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白鷺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3-08-02 白鷺課件

白鷺課件(匯編11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每天老師都需要寫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反映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是教學思路的具體體現(xiàn)。以下內(nèi)容“白鷺課件”是由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給您提供的,我們相信閱讀本文會為您的精神世界和人際關系帶來新的提升!

白鷺課件(篇1)

課時目標

1.給第6~8自然段描繪的三幅畫面起個名字;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這句話的意思。

2.學習作者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

一、談話導入。

白鷺真是一首“精巧的詩”??!古往今來,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崩首x課文第6~8自然段,也許大家能從白鷺這首精巧的詩中找到優(yōu)美的、富有詩意的畫面,并給這三幅優(yōu)美的畫面分別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總結上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明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開門見山,簡明扼要。認真讀一讀第6~8自然段,學會概括文章內(nèi)容,鞏固高年級的閱讀要求,完成課后習題第二題。

二、朗讀課文,感悟白鷺的“韻味美”。

1.師范讀課文第6~8自然段。(配輕柔的音樂,約1分鐘)

師: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2.指名交流:此刻,你仿佛看到了白鷺生活的哪些畫面呢?

(覓食、棲息、低飛)

3.哪個畫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讀一讀,畫出使你回味無窮的詞句,并寫下你的感受。

4.學生自讀自悟自寫,教師巡視指導。

5.指名學生集體交流,相機使用多媒體展示畫面,師生共讀共悟。

示例1:

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

(1)指名讀或說出讀后的感受。

(2)展示畫面“覓食圖”:是啊,白鷺覓食時恬靜安詳,如詩一般迷人!

(3)欣賞畫面并取畫名:多美的一幅畫啊,你們能給這幅畫取個名字嗎?(水田覓食)

(4)精讀第一句,體會擬人、比喻手法的絕妙,體會白鷺與水田的和諧搭配。文中不說白鷺捉魚,卻說它“站著釣魚”,你是怎樣理解的?試著讀出自己的理解。

(5)指名給畫配上畫外音,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詩一般的韻味。

示例2: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于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xiàn)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1)指名讀或說出讀后的感受。

(2)展示畫面“棲息圖”:是啊,白鷺垂釣美妙絕倫,白鷺登高棲息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3)看看圖,讀讀畫面下的文字,再說說你們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質(zhì)疑激趣,啟發(fā)想象:你們說,在晴天的早晨,白鷺悠然登高,獨處在小樹的絕頂,真的是在望哨嗎?

(6)指名給畫配上畫外音。

(7)配樂齊讀課文。的確,作者的這一疑問,真能引起我們讀者無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尋味的生活畫面啊。用心讀一遍,讀出自己的感受吧!

示例3: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xiāng)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生自學交流。

小結:當我們再次聚焦于白鷺生活的畫面時,不得不驚嘆于白鷺全身流瀉出的詩一般的美!

三、感受白鷺的整體美。

1.展示白鷺生活場景的三組圖片,配樂朗讀,讓學生靜靜地欣賞。

2.質(zhì)疑:此時此刻,你覺得白鷺美嗎?它美中還有哪些不足嗎?

3.指名交流,體會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說出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

小結:是啊,白鷺真是如詩如畫如歌!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4.齊讀第11自然段。讓我們和作者一樣,面對這可愛的小精靈,發(fā)出內(nèi)心的贊嘆吧!

讀悟結合,讀思結合,圖文結合,讀中領悟“白鷺詩中有畫,韻味無窮”。課文第一部分描寫白鷺外形的直觀美是顯而易見的,如何讓學生感悟白鷺本身所蘊含的那種無窮無盡的韻味美,是本堂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細細品味,不難發(fā)現(xiàn)三幅富有詩意的畫面:覓食圖、棲息圖、低飛圖。教學中抓住三幅畫面,引導學生讀中品味,讀中遐想,寫下自己讀中的感受,并根據(jù)畫面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三幅圖先逐個展示,再同時展示,先部分,再整體,飽含濃濃的詩意,無窮的意蘊,加上詩一般的語言,以及多媒體課件中播放的優(yōu)美柔和的輕音樂,孕育出美的品味,美的震撼,美的享受,使得學生對“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理解水到渠成!

四、賞讀全文,體會表達方法。

1.賞讀全文。正是白鷺這首精巧的詩,這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誕生了這篇如詩如歌如畫的美文,細細品讀,感受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對白鷺深深的贊美和喜愛。讓我們伴著音樂,齊讀全文,盡情享受白鷺無盡的美,感受作者借助白鷺抒發(fā)感情的寫法。

2.齊讀。(配輕柔舒緩的音樂,約2分鐘)

3.指名說說讀完了全文后的感受。

師總結:老師最想說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真誠地祝愿同學們?nèi)巳藫碛幸浑p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鷺這樣如詩如歌如畫的美!

讓學生暢談學習后的感受,加深對文章主題內(nèi)容的理解,引導學生要善于用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捕捉挖掘生活中像白鷺這樣如詩如畫的美。

五、布置課外作業(yè)。

1.背誦全文。抄寫你喜歡的自然段。

2.閱讀類似《白鷺》這樣的美文,寫下自己的感受。

白鷺課件(篇2)

教學要求:

1.認識“鷺、嫌”等6個生字,會寫“宜、鶴” 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3.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xiàn)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通過對比的手法和從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識“鷺、嫌”8個生字,會寫“宜、鶴” 10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本課通過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本課通過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介紹資料。(出示課件2)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蓖瑢W們知道是什么嗎?對,是白鷺,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白鷺(出示白鷺的圖片)今天我們就學習現(xiàn)代杰出文學家郭沫若的《白鷺》這篇課文,同學們知道郭沫若嗎?(板書:白鷺)

2.展示交流有關郭沫若的資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詩創(chuàng)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劇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選自《郭沫若全集·文學篇》,寫于1942年10月31日?!栋槨芬沧鳌耳橔儭?。白鷺就是鷺鷥,它是鷺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魚蝦等。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利用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帶著以下問題默讀課文:

(1)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2)作者描繪了幾幅圖?分別給這幾幅圖取一個名字。

(3)作者對白鷺是怎樣的情感?你能找出相應的句子嗎?

(4)你能給課文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內(nèi)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學成果,解決問題。

師:這篇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希望同學們用一個詞語總結出來。

(板書:白鷺-----外形美)

作者描繪了幾幅圖?你分別給它們?nèi)×耸裁疵郑?/p>

板書:清田獨釣圖

清晨望哨圖

黃昏低飛圖

我們可以給課文分成幾部分?

生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總體介紹白鷺的美。

第二部分(2-10)從不同方面介紹白鷺的美。

第三部分(11)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再次表達對白鷺的贊美之情。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白鷺,明白了白鷺的美,體會到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梢哉f,這一課是很有收獲的。

六、布置作業(yè)。

1.掌握課后生字詞。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復習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明白作者的情感。

3. 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xiàn)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xiàn)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來繼續(xù)學習《白鷺》這篇文章。(板書:白鷺)

2.聽寫詞語,訂正。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尋常常見

忘卻流線型結構青色清晨安穩(wěn)悠然黃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詩

抽查背誦。

二、深讀課文,體會情感。

師:在上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這篇文章描寫了白鷺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體現(xiàn)白鷺的美的?就讓我們深入閱讀課文,去感受一下。

重點句子解析。

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運用比喻句,從總體上贊美白鷺的美。用“詩”來比喻,新奇,貼切,耐人尋味。

板書:精巧的詩

白鷺“色素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xiàn)出來?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色素美:雪白鐵色青色

評價: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這句話說明了白鷺顏色的恰到好處。

鷺“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xiàn)出來?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身段美:流線型結構,長喙,腳。

評價: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這句話說明了白鷺身段美得恰到好處。

④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白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

朱鷺、蒼鷺: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這是把白鷺和白鶴、朱鷺、蒼鷺進行了對比,寫出了白鷺無論色素的配合,還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的特點,突出了白鷺的美。

⑤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作者告訴我們怎樣的哲理?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美往往蘊含在生活中,蘊含在我們常見的事物中,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尋常事物中那獨特的美。

⑥現(xiàn)在我們認真品味描繪白鷺的三幅圖,看看作者是怎樣直接描繪白鷺的美的。(出示課件18-20)

圖畫之美:清田獨釣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圖畫美”的?

(板書:圖畫美)

師生共同總結:借助插圖,我們可以感受到圖畫之美。田為鏡匣,白鷺為主體,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白鷺的“悠然之美”的?

(板書:悠然美)

師生共同總結:描繪的背景----清晨;描繪的狀態(tài)----悠然,這是其他鳥兒沒有的,是白鷺獨特的。

清澄之美:黃昏低飛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繪白鷺的“清澄之美”的?

(板書:清澄美)

師生共同總結:

背景---黃昏

狀態(tài)----低飛

感覺:鄉(xiāng)居生活的一種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學生討論總結,教師引導指正)

1.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又有什么不同?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書: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喜愛贊美

開頭句的比喻旨在點出作者的發(fā)現(xiàn),引出下文;結尾的兩個比喻是對全文的總結,在上文描寫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出白鷺美的本質(zhì)。

2.通讀課文。

這篇文章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篇散文通過對白鷺的歌頌,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板書:喜愛贊美

3.從這個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發(fā)現(xiàn)常見的美嗎?

四、小結。

郭沫若先生的這篇文章清純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過對形象和色彩的刻畫,描寫出白鷺獨特的美,同時運用新穎、貼切的比喻,使白鷺的形象鮮明生動,使文章清麗悠遠,富有濃濃的詩情畫意。

五、布置作業(yè)。

運用本課學習的對比的手法,寫一寫你熟悉的事物。YJs21.Com

色素美:雪白 鐵色青色

外形美

白鷺(精巧的詩)身段美:流線型結構、

長喙、腳(韻在骨子里的散

圖畫美---清田獨釣圖文詩)---喜愛

悠然美---清晨望哨圖贊美

清澄美---黃昏低飛圖

白鷺課件(篇3)

一、復習檢查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一句話,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體會“詩”的特點。

(3)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學習第二段(2~5自然段)

(1)圍繞上述問題同桌合作學習;

(2)交流:啟發(fā)學生先從“顏色的配合”“身體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概括描寫,再從白鷺“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以及“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的具體描寫中感受白鷺的精巧。之后,讓學生將白鷺與白鶴、蒼鷺進行對比,從“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中進一步感受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和諧之美。

(3)朗讀訓練

3、學習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的?

交流:寫了白鷺的覓食、棲息、飛行和不會唱歌。

(2)指名讀,你從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時常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圖畫。”在這段話中,要讓學生感受到白鷺只會用長喙啄魚,而作者說它“站著釣魚”,這是一種擬人手法的妙用。

b、“這只白鷺真的在遐想、了望嗎?”帶著這個問題,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白鷺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美。

c、“黃昏的空中,偶爾可以見到白鷺在低低的飛?!贝饲榇司叭缭娙绠嫛.斈阌迫坏赜^看這情景,有什么感受呢?

d、“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改陳述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歌。那么,為什么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不就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嗎?)

4、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后一段

(2)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總結全課

1、齊讀第一段、最后一段,說說它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齊讀全文

四、作業(yè)

實踐活動:開展朗誦比賽;閱讀散文或散文詩,增強文化底蘊。

白鷺課件(篇4)

一、說教材

《白鷺》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這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全文條理清楚,主要寫了白鷺的外形和活動之美,語言流暢而傳神,營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濃郁悠遠的意韻。因此教學本文除了帶領學生學會生字詞并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的內(nèi)涵,從而感受白鷺的美,感受文章描繪的意境的美。

二、說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6個生字,會寫“宜、鶴、嫌、朱、嵌、框、匣、哨、恩、韻”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本課的內(nèi)容、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難點為:在朗讀中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的詞句去品味、想象,能體驗到文本所特有的意境,使學生身臨其境。

四、說教法和學法

1、選擇教法,明確思路。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語文素養(yǎng),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念,體現(xiàn)新課標的三維目標,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本課時,我主要采用了課件展示法和點撥法。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通過學生自學自悟,以讀促悟,使學生形成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1、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謎語導入,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能擴大學生的積累,可謂一舉兩得。

2、對于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我設計了多層次的課文閱讀。首先讓學生們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接下來設置再讀課文,整體把握這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個整體的認識。然后設置深讀課文,品味重點句子,重現(xiàn)優(yōu)美的畫面。這樣由淺入深地閱讀,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了文章,體會了作者對白鷺的思想感情。這種方式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3、對于課外做作業(yè)的布置。我設置了“用對比的寫作手法寫一寫生活中的事物”,這樣既考查了學生對寫作方法的理解,又能讓他們運用到實踐中,這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鞏固與提升。

4、板書設計。

顏色的搭配

外形美

適宜

白鷺(精巧的詩)

身段的大小

(韻在骨子里的散圖畫美———清田獨釣圖文詩)———喜愛

悠然美———清晨望哨圖贊美

清澄美———黃昏低飛圖

板書設計我采用結構圖的形式。這篇文章的結構為總—分—總,因此我在設計結構圖的時候也遵循了課文原來的結構,“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是總起,然后分別描繪了白鷺的外形美、圖畫美、悠然美、清澄美,最后進行總結: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同時明確作者對白鷺的情感:喜愛和贊美。

六、教學效果預測。

這篇文章語言優(yōu)美,意境悠然。我要讓我的學生們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讓他們明白:美往往存在于平常的事物中,鼓勵他們?nèi)ふ?,去發(fā)現(xiàn)。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我通過布置作業(yè)的方式,讓學生把課上所學運用到實際中,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單元教學初探

單元內(nèi)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的課文主要是圍繞“一花一鳥總關情”這個主題編排的,由《白鷺》、《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鳥》四篇課文組成。目的一是通過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花”“鳥”的內(nèi)涵,二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善于通過普通事物發(fā)現(xiàn)不尋常的“美”,并能根據(jù)對事物的描寫,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2、本單元重點:

(1)通過對比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本單元的4篇文章都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這種手法的運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鮮明生動。如《白鷺》中把白鷺和白鶴、朱鷺、蒼鷺進行對比;《落花生》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進行對比;《桂花雨》中把故鄉(xiāng)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對比;《珍珠鳥》中把大珍珠鳥的“膽小”與小珍珠鳥的“與人親近”的前后對比,突出了事物形象,令人受到啟發(fā)。

(2)通過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點句子,從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課文內(nèi)容,朗讀和背誦課文。

(3)練習寫作。能夠抓住事物特點,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白鷺課件(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能用明朗、圓潤的聲音和對家鄉(xiāng)充滿喜悅的感情演唱《白鷺湖呀好地方》,唱出真情實感,體驗家鄉(xiāng)的美好。

3、能主動參與音樂活動,享受集體合作的樂趣。

設計理念:

本課是圍繞“愛我家鄉(xiāng)”這一主題展開的,通過課件對家鄉(xiāng)的展示,將學生自然地引入到主題——《白鷺湖呀好地方》,讓學生感受到家鄉(xiāng)物產(chǎn)豐富和美麗的自然景色,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提升,從中也讓學生體會到音樂離不開生活,生活是音樂的創(chuàng)作源泉這理念。

教學重點:

用明朗、圓潤的聲音和感情視唱《白鷺湖呀好地方》。

教學難點:

表現(xiàn)歌曲的演唱方式及打擊樂器的運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課件展示;2、碰鈴、雙聲筒、響板、三角鈴。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情感

很久很久以前,白鷺湖由于沒人治理,放眼望去,雜草叢生,湖水滔滔,居委會十年九不收的地方。解放后,湖區(qū)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挖河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讓部分湖區(qū)變成良田,生活有了保障。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白鷺湖,湖區(qū)人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了家鄉(xiāng)的一切。如今的白鷺湖是:蓮藕遍地,魚兒滿塘;良田萬畝,果樹滿坡;棉花雪白,樓房林立,好一派南國風光。

同學們,你們不知道白鷺湖的過去,可你們看到了白鷺湖的現(xiàn)在。老師生活在這美好的家園里,倍感自豪,出于對家鄉(xiāng)的熱愛,特作了一首歌曲:《白鷺湖呀,好地方》與同學們分享。

二、出示歌曲《白露湖呀好地方》

白 鷺 湖 呀 好 地 方

1= 4/4 鄧天美 詞 曲

稍快 明朗、喜悅地

. 6 | 5 3 5 6 | 3 3 3 5 7 6 | 5 - - |

3 5 2 3 5. 6 | - 6 5 - | 3 5 2 3 | 5 - - |

1—4段 白 鷺 湖 呀 好 地 方 好風 好雨 好 爽 朗

好風 好雨 好 爽 朗

這兒 是我 美麗 的家 鄉(xiāng)

這兒 是我 迷人 的家 鄉(xiāng)

3. 3 3 2 . 6 | 5 3 5 6 i - | 3 3 3 5 7 6 | 5 - - |

映 日 荷 花 紅 呀 遍 地 蓮 藕 香 還 有 鯉 魚 跳 吉 祥

千 樹 桃 花 紅 呀 萬 樹 梨 花 香 還 有 白 鷺 在 飛 翔

棉 花 白 如 雪 呀 稻 花 翻 金 浪 豐 收 喜 悅 繞 農(nóng) 莊

小 呀 小 伙 彈 琴 姑 呀 姑 娘 唱 歌 唱 家 鄉(xiāng) 好 風 光

6 6 6 | - - :|┃ 3 3 3 5 7 6 | 5 - - |

還 有 鯉 魚 跳 吉 祥 歌 唱 家 鄉(xiāng) 好 風 光

還 有 白 鷺 在 飛 翔

豐 收 喜 悅 繞 農(nóng) 莊

歌 唱 家 鄉(xiāng) 好 風 光

5 6 | - - |┃

歌 唱 家 鄉(xiāng) 好 風 光

1、下面老師自彈自唱這首歌。

2、提問:

(1)在這首歌曲里,唱出了家鄉(xiāng)的哪些景色?(學生交流)

(2)你們來自四面八方,歌曲中描寫的,你居住的地方有嗎?(師生互助)

三、簡介原創(chuàng)歌曲

1、歌曲有四段歌詞,全曲由五個樂句和結束句組成,音域起伏不大,易傳唱,結束句略有變化。

2、第二小節(jié)中的前倚音 ,應唱得明朗、自豪。

3、整首歌曲應唱得明朗,充滿喜悅,唱出自豪感。

4、引子部分給人以輕快、喜悅的感覺。歌曲的主體部分就象說話一樣,唱出了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色和人們的精神面貌。演唱對應以聲傳情。

四、學唱歌曲

1、請同學們隨著老師的伴奏,哼唱旋律,感受旋律(1—2遍)。

2、視唱第一段歌詞,注意第二小節(jié) - 6 5 - | 中的“好”字的前倚

好 地 方

音的唱法,要唱得圓潤、自豪。

3、視唱后面的樂句時,應唱得明朗喜悅。

老師:課件展示一,你們看多美呀:“映日荷花,遍地蓮藕,金色鯉魚,這是白鷺湖具有的標志性產(chǎn)品,暢銷周邊幾個縣市。

4、隨伴奏視唱第二段歌詞。

老師:每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家鄉(xiāng)的桃花、梨花競相綻放,空中白鷺展翅飛翔,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是春游的好地方,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愉悅。

課件展示二,白鷺是白鷺湖的標志,白鷺湖是因有白鷺而得名。

5、跟伴奏視唱第三段歌詞。

老師:白鷺湖土質(zhì)肥沃,是種水稻、棉花等作物的好地方。

課件展示:近幾年來,有60%土地種上了棉花,農(nóng)民的收入成倍增長。白鷺湖不僅是“魚米之鄉(xiāng)”,還是產(chǎn)棉之鄉(xiāng)呢!如今的白鷺湖是樓房鱗次櫛比,公路四通八達,好一派繁榮景象。

6、跟伴奏視唱第四段歌詞。

“小呀小伙彈琴,姑呀姑娘唱”要唱得有彈性。結束句情緒要飽滿,把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唱出來。

老師:課件展示,湖區(qū)人民不再是“白天拿鋤頭,晚上睡枕頭”的時代了,他們在享受物資文明的同時,也享受著高尚的精神文明。農(nóng)場領導經(jīng)常組織各種大型的文體活動來愉悅人們的身心,提高生活品味,就連中老人也沒閑著,夜幕降臨,華燈初放,到處都響著陣陣悅耳的腰鼓聲。我們的家鄉(xiāng)一派祥和。

7、全班跟琴齊唱全曲。

要求唱得明快、充滿活力,把對家鄉(xiāng)無比熱愛的情感表達出來。

五、表現(xiàn)歌曲的方式

1、齊唱:這首歌只有一個聲部,同學們同唱一個聲部。

2、領唱:一個人領唱一、二樂句,其它人齊唱其余樂句。

3、表演唱:手拿道具,邊歌邊舞,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六、表現(xiàn)歌曲,師生互動

1、齊唱: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認識樂器,使用樂器。

2、領唱、齊唱:指派一名學生擔任領唱,其余學生擔任齊唱。(同打擊樂器、電子琴伴奏)

3、表演唱:作課件編排,全班可成幾個小組,看誰表演得最好。

七、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一首歌唱家鄉(xiāng)有歌,我們從中感受到了家鄉(xiāng)的美好,生活的甜蜜。我相信同學們長大后,用所學到的知識,用勤勞的雙手去建設我們的國家,建設我們的家鄉(xiāng)。

老師再次彈奏歌曲旋律,學生依次走出教室。

白鷺課件(篇6)

教學準備:

掛圖、錄音帶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整體感知課文,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

一、揭示課題

⒈“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笔谴笤娙硕鸥Φ拿?。白鷺,同學們見過嗎?(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然后教師作簡單的介紹。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為白鷺寫了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第十六課《白鷺》。(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⑴提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通句子。

②畫出不懂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⑵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

2、檢查自學效果。

⑴分節(jié)朗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及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⑵看圖理解“蓑毛”、“喙”、“流線型”。

⑶提問: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3、默讀課文,根據(jù)總分總的結構特點給課文簡單的劃分段落。(不作過高要求)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4、分段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

四、作業(yè)

⒈朗讀課文。

⒉抄寫生字。

白鷺課件(篇7)

課時目標

1.會認“鷺、嫌”等6個生字,會寫“宜、鶴”等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培養(yǎng)識字、寫字的能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3.賞讀第1~5自然段,體會白鷺的“精巧”美。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羅丹的名言: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1)讓學生說說對這句名言的理解。

(2)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發(fā)現(xiàn)語文課本中的美。

2.你們還記得“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兩句詩嗎?這是大詩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你從這兩句詩中發(fā)現(xiàn)美了嗎?誰見過白鷺?指名說說。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讓學生邊觀察邊聽介紹:白鷺,也叫鷺鷥,腿很長,全身羽毛雪白,主要生活在我國長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動于湖邊沼澤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魚等為食。

3.課件出示杜牧的詩句:

雪衣雪發(fā)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這是杜牧筆下的白鷺,請學生自由朗讀,讀完后說說自己對白鷺的認識。

預設:白鷺身穿雪白的衣裳,長著雪白的頭發(fā)和青玉一樣的嘴巴。它們成群地在溪中捕魚,美麗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突然,它們因為受驚而飛起,背襯著碧綠的青山,向遠方飛去,那潔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飄舞在晚風之中。

4.我國現(xiàn)代杰出的文學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雋永的筆墨描寫了白鷺,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課《白鷺》。(齊讀課題)

出示圖片讓學生在感性上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介紹詩文幫助學生了解有關白鷺方面的知識和文學家眼里的白鷺形象,為全文的品讀打下基礎。尤其是對杜牧詩句的介紹為本課的學習營造了氣氛,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學生自讀,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本課生字詞。

鷺嫌黛嵌匣嗜

適宜白鶴嫌棄朱紅嵌入玻璃框

鏡匣哨子恩惠韻味

(2)指名讀,交流識記方法。

預設:“嫌、韻”是前鼻音,“框”是后鼻音;“宜”是二聲,不要讀成四聲;“匣”的讀音是“xiá”,不要讀成“jiá”。

(3)齊讀生字詞。

(4)小組合作讀課文,相互檢查讀書情況,相互糾正讀音,讀順句子。

(5)交流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1.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2.但是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嗎?

讀好這兩個句子。相機指導學生讀書,并通過帶讀、齊讀等方式,讀好排比句、反問句。

這篇文章生字詞較多,所以認識生字、新詞不能輕視,只有這樣才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為理解課文內(nèi)容打好基礎。

三、走近白鷺,感悟“精巧”美。

過渡: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描述,走近白鷺,看看白鷺這種常見的鳥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為什么是一首“精巧的詩”。(板書:精巧的詩)

1.讀課文第1~5自然段,體會白鷺的精巧。

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呢?打開課本,朗讀第1~5自然段,邊讀邊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鷺的精巧?

2.集體交流,引導感悟。

(1)課件出示: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①引導學生抓住“色素”“配合”“身段”“適宜”這幾個關鍵詞,通過觀察課件中的白鷺圖片,感受它外形的和諧優(yōu)美,讀出和諧美。

②第2自然段概括描寫:白鷺顏色、身段搭配的和諧美。

(2)課件出示: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白鶴朱鷺蒼鷺

①觀察白鷺與白鶴、朱鷺、蒼鷺的圖片,抓住“生硬”“太不尋?!钡汝P鍵詞,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白鷺的美:小巧、玲瓏、柔和、平常。

②在朗讀中感受如詩般精巧、美麗的白鷺。

③第3自然段對比描寫:將白鷺與白鶴、朱鷺、蒼鷺相比較,突出其獨特的精巧美和尋常美。

(3)課件出示: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①引導學生觀察白鷺的近景圖,結合課文“雪白”“流線型”“鐵色”“青色”這幾個關鍵詞語和“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這個排比句,說出白鷺的外形美。

②在朗讀中體會白鷺的一切都很適宜,像詩一樣精巧優(yōu)美。

③第5自然段具體描寫: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巧奪天工!

小結:是呀,難怪作者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整體感知,讀出學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鷺外形如詩一般的精巧美。以讀為主,以讀為本,讀中品味白鷺精巧如詩的外形美。無須教師過多的分析和贅述,從課文對白鷺外形的三處描寫入手,讓學生在讀中體會白鷺外形的美麗。著重緊扣第5自然段中具體描寫白鷺外形的語言文字,引領學生品詞析句,在圖文結合中,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感受白鷺美在色彩搭配和諧,美在身段大小適宜。這樣,學生對“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這句話就不難理解了。

四、布置作業(yè)。

1.認清生字的字形,相互提醒易錯的部分,如:“宜”字下面是“且”,不要多寫一橫。

2.描紅、臨寫生字。注意生字的筆順規(guī)則,

“嫌”的筆順是“”;

“匣”的筆順是“”,最后一筆是豎折。

3.抄寫詞語。

4.課外熟讀課文

通過描紅、臨寫生字,幫助學生把字寫規(guī)范,寫美觀,提高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

白鷺課件(篇8)

說教材:

本文的體裁是童話故事,以“建設開發(fā)與保護環(huán)境同等重要”為主旨,敘述了坪林村的山豬潭因為興建高級山莊,環(huán)境遭到破壞,白鷺鷥也被迫陸續(xù)搬走,環(huán)保人士大聲疾呼:還給大自然原來的面貌的事!

位于山豬潭邊的坪林村,住著幾十戶人家,棲息著好多美麗的白鷺鷥,昔日的那里有綠茵茵的草地,無邊的相思林,迷人的山豬潭。在這種生命綠洲里,人們也一直引用潭里的水,世世代代以耕種為生,過著平靜愜意的生活。而今這一切不復存在。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

缺乏環(huán)境保護意識,濫用自然資源,最終一定是導致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釀成嚴重的生態(tài)惡果。正是因為缺乏環(huán)保意識所造成的悲劇。

說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會6個字;理解“痛心疾首”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充分品讀重點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白鷺鷥飛走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文章中尋找答案,在品讀重點詞中理解文章,在反思中感悟主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在學生已有的環(huán)境保護認識的基礎上,明白社會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并重的道理。

說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白鷺鷥心理變化的過程,了解白鷺鷥飛走的原因。

說教學設計

一、 導入:

同學們,我這兒有一則獨特的遺失啟事(出示遺失啟示的燈片),哪位同學愿意為我們讀讀!你認為它獨特在什么地方呢?

(預設:坪林村的湖泊、山林、鷺鷥不見了,人們感到很痛心,想把它們找回來。人們遺失的是大自然的景物,而不是一般的物品)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就從第22課中尋找答案吧?。ǔ鍪菊n題燈片和板書)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生字燈片)認準文中的生字,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讀完后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坪林村、山豬潭、售房、湖泊、域)

三、再讀課文,初步理解:

瀏覽全文,想想: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學法指導:抓線索歸納內(nèi)容

(燈片出示鷺鷥的變化:議論紛紛—都先搬走—急著飛走了—立刻就搬家)

四、品讀課文,深入體會:

1、你看,多么可愛的鷺鷥呀!多么美麗的景色呀!(欣賞美麗風景圖片和鷺鷥短片)

(過渡語:真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坪林滿山翠,天光云影映碧潭呀?。?/p>

2、(出示燈片)現(xiàn)在,藍色的湖泊不見了,綠色的山林不見了,美麗的白鷺鷥不見了。撿到的人還給了坪林村,還給了山豬潭,還給了大自然沒有?(沒有)是沒有還?還是不可能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通過對文中語句的體會,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默讀時,老師提示學生邊讀邊找句子時,可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學習寫批注)

3、學生談看法。

預設1:工程車來來往往,整天轟隆轟隆的,塵土飛揚……巨大的看板擋住了鷺鷥回家的路線……整個潭邊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們都跑出來大叫:“你看!白鷺鷥,真的有白鷺鷥呢!”白鷺鷥嚇壞了,覺得這里實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

(引導學生從找到的句子的重點詞語中讀出的感受,得出因為環(huán)境被嚴重破壞,而且還有人類的威脅,所以白鷺鷥不可能回來了的結論。學生體會一句就指導讀一句,特別是“你看!白鷺鷥,真的有白鷺鷥呢!”和“白鷺鷥嚇壞了,覺得這里實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

(過渡:請你給我們讀遺失啟示的第3句:我們在這里遺失了一群白色的鷺鷥。教師接:是呀,白色的鷺鷥是不可能還給我們了?。?/p>

預設2:加上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個月工夫,山豬潭變小了……水田不見了,潭邊筑起了堤防,堤邊正在修建環(huán)潭公路……潭面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小到當白鷺鷥?nèi)ズ人臅r候,整個潭邊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們都跑出來大叫:“你看!白鷺鷥,真的有白鷺鷥呢!”白鷺鷥嚇壞了,覺得這里實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

(引導學生抓住“藍色”一詞,從找到的句子的重點詞語中讀出的感受,得出山豬潭會變?yōu)橐惶端浪?、一潭黑水、一潭臭水,會干涸,會消失,所以藍色的湖泊也不可能回來了的結論。學生體會一句就指導讀一句;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追問,比如:一個月后呢?半年后呢?此時的山豬潭是什么顏色呢?)

(過渡:請你給我們讀遺失啟示的第1句:我們在這里遺失了一個藍色的湖泊。教師接:是呀,藍色的湖泊是不可能還給我們了!那么,還會有白色的鷺鷥嗎?白色的鷺鷥是不可能還給我們了!教師引讀遺失啟示的第1、3兩句。)

預設3:……草地不見了,相思林被砍光了。

(引導學生抓住“綠色”一詞,從找到的句子的重點詞語中感悟,得出山林被開發(fā)建山莊了,綠色的山林也不可能回來了的結論。)

(過渡:請你給我們讀遺失啟示的第2句:我們在這里遺失了一片綠色的山林。教師接:是呀,綠色的山林也是不可能還給我們了!那么,還會有白色的鷺鷥嗎?白色的鷺鷥是不可能還給我們了!教師引讀遺失啟示的第2、3兩句。)

4、再看看現(xiàn)實社會中,我們?nèi)祟惖乃魉鶠榘桑?/p>

(燈片放映破壞環(huán)境的資料:干涸的河床、受污染的湖泊、砍光的山林、焚燒垃圾、日本捕鯨)

5、(出示遺失廣告的燈片),此時,你覺得我們僅僅遺失了藍色的湖泊、綠色的山林、白色的鷺鷥嗎?

6、說說:你此時心情如何?本

(預設1:氣憤、著急、沉重、憂慮、無奈)

(預設2:學生答到“痛心疾首”一詞,先理解,在著重指導學生朗讀遺失啟示的最后一句,體會痛心疾首的感情,采用指名讀、教師補白(不可能?。┡c學生個別對讀、教師補白與全體學生對讀、換讀)

五、情感升華:

1、當最后一只白鷺鷥被迫離開自己家園的時候,我非常同情它,可同時我又有些疑惑:它怎么當初不和其他鷺鷥一起走,而要等到再也不能住下去的時候才離開呢?

預設1:生答“如果這里變成了山莊,那我們不是更熱鬧了嗎?”

(過渡:哦,原來鷺鷥認為建“鷺鷥?yōu)┥角f”不僅對坪林村的人有好處,對白鷺鷥也有好處呀!所以,它才沒那么緊張呀!)

預設2:生答:廣告語讓鷺鷥認為人類會在開發(fā)的時候能保護環(huán)境的。

(出示廣告語)追問:從這則廣告你讀懂了什么?(人類開發(fā)與動物、與大自然會和諧相處。)

2、可人類只想著發(fā)展,而肆無忌憚的破壞環(huán)境,讓鷺鷥們一次次的失望,乃至最后只能絕望的離開自己的家園,此時,最后一只鷺鷥最想對人類說什么呢?

(引導學生的發(fā)言最后落在本文“和諧相處”的主旨上。)

六、 結束語:

鷺鷥有美好的愿望,我們?nèi)祟愐灿忻篮玫脑竿?,本文的作者用童話故事告訴我們:人類的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同等重要,人類和大自然要和諧相處。最后,讓我們飽含激情朗讀這則能代表我們共同心愿語段吧(燈片:將廣告語的最后一句改為:給我們一個和諧的家園?。?/p>

我相信:如果最后的鷺鷥聽到了,它一定會回來的!

說板書設計:

最后一只白鷺鷥

沒那么緊張 實在太可怕了 和 諧 相 處

白鷺課件(篇9)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來繼續(xù)學習《白鷺》這篇文章。(板書:白鷺)

2.聽寫詞語,訂正。(出示課件12)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尋常,常見。

忘卻,流線型,結構,青色,清晨,安穩(wěn),悠然,黃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詩。

3.抽查背誦。

二、深讀課文,體會情感。

師:在上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這篇文章描寫了白鷺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體現(xiàn)白鷺的美的?就讓我們深入閱讀課文,去感受一下。

重點句子解析。(出示課件13)

①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運用比喻句,從總體上贊美白鷺的美。用“詩”來比喻,新奇,貼切,耐人尋味。

板書:精巧的詩

②鷺“色素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xiàn)出來?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色素美:雪白,鐵色,青色

評價: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這句話說明了白鷺顏色的恰到好處。

③鷺“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xiàn)出來?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出示課件14)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身段美:流線型結構,長喙,腳。

評價: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這句話說明了白鷺身段美得恰到好處。

④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白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

朱鷺、蒼鷺: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這是把白鷺和白鶴、朱鷺、蒼鷺進行了對比,寫出了白鷺無論色素的配合,還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的特點,突出了白鷺的美。

⑤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作者告訴我們怎樣的哲理?(出示課件15)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美往往蘊含在生活中,蘊含在我們常見的事物中,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尋常事物中那獨特的美。

⑥現(xiàn)在我們認真品味描繪白鷺的三幅圖,看看作者是怎樣直接描繪白鷺的美的。(出示課件18-20)

圖畫之美:清田獨釣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圖畫美”的?

(板書:圖畫美)

師生共同總結:借助插圖,我們可以感受到圖畫之美。田為鏡匣,白鷺為主體,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白鷺的“悠然之美”的?

(板書:悠然美)

師生共同總結:描繪的背景----清晨;描繪的狀態(tài)----悠然,這是其他鳥兒沒有的,是白鷺獨特的。

清澄之美:黃昏低飛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繪白鷺的“清澄之美”的?

