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巧妙的培養(yǎng)孩子的秩序感

發(fā)布時間:2022-02-02 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心得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人是一個容易讓人們來接觸的,這樣的習慣是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的,因此家長應該特別注意孩子的秩序感的培養(yǎng),怎樣才能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呢,下面就幫助家長提供一些方法最為參考。

是否建立了秩序感,是區(qū)分文明人的標志。

用過自己的東西不放回原處,生活會變得雜亂無章;用過別人的東西不放回原處,會影響他人對自己的信任感;用公共場所的東西不放回原處,會給大家?guī)聿槐恪?/p>

雖然很多人從小就知道要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很少。為什么呢?因為這看似簡單的要求其實不簡單:

教育孩子有秩序感的方法和步驟:

(1)教育孩子在家里這樣做:

一是向父母說清楚自己的目標,父母可以監(jiān)督和提醒,但有一點很關(guān)鍵,就是不要幫孩子做他忘記了的事情;

二是父母可以和孩子商定一些懲罰措施,可以由父母來懲罰,也可以由他們自己來懲罰,或者是以他們自己承擔后果來進行自然懲罰。比如約定如果回家后寫完作業(yè)忘記把作業(yè)本放回書包,父母可以不提醒他們,第二天也不能打電話請父母送作業(yè)等;

三是父母加入孩子的計劃,家庭成員相互監(jiān)督??梢詤⒂^爸爸媽媽的房間,與自己房間的整潔程度進行對比;

四是做好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父母添麻煩;

五是做到房間整潔,物品擺放有序,不亂扔亂放東西,用過東西之后放回原處。

(2)教育孩子在學校這樣做:

一是借用老師、同學的東西要及時歸還至原處;

二是運動之后要把運動器材放回原處;

三是在圖書室看書,看過的書要放回原處;

四是班級、學校的東西用完之后要放回原處;

五是在學校用餐后餐具要放回原處;

六是可以請老師監(jiān)督自己,和同學一起培養(yǎng)這個好習慣。

(3)教育孩子在其他公共場合這樣做:

一是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不做破壞別人勞動成果的事;

二是在超市購物,要把不打算買的商品、購物車、筐等放回指定處。

三是在郵局或銀行填寫單據(jù)后將圓珠筆放回原處;

四是在書店看過不買的書要放回原處;

五是在圖書館或閱覽室,看過的書要放回原處。

不論是在家庭、學校還是其他公共場合,不論是獨自一人還是有人監(jiān)督,不論是自己、別人的東西還是公共物品,更不論物品價值大小,都必須做到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是每個人必須要做到的事情之一。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四種方法培養(yǎng)孩子秩序感


有些小寶寶經(jīng)常把東西扔得到處都是,有的幼兒園的小朋友丟三落四,永遠也找不到自己想要找的東西。其實,這可能是媽媽們在寶寶最合適的時期沒有及時訓練及培養(yǎng)他們的秩序感。

如果有時間,不妨和孩子一起收納整理,培養(yǎng)孩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一起挑選沙發(fā)墊

3歲前的寶寶觀察力相當敏銳,能不斷與環(huán)境進行互動,清晰地記得物品擺放的位置。家長稍加變動,打破了寶寶內(nèi)心的秩序感,寶寶會發(fā)脾氣,哭鬧。因此,家長在搬東西或調(diào)整物品時,可讓寶寶一起參與,這樣并不會傷害寶寶的內(nèi)在秩序感。比如鼓勵寶寶參與家居布置、挑選裝飾物等,這都是激發(fā)寶寶主動發(fā)展秩序感的途徑。

提醒媽媽爸爸在把握“秩序感”上要區(qū)分“秩序的美感”與“刻板的規(guī)則”,例如,寶寶將方形沙發(fā)靠墊整齊擺放在沙發(fā)上,媽媽爸爸一方面贊許寶寶的行動,另一方面再和寶寶一起試一試方形與圓形的靠墊都放在沙發(fā)上是否美觀。在寶寶秩序感的發(fā)展過程中,鼓勵寶寶的創(chuàng)造力與養(yǎng)成寶寶有序的生活方式同樣重要。

建小書吧貼照片

在寶寶秩序敏感期中,寶寶最喜歡在“有序的位置”找到物品。所以,你不妨在家里放一個和寶寶一樣高低的小書架,讓他自由選擇感興趣的書。在書架上分別貼上爸爸、媽媽、寶寶的照片,寶寶在模仿中很容易分辨哪些是爸爸的書,哪些是媽媽的書,哪些是寶寶的書。慢慢地,寶寶就能學會分辨大小及分類整理。

