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寶寶感恩之心的三個妙招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小學三個年級數(shù)學教案大全集 小孩的興趣培養(yǎng) 幼兒感恩的心活動方案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爸爸媽媽應該營造一個感恩的環(huán)境,以身作則,讓寶寶在一個感恩的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那么,到底該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感恩之心呢?下面將介紹三招培養(yǎng)寶寶感恩之心的方法。
1、理解寶寶間接表達感恩的方式
在家庭中經(jīng)常可以看到,寶寶非常高興地接受爺爺奶奶或其他親人的禮物時,馬上就開始樂此不疲地玩起來,也不說一聲“謝謝”,這樣的舉動令親人感到震驚和失望。“應該說什么?”父母會再三問道,可是寶寶已經(jīng)沉浸在新玩具的喜悅之中,往往不予理睬。當寶寶興奮地打開禮物的一瞬間,他對你蘊涵著一種同樣溫暖的感覺,就像你在挑選禮物時對他的感覺一樣。他或許會跑過來抱一下你或說“這太棒了!”或讓你跟他一塊兒玩。你只要細心一點,就能感受到這些感謝形式。感謝不一定要用“謝謝”來表示,也可以用表情或者動作來表示,如給你一個天真無邪的微笑,擁抱一下你等。
2、給予寶寶難忘的感恩體驗
不管“謝謝”聽起來多么舒服,不管你多么愛聽這句話,寶寶只有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才能懂得,爸爸媽媽可以給予寶寶幫助,為他們提供條件。大多數(shù)寶寶喜歡送爸爸媽媽一些小禮物,如一片美麗的樹葉,一塊可愛的小石頭,一幅自己畫的畫,剛剛學會寫的數(shù)字等等。寶寶是善于模仿的,他們直接站在爸爸媽媽的面前仔細觀察爸爸媽媽的反應。如果他們看到爸爸媽媽為禮物而高興時,他們會特別開心。如果爸爸媽媽再加上一句:“我很喜歡,謝謝你!”寶寶更是會洋洋得意、心滿意足。這樣也會讓寶寶懂得,爸爸媽媽也重視那些舒服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寶寶喜歡幫著做家務,如澆花、幫媽媽拿掃帚、幫爸爸遞雙鞋等,如果不會搞得天翻地覆的話,父母應讓寶寶干干也無妨,即使有可能出點小差錯也沒事。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切勿冷漠或忽視寶寶的行為,可以真誠地對寶寶說一聲“謝謝”。寶寶得到一聲衷心的“謝謝”,肯定比你很多次催促或強迫去使用那種成人式的好交往的方式,就是對別人的幫助或者關愛表示由衷的感謝。
3、支持、幫助寶寶表達感恩
成人期待寶寶感謝自己,如果寶寶不感謝的話,成人也許會表示出不滿,這些場面對寶寶來說很可怕,他們會驚慌、會緊張。如果寶寶因為快樂、興奮得難以言表,害怕陌生人,有點害羞,或自己不知道怎樣表達謝意,爸爸媽媽就要保護寶寶,幫助他們表達,給他們一種充足的安全感、信任感。這時可以替寶寶說話,以寶寶的名義說聲“謝謝”。寶寶可以從中懂得,如何用言語表示感謝,他們越覺得爸爸媽媽支持自己、理解自己的處境,他們自己也就越愿意使用這種形式。
寶寶的感恩之心需要從小培養(yǎng),需要從生活當中的點滴小事培養(yǎng),也需要爸爸媽媽們的榜樣作用,希望父母們重新看待寶寶的感恩之心,幫助寶寶成為一個會感恩的人。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培養(yǎng)寶寶情商有妙招
授予知識是有價之物,開發(fā)智力是無價之寶,提高情商才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如果我們忽視對幼兒情商和智力的開發(fā),那么他們僅僅是比別人早學了點知識而已,雖然這些知識也是有些用處的,但比起提高情商、開發(fā)智力來說就差遠了。甚至有些填鴨式的灌輸會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情商的提高。
那么什么是知識、智力、情商呢?