(板書:清澄美)

師生共同總結:

背景---黃昏

狀態(tài)----低飛

感覺:鄉(xiāng)居生活的一種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學生討論總結,教師引導指正)

1.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21)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書: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喜愛贊美

開頭句的比喻旨在點出作者的發(fā)現(xiàn),引出下文;結尾的兩個比喻是對全文的總結,在上文描寫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出白鷺美的本質(zhì)。

2.通讀課文。

這篇文章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出示課件22)

這篇散文通過對白鷺的歌頌,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板書:喜愛贊美

3.從這個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發(fā)現(xiàn)常見的美嗎?

四、小結。

郭沫若先生的這篇文章清純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過對形象和色彩的刻畫,描寫出白鷺獨特的美,同時運用新穎、貼切的比喻,使白鷺的形象鮮明生動,使文章清麗悠遠,富有濃濃的詩情畫意。

五、布置作業(yè)。

運用本課學習的對比的手法,寫一寫你熟悉的事物。

白鷺課件(篇10)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的課文。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詩,作者用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了白鷺的美,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

這篇課文其實是告訴同學們,要善于在尋常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讓同學們明白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美。

【作者介紹】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樂山沙灣,現(xiàn)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蘇聯(lián)科學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的作品有:散文集《長春集》、《潮汐集》、新詩集《女神》;《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等。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散文:散文是一種抒發(fā)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特點是“形散而神聚”?!靶紊ⅰ敝饕钦f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xiàn)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fā)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fā)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jù)內(nèi)容需要自由調(diào)整、隨意變化?!吧癫簧ⅰ敝饕菑纳⑽牡牧⒁夥矫嬲f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nèi)容多么廣泛,表現(xiàn)手法多么靈活,無不為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

白鷺:又名小白鷺,是白鷺屬的一種鳥類。白鷺和雪鷺體形小,以各種小魚、黃鱔、泥鰍、蛙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朱鷺:朱鹮的別名,屬于鹮科, 全長79厘米左右,體重約1、8千克。體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紅色。嘴細長而末端下彎。朱鹮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謂稀世珍禽,至本世紀70年代野外已無蹤影。至1995年,我國的野生朱鹮種群約35只,飼養(yǎng)種群有25只,為拯救這一珍禽帶來了希望。

蒼鷺:(學名:Ardea cinerea)又稱灰鷺,是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的濕地中極為常見的水鳥。身體細瘦。分布于非洲、馬達加斯加、歐亞大陸,從英倫三島往東到遠東海岸和薩哈林島和日本,往南到朝鮮、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國和中南半島一些國家。

一、生字組詞

宜yí(相宜、適宜、事不宜遲)

鶴hè(白鶴、丹頂鶴、鶴發(fā)童顏)

嫌xián(嫌惡、嫌棄、討人嫌)

朱zhū(朱紅、朱鷺、朱砂)

嵌qiàn(鑲嵌、嵌在、嵌入)

框kuàng(鏡框、木框、條條框框)

匣xiá(匣子、鏡匣、木匣)

哨shào(放哨、哨兵、花花哨哨)

恩ēn(恩情、恩惠、恩愛)

韻yùn(韻母、風韻、琴韻悠揚)

二、多音字

好hǎo(好像)hào(好學)

難nán(困難) nàn (災難)

三、近義詞

精巧一精美 配合一協(xié)作 適宜一適合

孤獨一孤單 恩惠一恩典 鏗鏘一高亢

四、反義詞

精巧一粗劣 配合一干擾 生硬一自然

恩惠一怨恨 清澄一渾濁 優(yōu)美一丑惡

五、理解詞語

精巧:(技術、器物構造等)精細巧妙。

適宜:合適;相宜。

生硬:勉強做的;不自然;不熟練。

嗜好:特殊的愛好。

流線型:前圓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狀。

孤獨:獨自一個;孤單。

恩惠:給予的或受到的好處。本文指白鷺給黃昏中的鄉(xiāng)村帶來的美、生機和活力。

清澄:(水、天空)清亮。本文是清亮明潔的意思。

美中不足:雖然很好,但還有缺陷。

鏗鏘:形容聲音響亮而有節(jié)奏。

六、詞語搭配

(精巧)的詩 (粉紅)的朱鷺 (灰色)的蒼鷺

(雪白)的蓑毛 (鐵色)的長喙

(優(yōu)美)的歌 (孤獨)地站立

七、詞語拓展

含有“不”字的四字詞語:美中不足

卓爾不群 求之不得 局促不安

水泄不通 出其不意 月語拓展

攻其不備 誨人不倦 自強不息

應接不暇 紋絲不動 心照不宣

八、句子解析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概括寫顏色和身段的精巧。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

“那……那……那……那……”連用四個“那”字,從“簑毛、結構、喙、腳”(從整體到部分、從頭到腳)描寫白鷺的美。

3、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于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

“不安穩(wěn)”與“悠然”對比,寫出了白鷺的棲息特點。

4、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xiàn)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運用反問的手法,增加了對白鷺棲息特點的神秘感,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

5、——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用“——”(破折號)給出了作者自己的答案,讓人感到白鷺無處不美。

九、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這篇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

2、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白鷺的?

外形(顏色、身段) 生活習性(覓食、棲息)

3、白鷺給作者怎樣的印象?

白鷺是一首精致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4、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白鷺雪白的蓑毛、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顏色非常和諧;流線型結構的身段大小非常勻稱,這一切都很適宜,它的外形就像“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在清水田里靜靜地釣魚、在枝頭孤獨地站立、在黃昏的空中低低地飛行,使人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充滿了含蓄美,就像“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因此,作者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5、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十、課文主題

這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的適宜、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

十一、教材課后習題

朗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可以從描寫白鷺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兩個方面看出來:一是白鷺顏色的和諧,身段的勻稱,反映出白鷺自然樸實的靜態(tài)美;二是白鷺水田釣魚、枝頭閑立、黃昏低飛這三個畫面反映了白鷺的動態(tài)美。

課文第6~8自然段描繪了三幅優(yōu)美的圖畫,請你為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第6自然段:清田獨釣圖。

第7自然段:清晨放哨圖。

第8自然段:黃昏低飛圖。

圖文解讀

教材課后習題參考答案:

一、朗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答:白鷺美,美得像一首詩。

(1)白鷺的外形美,美得自然,美得恰到好處。正如文中所說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薄澳茄┌椎乃蛎?,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減之一分則嫌,素之一忽則嫌,黛之一忽則嫌?!卑樀念伾椭C,身段勻稱,這是一種自然樸實的靜態(tài)美。

(2)白鷺的美還體現(xiàn)在與水田的和諧美,白鷺裝飾了水田,水田包容了白鷺,正如文中所說的“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的站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這是一種和諧、悠然的美。

(3)白鷺的美還是一種“澄清的美”,為鄉(xiāng)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正如文中所說的“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xiāng)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二、課文第6—8自然段描繪了三幅優(yōu)美的圖畫,請你為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第6自然段:清田獨釣圖。

第7自然段:清晨放哨圖。

第8自然段:黃昏低飛圖。

白鷺課件(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情感目標: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情感目標: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

課時重難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

教學準備: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古詩引領,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節(jié)課一開始,我給大家?guī)砹艘皇滋拼娙硕拍恋脑娝卵┗ㄇ嘤褡?,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教師范讀)

2、激趣:其實,這首詩還是個謎語,寫的是一種我國南方的水鳥,知道是什么嗎?

3、板書課題:白鷺。帶領學生一起寫。

4、白鷺既平凡,又不平凡。白鷺入詩,古就有之。除了杜牧寫的,杜甫也寫過,記得嗎?(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其實,何止是古人,我國現(xiàn)代杰出的大詩人、作家郭沫若也寫了白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齊讀課題

5、那么,為什么古今詩人都喜歡描寫白鷺呢?到底白鷺有什么獨特的地方吸引了他們呢?今天就讓我們從品讀郭沫若先生的《白鷺》開始探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結合生字表自學生字詞,力爭把課文讀通讀順,同時要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白鷺是什么?找出最能表達作者感受的句子,劃下來。

2、學生自由讀書,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3、讀后匯報: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鷺是什么?

出示句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4、朗讀感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情感目標: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課時重難點: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設疑導入。

出示句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1、感情朗讀

2、課文為什么說白鷺時一首詩呢?

二、體會白鷺是精巧的詩

1、精巧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作者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呢?好好讀讀1-5自然段,想想是什么原因?把具體寫白鷺精巧的語句劃下來。

3、自由閱讀1-5自然段,思考、圈劃、批注。

4、指名說自己的理解: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5、品讀句子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1)作者具體怎樣寫白鷺是什么樣的?

(2)白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呢?

(3)白鷺的美還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體會第2節(jié)的對比、烘托手法)

6、由此看來,白鷺實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詩!你會用什么詞語來贊美它呢?

7、感情朗讀:是詩就要讀出詩的味道來。

四、體會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白鷺既是一首詩,那它是否也有屬于自己獨特的畫呢?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6--8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出幾幅優(yōu)美的畫面?如果請你給看到的畫面起名,該用什么名字好呢?

2、學生先自由朗讀課文,再小組討論。

3、交流匯報:

在你的腦海中形成畫面了嗎?你給畫面起了什么名字?

4、你最喜歡哪幅畫面?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幅細細品讀,看看哪些地方描寫使得畫面如此生動,從而吸引了你。在你認為值得咀嚼的詞句下做上記號。

5、欣賞畫面:根據(jù)學生回答調(diào)整

A、釣魚圖

引導學生理解釣魚的擬人化;

引導感受畫面的完整、和諧美;

學習步驟:找關鍵詞句想象畫面朗讀體會

B、嘹望圖

引導理解:

你如果站在小樹的絕頂,你有什么感受呢?

而白鷺又是怎樣的?(讀讀)

你認為它是在嘹望嗎?

想象說話:它真的是在了望嗎?或許它是在。

指導朗讀:

該把句后的問號讀成什么符號,才能把這種想象的意境讀出來?(省略號)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C、低飛圖

引導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黃昏的天空是什么樣的?飛來一群白鷺是一種什么感覺?

朗讀感受

6、這就是白鷺,它釣魚時的悠閑、了望時的悠然、飛行時的翩然,讓人覺得它是那樣的韻味無窮!

7、可是,仍有人覺得它美中不足!請自由讀讀第9自然段,想想自己想說些什么?

(1)自由朗讀體會。

(2)指名匯報:

理解: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

回顧課文,指導內(nèi)化:白鷺,因此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

8、總結升華

齊讀最后一段體會。

五、深化拓展

介紹有關白鷺的古詩:杜牧的《鷺鷥》、杜甫的《絕句》、張志和的《漁歌子》、等

六、課后作業(yè)

1、收集有關白鷺的古詩;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課文。

板書:

精巧適宜(顏色、身段)

白鷺詩釣魚圖

韻味無窮瞭望圖

飛行圖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白公鵝的課件匯編11篇


這篇值得閱讀的“白公鵝的課件”研究深度有保障非常具有價值,下面的方法僅供參考您需要自己根據(jù)實際情況定制。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師還沒有寫的話現(xiàn)在也來的及。?寫好教案課件需要細心,包括課程重點難點梳理等。

白公鵝的課件【篇1】

設計理念:

《自公鵝》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俄國作家葉·諾索夫分別從白公鵝“慢條斯理”地走路,“無憂無慮”地活動等方面介紹了白公鵝“海軍上將”的派頭。作者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擬人和有趣的反語等修辭手法,使白公鵝顯得更加鮮活,更加與人親近了。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精讀課文《白鵝》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運用在《白鵝》中學到的閱讀方法自主閱讀本文,體會不同作家寫同一種動物的不同方式,以及各自的語言特點,拓寬閱讀視野,豐富語言積累,提高閱讀和習作能力。

教學目標: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白公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公鵝的喜愛之情。

3、比較《白鵝》和《白公鵝》的寫作特點,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閱讀,了解白公鵝的特點。

2、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比較《白鵝》和《白公鵝》表現(xiàn)方式的異同及其語言特點,體會不同作家對同一種動物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教學流程:

一、對比導入

2、學生圍繞白公鵝的‘公’字和本文作者是外國作家這兩點作大膽想象。

3、學生匯報,教師對學生作出的種種想象給予評價。

4、同學們作出了許多有趣的猜測,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葉·諾索夫筆下的這只公鵝是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呢?下面就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篇課文,看看白鵝和白公鵝到底有什么異同。

(設計意圖:采用對比的方法導入《白公鵝》的學習,讓學生對學習本課的興趣更濃,同時,教師在談話中提示了初讀課文的目標指向。)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學生在自讀課文中,邊讀邊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深入體會其含義。

2、課件出示重點詞:

腔調(diào) 派頭 掂量 漣漪 勾當 屬于 主宰

慢條斯理 無憂無慮 耀武揚威

(課件以顏色對比的方式突出幾個易讀錯的詞和需要重點理解的詞。)

3、指名分段試讀課文,注意正音,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設計意圖:體現(xiàn)略讀課文自主學習的特點,以檢查預習的形式進行字詞教學,為下一步自學討論打好基礎。)

三、對比閱讀,討論“白鵝”和“白公鵝”的異同

1、課件出示表格。讓學生先回顧課文《白鵝》,再讀《白公鵝》,畫出重點詞句進行對比閱讀和交流,看看這兩只鵝有什么異同。

2、學生4人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填空,老師抽學生匯報填寫情況,并給予評價。

3、同桌或小組討論:這兩只鵝的“步態(tài)”有什么異同?

(學生很容易從課文中找到兩只鵝“步態(tài)”的異同,但是寫法上的異同,教師應給予引導點撥。比如,作者在寫法上的不同體現(xiàn)在:豐子愷筆下的鵝是通過與鴨子比較,而葉·諾索夫筆下的鵝則是具體描寫如何落步,過泥濘路及被狗追時的步態(tài)。)

4、由點到面分析《白公鵝》與《白鵝》表現(xiàn)形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1)結構相同,都是先介紹鵝的特點,再從幾個方面具體描寫;

(可愛;

(3)采用反語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語言風趣幽默。

不同點:(1)敘述重點不同。豐子愷通過吃相描寫白鵝的高傲;葉·諾索夫主要通過鵝強占地盤的舉動展示白公鵝“海軍上將”的派頭。

(夸贊。

(3)結尾不同。豐子愷是抓住鵝的吃相,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結尾;葉·諾索夫從白公鵝的一舉一動展開種種遐想,表達對白公鵝的喜愛,用人的心理去推測鵝的心理,突出鵝的放肆,更加幽默有趣。

(設計意圖:采用填表格的方式,讓學生在自主閱讀、合作交流中學習不同作家寫同一種動物的寫作風格,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四、總結提升,拓展創(chuàng)新

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可以看出,不同的作家寫同一事物,由于他們觀察的角度不同,描寫的側重點也不同,語言風格也有各自的特點。豐子愷的語言風趣幽默,善用反語,你能試著用他的口吻說幾句話嗎?比如,看課本上的圖,說說此時的白公鵝在干什么?(撲打翅膀,岸邊的樹都在抖動;厲聲叫嚷,要與誰打架;直奔漁竿,賴在這里……)

白公鵝的課件【篇2】

①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② 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 能與前篇課文的描寫方法作些比較,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①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③ 導入新課:葉?諾索夫是怎樣描寫這只白公鵝的?兩位作家的描寫有哪

① 同桌或4人小組互教互查生字詞的讀音,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確。

② 指名分段試讀課文,注意正音,要求讀準,讀通順。

① 設計表格(或課件),引導對比閱讀。

A、先出示(點擊)舊課內(nèi)容,再讀新課,劃出重點詞句,進行對比閱讀

② 抓片段,進行對比閱讀。同樣是寫“步態(tài)”,兩段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

理,仔細掂量。一個通過對比,一個具體寫如何“落步”、過泥濘路、狗在身后

③ 抓重點段,進行對比閱讀。

C、討論:兩位作者為什么要把這兩部分寫的這么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① 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讀一讀。

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課后小節(jié):

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一下子讓孩子們對白公鵝產(chǎn)生了興趣,通過比較使

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事物,語言各具特色,通過比較也培養(yǎng)了學

生的閱讀能力,對文章的寫法也有所感悟。

[《白公鵝》教學設計]

白公鵝的課件【篇3】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qū)白龍橋中心學?!≈羧A】

〖挖掘?qū)W生個性潛力 追求優(yōu)化課堂效果·培養(yǎng)善于爭辯的能力〗

爭議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由多種能力構成的,可以認為是反映了一種整體的語文素質(zhì)。爭議的結果,孰是孰非,當然取決于不同認識本身的科學性,但爭議的能力強,也是爭議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語文課堂上的爭議還有其特殊意義,這種爭議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或過程,目的是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爭議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爭議能力,也就是在引導學生的語文學習,進行語文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

一位教師在教《白公鵝》一課時,以組織課堂爭辯的形式開展深讀活動。針對課文,教師歸結出一個辯論題:

白鵝如此高傲,影響主人對它的喜愛嗎?

這是極富兩面性的命題,無論從正方或反方都可以列出一系列道理,這就大大刺激了學生深熟課文的興趣。

在深讀過程中,學生要為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jù),進行邏輯思考,再用自己的語言清晰表達出來,同時傾聽對方的論述,使自己的爭辯具有針對性。這樣的爭議過程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是有效的。

對比教學好──《白公鵝》教學有感

湖北省宜昌市隆中路小學 鄭 慶

在學習第14課《白公鵝》時,我對同學們說:“誰來說說這只白鵝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學生沉思片刻,有的說這是一只耀武揚威的大公鵝,有的說這是一只威風凜凜的大公鵝,還有的說它是一只派頭十足的大公鵝。真是思維活躍。突然,我把話題一轉(zhuǎn),說:“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么樣的呢?誰來概括一下?”同學們齊聲說,那是一只高傲的白鵝。“答的不錯?!蔽艺f。

學到這里,我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同是白鵝,但不同作者的筆下的白鵝又各有各的姿態(tài),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同學們紛紛議論起來。后來,大家進行了交流。

一個學生說:兩位作者都能抓住白鵝的特點,圍繞鵝的特點來寫。

另一個學生說:同樣都是寫白鵝,但也有表達方式上的不同。前一篇課文抓住白鵝的特點──高傲,是圍繞總起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來寫的,從三個方面(叫聲、步態(tài)、吃相)突出了白鵝的高傲。后一篇課文俄國作家先寫大白鵝應當榮膺海軍上將銜,然后再寫為什么應當榮膺?在后面文字的解釋中寫出了白公鵝的特點。

那么以后我們寫作文時,就應該抓住事物的特點,圍繞其特點來寫。我們可以先總說,后分說;也可以先交代結論,然后再說明原因。今天,通過這課的教學,我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同一類型的文章,進行對比教學好!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可以仿效不同的表達方式,可以獲得不同的閱讀體驗。

白公鵝的課件【篇4】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出自俄國作家葉·諾索夫之筆,課文是從白公鵝走路的姿態(tài)和平時的活動兩方面寫的。寫鵝走路的姿態(tài),突出了“慢條斯理”的特點:每一步都掂量著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舉步奔跑;寫鵝的活動,突出了“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特點:不僅聲勢大——翅膀有力、嗓門大,而且與人搶占水面、公然吞食魚餌,真是率性而為,毫無顧忌。作者通過擬人和夸張的寫法以及風趣而幽默的語言,向讀者展示了一只具有海軍上將派頭的白公鵝,同時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其的欣賞和喜愛。

師:請用“公”字擴詞。

生:公園、公物、公牛

師:西班牙人好斗牛,斗的可都是公牛。

生:公羊、公鹿、公雞

師:有一種公雞叫斗雞,這種雞特別好斗,為食物或為地盤,直斗到最后一滴血干為止。古人好斗雞,據(jù)說李白因斗雞斗紅了眼,竟拔刀把對手捅死。為雞殺人,遠走天涯成了逃犯。

生:公羊、公鹿、公獅……

師:公獅又叫雄師。凡公雞、公牛、公羊、公鹿……大都好斗,本文講的是俄國作家葉·諾索夫的白公鵝,這只白公鵝是否也好斗?請看要求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感覺這只白公鵝是否好斗。

生:海軍上將!

生:威震一方!

白公鵝的課件【篇5】

發(fā)展性目標

1.學生能以一定的速度進行默讀,能夠體會兩只白鵝的不同之處。

2.初步體會作者表達方式的不同。

情感性目標

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具體描寫,喚起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作者的具體描寫初步體會作者表達方式的不同。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我們認識了著名作家豐子愷筆下的白鵝,誰來說說它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認識一只白鵝,它就是俄國作家葉.諾索夫?qū)懙陌坠Z。

板書課題:白公鵝

二、新課學習

句、段給你印象最深?可以勾一勾,寫一寫。

2.學生交流。

3.誰來說說這只白鵝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4.這究竟是只什么樣的白鵝?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概括一下。

(耀武揚威)的大公鵝

(威風凜凜)的大公鵝

(派頭十足)的大公鵝

5.好一只擁有海軍上將銜的大公鵝,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么樣的呢?誰來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鵝

6.學到這里,同學們討論一下:同是白鵝,但不同作者的筆下又各有姿態(tài),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點:抓特點,圍繞特點來寫

不同點:前者抓住一個特點──高傲,圍繞總寫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從三個方面(叫聲、步態(tài)、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寫大白鵝應當榮膺海軍上將銜,然后再寫為什么應當榮膺?在解釋說明中寫出了白鵝的特點。

我們寫作文時,就應該抓住事物的特點,突出其特點。

板 書

( )的白鵝 ( )的大白鵝

總寫句 解釋說明

白公鵝的課件【篇6】

[設計理念]

教學這篇略讀課文,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從整體人手,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得。以“讀”為主,通過感知讀、理解讀、體會讀、感情讀等多形式的讀來理解內(nèi)容、體會感情,感悟表達的特點。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交流閱讀感受;運用比較的方法,領悟和了解不同作家的表達方法、語言特點。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7個生字:腔、掂、漣、漪、慮、屬、宰。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白公鵝的特點。

3.比較《白公鵝》和前一篇課文《白鵝》在寫法上的異同之處,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學習抓住特點寫具體的方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豐子愷的《白鵝》圖和《白公鵝》課文插圖(可用掛圖、也可掃描制成課件)。老師課前閱讀《白公鵝》后半部分內(nèi)容,整體地了解白公鵝的形象,激起對白公鵝的喜愛與敬重,教學中就能更好地以教師的情激發(fā)學生的情。

2.學生準備:認真學習《白鵝》,完成學習任務。有條件的同學可以留心觀察白鵝或其他動物的外形及活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圖畫比較,導入新課

1.出示圖畫(豐子愷畫的白鵝),說說豐子愷先生筆下的這只白鵝有怎樣的特點。

2.出示圖畫(《白公鵝》文中的插圖),說說圖上這只白鵝是什么樣,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兩幅圖描繪出白鵝的不同形象,不同的作家對白鵝也會有不樣的描寫。俄國作家葉‘諾索夫是怎樣描寫這只白鵝的?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課文,來認識這只白公鵝。(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圖畫導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兩幅“白鵝圖”形象鮮明,姿態(tài)不同,氣度各異,學生有興趣進行觀察比較。通過圖畫的比較,一方面能讓學生初步感知自公鵝的特點,另一方面運用形象“引路”,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在比較中開始閱讀。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

自讀提示:邊讀邊動筆,畫出要求認讀的字,借助課文中的拼音讀準字音,標出不’瞳的詞語,把課文讀通;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交流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詞。

腔調(diào)掂量漣漪無憂無慮屬于主宰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議。掃除理解障礙。

軍銜榮膺車轍細翎廝打耀武揚威甭勾當

(3)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課文主要寫白公鵝走路的姿態(tài)和平時的活動這兩方面的內(nèi)容。(相機板書:步態(tài)活動)

[設計意圖]

學生“讀書”要有認真的態(tài)度、良好的習慣、明確的目標,不能馬虎、走過場。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讀前有要求、讀后有反饋,將學習任務落到實處。初讀,把課文讀通、讀順,大致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培養(yǎng)了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能力。

三、了解特點,豐富形象

1.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請大家默讀課文,畫畫重點詞,找找重點句。

2.說說白公鵝留給你的印象(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脑~語)。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詞語。

(派頭十足)

(威風凜凜)

(耀武揚威) 白公鵝

(引人注目)

(自由自在)

3.白鵝的這些特點,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課文是怎樣具體寫的?再讀課文,交流討論。(在交流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學習重點句段。)

(1)“派頭十足”的特點。

“它板正的姿勢啦,步態(tài)啦,和別的公鵝攀談時的腔調(diào)啦,全是海軍上將的派頭?!?體會擬人手法的形象運用,邊讀邊想象白公鵝的“派頭”。)

比較朗讀:去掉語氣詞“啦”,(“它板正的姿勢,步態(tài),和別的公鵝攀談時的腔調(diào),壘是海軍上將的派頭?!?體會作者語言的詼諧輕松。

(2)“步態(tài)優(yōu)雅…慢條斯理”的特點。

①圈出落步時的動詞,體會怎樣把特點寫具體。

落步之前,它總要先把腳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張開的扇面一樣;然后擺一會兒這個姿勢,再不慌不忙地把腳掌放到地上。

(邊讀邊想象,可結合觀察豐子愷《白鵝》圖,課文第63頁。)

②不同情形下的表現(xiàn):走車轍凌亂而泥濘的路;狗追趕。

(3)“自由自在”的特點。(通過活動來寫具體)

河上的活動。

岸邊的活動。

(引導學生聯(lián)系句子、課文插圖和生活經(jīng)驗理解、想象白公鵝的活動。)

4.這只白公鵝讓人喜歡嗎?

(1)作者對白公鵝的情感怎樣?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

①老師可參與交流討論,引發(fā)思辨。如:“有多少次,它徑直把我罐頭筒里的魚餌咽進了肚里,有時還拖走掛著魚餌的釣繩。干這種勾當它從不偷偷摸摸,總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因為它自認為是這條河的主宰?!边@個句子是否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在交流討論中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無可奈何中同樣透出了對白公鵝滿心的喜愛。)

②老師可相機簡介《白公鵝》后半部分的內(nèi)容,感受作者對白公鵝偉大的父愛的敬重與贊美。

(2)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表達出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公鵝的特點,以及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學生自我閱讀,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探究,教師尊重并激活學生的不同閱讀感受。老師注意引導學生學習品析詞句、觀察想象、聯(lián)系生活、感情朗讀等方法,既加強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又促進了與作者的情感交流,因而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白公鵝”將逐漸鮮明、豐滿、可愛。

四、閱讀比較,學習表達

1.比較默讀《白鵝》《白公鵝》,討論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結合板書,重點體會作者“抓特點,寫具體”的方法。

3.說說你喜歡的小動物,運用“抓特點,寫具體”的方法,重點說說它的形態(tài)、活動,或習性方面的某一特點。(先說后寫,可布置學生回家“小練筆”。)

【設計意圖]

在充分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作家寫同一類型事物,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比較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文章的特點感悟也更深。教師可適時指導學生運用閱讀中學到的方法,學以致用,讀練結合,練習表達,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板書設計]

14.白公鵝

抓特點 寫具體

步態(tài) 慢條斯理 (落步 走泥濘路 狗追趕)

活動 自由自在 (拍翅 河面 岸邊)

主宰一切

[設計意圖]

板書設計理清了課義的思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將寫法與內(nèi)容相對應,突出了文章寫法上的特點。結構簡明,語言簡潔,整體感強。

[特別建議]

該教學設計呈四個板塊,程序較為簡潔。給老師的“導”與學生的“學”留有較大的空間。建議在參考該設計時,注意以下幾點:

1.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要努力營造寬松、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參與交流,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無論是理解內(nèi)容、體會感情,還是領悟表達,都應注意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再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fā)、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

2.珍視學生閱讀體驗。了解白公鵝的特點是教學的重點。在閱讀交流“白公鵝留給你的印象怎樣”時,要特別“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只要言之有據(jù),言之成理,都應加以肯定。當然,如果學生的討論交流偏離了對課文的.理解,或者糾纏于無關緊要的枝節(jié),教師應相機加以引導。

3.考慮學生認知實際?!容^兩位作家在表達上有哪些異同”是教學的難點。應當注意的是,受年齡、閱讀能力的限制,學生對作者寫作方法的體會不一定很全面、很深入,教師在教學時要關注學情、引導重點,從學生認識、理解的實際出發(fā),不能要求過高。

白公鵝的課件【篇7】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與前篇課文的描述方法作些比較,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同學們:我們剛剛認識了豐子愷筆下哪只“架子十足”的白鵝,它是那樣可笑而可愛。這天,我們又要去認識俄國作家葉·諾索夫描述的鵝。

在學課文之前,讓我們大膽推測一下,這只鵝會有哪些特點?誰來說說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出示課文多媒體。

3、導入新課:

葉·諾索夫是怎樣描述這只白公鵝的?兩位作家的描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學生默讀課文,要求:

給自然段標號;在文中勾畫出我會寫的生字,多讀幾遍;哪些詞、句、段給你印象最深?能夠勾一勾,寫一寫。

2、同桌或4人小組互教互查生字詞的讀音,要求:

借助拼音準確。

3、指名分段試讀課文,注意正音,要求:

1、誰來說說這只白公鵝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2、這究竟是只什么樣的白公鵝?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概括一下:

3、好一只擁有海軍上將銜的大公鵝,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樣的呢?誰來概括一下?

4、學到那里,同學們討論一下:

同是白鵝,但不同作者的筆下又各有姿態(tài),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5、抓片段,進行比較閱讀。同樣是寫“步態(tài)”,兩段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同:傲慢、派頭;異:一個從容不迫、大模大樣;另一個慢條斯理,仔細掂量。一個透過比較,一個具體寫如何“落步”、過泥濘路、狗在身后追趕的步態(tài)。)

⑵葉·諾索夫怎樣寫鵝的“玩相”?

⑶討論:

兩位作者為什么要把這兩部分寫的這么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③被狗追趕時的緩慢行走。

⑵請幾個同學朗讀課文。

2、朗讀感受鵝在河里的活動:

③公然吞食魚肉餌。

⑶具體的句子(見書)。

“它要是明白了連它自己也屬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話,就能夠把他抓起來,交給母親,用它和鮮白菜一齊熬湯喝──那可就要大吃一驚了?!?/p>

一是表示注釋說明;二是表示聲音延長;三是表示話題轉(zhuǎn)移。

2、文中的兩處破折號起到了話題轉(zhuǎn)移的作用:

⑴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讀一讀。

我采用了比較的方法,一下子讓孩子們對白公鵝產(chǎn)生了興趣,透過比較使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事物,語言各具特色,透過比較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潛力,對文章的寫法也有所感悟。

白公鵝的課件【篇8】

一、預習探究

1、認真讀課文,認識并能正確書寫本課相應的詞語。

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3、搜集有關鵝的詩句和文字資料。感知文章大意,完成預習要求。

認識生字,理解字詞,了解課文相關知識,感知文章大意。

二、合作交流

1、同學們,你們見過白鵝嗎?想不想再看一看?(播放有關白鵝各種神態(tài)的圖片)

2、看了這些白鵝的圖片,你覺得白鵝怎么樣?用一個詞語來說。

3、看著白鵝,有沒有想起一首古詩?

4、生背誦《詠鵝》,這首古詩贊美了什么?

5、簡介作者豐子愷。

(1)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一篇寫白鵝的課文。(板書:13、白鵝)

齊讀課題。這是著名的文學家豐子愷先生寫的,想不想認識一下這位文學大師?

(2)出示豐子愷先生的照片及簡介,師讀簡介。

(3)看了他的簡介后,你想說什么?(接著學生的話題說)所以讀豐

子愷先生寫的文章,我們應該感到很榮幸。

(4)同學們,豐子愷先生把他家里養(yǎng)的一只白鵝畫了下來(展示豐子愷先生畫的畫,即課文中的白鵝圖。),不僅如此,他還給白鵝寫了這一篇文章。

6、齊讀課題,問學生:讀了課題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7、學生質(zhì)疑。

8、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畫出能體現(xiàn)白鵝特點的語句。

1、學生看圖片。

2、用一個詞語說對白鵝的感受。

3、學生背誦《詠鵝》。

4、學生看豐子愷先生的照片及簡介后談自己想說什么?

5、學生質(zhì)疑。

學生會提出問題:這是怎樣的一只白鵝?

6、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畫出能體現(xiàn)白鵝特點的語句。

創(chuàng)設意境,學生學習興趣濃。

鞏固字詞,材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內(nèi)容。

梳理讀書疑難問題。要向?qū)W生簡單介紹作者豐子愷

三品讀體驗1、品讀“吃相”部分

(1)在這幾方面的描寫中,作者著重寫的是哪方面呢?(吃相)師:一目了然,作者花了最多的筆墨在吃相的描寫上,可見白鵝的吃相作者觀察得最細致了,我們不妨就先來學習鵝的吃相這部分內(nèi)容。

(2)請同學們把讀書要求看一看??焖倌x5至7自然段,看看這三個自然段都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畫下來。鵝的吃相有哪些令人發(fā)笑的地方?用“__”劃下來。讀讀這些句子,想一想,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可以把你的體會寫在旁邊。

(3)你從哪些詞讀出了它吃相的有趣?什么叫“三眼一板”、“一絲不茍”?相機板書兩個詞。(師:吃飯的時候必須是先吃一口冷飯,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這樣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的吃飯步驟從不打亂,就叫“三眼一板”,而且總是很細致,從容不迫地吃飯,就叫“一絲不茍”。)

(4)這句話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鵝的高傲)誰來讀一讀?

(5)接著來說說還有什么讓你發(fā)笑的地方。出示:“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堂倌一樣?!?/p>

①“堂倌”是什么?(相當于以前飯館里的服務員)

②為什么白鵝吃飯時必須有人侍侯?接著找。

(6)等到鵝再來吃飯的時候…并且站著侍侯.(順勢提問:什么是窺伺?就是偷偷地看。)同樣來說說你的體會。(高傲)讀一讀。

(7)還有哪里讓你發(fā)笑的地方?出示“因此鵝吃飯時…真是架子十足!”

好,我們?nèi)嘧x一讀這句話。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自由說)吃飯都必須有人侍侯而侍侯它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豐子愷先生,可見這只鵝確實是“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可見豐子愷先生是多么喜歡這只大白鵝呀!難怪把這只白鵝稱為“鵝老爺”,的確是一副老爺脾氣呀!

(8)這些描寫白鵝吃相的句子中,你對哪幾句感興趣,你就讀哪幾句?讀出鵝的高傲來。指名讀。師生共評。全班齊讀。

2、趣讀“姿態(tài)、叫聲、步態(tài)”部分

真是一只架子十足的鵝老爺啊!這位鵝老爺?shù)母甙敛粌H表現(xiàn)在“吃相”上,還表現(xiàn)在它的“姿態(tài)、叫聲、步態(tài)”上。你對哪部分內(nèi)容感興趣,趕緊去讀一讀吧!畫出能表現(xiàn)白鵝高傲的句子。

⑴“姿態(tài)”方面

學生讀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哪些詞是體現(xiàn)鵝高傲的?(板書:伸長頭頸、左顧右盼)你能讀出它的高傲來嗎?它高傲的姿態(tài)讓作者不由得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⑵“叫聲”方面

①對叫聲感興趣的同學來讀一讀。通過哪些詞你讀出了它高傲的特點?

②課文舉了什么例子來說明它的叫聲的高傲?

順勢提問:如果鵝也會說漢語,當生客進來時,鵝會怎樣厲聲叫囂?如果籬笆外有人走路,它又要引吭大叫些什么呢?(展開想象)

③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盡職、高傲)白鵝高傲的叫聲,讓我們不禁又想起了豐子愷先生的那句話:“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師:多么盡職、高傲的白鵝呀!請女生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讓我們再去體會一下它的盡職和高傲吧!

