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活動:快樂的化裝會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說課稿 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方案 大班幼兒主題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大班幼兒比較活躍,喜歡模仿,愛表演,對美的事物很敏感。在表演活動中往往有許多創(chuàng)造的火花在閃耀。一天,何珊小朋友把媽媽的花裙子剪掉后,想為自己改一條漂亮的花裙子,結(jié)果惹來了媽媽的一頓打。從這件事,我們愈發(fā)感到幼兒具有強烈的愛美之心和創(chuàng)造意識。針對幼兒的這一特點,我們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小小設計師”“時裝表演”。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大膽嘗試,自行設計,激活創(chuàng)新,使幼兒能大膽地參與到操作活動和游戲活動中,“快樂的化裝會”是這些主題活動中的一部分,也是這些活動的綜合和延伸發(fā)展。我們通過提供各種廢舊材料和自然材料,讓幼兒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二、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材料按意愿設計自己喜歡的造型,幫助幼兒提高動手操作能力。2、啟發(fā)幼兒在制作過程中,以物代物,一物多用,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3、引導幼兒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分享創(chuàng)造的快樂,培養(yǎng)審美的情趣。三、活動準備(1) 收集各種廢舊物品:如包裝紙、紙盒、掛歷紙、布袋、紙袋、塑料袋、塑料籮筐、臺布、毛線、紗巾、果凍殼、碗面盒、吸管等。自然材料:如樹葉、棉花、羽毛、稻草等。(2) (2)用于粘合的材料若干如:雙面膠、訂書機、膠水、針線、回形針、夾子等。(3)布置活動場景,突出熱烈氣氛。最好在活動室放置一面鏡子,提供化妝品。四、活動過程及評析:(一)韻律活動:通過動作把喜歡的動畫片角色表現(xiàn)出來。師: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讓我們聽著音樂來表演你喜歡的動畫片角色吧,誰表演的好,我就跟誰學評析:教師提供了各種動畫片的主題音樂,讓孩子伴隨著音樂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畫片角色開場,氣氛寬松,孩子拘謹感頓消,天性得到釋放。而教師能及時捕捉到幼兒的創(chuàng)意,并蹲下身來向幼兒學,極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探索嘗試、求新、求異,想象、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激活了幼兒頭腦中的已有表象,為下面的活動開了一個好頭。(二)觀察、討論活動:教師與幼兒一起研究各種材料,討論其用途。師:?你們想把自己打扮得更像動畫片中的角色嗎?這里有好多材料,大家一起看看有什么?能用來做什么?(幼兒七嘴八舌):幼:這么多的果凍殼有什么用?這里有黑色的垃圾袋,我可以做一個‘蝙蝠俠’的披風;我想用肯德基的薯條盒子做成小鴨子的腳;這個塑料袋我只要稍微剪一下,就是一件現(xiàn)成的背心……師:這碗面盒扔了就是垃圾,可是老師把它做成小鴨的頭飾,就可以做游戲了。(教師的提醒,拓展了幼兒的思路):幼:還可以做成新疆帽;五顏六色的碗面盒還可以做成外國小朋友的面具;還可以把它們連起來做成裙子……師:真了不起?。◣熒斐隽舜竽粗福├蠋熛嘈拍銈円欢〞晒Φ摹煟航裉斓牟牧虾芏?,有些我們從來沒用過,但沒關(guān)系,大家可以商量商量,也可以到鏡子前面照一照,請別人參謀一下。有的可以制作成服裝,有的可以做成裝飾品。評析:幼兒所用的材料,都是平時老師、幼兒、家長共同收集的,都是幼兒身邊常見的物品和廢舊材料,使幼兒感到非常的親切,也體現(xiàn)了材料的多樣性和可操作性。在觀察的過程中,讓幼兒充分地交流,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觀察由表及里,加深了幼兒對各種材料的認識,激發(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動手操作打下了基礎。(三)做做玩玩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樂趣,提高各種能力。師:現(xiàn)在我們就試著用這些材料來打扮自己,你可以和好朋友商量,也可以拿著你選中的材料到鏡子前照一照,然后試著做。需要別人幫助時要使用禮貌用語。(伴隨著輕快的音樂,小朋友開始動手做了,有的在相互商議,有的在畫,有的在剪貼,有的拿了一件東西走到鏡子前比試了一下,有的小朋友看到有化妝品,還開心地畫起妝來了。很快地老師也打扮成動畫片中的人物參與活動,和孩子們一起跳起了邀請舞,整個活動在熱鬧、歡樂的氣氛中告一段落。評析:由于材料的豐富多樣,使孩子們與材料、環(huán)境互動起來,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獲得成功。