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感恩教育,從體驗小事做起

發(fā)布時間:2022-01-14 幼兒感恩教育活動方案 幼兒體驗活動策劃方案 幼兒親子體驗活動方案

說到感恩教育,很多媽媽認為,如今的感恩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孩子為完成“作業(yè)”幫父母洗一次腳,其余364天依然當定少爺小姐,對父母的辛勞熟視無睹,由此覺得“這么小的孩子恐怕很難體會到感恩的深意,要等他大一點再來教育”。

其實這種觀念本身就是錯的,小時不懂感恩的人,長大后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氣很難更改,周圍的親人為他做得再多,也很難再觸動他那顆麻木的心。感恩是一切美好情懷的起源,也是人與人和睦交往的準則,也是孩子能從他人的無私幫助和關懷中感受到濃濃幸福的根源。孩子的感恩教育,當然要從小時候抓起。

生日看望接生的醫(yī)生

從兒子上幼兒園起,每年他的生日都要在酒店操辦,他的好朋友全部要請到,蛋糕要訂三層的,還要給每個小嘉賓準備抽獎禮物,有一樣辦不到,或者辦得比別的小朋友“寒酸”,兒子就大吵大鬧。這一回,我是下定決心不再按他的意思辦,我跟他說:媽媽要為你策劃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日,介紹一位你的“大恩人”與你認識。兒子一個勁兒追問。大恩人是誰,我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沒有她,袁小虎就不能平安地來到這個世界上?!眱鹤雍芷诖c“大恩人”的見面,與我一起選購了鮮花、賀卡和一只小蛋糕,說要與“大恩人”單獨慶祝生日。

兒子生日那一天,我?guī)チ藡D幼保健院,找到了為他接生的醫(yī)生和護士長,分別獻上手繪的賀卡和鮮花,與她們一起吹蠟燭。切分蛋糕。見到了6年前在這里出生的“小毛頭”,白衣天使們都很感慨和激動,她們甚至破例帶我們去看兒子出生那天的病歷記錄,去看兒子印在病歷上的紅腳印。醫(yī)生阿姨和兒子一同回憶了他出生的艱難歷程:因為難產,兒子比預計遲了4小時來到這世界上,結果,那天醫(yī)生護士到晚上九點都沒有吃上晚飯;兒子被抱去吸氧時,因為擔心氧氣濃度太高,產科年紀最大、經(jīng)驗最豐富的主任,親自守護孩子度過吸氧的40分鐘……這些細節(jié),兒子都聽得入神,記得很牢。后來我們經(jīng)常談起這個與眾不同的生日,兒子說:“我能平安出生,是那么多人努力的結果。媽媽吃了很多苦,醫(yī)生和護士阿姨也吃了很多苦,我長大后一定要做一個好孩子,來報答媽媽和醫(yī)生護士阿姨。”

沒有看那血糊糊的分娩錄像,孩子也一樣感知了生命的來之不易,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那種責任和愛,這比要他揣著一個生雞蛋來體驗媽媽懷胎十月的不易,要形象生動得多。

最好的感恩教育,就是由生命教育作為起點,事例中母親的做法,不僅讓孩子理解了親緣之愛,也理解了非親緣之愛——醫(yī)生護士對他的出生的記憶猶新,她們對他的會心微笑、親切眼神和溫暖的撫抱,都讓這個孩子學會用感恩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其影響力,遠不止生日這一天。

情誼并非能用錢買來

我工作忙,女兒滿4個月后基本上是由保姆江嫂帶大的,江嫂很寵她,待她如自己的小孫女,每次回鄉(xiāng)探親都要帶很多土特產回來。讓女兒嘗鮮。但隨著女兒的長大,不知為什么她對江嫂的態(tài)度越來越蠻橫,有什么要求,江嫂馬上就要滿足她,如果江嫂手頭正忙著,說“等一會兒,就來!”女兒馬上發(fā)脾氣,說:“我媽媽花錢雇了你,你居然不聽我的話?”有一次居然用江嫂帶來的新鮮西紅柿砸她,江嫂氣得眼淚婆娑,心疼地去撿滿地亂滾的西紅柿。當天,江嫂用砸破的西紅柿做了一大鍋湯,女兒又不吃,江嫂傷心得要辭工回家。我聽了,擁抱安撫了江嫂,并說會盡快讓孩子有所轉變。