⑶“步態(tài)”方面

①相信對白鵝步態(tài)感興趣的同學一定不少。指名讀。順勢提問:“凈角”是什么?(“凈角”是指京劇里一種大花臉的角色,多指那些性格豪放,說話聲音很大的男子。)隨機出示圖片。見過凈角出場的樣子嗎?(展示包公出場的片段影像資料)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復習《白鶴》的特點,引出思考:葉.諾索夫筆下白公鵝又用什么特點呢?一下子讓孩子們對白公鵝產(chǎn)生了興趣。再通過自學、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白公鵝的特點,然后品讀描寫白公鵝特點的句子,最后通過表格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兩課異同點,體會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事物,語言各具特色。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但未能在一課時完成,由于自己在實施教學時沒有把握好重點,拖延了時間。一節(jié)課下來,通過校長的評課,指點迷迷津,我在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課堂上如何讓學生快樂、我輕松。

白公鵝的課件【篇9】

《白鵝》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課文。

教材簡析。

《白鵝》是漫畫大師、文學家作豐子愷先生描寫動物的一篇佳作。作者通過這篇課文給我們描繪了一只性格高傲的白鵝。從一開始抱回家的姿態(tài)就給人留下這一印象,再到“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中”過渡句統(tǒng)領全文,接著分別從“嚴肅鄭重”的叫聲、“大模大樣”的步態(tài)、“三眼一板”“一絲不茍”的吃相中生動具體地寫出了鵝的高傲。從作者的描述中,讓我們感覺到這種高傲不僅不令人討厭,而且覺得白鵝可愛有趣,讓人發(fā)笑。作者的語言幽默詼諧,極富情趣,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表現(xiàn)鵝的高傲,還善于用反語來表達自己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學情分析。

本組課文圍繞“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專題,編排了4篇描寫動物的文章。《白鵝》是本組課文中的第一篇。一提及白鵝,學生隨口會吟誦駱賓王寫的古詩《鵝鵝鵝》白鵝在他們的眼中是一種漂亮的喜歡在水里撥清波的動物。而豐老先生筆下的白鵝則是一個高傲的動物,這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就比較難理解。因此,在教學中要著重引導學生品味風趣幽默的語言,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從看似貶義的詞語中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對生活的熱愛。同時,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豐子凱先生的文章,在導課過程中簡介作者不僅激發(fā)學生學習名家名篇的興趣,也為理解課文做好了鋪墊。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頭頸、狂吠、凈角、倘若,侍侯,脾氣,窺伺、供養(yǎng)不周、大模大樣、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難點: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搜集豐子凱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漫畫導入,簡介作者。

1、老師帶來了幾幅漫畫,大家來欣賞一下吧。(課件出示豐子愷的漫畫作品)。

3、根據(jù)學生匯報,課件出示:豐子愷生平資料,教師進行簡介。

過渡:是呀,豐子愷先生真是位多才多藝的大師,但他最負盛名的還是他的散文作品。今天,咱們要學習的課文“白鵝”就是他的名篇之一,請大家齊讀課題。(板書:白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語。

大家都讀完了課文,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文中的生詞能不能讀正確。想請幾位同學來當小老師帶大家讀。課件出示:頭頸、倘若、窺伺、侍侯;看守、凈角、大模大樣、供養(yǎng)不周;知道什么是凈角嗎?(是京劇里的一種行當,俗稱“花臉”課件播放“凈角”臉譜)。

狂吠、厲聲呵斥、引吭大叫、厲聲叫囂。(重點引導學生讀準第二組的多音字)。

3、感知課文大意。

大家對本課的生字詞掌握得還不錯,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白鵝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指名幾位學生回答),豐老先生對白鵝的印象是怎樣的呢?文中有一句話就告訴了我們,誰能找出來讀一讀。(根據(jù)學生匯報,課件出示:“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學生齊讀句子,教師板書:高傲)知道“高傲”是什么意思嗎?(學生匯報:特別驕傲、傲慢等)如果把這個詞用在你身上,你愿意?(不愿意)。是呀,“高傲”這個詞帶有貶義、批評的意思,難道豐老先生很討厭這白鵝嗎?(不是)那他為什么把“高傲”這個詞用在白鵝身上?(學生自由表達)是呀,只要我們把課文讀懂了,就能明白豐老先生對白鵝的真正情感。課文圍繞“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來寫,那白鵝的高傲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根據(jù)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叫聲、步態(tài)、吃相)課件出示: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他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大家一起讀一讀)你們讀的這句話是第幾自然段?(第二自然段),這個自然段在文中起著重要作用,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而且還是中心句。

三、體會高傲、感悟?qū)懛ā?/strong>

(一)學習第3自然段聽叫聲。

過渡:下面我們一起去聽聽白鵝是怎么叫的吧!請同學們默讀第3自然,拿出筆把描寫白鵝叫聲的詞語用筆畫下來,并好好體會。

1、學生默讀第3自然段。

2、匯報交流。

(二)學習第4自然段學步態(tài)。

過渡:白鵝的叫聲高傲,它的步態(tài)就更傲慢了。誰來說說鵝是怎么走路的?

1、匯報交流。

(三)、學習5——7自然段笑吃相。

過渡:這白鵝走起路來真是傲氣十足,特有派頭,可是它吃起飯來卻讓我們常常發(fā)笑。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5至7自然段,邊讀邊把你覺得有趣的句子畫下來,好好地體會。

1、學生自瀆5至7自然段。

2、匯報交流。

(1)、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很有趣?(根據(jù)學生匯報課件出示:先吃一口冷飯,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誰再來讀讀告訴大家我們的鵝是怎么吃飯的?(小組學生接讀)這樣有趣的吃法,文中用了一個詞來形容(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老師查了詞典:比喻說話做事有分寸,有條理。在這里是指鵝的吃法刻板,從不改變。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小組學生接讀)鵝吃飯的東西能少嗎?(不能)吃飯的順序能該嗎?(不能)是呀,鵝吃飯時就是這樣三眼一板。如果吃了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學生接讀:它一定從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飲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四、總結寫法,學以致用。

1、過渡:就是這樣一只高傲的白鵝,豐老先生卻不勝其煩給這位鵝老爺當起了堂倌,天天侍侯它吃飯,你覺得豐老先生喜歡這只鵝嗎?(喜歡)那他為什么用“高傲”這個詞來形容這只鵝?(這是反語的寫法)什么是反語呢?(根據(jù)學生匯報教師梳理:反語就是跟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意思,也叫明貶暗褒)誰能用這種反語的形式說一句話。(學生匯報)。

2、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豐老先生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和對比,反語的表現(xiàn)手法寫出了白鵝高傲的特點,咱們也從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到豐老先生對白鵝的喜愛之情。特別是作者用詞的準確和抓住特點寫的方法為我們的習作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學們現(xiàn)在請你們拿出筆也來寫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吧,可從動物的外貌、叫聲,生活習性等方面寫。

五、板書設計。

白鵝。

叫聲步態(tài)吃相。

嚴肅鄭重大模大樣三眼一板。

高傲。

白公鵝的課件【篇10】

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1、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3、 導入新課:

葉·諾索夫是怎樣描寫這只白公鵝的?

1、擺好讀書的姿勢,放出聲音讀讀課文。

思考:這只白公鵝留給你怎樣的印象?可以用文中的詞語來概括。

2、同桌互教互查生字詞的讀音,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確。

3、 指名分段試讀課文,注意正音,要求讀準,讀通順。

4、隨機出示詞語,并在詞語的下方做好批注。

5、齊讀詞語,鞏固,讀第77面的“讀讀記記”。

1、快速默讀課文,哪些句子最能表現(xiàn)“慢條斯理”?劃出有關描寫白公鵝步態(tài)的句子。

(1)作者為什么要把這部分寫的這么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圈出連接詞,讀一讀。

(3)品讀詞句,體會感情。

1、仿照課文,寫出自己熟悉的一種小動物的步態(tài)。

1、這是一只怎樣的白公鵝?用文中的詞語來概括。

……先……再……然后……再……

白公鵝的課件【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課后生字。

(2)了解白公鵝的特點。

(3)比較《白鵝》與《白公鵝》兩文在寫法上的不同。

2、過程與方法:在自主閱讀中了解課文,在比較學習中學會寫作。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了解白公鵝的特點。

2、比較《白鵝》與《白公鵝》兩文在寫法上的異同,感受作者語言的特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著名作家豐子愷筆下的白鵝,誰來說說它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指名學生回答)

2、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認識一只白鵝,它是俄國作家葉諾索夫?qū)懙陌坠Z。(板書)白公鵝(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默讀課文:

給自然段標號,在文中勾畫出生字和好詞好句,使用工具書(字典等)自學生字生詞。

2、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范讀動畫,讓學生注意生字讀音。

3、指名學生逐段讀文。

4、檢查學生對生詞的自學情況。

出示:

慢條絲理: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掂量:斟酌。在課文中指白公鵝走路不緊不慢,好像每一步都要想好才落腳。

舉步:邁步。

官司:訴訟。這里指作者與鵝爭水面的事。

徑直:直接進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費周折。文中指白公鵝直接去吃魚餌,毫無顧忌。

勾當:讀gòudàng,常指壞事情。文中指白公鵝吃魚餌的事情。

主宰: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在文中指白公鵝認為自己掌握著整條河。

三、對比閱讀

1、師:讓大家組成小組讀課文,想一想這只白鵝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來?

2、小組學習匯報。

師:好一只用有海軍上將銜的大公鵝,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樣呢?

3、引導對比閱讀:

再讀課文劃出重點句,進行對比閱讀和交流。(小組合作思考、討論)

4、學生匯報。

5、教師重點提示:

師:同是白鵝,但不同作者的筆下又各有姿態(tài),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⑴同樣是寫“步態(tài)”,兩段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自由讀文:感受白公鵝的派頭)

作者怎樣寫白公鵝的走路:

①每一步動作。②過路的結果。③被狗追趕時的緩慢行走。

同:傲慢、派頭;

異:一個從容不迫、大模大樣;另一個慢條斯理,仔細掂量。一個通過對比,一個具體寫如何“落步”、過泥濘路、狗在身后追趕的步態(tài)。

⑵豐子愷怎樣寫鵝的吃相?(提示:食料簡單、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葉·諾索夫怎樣寫鵝的“玩相”?(提示:戲水、搶占地盤、主宰一切)

⑶朗讀感受鵝在河里的活動:作者是怎樣寫白公鵝在水里的活動。

①翅膀的扇動有力。

②強占地盤。

③公然吞食魚肉餌。

總的特點: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請喜歡的同學起來讀一讀)

四、領悟?qū)懛?/strong>

1、討論:兩位作者為什么要把這兩部分寫的這么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么?(討論)

2、學生匯報,教師指導:

⑴感受作者語言的能力。

⑵寫法:擬人、夸張。

⑶具體的句子(見書)。

⑷語言:幽默風趣。

⑸兩位作者對白鵝有什么樣的感情?

相同點:抓特點,圍繞特點來寫。

不同點:前者抓住一個特點:高傲,圍繞總寫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從三個方面(叫聲、步態(tài)、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寫大白鵝應當榮膺海軍上將銜,然后再寫為什么應當榮膺海軍上將,在解釋說明中寫出了白鵝的特點。

⑹總結:我們寫作文時,就應該抓住事物的特點,突出其特點。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2、閱讀同步閱讀中《白公鵝》的另一部分。

板書:

14、白公鵝

走路:慢條斯理

海軍上將的派頭

生活: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電子白板課件匯編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平日里的學習中,幼兒園教師時常會提前準備好有用的資料。資料主要是指生活學習工作中需要的材料。資料可以作為參考給我們一些學習工作靈感。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師資料內(nèi)容呢?經(jīng)過收集并整理,小編為你呈上電子白板課件匯編,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喜歡!

電子白板課件 篇1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教育的不斷革新,電子白板越來越被廣泛應用在教學中,成為了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工具。它不僅能夠取代傳統(tǒng)的黑板與白板,提供更加清晰、直觀的教學材料,而且還擁有更多更強大的功能,如動畫、視頻、多媒體互動等,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所謂的電子白板,簡而言之就是一臺大屏幕的電視或者投影儀,并結合計算機的軟件和硬件,用來投影顯示教學資源的設備。而制作課件,則是利用電子白板軟件的功能,結合教學內(nèi)容,在電腦上制作出一份具有邏輯性、清晰度的教學材料。


電子白板制作課件使得教學材料更加詳細。相比傳統(tǒng)的黑板與白板,電子白板可以通過使用電腦上的軟件工具,制作出更加生動、直觀的教學圖片和圖表。通過精確的繪畫工具,教師可以在屏幕上繪制出精確的圖形,更好地向?qū)W生解釋教學內(nèi)容。電子白板軟件還支持插入圖片、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資源,使得教學材料更加豐富多樣。教師可以通過插入動畫、視頻等多媒體資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電子白板制作課件使得教學內(nèi)容更加具體。在電子白板軟件中,教師可以通過文字、圖片、圖表等多種形式,將抽象的知識內(nèi)容具體化、可視化。舉個例子,教學材料中的一張圖片可以代表一座山,通過動畫的方式,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山峰的形狀、高度、地理位置等信息,使得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這座山的特點。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僅僅通過口頭的解釋,很難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這些知識的具體含義。


電子白板制作課件使得教學更加生動活潑。通過電子白板軟件中的互動功能,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有趣的互動。學生可以通過觸摸屏幕的方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和互動活動,通過學生的參與,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電子白板軟件還支持課堂實時互動,教師可以利用問答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提供個性化的輔導。


電子白板制作課件為教育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通過電子白板,教師可以制作出更加詳細、具體、生動的教學材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互動功能參與到課堂中,增加對知識的理解和興趣。電子白板正逐漸成為了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著巨大的潛力,將進一步改變的教育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電子白板課件 篇2

交互白板的使用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參與、主動探究,不僅能眼見其形、耳聞其聲,而且能親自動手操作,調(diào)動多種感官共同參與認知活動,增加了信息量,強化了記憶效果,加快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消化速度,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更快、更好地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因為交互軟件可以隨時修改,所以教學中老師不受課件的束縛,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隨機應變,及時從圖庫中拉出需要的內(nèi)容,或者直接在白板上寫寫畫畫,使課堂變成活的課堂,變成生動的課堂。

我覺得電子白板的最大優(yōu)點是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老師不用點擊鼠標,可以用電子筆直接在白板上操作電腦,任意畫圖、書寫、修改、標注、擦除、保存等操作。教師不再是“鼠標的點擊者”,學生也不用再當“錄音機”和“錄像機”。師生可以積極互動,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1.習慣的平移。教師在電子白板前,用交互電子感應筆在電子白板上授課,就像在黑板上操作一樣方便,能自如的進行書寫、繪畫、標注。對于很多教師來說,使交互白板成為黑板的替代品,顯得很容易。同時白板軟件使用起來簡潔、方便,操作方法和使用界面與Word基本一致,符合教師的操作要求和應用習慣,經(jīng)過簡單的培訓和幾天的練習就能比較熟練地應用。實現(xiàn)了黑板加粉筆的傳統(tǒng)課堂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完美整合。

2.親近師生。以前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時,為了點擊鼠標,教師一般不走下講臺,課堂幾乎完全是的預設的,整個教學都是圍繞課件展開,這樣的課堂雖然條理很清楚,但少了師生的互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少了生成的課程資源,顯得很呆板。用幻燈片時,很多幻燈片一閃而過,學生頭腦中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交互白板的使用則讓教師從后臺走到前臺,走到學生中間,變成整個學習集體中的一員。同時,可以在講解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動手,在白板上書、畫圖、完成趣味習題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采用交互白板教學后,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大大加,學習興趣和熱情也得以充分調(diào)動,學習成績提升明顯。

3.專門為教學服務。交互白板的功能直接滿足上課老師的需求。比如板書、擦除、手動畫線及直線、虛線、箭頭線等多種樣式的板書筆,還可以選擇不同的顏色,幕布功能可以遮擋白板,使練習題一個一個地展示。移動功能可以使板面上下移動,解決高處夠不著的困難。放大鏡功能可以局部放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抓住學習要點?;胤殴δ鼙阌谡故窘虒W材料的動態(tài)和細節(jié),及時總結回顧剛才的教學過程,提高學生興趣,激勵學生參與和交互。軟件自動保存功能將授課過程中插入的資源及書寫筆跡,形成新的演示文件,使授課過程也成為一種備課過程。

4.資源整合。交互白板的使用可以實現(xiàn)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的整合。白板資源庫、教師課制作的課件、音頻視頻材料,還有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連接,使得教學資源豐富多彩。如果你是化學老師,你就可以在上化學課時利用交互白板自帶的豐富圖庫圖庫,每次在課堂上都可以向?qū)W生展示栩栩如生的.各類圖片,并通過添加動畫效果,使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大大增加,提問比以前更積極,注意力更加集中。

基于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環(huán)境是學習者充分利用環(huán)境提供的豐富資源和工具,建立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過程,是學習者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場所。交互式電子白板通過與投影機、計算機的配合使用,成為大型的觸摸屏,用電磁筆代替鼠標在白板上隨意操作計算機,進行單擊、雙擊、右擊、拖放以及其他控制操作,還可以對投射到白板上的圖片、動畫、視頻等畫面進行注釋講解,所有過程都可隨時保存及后臺編輯管理,并且可以打印和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送。交互白板實現(xiàn)了白板和計算機之間的互動,使老師能隨時站到黑板面前操作,增進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解放了教師的肢體。為創(chuàng)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學習主體、訓練為課堂主線的新課標課堂教學,提供了最好的技術支持。

知識、能力和素質(zhì)是課堂教學目標的三要素,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只有以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提高和強調(diào)學生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三個方面的目標為準則,才能真正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目標落實,從而建立起新型的教學模式。

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對教學目標的制訂、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掌控上,而最為主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去接受、發(fā)現(xiàn)、探究知識的興趣,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交互白板的使用,可以提供文本、語音、圖形和視頻等多媒體的教學支持,也可以提供普通黑板的圈點勾畫擦等功能,教師可以邊講解邊演示,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學生練習中的問題,及時交流指正,控制教學的全過程。教師的主導作用還體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學習方法的指導,傳授知識、解疑問難上。教師利用生動的圖片、視頻,特別是豐富多彩的練習從各個角度指導、引導學生去認知,去識記,去思維,去想象、聯(lián)想、體驗、創(chuàng)造。

電子白板課件 篇3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fā)展,電子白板成為了教學設備的寵兒,我校也陸續(xù)安裝了電子白板,這一方案的實施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方便、生機與活力。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新型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走進課堂,能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極大的改變了課堂中的學習氣氛,這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現(xiàn)代意識非常有利,為教師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優(yōu)化了及時反饋的功能。

電子白板的安裝,也使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進入課堂,但對于多數(shù)教師來說,以前沒有接觸過,或較少使用,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學校對教師們進行了電子白板使用培訓,以下幾點是我的小小收獲:

一、利用電子白板來輔助數(shù)學教學,因為在白板模式下工具欄中的畫圖,復制、旋轉(zhuǎn)、拖動等已能很好的展示全等圖形重合的全過程。借此可以省去許多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如粉筆、刻度尺、三角板以及圓規(guī)等輔助工具,也可以節(jié)省繪圖時間,并把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放在知識講解或是有用的地方,以此提高教學效益。

二、白板課件具有強大的交互功能。白板技術為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技術方便。在課堂中我們可以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在電腦上完成相關的課堂練習,并定時自動收回學生的作業(yè),還能當堂對學生作業(yè)情況進行總結,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教師能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

三、有了電子白板,教師將不用在擔心因板書太多黑板不夠用,或是因擦黑板時所產(chǎn)生的粉塵對身體造成的危害。這些擔憂在電子白板中均能迎刃而解,在交互式白板上操作電腦,利用智能筆直接書寫,使用板擦隨時修改,寫完一頁系統(tǒng)能自動保存,在不需要的地方可以利用幕布遮擋,重要的也可以利用聚光燈凸顯,并可以在注釋功能下對原來的文檔、網(wǎng)頁等進行修飾、批注。學生上課時也會被資源庫中更多的畫面圖解吸引而專心聽講,最后還可以將整節(jié)課的板書內(nèi)容來個回顧,加深學習印象。

四、選用電子白板來輔助教學,達到圖文聲像并茂的教學手段,采用有趣、形象、生動的內(nèi)容向?qū)W生灌輸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有利于學生更好的記憶知識點。從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增強教學效果、優(yōu)化教學過程。

以上是我通過培訓所得來的收獲,但空有理論還是不夠的,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仍需要通過不斷的摸索、反復嘗試、演練來將它掌握。達到能熟練地使用它,并將它很好的應用到教學課堂中。

電子白板課件 篇4

電子白板課件如何轉(zhuǎn)換成PPT課件?

1、 首先把電子白板軟件打開。

2、 把ppt打開。

3、 切換到電子白板在“頁面”中點選“屏幕批注”。

4、 這時電子白板的頁面變成屏幕頁面顯示為ppt沒有全屏的頁面,此時點擊ppt的“幻燈片放映”中“觀看放映”。

5、 此時屏幕的右下角出現(xiàn)一個ppt放映的浮動標簽,點擊“向后翻”。一直點到ppt結束。

6、 結束后出現(xiàn)提示“是否要在ppt文件中嵌入筆跡?”選是或否無所謂。此時ppt的所有頁面都轉(zhuǎn)換成電子白板的頁面啦。

7、 然后在“文件”中“保存”就成為電子白板課件啦。

此方法,最重要的步驟是第四五步驟。此方法,有一個缺點是聲音不能收錄即沒有聲音。

【拓展延伸】

PPT課件如何轉(zhuǎn)換成電子白板課件?

1、 在電腦狀態(tài)下,打開一個PPT文件。

2、 PPT文件打開后,選擇放映方式,在PPT上方的工具欄中找到“幻燈片放映”→觀看放映,讓電腦全屏播放PPT文件。

3、 提起智能筆架上的筆,白板下方出現(xiàn)一行工具欄。

這時可以進行書寫批注,選擇筆、筆的顏色、筆寬、漫游、插入圖形、索引頁等功能。

a. 翻頁:就點擊當前頁面上左上角的翻頁圖標;

b. 漫游:如果書寫空間不夠,可以使用漫游,這樣就可以在頁面旁進行更多的書寫批注。

c. 瀏覽圖片:點擊“插圖” —瀏覽圖片—在圖庫對話框,點擊搜索—找到文件的位置—點擊要瀏覽的圖片—拖動;

d. 插入音視頻:點擊“插圖”-插入音視頻-在對話框中找到文件的位置-點擊要插入的.音視頻文件-在板面上拖動;

(不要圖片或音視頻時,使用橡皮擦,就可以將他們輕輕擦掉了。)

e. 索引頁:我們在PPT文件上的修改能夠在索引頁中找到,原有的PPT文件在電腦狀態(tài)下并沒有被修改。

f. 修改后的PPT文件的保存:點擊開始菜單,在彈出的菜單里選擇“輸出”,可以保存為圖像格式、PPT格式、PDF格式、HIML格式;選擇“保存”,則保存為系統(tǒng)默認的WBS格式,即白板格式。

電子白板課件 篇5

導語:龔惠萍

龔 惠 萍

我們實行小學支部聯(lián)合黌舍實際,以“提拔存眷力和履行力,當好‘八大員’,增進黌舍科學成長”為實踐載體,構造全部黨員展開了深切進修實踐科學成長觀活動。我作為黨員教師,當真進修實踐,總結以下:

1、進修表面知識,進步認識。

經(jīng)過議定進修,我理解到科學成長觀活動,是黨的十七高文出的一項龐大計謀安排。用科學成長觀武裝腦筋、教導實踐、鞭策工作,將有力地促成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宏大奇跡。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離開表面腦筋。在中國特點社會主義表面系統(tǒng)中,鄧**表面是首創(chuàng)之作,“三個代表”緊張思維是緊張構成部分,科學成長觀等龐大計謀思維是這一表面系統(tǒng)的緊張立異結果。它們既彼此領悟又層層遞進,表現(xiàn)了改革開放新期間我們黨表面立異結果的科學性系統(tǒng)和階段性結果的內(nèi)涵聯(lián)合。胡錦濤主席指出:科學成長觀的第一要義是成長,核心是以工錢本,根本要求是周全和諧可連續(xù),根本方法是兼顧分身。”這四句話是對科學成長觀科學內(nèi)涵、精神本色、根本要求的集結概括綜合。這一龐大計謀思維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見解方法,用一系列彼此關聯(lián)、彼此領悟的新思維、新見解、新論斷,進一步系統(tǒng)地答復了甚么是成長、為甚么成長、如何成長的龐大題目,強化了對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成長目標、成長理念、成長方法、成長動力以及成長布局、成長計謀、成長門路的認識,付與馬克思主義關于成長的表面以新的期間內(nèi)涵,為中國特點社會主義表面系統(tǒng)增加了新的內(nèi)容,表明我們黨在促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面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在新的成長階段,深切貫徹落實科學成長觀,是對鄧**表面和“三個代表”緊張思維的最好堅定,也是對中國特點社會主義表面系統(tǒng)的最好實踐。

2、牢靠建立以工錢本的教誨觀

經(jīng)過議定進修,我理解到教誨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特別是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周全成長的高本質(zhì)人才。從國表里的比較看,中國培養(yǎng)的門生每每冊本知識把握得很好,可是實踐本領和創(chuàng)設精神還比較貧乏。要培養(yǎng)周全成長的優(yōu)秀人才,必須建立進步的教誨理念,勇于沖破死板見解的束厄狹隘,在辦學系統(tǒng)體例、傳授內(nèi)容、教誨方法、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斗膽地摸索和改革。教誨要符合本身成長規(guī)律的要求。要珍視開導式教誨,鼓勵門生的進修樂趣,創(chuàng)設解放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門生立異的腦筋,教會門生如何進修,不但學會冊本的東西,特別要學會冊本以外的知識。教誨要符合期間成長的要求。教誨要面向?qū)?、面向全國、面向當代化,歸根到底便是要與時俱進,趕上期間成長的步調(diào),辦出具有中國特點、中國風致、中國派頭的當代化教誨。必須放眼看全國,緊緊把握社會成長和科技進步的潮流,進修和鑒戒人類優(yōu)秀的文明結果。同時,也要深深地明白中國,聯(lián)合中國的實際和國情,促成教誨改革、優(yōu)化傳授布局、更新傳授內(nèi)容、改革傳授方法。

3、腳結壯地,愛崗敬業(yè)

在進修科學成長觀的階段,恰好我校迎來上海市教委對我校的視導。為了歡迎本次視導,我謹小慎微做好本職工作。最終,我當真?zhèn)浜帽槐Ee的探討課。我鉆研講義,把握好重點難點,匯集各項資料、圖片,并做到精益求精,從網(wǎng)上下載動畫剪輯,細致建造課件。第一次試教后,發(fā)覺不敷的地方,立刻改革調(diào)整傳授進程,再次試教。工夫不負故意人,最終,我的課被評為了優(yōu)。別的,身為探討型課程的教研組長,要查抄備課,我們教研組人數(shù)繁多,我不怕工作量大,發(fā)覺工作中的不敷的地方,不厭其煩地與任課教師雷同,做到聯(lián)袂共進。同時,我也當真籌辦別的兼任學科,有堅苦,同事之間彼此救助,有疑問,及時請教,大家聯(lián)合協(xié)作,覺得工作很忙很累,但很富裕。本學期,黌舍配備了電子白板,為了能利用電子白板進步傳授有效性,我當真參加開學初的電子白板培訓,并凡是從網(wǎng)上下載相干的課件并根據(jù)傳授必要作點竄。這些課件創(chuàng)設了活潑的情況,鼓勵了門生的進修樂趣,使門生變得愛講話、愛思慮,更加喜好上語文課。我酷好門生,關心門生身心健康,門生有不敷的地方,能自動找他們交心,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能用成長的目光對待掉隊生并以鼓勵為主,凡是與門生的家長保存關聯(lián),互通環(huán)境,獲得家長的贊成和互助,互助救助門生進步。珍視培養(yǎng)門生精良的行動風俗,教導他們展開充裕多彩的班級活動,指導門生自動參加黌舍構造的各項活動,促使門生的本領在活動中獲得進步。

4、自動參加自愿者活動

?? 環(huán)球注視標上海世博會揭幕的日子愈來愈近了,作為上海人,感觸非常自大和驕傲。我自動參加每次的自愿者活動,不管氣候好壞,都能提早到崗。活動中立場當真,因為我覺得這是一種責任和任務。

作為黨員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保存嚴于律己、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精神,富裕闡揚前鋒榜樣效用,篡奪在今后的工作中獲得更大的進步。

電子白板課件 篇6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了解了電子白板的各種強大功能,學會了電子白板課件的基本制作方法,現(xiàn)在簡單談談學習體會。

我認識到,交互式電子白板最大的特色在于不僅保留了傳統(tǒng)黑板的任意板書功能,而且實現(xiàn)了與計算機的交互控制,可以隨機地處理和存儲各種數(shù)字化的教學材料,為下次應用和課后復習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加大了課堂教學的密度,喚起了兒童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他們的智能,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首先,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小學生由于受年齡特征和生活實際的制約,對于某些數(shù)學概念,僅靠教師的講解及教具的演示,在理解上是有一定的困難。這時,利用電子白板教學為學生搭橋鋪路,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教學需要,化靜為動,動靜結合起來,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幫助學生充分感知。

其次,利用電子白板,深化課堂訓練,提高練習效率。練習是對一節(jié)課知識學習的鞏固,利用電子白板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可以是游戲、繪圖、選擇、拼圖、填充等形式,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練習題型單一、枯燥的問題,使學生厭煩練習的現(xiàn)象得以改變。

以前自己對于電子白板的認識也就是把它當做投影幕,根本不知道它還有這樣多的功能和優(yōu)勢,想到自己這樣短淺的見識,真是有點慚愧,不過這也會鼓勵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努力、積極進取……總之,經(jīng)過這次培訓,我收到了教義,學到了新知,我期望以后有更多這樣的培訓機會。

電子白板課件 篇7

一、指導思想:

20xx學年工作室繼續(xù)以師生發(fā)展為本,立足課堂教學主陣地,研究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以完成“五個一”為契機,完善工作室運行機制,實現(xiàn)教師間的專業(yè)分享,合作互動,激勵共進。

二、目標措施:

1、以“落實兩綱”為重點,探索美術學科規(guī)律。

2、以“新理念新技術”為主題,深入開展好“電子白板在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運用”的研究,組織學員在區(qū)內(nèi)、區(qū)外進行教學展示,引領新理念與新技術。

3、以“亮出特色”為主題,結合學員自身特長和學校特色項目,組織學員進行教學研討和展示匯報,推動學員教學特色與學校特色的形成。

4、以“牽手行動”為主題,走向外區(qū)學習取經(jīng),送教到鄉(xiāng)村學校、民工學校,互動研討,建立合作。

5、以“閱讀分享”為主題,向?qū)W員推薦必讀書目、結合學員自選書目,進行理論學習的研討,在教學實踐中尋找契合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以教師基本功訓練為重點,開展寫生課程,結合外出寫生采風,為創(chuàng)作積累素材,爭取工作室總結階段開辦一次學員畫展或出一本作品集。

2、以開闊眼界為目的,結合重要畫展和美術展示活動,組織好觀摩活動,拓展視野。

3、以漫畫創(chuàng)作為突破,進行漫畫形象的設計與創(chuàng)作,以學生生活為創(chuàng)作素材,以幽默或諷刺的手法結合學生行為規(guī)范教育,進行主題漫畫的創(chuàng)編、連載,擬編書出版或制成書簽融于學校德育活動。

4、以《兒童詩與畫》課題的深入研究與推廣,培養(yǎng)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研究兒童畫創(chuàng)作評價與指導,把兒童畫創(chuàng)作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樂趣與習慣,匯編《詩情畫意》兒童詩與畫作品集和《童心童畫童詩》指導書集。

5、繼續(xù)開展好“走近專家”系列活動,聘請上海市美術專家和美術教師進行兒童畫創(chuàng)作指導的輔導講座。

1、以“理論學習、課堂教學、教育科研、工作實績、教學特色、活動態(tài)度”為指標,引導學員注重日常研究過程,積累教育實績。

2、把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堅持學習,把日常教學中的每一個驚喜瞬間記錄下來,把互動中的每一個教學共鳴與建議記錄下來,把自己最感興趣的每一項研究得失記錄下來,發(fā)表于工作室博客進行分享,整理成論文,嘗試發(fā)表與參賽。

3、重視日常激勵與評價指導,做好每位學員的成長檔案,匯編《工作室成長足跡》,包括:經(jīng)典教學設計、教學案例和隨筆、研究論文、美術創(chuàng)作、輔導佳作,培訓感悟。

電子白板課件 篇8

在課堂上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教學配套的電子軟件,對原有的電子白板課件可用不同顏色、不同筆型的筆跡進行標注講解,可以隨心所欲的在上面寫、畫、插入視頻剪輯圖片、可以改變背景圖和顏色、可以進行放大和縮小等等!如此眾多的功能,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增加了學生對課程內(nèi)容的趣味性。

但是由于很多老師,特別是年長的教育者還不習慣這種教學設備,在操作上可能有一些困難,因此,集體組織老師培訓使用電子白板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老師之間也應該相互討論,研討,交流電子白板的 使用經(jīng)驗。這么先進的設備,如何為我們教學所用,為教學提供有效的輔助作用,確實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F(xiàn)將自己平時運用電子白板的一些心得,在這里作一個交流,期待大家能夠互相學習,共同提高電子白板的運用水平。

電子白板最主要的性能特點之一就是其電子課件的交互性,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PPT電子課件的制作方法,綜合利用一切資源,包括電子白板軟件配套的教學資源庫,以及網(wǎng)絡資源,利用,圖文并茂的PPT課件,在加上必要的.動畫視頻等等,豐富我們的教學電子課件。為了更好地讓白板服務于我們的課堂教學,就需要我們能因課置宜地設計一些課件,幫助我們來突破一些教學上的重難點。如何利用好電子白板軟件,如何制作豐富的電子課件是我們運用教學電子白板的第一步。

在從“開始”按鈕展開菜單后,有遮屏,聚光燈等選項,遮屏和聚光燈等是電子白板的一些特殊功能,將這些功能和激光筆、熒光筆等相結合,當然可以更為有效的突出課件中的關鍵點,給學生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放大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品質(zhì)。教師的實物示范無法讓全體學生體會觀察的注意點。尤其特別適合于無法全班展示,但又需要全班看到的教學內(nèi)容,本人感覺特別適合于教學中的各種分類。你可以通過依次選取多個對象來對多個對象進行縮放,刪除,克隆等操作,而不要每次只對一個對象做反復類似的操作。教師還可以在演示調(diào)用過程中,可以隨心所欲的在上面寫、畫、劃、圈、點等操作行為,更可以隨時改變背景圖和顏色、對畫面進行放大和縮小等等!