知識是人類對事物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和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智力是人的認識能力的綜合。情商是指良好的道德情操,樂觀幽默的品性。面對克服困難的勇氣,把握幼兒的情感和社會技能,簡單地說就是人的情感和社會技能,這些是智力以外的一切內(nèi)容。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幼兒最終創(chuàng)建輝煌的人生,情商低也可以使智力超常的幼兒變成一個平庸的人。我們要懂得提高情商的重要,就要大大增強教育幼兒的耐心,放棄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一點一滴地去塑造幼兒的素質和靈魂,培養(yǎng)幼兒快樂的性格基礎,注重提高他們的情商。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3~7歲幼兒情商教育的重要性。作為幼兒教育執(zhí)行者的我們,應該為提高幼兒情商,培養(yǎng)良好性格做些什么呢?
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性格的基礎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早期的生活環(huán)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是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良好情感經(jīng)驗浸潤、積淀的結果,因此,我們?yōu)橛變籂I造一個充滿民主、平等、和諧、歡樂氣氛的環(huán)境尤為重要?,F(xiàn)在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要提高他們的情商技能,最好的學習地點還是幼兒園。因為只有集體的生活環(huán)境和游戲活動才能使幼兒養(yǎng)成快樂的性格和樂觀幽默的品性,才能讓幼兒把握自己的情感和社會技能。如果離開了像幼兒園這樣的集體,幼兒的情商就幾乎無法培養(yǎng),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的:“讓幼兒在集體環(huán)境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為幼兒創(chuàng)造豐富的游戲活動
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游戲活動是兒童的工作。”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喜愛游戲、樂于游戲,進而在游戲中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在學習知識中游戲成長。同時幼兒在游戲中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交往技能和積極愉快的情感。那么怎樣才能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到快樂的情感呢?首先游戲活動應該是健康的、豐富的,為幼兒喜愛的。再就是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對幼兒來說應該是“我要玩游戲,而不是你要我玩?!碧貏e是幼兒在一個他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進行游戲,成人的干預已經(jīng)降到了最低限度,由此幼兒獲得了巨大的自由感,幼兒的身心放松,機能狀態(tài)良好,沒有來自內(nèi)部和外部的壓力。幼兒充分體驗到了一種積極的情感,從而沉浸在一種真正的快樂之中,培養(yǎng)了幼兒快樂的性格,有利于提高幼兒的情商。
為幼兒創(chuàng)造合作、交往的機會