星期六,我開車帶著女兒下鄉(xiāng)去玩。去蔬菜大棚里玩“采摘游戲”,采摘西紅柿、黃瓜等反季蔬菜和草莓等反季水果。大棚里熱呼呼的,女兒開始時興奮得大叫,一刻不停地跑來跑去,小心翼翼地揪下架子上的果實。一會兒,她就熱得受不了,也累得不行了,衣服脫到棉毛衫,還熱得滿臉通紅;草莓又栽在地壟上,采摘需要蹲著走,一會兒女兒就累得蹲不動,跪著在地上爬。她一個勁地催我回去,把主人端來的涼開水都喝個精光。我對她說:“知道江奶奶送給你吃的草莓和西紅柿是怎么來的吧!你小時候,有一次得了急病。只有江奶奶在家,為了給你治病,江奶奶讓江爺爺賤賣了好幾百斤西紅柿,才湊夠錢把你送到醫(yī)院去。那些西紅柿,是江奶奶一家準備過年賣個好價錢的?!薄敖棠虨榱四?,自己的孫子都不帶,她好幾次傷心地對我說,老爺子要種菜、起菜、賣菜,沒個幫手,小孫子只能用布條拴在方桌腿上,好幾次都磕破了頭呢。”我問女兒:“如果沒有江奶奶的無私幫忙,咱們一家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你每天一大早還有八寶粥喝嗎?還會有人陪你去游樂園嗎?你下雪天生了病,如果正逢爸爸媽媽出差,還會有人背你去醫(yī)院,背出一身汗來又在觀察室里守你一夜嗎?”女兒不吭聲,慚愧得哭了起來。

感恩比我們地位高、有權勢的人,很多人都能做到,而感恩保姆和鐘點工,很多父母自身就沒有這個意識,更別說教育孩子了。而感恩之心的基礎,就是眾生平等之心,服務與被服務者之間,要由衷地涌動一股“你解決了我的困境,我感謝你的暖流。從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出來的孩子,才不會因條件優(yōu)越而態(tài)度驕橫,目中無人。對于多年來帶孩子長大的保姆,父母要教育孩子以對長輩的禮節(jié)對待。對保姆的任何服務都要由衷說“謝謝”,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只有孩子用一顆平等感恩從小帶大自己的阿姨所做的一切,孩子才能養(yǎng)成待人寬厚仁愛的性格,這比什么都重要。

當一天奶奶很辛苦

我的女兒非常挑嘴,經(jīng)常嫌奶奶燒的菜太淡、太爛,不僅在飯桌上放下筷子“罷吃”,還挑剔說:“奶奶你燒魚太難吃了,比酒店里的大師傅燒得差遠了,比我們幼兒園的廚師伯伯燒得也差遠了。”奶奶紅著臉,尷尬地搓著手說明兒給寶貝孫女從酒店買盤松鼠桂魚吃;冬天蔬菜品種少,女兒一坐上飯桌又嚷嚷開了,“奶奶,怎么又是這幾樣菜??!你也太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了!”全家人都在笑,包括奶奶,都說6歲的孩子就知道“創(chuàng)新精神”,太有才了!我看了頗不是滋味。就說服孩子奶奶交出一天的“伙頭軍任務”,讓我?guī)е?zhí)行小丫頭起初知道愛吃什么就能買什么,高興壞了,不過一會兒她就變得情緒低落:原來。冬天出去買菜,手凍得跟胡蘿卜一樣;開始撿菜,菜把手指上的熱量都帶走了,凍得生疼,一面撿菜,一面要呵氣取暖……當天吃飯,當孩子的爸爸說菠菜炒菜得有點苦時,女兒的眼淚都下來了,伸出手給她爸爸看,委屈得什么似的。我就讓奶奶也攤開手給她看——勞作了一輩子,奶奶的手都變形了,有凍瘡的地方都又紅又紫。當天晚上,女兒就事出了她的零花錢,要求我去給奶奶買一副乳膠手套和一個暖手寶,當然,她的錢遠遠不夠,但她的這份感恩之心,我們都深覺欣慰。