教材課件(匯編11篇)


經(jīng)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幼兒園教師經(jīng)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的意義非常的廣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樣東西所需要的素材。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關于幼師資料你了解哪些內(nèi)容呢?小編經(jīng)過整理,為你編輯了教材課件(匯編11篇),歡迎你閱讀與收藏。

教材課件(篇1)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的編寫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力求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下面從四個方面做介紹:

這一冊教材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四部分。入學教育有四幅圖,向?qū)W生進行愛學校、愛學習的教育。“漢語拼音”13課,為便于鞏固,將13課分為四組,每組之后安排一個復習?!白R字”全冊共8課,分兩次安排,每次學4課,獨立成一組?!罢n文”全冊共20課,5課為一組,編成四組。為了復習鞏固所學內(nèi)容,進行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識字和課文后有練習題。每組“識字”或每組“課文”后安排一個“語文園地”。每個園地后安排一次“口語交際”,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書后有兩個“生字表”?!吧直恚ㄒ唬笔且笳J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

教材中還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圖畫。圖畫是課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極為重要。

1.綜合性。

教材內(nèi)容的安排重點突出,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tài)度和知識能力之間的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在教材中,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方面的內(nèi)容都不是孤立安排的,而是有計劃地安排在一個有機的整體里。如漢語拼音第四課,要學的拼音字母是d t n l 4個聲母,同時出現(xiàn),馬、兔、大米、土地4個漢字詞語。這幾個詞語不但起著鞏固音節(jié)、引導識字的作用,而且孕含著一個故事。學生通過觀察畫面,可以發(fā)揮想象,編故事、講故事。這樣,就把學拼音、識漢字、積累詞語、發(fā)展語言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就不是單一的學習拼音字母。

2.科學性。

在教材中,各個部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都注意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以識字和寫字為例,本冊教材突出識字這個重點,本著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字400個,寫其中的100個。據(jù)統(tǒng)計,這400個字的覆蓋率可以達到小學生閱讀材料的50%左右。學生學會了這400個字以后,就可以閱讀課文或淺顯的兒童讀物,也可以在閱讀中增加識字量,培養(yǎng)初步的閱讀能力,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成就感。寫哪些字?也應該科學。應該是寫筆畫最簡單、最常用的字。從生字表(二)可以看出,所寫的字絕大多數(shù)是獨體字,筆畫最多的不超過8畫。每課要求寫3―4字,而且有一定的共同點。本著“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等筆順規(guī)則,進行安排。例如:識字(一)第1課,三個字都練習“橫”。同時練從上到下的筆順規(guī)則。識字(一)第2課是練習寫“先橫后豎”的字,同時認識丨、丿、三個筆畫。目的是使學生逐步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書寫漢字的筆順規(guī)則,打好堅實的寫字基礎。

3.時代性。

教材大幅度更新內(nèi)容。主要體現(xiàn)時代的特點。不論是課文、兒歌還是插圖,都富有時代精神,富有人文色彩和感情因素。如,第27頁出現(xiàn)了“你栽樹,他培土,我去提水?!钡膱D和句子,滲透了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意識。第37頁的兒歌《登山》講孩子們努力登到山頂上,滲透了培養(yǎng)意志品質(zhì)的教育。課文第13課《平平搭積木》是講平平搭了許多“房子”給大家住,給沒有房子的人住,體現(xiàn)了兒童對他人的關愛。第18課《借生日》是講小云把自己的生日借給媽媽,表現(xiàn)出兒童對母親的關心?!稜敔敽托洹贰缎⌒茏∩蕉础穭t是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滲透了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材內(nèi)容特別注重聯(lián)系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貼近兒童的生活。口語交際《有趣的游戲》《我們的畫》《這樣做不好》緊密聯(lián)系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我會拼圖》《該怎么辦》《小兔運南瓜》有助于豐富兒童的想象,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4.倡導自主學習,轉(zhuǎn)變學習方式。

教材通過多種方式體現(xiàn)了自主學習、在游戲中學習的意圖,注重自得、自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在練習、復習、語文園地中,大量采用“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認”“我會畫”等標題形式,激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在充分參與的活動中,增強學生學習語文自信心。從以往的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體現(xiàn)了“我要學,我會學”的自主精神。 教材采用多種形式識字,倡導自主識字、自主閱讀。促進課內(nèi)課外、校內(nèi)校外的結合,貫徹生活處處皆語文的理念,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如“語文園地一”第6題,“我會認”,把認識的姓涂上顏色。題中畫了三朵花,每朵花上有10個字,共有30個姓氏,學過的只有4個(白、馬、田、高)。另外26個,讓學生把認識的字,涂上顏色,再讀一讀,鼓勵學生主動識字。學習了這道題以后,學生認識了許多常見的姓氏字。

“語文園地四”第2題,是“我會讀”,題中出現(xiàn)了校牌、單位牌,讓學生讀讀認認,引導學生隨時注意生活中的漢字,主動識字,激發(fā)兒童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材的最后兩課,是連環(huán)畫形式的課文。全文不注漢語拼音,學生可以借助圖畫、猜讀等方式自己認讀生字,讀通句子,讀懂課文,在學生自己認讀的基礎上教師加以指導。學生從自讀中獲得成功的愉悅,增強學好語文的自信心。

5.具有較強的開放性、適應性。

教材努力貫徹統(tǒng)一性和可選擇性相結合的原則,以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

教材內(nèi)容兼顧城鄉(xiāng),有反映城市生活的,如《自選商場》《平平搭積木》,有反映農(nóng)村生活的,如《菜園里》《哪座房子最漂亮》。

教材內(nèi)容難度適中,有一定彈性,如識字,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為教師和學生留有選擇、拓展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

1.漢語拼音。

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書寫即抄寫)。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習說普通話。

2.識字、寫字。

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寫其中100個。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初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

學習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課文。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了解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詞和句子的意思。認識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

4.口語交際。

學講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講普通話的習慣。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別人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要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入學教育有四幅圖畫,分別是“歡迎新同學、學習語文很快樂、正確的讀書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蹦康氖菐椭鷮W生了解學校生活,感受學校生活的快樂;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培養(yǎng)正確的讀書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了解圖意。并根據(jù)各學校不同的情況,把了解圖意與參觀校園結合起來,指導學生認識校園,了解課堂常規(guī)。對讀書、寫字姿勢的指導,可以模仿圖畫,

這冊教材一開始,仍然安排學習漢語拼音。這是為什么呢?一是考慮漢語拼音是幫助識字的有效工具,學會了漢語拼音,將大大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另一個原因是考慮漢語拼音能夠幫助方言地區(qū)的兒童糾正字音,克服方音,讀準漢字,學習說普通話。所以,把漢語拼音安排在這冊教材的最前面是有一定道理的。漢語拼音部分有13課,4個復習。安排了漢語拼音最基本的內(nèi)容。與九年義務教育第一冊教材漢語拼音部分相比,有以下幾個變化。

1.內(nèi)容的組織更加科學。

第一是把聲母y w提前,和單韻母i u ü整合為一課。這一課除了要學習單韻母i u ü,還要學習聲母y w,以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這樣安排的好處是簡化頭緒,節(jié)省時間,而且能提早出現(xiàn)一些常用音節(jié),便于學生學習、鞏固拼音,還可以提早出現(xiàn)常用漢字。實踐證明,這樣安排不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學生學起來并不困難。

第二是改變了音節(jié)的呈現(xiàn)形式。要求學生拼讀的音節(jié),大多是以結果呈現(xiàn),減少射線的形式。這樣編排的好處是,兒童可以和音節(jié)多次見面,加快拼讀音節(jié)的熟練程度。

第三是增加了和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內(nèi)容。每一課中出現(xiàn)的音節(jié)詞語句子或兒歌都緊密聯(lián)系兒童的生活實際。使兒童拼讀的音節(jié)形象化,有助于鞏固音節(jié),增加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在活動中學,在語文實踐中學的思想。如第25頁,出現(xiàn)qì chē、huǒ che、wà zi、kù zi等音節(jié);第36頁,出現(xiàn)學習用品的音節(jié),如,qiān bǐ、yuán zhū bǐ、xiě zì běn等音節(jié)詞。

2.把學習內(nèi)容進行有效地整合。

繼承人教版以往教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圖大都既表音,又表形。這次編寫在這一基礎上,我們又進行了一個有益的嘗試,那就是把一些圖和學習內(nèi)容有效地整合起來。 如第1課,畫面表現(xiàn)的是鄉(xiāng)村的清晨,一個小女孩正在小河邊練唱“aaaa”;一只大公雞正在打鳴催人早起;河中,一只大白鵝正欣賞著自己美麗的倒影。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欣賞美麗的晨景圖,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中表現(xiàn)出的景物和人物,從中引出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把分散的畫面整合起來,有利于培養(yǎng)觀察能力,發(fā)展語言,加深對字母音、形的印象。

如第2課的圖,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畫面,媽媽正在屋前晾衣服,屋前有一棵y形的小樹,小弟弟正在池塘旁邊喂魚,有一只烏鴉正站在池塘邊的'大樹上。在這里,既提示了學習的內(nèi)容,幫助兒童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使孩子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找一找圖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過觀察畫面,引出本課要學的字母或音節(jié)。還可以提示學生用說一個詞或說一句話的方法,鞏固這些音節(jié)。wū可以說“烏鴉、烏云”,yī可以說,“阿姨晾衣服”,yū可以說“小弟弟在屋前喂魚”。把觀察畫面、學習音節(jié)和說話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快學習拼音的速度。

3.把學拼音和識漢字有機地結合起來。

在拼音教材中,從第3課學習聲母開始出現(xiàn)漢字。在圖中或圖下,出現(xiàn)了詞、短語或句子。從第3課到第13課,體現(xiàn)了由易到難的編排。剛開始是詞(3―5課),然后是短語(6―8課),最后是句子(9―13課)。這部分中,所有的音節(jié)都是學過的,都可以由兒童自己拼讀出來。這樣,有助于鞏固拼音,提高拼讀能力,加強拼音和識字的結合,及時發(fā)揮漢語拼音幫助識字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也是早期進行說話訓練及提前閱讀的一條有效途徑。

以第3課為例,學習b p m f,在圖中出現(xiàn)了“爸爸”“媽媽”“我”三個漢字詞語,學生剛剛學會了拼讀音節(jié)的本領,就能夠借助拼音認讀漢字;學習了d t n l 4個聲母以后,就可以認識“大、米、土、地、馬”五個漢字,學生感到學拼音很有用。

要強調(diào)的是,拼音部分出現(xiàn)的70個漢字,只要求認識。能認讀,了解詞的大概意思即可,不要求抄寫或默寫,也沒有認識偏旁的任務。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鼓勵他們自主學習。教師應通過多種形式,多次出現(xiàn),讓學生整體認記,不分析字形結構。

4.在拼音教材中編排了兒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兒歌,不但可以復現(xiàn)音節(jié),鞏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強語言訓練。本冊拼音教材的兒歌里紅色的音節(jié),都是本課新學的聲母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這樣更便于鞏固拼音。

選擇兒歌時,更注意語言的優(yōu)美和對學生的教育意義。如第3課的兒歌是《輕輕地》內(nèi)容是:“小兔小兔輕輕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們好?!逼渲谐霈F(xiàn)了本課新學的音節(jié)“de、tù、le、nǐ”學生讀了這首兒歌,鞏固了漢語拼音,認識了漢字,還發(fā)展了語言,懂得不隨便踩綠地,增強環(huán)保意識,課堂氣氛也會非常活躍。

5.復習鞏固形式多種多樣。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復習,每個復習5―6題,共21題。采用了多種多樣的形式,復習鞏固了所學漢語拼音和漢字。有區(qū)別音近或形近字母的題,如b d、q p等字母形的比較;有en eng、an ang、in ing等音近字母的區(qū)分。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復習聲母的練習,如,復習二第3題,“我會想”,讓學生想一想,哪些同學的姓里有下面這些聲母。分別是g k h j q x zh ch sh。學生做這道題時會把全班同學的姓過一遍。如姓“郭、高、關”聲母就是“g”;姓“康、孔”聲母就是“k”;姓“何、侯、黃、胡”聲母就是“h”等。同學中間的姓不屬于這9個聲母之內(nèi),也會說出他(她)的姓聲母是什么字母,這樣就會把聲母全部復習一遍。有進行思維訓練的題目。如,復習二第5題,讓學生讀拼音,把同類事物連在一起。這一題,讀了拼音,認識了事物,還滲透了思維訓練。有動手做一做的題目。復習二第2題,“我會擺”,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用繩子、小棍或手擺成學過的字母。

這些安排充分體現(xiàn)了玩中學,在游戲中學的設計思想,符合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以上這些變化,有助于學好漢語拼音,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題目,抓住拼音教學的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在這一階段內(nèi),學會漢語拼音的基本內(nèi)容,做到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為下一步使用音節(jié)做好準備。

本冊教材要求認識400個字,寫其中的100個字。

要求認識的字,分別編排在三個部分:一是結合漢語拼音要求認70個字;二是在識字課中要求認105個字;三是隨課文識字,20課共要求認225字。

要求會寫的字,分布在識字課和課文的練習中,每課3―4個,共100個。

安排了一課象形字《口耳目》,一課會意字《日月明》,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粗淺地了解漢字造字的一些規(guī)律。

2.韻語識字。

安排了意境優(yōu)美的古詩《一去二三里》,學習最簡單的十個漢字,安排了《比一比》,通過比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認識漢字,同時認識一些量詞。

3.事物歸類識字。

識字與兒童的生活密切結合,安排了反映家庭生活的有《在家里》,通過認識家中物品學習漢字。反映學校生活的有《操場上》,通過認識各種運動項目學習漢字。反映時代生活的有《自選商場》。反映農(nóng)村生活的有《菜園里》等。把觀察圖畫、認識事物和學習漢字結合起來,效率更高。

要求認識的字,與以前所理解的識字,任務有所不同,學習方法也不同。這些字,既不要求書寫,也不要求記認漢字的偏旁,更不要求對合體字的結構進行分析。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創(chuàng)造機會,反復再現(xiàn),讓兒童從整體上把握字形,借助圖畫或詞語理解字(詞)義。

在識字教學時,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和想象能力,進行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梢宰寣W生自己想辦法識記漢字。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識漢字。要鼓

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養(yǎng)成濃厚的識字興趣。

此外,教師要承認學生間的差異,不要追求堂堂清、課課清、個個清,一篇課文十幾個生字,不一定全部過關后再學下一篇。要認識到漢字學習有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造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增加漢字與學生見面的機會,加強漢字的復現(xiàn)鞏固,以幫助學生完成識字任務。

要求會寫的字,在拼音部分沒有安排。從識字(一)開始,在識字和課文部分,每一課安排3―4字,全冊共100個。

一年級是起步階段,一定打好寫字的基礎。教師要嚴格要求,認真指導認識漢字的基本筆畫,了解書寫漢字的筆順規(guī)則,寫好每個筆畫,每一個漢字。

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要注重質(zhì)量上的要求。寫字練習也要體現(xiàn)自主。學生自己覺得會寫的,寫得好的,可以少寫幾個,自己覺得寫得不滿意的,多寫幾個。只要能達到一定質(zhì)的要求,應該允許學生有選擇作業(yè)的權力。

《教師教學用書》后面附有基本筆畫表和常用偏旁表,供教師指導認字、寫字時使用。

本冊教材安排了20篇課文,分別安排兩部分之內(nèi),每部分10篇,5篇為一組。

課文編排的主要特點:

1.選文典范,富有時代氣息,貼近兒童生活實際。

課文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語言典范,文質(zhì)兼美,有利于發(fā)展兒童的語文素養(yǎng)。如《陽光》,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講陽光比金子更寶貴?!段叶嘞肴タ纯础罚v述了住在山里的兒童對天安門的向往,對祖國的熱愛?!队挈c兒》講兩個小雨點的不同理想?!蹲约喝グ伞饭膭詈⒆幼约簩W會生活的本領,蘊含著對獨生子女自強自立的企盼,很有現(xiàn)實意義?!督枭铡分v述家庭生活中的一個小故事,體現(xiàn)了母女間的真情?!堆┖⒆印分v雪孩子為了從火中救出好朋友小白兔,不惜犧牲自己?!缎⌒茏∩蕉础分v小熊和他的爸爸愛護樹木,不舍得砍樹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課文從兒童實際生活出發(fā),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2.課文題材、體裁豐富多樣。

課文的題材豐富,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農(nóng)村生活的,有反映學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

從體裁上看,有古詩,如《靜夜思》;有兒童詩,如《四季》《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畫家》;有童話,如《小松鼠找花生》《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有散文,如《陽光》。

課文從各個側面、各個角度豐富兒童的文化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3.安排不同的課文形式,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教材安排了兩種形式、兩種要求的課文。除了一般的課文以外,還安排了兩課連環(huán)畫形式的課文。這兩篇課文,全文不注拼音,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猜讀、借助圖畫讀等多種方式,獨立認字、閱讀。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課文教學中,要牢牢把握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識字、寫字。

這是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任務。要牢牢抓住低年級識字教學這個重點,幫助學生認記生字,做好寫字指導。

二是讀好課文。

要重視朗讀。要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朗讀要體現(xiàn)層次性,每次朗讀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如集體讀、個人讀、分組讀、領讀、對讀、分角色讀等。另外,要重視范讀的作用,遇到長句子或?qū)W生不易讀好的句子,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示范作用。

三是積累語言。通過朗讀、背誦,積累好詞佳句,積累好的篇章。

4、設計了內(nèi)容豐富的課后練習。

課后練習的設計,形式多樣,重點突出,有利于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鞏固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發(fā)展思維。

(1)問題的設計具有開放性。

如《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練習題是: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小燕子?《小松鼠找花生》的問題是: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嗎?《雪孩子》的問題是:雪孩子還會回來嗎?《小熊住山洞》的問題是:動物給小熊送鮮花時會說些什么?

問題既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又不拘泥于課文內(nèi)容。學生需要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才能完成學習任務。教學時,不要用統(tǒng)一的,所謂標準答案去要求學生,而要尊重學生的見解。

(2)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復習鞏固。

有詞語的練習。如,讀詞語,用學過的字組成新詞,既復習生字,又積累新詞。有反義詞、形容詞、疊詞的練習,詞語的搭配練習,還有讀句子,說句子的練習。

(3)練習形式豐富多樣。

有些練習的設計,體現(xiàn)了學科間的溝通,體現(xiàn)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識字(一)第3課第2題的問題是:“你在家里做些什么?”,要求學生看圖并聯(lián)系實際,說說在家里做什么家務勞動。63頁的說說畫畫,配合《四季》的學習,把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畫一畫。75頁的“我會說”,配合《靜夜思》的學習,觀察夜晚的天空,并與同學交流。這些練習,有利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綜合運用所獲得的語文能力。

語文園地的編排,最根本的變化,體現(xiàn)在理念上的更新,完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激勵兒童進行各種語文實踐活動。不論是題干的設計,還是實際內(nèi)容的安排,都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 園地中題目的安排都是以“我會”的形式出現(xiàn)的,“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都是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方式。

這部分安排的內(nèi)容有:

1.多種形式復習鞏固語文基礎知識。

以多種形式加強漢字的復習鞏固。并注意詞語和句子的練習。

2.重視積累語言。

在語文園地里,也安排了豐富語言、積累語言的內(nèi)容。有古詩《詠鵝》《畫雞》《鋤禾》,有兒歌《東南西北》《天上的小白羊》。這些內(nèi)容,只要求讀讀背背。在教學中,不要人為地拔高要求,不要進行繁瑣的講解,要求背誦的古詩或短文,只要學生能夠讀流利、背正確就可以。

3.體現(xiàn)向生活的擴展與延伸。

語文園地里設計了向?qū)W生生活擴展和延伸的題目。如第57頁的讓學生認姓氏字,第99頁的認牌匾字,都把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同桌或小組間相互交流自己識字的心得體會。這樣做,激發(fā)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引導孩子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總之,語文園地部分的題目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體現(xiàn)了綜合性、趣味性,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教材中安排了六次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大多是從兒童生活中來,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的。

六次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側重點有所不同,教學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

《有趣的游戲》這個話題,配有三幅圖,這是三個提示性、輔助性的圖。教學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讓學生說自己曾經(jīng)做過的游戲,講自己認為最有趣的游戲,而不要僅僅局限于圖上提供的例子。

《我們的畫》這個話題,強調(diào)動手,先畫一幅畫,再講一講自己的畫,評一評別人的畫。

《這樣做不好》,配的兩幅圖,一幅是勸說保護綠地,一幅是勸說節(jié)約用水。教學時,要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根據(jù)勸說對象的不同,考慮進行勸說的方式。這個話題內(nèi)容比較適合表演,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

一年級上冊教材分析我會拼圖》,強調(diào)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在進行口語交際之前,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動手做,然后再根據(jù)拼成的結果進行口語交際活動。

《該怎么辦》,理解圖意是進行口語交際的前提。核心的問題是討論“該怎么辦”,要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從多個角度想辦法。比如,可以說堅決不收錢,勸說王爺爺不要給錢,可以說把錢收下,過一段時間集中還給王爺爺,或給王爺爺買個禮物,也可以說用其他辦法。在進行評價的時候,也要注意,只要沒有原則性錯誤,都應該對孩子進行鼓勵。

《小兔運南瓜》,共三幅圖。第二幅是空白,這樣編排是讓孩子想出各種能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再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討論哪種辦法比較好。重在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說的方法越多越好,只要合理,都應該加以鼓勵。

口語交際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1.口語交際課的圖,是進行口語訓練的憑借,是要訓練的主題,不是看圖說話,不要過多地說圖的內(nèi)容。

2.口語交際課上,要讓學生人人動腦、人人動口,要面向全體,全面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讓學生想說、敢說、說得好。

3.口語交際的關鍵是調(diào)動學生互助,互相交流、互相討論、辯論,培養(yǎng)、鍛煉與人交流的能力。

4.對于語言不連貫、用詞欠妥,不要作過急的要求,等學生發(fā)表完自己的意見后再適當加以糾正。

教材課件(篇2)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預期結果。

一、說教材

教材地位:本節(jié)內(nèi)容為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三章第一節(jié)的內(nèi)容,教材首先介紹了細胞膜的成分,隨后教材聯(lián)系生活實際,簡要講述了癌細胞的一些特征;其次教材分析了細胞膜的功能;最后簡要講述了植物細胞壁的成分與功能。它承接前面學習的構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對生命系統(tǒng)的基本單位細胞的進一步學習,將前后知識建立起有機的聯(lián)系,并為后面學習細胞的物質(zhì)輸入和輸出,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打下基礎。綜合來看,本節(jié)內(nèi)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維目標:新課標中與細胞膜有關的要求是簡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屬于了解水平。根據(jù)課標要求以及實際情況,我將三維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制備細胞膜的方法

2、簡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過程與方法目標:嘗試識別生物圖并能對圖表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同細胞膜作為系統(tǒng)的邊界,對于細胞這個生命系統(tǒng)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細胞膜的成分與功能”教學難點為:“認同細胞膜作為系統(tǒng)的邊界,對于細胞這個生命系統(tǒng)的重要意義?!?/p>

二、說學情

本節(jié)課的授受對象為高一學生,他們已經(jīng)了解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具備相關的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觀察和認知能力,分析思維的目的性、連續(xù)性和邏輯性也已初步建立,但還很不完善。對生命系統(tǒng)的基本單位細胞的進一步學習剛開始,對于細胞膜的邊界性意義尚未形成。高一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課堂積極性較高,若能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學習主動性較強。

三、說教法學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在學習中,只有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本節(jié)課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和討論法為主要學法,教師通過提問法、演示實驗法、講授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知識。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將全班學生按6人一組分成若干學習小組,組織形式為分小組合作學習,選擇一名小組長負責落實本次學習任務。體驗制備細胞膜的實驗由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

1、(詩意導入,激發(fā)興趣)在課件上展示一首詩《愛到細胞深處》,請一位同學深情地朗誦,并找出其中我們學過的生物學知識點。在充滿詩情的意境中,感受生物之美。同時,利用詩中出現(xiàn)的“水、糖、DNA、蛋白質(zhì)”等第二章所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提問。布置“學習任務一”進行小組討論進而引出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

2、(確定材料,演示實驗)要研究細胞膜,就要首先獲得材料,教學過程第二步展示幾組不同的實驗材料圖片,布置“學習任務二”,在教師給予一定信息的情況下分小組討論實驗材料以及獲得純凈細胞膜的實驗方法,由小組代表交流方案,并相互質(zhì)疑討論方案的可行性,引導學生學習植物細胞壁的成分。最后,教師通過視頻演示總結實驗。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體驗實驗材料的正確選擇對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制備細胞膜的方法中所蘊含的科學原理。

3、(給予信息,自主探究)展示不同的科學家所做的實驗,布置“學習任務三”,通過三個探究案例,分小組展示探究學習得出的結論。學生通過組內(nèi)分析得出細胞膜的化學成分。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小節(jié)細胞膜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含量。將“倡導探究性學習理念”運用到實際課堂中。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

4、(聯(lián)系生活,貫徹理念)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檢測癌癥的方式“癌細胞膜成分的改變”,并展示武漢市六醫(yī)院的檢驗報告單。將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所學知識是與身邊緊密聯(lián)系的,從而主動積極的鉆研學習。響應新課標理念“注重現(xiàn)實與生活的聯(lián)系”。

5、(自主學習,達成目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才能營造和諧輕松自信的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本節(jié)課的第二個重點“細胞膜的功能”之前,通過多媒體展示小詩,并告知學生描述的是細胞膜的'功能,請同學們根據(jù)自主學習課本這一塊知識后分小組簡要敘述詩中哪些語句分別體現(xiàn)哪些功能,并選代表對每種功能舉例。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探討學習的方式,巧妙的將重點內(nèi)容細節(jié)化,將課堂還給學生,在自己的思考中記憶更深刻。

6、(課堂小結,能力檢測)課堂最后,由學生代表反思、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教師同步板書。通過拓展創(chuàng)新題目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板書設計如下

五、說預期效果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互動學習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學生能夠掌握細胞膜的基本成分,能夠聯(lián)系實例理解并記憶細胞膜的功能,掌握細胞膜的提取方法,并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體驗到細胞膜對于細胞完整性的重要性。

尾聲:

興趣可以使人智力得到開放,探究能夠讓學生自主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讓生物課富有生活氣息,喚起學生親近生物的熱情,體會生物與生活同在的樂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在輕松中發(fā)展個性,這才更契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教材課件(篇3)

1.學會4個聲母d?t?n?l,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認讀d?t?n?l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1.學會4個聲母d?t?n?l,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認讀d?t?n?l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1.掌握d?t?n?l的音和形,尤其是n和l的讀音要區(qū)別開來,通過文中的表音表形圖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圖文對照,強化記憶。

2.練習d?t?nl與a?e?i?u?ü拼音,指導學生練習直呼音節(jié)。

自主學習思考 生活中有哪些字是帶這些聲母的?你能用這幾個聲母拼出哪些音節(jié)?

1.學會d?t??兩個聲母,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認讀d?t?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1.卡片認讀聲母:b?p?m?f,這些字母我們稱它們什么?(聲母)聲母一般都站在音節(jié)的最前面。

1.引導看情景圖。

①圖上畫了什么地方?

②圖上有誰和誰?

③他們正在干什么?

④孫悟空的表情怎么樣?

⑤哪吒心里會想些什么?

(3)小結圖意。

哪吒和孫悟空戰(zhàn)了幾個回合后,哪吒敵不過孫悟空,敗下陣來。哪吒心里想:他的本領特別大!悟空見哪吒逃跑了,樂得哈哈大笑。

2.引導語境歌。

(1)悟空本領特別大,天兵天將都不怕,打敗哪吒三太子,樂得悟空笑哈哈。

(1)教學d的讀音。

②告訴學生: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字母的樣子,就有點像連到一起的座鐘和筆筒。出示聲母d。

③教師范讀三遍。

④領讀,齊讀,指名讀。

(2)教學d的書寫。

①d和我們學過的哪個字母有點像?

與b區(qū)別。指名說說不同的地方。

②誰能想個順口溜記住d?

(座鐘筆筒d?d?d?或反寫6字d?d?d?或b字反寫d?d?d?)

③請小朋友看看書上d的寫法。

誰來說說d有幾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指導筆畫。

④d在四線格中的位置?

(可以幫助學生復習“有頭向上升,有尾向下拖,沒頭沒尾中間坐”

⑤學生在書上描紅。

2.教學聲母t。

(1)教學t的讀音。

①出示模特圖,指名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③教師范讀t。

④指名說說讀t時要注意什么?

⑤齊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2)教學t的字形和寫法。

①指名觀察圖畫,說說怎樣借助圖畫記憶。

(t的豎像模特的身子,彎部像模特拖在地上的裙子,一橫就像摸特的首飾)

②t和f比較。

③啟發(fā)學生自編順口溜。

④自學t的寫法。

⑥我們在四線格中怎樣寫t?

⑦學生在書上描紅。

指名逐個拼讀,直呼,教師注意糾正讀錯的音。

2.學生自由試讀,標出有困難的音節(jié)。

1.幻燈出示:

d-a→????????t-a→

d-e→????????t-e→

d-i→????????t-i→

教學目標 1.學會2個聲母n?l,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認讀?n?l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1.?抽讀字母卡,小組競賽,比比哪組學生掌握得好。

1.教學聲母n。

(1)教學聲母n的讀音。

①出示哪吒出關圖。

圖上畫的是誰?在干什么?

④教師再次范讀,學生體會。

⑤領讀,齊讀,指名讀。

(2)教學n的字形及書寫?。

①誰來說說,你用什么辦法記住n?

②自學書寫方法。

③指名到黑板前寫n,師生共同評議。

④學生在書上描紅。

2.教學聲母l。

(1)教學l的讀音。

①出示小丑表演圖。

圖上畫了什么?這位演員表演時的心情怎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②出示聲母l,告訴學生這個字母的讀音和快樂的樂有點像。

③教師范讀l。

④范讀,領讀,“開火車”讀。

⑤比較n和l的發(fā)音方法。

(2)教學l的字形和寫法。

①啟發(fā)學生說說l的記憶方法。

④學生在書上描紅。

2.學生自由拼讀。指名逐個拼讀?。

3.要求學生用支架法練習拼讀。

4.自由練習拼讀,指名按順序拼讀,打亂順序拼讀。

n-e→????l-e→

n-i→????l-i→

(1)自由練習,同桌互查。

教學目標 1.鞏固4個聲母d、t、n、l,能夠讀準音,認清形。

2.學習拼讀聲母d、t、n、l與單韻母的帶調(diào)音節(jié)和拼音詞。

2.?抽讀d、t、n、l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1.看圖讀帶調(diào)音節(jié)。

(1)出示吹笛子圖。

③拼讀后練習直呼。

⑤學生輕聲自由練讀,指名讀。

⑥引導用di的四聲組詞。

(2)依次出示其他圖,教法同前。

2.將圖和帶調(diào)音節(jié)對應起來。

(1)提問:

①鬧鐘走動時,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②小朋友在趕豬時,口里發(fā)出什么聲音?

③小汽車喇叭是怎樣鳴叫的?

④拖拉機行進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1.做游戲“看誰接得又快又準”:

老師說順口溜的上半句,學生搶接下半句。

如,教師說“一個傘把”,學生接“t??t??t”;老師說“一根拐棍”,學生接“f?f?f”。

2.做游戲“看誰找得準,找得快”:

聽老師或同學讀音節(jié),看誰又準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應的聲母和韻母,并且擺成音節(jié)讀一讀。

板書設計 ????????????????????d??t??n??l

[dtnl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一年級上冊)]

教材課件(篇4)

教材是供教學用的資料,如課本、講義等。教材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數(shù)學說課標說教材課件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很榮幸能夠參加今天的說課標、說教材活動。我今天所說的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材。數(shù)學蘊含在生活中的每一處,為社會、人類創(chuàng)造豐厚的價值,引導學生學好數(shù)學,用好數(shù)學,創(chuàng)造數(shù)學的價值,就要準確把握課程標準,靈活駕馭教材。

我的說課標、說教材流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說課標(,

二是說教材(,

三是說建議(。

一、說課標

(一)課程目標

二年級屬于第一學段,依據(jù)第一學段課程標準制訂課程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讓經(jīng)歷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綜合運用解決問題。

●數(shù)學思考:使學生建立數(shù)感符號意識和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和抽象思維,會分析能推理在數(shù)學活動中獨立思考清晰表達。

●解決問題:學生能提出和發(fā)現(xiàn)問題,運用所學解決問題,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學會合作交流有評價和反思意識。

●情感態(tài)度: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態(tài)度。

(二)第一學段的課程內(nèi)容包括:概率數(shù)的運算、常見的量、探索規(guī)律圖形的測量、圖形的運動、圖形與位置。

二、說教材

(一)內(nèi)容結構

全冊教材安排: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表內(nèi)乘法(一)、觀察物體(一)、表內(nèi)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認識時間、數(shù)學廣角——搭配(一)、總復習。其中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一)屬于圖形與幾何;、表內(nèi)乘法(一)、表內(nèi)乘法(二)、認識時間、數(shù)學廣角——搭配(一)屬于數(shù)與代數(shù);量一量,比一比屬于綜合與實踐。

(二)教材的編寫體例

新教材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無論是內(nèi)容的選擇還是呈現(xiàn)方式上都很好的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它不僅結合了數(shù)學自身的特點,更強調(diào)了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每單元都分幾個小節(jié)進行教學,每小節(jié)由標題、例題、做一做和練習組成,最后進行整理和復習。

本冊教材在每一單元開始,都為我們安排有主題圖,既能突出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又能充分展示數(shù)學問題的實際背景。教材在每一小節(jié)的例題里都設有人物的對話,增加了問題的開放性和探索性。例題之后的“做一做”練習,針對例題,讓學生進行鞏固練習。每小節(jié)安排的練習題具有層次性,既注意教材的普遍適應性,又為學生提供了有差異發(fā)展的可能性。教材里還安排有閱讀材料,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擴展學生視野。

(三)教材編寫特點:

特點一:筆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

減法筆算教材的編排,突出的變化是不同舊教材那樣孤立地教學筆算,而是將筆算放置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現(xiàn)實背景中,使學習筆算與學習用筆算解決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提出有關計算問題,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

特點二:提供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

本冊教材對于空間與圖形內(nèi)容的編排,提供了豐富的關于空間與圖形內(nèi)容和素材。安排了“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和“觀察物體”三個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每一單元中又設計了豐富多樣的動手實踐活動,如觀察、拼擺、折紙、測量、作圖、制作等,通過活動讓學生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角的概念進行感知、體驗和理解,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所得圖形、以及對所獲圖形間關系進行體驗和理解等,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感性經(jīng)驗,并受到操作空間形式的訓練。

特點三: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表內(nèi)乘、除是第一學段的學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礎的知識與技能。在本冊教材里集中安排表內(nèi)乘法的教學,“表內(nèi)乘法(一)”教學乘法的意義和”教學寫法。

特點四: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冊教材的編排,注意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出發(fā),利用各種學習內(nèi)容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shù)學探究活動以及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獲得豐富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的同時,逐步形成探索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三、說建議

(一)教學建議

量一量、比一比、估一估設置多種活動,切身感知不同長度單位。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盡可能使數(shù)學學習活動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要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確表象。

2、《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這一單元以口算為基礎,要讓學生理解計算過程掌握計算方法。使學生能聯(lián)系舊知以舊促新,結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學生能聯(lián)系生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做到口算筆算估算相結合。

折一折、畫一畫、拼一拼進行觀察生活合作探究。

進行多種形式激發(fā)興趣、熟記口訣、結合實際解決問題。這兩個單元是乘法的起始學習部分,是學習較復雜乘法計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基礎,也是本冊的教學重點,我們一定要通過反復練習,逐步讓學生真正理解乘法的.意義。

情景模擬、角色扮演、語言描述、閉眼想象、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并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貼近生活,進行鐘表模型的動態(tài)展示、設計多種活動的練習加強新知鞏固。

合作交流,采用方法多樣的思考進行總結。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本冊還設計了一個實踐活動,《量一量、比一比》讓學生體會到了數(shù)學就在身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在這一部分學習中要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注重合作交流意識的培養(yǎng)。

最后的總復習,對整冊教材內(nèi)容全面回顧和整理,在回顧整理知識時,要加強方法指導,引導學生自主整理,合作交流,重視查漏補缺。

(二)評價建議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1、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應該考察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是否樂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師還應重視了解學生數(shù)學思考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說一說他的思考過程。

2、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本學段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應遵循《標準》的基本理念,以本學段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準,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重視對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對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要注意考察學生能否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能否選擇適當?shù)姆椒ń鉀Q問題;是否愿意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能否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4、評價方式要多樣化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就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肯定他們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把教師評價與同伴互評和家長評價相結合。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應注意多種評價形式相結合,采用課堂觀察、課后訪談、作業(yè)分析、操作、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每種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評價時應結合評價內(nèi)容與學生學習的特點加以選擇。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下面就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提出幾點建議:

1、從學生的認知需求中發(fā)掘課程資源。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需求,通過學生說、學生聽、學生改、教師評,再通過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師生共議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自己獲得正確答案。例如,學習“樂于探索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從學生的動手操作中探求學習資源。

思維始于動手,動手操作既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又為學生思維提供支柱,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鮮明的表象,有助于他們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

3、充分利用校內(nèi)外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地走入數(shù)學課堂,學習數(shù)學知識。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開發(fā)校內(nèi)資源,合理運用校外資源。教學過程中,教材中的插圖,教具,多媒體教學光盤,網(wǎng)上有助教學的圖片、視頻,都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有關時間的知識。還可以開發(fā)和引進多媒體課件,用于課堂教學,并通過多媒體課堂與學生交流,以加深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總之,教師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上就是立體的、多樣的、綜合的,任何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的因素都應進入數(shù)學課程資源研究的視野,并對之進行合理而有效的開發(fā)和利用,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以上便是我對本冊教材說課標、說教材的具體闡述,可以說這次說課標、說教材給我們搭建了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們學到很多在工作中學習不到的東西。如有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給予指點,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謝謝大家!