合作交往是幼兒快樂的重要源泉,幼兒在合作交往中既享受了快樂,又制造了快樂。讓幼兒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感受相互關愛,使他們懂得了被人愛和愛他人都是快樂的。同情和關愛他人,也是情感智力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這關系到幼兒將來能否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對于獨生子女的家長和幼兒教師來說,幼兒在這個方面的情商如何,更是關系重大。如今大部分幼兒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幼兒是三個家庭的未來,是三個家庭的希望,更是六個成年人的精神寄托!如果培養(yǎng)出一個性格開朗的好孩子,那幸福是沒法形容的,但如果家里出了一個逆子,那精神痛苦則不堪言狀。所以我們應重視與幼兒之間的交流,給幼兒關心別人的機會,和他們一起進入快樂的交往游戲之中。這些光靠“說”是絕對不行的,還必須要讓幼兒有親身經(jīng)歷。因為人的大腦分為思維和情感兩個部分,人際關系方面的情商智力技能,只有通過親身交往體會才能有效地在情感大腦中發(fā)育出來。
做幼兒模仿的榜樣
快樂的性格基礎是在幼兒早期生活奠定的,家長和老師的態(tài)度、生活習慣,哪怕是一些高興的動作都是幼兒模仿的對象,以后都會慢慢變成幼兒的性格特點、情商的一部分,甚至家長的一些言行都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家長和老師自身的思想、性格修養(yǎng)和情感傾向時時都會影響著幼兒、感染著幼兒,因此我們不論心里快樂與否,都不要將負面的影響帶給幼兒,在幼兒的面前應該永遠都保持著快樂的心情。
早教專家馮德全認為:“優(yōu)良性格有四個基礎,一是快樂活潑,二是安靜專注,三是勇敢自信,四是愛勞動關心他人?!蔽艺J為這些性格品質其實都是情商的重要內(nèi)容。為了使幼兒具備以上的快樂性格,我們應該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進行長期培養(yǎng),注重加強幼兒情商的提高,培養(yǎng)幼兒快樂的性格。
培養(yǎng)寶寶學習耐性的6妙招
“是你讓寶寶越來越?jīng)]耐性嗎?”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會對這個問題給出否定的回答。然而,一些年輕的爸爸媽媽卻在日常行為中不知不覺地背離了自己的初衷,使寶貝的“耐性學習”失去了應有的環(huán)境和正確的航向。
“沒耐性”是這么培養(yǎng)起來的
有時候,“愛”也會使寶寶“受傷”——在一些父母的意識里,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就是有求必應,而且越快越好。這無疑帶給孩子一種錯覺:我要干什么就得馬上干什么。欲望的溝壑因此越來越深、目標頻繁地轉移,很快令父母應接不暇。但緊急剎車,必然引來一場場哭鬧并以父母的妥協(xié)告終。
對孩子欲望的滿足分為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超前滿足、即時滿足、超量滿足五種。好的教育提倡“延遲滿足”和“適當不滿足”。習慣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是3歲以前寶寶的年齡心理特點,如果父母習慣于“即時滿足”孩子,他就難以接受有限的等待和忍耐,“有耐性”的品格也就無法培養(yǎng)起來。因為,它并非與生俱來,需要寶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學習和自我克制才能獲得。
缺乏耐性會埋下哪些隱患
耐性不足的孩子,情商和逆境商相對較低:他們比較散慢、自控力弱、做事有始無終;適應性差、喜歡依賴,不容易融入新環(huán)境;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現(xiàn)出急躁、知難而退甚至暴力的苗頭。另外,缺乏耐性的孩子很少有幸福的感覺,他們也不懂得什么叫“珍惜”。
培養(yǎng)寶寶想象力的妙招和原則
導讀:想象是在孩子大量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積累起來的。別人說“蘋果”,你的頭腦中會浮現(xiàn)出一個“蘋果”的具體形象,這個形象就是表象。正是依靠表象的積累,孩子的想象才逐漸發(fā)展起來。我們要幫助孩子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正是幫助孩子在頭腦中建立表象的過程。
一、寶寶的想象特征