提醒家長也可以利用秩序感,建立規(guī)律有序的學習氣氛。每天晚上,家長定時和寶寶一起“看書”,教寶寶按順序一行行地“閱讀”,一頁頁地翻書,還可以給寶寶反復朗讀兒歌,童話,讓寶寶體會其中的節(jié)奏、韻律等,這些都有助于培養(yǎng)寶寶看書的興趣以及學習的秩序感。

脫衣穿衣學先后

我們可以通過游戲來幫助寶寶分清什么是先,什么是后,讓寶寶自己尋找一種自我順序感。比如把為寶寶穿衣、脫衣的全過程用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貼在醒目的地方:還可以將穿衣脫衣的順序編成瑯瑯上口的兒歌,錄到復讀機中,等到寶寶做角色游戲時,可邊聽兒歌,邊根據(jù)照片的步驟,一步一步幫助小娃娃穿衣,脫衣。如此,家長不僅在游戲中教會了寶寶穿衣,脫衣的方法,培養(yǎng)了寶寶做事的條理性,而且還讓寶寶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帶購物本去超市

待寶寶稍長大些,家長可以讓寶寶自由翻閱超市食品的宣傳海報,共同商量需要購買的食品,然后寶寶可以將要購買的小食品,小零食圖片用剪刀剪下,粘貼在自制的購物本中,并在購買時整齊地將要買的東西放在自己的小推車上。

提醒寶寶年齡小,常以自我為中心,有時不按大人的意思去辦事。家長不要訓斥寶寶,更不要幫助寶寶做,這樣會剝奪寶寶獲得成功的機會。

0-4歲是個體秩序感發(fā)生發(fā)展的敏感期,當孩子6歲之后,在人際交往中會表現(xiàn)出自如與和諧。因此,爸爸媽媽們不要認為孩子們還很小,不讓他們動手分門別類收拾東西,尤其是玩具,從而錯失培養(yǎng)孩子秩序感的最好時機。

怎樣培養(yǎng)寶寶的秩序感?


問:我的寶寶常常在家里把玩具丟得滿地都是,說他多次也不聽,這次幫他收好了,下次又扔出去;吃飯、睡覺也沒有規(guī)律,讓我們很頭疼,不知道如何讓他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好習慣?

答:秩序感是我們周圍事物形態(tài)體現(xiàn)出的均衡、比例、對稱、節(jié)奏等因素,能帶給我們愉快、興奮、舒服的感覺。秩序還包括時間的秩序,也就是生活規(guī)律。寶寶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huán)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huán)境。秩序感的變化會引起情緒的波動,有秩序的環(huán)境會使寶寶的情緒穩(wěn)定。

寶寶的秩序感是先天而來的。3歲前的幼兒有著強烈的安全需要,當被置于雜亂無章、陌生的環(huán)境中,孩子會哭鬧。當寶寶的生活規(guī)律被打亂,容易引起身體的不良反應。社會心理學研究顯示:3~4歲的寶寶如果有著良好的生活秩序習慣,當他們6歲之后,在人際交往中會表現(xiàn)出自如與和諧。0-4歲是個體秩序感發(fā)生發(fā)展的敏感期。

在家庭中培養(yǎng)秩序感的方法:

1.大多數(shù)的物品,如家具、玩具、衣服等,盡量保持在相同的位置,玩完了玩具后物歸原處。

2.維持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與地點。例如,吃飯的時間與地點,家人出門及回家的時間等等。

3.例行事項盡量采取相同的步驟。例如,喂食、洗澡、穿衣以及睡前活動等。

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妙招


三歲的樂樂在專心搭積木。他想搭建一座“房子”,可每次還沒搭好,“房子”就不幸倒塌了,樂樂很傷腦筋。讓樂樂更傷腦筋的是,姥姥和姥爺總是不停地“騷擾”他。

“樂樂,你回頭看姥姥一眼?!?/p>

“樂樂,給姥爺唱首歌吧?!?/p>

“樂樂,快,喝點水?!?/p>

......

.