此后,再也沒有聽見小丫頭對奶奶的做菜口味說三道四。有時,我上灶燒菜,女兒還會跑來提醒我說:“奶奶血壓高,牙口又不好,媽媽你要少放鹽,燒爛點,好讓奶奶多吃點?!?/p>

很多父母與祖父母疼兒心切,從不讓孩子體味養(yǎng)育他的艱辛,而缺乏“換位體驗”的感恩教育,常常流于表面說教。等孩子稍大一點(4歲以上),讓他(或她)體會一下家中“伙頭軍”、“洗衣工”、“清潔工”的勞累,是孩子發(fā)自肺腑地感恩長輩的基礎,也就是說,有意識地讓孩子介入家務勞動,甚至當一天“臨時家長”,都是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種子的源泉。

感念之情要說出來

我兒子比較粗心又比較靦腆,上小學一年級后沒少讓老師操心,比如上體育課時玩熱了,把校服外套脫掉,就忘了拿回來,班主任老師替他從操場上找回過校服、紅領巾、眼鏡、鉛筆盒,有一次兒子一路玩一路回了家,等吃過晚飯要做作業(yè)了,才發(fā)現(xiàn)書包不知丟哪兒去了。又是老師滿頭大汗地送回了他的書包,兒子接過書包一聲不吭就寫作業(yè)去了,倒是我為耽誤了老師下班再三說“不好意思”。老師臨走前叫來我兒子,說:“老師替你找回了書包,你不謝謝老師呀!”兒子這才蚊子哼一樣,說了聲“謝謝”。

其實,老師和其他人對兒子的幫助,兒子都記在心上,比如他會回來講。上完體育課太渴了,又忘了帶水壺,到老師那里討水喝,老師見他熱得一頭大汗,為了快一點讓水晾好給他喝,老師不停地用兩個空杯子倒水;兒子考試成績不好,老師義務給他補課,還買來面包給他墊饑;他上公交車時忘了帶月票卡,一位陌生的大姐姐替他刷卡付錢……我問兒子,你有沒有馬上說“謝謝”?兒子說:“沒有啊,我不好意思說。”我說不行,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把感謝的意思憋在心里不說出來,那么幫助你的人就會很寒心,將來。他們幫助人的動力就少了。老師和陌生人無私地幫助你,你及時地說謝謝,對她微笑,那么幫助你的人也會感受到一份由衷的喜悅,與此同時,她們的快樂也會感染你,讓你體會到,幫助別人不是一件吃虧的事,而是一件能收獲快樂的事。這樣,樂于助人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我們身邊的感恩氛圍就變得極其和諧。

專家建議

通過體驗來建立孩子對他人情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除此之外,我想說:

父母過多地滿足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會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這是感恩的主要障礙。

父母對待身邊的人、事心懷感恩,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孩子具備感恩之心的基礎。

隨時抓住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等具體事件,和孩子展開平等的探討,引領孩子體察別人的善意、尊重別人的勞動。

受恩自當感激,施恩卻不可圖報,這是感恩教育的兩個方面。不可偏廢。

感恩還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悅納并珍惜自己的境遇是更高層次的感恩。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心得:我教兒子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育兒心得:我教兒子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轉眼間,兒子已經(jīng)是個高年級的大孩子了,雖然我沒發(fā)現(xiàn)他的身高有突飛猛進的勢頭,但發(fā)現(xiàn)最近他不再粘著我讓我陪他干這干那,似乎多了一份孩子少有的從容與沉著。

這幾天他有些感冒,早上叫醒他吃了點藥,他居然對我說:“不用太擔心我,你該干嘛干嘛去吧!”我朝他看看,他說:“怎么了,不相信這話是我說的嗎?”

