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鴨媽媽和蘋果樹

發(fā)布時間:2019-12-17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幼兒園語言教案中班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說課稿

1、樂于表達,學習主要角色之間的對話。

2、能夠仔細觀察畫面,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大膽猜測和想象故事情節(jié)。

3、在猜測故事情節(jié)的過程中,體驗觀察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

4、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1、課件《鴨媽媽和蘋果樹》。

2、自制一棵蘋果樹掛圖。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看,畫面上有什么? 我們一起來看看房子里住的是誰。

師:哎呀,原來房子里住的是鴨媽媽。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學習主要角色間的對話。

(1) 師:一天早晨,鴨媽媽醒來,推開窗戶……

咦,鴨媽媽怎么了,是什么表情?(幼兒回答)

師:鴨媽媽媽瞪大了眼睛,好象看到了什么感覺很驚訝,那你猜猜看它看到了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那鴨媽媽到底看到了什么?(點擊課件:蘋果樹)

鴨媽媽說:“這棵蘋果樹哪兒來的呢?昨天還沒有這棵樹呢?”

那你們來猜猜看這棵蘋果樹是哪里來的呢?

那我們帶著問題接著往下看。

(2) 師: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出現(xiàn)了什么?看看耳朵是什么樣子的?

你覺得這是誰的耳朵?

蘋果樹怎么會長耳朵呢,你們覺得怎么樣?

鴨媽媽也覺得很奇怪,說:“真奇怪!我從來沒見過蘋果樹長著尖尖的耳朵?!?/p>

哎,你們聽蘋果樹也說話了:“我們蘋果樹有時候是這樣的。”

那接下去又會發(fā)生什么呢?

(3) 師:又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又出現(xiàn)了紅紅的什么?

那鴨媽媽看到紅紅的舌頭會怎樣?

它會怎么說?蘋果樹又怎么說呢?

接下去還會發(fā)生什么呢?

(4) 師:又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出現(xiàn)了什么?

鴨媽媽看到這條毛茸茸的尾巴又會怎么說呢?

蘋果樹怎么回答的?

(5) 師:你認為這是一棵真的蘋果樹嗎?你覺得是誰假扮的?

那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它現(xiàn)出原形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鴨媽媽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鴨媽媽讓蘋果樹學大樹搖,蘋果樹搖啊搖,樹上的葉子都掉下來了,看,到底是誰假扮的呀?”

那它為什么要裝成蘋果樹呢?

(6) 師:原來大灰狼裝扮成蘋果樹是想來吃鴨媽媽的,那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助鴨媽媽對付大灰狼?(幼兒自由討論)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那我們來看看鴨媽媽是怎么做的?

3、完整講述故事。

師: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

這個好聽的故事的名字叫《鴨媽媽和蘋果樹》,那請你們跟著老師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吧。

4、表演故事。

師: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現(xiàn)在我們來表演故事,你可以選擇當鴨媽媽,也可以選擇當蘋果樹。

四、活動總結(jié):

教師針對幼兒今天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的評價,表揚和鼓勵在活動中參與積極的幼兒。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jié)束的時候得到老師的肯定,以培養(yǎng)其對教學活動的興趣。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蘋果樹》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蘋果樹》》

中班教案《蘋果樹》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會小組間的初步分工協(xié)作,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在已會折“蘋果”的基礎(chǔ)上,用多種材料組合圖形形成“蘋果樹”,發(fā)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蘋果樹》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在已會折“蘋果”的基礎(chǔ)上,用多種材料組合圖形形成“蘋果樹”。

2、學會小組間的初步分工協(xié)作,有較強的合作意識。

3、發(fā)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大白紙六張、方形紅、綠、黃色紙若干、綠色紙片和綠色葉子若干、漿糊、抹布、報紙、牛皮紙、白卡紙、棕色卡紙等、油畫棒、勾線筆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蘋果樹圖片,了解蘋果樹的基本組成,知道蘋果樹分為樹干、樹枝和果實、樹葉幾部分。

