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用愛來教育你
發(fā)布時間:2020-05-13 教育孩子筆記 愛的教育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我們的一個男孩很會哭,經常在吃飯時,他就會莫名地流淚,其實也沒發(fā)生什么事,但這種情況卻遲續(xù)了一個星期左右,他的父母也為此感到很煩惱,所以今天我特意與他坐在一起吃飯,在吃飯的過程中我適當地給予他一些鼓勵,感覺他吃飯還是可以的,情緒也比較穩(wěn)定。但是一旦坐到了小朋友當中,又會哭起來。睡覺也是如此,他想要尿尿或喝水了就會哭,我只有走過去問他,他才會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他在睡覺時總喜歡用手蒙住自己的眼睛。不讓任何人看到,并且很長時間都不能入睡,于是我坐在他旁邊輕輕地拍拍他,但是這樣效果也不好,過了會他又會哭,然后就說又要尿尿了,我感覺他在幼兒園總是習慣以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愿。
其實他是個脆弱且膽小的孩子
,在家中經常由奶奶帶著,奶奶難免會比較寵他,如同溫室里的花朵。所以他不能很好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針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以鼓勵為主,多多表揚他,增加他的信心,在開展活動時可以請他上臺來獨自表演,以此鍛煉他的膽子。當他做錯事時,盡量不要批評他,因為他很脆弱也有些敏感,也許我們一句批評會讓他難過很久,甚至變得越來越膽小。對于他,我要有十足的耐心與愛心,凡事不能操之過急,慢慢地引導他,鼓勵他能大膽地向老師說出自己的意愿,并且用心去照顧他,關心他,讓他感覺在幼兒園也能得到愛,從而使他愿意與我們一起玩耍游戲,能很好地融入我們這個大家庭。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拿什么來愛你,我的孩子們
今晚上看到一條新聞關于空氣的,看后很是難過。全省17地市中只有青島、煙臺、威海三地空氣質量指數,要下雨有烏云的時候?,F在陰沉的天氣是多么的常見,藍天碧水、繁星滿空都成了過去。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以環(huán)境破壞為前提,這樣的發(fā)展是要貽害后代的。查看山東環(huán)境局官網上各市的動態(tài),出現最多的河口區(qū)環(huán)保分局無關痛癢的幾條消息,東營市環(huán)保局、東營區(qū)環(huán)保局的消息一條未見。那些在海港、墾利、東營區(qū)郊區(qū)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制藥廠化工廠每天都在排放著污水和廢氣,無人過問。東營這幾年的空氣質量逐年變差,八零后的我們是眼睜睜的看著藍天慢慢不再藍,星星慢慢都不見的一代。
最近班里孩子們的出勤率比較低,這讓作為老師的我感覺很痛心。在園時,孩子們活動,老師根據溫度給孩子們增減衣物,孩子們午睡時老師不停的給孩子們掖被子;在家時,家長們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删褪沁@樣,我們的孩子還是病倒了!我親愛的孩子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保持你們身體的健康。
通過訪問,我發(fā)現大多數孩子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癥狀——咳嗽。都是空氣惹得禍!哎,在成人細心的照顧下,因為空氣的原因孩子生病了,這個責任誰來負?成人給孩子們帶來了豐厚的物質生活條件,可是給孩子們帶來的還有霧霾!每一位家長都是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可是在這樣的空氣條件下,我們拿什么來愛你!
孩子,該怎么來愛你!
