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筆法尚圓,過圓則弱而無骨。體裁尚方,過方則剛而不韻。
2、記誦之廣,適以長其敖也;知識之多,適以行其惡也;聞見之博,適以肆其辨也;辭章之富,適以飾其偽也。
3、有志于圣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王陽明
4、字之縱橫,猶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傾欹。
5、至誠則“無知而無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6、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7、學書須臨唐碑,到極勁鍵時,然后歸到晉人,則神韻中自俱骨氣,否則一派圓軟,便寫成軟弱字矣。
8、書以疏為風神,密為老氣。當疏不疏,反成寒乞;當密不密,必至調疏。宋.姜夔《續(xù)書譜》
9、人人學書法,共創(chuàng)新世紀。
10、風神者,骨中帶肉也。老勁者,肉中帶骨也。有志臨池者,當以慧眼區(qū)別之。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11、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于心手。張彥遠《法書要錄》
12、王陽明游南鎮(zhèn),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
13、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王陽明《傳習錄》
14、權利和義務的對等,自由和不傷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過這樣一個漫長卻必經的過程,善惡標準、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會方非鏡花水月。
15、工夫深,結體自穩(wěn)天姿好,落筆便超。
16、人的偏見都來自自我擅長的領域。
17、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易是包犧氏之史,書是堯舜以下史,禮樂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謂異?——王陽明《傳習錄》
18、所以為圣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圣人。 ——王陽明
19、首先,“心即理”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傾聽內心,樹立起強大的主體意識。其次,煉心的目的也不是成為圣賢一了百了。陽明心學是一種信仰哲學,而信仰只有被實踐時才有意義。王陽明融三家之長,卻歸宗于儒家,提出振聾發(fā)聵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強調內圣外王,將心性之學轉化為卓越的事功。
20、心隨孤鶴靜,節(jié)效古松振。
21、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
22、俯仰天地間,觸目俱浩浩。簞瓢有余樂,此意良匪矯。幽哉陽明麓,可以忘吾老。 ——王守仁《讀易》
23、用墨須要隨濃隨淡,可燥可濕,一氣成之自然生氣遠出。清.秦祖永《桐陰畫訣》
24、致知二字,乃是孔門正法眼藏,異此而學,即謂之異端;離此而說,即謂之邪說;迷此而行,即謂之冥行。(WWw.ZFw152.Com 趣祝福)
25、先資政公曰:凡書未成家者,宜日與古貼為緣,無論何貼,皆足以范我筆力。
26、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于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朱文長《續(xù)書斷》
27、有山有園畫,無水無文章。
28、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王陽明
29、古人作書,于聯(lián)絡處見章法;于灑落處見意境。
30、懂得明哲保身不難,難的是懂得什么時候挺身而出。
31、弱者制造麻煩、違法鬧事,強者動用權力、專政鎮(zhèn)壓。在一輪又一輪的博弈中,別說法律,神也無法阻擋人們放大自己利益邊界的熱情,直到它遭遇更強大的阻力。
32、一個政府,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朵奇葩。
33、讀史越多,越會悲哀地發(fā)現(xiàn),以史為鑒幾乎是不可能的。技術變了,制度變了,表面那一層都變了,可里面的內核永遠不變。魏忠賢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還會有,換個皮囊他就成了你的上司。袁崇煥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還會有,身邊那些不懂政治卻想玩政治的人最終都被政治玩得很慘。
34、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王陽明"
35、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張懷謹
36、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王陽明《大學問》
37、無論學術還是事功,王陽明都已成為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即使輿論尚有非議,即使朝中權貴刻意排擠,也不能改變他被莘莘學子頂禮膜拜的事實。
38、蒼頡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跡石鼓,手與神運,藝從心得。
39、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 ——王守仁《傳習錄》
40、格物致知,滅除輕傲。
41、官場的內耗,國家的虛耗終使社會積重難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榮也逐漸成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體積越來越龐大,而隨著肥皂水的張力到達極限,越來越脆弱,然后一觸即破。
42、學古人書,須得其神骨,魄力氣格,命脈,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
43、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大要臨古人墨跡,布置間架,擔破管,書破紙,方有功夫。
44、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
45、良知之心就是君子之心,淵默之心,臨危不亂之心。君子的權術是高超實用的藝術,小人的權術是滑稽可笑的表演。怎樣成為君子?擁有光明之心。如何擁有光明之心?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說服自身,內心平靜。
相關推薦
“●名望的滋味如此甘美,所以我們熱愛與它有關的一切甚至死亡(帕斯卡)。”隨著文化生活的不斷進步,名人名言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多,名人格言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值得收藏的名人格言有哪些呢?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別從網絡上整理了關于人的欲望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習慣無處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你的一切選擇。下面我們?yōu)槟峁┝岁P于“關于習慣的名言警句”的詳盡解讀,"讓我們一同研究討論供參考"。名人格言是很好的反思和總結人生的工具,名人格言能夠教育我們如何正確的處理人際關系。...
“只有原諒你的過失,才能治愈過失帶來的傷痕?!??!毙【幭蚰窒砹岁P于樂觀豁達的名言警句。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都能接觸到名人名言,名人格言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敬請您瀏覽本頁句子內容!...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