(評析:對蘋果樹的形狀構(gòu)成,孩子們倒是再熟悉不過。本環(huán)節(jié)主要的是通過觀察了解為下環(huán)節(jié)活動做好鋪墊)

二、擴展幼兒經(jīng)驗,發(fā)揮幼兒想象。

提問:如果用折紙的方法來表現(xiàn)蘋果樹,你可以怎么來表現(xiàn)?也可鼓勵幼兒根據(jù)老師提供的材料想辦法。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老師的提問來充分擴展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也使孩子們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使下環(huán)節(jié)的制作顯得多姿多彩、精彩紛呈。)

(幼兒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想出了很多的好辦法。如蘋果可以折疊,這樣“就像長在上面一樣”有立體感?!斑€要加上綠色樹葉,才更好看”。樹枝和樹干可以用白紙畫并涂上顏色,也可以用棕色的卡紙剪成樹枝的形狀,還可以用報紙卷,用牛皮紙撕貼。哈,辦法又多又好)

三、表揚幼兒的創(chuàng)意,并總結(jié)經(jīng)驗,簡單講述制作要求

1、樹干可以用報紙折疊或卷曲,也可以用牛皮紙直接撕貼,也可卷曲、折疊,卡紙可以剪出樹干后粘貼。

2、蘋果可以用提供的彩色紙折疊

3、樹葉可以用提供的剪好的葉子粘貼,也可用提供好的綠色紙片畫好樹葉形狀后剪下來粘貼

4、難點把握:樹干的大小。針對平時幼兒多用16K紙繪畫的情況,提醒幼兒剪貼、撕貼的樹干看起來一定要粗壯,這樣才可以承受滿樹的蘋果。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在材料的提供上充分顯示了層次性。用白卡紙和棕色卡紙制作樹枝,相對幼兒來說較為熟知。而報紙和牛皮紙是幼兒不常使用的材料,對幼兒來說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用于折蘋果的方形折紙有稍大的、中等的、也有較小的。有黃、綠、紅等顏色,便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現(xiàn)解和喜好來選擇。而輔助材料則提供了有剪好的綠樹葉,也有長方形紙片供幼兒剪貼樹葉和撕貼樹葉)

四、每組幼兒分工合作完成一棵蘋果樹,老師對分工有異議或操作有困難的幼兒給予幫助

(評析:在做好各種鋪墊活動后,幼兒的制作終于開始。在一開始的商量和討論中,有的組的幼兒對分工持有異議,如大部分人都搶著先去折蘋果,而樹干卻無人問津。而有的組好多人先去撕扯牛皮紙,準備做樹干,蘋果卻遲遲沒有“上樹”。針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及時介入進行了引導,使孩子們的操作能有序進行。

在制作活動中,幼兒對常用的卡紙不屑一顧,對不常出現(xiàn)的牛皮紙和報紙表現(xiàn)了極大的興趣,所以基本上是選擇了這兩種紙張來做蘋果樹的樹干。

活動中,個別幼兒對撕牛皮紙不太熟悉,不能較好掌握牛皮紙的韌性。撕不出樹干、樹枝的形狀。老師引導幼兒用手指捏緊紙張,控制手部肌肉,一點點一點點地往下撕,這樣才能撕出想要的形狀。

在蘋果排列和色彩的搭配上,幼兒顯現(xiàn)出平日里較強的對色彩的感悟能力。構(gòu)圖錯落有致,主次鮮明,色彩紅黃綠相間,讓人愛不釋手。)

五、展示并評價六個組制作的蘋果樹。

請幼兒評選最喜歡的那棵樹,說一說喜歡的原因,并根據(jù)構(gòu)圖飽滿、色彩搭配、制作技巧等因素進行評價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充分給予幼兒展示和自我評價的機會。老師一句“你最喜歡哪顆蘋果樹”的提問拉開了作品評價的序幕。因為紙張較大,所以評價時幼兒都圍成一個大圈,中間放著那六張鮮艷無比、奪人眼球的折紙?zhí)O果樹。孩子們各抒己見,表達了對某顆蘋果樹的喜愛。當然也附帶著說出各種理由?!翱雌饋砭秃芎每础?、“蘋果多”、“樹像真的”……老師也在孩子們發(fā)表的感想基礎(chǔ)上,根據(jù)構(gòu)圖平衡、色彩搭配、制作技巧等方面給予了較高的評價,使幼兒在了解本組作品優(yōu)勢的基礎(chǔ)上,了解其他組的作品優(yōu)點,從而對下一次活動提供幫助)

