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發(fā)布時間:2023-12-02 電工教學計劃

最新電工電孑教學計劃集合。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幼兒園教師的生活工作中,時常需要提前準備資料作為參考。資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關多類信息、情報。有了資料的幫助會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加如魚得水!那么,你知道幼師資料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最新電工電孑教學計劃集合,帶給大家。僅供你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1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新形勢,加快數(shù)控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全面育人,打好基礎,熟練技能,使學生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業(yè)型勞動者。培養(yǎng)能夠勝任數(shù)控技術應用方面工作的技術人員。在總結數(shù)控技術應用專業(yè)特點和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制定本數(shù)控技術應用專業(yè)《電工基礎》教學計劃。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電類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電子信息類、電氣電力類等專業(yè)必備的電工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分析和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一般電工問題的能力,具備學習后續(xù)電類專業(yè)技能課程的能力;對學生進行職業(yè)意識培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職業(yè)能力,增強學生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為學生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使學生會觀察、分析與解釋電的基本現(xiàn)象,理解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會使用常用電工工具與儀器儀表;能識別與檢測常用電工元件;能處理電工技術實驗與實訓中的簡單故障;掌握電工技能實訓的安全操作規(guī)范。

結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了解電工技術的認知方法,培養(yǎng)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參加電工實踐活動,培養(yǎng)運用電工技術知識和工程應用方法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相關實際電工問題的能力;強化安全生產(chǎn)、節(jié)能環(huán)保和產(chǎn)品質(zhì)量等職業(yè)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yè)道德。

教學內(nèi)容由基礎模塊和選學模塊兩部分組成。

1.基礎模塊是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nèi)容和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教學時數(shù)為54學時。

2.選學模塊是適應不同專業(yè)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學校的差異,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選學內(nèi)容,選定后即為該專業(yè)的必修內(nèi)容,教學時數(shù)不少于10學時。

1.掌握電工、電子線路的基礎知識。

2.掌握電子設備、電子產(chǎn)品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識。

3.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電工、電子儀器、儀表的能力。

4.具有閱讀電子整機線路和工藝文件的初步能力。

5.具有電工、電子產(chǎn)品生產(chǎn)工藝管理的初步能力。

6.具有電工、電子設備、電子產(chǎn)品裝配、調(diào)試、檢測、銷售與維修的技能;

7.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較復雜的電子設備的能力。

8.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一般電工設備的能力。

根據(jù)數(shù)控專業(yè)的特點,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修訂與刪減,數(shù)控專業(yè)的學生以學習數(shù)控技術為主,根據(jù)其需要現(xiàn)制定學習內(nèi)容如下:

1.直流電路:正確理解直流電路中關于電路、電壓、電流、電動勢、電阻、電能、電功率等的基本概念,能熟練運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電路的計算,了解復雜電路的分析方法。

2 .單相正弦交流電:了解表征正弦交流電的各個物理量;掌握正弦交流電的三種表示方法;掌握純電阻電路中電壓電流的大小相位關系,簡單了解電容器和電感的功能和一般應用。

3.三相交流電:了解三相交流電的產(chǎn)生和輸電方式;掌握星型連接和三角形連接線電壓、線電流、相電壓、相電流之間的關系。

4.安全用電:安全是第一要素,該點要結合電子專業(yè)的實際著重講解。讓學生了解生產(chǎn)生活中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2

電工月度教學計劃

引言:

電工是一門專業(yè)的技術,需要學員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為了提高學員的學習效果和能力,制定一個具體的月度教學計劃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將詳細介紹一個電工月度教學計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安排,以期對電工培訓有所幫助。

第一部分:教學目標及背景

1. 教學目標

通過本月度教學計劃的實施,期望學員能夠掌握電工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具備進行電工維修與安裝工作的能力,為以后的專業(yè)發(fā)展打下基礎。

2. 教學背景

本月度教學計劃是為了滿足電工培訓班的學員需求而制定的,學員是來自不同行業(yè)的職工,大多數(shù)沒有電工知識背景,因此教學內(nèi)容需要從基礎開始,逐步深入。

第二部分:教學內(nèi)容

1. 基礎理論知識

在第一個月度的教學計劃中,將主要介紹電工的基礎理論知識,包括電流、電壓、電阻等基本概念的解釋與計算方法,及其在電路中的應用。此外,還包括電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規(guī)范等方面的培訓。

2. 電工實踐技能

在第二個月度的教學計劃中,將圍繞電氣安裝、維修方面的實踐技能進行培訓。學員將接觸到不同類型的電路,學習如何進行電線的布線、電燈的安裝、電器設備的維修等實用技能,以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3. 實操練習

為了鞏固學員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教學計劃中還安排了一定的實操練習。學員將分組進行各種電工操作實驗,如電路連接、電器設備安裝等,以此鍛煉學員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熟練度。

第三部分:教學方法

1. 授課講解

在教學過程中,將采用授課講解的方式介紹理論知識,講師將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示解析等形式,讓學員更加直觀地了解電工知識,并通過案例分析、教材解讀等引導學員思考與交流。

2. 實際操作演示

在介紹實際操作技能時,將采用實際操作演示的方式輔助講解。講師將親自進行操作演示,讓學員親眼目睹電工操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這樣能更好地理解并模仿學習。

3. 實操練習

為了培養(yǎng)學員實際操作能力,將安排一定的實操練習環(huán)節(jié)。在實操練習中,將提供必要的實驗設備和工具,手把手地指導學員進行實際操作,并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

結語:

通過制定一個具體的月度教學計劃,能夠幫助學員更好地學習和掌握電工知識與技能。該計劃的詳細安排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旨在提高學員的學習質(zhì)量和實際操作能力。期望通過本計劃的實施,能夠為學員的電工職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3

一、培訓目標

1.總體目標

培養(yǎng)具有以下條件的人員:掌握電工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夠運用電工基本技能獨立完成電氣元件及電氣設備維修及安裝等工作。

2.理論知識培訓目標

依據(jù)《電工國家職業(yè)標準》中對初級電工的理論知識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電工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各種電器元件的應用及工具的基本使用;熟知行業(yè)規(guī)范等相關知識。

3.操作技能培訓目標

依據(jù)《電工國家職業(yè)標準》中對初級電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過培訓讓學校能夠掌握初級電工的基本能力,以及使用相關儀表測量的能力,并達到獨立上崗操作的水平。

二、教學要求

1、理論知識要求

(1)熱愛本職工作、忠于職守

(2)遵章守紀、安全生產(chǎn)。

(3)尊師愛徒、團結互助。

(4)勤儉節(jié)約、關心企業(yè)。

(5)鉆研技術、勇于創(chuàng)新。

2.電工基礎知識

(1)職業(yè)道德與安全技術

(2)電工與電子基礎知識

(3)電機及其控制線路

(4)儀表、照明、工具、材料

(5)安全防護技術與電氣設備安裝

3. 操作技能要求

(1)動力部分

(2)照明及儀表部分

(3)工具部分

(4)安全部分

三、教學計劃安排

可據(jù)學員人數(shù)及設備工位數(shù)分別采用大班教學或分組教學。

四、教材:

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電工》(初級技能)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4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nèi)容

1. 電工基礎理論知識:電路基本概念、電阻、電容、電感、交流電路、直流電路等。

2. 電工實際應用技能:電路分析和設計、電路實際測試、電路保護裝置、電路故障排除等。

二、教學目標

1. 掌握基本的電工理論知識,包括電路基本概念、電阻、電容、電感、交流電路、直流電路等;

2. 能夠理解并運用課程中所學知識,在電工實際應用技能方面有所提高,包括電路分析和設計、電路實際測試、電路保護裝置、電路故障排除等;

3. 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解決實際電路問題的能力方面提高。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1. 采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法,強調(diào)理論的實際應用;

2. 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3. 配備齊全的實驗室設備,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對理論知識進行具體操作和實踐;

4. 讓學生積極參加課堂討論和交流,共同解決電路中的問題。

四、教學流程

1. 第一周:電路基本概念

內(nèi)容:電學基本概念,電流、電壓、電阻和電功率等基本概念。

重點難點:不同電學量之間的數(shù)學關系,歐姆定律及其機理。

2. 第二周:電阻電路

內(nèi)容:電阻的定義,電阻與電流關系,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電路的等效電阻。

重點難點:如何計算電路的等效電阻,串并聯(lián)電路如何簡化為等效電路。

3. 第三周:電路理論初步

內(nèi)容:交流電路和直流電路的區(qū)別,簡單的交流電路和直流電路計算。

重點難點:學會計算交流電路和直流電路的基本參數(shù),如電流、電壓、功率等。

4. 第四周:電容電路

內(nèi)容:電容的定義,電容電路特性,串聯(lián)電容電路和并聯(lián)電容電路。

重點難點:如何解決電容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和電容值問題,如何計算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電容的等效電容。

5. 第五周:電感電路

內(nèi)容:電感的定義,電感電路特性,串聯(lián)電感電路和并聯(lián)電感電路。

重點難點:如何解決電感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和電感值問題,如何計算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電感的等效電感。

6. 第六周:交流電

內(nèi)容:交流電的基本特性,交流電的頻率和周期,正弦波的常用參數(shù)。

重點難點:學會計算交流電的基本參數(shù),如頻率、周期,學習正弦波的常用參數(shù),如平均值、有效值。

7. 第七周:三相電路

內(nèi)容:三相電流的定義,三相電壓的定義,三相電路的應用。

重點難點:學習三相電路的基本知識和應用,如何計算三相電路的功率等參數(shù)。

8. 第八周:實際應用

內(nèi)容:電路的分析和設計,電路的保護裝置及其原理,電路故障排除技術。

重點難點:學會在電路實際應用中,分析電路和設計簡單電路,了解電路保護原理,掌握電路故障排除的技術。

五、教學評估

1. 期中考試:占總成績40%,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

2. 實驗成績:占總成績30%,考察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的實際能力。

3. 課堂參與和作業(yè):占總成績20%,考察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態(tài)度。

4. 期末論文:占總成績10%,由學生提出一項電路設計方案或解決某一電路問題的方案,為期末考試做好準備。

六、教學建議

1. 學生應該注重本科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學好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技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2. 學生應該注重在實踐操作中的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利用課余時間多進行實驗操作。

3. 學生應該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交流,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解決電路問題的方法。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5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一、前言

電力在現(xiàn)代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電工作為電力企業(yè)的從業(yè)人員,需要掌握電力知識,熟練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操作及控制。因此,電工基礎課程對于電工職業(y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本教學計劃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電工基本知識的掌握,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運行原理、安全操作和維修技能,從而能夠適應電力企業(yè)的生產(chǎn)要求。

二、課程概述

本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電工基本知識,包括電力系統(tǒng)基本結構、運行原理、安全操作和維修技能等,課程具體內(nèi)容如下:

1.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和結構

2.電路基本理論

3.電路元件與電源

4.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原理

5.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操作

6.電力系統(tǒng)的維修技能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運行原理、安全操作和維修技能,能夠適應電力企業(yè)的生產(chǎn)要求。

三、教學方法

1.授課法

2.實驗教學

3.案例教學

4.研討式教學

5.課堂互動

四、教學內(nèi)容及要求

1.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和結構

(1) 電力的基本概念

(2) 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

(3) 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方式

要求學生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組成結構和設備要素,了解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方式和工作原理。

2.電路基本理論

(1) 電壓、電流、電阻的概念

(2) 電路的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

(3) 交流電和直流電的特性

要求學生能夠掌握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了解交流電和直流電的特性。

3.電路元件與電源

(1) 電路元件的分類及特性

(2) 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電路的分析

(3) 電源的類型和特性

要求學生能夠了解電路元件的分類及特性,會分析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電路,了解電源的類型和特性。

4.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原理

(1) 電力系統(tǒng)的結構和運行方式

(2) 變壓器的原理和應用

(3) 電機的原理和應用

要求學生能夠了解電力系統(tǒng)的結構和運行方式,掌握變壓器和電機的原理和應用。

5.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操作

(1) 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規(guī)定

(2) 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操作

(3) 事故的應對及處理

要求學生能夠了解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規(guī)定及安全操作,能夠應對事故并進行處理。

6.電力系統(tǒng)的維修技能

(1) 調(diào)試和維護電力設備

(2) 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

(3) 設備的保養(yǎng)及更換

要求學生能夠在電力系統(tǒng)設備的調(diào)試和維護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技能,能夠進行設備故障診斷和維修,掌握設備的保養(yǎng)及更換技能。

五、教學評估與考核

1. 期中考試:占總成績40%

2. 期末考試:占總成績60%

3. 日常檢查、測試等,作為參考

六、教材及參考書目

1.教材:

《電工基礎》(第二版) 人民郵電出版社

2.參考書目:

《電氣技術基礎》(第2版) 蔡志陽,中國電力出版社

《電工基礎實驗指導書》(第二版) 中電電氣信息發(fā)展有限公司

《電力系統(tǒng)分析》(第2版) 約翰.賈伊.格洛弗,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七、總結

電工基礎課程是電工職業(yè)能力的基礎,本教學計劃將對學生的電力系統(tǒng)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進行全面掌握。通過教材學習、實驗、案例教學和研討,學生將具備電力系統(tǒng)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在操作實踐中逐步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和維護技能。該課程將幫助學生以更好的姿態(tài)投入到電力企業(yè)的工作環(huán)境中,更好地適應電力系統(tǒng)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所增加的新要求。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6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一、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一門介紹電氣基本原理和電氣設備及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的課程。本課程將介紹電學基本原理,包括電壓、電流、電阻、電磁場等,同時講解基礎電路的組成,如電阻、電容、電感等。通過學習,學生將掌握電氣設備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包括電動機、控制電路、傳感器等。

二、學習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夠:

1. 掌握基本電學概念和基礎電路的組成;

2. 理解電動機工作原理及其應用領域;

3. 理解控制電路的基礎原理以及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4. 了解電氣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結構;

5. 掌握安全用電常識和防電擊措施。

三、教學內(nèi)容

本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如下:

1. 電學基礎概念

(1)電壓、電流、電阻的基本概念及其關系。

(2)電磁場基礎概念。

2. 基礎電路

(1)串聯(lián)電路。

(2)并聯(lián)電路。

(3)混合電路。

(4)電阻、電容、電感等的基礎原理。

3. 電動機

(1)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和原理。

(2)電動機的種類及其應用。

4. 控制電路

(1)控制電路基礎原理。

(2)繼電器和接觸器的應用。

5. 傳感器

(1)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2)溫度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的應用。

6. 電氣系統(tǒng)組成

(1)電氣系統(tǒng)的組成結構。

(2)電氣系統(tǒng)中主要電氣設備的應用。

7. 安全用電

(1)安全用電常識。

(2)防電擊措施。

四、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包括:

1. 理論講解。

2. 實例分析。

3. 講解課件。

4. 學生討論。

5. 實驗操作。

五、教學評估方式

1. 課堂測驗。

2. 作業(yè)評估。

3. 實驗報告。

4. 階段測試。

5. 學期末考試。

六、教學資源

1. 電氣實驗室。

2. 所需教材及參考資料。

3. 電氣模擬軟件。

4. 模擬電路板。

七、教學總結

本課程旨在為學生提供電氣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并使他們對電氣設備和系統(tǒng)有更深入的理解。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有能力在應用領域中進行電氣設備和系統(tǒng)的選型、設計和維護。同時,學生將了解到安全用電知識和防電擊措施,能夠有效提高電氣設備的安全使用水平。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7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一、教學背景

隨著工業(yè)化、信息化的發(fā)展,電器在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電力、電子技術也日新月異。電工基礎課是電氣類大學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它包括電學、磁學、電路基礎、電機原理、電氣測量、電路分析等內(nèi)容,是建立電工專業(yè)知識體系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層面:學生掌握電學、磁學、電路基礎、電機原理、電氣測量、電路分析等基礎電工理論知識,了解電氣行業(yè)發(fā)展概況、電氣安裝規(guī)范等內(nèi)容;

2.能力層面:培養(yǎng)學生的電氣技術分析、設計和工程實施能力,使其能夠獨立完成一些電氣系統(tǒng)和設備的設計和維護任務。

3.素質(zhì)層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

三、教學內(nèi)容

本課程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

1. 電學基礎

電荷、電勢、電場、電場強度、電通量、極化和電介質(zhì)、電容、直流電路和脈動電路理論等。

2. 磁學基礎

基本磁性理論、電磁感應、磁介質(zhì)、磁路理論、交變電磁場、電動力學等。

3. 電路基礎

電阻、電流、電源、電感、理想變壓器、理想電源、磁性環(huán)流、電路分析方法等。

4. 電機原理

電機基本原理、直流電機、交流電機、同步電動機、異步電動機等。

5. 電氣測量

電氣信號測量基礎、測量器具的選用、電氣量的測量、時間、頻率和相位測量、電子測量等。

6. 電路分析

基于講解、案例演示和實驗研究三個方面,對電路分析方法進行說明和展示,包括戴維南定理、北戴維南定理、諾頓定理、布用定理、最大功率定理等。

四、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1. 講授法:講解課程內(nèi)容及理論知識,并提供相關的資料。

2. 實驗法:通過實現(xiàn)電氣測量、電路分析、電機運轉(zhuǎn)和故障排除等實驗,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 課堂討論:進行課堂小組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4. 課外作業(yè):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課外作業(yè),推動學生自我學習。

5. 課程設計: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課程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五、教學評價

本課程采用連續(xù)的形式教學,通過平時作業(yè)、期末考試、課程設計和實驗等綜合評價,以達到形成性評價和終期評價相結合的效果。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理論內(nèi)容和實際操作能力,熟悉部分電氣設備及系統(tǒng)的原理和工作方式,達到能夠進行電氣設計和維護水平的一星級電氣工程師規(guī)定。

六、教學資源

1. 《基本電學》、《基本電路理論》、《電動機與電器設計》等教材。

2. 大約40個電路分析的實際案例。

3. 包含基本教學模塊和全部實驗教材的在線學習平臺,以及相關教學軟件工具(如Multisim電路模擬器、電氣測量實驗分析軟件等)。

4. 相關實驗設備和器材,包括數(shù)字萬用表、示波器、標準電阻箱、直流電源、變壓器、電機、電纜等實驗設備。

七、教學實施

本課程采用分級授課,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部分。

1. 理論教學部分

將25學時分為5個部分,每個部分5學時;每個部分均由主講教師來講解。

2. 實踐教學部分

通過實驗教學、電路設計、電氣測量等題目來進行實踐教學。

八、總結

電工基礎課程是電氣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之一,掌握這些基礎理論知識對于電氣相關工程師而言至關重要。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增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使其具備電氣技術分析、設計和工程實施能力,能夠獨立完成一些電氣系統(tǒng)和設備的設計和維護任務。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最新電工電孑教學計劃(推薦8篇)