教材課件(篇5)

《<琵琶行>并序》教學設計(新人教版高二教材)(網(wǎng)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1. 欣賞作者用語言文字來表現(xiàn)音樂形象的藝術技巧。

2. 體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nèi)涵。

3. 初步學習這種以文字表現(xiàn)音樂的寫作手法。

感受作者通過文字表現(xiàn)音樂形象的技巧手法。

理解作者對音樂的描寫以及是如何將樂曲的情調(diào)和演奏者、聽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的。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二)指出:“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fā)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感知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能力?!北菊n所在單元教學要求是“”

這篇課文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學生。他們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識積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應該沒有問題,可以在課前完成。而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感受一篇融音樂、文學于一爐的抒情敘事詩是我重點思考的問題。我想只有讓學生反復誦讀和相互交流才能彌補學生在鑒賞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讓學生在明快的節(jié)奏中感知音樂中的“高山”“流水”,先進入音樂欣賞的氛圍。然后在音樂的背景中教師開始講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伯牙的人擅長彈琴、作曲,他在漢陽江口彈琴時碰到子期在岸邊細細傾聽,并贊嘆不絕。伯牙十分驚嘆,這樣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會欣賞我的琴聲呢?他請子期上船,并問他:你喜歡聽我彈琴,我現(xiàn)在彈一曲,請你說出曲子內(nèi)容。說罷,伯牙彈了起來。子期聽后說:妙極了!你彈出來的琴聲像巍峨的高山一樣,像流動的江水一樣。伯牙驚嘆不已。從此,他們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來稱呼知音。被貶潯陽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時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藝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兩人在琴聲中相互理解,產(chǎn)生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寫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有關美感與文學的文章在高一時我們學到過幾篇,但用文字來細致具體的描寫音樂的文章學生很少接觸,學習這種技巧是重點。據(jù)此,我們本課的鑒賞目標有以下三個:(投影顯示)

1. 欣賞作者用語言文字來表現(xiàn)音樂形象的藝術技巧。

2. 體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nèi)涵。

3. 初步學習這種以文字表現(xiàn)音樂的寫作手法。

(明確課堂目標,學習主體有充分準備,為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了可能。)

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聲中反復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文章主要寫了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學生通過整理可以概括出:文章主要寫了琵琶女的琴聲和詩人的感受兩部分內(nèi)容。文章通過琴聲和感受兩個方面來描述詩人和琵琶女的這場偶遇,抒發(fā)“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

(在誦讀過程中,學生眼、口、耳、心同時開動,在誦讀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詞句、結構內(nèi)容以及語氣語感,為進一步品味作品的語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為理解作品的主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我們從兩條思路去分析這篇文章。

學生通過討論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節(jié),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三節(jié),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節(jié)。在這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中,學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對聲音的描寫技巧。

a.這一段音樂描寫屬于什么描寫?

b.從這里的景物描寫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樣的音樂?

學生通過討論找到答案:

這是種音樂的側面烘托描寫,也是用文字去表現(xiàn)音樂的一種手法,通過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了悲涼蕭瑟的琵琶聲。

第二次演奏,這是文章的重點部分。這一部分出現(xiàn)了很多名句,可以讓學生先挑出來讀讀。然后設置以下幾個問題:(投影顯示)

a.作者在描寫聲音時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運用的詞有什么特點,舉例說明。

b.這一段根據(jù)演奏的起承轉(zhuǎn)合可以分為幾層,哪一層是高潮部分?

c.這一部分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結尾,有什么作用?

d.這一部分琵琶女音樂的基調(diào)是怎樣的?

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回答這幾個問題,教師要注意相機點撥。

這一部分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寫音樂的妙處,通過回答上面的問題,學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寫音樂的方法:

A、詩人善用比喻,寫虛渺飄忽、過耳即逝的無形之樂。

B、善用擬聲詞和雙聲疊韻詞。

C、側面烘托的手法。

D、在對樂曲的描寫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

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節(jié),讓學生反復誦讀,自己品味。

對應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應有三次感受。學生在文中不難找到。

a.你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初聽聲音時的心情嗎?

b.你從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

c.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這三個問題由淺入深推進,表明了作者孤寂傷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涼音樂。)

第二次感悟在文章的第四節(jié),是文章的難點部分。為了更好理解文章主題,要聯(lián)系琵琶女的身世來感知文章??梢越o學生設置以下的問題:(投影顯示)

a,哪些句子能夠體現(xiàn)出作者的心情?

b,詩人聽了琵琶聲,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發(fā)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c,為什么詩人說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

這一部分闡明了文章的主題。詩人和琵琶女在身世、才華和遭遇上都有相似之處。兩個形象心靈溝通,怨恨交織,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主題。

第三次感悟在文章的最后一節(jié),要學生回答:

如何理解“江州司馬青衫濕”?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明確:

這句話更襯托出樂曲的悲凄,用它作結,補足“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內(nèi)涵,這是詩人同情琵琶女淪落之淚,也是傷感自己遭貶之淚。從而鮮明突出了全詩的主題。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問題的設置,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引導,并通過簡潔的板書,拓寬學生思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真正實現(xiàn)《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提出的“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fā)展”、“在繼續(xù)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目標。)

設計提問:詩人為什么不知道琵琶女遭遇之時便已經(jīng)聽出了音樂中的`情感?

學生分組討論,交換意見。最后教師總結:

A、白居易的身份:被貶的官員,有政治抱負不得施展。這一點與琵琶女的“不得志”有相似之處。

B、秋天,“醉不成歡慘將別”,心情落寞。

小結:正是在這樣相同的境遇中,詩人發(fā)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可以說,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寫下了這篇優(yōu)美感人的《琵琶行》以贈之。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閱讀鑒賞這類文章的能力,在課堂上分發(fā)《老殘游記明湖居聽書》中關于王小玉說書的片段材料,學生還可去找描寫音樂的文章和詩歌,如《聽穎師彈琴》、《李憑箜篌引》等,讓學生課外進行比較閱讀。

讓學生初步學習運用語言藝術來描述聽覺的手法,課后就自己喜歡的一段音樂用形象的語言寫出自己的感受,文體、字數(shù)不限。

(在作業(yè)的安排上,學生動手、動腦,實現(xiàn)將課內(nèi)所學的知識向課外遷移,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實踐《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 “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教育思想。)

《琵琶行》是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它最大的藝術特點是用極富音樂性的語言摹寫音樂形象。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其實在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已經(jīng)具有了這種用文字去解讀其他藝術的意識和高超技巧?!杜眯小肪褪且黄魳放c文字、與作者的感情水乳交融的好文章。

根據(j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的要求,結合本文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 欣賞作者以語言文字來表現(xiàn)音樂形象的藝術技巧。

2. 體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nèi)涵。

3. 初步學習這種以文字表現(xiàn)音樂的寫作手法。

有關美感與文學的文章在高一時學到過幾篇。但用文字來細致具體的描寫音樂的文章學生很少接觸。學習這種技巧是重點。

音樂是付諸于感官的,學生還能感知。但聽者、演奏者的心理是很難摹寫的。如何通過音樂來感知聽者、演奏者內(nèi)心感情,并將兩者融為一體是文章的難點。

這篇課文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學生。他們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識積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應該沒有問題,而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感受一篇融音樂、文學于一爐的抒情敘事詩是我重點思考的問題。我想只有讓學生反復誦讀和相互交流才能彌補學生在鑒賞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再加上這是一篇課內(nèi)自讀文,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老師講的過多也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所以我覺得采用誦讀法和學生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比較適合。

學生畢竟沒有很高的文學和音樂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枯燥的傳授知識效果未必好,應輔以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尤其是讓學生聽《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古樂,有利于學生對文章中的音樂有個感性的認識。

正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在“教學建議”中指出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編者、文本(作者)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閱讀中的對話和交流,應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chuàng)設優(yōu)化的環(huán)境,提供良好的條件,充分關注學生閱讀態(tài)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來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應鼓勵學生敢于批判質(zhì)疑,在討論中發(fā)表不同意見;要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真正把學的權利交給學生,講臺不再是講壇,而成為學生展示的舞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聽說讀寫各項能力得到比較全面的訓練和提高,是我在本課教學設計中的追求。

教材課件(篇6)

江蘇大學九年級物理教材第一冊活動欄目的教學設計

活動13.5比較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電路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了解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特性

(2) 了解串并聯(lián)電路在生活中的應用

⑶能根據(jù)要求設計簡單電路

2、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對串并聯(lián)電路特性的實驗,掌握并運用比較的方法建立了兩種電路特性之間的差異

⑵經(jīng)歷“家用電器組成串聯(lián)電路的會怎樣?”的討論過程,體驗物理學習的樂趣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 養(yǎng)成良好的電氣儀表使用習慣,具有保護儀表的安全意識。

⑵經(jīng)歷實驗**和“家用電器組成串聯(lián)電路的會怎樣?”的討論,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

二、教材學情分析

本活動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通過**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自己總結出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并清晰的表述出來,以解決房間電路將采用何種連接方式,最終完成房間電路的設計,并通過交流、評價,認識物理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師要強調(diào)比較法的概念,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活動中貫徹方法教育的理念。

三、教學突破

1組織活動內(nèi)容、自學和小組分工,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和步驟,有計劃地開展活動

2在開始房間電路設計方案之前,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需求分析。比如吊燈和壁燈應該獨立工作,這樣就不會影響;兩個燈分別由不同的開關控制。然后根據(jù)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連接方式,繪制電路圖,最后用直流電源代替交流電源

四、教具學具準備

有12個電池,12個燈座,12個燈泡,30根電線和6個開關

五、教學過程

六、教學反思

1、本活動中實驗過程相對比較簡單,在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兩種電路特點的表述不夠規(guī)范,應鼓勵學生參與組內(nèi)交流時,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加強運用物理術語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2實驗儀器比較舊,部分設備端子接觸不良。首先,讓學生分析找出原因,猜測和嘗試,最后解決問題。學生們在克服困難中有成就感。

教材課件(篇7)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Words and Phrases

Four Skills: inspire admire generous mean threaten bottom optimistic regret extreme extremely climate value pianist bother promise graduation around the corner die down come to terms with

Three Skills: cheers tense dull dishonest champion mile stormy workday somehow shelter kindergarten hardship scholarship bear fame

Spoken English:

Describe people

She seems tome to be the kind of woman who …

The impression she makes on me is …

I think she is the kind of person who …

She could be … She looks as if …

She might be … You can see that …

People like her… She doesn’t seem …

Grammar:

Subject-verb agreement

(1) The boy’s team has some good players, but the girl’s is a better team.

(2) My dog team weren’t with me to pull the sled.

But changes wer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Use of Language:

Help the students to finish the tasks of listening, reading, writing, speaking presented in the book and the exercise book through using what the students have known. Learn the text Alone in the Antarctica and Oprah Winfrey. And get the students to fell the power within women, therefore, form the idea of respecting women.

Important points: to 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Subject-Verb Agreement.

Difficult points: The use of Subjective agreement

Teaching aids: Computer, tape-recorder

Way of Teaching: 交際法教學

Lesson1

Step 1 Warming Up

First ,say something about women in the world.

Women from all nations hav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 Some of them have proved to be excellent scientists. Artists, explorers ,even generals. Although muce has been done to give women equal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 women still face a lot of difficulty carving out a place for themselves. Now we will get to know some great women, whose qua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can inspire us.

Step 2 Presentation

Show the students pictures on the text.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those women, or give some clues for them to guess who they are.

Note: Song Qingling (1893-1981) married Dr Sun Zhongshan in 1915. she was the vice-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for many years. She busied herself with various welfare activities, ranging from heading the Women’s Federation to a number of committees involving children.

Maria Curie (1867-1934) was born in Poland, moved to Paris and studied chemistry and physics there. She married Pierre Curie and together they studied radio-active materials and discovered radium. In 1911 she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Her death in 1934 was almost certainly due to radiation in her work.

Pearl S. Buck (1892-1973) was born in the USA but grew up in Zhejiang Province after her parents moved to China in 1895. she first learnt Chinese and was later taught English. From 1910 to 1914 she studied in America and then returned to China. In 1931 she wrote her best-known novel, The Good Earth. She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38.

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 (1910-1997) was a world-famous Catholic nun. For more than 30 years she took care of people who were often mentally or physically disabled. S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1979. In 2003, she was honoured with the name of Blessed Teresa.

Step 3 Listening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Step 4 Speaking

Tell your opinion that you think what women should do ---stay at home or go to work.

Step 5 Homework

Prepare a short passage for tomorrow as an oral report.

Lesson2

Step 1 Revision

Get one or two students to give their reports.

Step 2 Presentation

First show the students some pictures of Antarctica in order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there.

Then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lonely continent.

1. Imaging if you are traveling alone to the South Pole. What will you take with you? Why?

2. Can you name out some typical animals or plants there?

3. tell out the animals on the picture which animals live on the North Pole? And which on the South Pole?

Step 3 Reading

Students read the text fast to find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in the part --- Post-Reading.

The answers are: 1. B 2. B 3. B 4. D 5. C

Step 4 Language points

Explain the language points in the text.

Be about to 正要;

Find sb. doing發(fā)現(xiàn)某人做某事

Threaten to do sth 威脅要做某事

Somehow 以某種方法

Step 5 Interview

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 one plays as the writer, one as the reporter.

The reporter may ask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y do you plan a trip to Antarctica?

2.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re?

3. how do you celebrate your birthday?

4. have you had any bad accident?

5.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trip to Antarctic?

Step 6 Homework

Finish the exercises in the Post-reading part.

Lesson 3

Step 1.Revision

Check the homework.

Step 2 Word Study

Finish the exercise in the Language study part.

The answers are: cheerful inspires/inspired mean miserable threatened slopes optimistic shelter solo value

And then finish the similar exercises in their workbook.

Step 3 Grammar

First introduce the content about subject-verb Agreement. Then finish the exercise in the following part.

The answers are: 1 is 2 do 3 is 4 is/are 5 is 6 have 7 has/have 8 have/has

Step 4 Practice

Check the answers to exercise 2:

1. They/We are preparing for a party.

2. Yes, they seem to enjoy themselves./ Yes, everyone seems to be enjoying themselves.

3. Yes, if they finish the work today.

4. Tell them there will be a meeting this morning.

5. Tell them to phone this number.

Step 5 Workbook

Finish the two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

Step 6 Homework

Prepar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Oprah Winfrey.

Lesson 4

Step 1 Revision

Get the students to give their reports about Oprah Winfrey.

Step 2 Presentation

First, give an introduction about Oprah Winfrey:

Oprah Winfrey is a black woman. In her youth her family was very poor. She came from a small village in the US. Despite difficulties in her life, she worked hard and went on without giving up hope. Eventually, she earned a scholarship that allowed her to go to university. At university she continued working hard on her studies film stars.

Step 3 Reading

Read the short passage about Oprah Winfrey and be prepar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1 and 2 in the following part.

Step 4 Writing

First give some basic features about a letter to some famous person that you admire very much.

Step 5 Homework

Read the passage in the workbook.

教材課件(篇8)

積累運用二

教學目標

1、背誦“讀讀背背“中的格言。

2、閱讀短文,體會到蜜蜂是一種卓越的創(chuàng)造,從中受到啟發(fā)。

3、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4、練習寫一個你敬佩的人,把內(nèi)容寫具體。

教學準備

“讀讀背背”中諺語的幻燈。

教學時間: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⒇

(讀讀背背)

一、“讀讀背背“。

1、談話激趣。閱讀格言可以使我們豐富知識,明白道理;寫作時恰當?shù)厥褂卯數(shù)厥褂玫母裱?,可以使文章更加鮮明生動,有說服力。下面我們來積累一些格言,好嗎?

2、自由試讀。

3、指明讀,全體齊讀。

4、誰能說說對格言的理解。(指名說,同學或老師補充。)

5、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二、完成“閱讀“

1、自瀆短文,思考:

(1) 為什么說蜜蜂釀蜜是一種卓越的創(chuàng)造?

(2) 從蜜蜂的過程中,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2、集體交流。

(1) 蜜蜂釀蜜是卓越創(chuàng)造的原因有:博采,即廣泛地吸收,來源豐富;提煉,即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東西;加工,即把自己搜集來的東西重新釀造。

(2) 受到的啟發(fā)。學生可結合讀書、習作、生活實際等情況來談。

3、你認為短文中的哪個句子含義深刻,應該怎么理解?

[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三、布置作業(yè)。

1、抄寫“讀讀背背“中的格言。

2、把讀《蜜蜂的贊美。后受到的啟發(fā)寫下來。

[人教版小學語文上冊積累運用2(網(wǎng)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教材課件(篇9)

一年級人教版《畫》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畫》是一個謎語,謎面是一首五言詩,謎底就是插圖的“山水畫”,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課前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景物進行仔細觀察,這樣,上課時才能使學生對大自然,山水,花鳥,詩情進行聯(lián)系比較后,順利地悟出謎底。

學情分析

小學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 剛剛學完拼音開始進入識字教學不久,對拼音掌握的還不算牢固,借助拼音學習生字的同時也在鞏固拼音。而課文所學的生字較難較多,所以教學生字時不能一下子出示所有的生字逐個學習,應結合圖畫抓住重點字進行理解記憶,以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自主識記。 讓學生讀讀課文,畫出不懂得詞句,先同學之間答疑,教師在結合圖畫進行指導。

教學目標

色、近”等火、文、六”4個生字。

2.知道“遠近”,“有無”“去來”是反義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識字,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時目標

火、文、六”4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這兩首兒歌是個謎語,誰知道謎底?

學生動腦筋猜: 師:這是一首謎語詩,也是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學習的新課文,學完課文,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

水、花、鳥)

4.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

(一)結合日常生活中看到過的“山、水、花、鳥”的情景,要求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

沒有顏色、看不清)

2.如果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從近處聽,會有什么聲音?(有嘩嘩的流水聲)

3.各種花過了開花的季節(jié)就會怎樣?(不再開了,看不到花)

4.鳥停在樹上,人來到鳥的前面,鳥就會怎么樣?(鳥就會受驚,會飛走)

(二)小結:我們?nèi)粘I钪锌吹降纳?、水、花、鳥是這樣的,那么畫上的山、水、花、鳥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寫畫上的山、水、花、鳥的呢?請跟老師來看看。

二、創(chuàng)設情境、補充詩句

(一)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畫中的“山”有沒有顏色?要求學生把看到的告訴同學。(板書:遠看有色。)

(二)請一位女同學來到畫的前面聽一下“水”有沒有聲音?要求把聽到的告訴同學。(板書:近聽無聲。)

(三)請一個同學說說,圖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節(jié)開的?(春天)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為什么它還開著?

(板書:春去還在。)

(四)請一同學到畫前面來模仿一下平時趕鳥的情景,讓別的同學看看鳥怕不怕?即它會不會飛走?板書:人來不驚。

三、初讀今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瞅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瞅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然先教師播放優(yōu)雅的今典音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今詩描繪的優(yōu)美的情境中。

四、誦讀今詩,展開想象,體會感情

1、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并讀給同位聽。

2、依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調(diào)整教法,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一句。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么?(畫上的水)。那么,這一行當怎么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xiàn)在春天過來了,花怎么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咱們來和它打個招吸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么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水、花、鳥”來背。

五、趣味練習,書寫生字,課外延伸

闖關游戲(闖關勝利可獲得獎品)

1、找朋友游戲,把“我會說”中的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了朋友就用頭飾上的詞說一兩句話。

義、火、文”

3、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為獎勵,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謎語,課間玩謎語竟猜游戲。

板書設計:

遠看山有色,

教材課件(篇10)

六年級下冊《故宮》課文語言簡潔生動,猶如一幅詳細的工筆畫,教材內(nèi)容不難理解,不必細細分析,講解,破壞語言美感。如下是精心為你挑選的小學教材故宮的課件,歡迎大家踴躍閱讀!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故宮的贊美和熱愛故宮建筑的思想感情。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寫作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圖示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重點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

湛、繚、閣、恒”,會寫“玲、瓏、鳳、雕、矗、繚、恒”;理解“玲瓏奇巧、矗立、湛藍、亭閣、永恒、煙霧繚繞、雄偉壯麗、奇珍異寶”等詞語。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的寫作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圖示表達能力。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重點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

教學難點:

把握課文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

教法與學情分析:

本課語言簡潔生動,猶如一幅詳細的工筆畫,教材內(nèi)容不難理解,不必細細分析,講解,破壞語言美感??梢砸龑W生自己細讀、精讀、品讀,有感情地讀,再現(xiàn)出故宮這一幅美麗的畫卷,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增強語言感受力。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根據(jù)自己所感興趣的內(nèi)容自行選擇內(nèi)容學習,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并以不同的方式分組匯報學習成果。以讀為本、情境教學法、探究性學習法和動手操作相結合,利用課文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這樣不僅使學生輕松地掌握課文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學習。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實踐感悟、自悟其法、自得其樂,從而巧妙地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課型:精讀課文

教學準備:

收集故宮的圖片文字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北京市中心有一個東方最大的宮殿——故宮。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之首。今天,我們和作者一起瀏覽一下這舉世聞名的皇家宮殿。通過課件感受到故宮的美,帶上大家那一雙愛美的眼睛和一顆愛美的智慧的心,咱們到字里行間去旅行,來一次獨特的集體旅游。

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觀看有關的故宮圖片、影片。交流觀后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學生說說自己在預習時記住的故宮的宮殿的'名稱。邊說邊請學生將宮殿名稱板書。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2.根據(jù)板書指名讀相關的自然段。

【學生板書時教師適當?shù)攸c撥,使板書的詞語能夠按相關的順序排列。利用學生自己板書,靈活地朗讀課文相關語句,使預習的檢查這一環(huán)節(jié)有些趣味?!?/p>

正音。相機學習生字詞。

齊讀:玲瓏奇巧、矗立、湛藍、亭閣、永恒、煙霧繚繞、雄偉壯麗、奇珍異寶。

學生自由談對詞語的理解。

矗立:矗,直立,高聳。高而直地聳立。

湛藍:深藍色。多用來形容天空、湖海等。

亭閣:亭,亭子,蓋在路旁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面積較小,大多只有頂、沒有墻。閣,風景區(qū)或庭園里的一種建筑物,四方形、六面形或八角形,一般兩層,周圍開窗,多建筑在高處,可以憑高遠眺。

永恒:永遠不變。

矯健:強壯有力。

煙霧繚繞:繚繞,回環(huán)旋轉(zhuǎn)。

玲瓏奇巧:形容小而靈巧、精致、奇特。(小巧玲瓏)

雄偉壯麗:有氣魄,十分壯觀而美麗。

奇珍異寶:奇異難得的珍寶。(無價之寶)

(看著這些詞語,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故宮?)

【不僅僅是簡單理解詞語,還使詞語和課文內(nèi)容相聯(lián)系,學生運用詞語說自己腦子里的故宮的鏡頭的同時,賦予詞語更豐富的含義和作用?!?/p>

三、自主閱讀,梳理課文,理清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發(fā)現(xiàn)文章的結構特點。

交流(課文是按照“總起——分述——總結”的順序行文的。)

2.按照“總起——分述——總結”的順序試著分段。

3.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簡明地講了故宮的位置、名稱、歷史。

第二部分(2——9自然段)

詳細地描述了故宮的建筑。按空間順序來介紹。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

極為簡略地介紹了故宮的文物。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

總結全文,對故宮的歷史價值做出了評價。

四、學習課文的第一和第四部分。

名稱、歷史。)

2.讀最后一段,談談最后一段和中間兩段的聯(lián)系。

【重視文章段落之間的聯(lián)系,理性地閱讀、理解是使高年級學生靜下心來讀書思考的一個方法,也能指導學生注重習作的條理性?!?/p>

(結尾段中的“故宮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和陳列與室內(nèi)的珍貴文物”這一句話的建筑藝術和珍貴文物,分別是課文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內(nèi)容。)

3.有感情朗讀這兩段話。讀出自豪之情。

總結)

回憶從前學過的類似的結構的課文。

五、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詞語。

2.自由背誦頭尾兩個自然段。

六、課后作業(yè)。

熟讀課文,照著第二和第三部分的語句,完成語文書104面課后練習2。上網(wǎng)看故宮圖片,檢查自己的圖是否正確。

教材課件(篇11)

江蘇大學九年級物理教材第一冊活動欄目的教學設計

活動12.5**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升溫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知道不同材料的升溫速率是不同的

⑵知道比較物體升溫快慢的方法

⑶會用圖象法描述不同物質(zhì)吸熱升溫情況的不同。

2、過程與方法:

(1) 通過科學**過程的體驗,讓學生了解科學**的重要特征,提高**能力、思維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⑵有控制實驗條件的意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 從身邊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實驗體驗大自然的神奇**,體驗物理學習的樂趣

(2) 學會溝通與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二、教材學情分析

本活動是本章教材安排的一次較完整的**活動,全面地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對于**活動過程的要求,對實驗條件和器材的依賴性不高,并且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猜想進行預判后,直接給出一個導向性的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熱升溫比水快的原因。在設計實驗中,教材以信息快遞的形式提供了比較吸熱升快慢的提示,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通過兩位同學的對話比較分析,還可以讓同學建立控制變量的意識,宜組織學生實驗。

對于內(nèi)陸地區(qū)的學生來說,他們雖然沒有海邊生活的經(jīng)歷,但對游泳池、河岸、水泥路都有直觀感受,因而對于**的情境有類似的體驗。學生對問題的猜想

三、教學突破

1組織活動內(nèi)容、自學和小組分工,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和步驟,有計劃地開展活動

2、做好實驗是關鍵,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在用玻璃棒攪拌沙子或水的過程中不要用力太大,以免裝置翻到或損壞溫度計。

3、沙子受熱時溫度升高較快,一方面沙子比較干燥而且要不斷攪拌使其使其均勻受熱,另一方面實驗小組內(nèi)的同學要互相配合及時記下相關數(shù)據(jù)。

4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制作沙、水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從**中分析結論時,可以根據(jù)教材中突出的兩個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四、教具學具準備

鐵架臺6個、燒杯石棉網(wǎng)6組、玻璃棒6支、酒精燈6只、溫度計6支,秒表6只、量杯6只、天平6臺、沙子和水適量

五、教學過程

六、教學反思

本課程緊密聯(lián)系立體化的教學目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課堂上,創(chuàng)設了新穎別致的教學情境,從提出問題與猜想假設到實驗設計、進行實驗和收集數(shù)據(jù)、交流討論層層遞進展開,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的教學理念。

公路課件(匯編11篇)


經(jīng)過細心的考慮編輯為您編輯了“公路課件”。每個老師都需要在課前準備好自己的教案課件,通常老師都會認真負責去設計好。教案是為教師規(guī)范教學行為和提升教學水平提供的有力支持。本文供您參考并請您收藏!

公路課件 篇1

教學目的:

1、品味語言文字,感受滬寧高速公路寬、長的特

點和方便快捷的紐帶作用。

2、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以中心句組段的結構形式,能說出作者是怎樣把滬寧高速公路的特點寫具體的。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的結構方式,怎樣把高速公路的特點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理解滬寧高速公路的黃金紐帶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腦、投影大屏幕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電腦顯示:高速公路背景圖)師指圖問:同學們,經(jīng)過上堂課的學習,大家認識這是什么地方?

1、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左側飛入)29飛馳在高速公路上(齊讀課題)

(二)、課題入手,體會作用

1、(將題目中的飛馳顯示紅色并閃爍)師問:課題為什么用飛馳,而不用行駛?從哪里看出汽車飛馳在高速公路上呢?

(將飛馳與行駛進行比較,旨在讓學生知道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之快,進而了解高速公路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2、你從這條路把南京和上海拉近了。這句話中讀懂

了什么?

(這一問題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了解高速公路不但給人們帶來了方便,還有很高的社會價值)

3、指導朗讀。要讀出自豪的語氣。

(三)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1、快速閱讀三、四、五自然段,用畫出表示這條路特點的句子。

(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滬寧高速公路的特點,以便激發(fā)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2、交流,電腦顯示:

這條路好寬哪!

這條路好平啊!

這條路好長啊!

3、誰能用三個字概括這條高速公路的特點?

板書:寬平長

(四)精讀課文,感受特點

1、自學三、四、五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語句看出這條路寬、平、長?用曲線畫出來。

(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在讀讀、畫畫中提高自學能力。)

2、四人小組交流。

3、學習第三自然段,感受寬的特點

(1)交流:你從哪些語句看出這條路很寬?

(2)電腦顯示:整個公路為雙向四車道。路中央是分隔帶,分隔帶的兩邊都有超車道和行車道。行車道的旁邊還有幾米寬的路面,那是行駛中的車輛緊急停車的地方。路兩旁設有防護網(wǎng),行人是不準進入高速公路的。

(3)上述紅字顯示的地方分別在哪兒?誰愿意到圖上來指給大家看。

(形象直觀,避免了繁瑣的分析)

(4)電腦顯示:這條路很寬。

這條路好寬哪!

讀一讀,比較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為什么?該怎樣讀?

(通過句子比較,讓學生體會到感嘆句有增強語氣的作用。)

(5)小結:這一自然段用一般敘述的方法把這條路寬的特點寫具體了。

(6)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4、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平的特點。

(1)電腦顯示動畫片

(彩色的動畫片既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直觀地感受滬寧高速公路的平)

(2)從哪里看出這條路很平?交流后電腦顯示下列句

子:

汽車在路上行駛,一點也不覺得顛簸。司機座位的右上方掛著一個絨布小熊貓,一路上很少看到它晃動。司機座位的旁邊放著一杯開水,過了很長時間,一滴水也沒有濺出來。

(3)小結:這一自然段采用舉例的方法把這條路平的特點寫具體了。

(4)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

5、學習第五自然段,感受長的特點。

(1)交流:你從哪些語句看出這條路很長?

(2)電腦顯示:

①它像一條長長的飄帶一直伸向天邊。

A、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各抒己見,提高表達能力。)

B、電腦顯示:高速公路背景圖,感受長。C、指導朗讀。

②這條路全長274千米,真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呀!

A、電腦顯示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圖,動感演示這條路經(jīng)過的幾座城市,讓學生說說這里的珍珠和黃金紐帶分別指什么?

B、介紹六市在我國舉足輕重的地位,幫助學生理解。

滬寧高速公路貫串六個城市,除上海外,都在我們江蘇境內(nèi),改革開放以來,蘇錫常等蘇南地區(qū)發(fā)達的經(jīng)濟帶動了整個江蘇經(jīng)濟的騰飛,上海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門戶,這些城市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滬寧高速公路就把這樣六個非常重要的城市聯(lián)系起來了,所以說它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

C、指導朗讀:我們有這么重要的一條高速公路,爺爺說這句話的心情會怎樣?怎樣讀好爺爺?shù)脑挘?/p>

(通過電腦演示,讓學生先從感性上明白這里的珍珠和黃金紐帶分別指什么,進而通過老師講解,使學生從理性上弄懂了滬寧高速公路為什么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最后通過朗讀讓學生加深對高速公路重要作用的理解,從而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滬寧高速公路的黃金紐帶作用,突破了教學難點。)

(3)分角色朗讀第五自然段。

(4)小結:這一自然段是采用了列數(shù)字、打比方的方法

把滬寧高速公路長的特點寫具體的。

6、有感情地朗讀三、四、五自然段。

7、介紹中心句組段方法。

三、四、五自然段介紹了滬寧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它們結構相同,都是采用了中心句組段的方法,每一段第一句就是這一段的中心句,后面幾句或是一般敘述,或是舉例,或是列舉數(shù)字、打比方,具體生動地表現(xiàn)這一中心。

(介紹組段方法旨在指導學生用這一方法進行寫作練習。)

(五)實踐活動,學以致用

1、電腦顯示實踐活動要求:

仿造課文三、四、五自然段寫法,寫一段話。

我們的校園真美?。?/p>

2、學生寫作,交流。

(實踐活動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寫作水平。)

板書設計:

22、飛馳在高速公路上

設計意圖: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朗讀為主線,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在讀中求解,在讀中求悟。

一、課題入手,激發(fā)興趣,體會作用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帶有情感體驗的認識需要,它是在過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愉快的體驗,并樂于進一步接受新知識的意識傾向。因此,課始,我在展示高速公路背景圖,齊讀課題后,指著閃爍的紅字問學生:課題為什么用飛馳?,而不用行駛?從哪里看出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呢?這樣,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學生通過閱讀,便可知曉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之快,進而了解高速公路給人們帶來的方便,以及其不可估量的社會經(jīng)濟價值。

二、教會方法,引導探究,領悟語言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課文的三至五自然段是重點段,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快速閱讀這一部分,畫出表示這條路特點的句子,旨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nèi)容。接著,我讓學生再讀課文,找出哪些句子具體寫出了這條路的特點,然后四人小組進行討論交流。這樣,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在讀讀、畫畫、議議中提高自學能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借助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多媒體課件融聲、形、色、圖于一體,達到聲光同步,視聽結合,為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快的情境,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獲得多重刺激,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自主學習的興趣,協(xié)助教師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學三至五自然段時,我設計了以下多媒體課件:雙向四車道的結構示意圖,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動畫,伸向天邊的高速公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圖,從而使學生對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有較直觀的感受,以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四、實踐作業(yè),學以致用,鞏固提高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遷移是已經(jīng)學到的東西在新情境中的運用,即借助于以有知識去獲得新的知識。在小學階段,寫作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如果運用遷移規(guī)律就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這一技巧,讓學生體會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那種切深感受,從而大大激發(fā)其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

課文三至五自然段介紹了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它們結構相同,都是采用中心句組段的方法,每段的第一句話就是該段的中心句,后面幾句或是一般敘述,或是舉例,或是列舉數(shù)字、打比方,具體生動地表現(xiàn)這一中心。為了讓學生能掌握這種方法,我在教完一個自然段后就對這段話的寫法進行小結,三段全部教完后再揭示三個自然段的共同點,并通過朗讀讓學生充分感受這種寫法的好處,最后讓學生結合平時的觀察,學習這種寫法,以我們的校園真美啊!為中心句寫一段話。寫完后讓學生當場交流、點評、修改。這樣,使學生學到的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得到運用,從而轉(zhuǎn)化成技能。

公路課件 篇2

活動名稱:數(shù)字公路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順數(shù)、逆數(shù)、接數(shù)1~10,體驗數(shù)量之間的正逆關系

活動準備:

自備教具:跳房子(地面)如圖:

情境創(chuàng)設:三個房子中間圓形的石子路

配備教具:貝貝羊、嘟嘟牛、寶寶兔;數(shù)字卡貼在圓形的石子上

活動過程:

一、出示貝貝羊嘟嘟牛寶寶兔引起幼兒的興趣

l貝貝羊嘟嘟牛寶寶兔他們是好朋友,而且他們的家也離得很近(教師邊講邊出示),他們的房子之間有一條石子鋪的小路,奇怪的是:這每個石子上都有數(shù)字,只有擺對了數(shù)字,才能到對方的家

l按要求鋪路:

A貝貝羊嘟嘟牛是順著鋪路1~10。

B嘟嘟牛寶寶兔是逆著鋪路10~1。

l請個別幼兒手拿帶有數(shù)字的石子來鋪路,鋪好后請幼兒來正數(shù)、逆數(shù),引導幼兒觀察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請幼兒說一說,兩種順序唱數(shù)有什么特點(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

二、補路(請其他老師拿掉其中幾個石子)

l有一天,貝貝羊發(fā)現(xiàn)他到嘟嘟牛家的路上少了幾個小石子,小朋友幫貝貝羊補路吧

l請個別幼兒操作,在順、逆唱數(shù)的過程中尋找缺失的石子(即數(shù)字)。

三、游戲:

跳房子:由一跳到十,再由十是跳到一(如圖)引導幼兒在跳的過程中進行順數(shù)和逆數(shù)。

四、請幼兒完成書上的評價練習

l請幼兒翻開書第26頁,請幼兒數(shù)數(shù)藤上一共有多少個南瓜,如果按照南瓜上的數(shù)字來數(shù)的話,南瓜上的數(shù)字應該是幾?引導幼兒觀察下圖,看一看箭頭的方向和數(shù)字的大小之間有什么關系?

l數(shù)數(shù)看紅色箭頭上的數(shù)字應該怎樣數(shù)?白色的圓圈里應添上哪個數(shù)字(依此類推)

公路課件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通過合作共同建構完成主題。

2、鞏固幼兒合理布局的能力,并嘗試使用多種材料進行建構。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 建構草圖,各種建構材料如:雪花片,多孔插塑等.及一些輔助材料如:花,樹,牛奶盒等.