活動延伸:

1、在手工區(qū)提供較大的紙張和相應材料,繼續(xù)制作蘋果樹。

2、學會折更多的水果,制作梨子樹、桔子樹等。

(評析:滿足幼兒繼續(xù)制作的愿望,并在此基礎(chǔ)上有更多的變化和發(fā)展,使幼兒對這種組圖折紙活動一直保持良好的興趣和動力。)

小百科:蘋果,是水果中的一種,是薔薇科蘋果亞科蘋果屬植物,其樹為落葉喬木。蘋果的果實富含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是人們經(jīng)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鴨子找媽媽》


目標:

1、學習逐幅按順閱讀,理解故事內(nèi)容,掌握故事中的象聲詞。

2、能借助生活經(jīng)驗及圖文線索圖,辨認一組漢字,并能描述出“鴨子”的主要特征。

3、能大膽參與閱讀講述活動,有一定的積極性。

4、欣賞并理解故事,能在集體前復述故事。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準備:

1、玩具小鴨一只;雞、青蛙、白鵝、黃狗、老鼠、燕子、鴨子、豬的貼絨一張;相對應的字卡一張。

2、《東方娃娃》二十本。

過程:

1、游戲:誰的聲音。

——教師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叫聲,讓幼兒猜測是誰的聲音。

2、出示“小鴨”,引入閱讀活動。

——春天到了,一只小鴨從蛋殼里鉆出來,它呀,要去找媽媽。

——它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一路上會發(fā)生什么事?

——介紹故事的名字,并指認“小鴨找媽媽”。

3、幼兒自由翻閱。

——按著頁碼逐頁、逐幅的自由翻閱講述。

4、幫助幼兒理解內(nèi)容,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它都碰到了誰?(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動物小圖片)

——小鴨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

——動物媽媽們對小鴨說了什么小鴨才找到自己媽媽的呢?

5、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按序翻閱傾聽。

——教師按故事內(nèi)容,逐一提問:小鴨碰見了誰?說了什么?媽媽們是怎么說的?(教師出示相應的字卡和圖示)

6、幼兒集體閱讀。

——能按頁碼邊指邊閱讀。

7、幼兒按圖文線索圖,講述故事。

8、鴨媽媽是啥樣?

——引導幼兒利用圖文線索來描述出鴨子的特征。

幼兒百科:鴨是雁形目鴨科鴨亞科水禽的統(tǒng)稱。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動物。

中班優(yōu)質(zhì)語言教案《母雞和蘋果樹》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主要情節(jié)和線索,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懂得遇到事要善動腦筋。

2.能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展開想象和推測,并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

活動準備:

1.教學資源《母雞和蘋果樹》、蘋果樹、母雞道具。

2.音樂《不上你的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昨天董老師做了一個奇怪夢,夢見幼兒園變成了一座糖果屋。你們有沒有遇到奇怪的事情呢?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師:你們遇到的事情真的是很奇怪呀。有一只母雞也遇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

二、過程:

1.播放PPT,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并講述畫面內(nèi)容。

①出示圖一、二

師:母雞住在美麗的樹林里面。一天早晨,母雞醒來,推開窗戶,發(fā)現(xiàn)門口長了一棵什么?

師:蘋果樹,看母雞是什么表情?(可以請幼兒示范表情)

師:母雞瞪大了眼睛,長大了嘴巴,感到很驚訝,很奇怪,母雞說:這棵蘋果樹是哪兒的呢?昨天還沒有這顆樹呢?