新的一學期即將到來,為了更好地完成課程設置和學科順序安排,必須制定出一份優(yōu)秀的學科教學計劃。那么,我們該如何才能寫出一份出色的教學計劃呢?根據(jù)您的要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特別搜索整理了名為“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的文章,這篇文章對于我們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我們收藏和閱讀!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1】

是讓學生掌握電子專業(yè)課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掌握電路的結構工作特點,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電路、磁路及其計算,為學習電子專業(yè)夯實基礎。

全書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紹直流電路的基礎知識,學生應掌握電場、電流、電壓電位。第二章介紹直流電路。讓學生掌握電阻串并聯(lián)、基爾霍夫等定律。第三章介紹電容,必須使學生掌握電容聯(lián)接。第四章介紹磁與電磁,要求學生掌握磁場、磁路定律、電磁感應磁場能。第五章介紹正弦交流電路,要求學生掌握相量、純電阻電容電感電路、RL串并聯(lián)及諧振。第六章介紹符號法,要求學生掌握復數(shù)。第七章介紹三相交流電路和電動機,學生應能分析三相交流電源、三相交流電路計算、電動機。第八章介紹變壓器,學生應能分析變壓器工作原理。第九章介紹非正弦交流電路,學生應能分析非正弦交流電路計算。第十章介紹過渡過程,學生應能分析RCLCRL過渡過程。

《電工技術基礎》本是電子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程,引導學生入門成為關鍵的一步,作為老師應講清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重視課程的學習。今年我所教的是3年級的電3班,這個班雖是畢業(yè)生,但男生多,女生少,他們?nèi)雽W的基礎差,有的學生抱著想學一門技術而來的,對理論課沒有興趣,這就要求學生能用淺顯的道理講解深奧的專業(yè)知識,使學生都能輕松地學習。

1、教師嚴謹治教,緊扣教學環(huán)節(jié),把握重點,突出難點,讓學生盡快入門。

2、采用“積木式”教學方法進行歸納總結,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3、注意課堂藝術,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所授的知識。

4、加強課外輔導,及時批閱作業(yè),注重及時反饋信息。

5、注意學以致用,學用結合,讓學生在“用”中體會到學習《電子技術基礎》課的重要性。

6、本期進行第一輪復習。

7、加強和落實實驗教學,在實驗前劃定學生實驗的內(nèi)容,做好實驗的所需知識的準備,在實驗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實驗后要求學生寫好實驗報告,做到理論與實驗相結合。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2】

一、教材分析:

本書主要介紹維修電工專業(yè)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電工工具的基本使用,導線的連接,常用元件的識別與檢測,手工焊接技術,照明線路的安裝與維修等技能。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為后續(xù)的技能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主要教學任務及目的:

本課程主要內(nèi)容有:電工工具的基本使用,導線的連接,常用元件的識別與檢測,手工焊接技術,照明線路的安裝與維修。

本課程通過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電工工具的使用,導線的連接,常用元件的檢測與識別。

2、掌握室內(nèi)照明線路配線方法。

3、了解安全用電常識。

三、本學期改進教學的具體措施:

1、教學過程要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對于上學年出現(xiàn)的問題,應該加強直觀教學,強化基本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等實踐性環(huán)節(jié),使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著重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踐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注重操作規(guī)程的標準化和執(zhí)行情況,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完成實訓任務。

2)正確使用電工工具,合理選用規(guī)格 并能進行維護保養(yǎng)。

3)掌握電工常用導電材料和絕緣材料的名稱,規(guī)格 用途及選用方法 了解磁性材料和電機常用潤滑油的名稱。

4)熟悉常用電工儀表的 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圍。

1)掌握各種常用銅,鋁導線的 連接方法和絕緣恢復方法。

1)熟悉單相及三相變壓器,電焊變壓器 ,儀用互感應器的 結構及 工作原理和名牌數(shù)據(jù)含義。

2)了解變壓器的繞組分類及制造基本知識,維護及故障檢修。

3)熟悉單相及三相變壓器連接組的含義 會進行單相或三相變壓器并聯(lián)連接。

1)了解直流電機得種類,結構,工作原理,接線換向及名牌數(shù)據(jù)的含義。

2)掌握直流電機的機械特性及故障排除方法。

3)熟悉交流電機種類結構,工作原理,接線換向及名牌數(shù)據(jù)的含義。

4)熟悉同步電機的結構和 工作原理和 啟動方法。

5)熟悉電磁調(diào)速異步電動機的 結構,電磁轉(zhuǎn)差離合器的工作原理。

實踐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技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勞動教育和培養(yǎng)敬業(yè)精神與職業(yè)意識的有效途徑,也是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習慣的重要措施。

實踐教學分為實習(實訓)、課程實驗、頂崗實習三大類。實習(實訓)是指根據(jù)專業(yè)方向需要單獨開設的技能課程。課程實驗是指與課程相配套的包含在課程時數(shù)的或者為了加強專業(yè)技能而單獨完成的技能教學。

頂崗實習是在第五、六學期是為了拓展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適應所從事的職業(yè)崗位需要要而安排的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時應選擇生產(chǎn)技術比較先進,設備、設施較為齊全的對口單位,對學生進行的全面的綜合性的技能教學。學校在安排時要制訂詳細的實習計劃(指導書),要有具體的教學要求,在實習時注重環(huán)節(jié)的完整性,在電子電氣、家用電器設備的安裝、調(diào)試、檢測、維修等項目上進行專門的訓練,在內(nèi)容上可根據(jù)企業(yè)的實際,選擇一些模塊進行實習,在結束時,要對學生在實習單位的表現(xiàn)和實習報告(畢業(yè)設計)作全面的考核,成績。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3】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一、課程概述

電工基礎課是一門介紹電學、電路、電機等基礎知識的重要課程,也是電氣工程等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本課旨在通過理論課和實驗課相結合的形式,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電學理論、電路設計能力和電機原理和運行控制技術,為學生進一步學習電氣工程專業(yè)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課程目標

1、全面掌握基本電學理論,包括電場、電勢、電荷、電流、電壓等;

2、掌握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的分析方法,能夠進行電路的設計和求解;

3、學習電機的類型和原理,掌握電機的構造、運轉(zhuǎn)原理和控制技術;

4、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夠進行一些基本電路的實驗和分析;

5、為學生進一步學習電氣工程專業(yè)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教學內(nèi)容

1、電學基礎知識

介紹電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電荷、電場、電勢、電路等,為后續(xù)的課程打下基礎。

2、直流電路

介紹電路中的電源、電阻、電流、電壓等基本概念,分析直流電路中的戴維南定理、基爾霍夫定律等,運用虛擬儀器進行模擬電路設計和求解。

3、交流電路

介紹電路中的交流電源、電容、電感、電阻等元件,分析交流電路中的電壓、電流等參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運用虛擬儀器進行交流電路設計和求解。

4、電機原理及控制技術

介紹電機的類型和原理,包括直流電機、交流電機等,講解電機的構造和運轉(zhuǎn)原理,為電機控制技術的學習打下基礎。

5、電路實驗

開設電路實驗課程,讓學生親身體驗電路中的實際運作情況,提高他們的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理論課和實驗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講解和分析電學、電路、電機等基礎知識,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電路中的實際運作情況,提高他們的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評估方式

本課程的評估方式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其中平時成績占20%,包括出勤情況、課堂討論和實驗完成情況等;期末考試成績占80%。

六、教材及參考書目

主教材:《電工基礎與實驗》

參考書目:

1. 《電學基礎》

2. 《電路分析教程》

3. 《電機基礎與應用》

4. 《電路分析與設計》

七、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章 電學基礎知識

第二章 直流電路

第三章 交流電路

第四章 電機原理及控制技術

第五章 電路實驗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4】

本學期《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是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的一門主要專業(yè)課程。此教材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突出能力培養(yǎ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接受知識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知識系統(tǒng)、詳略得當。根據(jù)本學期20xx秋季班電子/機電專業(yè)學生的特點,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11級秋季電子/電機班共9人,其中男生9人,無女生。這其中一人是手臂殘疾,一人智商低,基本是初中畢業(yè),但中學階段學習成績差,這就使他們在學習專業(yè)課上,所表現(xiàn)出的難度和積極主動性較差。但由于是他們的電子專業(yè)主課,對電子課本身的興趣還比較大,喜歡動手操作。

二、教材分析:

從教材看,本學期《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是采用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中等職業(yè)教育規(guī)劃教材編委會主編的通用類教材。

全書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紹了實訓室與安全用電,第二章,直流電路;第三章,電容和電感,第四章對單相正弦交流電路進行了講解;第五章,三相正弦交流電路的的基本知識,第六章,互感,第七章,諧振,第八章非正弦周期波,第九章,磁路,第十章,綜合訓練。

三、教學目標

認識實訓室,實驗臺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項; 掌握安全用電相關知識技能; 掌握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 掌握直流電阻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了解電容和電感的基本知識。 了解單相正弦交流電路及基本物理量。 了解三相正弦交流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四、教學措施

1、 充分發(fā)揮師生在教學中主動性和趣味性。

由于學生基礎差,教材內(nèi)容覆蓋面廣,針對學生的這種現(xiàn)象,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盡用清晰的思路去分析基本電路,從而去掌握復雜電路的知識。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實踐和理論相結合。

為了加強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教學中要通過實踐、舉例、講解、練習來提高他們的興趣。我在給他們授課上盡量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實踐課的增加可以把學生的感官認識加強,適時通過實踐學習,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是我們學習理論的動力,使他們認識到學習好《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的重要性。

3、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由于現(xiàn)在的學生在家中都是獨子或是由父輩把他們帶大,這就使他們在性格上和與人交流上比較偏執(zhí)。由于本學期電工基礎課程在實踐課上對學生要求較大,有很多的實驗要求學生自己來做,老師只是起一個引導的作用。如果上課他們不能很好的聽課在實踐課上就做不出來。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會在課下和學生主動交流,了解他們的對《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這門課學習的的想法,并盡可能的把他們的想法用到實踐課上。

4、從學生自身出發(fā),因材施教。

由于每個學生的自身學習情況不一樣,在學習上就會形成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讓每一位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成就感。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對于個別認知度較好的學生,我會讓他們多做一些課外的實驗以不斷提高他們自身的水平,并在實踐課上單獨留一些時間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電路,碰到問題我在給他們講,以不斷提高他們的成就感。增加興趣,讓他們喜歡上實踐課。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5】

電工培訓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

熟悉電工工種劃分和能力要求,熟悉電工等級技能要求。熟悉電工工作內(nèi)容和工作職責。了解實際生產(chǎn)中新技術的應用和對新技能的要求。熟練使用電工工具,正確使用電工儀表。能夠獨立完成照明線路安裝,能根據(jù)要求或?qū)嶋H情況繪畫出照明平面圖。識別常用低壓電器。

素質(zhì)目標:培養(yǎng)安全生產(chǎn)和規(guī)范操作的習慣。培養(yǎng)安全與質(zhì)量意識加強職業(yè)道德意識。培養(yǎng)團結協(xié)助意識,和踏實認真精神。培養(yǎng)進一步求學求知的欲望。

一、課程任務

本課程的任務是培訓勞動預備制電工專業(yè)初級電工的基本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掌握初級電工技術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作業(yè)技術,達到初級電工水平。

二、課程要求

(1)獲得必要的初級電工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 (2)了解一些常用電氣設備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3)能看懂一般簡單的電氣圖。 (4)掌握一般的內(nèi)外線電工工藝。

(5)了解變、配電所一般的維護和操作知識。 (6)掌握安全用電常識,并能正確使用一般電氣設備。

三、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

本課程作為初級電工的培訓課程,其培訓對象是外線電工。因此,本培訓教材特點是注重實用電工技術,突出技能訓練。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在進行技能訓練的同時,強調(diào)素質(zhì)訓練,使學員在“掌握一技之長”的基礎上,達到“觸類旁通”。在教學過程中應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和直觀性原則,完成規(guī)定的實踐項目,并充分利用課件、

模型等教具或現(xiàn)場參觀方式進行教學,注意培養(yǎng)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于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相應地,在教學中應努力體現(xiàn)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配合及同意,使學員緊密結合實物和現(xiàn)場作業(yè)進行學習。根據(jù)辦學條件及學情分析,本計劃對課本及課時安排做出適當取舍,幅度控制在15%以內(nèi)。 第一章 電工基本知識 課程要求:

1、了解電工識圖基本知識。

2、熟悉常用電工材料。

3、掌握電工常用測量儀表、工具和防護用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內(nèi)容:

1、1—1 電工識圖

2、1—2 電工材料:常用電工材料、銅、鋁導線的特點及使用、常用線管

3、1—3 電工工具:電工常用工具、電工常用防護工具、其他專用工具、電氣安全用具的使用與維護

4、1—4 常用電工測量儀表:電流表與電壓表、鉗形表、兆歐表、電能表、功率表、萬用表

第二章 電工基本操作技能 課程要求:

1.掌握電工基本操作技術(如:導線的剖削、連接、壓接和焊接等)。 2.熟悉鉗工和焊工基本操作知識與技能。 教學內(nèi)容:

2—1 電工基本操作技術:導線的剖削、導線的連接、焊接 2—2 鉗工基本操作知識:常用量具、劃線與沖眼鋸割、鑿削、挫削、鉆孔、攻絲和套絲、校正和彎曲

2—3 焊工基本操作知識:手工電弧焊、烙鐵釬焊、火焰釬焊 第三章 電氣設備 課程要求:

1.了解變壓器的種類和用途。

2.理解電力變壓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及其應用范圍。 3.了解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應用范圍及特點。 4.了解交流異步電動機的種類及其主要用途。 5.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6.掌握交流異步電動機的操作和保護方法。

7.了解雙速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及其接線和控制方法。 8.了解其他常用高、低壓電氣設備。 教學內(nèi)容:

3—1 變壓器:變壓器的用途與種類、變壓器的基本結構、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儀用互感器、電焊變壓器

3—2 異步電動機:異步電動機的分類及用途、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的工作特性、異步電動機的額定參數(shù)、異步電動機的保護、異步電動機的啟動、制動控制、雙速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與控制線路

3—3 常用高、低壓電氣設備:常用低壓電器、常用高壓電器、幾種主要電器設備的正確操作 第四章 配電線路 課程要求:

1.了解一般供電知識以及繼電保護常識。 2.掌握電力電纜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3.掌握架空線路架設的基本方法、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4.了解電力電纜的類型、結構和用途。 5.掌握電力電纜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教學內(nèi)容:

4—1 供電知識:配電線路的一般知識、用電設備的工作制及計算負荷的概念、接電流選擇導線和電纜的截面、熔斷器的選擇、繼電保護常識

4—2 電器照明及戶內(nèi)線路:電光源及其選用、常用照明電器及其作用、線路施工識圖、護套線施工工藝與技術要求、穿管配線施工工藝與技術要求、線路質(zhì)量檢查

4—3 架空配電線路:電桿的安裝、橫擔的組裝、導線的安裝 4—4 電纜線路:電纜的結構和型號、電纜的類型和用途、電纜的敷設、電纜的連接、線路的驗收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6】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新形勢,加快數(shù)控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全面育人,打好基礎,熟練技能,使學生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業(yè)型勞動者。培養(yǎng)能夠勝任數(shù)控技術應用方面工作的技術人員。在總結數(shù)控技術應用專業(yè)特點和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制定本數(shù)控技術應用專業(yè)《電工基礎》教學計劃。

一、課程性質(zhì)與任務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電類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電子信息類、電氣電力類等專業(yè)必備的電工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分析和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一般電工問題的能力,具備學習后續(xù)電類專業(yè)技能課程的能力;對學生進行職業(yè)意識培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職業(yè)能力,增強學生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為學生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課程教學目標

使學生會觀察、分析與解釋電的基本現(xiàn)象,理解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會使用常用電工工具與儀器儀表;能識別與檢測常用電工元件;能處理電工技術實驗與實訓中的簡單故障;掌握電工技能實訓的安全操作規(guī)范。

結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了解電工技術的認知方法,培養(yǎng)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參加電工實踐活動,培養(yǎng)運用電工技術知識和工程應用方法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相關實際電工問題的能力;強化安全生產(chǎn)、節(jié)能環(huán)保和產(chǎn)品質(zhì)量等職業(yè)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yè)道德。

三、教學內(nèi)容結構

教學內(nèi)容由基礎模塊和選學模塊兩部分組成。

1.基礎模塊是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nèi)容和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教學時數(shù)為54學時。

2.選學模塊是適應不同專業(yè)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學校的差異,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選學內(nèi)容,選定后即為該專業(yè)的必修內(nèi)容,教學時數(shù)不少于10學時。

3.課程總學時數(shù)不少于72學時。

四、教學目標

1.掌握電工、電子線路的基礎知識。

2.掌握電子設備、電子產(chǎn)品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識。

3.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電工、電子儀器、儀表的能力。

4.具有閱讀電子整機線路和工藝文件的初步能力。

5.具有電工、電子產(chǎn)品生產(chǎn)工藝管理的初步能力。

6.具有電工、電子設備、電子產(chǎn)品裝配、調(diào)試、檢測、銷售與維修的技能;

7.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較復雜的電子設備的能力。

8.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一般電工設備的能力。

五、教學內(nèi)容設置和要求

根據(jù)數(shù)控專業(yè)的特點,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修訂與刪減,數(shù)控專業(yè)的學生以學習數(shù)控技術為主,根據(jù)其需要現(xiàn)制定學習內(nèi)容如下:

1.直流電路:正確理解直流電路中關于電路、電壓、電流、電動勢、電阻、電能、電功率等的基本概念,能熟練運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電路的計算,了解復雜電路的分析方法。

2 .單相正弦交流電:了解表征正弦交流電的各個物理量;掌握正弦交流電的三種表示方法;掌握純電阻電路中電壓電流的大小相位關系,簡單了解電容器和電感的功能和一般應用。

3.三相交流電:了解三相交流電的產(chǎn)生和輸電方式;掌握星型連接和三角形連接線電壓、線電流、相電壓、相電流之間的關系。

4.安全用電:安全是第一要素,該點要結合電子專業(yè)的實際著重講解。讓學生了解生產(chǎn)生活中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7】