2. 已經(jīng)嘗試合作建構.

活動過程:

一、師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回憶,引出建構主題.

回憶上節(jié)活動內(nèi)容。

師:小朋友,我們上次嘗試建過了十字路口,今天我們再來建構一次有關路的主題:馬路上.

二、請幼兒討論說說馬路上都有什么?馬路旁邊又有什么建筑物?師根據(jù)幼兒回答的情況設計出馬路上的草圖.

師:1.馬路上都有什么呢?(各種車輛,及紅綠燈等)

2.馬路旁邊有什么?(超市,房子,幼兒園,游樂場,公園等)

三、出示一些輔助材料,讓幼兒說說這些輔助材料可以用來做什么?

公路課件 篇4

設計背景:城市的公路變化萬千,高架橋、十字路口、高速公路等等,在孩子的眼里已不再陌生,孩子幾乎每天都要接觸到公路。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自主游戲中,許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都比較熱衷于玩公路上的游戲,我的馬路是六車道,我的汽車是雙層客車這樣的語句常常從孩子口中傳出。我們已意識到:對孩子來說生活就是教育,《綱要》中也提到:教育活動內(nèi)容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因此我們選擇城市里的公路這一主題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旨在讓孩子在豐富、真實的情境中喚起他們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在與老師、同伴共同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有關公路、汽車的經(jīng)驗。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更多的是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膽嘗試,積極表達;更多的是關注、引導幼兒在與材料、同伴的交流中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更多的知識經(jīng)驗。

活動一:公路大匯展

活動目標:學習從多種渠道搜集關于城市公路的資料,在收集中不斷探索、積累經(jīng)驗、豐富語言。

活動準備:1、親子作業(yè):我所認識的公路(見活動后),請家長協(xié)助,共同收集有關公路的資料,給孩子介紹有關公路的小知識,并制作成公路的海報。

2、環(huán)境布置公路大匯展,將孩子們的海報張貼布置。

3、多媒體資料:城市里的公路。

活動建議:

1、參觀公路大匯展,幼兒結伴介紹。

指導策略:教師不多干預,更多的是觀察、傾聽,了解孩子眼中的公路世界;對于孤單兒童,教師可幫助他結伴,或成為他的聽眾;對于跑題情況,教師可耐心了解原因,記錄有價值的情況。

2、觀看多媒體課件:城市里的公路。

指導策略: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記錄幼兒的言語,并作適當?shù)闹v解。

3、討論:我喜愛的城市公路。

小組討論,輕聲交流。

指導策略:參與幼兒的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認識。

附:親子作業(yè)單:

親愛的家長朋友:你們好!

城市里的公路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建筑,我班將在最近豐富孩子有關此方面的經(jīng)驗,請您幫助孩子收集有關公路的信息(如:公路面貌、公路的發(fā)展、未來公路等等),并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份公路海報,于近日交到老師處。

非常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中班

活動二:參觀城市公路

活動目標:感知現(xiàn)代化的城市公路面貌的變化,體驗高科技所帶給人們的方便。

活動準備:1、事先聯(lián)系汽車,尋找好目的地。

2、有目的地準備有關公路變化的海報和文字或音像資料。

活動建議:

1、提出參觀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觀察比較老公路與新公路的不同。

2、幼兒參觀。

3、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討論:新公路的好處。

活動三:公路設計師(區(qū)域活動)

活動目標: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想象,設計獨特的城市公路,體驗當公路小設計師的樂趣。

區(qū)域一:畫一畫

準備:畫紙、油畫棒

過程:1、說說自己想設計怎樣的公路,他能給人們帶來什么好處?

2、想象創(chuàng)作,注意色彩的搭配。

3、布置畫展。幼兒自己動手,將作品張貼在我設計的公路欄中。

區(qū)域二:涂一涂

準備:城市公路草圖(大幅)、顏料、畫筆、美術活動工作衣。

過程:小組合作,為大幅的城市公路涂上美麗的色彩。

區(qū)域三:搭一搭

準備:建構材料、建構場地環(huán)境布置。

過程:用多種建構材料搭出想象的公路,活動中能與同伴協(xié)商,不爭搶玩具。

活動四:汽車總動員

活動目標:收集各種汽車玩具與圖片,在收集中了解汽車的一些特征。

活動準備:1、與家長聯(lián)系,爭取支持。

2、開設游戲區(qū)汽車吧,陳列各種汽車模型與圖片等。

活動建議:在自主游戲時開放此游戲區(qū),讓孩子玩玩、摸摸、聽聽、比比,在與同伴交往中學習汽車知識。

指導策略:提醒幼兒愛護玩具,活動結束后將玩具歸放整齊。

活動五:汽車大天地

活動目標:嘗試運用紙箱裝飾成汽車車廂,體驗創(chuàng)作和游戲時的快樂。

活動準備:1、(此活動在室外進行)美工裝飾材料自主陳列。

2、大紙箱若干,散放于場地四周。

3、請大班幼兒客串汽車表演。

活動建議:1、汽車表演引起幼兒制作興趣。

2、制作要求:(1)自選材料把紙箱裝飾成喜歡的車廂,注意色彩的搭配。

(2)材料不浪費,用完及時歸放。

(3)盡量不影響別人。

3、幼兒制作。

指導策略:觀察,支持幼兒的創(chuàng)新表現(xiàn),鼓勵幼兒想辦法解決一些小困難,和孩子一起討論,解決一些制作方面的問題。

活動六:公路妙妙妙

活動目標:聽信號練習變速跑,能積極參與戶外競賽活動。

活動準備:1、場地布置:地面畫好公路線條,紅綠燈指示牌。

2、幼兒自制車廂。

3、歡快音樂。

活動過程:1、聽音樂幼兒開汽車入場。

2、以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游戲。我們來到了哪里?我們怎樣在公路上開汽車?

師幼共同制定游戲玩法與規(guī)則。(注意:當教師的建議幼兒不采納時,不強求,可換一角度提出變速跑的要求。)

3、幼兒游戲:提醒幼兒沿公路的車道行駛,不相互碰撞。

教師用紅綠燈控制,用語言提示:上高速公路進入慢車道等。

游戲進行23遍

4、放松小游戲:下車了。

活動結束后要求幼兒與老師一起收拾、整理物品,放歸原處。

公路課件 篇5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朗讀為主線,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在讀中求解,在讀中求悟。

一、課題入手,激發(fā)興趣,體會作用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帶有情感體驗的認識需要,它是在過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愉快的體驗,并樂于進一步接受新知識的意識傾向。因此,課始,我在展示高速公路背景圖,齊讀課題后,指著閃爍的紅字問學生:課題為什么用“飛馳?”,而不用“行駛”?從哪里看出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呢?這樣,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學生通過閱讀,便可知曉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之快,進而了解高速公路給人們帶來的方便,以及其不可估量的社會經(jīng)濟價值。

二、教會方法,引導探究,領悟語言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課文的三至五自然段是重點段,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快速閱讀這一部分,畫出表示這條路特點的句子,旨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nèi)容。接著,我讓學生再讀課文,找出哪些句子具體寫出了這條路的特點,然后四人小組進行討論交流。這樣,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在讀讀、畫畫、議議中提高自學能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借助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多媒體課件融聲、形、色、圖于一體,達到聲光同步,視聽結合,為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快的情境,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獲得多重刺激,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自主學習的興趣,協(xié)助教師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學三至五自然段時,我設計了以下多媒體課件:雙向四車道的結構示意圖,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動畫,伸向天邊的高速公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圖,從而使學生對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有較直觀的感受,以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四、實踐作業(yè),學以致用,鞏固提高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遷移是已經(jīng)學到的東西在新情境中的運用,即借助于以有知識去獲得新的知識。在小學階段,寫作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如果運用遷移規(guī)律就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這一技巧,讓學生體會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那種切深感受,從而大大激發(fā)其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

課文三至五自然段介紹了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它們結構相同,都是采用中心句組段的方法,每段的第一句話就是該段的中心句,后面幾句或是一般敘述,或是舉例,或是列舉數(shù)字、打比方,具體生動地表現(xiàn)這一中心。為了讓學生能掌握這種方法,我在教完一個自然段后就對這段話的寫法進行小結,三段全部教完后再揭示三個自然段的共同點,并通過朗讀讓學生充分感受這種寫法的好處,最后讓學生結合平時的觀察,學習這種寫法,以“我們的校園真美?。 睘橹行木鋵懸欢卧?。寫完后讓學生當場交流、點評、修改。這樣,使學生學到的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得到運用,從而轉(zhuǎn)化成技能。

公路課件 篇6

一、導入。

1、同學們,首先老師想讓大家來做一道數(shù)學題??谑觯阂粭l公路(板書:公路)共長274千米(板書:274千米),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40千米(板書:40千米每小時),以這樣的速度這輛汽車走完這條公路需要花去多少時間?(生上黑板計算)

2、(計算6個多小時)老師這還有一條路和這題中的公路一樣長,如果還是這輛汽車走,走完只需要3個多小時。(板書:3個多小時)同學們,你們能猜一猜這是為什么嗎?(相機板書:高速)

二、學文。

(一)、整體感知。

1、讀題。

2、讀文,思考:滬寧高速公路有哪些特點?

3、交流板書:飛馳在高速公路上寬

(二)、講讀35小節(jié)。

1、小組商量,選擇一個特點作為學習對象。

2、布置要求。

第三小節(jié):(1)、先讀一讀課文第三小節(jié),然后看著這幅圖填一填圖上箭頭所指的是什么?并結合你填好的圖介紹一下高速公路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第四小節(jié):(2)、細細地讀一讀第四小節(jié),然后完成這樣的填空:這條路好平??!司機座位右上方掛著的絨布小熊貓很少看到它晃動。司機座位旁邊放著的開水一滴水也沒有濺出來。還有。(你還能再舉一些表現(xiàn)高速公路上平的例子嗎?)

第五小節(jié):(3)、先讀一讀第五小節(jié),在圖上括號內(nèi)填上合適的城市名稱,然后結合這幅圖發(fā)揮你的想象完成填空:這條路真像。

3、小組自由準備。

4、交流匯報。

(三)、講讀第六小節(jié)。

1、引讀第六小節(jié)。

2、點題。

(四)、錄像感知。

三、作業(yè)。

最后,金老師向你們提個建議,如果有機會上滬寧高速公路,你可千萬別忘了把今天所學到的知識告訴你的家人和朋友哦!

公路課件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孔子和《論語》;

2、積累文言詞匯和句式知識;

3、學習本文清晰的結構層次;

4、學習通過對話和簡單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5、品析人物象,從而,樹立正確人生觀,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匯和句式知識(以、爾、乎、方、如、夫、則、而、作、撰、傷、與、

讓等);

2、學習通過對話和簡單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3、品析人物象,從而,樹立正確人生觀,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教學難點

孔子為何“哂由”“與點”?孔子評判學生的標準,要聯(lián)系孔子的政治思想。

教學方法

誦讀領悟法,講析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資料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孔子和《論語》;

2、積累文言詞匯和句式知識。

教學程序

一、導入

宋代開國宰相趙普說過一句名言,“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們在初中時學過《論語十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論語》中的另一名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二、題解

學生看注釋后,說出四人的姓、名、字,解釋“侍坐”。

三、孔子

有道是,“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他,一個老人,讓我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1998年,全體諾貝爾獎獲得者共同作了一個宣言:如果人類在21世紀還想繼續(xù)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多年前,從中國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479年),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張以禮治國。年青貧賤,勤奮好學。五十歲時擔任過魯國司寇,代理相事,棄官后,帶著自己的弟子,拉著幾大車書籍周游列國,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教育,相傳先后有“弟子三千,七十二人賢士”。整理《詩》、《書》、刪修《春秋》,使之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

四、《論語》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門人和再傳弟子所輯錄的孔子的言行錄,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關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全稱為“四書”?!段褰?jīng)》是指《詩》《書》《禮》《易》《春秋》。)

五、朗讀感知

1、聽示范朗讀

2、正音正字(補充文注之外)

毋wú乘shèng饉jǐn俟sì

甫fǔ鏗kēng莫mù

3、練習朗讀

4、演讀。

六、翻譯全文(詳見幻燈片)

七、積累文言詞匯和句式知識

(一)、一詞多義

以吾一日長乎爾介詞,因為

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介詞,把,拿,用

君子不以言舉人介詞,按照,依照

固以怪之矣介詞,通“已”,已經(jīng)

毋吾以也動詞,認為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動詞,用、做。

為國以禮,其言不讓動詞,用,依靠

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連詞,而;多解

不宜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連詞,表結果,以致于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語助,表時間、方位和范圍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任用

以吾一日長乎爾代詞,你、你們

問君何能爾。代詞,這、那、這樣、如此

子路率爾而對曰助詞,相當于“然”,表狀態(tài),形容詞詞尾

鼓瑟希,鏗爾助詞,相當于“然”,表狀態(tài),擬聲詞詞尾

定楚國,如反手爾《荀子非相》通“耳”,罷了

以吾一日長乎爾介詞,比

攝乎大國之間落后介詞,在

異乎三子者之撰介詞,比

浴乎沂,風乎舞雩介詞,在

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語氣詞,呢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道理

方六七十里方圓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方形

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正,才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如果

方六七十里,如五六十里或者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至于

赤,爾何如與“何”連用,即“如何”,怎么樣

公如大夫入《儀禮鄉(xiāng)飲酒》和,同

權將如吳《三國志吳書》到……去

不動如山《孫子兵法軍爭》像,如同

一夫不耕,或受之饑成年男子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丈夫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這,那

夫戰(zhàn),勇氣也發(fā)語詞,用在句首引出議論

夫子何哂由也與“子”組成“夫子”,對孔子的尊稱

《論語》六則指分項或分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

居則曰“不吾知也?!备痹~,就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副詞,卻,可是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連詞,那么

唯求則非邦也與些副詞,就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就”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就,就是

徐而察之,則上皆石穴罅說原來是

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假若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相當于“而且”、“又”、“和”或不譯

入而徐趨表承接,相當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譯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表轉(zhuǎn)折,相當于“然而”、“可是”、“卻”

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表假設,相當于“如果”、“假使”

鼾然而雷擊之通“如”,好像,如同

余知而無罪也你,你的

夫子喟然曰:“吾與點也”同意,贊同

唯求則非邦也與相當于“歟”,語氣助詞,嗎

失其所與,不知結交、親附

遂與外人隔絕和

生三人,公與之母給予

(二)、古今異義

鏗爾,舍瑟而作。起,站起來

異乎三子者之撰。才能,為政的才能

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妨,妨礙

為國以禮,其言不讓。謙虛

(三)、古字通假

鼓瑟?!跋 ?/p>

莫春者“暮”

唯求則非邦也與“歟”

(四)、詞類活用

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名活動,穿著禮服,戴著帽子。

鼓瑟希,鏗爾。名活動,彈奏。

三子者出,曾皙后。名活動,落在后面。

浴乎沂,風乎舞雩。名活動,吹風。

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形活名,小事,大事。

(五)、特殊句式

1、狀語后置

翻譯句子:浴乎沂,風乎舞雩。

2、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有兩種情況:

A、動詞的賓語前置:○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3、賓語用代詞復指,賓語前置。

B、介詞的賓語前置,也叫介詞結構或介賓短語的賓語前置。

翻譯下列句子:

則何以哉?

不吾知也。

唯利是圖。

臣是以無請也。

八、小結結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學習本文清晰的結構層次;

2、學習通過對話和簡單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3、品析人物象,從而,樹立正確人生觀,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教學程序

一、清晰的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則何以哉”):孔子問志

第二部分(從“子路率爾對曰”到“吾與點也”)(又分四層)弟子述志

第三部分(從“三子者出”到結束):孔子評志

二、閱讀賞析

分組討論下列問題,各自完成表格的填寫。

A組:(表格一)

1、四弟子各自怎樣述志的?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各自有怎樣的性格?

2、課文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3、你從四個“青年學生”身上受到哪些啟發(fā)?

——明確:詳見表格內(nèi)容。

B組:(表格二)

1、孔子是怎樣評志的?

2、孔子為什么要“與點”呢?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有怎樣的政治思想?

3、孔子的教育藝術怎樣?概括本文中的孔子形象。

——明確:1、3詳見表格內(nèi)容。2、孔子為什么要“與點”呢?有兩種說法:

A、儒家的治國理想是“禮治”(為國以禮)。曾皙所描繪的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就是社會安定、國家自主、經(jīng)濟穩(wěn)定、天下太平,每個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的那種大同和諧社會。曾皙所表達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與點”!

B、孔子一生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周游列國,但到處碰壁,不為所用,晚年恬退避

世的思想很突出。《史記孔子世家》中說:“魯終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曾點“不求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與點”。

表格一:

人物述志性格描寫方法

啟示

原文概括

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治理“千乘之國”——從政有抱負,坦誠,但性格比較魯莽、輕率、自負。通過對人物的對話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神態(tài)等來刻畫人物。學生暢所欲言。如,現(xiàn)代社會恐怕更需要子路對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創(chuàng)敢拼的勇氣。但是謙虛仍然是美德。

有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從政謙虛謹慎,說話很有分寸。

公西華愿為小相“宗廟之事,如會同”——從政謙恭有禮,嫻于辭令。

皙莫春者……詠而歸。異乎三子者之撰灑脫、淡泊于功名、從容不迫。

表格二:

人物孔子評志政治思想

人物形象

對象

態(tài)度

子子路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贊成他的治國志向,但認為他不夠謙虛。

樂治國

A、是一個既熱情而又嚴格的老師。態(tài)度謙和、親切,批評含蓄,耐心地誘導、熱情地鼓勵。

B、既是一個有抱負,也是一個苦悶的活生生的形象??鬃颖緛硎菃査牡茏釉谡紊显鯓邮┱棺约旱谋ж?,曾皙卻講了一通投身自然懷抱的恬然樂趣??鬃印班叭弧辟澰S。這表現(xiàn)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鬃右簧?,其思想的主導方面是積極用世的,他周游列國,希望按其“仁”的觀點對當時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卻四處碰壁。

有求則非邦也與?——贊成他的治國志向,肯定他的謙虛態(tài)度。(小的國家也是國家,冉有是在謙虛喲。)

公西華赤則非邦也與?——贊成他的治國志向,肯定他的謙虛態(tài)度,但認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擔任更重要的工作。(公西華也是在謙虛喲。)

曾皙吾與點也。

三、總結全文

(一)、主旨

通過孔子與四弟子以“言志”為中心的一番對話,表現(xiàn)了弟子們的志趣與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誘的大教育家風范,同時反映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以禮樂治國”的政治主張。(有另解)

(二)、寫作特色

1、全篇以“言志”為中心組織材料,思路清晰,極有層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現(xiàn)力較強。

2、扣緊每個人的性格特點來記述,五個人的發(fā)言都合乎各自的個性、身份、志趣、教養(yǎng),顯得深刻而生動。

3、成功地運用對話和人物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鬃訋熒g的對話,將人物的心情語態(tài),精神氣質(zhì),都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寫得簡練含蓄,生動感人。

四、拓展訓練

(一)、課后“練習三”;

(二)、針對子路的“其言不讓”,談談你的看法,寫成短文。

附作文:

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鄉(xiāng)紳有兩個女兒長得很美,凡是到他家的客人都對他的女兒贊不絕口,而他卻總是“謙虛”地說:“哪里哪里,她們都是丑八怪?!睍r間久了,他的話被傳了出來,于是一直到女兒老了也沒有媒人登他家的門。

這個鄉(xiāng)紳因為“謙虛”而說出的話卻被當成了真,導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故事雖然有些夸張,說明的道理卻很值得深思。我們的民族自古便有謙虛的美德,然而,曾幾何時,“謙虛”這兩個字被曲解了,仿佛只有否認自己的才能,把自己貶得一錢不值才算謙虛。實際上,承認自己的才能,甚至當眾表現(xiàn),都不能算是不謙虛,因為表現(xiàn)才能的目的在于找到發(fā)揮自己才能的機會。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他并向他請教時,雖“未出茅廬”,卻敢“定三分天下”。而后隨劉備南征北戰(zhàn),終于成為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假若他當時為了表示“謙虛”,用“才疏學淺”、“孤陋寡聞”、“不能擔當重任”等詞語來推托的話,也許劉備早被滅掉了。

所以,只有在適當?shù)臅r候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使別人充分了解你的才智,才能得到施展你才智的機會。

伯樂相馬的故事告訴我們伯樂的重要性。而韓愈在《馬說》中則進一步指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币环矫嫒藗兛嘤谡也坏搅捡R,另一方面真正的良馬又被埋沒。既然世上“伯樂”如此稀少,“千里馬”為何不“毛遂自薦”?

有些人總是說什么“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試問:從“不露相”的“真人”要他何用?難道說從不發(fā)表自己見解的人才算“真人”?難道說永遠搞不出科研成果的科學家才算“真人”?若是這樣,科學家還有什么存在價值?倒不如換上一些只知道服從命令、墨守成規(guī)的機器人。

有些人看到別人——特別是年輕人做出成績,總愛潑上一盆帶著“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等字眼的冷水。其實,們在諷刺別人“不謙虛”的同時,正充分暴露了自己擺老資格、居功自傲的驕傲本質(zhì)。

今天,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敢于表現(xiàn)自己的精神尤為重要。新一代年輕有為的人們,千萬不要因猶豫而失去良機,以致遺恨終身。只要你有能力,不要理會別人說什么。你應當挺身而出,發(fā)揮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負,立志為社會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附幻燈片內(nèi)容提示:

1、課題;

2、第一課時教學要點;

3、導入;

4、題解;

5、孔子;

6、《論語》;

7、朗讀指導;

8、翻譯課文;

9、文言積累: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字通假;詞類活用;文言句式;

10、課時小結;

1、第二課時教學要點;

2、清晰的層次;

3、閱讀賞析;

4、總結全文:主旨;寫作特色;

5、拓展訓練:課后練習三;根據(jù)子路的“其言不讓”談談自己的看法,寫成短文。

6、結束語。

公路課件 篇8

文章主體部分采用平行并列的方式組織結構,各段圍繞中心句展開敘述,結構規(guī)范,條理清晰,值得初學者借鑒。

這條路好寬哪!整個公路為雙向四車道。路中央是分隔帶,分隔帶的兩邊都有超車道和行車道。行車道旁邊還有幾米寬的路面,那是行駛中的車輛緊急停車的地方。車道多,設計全,突出路面寬

這條路好平??!汽車在路上行駛,一點也不覺得顛簸。人的感覺:不顛

司機座位的右上方掛著一個絨布小熊貓,一路上很少看到他晃動。物件的狀態(tài):

不晃

機座位的旁邊放著一杯開水,過了很長時間,一滴水也沒有濺出來。水杯里的水:

不濺

這條路好長??!它像一條長長的飄帶一直伸向天邊。看到的樣子:長

爺爺笑著問我:你知道這車要經(jīng)過哪幾座主要城市嗎?我眨了眨眼睛說:鎮(zhèn)江、常州、無錫、蘇州,對嗎?經(jīng)過的城鎮(zhèn):多

爺爺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這條路全長274千米,真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呀!用數(shù)據(jù)說明:長

汽車風馳電掣。車窗外,村鎮(zhèn)、田野、樹木飛快地閃過,不知不覺上海到了。車上的感覺:快

原來坐汽車需要十個小時,現(xiàn)在只要三個小時就到了。今昔比較:

突出高速

公路課件 篇9

教學目標:

1、探索文章內(nèi)在的線索,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2、了解和孔子。

3、從人物對話中來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4、注意字的讀音。

重點難點:

從人物對話中來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曾經(jīng)有一副對聯(lián)是這樣寫的:“十年寒創(chuàng)苦,初戰(zhàn)敗北落孫山;有志能通天,重整旗鼓奪魁元?!闭f的是人要有志,有可以拔開云霧見天日。黃巢錚錚誓言“他年我若為青帝,報得桃花一處開”,孔子也云“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人要有志,所謂“三軍可以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有了志,就可以“長風破浪會有時,只掛云帆濟滄?!薄D敲?,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他們的志又是什么呢?

(二)孔子:

1998年全體諾貝爾獎獲得這做出了一個共同的宣言:如果人類在二十一世紀還想繼續(xù)生存的話,必須回頭2500多年前從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名丘,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等等許多教學理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創(chuàng)辦私學的人。儒家經(jīng)過不斷的完善最終成為封建思想的正統(tǒng),影響深遠??鬃右簧荚谧非蟆岸Y”,實施“禮”。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法不中,刑法不中則民無法措手足”。

(三)《論語》:

提到孔子就不能不了解孔子的《論語》?!罢摗?,編纂的意思;“語”,是語言的意思?!罢撜Z”就是語言的編纂。是孔子的弟子根據(jù)孔子言行而整理的一本書。宋儒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墩撜Z》有很高的價值,古人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

(四)教師范讀,指出字的讀音,句讀的停頓。

(五)學生自瀆,弄清文章的情節(jié)。

(六)探究:

1、文章題目的理解

其中四個人是孔子的四個弟子,“侍坐”就是陪著長者說話。文章的題目告訴我們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談話

2、文章圍繞什么事展開討論的?

孔子問志———弟子述志———孔子評志

3、你是怎么看待他們所說的話?

子路————“其言不讓”————哂之————直率

冉有————知其不可而為之————嘆之————謙虛

公西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惜之————更謙虛

曾皙————與之————灑脫

(七)延伸:

1、他們的思想你是怎樣看待的?你認為在當今社會中是否還需要這些思想?為什么?

2、孔子的思想和中國文化

公路課件 篇10

教學目的:

1、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

2、了解以人物語言及簡單動作描寫展示人物個性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人物語言、動作與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教學難點:

1、文字疏通、詞類活用現(xiàn)象。

2、對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

教學要點:

反復誦讀,從體會作品語言著手,分析人物性格。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學新課前,先來檢查一下昨天字詞的學習情況。

以吾一日長乎爾 你們

率爾而對 助詞,……的樣子

鏗爾,舍瑟而作 同上

求,爾何如 你

方六七十 方圓

且知方也 禮義

如或知爾 如果

如會同 或者

吾與點也 贊成

唯求則非邦也與 同“歟”,助詞。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本文的大致內(nèi)容

(1)這篇文章選自哪里?《論語》

(2)《論語》是哪個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儒家學派

(3)《論語》這部書是什么體裁?語錄體

(4)語錄體的特點是什么?文字精練、質(zhì)樸含蓄、概括力強。

(5)“精練”等于不等于“簡單”?不等于?!昂唵巍本褪侨菀琢饔谀w淺,而“精練”則不同。我們剛學過《簡筆與繁筆》這篇文章,從中知道,精練的文字同樣能夠描寫復雜的典型環(huán)境,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

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文章是《論語》里最具有文學色彩的一篇。我們就來看看本文是怎樣運用精練的文字塑造人物形象的。

二、齊讀課文,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分析,以學生讀、說為主。

(1)本文共提到了哪幾個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孔子。

(2)按課文題目順序來分析,先看子路。

子路有何性格特征?

直爽、豪放、自負。(夸耀、善于渲染氣氛、語氣果斷)

通過副詞“率爾”就可看出。不假思索。說明他素懷大志。

(3)請一位同學讀一下子路的話,要把他自負的神情態(tài)度讀出來。

(4)曾皙、孔子很贊賞他的志向。作品特意把他安排在最后一個出場。問他有什么志向,他并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先說“異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本文是一篇小說的一個片段,這種表現(xiàn)手法叫什么?懸念抑制法。在散文里,這種手法叫欲揚先抑。目的一樣,引起讀者的興趣。

(5)他怎么談自己的志向的?請一位同學先讀一讀。試著把握一下人物的特點。

(6)子路與曾皙做一下比較,性格上有何不同?(討論)

子路比較性急、直爽,而曾皙就顯得文質(zhì)彬彬,非常灑脫。

(7)找一下哪些動詞能體現(xiàn)曾皙的灑脫?

舍、作、浴、風、詠。

(8)曾皙的回答不同于其他幾位,沒有直接豁達自己有什么才能,勝任什么樣的工作,而是描繪了一幅春日郊游圖,非常形象。從中可以看出他向往什么樣的生活?大同世界,悠閑自在。在這種生活圖景中寄寓了曾皙淡泊的情懷。

(9)再來看看冉有和公西華。他們兩有個共同的特征:謙讓。

在孔子點名后才開口,且出言謹慎。冉有剛說“方六七十”,馬上覺得有些夸張了,可能會引起孔子的不快,所以又改為“如五六十”,而且說自己治理的話,僅能“足民”,至于禮樂,需要其他高明之士。

公西華更為謙虛。我們知道他是個外交家。但他卻說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望能有學習的機會。(此處可把中西文化進行比較,談謙讓)

由此可見,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懷大志,并且有才干的。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10)孔子這個人大家怎么看他?他有沒有談自己的志向?從他的問志、評志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個怎么樣的人呢?

他有句話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也很謙遜,其實他做到了這兩點。尤其是對學生循循善誘,善于用含蓄的語言點撥學生。

總結:我們寫文章要考慮,如果讓你來表現(xiàn)一個人物,能否三言兩語就抓住人物特征。

三、點分角色讀。

四、布置作業(yè):隨筆“難忘的教誨”寫作訓練,要求:通過語言描寫抓住人物特征。

探究活動

可以把《季氏將伐顓臾》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相結合,通過兩課的學習,進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作為政治家的孔子對自己的政治主張、政治原則的堅持和作為教育家的孔子循循善誘的風范、溫柔敦厚的君子之風。

公路課件 篇11

這是一個晴朗的上午。此時還是驕陽似火的夏天呢,人們煩悶地扇著風。

開始,還烈日炎炎??刹痪?,烏云竟布滿了天空。轟隆隆忽然,天空來了一個響雷,把正在看書的我嚇了一跳。這時,風呼呼地刮著,窗簾在不停地擺動著??磥?,一場夏天的暴風驟雨要降臨了!我趕緊關好了窗。

透過窗外,可以看到許多的人紛紛趕回家?,F(xiàn)在的風更猛了,就連平時蒼勁有力的大樹在風中也顯得那么的弱小。大樹就一直被風吹得東倒西歪,在風的手里就像一個任人擺布的小樹。緊接著,閃電像條火蛇竄向天邊,頃刻間就把天染上了一條顯眼的弧線。天,越來越黑了。過了幾分鐘,天就像被撒上了墨汁一樣,已經(jīng)變得烏紫烏紫的了。

滴答,滴答空中的小雨向珍珠似的往下落,發(fā)出了清脆悅耳的聲音。一滴滴雨點,落到了屋檐上,落到了草叢里,落到了花園里很快,原本有些潮濕的地面變成了一個大水路。雨漸漸變大了,從空中到地上,瘋狂地跳著。嘩啦嘩啦此時雨的聲音也不再這么柔和了??耧L也不停地在呼嘯。人們也把窗戶關得緊緊的。之后,雨終于緩慢了一些。嘩啦,滴答,滴答它的聲音聽起來已經(jīng)不再這么猛了。

風,也漸漸地弱了。空中的烏云似乎也不再這么張揚了,紛紛退去。終于,雨停了,迎接我們的還是那燦爛的太陽。它已經(jīng)露出了那可愛的笑臉。人們的心情也好多了,有說有笑的。太陽,你終于回來了!我想。雨后的空氣清新多了,世界就像被洗過似的,可愛極了。

這時,我隱隱約約地發(fā)現(xiàn),在太陽的后面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它散發(fā)出了彩色的光芒,直指蒼穹,夢幻無比,看起來多么美呀。風雨過后的彩虹,是再美妙絕倫不過的了。

雷雨啊,你創(chuàng)造了大自然偉大的奇觀!

法學課件(匯編11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預先準備好的,因此老師會仔細規(guī)劃每份教案課件重點難點。?教案課件設計全面,有助于深化教學和提高教學水平。想看一篇好文章嗎欄目小編推薦您去看“法學課件”,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法學課件【篇1】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shù)(商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

3、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探索口算方法。掌握用整十數(shù)除的口算方法。

教具準備: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口算:60x8=50x4=802=603=8109=304=

(通過復習讓學生運用知識的遷移學習新知)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為了讓我們的校園充滿歡慶,看,學校買來了什么?(出示掛圖)

師: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學校買來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

師:你能根據(jù)這些信息提出一個問題嗎?

師:誰能把信息和問題完整的說一說?

師: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8020

(讓學生根據(jù)信息提問題既把計算與解決問題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2)探索口算方法

師:怎樣算8020呢?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說給同伴聽聽。(學生交流)

師:我看有的同學已經(jīng)說好了,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

(學生可能有以下兩種口算方法:A.因為204=80所以8020=4B.因為82=4所以8020=4)

師:同學們有用乘法算除法的。也有用表內(nèi)除法來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歡用哪些方法呢?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師:學校買來的氣球可以分給幾個班呢?(4個)

師: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看分的對不對?

(獨立思考怎樣算,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口算的過程。同時通過交流,展示不同的計算方法,較好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的新理念)

2.教學例(2)

(1)引出問題:

師:剛才咱們順利完成了分氣球的任務,大家表現(xiàn)非常出色。看,學校還買來了彩旗,你從畫面上了解到哪些信息?想提出什么問題?

生:我們學校買來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師:誰會解決這個問題?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12030

(2)討論口算方法

師:你怎么這么快就算出的呢?

生:

師:同學們怎么口算的這樣快呢?

生:這一題的口算方法和剛才分氣球的口算方法很類似,都可以用乘法想除法或用表內(nèi)除法算。

師:同學們真善于總結。

師:讓我們在一起來檢查,算結果。

師:在解決分氣球和分彩旗的問題中,我們共同探討了除法的口算方法。在口算時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口算。

(此例題的教學教上面例題放得更開了,旨在培養(yǎng)學生用遷移類推的能力)

3.及時鞏固小黑板出示口算題

4.估算

(1)探討估算方法

師:同學們看這里,你知道這幾道題的要求嗎?

生:用估算求商

師:下面每個同學任選一題來估算,說給你同伴聽聽。

(2)交流總結

師:都算完了嗎?我們來交流交流,先說你選的哪一題,再說你的估算方法,誰愿意說說。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誰能把估算的方法概括的說一說?

生:除數(shù)為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時,先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數(shù)看成是整十整百的數(shù)

師:大家同意他的意見嗎?

(放手讓學生自主選題,并借助已有的口算與估算經(jīng)驗探索除法估算的方法,實實在在地把學生放在學習的)

三。鞏固應用

1.完成79頁做一做

2.(練習十三第一題,第四題)

3.獨立完成(練習十三第二,三,五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參與了學校的工作,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探索了口算方法?;仡欉@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法學課件【篇2】

教學內(nèi)容:

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經(jīng)歷幾個相同加數(shù)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理解求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會讀、寫乘法算式,培養(yǎng)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解決能力。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乘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運算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4、通過擺小棒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覺得數(shù)學學習是生動有趣的。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動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qū)W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的含義。了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學生找出這兩個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2+2+2這道算式的加數(shù)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這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shù)”(板書)。

(2)數(shù)數(shù)看是幾個2相加?(3個)

2.出示算式:5+5+5+5

提問:這個算式中的加數(shù)相同嗎?這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shù)是幾?幾個5相加?