雖然很累了,但躺在床上的我,還是無法入睡,于是又爬起來,在自己的博客里用文字舒緩自己的心緒,尋找一個可以呼吸的窗口。讓我困惑和迷茫的是我們班里的一個特殊孩子——天天。天天來班里已經一個多月了,但是我們卻很難發(fā)現他的一點點進步,他還是像以前一樣亂跑,老師一不留神就跑到隔壁班里去了。而且更讓我們不安的是他不是單純的亂跑,他跑的時候眼睛是不看的,對于自己和別人來說都是相當危險的,一個不當心還要撞到班里的其他小朋友。
記得去家訪的時候,我們就發(fā)現他不懂得語言表達,只會跟父母尖叫或亂發(fā)脾氣來表達心中的不滿。原來我想,再特殊的孩子,只要老師用真誠的愛心去呵護、照顧他的話,他肯定會有所改觀的。但是事實卻不禁如人意,今天他又因為亂跑摔了一摔交,所幸不是很嚴重,但是誰又能保證類似的事情不再發(fā)生呢?應該說剛開始的我可能是信心十足的,想要幫助他,讓他適應并習慣幼兒園的生活。但是,一次次總是有無情的冷水澆滅心中的那份熱情。他還是那樣,用尖叫和發(fā)脾氣來表示他的不滿和抗議,有時還要用手打老師、捏老師。
我的心底里不時發(fā)出一個的聲音:孩子,我該怎樣來愛你!到底哪一種方式是我們可以簡單交流的?我希望自己能夠克服有心無力的狀態(tài),真正走進你的世界??墒牵F實是那真的太難了。每次看到天天的奶奶、媽媽跟我們說,孩子給我們添麻煩的時候,其實心里真的有些隱隱作痛,我們可以想見他的家人為他付出的超乎尋常孩子的辛勞,但我們有時也很無奈,因為他的世界太難懂了。
教育隨筆:孩子,你慢慢來
有一首歌,叫《蝸牛與黃鸝鳥》,歌詞寫道:黃鸝鳥,你不要笑我,等我上來葡萄就成熟了。我以為:蝸牛雖慢,但只要不錯過葡萄成熟就可以了。
我班的軒軒就是這樣一只蝸牛:吃飯慢,吃加餐慢、整理東西慢、午睡時上床也慢。一開始,我也是抓狂的,但慢慢觀察,發(fā)現軒軒其實是一個有很多優(yōu)點的孩子:他喜歡幫助別人,性格溫和。在小朋友摔倒時會主動幫助,被小朋友小不小推倒也不會哭鬧。但是由于教師經常催促讓軒軒快點吃飯,導致軒軒有一定的壓力,開始變得不愛上學了。我冷靜地思考每個孩子的特性是不一樣的,一味地說教批評是沒有用的,只有孩子自己意識到,才會主動改變,我應該想出一個誘餌,就像歌曲里的葡萄一樣。
經過反復思考,我默默觀察了軒軒一段時間,對他的每個活動進行了一個計時,最后制定了以下規(guī)定:吃早餐的時間為20分鐘,吃得快的小朋友可在吃完后看看書。通過播放音樂提醒孩子們時間吃午飯時間是30分鐘,吃得快的可在走廊上與小伙伴聊聊天或是當小老師幫老師整理碗筷;午睡時,脫衣服、整理衣服的時間為15分鐘,以關燈為信號等。我將每個步驟的時間進行了細化。并且嚴格遵守,絕不以動作快的孩子的完成時間為參考標準。
事實證明:很多時候,軒軒依舊是班上最后一個,但他都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有時他也會因為想看一本書或是想當小老師,而不是最后一名我不再批評他,只是默默地關注著他并在他偶爾不是最后一名的時侯,會微笑地蹲下身子輕輕地對他說一句“你今天真棒?!彼矔媛段⑿Γ夷芨杏X得到,他的內心是喜悅的,我對所有的孩子都一,。即使是面對吃得最快的,我也不會大肆表揚,只要孩子們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就可以了,軒軒因為這樣的改變再次愛上學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特質老師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只要他們不錯過葡萄熟了就可以了!
讓我們用愛來贊揚孩子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白屛覀冇脨蹃碣潛P孩子”!