1-2歲想象萌芽,如:將椅子當(想象成)汽車開,將木棒當馬騎等。
3-4歲想象的內(nèi)容是自己不熟悉的或沒經(jīng)歷過的,但是現(xiàn)實中有過的,如:辦家家,角色扮演(老師、學生)等,這種年齡的小孩想象還處于初級階段,他不可能想象出現(xiàn)實中從未有過的事物形象,心理學將這種想象稱之為再造想象。
5-6歲創(chuàng)造性想象萌芽,如:拼湊和泥塑模型,操作七巧板等可發(fā)展人的觀察力,空間想象力,知覺組織能力等。
二、發(fā)展寶寶想象的4大妙招
1、豐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發(fā)展孩子的表象
想象是在孩子大量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積累起來的。別人說“蘋果”,你的頭腦中會浮現(xiàn)出一個“蘋果”的具體形象,這個形象就是表象。正是依靠表象的積累,孩子的想象才逐漸發(fā)展起來。我們要幫助孩子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正是幫助孩子在頭腦中建立表象的過程,孩子表象的積累越多,就越容易將相關的表象聯(lián)系起來,這也就是想象發(fā)展的過程。在學前階段,我們鼓勵家長經(jīng)常要帶孩子走向大自然,與社會接觸,目的就是讓孩子有機會豐富生活經(jīng)驗,在頭腦中留下更多的表象,為想象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2、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孩子想象的欲望
除了帶孩子外出,在家中也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踴幫助孩子想象力的發(fā)展。給孩子合適的圖書,和孩子一起分一享故事描述的情景,和孩子一起想象情節(jié)的變化,鼓勵孩子想一想結局怎樣,都是幫助孩子想象發(fā)展的好辦法。讀故事書時,改變一下讀的方法,讀一讀,停一停,想一想,給孩子一個吸收和連接已有經(jīng)驗的時間。此外,和孩子一起游戲也是置鼓勵孩子想象的大好時機,女孩子愛玩的“扮家家”,男孩子愛玩的搭積木,都是孩子想象力發(fā)展的機會。不只是提供玩具,還要和孩子一起玩,在游戲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想象,“你今天給娃娃做什么飯呀?‘我們上次去動物園,你還記得嗎?我們給大象搭一個家吧?”……
3、給孩予輕松的氛圍,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象
孩子將想的說出來也是一個過程,他不但是將生活經(jīng)驗梳理的過程,也是將經(jīng)驗在頭腦中組織、整理后表達的過程。我們墨鼓勵孩子大膽地想,還要鼓勵孩子大膽地說,像前面提到的例子中,孩子想的就當成真的說出來時,我們不能簡單地一句“瞎說”就將孩子打發(fā)掉,而是應該仔細地問問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想的,還是真的,幫助孩子分清哪些是想象,哪些是真寞?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盡量地鼓勵他:“你想想為什么?”“你想會是什么樣呢?”
4、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引導孩子合理地幻想
幻想是想象的一個更高的層次,是一種合理的想象,在學前期和小學初期,孩子的幻想也是在從遠離現(xiàn)實的幻想到接近現(xiàn)實的幻想發(fā)展的過程。如孩子喜歡“奧運會”吉祥物,就進而幻想,開奧運會的時候,我怎樣與奧運會吉祥物見面?這就是一個合理的想象,也就是幻想的過程。還可以引導孩子想象一下未來的交通會是什么樣,未來的環(huán)境會是什么樣?合理的幻想正是創(chuàng)造的開始,也是想象的一個最高境界。
三、培養(yǎng)寶寶想象力的十大準則
豐富的想象力對孩子的成長和社會的發(fā)展至關重要。美國優(yōu)秀教師、美國教育新聞網(wǎng)專欄作家艾倫?漢斯克維茲認為,培養(yǎng)想象力應遵循十大準則。
