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教案:《離群的小雞》
發(fā)布時間:2019-12-26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及說課稿 語言教案幼兒園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nèi)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
活動準備:四幅圖片,母雞頭飾一個,小雞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教師學雞叫以引起幼兒的注意,并提出看圖講述的名稱。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幾位客人,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
2.教師學(母雞.小雞)的叫聲,讓小朋友猜。
“咯咯咯”聽是誰在說話?
“嘰嘰嘰”聽現(xiàn)在唱歌的又是誰?
3.引出看圖講述的名稱。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一起來講看圖講述《離群的小雞》。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邊提問邊講述。
(一)出示圖片一
1.圖片上有誰?
2.雞媽媽和小雞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雞媽媽對小雞們怎么說?
4.小雞們跟著雞媽媽,小黃雞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出示圖二
1.小黃雞來到了什么地方?突然誰來了?
2.大野貓想干什么?
3.小黃雞心里怎么想?它是怎么做的?
(三)出示圖三
1.誰趕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
(四)出示圖四
1.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了什么?
2.小黃雞怎么說?
三、結(jié)合圖片,跟述圖片內(nèi)容。
小朋友,根據(jù)出示的圖片,同老師一起講述圖片內(nèi)容。
四、分角色游戲
五、游戲:“母雞和小雞”
教師當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請幼兒主動跟隨,并招呼未及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快過來。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離群的小雞》
活動目標1.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nèi)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
活動準備四幅圖片,母雞頭飾一個,小雞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一引出課 題教師學雞叫以引起幼兒的注意,并提出看圖講述的名稱 。 1. 小朋友, 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幾位客人,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
2.教師學(母雞.小雞)的叫聲,讓小朋友猜。
“咯咯咯”聽是誰在說話?
“嘰嘰嘰”聽現(xiàn)在唱歌的又是誰?
3.引出看圖講述的名稱。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一起來講看圖講述《離群的小雞》。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邊提問邊講述。
( 一)出示圖片一1.圖片上有誰?
2.雞媽媽和小雞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雞媽媽對小雞們怎么說?
4.小雞們跟著雞媽媽,小黃雞又是怎么做的呢?
( 二)出示圖二1.小黃雞來到了什么地方?突然誰來了?
2.大野貓想干什么?
3.小黃雞心里怎么想?它是怎么做的?
(三)出示圖三1.誰趕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
(四)出示圖四1.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了什么?
2.小黃雞怎么說?
三結(jié)合圖片,跟述圖片內(nèi)容。
小朋友,根據(jù)出示的圖片,同老師一起講述圖片內(nèi)容。
四分角色游戲五游戲:“母雞和小雞”
教師當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請幼兒主動跟隨,并招呼未及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快過來。
托班社會:《離群的小黃雞》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nèi)容,能大膽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
活動準備
圖片,立體小雞。
活動過程
一、幼兒仔細觀察,提問:
(一)出示圖一
1.這是什么地方?草地下有誰?
2.雞媽媽帶著小雞在做什么?
3.雞媽媽對小雞們怎么說?
4.小雞們跟著媽媽,小黃雞怎么做?
(二)出示圖二
1.小黃雞走致電了什么地方?誰來了?
2.野貓想干什么?
3.小黃雞怎么做?
(三)出示圖三
1.趕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
(四)出示圖四
1.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什么?小黃雞是怎么說的?
2.以后小黃雞會怎么做呢?
二、教師把四幅圖片連起來講一遍,問:
1.小黃雞為什么會差點被野貓捉???
2.離開
大家的小雞還可能會遇到什么危險的事?
三、游戲:母雞和小雞
教師小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教師隨時變換位置,看幼兒是否會主動跟隨隨,并招呼及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快過來。
2020幼兒園小班教案《離群的小雞》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離群的小雞》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nèi)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離群的小雞》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nèi)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
3.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四幅圖片,母雞頭飾一個,小雞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教師學雞叫以引起幼兒的注意,并提出看圖講述的名稱。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幾位客人,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
2.教師學(母雞.小雞)的叫聲,讓小朋友猜。
“咯咯咯”聽是誰在說話?
“嘰嘰嘰”聽現(xiàn)在唱歌的又是誰?
3.引出看圖講述的名稱。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一起來講看圖講述《離群的小雞》。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邊提問邊講述。
(一)出示圖片一
1.圖片上有誰?
2.雞媽媽和小雞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雞媽媽對小雞們怎么說?
4.小雞們跟著雞媽媽,小黃雞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出示圖二
1.小黃雞來到了什么地方?突然誰來了?
2.大野貓想干什么?
3.小黃雞心里怎么想?它是怎么做的?
(三)出示圖三
1.誰趕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
(四)出示圖四
1.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了什么?
2.小黃雞怎么說?
三、結(jié)合圖片,跟述圖片內(nèi)容。
小朋友,根據(jù)出示的圖片,同老師一起講述圖片內(nèi)容。
四、分角色游戲五游戲:“母雞和小雞”
教師當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請幼兒主動跟隨,并招呼未及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快過來。
教學反思:
小班的孩子喜歡在情境中學習。所以在故事的開頭我就設(shè)置了雞媽媽帶領(lǐng)雞寶寶出去找食這樣的情境,即:教師扮演雞媽媽,其他孩子扮演小雞,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在休息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只小雞不見了,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入故事中,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但在實際的課堂中,情境表演時“雞媽媽”可以從門外將“小雞”帶到教室里的“草地”上,這樣的話活動場地更大,情節(jié)性也更強,更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chǎn)的商品。
離群的小雞(暑假幼兒園活動教案)
活動名稱:離群的小雞(暑假幼兒園活動教案)
活動前言:我是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從小媽媽就教導了我許多的做人道理及安全常識,平時還常常帶我去看一些動畫片,使我明白了在未來的社會若是想要有一番作為,團隊的力量是最重要的,通過此活動也讓我懂得不可隨便離開“集體”的道理!
活動目標:
1、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世或集體。
2、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nèi)容,能大膽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圖片
2、立體小雞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一,幼兒仔細觀察,提問
1、這是什么地方?草地下有誰?
2、雞媽媽帶著小雞在做什么?
3、雞媽媽對小雞們怎么說?
4小雞們跟著媽媽,小黃雞怎么做?
(二)出示圖二
1、小黃雞走致電了什么地方?誰來了?
2、野貓想干什么?
3、小黃雞怎么做?
(三)出示圖三
1、誰趕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
(四)出示圖四
1、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什么?小黃雞是怎么說的?
2、以后小黃雞會怎么做呢?
二、教師把四幅圖片連起來講一遍,問:
1、小黃雞為什么會差點被野貓捉???
2、離開大家的小雞還可能會遇到什么危險的事?
三、游戲:母雞和小雞
教師小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教師隨時變換位置,看幼兒是否會主動跟隨隨,并招呼及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快過來。
小編總結(jié):對于一些小孩子,平時媽媽要教會其一些自保的方法,畢竟孩子不可能永遠的出現(xiàn)在自己的視線中,所以多讓孩子看一些有的動畫片,及開展一些類似的小活動以增長孩子們的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