農(nóng)民工電工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標及任務

1、通過培訓讓參訓學員掌握簡單電路基礎知識、安全用電常識、電工操作規(guī)范。

2、學會使用常用工具、驗電筆、萬用表、兆歐表等。

3、掌握觸電急救方法、帶電操作方法、導線連接方法、導線選擇方法、電路器件選擇方法、線槽布線方法等。

4、學會安裝家用照明電路;學會樓房水、電線路的改裝方法;學會兩只雙聯(lián)開關控制一盞燈實用電路的安裝(或改裝)方法。

5、學會三相電動機單向、雙向運轉(zhuǎn)控制電路的安裝方法。

6、掌握家用電器的使用維護常識。

7、學會選擇、安裝家用光伏放電系統(tǒng);掌握太陽能路燈的安裝方法。

8、學員通過培訓認真掌握電工實用技能,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尋找自己的立足之地,就會實現(xiàn)自己致富的夢想。

二、培訓時間及地點

培訓時間:2018年5月7日—2018年5月21日 培訓地點:寧縣職專

三、培訓內(nèi)容

1、電路基礎知識。

2、安全用電常識、電工操作規(guī)范、觸電現(xiàn)場急救方法。

3、常用工具、儀表使用方法。

4、電工基本操作技能訓練。

5、照明電路中導線、器件選擇、照明電路的安裝方法。

6、樓房水、電線路的改裝要求與方法。

7、三相電動機簡單控制電路原理與安裝。

8、家用電器設備使用與維護常識。

9、家用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組成與安裝方法。

10、教師、學員交流,解答學員疑難問題。

四、保障措施

1、電工理論課、實踐課專業(yè)教師。

2、教室1間、電工實訓室2個。

3、實訓工具、儀器、設備、材料滿足供給。

***局 2018年5月3日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8】

一、入門篇(電路入門,電磁入門)

電路入門部分

1、對電路基本概念、電路的基本組成、電路模型及電路組成部分中間環(huán)節(jié)基本概念進行了解(1~5課時)

2、掌握電路組成部分中間環(huán)節(jié)各個物理量的實質(zhì)含義與符號以及中間環(huán)節(jié)的各個物理量的求解(6~11課時)

3、掌握電壓和電流的參考方向以及真實方向的判斷;掌握電路中基本物理量的參考方向與實際方向的求解(12、13課時)

4、掌握歐姆定律的應用及電源三種電路的工作特征(14~16課時)

5、了解理想電路電器元件的基本概念及作用(17課時)

6、了解電阻元件的基本含義和特性;掌握電阻元件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混聯(lián)電路的基本概念及實際應用和求解(18—28課時)

7、了解電容元件的基本含義和特性及電容中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掌握電容元件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的基本概念及實際應用和求解(29~35課時)

8、了解電感元件的基本含義和特性;掌握電感元件的功能和實際應用(36~40課時)

總結:掌握電工基礎的電路組成基礎知識,電路中間環(huán)節(jié)各個物理量的求解與應用,歐姆定律的運用,電源電路,電路中電器元件的應用于與電器元件物理的求解??梢酝瓿蓪θ粘:唵坞娐返脑O計以及電器元件的選型,熟悉各種簡單電路及電器元件在電路中的功效,為后面學習復雜電路打基礎。

電磁入門部分

1、磁場作用與應用的基本介紹;熟悉磁體與磁感應線基本感念與性質(zhì)(133~137課時)

2、磁場中基本物理量的介紹(138~139課時)

3、電磁感應現(xiàn)象、特點以及電磁感應的應用介紹(140~144課時)

4、感應電動勢的基本性質(zhì)及其求解與應用介紹(146~152課時)

5、感應電流基本性質(zhì)特征及其應用求解介紹(153~157課時)

6、自感的基本性質(zhì)特征與日常應用,及其各個物理的求解(158~173課時)

7、互感的基本知識及其應用的介紹(174~180課時)

總結:從磁場到電,從電到磁場介紹并了解磁的基本性質(zhì);學習后需要能夠自己獨立運用安培定則,感應電動勢的右手定則,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去靈活分析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以及一些電磁感應現(xiàn)象。

學習建議:因電工基礎入門涉及的電器設備與元件不多,所以在學習電工基礎的過程中建議需要有一個直流的電源,導線,電阻,電容,線圈,磁體??梢酝ㄟ^自己操作一些簡單試驗演示來加深對電路,電路中的各個物理量,磁場,感應電動勢、電流,電磁感應的自感和互感的理解。

二、中級篇

電路中級部分

1、電壓源、恒壓源與電流源、恒流源的基本知識介紹(41~44)

2、電壓源與恒流源的等效變換及電流源與恒壓源的等效變換的基本內(nèi)容介紹;等效變換的求解介紹(45~52課時)

3、基爾霍夫定律所涉及的基本術語介紹,基爾霍夫的電流定律原理與運用的介紹;基爾霍夫的電壓定律原理與運用的介紹(43~60課時;61~64課時)

4、電阻星形連接與三角形連接的等換介紹及其等換后電阻的求解方法介紹(65~76課時)

5、支路電流法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應用的介紹;網(wǎng)孔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應用的介紹;節(jié)點電位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應用的介紹(77~88課時;89~100課時;101~110課時)

6、疊加原理的基本原理介紹及其在電路中分析計算應用介紹;戴維南定理的基本原理介紹及其在電路中分析計算運用的介紹(111~120課時;121~128課時)

7、介紹四種理想受控源電路模型及對受控源電路的分析;非線性電阻及其在電路中各個物理量求解的介紹;受控源與非線性電阻的求解介紹。(129~132課時)

總結:學習完后需要掌握電壓源與恒流源的等效變換及電流源與恒壓源,熟悉和運用基爾霍夫的電壓定律與電流定律,需要掌握電阻星形連接與三角形連接的等效變換的計算,掌握支路電流法、網(wǎng)孔法、節(jié)點電位法以及疊加原理與戴維南定理分析求解電路中的各個物理量,了解四種理想受控源電路模型,掌握受控源與非線性電阻電路中的各個物理的求解。

學習建議:在分析和求解復雜電路時,應當要熟悉和理解基爾霍夫的電壓定律與電流定律,疊加原理與戴維南定理以及支路電流法、網(wǎng)孔法、節(jié)點電位法,并懂得如何去運用這些方法與定律;基爾霍夫的電壓定律與電流定律對分析電磁部分很有幫助。

電磁中級部分

1、在變壓器中,互感線圈同名端判定及接線方式對變壓器影響的分析的介紹;互感線圈的基本含義與符號的介紹;如何判定線圈的同名端的介紹;以及多線圈組合的同名端判定及楞次定律應用的介紹(181~185課時;186~188課時;189~191課時)

2、同名端的測定方法介紹(192~195課時)

3、具有互感的線圈的串聯(lián)的連接方式及電感求解的介紹(196~201課時)

4、物質(zhì)的磁性介紹;磁性材料的磁性能介紹(202~206課時;207~212課時)

總結:學完這個內(nèi)容后,需要掌握互感線圈的同名端判定,互感線圈在變壓器中的應用以及不過的接線方式所產(chǎn)生的結果分析;掌握多線圈組合的同名端判定與楞次定律的運用。

能否學好這部分決定了我們今后是否熟練的運用電磁來解決實際問。

三、高級篇

電路高級部分

1、正弦交流電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介紹(261~271課時)

2、正弦交流電的相量表示的介紹;相量的復數(shù)運算介紹(272~278課時;279~282課時)

3、電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及物理量求解介紹(283~288課時)

4、電阻元件、電感元件與電容元件的介紹,三種元件的各自交流電路中電流、電壓與功率的關系分析與求解介紹(289~312課時)

5、r、l、c串聯(lián)交流電路介紹以及其中的各個物物理的分析求解;阻抗串聯(lián)的介紹(313~331課時)

6、r、l、c串并聯(lián)交流電路介紹以及其中的各個物物理的分析求解;阻抗的串并聯(lián)的介紹;復雜的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與計算(332~347課時;348~351課時)

7、諧振、串聯(lián)諧振、并聯(lián)諧振的介紹;串聯(lián)諧振與并聯(lián)諧振中的各個物理的分析與求解及對實際工作應用的影響(352~368課時)

8、正弦交流電路的功率、功率因素以及功率與功率因素的關系的介紹(369~380課時)

9、三相對稱正弦交流電源及其星形、三角形聯(lián)接的介紹;三相負載、三相負載的星形聯(lián)接、負載三角形聯(lián)接、三相功率以及電路中各個物理的分析求解的介紹(381~397課時;398~430課時)

10、電路的動態(tài)過程,換路定律,初始值得計算的介紹(431~446課時)

11、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rc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rc電路的全響應的介紹;一階線性電路暫態(tài)分析的三要素法介紹;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L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L電路的全響應的介紹(447~458課時;459~468課時;469~498課時)

總結:學習完這些內(nèi)容后,需要能夠掌握正弦交流電的各個物理量的特征及運輸公式;掌握電阻元件、電感元件與電容元件這三種元件對的電路以及組合成的復雜的電路后電路中各個物理量的求解;掌握電路的暫態(tài)過程的分析與求解。本章涉及的計算公式比較多,原理性很強,然而這部分內(nèi)容對學習好變壓器和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有很大的幫助。掌握電路的暫態(tài)過程的各種特征,可以幫助我們利用它來防止電氣設備遭受破壞。

電磁的高級部分

1、磁路的及交流磁路的介紹;磁路的基本定律、分析計算的介紹(213~216課時;217~227課時)

2、交流鐵心線圈,功率損耗,電磁鐵的介紹(228~248課時)

3、變壓器及特殊變壓器的介紹(249~260課時)

總結:學習完這些內(nèi)容后,需要能夠獨立分析磁路與交流磁路各個物理量以及各個物理量的計算;懂得電磁的運用以及電磁出現(xiàn)故障如何分析;掌握電磁在電磁鐵與變壓器中的運用。學習好這部分內(nèi)容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工業(yè)用電時,控制電路部分帶有電磁的電器設備出現(xiàn)了什么故障。

大部分學習電工基礎的人來說,可能都會關心一個這樣的問題,電工基礎大部分都是理論的基礎知識,我學習完后能夠用這些知識解決什么實際問題?我學習完后能夠做什么工作?能夠賺多少錢一個月?

電工基礎是每一個中級電工必須掌握的知識,所以大家學習完這邊部分內(nèi)容去考一個中級電工證。然后,就可以在找工作的時候,可以找這方面的工作,比如說電力系統(tǒng)中電器設備的維護與調(diào)試,電氣設備故障的分析與診斷,家電安裝與線路設計等。當然要能夠很好的勝任這些工作,不能單單只懂電工基礎的知識。和電工基礎相關的一些知識大家也要學習,比如說特種設備安裝與調(diào)試,供配電,各種低壓電器設備與高壓電器設備等,大家也需要掌握。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熱門14篇)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幼兒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都需要提前尋找一些資料。資料一般指生產(chǎn)、生活中閱讀,學習,參考必需的東西。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既然如此,你知道我們的幼師資料有哪些內(nèi)容?。啃【幀F(xiàn)在推薦你閱讀一下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熱門14篇),歡迎你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1

一、基本情況分析:

二個班共有學生135人,其中一班65人,二班70人,通過上期期末統(tǒng)考成績和上課情況來作大致評估,每班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較多,兩級分化較突出。上課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指導思想:

本教材是經(jīng)教育部直接領導由課程標準研究小組反復的研討而完成的,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就要求教師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就要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yǎng)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lián)系的教學,不要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從而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教學內(nèi)容安排:

本學期的教學內(nèi)容為11—17章。

四、教改措施:

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yǎng)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lián)系的教學,將學習內(nèi)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lián)系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

五、具體措施: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A、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科學探究。

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有目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體驗到學科學的樂趣,了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chuàng)新的意識。

B、使學生養(yǎng)成對所做工作進行評估的好習慣。

C、重視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

在現(xiàn)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nèi)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zhì)的形成。

2、幫助學生盡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

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復制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3、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lián)系。

A、以多種方式向?qū)W生提供廣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學與生活、社會有著極為深密和廣泛的聯(lián)系,困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本地實際,進取學生常見的事例,盡可能采作圖片、投影、錄像、光盤、CAI課件進行教學。

B、在閱讀理解,收集信息,觀察記錄作為課后作業(yè)的一部分。

C、盡可能讓學生得用身過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讓物理貼近生活,讓學生用物理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2

2012年度職工培訓計劃

編制:

審批:

勝利油建

2012年3月20日

電工培訓教學計劃

本課程是培訓電工類電工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主要內(nèi)容包括電工基礎知識、電工基本操作技能、電氣設備的使用與維護、變配電所知識以及安全文明生產(chǎn)知識。

一、課程任務

本課程的任務是培訓勞動預備制電工專業(yè)初級電工的基本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掌握初級電工技術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作業(yè)技術,達到初級電工水平。

二、課程要求

(1)獲得必要的初級電工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

(2)了解一些常用電氣設備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3)能看懂一般簡單的電氣圖。

(4)掌握一般的內(nèi)外線電工工藝。

(5)了解變、配電所一般的維護和操作知識。

(6)掌握安全用電常識,并能正確使用一般電氣設備。

三、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

本課程作為初級電工的培訓課程,其培訓對象是外線電工。因此,本培訓教材特點是注重實用電工技術,突出技能訓練。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在進行技能訓練的同時,強調(diào)素質(zhì)訓練,使學員在“掌握一技之長”的基礎上,達到“觸類旁通”。在教學過程中應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和直觀性原則,完成規(guī)定的實踐項目,并充分利用課件、

模型等教具或現(xiàn)場參觀方式進行教學,注意培養(yǎng)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于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相應地,在教學中應努力體現(xiàn)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配合及同意,使學員緊密結合實物和現(xiàn)場作業(yè)進行學習。根據(jù)辦學條件及學情分析,本計劃對課本及課時安排做出適當取舍,幅度控制在15%以內(nèi)。 第一章 電工基本知識

課程要求:

1、了解電工識圖基本知識。

2、熟悉常用電工材料。

3、掌握電工常用測量儀表、工具和防護用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內(nèi)容:

1、1—1 電工識圖

2、1—2 電工材料:常用電工材料、銅、鋁導線的特點及使用、常用線管

3、1—3 電工工具:電工常用工具、電工常用防護工具、其他專用工具、電氣安全用具的使用與維護

4、1—4 常用電工測量儀表:電流表與電壓表、鉗形表、兆歐表、電能表、功率表、萬用表

第二章 電工基本操作技能

課程要求: 1.掌握電工基本操作技術(如:導線的剖削、連接、壓接和焊接等)。 2.熟悉鉗工和焊工基本操作知識與技能。

教學內(nèi)容: 2—1 電工基本操作技術:導線的剖削、導線的連接、焊接 2—2 鉗工基本操作知識:常用量具、劃線與沖眼鋸割、鑿削、挫削、鉆孔、攻絲和套絲、校正和彎曲 2—3 焊工基本操作知識:手工電弧焊、烙鐵釬焊、火焰釬焊

第三章 電氣設備

課程要求:

1.了解變壓器的種類和用途。 2.理解電力變壓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及其應用范圍。 3.了解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應用范圍及特點。 4.了解交流異步電動機的種類及其主要用途。 5.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6.掌握交流異步電動機的操作和保護方法。 7.了解雙速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及其接線和控制方法。 8.了解其他常用高、低壓電氣設備。

教學內(nèi)容: 3—1 變壓器:變壓器的用途與種類、變壓器的基本結構、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儀用互感器、電焊變壓器 3—2 異步電動機:異步電動機的分類及用途、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的工作特性、異步電動機的額定參數(shù)、異步電動機的保護、異步電動機的啟動、 制動控制、雙速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與控制線路 3—3 常用高、低壓電氣設備:常用低壓電器、常用高壓電器、幾種主要電器設備的正確操作

第四章 配電線路

課程要求:

1.了解一般供電知識以及繼電保護常識。 2.掌握電力電纜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3.掌握架空線路架設的基本方法、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4.了解電力電纜的類型、結構和用途。 5.掌握電力電纜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教學內(nèi)容: 4—1 供電知識:配電線路的一般知識、用電設備的工作制及計算負荷的概念、接電流選擇導線和電纜的截面、熔斷器的選擇、繼電保護常識 4—2 電器照明及戶內(nèi)線路:電光源及其選用、常用照明電器及其作用、線路施工識圖、護套線施工工藝與技術要求、穿管配線施工工藝與技術要求、線路質(zhì)量檢查 4—3 架空配電線路:電桿的安裝、橫擔的組裝、導線的安裝 4—4 電纜線路:電纜的結構和型號、電纜的類型和用途、電纜的敷設、電纜的連接、線路的驗收

第五章 變、配電所

課程要求:篇二:電工培訓教學計劃

電工培訓教學計劃

本課程是培訓電工類電工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主要內(nèi)容包括電工基礎知識、電工基本操作技能、電氣設備的使用與維護、變配電所知識以及安全文明生產(chǎn)知識。

一、課程任務

本課程的任務是培訓勞動預備制電工專業(yè)初級電工的基本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掌握初級電工技術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作業(yè)技術,達到初級電工水平。

二、課程要求

(1)獲得必要的初級電工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

(2)了解一些常用電氣設備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3)能看懂一般簡單的電氣圖。

(4)掌握一般的內(nèi)外線電工工藝。

(5)了解變、配電所一般的維護和操作知識。

(6)掌握安全用電常識,并能正確使用一般電氣設備。

三、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

本課程作為初級電工的培訓課程,其培訓對象是農(nóng)民工。因此,本培訓教材既不同于技校教材,又不同于等級培訓教材。其特點是注重實用電工技術,突出技能訓練。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在進行技能訓練的同時,強調(diào)素質(zhì)訓練,使學員在“掌握一技之長”的基礎上,達到“觸類旁通”。在教學過程中應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和直觀性原則,完成規(guī)定的實踐項目,并充分利用課件、模型等教具或現(xiàn)場參觀方式進行教學,注意培養(yǎng)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于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相應地,在教學中應努力體現(xiàn)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配合及同意,使學員緊密結合實物和現(xiàn)場作業(yè)進行學習。根據(jù)辦學條件及學情分

析,本計劃對課本及課時安排做出適當取舍,幅度控制在15%以內(nèi)。

第一章 電工基本知識

課程要求:

1、了解電工識圖基本知識。

2、熟悉常用電工材料。

3、掌握電工常用測量儀表、工具和防護用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內(nèi)容:

1、1—1 電工識圖

2、1—2 電工材料:常用電工材料、銅、鋁導線的特點及使用、常用線管

3、1—3 電工工具:電工常用工具、電工常用防護工具、

其他專用工具、電氣安全用具的使用與維護

4、1—4 常用電工測量儀表:電流表與電壓表、鉗形表、

兆歐表、電能表、功率表、萬用表

第二章 電工基本操作技能

課程要求: 1.掌握電工基本操作技術(如:導線的剖削、連接、壓接和焊接等)。 2.熟悉鉗工和焊工基本操作知識與技能。

教學內(nèi)容:

2—1 電工基本操作技術:導線的剖削、導線的連接、焊接 2—2 鉗工基本操作知識:常用量具、劃線與沖眼鋸割、鑿削、

挫削、鉆孔、攻絲和套絲、校正和彎曲 2—3 焊工基本操作知識:手工電弧焊、烙鐵釬焊、火焰釬焊

第三章 電氣設備 課程要求:

1.了解變壓器的種類和用途。 2.理解電力變壓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及其應用范圍。 3.了解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應用范圍及特點。 4.了解交流異步電動機的種類及其主要用途。 5.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6.掌握交流異步電動機的操作和保護方法。 7.了解雙速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及其接線和控制方法。

教學內(nèi)容:

3—1 變壓器:變壓器的用途與種類、變壓器的基本結構、

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儀用互感器、電焊變壓器 3—2 異步電動機:異步電動機的分類及用途、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的工作特性、異步電動機的額定參數(shù)、異步電動機的保護、異步電動機的啟動、制動控制、雙速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與控制線路 3—3 常用高、低壓電氣設備:常用低壓電器、常用高壓電器、

幾種主要電器設備的正確操作

第四章 配電線路 課程要求:

1.了解一般供電知識以及繼電保護常識。 2.掌握電力電纜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3.掌握架空線路架設的基本方法、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4.了解電力電纜的類型、結構和用途。 5.掌握電力電纜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教學內(nèi)容: 4—1 供電知識:配電線路的一般知識、用電設備的工作制及計算負荷的概念、接電流選擇導線和電纜的截面、熔斷器的選擇、繼電保護常識 4—2 電器照明及戶內(nèi)線路:電光源及其選用、常用照明電器及其作用、線路施工識圖、護套線施工工藝與技術要求、穿管配線施工工藝與技術要求、線路質(zhì)量檢查 4—3 架空配電線路:電桿的安裝、橫擔的組裝、導線的安裝 4—4 電纜線路:電纜的結構和型號、電纜的類型和用途、電纜的敷設、電纜的連接、線路的驗收

第五章 變、配電所

課程要求:

1、能夠識讀、配電多的平面布置圖、一次接線圖和簡單的二次接線圖。

2、掌握變、配電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正常情況下的停、送點操作方法

3、了解各種繼電器保護的功能

4、掌握常用配電裝置(包括電力變壓器)的運行維護知識。

5、熟悉變、配點所常見故障的批按段、檢查和處理方法。

6、了解變、配電所停電事故的處理方法

教學內(nèi)容: 5—1 變、配電所識圖:變電多的類型、工廠變電所、企業(yè)變配電所的電器主接線圖、變、配點所一次接線圖識圖、變、配電所平面布置圖識圖、變、配所簡單二次電路圖識圖 5—2變、配電所維護與操作知識:變、配電所的值班制度和值班員職責、變、配電多的送電和停電操作、變電所鼓掌的判斷、檢查及處理、電容器屏熔斷器的

更換、電容器組在運行中的操作和放電操作、配電裝置的運行維護、電力變壓器的運行維護

5—3變、配電所停電事故處理:發(fā)生停電事故的處理方法、查找事故原因及排除故障、恢復送點及善后處理

第六章 安全生產(chǎn) 課程要求:

1.掌握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 2.了解觸電形式和觸電傷害,以及觸電事故的原因和預防措施。 3.掌握觸電急救方法(包括人工呼吸法)和電氣火災的撲救方法。 4.掌握安全文明生產(chǎn)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教學內(nèi)容: 6—1 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裝設臨時線路的安全措施、電氣設備使用安全規(guī)程、車間電氣安全技術規(guī)程、鉗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 6—2 觸電急救知識:觸電和觸電傷害、觸電形式、觸電事故的原因和預防措施、觸電急救

6—3 電氣火災的預防和撲救:電氣設備的防火措施、電氣設備的滅火規(guī)則、火災中的觸電危險和斷電、帶電滅火的注意事項、充油電氣設備的火災撲救 6—4 安全文明生產(chǎn):正確執(zhí)行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做好值班記錄篇三:維修電工培訓課程教學計劃

維修電工培訓課程教學計劃

本課程內(nèi)容分理論教學(應知的知識)和實訓教學(應會的技能)兩部分 第一部分,理論教學內(nèi)容

第一章;電工與電子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直流電路;教學內(nèi)容 1電路及基本物理量 2歐姆定律 3電阻的連接 4電功及電功率

第二節(jié),磁和電磁 ;教學內(nèi)容 1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 2電磁感應 3自感與互感

第三節(jié);交流電路 ;教學內(nèi)容; 1正弦交流電基本知識 2單相交流電 3三相交流電

第四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晶體管基礎知識 1晶體二極管 ,三極管 2 整流及濾波電路 3穩(wěn)壓電路

第二章 ;電機及其控制電路

第一節(jié) ;變壓器 教學內(nèi)容 1變壓器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第二節(jié) ;電動機 ;教學內(nèi)容 1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構造,工作原理 2單相異步電動機 3直流電機

第三節(jié) ;低壓電器 教學內(nèi)容; 1刀開關,組合開關 2低壓熔斷器

3接觸器, 熱繼電器和時間繼電器 4按鈕和位置開關 5自動空氣開關

第四節(jié) ;電動機的基本控制電路 ;教學內(nèi)容 1電氣控制線路原理圖 2三相電動機的點動控制

3三相電動機自鎖控制和正反轉(zhuǎn)控制

第三章; 儀表 照明 工具 材料

第一節(jié) ;電工儀表 ;教學內(nèi)容 1電壓表.電流表,鉗形表,搖表 2萬用表

3單相及三相電度表

第二節(jié) ;電氣照明 ;教學內(nèi)容

白熾燈和日光燈

高壓水銀燈,高壓鈉燈,碘鎢燈

車間照明

第三節(jié) ;電動工具; 教學內(nèi)容 1低壓試電筆 2手電鉆 3電烙鐵

第四節(jié) ;電工材料 ; 教學內(nèi)容 1絕緣材料 2導電材料

第四章;安全防護技術與電氣設備安裝

第一節(jié) ;接地與漏電保護 ;教學內(nèi)容 1接地保護與接零保護; 2漏電保護原理和應用

第二節(jié) ;觸電與急救;教學內(nèi)容 1電流對人體的作用 2人體觸電的方式 3觸電急救

第三節(jié) ;電氣設備安裝 ;教學內(nèi)容 1配電裝置的安裝 2電動機安裝

3配電裝置低壓電器的選擇 4室內(nèi)配線 5接地裝置

第二部分,實訓教學

一,動力部分; 教學內(nèi)容 1電動機的星-角連接

2控制線路安裝(電動 自鎖 正反轉(zhuǎn)) 3正確使用萬用表,搖表鉗形表等電工工具及儀表 1 學會正確使用萬用表 搖表 鉗形表

基本要求; 2學會交流接觸器,三相電動機的檢查 3熟練按圖連接三相電動機的基本控制線路

二。照明及儀表部分 ;教學內(nèi)容 1用二極管 ,三端穩(wěn)壓管 或橋堆 ,三極管等元件接出串聯(lián)穩(wěn)壓電路 2用開關控制照明燈具的接線

3白熾燈 日光燈的安裝

4單相及三相電度表的安裝及接線 5對1-16平方毫米的導線的識別及實行t接,平接及壓接 基本要求; 1學會識別電阻 電容電感 二極管 ,三極管等原件及萬用表測量 2熟練連接照明燈具的控制線路及排除線路及燈具的常見故障 3熟練識別對1-16平方毫米的導線及對導線進行t接,平接及壓接 4熟練裝接單相電度表及變壓器

三,工具部分;教學內(nèi)容

1手電鉆 試電筆 電烙鐵 萬用表等

四,安全部分;教學內(nèi)容 1觸電急救

2使觸電人脫離電源方法 3人工呼吸 4心臟擠壓法 篇四:電工培訓教學計劃

《電工作業(yè)》 教學計劃

河口區(qū)職業(yè)教育中心

《電工作業(yè)》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安全生產(chǎn)新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增強安全操作的意識,熟練掌握電工作業(yè)的安全技術理論知識與安全操作技能。

二、教學要求

1、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學習。

2、實際操作訓練中,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3、注重職業(yè)道德、安全意識、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

三、教學安排

《電工作業(yè)》課時安排 篇五:初級電工培訓計劃

初級電工培訓計劃

1、課程任務及說明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初級電工工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完畢,培訓對象應能獨立上崗,完成一般電氣線路及常用電氣設備的安裝、維護與操作。

在教學過程中,應以理論教學為基礎,注重加強技能訓練,使培訓對象通過電化教學、直觀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等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掌握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

2、課時分配

課時分配表

總課時數(shù):120課時

3、理論知識部分教學要求及內(nèi)容 職業(yè)道德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知識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是培訓對象具備電氣設備操作人員的基本道德并能遵守職業(yè)守則,了解有關法律法規(guī)知識。 教學內(nèi)容

1、職業(yè)道德基本知識

2、職業(yè)守則

3、相關法律法規(guī)知識 交、直流電路基礎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理解交直流電路有關物理量的定義;掌握歐姆定律、基

爾霍夫定律及其應用;會用電阻的串、并聯(lián)知識分析、計算相關電路;明確正弦交流的的三種表示方法。 教學內(nèi)容

1、電路的基本概念。

2、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

3、電阻的串并聯(lián)及其應用。

4、磁場基本知識。

5、交流電的基本概念及三相交流電路。

6、正弦交流電的三種表示方法。 電子技術基礎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半導體二極管、三極管、晶閘管的結構、工作原理、主要參數(shù)及簡易測試,理解整流電路和穩(wěn)壓電路的工作原理。 教學內(nèi)容

1、半導體二極管

2、半導體三極管

3、晶體管放大電路

4、晶閘管簡介

5、整流電路

6、穩(wěn)壓電路 電工識圖知識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能識別常用電工圖形符號、文字符號及生產(chǎn)機械電氣圖的構成。 教學內(nèi)容

1、常用電氣圖形符號、文字符號。

2、生產(chǎn)機械電氣圖的構成。

3、一般身材機械控制線路圖的讀圖方法。 變壓器知識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了解三相變壓器的結構、中內(nèi)、用途,掌握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及有關計算。 教學內(nèi)容

1、變壓器的種類及用途

2、單相變壓器的基本結構

3、單相變壓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三相變壓器的結構、外特性及效率特性。

5、特種變壓器。 交、直流電動機知識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了解交直流電動機的結構、種類,掌握交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及一般維修技術。 教學內(nèi)容

1、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2、單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3、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分類及使用維護

4、直流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

5、直流電動機的分類及使用場合。 常用電工儀表及工具、量具知識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能夠了解常用電工儀表及工具、量具的結構原理,從而掌握其使用方法。 教學內(nèi)容

1、常用電工儀表的分類、構造、工作原理和符號

2、通用工具、量具的結構、使用和維護 電力拖動與自動控制知識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了解常用低壓電器的結構和動作原理,熟悉并能分析各種電動機基本控制線路及常用生產(chǎn)機械的控制線路的電氣控制原理,掌握這些控制線路故障排除的方法與步驟。 教學內(nèi)容

1、常用低壓電器

2、電動機的基本控制

3、常用生產(chǎn)機械的控制線路 照明、動力線路及接地知識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照明及動力線路的安裝、檢修與維護常識;了解保護接地及保護接零的作用和要求。 教學內(nèi)容

1、照明的分類及照明線路的安裝

2、照明線路及動力線路的檢修維護

3、接地的種類、作用及接地要求。

4、保護接零的作用與要求。

4、操作技能部分教學要求及內(nèi)容 安全生產(chǎn)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能夠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熟知安全用電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 教學內(nèi)容

1、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

2、安全用電知識及規(guī)章制度

3、人工急救。

4、安全防護。 電工常用工具、材料的應用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學會使用電工工具、量具及儀表,并掌握他們他們的維護方法;能夠根據(jù)需要正確選用材料。 教學內(nèi)容

1、電工材料的性能

2、電工工具的使用

3、電工儀表的使用

4、電工材料的選用。

5、登高器具的選擇與使用。 配線與安裝 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各種配線方法的安裝;能夠按圖排制一般復雜程度的主、控線路并能安裝;對各種繼電器能夠校驗、調(diào)整;能夠焊接、測試單相整流穩(wěn)壓電路及放大電路。 教學內(nèi)容

1、導線連接及絕緣恢復

2、動力、照明線路的配線與安裝

3、設備電氣線路的配線與安裝

4、繼電器的校驗與調(diào)整。

5、電子線路的安裝。

培訓班教學計劃

培訓學校教學計劃

舞蹈培訓教學計劃

美術培訓教學計劃

烹飪培訓教學計劃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3

電工培訓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

熟悉電工工種劃分和能力要求,熟悉電工等級技能要求。熟悉電工工作內(nèi)容和工作職責。了解實際生產(chǎn)中新技術的應用和對新技能的要求。熟練使用電工工具,正確使用電工儀表。能夠獨立完成照明線路安裝,能根據(jù)要求或?qū)嶋H情況繪畫出照明平面圖。識別常用低壓電器。

素質(zhì)目標:培養(yǎng)安全生產(chǎn)和規(guī)范操作的習慣。培養(yǎng)安全與質(zhì)量意識加強職業(yè)道德意識。培養(yǎng)團結協(xié)助意識,和踏實認真精神。培養(yǎng)進一步求學求知的欲望。

一、課程任務

本課程的任務是培訓勞動預備制電工專業(yè)初級電工的基本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掌握初級電工技術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作業(yè)技術,達到初級電工水平。

二、課程要求

(1)獲得必要的初級電工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 (2)了解一些常用電氣設備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3)能看懂一般簡單的電氣圖。 (4)掌握一般的內(nèi)外線電工工藝。

(5)了解變、配電所一般的維護和操作知識。 (6)掌握安全用電常識,并能正確使用一般電氣設備。

三、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

本課程作為初級電工的培訓課程,其培訓對象是外線電工。因此,本培訓教材特點是注重實用電工技術,突出技能訓練。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在進行技能訓練的同時,強調(diào)素質(zhì)訓練,使學員在“掌握一技之長”的基礎上,達到“觸類旁通”。在教學過程中應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和直觀性原則,完成規(guī)定的實踐項目,并充分利用課件、

模型等教具或現(xiàn)場參觀方式進行教學,注意培養(yǎng)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于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相應地,在教學中應努力體現(xiàn)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配合及同意,使學員緊密結合實物和現(xiàn)場作業(yè)進行學習。根據(jù)辦學條件及學情分析,本計劃對課本及課時安排做出適當取舍,幅度控制在15%以內(nèi)。 第一章 電工基本知識 課程要求:

1、了解電工識圖基本知識。

2、熟悉常用電工材料。

3、掌握電工常用測量儀表、工具和防護用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內(nèi)容:

1、1—1 電工識圖

2、1—2 電工材料:常用電工材料、銅、鋁導線的特點及使用、常用線管

3、1—3 電工工具:電工常用工具、電工常用防護工具、其他專用工具、電氣安全用具的使用與維護

4、1—4 常用電工測量儀表:電流表與電壓表、鉗形表、兆歐表、電能表、功率表、萬用表

第二章 電工基本操作技能 課程要求:

1.掌握電工基本操作技術(如:導線的剖削、連接、壓接和焊接等)。 2.熟悉鉗工和焊工基本操作知識與技能。 教學內(nèi)容:

2—1 電工基本操作技術:導線的剖削、導線的連接、焊接 2—2 鉗工基本操作知識:常用量具、劃線與沖眼鋸割、鑿削、挫削、鉆孔、攻絲和套絲、校正和彎曲

2—3 焊工基本操作知識:手工電弧焊、烙鐵釬焊、火焰釬焊 第三章 電氣設備 課程要求:

1.了解變壓器的種類和用途。

2.理解電力變壓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及其應用范圍。 3.了解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應用范圍及特點。 4.了解交流異步電動機的種類及其主要用途。 5.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6.掌握交流異步電動機的操作和保護方法。

7.了解雙速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及其接線和控制方法。 8.了解其他常用高、低壓電氣設備。 教學內(nèi)容:

3—1 變壓器:變壓器的用途與種類、變壓器的基本結構、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儀用互感器、電焊變壓器

3—2 異步電動機:異步電動機的分類及用途、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的工作特性、異步電動機的額定參數(shù)、異步電動機的保護、異步電動機的啟動、制動控制、雙速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與控制線路

3—3 常用高、低壓電氣設備:常用低壓電器、常用高壓電器、幾種主要電器設備的正確操作 第四章 配電線路 課程要求:

1.了解一般供電知識以及繼電保護常識。 2.掌握電力電纜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3.掌握架空線路架設的基本方法、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4.了解電力電纜的類型、結構和用途。 5.掌握電力電纜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 教學內(nèi)容:

4—1 供電知識:配電線路的一般知識、用電設備的工作制及計算負荷的概念、接電流選擇導線和電纜的截面、熔斷器的選擇、繼電保護常識

4—2 電器照明及戶內(nèi)線路:電光源及其選用、常用照明電器及其作用、線路施工識圖、護套線施工工藝與技術要求、穿管配線施工工藝與技術要求、線路質(zhì)量檢查

4—3 架空配電線路:電桿的安裝、橫擔的組裝、導線的安裝 4—4 電纜線路:電纜的結構和型號、電纜的類型和用途、電纜的敷設、電纜的連接、線路的驗收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4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非電類相關專業(yè)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它的任務是:使學生具備高素質(zhì)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所必需的電工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技能,提高全面素質(zhì),增強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和繼續(xù)學習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備高素質(zhì)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所必需的電工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技能打下基礎,并注意滲透思想教育,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辨證思維,加強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觀念。

掌握電流、電壓、電動勢、電位、電能、電功率、電阻的概念及相互關系 理解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開路、通路、短路

掌握直流電流、電壓的測量原理和直接測量的方法,了解擴大電流、電壓測量量程的方法

了解萬用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掌握用歐姆表測量電阻的方法,了解測量電阻的其他方法

掌握正弦交流電的周期、頻率、角頻率、瞬時值、最大值、有效值、相位、初相位、相位差的基本概念及相關量之間的關系

能正確分析單一參數(shù)正弦交流電路:純電阻電路、純電感電路、純電容電路 掌握電阻與電感串聯(lián)電路的分析方法,理解功率因數(shù)的概念

掌握交流電流、電壓的測量原理和直接測量的方法,了解單相交流電能的測量方法

掌握三相電源作星形聯(lián)結、三角形聯(lián)結時線電壓、相電壓、線電流及相電流的概念及相互關系

掌握三相對稱負載星形聯(lián)結、三角形聯(lián)結的方法及電流、電壓、功率的相互關系,了解中性線在星形聯(lián)結中的作用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5