第一準則:不只有美術和音樂才能開發(fā)想象力。艾倫認為,啟發(fā)和引導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積極主動地思考像誰發(fā)明了錢包和為什么發(fā)明車輪等實際問題,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當然,最好是給孩子一個明確可以解決的問題,慢慢加以啟發(fā)和鼓勵。
第二準則:改變固有思路。想象力最大的敵人是接受現(xiàn)實,一成不變。為開導學生,美國教師采用了幾種非常簡單訓練方法,幫助學生動腦筋。比如,啟發(fā)學生尋找去某個商店的新路線,用雙手寫字等。這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迫使學生開動思維。
第三準則:從小事入手,腳踏實地。艾倫認為,學生不應為重新設計一種新餐刀而大傷腦筋,也不要為重新發(fā)明輪子而想入非非。要點點滴滴滴從小事入手,腳踏實地。引導他們從木制刀具想到雙面刀具的轉變,然后聯(lián)想到為增加多用性而大膽創(chuàng)新。
第四準則:多接觸新事物。注意觀察是開發(fā)智力和想象力的最佳途徑。一個沒有接觸到新鮮事物的人免不了因循守舊,缺乏獨特的思維和見解。讓想象力在幼小的心田里馳騁,必須有廣博的知識作基礎;積累的經(jīng)驗越多,解決問題的思路就越廣。
第五準則:別對孩子最初的想象力品頭論足。動不動就告訴孩子什么是好主意什么是壞主意,不是一種積極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維的好方式。青少年的好主意并不能僅以常人眼光來看待,家長要懂得好事多磨的道理,給孩子們時間,他們的想象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不然有傷他們的自尊。
第六準則:對孩子的作品多提問題。我們經(jīng)常看到家里的墻上貼滿了孩子們的作品。但除了夸獎外,很少有人對這些作品提出疑問,但提問可以激發(fā)想象力,給他們的想象發(fā)出必要的挑戰(zhàn)。比如,問孩子為什么要那樣畫樹,也許就會暴露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觀察過樹。他們以后就會畫出有細小枝條的樹。
第七準則:玩新玩具不如創(chuàng)造新玩法。創(chuàng)造新事物固然重要,但有時創(chuàng)造一些已存在的東西,也可以刺激他們的想象力。很多時候,孩子玩玩具盒比玩玩具更起勁。他們在玩盒子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如果大人用新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結果就是孩子接連不斷地要新玩具,而不是創(chuàng)造新的玩法。
第八準則:不要吹捧孩子的進步。避免對孩子的想象夸大其詞,把小小的改進說成天才的變革。在鼓勵青少年時,最重要的是鼓勵他們的進步,而不是對他們吹捧。如果在課堂上老師過于夸獎某一個學生的進取,滿足一兩個學生的虛榮心,一定會不自然地傷害其他學生的自尊,無助于孩子們之間的合作。
第九準則:始終保持開放的思想。要經(jīng)常積極主動地尋找鼓勵更多更有價值創(chuàng)造的途徑。在一個靠固定答案獲取高分的時代,保持思想的開放性是異常困難的。知識是你已經(jīng)知道的東西,而想象力使得知識不斷增長。
第十準則: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鼓勵孩子們對創(chuàng)造過程的理解,不片面強調(diào)最后作品的重要性。一個成熟的作品,只是學生們某一次的探索。在沾沾自喜之時,要考慮能否每次都如意。
培養(yǎng)2-6歲寶寶專注力的小妙招
前幾天咱們講到過“專注力”,專注力差的孩子,學習效率會比其他孩子差一大截。
這個話題也引發(fā)了公司老媽子的討論。
家有4歲男娃的美編NANA抱怨說:
我們家孩子,你讓他看書,他看個5分鐘就說餓了,想吃餅干。好了,吃完餅干,又陪他看了10分鐘書,結果他說他想上廁所……(此處翻白眼)
一看起動畫片呢就來勁了!叫他他不應,拉他他還不肯走……以后上學上課可怎么辦??!
剛好資深編輯圓姐路過,也加入了討論。圓姐家的小姑娘明年上小學,聽說是個小書蟲呢~
圓姐笑著給NANA支招:
讓他玩一些迷宮游戲試試唄!
我家涵涵前陣子特別迷迷宮游戲,一畫就能畫一個下午。沒想到一個小姑娘竟然會喜歡這種邏輯推理游戲。
這下,我們不愁她一年級上課坐不住了。
什么?一畫就能畫一個下午?這不就是咱們夢寐以求挖空心思嘔心瀝血想要孩子擁有的專注力嗎?!