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每次看到、聽到,都暗暗為孩子感到生氣,更為成人感到惋惜,因為成人根本沒意識到,他們正在充當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專注力是一種寶貴的學習品質(zhì),對學習速度、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擁有良好專注力的幼兒進入小學之后,能夠更快地適應角色變化和學校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專注力的形成和發(fā)展在幼兒時期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额伿霞矣枴酚醒裕骸叭松∮?,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币簿褪钦f,幼年時期是培養(yǎng)兒童專注精神的好時機,長大之后,思維容易渙散,再想培養(yǎng)專注力就困難了。因此要及早教育,不可錯失良機。

01

識別幼兒的專注狀態(tài)

幼兒的專注力就是指幼兒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關(guān)注一件事,對其他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之而不知其味”,表現(xiàn)出很強的抗干擾性。擁有良好專注力的幼兒在集體教學、游戲、交往等行為中具有明顯的特征。

首先,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受或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擾。比如,幼兒在閱讀區(qū)專注于正在閱讀的繪本,沉浸于故事所營造的情境中,旁邊建構(gòu)區(qū)小朋友的任何動靜都對他構(gòu)不成影響。有時候,就連別人叫他,他甚至也聽不見。

其次,專注的狀態(tài)可以持續(xù)較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nèi),幼兒全身心地投入眼前的事,致力于解決問題、滿足強烈的好奇心。

再其次,專注過程中伴隨著幼兒的主動努力,尤其是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幼兒表現(xiàn)出堅定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最后,幼兒的專注行為有明確的目標預期,并能在行動過程中以此為導向,持續(xù)努力。專注不是無目的的,而是在一定的目標基礎上進行的。比如,樂樂的目標就是搭建一座他認為完美的“房子”,為此,他嘗試了一次又一次。

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學習過程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但他們往往覺得,只有閱讀、聽課等才是學習。其實,“搭積木”這樣的活動,本身就是幼兒的學習方式。這樣的活動正是培養(yǎng)幼兒專注力的好機會。成人需要做的,僅僅是不打擾他們。

因此,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力,需要成人站在幼兒的角度,懂得幼兒的心理,理解幼兒的需要,尊重幼兒的發(fā)展速度與程度,給予幼兒真正需要的——既能滿足其當下發(fā)展的需要,又能服務其長遠發(fā)展的關(guān)心、支持和愛護。

02

讓幼兒興趣自由生發(fā)

一般來說,幼兒對于感興趣的事,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要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力,首先就要呵護他們的興趣。

幼兒天性好動、好問,成人應當多多創(chuàng)造讓幼兒接觸自然、接觸同伴、接觸社會的機會。幼兒在不斷的體驗、探索中更容易生發(fā)廣泛的興趣?!秾W記》中說,“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闭f的就是親身體驗、探索的重要性。

興趣的培養(yǎng)一定要在操作、互動等親身體驗中進行,成人需要給予適當?shù)闹С?、刺激、強化,激發(fā)幼兒探索、認知的欲望與熱情。

許多家長在培養(yǎng)幼兒興趣愛好、發(fā)展特長以及“技多不壓身”等旗號下,給幼兒報名目繁多的學習班、興趣班,把幼兒從一個課堂“圈”進另一個課堂,將幼兒從大自然、大社會中抽離出來,帶入一個又一個缺乏生機、缺乏活力、缺乏幼兒特質(zhì)的世界。這非但不能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反而會使幼兒在從一個“戰(zhàn)場”轉(zhuǎn)向另一個“戰(zhàn)場”的目不暇接中、疲勞作戰(zhàn)中漸漸分散注意力,喪失探索的興趣。

幼兒真正的興趣其實是自主生發(fā)的,成人只需要提供機會。

03

提供有限度的支持

許多時候,成人往往認為,只有給幼兒提供足夠多的刺激,他們才能得到好的發(fā)展。因此,他們在為幼兒提供玩具、繪本時,一味貪多、貪全、貪新、貪奇,但這恰巧不利于幼兒發(fā)展。

心理學上的刺激反應理論認為,過多的材料會引發(fā)注意力渙散。就像小貓釣魚、小猴子摘西瓜中的小貓和小猴一樣,面對過多的選擇和誘惑反而忘記了原本應專注的東西。有限度的滿足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幼兒專注力的持續(xù)發(fā)展。

因此,不必跟風地為幼兒提供各種高科技的學習機、閱讀機、智能學習一體機等學習設備和各式各樣的玩具,而是要提供有便捷限度的、有數(shù)量限度的、有種類限度的,能夠激發(fā)幼兒認知、操作、思考、互動、創(chuàng)造的學習工具及玩具。