本學期《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是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的一門主要專業(yè)課程。此教材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突出能力培養(yǎ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接受知識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知識系統(tǒng)、詳略得當。根據(jù)本學期20xx秋季班電子/機電專業(yè)學生的特點,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11級秋季電子/電機班共9人,其中男生9人,無女生。這其中一人是手臂殘疾,一人智商低,基本是初中畢業(yè),但中學階段學習成績差,這就使他們在學習專業(yè)課上,所表現(xiàn)出的難度和積極主動性較差。但由于是他們的電子專業(yè)主課,對電子課本身的興趣還比較大,喜歡動手操作。

二、教材分析:

從教材看,本學期《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是采用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中等職業(yè)教育規(guī)劃教材編委會主編的通用類教材。

全書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紹了實訓室與安全用電,第二章,直流電路;第三章,電容和電感,第四章對單相正弦交流電路進行了講解;第五章,三相正弦交流電路的的基本知識,第六章,互感,第七章,諧振,第八章非正弦周期波,第九章,磁路,第十章,綜合訓練。

三、教學目標

認識實訓室,實驗臺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項; 掌握安全用電相關知識技能; 掌握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 掌握直流電阻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了解電容和電感的基本知識。 了解單相正弦交流電路及基本物理量。 了解三相正弦交流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四、教學措施

1、 充分發(fā)揮師生在教學中主動性和趣味性。

由于學生基礎差,教材內(nèi)容覆蓋面廣,針對學生的這種現(xiàn)象,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盡用清晰的思路去分析基本電路,從而去掌握復雜電路的知識。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實踐和理論相結合。

為了加強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教學中要通過實踐、舉例、講解、練習來提高他們的興趣。我在給他們授課上盡量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實踐課的增加可以把學生的感官認識加強,適時通過實踐學習,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是我們學習理論的動力,使他們認識到學習好《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的重要性。

3、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由于現(xiàn)在的學生在家中都是獨子或是由父輩把他們帶大,這就使他們在性格上和與人交流上比較偏執(zhí)。由于本學期電工基礎課程在實踐課上對學生要求較大,有很多的實驗要求學生自己來做,老師只是起一個引導的作用。如果上課他們不能很好的聽課在實踐課上就做不出來。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會在課下和學生主動交流,了解他們的對《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這門課學習的的想法,并盡可能的把他們的想法用到實踐課上。

4、從學生自身出發(fā),因材施教。

由于每個學生的自身學習情況不一樣,在學習上就會形成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讓每一位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成就感。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對于個別認知度較好的學生,我會讓他們多做一些課外的實驗以不斷提高他們自身的水平,并在實踐課上單獨留一些時間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電路,碰到問題我在給他們講,以不斷提高他們的成就感。增加興趣,讓他們喜歡上實踐課。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6

一、培訓目標

1.總體目標

培養(yǎng)具有以下條件的人員:掌握電工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夠運用電工基本技能獨立完成電氣元件及電氣設備維修及安裝等工作。

2.理論知識培訓目標

依據(jù)《電工國家職業(yè)標準》中對初級電工的理論知識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電工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各種電器元件的應用及工具的基本使用;熟知行業(yè)規(guī)范等相關知識。

3.操作技能培訓目標

依據(jù)《電工國家職業(yè)標準》中對初級電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過培訓讓學校能夠掌握初級電工的基本能力,以及使用相關儀表測量的能力,并達到獨立上崗操作的水平。

二、教學要求

1、理論知識要求

(1)熱愛本職工作、忠于職守

(2)遵章守紀、安全生產(chǎn)。

(3)尊師愛徒、團結互助。

(4)勤儉節(jié)約、關心企業(yè)。

(5)鉆研技術、勇于創(chuàng)新。

2.電工基礎知識

(1)職業(yè)道德與安全技術

(2)電工與電子基礎知識

(3)電機及其控制線路

(4)儀表、照明、工具、材料

(5)安全防護技術與電氣設備安裝

3. 操作技能要求

(1)動力部分

(2)照明及儀表部分

(3)工具部分

(4)安全部分

三、教學計劃安排

可據(jù)學員人數(shù)及設備工位數(shù)分別采用大班教學或分組教學。

四、教材:

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電工》(初級技能)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7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是學好機電專業(yè)課的必要課程,為了有計劃,有目的的完成本學期的計劃和教學任務,讓學生更好的將電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進一步學習專業(yè)內(nèi)的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如下:

一、課程的性質(zhì)、地位和作用

課程的地位、性質(zhì):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是機電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

課程作用:使學生掌握與機電專業(yè)相關電工電子的知識和基礎技能。

二、課程的特點及教學法

(一)課程特點

1.突出了基本理論、概念、技能;

2.體現(xiàn)機電專業(yè)特色,緊密聯(lián)系實際;

3本課程知識聯(lián)系面寬,涉及較多學科的內(nèi)容,是綜合運用已有知識的學科。

(二)教學法

1.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本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

2.適當?shù)倪\用啟發(fā)、誘導、討論、歸納等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所學課程的理解。

3.根據(jù)本課程邏輯性強,定性分析較多的特點,講清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學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根據(jù)本學科特點廣

泛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復雜問題簡單化,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加深學員對所學課程的理解。

三、教學內(nèi)容

考試綱要求:主要測試考生理解和掌握有關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程度,以及綜合運用這些理論、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范圍和要求

(一)電工基礎

1.直流電路部分

(1)了解電路的基本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電動勢、電位、電功率的概念;

(3)掌握電壓、電流的概念及電壓、電流的參考方向,電功率的計算;

(4)掌握電阻元件與電流的關系,歐姆定律;

(5)了解電容元件、電感元件及其特性、用途及選用;

(6)了解支路、節(jié)點、回路、網(wǎng)孔的定義;

(7)理解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8)了解電壓源和電流源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

(9)掌握電阻串、并聯(lián)的連接方式及電路特點;

(10)掌握混聯(lián)電路的等效電阻、電壓、電流及電功率的計算;

(11)掌握支路電流法,會求解二個網(wǎng)孔電路;

(12)了解疊加原理的內(nèi)容及其適用范圍;

(13)理解戴維南定理,能求解一個或兩個網(wǎng)孔的有源二端網(wǎng)絡的等效電路;

(14)掌握萬用表、直流電流表與電壓表的使用,會正確測量直流電流、直流電壓及電阻。

2.交流電路部分

(1)理解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2)了解正弦量的解析式、波形圖、相量圖及其相互轉(zhuǎn)換(不要求畫波形圖);

(3)掌握R、L、C元件電壓與電流關系,理解感抗、容抗、有功功率、無功功率,掌握其計算;

(4)理解RLC串聯(lián)電路的分析計算,會判斷阻抗性質(zhì);(僅限于理想元件串聯(lián));

(5)了解對稱三相正弦量、相序的概念;

(6)了解三相對稱電源星形、三角形兩種聯(lián)結方式及其特點;

(7)理解中性線的作用;

(8)理解對稱負載作星形、三角形聯(lián)結時的電壓、電流的計算;

(9)了解對稱三相電路的功率計算;

(10)掌握萬用表、交流電流表與電壓表的使用,會正確測量交流電流、交流電壓;

(11)掌握單相功率表的使用,會正確測量有功功率;

(12)掌握單相電度表的使用,會正確測量電能;

(13)會正確裝接日光燈等單相照明電路;

(14)會正確裝接三相負載電路;

(15)了解示波器的使用,會正確觀測電路的波形。

四、教學措施

1、加強實訓的力度,聯(lián)系實際注意多聽、多想、多動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2、注重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3、積極培養(yǎng)學生興趣,以學生的需求為第一位。同時貫穿思想道德建設,建構學生公德意識體系。

五、教學建議

1、教學中應以“行為導向教學法”為指導。以“課題”、“任務”為載體,引導學生學習探究。

2、學生采用小組學習、自主學習等方法,發(fā)揮“大師傅”和“小師傅”的作用,使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獲得知識。

六、考評方法

考評方法應包括兩個方面內(nèi)容:一是過程性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以各個課題中的實訓內(nèi)容為考核依據(jù);二是終結性評價,為理論考核,主要體現(xiàn)為平時考試測試和統(tǒng)一模擬考核。

七、教學進度安排

制定日期: 年月日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8

《電工基礎》是電子與信息技術應用的一門主要專業(yè)課程。此教材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突出能力培養(yǎ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接受知識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知識系統(tǒng)、詳略得當。根據(jù)本學期20xx秋電工班學生的特點,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14秋電工班,班級總人數(shù)為56人,男生40名、女生16名,學生基本是初中畢業(yè),但中學階段學習成績差,這就使他們在學習專業(yè)課上,所表現(xiàn)出的難度和積極主動性較差。但由于是他們的電子專業(yè)主課,通過學習,對電學要有一定的基礎,對課本身的興趣比較大,喜歡動手操作。

二、教材分析:

從教材看,《電工基礎》是采用中等教育出版社,張金華主編的電類專業(yè)通用類教材。此教材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突出能力培養(yǎ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接受知識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二極管及其應用;

2、掌握三極管及放大電路的基礎知識與技能;

3、掌握常用的放大器及其分析、應用;

4、了解數(shù)字電路的基本知識。

5、了解組合邏輯電路的基本知識。

6、了解觸發(fā)器的基本知識。

7、了解時序邏輯電路的基本知識與分析方法。

四、教學措施

1、充分發(fā)揮師生在教學中主動性和趣味性。

由于學生基礎差,教材內(nèi)容覆蓋面廣,針對學生的這種現(xiàn)象,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盡用清晰的思路去分析基本電路,從而去掌握復雜電路的知識。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實踐和理論相結合。

為了加強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教學中要通過實踐、舉例、講解、練習來提高他們的興趣。我在給他們授課上盡量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實踐課的增加可以把學生的感官認識加強,適時通過實踐學習,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是我們學習理論的動力,使他們認識到學習好《電工基礎》的重要性。

3、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由于現(xiàn)在的學生在家中都是獨子或是由爺爺奶奶帶大,這就使他們在性格上和與人交流上比較偏執(zhí)。由于此課程實踐課上對學生要求較大,有很多的實驗要求學生自己來做,老師只是起一個引導的作用。如果上課他們不能很好的聽課在實踐課上就做不出來。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會在課下和學生主動交流,了解他們的對《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這門課學習的的想法,并盡可能的把他們的想法用到實踐課上。

4、從學生自身出發(fā),因材施教。

由于每個學生的自身學習情況不一樣,在學習上就會形成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讓每一位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成就感。在平時的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對于個別認知度較好的學生,我會讓他們多做一些課外的實驗。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9

一、基本情況分析:

二個班共有學生135人,其中一班65人,二班70人,通過上期期末統(tǒng)考成績和上課情況來作大致評估,每班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較多,兩級分化較突出。上課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指導思想:

本教材是經(jīng)教育部直接領導由課程標準研究小組反復的研討而完成的,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就要求教師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就要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yǎng)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lián)系的教學,不要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從而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教學內(nèi)容安排:

本學期的教學內(nèi)容為1117章。

四、教改措施:

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yǎng)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lián)系的教學,將學習內(nèi)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lián)系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

五、具體措施: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A、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科學探究。

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有目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體驗到學科學的樂趣,了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chuàng)新的意識。

B、使學生養(yǎng)成對所做工作進行評估的好習慣。

C、重視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

在現(xiàn)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nèi)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zhì)的形成。

2、幫助學生盡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

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復制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3、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lián)系。

A、以多種方式向?qū)W生提供廣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學與生活、社會有著極為深密和廣泛的聯(lián)系,困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本地實際,進取學生常見的事例,盡可能采作圖片、投影、錄像、光盤、CAI課件進行教學。

B、在閱讀理解,收集信息,觀察記錄作為課后作業(yè)的一部分。

C、盡可能讓學生得用身過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讓物理貼近生活,讓學生用物理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六、課時計劃:

第十一章:6課時

第十二章:6課時

第十三章:6課時

第十四章:5課時

第十五章:6課時

第十六章:6課時

第十七章:5課時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10

一、課程性質(zhì)和任務: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非電類相關專業(yè)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它的任務是:使學生具備高素質(zhì)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所必需的電工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技能,提高全面素質(zhì),增強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和繼續(xù)學習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課程教學目標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

使學生具備高素質(zhì)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所必需的電工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技能打下基礎,并注意滲透思想教育,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辨證思維,加強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觀念。

基本知識教學目標:

電工基礎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能力目標:

1、能閱讀和分析簡單的電路圖

2、初步具備正確使用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能力

3、初步具備安全用電和節(jié)約用電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標:

1、初步具備辨證思維的能力

2、具有熱愛科學、實事求是的學風和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

3、加強職業(yè)道德觀念

三、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

基礎模塊

(一)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了解電路的組成

掌握電流、電壓、電動勢、電位、電能、電功率、電阻的概念及相互關系理解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開路、通路、短路

掌握電阻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的計算,會計算簡單的電阻混聯(lián)電路

掌握直流電流、電壓的測量原理和直接測量的方法,了解擴大電流、電壓測量量程的方法

了解萬用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掌握用歐姆表測量電阻的方法,了解測量電阻的其他方法

理解基爾霍夫定律、能用支路電流法分析計算一般電路

(二)正弦交流電路

掌握正弦交流電的周期、頻率、角頻率、瞬時值、最大值、有效值、相位、初相位、相位差的基本概念及相關量之間的關系

理解正弦交流電的三種表示法:解析法、波形法、矢量法

能正確分析單一參數(shù)正弦交流電路:純電阻電路、純電感電路、純電容電路掌握電阻與電感串聯(lián)電路的分析方法,理解功率因數(shù)的概念

了解電感性負載電路并聯(lián)電容器對改善功率因數(shù)的作用

掌握交流電流、電壓的測量原理和直接測量的'方法,了解單相交流電能的測量方法

(三)三相交流電路

掌握三相電源作星形聯(lián)結、三角形聯(lián)結時線電壓、相電壓、線電流及相電流的概念及相互關系

掌握三相對稱負載星形聯(lián)結、三角形聯(lián)結的方法及電流、電壓、功率的相互關系,了解中性線在星形聯(lián)結中的作用

認識安全用電的重要性,了解電氣設備常用的安全措施

(四)交流電動機

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及轉(zhuǎn)子轉(zhuǎn)動原理

了解單相異步電動機的分類、基本結構和原理實踐性教學模塊

1、練習使用萬用表

2、電壓和電位的測定實驗

3、基爾霍夫定律

4、熒光燈電路的安裝與提高功率因數(shù)的實訓

5、三相負載的星形聯(lián)結實驗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11

一、教學目的

使學生從整體上了解電子商務研究的基本內(nèi)容,認識電子商務的發(fā)展趨勢、電子商務運作的社會環(huán)境和技術環(huán)境,掌握電子商務的基本理論、電子商務信息的收集與整理方法、網(wǎng)絡營銷策略與促銷方法,掌握電子支付的理論與流程、網(wǎng)絡交易安全基本思路與方法、物流基本原理等內(nèi)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當使學生樹立牢固的專業(yè)思想,堅信電子商務代表著未來商務活動的發(fā)展方向,并通過相關實驗培養(yǎng)學生獨立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綜合能力。

1、知道電子商務這門課程的性質(zhì)、地位和存在價值。知道這門學科的研究范圍、學習目的、體系結構、歷史沿革及未來發(fā)展趨勢。

2、理解這門學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掌握各種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

4、學會利用所學的方法、原理、概念、技能實際進行實際操作,處理一些基本的業(yè)務,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特點:

1、本課程以管理視角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完整、系統(tǒng)的電子商務知識體系,體現(xiàn)商務應用,強調(diào)商業(yè)模式分析,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qū)⑵髽I(yè)電子商務模式介紹給用戶,并將用戶需求轉(zhuǎn)化為企業(yè)電子商務模式。

2、強調(diào)案例教學,創(chuàng)新性地運用“五大模式”對電子商務案例進行系統(tǒng)、全面地分析,并將案例分析與討論納入課內(nèi)實踐教學。

3、強調(diào)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業(yè)意識,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電子商務商業(yè)模式,鼓勵學生創(chuàng)業(yè)。

三、教學方式

課堂講授為主,48課時中,講課28學時,實驗16學時,課堂討論2學時,習題2學時,復習機動2學時。

本課程全部采用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動畫、錄像、軟件等資源,讓學生身臨其境,使學生易于接受。

四、課時分配

序號

內(nèi)容

時數(shù)

學時分配

講授

討論

習題

實驗

五、教材

《電子商務》,卞保武主編,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20xx年12月出版。

六、實驗教材

《電子商務技能實訓》,卞保武編著,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20xx年1月出版。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12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新形勢,加快數(shù)控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全面育人,打好基礎,熟練技能,使學生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業(yè)型勞動者。培養(yǎng)能夠勝任數(shù)控技術應用方面工作的技術人員。在總結數(shù)控技術應用專業(yè)特點和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制定本數(shù)控技術應用專業(yè)《電工基礎》教學計劃。

一、課程性質(zhì)與任務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電類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電子信息類、電氣電力類等專業(yè)必備的電工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分析和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一般電工問題的能力,具備學習后續(xù)電類專業(yè)技能課程的能力;對學生進行職業(yè)意識培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職業(yè)能力,增強學生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為學生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課程教學目標

使學生會觀察、分析與解釋電的基本現(xiàn)象,理解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會使用常用電工工具與儀器儀表;能識別與檢測常用電工元件;能處理電工技術實驗與實訓中的簡單故障;掌握電工技能實訓的安全操作規(guī)范。

結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了解電工技術的認知方法,培養(yǎng)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參加電工實踐活動,培養(yǎng)運用電工技術知識和工程應用方法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相關實際電工問題的能力;強化安全生產(chǎn)、節(jié)能環(huán)保和產(chǎn)品質(zhì)量等職業(yè)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yè)道德。

三、教學內(nèi)容結構

教學內(nèi)容由基礎模塊和選學模塊兩部分組成。

1.基礎模塊是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nèi)容和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教學時數(shù)為54學時。

2.選學模塊是適應不同專業(yè)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學校的差異,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選學內(nèi)容,選定后即為該專業(yè)的必修內(nèi)容,教學時數(shù)不少于10學時。

3.課程總學時數(shù)不少于72學時。

四、教學目標

1.掌握電工、電子線路的基礎知識。

2.掌握電子設備、電子產(chǎn)品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識。

3.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電工、電子儀器、儀表的能力。

4.具有閱讀電子整機線路和工藝文件的初步能力。

5.具有電工、電子產(chǎn)品生產(chǎn)工藝管理的初步能力。

6.具有電工、電子設備、電子產(chǎn)品裝配、調(diào)試、檢測、銷售與維修的技能;