圓姐接著說:
一開始啊,孩子容易沒耐性,很正常。但是只要大人稍稍引導一下,孩子慢慢地就會找到感覺,還會更有信心繼續(xù)挑戰(zhàn)。
無形中就延長了孩子專注的時間。
再想想為啥孩子能盯著動畫片看這么久?因為內(nèi)容有趣又耐看。這一點,游戲書也可以做到。
有一套十分火爆的游戲書,就是專門用來提升孩子專注力的——《神奇的專注力訓練游戲書》。
它一共有4冊:《迷宮大冒險》、《圖形大猜想》、《數(shù)字大爆炸》、《綜合訓練營》。
全套400多個不重樣的神奇游戲,在提升專注力的同時,還讓孩子得到數(shù)學啟蒙、邏輯推理等多方面的綜合提升。
這套書由英國的童書大牌Parragon公司出品,品質非常高。Parragon公司還獨家代理了三方品牌芭比和迪士尼呢~
來感受一下美亞上用戶的誠意好評:
△《迷宮大冒險》買家秀
在咱們國內(nèi),它也是大受熱捧:
△截圖來源:當當網(wǎng)
底下有評論說,本以為孩子會不喜歡《數(shù)字大爆炸》游戲,結果竟然特別喜歡:
這很正常!因為書里的游戲是經(jīng)過歐洲教育專家研究設計過的,很懂孩子的心。
美亞上光買1本就折合人民幣50多元,咱們這次上的是團購價,全套4本只要65元,還贈送一套12色的環(huán)保彩鉛。
試讀視頻戳這里:
下面是這套書的分冊介紹(2-6歲)。
01
《迷宮大冒險》
推薦語:可以讓寶寶最先玩這一冊,上手快,根本停不下來。玩迷宮游戲需要寶寶進行推理判斷,很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每一個迷宮都各有特色,滿滿的新鮮感,孩子怎么玩都玩不膩。
而且,每個迷宮都戲劇感十足,可以讓孩子自己編故事,放飛想象力。
比如,在下圖左邊這個迷宮里,朋友們正在篝火旁唱歌玩游戲,可是小男孩貪玩迷路了。幫助他回到朋友身邊吧!
下面這個,是三個外星人開著飛船,打算沿著閃亮的星際軌道到訪地球。一路上,它們得繞開那些星際怪物:
孩子一邊畫腳下的路線,一邊要對前方的路做出判斷,培養(yǎng)觀察力;
遇到阻礙時,回想先前走過的路,想想在哪個分叉口能換其他的路線走,鍛煉記憶力。
02
《圖形大猜想》
推薦語:這一冊可以讓娃練習數(shù)數(shù),1~20,1~80,各種難度的都有。
原本分散的小圓點,按序號大小連起來,就變成了簡筆畫圖案。經(jīng)過訓練,孩子的數(shù)數(shù)能力和運筆能力都會大大提高。
每一頁都有打散的數(shù)字序號,孩子需要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把它們連接起來。
連完之后,“隱身”的圖案就“現(xiàn)身”了!
都有些什么圖案呢?有動物,植物,等等,還有可愛的小怪獸呢!
有玩過的孩子說,有幾頁畫到一半就能猜出圖案,有些呢要全部連完才會恍然大悟,非常有意思。
讓孩子在玩之前先猜猜能連成什么圖案,可以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這種“先假設后驗證”的科學方法,對將來學習數(shù)學、科學等科目大有裨益。
03
《數(shù)字大爆炸》
推薦語:這一冊太適合給娃做數(shù)學啟蒙了!加減乘除、坐標系、奇偶數(shù)、數(shù)列……這些一個比一個“高深”的數(shù)學知識,用游戲就能讓孩子輕松get!
還有十分鍛煉腦力的數(shù)獨游戲哦,一旦讓娃愛上了,成為小學霸指日可待!
話不多說,給大家隨便選幾個例子,都很妙。
幾個恐龍蛋引發(fā)的加減法應用題:
蜜蜂必須穿過偶數(shù)六邊形去拜訪蜂后,哪些是偶數(shù)呢?
右下角的“找規(guī)律”,其實就是孩子以后要學的數(shù)列知識:
連高年級要學的坐標系知識也可以在游戲中啟蒙了!C5、A4、D1、E2,這幾個點在哪里呢?