我以為最近沒好好陪他,他在說氣話,卻發(fā)現(xiàn)他麻利地穿好衣服,對我說,“媽媽,從我第一次背上書包上學的那天起,我突然有了一種自信?!?/p>

“是嗎?好事啊!終于嘗到了長大的甜頭了吧?”

“嗯,感覺蠻爽的,有種掙脫懷抱的感覺?!?/p>

“那太棒了,要不今天你再幫家里做點事情怎么樣?”

“做點什么???你要先讓我做我能夠辦到的事情!”

“當然,我不會給你出難題的!”

“行,你快說我應該干點什么吧!”

“今天一天你負責燒飯,我負責搞衛(wèi)生,我的任務比你重,里里外外這么大地方,我估計沒個半天搞不定,這樣的話等我來燒飯怕是會影響到你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搞衛(wèi)生我燒飯,耶!”

“正是這意思,怎么樣?我們今天先來個簡單點的就行,等簡單的學會了我們就再研究復雜的,行不?”

兒子眨巴著眼睛朝我看看,“燒飯我還真沒燒過,要不你教教我怎么燒,今天早上我先蛋炒飯怎么樣?

看著兒子在廚房里忙前忙后,還真是一點也不亂,我在邊上稍加指點,他便完成了整個蛋炒飯的過程。

快到中午的時候,他還想再過過癮,于是又燒了“陽春面”,總之今天他過得很充實,吃完飯再去洗碗,井井有條的樣子讓我覺得他真的長大了。

育兒心得:培養(yǎng)良好習慣,從小事做起


育兒心得:培養(yǎng)良好習慣,從小事做起

對于做為父母的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善解人意,實際這并不是天生的。有時完全在于作父母的言行和引導。個別方法上的差異,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事實上,有些問題不應該從孩子身上去找,而應當從父母自身找起。不要一味的要求和強求孩子去做什么,而是家長要以平常心,站在孩子的角度以信任的態(tài)度同孩子溝通,我想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會讓家長滿意。

女兒今年5歲,與同齡的小朋友一樣,每天都充滿著很多新奇的想法,面對于多彩的世界和接觸各種不同的人群,當然也會流露出讓家長覺得不好的習慣。有時我也會很焦慮和生氣,但發(fā)現(xiàn),生氣和家長的不滿并沒有給女兒帶來太多的改變,甚至有時會產生女兒的逆反。漸漸的我也慢慢的改變,因為我知道其實這也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我想通過下面兩個生活中的小事情,來談談我和女兒之間從小事做起,來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

在生活中,孩子往往會不斷的模彷一些她(他)們熟悉的人的動作和言語。在周邊,我們常常會聽到:呀,你看看誰誰家的小孩子,不論從眼神,動作還是習慣上面都給誰誰一模一樣。其實,這就是在日常中,孩子不斷的接觸和仿效爸爸,媽媽的結果。對于父母來講,你想讓孩子養(yǎng)成什么樣的習慣,首先你自己必須要做到。就拿隨手丟垃圾這么一樣小事,從小,我都是很刻意的提醒女兒不要隨便丟垃圾,無論是在外面還是在家中。所以女兒會把產生的垃圾自動的丟在附近的垃圾桶里,有時候在路上沒有看到垃圾桶,她也會把垃圾給我讓我暫時放在一個地方或自己一直拿在手中,等看到垃圾桶的時候她會提醒我或自己走過去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面。倒是偶爾我在騎車的時候,不小心把擦拭的紙屑掉在地上時,女兒會提醒我:媽媽,你怎么能夠隨便丟垃圾呢。這時候我總會停下來,馬上把紙屑撿起來說:對不起,媽媽不是故意的。這時候女兒總是流露出很“大人”的樣子說:沒有關系的,下次注意呀。在外面也是,如果遇到路人不經(jīng)意的把東西直接丟在地上時,女兒馬上會說:媽媽,你看剛才那個阿姨把香蕉皮丟在地上了,真是沒有禮貌。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身邊人平時的言行舉止,對小朋友的習慣培養(yǎng)起著一定潛移默化的作用。