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一個驚訝的表情,贊嘆的話語、及時的幫助,并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了一些能力較弱幼兒的制作,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給予幼兒適當?shù)慕ㄗh,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智慧得到激發(fā),知識技能在做的過程中得到學習、掌握。同伴之間的合作意識,分享意識、欣賞意識在玩中得到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得到發(fā)展??偟脑u價:“快樂的化裝會”活動是教師根據(jù)幼兒需要而組織的一系列活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生活化、趣味化的特點。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的游戲環(huán)境氛圍,活動前與幼兒共同動手收集多種材料(廢舊材料和自然材料),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動手做一做,親自玩一玩,使幼兒與材料、環(huán)境充分地作用,在活動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自選、自主、自由的思想理念。幼兒自己動手,相互合作,相互交往,個個情緒飽滿,積極主動,自娛自樂,體驗到了無窮的樂趣。教師始終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活動,既注重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又尊重幼兒、欣賞幼兒,把活動從一個高潮推向另一個高潮,使幼兒的身心得到了愉悅,真正實現(xiàn)了“游戲樂”。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主題活動《快樂的小廚師》
主題活動《快樂的小廚師》
一、主題的由來:
三月的最后一天是幼兒園三月份的“月末大會餐”,小朋友們在會餐后紛紛在一起議論起來。有個孩子說:“南瓜餅最好吃,甜甜的、還炸得很脆、太好了”。另一個孩子說:“我最喜歡玉米炒豆,有營養(yǎng)”又有一些個孩子說:“我媽媽也會做…”…見孩子們談得那么開心,我也圍了過去、問:“你們知道幼兒園里這些好吃的東西是誰做出來的嗎?”孩子們搶著說:“我知道”“我見過…”“我去廚房拿過東西”“廚師穿著白衣服”“廚師還會做糕點”…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廚師”的話題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因此,我決定捕捉住孩子們的這一“熱點話題”,開展一個“快樂的小廚師”的主題,和孩子們一起來討論關(guān)于“廚師”和“廚師勞動”的種種話題。
二、主題活動預設總目標:
1、通過參觀、感受,在生活中獲取有益的經(jīng)驗,體驗勞動的快樂。
2、喜歡參加欣賞活動,能感受樂曲的節(jié)奏和情緒的變化。
3、愿意大膽地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自己的體驗與感受。
4、自主地選擇多種方式,富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三、活動的開展:活動一:音樂欣賞《快樂的小廚師》(一)
★活動目的:
通過欣賞樂曲,引導幼兒聽辨樂曲各段的節(jié)奏,感受節(jié)奏和情緒的變化。
★活動準備:
《快樂的小廚師》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方式:
1、引導幼兒充分欣賞音樂,聽辨樂曲各段的節(jié)奏,感受樂曲情緒的變化。
2、以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嘗試用語言描述自己對各段音樂的感受。
(1)樂曲的節(jié)奏一樣嗎?有什么變化?
(2)這時聽起來心情怎么樣?
(3)誰能猜猜音樂快、慢的時候都像小廚師在做什么?
★活動反思與推進:
孩子們通過欣賞樂曲,能很好地聽辨《快樂的小廚師》各段的節(jié)奏,和樂曲一會兒快一會兒慢的節(jié)奏特點;并能很好地說出“最后一段聽起來的感覺是很開心,很高興的”等等。但當在我提出:“誰能猜猜音樂快、慢的時候都像小廚師在做些什么?”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生活經(jīng)驗(對廚師勞動的了解)對每段樂曲所表達的內(nèi)容無法理解、分辨,更無法用語言或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活動二:能干的廚師師傅
★活動目的:
組織幼兒參觀幼兒園的食堂,了解廚師及食堂其他工作人員的勞動;培養(yǎng)幼兒“尊重廚師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事先與食堂工作人員聯(lián)系參觀時間,照相機。
★活動方式:
1、帶領(lǐng)幼兒參觀幼兒園食堂,了解廚師及食堂其他工作人員工作時都在做哪些事情;教師為活動拍照,以幫助幼兒回憶。
2、參觀后的談話,鼓勵幼兒說說:
(1)你看到了廚房里的工作人員在做什么?廚師師傅在做什么?