燒腦的數(shù)獨游戲輕松入門~
有娃的同事看了都不禁贊嘆:這全都是干貨啊!
04
《綜合訓練營》
推薦語:這一冊的內(nèi)容比較綜合,里面除了有數(shù)學啟蒙、迷宮游戲,還有找不同、找規(guī)律、英文單詞、畫畫等綜合性的知識。
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樣,也更加具有挑戰(zhàn)性。
同樣的,選幾個例子劇透一波~
不傷眼版“大家來找茬”游戲,對孩子的觀察力和耐心是個大考驗:
等比例畫一個大哥哥。表面上看是讓娃練畫畫功夫,其實這個和數(shù)學中的相似三角形知識是一個道理呦!
找出隱藏的單詞,順便學習它們的意思;找出哪一件才是閃電俠的衣服。
很不錯吧?
有了《神奇的專注力訓練游戲書》這個“新歡”,想必能讓娃忘了動畫片這個“舊愛”了!
這套書適合多大的孩子?
這套書,2-6歲的孩子都適用。但是,《數(shù)字大爆炸》和《綜合訓練營》這兩本,6-8歲的孩子也可以用,為小學學習打好基礎。
6招培養(yǎng)寶寶自信
孩子不敢接觸生人,甚至在人前緊張到氣短、心跳、出汗、頭暈、腹瀉等是自卑表現(xiàn)。
7歲前的生長環(huán)境、教育水平和心理經(jīng)歷及情感體驗對成年后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有著重要影響。家長應以朋友的心態(tài)與孩子相處,并盡早發(fā)掘寶寶的優(yōu)勢,比如創(chuàng)造機會讓寶寶參加適合他們的活動,鼓勵寶寶動手完成各種事情,尤其是鼓勵他們多學會運用各種工具,讓寶寶的自信心得到最佳發(fā)展。
7歲前心理影響性格
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略為害羞算是正常現(xiàn)象,但如果過于怕羞如不敢在他人面前說話、不敢接觸生人等,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在人前時會緊張到出現(xiàn)氣短、心跳、出汗、頭暈、嘔吐、腹瀉等生理上的不適應,則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自卑感作怪、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孩子性格的形成與成長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據(jù)報道,一個人健康心理主要取決于7歲前的生長環(huán)境、教育水平和心理經(jīng)歷及情感體驗,成年之后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大多跟7歲前的不良心理影響或心理傷害造成的陰影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甚至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7歲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3歲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幾乎影響著一個人終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孩子羞怯、膽小、內(nèi)向的性格可能跟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有關:1.家庭教育過于嚴格,孩子長期壓抑在這種緊張的家庭環(huán)境中,在各種壓力下孩子容易變得敏感、焦慮,甚至恐懼,慢慢地就變得內(nèi)向、害羞、膽?。?.長輩不恰當?shù)慕逃绞?,比如有些家長對孩子所完成的事從不加以表揚,甚至對孩子完成的結果不滿意時,就會暴跳如雷地把孩子罵一頓,或總是將別人孩子的優(yōu)點拿來跟自己孩子的缺點對比,這些做法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
6招幫助培養(yǎng)寶寶自信
1.父母給孩子樹立自信的榜樣。由于小孩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不僅能模仿身邊成人的語言、表情,也會模仿成人的心理感受,所以,與寶寶密切相處的成人的自信與自卑心態(tài)也會讓孩子不知不覺感受到,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2.創(chuàng)造平等、輕松、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比如,父母平時多與孩子溝通、多商量,不要動不動就擺出家長的權威,與孩子交談多用“你怎么看呢”“你認為這樣行嗎”,這些細節(jié)都會讓孩子感覺到平等和尊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