最近,讀了一篇短文,頗有些感觸。
短文是這樣的:一位母親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三分鐘都坐不了。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
然而,她還是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
別的家長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在第二次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
您最好能帶他去醫(y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淚。
然而,當回到家里,看到誠惶誠恐的兒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
他說了,你并不是一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
"說這話時,她發(fā)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亮,沮喪的臉也一個子優(yōu)舒展開來。
第二天上學,兒子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
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中學有點危險。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中學。
"高中畢業(yè),兒子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里,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只信封上。
看完此文,我覺得文中的這個孩子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有一個成功的好母親。
這位母親,在表揚中逐步引導,使其自覺認識錯誤的存在。
此批評方式,看起來是表揚,實質上是激發(fā)孩子消除各種負面心理,從而積極地認識自己的錯誤。
在我看來,這遠比暴風驟雨的批評要好的多。
由此使我想到了我們的日常工作,孩子進入幼兒園以后,一天中有大部分的時間和老師相處,他們期待著老師親近他,關心他;他們渴望老師幫助他,愛護他;他們多么想把老師當作最可依戀可依賴的人。
我的工作經驗告訴我,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愛孩子。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
"教育培養(yǎng)孩子是長期的復雜細致作,只有真誠地愛護孩子,才能了解和親近孩子,才能采取適當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很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孩子才會依賴老師,依戀老師,愿意聽老師的話。
愛是孩子和老師心靈之間的通道,是打開孩子心智的鑰匙。
所以我的觀點是:要真誠的贊揚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學會欣賞孩子而不是橫加指責;要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的孩子,不要期望過高。
動不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去做那些高不可攀的事情。
為什么要贊揚孩子,并且及時地肯定他的優(yōu)點?從孩子的角度來講,他們在心理上還不成熟。
同時他們也希望得到外界對他的認可,反過來,外界對他的認可對他來說又起到一定的強化作用,使他得到真誠的贊揚和鼓勵以后變得更加充滿信心。
他們從老師和家長真誠的贊美中可以及時獲得成長的動力,變得更加努力,這是一種對孩子非常有益的正面強化作用。
當然,表揚也是要講究藝術的,不能見著什么都表揚,也不能采取夸張的手法把孩子捧到天上去。
既讓他覺得這是一種鼓勵,又不把他捧到天一去。
同時,也希望我們這些幼兒教師能真正的俯下身子,多傾聽孩子們的心聲。
多一點善意的鼓勵,少一點專制的威嚴,讓他們在正道上走的更愜意些。
關于“讓我們用愛來贊揚孩子”的精彩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孩子們我愛你們
孩子們入園已經一個多月了,在這一個月里他們的變化好大呀!剛來的時候,哭的孩子多不哭的孩子少,幼兒園里鬼哭狼嚎,可是這樣的“熱鬧”僅僅維持了一周,后來我發(fā)現孩子們喜歡聽老師講故事,做游戲,于是我“拋棄”了以往安穩(wěn)情緒所用的玩積木方法,轉而向幼兒講述起了故事,唱起了歌,沒想到這樣的方法很快讓孩子們穩(wěn)定了下來。
現在孩子們基本能上課認真聽講、回答前舉手,排隊或者是離開位置的時候先將小椅子塞好,見到老師能主動向老師問好等等好的習慣。幼兒園里的所有事情我們以校訊通的形式傳達給他們,使家園聯系形成了一種非常好的溝通方式。對孩子,我就像媽媽哄孩子一樣哄著他們,他們還小,習慣還需要我們老師慢慢去培養(yǎng),他們表現好了我馬上跟著表揚,因為他們也渴望上進,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總之,一切的一切,現在各種活動都順利地進行著,我也希望大家的寬容和溝通使我們的班級變得更加完美。于是我會大聲說:“孩子們我愛你們”。
用愛來關注你
