孩子及時給予鼓勵,發(fā)現(xiàn)錯誤立即糾正。如發(fā)現(xiàn)不正確的發(fā)音要給予及時的糾正,不強化錯誤,不重復錯誤,加強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和幼兒之間的交流,在交往中學習語言,以強帶弱。鼓勵幼兒大膽說話,樹立信心。

四、家園共同配合,樹立家教新理念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幼兒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渡過的,他的言語直接受家長的影響和暗示,因此家長對幼兒普通話的培養(yǎng)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我們不僅在幼兒園加強實施對幼兒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在幼兒家長中廣泛進行宣傳,并爭取多種方法,引導家長注重對幼兒普通話的培養(yǎng),爭取家園共同配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們每周進行一次親子語言游戲活動,圍繞課題計劃設計豐富多樣的游戲,讓家長共同參與,既了解我們的具體過程,又便于有針對性地進行配合,幫助幼兒在家復習鞏固;同時鼓勵家長每天與幼兒交談15至20分鐘,既了解幼兒在園情況,又能促進幼兒口語表達的提高和加強親子溝通;在此基礎上還舉辦各類有關口語表達方面的講座、語言游戲觀摩活動、家園聯(lián)歡、經驗交流等活動,使家長重視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家長能步調一致地與園共同配合進行培養(yǎng)。

總之,教幼兒說話是一種藝術,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我們只有在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中才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對幼兒實施教育,使孩子個個敢說、愛說、會說。

作為幼師,工作要細致有序


剛回到家中,這是家長就打來了一個電話,家長說話吱吱唔唔的,好象有什么難言之隱,我問了半天他才說:"我女兒是不是在幼兒園不聽話,上課是不是不天認真呀?"原來是李欣的爸爸打來的.根據(jù)孩子一周的表現(xiàn)來看我跟他如實的幼兒在園的表現(xiàn),我說上課還是坐得住的,也比較專心,膽子是比較小些.家長一聽"哦“了一聲,說:"原來是這樣啊,我說怎么沒有得到小紅花呢."我聽了好奇,我說不會吧,我們?yōu)榱思ぐl(fā)幼兒來圓的積極,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都是以表揚鼓勵為主呀.家長聽了說:"也許我們誤會了,今天老師沒發(fā)小紅花給她,孩子哭著不肯走."我趕緊向家長解釋也許是我們當時在發(fā)書,家長又來接孩子了,所以匆匆忙忙給忘了.接著家長又說他女兒的褲子都尿濕了,我聽了真的好難過,我趕緊向家長道歉,是我們工作的失職通過這兩件事情使我深深的感到,做為一名幼兒老師,我們要時時刻刻得關注著孩子每一個細小的動態(tài),要做到眼勤手勤口勤腳勤,要密切關住幼兒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生活上做到無微不至,對于沒個環(huán)節(jié)要做到井然有序.雖然是小小的一朵紅花,但對于孩子幼小的心靈來說卻是意義深遠,它可以影響到幼兒今后的發(fā)展,對做每一項事情興趣的提高,雖然是小小的一朵紅花,它可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

家長一定不要對孩子說的四句話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的時候就會口無遮攔,想說什么說什么,那是因為家長不了解一些話說出口以后對孩子有什么樣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老師,他們的言傳身教,甚至是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很深遠的影響。當然,這里的孩子是指還不具備很明確的辨別是非能力的寶寶。以下四句話,建議家長一定不要常對孩子說?!? 第一句:"你看人家誰誰"

家長愛比較,這種比較大多是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比較,這樣的做的初衷顯然是想讓孩子清楚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奮起追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但真的能起到這樣的效果嗎?不見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缺陷,別說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就是你歷經世事滄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經驗滿腹的大人,也有不如人的地方。而這樣拿自己孩子短處和別人長處對比,不僅不會讓孩子完善,更有可能的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從而讓孩子陷入兩種困境:一種是自卑,另一種是嫉妒。我的父母嫌我不如別人,我比不過他,我抬不起頭,我嫉妒他,這兩種情緒一旦形成,立刻相互轉化,從而對孩子的性格產生深遠的影響。

鼓勵永遠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句:"別人搶你東西,你不會搶他的啊"

大人看著自己孩子受欺負,心里不爽,但又實在不好意思親自動手去幫孩子搶,只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能爭口氣,于是就教育孩子,別人怎么對你,你就怎么還回來。

想想,這樣的思想多么可怕,以怨報怨,怨怨相報何時了。今天小朋友搶了你一顆糖果,你告訴他要搶回來,于是無形之中孩子頭腦中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方式,等長大了,別人打你一拳,你要砍他一刀;別人得到上司寵愛,你要想方設法破壞,人一旦把仇恨的種子埋進心里,就會變成一條毒蛇,盤踞你的大腦,滋生出報復心,而這樣的種子,正是當年家長一句"別人搶你東西,你不會搶他的啊"種下的。

第三句:"爸爸對你好還是媽媽對你好?"