二、探究新知

1、擺圖形游戲

學生分小組用小棒擺出圖形。(小傘、小房子、五角星、三角形、等等。)教師拍照,捕捉信息。

2、交流。

說一說,擺出了什么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①4個☆用了40根小棒。10+10+10+10=40

②5個△用了15根小棒。3+3+3+3+3=15

③3個□用了12根小棒。4+4+4=12

教師小結:這些算式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板書)

3、設疑:擺5個△是5個3相加,那么7個3相加,怎樣列式?10個3呢?50個3、100個3、1000個3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長.

4、引入:今天我們學習一種簡便的方法來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能使這些很長的算式縮短.這個方法叫乘法(板書)。

教師出示教具加號“+”,然后向右旋轉(zhuǎn)成乘號“×”,貼在黑板上。

5、介紹乘號“×”及其寫法。教師指×,這個符號誰知道叫什么?(板書:乘號)教寫法:先寫左斜,再寫右斜。生書空。

乘號象什么?學生怎樣回答都有對,讓學生了解數(shù)學家在發(fā)明乘號時是把“+”歪一下。因為乘法和加法有關系。

6、以4+4+4為例

指著板書:4+4+4,問:幾個幾相加?(板書:3個4)

師:就可以寫成4×3或3×4【“個”字改成“x”】

教讀法,學生試讀,可能學生會把乘號讀作“乘以”,教師糾正,讀作“乘”

板書讀作:4乘3。3乘4。生齊讀。

師:這個算式就表示3個4相加。

問:誰來說說,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3表示有幾個4相加?

多找?guī)讉€同學。

請學生把另外的兩個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并說說算式中的數(shù)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然后再出示算式6+6=12,進行讀作練習,用以區(qū)別上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

(目的:動手操作是現(xiàn)在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具體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象這樣的概念性教學,抽象性比較強,只有通過具體的動手操作才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更好地建立數(shù)學模型。)

三、鞏固

1.出示香蕉圖。

(1)先出示2個.提問:你們看,這是幾個香蕉?(2個)我們把2個香蕉看成一組.然后再出示2個,又出示2個.又出示2個.

(2)提問:一共擺了幾組香蕉?(生:4組.)

求一共有多個香蕉?,用什么方法算?怎樣列式?

(板書:2+2+2+2=8)

2.出示游樂園圖,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說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比較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

請同學們觀察比較剛才我們寫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每組里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2)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哪種方法計算比較簡便?簡便在什么地方?

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以后我們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時,要用乘法計算.(板書:求幾個相同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4.將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5+5+5+5+5

3+3+3+3+3+3+3+3+3+3+3+3+3+3+3=45

3×1515×3

2.將乘法算式改寫成連加算式.

19×450×3

計算2×18寫成加法算式

3.課前我們講的50個2、100個2、1000個2,怎樣改寫成乘法算式.

4.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為什么?

小結:只有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我們才能用乘法計算.

5.能用上今天所學得知識嗎?5+5+5+5+5+5+4=34

6.反饋判斷

(五)質(zhì)疑歸納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個加數(shù)都相同,就可以把這個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2.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四、課堂作業(yè)

1.看圖先寫加法算式,再寫乘法

2.把乘法算式與加法算式用線連起來。

3+3+3+38×2

9+9+9+9+93×4

7+7+79×5

8+87×3

3.寫出乘法算式,再用小棒擺一擺.

2個4連加;4個2連加;3個5連加;5個3連加.

板書設計:

加數(shù)相同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乘法×乘號

2+2+23個23×2讀作:3乘2

5+5+5+5+5

小棒圖記錄

(3例,寫出結果)讀作:幾乘幾等于幾

法學課件【篇3】

項目教學理念、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法。

本項目《開辦我的網(wǎng)上店鋪》設計思路以“ 立足網(wǎng)絡營銷,實施項目教學,提升創(chuàng)業(yè)技能 ”

的理念為指導,以網(wǎng)上店鋪的開設與運營作為切入點整合《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有關教學內(nèi)容,按照項目導向、任務驅(qū)動的思路重構課程內(nèi)容體系,通過自主開辦網(wǎng)上店鋪全方位提升學生創(chuàng)業(yè)技能。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實現(xiàn)教、學、做的有機結合。教師通過案例說明問題,對實際操作進行示范指導,為學生營造學習情境、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和激發(fā)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思考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創(chuàng)業(yè)意識、競爭與合作意識。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取協(xié)作學習方式,選擇合適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選擇熟悉并且感興趣的商品,結合目前國內(nèi)外的網(wǎng)絡營銷環(huán)境,進行網(wǎng)上商店的策劃、構建及運營,解決在運營過程中遇到的交易信息安全、資金結算、物流配送、網(wǎng)絡促銷、貨源渠道等實際問題,通過對模擬情境的操縱、觀察和思考取得學習成果,并在與之相似的真實情境體驗中促進知識的廣泛遷移,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三、項目書

2.項目實施的實訓條件:安裝有電子商務師實驗室軟件、連接到Internet的網(wǎng)絡機房

本項目實施對象是商貿(mào)類專業(yè)中專二年級學生,他們具備一定的商務基礎知識,且自主學習能力較強,有一定的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部分學生有過網(wǎng)上購物的經(jīng)驗,對網(wǎng)上開店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經(jīng)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電子商務理論基礎,對商務師實驗室軟件的運用也已初步了解,因此組織教學中盡可能發(fā)揮學生的這些優(yōu)勢,進一步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項目實施目標:

①學生8-10人為一學習小組,在協(xié)作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及個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通過教師的指導,各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從網(wǎng)絡資源中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③通過對項目的分析,并對任務進行分解,每個學生親自參與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在實踐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形成操作技能,將抽象的理論一步步深化內(nèi)化,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教學效果。

④本項目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實際出發(fā),項目設計的難度與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專業(yè)技能的發(fā)展水平相適應,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思想,讓好的學生接受挑戰(zhàn),中等學生有所突破,靠后的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⑤通過學習小組自評互評,培養(yǎng)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他人和自己,取長補短;教師給予確切的評價和鼓勵,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姓名_______________ 評價時間_______________

1.熟悉網(wǎng)上開店的前期準備工作,掌握店鋪開設后的管理、發(fā)貨與收款流程。

2.網(wǎng)店的定位與管理策略。

3.了解網(wǎng)上開店、商品信息發(fā)布和拍賣的有關規(guī)則。

法學課件【篇4】

一、教材分析

《青春*夢想》這個實踐活動主題是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第一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與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進行升華的一次嘗試。本課兩個主題:青春與夢想。主要通過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贊美青春、感受青春的美好,明白青春需要夢想,要努力實現(xiàn)夢想,激發(fā)學生追求夢想的熱情。

二、學情分析

當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學生成長環(huán)境發(fā)生深刻變化,青少年學生思想意識更加自主,價值追求更加多樣,個性特點更加鮮明。七年級學生進入青春期,由于自我意識的強化,開始對人生進行一定的思索,大多心中有夢,但對夢想的認識是淺顯的,不全面的,在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很困惑,遇到困難,因而缺乏長期的堅持,容易放棄。

三、教學理念

1、“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的生本教育的理念,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高揚“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和尊嚴感,學生的潛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2、情感滲透,激情引趣。新課程強調(diào),教師要善于利用并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情境,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親身經(jīng)歷與感悟,在獲得情感體驗的同時,深化思想認識。

四、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青春美好,贊美青春,樹立人生夢想,激發(fā)追求夢想的熱情。

過程與方法: 通過詩歌朗誦、演講活動學生感受青春的美好,夢想的激情,通過小組合作活動學生分享實現(xiàn)夢想中的困惑,探討如何解決困惑。

知識與能力: 進一步加深對青春涵義的理解,認識到青春需要夢想,夢想的實現(xiàn)要經(jīng)過不斷的努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樹立青春夢想,努力實現(xiàn)夢想

難點: 實現(xiàn)夢想過程中的困惑

六、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搜集與青春有關的詩歌,準備朗誦。

2、準備一篇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3、搜集一個名人的青春故事。

4、課前調(diào)查:你的夢想是什么?你為之付出了哪些努力?在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惑或困難是什么?

【課前熱身】

播放音樂《青春修煉手冊》,展示課題

【第一環(huán)節(jié)——青春禮贊】

活動一: 配樂詩朗誦

1、教師朗誦《青春的詩》

有沒有一種美麗能夠成為永恒? 沒有人告訴我答案,只有天幕上劃過的流星。

有沒有一種回憶能夠成為感動? 沒有人告訴我答案,只有雨霽后七色的彩虹。

怎么能說,沒有夢想的世界就不再美麗?你看那孩童天真的笑容。

怎么能說,沒有燈光的夜晚就不再感動?你可知星星也是關愛的眼睛。

我們是青春 我們是夜空璀璨的星星 我們是不羈 我們是天邊執(zhí)著的飛鷹

沒有什么能夠阻止我們 對美的向往 沒有什么能夠左右我們 對青春的虔誠

青春最美的詩行 應該由我們 大聲的朗誦

2、學生男女齊朗誦《青春》

(男)青春是藍色的,像深遠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深遠遼闊,富于幻想。

(女)青春是綠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蕩的草原。充滿無限生機和活力。

(男)青春是紅色的,像燃燒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陽。朝氣蓬勃,充滿希望,愿把光和溫暖無私地奉獻。

(女)青春是白色的,如云如月,白潔無瑕。 猶如一張白紙,如寫的文字,愛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男)青春是無色的。像風變幻無窮,像霧絢麗迷人。放縱它,遺憾終生;駕馭它。

(女)青春是彩色的,擁有了它,便擁有了七彩人生

(合)青春是一首美麗的詩,是一支動聽的歌。讓我們真誠地把握住它,讓青春之花綻放四季。

3、學生自由朗誦

過渡:有人發(fā)出過這樣的感嘆。像只考拉,每天睡覺20個小時,吃2個小時,發(fā)呆2個小時,這才是美好的人生啊?。?!這是青春嗎?

活動二:我眼中的青春

學生暢談:就你個人而言,你眼中的青春是什么樣的?

活動三: 青春大派送

青春可以擁有很多,如才學、努力、拼搏、夢想……

在心形卡片上寫下青春期待,派送給你的同學。

過渡:這是我們眼中的青春,那你想不想知道名人的青春是怎樣的呢?請兩位同學講講名人的青春故事。

【第二環(huán)節(jié)——青春需要夢想】

活動一 —— 名人的青春

老師展示名人的青春故事,感悟交流:從名人的青春中我們感受到什么?

活動二——真心話 大冒險

過渡:青春需要夢想,然而我們在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自己難以克服的困惑或困難。今天我們就發(fā)揮集體的智慧來一起面對。

活動三——合作解惑

每個小組隨機抽取一張學生的課前調(diào)查紙,合作討論后對同學的困惑或困難給出一定的建議,其他小組可以補充。

過渡:在夢想的實現(xiàn)過程中我們肯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惑、困難,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實現(xiàn)夢想。

【第三環(huán)節(jié)——努力實現(xiàn)夢想】

活動一 —— 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1、 學生演講

2、 教師演講

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我的學生早讀時大聲朗讀,書聲瑯瑯;上課時積極舉手,自信自強;作業(yè)時獨立完成,思維嚴密;下課時指點江山,神采飛揚。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我的學生都有一顆快樂之心,感受生活、熱愛生活、發(fā)現(xiàn)美好;都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都有一顆上進之心,腳踏實地、努力向上、積極進?。欢加幸活w責任之心,努力學習、回報父母、報效祖國。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我的學生都能茁壯成長,成為社會棟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從大家的演講中,我們感受到夢想的實現(xiàn)需要:知識、勤奮、態(tài)度、自信、堅持、自制、揚長避短、自強不息……

活動二——青春誓言

我以青春的名義起誓:即使成功遠在天邊,我也要勇往直前,不畏艱險;即使失敗就在眼前,我也要堅守信念,挑戰(zhàn)極限;我保證,為了父母的微笑,努力拼搏每一天;我保證,為了理想的實現(xiàn),再苦再累我也無怨。青春無悔,你我共進!砥礪前行,夢想可期!

活動三——歌唱青春 放飛夢想

師生齊唱歌曲《我相信》

【結束語】青春萬歲,夢想騰飛!

七、教學反思

七年級換了新教材,非常高興自己能擔任七年級的教學工作,感受新教材的變化。在開學初期,我積極報名申請市級公開課,就打算上新教材的內(nèi)容。七年級的市級活動之前,陳老師讓我從框題課和活動課中選一個上,本來是想著從沒有上過活動課,覺得和傳統(tǒng)的課堂相比會好玩一點,有趣一點,所以選擇了一節(jié)活動課,誰知道做下來覺得真是一個挑戰(zhàn)。

青春與夢想兩個話題都很大,如何更好的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如何開展適合學生的活動?如何在活動中既讓學生能動起來又讓學生有所收獲呢?問題一個接一個的出現(xiàn),讓人頭疼。

后來陳老師指導,你可以結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以班會課的形式設計一個主題活動。受到這句話啟發(fā),我開始了新思路,網(wǎng)上大量查閱資料后構建了最初的框架“我眼中的青春——我的青春我的夢——我的夢想我奮斗”。在我們七年級公開課活動小組成員和陳老師的指導下,最終修改為“青春禮贊——青春需要夢想——努力實現(xiàn)夢想”三個環(huán)節(jié)。

最后課上下來自己覺得還是不錯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比較緊湊、自然,活動也能吸引學生的興趣,總體比較滿意。當然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整節(jié)課中對學生情緒的調(diào)動做的不夠好,情感的激發(fā)不到位,課堂駕馭的功力還不夠。語言不夠精煉,比較啰嗦,也不夠優(yōu)美,從中可以看出自己的文學功底還要多多加強??谡Z化現(xiàn)象比較嚴重,“是吧”“對吧”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定要改正。在評價學生方面,評語要更準確精當,選擇合適時機,不一定要每個學生回答后都進行評價。

新教材,新變化,也要求我們要有新思路,新觀念。每一個思品教師都應該勤于學習,加強研究,注重專業(yè)發(fā)展,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引領教學。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敝斠源伺c各位同仁共勉。

法學課件【篇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索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經(jīng)歷從生活數(shù)學到數(shù)學問題的抽象過程,感受知識的現(xiàn)實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結合商和余數(shù)在實際情境中的含義正確寫出相應的單位名稱。.

教學難點運用恰當?shù)姆椒ê筒呗越鉀Q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教師:同學們,國慶節(jié)到了,學校為祝賀祖國的生日,要進行迎國慶歌詠比賽,要在校園里拉上彩旗,彩旗是按1面黃旗,2面綠旗3面紅旗的順序組成的。

出示課件:猜一猜,第13面是什么顏色的?第35面呢?第98面呢?

教師:同學們真厲害,猜得非常準確,其實這就是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咱們運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就是“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

二、嘗試問題,自主學習。

(1)顯示例4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

教師:在同學們的體育活動當中也會出現(xiàn)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實際問題,大家請看!

提問: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根據(jù)圖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生1:有32個同學生2:老師要求每6人一組

生3:可以分幾組,還多幾人?

(課件同步出現(xiàn):可以分幾組,還多幾人?)

師:你能幫老師解決這個數(shù)學問題嗎?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開始吧。

(2)自主學習,嘗試解決問題。

教師:小幫手們動作可真快!請兩位小幫手給大伙兒說說你的計算方法。

師:哪位同學給大家說說自己的算法?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口述板書,

如果有的學生沒有寫出單位,這時提問:

師: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呢?余數(shù)2呢?那單位各是什么呢?(根據(jù)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提問:

教師:你們知道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嗎?余數(shù)2呢?

生:商表示可以分5組,余數(shù)表示還多2人。

(3)出示練習十三的第2題。

師:下面這道有關跳強繩的問題怎么解決呢?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9-8=11(米)11÷2=5(根)……1(米)

答:可以做5根短跳繩,還剩1米。

三、探究合作,解決問題。

2、做56頁第3題。畫線段圖分析,說一說。

四、本課小結:請同學們談談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五、練習作業(yè)。

1、教材P56第2、3題。

2、把你學到的知識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有余數(shù)的除法

例4、32÷6=5(組)……2(人)

5

632

30

2

答:可以分成5組,還多2人。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目標具體,可操作性強,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本節(jié)的設計是以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是為生活服務的。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法學課件【篇6】

案例教學是思想品德課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它在激發(fā)學習興趣、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熏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睹袷聶嗬嗌佟芬徽n是八年級上冊人民版教材的內(nèi)容,在對這一課進行教學設計時,我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學法。

一、運用案例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出示了這樣一個案例:農(nóng)民趙某買了一臺農(nóng)用三輪車,將其租給鄰居老李使用,每年收取租金20xx元。不料老李私自將車賣掉,謊稱車被偷走,為此兩人爭吵不休。針對此案例提出兩個問題供學生討論:

(1)你如何看待老李的這種行為?

(2)如果你是老趙,你該怎么做?通過討論得出:老李不具備這輛車的所有權,不能擅自將車賣掉。從而導出要講授的第一個大問

題——我們享有財產(chǎn)權。

二、運用案例講授新課

法律常識部分的知識抽象、枯燥,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如果在教學中,多補充些有情節(jié)、有懸念、有血有肉、有名有姓、能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教學案例,往往能吸引學生,變枯燥為生動,變空洞為具體,變抽象為形象。

首先,為了講清財產(chǎn)所有權的含義,我充分利用教材的案例《被扣押的自行車》進行詳細的分析:

(1)你如何評價看車大爺?shù)难孕校?/p>

(2)看車大爺為什么不能扣押顧然的自行車?

(3)如果你是顧然,你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分析,學生對什么是財產(chǎn)所有權就能輕松地理解和掌握。

其次,為了講清肖像權的含義,我充分利用教材的案例《我什么時候拍廣告了?》進行分析:

(1)結合案例說說廠家和廣告制作商侵犯了王瑤瑤的什么權利,為什么?

(2)這種做法給瑤瑤帶來了什么影響?

(3)你認為瑤瑤的父親該怎樣替女兒維權?通過分析,學生對什么是肖像權以及侵犯肖像權必須具備的'條件有了清晰的認識。

三、運用案例鞏固新知

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出示案例:某市某飲料廠舉行展銷會,與電視臺商定對展銷會進行現(xiàn)場錄像,制成40秒的廣告,每周播放兩次,持續(xù)兩個月,廠家付電視臺人民幣1萬元。廠家還與市第一小學約定,由學校組織40名小學生在展銷會上吹小號奏樂,屆時有電視臺在現(xiàn)場錄像,并根據(jù)攝像制作廣告。廠家給學校支付3000元的報酬費。展銷會如期舉行,電視臺和學校各自履行了與廠家的約定。(40名小學生及其家長均不知此事)通過此案例加深學生對公民肖像權的理解及應用。

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空洞的說教,沒有乏味的陳述,通過案例情節(jié)的逐步展開、內(nèi)容的循序漸進,在期待和思考中,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有了清晰的認識,使知識得到了落實,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得到了熏陶。

法學課件【篇7】

一堂好課,必須學會好好去設計,這就如我們要建一幢美麗的建筑,我們必須要做好圖紙的設計,這是第一步。沒有高端的設計,想要有一堂好課,幾乎不可能。接下來,就我所閱讀的教案做一個簡要的分析:

一、教學設計不完整

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完整的教學設計應包含課標、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教什么的問題。

從這些教案結構來看,教學設計都不完整,大部分都缺課標解讀、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板書設計、課后反思,甚至還有的教案沒有教學目標。從內(nèi)容上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部分教案出自于網(wǎng)絡,部分教師依賴網(wǎng)絡上的教學設計,沒有自己對文本的個性解讀與問題設計,沒有自己獨特的思考。

教學設計不規(guī)范,是我們平時的教學設計中常犯的錯誤。在參加這次培訓前,這樣系統(tǒng)完整的教學設計我從沒有做過,以前的教學設計都是參照已有的教案完成,缺乏主觀思想,也沒有形成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

二、目標設置欠準確

部分教案目標沒有細化到課時目標,在教案中有所呈現(xiàn),但呈現(xiàn)的形式不夠合理和科學性。

有的教學目標依然沿用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培訓學習后,我們都知道,這種目標的分條設定,割裂了教學的延續(xù)性和統(tǒng)一性,是不科學的,例如,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朋友 新伙伴》:1.情感與態(tài)度:進一步熟悉老師和同學,表現(xiàn)對老師和同學的喜愛。2.行為與習慣:養(yǎng)成尊敬老師,友愛同學的良好行為習慣。3.知識與技能:學習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與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4.過程與方法:嘗試在游戲活動中進行探究,掌握與人交流的方法。

有的教學目標沒有細化到課時目標,每一個課時的目標,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立足于大單元視角、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設定,目標不需要多,但能體現(xiàn)層級思維,逐步推進。

三、環(huán)節(jié)設計缺乏邏輯

有些導入的設置不知所云,目標指向不明確,前后環(huán)節(jié)沒有邏輯。有效的教學邏輯應當使教學過程具有系統(tǒng)性和層次感,并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互動與對話。教學過程選擇的行為與方法應符合科學規(guī)律,從整體上把握教學方向,將教學內(nèi)容簡潔地、有條不紊地體現(xiàn)層次、步驟、結構,促進學生學習和發(fā)展。

四、板書設計太隨意

黑板是各個學科通用的工具,板書是普遍采用的手段。它的存在是為了彌補講授的不足,相當于是“微型教案”,板書的設計和運用的優(yōu)劣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

這些教案大部分沒有板書設計,沒有重視板書。只有其中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自己會整理》這篇教案的板書設計比較科學,簡練地、系統(tǒng)地體現(xiàn)了教學內(nèi)容,體現(xiàn)思維的層級、遞進。

五、反思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些教案中存在的問題是平時我們在教學設計中常犯的。作為一名教師,撰寫教案是最基本的能力,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首先,態(tài)度很重要。熱愛教育,認真?zhèn)湔n,不隨意,要在提高自身的科研意識上下功夫。其次,認真研讀課標。教案設計差強人意,究其原因,還是不熟悉學科課程目標,沒有指導思想。再次,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常學常新,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新的`教育理論,豐富知識儲備,更新教育理念,才能讓自己走在學科教學的前沿。最后,做到日常反思。這就需要我們每次上課后反思自己教學設計,哪些地方有效,哪些地方有疑惑,形成文字,促進思考和學習。

金沙教育研究院 羅釗雪

20xx年8月11日

法學課件【篇8】

《宣傳民法,構建法治新風尚》

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法治建設和民主法制化進程,而民法作為我國基本的私法律規(guī)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加強民法的教育和宣傳,不僅能夠提高公民的法律素養(yǎng)和法制觀念,更能夠構建法治新風尚,提升我國在全球的法治形象。

一、增強民法意識,普及法律知識

民法規(guī)定了人民在民事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其內(nèi)容極其廣泛,涉及到人的生產(chǎn)、生活、交往和保護等方方面面。因此,加強對民法的學習和了解,可以增強公民的民法意識,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素養(yǎng)。

在學校中,可以將民法學科列為必修課程,充分利用教科書、課件、教案、互動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解法律條文,梳理經(jīng)典案例,引導學生用“法眼”審視生活,進一步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此外,也可以將民法融入各學科的教學,通過具體問題的探討,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法律的知識。

在社會上,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普及民法知識,如舉辦民法講座、發(fā)放民法宣傳手冊、開展法制宣傳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讓公眾更好地了解民法的作用、基本原則、適用范圍以及合理使用方法,提高民眾的法律意識和權利保護意識。

二、嚴格執(zhí)行民法,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民法的根本目的就是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只有嚴格執(zhí)行民法條文,才能讓公民在民事關系中享有應有的權利和利益。因此,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也是加強民法宣傳和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

在司法實踐中,應該加強對民法條文的精研,更好地了解其具體規(guī)定及適用情況,對于一些爭議性的案件,要依據(jù)實際情況,認真審查,公正判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注重協(xié)調(diào)解決民事糾紛,盡量讓當事人自主協(xié)商,減少法律糾紛,為民事關系的和諧穩(wěn)定做出積極貢獻。

除此之外,在各級政府的管理和服務中,也應該加強對民法的執(zhí)行和貫徹落實,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待遇和權益。同時,還要積極發(fā)掘民間力量,多利用法律援助、律師咨詢等方式,為公民提供專業(yè)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三、推動民法建設與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法治新局面

民法是社會生活的經(jīng)驗總結和法律規(guī)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實踐的經(jīng)驗,也需要不斷的完善和發(fā)展。因此,在宣傳民法的同時,也應該積極推動民法建設和創(chuàng)新,為我國的法治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學校中,要重視對民法發(fā)展的研究和探討。除了學習傳統(tǒng)的民法條文,也要研究新領域和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探索新的解決方法和機制。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法律實踐,在實踐中掌握新的法律知識和技能,做到知行合一。

在社會上,也要積極推動民法創(chuàng)新,加強立法研究和業(yè)務創(chuàng)新,為社會的經(jīng)濟、文化和政治發(fā)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同時,還要加強跨地區(qū)、跨行業(yè)、跨部門的合作,共同推動法治的建設和發(fā)展,與時俱進,開創(chuàng)法治新局面。

總之,宣傳民法,構建法治新風尚,是推進我國法制建設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必要手段。只有深入推進民法教育和宣傳,加強民法執(zhí)行和服務,同時積極推動民法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崇尚法治、尊重法律的良好氛圍,營造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法學課件【篇9】

教材內(nèi)容: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P45-46練習九1-4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歷乘法的意義的產(chǎn)生,建立乘法的數(shù)學思想,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乘法數(shù)學問題。

2、認識乘法中的乘號,知道乘號與加號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通過對數(shù)學文化的傳授,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熱愛。

教學重點:

建立乘法的數(shù)學思想。

教學難點:

乘法與加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學策略:

在比較中認識新知識。

教學步驟

一、口算。

12+24=

36+6=

42+14=

32+16=

15+25=

35+10=

復習加法的知識。+這個符號叫做什么號,它是怎么產(chǎn)生的。加號前面的叫做加數(shù),加號后面的也叫做加數(shù),算出來的結果叫做和,表示兩個加數(shù)的總數(shù)。

二、引入新課

1、出示加法算法:2+2表示什么意思,2個2相加2+2+2呢,3個2相加2+2+2+2呢

4個2相加2+2+2+2+2呢

5個2相加

這組加法算式與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加數(shù)都是相同的,加數(shù)的個數(shù)有2個或者2個以上。相同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總數(shù)的意思。

如果這樣的2有50個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寫?2+2+2+2+2+......

全部寫下來會很麻煩。所以古代的數(shù)學家,想了個聰明的辦法,把這樣的加法算式改寫成新的一種算式,哪個小朋友知道,你來介紹下。

2、介紹乘法算式的寫法。把加號改成乘號“×”,把相同的加數(shù)寫在乘號的前面,把加數(shù)的個數(shù)寫在乘號的后面。

2+2寫成乘法算式是2×2讀成2乘2 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3讀成2乘3 2+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4讀成2乘4 2+2+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5

讀成2乘5

3、拓展深化。

50個2相加呢?寫成乘法算式是2×50或者50×2,因為得數(shù)都是100。所以都可以寫。

4、歸納乘法的意義。把幾個幾相加,用乘法算式來表示有什么好處?可以把寫得很長的加法算式改寫成很短的乘法算式。

那么2+2寫成2×2,有簡便嗎,看不出。短的看不出,長的算式有簡便的意思。

2+3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不能,因為2+3表示把2和3合起來的意思。不是表示幾個幾的意思。

三、下面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能的話請說出乘法算式

3+3

4+4+4

5+5+5+5

6+6+6+6+6

7+7+7+7+7+7+8 3×2

4×3

5×4

6×5

(不能完全用乘法算式來寫出,可能會有寫出7×6+8當然要表揚了。)說說這些乘法算式的意思,2個3,3個4,5個4,6個5,()如果學生說成是3個2,4個3,4個5,5個6也可。)

四、歸納小結乘法的意義

法學課件【篇10】

《民法學課件》主題范文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法律制度也得到了不斷完善和發(fā)展,而《民法典》作為我國對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中所涉及的民事關系的一部基礎性法律,在實踐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此,本文將就《民法學課件》這一主題,從《民法典》的內(nèi)涵到民事法律實踐中的重點問題進行分析和闡述。

一、《民法典》的內(nèi)涵

《民法典》是我國立法歷程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以普法為目標,強調(diào)了民事活動的自由與平等、權利的保護和公正處理的原則,使得我國的民事法律制度更加規(guī)范與健全。《民法典》包含了多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包括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繼承法、婚姻家庭法和民事訴訟法等七個部分。這些法律領域覆蓋了交易、財產(chǎn)、責任、繼承、家庭等方方面面的民事法律內(nèi)容,是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民事法律實踐中的重點問題

1. 合同法的適用

合同是日常生活中廣泛運用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我國的合同法也進行了完善和修訂。然而,在實踐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比較復雜的情況,例如涉及國際貿(mào)易、網(wǎng)絡購物、房地產(chǎn)交易等領域的合同糾紛。對于這些情況,需要根據(jù)相應的法律規(guī)定進行判斷和處理。

2. 侵權法的適用

侵權行為是指在不合法的情況下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或名譽等合法權益。在實踐中,侵權糾紛也比較常見,例如車輛碰撞、知識產(chǎn)權侵權等。為了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需要根據(jù)侵權法的相應規(guī)定進行處理。

3. 繼承法的適用

繼承是一種重要的民事法律行為,涉及到個人的財產(chǎn)分配問題。在實踐中,也往往會有一些財產(chǎn)繼承糾紛,例如因遺囑問題造成的糾紛等。此時需要根據(jù)繼承法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判斷和處理。

三、《民法典》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民法典》的實施為我國的民事法律制度提供了基本框架,但在未來的社會發(fā)展中,依然需要對其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完善。未來,我國進一步完善民法典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加強對民事法律制度的宣傳與普及,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和素質(zhì)。

2. 進一步完善法律體系,配套地完善相關配套法規(guī),保證民法的落地。

3. 建立健全案例分析和參考制度,在實踐中更好地解決民事法律問題。

4. 加強司法實踐與改革,完善民事法律制度。

五、結論

《民法學課件》是我們學習《民法典》的重要工具,通過學習該課件,可以更好地掌握民事法律的基本知識,深入了解法律的內(nèi)容和精神,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和素質(zhì)。同時,在實踐中,我們需要根據(jù)《民法典》的有關規(guī)定,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和處理,保護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

法學課件【篇11】

憲法學習課件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指導性文件,具有重要的法律與政治意義。因此,掌握憲法知識成為了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根據(jù)憲法學習課件的相關內(nèi)容,本文將著重從三個方面來闡述憲法的重要性:一是憲法的基本原則,二是憲法的制定與修改,三是憲法在司法實踐中的作用。

一、憲法的基本原則

憲法中的基本原則堅持了多年的法治原則,強調(diào)了權利與義務之間的平衡關系,憲法是所有法律的依據(jù)。根據(jù)憲法第一章第一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基本原則。除了民族之間的平等、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還保證了公民自由、全民草擬法律、同等教育、勞動權、保障人身安全等基本權利,憲法規(guī)定了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平衡關系,保證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整體穩(wěn)定。

二、憲法的制定與修改

制定憲法有一系列專門的法律程序,根據(jù)憲法學習課件的相關內(nèi)容,憲法的制定及修改主要有以下程序:首先,制定組織啟動制定草案,然后由人大常委會進行討論,草案最終形成后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進行表決通過,最后由國家主席頒布。如果需要對憲法進行修改,則需要由人大常委會進行討論,修改的草案也需要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進行表決通過,最后同樣由國家主席頒布。

憲法的制定與修改是一個嚴謹?shù)某绦?,需要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進行,以保證憲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憲法在司法實踐中的作用

憲法在司法實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憲法為公民提供了基本權利的保障,以及對于國家公權力的規(guī)范,司法機關在處理案件時,必須依照憲法和法律進行裁判。總之,憲法在司法實踐中的作用是宣揚法治、維護法律權利、保證公民利益。

結語

作為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之一,憲法學習對于公民來說至關重要,憲法具有極其重要的法律和政治意義,不僅制定和規(guī)范國家制度和運行機制,更列舉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責任,同時在司法實踐中也具有很強的指導和約束作用。大家應當認真學習憲法,依法守法,共同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看海的課件(匯編11篇)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教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如何做好教案課件的編寫呢?根據(jù)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為您搜集了一些內(nèi)容:“看海的課件”,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如需長期使用請自行調(diào)整和改善!

看海的課件【篇1】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知道哪些動物會游泳嗎?你能邊說邊做動作嗎?哪些動物會飛?哪些動物會爬?哪些動物會跳?(當學生做青蛙跳的動作)說你真是一只可愛的青蛙。你想看海嗎?可是一座大山把海擋住了,這時你想什么?(多么好的想法,你真是個會想的孩子。你真聰明,能想出這么好的方法。)一只蒼鷹也給它出了個主意,可它聽后卻很失望?為什么呢?請同學們打開第九課青蛙看海。(板書課題后齊讀課題)

二、精讀感悟。

1、自然朗讀13自然段,思考:為什么青蛙聽了蒼鷹的話后很失望?找出有關的句子畫出來并讀一讀。

2、交流:為什么青蛙聽了蒼鷹的話后很失望?

①引導學生找出蒼鷹說的話并指導朗讀。

②(畫白云)這就是那座山,你覺得怎么樣?你能用我們學過的一首古詩來形容一下嗎《詠華山》。如果要你爬上去,你覺得怎么樣?青蛙聽了和你們一樣害怕,你能找出它說的句子來嗎?誰愿意做做這只青蛙,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讀一讀。

③青蛙說這句話時它想到自己的什么呢?書上有,哪位是火眼睛睛找到了這個句子?出示(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誰有一雙有力的翅膀?誰有四條善跑的長腿?青蛙這樣說是想告訴蒼鷹什么?這句話用怎樣的語氣來讀?你能試試嗎?

④因為山高,青蛙沒有翅膀,沒有善跑的長腿,所以它吸了口涼氣,你能做出這個動作嗎?

⑤除了登山,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誰來告訴它?我們一起來告訴它。(齊讀)

3、演讀4-11自然段。

過渡:正當青蛙為怎么看到大海發(fā)愁時,誰來了?后來它有沒有看到大海?請同學們四人小組自由朗讀411自然段。并用畫青蛙說的話,用~~~~畫出松鼠說的話?

①學生四人小組互讀,互畫,互演。

②師旁述,指名學生分角色讀演,并隨機評價指導。

③全體起立,戴上頭飾,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只想看海的青蛙,老師就是這只小松鼠,我們一起一級一級地向上跳。

師:你想看海嗎?

生:是啊,可是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師: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松鼠說著,跳上了一個臺階。(動作)

生:這有什么難的?(學生邊說邊跳)

師:再跳一下!

生:(跳一下)

師: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⑤師: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這么小的青蛙,跳了一級,十級,一百級,一千級,一萬級,你們現(xiàn)在有什么感覺?(累)(渴)那累了渴了怎么辦?學生齊讀(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辛苦嗎?(辛苦)除了累和渴青蛙還會遇到什么困難?

松鼠又是怎么鼓勵它的?(青蛙,快看,就到山頂了!你看,太陽正對我們笑,它在夸我們呢!你看山頂在對我們笑呢!)青蛙聽了,又繼續(xù)向上跳,你們喜歡這只青蛙嗎?那我們一起來為它加油青蛙,加油!青蛙加油!青蛙聽互我們的加油聲,更加努力地向上跳,不知不覺悟,(學生齊讀它們已經(jīng)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

4、現(xiàn)在已經(jīng)登上了山頂,你想不想對青蛙說一句話?

5、登上山頂,看(屏幕出示大海圖)青蛙說什么?它的心情怎么樣?你能讀出高興的語氣來嗎?

6、青蛙又會對松鼠說什么?除了謝謝松鼠,還要謝謝誰?