我班里的豪豪小朋友性格活潑,但是他自控能力較弱,常惹得小朋友哭著向老是哭著向老師告狀。所以,他得到的表揚自然是少的可憐。一天早上,到了課間休息的時間,孩子們象往常一樣排著隊伍安靜的去小便。剛一會的功夫,就聽見一個男孩子嗷啕大哭的聲音。我急忙跑過去一看,沒想到是這個小家伙在哭。他委屈的看著我對我說:“老師,菲菲用牙齒咬我的手!”我彎下身子一看手指上還有牙印呢。我急忙問:“你怎么跑到小女孩的廁所里了?。磕銇磉@里干什么???”哪知道他把嘴巴閉的緊緊地什么話也不說。我趕緊把他和菲菲叫到一起,想問問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菲菲,是班里年齡較小的女孩子,她的性格偏于內向。其他的小朋友看她年齡小,在平時對她都很照顧
,所以,她跟小朋友們相處的很融洽。怎么今天突然會做出這么讓人意外的事情呢?我俯下身子小聲的問:“菲菲,你怎么咬小朋友啊?”沒等我說完她哇的一聲就哭了。咬人事件在哭聲中只能就此先結束了。
平時很威風的豪豪怎么會被一個小女生欺負呢?我在心里劃了一個深深的問號。為了更好地找到事情的答案,我對豪豪的行蹤全部看在眼里,不讓他跑出我的視線,想從他的身上找到答案。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啊,就在下午的一次戶外活動結束后,讓我看到眼前的這一幕。菲菲跟一個小女生手拉手一起玩耍,這時豪豪也跑到她們面前,什么話也沒說就去拉菲菲的手。菲菲拼命地往外拽,可是豪豪的手握的很緊,菲菲低下了頭,正打算用自己的牙齒去咬他,我急忙跑過去制止了這一行為。我把豪豪抱到懷里,知道批評他是不會知道答案的,于是,我改變了教育策略。然后小聲的跟他說:“你是一個活潑的小男孩老師喜歡你?!痹捯魟偮?,只見他詫異的抬起頭,眨著一雙大眼睛望著我:“老師,你說喜歡我是嗎?”聽到這樣的話,我一下子驚呆了。連忙問:“你為什么總是去拽菲菲呢?”他低下頭小聲的說:“我比菲菲大,別的小朋友能去照顧她,我也想去照顧她,想跟她成為好朋友······”
沒想到他還是個這么熱心的小家伙啊,我趕緊把菲菲叫到身邊,說豪豪的舉動是想照顧她,也很想成為好朋友,只是他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已。希望你們以后能和睦相處團結友愛,開開心心的在一起。說完他們手拉著手高興地跑向了遠處。
愛是人類精神生命的陽光,孩子越小對愛的需要就越強,用愛心澆灌每一棵幼苗,是我們老師們應盡的義務和職責。千萬不能忽略每個孩子對愛的渴望,更不能吝嗇對孩子說喜歡,要學會夸獎孩子。
教育隨筆:小紅花,我該怎樣來愛你?
[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p>
每個星期五下午,我們幼兒園里都會開展一次幼兒評比活動,老師會結合孩子一周里生活、學習、游戲等各方面的表現,評出每個班的“紅花寶貝”,并發(fā)一朵小紅花作為獎勵。所以,每個星期五家長來接孩子離園時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有沒有得到小紅花呀?”得到的自然是高高興興把家還,沒有得到的,孩子垂頭喪氣,大人臉上無光,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具體過程]:
星期五,下午放學時,大部分家長都拉著胸前貼著小紅花的孩子高高興興回家,不時還能聽到家長給孩子的承諾,“寶貝,晚上帶你去吃肯德基!”“好孩子,明天帶你去買新衣服!”等等。這時,我聽到活動室里面?zhèn)鱽硪晃粙寢尯屠蠋煹恼勗?,媽媽問:“老師,這個星期我們家明明為什么沒有得到小紅花呀?”老師摸了摸孩子的頭說:“這個星期,老師認為明明在做游戲時候的表現還可以更好一些,對不對?下個星期老師想看到你做得更棒,好嗎?”孩子心有不甘地點點頭。不一會兒,媽媽帶著孩子走出活動室,滿臉不高興,邊走邊罵起了孩子:“你怎么搞的,笨死了,別人能得到,你怎么得不到,丟人死了,再這樣下次就不來接你了……”孩子怯怯的看著媽媽,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這時,旁邊一位奶奶插話了:“哎,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家亮亮都好幾個星期沒有得到了,不就是一個小紙片嘛。”接著,慈祥的奶奶安慰自己垂頭喪氣的小孫子說:“沒關系,奶奶帶你到超市里買東西吃?!绷亮谅犃四棠痰脑?,臉上馬上由陰轉晴,蹦蹦跳跳地跟著奶奶奔向超市……
[案例分析]:
“小紅花”評比活動是我園開展的對孩子的教育評價活動一部分,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評比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挖掘幼兒的潛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做為家長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孩子都有著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他所在的團體中是最棒的,并能夠得到老師和周圍人群的認可和肯定,甚至把孩子的成功當成是自己炫耀的一個資本。所以,通過我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后發(fā)現,在對待“小紅花”事件上,家長對小紅花的得失心比孩子更重。得到了就高高興興,并對孩子承諾各種物質獎勵;得不到覺得臉上無光,認為孩子或自己很失敗,把一腔怨氣全撒在孩子身上;或者還有少部分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出于對孩子的溺愛,而無視獎勵對于孩子的價值等等。而孩子的看法和大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看待得失常常是以大人的情感為取向,他們在乎的是父母和老師是否喜歡他,如果大人會因為孩子得到獎勵而喜歡他,或是因為不得到獎勵而生氣,那么久而久之,孩子會為了討大人的歡喜而患得患失。只要是來自他所重視的人,任何一句話、一個動作或一個眼神,都會對孩子產生引導作用。
[反思交流]:
那么,做為家長應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小紅花”呢?