只要是自己的孩子,無論爸爸媽媽對孩子都不可能有了差心,這種情況下問出這樣的問題就是無事生非。很明顯,孩子很難在這個問題里做出什么選擇,因為在他心里,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爸爸媽媽對他都很好,但必須要回答,這個時候有一個完美答案就是"爸爸媽媽都好"。家長問出這個問題,很明顯是想聽這個完美答案,他們會覺得孩子懂事,因而夸獎幾句。久而久之,孩子在回答的時候,為了得到父母的表揚,就會不自覺地就帶上一種迎合,奉承的意思,你喜歡聽什么,我就說給你聽,慢慢孩子長大了,不用教就懂得察言觀色,阿諛奉承,溜須拍馬,這種東西絕對不是天生的,幼年的教育在其中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句:"誰欺負你,爸爸(媽媽)去給你打他"

這句話很平常,或許在說出口的時候并沒有什么目的性,只是父母為表示對孩子的喜愛,是啊,孩子是心頭肉,自己還舍不得捅一指頭呢,別人要敢打還不急了眼?但這樣的話說多了,就會給孩子這樣一種心理暗示:別人欺負我,我不怕,我爸爸(媽媽)會給我報仇。再往下發(fā)展,或許會主動去欺負別人,反正有父母在背后撐腰呢。

這就是仗勢。父母教給孩子的,應該是自立自強,絕不應該是仗著另一股力量去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孩子小,受了欺負父母可以報仇,進入社會了呢?孩子又會不自覺地想到倚仗父母的金錢,關系,實在沒有可仗的了,就會想方設法尋找更強大的勢力去投靠,這樣的人,本質上已經壞掉了。

就是這么稀松平常的幾句話,恐怕很多家長都在無意之間對孩子說起過,但很少有人考慮過這幾句話會對孩子的人格起到怎么樣一種作用。很多時候,看似復雜的事情,原因其實很小很微不足道,尤其是這種心理上的暗示,更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蛟S即使在這樣的教育下,你的孩子仍然可以成長為一個可以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但他的品質,絕對會存在瑕疵。

相關推薦

  • 這些話,一定要說給孩子聽! 父母都愛孩子,不舍得孩子受一點傷害, 但外面的世界,既美麗又殘酷, 父母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會有幸福,但痛苦和迷茫, 所以,為了讓孩子有一顆樂觀的心, 這些話,一定要說給孩子...
    2020-12-26 閱讀全文
  • 別跟孩子說反話 案例: 四歲半的凈凈,個性特別像媽媽,開朗活潑,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強,老師都夸整個班里就屬凈凈的嘴最甜,最會說話。 但最近,老師向媽媽告了一狀,說凈凈經常說反話,比如,歡歡的衣服特別漂亮,凈凈就說...
    2021-09-09 閱讀全文
  • 跟孩子應該好好說話 跟孩子應該好好說話xx爸平時對xxxx真是盡心盡力盡責的,xx喜歡吃什么他會精心的準備,陪著一起做手工,一起玩角色扮演,平時的接送幾乎都是他,不可謂沒耐心或照顧不好,但他的情緒卻并不總是管理的那么好。...
    2020-10-22 閱讀全文
  • 自由、跟孩子學習說話 自由下午第二節(jié)課是自由活動,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盡情的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他們有的在瓷磚畫壁上盡意的畫,有的用五顏六色的廢舊毛線做各種各樣的小掛飾,粘貼有趣的畫面,還有的在剪各種圖形,來用組成有趣的故事...
    2021-01-11 閱讀全文
  • 讓孩子跟你說真心話 很多家長都發(fā)現(xiàn)孩子有的時候不愿意跟父母說真心話,有的時候問的多了小孩子會敷衍了事,有的時候甚至及不說話了。這個時候家長怎么辦呢? 專家建議,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到使孩子吐真心話: 一、用批評不管是不是孩子...
    2020-12-04 閱讀全文

父母都愛孩子,不舍得孩子受一點傷害, 但外面的世界,既美麗又殘酷, 父母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會有幸福,但痛苦和迷茫, 所以,為了讓孩子有一顆樂觀的心, 這些話,一定要說給孩子...

2020-12-26 閱讀全文

案例: 四歲半的凈凈,個性特別像媽媽,開朗活潑,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強,老師都夸整個班里就屬凈凈的嘴最甜,最會說話。 但最近,老師向媽媽告了一狀,說凈凈經常說反話,比如,歡歡的衣服特別漂亮,凈凈就說...

2021-09-09 閱讀全文

跟孩子應該好好說話xx爸平時對xxxx真是盡心盡力盡責的,xx喜歡吃什么他會精心的準備,陪著一起做手工,一起玩角色扮演,平時的接送幾乎都是他,不可謂沒耐心或照顧不好,但他的情緒卻并不總是管理的那么好。...

2020-10-22 閱讀全文

自由下午第二節(jié)課是自由活動,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盡情的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他們有的在瓷磚畫壁上盡意的畫,有的用五顏六色的廢舊毛線做各種各樣的小掛飾,粘貼有趣的畫面,還有的在剪各種圖形,來用組成有趣的故事...

2021-01-11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都發(fā)現(xiàn)孩子有的時候不愿意跟父母說真心話,有的時候問的多了小孩子會敷衍了事,有的時候甚至及不說話了。這個時候家長怎么辦呢? 專家建議,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到使孩子吐真心話: 一、用批評不管是不是孩子...

2020-12-0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