(2)他們做哪些事情的時候動作是快的?做哪些事時動作是慢的?
(3)他們是怎樣做的?(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活動反思與推進:
孩子們在食堂參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廚師的勞動充滿了好奇,積極地參觀、討論著廚師的勞動;在談話中,孩子們對廚房里的工作人員在做什么?廚師師傅在做什么?表述得很清楚,能用動作加以模仿;還能說出:“廚師切菜時動作很快”“洗米時動作有點慢”“炸魚時、油很燙廚師的動作很慢”等等。但由于當天廚房里的工作人員只在做切西紅柿、腐竹,洗米,炸魚這幾項工作。孩子并不能全面地了解廚師工作的多樣性,和步驟性。
活動三:能干的小廚師
★活動目的:
鼓勵幼兒親身嘗試體驗廚師的勞動,從中感受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
★活動方式:
1、周末家庭親子活動《能干的小廚師》。
2、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討論,選擇一道簡單的自己能夠做的菜。
3、在爸爸媽媽的指導、幫助下學做這道菜,體驗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感受。
4、建議家長們拍下孩子們做菜時的精彩瞬間。
★活動反思與推進:
通過親身體驗廚師勞動,孩子們對烹飪的過程有了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對自己的烹飪成果充滿了信心和自豪感,急切盼望著與老師同伴分享。在周末里、有些孩子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打來電話說著自己做的菜是怎樣怎樣做的,吃起來怎樣怎樣好吃… …;爸爸媽媽還給他們拍了照等等。
活動四:我會做的菜
★活動目的: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烹飪過程的感受與理解;與同伴分享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
2、能有序地表達自己的烹飪過程。
3、引導幼兒學畫人物開心、得意的面部神情。
★活動準備:
反映孩子們做菜時的精彩瞬間的照片,圖畫紙,水彩筆。
★活動方式:
1、 幼兒將帶來的照片按烹飪程序,有序地貼在指定的展示板上,布置成“我會做的菜”專欄。供幼兒相互觀賞、介紹。
2、談話活動:組織幼兒以分組、集中的形式相互介紹自己做的菜,表達自己對烹飪過程的感受與理解;與同伴分享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
提問:“你做的菜名叫什么?”“它需要哪些材料?”“這道菜是怎樣做出來的?”
“吃起來味道怎樣?”“做菜時什么時候最開心?”
3、引導幼兒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做菜時最開心或最得意的時候。
重點指導幼兒:學畫人物開心、得意的面部神情。
★活動反思與推進:
孩子們通過談話,繪畫活動充分地與同伴分享了自己參與烹飪工作時興奮、快樂、得意的情緒體驗。并且、幼兒通過描述自己做菜的過程,再次體驗了烹飪過程的有序性。
活動五:音樂欣賞《快樂的小廚師》(三)
★活動目的:
愿意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地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活動準備:
錄音機,所需磁帶,袖套人手一副,廚師服,人手一件,長方盤人手一個。
★活動方式:
1、律動進場:《龜兔賽跑》。
要求:幼兒根據(jù)樂曲節(jié)奏的快慢,情緒變化;表現(xiàn)出不同的動物形象及不同的情緒的事件。
2、幼兒回憶自己的做菜經(jīng)歷,完整欣賞樂曲。
3、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要求:聽聽、想想,每段音樂都像小廚師在做什么?