1、積極的肯定和鼓勵
“鼓勵”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的原動力。對于孩子的優(yōu)點,以及他的努力、進步,家長應給予正面的鼓勵與肯定,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欣賞他的好行為及以他為榮的心意。但像上面案例中描述的大部分家長對于孩子的進步多是以物質獎勵為主,而忽略了對孩子精神上的肯定和贊美。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得到小紅花,就可以跟爸爸媽媽進行物質交換,這樣,孩子的努力就會帶上一種“功利色彩”,反而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當孩子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進步,家長通過適當的贊美和鼓勵,讓孩子逐漸肯定自己,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進而建立自信心,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獎勵”。
2、適當的理解和寬容
當孩子沒有得到小紅花時,建議家長首先自己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表現太過在意,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給他設定的目標,家長就大聲斥責,甚至采取一些懲罰措施,就像案例中明明媽媽的做法,那無形當中會給孩子增加很大的壓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但也不能一味地維護孩子,不去正視孩子的缺點,像案例中亮亮的奶奶一樣,只會讓孩子在家長的放縱和溺愛中失去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這種時候,家長應告訴他,雖然這件事做得不夠好,但并不表示他沒有能力或永遠都做不好,幫助孩子重新樹立起信心。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其能力發(fā)展完全不同,父母要無條件地接納孩子可能的缺點、及其他特點,讓孩子隨時感受到:“無論我的表現如何,父母都一樣愛我、關心我”。
《綱要》指出:“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家長均是幼兒園評價工作的參與者,評價過程是各方共同參與、互相支持與合作的過程”。其實,家長作為幼兒園評價工作的參與者,以一份正確的心態(tài)來對待孩子的小紅花,給予孩子更多的肯定、鼓勵、理解和寬容,才能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積極的個性,讓孩子更茁壯的成長。
教育隨筆:孩子,我用左手陪你長大
周六,在家陪剛滿三歲的小外甥畫畫,看著他左手拿著彩筆認真涂鴉的樣子引發(fā)了我的好奇心,左手拿筆寫字是個什么感覺?于是我順手拿起彩筆寫了個字,盡管我覺得我寫的很認真但是寫出來的成品還是彎彎曲曲不成樣子。
用左手寫字,你會發(fā)現盡管你一筆一劃寫得非常的吃力非常認真可是那個字還是會寫的歪歪扭扭,并且寫起來很慢很吃力,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們班上正在練習寫數字的孩子們,他們的現在不就是我左手的樣子嗎?孩子們每寫一個數字都在盡力的控制著自己的小手,就像我在控制我的左手一般,雖然努力的想把每一筆都寫的端正卻又力不從心。但是我們的孩子和我的左手一樣都在努力的讓他變得更漂亮。
我從我的左手上體會到了孩子的感受,體會到了他們想幫忙卻又幫倒忙的內心,或許很多的大人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剛剛開始學習時的樣子,忘記自己曾經也是個努力做卻做不好而被訓斥的孩子,或許上天留這樣的一只左手給我們就是讓我們有機會再去體驗這樣的成長,感受孩子的感受。
孩子,我用我的左手陪你一起長大,我不再要求你把事情做得很完美,只希望你很認真;我不再要求你重復的做你已經做過得事,只希望你能努力。
孩子,讓我們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