7.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較復雜的電子設備的能力。

8.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一般電工設備的能力。

五、教學內(nèi)容設置和要求

根據(jù)數(shù)控專業(yè)的特點,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修訂與刪減,數(shù)控專業(yè)的學生以學習數(shù)控技術為主,根據(jù)其需要現(xiàn)制定學習內(nèi)容如下:

1.直流電路:正確理解直流電路中關于電路、電壓、電流、電動勢、電阻、電能、電功率等的基本概念,能熟練運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電路的計算,了解復雜電路的分析方法。

2 .單相正弦交流電:了解表征正弦交流電的各個物理量;掌握正弦交流電的三種表示方法;掌握純電阻電路中電壓電流的大小相位關系,簡單了解電容器和電感的功能和一般應用。

3.三相交流電:了解三相交流電的產(chǎn)生和輸電方式;掌握星型連接和三角形連接線電壓、線電流、相電壓、相電流之間的關系。

4.安全用電:安全是第一要素,該點要結合電子專業(yè)的實際著重講解。讓學生了解生產(chǎn)生活中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13

一、入門篇(電路入門,電磁入門)

電路入門部分

1、對電路基本概念、電路的基本組成、電路模型及電路組成部分中間環(huán)節(jié)基本概念進行了解(1~5課時)

2、掌握電路組成部分中間環(huán)節(jié)各個物理量的實質(zhì)含義與符號以及中間環(huán)節(jié)的各個物理量的求解(6~11課時)

3、掌握電壓和電流的參考方向以及真實方向的判斷;掌握電路中基本物理量的參考方向與實際方向的求解(12、13課時)

4、掌握歐姆定律的應用及電源三種電路的工作特征(14~16課時)

5、了解理想電路電器元件的基本概念及作用(17課時)

6、了解電阻元件的基本含義和特性;掌握電阻元件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混聯(lián)電路的基本概念及實際應用和求解(18—28課時)

7、了解電容元件的基本含義和特性及電容中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掌握電容元件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的基本概念及實際應用和求解(29~35課時)

8、了解電感元件的基本含義和特性;掌握電感元件的功能和實際應用(36~40課時)

總結:掌握電工基礎的電路組成基礎知識,電路中間環(huán)節(jié)各個物理量的求解與應用,歐姆定律的運用,電源電路,電路中電器元件的應用于與電器元件物理的求解??梢酝瓿蓪θ粘:唵坞娐返脑O計以及電器元件的選型,熟悉各種簡單電路及電器元件在電路中的功效,為后面學習復雜電路打基礎。

電磁入門部分

1、磁場作用與應用的基本介紹;熟悉磁體與磁感應線基本感念與性質(zhì)(133~137課時)

2、磁場中基本物理量的介紹(138~139課時)

3、電磁感應現(xiàn)象、特點以及電磁感應的應用介紹(140~144課時)

4、感應電動勢的基本性質(zhì)及其求解與應用介紹(146~152課時)

5、感應電流基本性質(zhì)特征及其應用求解介紹(153~157課時)

6、自感的基本性質(zhì)特征與日常應用,及其各個物理的求解(158~173課時)

7、互感的基本知識及其應用的介紹(174~180課時)

總結:從磁場到電,從電到磁場介紹并了解磁的基本性質(zhì);學習后需要能夠自己獨立運用安培定則,感應電動勢的右手定則,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去靈活分析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以及一些電磁感應現(xiàn)象。

學習建議:因電工基礎入門涉及的電器設備與元件不多,所以在學習電工基礎的過程中建議需要有一個直流的電源,導線,電阻,電容,線圈,磁體。可以通過自己操作一些簡單試驗演示來加深對電路,電路中的各個物理量,磁場,感應電動勢、電流,電磁感應的自感和互感的理解。

二、中級篇

電路中級部分

1、電壓源、恒壓源與電流源、恒流源的基本知識介紹(41~44)

2、電壓源與恒流源的等效變換及電流源與恒壓源的等效變換的基本內(nèi)容介紹;等效變換的求解介紹(45~52課時)

3、基爾霍夫定律所涉及的基本術語介紹,基爾霍夫的電流定律原理與運用的介紹;基爾霍夫的電壓定律原理與運用的介紹(43~60課時;61~64課時)

4、電阻星形連接與三角形連接的等換介紹及其等換后電阻的求解方法介紹(65~76課時)

5、支路電流法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應用的介紹;網(wǎng)孔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應用的介紹;節(jié)點電位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應用的介紹(77~88課時;89~100課時;101~110課時)

6、疊加原理的基本原理介紹及其在電路中分析計算應用介紹;戴維南定理的基本原理介紹及其在電路中分析計算運用的介紹(111~120課時;121~128課時)

7、介紹四種理想受控源電路模型及對受控源電路的分析;非線性電阻及其在電路中各個物理量求解的介紹;受控源與非線性電阻的求解介紹。(129~132課時)

總結:學習完后需要掌握電壓源與恒流源的等效變換及電流源與恒壓源,熟悉和運用基爾霍夫的電壓定律與電流定律,需要掌握電阻星形連接與三角形連接的等效變換的計算,掌握支路電流法、網(wǎng)孔法、節(jié)點電位法以及疊加原理與戴維南定理分析求解電路中的各個物理量,了解四種理想受控源電路模型,掌握受控源與非線性電阻電路中的各個物理的求解。

學習建議:在分析和求解復雜電路時,應當要熟悉和理解基爾霍夫的電壓定律與電流定律,疊加原理與戴維南定理以及支路電流法、網(wǎng)孔法、節(jié)點電位法,并懂得如何去運用這些方法與定律;基爾霍夫的電壓定律與電流定律對分析電磁部分很有幫助。

電磁中級部分

1、在變壓器中,互感線圈同名端判定及接線方式對變壓器影響的分析的介紹;互感線圈的基本含義與符號的介紹;如何判定線圈的同名端的介紹;以及多線圈組合的同名端判定及楞次定律應用的介紹(181~185課時;186~188課時;189~191課時)

2、同名端的測定方法介紹(192~195課時)

3、具有互感的線圈的串聯(lián)的連接方式及電感求解的介紹(196~201課時)

4、物質(zhì)的磁性介紹;磁性材料的磁性能介紹(202~206課時;207~212課時)

總結:學完這個內(nèi)容后,需要掌握互感線圈的同名端判定,互感線圈在變壓器中的應用以及不過的接線方式所產(chǎn)生的結果分析;掌握多線圈組合的同名端判定與楞次定律的運用。

能否學好這部分決定了我們今后是否熟練的運用電磁來解決實際問。

三、高級篇

電路高級部分

1、正弦交流電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介紹(261~271課時)

2、正弦交流電的相量表示的介紹;相量的復數(shù)運算介紹(272~278課時;279~282課時)

3、電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及物理量求解介紹(283~288課時)

4、電阻元件、電感元件與電容元件的介紹,三種元件的各自交流電路中電流、電壓與功率的關系分析與求解介紹(289~312課時)

5、r、l、c串聯(lián)交流電路介紹以及其中的各個物物理的分析求解;阻抗串聯(lián)的介紹(313~331課時)

6、r、l、c串并聯(lián)交流電路介紹以及其中的各個物物理的分析求解;阻抗的串并聯(lián)的介紹;復雜的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與計算(332~347課時;348~351課時)

7、諧振、串聯(lián)諧振、并聯(lián)諧振的介紹;串聯(lián)諧振與并聯(lián)諧振中的各個物理的分析與求解及對實際工作應用的影響(352~368課時)

8、正弦交流電路的功率、功率因素以及功率與功率因素的關系的介紹(369~380課時)

9、三相對稱正弦交流電源及其星形、三角形聯(lián)接的介紹;三相負載、三相負載的星形聯(lián)接、負載三角形聯(lián)接、三相功率以及電路中各個物理的分析求解的介紹(381~397課時;398~430課時)

10、電路的動態(tài)過程,換路定律,初始值得計算的介紹(431~446課時)

11、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rc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rc電路的全響應的介紹;一階線性電路暫態(tài)分析的三要素法介紹;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L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L電路的全響應的介紹(447~458課時;459~468課時;469~498課時)

總結:學習完這些內(nèi)容后,需要能夠掌握正弦交流電的各個物理量的特征及運輸公式;掌握電阻元件、電感元件與電容元件這三種元件對的電路以及組合成的復雜的電路后電路中各個物理量的求解;掌握電路的暫態(tài)過程的分析與求解。本章涉及的計算公式比較多,原理性很強,然而這部分內(nèi)容對學習好變壓器和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有很大的幫助。掌握電路的暫態(tài)過程的各種特征,可以幫助我們利用它來防止電氣設備遭受破壞。

電磁的高級部分

1、磁路的及交流磁路的介紹;磁路的基本定律、分析計算的介紹(213~216課時;217~227課時)

2、交流鐵心線圈,功率損耗,電磁鐵的介紹(228~248課時)

3、變壓器及特殊變壓器的介紹(249~260課時)

總結:學習完這些內(nèi)容后,需要能夠獨立分析磁路與交流磁路各個物理量以及各個物理量的計算;懂得電磁的運用以及電磁出現(xiàn)故障如何分析;掌握電磁在電磁鐵與變壓器中的運用。學習好這部分內(nèi)容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工業(yè)用電時,控制電路部分帶有電磁的電器設備出現(xiàn)了什么故障。

大部分學習電工基礎的人來說,可能都會關心一個這樣的問題,電工基礎大部分都是理論的基礎知識,我學習完后能夠用這些知識解決什么實際問題?我學習完后能夠做什么工作?能夠賺多少錢一個月?

電工基礎是每一個中級電工必須掌握的知識,所以大家學習完這邊部分內(nèi)容去考一個中級電工證。然后,就可以在找工作的時候,可以找這方面的工作,比如說電力系統(tǒng)中電器設備的維護與調(diào)試,電氣設備故障的分析與診斷,家電安裝與線路設計等。當然要能夠很好的勝任這些工作,不能單單只懂電工基礎的知識。和電工基礎相關的一些知識大家也要學習,比如說特種設備安裝與調(diào)試,供配電,各種低壓電器設備與高壓電器設備等,大家也需要掌握。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 篇14

農(nóng)民工電工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標及任務

1、通過培訓讓參訓學員掌握簡單電路基礎知識、安全用電常識、電工操作規(guī)范。

2、學會使用常用工具、驗電筆、萬用表、兆歐表等。

3、掌握觸電急救方法、帶電操作方法、導線連接方法、導線選擇方法、電路器件選擇方法、線槽布線方法等。

4、學會安裝家用照明電路;學會樓房水、電線路的改裝方法;學會兩只雙聯(lián)開關控制一盞燈實用電路的安裝(或改裝)方法。

5、學會三相電動機單向、雙向運轉(zhuǎn)控制電路的安裝方法。

6、掌握家用電器的使用維護常識。

7、學會選擇、安裝家用光伏放電系統(tǒng);掌握太陽能路燈的安裝方法。

8、學員通過培訓認真掌握電工實用技能,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尋找自己的立足之地,就會實現(xiàn)自己致富的夢想。

二、培訓時間及地點

培訓時間:2018年5月7日—2018年5月21日 培訓地點:寧縣職專

三、培訓內(nèi)容

1、電路基礎知識。

2、安全用電常識、電工操作規(guī)范、觸電現(xiàn)場急救方法。

3、常用工具、儀表使用方法。

4、電工基本操作技能訓練。

5、照明電路中導線、器件選擇、照明電路的安裝方法。

6、樓房水、電線路的改裝要求與方法。

7、三相電動機簡單控制電路原理與安裝。

8、家用電器設備使用與維護常識。

9、家用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組成與安裝方法。

10、教師、學員交流,解答學員疑難問題。

四、保障措施

1、電工理論課、實踐課專業(yè)教師。

2、教室1間、電工實訓室2個。

3、實訓工具、儀器、設備、材料滿足供給。

***局 2018年5月3日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推薦15篇


希望這篇"電工電孑教學計劃"能夠?qū)δ兴鶐椭?,讓您對相關事項有更清晰的理解。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很快就要迎來新的學期了,老師們應該總結經(jīng)驗并開始寫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能夠使新學期的教學更有方向性和目標性。閱讀本文,您將會有許多收獲和驚喜!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1】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是學好機電專業(yè)課的必要課程,為了有計劃,有目的的完成本學期的計劃和教學任務,讓學生更好的將電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進一步學習專業(yè)內(nèi)的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如下:

課程的地位、性質(zhì):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是機電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

課程作用:使學生掌握與機電專業(yè)相關電工電子的知識和基礎技能。

1.突出了基本理論、概念、技能;

2.體現(xiàn)機電專業(yè)特色,緊密聯(lián)系實際;

3本課程知識聯(lián)系面寬,涉及較多學科的內(nèi)容,是綜合運用已有知識的學科。

1.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本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

2.適當?shù)倪\用啟發(fā)、誘導、討論、歸納等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所學課程的理解。

3.根據(jù)本課程邏輯性強,定性分析較多的特點,講清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學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泛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復雜問題簡單化,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加深學員對所學課程的理解。

考試綱要求:主要測試考生理解和掌握有關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程度,以及綜合運用這些理論、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了解電路的基本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電動勢、電位、電功率的概念;

(3)掌握電壓、電流的概念及電壓、電流的參考方向,電功率的計算;

(4)掌握電阻元件與電流的關系,歐姆定律;

(5)了解電容元件、電感元件及其特性、用途及選用;

(6)了解支路、節(jié)點、回路、網(wǎng)孔的定義;

(7)理解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8)了解電壓源和電流源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

(9)掌握電阻串、并聯(lián)的連接方式及電路特點;

(10)掌握混聯(lián)電路的等效電阻、電壓、電流及電功率的計算;

(11)掌握支路電流法,會求解二個網(wǎng)孔電路;

(12)了解疊加原理的內(nèi)容及其適用范圍;

(13)理解戴維南定理,能求解一個或兩個網(wǎng)孔的有源二端網(wǎng)絡的等效電路;

(14)掌握萬用表、直流電流表與電壓表的使用,會正確測量直流電流、直流電壓及電阻。

(1)理解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2)了解正弦量的解析式、波形圖、相量圖及其相互轉(zhuǎn)換(不要求畫波形圖);

(3)掌握R、L、C元件電壓與電流關系,理解感抗、容抗、有功功率、無功功率,掌握其計算;

(4)理解RLC串聯(lián)電路的分析計算,會判斷阻抗性質(zhì);(僅限于理想元件串聯(lián));

(5)了解對稱三相正弦量、相序的概念;

(6)了解三相對稱電源星形、三角形兩種聯(lián)結方式及其特點;

(7)理解中性線的作用;

(8)理解對稱負載作星形、三角形聯(lián)結時的電壓、電流的計算;

(9)了解對稱三相電路的功率計算;

(10)掌握萬用表、交流電流表與電壓表的使用,會正確測量交流電流、交流電壓;

(11)掌握單相功率表的使用,會正確測量有功功率;

(12)掌握單相電度表的使用,會正確測量電能;

(13)會正確裝接日光燈等單相照明電路;

(14)會正確裝接三相負載電路;

(15)了解示波器的使用,會正確觀測電路的波形。

1、加強實訓的力度,聯(lián)系實際注意多聽、多想、多動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2、注重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3、積極培養(yǎng)學生興趣,以學生的需求為第一位。同時貫穿思想道德建設,建構學生公德意識體系。

1、教學中應以“行為導向教學法”為指導。以“課題”、“任務”為載體,引導學生學習探究。

2、學生采用小組學習、自主學習等方法,發(fā)揮“大師傅”和“小師傅”的作用,使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獲得知識。

考評方法應包括兩個方面內(nèi)容:一是過程性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以各個課題中的實訓內(nèi)容為考核依據(jù);二是終結性評價,為理論考核,主要體現(xiàn)為平時考試測試和統(tǒng)一模擬考核。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2】

本課教學計劃旨在幫助學生全面了解電工基礎知識,建立起相關實踐技能,為日后進一步深造或就業(yè)做好準備。

一、課程目標:

該課程旨在使學生:

1. 掌握基礎電工理論知識和電路分析方法。

2. 熟悉電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3. 學會使用電器,并具有一定的電器維護和故障排查能力。

4. 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和職業(yè)道德意識。

二、課程大綱

第1講:電工基礎概述

1. 電工行業(yè)的基礎知識

2. 電器設備的分類和應用

3. 電器安全和維護

第2講:電路基礎

1. 電路基本元件

2. 電路的基本參數(shù)

3. 阻抗和電容電感

第3講:直流電路分析

1. 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

2. 電壓、電流和電功率分析

3. 電阻定理和耗散功率

第4講:交流電路分析

1. 交流電路基礎知識

2. 正弦波的描述和分析

3. 交流電容和電感

第5講:磁電基礎知識

1. 磁場和磁通量

2. 磁感應強度和磁介質(zhì)

3. 磁通量的漫反射和磁滯現(xiàn)象

第6講:電機基礎知識

1. 電機分類和應用

2. 電機結構和工作原理

3. 電機控制

三、課程信息和教學方式

1. 課程類型:必修課程

2. 學時:

30課時

3. 教學方式:

50%理論講授,50%實踐操作

4. 教材與參考書目:

教材:《電機基礎》

參考書目:《電能計量與智能控制》

四、考核方式

1. 平時表現(xiàn)(出勤率,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占總成績20%。

2. 期末測試(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占總成績80%。

五、實踐項目安排

1. 電器使用和故障排查實踐

2. 電路分析實踐

3. 電機控制實踐

六、教學場所和設備要求

1. 教學場所:電工實驗室。

2. 設備要求:

(1) 基本電工工具:各種電工工具和儀器。(如手工工具、萬用表、電路板、電源等)

(2) 電器:電機、繼電器、交、直流電供電、固態(tài)控制器等設備。

七、教學人員要求

1. 教學人員應具有較強的電氣學理論和實踐技能,有較強的教學能力。

2. 教學人員應具有大學本科或碩士學位,并取得相關證書。

八、結語

本課程是基礎電工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電器、電路分析和電機控制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知識。通過此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更好地理解電氣工程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應用,為學習高級電器、電機控制和電氣自動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3】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第一部分:介紹與目標

1.1 介紹

作為一個電氣工程師,掌握電工基礎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理解了電工基礎,才能夠深入地理解電氣工程的相關內(nèi)容,進而解決電氣工程實際問題。電工基礎課是電氣工程專業(yè)的入門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學習到關于電學、電路、電機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計算方法,為后續(xù)電氣工程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2 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學生應該掌握以下內(nèi)容:

1. 了解電學的基本概念、定律和電學量的計算方法。

2. 理解電路中各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類和基本計算方法,能夠進行一些簡單電路的計算和分析。