4、根據(jù)幼兒表演情況提出要求,幼兒再次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與感受,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
5、游戲:《猜猜我做什么菜》
★活動反思與推進:
本次活動由于能夠讓幼兒在生活中地參觀、感受廚師的勞動,并親身嘗試烹飪一道簡單的家常菜,從而使幼兒很自然地體驗到了烹飪勞動給他們帶來的興奮、快樂、得意的心情;也了解到廚師烹飪工作的有序性及基本步驟,為幼兒更好地欣賞、理解樂曲提供了有益的生活經(jīng)驗。遵循著傾聽入趣——感受體驗——想象表現(xiàn)的藝術(shù)欣賞原則。但在本次活動中,在“把孩子所獲得的生活經(jīng)驗運用到樂曲欣賞”方面把握不夠好。幼兒欣賞后的肢體表現(xiàn),有單純?yōu)橐魳放鋭幼鞯膬A向;另外、當孩子在用肢體表現(xiàn)時,應更準確地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情況,抓住時機加以引導;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將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運用到表演中來。
活動應以欣賞為本,讓幼兒充分感受,真正理解樂曲后才能自然地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肢體表現(xiàn)。當幼兒能夠很好地欣賞,理解,并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樂曲后,可以讓把曲子投放到表演、角色、美工、生活勞作等區(qū)域中,讓幼兒用多種方式,富有個性地表現(xiàn)樂曲。
活動六:綜合活動《快樂的小廚師》
★活動目的:
鼓勵幼兒自主、大膽地選擇多種方式,富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活動準備:
錄音機,所需磁帶,袖套,廚師服,幼兒自備各種廚具若干,圖畫紙,水彩筆等。
★活動方式:
1、幼兒分組自由選擇玩具、材料,自主、大膽地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幼兒在角色,表演,生活勞作等區(qū)域中邊開展活動,邊跟著音樂節(jié)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主題活動:快樂圣誕節(jié)
一、主題
一年當中總是回有一些特別的日子,時令節(jié)慶是幼兒教育中很好且少不了的題材?!肮?jié)日”不僅是我們生活經(jīng)驗之一,也是文化習俗的表現(xiàn)。“圣誕老公公”可以說是幼兒幻想世界的人物,圣誕老公公讓孩子可以得到“許愿”的快樂,不管愿望有沒有實現(xiàn),永遠讓人存在有希望和幻想,而且暗喻著生命的哲理。每年“誕節(jié)”總會喚起孩子們對圣誕老公公的好奇和期待。我們將透過“快樂圣誕節(jié)”主題,為孩子們提供一次充滿“愛、希望和想象”的學習之旅。在這一主題中,孩子們將自始至終地洋溢著探究的愉悅情緒與體驗。
二、活動內(nèi)容:自制圣誕禮物
三、活動目標:
1、能運用已學過的技能為朋友制作禮物,增進同伴間的友情。
2、樂意參與圣誕制作,體驗制作禮物的樂趣。
3、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籃子、空瓶子、彩色紙等若干;剪刀、水彩筆、雙面膠、固體膠;圣誕裝飾的材料若干;百寶箱。
活動過程:
1、以談話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以出示圣誕禮物引入。
(2)與幼兒一起討論說說自己是否收到過禮物?收到的是什么禮物?
2、請幼兒討論圣誕節(jié)有什么特征,“你怎么知道圣誕節(jié)到了?”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設計一份什么樣的禮物、送給誰等等。
3、幼兒自己設計一份圣誕禮物。
a)鼓勵幼兒對賀卡的形狀進行創(chuàng)新、如在裝飾之前用剪刀將賀卡(畫紙)剪出想要的形狀,然后在上面進行繪畫,粘貼等。
b)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4、幼兒互贈禮物。
在圣誕音樂的的歡樂氣氛下幼兒與自己的好朋友互贈禮物,互道圣誕祝語。
主題活動反思《快樂的冬天》
主題活動反思《快樂的冬天》
冬天里有許多小朋友想知道的秘密:冬天為什么會下雪?水為什么會結(jié)冰?為什么人呼氣時有白霧?小動物怎樣過冬?等一系列問題吸引著孩子們不斷地觀察、尋找和發(fā)現(xiàn)冬天的主要特征。在本主題中我們引導幼兒從觀察周圍的生活入手,在感知冬天特征的基礎上以 “雪花”、 “冬天里的動植物”、“冬天里的發(fā)現(xiàn)”“冬天里人們的活動”、為主要內(nèi)容,通過語言、美術(shù)、體育、音樂等表現(xiàn)形式激發(fā)幼兒對冬天里變化的興趣。