04

提供“識時務”的幫助

為提升幼兒的專注品質(zhì),成人除了在材料數(shù)量、種類方面提供有限度的滿足,在支持時機上也應該給予“識時務”的幫助。

“識時務”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支持時機,二是支持頻率,三是支持時長。

不要時時處處提供周到服務式的支持幫助,如影隨形地隨叫隨到,唯恐照顧不周、愛護不周;也不要時時處處提供“權(quán)威指點式”的教導,指點江山式的霸道指揮和指手畫腳式的嘮嘮叨叨都不足取。對于難度較大的、幼兒有轉(zhuǎn)移注意力乃至放棄傾向的事情,應提供及時的、頻率相對高和持續(xù)時間相對長的幫助、支持和指導;對于幼兒興趣十分濃厚、難度相對較低的事情,則可以延時支持,并且縮短時長,降低頻率,甚至可以不支持不幫助不指導。

因此,像樂樂姥姥與姥爺那樣,胡亂打擾幼兒的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幼兒專注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需要自由的心理空間和充分的時間,不識時務的指導、支持和幫助會適得其反,成為“干擾”因素,阻礙幼兒專注力的形成與發(fā)展。

培養(yǎng)孩子情商的九項技巧


情商是指非智力因素,就是人們常說的心理素質(zhì)。如果一個人性格孤僻、怪異、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對挫折;急燥、固執(zhí)、自負,情緒不穩(wěn)定等等,這都是情商不足的表現(xiàn),即使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難有所成就,所以情商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關(guān)鍵。

情商雖有一定的先天遺傳因素,但更重要是后天發(fā)展的。那么如何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呢?

一、教育孩子學會生存能力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濕饑餓中度過了恐怖的一夜,他們無望地失聲痛哭,“人們永遠也找不到我們了”一個孩子絕望地哭泣著說,“我們會死在這兒?!比欢?,11歲的伊芙雷站了出來,“我不想死!”她堅定地說,“我爸爸說過,只要沿著小溪走,小溪會把我們帶到一條較大的小河,最終你一定會遇到一個小市鎮(zhèn)。我就打算沿著小溪走,你們可以跟著我走。”結(jié)果,他們在伊芙雷的帶領下,勝利地穿出森林。

也許人們會認為,像伊芙雷這樣的女孩生來就有才能,其實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國家,包括東亞的日本,十分重視孩子的生存教育,從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們?nèi)绾螌W會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來,自己學會吃飯,整理自己的東西,并知道什么情況下怎樣保護自己等。

二、培養(yǎng)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幼兒園老師給每個孩子一塊糖,并告訴他們:“現(xiàn)在吃,就只給一塊,如果能忍一小時后再吃,可以再獎勵一塊?!币院蟮母櫿{(diào)查的結(jié)果顯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這在心理學叫延時效應,或延時滿足。

許多孩子辦事虎頭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長大以后事業(yè)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時,不要馬上滿足他,讓他哭一會兒,一邊慢慢和他說話,一邊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給他吃,忍耐時間逐漸加長,從幾秒到幾分鐘;對每次都把零花錢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長可以說:“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錢,下周可以加倍給你,你可以攢起來買你需要的大東西了?!焙⒆佑龅嚼щy,家長不要馬上給他幫助,而是鼓勵他堅持一下,忍受挫折帶來的不愉快,很快就會成功的。

三、多接觸社會,經(jīng)風雨見世面

有的家長很少讓孩子出門,擔心這擔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長大后易敏感、退縮。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團結(jié)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長大以后也會因人際關(guān)系緊張,而影響才能的發(fā)揮。所以,孩子懂事時就要讓他適應新環(huán)境,對膽小的孩子鼓勵他多接觸人,或主動站起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一過程又叫脫敏。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適應能力是不會自然萌發(fā)的。

四、培養(yǎng)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可是孩子對外界刺激是被動地接受,逐漸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嘗試去摸摸、看看、甚至會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這是一種求知欲的表現(xiàn),也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如果家長什么都不讓孩子動,不但使他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會扼殺了他的積極性,將來你想讓他有興趣干點什么事,他也懶得動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家長對孩子感興趣的事,耐心地給以講解,或一起跑他玩。

五、讓孩子多動腦

一個男孩子因為腿短而無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級臺階,他央求媽媽把他抱上去,母親告訴他:“動動腦筋你就會有辦法的?!毙∧泻⑾肓讼耄骸鞍盐业男⊥栖囃系侥莾海缓笳旧先??!薄昂芎?,去吧,孩子?!蹦赣H說。小男孩這樣做了,一切變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們稍微留意一下,總會想出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