3.為孩子建立安全感。小寶寶在缺乏安全的環(huán)境中就會變得焦慮,這將可能影響和阻礙他的語言、行為和思維,讓他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父母應多給孩子安全感。
4.盡早發(fā)現(xiàn)寶寶優(yōu)點,鼓勵他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父母應盡早發(fā)掘寶寶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機會讓寶寶參加適合他們的活動,鼓勵寶寶動手完成各種事情,那么寶寶的自信心將得到最佳的發(fā)展。
5.多給寶寶語言等方面的鼓勵,讓寶寶在被賞識中建立自信。如經(jīng)常稱贊孩子等。
6.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參加集體活動。家長一開始可多帶孩子在小區(qū)轉轉,看到熟識的人時要教寶寶主動跟人打招呼,鼓勵孩子主動和小區(qū)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把熟悉的小朋友帶回家或到熟悉的孩子家里玩。上學后,要鼓勵孩子多主動交朋友、參加集體活動。
三招培養(yǎng)寶寶成為人際高手
對于一個成功的人來說,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必備的條件。無論寶寶內(nèi)向還是外向,他們一開始都是天生的“人際大師”。和學習識字、算術一樣,提升和發(fā)展寶寶的人際智能可以讓他們在未來更具備生存競爭力。
人際智能和心理發(fā)展有關。寶寶的人際智能,實際上是隨著心理的發(fā)展而表現(xiàn)不同的:1歲以下的寶寶,正處在行為能力的萌發(fā)期,對人和物的探索欲望比較強烈。這時期無需大人教,就具備了天生卓越的與人溝通的能力,見到自己喜歡的人會伸出手要抱,也會沖著陌生人甜甜地笑。
然而,1歲生日過后,人際智能會顯示出“倒退”的現(xiàn)象?!叭穗H大師”似乎變得沉默了,他不再愿與陌生人多接觸,在新環(huán)境里他也表現(xiàn)出木訥、不能適應。寶寶的倒退和羞怯恰恰表明他長大了,認知水平比以前更加成熟。自我意識的萌發(fā)讓他能區(qū)分自己與別人,也能區(qū)分媽媽和旁人。
伴隨長大而來的分離焦慮,他對照顧者的依戀比以前更甚,熟悉的人群和熟悉的環(huán)境可以讓他感覺安全和放松。3歲以后,寶寶人際智能的發(fā)展對環(huán)境的確定性要求更高。下面是提升寶寶人際智能的三大妙招。
1、鼓勵
提升寶寶的人際智能,媽媽要多用鼓勵而非強迫性的教導。有些寶寶天性內(nèi)向,也許一開始的改變會讓他感到為難,也有些尷尬,只要寶寶的行為稍有改變,無論表現(xiàn)得是否完美,你都要鼓勵贊美他努力的勇氣。
鼓勵寶寶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與同齡的小朋友一起,他們會相互學會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以及人際問題的解決方式。你還可以鼓勵他主動邀請小朋友來家做客,也讓他去別的小朋友家玩。在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家長需要做的是教育寶寶以誠待人,禮貌待人。
2、榜樣
榜樣的作用總是無窮大,大人的待人處事之道給寶寶的影響是深刻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帶寶寶外出,一條路上你會遇上鄰居和他家的小朋友;另一條則是僻靜無人的。你會選擇哪條路呢?如果你是選擇第一條路的家長,那么要恭喜你,你會給寶寶好的人際交往示范:你同鄰居熱情地打招呼,和小朋友問好,然后寒暄,最后道別說“再見”,整個過程都被小家伙記在心里。下次遇到相同的情況他就知道要如何自如應對了。
3、創(chuàng)設
人際智能的提升是在場景中學習的,你要為寶寶創(chuàng)造各種社交條件。比如,家里來了客人,你要讓寶寶參與接待,經(jīng)常的耳濡目染,他自然就會逐漸學會待人接物之道。
對于大一點寶寶來說,家長有機會也要適當?shù)貛麉⒓痈鞣N聚會,讓寶寶學習與大人和寶寶打交道。這樣,見的人多了、自信心也強了,寶寶在人前也就顯得落落大方。