三、總結升華。

1、你知道青蛙為什么能看到大海經(jīng)嗎?(蒼鷹給它指明方向,松鼠給它信心,給它鼓勵,最重要是它自己一級一級地跳上了山頂。)

2、學完課文你想到了什么?(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學習上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績。在學習上,老師是給我們鼓勵和信心的松鼠,我們是要登山看海的松鼠。)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表演課本劇。

看海的課件【篇2】

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理解”和“朗誦”作品,在理解和感受的基礎之上朗誦,在朗誦揣摩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2、組織學生“理解”和“朗誦”作品,使學生準確地把握作品的內(nèi)容、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感情傾向。

教學重點:

1、教學的重點是意義的構建和呈現(xiàn),就是要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學生把文本與直接間接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對文本產(chǎn)生富有個人意義的理解并用自認為恰當?shù)穆曇粜问絹沓尸F(xiàn)這種理解。

2、《六月,我們看海去》內(nèi)在的情感旋律,把握詩作的內(nèi)容加深理解,尋找傳達詩作思想感情的聲音形式。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和背景。

潘洗塵是中國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朧詩之后的新生代詩人,作品不多,但卻因獨有的詩風格外的引人注目.《六月,我們看海去》是潘洗塵的代表作,我們能在其鮮明的詩歌里看到詩人及那個

時代一代青年的內(nèi)心世界。

二、體味詩的思想內(nèi)容。

1、哪些語句能借助“聽覺的想像”體會出青春的活力?

詩歌一開始“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們的身上和臉上”,鮮明的節(jié)奏下我們仿佛聽到了一群年輕人喧鬧的聲響的響亮的歌唱,仿佛真的看到了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雀躍著向大海的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們的身上和臉上。接著讀下去“我們一群五顏六色風風火火我們年輕/經(jīng)歷旺盛總喜歡一天到晚歡歡樂樂匆匆忙忙/像一臺機器迂回于教室書館我們和知識苦戀”,同樣借助聽覺想像,我們感到了強烈的生命活力,詩歌的節(jié)奏把我們引向了對青春的情不自禁的贊美,“五顏六色”“風風火火”“匆匆忙忙”“歡歡樂樂”“教室書館”“我們和知識苦戀”是典型的青春特征,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見證。這種青春的活力在全詩中無處不在,在誦讀的過程中要仔細體會。在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們要枕著沙灘也讓沙灘多情地撫摸我們赤裸的情感”“讓那海天無邊的蒼?;赜澄覀冃撵`的空曠/揀拾一顆顆不知是丟失還是仍掉的貝殼我們高高興興/再把它們一顆顆串起我們閃光的向往”。

2、哪些語句能強烈地感覺到年輕人的自信?

“風撩起我們的長發(fā)像一曲《藍色多瑙河》飄飄蕩蕩/我們我們我們相信自己的腳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們是一群東奔西闖狂妄自信的哥倫布啊”,“我們總以為生下來就經(jīng)受過考驗經(jīng)受過風霜/長大了不信神不信鬼不相信我們有太多的幼稚”,等等。在這些詩句里,我們能感覺到一群青春男孩女孩的強烈自信。

3、哪些語句能強烈地感覺到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

“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盡管生長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響/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們我們我們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標軸上/六月是我們的季節(jié)很久我們就期待我們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

三、體味詩的藝術技巧。

這首詩歌有一種強烈的音樂感,這種音樂感源于詩歌的兩種節(jié)奏,一種節(jié)奏是詩歌的壓韻和語言的聲調(diào),全詩多是省略標點和長句,但讀之并不費力,原因就是詩中有自然而成的韻律感。另一種節(jié)奏主要是詩行中重復于變化相交錯的詞語來顯示,重復與變化組合成一種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六月是我們的季節(jié)很久我們就期待我們期待了很久”。語言組合巧妙。本詩組合巧妙的語言使得詩意濃郁而悠遠。如,將“長發(fā)”的飄蕩與《藍色多瑙河》樂曲組接在一起,等等;將“看海去”與“沒有駝鈴”組接在一起,將“眺望遠方”與眺望“六月”組接到一起,使得詩歌自然生出一種韻外之意。

年輕人對自己力量的確信,他們不安于現(xiàn)狀的探索精神,以及風風火火的神態(tài)、略帶狂妄的激情,都能從透明的語言中感受到。

四、小結。

這些體現(xiàn)了年輕人蓬勃的活力,對自己力量的確信和無限探索精神的詩句都是在一種鮮明的節(jié)奏里表現(xiàn)了出來,讓我們在誦讀之余似乎看到了一群歡呼雀躍的青年向遙遠的大海跑去,去探險,去接受驚濤駭浪的洗禮,讓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凈化,讓青春的情感在風浪中成熟。在這里“六月”就不單純是一個季節(jié)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驛站,“看海去”也就是一種探索的時代意義。詩人沒有靜止地刻畫,而是

在一種節(jié)奏里,在流動的生活畫面中向我們表達了青春激情背后還承載著一代青年人的靈魂寫照。

五、作業(yè):

(1)評價手冊。

(2)預習下課。

看海的課件【篇3】

[教材解讀]

童話故事《青蛙看?!分v的是一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在松鼠的幫助下,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故事寓意深刻,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本課的情節(jié)用人物的對話展開,因此,有感情地朗讀,積累相應的語言形式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課文內(nèi)容表演出來。

3、在品讀、想讀、演讀課文的過程中領悟,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重點、難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實物投影儀、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小朋友們,老師知道你們很喜歡童話故事,在童話故事里有許多可愛的動物,你最喜歡哪個,能模仿它的動作、聲音嗎?讓大家猜猜它是誰?(學生游戲)

一、情境導入

大家模仿得真像,小朋友們,昨天呀,何老師接到一個電話,你們猜,是誰打來的?告訴你們,是中央電視臺的金龜子,她說,大風車欄目要舉辦夢想成真童話劇大賽,你們想?yún)⒓訂??想想演哪個童話故事呢?(生答)

好!我們就演《青蛙看海》吧。(出示課題,齊讀)

二、一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個童話劇里有幾個角色?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呢?趕快打開課本,認真讀讀課文。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哪兒?(生答,師板畫大山、湖泊、大海)

2、《青蛙看海》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這樣美麗的地方,這部童話劇里有幾個角色?(生答,師出示圖片,邊貼邊引說:青蛙生活在湖邊,蒼鷹在藍天上翱翔,小松鼠在樹上快活地蹦跳。)

3、主人公是誰?

三、二讀課文,抓住重點

1、我們來看看青蛙說了些什么,請小朋友們用畫出青蛙的話,邊讀邊畫。(生畫、答,師相機出示青蛙的話。)

2、你覺得哪些話比較難讀,可以提出來。(生答)

四、三讀課文,感悟表演

(一)學習青蛙的話

1、出示: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1)小朋友覺得這句話比較難,那我們來看看,青蛙在什么情況下說這些話的呢?(生答)

(2)蒼鷹(移動圖片)告訴青蛙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大山???,這是怎樣的山?(生答)

(3)小小的青蛙看到這么高的山,情不自禁的說引說:天哪,這么高的山!

青蛙說這句話時什么樣兒?看看課文。引說青蛙吸了口涼氣。吸了口涼氣什么樣兒?大家一齊演演。(齊演,指名演)

(4)現(xiàn)在,這句話怎么讀?試試看。(指名讀)

怎么上得去呢?意思就是上不去,我們要把這種肯定的語氣讀出來,誰再來一次?(指名讀)

(5)現(xiàn)在讀這句話不難了吧?是呀,當遇到難讀的句子時,我們可以多讀幾遍,如果能加上動作、表情,那就更好了。(指名讀,提醒加上動作、表情)我們一起讀讀吧。(齊讀)

2、青蛙的這兩句話小朋友覺得不難,相信你們自己能讀好,誰來?(指名讀)

出示:是啊,可是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相機指導:注意,青蛙說這句話時很失望,把這種語氣讀出來。

這有什么難的!

相機指導:青蛙開始有信心了,讀得自信一點;你把這個!讀出來了

(二)學習松鼠的話

青蛙跳上了臺階,他不停地往上跳,終于登上了山頂,看到了大海。青蛙能看到大海,對他幫助最大的是誰?是呀,小松鼠一直在關心、幫助、鼓勵他,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松鼠的話。(出示)

自己讀讀,你喜歡哪句就讀哪句?

學生讀,相機點撥:

小松鼠多關心青蛙呀!

小松鼠發(fā)現(xiàn)了青蛙的長處,在啟發(fā)、幫助青蛙呢!

小松鼠在鼓勵青蛙。

我聽出來了,小松鼠很高興,在為青蛙鼓掌呢?。R讀)

(三)分角色讀1~10小節(jié)

小松鼠對青蛙的幫助很大,其實呀,蒼鷹也不錯,他為青蛙指明了看海的道路。那蒼鷹的話你讀起來有困難嗎?我們分角色讀好1~10小節(jié),(出示1~10節(jié)的人物對話),這次我們只讀人物對話,要看清了,把你喜歡的角色多練練。(各自讀、指名讀)

我們一起來試試,第一排讀蒼鷹的話,二三兩排讀青蛙的,第四排就讀小松鼠的吧。可以邊讀邊加上動作演一演。

(四)學習11~12小節(jié)

1、小朋友們讀得不錯,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把人物對話讀好了,童話劇的表演就比較容易了。(出示11~12小節(jié))課文11~12小節(jié)沒有人物對話,那怎么演呢?(生答)

2、那我們就要認真讀讀課文。(指名讀)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想小青蛙在登山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

3、小青蛙在登山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累、渴)還有嗎?

4、小青蛙一路上遇到這些困難,會怎么說?小松鼠又會說些什么?同座討論討論。一個扮演青蛙,一個扮演小松鼠。引:青蛙跟著小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同座合作演)

5、在小松鼠的幫助下,青蛙登上了山頂,展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樣的美景?(播放大海的音樂)

6、小青蛙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小松鼠呢?

這時,蒼鷹飛來了,看到了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呢?

(五)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認真讀了課文,想象了他們一路上怎么說,怎么做,這樣我們演起來就比較容易了。下面我們就分小組把《青蛙看?!愤@個童話故事完整地演一演。商量一下,誰當導演,角色怎么分?(小組內(nèi)表演,指名表演)

評:(引導從具體的動作、表情上說)

師:導演你滿意嗎?

你們這些導演呢?小演員呢?

這些建議都不錯,誰再來表演表演。

五、總結:

小朋友們的興趣很濃,表演得也不錯,不過,我們就這樣去參加比賽能獲獎嗎?我們還要認真讀課文,想好動作,繼續(xù)排練,等你們表演成熟了,我就幫你們拍下來,寄給金龜子。好嗎?今天的作業(yè)就是自己找伙伴表演童話劇。

看海的課件【篇4】

《青蛙看海》是國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及知識特點,在教學時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體驗、培養(yǎng)多元智能的教學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真切的感受。

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曾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fā)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在教學《青蛙看?!返诙n時的一開始,伴隨著悠揚的音樂,我出示一張美麗的大海圖。這時我問學生:這是哪兒?你看見了什么?學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到了畫面上,看著美麗的圖畫,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學生們一下子被帶到了遙遠的海邊,看到了洶涌澎湃的大海,聽到了大海的拍岸聲,聞到了大海那略帶咸的氣息。這時老師再把青蛙想看海而被大山擋住了去路的難題推給學生,給學生們一個自由想象、思考的空間。這樣做即縮短了久遠事物的時空距離,引起了兒童對課文中有關事件的關注,產(chǎn)生細致的情感體驗,對課文語言的感受也隨之而敏銳起來。

2、發(fā)揮角色效應,讓學生主動入情入境

孩子喜歡表演,也喜歡看別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僅喚起他們的新異感、好奇心,使他們激動不已,而且能產(chǎn)生巨大的角色效應。根據(jù)課文需要,讓學生擔任童話角色、向往角色、或身邊角色,在這樣的情境中,兒童對教材中的角色的語言、行為動作以及思想感情,都會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語言表達能力、表現(xiàn)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訓練。

在教學第四到第十自然段的時候,我放了小松鼠和小青蛙登山的動畫,然后問:這只小松鼠,小青蛙可愛嗎?你們能不能把這么可愛的小青蛙小松鼠表演出來呀?學生的表演欲望被激起來了,情不自禁地按自己表演角色的身份、處境去思考,去表白,去操作,去裁決,合情合理的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行為。教材中原有的邏輯的,抽象的,符號化了的內(nèi)容,一下子變得那樣生動、形象、真切。

在指導對話中我經(jīng)常試著把學生推向文中的角色,讓學生自己去體驗、感受、表現(xiàn)。如一個學生在扮演青蛙時很隨意的讀:是啊。可是山太高了,我上不去。我沒有先指出他的缺點,而是說:現(xiàn)在你是誰?學生回答:我是小青蛙。教師再引導:你這只小青蛙真神氣。不過你剛才看見大山還害怕得吸了口涼氣,現(xiàn)在老師聽你讀后好像覺得你這只小青蛙很有信心爬上這座高山似的。你能再讀一遍嗎?這樣,學生即知道了該怎么讀好、演好小青蛙,又減少了他們的挫折感,從而激發(fā)起每個學生潛在的智能。

3、創(chuàng)設情境,傳達真情

兒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活的,一旦他的認識活動能伴隨著情感,教學就成為兒童主觀所需,成為他們情感所驅(qū)動的主動發(fā)展的過程。

在教學到第十自然段小青蛙和小松鼠歷盡千辛萬苦終于爬上了山頂后,我問:小青蛙,小松鼠到了山頂心情怎樣?學生齊答:高興。教師伺機說:那么我們一起來做小青蛙、小松鼠來讀讀這句話吧。學生馬上讀出了興高采烈的樣子。然后,教師出示小松鼠、小青蛙爬上山頂?shù)膱D片,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教師富有激情的引導:現(xiàn)在你們就是小青蛙,小松鼠,你們歷盡千辛萬苦,終于爬上了山頂。你們想說什么呀?學生們情不自禁的大喊大叫起來:太棒了,我終于成功了!啊!大海,你太美了!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情感對于兒童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遞給學生,促使兒童的情感參與認知活動。

二、注重感悟體驗

所謂感悟,是指人們接觸外部事物后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感觸而領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要想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課文情境,必須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和頭腦中儲蓄的相關信息作為感悟課文內(nèi)容的前提。此外,還可以采用一些必須的中介手段,比如掛圖、投影、多媒體可見及模擬實驗、表演等。但是最根本的手段還是要抓住課文的關鍵字詞句,精心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去體會,鍛煉其敏銳的語感。

在教學《青蛙看海》第二自然段時,教師讓學生聯(lián)系他們生活的實際,說說自己害怕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再聯(lián)系課文上小青蛙吸了口涼氣,體會吸了口涼氣是小青蛙因為害怕才做的動作。在解釋善跑時也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哪些動物很善跑,再讓學生舉一反三,說說為什么說他們很善跑?從而理解了善跑的意思。又如在體會小松鼠、小青蛙登山的累時,我讓學生看看圖畫上高聳入云的大山,讓學生想一想如果你就是小青蛙、小松鼠,就這樣一級一級的向上跳,回怎么樣?學生回答:很累。教師再引導他們:你們能把這種累的樣子讀出來嗎?邊讀要邊想象當時的情境,像放電影一樣。學生就聲情并茂的讀了起來。通過多種感覺,使符號、語言、意義、表象有機結構,使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nèi)容融合成完整、連續(xù)的生活畫卷,在學生的頭腦中活動起來。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智能

1、對癥下藥,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智能

加德納指出,在正常的條件下,只要有適當?shù)耐饨绱碳ず蛡€體本身的努力,每一個個體都能發(fā)展和加強自己的任何一個智能。

課的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聽著悠揚的音樂,看著美麗的大海畫面,進入了大海的情境中。再說一說看見了什么。通過這個過程,即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然觀察智能用眼睛對大自然進行觀察的能力;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音調(diào)、旋律、節(jié)奏的感受,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音樂智能也得到了發(fā)展。再讓學生用語言來說說看見了什么,大海是怎么樣的,學生的語言智能也得到了發(fā)展,可謂一舉三能。在后面分角色朗讀中,我用小木塊在講臺前搭了兩步臺階,讓學生帶上頭飾上臺來表演登山。學生在一邊登臺階一邊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即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智能,又訓練了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運動智能。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往往由于過分看重學生統(tǒng)一的一面,忽視他們的豐富個性,喜歡以統(tǒng)一的模式衡量和要求他們,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是處處壓抑他們的好奇心,以便使他們專心學習。在這種氛圍下成長的學生,便會經(jīng)常體驗到羞辱、內(nèi)疚、恐懼等消極經(jīng)歷。這種消極的經(jīng)歷和體驗會中斷一個人某種智力發(fā)展的路徑,從而使這種失去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的機會。我們應該樹立一種對癥下藥的因材施教觀。在教學《青蛙看?!返牡谑蛔匀欢螘r小青蛙和小松鼠終于登上了山頂。在用圖片展示了他們登上山頂?shù)漠嬅嬉院?,教師引導:現(xiàn)在你們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們看見了這么美的大海會高興成什么樣子?如果你是一只會唱歌的青蛙,你會怎么樣?會跳舞呢?還有什么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高興呢?自己想一想,跟著音樂來做一做。在這樣的氛圍下,每個學生都高興得笑著,跳著,或歡呼,或跳躍,或高興得幾個小朋友抱在一起。學生各自潛在的智能都被充分的調(diào)動了起來,這時再讓他們說說小青蛙為什么能爬上山頂?大家各抒己見,有的說:是靠了小松鼠幫忙小青蛙才爬上去的。有的說:是小青蛙自己努力,一級一級爬上去的。也有的說:蒼鷹引路,小青蛙不怕困難,才爬上山頂?shù)?。老師對學生的回答都予以肯定:對呀,當我們遇到困難,要像小青蛙那樣不怕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再加上朋友熱心的鼓勵的幫助,那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

2、對學生實行開啟智能的多元評價

據(jù)加德納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論,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八種不同的智能,人沒有智能高低之分,只有智能類型的差異。很多被認為學習不好的學生并不是一無是處,他所擅長的智能類型只是還沒有被發(fā)現(xiàn)而已。每個孩子都有被人賞識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寬容和鼓勵,能使孩子們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面對孩子的不理想的朗讀或錯誤的回答,教師可以中肯的提出所存在的問題,切不可說出你讀得太難聽了你的聲音怎么那么低。之類的挫傷學生積極性、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過分的批評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而一句你讀得真認真,能再響亮一些嗎?,再試一下,你一定能讀好!,卻可燃燒起學生對讀書的希望之火,使他們終身受益。

在教學《青蛙看?!芬徽n時,我注意對學生進行適時的評價和鼓勵,從而減少他們的挫折感,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如一個學生在讀松鼠的話時很隨意的讀道:你想看海嗎?我沒有急于指出他的缺點,而是說:你這只小松鼠真可愛。能再有禮貌一些,讓我們這些害怕膽小的青蛙聽后能有勇氣登上大山。結果讀第二遍時他不僅讀出了小松鼠的有禮貌,而且還表演出了動作。這樣,學生即知道了該怎么讀好、演好小青蛙,又減少了他們的挫折感,從而激發(fā)起每個學生潛在的智能,在情境中充分發(fā)展他們各自的豐富多彩的個性。

看海的課件【篇5】

【高中語文必修一《六月,我們看海去》教案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 組織學生“理解”與“朗誦”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礎上朗誦,在朗誦揣摩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2、 組織學生“理解”與“朗誦”作品,使學生準確把握作品內(nèi)容、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和感情傾向

二、 教學重點

1、教學的重點是意義的構建與呈現(xiàn),就是要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學生把文本與直接、間接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對文本產(chǎn)生富有“個人意義”的理解,并用自認為恰當?shù)穆曇粜问絹沓尸F(xiàn)這種理解。

2、《六月,我們看海去》的內(nèi)在情感旋律,把握詩作內(nèi)容,加深理解,尋找傳達詩作思想情感的聲音形式

三、教學過程

1、 介紹作者和背景

潘洗塵是中國20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朦朧詩之后的新生代詩人,作品不多,但卻因其獨有的詩風格外引人注目?!读?,我們看海去》是潘洗臣的代表作,我們能在其鮮明的詩歌節(jié)奏里看到詩人及那個時代一代青年的內(nèi)心世界。

2、 體味詩的思想內(nèi)容

(1)

哪些語句借助“聽覺想象”體會出青春的活力?詩歌一開始,“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們的身上和臉上”,鮮明的節(jié)奏下我們仿佛聽到了一群年青人喧鬧的聲響和響亮的歌唱,仿佛真地看到了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雀躍著向大海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們的身上和臉上。接著讀下去,“我們一群群五顏六色風風火火我們年輕/精力旺盛總喜歡一天到晚歡歡樂樂匆匆忙忙/像一臺機械迂回于教室書館我們和知識苦戀”,同樣借助“聽覺想象”,我們感到了強烈的生命活力,詩歌的節(jié)奏把我們引向了對青春情不自禁的贊美,“風風火火”、“五顏六色”、“匆匆忙忙”、“歡歡樂樂”“教室書館”、“我們和知識苦戀”是典型的青春特征,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見證。這種青春的活力在全詩中無外不在,在誦讀的過程中要仔細體會。再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們要枕著沙灘也讓沙灘多情地撫摸我們赤裸的情感”,“讓那海天無邊的蒼?;赜澄覀冃撵`的空曠/揀拾一顆顆不知是丟失還是扔掉的貝殼我們高高興興/再把它們一顆顆串起我們閃光的向往”。

(2)

哪些語句能強烈地感覺到年輕人的自信?風撩起我們的長發(fā)像一曲《藍色多瑙河》飄飄蕩蕩/我們我們我們相信自己的腳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們是一群東奔西闖狂妄自信的探險家啊/我們總以為生下來就經(jīng)受過考驗經(jīng)受過風霜/長大了不信神不信鬼不相信我們有太多的幼稚”,等等,在這些詩句里,我們能感受到一群青春男孩女孩的強烈自信。

(3)

哪些語句能強烈地感覺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盡管生長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響/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們我們我們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標軸上/六月是我們的季節(jié)很久我們就期待我們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

3、 體味詩的藝術技巧

這首詩歌有一種強烈的音樂感,這種音樂感源于詩歌的兩種節(jié)奏。一種節(jié)奏是詩歌的押韻和語言的聲調(diào),全詩多是省略標點的長句,但讀之并不費力,原因就是詩句中有自然而成的韻律感。另一種節(jié)奏主要是詩行中重復與變化相交錯的詞語來顯示,重復與變化,組合成一種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六月是我們的季節(jié)很久我們就期待我們期待了很久”。

語言組合巧妙。本詩語言巧妙的組合使得詩意濃郁而悠遠。如將“長發(fā)”的飄蕩與《藍色多瑙河》的樂曲組接在一起,將“看海去

與“沒有駝鈴”組接在一起,將“眺望遠方”與眺望“六月”組接到一起,使得詩歌自然生出一種韻外之意。年輕人對自己力量的確信,他們不安于現(xiàn)狀的探索精神,以及風風火火的神態(tài)、略帶狂妄的激情,都能從透明的語言中感受到。

看海的課件【篇6】

學情分析: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基本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知道了青蛙只有登上一座高山,才能看到大海。

設計理念及思路:

1、在本課的教學中,讀演結合,通過學生的精讀和自演以及教師精到的指導,充分體現(xiàn)了“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新課改理念。

2、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教學要能讓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激發(fā)其主動閱讀的愿望。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表演、情境的創(chuàng)設等形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讀懂了課文,受到了啟發(f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部分學生能分角色表演4——11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 讀演結合,以讀為主,以演為輔,以演促讀,以演促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精讀感悟,使學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難、努力想辦法去解決并能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想辦法去克服困難。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出示第二自然段及大海圖片)。

2、課前安排學生收集與勤奮努力、戰(zhàn)勝困難有關的成語、諺語或名言。

教學流程:

一、整體感知:

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青蛙看?!愤@篇課文,你知道它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

2、指名回答,相機板書“難”。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問題,使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印象,同時引出登山之難。)

二、精讀感悟:

(一)精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為什么青蛙覺得看海很難?

2、交流:

(1)山高:

①為什么青蛙覺得看海很難?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想象:山會有多高?

③你能讀出山的高嗎?指名讀,齊讀。

④“青蛙吸了口涼氣”,動作體會“吸涼氣”,學青蛙先吸口涼氣,再說一說山的高。

過渡:還有什么原因呢?

(2)青蛙沒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長腿。

①交流。

②認真聽老師讀這句話,思考:聽了老師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③指導讀:讀好“沒有、也沒有、怎么”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難。

練讀、指名讀。

3、連起來讀青蛙的話,突出青蛙登山之難。

指名讀(提醒學生注意吸涼氣動作)、齊讀

過渡:從大家的朗讀中,老師體會到青蛙要想登山看海,的確很難,可通過讀后面的課文,我們卻知道青蛙登上了山,看到了大海(板書看到海),那它是如何登上山的呢?(板書?)

(設計意圖:圍繞“登山之難”精讀此段,讀、想象相結合,使學生深切感受到登山確實難,為后面的明理打下鋪墊。)

(二)演讀4——11自然段:

1、讀4——11自然段,思考:青蛙是如何登上山的?把有關句子在課文中畫出來。

2、交流,動作體會“跟著跳”。

3、以第四自然段為例,指導表演。

4、同桌讀4——11自然段,討論該怎樣演。

5、同桌互演。

6、指名演、評。

7、再演明理:

①生表演至小青蛙累時,讓小青蛙說感覺。

②小青蛙和松鼠歇息,其他學生想象青蛙登山還會遇到哪些困難。

③青蛙、松鼠繼續(xù)跳,其他學生為其鼓勵或加油。

8、小青蛙到達山頂看到大海(出示大海圖),你有什么想法?(相機擦去“?”,改為努力)

(設計意圖:演讀此段,以讀為主,以演為輔,通過表演促使學生朗讀課文,又通過表演檢查學生是否讀懂課文,演、讀結合,使學生深切地體會到青蛙為了看海而付出的努力,受到啟發(fā)。)

三、總結升華:

1、印邦宇介紹自己雖然腳傷,但仍然堅持學習的事。

2、教師介紹黃鑫同學因爺爺中風住院克服無人照料的困難,生活自理的事。

3、學生說聽后或?qū)W課文后的想法,想對誰說就對誰說,相機總結全文。

(設計意圖:通過對身邊的典型事例說想法,激起學生學榜樣的愿望,從而使努力克服困難的要求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

板書:

9、青蛙看海

努力

難———→看到海

疑惑

我是一位普通的鄉(xiāng)村教師,前年,有幸聆聽了高林生的講座,記住了“鳳凰語文”這個響亮的名字,從此與她結下了不解之緣,她使我認識了許多熱心的朋友,使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些許的進步,更讓我體會到交流與學習的重要,這次,在揚中市舉行的課改教學節(jié)系列之一——各校“開放周”中我有幸經(jīng)過領導的精心指導上了《青蛙看?!返墓_課,產(chǎn)生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寫下了我的教學故事——《青蛙看海》出爐記和《青蛙看?!返诙n時教學設計,渴望與各位同仁進行交流,得到各位專家的指導,然而,今晨,以“丑小鴨”之名申請了帳號"z" ,發(fā)現(xiàn)可以進入網(wǎng)站,卻無法進入論壇,不知是何原因?急需答復。另外,由于,以前雖經(jīng)常光臨論壇,卻不知如何發(fā)表文章,懇請答復!越快越好?。。。。。。?/p>

看海的課件【篇7】

一、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長期

展翅

一級一級

善跑

一雙

失望

吸氣

臺階

喝水

累了

歇一會兒

(二)精讀感悟

學習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1~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青蛙怎樣才能看到海?

2、這對青蛙來說容易嗎?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天哪,這么高的山!

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3、讀了這兩句話,你還知道了什么?

4、指導感情朗讀

學習第4~11段

1、學習第4~9自然段

(1)同桌合作讀4~9自然段。

(2)指名朗讀,說說為什么這樣讀?讓學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變化,明確他們說話語氣的不同。

(3)師添問引讀,引導學生體會青蛙在松鼠關愛下心情從失望興奮有信心的變化過程。

(4)指名分角色朗讀,再次深入體會。

2、學習第10自然段

(1)課中律動:學生做青蛙往前跳的動作,體會青蛙上山的艱難。

(2)在體驗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同時啟發(fā)想象上山過程中還會遇到什么困難,怎樣克服?

(3)品讀第10自然段,體會一級一級不知不覺在句子中的意思。

2、學習第11自然段

(1)出示大海的畫面,說說看到的景象。

(2)感情練讀第11自然段,體會青蛙心情的歡暢。

(3)想象練說:此情此景你想說些什么?青蛙和松鼠會說些什么?

三、拓展積累

1、小小的螞蟻、爬得慢吞吞的蝸牛和烏龜聽說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羨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請你想一句話,送給你喜歡的小動物。

2、總結出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看海的課件【篇8】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是在讀課文時懂得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童話寓言。

三、設計思路

本課設計將豐富學生精神世界、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系統(tǒng)和促使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習慣這三者緊密結合,將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nèi)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合。在濃郁的情境中,通過活動、朗讀、畫畫、想象、說話等訓練,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感動,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在矛盾沖突中,引導學生領悟品味課文的思想感情。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活動,

看海的課件【篇9】

《青蛙看?!肥且黄捁适隆⑹隽碎L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

透過青蛙這個形象,讀出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但從這個故事中僅僅讀出這個是不夠全面的。青蛙要去實現(xiàn)一個愿望(看海),是什么原因使它的愿望最終得以實現(xiàn)呢?僅僅是自己的腳踏實地不懈努力嗎?不!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除了依靠自身(內(nèi)因),還必須得到別人(老鷹、松鼠)的指點和幫助(外因),接受別人的指點,就明確了行動的方向,避免走歪路;但僅有指點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在行動的時候得到引導、激勵甚至陪伴,如此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孩子的成長不就如同青蛙看海一樣嗎?除了靠自己的努力,還需要有朋友的指點、引導和幫助,可見一個人的成長是離不開大家的。所以這個小小的故事折射出來的道理不僅僅是教育孩子如同青蛙那樣腳踏實地堅持不懈,還要明白自己的成長(成功)離不開大家的幫助。

以上解讀也只是站在青蛙的角度,如果我們再站在老鷹和松鼠的角度來說,他們在青蛙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援助的手,我想當他們看到青蛙最終看到大海的時候,心情也一如青蛙一樣高興吧,幫助別人是快樂的。

一篇課文,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得出不同的結論,真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所以我們老師如果平時教學時注重對孩子進行全方位分析事物的教育,那么孩子也會漸漸學會全面地分析問題,這也是令他們將來受益無窮的事情。

看海的課件【篇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詩歌,掌握一些朗讀的技巧。

2、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感悟大海給我們的啟迪。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在你眼中的大海是怎洋的?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大家去海邊游覽一番,去感受大海的魅力。

二、初讀詩歌

1、大聲的自由朗讀,掃清生字的障礙。

2、分小節(jié)抽生讀詩,檢查初讀的情況。

3、強調(diào)“澎湃、胸懷”等詞,既要讀準后鼻音,還要帶著感情。

4、再練習讀詩,個人誦,全班齊誦。

三、感知體會

1、通過初讀,你讀明白了什么?讀懂了什么?

2、大海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3、大海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我們的胸懷要像海一樣寬大。)

4、這首兒童詩表達了而作者金波怎樣的情感。

5、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小組賽讀。

四、拓展延伸

1、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也許會遇到許多麻煩事,也許會和朋友、親人發(fā)生矛盾,那么當時的你是如何處理的?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詩歌后,你又會如何處理這些情況?

2、小結:我們要像大海一樣有一顆寬容的心,學會寬容別人,同時也釋放自己,那么相信所有的不開心都會消失。

3、齊誦詩歌

我們?nèi)タ春?/p>

看海的課件【篇11】

(一)激趣導入

(黑板上貼高山白云圖)。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眩ǔ鍪厩嗤埽?,它就是(學生齊說:小青蛙)。這只小青蛙真可愛,它還給大家?guī)砹艘粋€有趣的故事呢。(齊讀課題)

[用高山白云圖作為故事背景,先吸引學生,接著,用青蛙圖更一步激起學生興趣,增進他們閱讀的興趣。]

(二)揭題解題

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這只小青蛙嗎?(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出示小黑板:青蛙為什么要看海?青蛙怎樣看海?青蛙最后有沒有看到海?)那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這個故事。

[請學生質(zhì)疑,也是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帶者問題來學文,就有了一個目標。]

(三)初讀

1.標好小節(jié)號,自讀。

2.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自學效果,出示生字詞:

長期 蒼鷹 諾 登上 吸了口涼氣 一雙 天哪 善跑

展翅 失望 石階 一級 累了 歇一會 喝水

[生字詞是學文的前提和關鍵,也是讀文的前提,在學生自讀時就明確提出要求,讓自學有針對性而不是盲目的。同時,在學文前克服掉生字詞的難關,使下面的學習更有效]

3、學習生字,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教師指導難寫的字。

相關推薦

  • 白公鵝的課件匯編11篇 這篇值得閱讀的“白公鵝的課件”研究深度有保障非常具有價值,下面的方法僅供參考您需要自己根據(jù)實際情況定制。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師還沒有寫的話現(xiàn)在也來的及。?寫好教案課件需要細心,包括課程重點難點梳理等。...
    2024-03-31 閱讀全文
  • [薦]《白鷺》課件教案精選 教師在授課前準備教案和課件是一種職責感的體現(xiàn),建議教師們認真編寫教案和課件。教案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內(nèi)容。如果您需要相關資料,可以閱讀本文《《白鷺》課件教案》,相信會對您有所幫助!...
    2023-06-30 閱讀全文
  • 電子白板課件匯編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平日里的學習中,幼兒園教師時常會提前準備好有用的資料。資料主要是指生活學習工作中需要的材料。資料可以作為參考給我們一些學習工作靈感。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師資料內(nèi)容呢?經(jīng)過收集并整理,小編為你呈上電子白板課件匯編,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喜歡!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教育的不...
    2024-07-07 閱讀全文
  • 教材課件(匯編11篇) 經(jīng)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幼兒園教師經(jīng)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的意義非常的廣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樣東西所需要的素材。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關于幼師資料你了解哪些內(nèi)容呢?小編經(jīng)過整理,為你編輯了教材課件,歡迎你閱讀與收藏?!墩Z文一年級上冊》...
    2024-06-28 閱讀全文
  • 法學課件(匯編11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預先準備好的,因此老師會仔細規(guī)劃每份教案課件重點難點。?教案課件設計全面,有助于深化教學和提高教學水平。想看一篇好文章嗎欄目小編推薦您去看“法學課件”,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2023-07-10 閱讀全文

這篇值得閱讀的“白公鵝的課件”研究深度有保障非常具有價值,下面的方法僅供參考您需要自己根據(jù)實際情況定制。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師還沒有寫的話現(xiàn)在也來的及。?寫好教案課件需要細心,包括課程重點難點梳理等。...

2024-03-31 閱讀全文

教師在授課前準備教案和課件是一種職責感的體現(xiàn),建議教師們認真編寫教案和課件。教案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內(nèi)容。如果您需要相關資料,可以閱讀本文《《白鷺》課件教案》,相信會對您有所幫助!...

2023-06-30 閱讀全文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平日里的學習中,幼兒園教師時常會提前準備好有用的資料。資料主要是指生活學習工作中需要的材料。資料可以作為參考給我們一些學習工作靈感。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師資料內(nèi)容呢?經(jīng)過收集并整理,小編為你呈上電子白板課件匯編,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喜歡!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教育的不...

2024-07-07 閱讀全文

經(jīng)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幼兒園教師經(jīng)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的意義非常的廣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樣東西所需要的素材。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關于幼師資料你了解哪些內(nèi)容呢?小編經(jīng)過整理,為你編輯了教材課件,歡迎你閱讀與收藏?!墩Z文一年級上冊》...

2024-06-28 閱讀全文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預先準備好的,因此老師會仔細規(guī)劃每份教案課件重點難點。?教案課件設計全面,有助于深化教學和提高教學水平。想看一篇好文章嗎欄目小編推薦您去看“法學課件”,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2023-07-1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