②出示圖三

師: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掉下了幾片葉子,蘋果樹上出現(xiàn)了什么?

師:你覺得這是誰的耳朵?

師:你們見過蘋果樹長著尖尖的耳朵嗎?

師:母雞也覺得很奇怪,說:真奇怪,我從來沒見過蘋果樹長著尖尖的耳朵。聽蘋果樹說話了。

③出示圖四

師:吹來了一陣風,瞧,蘋果樹上又出現(xiàn)了什么?什么顏色的嘴巴?這會是誰的尾巴?

師:母雞說,真奇怪我從來沒見過蘋果樹長著血紅的大嘴。蘋果樹會說什么?是這樣說的嗎?我們聽。

④出示圖五

師:看,蘋果樹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條尾巴是什么樣的?母雞看到這條毛茸茸的大尾巴會說什么?蘋果樹會怎樣說?

師:你們見過蘋果樹會長耳朵、嘴巴、尾巴嗎?你們認為這是一棵真的蘋果樹嗎?你有沒有好辦法讓它現(xiàn)出原形?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母雞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師:母雞想了想說:嘻嘻,你們蘋果樹,到秋天都是要落葉的。

蘋果樹說到(PPT播放)

⑤出示圖六、七

師:蘋果樹開始抖動和搖晃起來,樹上的葉子紛紛向下飄落,蘋果樹露出了尖尖的耳朵、血紅大嘴,又露出了身體和毛茸茸的尾巴。母雞很快看清楚了,原來那棵蘋果樹是一只用蘋果樹枝偽裝起來的狼。

師:蘋果樹是一只什么呀?想一想大灰狼為什么要偽裝成蘋果樹?那它成功了嗎?我們一起來完整的聽一遍故事吧,故事名字叫做《母雞和蘋果樹》。

2.完成欣賞故事(播放教師教學資源)

師:大灰狼最后成功吃到母雞了嗎?母雞是怎么識破大灰狼的詭計的?

提問:母雞首先發(fā)現(xiàn)蘋果樹的什么變化?(結(jié)合PPT)

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是怎么說的?

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是怎么說的?

母雞想到了一個什么辦法,是怎么說的?蘋果樹是怎么說的?

發(fā)現(xiàn)了是大灰狼,母雞是怎么做的?

小結(jié):小母雞發(fā)現(xiàn)了奇怪的事情,它沒有驚慌、沒有害怕,通過觀察、動腦想辦法,利用自己的智慧,保護自己,沒有被大灰狼吃掉,沒有上大灰狼的當。

3.表演故事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我們一起來表演下這個故事吧。(選擇角色表演故事。)

師:你們表演的太棒了,都是小小表演家。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們也遇到了像大灰狼這樣的壞人你會怎么做?

師:可是我們這么小怎么能打敗壞人呢?

4.結(jié)束

師:這么多的好方法,我們?nèi)シ窒斫o其他的小朋友吧。(播放音樂《不上你的當》)

中班主題鴨媽媽和小鴨


中班主題鴨媽媽和小鴨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shè)計思路,活動目標,材料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學習按圖示步驟,初步了解折疊鴨子的方法,激發(fā)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鴨媽媽和小鴨教案吧。設(shè)計思路:

新《綱要》中提出:“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shù)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钡木?。針對本學期的班級重點和幼兒的實際情況,我有意綜合了美術(shù)、語言、思維等多方面的知識,在愉悅的情境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幼兒大膽地進行制作。

本次美工活動“鴨媽媽和小鴨”內(nèi)容結(jié)合我們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并與幼兒生活貼近。孩子們對于毛茸茸、胖乎乎的小鴨子特感興趣,早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這是我選擇這一的主要原因。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示步驟,初步了解折疊鴨子的方法。

2、激發(fā)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材料準備:

范例、手工材料、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入:母鴨帶小鴨

今天誰來了?(出示范例)激發(fā)幼兒仔細觀察

二、折疊:鴨媽媽

1.鴨子折疊圖示步驟①-⑦,讓幼兒觀看,試試折疊方法。

“請小朋友看圖示,從①看到⑦,這7幅圖示告訴我們什么?”(鴨子的折疊方法)