從這件事上,真的讓我想了很多,家長平時無意中的一句話,也許會讓孩子在意很多。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家長不經(jīng)意的一點,也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在生活中會常常聽到有些父母說教自己的孩子:你這孩子怎么這么笨呀,怎么這么不聽話,怎么這么淘氣------實際上沒有天生笨,不聽話,淘氣的孩子,如果作父母說多了,也許自己的孩子真就會是這個樣子啦。

其實孩子的成長也是家長的成長。在寬容和信任中,我想我們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讓我們自己的每一位孩子都開心,快樂,健康的成長。

從小事做起 培養(yǎng)寶寶好性格


花心思布置兒童房

☆在兒童房間的墻壁上掛一個小籃框,寶寶一旦有一個軟皮球,他就常常會有試著跳一跳的愿望;

☆給他拍一些動感照片布置小櫥,文靜的環(huán)境里就有了風動;

☆在墻角放上一桿球拍,他運動的機會就會增加;

☆可以在墻壁上貼一些色彩鮮艷的風景畫,刺激孩子對野趣的熱愛;

☆或是在裝修的時候,直接噴上檸檬黃或者橘紅色的漆,給寶寶一個明亮的環(huán)境。

音樂伴成長

☆讓寶寶聽一些富有動感或是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媽媽甚至可以跟他一起隨著節(jié)拍任意擺動;

☆孩子很喜歡看動畫片,但不一定非要坐著看,可以讓動畫片中的配樂曲目陪寶寶一起畫畫;

☆給寶寶一個自己的音樂盒,存放他喜歡的CD,讓他擁有自己的CD機,讓他的環(huán)境里充滿歡快的音樂;

☆如果我們先做一個音樂媽媽,寶寶一定也會成為音樂寶寶。

守衛(wèi)寶寶的好奇心

☆寶寶嘗腳趾,媽媽應該高興,千萬不要去阻止,我們的任務只是將他的腳洗干凈;

☆寶寶把朋友家的抽屜打開,媽媽千萬不要只顧著自己笑個不停;

☆寶寶會把手指伸進家里所有低矮的小洞洞,媽媽千萬在事先就觀察好是不是有危險;

☆寶寶問為什么之前,媽媽就想好可能的答案,如果你回答不上,千萬不能敷衍搪塞;

☆寶寶的年齡越小,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也就越強,媽媽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改變自己的懶惰習慣。

培養(yǎng)寶寶好性格從小事做起


孩子的性格與其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開朗、堅強的性格會讓寶寶快樂的面對以后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切,培養(yǎng)寶寶的性格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花心思布置兒童房

☆在兒童房間的墻壁上掛一個小籃框,寶寶一旦有一個軟皮球,他就常常會有試著跳一跳的愿望;

☆給他拍一些動感照片布置小櫥,文靜的環(huán)境里就有了風動;

☆在墻角放上一桿球拍,他運動的機會就會增加;

☆可以在墻壁上貼一些色彩鮮艷的風景畫,刺激孩子對野趣的熱愛;

☆或是在裝修的時候,直接噴上檸檬黃或者橘紅色的漆,給寶寶一個明亮的環(huán)境。

音樂伴成長

☆讓寶寶聽一些富有動感或是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媽媽甚至可以跟他一起隨著節(jié)拍任意擺動;

☆孩子很喜歡看動畫片,但不一定非要坐著看,可以讓動畫片中的配樂曲目陪寶寶一起畫畫;

☆給寶寶一個自己的音樂盒,存放他喜歡的CD,讓他擁有自己的CD機,讓他的環(huán)境里充滿歡快的音樂;

☆如果我們先做一個音樂媽媽,寶寶一定也會成為音樂寶寶。

守衛(wèi)寶寶的好奇心

☆寶寶嘗腳趾,媽媽應該高興,千萬不要去阻止,我們的任務只是將他的腳洗干凈;

☆寶寶把朋友家的抽屜打開,媽媽千萬不要只顧著自己笑個不停;