達爾文曾說過:回顧自己走過的路,覺得發(fā)現(xiàn)問題其實比解決問題更難。作為教師,我認為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這一主題開始時我從孩子們對冬天提出的問題中發(fā)現(xiàn)他們對植物的過冬方式,不是很感興趣,原因就是這些內(nèi)容離著他們的知識經(jīng)驗太遠了,遠不如小朋友自己的過冬方式讓他們有探索的激情與興趣。
于是我把“冬天里人們的活動” 作為主題的開始部分,讓孩子們從身邊的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人們衣著的變化、周圍景色的變化、天氣的變化。孩子們在每次的天氣變化過程中總有新的收獲。我們和孩子一起布置了冬天里的景色、搜集了有關(guān)動植物過冬和有關(guān)冬天的書籍、圖片等資料貼在主題墻上。利用各種形式,帶領(lǐng)他們一起探索了大自然的奧秘。幫助幼兒學會尋找并感知冬天的主要特征,初步體驗了觀察發(fā)現(xiàn)的樂趣和培養(yǎng)了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記得進入冬季來我一直想從孩子們身邊的大自然中來開展認識冰的活動,可老天總是那么不配合。那天有點冷,雖然我的腳還是有點不方便,但我還是帶孩子來到頂樓準備組織幼兒進行體育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御寒能力??墒?,孩子們一下看到了地面的一簇簇薄冰,興奮得不得了,“呼啦”一下全跑去看冰了。我組織了好幾次,都沒有見效,干脆,我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一起感受這冰的淋漓…… 雖然地面的冰只是前一天殘留的雨水——很少,但是,孩子們卻能玩出花樣來。不管誰發(fā)現(xiàn)了冰區(qū),都會大聲呼喊“快來啊,這兒有好多冰呢!”孩子們就會呼啦一下全跑過來了,三下五除二,洗劫一空。行動慢的沒有搶到冰,遺憾的要命,就開始急切地尋找冰塊;有的炫耀自己的冰塊大;有的稱贊自己的冰塊漂亮;有的孩子浮想聯(lián)翩,把冰想象成各種各樣的事物……孩子們看著自己手心里的寶貝,撥過來撥過去,看了又看,就像欣賞奇異珍寶,稀罕得不得了。
幼兒在與環(huán)境的親身接觸中感受到了冬天、知道了不怕寒冷、克服困難。他們堅持參加冬季體育鍛煉,在“拍球”比賽,充分體驗到了競賽與參與的樂趣,以及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悅。真正做到了“學在其中”、“樂在其中”。我們的家長也能積極配合,如結(jié)合相關(guān)主題收集各種學習資料,參與主題環(huán)境布置等,充分體現(xiàn)了家園同步教育的優(yōu)勢。唯一不盡人意的是孩子們沒能在這個冬天親眼看到飛舞的雪花,沒能體會到堆雪人的快樂。
“快樂的冬天”這一主題活動雖然結(jié)束了,但給了我許多啟發(fā)和反思,我從孩子身上得到了很多,學到了許多,每一個活動只要有了孩子們的積極參與,都是那么有趣、生動,孩子們天真、可愛、求知的眼神促使我每一個活動都要認真對待,絲毫不敢怠慢,運用智慧,創(chuàng)造性地上好每節(jié)課是我們的職責。
小班主題活動——會唱歌的樂器
活動由來:最近幾天,孩子們在游戲活動的時候,總喜歡去表演區(qū)玩打擊樂。這天,支雨晨一只手拿著串鈴,一只手拿著鈴鼓,他搖了一下串鈴,然后藏在背后,問其他小朋友:“什么樂器響了?”有的小朋友說:“串鈴,串鈴。”有的說:“不對,我聽著是鈴鼓?!薄按彽穆曇粜?,鈴鼓聲音大”“撞鐘的聲音和這個也不一樣”“我還能聽出鋼琴的聲音呢?!薄拔医憬氵€會彈電子琴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出了許多種樂器名稱,孩子們對這個話題興趣很大,他們渴望了解更多的關(guān)于樂器知識,于是我和小朋友們一起制定了“會唱歌的樂器”的探究性主題活動。一、活動目標:1、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了解常見樂器的名稱,明確樂器的分類。分辨樂器的聲音。2、鼓勵幼兒大膽演奏,感受合作的樂趣。二、問題板塊:1、什么樂器會唱歌?2、它們長的一樣嗎?3、樂器怎么唱歌的?三、主題壁報:1、常見樂器圖片。2、介紹各種樂器的光盤。四、各區(qū)域游戲相關(guān)內(nèi)容美工區(qū):投放各種廢舊材料,供幼兒制作小樂器。表演區(qū):投放各種打擊樂器、錄音機。圖書區(qū):印有各種樂器的圖片的書籍。五、家園合作:1、請家長帶領(lǐng)幼兒聽一場音樂會,并帶來照片。2、請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一件小樂器帶來,放在表演區(qū)供幼兒演奏。3、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guān)樂器的資料。六、資源利用:請樂團的幼兒家長,帶來各種樂器實物供幼兒感知,并請他們實地演奏樂器,供幼兒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