3. 理解電機的基本原理、結構和分類,并掌握電機的基本計算方法。

4. 能夠使用電工基本儀器、測量工具和檢修工具,對簡單電路和電機進行檢測和維修。

第二部分:課程設置與教學大綱

2.1 課程設置

本課程分為三個模塊:

模塊一:電學基礎知識

1. 電荷與電場

2. 電勢與電勢差

3. 電場強度與電場線

4. 電流與電阻

5. 電功與電功率

6. 串并聯(lián)電路

模塊二:電路基礎知識

1. 電路元件與符號

2. 電路定律

3. 電路分析方法

4. 交流電的基本知識

模塊三:電機基礎知識

1. 電機的基本原理

2. 直流電機

3. 交流電機

4. 電機的速度、轉(zhuǎn)矩及其計算方法

2.2 教學大綱

本課程教學大綱如下:

第一周

1. 課程介紹,教師與學生互相熟悉

2. 電荷與電場

3. 電勢與電勢差

4. 電場強度與電場線

第二周

1. 電流與電阻

2. 電功與電功率

3. 串并聯(lián)電路

第三周

1. 電路元件與符號

2. 電路定律: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畢奧薩伐爾定律

第四周

1. 電路分析方法:節(jié)點法、支路法

2. 交流電的基本知識:正弦波、有效值、相位差

第五周

1. 電機的基本原理:磁場、電磁感應

2. 直流電機的原理和分類

第六周

1. 交流電機的原理和分類:異步電動機、同步電動機、感應電動機

2. 電機的速度與轉(zhuǎn)矩計算方法

第七周

1. 復習

2. 考試

第三部分:教學方法與評價方式

3.1 教學方法

本課程教學方法包括:

1. 理論課講授:通過教師的講課,讓學生學習到電工基礎相關概念、理論和計算方法。

2. 實驗操作:通過實驗,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電工基礎儀器、測量工具和檢修工具的使用,并學會對簡單電路和電機進行檢測和維修。

3. 課堂互動:教師與學生互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氛圍。

3.2 評價方式

本課程的評價方式包括:

1. 平時成績:包括作業(yè)、課堂表現(xiàn)、實驗操作等。

2. 考試成績:定期進行的課程考試。

3. 其他評價:包括課程紀律、出勤率等。

第四部分:教材與參考書目

4.1 教材

教材

《電工基礎》 楊智敏 編

4.2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電工基礎》 牛琴洲 編

《電工技術與應用》 顧國良 編

《現(xiàn)代電氣技術基礎》 周學好 編

結束語

以上就是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的相關范文,希望可以為教師們提供一些幫助,也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內(nèi)容牢固記在心中,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4】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一、課程概述

本課程是針對電工專業(yè)學生設計的基礎課程,旨在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介紹電力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電路基礎,電氣元件及其使用,電機與驅(qū)動,電力控制以及安全生產(chǎn)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掌握電力系統(tǒng)中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為學生成為合格的電工從業(yè)人員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了解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電路基礎、電氣元件等相關知識;

2.掌握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等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夠獨立設計和調(diào)試簡單電路;

3.熟悉電氣元件的使用方法,能夠正確選擇和使用常見的電氣元件;

4.學習電機的基本原理和分類,能夠正確掌握電機和驅(qū)動的應用;

5.掌握電力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術,能夠獨立進行電力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和調(diào)試;

6.能夠正確理解電力安全生產(chǎn)的重要性,了解電氣安全法律法規(guī),能夠正確操作電力設備并保證安全生產(chǎn)。

三、教學內(nèi)容

1.電力系統(tǒng)概述

1.1 電流、電壓、電阻等基本概念

1.2 電路、電源、負載等基本元件

1.3 三大基礎電路

2.直流電路分析

2.1 基本電路定理

2.2 網(wǎng)絡定理

2.3 小信號等效電路

3.交流電路分析

3.1 交流信號與波形

3.2 交流電路中的基本元件

3.3 交流電路中的頻率響應

4.電氣元件使用

4.1 接線端子

4.2 斷路器

4.3 開關

4.4 電纜

4.5 電容器

5.電機與驅(qū)動

5.1 電機基礎知識

5.2 電機分析與設計

5.3 驅(qū)動原理及調(diào)試

6.電力控制

6.1 控制技術的基礎知識

6.2 控制系統(tǒng)的組成

6.3 PLC程序設計

7.電力安全生產(chǎn)

7.1 安全生產(chǎn)法律法規(guī)

7.2 火災與事故的防范

7.3 電氣安全管理

四、教學方法

1.講授法:講解理論知識,介紹電工領域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案例,突出重點難點,準確傳遞教學信息。

2.實驗教學法:通過開展實驗課程,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技巧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

3.案例教學法:通過實際案例,引導學生探究電工某一實際問題。通過案例的講解和分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原理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課外閱讀和綜合實踐:鼓勵學生通過課外的閱讀和實踐活動,加深對電工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

1.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50%,包括實驗成績、作業(yè)及考勤等。

2.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50%。

六、實驗設計

1.直流電路實驗

1.1 基本電路的組建和測量

1.2 電阻、電容和電感的測量

1.3 網(wǎng)絡定理的測量

2.交流電路實驗

2.1 用示波器測量電壓、電流和相位

2.2 交流電路小信號等效電路實驗

2.3 簡單的交流濾波電路實驗

3.電機驅(qū)動實驗

3.1 電機驅(qū)動的選擇和設計

3.2 電機啟動和控制實驗

3.3 電機調(diào)速實驗

七、教學評價

1.學生反饋評價:學生對本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給出反饋和建議,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

2.教師教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思路。

3.教學效果評價:通過課程考核和實踐成果評價,科學客觀地評估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綜合能力。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5】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掌握電工基礎知識的同時,具備解決實際電工問題的能力。具體目標如下:

1. 掌握電工基礎理論知識,包括電流、電壓、電阻、電功率、電能等;

2. 掌握電路元件和電路圖的基本符號與構成原理;

3. 掌握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的基本特性,能夠進行簡單的電路分析;

4. 熟悉常用電器設備的安裝和維修技術;

5. 具備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理解安全電器的選購和使用;

6. 掌握電工實踐技能,能夠進行簡單的電路布線和維修。

二、教學內(nèi)容

本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電工基礎理論

(1)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與單位

(2)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瞬時功率公式等

(3)電路的基本概念、組成和分類

(4)電路的穩(wěn)態(tài)分析

(5)電能、電功率、效率的概念

2. 電路元件與電路圖

(1)電阻的符號、單位及其特性

(2)電容、電感的符號、單位及其特性

(3)二極管、晶體管、場效應管等電子元件的符號及其基本原理

(4)電路圖的基本符號

(5)電路圖的閱讀與繪制

3. 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

(1)直流電路的基本特性及其穩(wěn)態(tài)分析

(2)交流電路的基本特性及其穩(wěn)態(tài)分析

(3)三相交流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分析方法

4. 電器設備的安裝和維修

(1)電器設備的基本知識

(2)常用電器設備的安裝和維修技術

(3)電氣安全知識及其應用

5. 電工實踐技能

(1)電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2)電路布線和維修技巧

(3)現(xiàn)場電氣安全與操作規(guī)范

三、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演示、實驗和實踐等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演示,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電工理論知識和技能;通過實驗和實踐的方式,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掌握解決電工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要求

1. 學生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主動思索問題;

2. 學生要重視實驗和實踐環(huán)節(jié),通過實踐讓學習更深入、更扎實;

3. 學生要注重課后作業(yè),掌握所學內(nèi)容,提高自學能力;

4. 學生要遵守實驗室和電工實踐操作規(guī)范,注意安全,保護設備。

五、考核方式

本課程的考核分為兩個部分,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理論考核包括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以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實踐考核包括電路實驗和電工實踐考核,以實驗報告和操作成績的形式進行。

六、教材選用

本課程使用教材為《電工基礎與實踐》(第二版),同時結合教師自編教材和案例分析進行教學。

綜上,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電工基礎理論知識、熟悉電路元件和電路圖的基本符號與構成原理、掌握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的基本特性、具備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熟悉常用電器設備的安裝和維修技術和掌握電工實踐技能。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演示、實驗和實踐等。教材采用《電工基礎與實踐》(第二版)與教師自編教材和案例分析相結合,考核方式為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學生要注重實踐環(huán)節(jié),重視課后作業(yè),遵守安全規(guī)范,樹立安全意識,提高學習效果。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6】

農(nóng)民工電工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標及任務

1、通過培訓讓參訓學員掌握簡單電路基礎知識、安全用電常識、電工操作規(guī)范。

2、學會使用常用工具、驗電筆、萬用表、兆歐表等。

3、掌握觸電急救方法、帶電操作方法、導線連接方法、導線選擇方法、電路器件選擇方法、線槽布線方法等。

4、學會安裝家用照明電路;學會樓房水、電線路的改裝方法;學會兩只雙聯(lián)開關控制一盞燈實用電路的安裝(或改裝)方法。

5、學會三相電動機單向、雙向運轉(zhuǎn)控制電路的安裝方法。

6、掌握家用電器的使用維護常識。

7、學會選擇、安裝家用光伏放電系統(tǒng);掌握太陽能路燈的安裝方法。

8、學員通過培訓認真掌握電工實用技能,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尋找自己的立足之地,就會實現(xiàn)自己致富的夢想。

二、培訓時間及地點

培訓時間:2018年5月7日—2018年5月21日 培訓地點:寧縣職專

三、培訓內(nèi)容

1、電路基礎知識。

2、安全用電常識、電工操作規(guī)范、觸電現(xiàn)場急救方法。

3、常用工具、儀表使用方法。

4、電工基本操作技能訓練。

5、照明電路中導線、器件選擇、照明電路的安裝方法。

6、樓房水、電線路的改裝要求與方法。

7、三相電動機簡單控制電路原理與安裝。

8、家用電器設備使用與維護常識。

9、家用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組成與安裝方法。

10、教師、學員交流,解答學員疑難問題。

四、保障措施

1、電工理論課、實踐課專業(yè)教師。

2、教室1間、電工實訓室2個。

3、實訓工具、儀器、設備、材料滿足供給。

***局 2018年5月3日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7】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基本電學概念和理論知識;

2.了解常用電工工具、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

3.熟悉電路符號和電路圖;

4.掌握電路基本分析方法和計算方法;

5.了解電路中常用元件的原理和性質(zhì);

6.掌握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的基本參數(shù)和計算方法;

7.掌握電路中常用的電源、開關、繼電器等元件的原理和應用;

8.了解電流、電壓、功率、磁場等與電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二、教學內(nèi)容:

1.電學概念和理論知識

(1)電荷、電場、電勢和電壓的概念

(2)電流、電阻、電導和電路的概念

(3)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和功率定律

(4)電介質(zhì)、電磁感應和磁場的概念

(5)交流電路和直流電路的概念及其應用

2.常用電工工具、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

(1)萬用表、示波器、電阻箱、鉗形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檢查電路故障和測量電路參數(shù)的方法

3.電路符號和電路圖

(1)電路元件符號的認識和應用

(2)電路圖繪制的基本方法和要點

4.電路基本分析方法和計算方法

(1)串、并聯(lián)電路的分析和計算方法

(2)特殊電路的分析和計算方法

5.常用元件的原理和性質(zhì)

(1)電阻的原理和分類

(2)電容的原理和分類

(3)電感的原理和分類

(4)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功率管等元件的原理和應用

6.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的基本參數(shù)和計算方法

(1)序列等效電路和并列等效電路的計算方法

(2)電阻、電容、電感的參數(shù)計算方法

(3)頻率對電阻、電容、電感的影響

7.電路中常用的電源、開關、繼電器等元件的原理和應用

(1)直流電源、交流電源、電池的原理和應用

(2)開關和繼電器的原理和應用

8.電流、電壓、功率、磁場等與電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電流、電壓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

(2)電功率和功率因數(shù)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3)電磁感應和磁場的概念和應用。

三、教學方法:

1.講授法:通過課堂講授和電子課件的方式,講解電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加深學生對電學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全面掌握電學知識;

2.實驗法: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親身體驗電學知識,了解電路分析和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

3.練習法:通過習題的形式,讓學生鞏固并運用所學電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四、教學重點:

1.電學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的掌握;

2.電路符號和電路圖的熟悉使用;

3.電路基本分析方法和計算方法的掌握。

五、教學難點:

1.電路分析方法和計算方法的掌握;

2.電路中常用元件的原理和性質(zhì)的掌握;

3.電磁感應和磁場的概念和應用的理解。

六、教學評價:

1.實驗報告和實驗成績: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掌握電學知識的同時,檢驗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對實驗原理的理解程度。

2.課堂表現(xiàn)和作業(yè)評定:學生在課堂講解中的表現(xiàn)和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以及參與課堂互動和提問的質(zhì)量也是考核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

七、教學時間安排:

本課程為40學時,按照以下時間安排進行教學:

第一周:電學概念和理論知識(8學時)

第二周:常用電工工具、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8學時)

第三周:電路符號和電路圖(8學時)

第四周:電路基本分析方法和計算方法(8學時)

第五周:常用元件的原理和性質(zhì)(8學時)

第六周: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的基本參數(shù)和計算方法(8學時)

第七周:電路中常用的電源、開關、繼電器等元件的原理和應用(8學時)

八、教學參考書目:

1.《電路分析基礎》(陳華平)

2.《電氣技術基礎》(于浩侖)

3.《電子電路基礎》(朱家寶)

4.《電子技術基礎》(韋玉誠)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8】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一、前言

電力在現(xiàn)代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電工作為電力企業(yè)的從業(yè)人員,需要掌握電力知識,熟練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操作及控制。因此,電工基礎課程對于電工職業(y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本教學計劃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電工基本知識的掌握,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運行原理、安全操作和維修技能,從而能夠適應電力企業(yè)的生產(chǎn)要求。

二、課程概述

本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電工基本知識,包括電力系統(tǒng)基本結構、運行原理、安全操作和維修技能等,課程具體內(nèi)容如下:

1.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和結構

2.電路基本理論

3.電路元件與電源

4.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原理

5.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操作

6.電力系統(tǒng)的維修技能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運行原理、安全操作和維修技能,能夠適應電力企業(yè)的生產(chǎn)要求。

三、教學方法

1.授課法

2.實驗教學

3.案例教學

4.研討式教學

5.課堂互動

四、教學內(nèi)容及要求

1.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和結構

(1) 電力的基本概念

(2) 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

(3) 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方式

要求學生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組成結構和設備要素,了解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方式和工作原理。

2.電路基本理論

(1) 電壓、電流、電阻的概念

(2) 電路的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

(3) 交流電和直流電的特性

要求學生能夠掌握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了解交流電和直流電的特性。

3.電路元件與電源

(1) 電路元件的分類及特性

(2) 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電路的分析

(3) 電源的類型和特性

要求學生能夠了解電路元件的分類及特性,會分析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電路,了解電源的類型和特性。

4.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原理

(1) 電力系統(tǒng)的結構和運行方式

(2) 變壓器的原理和應用

(3) 電機的原理和應用

要求學生能夠了解電力系統(tǒng)的結構和運行方式,掌握變壓器和電機的原理和應用。

5.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操作

(1) 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規(guī)定

(2) 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操作

(3) 事故的應對及處理

要求學生能夠了解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規(guī)定及安全操作,能夠應對事故并進行處理。

6.電力系統(tǒng)的維修技能

(1) 調(diào)試和維護電力設備

(2) 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

(3) 設備的保養(yǎng)及更換

要求學生能夠在電力系統(tǒng)設備的調(diào)試和維護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技能,能夠進行設備故障診斷和維修,掌握設備的保養(yǎng)及更換技能。

五、教學評估與考核

1. 期中考試:占總成績40%

2. 期末考試:占總成績60%

3. 日常檢查、測試等,作為參考

六、教材及參考書目

1.教材:

《電工基礎》(第二版) 人民郵電出版社

2.參考書目:

《電氣技術基礎》(第2版) 蔡志陽,中國電力出版社

《電工基礎實驗指導書》(第二版) 中電電氣信息發(fā)展有限公司

《電力系統(tǒng)分析》(第2版) 約翰.賈伊.格洛弗,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七、總結

電工基礎課程是電工職業(yè)能力的基礎,本教學計劃將對學生的電力系統(tǒng)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進行全面掌握。通過教材學習、實驗、案例教學和研討,學生將具備電力系統(tǒng)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在操作實踐中逐步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和維護技能。該課程將幫助學生以更好的姿態(tài)投入到電力企業(yè)的工作環(huán)境中,更好地適應電力系統(tǒng)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所增加的新要求。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9】

是讓學生掌握電子專業(yè)課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掌握電路的結構工作特點,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電路、磁路及其計算,為學習電子專業(yè)夯實基礎。

全書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紹直流電路的基礎知識,學生應掌握電場、電流、電壓電位。第二章介紹直流電路。讓學生掌握電阻串并聯(lián)、基爾霍夫等定律。第三章介紹電容,必須使學生掌握電容聯(lián)接。第四章介紹磁與電磁,要求學生掌握磁場、磁路定律、電磁感應磁場能。第五章介紹正弦交流電路,要求學生掌握相量、純電阻電容電感電路、RL串并聯(lián)及諧振。第六章介紹符號法,要求學生掌握復數(shù)。第七章介紹三相交流電路和電動機,學生應能分析三相交流電源、三相交流電路計算、電動機。第八章介紹變壓器,學生應能分析變壓器工作原理。第九章介紹非正弦交流電路,學生應能分析非正弦交流電路計算。第十章介紹過渡過程,學生應能分析RCLCRL過渡過程。

《電工技術基礎》本是電子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程,引導學生入門成為關鍵的一步,作為老師應講清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重視課程的學習。今年我所教的是3年級的電3班,這個班雖是畢業(yè)生,但男生多,女生少,他們?nèi)雽W的基礎差,有的學生抱著想學一門技術而來的,對理論課沒有興趣,這就要求學生能用淺顯的道理講解深奧的專業(yè)知識,使學生都能輕松地學習。

1、教師嚴謹治教,緊扣教學環(huán)節(jié),把握重點,突出難點,讓學生盡快入門。

2、采用“積木式”教學方法進行歸納總結,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3、注意課堂藝術,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所授的知識。

4、加強課外輔導,及時批閱作業(yè),注重及時反饋信息。

5、注意學以致用,學用結合,讓學生在“用”中體會到學習《電子技術基礎》課的重要性。

6、本期進行第一輪復習。

7、加強和落實實驗教學,在實驗前劃定學生實驗的內(nèi)容,做好實驗的所需知識的準備,在實驗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實驗后要求學生寫好實驗報告,做到理論與實驗相結合。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10】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電工基礎課是電氣類專業(yè)中的重要課程,主要涉及電工專業(yè)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目標:

1. 掌握電學基本原理,能夠分析電路中的電路參數(shù)和電路性質(zhì)。

2. 熟悉電氣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在電路設計和維護中運用元器件的特性。

3. 掌握電工工具和測試儀器的使用,能夠正確進行電路測量和檢修。

4. 學習電氣圖譜的繪制和解讀,掌握電氣自動化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5. 意識到電氣安全的重要性,具備安全用電知識和安全意識。

二、教學內(nèi)容

1. 電學基礎知識

電場、電勢、電場線、電勢差、電容、電荷、電流、電勢能、電磁感應、電磁波等基本電學概念及其公式和計算方法。

2. 電路分析

基本電路元件的特性和表示、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儲能元件的特性和應用、交流電路分析、濾波器設計等。

3. 電氣元器件及其應用

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三極管、MOS管、可控硅、邏輯門等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及在電子電路中的應用和設計。

4. 電子儀器的使用

萬用表、示波器、函數(shù)信號源、頻譜分析儀、邏輯分析儀、信號發(fā)生器等基本電工工具和測試儀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測量和分析電路的基本技巧。

5. 電氣圖譜

電氣原理圖和電路圖的圖例、符號、注釋和繪制方法,電路圖的分析和設計,電氣自動化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6. 電氣安全

電氣安全相關法規(guī),電器安全知識,電氣事故預防,電器故障檢修等。

三、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1. 理論教學

采用講授、板書、視頻和多媒體課件等多種教學手段,重點講解電學基礎知識、電路分析、電氣元器件、電子儀器使用、電氣圖譜和電氣安全等內(nèi)容,以及與電工實際工作相關的知識點。

2. 實踐教學

采用課堂實驗、仿真實驗、課程設計和實際例題等多種實踐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和理解所學知識,掌握電路分析和電氣測量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實驗技能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教學要求

1. 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認真完成作業(yè)和考試,積極參加實驗和課程設計,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

2. 熟悉和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理解和分析電氣電子方面的問題,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認真學習安全用電知識,具備安全用電的意識和能力,能夠有效預防事故的發(fā)生。

4. 加強實驗練習,掌握電路設計、測量分析和檢修技能,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五、教學評價

本課程的教學評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 學生學習成績,包括平時作業(yè)、實驗成績和課堂發(fā)言等。

2. 教學效果,包括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實驗技能的加強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等。

六、教學進度

本課程的教學進度應根據(jù)各個教學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掌握程度,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計劃和進度。在保證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下,可適當調(diào)整進度或增加教學內(nèi)容,也可適當減少或縮短教學時間,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七、教學材料

1. 《電路原理》(第X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2. 《電路分析與應用》(第X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3. 《電子電路設計》(第X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4. 《電工實驗指導書》(第X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5. 《電氣圖譜與自動控制系統(tǒng)》(第X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八、教學評估

在教學計劃中,教師應根據(jù)課程設置、學生自身情況等多方面原因,制定教學評估計劃。教學評估應重點確定評估的內(nèi)容、方法以及評估時間,形成教學評估報告,為教學改進及教師評優(yōu)提供參考。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11】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第一部分 教學目標

電工基礎課程是電氣工程專業(yè)學生的入門課程,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電工基礎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包括電路分析、電機原理、電器控制等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電氣工程思維、設計和實踐能力。

第二部分 課程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

1. 電路基礎

本節(jié)課程主要包括電路基本定律、電路分析技巧、戴維南定理、諾頓定理等基礎理論及其應用。課程以理論為主,輔之以電路實驗室操作實踐,學生需熟悉電路分析方法和實驗儀器,了解電路基本參數(shù)和函數(shù)求解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和實驗操作

2. 電機原理

本節(jié)課程重點介紹電機的基本原理、結構和工作原理。課程以理論為主,輔之以實踐操作,學生需要了解電機的分類和應用、電機參數(shù)計算方法、電機控制方法等,掌握電機工作的基本原理和運行特性。

教學方法:講授和實驗操作

3. 電器控制

本節(jié)課程介紹基本電器控制原理和應用技術。包括接觸器、繼電器、控制器等電器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應用,介紹PLC、DCS等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和應用場合。學生需要了解電器控制的基本方法、控制回路的設計和實現(xiàn)、故障診斷等內(nèi)容。

教學方法:講授和實驗操作

4. 電氣設備安裝

本節(jié)課程介紹電氣設備安裝的基本要求和技能,包括電氣設備的安裝位置、制定電氣線路圖、電氣設備的接線等內(nèi)容。學生需要了解電氣設備的基本參數(shù)、電氣設備的安裝要求、實踐操作過程的規(guī)范要求等。

教學方法:講授和實驗操作

第三部分 教學評價與考核

1. 考試

課程考試旨在檢驗學生對電工基礎課程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考試內(nèi)容包括電路分析、電機原理、電器控制和電氣設備安裝四個方面的知識??荚囆问桨üP試、實驗操作和口述答辯。

2. 實驗報告和作業(yè)

學生除參加考試外,還需提交課程實驗報告和作業(yè)。實驗報告要求學生深入理解實驗原理,分析實驗過程和實驗數(shù)據(jù),撰寫詳細的實驗報告。作業(yè)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實際問題的解決,考查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部分 教學資源和支持

電工基礎課程需要的教學資源和支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教學軟件:MATLAB、Multisim等電路分析軟件,AutoCAD等繪圖軟件。

2. 教學儀器設備:電路實驗臺、電機實驗臺、電器控制實驗箱等教學儀器設備。

3. 教材和參考書籍:《電機學》等電氣工程專業(yè)教材,《電器控制技術》等專業(yè)參考書籍。

4. 教學實驗室和技術支持:教學實驗室需要有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和實驗室管理員,提供實驗設備的維護和保修服務,解決學生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實踐問題。

以上是電工基礎課程的教學計劃,課程旨在為電氣工程專業(yè)學生提供電工基礎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電氣工程思維、設計和實踐能力。教學方法包括講授和實驗操作,考核形式包括筆試、實驗操作和口述答辯,教學資源和支持包括教學軟件、教學儀器設備、教材和參考書籍、教學實驗室和技術支持等。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12】

電工基礎課教學計劃

一、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一門介紹電氣基本原理和電氣設備及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的課程。本課程將介紹電學基本原理,包括電壓、電流、電阻、電磁場等,同時講解基礎電路的組成,如電阻、電容、電感等。通過學習,學生將掌握電氣設備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包括電動機、控制電路、傳感器等。

二、學習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夠:

1. 掌握基本電學概念和基礎電路的組成;

2. 理解電動機工作原理及其應用領域;

3. 理解控制電路的基礎原理以及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4. 了解電氣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結構;

5. 掌握安全用電常識和防電擊措施。

三、教學內(nèi)容

本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如下:

1. 電學基礎概念

(1)電壓、電流、電阻的基本概念及其關系。

(2)電磁場基礎概念。

2. 基礎電路

(1)串聯(lián)電路。

(2)并聯(lián)電路。

(3)混合電路。

(4)電阻、電容、電感等的基礎原理。

3. 電動機

(1)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和原理。

(2)電動機的種類及其應用。

4. 控制電路

(1)控制電路基礎原理。

(2)繼電器和接觸器的應用。

5. 傳感器

(1)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2)溫度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的應用。

6. 電氣系統(tǒng)組成

(1)電氣系統(tǒng)的組成結構。

(2)電氣系統(tǒng)中主要電氣設備的應用。

7. 安全用電

(1)安全用電常識。

(2)防電擊措施。

四、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包括:

1. 理論講解。

2. 實例分析。

3. 講解課件。

4. 學生討論。

5. 實驗操作。

五、教學評估方式

1. 課堂測驗。

2. 作業(yè)評估。

3. 實驗報告。

4. 階段測試。

5. 學期末考試。

六、教學資源

1. 電氣實驗室。

2. 所需教材及參考資料。

3. 電氣模擬軟件。

4. 模擬電路板。

七、教學總結

本課程旨在為學生提供電氣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并使他們對電氣設備和系統(tǒng)有更深入的理解。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有能力在應用領域中進行電氣設備和系統(tǒng)的選型、設計和維護。同時,學生將了解到安全用電知識和防電擊措施,能夠有效提高電氣設備的安全使用水平。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13】

一、培訓目標

1.總體目標

培養(yǎng)具有以下條件的人員:掌握電工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夠運用電工基本技能獨立完成電氣元件及電氣設備維修及安裝等工作。

2.理論知識培訓目標

依據(jù)《電工國家職業(yè)標準》中對初級電工的理論知識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電工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各種電器元件的應用及工具的基本使用;熟知行業(yè)規(guī)范等相關知識。

3.操作技能培訓目標

依據(jù)《電工國家職業(yè)標準》中對初級電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過培訓讓學校能夠掌握初級電工的基本能力,以及使用相關儀表測量的能力,并達到獨立上崗操作的水平。

二、教學要求

1、理論知識要求

(1)熱愛本職工作、忠于職守

(2)遵章守紀、安全生產(chǎn)。

(3)尊師愛徒、團結互助。

(4)勤儉節(jié)約、關心企業(yè)。

(5)鉆研技術、勇于創(chuàng)新。

2.電工基礎知識

(1)職業(yè)道德與安全技術

(2)電工與電子基礎知識

(3)電機及其控制線路

(4)儀表、照明、工具、材料

(5)安全防護技術與電氣設備安裝

3. 操作技能要求

(1)動力部分

(2)照明及儀表部分

(3)工具部分

(4)安全部分

三、教學計劃安排

可據(jù)學員人數(shù)及設備工位數(shù)分別采用大班教學或分組教學。

四、教材:

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電工》(初級技能)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14】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新形勢,加快數(shù)控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全面育人,打好基礎,熟練技能,使學生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業(yè)型勞動者。培養(yǎng)能夠勝任數(shù)控技術應用方面工作的技術人員。在總結數(shù)控技術應用專業(yè)特點和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制定本數(shù)控技術應用專業(yè)《電工基礎》教學計劃。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電類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電子信息類、電氣電力類等專業(yè)必備的電工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分析和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一般電工問題的能力,具備學習后續(xù)電類專業(yè)技能課程的能力;對學生進行職業(yè)意識培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職業(yè)能力,增強學生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為學生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使學生會觀察、分析與解釋電的基本現(xiàn)象,理解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會使用常用電工工具與儀器儀表;能識別與檢測常用電工元件;能處理電工技術實驗與實訓中的簡單故障;掌握電工技能實訓的安全操作規(guī)范。

結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了解電工技術的認知方法,培養(yǎng)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參加電工實踐活動,培養(yǎng)運用電工技術知識和工程應用方法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相關實際電工問題的能力;強化安全生產(chǎn)、節(jié)能環(huán)保和產(chǎn)品質(zhì)量等職業(yè)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yè)道德。

教學內(nèi)容由基礎模塊和選學模塊兩部分組成。

1.基礎模塊是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nèi)容和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教學時數(shù)為54學時。

2.選學模塊是適應不同專業(yè)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學校的差異,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選學內(nèi)容,選定后即為該專業(yè)的必修內(nèi)容,教學時數(shù)不少于10學時。

1.掌握電工、電子線路的基礎知識。

2.掌握電子設備、電子產(chǎn)品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識。

3.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電工、電子儀器、儀表的能力。

4.具有閱讀電子整機線路和工藝文件的初步能力。

5.具有電工、電子產(chǎn)品生產(chǎn)工藝管理的初步能力。

6.具有電工、電子設備、電子產(chǎn)品裝配、調(diào)試、檢測、銷售與維修的技能;

7.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較復雜的電子設備的能力。

8.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一般電工設備的能力。

根據(jù)數(shù)控專業(yè)的特點,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修訂與刪減,數(shù)控專業(yè)的學生以學習數(shù)控技術為主,根據(jù)其需要現(xiàn)制定學習內(nèi)容如下:

1.直流電路:正確理解直流電路中關于電路、電壓、電流、電動勢、電阻、電能、電功率等的基本概念,能熟練運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電路的計算,了解復雜電路的分析方法。

2 .單相正弦交流電:了解表征正弦交流電的各個物理量;掌握正弦交流電的三種表示方法;掌握純電阻電路中電壓電流的大小相位關系,簡單了解電容器和電感的功能和一般應用。

3.三相交流電:了解三相交流電的產(chǎn)生和輸電方式;掌握星型連接和三角形連接線電壓、線電流、相電壓、相電流之間的關系。

4.安全用電:安全是第一要素,該點要結合電子專業(yè)的實際著重講解。讓學生了解生產(chǎn)生活中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篇15】

《電工基礎》是電子與信息技術應用的一門主要專業(yè)課程。此教材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突出能力培養(yǎ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接受知識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知識系統(tǒng)、詳略得當。根據(jù)本學期20xx秋電工班學生的特點,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14秋電工班,班級總人數(shù)為56人,男生40名、女生16名,學生基本是初中畢業(yè),但中學階段學習成績差,這就使他們在學習專業(yè)課上,所表現(xiàn)出的難度和積極主動性較差。但由于是他們的電子專業(yè)主課,通過學習,對電學要有一定的基礎,對課本身的興趣比較大,喜歡動手操作。

二、教材分析:

從教材看,《電工基礎》是采用中等教育出版社,張金華主編的電類專業(yè)通用類教材。此教材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突出能力培養(yǎ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接受知識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二極管及其應用;

2、掌握三極管及放大電路的基礎知識與技能;

3、掌握常用的放大器及其分析、應用;

4、了解數(shù)字電路的基本知識。

5、了解組合邏輯電路的基本知識。

6、了解觸發(fā)器的基本知識。

7、了解時序邏輯電路的基本知識與分析方法。

四、教學措施

1、充分發(fā)揮師生在教學中主動性和趣味性。

由于學生基礎差,教材內(nèi)容覆蓋面廣,針對學生的這種現(xiàn)象,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盡用清晰的思路去分析基本電路,從而去掌握復雜電路的知識。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實踐和理論相結合。

為了加強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教學中要通過實踐、舉例、講解、練習來提高他們的興趣。我在給他們授課上盡量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實踐課的增加可以把學生的感官認識加強,適時通過實踐學習,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是我們學習理論的動力,使他們認識到學習好《電工基礎》的重要性。

3、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由于現(xiàn)在的學生在家中都是獨子或是由爺爺奶奶帶大,這就使他們在性格上和與人交流上比較偏執(zhí)。由于此課程實踐課上對學生要求較大,有很多的實驗要求學生自己來做,老師只是起一個引導的作用。如果上課他們不能很好的聽課在實踐課上就做不出來。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會在課下和學生主動交流,了解他們的對《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這門課學習的的想法,并盡可能的把他們的想法用到實踐課上。

4、從學生自身出發(fā),因材施教。

由于每個學生的自身學習情況不一樣,在學習上就會形成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讓每一位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成就感。在平時的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對于個別認知度較好的學生,我會讓他們多做一些課外的實驗。

相關推薦

  • 最新電工電孑教學計劃(推薦8篇) 新的一學期即將到來,為了更好地完成課程設置和學科順序安排,必須制定出一份優(yōu)秀的學科教學計劃。那么,我們該如何才能寫出一份出色的教學計劃呢?根據(jù)您的要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特別搜索整理了名為“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的文章,這篇文章對于我們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我們收藏和閱讀!...
    2024-01-14 閱讀全文
  •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精華5篇 教學計劃有利于教師提高知識水平和教學潛力、總結教學經(jīng)驗,感覺假期過得好快啊,新學期到來了,教師們需要制定個人教學計劃。怎么才能在寫學科教學計劃時更全面呢?根據(jù)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您整理了“電工電孑教學計劃”,非常感謝您來到本頁敬請瀏覽!...
    2024-07-14 閱讀全文
  •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熱門14篇)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幼兒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都需要提前尋找一些資料。資料一般指生產(chǎn)、生活中閱讀,學習,參考必需的東西。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既然如此,你知道我們的幼師資料有哪些內(nèi)容???小編現(xiàn)在推薦你閱讀一下電工電孑教學計劃,歡迎你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
    2023-04-24 閱讀全文
  • 電工電孑教學計劃推薦15篇 希望這篇"電工電孑教學計劃"能夠?qū)δ兴鶐椭屇鷮ο嚓P事項有更清晰的理解。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很快就要迎來新的學期了,老師們應該總結經(jīng)驗并開始寫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能夠使新學期的教學更有方向性和目標性。閱讀本文,您將會有許多收獲和驚喜!...
    2023-12-19 閱讀全文
  • 最新電工學習計劃(合集13篇)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幼兒園教師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都會提前準備很多資料。資料可以指生產(chǎn)、生活中必需的東西。如:生產(chǎn)資料;生活資料。有了資料的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可是,我們的幼師資料具體又有哪些內(nèi)容呢?小編特地為你收集整理“最新電工學習計劃”,還請你收藏本頁以便后續(xù)閱讀。電工...
    2023-08-17 閱讀全文

新的一學期即將到來,為了更好地完成課程設置和學科順序安排,必須制定出一份優(yōu)秀的學科教學計劃。那么,我們該如何才能寫出一份出色的教學計劃呢?根據(jù)您的要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特別搜索整理了名為“電工電孑教學計劃”的文章,這篇文章對于我們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我們收藏和閱讀!...

2024-01-14 閱讀全文

教學計劃有利于教師提高知識水平和教學潛力、總結教學經(jīng)驗,感覺假期過得好快啊,新學期到來了,教師們需要制定個人教學計劃。怎么才能在寫學科教學計劃時更全面呢?根據(jù)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您整理了“電工電孑教學計劃”,非常感謝您來到本頁敬請瀏覽!...

2024-07-14 閱讀全文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幼兒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都需要提前尋找一些資料。資料一般指生產(chǎn)、生活中閱讀,學習,參考必需的東西。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既然如此,你知道我們的幼師資料有哪些內(nèi)容?。啃【幀F(xiàn)在推薦你閱讀一下電工電孑教學計劃,歡迎你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

2023-04-24 閱讀全文

希望這篇"電工電孑教學計劃"能夠?qū)δ兴鶐椭屇鷮ο嚓P事項有更清晰的理解。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很快就要迎來新的學期了,老師們應該總結經(jīng)驗并開始寫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能夠使新學期的教學更有方向性和目標性。閱讀本文,您將會有許多收獲和驚喜!...

2023-12-19 閱讀全文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幼兒園教師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都會提前準備很多資料。資料可以指生產(chǎn)、生活中必需的東西。如:生產(chǎn)資料;生活資料。有了資料的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可是,我們的幼師資料具體又有哪些內(nèi)容呢?小編特地為你收集整理“最新電工學習計劃”,還請你收藏本頁以便后續(xù)閱讀。電工...

2023-08-1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