2.(教師指導并伴隨講解幫助)“一張正方形的紙。按圖①圖②將對角對折后打開,沿虛線向中心線疊,圖③背后對折,圖④從里面沿虛線疊上去,疊成鴨子頸。圖⑤從里往下疊,疊成鴨嘴,圖⑥同樣的方法,把鴨子的尾巴折好,圖⑦一只鴨子就折好了。”

3.鴨媽媽最喜歡住哪里? 我們就請鴨媽媽到池塘里去吧!

4.幼兒操作——添畫小鴨

(1)能大膽作畫

(2)背景添加合理

三、評價作品,結(jié)束活動。

說說你喜歡的作品

活動反思:

《綱要》在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內(nèi)容要求及指導要點中就明確指出: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jīng)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在此基礎(chǔ)上,能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狀況和需要,對表達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shù)闹笇?。在活動過程中,我應用了折紙步驟,啟發(fā)幼兒學著步驟順序折疊,在折疊鴨媽媽的頭部環(huán)節(jié),向幼兒提出可以改變頭的折疊方向表現(xiàn)不同動態(tài)的鴨子。這樣的"放手"給幼兒應有的自主權(quán)和想象的空間,尊重幼兒個性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方式,放手讓幼兒想象和創(chuàng)造。

整個的活動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孩子的興趣,在以后的活動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相關(guān)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蘋果樹》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蘋果樹》》中班教案《蘋果樹》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會小組間的初步分工協(xié)作,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在已會折“蘋果”的基礎(chǔ)上,用多種材料組合圖形形成“蘋...
    2022-04-1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鴨子找媽媽》 目標: 1、學習逐幅按順閱讀,理解故事內(nèi)容,掌握故事中的象聲詞。 2、能借助生活經(jīng)驗及圖文線索圖,辨認一組漢字,并能描述出“鴨子”的主要特征。 3、能大膽參與閱讀講述活動,有一定的積極性。 4、欣賞并...
    2020-12-16 閱讀全文
  • 中班優(yōu)質(zhì)語言教案《母雞和蘋果樹》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主要情節(jié)和線索,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懂得遇到事要善動腦筋。 2.能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展開想象和推測,并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 活動準備: 1.教學資源《母雞和蘋果樹》、蘋果樹、...
    2020-09-30 閱讀全文
  • 中班主題鴨媽媽和小鴨 中班主題鴨媽媽和小鴨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shè)計思路,活動目標,材料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學習按圖示步驟,初步了解折疊鴨子的方法,激發(fā)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
    2021-05-1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鴨媽媽找蛋》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 2、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角色的對話,能按角色的語言復述故事。 3、通過本課學習,讓幼兒體會到做事不能丟三落四,要細認真。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
    2020-12-21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蘋果樹》》中班教案《蘋果樹》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會小組間的初步分工協(xié)作,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在已會折“蘋果”的基礎(chǔ)上,用多種材料組合圖形形成“蘋...

2022-04-11 閱讀全文

目標: 1、學習逐幅按順閱讀,理解故事內(nèi)容,掌握故事中的象聲詞。 2、能借助生活經(jīng)驗及圖文線索圖,辨認一組漢字,并能描述出“鴨子”的主要特征。 3、能大膽參與閱讀講述活動,有一定的積極性。 4、欣賞并...

2020-12-16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主要情節(jié)和線索,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懂得遇到事要善動腦筋。 2.能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展開想象和推測,并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 活動準備: 1.教學資源《母雞和蘋果樹》、蘋果樹、...

2020-09-30 閱讀全文

中班主題鴨媽媽和小鴨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shè)計思路,活動目標,材料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學習按圖示步驟,初步了解折疊鴨子的方法,激發(fā)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

2021-05-1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 2、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角色的對話,能按角色的語言復述故事。 3、通過本課學習,讓幼兒體會到做事不能丟三落四,要細認真。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

2020-12-2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