☆寶寶會把手指伸進家里所有低矮的小洞洞,媽媽千萬在事先就觀察好是不是有危險;

☆寶寶問為什么之前,媽媽就想好可能的答案,如果你回答不上,千萬不能敷衍搪塞;

☆寶寶的年齡越小,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也就越強,媽媽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改變自己的懶惰習慣。

教育視點:讓孩子從小體驗快樂


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卻不能代替快樂。一個對事業(yè)、生活缺少樂觀態(tài)度的人往往也很難取得成功——

未成年人教育是眼下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想發(fā)表點看法,便給遠在美國的朋友發(fā)了封電子郵件。朋友很快就回了信,上寫“亞裔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下列10條標準,摘編如下:

1、高考得滿分;

2、會拉小提琴或彈鋼琴,而且要達到能在音樂會上演奏的水平;

3、申請報考20多所高校,并且全都通過錄取線;

4、考入全美名校,而且能獲得足以支付學費的高額獎學金;

5、有四樣嗜好。第一是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第四是喜愛彈鋼琴或拉小提琴;

6、喜歡古典音樂,不喜歡“煲電話粥”;

7、考取有高額獎學金的博士研究生;

8、立志成為一個腦外科專家;

9、與一位亞裔美國醫(yī)生結婚,兒孫也非常成功;

10、喜歡聽父母親講述他們過去的故事,尤其是他們赤著腳走20多里路去上學的艱苦經(jīng)歷。

看了這10條標準,我不禁啞然失笑。朋友是改革開放后去的美國,他的女兒是在美國上的中小學,現(xiàn)正準備考大學。據(jù)朋友講,這10條標準在同齡的亞裔孩子中流傳甚廣。不難看出,這些標準很可能就是這些亞裔孩子們編撰的。他們生活在兩種文化的碰撞磨擦之中,自然會處處把父母親的諄諄教誨與學校里美國老師教授的觀念相對照,因此便有了由這樣的對比而產生的一些看法,這10條標準就是這樣的產物。標準雖然講的是旅美亞裔父母親眼中的好孩子,但它多少也能代表國內父母親的標準。比如高分數(shù),會彈鋼琴,不喜歡“煲電話粥”等,其實也是現(xiàn)在許多中國父母親希望孩子能做到的。

就標準所追求的目標來說,這10條與美國父母的追求或希望有不少差別,究竟孰優(yōu)孰劣,難下定論。世界上原本就沒有絕對完美的教育方式。這10條標準當然也包含了許多積極的東西。但是,旅美亞裔的孩子們?yōu)槭裁匆幊鲞@樣的標準來呢?肯定是他們有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這10條標準沒有涉及,而對孩子們來說又是十分重要的東西,我想這當中最重要的也許就是快樂了。

這樣的標準當然是以成功為目標而設計的,或者說,在許多父母看來,成功是等同于快樂與幸福的。其實,近年來頗受爭議的“唯分數(shù)論”的癥結也在于此,它實質上體現(xiàn)了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觀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成功為主導的。

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卻不能代替快樂。一個對事業(yè)、生活缺少樂觀態(tài)度的人往往也很難取得成功。借用中國兒童教育工作者盧勤的一段話來做本文的結語:“快樂是一種體驗,體驗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讓孩子從小體驗快樂,成為一個樂觀主義者,比成功更重要?!?/p>

讓孩子學會生活,從小事做起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的心愿。但我不希望兒子除了學習以外就什么事情都不會做。