六、培養(yǎng)自信心和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個在體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歲小孩來見總教練,總教練沒有當即讓她表演體操,而給了她4只飛鏢,要她投射到辦公室對面的靶子上。那個小女孩膽怯地說:“要是投不中呢?”教練告訴她:“你應該想到怎樣成功,而不是失敗?!毙∨⒎磸途毩暎K于獲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應該告訴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敗,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錯事或壞東西在所難免的,不要老是數(shù)落孩子:“你怎么這樣不聽話!”“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動”。這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氣給你添麻煩,而要多考慮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長,因為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滿足之后。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家長也要克制自己簡單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讓孩子玩某樣東西,應該用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興趣轉(zhuǎn)移開。

八、給予鼓勵和支持

孩子的成長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敗,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更需要鼓勵和支持,千萬不要潑冷水。盡管他們的夢想對你來說是那么稀奇古怪,你應高興的是他們擁有較強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創(chuàng)造的導師。

九、培養(yǎng)孩子尊重他人,團結(jié)友愛和合作意識

社會是一個群體,任何一項事情光靠一個人單槍匹馬的奮斗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這就要學會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長補短。父母必須培養(yǎng)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這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并善于團結(jié)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相關(guān)推薦

  • 孩子的秩序感要培養(yǎng) 幾乎每個人都喜歡有序的生活規(guī)律,孩子也是一樣。。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句話:因為有孩子,所以家里有些亂,請您別介意。。實際上有孩子的家庭更要整潔,一是因為孩子生活的環(huán)境我們應該有更高的標準,這樣才更有利于嬰兒...
    2021-12-09 閱讀全文
  • 四種方法培養(yǎng)孩子秩序感 有些小寶寶經(jīng)常把東西扔得到處都是,有的幼兒園的小朋友丟三落四,永遠也找不到自己想要找的東西。其實,這可能是媽媽們在寶寶最合適的時期沒有及時訓練及培養(yǎng)他們的秩序感。 如果有時間,不妨和孩子一起收納整理,...
    2021-10-11 閱讀全文
  • 怎樣培養(yǎng)寶寶的秩序感? 問:我的寶寶常常在家里把玩具丟得滿地都是,說他多次也不聽,這次幫他收好了,下次又扔出去;吃飯、睡覺也沒有規(guī)律,讓我們很頭疼,不知道如何讓他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好習慣? 答:秩序感是我們周圍事物形態(tài)體現(xiàn)出的均衡...
    2021-04-13 閱讀全文
  • 巧妙培養(yǎng)孩子好行為 導讀: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媽媽要懂得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出最好的孩子。 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道永遠也解不完的題,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冒出來。不過,在同兒子的不斷過招中,在同其他媽媽...
    2021-11-09 閱讀全文
  • 玩游戲培養(yǎng)嘴巧的孩子 導讀:發(fā)聲是學習說話的基礎,從寶貝一出生就經(jīng)常和他咿咿呀呀“說話”,可以逗引寶貝有意識地模仿,并激勵他主動發(fā)聲。 盡管寶貝說話的早晚存在個體差異,但后天環(huán)境仍然是影響寶貝語言能力發(fā)展速度的更重要的因素...
    2021-08-09 閱讀全文

幾乎每個人都喜歡有序的生活規(guī)律,孩子也是一樣。。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句話:因為有孩子,所以家里有些亂,請您別介意。。實際上有孩子的家庭更要整潔,一是因為孩子生活的環(huán)境我們應該有更高的標準,這樣才更有利于嬰兒...

2021-12-09 閱讀全文

有些小寶寶經(jīng)常把東西扔得到處都是,有的幼兒園的小朋友丟三落四,永遠也找不到自己想要找的東西。其實,這可能是媽媽們在寶寶最合適的時期沒有及時訓練及培養(yǎng)他們的秩序感。 如果有時間,不妨和孩子一起收納整理,...

2021-10-11 閱讀全文

問:我的寶寶常常在家里把玩具丟得滿地都是,說他多次也不聽,這次幫他收好了,下次又扔出去;吃飯、睡覺也沒有規(guī)律,讓我們很頭疼,不知道如何讓他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好習慣? 答:秩序感是我們周圍事物形態(tài)體現(xiàn)出的均衡...

2021-04-13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媽媽要懂得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出最好的孩子。 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道永遠也解不完的題,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冒出來。不過,在同兒子的不斷過招中,在同其他媽媽...

2021-11-09 閱讀全文

導讀:發(fā)聲是學習說話的基礎,從寶貝一出生就經(jīng)常和他咿咿呀呀“說話”,可以逗引寶貝有意識地模仿,并激勵他主動發(fā)聲。 盡管寶貝說話的早晚存在個體差異,但后天環(huán)境仍然是影響寶貝語言能力發(fā)展速度的更重要的因素...

2021-08-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