兒子小的時候也和大多數(shù)孩子一樣,喜歡玩具,喜歡做實驗,給他買的玩具到最后基本上是支離破碎的,拆了裝,裝了又拆了,難得有幾件完整的,常常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我跟兒子講道理,領著他一起整理了幾回,兒子是“外甥打燈籠”——照舊,還是沒有主動整理東西。我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于是開始找別的對策。我給兒子騰出了兩個柜子,跟他約好,每次玩好玩具,必須自己整理好放進櫥柜,不管你怎么整理,只要玩具外面沒有,跑進櫥柜就可以,否則后果自負。孩子畢竟是孩子,地上的玩具仍舊如此,這下真發(fā)火了。我拉著兒子的手,來到玩具旁,問兒子到底還要不要這些玩具,沒等兒子開口,我的腳已經(jīng)不聽使喚地把玩具給踢出去了,這下兒子急得大哭起來,知道我生氣極了,馬上整理了起來。從此他知道不整理好東西會造成什么后果,自己的玩具就學會了自己整理,自己的書包自己整理,有時還會自得其樂地說:“媽媽,怎么樣?我整理得不錯吧!”這時,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平常我洗衣服、做飯、打掃衛(wèi)生的時候,總是不忘記叫上兒子幫我。有時候去菜市場買菜我也把兒子帶著,讓他知道平常人家生活的情況,并不是美味的菜肴就會從天而降的。而是要經(jīng)過很多道程序,從買菜、回家擇菜、洗菜、做菜到端上飯桌,每一道程序都必不可少,都要通過努力去做,才能實現(xiàn),哪怕只是一盤菜。讓孩子明白所有的事情都要認真去做的道理。

其實,生活中都是些很細小的事情,但必須嘗試做好。現(xiàn)在只要兒子有空就幫我洗菜、幫著倒垃圾,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時刻提醒他不要抱著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要做一件事就要認真去做好,讓他明白“態(tài)度決定一切”,“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道理。

在以后的日子里,隨著孩子漸漸地長大,越來越多的事情都要學著自己去做,而且要做好。成長的過程本身就是磨練意志,培養(yǎng)品質的過程。我希望孩子能認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情,擁有獨立、堅韌的優(yōu)秀品格。

相關推薦

  • 教育孩子從小事做起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個做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心情迫切,都希望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前途。但是現(xiàn)在的父母在教育上有很大的弊端,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孩子們沒...
    2021-01-27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從點滴小事做起 教育隨筆:從點滴小事做起 最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很喜歡聽,有的孩子們常會對我說:“老師,午餐錢放會故事磁帶聽聽吧!”于 是,這些天,我都會找些好聽的故事磁帶來放給孩子們聽。可是,慢慢的,都是...
    2021-06-11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教育從小事抓起 教育隨筆:教育從小事抓起 教育孩子,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不能有所放松,最好從每一件小事,都給孩子做一個榜樣,讓孩子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今天我班幼兒去了他們向往已久...
    2021-06-10 閱讀全文
  • 禮貌教育從我做起 隨著我們班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認為應該讓孩子養(yǎng)成懂禮貌的習慣。因此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中,我們三位老師都會注意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比如,早上來園后,我們都會要求孩子在看到老師后,說“×老師,早上好!”;當...
    2020-12-23 閱讀全文
  • 禮儀教育從我做起 為了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我園開展了“文明禮儀小標兵”活動,因此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中,我們三位老師都會注意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 比如,早上來園后,我們都會要求孩子在看到老師后,說“×老師,早上好!”;當不...
    2020-11-12 閱讀全文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個做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心情迫切,都希望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前途。但是現(xiàn)在的父母在教育上有很大的弊端,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孩子們沒...

2021-01-27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從點滴小事做起 最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很喜歡聽,有的孩子們常會對我說:“老師,午餐錢放會故事磁帶聽聽吧!”于 是,這些天,我都會找些好聽的故事磁帶來放給孩子們聽??墒?,慢慢的,都是...

2021-06-11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教育從小事抓起 教育孩子,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不能有所放松,最好從每一件小事,都給孩子做一個榜樣,讓孩子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今天我班幼兒去了他們向往已久...

2021-06-10 閱讀全文

隨著我們班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認為應該讓孩子養(yǎng)成懂禮貌的習慣。因此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中,我們三位老師都會注意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比如,早上來園后,我們都會要求孩子在看到老師后,說“×老師,早上好!”;當...

2020-12-23 閱讀全文

為了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我園開展了“文明禮儀小標兵”活動,因此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中,我們三位老師都會注意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 比如,早上來園后,我們都會要求孩子在看到老師后,說“×老師,早上好!”;當不...

2020-11-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